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国维的-隔-与-不隔

合集下载

如何理解王国维的'隔'与'不隔'?

如何理解王国维的'隔'与'不隔'?

如何理解王国维的'隔'与'不隔'?王国维作为我国古典文学理论最后的大家,担一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为过,他在中国文学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一方面他集中国古典文论之大成,将向来算得上'散装'的古典文论集合成系统,另一方面他又自觉吸收西方的文学理论,加以整合,著成旷世巨著《人间词话》。

在《人间词话》当中王国维提出了许多至今还有活力的文论观点,而他论证自己观点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援引前人诗词,这也是中国古典文论的一个显著特点,其中最为流行的就是关于人生境界的论断。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将词与自己感悟思索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当真绝色,而我要探讨的绝非这著名的三层境界,而是要探讨他的另一个经典论点——对于文学境界的探讨。

一、什么为文学'境界'如果要在文学理论的研究领域里提名几位最长寿最有活力的的文学论题,那么关于'境界'讨论应该一定会榜上有名。

古今中外对文学'境界'的讨论至今未休,从我国的古典文论来看。

'意境'又称'境界',始见于《新序·杂事》:'守封疆,谨境界。

'但是只是此时还不过是'国家疆土界限',一直到翻译佛经的时候'境界'才和'虚幻世界'联系起来,所谓'了之境界,如梦如幻'。

随着佛学与文学的结缘,'境界'逐渐应用于文学批评。

于王昌龄的《诗格》始见'意境'一次:'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

'随着发展到了唐朝'意境'理论已然成形。

《人间词话》“隔”与“不隔”的探源

《人间词话》“隔”与“不隔”的探源

张媛内容摘要:王国维“隔”与“不隔”的概念,出自《人间词话》第三六、三九、四十、四一则。

由于这一组概念从理论阐释到批评实践都带有作者浓重的感悟倾向,缺乏严密的逻辑联系,导致了对“隔”与“不隔”理解的多样性,使其成为人们认识王国维词学理论的难点之一。

本文从词源学及美学意蕴生成的角度探求其理论内核。

关键词:人间词话隔不隔一.词源学考证“隔”与“不隔”是王国维“境界说”中一组对立而并存的审美概念,在《人间词话》刊出稿中,“隔”与“不隔”就出现了九次之多。

王国维虽以之作为评词的术语,然并未给出明确清晰的界定。

要了解这对概念,先要探源其本义。

“不隔”是一个复合词语,它是由否定动词“不”和形容词“隔”所组成。

要知“不隔”之义,必先知何为“隔”。

经笔者查证,甲骨卜辞、钟鼎文中并无“隔”字,“五经”中亦无“隔”字,《论语》《孟子》《老子》《庄子》也未出现“隔”字。

仅在《荀子》中出现了“坚白同界之分,隔也”之说。

1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隔,障也。

形声,从阜,鬲(gé)声。

”2清代郝懿行《尔雅义疏》释“障”:“障畛皆有界限之义,界限所以隔别也”。

3可见,“障”和“隔”皆有“分界”之意。

《说文解字》又释“阜”:“阜,大陆山无石者”,4即指无石的土山。

清代康殷《文字源流浅说》分析“阜”,“代表山崖、石壁、高阜之形”,多用于“指各种地形,如险、阻、隔、障……”5隔,从“阜”,表示与地势高低上下有关。

由此推知,“隔”的最初本义是指能起到分界、阻断作用的类山体的地形。

随着语言的演变,才把起到间隔、阻拦、分界的物体都称作“隔”。

而由此出发,汉代以后的诗词曲赋中,则引申出更丰富的含义。

概略分析,“隔”之义主要有如下几种:(1)表“障”之义,如:右有陇坻之隘,隔阂华戎。

———张衡《西京赋》6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7(2)表隔绝、断绝之义,如: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8(3)表不相合之义,如:至于士庶贵贱之隔,俗以为常。

辩王国维对晏几道的不当之评_从_不隔_之境说起

辩王国维对晏几道的不当之评_从_不隔_之境说起

文学评论辩王国维对晏几道的不当之评——从“不隔”之境说起冯晶晶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62摘 要:“不隔”之境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极为推崇的一种境界,即诗词中无论景语或情语都蕴含的一种真情真意,读来亲切感人而又不失之流俗,从而使读者产生出一种共鸣的效果。

晏几道的词作情思婉转,真切动人,是“花间”密丽与《古诗十九首》的真挚的完美融合,“不隔”境界中的佳作。

因此,王国维将他视为北宋大家末流的评价是不恰当的。

关键词:王国维;《人间词话》;晏几道;“不隔”之境作者简介:冯晶晶,女(1987-),陕西蒲城人,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元明清方向。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09-0037-02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监颖昌许田镇,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

