颈椎前路椎间隙减压融合固定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影响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颈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钉板系统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颈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钉板系统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关键词】颈椎;脊髓压迫症;脊柱融合术;治疗结果
【证据等级】治疗性研究Ⅱ级
Effectiveness comparison between cervical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and Zero profile interboby fixation system for the
多节段ACDF中这一优势更加明显。
等;③探讨Zero.P的应用范围及手术禁忌证。
资料与方法 一、纳入及排除标准
尽管颈椎前路钉板系统的制造T艺不断改进, 但仍存在以下不足:螺钉位置在下颈椎病变术中透 视时不可见;术中需显露病变节段的上、下椎体,可 能增Dlx,-i-j;l邻椎间盘的刺激并加速其退变;术后发 生吞咽不适等相关并发症‘6~。文献报道ACDF术 后10年内,由邻近节段退变所致神经压迫的发生率 >25%,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率可达3%一21%¨”1…。 为克服上述弊端,有学者采用可吸收钉板系统 内固定术、自锁融合器内固定术以及人工椎间盘置 换术等。1。。可吸收钉板系统内同定术术后通过钉 板的吸收减少椎前占位效应,从而降低了对食管的 刺激,但存在钉板固定强度不足、有发生炎性反应 的潜在可能,同时剥离椎前筋膜较为广泛,s曾Di:i了 对邻近间盘的干扰。2。;自锁融合器与食管无接触,减 少了对食管的刺激,但锁片亦存在固定强度不足的 问题…;人工椎问盘置换术可保留颈椎病变节段活 动度,从而降低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是治疗颈 椎病的新方法、13,但不能应用于颈椎节段性不稳、 病变部位椎间隙狭窄、存在巨大骨赘及孤立性后纵
Li Yuwei,Wang
were
October 2010 to May 2013.a total of 47 patients with cervical myelopathy

颈椎病后路术后颈5神经根麻痹25例临床分析

颈椎病后路术后颈5神经根麻痹25例临床分析
陕西医学杂志 2008 年 11 月第 37 卷第 11 期
156 3
颈椎病后路术后颈 5 神经根麻痹 25 例临床分析
陕西省杨凌示范区医院骨科 ( 杨凌 712100) 高建军 张 军 3 贺宝荣3 王存良 主题词 @ 颈椎病 @ 后纵韧带骨化 神经根病 �外科学
部分颈 椎病患者术 后并发 颈神经根 的症状 近年来 已有大 量的文献报道, 以颈5 神经根麻痹为多见, 使得手术效果受到影 响 。颈椎后路椎板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是目前一种较为成熟 的颈后路减压术式, 远期疗效肯定, 且可减少后凸畸形 发生, 因 此被临床医生广泛采用。 我科自2003 年1 月至2006 年1 月采用 该术式治疗了 610 例各类 颈椎病患者, 其中 25 例出现术后颈 5 神经根麻痹。 现就该术式此并发 症的临床特点、 发生机制等结 合文献进行分析 。 资 料与 方法
2 术后治疗 所有患者均行保守 治疗。 出现症状后立即
水肿、 炎症、 神经胶质过多 症及脊髓软化等。 虽然, 目前尚无一 种机制可完整解释术 后颈 5 神经根麻痹的发 生, 但是 通过本组 病例的分析, 我们认为 颈椎后路减压术后脊髓 的缺血再灌注损 伤在颈 5 神经根麻痹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随着人群中老年人口的增多, 脊髓型颈椎病累及C3~ C4 或
病例中, 我们回顾了行颈 椎后路椎板切除植骨 融合内固定术的
T 2 加权像的高信号区基本一致。因此, 我们认为术前颈髓及神
经根自身处于亚临床病理状态, 加之减压术后 脊髓缺血再灌注 损伤导致脊髓损伤的进一步加重, 可能是术后 神经根麻痹发生 的重要 原因。 当然, 术前、 术后 M R I 片上的高信号区并非后路减 压术后神经 根麻痹 症状发生 的必然, 也不 是不可 逆的损伤, 仍 有不 少患者 术后没有 合并颈 5 神经 根麻痹; 因此, 脊髓 的M R I

颈椎前路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措课件

颈椎前路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措课件

颈椎前路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措施ppt课件汇报人:日期:•颈椎前路手术概述•颈椎前路术后并发症类型及原因目录•颈椎前路术后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颈椎前路术后并发症预防策略与建议01颈椎前路手术概述颈椎前路手术是一种通过前方入路进行的颈椎手术,主要用于治疗颈椎骨折、脱位、颈椎病等疾病。

通过切除病变组织、减压神经根和脊髓、固定颈椎等方法,恢复颈椎的正常结构和功能,缓解疼痛、麻木等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手术定义与目的手术目的手术定义颈椎骨折、脱位,颈椎病,颈椎肿瘤,颈椎感染等。

适应症患者存在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创伤和麻醉者,以及存在手术部位感染等。

禁忌症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手术方法:颈椎前路手术通常采用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加镇静剂,患者取仰卧位,头部略后仰。

手术入路可采用经颈前路或颈前外侧入路,根据病变部位和范围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手术步骤1. 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分离肌肉和筋膜。

2. 显露颈椎前方结构,包括椎体、椎间盘、神经根等。

01024. 止血、冲洗伤口,放置引流管,缝合伤口。

3. 根据病变情况,切除病变组织或进行减压、固定等操作。

02颈椎前路术后并发症类型及原因感染并发症术后切口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并发症,可能由于手术时细菌污染、术后护理不当等原因引起。

