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2021年高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2019)必修二教案:第1章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含解析)

2021年高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2019)必修二教案:第1章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含解析)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教学设计
科目生物课题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
验(一)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一.生命观念——能够阐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及验证。

二.理性思维——基于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过程的分析,解释假说-演绎法的基本思路,尝试在今后的学习与研究中运用假说-演绎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科学探究——通过验证分离定律实验,掌握验证分离定律的方法,培养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的能力,认同在科学探究中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运用数学统计方法、提出新概念以及应用符号体系表达概念的重要性,并些试运用于自己的科学探究中。

四. 社会责任——能够运用分离定律解释生活中常见的遗传现象。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分离定律解题方法;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基本概念的正确理解;遗传概率的计算。

课前准

教具:多媒体、黑板、粉笔、实验相关器材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板书设计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1.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2.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3.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4.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高中生物必修2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2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2教案高中生物必修2教案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基础上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过程与方法:1.在资料分析中,进一步掌握归纳总结的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1.认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教学重点: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教学难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资料一: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资料二: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也是通过细胞体现的。

资料三:人的学习等活动需要种类和数量繁多的细胞参与。

资料四:生物体的某一种细胞受到损害,也会影响该种生物的生命活动。

小结:细胞是生命活动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高中生物必修2教案【篇3】关于高中生物必修2精选单元测试题1.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的方法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

下列对其研究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在豌豆杂交、F1自交和测交的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B.所作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C.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说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D.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2.(·西安高一检测)性梳是雄果蝇特有的第二性征,着生在雄果蝇的第一对前足的第一个跗节上。

在果蝇群体中有一种“嵌合体”果蝇,其身体左侧无性梳,而身体右侧有性梳。

研究发现该“嵌合体”果蝇左侧身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__,右侧身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O。

该果蝇染色体的变异产生于()A.体细胞的有丝分裂中B.原始生殖细胞的有丝分裂中C.体细胞的减数分裂中D.原始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中3.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女儿,问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正常男孩的概率是多少,控制白化病的基因遵循什么遗传规律()A.1/4,分离定律B.3/8,分离定律C.1/4,自由组合定律D.3/8,自由组合定律4.一个研究小组,经大量重复实验,在小鼠毛色遗传的研究中发现如下现象。

生物高中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生物高中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第1课时)课标解读一、学科地位及主要内容本章节是本册书的开篇,它循着人类认识基因之路,从140 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即从个体水平出发,来展示人类探索遗传规律的历程。

人类对遗传现象的科学解释,最早是从孟德尔对豌豆的杂交实验中总结出来的。

他对遗传因子的发现和对遗传规律的总结,使自然科学中诞生了一门崭新的学科——遗传学。

本章内容的学习就是引导大家沿着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过程来探索遗传的奥秘。

本章的重点内容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难点内容有:对分离现象、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

二、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2)阐明分离定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1)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

(2)尝试进行杂交实验的设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时间,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学科精神。

教材分析1、分离规律是遗传的基本规律。

掌握好分离规律可以为掌握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和伴性遗传等知识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

通过学习分离规律还可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认识。

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的过程又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方法(这其中包括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科学价值观教育的极好素材。

因此,在介绍基因的分离规律时重点有三:(1)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的假设和对假设的验证过程,以及现代遗传学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

(2)基因分离规律的内容、实质及其与减数分裂的关系。

(3)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2.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基本规律,是建立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的。

这个分析、推论(假设)、求证的过程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极好素材。

为要达到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难点可能会有三:(1)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其结果的介绍并不难,难在通过介绍这个实验,讲清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过程。

生物必修2全册教案全册

生物必修2全册教案全册

必修2 遗传与进化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节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课时安排讲课2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程序导言前面学习了遗传物质DNA及其基本单位--基因,知道它的复制使前后代保持连续性,它的表达使亲代和子代相似。

那么,基因在传种接代过程中有没有一定的传递规律呢?一、基因的分离定律[二]教学目标达成过程(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2-4教师列出如下提纲:(投影显示)1.了解孟德尔简历2.孟德尔的试验研究方法是什么?选用什么材料?纯系亲本的杂交技术怎样进行?在学生阅读、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点拨:(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动力。