因为晏殊幼子,后世常以大小晏并称。

晏几道生卒年份不详,生平事迹亦难具体可考,后世涉及他的评论虽然不多,却也都是赞许有加。

然王国维却在《人间词话》将其列于北宋名家之末流,不能不说是有失公允。

《人间词话》自发表后,影响极大,甚至被奉为词话史上的顶峰之作,故其中观点也多为人所接受。

后来虽然也有不少指瑕之作,却极少有人特地撰文来为小山这位“古之伤心人”辩驳,今特在此补证之。

一.何谓“不隔”之境?《人间词话》推崇境界,尤以不隔境界为甚。

凡具有此种境界者,皆被推为上乘之作。

因此,如果小山词中也具有这种境界,我们就可以判断出王国维对晏几道的评价是否恰当了。

要证明小山词中是否有这种境界,首先要弄清楚究竟何为“不隔”之境。

关于这一点,王国维在并未明说,只道一句“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其余则以具体诗句来供人品评。

然而通读《人间词话》便可发现,其间几乎是以一个“真”字一以贯之的。

古诗乐府之所以为人所推崇,也是因为“以其真也。

”因此,叶嘉莹等人将“不隔”释为真切,亦是十分恰当的。

“真”当为不隔的基础,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人间词话》第四讲“隔”与“不隔”

《人间词话》第四讲“隔”与“不隔”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 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服食求神仙, 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 素。”写情如此,方为不隔。“采菊东 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 相与还。”“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 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写 景如此,方为不隔。(初刊稿41条 )
词忌用替代字。美成《解语花》之“桂 华流瓦”,境界极妙。惜以“桂华”二字 代“月”耳。梦窗以下,则用代字更多。 其所以然者,非意不足,则语不妙也。盖 意足则不暇代,语妙则不必代。此少游之 “小楼连苑”、“绣毂雕鞍”,所以为东 坡所讥也。 (初刊稿34条)
姜夔《惜红衣》
簟枕邀凉,琴书换日,睡余无力。 细洒冰泉,并刀破甘碧。墙头唤酒,谁 问讯,城南诗客岑寂?高柳晚蝉,说西 风消息。 虹梁水陌,鱼浪吹香,红衣半狼籍。 维舟试望,故国眇天北。可惜渚边沙外, 不共美人游历。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 秋色?”
白石写景之作,如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 荡、冷月无声”,“数 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高树晚蝉,说西风消 息”,虽格韵高绝,然 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 梅溪、梦窗诸家写景之 病,皆在一“隔”字。 北宋风流,渡江遂绝。 抑真有运会存乎其间耶? (初刊稿39条)
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 不隔,延年则稍隔已。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 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 妙处唯在不隔,词亦如是。即以一人一词论,如 欧阳公《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阕云:“阑干十二 独凭春,晴碧远连云。二月三月,千里万里,行 色苦愁人。”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至云: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矣。白石《翠楼 吟》:“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 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便是不隔。 至“酒祓清愁,花消英气”则隔矣。然南宋词虽 不隔处,比之前人,自有浅深厚薄之别。 (初刊 稿40条)

“隔”与“不隔”

“隔”与“不隔”

“隔”与“不隔”作者:余智琪来源:《商情》2016年第11期【摘要】本文介绍《人间词话》中弃“隔”扬“不隔”的立场以及《美学散步》中提出写作应当“隔”以展示空灵思想,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得出“合适的度才能使艺术空灵而不流于空乏,充实而不至于挤兑想象空间”这一结论。

【关键词】不隔隔平淡空灵充实度一、王国维弃“隔”扬“不隔”,强调达意“隔”与“不隔”是王国维关于词创作中的经典理论。

先于王国维,梅尧臣云:“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

”“公安派”的袁宗道在《论文》中也提到说:“口舌代心者也,文章又代口舌者也。

辗转隔碍,虽写得畅显,已恐不如口舌矣,况能如心之所存乎?故孔子论文曰:…辞达而已。

‟达不达,文不文之辩也。

”两者都讨论写作时创作的达意性“不隔”。

《人间词话》三十九则:“梅溪、梦窗诸家在写景之病,皆在一…隔‟字,北宋风流,渡江遂绝,抑真有运会存乎其间耶?”王国维认为姜夔词缺乏对物象形象传神的描绘,生涩的表达使读者难以领会作品内涵。

可见王国维倡导艺术形象描绘鲜明生动,不赞赏朦胧迷离。

在《人间词话》五十六则中王国维给出不隔的划分标准,从言情、写景、文辞三方面说明如何达到不隔。

“隔”与“不隔”指作品的境界做到情、景、辞的高度和谐。

“隔”违乎自然蒙于理想、盖失景物,故境界不可出。

“不隔”是诗人对景物所见者真所知者深,真则不加涂饰,深则直透神理,故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