肺部感染由于颈椎前路手术需要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等操作可能增加肺部感染的风险。

喉返神经是控制声带肌肉的重要神经,损伤可能导致声音嘶哑或失声。

喉返神经损伤颈椎前路手术可能对脊髓造成损伤,严重时可能导致瘫痪。

脊髓损伤神经损伤并发症内固定松动内固定松动可能导致手术部位的移位,影响手术效果。

内固定断裂内固定断裂可能由于内固定材料质量问题或术后活动不当等原因引起。

内固定松动或断裂并发症其他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由于术后卧床、制动等原因,可能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

呼吸系统问题术后可能发生呼吸系统问题,如肺栓塞、呼吸衰竭等。

03颈椎前路术后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术后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预防肺部感染。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

大颈 椎椎 管容积 和矢状 径 ,恢 复椎管 正常 形态 ,确保颈 椎 充填骨 粒 ,置入 间隙,根据病情需要放置cage,cagePh填骨
在 获得正 常 曲度 的 同时确 保 其稳定性 以及 高度 ,为提 高人 质 ,置 入椎 间隙 ,选 择合 适长度 颈前路 钢板 并预 弯 ,用 四
体脊 椎性 能创建 良好条 件 。因此患者 通过 手术 ,均效 果满 枚 螺钉 固定 于椎体 ,透视确 认 内固定物 位置 理想 ,冰 盐水
中严格无 菌操作 ,熟 悉掌握 颈椎 内固定 系统的 使用 ,使手 2 结 果
术顺利进行 ,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
2O例 患者均安全度 过手术期 ,手术顺利进行 ,无 并发
1 资料与方法
症 发 生 。
1.1 一般 资料
3 讨 论
我院骨科 自2011年 1月 ̄2012年 l2月 共进 行这类手术2O
意 。选 取 自20l1年 1月 ̄2012年 l2月在 我院骨科进行这 类手 冲 洗切 口,彻 底止 血 ,放 置负 压弓l流管 一根 ,逐 层关 闭切
术 2O例 患 者 作 为 研 究对 象 ,通 过 手 术 室 专 科 护 理 配 合 , 术 口,可吸收线做 皮内缝合,无菌敷 料包 扎。
刀,无菌敷料包,手术衣,CB机套 ,体位垫等 。
综 上所 述 , 只有 在 手 术 前 期 做 好认 真访 视 工 作 以及 充 足
1.2.2 手 术 配合
的 心 理 辅 导 工 作 ,在 手 术 治 疗 前期 给 予相 关 手 术 教 育 措施 ,
① 核 对 患 者 , 开 放 足 部 大 隐 静 脉 , 协助 麻 醉 师 施 行 全 这样有助于 患者手 术顺利 实施 ,术后机 体健 康恢 复。器械 护

手术后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

手术后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

手术后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手术是治疗许多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有时术后可能会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这给患者的康复带来了新的挑战。

了解这些并发症的原因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对于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一、手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常见原因1、手术直接损伤在手术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手术部位的特殊性,可能会直接损伤神经组织。

例如,脑部手术、脊柱手术等,如果操作不够精细,可能会导致神经纤维断裂、受压或牵拉,从而影响神经功能。

2、缺血缺氧手术期间,患者的血液循环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神经组织缺血缺氧。

长时间的低血压、血管痉挛、栓塞等情况都可能减少神经组织的血液供应,造成神经细胞损伤。

3、炎症反应手术后,身体会产生炎症反应来应对创伤。

但过度或持续的炎症可能会波及神经系统,引起神经水肿、炎症细胞浸润等,影响神经信号的传导。

4、麻醉相关因素麻醉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对神经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

某些麻醉药物可能会抑制神经传导,或者在麻醉过程中出现低血压、低氧血症等情况,增加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风险。

5、代谢紊乱术后患者的代谢状态可能发生改变,如血糖异常、电解质失衡等。

高血糖可能导致神经细胞损伤,低钠、低钾等电解质紊乱则可能影响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和传导性。

6、心理因素手术带来的心理压力和应激反应,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进而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表现为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二、手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常见类型1、头痛术后头痛较为常见,可能是由于手术切口牵拉、颅内压改变、血管痉挛等原因引起。

2、神经麻痹例如面神经麻痹、肢体麻痹等,多由神经损伤导致。

3、认知功能障碍包括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等,常见于大手术或老年患者术后。

4、癫痫发作脑部手术后,由于脑组织的损伤或刺激,可能会引发癫痫发作。

5、感觉异常如麻木、疼痛、刺痛等感觉障碍,可能是神经受损或炎症引起。

三、手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处理1、及时诊断一旦发现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应尽快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 CT、MRI 等)、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电解质、血糖等),以明确病因。