孟德尔的研究成果就是最好的例证;(2)孟德尔用避免外来花粉干扰的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豌豆纯合植株进行杂交试验,这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

设疑:什么是杂交法?教师出示人工异花传粉挂图,并与学生一起回忆:减数分裂、受精作用、胚珠发育成种子,直到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从而理解杂交试验法。

教师最后强调:孟德尔在试验中发现豌豆一些品种之间具有易于区分的、稳定的性状,如茎的高与矮、种子形状的圆粒与皱粒。

从而引出相对性状的概念。

学生阅读教材并讨论,最后归纳理解相对性状要从三点出发:(1)同种生物;(2)同一性状;(3)不同表现类型。

教师出示:豌豆相对性状的挂图。

学生观察后得出:不同品种的豌豆同时具有多对相对性状。

提问:在人体上存在哪些相对性状?(答:有耳垂和无耳垂,单眼皮和双眼皮,蓝眼和褐眼……)再提问:孟德尔开始是否对图示中所有相对性状同时分析呢?学生回答:否。

(这是孟德尔成功的又一重要原因)(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学生阅读教材P4~5。

教师出示挂图: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的杂交试验。

讲述:用纯种的高茎豌豆和纯种的矮茎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

无论正交还是反交,杂交后的第一代(简称子一代,用F1表示)总是高茎的。

提问:子一代为什么全是高茎;矮茎性状哪里去了?学生回答:(略)讲述:带着这个疑问,我们看看孟德尔是怎样做的。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二课时教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二课时教案

第一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文实验(一)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必修2《遗传和进化》的第一章遗传因子发现中的第一节内容的第二课时,由“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两部分内容构成。

本节的教学内容是以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的实验过程为主线,突出科学史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教材中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达到阐明分离定律,最终能够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的教学目标。

教材用科学方法教育统领了教学全过程,学生在分析实验的过程中,体验“假说—演绎法”这一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体验孟德尔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目标⑴知识方面: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⑶能力方面: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2、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对分离定律的理解。

(3)假说—演绎法。

四、学情分析:这部分的教学对学生的生物素养要求教高,学生在学习“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中对于孟德尔提出的四点假说的理解和领悟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分析杂交实验的过程中尝试自己提出几点假说,并通过亲自动手做“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来体验孟德尔假说。

在演绎推理假说的正确性过程中,教师也不能主观臆断的直接告诉学生孟德尔的测交实验,而没有进行必要的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做。

课堂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验的方案,让学生分析讨论确定检验假说的合适的实验方案,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测交的目的,最终能够灵活运用。

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资料查阅小组提出问题,让他们的查阅有针对性;指导和协助问卷调查小组的问卷设计、收集和数据的统计和处理;与本地区的农业科学研究单位联系,获得杂交水稻F1花粉,组织“水稻”实验小组做上述实验观察,并拍摄实验小组观察水稻F1花粉的主要步骤和结果.2作本节内容的教学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章《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章《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章《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4.学习目标①结合豌豆花及人工异花授粉图片等资料进行介绍,或让熟悉豌豆的同学叙述,然后总结说出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成功的原因及人工异花传粉的基本操作,形成相应的生命观念。

②从孟德尔的角度出发,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重温实验,描述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对分离现象做出的假设。

尝试运用遗传图解解释生物的一些遗传现象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③结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的教学适时提出相关概念如: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纯合子、杂合子等,运用比较的方法辨析,理顺相关概念间的关系。

5.评价任务1.描述孟德尔用豌豆做遗传实验材料易成功的原因以及尝试人工异花授粉操作。

2.概述孟德尔杂交实验过程,能说明假说的每一部分内容。

6.学习活动(任务)课前自学任务: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概述其过程和假设内容。

一、用豌豆作遗传实验材料易成功的原因:1.豌豆是①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②闭花受粉。

2.豌豆还具有③易于区分的性状。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的④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显性性状是指⑤中显现出来的性状。