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装束之态。

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

诗词皆然。

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矣。

”关于“隔”,《人间词话》中谈到,隔多表现为搬故实、使代字、矫揉造作,破坏诗词的直观性和自然性。

搬故实之隔,《人间词话》分析说“池塘生春草”写景自然直观,不隔;引申“谢家池上,江淹浦畔”,用典深且缺乏直观性,难解其意。

代词之隔,“美成《解语花》之…桂花流飞‟境界极妙,惜以…华‟代…月‟耳。

人间词话600字读后感

人间词话600字读后感

人间词话600字读后感人间词话600字读后感1隔与不隔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提出的一对相反的审美概念。

隔,隔膜,是指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其情、景、辞,或是艺术构思,境界物化等,有关节不妥贴,不圆润,给读者造成隔膜。

所谓不隔、与隔相反,诗歌创作完美浑成,诗意浓郁,形象鲜明生动,含意深厚耐人寻味,隔与不隔,既可以对一位诗人而论,又可就具体的诗作或手法而言。

这一点与大家熟知的王国维先生的读书三境界说是一脉相承的。

王国维先生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先生认为词以境界为上,判断词的核心标准是境界。

说老实话,我对词是一无所知。

但是我对王国维先生的境界说颇为认同,从事教育工作也当如此,不能靠技巧,而要靠真心。

我一直认为,当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主要就是和学生交往。

我也一直和家长说,如果你能够和孩子正常的、无障碍的交流,那就行了。

剩下的就交给我了。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能够在有学习压力的`情况下与学生正常交往。

于是乎,出现了多种不同的交往手法。

比如,装。

有一个老师在介绍点名经验的时候这样说。

开学第一天点名,发现有一个学生姓名不认识,怎么办呢?直接跳过出,点完以后,然后问,还有哪个同学没有点到。

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老师也没有必要装的高高在上,应该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

课前应该看看花名册,不认识的查,实在弄错了,当场承认,也没有什么。

还有的老师喜欢哄学生。

说得好听一点是鼓励。

现在的班主任,很少去骂学生,更不要说是打了。

原因很简单,害怕出事。

倒不是害怕把孩子打伤出了事,而是害怕学生举报,自己出了事情。

很明显,这是一种不真诚的表现,也不是从学生成长的角度来施教的。

也有的老师喜欢骗。

明明学生考大学一点希望都没有,还欺骗学生说能够上一本,并且说的信誓旦旦。

《人间词话》“隔”与“不隔”

《人间词话》“隔”与“不隔”

人间词话》“隔”与“不隔”之美学内蕴一、《人间词话》之“隔”与“不隔” 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一书中提出了“境界说”这一词学批评理论体系,而这一体系同时也是由几组重要的诗学范畴架构而成的,其中,关于“隔”与“不隔”这一对范畴,以《人间词话》手稿本为参照范本,除了三六则中以周邦彦与姜夔的体物之词进行对比,云后者有“隔雾看花之恨”,三九、四十、四一这三则是正面对于这一范畴进行论述和规范的,提出了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等具有美学价值判断色彩的鉴赏判语,并且在进一步阐述的过程中,将这一对范畴运用到了对于作家、作品的赏析评断上,对比性地举出了词家如姜夔、史达祖、吴文英诸人以及诗人李延年、黄庭坚作为“隔” 之代表,而陶潜、谢灵运、苏轼等人则为“不隔”之表率,同时举出在写景与写情两方面“不隔”的诗句对于这一对范畴进行艺术创作上的具体化,最后王国维甚至将“隔”与“不隔”落实到词史上进行观照,归纳出“北宋风流,渡江遂绝”这一词学发展规律论,同时认为“南宋词虽不隔处,比之前人,自有浅深厚薄之别。

”二、“隔”与“不隔”的中西方源流探1、叔本华艺术直觉理论与王国维“境界说”王国维深受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意志说”的影响,在叔本华看来,“意志”是生活世界的本源,“我们这个存在于时间、空间, 遵循着因果的复杂多样的想象世界就是意志的产物和表现,是意志在时、空中的客体化”,“意志”这个概念近似于柏拉图提出的“理念”,但叔本华却力图消弭其中的神学神秘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色彩,同时,“意志”并非是外在于客观世界而存在的,它具有一种内在化的倾向性,也就是说,它内化于它的客体化之中却又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和超越性,其先验性色彩和主观唯心主义色彩仍然是鲜明的。

而“境界”所代表的是一种审美理念,一种超越了时空局限、超越个人狭隘视角的审美体悟,一种纯粹主体对于充分显示了“意志”这种生命本质力量的“自然”的洞观,因此,“真景物”并非寻常景致,而是作为“意志”客体化而显现了生命本质力量的自然景物,“真感情”也并非一己一私之主观感情宣泄,而是体现了人类生命感的冲动,是超越具象、超越时空限制和个体束缚的人类共通情感,反映了人类内在本性,既可以是由于无穷尽的“罪恶的生命意识、欲望”所引起的人生长恨,也可以是人类在某一顿悟瞬间摆脱了所有人生长恨的超然之情。