C5神经根麻痹

C5神经根麻痹

Results
Due to some studies which evaluated several procedures, we considered each evaluation separately. Overall, 20 evaluations of anterior decompression resulted in an incidence of 7.7%.
Katsumi 等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认为椎管成形术同时行 C4/C5 椎间孔切开术患者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为 1.4%, 这也进一步支持预防性椎间孔切开有助于预防 C5 神经根麻痹。 总的来讲,颈后路减压术后 C5 神经根麻痹的平均发生率为 7.8%。
Results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We found that laminoplasty was the most commonly studied procedure for the treatment of this condition and the primary focus of many papers which addressed this problem were the use of different techniques to help avert a C5 nerve root palsy.
脊髓型颈椎病:椎板成形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最常用的 方法,而且许多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如何避免术后 C5 神经 根麻痹。
Resபைடு நூலகம்lts
While not reaching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he widedoor group had an incidence of C5 palsy of 5.3% while the narrow-door group had an instance of 0%. Due to the fact that a narrow open door decreases the potential space for movement of the spinal cord, these authors, as well as others, support the concept that a narrow door decreases the amount of posterior shift of the thecal sac. 然而,虽然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开门较宽组 C5 神经根麻痹的发生 率为 5.3%,开门较窄组的发生率则为 0%。事实上,由于窄开门 可以减少脊髓漂移的空间,多数学者认为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硬膜囊 受牵连的程度。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预防颈椎后路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研究进展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预防颈椎后路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研究进展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预防颈椎后路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研究进展作者:常花王颖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6期【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6-0269-01近年来,随着颈椎手术在临床逐渐开展并推廣,与其相关的手术并发症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

颈椎后路手术并发症主要包括颈脊髓或神经根损伤、脑积液漏、轴性症状等。

其中C5神经根麻痹是颈椎后路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可导致患者肩臂部疼痛、上肢麻木、肌力减退、重者三角肌瘫痪等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经济负担。

C5神经根麻痹总体预后较好,但仍有研究报道极少数患者持续6年未见缓解[1]。

本文主旨在回顾并总结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预防神经并发症方面的应用,为今后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1;术中神经监测在颈椎手术中的应用据有关文献报道,术中神经监测和医生术中采用干预措施可防止永久性神经损伤[2]。

术中神经监测的目的是早期发现脊髓和神经功能损伤,减少术后神经并发症的发生。

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s)、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ranscranial electrical mortor evoked potentials,TceMEPs)和自发肌电图(spontaneous;electromyography,SpEMG)。

这些监测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使用。

目前,许多学者认为术中神经监测是减少围手术期脊柱手术并发症的重要辅助手段,并且对于术中实施何种监测方案也有不同的研究意见,下面笔者将国内外争议较多的几种监测方式归纳总结如下:1.1 体感诱发电位(SEPs)体感诱发电位(SEPs)是是本体感觉系统从外周神经到脊髓、皮质下结构和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但不能有效监测单个神经根损伤[3],特异度高,但灵敏度较低,从理论上说对于术中预测C5神经根损伤是无效的,但Ryan等[4]学者通过回顾性研究对80例行颈椎后路单开门的手术患者术中仅仅使用SEPs监测方式,结果认为SEPs对术后早期神经功能损伤的预测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9%。

颈椎前路融和后相邻节段退变的研究进展

颈椎前路融和后相邻节段退变的研究进展
其是相邻上下节段 退行性改 变逐渐显现 。本文介绍颈椎 融和后 相邻 节段 退行性 改变的发 生机 制 、 影响 因素、 断】 颈椎 前路 融和术 ; 相邻节段 ; 退行性改变 【 中图分类号 】R 8. 6 15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7 - 7 (070 - 0- 62 10 20 )3 13 2 6 0 0

者的平均植骨塌陷为 07 m。虽然使用钢板 内固定 .7m
【 作者简介 】 袁兴期 (95)男 , 17. , 江苏沛 县人 , 主治医师 , 硕士研 究生 , 从
维普资讯
实用 医院临床杂志 20 0 7年 5月第 4卷 第 3期
13 0
颈椎 前路 融 和后 相 邻 节 段 退 变 的研 究 进 展
R sac e ndgn rt go eajcn em ns f r ev a atr r ui eerh s eeeai f h dae t g e t at ri l nei s n o n t s ec c of o
Psi h op c 等 在颈椎前路融合术后 , e 活体测定未融合间 型研究发现 : 造模组动物软骨终板内出现不 同程度 的钙 隙的椎间盘内压 , 发现融合相邻节段的椎间盘内压立即 化, 这种变化是与椎间盘退变程度成正比的。软骨终板
有明显升高。M t ng 等 对颈椎前路手术后相邻节 钙化引起的椎间盘营养供应减少是启动椎间盘退变 的 a u aa s 段推 间盘 内的 张力进行 了研 究 , 发现手 术 后 1 相邻 椎 年 关键 因素 。 间盘 内的 张力 增 加 3 % , 椎 间 融 合 虽有 效 的 稳 定 了 2 颈 2. 2 颈椎椎 间高度及生理 曲度 颈椎前屈度与间盘内 退变部位脊柱 , 但融合 的邻近节段椎间又产生应力集 压增 高呈线性关 系 , 前屈度越 大 , 间盘 内压 越高 J 。通 常 中, 可导致新 的不 稳 , 相邻 椎 间 隙 的椎 间盘 产 生 了新 使 情况下颈椎椎体或椎间盘切除后需要在椎体间植入结构 的动态平衡 , 引起融合相邻上下节段椎间隙补偿性的活 性支撑物, 自 如 体骨、 同种异体骨、 椎间融合器或活动式 动增加 。Sh a cwb等 发现 : c 当 , 或 c 一单间隙融和 椎间 盘等 , 以维持脊 柱前 柱结 构的生物 力学特 性 。但是 , 后 , 和节段 上方 的相 邻 节 段 代偿 活 动 增 加 较 为 明显 ; 融 在临床上经常会 出现植人物沉 陷入相邻椎体的终板内, 而 c 或 c ~单间隙融和后 , 融和节段上方和下方的 Muo 等 认 为 颈 前 柱 适 度 无 症 状 的 少 量 塌 陷 (< 3 nz 相邻节 段代偿 活 动都 明显增 加 , 且融 和节段 上方 相邻 节 m 是缘 于植 人物的适应性 反应 。过多 的塌 陷会 导致渐 m) 段 的代偿活 动增 加较 为 明显 。长 时 问 代偿 活 动 的 增 加 进性颈椎间高度丢失及颈椎生理前曲度增大 , 邻近颈椎 作为一个持续 的创伤在融合节段 附近引起不稳定 。活 间盘内压增高 , 影响椎间盘营养及使椎间退变加速。 动度增 大 的累积效 应 将 不 可避 免地 促 使 邻 近 节 段 发 生 2 3 内固定 的使 用 G e 等 ¨ . er 叫比较 了行 或不 行 钢 板 退 变或 原有退 变加 重 。 颈椎 前 路融 和术 后 邻 节 段 的应 内固定的颈前路减压植骨的两组患者 , 计算出未行钢板 力集中及代偿活动增加是邻近节段退变的主要因素。 固定 组 患者平 均植 骨塌 陷 为 30 .2mm, 而钢板 固定组 患