3.隐性性状是指子一代中⑥显现出来的性状。

4.P:纯种高茎豌豆×纯种矮茎豌豆→F1 :高茎F2:高茎∶矮茎=⑦3∶1。

5.在杂种自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作⑧性状分离。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⑨遗传因子决定的。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⑩成对存在的。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课中探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一粒豌豆能做什么呢?(安徒生、小杰克、曹植的诗、植物大战僵尸漫画展示)介绍孟德尔作了8年的豌豆杂交实验,小小豌豆蕴藏了怎样的遗传秘密?环节一:用豌豆作遗传实验材料易成功的原因及人工异花授粉教师活动1 学生活动1P ♀高茎×♂矮茎(正交)↓F1↓自交F2高茎矮茎比例( )∶( )P ♂高茎×♀矮茎(反交)↓F1↓自交F2高茎矮茎比例( )∶( )【合作探究】(1)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判断:①孟德尔用纯种高茎和纯种矮茎豌豆杂交,所得F1均为高茎,请判断该对性状的显隐性。

生物高中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

生物高中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

班别: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高一生物备课组一.学习目标1.阐明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规律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二.学习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三.学习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假说演绎法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前预习】1.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有:(1)豌豆是____________植物,而且是____________受粉,保证了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实验结果可靠。

(2)豌豆品种之间形状差别显著。

一种生物的同一种____________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____________。

2.补充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分析图解P 高茎_________矮茎↓__ ________↓__F2 ________ ________比例:________ :________3.孟德尔假设的主要内容是:(1)性状是由____________决定的。

每个因子都是独立存在并决定一种特定的性状,其中决定显性性状的为____________,用大写字母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为____________,用小写写字母表示。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___________存在的。

体細胞中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做___________,遗传因子组成不相同的个体叫做___________。

(3)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_________,分别进入_________的配子中。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___________的。

4. 分离定律的实质: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___________;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_________,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_________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细胞和遗传一、教学目标1. 了解细胞基本结构和功能。

2. 理解遗传的基本原理。

3. 掌握细胞的分裂和遗传基因的传递。

4. 获得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重点1. 细胞与遗传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 遗传基因的传递方式。

4. 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内容1. 细胞基本结构和功能。

- 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组成部分。

- 细胞的新陈代谢和生物功能。

2. 遗传的基本原理。

- 遗传的定义和重要性。

- DNA的结构和功能。

- 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变异。

3. 细胞的分裂和遗传基因的传递。

- 细胞分裂的两种方式: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 遗传基因的传递方式: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4. 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 实验的设计和步骤。

- 数据的记录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介绍细胞和遗传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验法:开展细胞实验和遗传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提高他们的实验技巧和科学思维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互相交流和分享观点,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精神。

4. 案例分析法: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评估他们的实验技巧和观察力。

2. 组织小组讨论,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提供课后作业,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4. 定期进行综合评价,包括考试和项目作业,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研究成果。

六、教学资源1. 教科书《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2. 实验器材和材料3. 多媒体教学设备七、教学进度安排八、教学参考1.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材》2. 网络资源:细胞结构与功能、遗传基因传递、科学实验方法与技巧的相关资料。

以上是关于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的简要概述,详细的教案内容和教学资料请参考教材和相关资源。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2)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2)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其解释和验证。

区别性状分离、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杂合子和纯合子等基本概念。

阐明分离定律并能运用分离定律解释和预测一些遗传现象,并尝试杂交实验的设计。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通过课前的调查实验和课堂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整理归纳能力,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科学家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

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逐养成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难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假说—演绎法。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塑料筒 12 个两色小球各 120 个。

四、教学设计思路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这节课中的经典实验及验证过程无法在课堂上重现。

在教学中我采用“假说—演绎法”开展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教学在对生物性状遗传的探索过程中设置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分析^p ,在分析^p 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结构,同时也体验了孟德尔的科学研究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研究者、探索者;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分析^p 能力,并同时对学生进行了科学方法教育。

教学思路如下:(1)由问题诱导学生探究心理(2)模拟实验,突破思维难点(3)分析^p 测交实验,感悟假说—演绎法(4)归纳、总结分离规律(5)由问题诱导学生探究心理(6)习题演练,务实基础五、课时安排 2 课时六、教学方法教师讲述、谈话与学生活动相结合,将科学方法教育贯穿全过程。

生物高中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生物高中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一、课标解读本章是《遗传和进化》(必修2)的开篇,集中描述了孟德尔对生物性状遗传的规律的研究。