《人间词话》“隔”与“不隔”的探源

《人间词话》“隔”与“不隔”的探源

《人间词话》“隔”与“不隔”的探源作者:张嫒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4年第02期内容摘要:王国维“隔”与“不隔”的概念,出自《人间词话》第三六、三九、四十、四一则。

由于这一组概念从理论阐释到批评实践都带有作者浓重的感悟倾向,缺乏严密的逻辑联系,导致了对“隔”与“不隔”理解的多样性,使其成为人们认识王国维词学理论的难点之一。

本文从词源学及美学意蕴生成的角度探求其理论内核。

关键词:人间词话隔不隔一,词源学考证“隔”与“不隔”是王国维“境界说”中一组对立而并存的审美概念,在《人间词话》刊出稿中,“隔”与“不隔”就出现了九次之多。

王国维虽以之作为评词的术语,然并未给出明确清晰的界定。

要了解这对概念,先要探源其本义。

“不隔”是一个复合词语,它是由否定动词“不”和形容词“隔”所组成。

要知“不隔”之义,必先知何为“隔”。

经笔者查证,甲骨卜辞、钟鼎文中并无“隔”字,“五经”中亦无“隔”字,《沦语》《孟子》《老子》《庄子》也未出现“隔”字。

仅在《苟子》中出现了“坚白同界之分,隔也”之说。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隔,障也。

形声,从阜,鬲(ge)声。

”:清代郝懿行《尔雅义疏》释“障”:“障畛皆有界限之义,界限所以隔别也”。

可见,“障”和“隔”皆有“分界”之意。

《说文解字》又释“阜”:“阜,大陆山无石者”,即指无石的土山。

清代康殷《文字源流浅说》分析“阜”,“代表山崖、石壁、高阜之形”,多用于“指各种地形,如险、阻、隔、障……”隔,从“阜”,表示与地势高低上下有关。

由此推知,“隔”的最初本义是指能起到分界、阻断作用的类山体的地形。

随着语言的演变,才把起到间隔、阻拦、分界的物体都称作“隔”。

而由此出发,汉代以后的诗词曲赋中,则引申出更丰富的含义。

概略分析,“隔”之义主要有如下几种:(1)表“障”之义,如:右有陇坻之隘,隔阂华戎。

——张衡《西京赋》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

——柳宗元侄小丘西小石潭记》(2)表隔绝、断绝之义,如: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王国维《人间词话》“隔与不隔说”之我见(2)

王国维《人间词话》“隔与不隔说”之我见(2)

王国维《人间词话》“隔与不隔说”之我见(2)二、“隔”即是用典,“不隔”即是不用典王国维认为凡是用典或加以雕琢的文辞都属于“隔”,而不用典故、代字、隶事显得比较直接且容易懂,他强调“不使隶事之句,不用粉饰之字”。

然而我认为这有失偏颇,不能以此贬低用典贬低“隔”。

以典入诗,是历代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

用典可以表达诗人的情思,使词句形象含蓄典雅,使意境有内涵有深度。

这种修辞手法可以避免诗词一览无余的直白,给读者留下联想和思索的余地。

用典的巧妙、恰当可以使诗词意蕴丰富,含蓄而婉转,从而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作者的学识水平和文化底蕴。

且看欧阳修的《少年游?栏杆十二独凭春》:栏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

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

那堪疏雨滴黄昏。

更特地、忆王孙。

下片先用典来咏物抒情。

“谢家池上”,指谢灵运《登池上楼》中的名句“池塘生春草”。

这首诗是诗人有感于时序更迭、阳春初临而发,故曰“吟魄”。

“江淹浦畔”,指江淹作《别赋》描摹各种类型的离别情态,其中直接写到春草的有“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因为赋中又有“知离梦之踯躅,意别魂之飞扬”,所以欧词中出现“江淹浦”与“离魂”字面。

这里的用典有四个妙处:品评历史,借古论今;抒情言志,表明心迹;引发联想,创新意境;简洁精练,内涵丰富。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春之情和离愁别绪,使读者联想到谢灵运家的池塘和江淹的《别赋》,营造出别样的意境,言近而旨远。

由此观之,在诗词创作中大可不必完全否定“隔”,许多用替代字和典故的作品也意蕴深刻,恰当地运用替代字和典故,可以增加诗词的信息量,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而拓宽作品的内涵,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三、“隔”与“不隔”之别在于是否达到“真”王国维在受到西方美学思想的影响后,以艺术直觉的理论来解释“隔”与“不隔”。

他认为诗词的“隔”如雾里看花,带有虚拟性,他赞赏“不隔”之诗词近于自然,归于本真。

王国维艺术审美“隔”与“不隔”理论之意义

王国维艺术审美“隔”与“不隔”理论之意义

王国维艺术审美“隔”与“不隔”理论之意义作者:龚文莉来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03期摘要:王国维艺术审美学说中“隔”与“不隔”的观点,对中国传统音乐鉴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语语皆在目前的“不隔”,实则需要我们对音乐作品的文化生态语境进行具体解析。

