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乐进课堂对提高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研究研究方案与计划
器乐进课堂工作计划
器乐进课堂工作计划
《器乐进课堂工作计划》
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技能,我们计划在课堂中引入器乐教学。
以下是我们的工作计划:
一、确定教学目标
我们将明确器乐教学的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表现能力以及演奏技能。
这些目标将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二、选购器乐教材
在确定了教学目标后,我们将选择合适的器乐教材,包括教学视频、乐谱以及器乐练习册。
这些教材将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器乐教学。
三、安排器乐课程
我们将把器乐课程融入到音乐课堂中,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学习和练习器乐。
我们将设置固定的器乐课程时间,并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习和练习。
四、组织器乐演出
为了激发学生对器乐的兴趣,我们将组织器乐演出活动。
学生将有机会在校内或者校外进行器乐演出,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五、评估学生表现
我们将定期对学生进行器乐演奏能力的评估,确保他们的学习
效果。
根据评估结果,我们将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演奏技能。
通过以上工作计划,我们相信学生们将能够通过器乐教学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和演奏能力,从而更好地享受音乐,也将对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学校器乐教育与演奏活动方案
学校器乐教育与演奏活动方案一、导言近年来,学校器乐教育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才能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推动学校器乐教育发展,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和艺术修养,制定一套完善的器乐教育与演奏活动方案至关重要。
二、器乐教育的重要性器乐教育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和素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器乐,学生能够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培养艺术情操,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此外,器乐演奏也可以让学生发挥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
三、器乐教学的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2. 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3.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四、器乐教学的内容器乐教学的内容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水平进行科学安排。
初级阶段主要包括基础音乐理论、基本演奏技巧和简单曲目的学习;中级阶段则要加强音乐理论的深入学习,并开始接触一些复杂的曲目;高级阶段则注重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器乐教学的方法在器乐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如示范演奏、集体教学和个别指导等。
同时,也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使用音乐软件辅助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器乐演奏活动的组织1. 学校可以组织器乐比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比赛可以分为个人演奏和团体演奏两个部分。
2.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公开演出,给他们提供与观众互动的机会。
3.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考级,通过考级评定学生的音乐水平,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鼓励。
七、器乐教育与学校课程的结合学校应在课程设置中加入器乐教育的内容,使其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
比如,在音乐课程中可以引入器乐演奏,让学生直接参与其中,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
八、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器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乐团合奏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与他人协作和沟通,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九、家长的支持与参与学校应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器乐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参与到器乐教育活动中来。
把器乐引入课堂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把新课标理念落实到音乐课堂实践中去
