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模式的本质观探析_任颖栀
素质教学模式的实质和基本特性
素质教学模式的实质和基本特性
佚名
【期刊名称】《中小学教师培训》
【年(卷),期】1996(0)X4
【总页数】1页(P59-5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0-012
【相关文献】
1.当前人文素质教育问题的实质和研究误区——兼论人文素质教育呼唤一种新的教育理论 [J], 孙志海
2.自学讨论教学模式实质探讨——自学讨论教学模式教学总结之三 [J], 牛戈
3.浅谈搞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的实质性 [J], 吕晓霞
4.“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素质教育思想的精神实质和重要性 [J], 许尚立;孙建冬
5.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全面发展教育——读《素质教育问题研究》想到的几个问题[J], 周作云;蒋崇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课程语文教学的学习方式之我见
疑 精神 , 鼓 励学 生对书 本质疑 和对教师 的超 越 , 赞 赏学生 的独 中去 。特 别是低 年级学 生是 以形象思 维为 思维方 式 ,喜欢 生
特 性探索 和富有个性 的表达 。引导学生 积极进行 实验和实践 , 养成勤 于动手 , 勇于实 践的 习惯 , 培养 学生的 创新精 神和 实践
学 习方式 , 促进学 生在教师 指导 下主动地 、 富有个 性 的学 习是 的一种 教学方式 。具有 三个特征 是 : ①探 究性 。探究性教 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以学 生为 中心” , 使 学生能够 自己去探索 、 去辨 课 程改革 的核心任 务。学 习方式 是决定 学习质量 的重要一环 , 持 以人为本 。“ 只有 以积极 的情 感体 验和深 层次 的认知 参与 为核心 的学 习方 析 、 自己去历 练 , 从 而 自己获 得熟 练 的知识 和技 能 , 同时也 培
学 习兴 趣 、 学 习动机 、 学 习能力 、 学 习 习惯 等 心理 因素 和心 灵 类 似于科 学研究 的情景和 途径 , 让学 生通过 自己收集 、 分 析和
力量 。把 学 习变成人 的主体性 、 能动性 、 独立性 , 不断地 生成 、 处 理信息 来实 际感受和体 验知识 的产 生过程 , 进 而了解 社会 、 张扬 、 发展 、 提升 的过程 , 这 是学 习观 的根 本转变 。转变 学习方 学会学 习 , 培养分 析问题 、 解决 问题的能力和 创造力 。“ 人 皆可 式 就是要 把学 习 中的发现 , 探 究和研 究认识 活动显 示 出来 , 使 以为尧舜 ” , 从 小让学 生接触领悟 研究 的思想 、 方 法和 过程 , 对 学 习过 程 成为 学生 发现 问题 , 提 出 问题 , 分 析 问题 , 解 决 问题 他 们的成长 和成长 以后去科研 、 创新具有 重要的 启蒙 意义 。
浅谈初中语文生成性课堂教学
浅谈初中语文生成性课堂教学
初中语文生成性课堂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通过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培养
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
下面将从教师角度和学生角度分别进行浅谈。
从教师角度来看,初中语文生成性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由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
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策略,并运用这些策略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创造。
教师可以
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进行讨论。
这样能
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
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
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解决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教师还需要
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中学政治课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及意义 已发出
1中学政治课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及意义Bi Ya-hui(毕亚慧)(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探究式教学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觉地、主动地探究新知,从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掌握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得到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引言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皆从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出发,倡导教学方式的改变。
因此,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就要打破传统的为学而学,为分数而学的应试教育模式,把学生从死读书,读死书的枷锁下解放出来,培养会学、会用、会创造的人才。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要对中学生系统地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而“探究式教学”注重的就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以及在探究中体悟情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因此,在中学政治课中如何有效的实施探究式教学,是全面完成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与任务的重要途径。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概述现在的课堂教学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探究式教学也越来越得到重视,探究式教学的实施将成为素质教育的最好表现形式,而要有效实施探究式教学,深入理解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和特征是其基础和前提。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按照《牛津成语词典》中的定义,探究是“求索知识或信息特别是求真的活动;是搜寻、研究调查、检验的活动;是提问和质疑的活动”。
探究的过程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它能使学生在学科范围或现实生活情境中,经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搜集处理信息等探究性活动,获取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体验。