就我国经典民乐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的文化生态语境而言,无论是创作者的人生经历还是作品蕴含的精神内核,都是我们在进行传统音乐审美鉴赏时由“隔”到“不隔”所必须阐释的视角。

关键词:传统音乐;审美鉴赏;文化生态语境;创造性中图分类号:J601;J605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1.03.015一、艺术鉴赏的“隔”与“不隔”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中,论述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有一个很重要的评判标准,便是“隔”与“不隔”——“语语皆在目前是不隔”,“如雾里看花,是为隔”[1]。

简单的两句话,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涵和艺术哲理。

笔者认为,不仅仅是古典诗词艺术,所有传统的艺术形式都可以用这个标准来进行解读。

音乐不同于其它艺术形式,与视觉艺术相比较,它没有直观的点、线、面或色彩的心理暗示,也没有图像语言带给鉴赏者直白的图形呈现。

再抽象的绘画,都是肉眼可以直接把握的,音乐却做不到。

与文学艺术比起来,它不像文学语言那样能直接触发形象思维联想。

比如“枯滕老树昏鸦”,作为物象名词,简单的几组名词罗列便给人以蒙太奇般形象的画面,并激起鉴赏者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和某种难以言说的心理感受,而音乐要直接达到如此效果似乎很难。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音乐是极其抽象的,因此,音乐容易让人有“隔”的感觉。

这里的“隔”是由音乐自身艺术语言的抽象性带来的。

在今天,我们的传统音乐给人“隔”的方面似乎很多:首先是音律上的,中国传统音乐以“宫、商、角、徵、羽”五音为律[2]。

而我们现在的音乐审美教育,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西方音乐简谱与五线谱为蓝本完成的。

简析王国维的“隔”与“不隔”的理论观点:

简析王国维的“隔”与“不隔”的理论观点:

简析王国维的“隔”与“不隔”的理论观点:作为王国维“境界”说的一个内容,在《人间词话》里王国维还提出了“隔”与“不隔”的观点,主张有“境界”的文学作品应该“不隔”。

所谓“不隔”,当是指语言清新平易,形象鲜明生动,具有自然真切之美,不见人工雕琢之痕。

反之,“隔”则是指语言雕琢,用典深密,精工修饰而缺乏平淡自然之美。

“不隔”的思想吸纳了西方重视艺术直觉作用的美学思想的影响,同时更是受到了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思想,如钟嵘的“直寻”、司空图的“直致”、严羽的“妙悟”、王夫之的“现量”、王土禛的“神韵”等理论观点的影响,并与之一脉相承。

读书三境界含义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闲来无事,玩索大学问家之妙语,击节赞叹之余,心忽有所得:治学有三此境界,喝酒与灌水岂不亦有三此境界?试论之。

第一境界王国维认为治学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词句出北宋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这自然是借题发挥,以小见大。

那如果按原词解,这几句是情感堆积、蕴酿期,是对下文“望尽天涯路”一种铺垫。

喝酒的这个境界,是寒暄之后,刚数杯下肚,酒气略微上升阶段。

此时,欢者更欢,愁者愈愁,不过,肚中纵有千番言语,表面上不大多“和风细雨”。

灌水的这个阶段是,刚刚“触”网不久的菜鸟雏儿,打字不快,技术不懂,骂架不行,所以,不管论坛(BBS)、聊天室,一般都比较“谦虚”,也不敢大动作灌水,还多是“新手上路,多多关照”之词,显得比较“礼貌”,比较“懂事儿”。

论“隔”与“不隔”对赋比兴价值认定的偏颇之处

论“隔”与“不隔”对赋比兴价值认定的偏颇之处

论“隔”与“不隔”对赋比兴价值认定的偏颇之处一、“隔”与“不隔”的论述与剖析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提出“词以境地为最上。

有境地,则自成高格,自出名句”。

此中“隔与不隔”是“境地说”中的一个重要的文学命题。

在《人间词话》的第三六则、三九则、四十则、四一都曾明确提到了“隔”与“不隔”。

在王国维先生的文艺理论责备中,“隔与不隔”是一个重要的词学责备看法:“隔”者,诗词写情、写景之病,表价值否认; “不隔”者,即诗词“妙处”所在,表价值一定。

可是何为“隔”与“不隔”?王国维书中只是举例说明,在理论上并没有明确界定。

近现代以来,诸多文艺责备家对于“隔”与“不隔”,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看法。

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说:“隔与不隔的分别就从情味和意象的关系上边见出。

情味与意象恰相熨帖,令人见到意象,便感觉情味,即是不隔。

意象模糊凌乱或空洞,情味浅陋或粗疏,不可以在读者心中现出了然深刻的境地,即是隔。

”朱光潜先生以为情味和意象是诗歌的两个重要要素,“隔”与“不隔”是在论述两者关系的状态。

叶嘉莹先生的看法则立足于作者的角度,以为“不隔”是作者的真切感觉能够被真切地表达出来,进而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作者的情素感同身受 ;作者有真切之感觉,且能做真切之表达,使读者亦可获相同真切之感觉;相反,假如作者没有真切感觉,或许真切感觉难以被真切地表达出来,那么这类状况就能够称之为“隔”。