颈椎前路潜行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32例

颈椎前路潜行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32例

[ 3 】 刘 忠军 . 对脊髓型颈椎 病手术入 路与术式 的Leabharlann 考 [ J 】 . 中国脊 柱脊
髓杂志, 2 0 0 9 , l 9 ( 7 ) : 4 8 1 - - 4 8 2 .
[ 4 】 Ur i b e J S , S a n g a l a J R , D u c k wo r t hE , e t a 1 . C o mp a r i s o n b e t we na e n-
d y l o t i c m y e l o p a t yb b ye n l a r g e me n t o f t h e s p i n a l c a n a l a n t e r i o r l y f o l ・
l o w e d b y a r t h r o d e s i s[ J 】 . J B o n e a n d J i o n t S u r g ,1 9 9 1 ,7 3 A( 3 ) :
Ha i n a n Me d J ,F e b . 2 0 1 3 , Vo 1 . 2 4 , N o . 4
海南医学 2 0 1 3 年2 月第2 4 卷 第4 期
3 . 2 颈椎前路 潜行减压 植骨 融合术 的适 应 证 并钩椎关节增生引起 的神经根型颈椎病 , 手术时要切 颈椎前 路潜行 减压植 骨融合 术主要适 用于 以下情 除钩椎关节骨赘 , 具体操作如下 : 根据术前颈椎 x线
3 5 2 . 3 6 4 .
[ 2 ]Ma t zP G, An d e r s o nP A, Gr o fMW, e t a 1 . C e r v i c a l l a mi n o p l a s t yf o r

两种减压植入内固定方式治疗颈椎管狭窄症:C5神经根麻痹及稳定性

两种减压植入内固定方式治疗颈椎管狭窄症:C5神经根麻痹及稳定性

两种减压植入内固定方式治疗颈椎管狭窄症:C5神经根麻痹及稳定性梁伟之;高金伟;付磊;崔晓虎;贾俊峰【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13(017)035【摘要】背景:有部分学者认为颈椎管狭窄症减压植入内固定后神经根麻痹与颈椎稳定性以及颈椎生理曲度有关,目前还存在争议。

目的:探讨颈椎管狭窄症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内固定与单开门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治疗后C5神经根麻痹及稳定性。

方法:选取29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后路减压植入物内固定治疗。

方法①:颈椎管狭窄症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内固定,在C3-6侧块以及C7椎弓根钉内固定,关节突关节处造成粗糙面。

方法②:根椐治疗前对正侧位平片及动力位片结合MRI、CT影像学图片,明确不稳定的节段,给予相应节段侧块内固定、椎板行单开门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治疗。

结果与结论:29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随访8个月-2.3年,采用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内固定治疗的患者14例,植入后早期出现C5神经根麻痹2例,远期症状复发出现不全瘫3例,二次手术行瘢痕切除减压治疗;采用单开门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治疗的患者15例,治疗后出现C5神经根麻痹肩外展功能不良1例,无治疗前症状复发病例。

神经根麻痹最短6周,最长9个月均恢复。

颈椎管狭窄症后路减压植入物内固定后,C5神经根麻痹与节段稳定性、颈椎生理曲度、椎管减压程度、脊髓漂移范围是否相关以及发生程度、远期因瘢痕致再度出现椎管狭窄,两种治疗方式的区别是否有意义,目前病例数有限,有待病例及临床经验的积累与观察。

【总页数】6页(P6345-6350)【作者】梁伟之;高金伟;付磊;崔晓虎;贾俊峰【作者单位】武警山西总队医院骨科,山西省太原市0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相关文献】1.针灸温经通络法治疗颈椎减压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疗效观察 [J], 杜静;张秀国;刘丽君2.前路与后路减压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疗效及术后C5神经根麻痹分析[J], 黄霖;赵伟华;陈铿;陈甫超;沈慧勇;蔡兆鹏3.两种减压植入内固定方式治疗颈椎管狭窄症:C5神经根麻痹及稳定性 [J], 梁伟之;高金伟;付磊;崔晓虎;贾俊峰4.两种不同术式治疗对颈椎管狭窄症患者C5神经麻痹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J], 董小通5.腧穴热敏化艾灸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减压术后C5神经根麻痹临床研究 [J], 徐王兵;李勇;钟发明;叶勇祥;万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颈椎减压术后并发C5神经根麻痹的研究进展