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是按照孟德尔对生物性状遗传的探索过程,从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地展开的。

其顺序是:孟德尔的杂交实验方法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提出假说)→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验证假说)→归纳总结分离定律(总结规律)。

这就是新教材中本节内容的内在逻辑结构,便于学生沿着孟德尔的探索过程进行思考和领悟孟德尔的科学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本节打破了以往教材的教学顺序,学生没有减数分裂的基础,而且没有引入基因的概念,对于教师教学来说也是一次新的尝试。

本节教材的特色是以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的过程为主线,通过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过程,层层深入地展开。

因而教材内在地逻辑性很强,教师能否解读新课标,把握本节教材这一结构特点,是在教学中能否左右逢源、得心应手的关键。

二、教材分析本课时教学内容是:孟德尔生平介绍和实验材料——豌豆介绍;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发现问题);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

分离定律是学生学习的三大遗传定律中第一个定律,也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微观数量化的定律,它既是学生在学习了《基因的表达》之后的后续内容,又是学习《家系分析》《生物的变异-基因重组》《人类遗传病与优生》及《生物的进化-基因和基因型频率》的基础。

所以,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遗传学中的相关概念,也能为学好其它相关内容作好理论和方法上的准备,是遗传学等知识中承上启下的关键内容。

本节蕴含了很多有关遗传的概念和科学术语,篇书者认为学生在初中学习过而一带而过,但是从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这些关键概念遗忘率很高,所以教师在执教过程中适当补充关键概念对学生本节学习乃至遗传学的后续学习都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课本淡化了豌豆杂交实验过程的文字书写,笔者认为在逐层深入讲述中补充杂交实验过程的规范文字书写,扎实学生遗传学根基也是必要的。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教案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教案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觉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教学目标⑴知识方面说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式和创新思维。

⑶能力方面1.学会应用假说-演绎法2.运用分离定律说明一些遗传现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说明,说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式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说明一些遗传现象。

2.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说明。

(2)对分离定律的明白得。

(3)假说—演绎法。

三、教学流程四、教学进程板书设计一、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初步熟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成功的缘故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孟德尔三组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必需把握遗传图解的格式和要领)(1)纯合亲本的杂交(2)F1的自交(3)F1的测交备课资料遗传实验采纳了科学的方式在孟德尔以前,至少有100年的时刻,许多科学家进行过植物的有性杂交实验,曾试图说明生物性状是如何遗传的,但没有成功。

孟德尔在那些初期研究者失败的领域内取得了成功,这应归功于他卓越的洞察力和科学的方式学。

(一)严格选材孟德尔从豆科植物当选择了自花授粉而且是闭花授粉的豌豆作为杂交实验的材料。

由于它是闭花授粉的,因此几乎所有从市场上买来的豌豆种子都能够说是某一性状的纯种。

杂交实验从纯种动身,是他实验成功的保证,因为唯有效不同的纯种作为亲本,才能取得真正的杂种。

第二豌豆花的各部份结构都较大,便于用人工方式去雄和进行异花授粉。

另外,孟德尔从搜集到的豌豆材料中还进行了品种和性状的选择,他所挑选出的有不同的性状都是既明显而又稳固的。

(二)单因子分析法实验设计是科学方式学的重要组成部份。

孟德尔的成功还归因于采取单因子分析法,即别离地观看和分析在一个时期内的一对性状的不同,最大限度地排除各类复杂因素的干扰。

若是他的杂交实验是对整个植株进行比较的话,将会使他陷入复杂现象的窘境。

最新高一生物-生物必修2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教案 经典

最新高一生物-生物必修2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教案 经典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知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2)认知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内容和实质。

(3)理解自交、杂交、测交、正交、反交、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纯合子、杂合子和分离定律等概念。

(4)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2..过程与方法(1)自主探究:性状分离的模拟实验。

(2)相互交流: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体会孟德尔对杂交实验分离现象解释的假说。

(3)自主学习:通过互联网、图书馆、新华书店等多种渠道,收集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的个人资料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尝试进行杂交实验的设计。

【教学重点】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3.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4.分离定律的内容和实质。