叶嘉莹先生在这里把“隔”与“不隔”这对命题理解为创作过程中作者能否投入了自己的真切感觉,能否做出了真切表达。

二、“隔”与“不隔”对照兴的疏远以上各文艺理论家对于“隔”与“不隔”都做出了自己的界定与剖析。

但是王國维先生在论述“隔”时,所举例子:“数峰贫苦,商略傍晚雨”“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高树晚蝉,说西风信息”等,细细思索,可发现都有一共同特色,那就是运用了中国传统诗论中的比兴手法。

在比较美成与白石咏荷之作时写道:“美成《苏幕遮》词:‘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辩王国维对晏几道的不当之评_从_不隔_之境说起

辩王国维对晏几道的不当之评_从_不隔_之境说起

文学评论辩王国维对晏几道的不当之评——从“不隔”之境说起冯晶晶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62摘 要:“不隔”之境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极为推崇的一种境界,即诗词中无论景语或情语都蕴含的一种真情真意,读来亲切感人而又不失之流俗,从而使读者产生出一种共鸣的效果。

晏几道的词作情思婉转,真切动人,是“花间”密丽与《古诗十九首》的真挚的完美融合,“不隔”境界中的佳作。

因此,王国维将他视为北宋大家末流的评价是不恰当的。

关键词:王国维;《人间词话》;晏几道;“不隔”之境作者简介:冯晶晶,女(1987-),陕西蒲城人,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元明清方向。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09-0037-02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监颖昌许田镇,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

因为晏殊幼子,后世常以大小晏并称。

晏几道生卒年份不详,生平事迹亦难具体可考,后世涉及他的评论虽然不多,却也都是赞许有加。

然王国维却在《人间词话》将其列于北宋名家之末流,不能不说是有失公允。

《人间词话》自发表后,影响极大,甚至被奉为词话史上的顶峰之作,故其中观点也多为人所接受。

后来虽然也有不少指瑕之作,却极少有人特地撰文来为小山这位“古之伤心人”辩驳,今特在此补证之。

一.何谓“不隔”之境?《人间词话》推崇境界,尤以不隔境界为甚。

凡具有此种境界者,皆被推为上乘之作。

因此,如果小山词中也具有这种境界,我们就可以判断出王国维对晏几道的评价是否恰当了。

要证明小山词中是否有这种境界,首先要弄清楚究竟何为“不隔”之境。

关于这一点,王国维在并未明说,只道一句“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其余则以具体诗句来供人品评。

然而通读《人间词话》便可发现,其间几乎是以一个“真”字一以贯之的。

古诗乐府之所以为人所推崇,也是因为“以其真也。

”因此,叶嘉莹等人将“不隔”释为真切,亦是十分恰当的。

“真”当为不隔的基础,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浅论《人间词话》中“隔”与“不隔”

浅论《人间词话》中“隔”与“不隔”

浅论《人间词话》中“隔”与“不隔”作者:储旭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5年第04期摘要:王国维《人间词话》中“隔与不隔”之说一直稳居其中,其地位仅次于境界说。

王国维致力于如何从狩猎古典的隔转化为融合隔与不隔,并结合高尚之人格和天赋之才能,创造出文学的经典。

但是王国维并没有给出明确的“隔与不隔”的定义,本文试图通过书中所列诗句、其美学追求探寻其“隔与不隔”的理论内核。

关键词:人间词话隔不隔《人间词话》中直接出现“隔与不隔”字样的共有四处。

在第80则中他如此写到:“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服食求仙药,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写情如此,方为不隔。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写景如此,方为不隔。

然而,到底何为“隔”,何为“不隔”,静安先生并没有给出明确定义。

若从以上诗句分析,我们能得出这样的结论:“隔与不隔”实为读之感觉,若读之顺畅,有一泻千里、畅达无阻之感则为不隔,若诗词中多用典故、借代、拟人等手法,需借助注释或已有知识方能理解文意,则为隔。

具体说来,“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一句写出众人普遍之精神状态,道出人生之真谛。

诗人用他灵敏的笔触写下众人的心灵体验,因而能获得人们的情感共鸣,激起读者心中已有的情感因素。

此种诗句,无需翻译,自深得其理,含有某种集体无意识。

所以称之为“不隔”。

至于写景之诗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两句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大草原下广阔的视野,似盖的天际,茫茫天空下,牛羊在悠闲点缀着无边的山野。

读罢,似乎我们脑海里已呈现了这样开阔壮美的景象,语语都在目前。

如此顺畅自然之情、之景应为静安先生所说“不隔”。

正如其所说“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装束之态”。

至于隔之诗句,静安先生举出白石诗句:“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

试论王国维的“隔”与“不隔”说

试论王国维的“隔”与“不隔”说

试论王国维的“隔”与“不隔”说作者:刘晓莉来源:《语言文字学》2014年第10期摘要: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文学“隔”与“不隔”的概念。