颈椎减压术后并发C5神经根麻痹的研究进展

颈椎减压术后并发C5★孙攀1 徐王兵2* 李勇2(1.医院骨二科 南昌 330006)摘要:目的:针对近几年颈椎病减压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该病的发病机制,诊断要点,以完整解释C5神经根麻痹的发病机制,针对C5症状会在两年内消失。

关键词:颈椎病;减压术后;C5神经根麻痹中图法分类号: R274.9 文献标志码: A颈椎病是骨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减压手术通常是对于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均较严重,充分保守治疗无效果的治疗方案。

C5神经根麻痹是颈椎减压手术后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三角肌、肱二头肌麻痹和肩部感觉减退,肩部牵扯痛等。

一项北美研究报道颈椎后路减压融合术后C5神经根麻痹影响患者即刻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对手术的满意程度,同时平均增加额外费用1918美元[13]。

1 流行病学早在1961年,Scoville[1]和Stoops等[2]分别报道了颈椎后路全椎板切除术后并发颈5神经根麻痹。

根据近年研究显示,其发病率约为0%~30%[14],该并发症以单侧多见,占约92%,双侧占约8%。

2 解剖学基础临床治疗中,减压术后出现神经麻痹的以C5多见,却鲜有对于C4、6神经根受累的报道,这源于C5神经根独特的解剖基础决定:①C5椎体及上关节突位置靠前,位于颈椎前凸的顶点;②C5椎体水平是减压的顶点;③C5神经根短而且水平;④三角肌受C5神经根单一支配。

3 发病机制自从1961年首次报道后,就不断有学者探索该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但至今仍没有一个确切说法能完整解释C5神经根麻痹的诱因。

目前,对C5有较多学者认为C5神经根麻痹与椎管减压后脊髓位移引起神经根牵拉有关,由于C5神经根具有独特的解剖学特点,后路减压后C5节段脊髓向后漂移程度最大,牵拉C5神经根,使神经根受损,C5神经根的生长,不论是腹侧还是背侧根丝,都较其他节段短,而且神经根从脊髓呈钝角发出,几乎水平与脊髓呈90°,再加上神经根周围缺少保护组织,这样就使C5神经根几乎无任何能力来缓解外在因素对其挤压。

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C5神经根麻痹危险因素分析

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C5神经根麻痹危险因素分析

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C5神经根麻痹危险因素分析C5神经根麻痹是一种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posterior cervical laminectomy and undercutting, PCLU)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虽然PCLU手术在治疗颈椎管狭窄症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仍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C5神经根麻痹是指在手术过程中或术后C5神经根出现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无力和感觉损失。

这种并发症可能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需要我们对其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便提前预防和干预。

首先,手术操作技术是影响C5神经根麻痹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

手术操作过程中,外科医生需要准确地切除或扩大椎管,以释放压迫神经根的结构。

然而,如果手术操作不慎,可能会损伤神经根,导致功能障碍。

因此,外科医生在手术中应该充分了解并熟悉解剖结构,精确操作,以减少对神经根的损伤。

其次,患者的病情也是影响C5神经根麻痹发生的因素之一。

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越高,手术操作的难度和风险就越大。

例如,当患者的颈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或骨质增生等情况较为严重时,手术可能需要更加复杂的操作,并增加了对C5神经根损伤的风险。

此外,手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也可能影响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

手术前的准备包括全面的评估和检查,以确定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对患者的基础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术后护理包括密切监测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疼痛程度,及时处理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最后,手术的结果和患者的康复情况也会影响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

如果手术后患者的颈椎稳定性没有得到有效恢复,或者患者未按照医嘱进行康复治疗,可能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的C5神经根麻痹是一个严重的并发症。

手术操作技术、患者病情、手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以及手术结果和患者康复情况都是影响其发生的因素。

对于外科医生来说,熟练的操作技术和对解剖结构的了解是减少C5神经根损伤的关键。

颈椎前路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

颈椎前路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

颈椎前路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邵益丽【期刊名称】《河北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3(034)001【总页数】2页(P106-107)【关键词】颈椎;创伤和损伤;外科手术【作者】邵益丽【作者单位】浙江省上虞市中医院手术室,浙江,上虞,312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2.3临床上颈椎损伤是一种复杂而且严重的疾病,且易造成脊髓损伤,病情具有多变、易变、突变的特点,加之颈部结构相对复杂,血管分布丰富,局部易出血,手术视野小,病灶显示不清,导致手术潜在的风险大。

本院收治13例颈椎损伤患者,根据临床特点分期采用颈椎前路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重建颈椎的稳定性,手术效果好。

现就手术配合的体会介绍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月—2011年7月颈椎损伤患者13例,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53~80岁,平均60岁。

颈椎滑移6例,颈椎压缩性骨折7例。

均行颈椎前路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随访局部疼痛和神经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或缓解。

1.2 手术方法:本组患者均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吸入与静脉复合麻醉。

颈椎前路正中偏右切口,行部分椎板切除术,对病变椎体用钛网植骨,病变椎体上下两节行钢板内固定术。

手术时间2~25h。

1.2.1 术前准备1.2.1.1 术前访视:手术医生于术前1d仔细阅读病历,了解患者有无其他疾病及药物过敏史,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安全性和必要性、手术时间、麻醉方式,消除患者顾虑,缓解心理压力,可以通过介绍同科室成功病例,增强患者的信心。

根据病情指导患者进行气管推移训练[1]。

1.2.1.2 洗手护士准备:洗手护士术前参加病例的讨论,查阅患者资料,了解病情和手术方案、所需物品、器械、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复习手术部位的解剖、手术步骤、器械性能及使用。