把器乐引入课堂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把新课标理念落实到音乐课堂实践中去把器乐引入课堂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一把新课标理念落实到音乐课堂实践中去一,器乐进课堂令学生耳目一新三门峡市外国语小学屈海刚音乐艺术可分为两大类:这就是声乐艺术和器乐艺术,而我国小学音乐课长期以来只有唱歌教学,与器乐缘分不多.多年音乐教学实践,同时又对新课标进行了学习和研究,使我深深地感到:没有器乐的音乐课是不完整的音乐课,单一的唱歌教学不利于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张扬.器乐进课堂,不是一两种乐器的简单引进,而是根据学校的条件,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乐器的性能及特点,分年级开设,不同的年级开设不同的器乐课.三门峡市外国语小学,制订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总体规划,器乐进课堂是我校素质教育百花园中的盛开的一朵鲜艳的奇葩.我校在一年级开设了打击乐课,二年级开设了钢琴课,三年级开设了手风琴课,四年级开设了竖笛课,五至六年级开设了口风琴课,把器乐进课堂活动全面展开而且开展的有声有色.器乐进课堂丰富了音乐课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同时使学生受到美的启迪和陶冶,大大地推进了我校的素质教育.二,器乐进课堂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传统的器乐课,比如钢琴课,其基本形式是个别授课,即“一对一”的形式,所使用的教材和教法以及教学思路均与表演专业相雷同,不能体现音乐教育专业的特点,缺乏教学优势,不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要.为了适应社会对学生”必须具有广泛的基础知识,扎实的基本功,综合的吸收能力及均衡的发展实力”的要求,我们积极探索音乐教学改革的新路子, 大胆尝试”器乐集体课”教学.我校在二年级开设了”钢琴集体课”.十六名学生每人一台电钢琴,一名教师教授十六名学生.教师在主钢琴上示范手形,学生通过电脑显示屏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师的手形;每一位学生在练习乐曲时,教师带上耳机并开动”主钢琴控制系统”的控制按钮,教师很清楚听见每一位学生的演奏正确与否,通过耳机对学生进行对讲辅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音乐基础,因材设教,精心地安排教学内容,合理地设计教学进度.科学地分配课堂40分钟:指法练习5分钟;音乐综合素质训练(节奏,音准和视唱等)l0分钟;学习自由练琴25分钟.这样既突出了”综合性”,又体现”教师精讲,学生多练”的教学原则.三,利用器乐进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第三次全教会的”决定”明确告诉我们:新世纪国力竞争的实质就是培养创造性的人才.音乐新课标也要求我们: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一种艺术形式.我们要深入挖掘音乐的教材的有利因素,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一年级开展了”打击乐进课堂”,教师在节奏训练中,引导学生进行节奏创编活动,我设计了”节奏问答”:师:2/4XXIXXXlXXIX0II生:2/4XXlXXXIXXXXIX0l1师:2/4XXIXXXIXXIX一_l生:2/4xXXJXXJXXX×JX—lJ在发声练习的训练中,我选择能开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练习曲,让学生大胆地发挥想象力,利用所掌握的读谱知识, 创造出情绪各异的新的发声曲.例如:我向学生出示了一条简单的发声曲:53Il53IIl学生通过识谱很快就学会了.我进而再问,如何将这条发声曲唱得连贯,,圆滑呢?有一位学生在歌谱上再加了连音线,(一)531l53l这样一唱,发声曲果然变得连贯,圆滑.我继续启发学生:如何才能使乐曲变得活泼,跳跃呢?又有一位学生上来,擦去了连音线,换上跳跃的断音记号(?).通过这个小小的创造性的尝试,学生们个个兴致勃勃,跃跃欲试.他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四,把器乐课由单一的专业技能课转变为素质型音乐学科前苏联作曲家卡巴列夫斯基强调指出: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器乐教学最高目标就是通过教学和实践以美育人,完善美的人格,净化美的心灵,促进每个人的潜能发展,把人推向更高的人生境界.器乐教学还可以与乐理知识,视唱练耳,欣赏等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五,”器乐进课堂”对开发学生的智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器乐学习有利于人的左右边半脑的均衡发展,从而促进人的智力发展和提高.现代生理学与科学成果表明,人的左半脑有计算,语言,讨论等逻辑技能称为”语言脑”;右半脑具有情绪,感情,形象思维等非逻辑机能,称为”形象脑”或”音乐脑”.只有左右脑密切配合,人的智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器乐学习必须在左右大脑的统一指挥下全面地运用眼,耳,口,手,足等器官,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多面性,促使视觉,听觉,触觉更加敏锐灵活协调地发展,有利于调动兴趣,注意,记忆,意志创造等心理过程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这样不但促进了学生对音乐审美心理的成熟与发展,而且也达到了开发智力的目的.六,”器乐进课堂”可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我校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大多数人有参加器乐演奏和表演的欲望,他们希望通过器乐演奏来实现自我表现和展示,以引起他人的关注,体现自身价值,尤其是嗓音条件不太好的学生更需要通过器乐演奏的途径来参与音乐表演活动. 我校器乐进课堂可以使学生领略到乐器演奏的欢乐和美的享受,从而激发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七,”器乐进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是学校教育的(转下页)91都市家教体育课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710077西安外事学院体育部吴国清要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一,要有一个综合素质很高的教师队伍体育教师队伍是学校教育力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我国强调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教育思想理念的今天.《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大中小学的必修课之一,作为体育教师不仅仅自己要有较高的专项技术和技能,能够传授体育知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教学能力,而且还要有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情绪和情感,态度,以及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广泛的兴趣爱好,与人共处的合作精神等育人能力.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体育课教学改革对教师的形象有了新的期待与呼唤,对体育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1)体育教师必须有一定的知识素养.2)体育教师要有选择,加工,整合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能力.3)体育教师应该有一定的创新精神.4)体育教师应该具有较全面的技能水平.5)体育教师应该具有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能力.6)体育教师应该是促进学生人格完满发展者.7)体育教师应该是一个终身学习者.