2而探究式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研究的情境,使学生在学科学习中选择并确定学习的内容,自己动手收集、分析、提炼、体验、总结大量的信息材料,并在获取知识过程中挖掘个体各种潜能,进行积极的探索、发现和体验的一种教学模式。
高中语文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探析
高中语文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探析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各行各业都在进行一次深刻的转型升级,教育行业也不例外。
当前,高中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已经成为教育界和社会的热点话题,其中,探讨高中语文生本课堂教学模式也成为教育界的研究热点。
本文试图通过探析高中语文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来探究其优点及缺陷。
1.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所谓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以生为本,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在实践中实现对知识的熟悉掌握、理解与运用。
生本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旨在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和中心,使学生学会学习、喜欢学习和乐于接受知识。
生本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从全面关注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管理课堂环境,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加强考核评价等方面入手。
其核心在于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也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兴趣和积极性。
(1)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探究、发现和创造的机会,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在课堂中,教师只是起到一个指导者和引导者的作用,而学生则充分参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探究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应用能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2)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生本课堂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使学生通过自主选择、自主探索与构建等方式学习的内容,从而增强学习效果。
教师在课堂中应该以学生的学习背景和学习水平为出发点,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降低课堂教学和学生的信息孤岛。
通过互动和合作方式,在学生的实际操作中注重反馈和加强评价,使课堂教学达到知识渗透和传递的目的,其学生的知识积累量和质量都会得到提升。
(3)促进学生的发展与成长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发展培养。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本位的教育方式,重视学生的个性,培养个人敏感度、探究性思维、协作精神等能力,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
用生本理念引领职高语文教材分析
用生本理念引领职高语文教材分析
生本理念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与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相比,它的教学
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发掘和开发每个学生独特的个性和潜力,满足学生的需求,尊
重学生的选择。
生本理念的引领,可以为职高语文教材的编写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首先,生本理念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认知,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
因此,职高语文教材应该根据学生实际的职业需求,建立与工作实践相对应的话题和
材料,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学习。
其次,生本理念强调教学是一个与学生平等交流的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
要传递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能力。
职高语文教材也应该在强化语言知识和技
能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让学生更好地主动学习、反思和提
问。
第四,生本理念强调教育是为了教育人,要求教育不仅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更要关
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职高语文教材也应该适度融入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让学生不仅加强对自身职业发展的认识和规划,更注重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的培养。
综上所述,生本理念的引领,为职高语文教材的编写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能够更
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职业需求,锤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使职业高中语文教育
更好地贴合社会现实和教育发展的需要。
高中语文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探析
高中语文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探析一、引言语文课程是中国高中阶段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其教学模式的设计与改革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在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中,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信息获取,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成绩和素质。