1.2.1.3 仪器设备准备:准备常规颈部手术器械包、颈椎前路骨科特殊器械包,同时准备双极电凝、单极电刀、棉片、明胶海绵、止血纱布、骨蜡、神经镊子、C型臂X线机。

单侧椎板成形与全椎板切除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分析

单侧椎板成形与全椎板切除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分析
w a s s t a t i s t i c ll a y s i g n i i f c a n t ( P< 0 . 0 5 ) ;a n d t h e s t a i t s t i c l a l y s i ni g i f c a t n d i f f e r e n c e o f s p i n l a c o r d s h i t f w e r e f o u n d b e t w e e n 2
脊柱 外 科 杂 志 , 2 0 1 3年 4月 , 第 l 1卷 2期
J S p i n a l S u r g , A p r i l 2 0 1 3 , Vo l 1 1 , N o 2

・8 1・
临床研究 ・
单 侧 椎 板 成 形 与 全 椎 板 切 除术 后 C 5神 经 根 麻 痹 发 生 率 分 析
o p e r a t i v e C 5 p a l s y w a s s i g n i i f c a n t l y h i g h e r i n l a mi n e c t o m y g r o u p ( 1 8 . 9 %)t h a n l a mi n o p l a s t y g r o u p ( 7 . 1 %) ,t h e d i f e r e n c e
l a mi n o p l st a y .M e t ho d s A t o t a l o f 1 0 5 p a i t e n t s w i t h o s s i i f c a t i o n o f p o s t e r i o r l o n g i t u d i n a l l i g a me n t t r e a t e d i n o u r h o s p i t a l we r e

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比较

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比较
困难者 。
颈椎压力固定器 ( 厚度 1 . 5 mm)、钛板 ( 厚度 2 . 5 mm)均
由法 国 Me d i c r e a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公司生产 。
3 .评估指标 :患者在预定的时间 内随访评估 :术前 、术后
1 周 、3 、6 、1 2个月及之后每隔 1 年。
按照上述纳入及排除标准,2 0 0 8年 ‘ 1月至 2 0 1 0年 6月在 我科接受 AC DF的单节段颈椎 间盘突 出症患者共 6 5例纳入本 研究 ,根据 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两 组:钛板组 ( A 组 )和压力 固定器组 ( B组)。A组 3 3例,男 1 7 例 ,女 1 6例 ;年龄 3 8 ~ 6 l岁,平均 4 6 . 1 岁 ;脊髓型颈椎病 l 0例 ,神经根型颈椎病 1 6
隙上 、下椎体 中心安放上 下臂 ,然后撑 开使其加压 固定,术后 两组均仔细止血 ,放置 引流管,逐层缝合关 闭切 口,术后颈托
保 护 4周 。
证实为单节段颈椎 间盘突 出, 目 标 间盘存在活动 ,患者均经 3
个 月正规保 守治疗后 ,症状无 明显缓解或颈脊髓症状 短时 间内 进行性加重 。排 除指标 : 目标节段有严重 的小关节退变 ,颈椎 有发育性或退行性椎管狭 窄,既往有颈椎手术史 ,术前有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相 当,但压力固定器组手术时间短 ,术 中出血量少,吞咽困难 等并发症少 。
颈椎前路经椎间隙减压 融合术 ( a n t e i r o r c e r v i c a l d i s c e c t o my a n d f u s i o n ,A C D F )通过摘除突出的椎 间盘 ,行椎体 间植骨融 合 ,同时行钛板或压力 固定器 固定获得术后 即刻稳定性 ,取得 良好 的骨性融合等优 点常被认为是 治疗单节段颈椎 间盘突 出症 的 “ 金标准 ”I 1 】 。然而关于前路 固定使用 钛板 的报道多,而使 用压力 固定器 固报道甚少 ,对于二者的 比较 国内尚未见相关报 道 。2 0 0 8年 1月至 2 0 1 0年 6月我科分别采用钛板和压力 固定 器 固定治疗 6 5 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 出症患者, 并对两组 患者 的 临床效果及影像学随访情 况进行 比较研究 ,报道如下 。

颈椎前路手术知情同意书

颈椎前路手术知情同意书
4)如由于脊髓受压病程较长、神经功能受损严重,导致脊髓已变性(MRIT2加权像见脊髓异常高信号影),减压后症状及体征改善可能不明显,甚至加重。
5)如症状不能解除根据医师评估,可能有必要二期行颈椎后路手术。
6)植骨块骨折、移位、椎体骨折、免疫反应等致融合失败,导致假关节形成、脊柱稳定性丢失,
7)康复为患者疾患的不可缺少的治疗步骤,手术后患者需要长期康复治疗。本院无力承担相应康复任务,患者出院标准患方完全授权医方确定,且此授权在患者离院前患方无权收回。患方应在医方通知可以出院后无条件立即离院,自行联系康复医院或实施家庭康复。
我同意在手术中医生可以根据我的病情对预定的手术方式做出调整。
我理解我的手术需要多位医生共同进行。
我并未得到手术百分之百成功的许诺。
我授权医师对手术切除的病变器官、组织或标本进行处置,包括病理学检查、细胞学检查和医疗废物处理等。
患者签名签名日期年月日
如果患者无法签署知情同意书,请其授权的亲属在此签名:
2)应用内固定器械时可能出现:①内固定物压迫、损伤神经、血管等等周围脏器;②固定钉的脱出、断钉、融合器移位塌陷、固定部位的骨折等;③植入物的排异反应而产生发热等症状,必要时需将植入物取出④存在骨性融合后取出内固物可能;
3)进行脊柱融合术时可能出现:相邻间隙的退变加速、椎间盘突出等继发性改变,长节段融合固定而致术后病人活动度丧失;
5.我理解术后如果我的体位不当或不遵医嘱,可能影响手术效果。
特殊风险或主要高危因素
我理解根据我个人的病情,我可能出现以下特殊并发症或风险:
一旦发生上述风险和意外,医生会采取积极应对措施。
患者知情选择
我的医生已经告知我将要进行的手术方式、此次手术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风险、可能存在的其它治疗方法并且解答了我关于此次手术的相关问题。