二,创建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体育教师必须彻底清除”师道尊严”和”教师中心论”的思想.不要训斥体罚与变相体罚,打骂学生以及停止学生练习,剥夺学生学习权利的错误做法,否则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紧张乃至对立,给学生造成心理障碍,破坏学生的学习,练习情绪.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与知己,成为学生学习的鼓励者,促进者和引导者.为此教师必须要对学生有爱心,要尊重和信任学生,要深入了解和理解学生,要经常和学生交流思想, 交流感情,认真上好每节课.以精湛的上课艺术赢得学生的尊重,与学生分享成功与欢乐.处理问题要公正又不伤害学生的自尊,要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确立学生的行为标准,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保持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三,让学生有选择的进行体育课学习选择性学习是个性化教学的重要特征,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练习分组都统一规定死了,学生只能照此办理,没有任何选择的机会,那根本谈不上主动,生动活泼,因而也就不可能有什么创造.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先天的个体差异较大,我们应创设条件,让学生扬长避短,选择适合自己且喜欢的项目,充分张扬个性,去体验成功的喜悦和欢乐.要改变过去那种固定的,缺乏多样的体育课程体系,建立以”终身体育”为主线的,内容丰富的,灵活的,个性化的课程体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体育知识与锻炼技能,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能力,加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传统的体育课是”要我做”与”我要做”的主动程度表现在学生身上大不一样,主动选择带来主动的学习,提供学生选都市家教92择的教育,才可能是有效和成功的教育.要保证学生的自主选择,全面发展,就要提供学生选择的内容,允许学生自主选项目,选时门,选老师,最终成为俱乐部式的教学,最终使学生在主动选择中学会选择,在主动学习中形成个性,在主动选择中富有创新.四,多运用激励性的教学评价评价作为一种教学手段,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能力.采用什么样的教学评价,学生就会有什么样的心理行为.要让学生主动的进行体育学习,就应多用激励的教学评价.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谓激励性评价,就是对学生的学习和进步从积极的方面加以肯定.例如:一名学生在学习单手肩上投篮中,从球碰不到篮框到碰到篮框,虽然投不进,但他已经作出了很大的努力,有了进步就要表扬,增进学生的信心,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励性评价的重点主要不是放在学生完成了什么动作,达到了什么标准的学习结果,而侧重于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练习积极性及进步情况.五,为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构建舞台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多彩,锻炼方法多种多样,形式千变万化,为学生的创造性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关键是体育教师必须从”请你跟我就这样做”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为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构建舞台,可以留给学生必要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当今体育教学中应通过导趣,导思,导法,引导学生会学习,这样才能把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接上页)主要任务之一.在课堂器乐教学中,基本上是集体性的齐奏和合奏,要求小学生步调一致,相互合作,相互配合. 所以器乐合奏能培养小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关心和互相帮助的优良品质;能使他们具有乐于与人交往,善于与人共处的能力;能使他们具有自我调控,约束,为了集体的利益和目标,甘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在齐奏或合奏的音乐实践中,学生将体验到协作的重要性,在潜移默化中增长了集体主义意识. 八,”器乐进课堂”切实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质现在许多学生学唱歌是靠听磁带碟片模仿而成的,但是要用乐器演奏音乐,就无法靠听觉来模仿,必须识谱才行.由于学生对学习乐器怀有兴趣,因此,识谱,视奏,视唱就再也不是枯燥无味的活动了,而这些艺术实践活动,不仅有助于学好音乐基础知识,而且也学到了技能技巧,还能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节奏,旋律,和声,音乐等各音乐要素,在表情达意,塑造音乐形象等方面的认识功能和操作功能,从而能更准确,更深刻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把器乐全面引入课堂,大大地推进了学校素质教育,提高了学生音乐综合素质,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这已成为不容置疑的事实.但是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道路并不平坦,器乐进课堂的实施,需要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在长期音乐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克服困难才能真正得以推广和实现.。
中小学民族器乐进课堂策略探索
中小学民族器乐进课堂策略探索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中小学音乐教育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
作为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民族器乐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如何将民族器乐融入中小学音乐教育课程中,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知和欣赏能力,成为当前教育界关注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就中小学民族器乐进课堂的策略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一、立足于地域特色,挖掘本土文化资源中小学民族器乐教育应该紧密结合当地的地域特色和民俗文化,挖掘本土的音乐资源。