本文将对高中语文生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析,探讨其特点和意义,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与特点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师生互动为特点的一种教学模式。
生本课堂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习惯,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学生主体。
生本课堂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习为中心。
生本课堂教学以学习为中心,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与技能的有效传授和学生的有效获取。
3. 师生互动。
生本课堂教学强调师生互动,老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指导者和组织者,学生不再是单纯的接受者,而是活跃的参与者。
三、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1.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生本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取知识,还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本课堂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生本课堂教学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协作和分享,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在生本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课堂讨论、角色扮演、游戏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
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问题
问题的核心就是课堂教学的效率,就是如 何看待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
课堂教学效率问题的重新思考
教学评价标准问题 教学研究地位与作用的缺失 优质示范性课程缺乏
(陈秉初,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8,31(3):257260)
课堂教学效率保障的建议和措施
正确认识新课程的实质和基本理念 教学目标的最有效实现是课堂教学质量的 唯一标准 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组织教学 开展有效地,制度化地教学研究活动 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 改善基础教育课堂质量的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体制的根本改变
高考与中考中的问题与解决
(如何体现课程标准的问题)
教育行政部门的观念转变 教师对评价的利用
谢
谢
欢迎批评指正
�
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问题
陈秉初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学校教育根本任务 新课程的本质的理解 基础教育存在问题的实质 课堂教学效率问题的重新思考 课堂教学效率保障的建议和措施
学校教育根本任务
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提高未来公民的综合素质
新课程的本质的理解
六个方面的改变 是改变不是否定 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的目标的重新定位 课堂教学的效率是实现课程目标的着力点 (学生考的好一点,学习轻松一点)
思维的综合能力与概念图教学
概念图 概念图教学方法 概念图作为评价的方式
学生发展区与分层教学
学生最近发展区 学生的前概念 分层教学的实施与困难
探究性学习本质与探究活动的组织
(针对存在的三种问题) 针对存在的三种问题)
探究性学习的 利用科技文献进行的探究活动
(陈秉初,教育与教学中的目标控制论,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
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组织教学
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2000字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生态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多方位的互动,以培养学生生态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为目的。
下面将从课堂环境、教师和学生角色、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
首先,生态课堂的环境是一个充满生命气息,尊重自然的环境。
课堂中应当有植物、动物、水等自然元素,让学生与自然更亲密地接触,深刻体验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自然生命的神奇。
同时,课堂中的教学设备应当是环保、可持续的,以体现课堂的生态环保理念。
其次,教师在生态课堂中的角色发生了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指导者”。
但在生态课堂中,教师更像是一位“引路人”,他们将学生带入自然环境,引导他们发现和探索自然之美。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启发学生思考和提问,并鼓励他们进行自主探索与学习。
第三,学生在生态课堂中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
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和创造者。
他们通过观察自然、探索生态环境、实践操作等方式,发掘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生态意识。
最后,教学方式也是生态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
教学方式不再是单一的讲授和听讲,而是体现多元化和互动性原则。
比如,“小组讨论”、“自主学习”、“项目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的结合,以促进学生的多方位交流和互相合作完成某些生态课题等。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实用技能和实践经验,以实现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总之,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实务化、 experiential、成人教育原则和实践性、能动性、终身学习三个主要特点。
在生态课堂教学中,教师更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学生通过多元化、互动性教学方式的学习,能更好地培养生态意识,以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和生活,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关于语文教学轻负高质本质的思考