但是并没有具体阐释何为“隔”何为“不隔”,没有给出理论性的定义。

只是在书中举了若干例子来说明“隔”与“不隔”的分别,因此对于其“隔”与“不隔”理论,历来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关键词:王国维;隔;不隔一、“隔”与“不隔”概念阐释第一种,从语言学角度分析“隔”与“不隔”,认为文学艺术用真挚的语言能给读者以鲜明的想象就是“不隔”,相反便是“隔”。

如钱钟书先生言:“假使作者的艺术能使读者对于许多情感境界或事物得到一个清晰的、正确的、不模糊的印象,像水中印月,不同雾里看花,那么,这个作者的艺术已能满足…不隔‟的条件。

” 叶郎认为“…隔‟与…不隔‟的区别,是从语言与意象的关系上见出。

”“作家所用的语言能把作家头脑中的意象充分、完美地传达出来,并能在读者头脑中直接引出鲜明生动的意象,如…池塘生春草‟,就是不隔。

作家所用的语言不能充分、完美地传达作家头脑中的意象,也不能在读者头脑中直接引出鲜明生动的意象,如…谢家池上,江淹浦畔‟,便是隔。

”第二种,从“情趣”与“意象”的关系来说明“隔”与“不隔”。

朱光潜在《诗的隐与显》中指出,“隔”与“不隔”的分别可以用“情趣”与“意象”的关系来说明。

诗和其他艺术一样,须寓新颖的情趣于具体的意象。

“情趣与意象恰相慰贴,使人见到意象,便感到情趣,便是不隔。

意象模糊零乱或空洞,情趣浅薄或粗疏,不能在读者心中现出明了深刻的境界,便是隔。

”“诗中原本有…显‟与…隐‟的分别。

”“显则轮廓分明,隐则含蓄深永,功用原来不同。

写景诗宜于显,写情诗则宜于隐。

” 朱光潜认为“不隔”即为“显”,“隔”即为“隐”,两种风格不可偏废。

从情趣和意象的关系上,认为情趣与意象恰相熨帖就是“不隔”,不仅要求作品形象鲜明,而且情趣也要细致,更要将二者相互融合。

第三种,从读者接受角度研究“隔”与“隔”,即能否使读者获得作者真切感受的角度进行分析。

古代诗词中的“隔”与“不隔”辨识

古代诗词中的“隔”与“不隔”辨识

古代诗词中的“隔”与“不隔”“栏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

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魂与离魂。

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少年游》。

”这首小令是欧阳修的名作。

它与林通的《点绛唇》“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梅尧臣的《苏幕遮》“露堤平,烟墅杳”,并称为词中歌咏春草的三阕绝调。

但是王国维认为,其上片“语语都在目前”,是成功的,而下片则是失败的。

事实也确是如此。

上片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三月春色的美妙图画。

作者意在咏草而着墨于人,写一深闺少妇,凭栏远眺,睛川历历,碧草连天,她的心也随之飞向天涯,系念着远行的亲人。

这里直接写草的虽然只有“暗碧”一句,但读者却从少妇的思绪中感受到萋萋芳草,绿遍天涯了。

象这样写无情草木映入思妇之眼,融进离人之情,就不仅境界广远,而且真切动人。

下片呢?还是紧扣春草来写的,但却连用了三个典故。

谢灵运《登池上楼》诗中,有一名句为“池塘生春草”,这里就用“谢家池上”暗指春草;又因为江淹《别赋》里写道:“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所以“江淹浦畔”,也是暗指春草;另外,《楚辞·招隐上》中又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句子,词中疏雨黄昏,更忆王孙云云,便由此化来,说的还是春草,然而,这三个涉及春草的典故所出的三篇作品,所写的生活境遇,思想情感,是各不相同的。

虽然同样描绘了春草,但三者的具体意蕴却差别很大,把它们堆砌在一起,既不能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也没有表达出真切的情感。