不同地域的民族音乐各具特色,例如东北的二胡、西南的蜀韵、西北的胡琴等,都是当地文化的代表性乐器,具有浓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富有代表性的本土民族器乐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欣赏其中感受到家乡的地域文化气息,加深对自己文化身份的认同感。
二、选择合适的民族器乐曲目,丰富教学内容中小学民族器乐进课堂的策略之一是选择合适的曲目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一些旋律优美、易于理解的民族器乐曲目,如《二泉映月》、《茉莉花》等。
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曲目的难易程度,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和欣赏民族器乐。
三、注重音乐欣赏教育,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在民族器乐教育中,音乐欣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音乐的风格特点、演奏技巧、曲目的历史典故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器乐曲目的内涵。
还可以通过聆听音乐、学习乐谱、观摩演奏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感,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和热爱之情。
四、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演奏技能在中小学民族器乐教育中,除了音乐欣赏的环节外,学生的演奏技能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指导学生正确的演奏方式,培养学生的演奏技能。
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合奏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美妙,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
五、开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学生参与性为了提高学生对民族器乐的兴趣和参与度,教师可以开设一些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
器乐进课堂工作计划
器乐进课堂工作计划一、目标设定1. 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器乐演奏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二、课程安排1. 每周安排至少一节器乐课,每节课时长45分钟。
2. 课程内容涵盖基础乐理知识、器乐演奏技巧、乐曲欣赏等。
3. 每学期安排一次器乐合奏表演,展示学生学习成果。
三、师资配备1. 聘请具有专业音乐教育背景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
2.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提升教学水平。
四、教学资源1. 配备必要的乐器,如钢琴、小提琴、吉他等,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2. 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音乐播放设备、投影仪等,丰富教学手段。
五、学生选拔与培养1. 通过音乐测试选拔具有一定音乐基础和兴趣的学生。
2. 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器乐学习计划,鼓励学生发展特长。
六、家长沟通与合作1. 定期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进展和课程安排。
2. 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音乐活动,增进家校联系。
七、评估与反馈1. 每学期结束时对学生的器乐学习进行评估,包括演奏技巧、理论知识等。
2. 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计划。
八、特色活动1.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器乐比赛,提升学生的实战经验。
2. 举办音乐会,邀请社区成员参与,展示学校音乐教育成果。
九、预算规划1. 制定详细的教学和活动预算,确保资源合理分配。
2. 寻求外部资金支持,如赞助商、教育基金等,以支持器乐教育的持续发展。
十、持续改进1. 定期回顾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鼓励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探索更有效的器乐教学模式。
通过这份工作计划,我们旨在将器乐教育融入学校的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提供一个展示才华和个性的平台。
小学音乐教学中小乐器进课堂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音乐教学中小乐器进课堂的实践与研究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2004年教育部提出:在全国中小学全面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即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我校的情况是:地处沈家门西部城乡结合部,学生主要是蒲湾一区、二区的孩子及渔农村孩子,缺乏科学的艺术的熏陶,大多数学生家长的素质不高,经济较滞后,群众艺术意识较差.而自然资源丰富,孩子纯洁朴素,喜爱唱歌和吹奏简单的器乐,为开展简易乐器进课堂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了保证学生在小学阶段能够掌握一项艺术特长,我校根据新课标中提出“制定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以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的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开展了“小乐器进课堂”的课题研究工作.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在这一领域内,它为我们音乐教学提供了独特而令人高兴的音乐教育价值、效果的可能性.儿童们充满着喜悦的心情,在教师的指导下,一定能将这种可能性逐渐变成自己的东西.”这精辟的论述,道出了器乐教学的宝贵价值与意义.