关于语文教学轻负高质本质的思考临海市大田中学王志顺提要:什么能够改变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的现状,什么能够消除语文教学眼高手低的尴尬局面,什么能够促使语文教学真正走上轻负高质之道?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语文教学者的从事语文教学的内驱力,一是语文教学定要遵循着来自于语文教学实质的慢的艺术。
关键词:轻负高质内驱力慢的艺术前言在倡导人的教育、素养教育和终身教育的今天,为了人的交流的需要,为了人的学习、工作的需要,为了人的精神需要,为了人的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语文学科当仁不让。
在各学科当中,语文界的“大师”是最多的,探索与实践也远比其他学科多得多,然而语文教学却偏偏受到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最多的问责?学生似乎也没有多少人指望自己的语文成绩是要依靠老师的,往往把语文当作主科中的副科。
而“上辈子杀了人,这辈子教语文”则是语文老师抒发深刻的不满和无奈的牢骚话,连语文老师自己都对语文学科不喜欢了到如此程度。
是什么导致了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1),导致了语文教学的尴尬?从提出这个问题到现在,已经30多年过去了,有多少思想家和实践者从方方面面、以各种方式进行着自己的探究。
笔者不敢妄发议论,只是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感受来谈谈,以期自己的对语文教学的实施轻负高质的途径、策略和方法的粗浅的思考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与尴尬首先与语文教师对自身的定位不当有关。
语文教学界不但大师林立,更有千千万万个真心喜欢语文、喜欢语文教学的语文教师辛勤耕耘,他们不但是个优秀的教师,更是书写着大写的“人”字、闪耀人性光辉的人。
然而,我们也不得不看到,太多的语文教师并没有把语文教学甚至教师这一职业当成事业或者人生的发展平台,而仅仅是谋生的手段。
许多人因为教师这个职业吃香了,于是选择了它;许多人受不了这份工作的清苦而离开了它,许多人从这个地方调动到了另一个地方;而更多的人向往外面世界的精彩,却又只是因为适应了教师这个可以安身立命的职业后,失去了飞翔的翅膀和勇气,才不再离开。
培养核心素养的课堂模式初探
培养核心素养的课堂模式初探作者:魏定乾夏志英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20年第06期《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
”核心素养的提出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放在制高点,以新的姿态呈现给关注未来教育走向的人们。
那么,在高中语文课堂上,该如何有效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这里,笔者着重谈谈我们“基于中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组取得的一些初步成果,供同仁和研究者参考。
我们课题组将中学语文核心素养发展和培养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总结为“两导两自两合作,群文阅读导图歌”,即“导学质疑、导入激趣、自主分享、自主释疑、合作探究、合作展评、群文实践、导图结曲”的“八步课堂教学法”。
具体阐释如下。
一、导学质疑我们知道,有一种叫“质疑导学”的教学方式。
质疑就是提出问题。
“质疑导学”就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发提出问题,以问题情境组织教学,以学生质疑、释疑的过程为教学过程,教师在学生质疑、释疑的主动学习中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和组织教学的一种模式。
而我们这里要谈的是“导学质疑”。
有效课堂往往是先学后教,可是我们的学生会自己主动先学吗?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有效的帮助,给他们一个自主学习的路线图,这就是导学案。
教师在课前能否编写出高效、实用的导学案,是能否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
有了导学案,学生的自学有了方向。
本着一课一案的要求,每个导学案的分量要适宜,不要过简,也不要过繁,要合乎实际操作,要有实效。
尤其要精选问题,坚决杜绝“题海”战术。
要注意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要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设计导学案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
教师要为学生的创造、发现、表现提供更多的机会,以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这也正是语文核心素养形成所必需的。
在地理教学中教学方法的探究
在地理教学中教学方法的探究作者:任晓颖来源:《新校园·中旬刊》2011年第05期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倡导“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观,实现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达到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态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在高中从教十余载,我深深地悟到一个道理:高效的课堂不是老师讲得最好的课堂,而是学生学得最好的课堂。
然而高中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的主动性差、注意力不集中等缺点。
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注意力集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堂是学生与教师心灵成长的驿站,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演绎生命的舞台。
课堂教学则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尤其是课堂教学方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效率和质量。
因此,教师想要在课堂取得很好的课堂效率,应在课堂上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
应当明确指出,没有哪一种教学方式是“最好的”。
企图在教学中只运用某一种方式的认识和做法是绝对错误的。
我们在实际地理课堂教学中,选择不同择灵活有趣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一、课堂上师生互动课堂是互动的课堂,是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改变,将原来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逐渐转变为以师生互动为主的学习上来,使得课堂在师生互动中、合作中动态生成。
因此,这需要先从调控好我们教师自己的情绪开始,情绪情感具有感染性,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是影响学生注意力最敏感的因素之一。
倘若教师板着脸孔,学生就会望而生畏,敬而远之。
久而久之,学生将讨厌上这门课,学习成绩越来越差,然后形成恶性循环。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不要把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不好的心情带入课堂,始终以饱满的激情投入教学,关爱学生,以自己积极、乐观、激昂的情绪带动学生。