颈椎前路手术的并发症及护理

颈椎前路手术的并发症及护理

颈椎前路手术的并发症及护理2004年11月~2006年11月,我院共实施了89例颈椎前路手术,术后并发症9例。

发生率10.1%,下面将有关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4年11月~2006年11月,我院行颈椎前路手术89例,男57例,女32例,年龄21~80岁,平均51岁。

其中颈椎间盘突出症34例。

颈椎病49例(脊髓型及神经根型),颈椎骨折与脱位3例,其他3例。

采用椎体次切、钛网植入、钢板内固定4例,椎体次切或椎间盘切除取骨植骨、钢板内固定81例,颈椎前路取异物1例,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3例。

采用局麻手术40例,全麻手术49例。

手术时间平均2小时30分。

并发症观察及护理(1)减压相关并发症:减压相关并发症是指手术减压过程中由于操作,器械的刺激,直接挫伤,牵引过度和基础疾病(椎管狭窄)的影响所发生的并发症。

硬膜外血肿:与硬膜前方引流不畅有关,另外可能既往有脊柱手术史有关。

既往有脊柱手术史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延长了手术的时间,同时出血量也明显增加。

本组发生1例,患者术后肢体感觉、活动等症状未改善,且出现快速进行性疼痛加剧,随之出现左侧上、下肢感觉麻木,肌力减退,进而出现运动障碍和呼吸困难等症状,遵医嘱急行MRI检查,证实为硬膜外血肿,立即做好再次手术的准备。