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他们想象力丰富,情感充沛,活泼好动,注意力时间短,让他们整节课都一直跟着老师听、唱、读、说、跳、动还是不够的,要多创造机会让他们亲自参于到各种音乐活动中去,获得艺术审美的愉悦体验,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让身边的简单的小乐器进入课堂对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动手和谐性、想象力、创造力、合作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能更好地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追求思想和顽强奋发的意志品质.由此可见,通过演奏美的音乐不但能激发与影响学生的情绪,促进智力的开发,而且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学生艺术才华潜能,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并且还可突破教学环节中的难点,是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这就是器乐进课堂的意义所在.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切的感受到,小乐器不仅能帮助学生初步掌握乐器演奏的一般知识技能,培养节奏感,而且能培养学生对音色、曲式结构、多声部织体表现力的敏感性,培养学生基本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组织纪律性和责任感.二、国内外对此课题的研究综述:一直以来,乐器进课堂是提高学生音乐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尤其是在二十世纪中后期,在强调学科“双基”落实的时期,在学校音乐教育中掀起了“乐器进课堂”课题研究,如:浙江海盐实验小学音乐学科课题《基于审美教育的课堂乐器整合应用研究》,研究如何把乐器教学与音乐的美育整合起来,通过器乐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广州市天河区柯木莨小学的《简易乐器进课堂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研究》简易器乐辅助教学具有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艺术才华,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的特点,可突破教学环节中的难点,是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有的就从学习乐器出发,研究如何有效的学习乐器.还有的把学生的课外生活联系起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等,这些课题研究基本上都是城市发达地区的,象我们这些城乡结合地区是很少的.这个课题从我们学校的现实实际出发,围绕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体艺“2+1”项目,促进器乐教学与音乐教学的其它内容整合,使学生的音乐教育得到全面的发展,而进行的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应该说现实对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三、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1.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激发学生音乐兴趣,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培养学生的审美力、注意力、辨别力、理解力、记忆力、表现音乐的能力,对学生来说是终生受益.同时培养学生从演奏中发现美、欣赏美、进而达到创造美的能力.2.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让教师发展,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促学生成长,充分挖掘有乐感的学生,为学校组建铜管乐队做准备,并形成小乐器演奏的教学新模式和教学方法.3.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利用小乐器辅助音乐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如音准能力、创新能力、观察记忆能力及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创新“小乐器进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程新结构.四、课题研究方法:1.观察法.通过组织观摩课、研究课、示范课,或校本教研互听课等检验课堂教学策略是否有效,及时进行分析、总结、调整、校正.2.经验总结法.有目的地整理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现象,分析研究师生课堂教学行为,提炼出进行有效教学的规律.3.比较研究法.通过对小乐器进课堂所构建的新的教学模式与常规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采取最行之有效地教学策略.4.调查法:主要调查在该课题研究之初,有效教学的现状以及对研究过程中、研究之后的状况进行详细跟踪调查,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五、课题研究原则:1.开放性原则:教育应该是开放性的,这是由教育内容的开放性、资源的开放性、活动的开放性决定的.在学生活动过程中,以开放性教学理念为支撑,教师的组织要在一种较为开放的情境中实施,学生的学习方式及策略也同样体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2.实践性原则:在本课题的活动中,强调学生的亲自实践,要求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实践、创作、聆听、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音乐,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发展性原则:通过本课题的活动,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形成发展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的新方法.同样也促使教师在观念与实践上得到发展.4.道德性原则:道德观教育是可持续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六、课题研究的策略及内容:1.确定乐器种类、班级及时间.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确定乐器的种类、班级及时间.时间安排,以一学年为小周期,每年进行一次教师、学生调控,按照学生自选乐器种类的不同进行编班调配,在同一学年内进行数据分析,保证研究对比的科学平衡性.活动组的教师首先熟练学会一种乐器演奏,懂乐理,保证研究顺利进行.2.以课堂教学为主,课余练习为辅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可以自主练习的特点,组织好课外学生自主练习组织形式,保证学生课外练习乐器的时间,形成相互合作相互提高的学习氛围,并形成合理的评价制度,激励学生学习乐器,提高学生自主练习的效益.3.