在课堂上,教师保持好自己的情绪的同时,也要注意课堂学生学习的气氛,不要让课堂气氛太枯燥,要时不时地设置问题让学生回答,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也能活跃课堂气氛。
试分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教学
试分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教学试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教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生成性教学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学生的重视。
生成性教学是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的教学模式,其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作为基础性学科,如何运用生成性教学模式,成为教育界和语文教师们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小学语文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的最基本和核心环节。
然而,现实中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单一,注重知识的传授,缺少启发学生思维和培养创新性思维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内容上,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通常注重语文知识的记忆和认识,并且这些内容往往是固化的,很难让学生产生兴趣。
在教学方法上,由于教师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在课堂上只能被动接受,缺少讨论和交流的空间。
这些教学缺陷导致了学生兴趣不浓、思维能力不强、自我创新意识不够。
二、生成性教学的特点及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1、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生成性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探究、开展合作、分享成果,教师不再是传统课堂中的讲解者,而是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激发学生的个性化创新意识。
因此,教师应重视课堂探究式教学、课外探究式学习等活动,让学生活跃舞台,互帮互助,以及探究发现和实践探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写作、演讲等各种形式进行文学探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根据自己的功底体验、表达自己的情感,为课堂注入个体化的情感色彩,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和集体进步。
2、注重互动、合作性学习生成性教学强调互动与合作,要求学生互帮互学,充分发挥群体优势,促进学生集体智慧的形成,以组织力量推动教育进程。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用一些较短的小文章、小诗歌等,创建合作式的小组活动。
学生可以在各自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团队讨论,综合分析,推理论证。
教育技术的本质
教育技术的本质研究教育技术的本质小组成员:陶翠婷 290496王彩惠 290484唐国菊 290486目录引言........................................................................................................................ 1一、研究背景与现状............................................................................................ 1(一)研究背景:教育技术——已形成的领域 (1)(二)研究现状:多视角的探究 (2)二、视角一:“教育”与“技术”的两个层面 (2)(一)从教育的本质看教育技术 (2)1.“完全”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 3 2.“诚实”是教育的基本属性 ...................................................................... 43.“创造”是教育的必要属性 . (6)(二)从技术的本质看教育技术 (9)1.各家之言——技术的本质是什么 (9)2.技术的本质是什么 (12)3.结论 (13)三、视角二:教育哲学、教育科学、教育技术三个层面 (13)(一)教育哲学、教育科学、教育技术学的主要区别 (13)(二)教育哲学 (14)1.概念界定 (14)2.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 (15)3.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 (16)(三)教育科学.......................................................................................... 17(四)教育技术学...................................................................................... 171.教育技术的学科定义. (18)2.从教育技术的研究目的、对象、任务、领域等看其特殊性 (19)3.结论........................................................................................................ 21四、视角三:基于一般认识论的指导.............................................................. 21(一)探讨教育技术本质的方法论 (21)1.认识事物的两个思维阶段.................................................................... 21 2.事物的质和本质 (22)3.对教育技术本质认识的方法论 (23)(二)教育技术现象 (23)(三)教育技术的“质”.............................................................................. 24 (四)教育技术的本质 (25)1.马克思对技术的本质的认识 (25)2.海德格尔对技术本质的认识 (26)3.本视角对教育技术本质的认识 (27)4.教育技术的本质特征............................................................................ 29 五、结束语. (30)参考文献 (32)教育技术的本质研究引言研究何谓教育技术?教育技术的本质何在?这是教育技术领域的每一个研究者都必然面对,且必须解答的本体论性质的问题。
研训一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新课程教学2020年第3期研训一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山东省青岛市台湛路小学 任丽臖 【摘 要】台湛路小学以提升教师“十项教学专业能力”为抓手,建立“理念解读—计划制订—活动开展—反思总结”的教研模式,把教研、培训、继续教育和课堂实践有机结合,研训一体,凝心聚力,提升团体素养,打造优秀教师队伍。