经再次手术减压,消除了瘀血块。

本例因处理及时未造成严重后果,患者康复出院。

护理要点:术后立即进行症状、体征的检查,严密观察患者四肢感觉、活动,重视患者的主诉,加强巡视。

出现上述情况后,在上报给医生处理的同时,予吸氧、心电监护,备好气管切开吸引器等抢救物品,并做好再次手术的准备。

脑脊液漏:为后纵韧带与硬膜囊粘连严重,手术分离或切除后韧带时损伤硬膜囊所致。

本组有2例发生脑脊液漏,表现为术后24小时内引流液为淡红色液体,引流量多,第2天引流液颜色更淡,引流量无明显减少。

患者出现头晕、呕吐。

发现上述症状后,立即将切口负压引流改为普通引流,去枕平卧,采取严格的颈部制动,切口局部用lkg砂袋加压。

颈椎减压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研究进展

颈椎减压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研究进展

a t l a n t a l l i g a me n t [ J ] .E u r S p i n e J ,2 0 1 0 ,1 9 ( 8 ) :1 2 8 8 — 1 2 9 8 .
1 1 . De b e r n a r d i A, D Al i b e r t i G, T a l a mo n t i G, e t a 1 .T h e c r a n .
囡冒
颈椎减压术后 C 5神经根麻痹的研究进展
Ad v a n c e me n t o f C5 n e r v e r o o t p a l s y a f t e r d e c o mp r e s s i o n s u r g e r y
f o r c e vi r c a l my e l o p a t h y
第 一 作 者 简 介 :男 ( 1 9 8 1 一 ) , 住 院医师 , 医学博士 , 研究方 向 : 骨 与
关 节
角肌或 肱二头 肌肌 力降低 1 级 以上定 义为 C 5神 经 根 麻 痹 。其 他 神 经 根 , 如C 4 、 C 6神 经 根 也 可 受 累 , 但较少见。
C 5神 经根 麻 痹 患 者 9 2 %表现 为单 侧 症 状 . 8 %表现 为 双侧 症 状 l 】 1 。 多数 患 者 于 术 后 1 周 内 出 现症 状 , 部 分 学者 强
中 图分 类 号 : R 6 1 9 , R 6 8 1 .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4 — 4 0 6 X( 2 0 1 4 ) 一 0 1 — 0 0 7 3 — 0 4
颈 椎 减 压 术 后 出现 新 的上 肢 功 能 障 碍 是 其 常 见 并 发 症, 其 中以 C 5神 经 根 麻 痹 多 见 , 但 其 发 病 机 制 和 防 治 方 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O I :1 0 . 3 7 6 0 / c ma . j . i s s n . 1 0 0 7 - 1 2 4 5 . 2 0 1 5 . 1 0 . 0 2 3
作 者单位 :2 6 6 3 0 0 胶 州市 人 民医院南 院骨一科
体 运 动 、皮肤 感觉 及膀 胱 功能 ,总 分 1 7分 ,分 值
回顾性分析近 3年我院因颈椎病行 颈椎前路椎 间隙减压融合 内固定 患者 的临床资料 ,共 1 0 6例患者 ,
根据患者术后三角肌肌力及外展角度( 肌力 <3 级及角度 <9 0 。) 分为受限组 l 3 例 与非受 限组 9 3 例。
比较 受限组与非受 限组手术前后 J O A评 分及 N D I 评 分 ,术前 C 4 — 5节段退变 程度及术后 c 4 — 5节段
1 4 02
国际 医药卫生 导报 2 0 1 5年 第 2 1 卷第 1 0期
I MH G N,M a y 2 0 1 5 ,V o 1 . 2 1 N o . 1 0
撑开高度百分 比 ,术前 c 3~c 5脊髓高信号 、后纵韧带 骨化及手术节段 。结果 受 限组 与非 受限组
手术 前后 J O A评分及 N D I 评 分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 P >0 . 0 5 )。受 限组 与非受 限组术前 C 4 — 5 节 段 退 变程度及术 后 C 4 — 5节段撑 开高度百分 比差异无 统计 学意 义 ( P >0 . 0 5)。术前受 限组与非受 限 组 c 3~c 5 脊髓 高信号发生率分别 为 5 3 . 8 %、4 . 3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P <0 . 0 5);受 限组 与非 受 限组手术节段差 异有 统计学意义 ( P<0 . 0 5);术前 受限组与非受 限组 后纵韧带骨化发 生率分别 为 1 5 . 4 %、1 4 . 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 . 0 5)。结论 椎前 路椎 间隙减压 融合 固定致 c 5神经根麻痹的 因素 。 后纵 韧带 骨化 及手术节段可能是影响颈
接缓解患者神经根压迫症状 ,但颈椎前路椎 间隙 通过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 的批准。 减压融合 固定术后 C 5神 经 根 麻 痹 的 发 生 率 约 为 1 . 2 入 选 标 准 ( 1 )年 龄 大 于 l 8 周岁; ( 2)
5 % ~3 0 %,对 于 c 5神 经 根麻 痹 发病 的相关 因素 术前 通 过 核 磁 共 振 或 C T诊 断 为脊 髓 型 颈椎 病 或
外展 角度 > 9 0 。。
比较 上 肢 外展 上 举 受 限 与未 受 限 患 者 的临 床 及 影 1 . 3 排 除 标 准 ( 1)入 院 时生 命 体 征 不 平 稳 或 临床 资料 不完 整;( 2) 入 院有各 种 急性 、 慢 性感 染 ,
严 重肝 、 。 肾功能不 全 , 颈椎 肿瘤 ,自身免疫 性疾 病 , 药 物过 敏 ,恶性 心律 失 常 ; ( 3)既往 有 颈椎 前路
பைடு நூலகம்
1 . 1 一般 资料
回顾 性 分 析 近 3 年 我 院因颈 椎 病 减 压融 合手 术史 。
行 颈椎 前 路 椎 间 隙减 压 融 合 内 固定 患 者 的 临床 资 1 . 4 观察 指 标 ( 1 )受 限 组 与 非 受 限组 手 术 前 料 ,共 1 0 6例 患者 ,根 据 患者 术 后 三 角 肌 肌 力 及 后 J O A评 分 及 N D I 评分; ( 2)受 限 组 与 非 受
【 关键词 】 颈椎前路 ;椎 问隙减压 ;融合 固定 ;C 5神经根麻 痹 ;因素
颈椎 后路 手术 后 的主要 并发症 为 C 5神 经根 麻 女 3例 ,平 均 年 龄 ( 5 6 . 7±1 2 . 3)岁 ,平 均 病 程 痹 ,患 者表 现 为上 肢外 展 上举 功 能 障碍 ,c 5神 经 ( 2 6 . 4±4 . 5) 个月; 非 受 限组 中 , 男7 2 例, 女2 1 例, 根麻 痹 的可 能 机制 为 术 中神经 根 损 伤 、术 后 脊 髓 平 均年 龄 ( 5 7 . 4 ±1 1 . 8 ) 岁 ,平 均病 程 ( 2 4 . 3 ±5 . 2) 漂 移 、缺 血 再 灌 注 损 伤 等 H ] 。颈 椎 前 路 椎 间 隙减 个 月 。两组 患 者 性 别 、年 龄 、病 程 差 异 无 统计 学 压 融合 固定 术 治疗 颈 椎 病 的疗 效 肯 定 ,术 后 可 直 意 义 。所 有 研 究 对 象 均签 定 知 情 同 意 书 ,本研 究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 0 1 5年 第 2 1 卷 第 1 O期
I MH G N,M a y 2 0 1 5 ,V o 1 . 2 1 N o . 1 0
颈椎前路椎 间隙减压融合 固定术后 C 5 神经根麻痹 的影 响 因素分析
刘正 军 姜 康
探讨颈椎 前路椎 间隙减 压融合 固定 术后 c 5 神 经根麻痹 的影 响因素 。方法 【 摘要 】 目的
病: ( 3) A t 前患 者三 角肌 肌力 >3 级, 报 道 较 少 。本 研 究 收集 近 3 年 我 院 因颈椎 病 行 颈 神经 根性 颈椎 、
椎前路椎 间隙减压融合内固定患者的临床资料 ,
像 学 资料 ,探讨 术后 上肢 功 能障碍 的影 响 因素 。
1 资料 与 方法
外展 角 度 ( 肌 力 < 3级及 角 度 < 9 0 。 )分 为受 限 限 组 术 前 C 4 — 5节 段 退 变 程 度 及 术 后 C 4 — 5节 段
组1 3 例与非受限组 9 3 例。受限组 中,男 1 0 例,
撑 开高度百分 比; ( 3)受 限 组 与 非 受 限 组 术 前 C 3~C 5 脊 髓高 信号 、 后 纵韧 带骨 化及 手术 节段 。 1 . 4 . 1 J O A评 分 J O A评 分 由 3 个 项 目构 成 :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