不知典故出处的人,读来固然不知所云;知道典故出处的人,也只懂得下片事事都说春草,除了感到由辞采、声律带来的低度的形式之美以外,很难与作者的情感共鸣。

总之,这首小令的上、下片,创造了两种不同的审美境界,给予人两种不同的审美感受。

这在人们以诗词为对象的审美活动中,具有普遍的意义。

它虽然早就引起了中国古代理论家们的注意,但直到王国维才用一对相反的审美概念对它作出了理论概括,这就是所谓“隔”与“不隔”。

隔帘花影_浅论姜夔词的_隔_与_不隔_童孟遥

隔帘花影_浅论姜夔词的_隔_与_不隔_童孟遥
所以可说,白石的纪游之词不隔。这类词通 常是有所思而设景,融个人情感于事物,着力的 是写出其缠绵悱恻之情味,以“情”见佳。
又如《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 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准教 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这是一首怀念旧日恋人的情词。上片写梦 前、梦后之感受。首二句以肥水悠悠状写相思别 愁的无穷无尽,引发相思之苦;“梦中未比丹青 见,暗里忽惊山鸟啼”写梦中遗憾恋人面容的不 真切,暗含作者平时对着画像的痴情掂念,再写 梦醒惆怅满怀。下片写梦后思念,“春未绿,鬓 先丝”写铭心刻骨的想念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全 词用语清劲无铅华之嫌,语境却已漫是情深意 重,是至情至性之人所留之性情之作。那么,白 石的抒情怀人之作同样是以“情”出彩。 根据对白石词的具体分析之后,笔者认 为,不论是对哪位文人的作品,切忌一概而 论,同理,对于词人的同一类作品亦不可一而 统之:白石词中之“隔”也有它独到之点,有 着它的独特存在价值。 姜夔词的善“隔”使得他完善了自己独特 的词风。白石咏物写景以“韵”统制,对事物 仅粗笔勾画的“隔”笔造就了“清空”的不染 尘埃、不着色相之谓;用典以寄予远旨,词句 空灵曲折又填充了“骚雅”的寄意遥深、超尘 拔俗之境。白石词以其侧处点染的“隔”笔匠 心独具,虚处着笔,传要渺风神,创出新的美 学范式。 词人其实在作品中融入了个人内在生命的 价值观,各人的创作动机完全是出于深层生命 的需要。姜夔一生飘零、仕途不顺,不愿意附 势贵人,但生计问题又迫使他违背初衷,为五 斗米折腰。这种心口不一的矛盾痛苦,这种欲 出世而不能的忧愤,须靠词作来缓解、调和。 这种出于作家的生命需求而创作的作品,毋庸
作者简介:张永朋(1982—),男,山东日照人,武 汉音乐学院2006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音乐史。

论王国维的-不隔-说

论王国维的-不隔-说

能还文学以本真的使命,而是别作它用,从而混淆 文学的审美本质,造成不能卒读;或是因为堆砌典
故,隶事用典,铺陈敷衍,专在文字语言上炫才逞 能,造成阅读理解上的障碍、遮蔽,不得以直观本 质,这是王国维所深恶痛绝的。因此,他对姜夔进 行了严厉的批评:“东坡之旷在神,白石之旷在貌。 白石如王衍口不言阿堵物,而暗中为营三窟之计, 此其所以可鄙。”他把在词作上极尽工巧的重形式 的姜夔比作西晋末家财万贯、妻妾成群却口不言 钱、好谈老庄的王衍,以“阿堵物”与“营三窟”对举, 斥姜之“可鄙”。当然,王国维并不是一味地反对用 典,他对那种能够不着痕迹,化入句中的活用典故 显然是比较赞成的。例如白居易《长恨歌》用典得 到他的赞赏。他还说:“‘西(当作秋)风吹渭水,落
解“隔”,因为二者对举互为阐述。对于“隔”与“不
隔”之别,王国维说“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 矣,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池塘生春草’、 ‘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处唯在不隔。词亦如是, 即以一人一词论,如欧阳公《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阙 云:‘阑干十二犹凭春,晴碧远连云。二月三月,千 里万里,行色苦愁人’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至 云:‘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矣。白石《翠楼 吟》:‘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 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便是不隔。至‘酒祓 清愁,花消英气’,则隔矣。然南宋词虽不隔处,比 之前人,自有浅深厚薄之别(本文皆引自王国维著, 吴洋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诗 境的“隔”与“不隔”,跟诗人对自然客体之艺术处理 的态度与方式颇有关系。在于前者用一种“客观的 精神”来处理自然,以便让自然的内在本性获得尽 可能清晰的自由的充分显示;后者往往掺杂某种 “主观的精神”,并把它加在自然客体上,因而自然 的“真正面目”的展示,常常蒙受一定的影响。这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论王国维的"隔"与"不隔"
作者:李铎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100871
刊名: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N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004,23(6)
被引用次数:1次
1.王国维人间词话 1986
2.李铎论王国维<人间词话>中与境界说相关的几个概念[期刊论文]-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4(4)
3.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 1985
4.李泽厚意境浅谈 1983
5.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 1982
6.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 1982
7.佛雏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 1993
8.郭庆藩庄子集释 1961
9.朱谦之老子集释 1984
10.康德;宗白华判断力批判 1987
11.王国维王国维遗书(第三册) 1983
12.王夫之船山全书·相宗络索 1996
13.冯镇峦读聊斋杂说 1962
14.脱脱宋史 1985
15.袁宗道论文 1988
16.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1960
17.范文澜文心雕龙注 1958
1.苗想想.罗言云《人间词话》的境界理论与园林景观的意境表现[期刊论文]-广东园林 2008(1)
本文链接:/Periodical_hnjyxyxb-zxshkxb200406013.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