【关键词】研训一体 教师培训 专业成长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上的发展,展现教师之美,提升团体的专业能力,台湛路小学以提升教师“十项教学专业能力”为抓手,建立“理念解读—计划制订—活动开展—反思总结”的教研模式,把教研、培训、继续教育和课堂实践有机结合,增强了一体化意识,锻炼和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一、研训一体,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一)规划领航———留下前行足迹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自身主观方面的努力,当然也需要学校的引领。
学校带领教师认真学习了《青岛市市北区教育和体育局提升教师“十项教学专业能力”实施方案》,解读了《市北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以“加强单元统整,实施精准备课”为切入点,开始了“十项教学专业能力大提升”活动。
例如,数学组老师以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为例,由三位教师从立足单元统整的角度解析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及达到目标的方法,阐述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策略以及学生的学法,同时通过微课等新的教学手段来突破教学的难点。
在学校的引领下,各个教研组根据自己特点,各自确定重点突破的主题,确定专业能力提升的目标。
(二)小组探究———集体备课展智慧在学校规划的前提下,教研组长、集备组长开展了“强化专业能力,提升教学水平”专题研讨活动。
活动从教研集备的内容、组织形式、时间协调、工作职责和任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明确了各项常规要求,落实了各个环节,规范了集体备课行为,提出了“骨干带头、深研课标、精准备课、提高实效”的策略。
历史教学论文题目
蒋宁 张海燕 林家勤 单力丽 陈丽 李虎 余良合 陈广义 陈丹 叶晓慧 范梦 赵常琼 陈洁平 诸葛宏 杜敏化 柳依宁 薛伟红 梅芳 刘敬 赵杨 邢岩 冯素娟 焦瑞清 潘学跃 岳宛璐 曲冬梅 郑巧灵 李友明 刘新生 于盈盈 张丽媛 陈张赛 苟廷琴
王爱玲 杨敏 孙红峰 刘生 刘欣 罗玲 崔艳华 周明跃 曹伟 黄若静 张丹 张志环 艾雪华 何敬敬 肖军 张传杰 陈静 王秀英 刘宏丽 石晓丹 庄小红 马晓蓓 曹晔 贾丹 张萍 张晶 陈颖 许莉莉 朴再浩 王浩江 王丽红 乔拯克 耿立
主要责任者 甄骞 崔秀玲 杨玲 齐贵香 赵延宁 孙振玲 胡培红 刘婷 姜胜 崔汝冠 赵宇涵 李国婷 李沙沙 薛彦涛 马珍 杜进君 徐彩云 李晓燕 李少君 石红梅 田传心 蔡婷婷 蒋元年 饶星 陈玉宁 秦伟 姚二丹 王岩 张华影 马丽 孟繁超 翁涛
衣明霞 纪秀红 岑慎爱 杨雷 潘竹娴 赵唤唤 许春秀 吴丽华 袁锐 刘文兴 贺勇年 陈桦 王秀贞 杨光 何卫平 陈晓棠 谭平 张换敏 吴琪 王苏玄 张航叶 解彩霞 彭程 王淑华 李炳芹 郭晓诺 陈东红 张莹 许双成 温菁华 李博文 徐鑫 肖雪
傅邦宽 布琨 王瑞 王宁 张中华 王云霞 武俊丽 孙艺 张灵 赖丽 许泷杰 赵红霞 张桂平 谢萌 张振宇 孟磊 高秀梅 张圣进 于超 钱鸣 于洁 杨维婷 代春菊 车双艳 施英 乔枫 隋艳凤 李明 温芳 曹小青 李常学 朱琳 李然
董昊 王晓艳 贾森浩 王伟 罗洪琪 王灵艳 邬玉娥 徐文婷 王永帅 杨立红 戚武 赵香芬 屈光垒 魏传红 管秀霞 尚伦岳 吴鸣蕾 徐波 张文坚 刘杰 凌旸 蔡慧麟 蓝公晏 张旻 杨雪靖 王镇富 祝芳 王萌 杨森 于敏 黄杰 施宏 薛立强
何鑫 张清媛 宫艳丽 胡琛 康永辉 曹秀琴 王正瀚 仇晓雯 崔爱军 朱成斌 张海蓉 夏华芳 赵继翠 宋建亮 缪莲 邵光前 陈晓霞 瞿梅 孙绪秀 尹逊勇 程桂华 郭杰 梁婉薇 祁若华 祁金莉 仓万林 戴萍 单正婷 丁永华 吴建玲 李景华 李璐 温晓静
论音乐教学的本质与方式
2音乐语言学 习是音 乐教 学的必要方式
到 目前为止 ,音 乐学术 界在 运用音乐语言概念在 内涵上 是有 区别的 ,就是说还未给 出一个较科学和 明确 的定义 。根 据笔 者收集的有关音乐语言 的一词运用 ,可概 括为 以下三种 含义 : 第 一种情 况,音乐作 品在表现 中所运用 的一切 组织 质与方式
庄柏 臣 浙 江 省 宁波市 鄞州 区同济 中学 浙 江 宁波 3 1 5 0 0 0
摘要 :当下 以音 乐审美为核 心的基 础音 乐教育,如何更加 深刻 而集 中地探 索出与之相适应的一条指导教学与实践的形 式与内 容 的明确道 路,仍 旧摆在一 线的广大音 乐教 育工作者 面前 。重新理解 与界 定关于音乐审美与音乐教 学两个概 念是突破解决问 题 的 关键 。 因此 , 阐 述 了这 两个 概 念 的 内涵 , 即 音 乐审 美 本 质 是 音 乐情 绪 与音 乐 思 维 的 交 互作 用 :音 乐教 学 本 质 是 音 乐思 维 教 学,且这 种教 学集 中于音 乐语言的形态学 习上 ,而音 乐语言形 态最丰 富的地 方是 中外民族的经典作 品中。 关 键 词 : 音 乐审 美 ;音 乐教 学 :音 乐情 绪 :音 乐 思维 中 图分 类号 :G6 2 3 . 7 1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1 6 7 1 - 5 8 6 1 ( 2 0 1 5 ) 0 2 — 0 2 4 1 — 0 1 根据心理科学分析 ,情绪与思维是一种相互作用 的产物 音乐文化作为心理 的产物 ,最初 同样也是一种情绪与思维 的 相互作用, 其结 果累积到某 -N作者运用 高度 组织化 的音乐 语言体系把它表现 出来 ,其 中包含 的审美体验 性情绪称之为 音乐情绪;把那种音乐表现层次 结构 形式过程称 之为音乐思 维,音乐 思维集 中外现 于音乐语言形态中。在 具体 的音乐教 学过程 中,要充分利用情绪与思维交流 内容转化为 音乐情绪 与音 乐思维形式流动,在其逐渐生长 中学会音 乐情 绪与音乐 思维认知 能力 ,进 而上升为音乐的审美能力 。 1音 乐的情绪与音乐思维 的辩证统一 从元 情绪形式分 析,它可划分 为分化形 式和复合形 式。 由它 转化 而来 的音乐 情绪在 音乐 形式表 现为 音的 高底 转调 及其节奏等变奏形态 。尽管音乐 的过程是混沌 的,然而在音 乐的乐汇 、乐句结构分界处 ,尤其是在乐段终止时 ,基本 的 情绪概念会 出现在一般 的思维中。正因为有结构与段落 的分 层与连接 ,音乐的思维就反映 出来 了。其实 ,人们在音乐创 作中正常使用 的曲式模式等变化手段 ,既是一种技术 ,也是 种 音乐思维模式 。所谓音 乐情 绪与音乐思维的交互作用反 映在 音乐的审美本体上 , 也指 的是这种 意义的过程 中 因此 , 我们 提出音乐教学必须重视与关注音乐情绪体验 ,分析音乐 思维 形式能力培养 ,指 向的是音乐能力 的本质培养 。 所谓 音乐思维的共 同性 ,指的是在不 同的时空 中,不同 的地 区与 民族 ,都不约而 同地在 音乐作品中,出现 了相 同和 类似 的音 乐语 言思维形式,它 的形式表现在音 乐要 素的组织 形式 ,如 曲式 中的重 复、调 性转化等 规律 ;所 谓相 异性,不 但表现为常用 的调 式、调性 不同,选 择音色、和声、节奏也 有差异 。总之 ,音乐中的情绪与思维源头来 自于生活 中的一 般情绪 ,它是 一般 情绪与思维积蓄到一定程度用音乐语 言组 织合理化 的结果 ;其内部既 内涵一般哲理化规律又遵循 审美 化综合处理 。
生本模式下化学概念教学方法实施效果分析
生本模式下化学概念教学方法实施效果分析
生本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在化学概念教学中,生本模式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生本模式下,学生需要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来学习化学概念。
教师需要提供适当的资源和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解决问题。
2.以实验为主导
实验是化学学科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生本模式下化学概念教学的主要环节。