【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对分离定律的理解。

【教具准备】1.实验材料和用具2.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课件【课时安排】本节内容需安排两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第二课时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分离定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学生查找孟德尔的生平资料2.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遗传图3.认知豌豆适于杂交实验的生物学特征二、情境创设课室(或多媒体课室)屏幕显示:问题探讨人们曾经认为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

……这种观点也称做融合遗传。

讨论:1.按照上述观点,当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的牡丹会是什么颜色?2.你同意上述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三、师生互动以上问题的呈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很快把学生引入新课,进入学习状态。

[屏幕显示课题: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同学们,遗传是生物界普遍的现象,但其中的奥秘却隐藏至深啊!让我们从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看看科学家们是如何探索其奥秘的!1.孟德尔的生平简介师:请同学们把课前收集到的孟德尔的生平资料互相交流一下。

生物高中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生物高中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遗传因子的发现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本章内容包括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验证、总结;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它从个体水平出发,沿着人类认识基因之路,从孟德尔实验到定律的形成,引领着学生沿着孟德尔从对现象和数据分析到假说—演绎—验证,层层展开,逐层突破,使学生领会各种遗传概念术语和遗传定律研究的基本步骤及科学思维方法。

本节的学习目标是:1.知识(1)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阐明基因分离规律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体验“假说—演绎法”的一般过程(2)探讨孟德尔成功的原因(3)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3.能力(1)运用数学统计方法、遗传学原理和遗传图解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2)模仿性状分离比的实验、尝试进行杂交实验的设计二、教材分析人教版教科书把这部分内容编排在必修2“遗传与进化”的开编。

这部分内容为学习本模块其他知识,如伴性遗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等提供了原始的材料,对学生深刻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有重要意义。

人教版教科书按照孟德尔实验的探索过程和实验设计思路层层展开,引领学习者从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循着科学家的足迹,展示探索遗传规律的历程,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实现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新课程理念。

人教版教科书在问题的呈现形式上,对孟德尔的实验过程采取问题串的形式:用“为什么子一代是高茎?难道矮茎性状消失了吗?”“为什么子二代中矮茎性状又出现了?”等问题来引导学生分析,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体验前人的科学实验。

人教版教科书将相关内容,如“遗传规律在生产上的应用”,在编排上移到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的章节中学习;“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放到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中学习。

使教学内容紧扣孟德尔的探索过程进行,显得比其他版本简洁。

同时为了体现同一模块各章节知识之间的联系,教材旁栏设有“知识链接”栏目。

完整word版精品教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教案3篇

完整word版精品教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教案3篇

完整word版精品教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教案第一篇:必修二第一单元教案课程编号:高中生物必修二单元一课程名称:生命活动的基础授课时间:3学时课程目标:1. 了解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以及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原理。

2. 理解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3. 掌握氧气、二氧化碳、水和光在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中的角色和相互关系。

4. 了解异养和自养生物的区别,以及它们在碳循环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第一节: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1. 生命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2. 生命活动的分类和基本规律。

第二节: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1.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主要反应。

3.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第三节:碳循环1. 碳循环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 异养和自养生物在碳循环中的作用。

3. 大气中CO2的含量对碳循环的影响。

教学重点:1. 理解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2. 掌握氧气、二氧化碳、水和光在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中的角色和相互关系。

3. 了解异养和自养生物的区别,以及它们在碳循环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 碳循环的机理及其对大气中CO2的含量的影响。

2. 生命的定义及基本特征,以及生命活动的分类和基本规律。

教学方法:1. 讲授与演示相结合的方法。

2. 分组讨论及小组合作实践的方法。

教学资源:1.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模拟实验装置。

2. 短片资料《生命的奥秘》。

3. 多媒体演示及PPT文稿。

评估方式:1. 听课笔记评价。

2. 针对所学知识的思维导图绘制。

3. 问题回答评分。

教学进程:第一节: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提前安排:分配本次课的学习材料。

请学生阅读、分析以及准备相关问题,以便于本节课的开展。

1. 生命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生命的定义:生命是指具有种系发展的规律性和自主适应能力、可以发生代谢和增殖等特征的物质现象。

生命的基本特征:1)所有生命体有通透性:不论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的高等生物,它们都有离开或进入细胞的物质传输量。