教师需要结合实验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概念,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多种教学手段的结合
在化学概念教学中,生本模式下也需要结合多种教学手段。
除了实验之外,还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堂讲解等方法。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生本模式下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通过自主探究和实验等方式,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概念,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2.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生本模式下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加自主地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促进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通过实验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生本模式下的化学概念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因此,在化学概念教学中,可以尝试采用生本模式下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打造表现本位的生成性课堂
打造表现本位的生成性课堂生成性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究和实践,主动地构建新的知识和理解。
而生成性课堂则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和交流,以促进他们的生成性学习。
在生成性课堂中,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要打造一个表现本位的生成性课堂,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也需要学生具备参与和表现的意愿和能力。
下面,我们将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来探讨如何打造表现本位的生成性课堂。
一、教师的角度1. 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在生成性课堂中,教师首先要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到舒适和安全。
学生只有在一个没有压力和恐惧的环境中,才会愿意表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教师可以通过轻松幽默的方式,打破传统的严肃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到放松和愉快。
教师也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权和选择权,让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喜好和兴趣进行学习。
2. 提供多样的学习资源生成性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发展,因此教师要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和自由。
这些资源可以包括书籍、网络、实验室、社区资源等等,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进行学习。
教师还可以邀请行业专家、领域学者等人士来给学生讲解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3.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在生成性课堂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促进者,而不是纯粹的知识传授者。
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的问题,组织小组讨论,进行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实践。
教师也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疑惑,帮助他们建立解决问题的信心和能力。
4.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生成性学习注重学生的创造和表现,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演讲展示、实验研究等方式,让学生有机会表现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教师也要给予学生充足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到自己的努力和成果得到了认可和重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使学生掌握从基 本概 念和基 本知 识中选 出来 的示 范性 材 料 ,能举一反三 , 培养独立思考和独 立工作 的能力 ;合作 教学 模式的功能目标则是使学生具有民 主精神 、独立 人格和 创造 才能等 。(3)实施条件 。任何一种 教学模 式都具 有完成 一定 教学目标 ,使其发 挥功 效的 特定 条件 , 它 包括 教师 、学 生 、教 材 、教学工具 、教学时间和空间 、教学 方法等 。如 布卢姆 将就 将“认知前提 行为” 、“情 感前 提特 性” 、“教学 的质量 ”作为 掌 握学习模式的实 现条件 。 认真地 研究 并保 障教 学模 式的 实 现条件 ,可以更好 地掌 握和运 用教 学模 式 , 成功 地达 到预 期 的目的 。(4)操作程序 。任何一种 教学模 式都具 有一套 代表 和反映该教学模式的独特操作程序 , 以说 明教学 活动应 采取 的逻辑步骤以及 每一步 骤和 阶段 应该 完成 的教 学任 务 。例 如 ,加涅的累积性教学模式的 操作程序 是注意 、选择 性知觉 、 复演 、语义 性编 码 、检 索 、反 应组 织 、反 馈 、执 行控 制 八个 步 骤。
综合上述对教学模式本质的几点认识 , 我们的结论是 :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的 支配下 , 为完 成一定 的教 学内容和目标而建立起来的相对稳 定的 、简明的 教学体 系的 理论式样及其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式样 。 三 、对教学模式本质观的重 新认识 把教学模式看作 是一 种“教学 理论”或“教 学方 法”的 观 点是片面的 。因为教学模式兼有理 论性和 实践性 , 它有 着一 般单纯的教学理论所没有的方法论 体系 , 又有着 一般教 学方 法所没有的理论体 系 , 它不仅 说明 了为 什么 这样 做 , 而且 规 定了做的基本式样或框架 。 教学模式也并非 “教学 结构” 。教 学模 式是 人们 在一 定 的教学理论的指导 下 , 从教学 实践 和教 学理 论研 究中 探索 、 创造出来的 ,是教 学体 系的理 论式 样及 其实 践式 样 , 其基 本 结构是 :教学模式 的理 论基础 ;教 学模 式所 针对 的教 学功 能 目标体系 ;教学的 具体 操作程 序 ;完成 教学 目标 所需 要的 教 学条件 ,其中包括 教学 设施 、教 学方 法与 手段 、教 学时 空等 。 而教学结构 ,主要是指教学活动 中各要素 的搭配 和排列 组合 的客观情况 ,是整 个教 学体系 的一 部分 , 因 此它 只是 教学 模 式所指向的一个部分 。 教学模式也不是 “教学 程序” 。把 教学 模式 看作 是教 学 程序 ,其实是只抓 住了 教学模 式的 可操 作性 , 强 调了 教学 模 式的“实践式样” ,而忽视了 教学模式 的“理 论式样” 。教 学模 式兼有理论性和实 践性 , 不仅 提供 了操 作的 步骤 和方 法 , 还 规定了应用程序的目的和条件 。 教学模式也不是 “教学 策略” 。教 学策 略在 存在 形态 上 是方案性的 ,而教学模式在存在 形态上既 是方案 性的又 是理 论性的 。很显然 ,把教学模式等 同于教学 策略的 认识是 偏颇 的 。当然 ,把教学 模式定 义为 教学活 动的 一种 “计划” 或“范 型” , 是对教学模式的一种简单化 。[ 6] 总之 ,通过对教学模式的本 质“是 什么”和“不是 什么”的 探析 , 笔者自认为 基本 廓清了 教学 模式 本质 的内 涵和 外延 。 不当之处 ,敬请同仁指教 。