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教案

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教案

教学设计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设计思路以问题探讨为线索引入,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的遗传现象。

利用豌豆做实验材料成功的原因引出性状、相对性状、自交、杂交、正交和反交等概念,通过分析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了解杂交实验经历了“提出问题——构建假说——验证假说——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一般过程,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二、教材分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是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教材伊始,通过“问题探讨”栏目,既让学生了解“融合遗传”的内涵,为理解孟德尔的“颗粒遗传”埋下伏笔。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介绍实验前,教材首先介绍了孟德尔及孟德尔所选用的豌豆适于作为实验材料的生物学特征。

这为讲述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并获得成功作了必要的铺垫。

教材的主导思想是以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的实验过程为主线,突出科学史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本节教学内容逻辑结构严密,层层深入地展开。

其依次展开的顺序是:孟德尔的杂交实验方法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孟德尔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验证假设)→总结出分离定律。

这种内容的内在逻辑性与学生的认识规律是相一致的,能让学生亲自踏着孟德尔的足迹,亲自经历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的科学研究过程,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学情分析1、由于初中不同学校对生物课的要求和开设情况不同,导致大部分学生对遗传相关知识了解不多,总体基础薄弱。

鉴于此,课堂上需要对一些基本概念进行回顾、描述,会占用一些教学时间。

2、遗传现象随处可见,对于杂交实验中后代出现的遗传和变异现象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高中这部分的教学对学生的生物素养要求较高,学生在学习“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中对于孟德尔提出的四点假说的理解和领悟有一定的难度。

四、教学条件分析学生的初中生物学素养基本为零。

但高中这部分的教学对学生的生物素养要求较高,学生在学习“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中对于孟德尔提出的四点假说的理解和领悟有一定的难度虽然每班都有电子白板,但是已无法使用,平时的教学通过多媒体课件基本上能够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

高一下学期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教案

高一下学期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教案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教学背景分析内容分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这一课题是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的基础,也是第二章《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这节课的重要基础,又并为后续学习生物变异与生物进化奠基,所以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从这个地位来看,这部分内容不仅是本章的重点,更是整个必修本的重点内容。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花的结构”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对于豌豆花的结构以及传粉的过程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但学生普遍动手操作能力较弱,课前准备一些花朵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人工异花传粉的过程。

学生在初中也接触过“基因控制生物性状”和“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等知识,初步了解了基因与生物个体性状的关系、控制相对性状的成对基因之间的关系以及为什么具有相对性状差异的双亲,后代会有复杂的表现等问题,对本节课的学习也有一定的帮助。

但高中这部分的教学对学生的生物素养要求较高,学生在学习“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中对于孟德尔提出的四点假说的理解和领悟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分析杂交实验的过程中尝试自己提出几点假说,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最终能够灵活运用。

教学方式和手段为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课前通过完成导学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中首先以孟德尔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参与到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中去,通过对百合花进行模拟杂交实验使学生真正理解孟德尔选择豌豆做实验材料的优点。

结合教材提出环环相扣的问题,采用“问题串”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展开思考和讨论,并尝试自己提出假说。

课后习题拓展提升,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小结当堂检测【展示】回顾学习目标,是否还存在问题发当堂检测试题【展示】做题要求,5min后公布答案检查自己的掌握情况。

检测自己的掌握情况。

加深学生印象。

讨论加强小组合作。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性状分离比的模拟》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节内容,实验主要是模拟遗传因子的分离与配子的随机结合与生物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由此体验孟德尔的假说。

该实验被安排在孟德尔提出假说之后,分离定律提出之前,以加深学生对分离定律的理解,奠定学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本实验学生学习《遗传与变异》接触的第一个较正式的生物实验,是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操作能力,学会模拟实验方法的一个很好的课例。

以该实验为契机,还可以让学生激发出学习兴趣,使其对遗传的基本规律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今后的学习大有帮助。

并且可以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和理解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2.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基因的分离定律以及模拟实验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模拟实验,培养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学生合作交流和数据记录分析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养成勇于实践、尊重事实、力求完美的科学态度;2.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热情。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操作过程;2.各小组及全班结果的分析比较;教学难点:1.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过程;2.各小组及全班结果的分析比较;突破重点难点:1.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设计好适合学生的问题等;2.在课堂上合理有序的指导实验教学,并通过分组实验、全员参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初中生物学习中对遗传现象和遗传知识已经略有了解,对日常生活中生物的遗传有一些粗浅的认识。

通过前面一节课的内容介绍的丰富而有趣的遗传现象,以及孟德尔实验的现象和存在的规律性,他们迫切想知道遗传现象的本质,很想了解如何去验证遗传规律的相关内容。

五、教学策略①讲述法:通过复习回顾,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对本次实验课的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与案例一、教学目标的确定“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阐明分离定律”是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提出的基本要求。

本节教材的编写特点也适于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并且高中生具备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和较强的理性思维能力。

基于以上考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设计思路三、教学实施的程序学生活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教学意图交流、探讨身边的生物遗传现象是否符合“融合遗传”的观点。

第1课时组织学生讨论:哪些遗传现象符合“融合遗传”的观点?哪些遗传现象与“融合遗传”相矛盾?讲述:列举典型的实例,如不同颜色的牡丹花、桃花,黑毛羊与白毛羊等,说明生物的遗传不遵循“融合遗传”的客观事实。

设疑:在140多年前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揭示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

孟德尔为什么能揭示这一科学奥秘?组织学生交流对孟德尔的初步了解。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

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交流对孟德尔的初步认识。

讲述:结合学生的汇报,主要对孟德尔做以下简介。

①孟德尔自幼酷爱自然科学,通过对自然科学和数学的学习,孟德尔具有了杂交可使生物产生变异的进化思想,以及应用数学方法分析遗传学问题的意识。

②在实践中孟德尔选用豌豆、玉米、山柳菊等植物,连续进行了多年的杂交实验研究,其中最成功的是豌豆实验。

③当时科学界开展对多种动植物的杂交实验,孟德尔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创新研究方法,如从单一性状入手观察分析遗传结果;用前人从未在生物学研究领域用过的数学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敢于挑战传统的观点,提出了颗粒遗传的思想等。

设疑:豌豆具有哪些特点?为什么说孟德尔最成功的杂交实验是豌豆杂交实验?孟德尔是如何揭示生物遗传奥秘的?初步了解孟德尔在遗传实验研究中方法的创新、思维方式的创新、敢于冲破原有观念的精神。

结合图解,分析总结1.为什么用豌豆作实验材料,结果会可靠?2.杂交实验的含义是什么?3.如何通过纯种间的杂交获得杂种后代?概述自交、杂交的概念。

通过实例分析,辨析相对性状的概念。

结合板图,观察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过程,总结显性性状、隐性性状与相对性状之间的关系。

讲述:结合挂图或幻灯片、课件讲述豌豆的结构特点:①豌豆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纯种;②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他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③具有稳定遗传的、易于区分的性状,如豌豆茎的高度有悬殊的差异,通过观察很容易区分,进行数据统计。

讲述:结合上述内容,给出相对性状、自交、杂交、正交和反交等概念。

设疑:孟德尔是如何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来揭示分离定律的?讲述:边板图边叙述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师生共同解决问题,为学生阐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做铺垫。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理解能力。

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问题。

1.为什么子一代表现高茎?矮茎性状消失了没有?2.为什么子二代又出现了矮茎?如果不用数学统计的方法分析遗传结果,会发现F2呈现3∶1的数量比吗?3.在规律性的遗传结果中,内含的实质规律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进行短时间的讨论。

给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的概念。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给予学生发散思维、启动已有知识的空间。

使学生理解孟德尔的科学研究方法。

边听讲边掌握遗传图解的绘制要点,概述显性遗传因子与显性性状、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结合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图解,引导学生分析:孟德尔是如何解释子一代只出现显性性状的?为什么子二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3∶1?师生共同解决疑惑的问题,强化对概念的隐性遗传因子与隐性性状之间的关系;说明纯合子、杂合子的概念;概述孟德尔对性状分离的解释要点。

学习。

结合图解阅读教科书,阐明孟德尔假说的内涵,概括孟德尔假说的要点。

(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遗传因子之间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3)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遗传图解1 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图解在讲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进一步理解孟德尔假说的含义。