[ 摘要] 明晰教学模式的本质 , 有助于指导人们科学地进行教 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 有助于创新教育的实施 。 本文试从 教学 模式的基本结构和建构方法两个方面来探讨其本质 , 并通过对几种教学模式观的辨析 , 深化对教学 模式本质的认识 。
[ 关键词] 教学模式 ;本质 ;探析 [ 中图分类号] G4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5 -3492(2003)01-0112 -02
二 、依据教学模式的建构方法分析其本质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 ,国内外 各类教 学模式的 建构方 法 不外乎两种 :一是归纳法 , 二是演绎法 , 因 此人们普 遍赞同 将 教学模式 分为 归 纳型 教学 模 式和 演 绎型 教 学模 式 两 大类 。 其实 ,仔细分析一 下 , 我们便 可发 现任 何教 学模 式在 形成 过 程中 ,往往既用到 归纳法 又用 到演 绎法 , 很 难将 二者 绝对 地 分离开 。判 断一种教学模式是归纳型 还是演 绎型 , 也只能 根 据其在形成过程中使用的主要方法是归纳还是演绎来决定 。 归纳型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 理论基 础上 , 通过对 具 体的教学实践活动进行去粗取精 、去伪 存真 、由表及 里 、由 此 及彼的提炼和总结 而形 成的 。它 的起 点是 教学 实践 基础 上 的经验 ,形成的思 维过程 是归 纳 , 它是 教学 实践 由经 验层 次 上升到理论的结果 。 由于这 类教 学模 式建 立的 基础 是具 体 的教学实践 ,所以 其实践 性是 无可 置疑 的 ;又由 于它 们是 教 学实践由经验层次上升到理论高度 的结果 , 所以它 们还具 有 一般教学实践所没有的理论性 。 演绎型教学模 式 , 是 以某 种教 学理 论为 前提 , 针 对某 种 教学活动 ,经过严密的推理设 计而成的 。 这类教学 模式是 从 科学理论出发 ,形成的思维过 程是演绎 。 如布鲁纳 的概念 获 得教学模式 、加涅的累积性教学 模式 、奥 ·苏伯尔的 先行组 织 者教学模式 、发现教学模式 、非指导教 学模式 、自学 辅导教 学 模式等均属于演绎 型的 教学 模式 。由 于这 类教 学模 式是 以 某种教学理论作为前 提的 , 所 以其 理论 性是 显而 易见 的 ;又 由于它们是针对教某些教学活动而 设计的具 体实践 模式 , 所 以它们还具有一般教学理论所没有的实践性 。
[ 作者简介] 任颖栀 , 曲阜师范大 学历史系讲师 , 硕士 , 主要从事历史教学论方向的教学与研究 。
第 1 期 教学模式的本质观探析 11 3
现出相对稳定的功 能 。根据 教学 模式 的基 本结 构和 基本 特 点 ,我们对教学模式的本质可以 形成如 下几点 认识 :(1)从 教 学模式的基本 特 点来 看 , 不 论 其整 体 性 , 还 是稳 定 性 、简 明 性 、可操作性 , 都是对 整个 教学 体系 的反 映 。教 学体 系是 指 教学活动中各要素的搭配和排列组 合的情况 , 它包 括理论 体 系和实践体系两方面 。理论意义上的 教学体 系是指 教师 、学 生 、教材这三个基本要素的组 合关系 。实 践意义上 的教学 体 系包括纵横两个方面 :纵 向方 面是 指教 学过 程中 阶 段 、环 节 、步骤之间的相互联系 , 表现为一定 的程序 ;横向 方面则 是 指构成现实教学活动 各要 素即 教学 内容 、教 学目 标 、教学 手 段 、教学方法等因 素的相 互联 系 , 表现 为影 响教 学目 标达 成 的诸要素在一定时空结构内或某一 教学环节 中的组 合方式 。 因此 ,我们认为教 学模 式最 终指 向的 是整 个教 学体 系 。(2) 教学模式既离不开特定的教学理论 的指导 , 又受特 定教学 目 标 、教学内容的制 约 。正 是由 于依 据的 教学 理论 不同 , 所 完 成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不同 , 才 产生 出许 多功 能各 异 、风格 不 同的教学模式 。(3)教学模式的基 本结构 和具体的 操作体 系 是以一种简约的语言 、形象的符号来加以概括 的 。
事物的基本结构 决定着 事物 的基 本特 点 , 由于 “理论 主 题” 、“功能目 标” 、“实施 条件” 、“操作程 序”四要 素构 成了 教 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 所 以教学 模式 具有 如下 几个 基本 特点 : (1)整 体 性 。因 为教 学模 式 各组 成 要素 之 间不 是 杂乱 地 排 放 ,而是有机地联 系在 一起组 合成 一个 教学 整体 系统 , 所 以 教学模式本身都“有一套比 较完整的结 构和机制”[ 5] ,它 制约 着整个教学活动 体系 。如 暗示教 学模 式就 既有 其独 特的 理 论基础 ———暗示学 , 又 有其 独特 的 策略 方 法 ———放松 练习 、 瑜珈调息 、教材 的选 编 、情境 的创 设 、音乐 的转 换等 等 。(2) 可操作 性 。任何 一种 教学 模式都 提供 了一 套便 于人 们实 施 的相对固定的具体的操作“式样”或“模 型” 。(3)简约 性 。教 学模式多以精练的 语言 、象征 的图 表和 特定 的符 号来 概括 、 表示其结构和操作 体系 , 既是 教学 理论 的具 体化 , 又 是教 学 实践的理论化 。(4)稳 定性 。 任何 一种 教学 模式 , 都 有相 对 稳定的操作程序 , 而且 在条件 具备 的情 况下 , 一 旦实 施即 表
一 、依据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分析其本质 对教学模 式 进 行科 学 的分 类 , 既 是 教 学模 式 研究 的 内 容 ,也是揭示教学模式本质的 研究方法 和途径 。美 国学者 乔 伊斯(B .Joyce)和威 尔(M .Weil)在《当代 西方 教学 模式》一 书 中 ,就根据教 学模 式 的理 论根 源 将教 学 模 式划 分 为信 息 加 工 、个别化 、社会互 动 、行为 控制 等四 类 。在 我们 国内 , 有 人 根据师生活动的不同强度 ,将教 学模式 分为注 入式 、启发式 、 问题式 、范例式和 放羊 式等五 类[ 1] ;有人依 据学 生获 取知 识 的主要途径或来源 , 将教 学模 式分 为师 生问 答式 、系 统接 受 式 、自主发现式 、融系 统接受 与主 动发 现于 一体 的教 学模 式 四大类[ 2] ;有人依据教学模式形成或 创立的方 法将教学模 式 分为归纳教学模式和演绎教学模式两大类[ 3] ;等等 。 纵观各种类型的教学模式 ,笔 者认为 它们在结 构上都 具 有以下四个基 本的 构成要 素 :(1)理 论主 题 。任 何一 种教 学 模式都有一个使其赖以成立的鲜明 的教学思 想或理 论 ,它 指 导教学模式结构中 其他 因素 的选择 和确 立 。正 如乔 伊斯 和 威尔所说 :“每一个 模式 都有一 个内 在的 理论 基础 。也就 是 说 ,它们的创造者向我们提供了 一个说明 我们为什 么期望 它 们实现预期目标的原则 。”[ 4] (2)功能目 标 。任何一 种教学 模 式都有一个独特的功能指向 ,它 是理论主 题所规定 任务的 具 体化 , 是教学模式 的核 心 。如 范例 教学 模式 , 其 功能 目标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