培养自学能力,使学生在反馈、思考中进一步突破难点。

课下思考与讨论,有可能的话继续查阅相关的资料。

设疑引导学生课后思考:孟德尔假说与“融合遗传”观点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在人们还没有认识到配子的形成和受精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时,你如何认识孟德尔假说的深刻意义?遗传因子分离、配子随机组合真的能出现3∶1的结果吗?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开阔学生的思维,体会孟德尔假说的创新性。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为下一节课教学做铺垫。

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讲述自己的看法。

第2课时针对上节课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见解。

设疑:孟德尔在不知道遗传因子是什么的情况下,用抽象的遗传因子来激发探究心理,明确模拟实验的目的。

分析杂交实验结果。

提出了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配子中单个出现的假说,是超越自己时代的一种非凡的设想。

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殖时,遗传因子分离,配子随机组合真能出现3∶1的性状分离现象吗?让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体验孟德尔的假说。

理解遗传因子分离与配子随机组合的意义。

学生阅读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思考以下问题。

1.两个小桶代表什么?两个小桶中的D 小球和d小球代表什么?2.为什么每个小桶内的d小球和D小球数目都是10个?3.分别从两个小桶内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的含义是什么?4.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摇匀,按步骤(3)重复做50~100次的含义是什么?指导学生阅读实验的目的要求,明确相关的问题。

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明确实验要求。

1.两个小桶分别代表生物体的精巢和卵巢;D小球和d小球分别代表含有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的配子。

2.每个小桶内的d小球和D小球数目都是10个,确保雌、雄配子数目相等。

3.分别从两个小桶内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的含义是: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4.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摇匀,按步骤(3)重复做50~100次,是为了确保观察样本数目足够多。

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准备实验材料用具。

巡回检查、指导学生做实验。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

将模拟实验与遗传实验相结合,明确每一实验步骤的真正意义。

理解模拟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

培养学生的实验记录能力、合作能力。

两人一组,进行实验记录,统计结果。

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思考:为什么全班的实验结果与预期的结果更接近?如果孟德尔在研究遗传实验时,只统计10株豌豆杂交结果,他还能正确解释性状分离现象吗?组织学生汇报,统计全班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将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与全班总的实验结果作比较,比较的结果说明了什么?体验用数学统计方法分析实验结果的必要性。

理解遗传因子分离、配子随机组合的意义。

体会孟德尔提出的假说的将实验结果与孟德尔的杂交实验结果作比较,帮助学生理解“实验样本数量足够大,是满足统计学规律的必要条件之一。

”讨论孟德尔的假说是否合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含义。

理。

设疑:孟德尔假说合理地解释了豌豆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

但是作为一种正确的假说,仅能解释已有的实验结果是不够的,还应该能预测另一些实验结果。

孟德尔是如何实现这一目的的呢?讲述:孟德尔的测交实验,给出测交概念,指导学生通过绘制遗传图解,预测测交实验的结果。

巡视检查学生习作的情况。

教育。

使学生在习作中巩固绘制遗传图解的基本方法。

绘制遗传图解,进一步掌握绘制遗传图解的方法,理解测交实验的过程,预测实验结果。

自查、纠正错误。

通过课件或板图,展示规范的测交遗传图解,对学生出现的错误给予及时的纠正。

遗传图解2 一对相对性状测交实验图解思考讨论: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完全符合。

从而验证了孟德尔的假说。

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不仅证明了自己的假说,而且用可见的测交实验的结果,来体现了生物在形成配子时,遗传因子的行为变化规律。

展示孟德尔的测交实验结果,即用子一代高茎豌豆(Dd )与矮茎豌豆(dd )测交,在得到的64株后代中,30株是高茎,34株是矮茎,两种性状之比接近1∶1。

设疑: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与预测结果是否相同,这一结果说明了什么?孟德尔设计测交试验的巧妙之处是什么?介绍假说—演绎法。

体验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创新之处。

依据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归纳分离定律。

引导学生归纳分离定律。

练习绘制概念图。

进行技能训练中的实验设计。

归纳本节的相关概念,绘制杂合子、性状分离、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等概念图。

结合教材中的技能训练,让学生运用遗传规律进行育种的实验设计。

梳理、建构相关知识网络,培养应用相关原理、概念解决问题以及设计实验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