课堂教学以集体教学为主,个别教学为辅.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了解及初步掌握器乐演奏的要领.学生学习乐器演奏他们的个别差异性很大,有些孩子几乎在老师一次讲解示范的情况下就能够准确地掌握,做到松驰而有弹性,但有些孩子练习了几个星期都不能达到理想的技术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中都是采用集体授课的方式,集体授课的方式适用于入门阶段,这很适合我们学校音乐小乐器教学的普及.但班级中总有不能跟上进度的学生,在午间抽出10分钟时间为个别学生进行个别教学.4.精选曲目,以学生感兴趣的乐曲为主精选乐器教学内容以及音乐课其它教学内容的并进行有效的整合研究.器乐教学与歌曲教学的整合研究.与视唱教学也进行整合研究.通过这一内容的研究把歌曲教学、视唱教学、器乐技能训练、欣赏教学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进而深化器乐教学,促进学生音乐的综合素质.小乐器的学习必须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乐曲,从易到难,步步深入,乐曲的选择以音乐课本中学生喜爱演唱并朗朗上口的歌曲为主,高段也可加入简单的流行歌曲,使学生对小乐器的学习更感兴趣,从而边被动为主动.5.加强教师能力,吸引学生兴趣乐器演奏教学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教师必须通过实际操作练习才能掌握演奏技术,学生必须通过动手演练才能学会演奏,每人有自己的乐器,集中练习和分散自学相结合,参与演出活动,积累演奏经验解决实践问题.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促进教师在提高课堂教学优秀率的教学研究中发展自我,创造成果.每位教师学生都必须选学一种器乐,自选项目,自带乐器,培训免费.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挤占主课教学时间,集中培训与分散练习相结合.6.结合学校的各类活动,增加学生表演机会,体验实践和成功的快乐.鼓励学生在平时每天抽出10分钟时间进行练习,加以熟练指法.利用学校周二才艺展示时间,让学生多多表演.还有在学校的艺术节活动中,开展演奏比赛,鼓励全班学生共同参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活动,在互动中获取知识、培养技能、建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7.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校本课程中开设小乐器的课程.校本课程是音乐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是学生喜欢的活动形式,在校本课程中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适当开设一些关于小乐器课程.二年级一般口风琴为主;三四年级可以增加竖笛、葫芦丝;五六年级可以学习口琴.七、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一)课题准备阶段(一)课题准备阶段(2011、10)1.主持人召集成员成立课题组,研究课题方向及内容,明确分工职责,落实工作。
器乐社团工作计划
器乐社团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器乐演奏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重要手段。
本学期,学校将继续加强器乐进课堂的教学研究,通过器乐教学提高学生们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表现能力和器乐演奏能力。
二、工作目标:1、通过器乐辅助教学,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奏姿势和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齐奏、伴奏能力。
2、让学生了解不同乐器演奏的特色和风格,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审美和表现能力。
3、通过器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艺术修养,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
三、工作内容:1、制定详细的器乐教学计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等。
2、确定适合学生的乐器种类和曲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教学。
3、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器乐演奏练习和表演活动,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和表现能力。
4、邀请专业教师进行指导,提高器乐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5、做好器乐教学的评估工作,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提高演奏水平。
四、具体安排:1、第一周:制定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第二周:安排适合学生的乐器种类和曲目。
3、第三周:开始进行器乐教学,每周两次,每次40分钟。
4、第四周:组织学生进行初步的齐奏和伴奏练习。
5、第五周至第八周:继续进行器乐教学,加强学生的演奏技巧和表现能力的培养。
6、第九周至第十二周:组织学生进行器乐演奏比赛和表演活动。
7、第十三周至第十六周:进行期中评估工作,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提高演奏水平。
8、第十七周至第二十周:继续进行器乐教学,加强学生的演奏技巧和表现能力的培养。
9、第二十一周:进行期末评估工作,总结器乐教学的成果和经验教训。
五、工作要求:1、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音乐知识和器乐演奏能力,能够胜任器乐教学工作。
2、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基础训练和技巧训练。
3、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注重启发式教学和情境式教学。
4、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和表演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
器乐进课堂与学生综合音乐素养提高
器乐进课堂与学生综合音乐素养提高[摘要]器乐教学是中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兴趣,有利于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增长技能才干培养良好情操。
本文结合自身在课堂中口琴教学的实践,从理论和实践角度阐述了口琴教学对学生综合音乐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器乐教学;教育价值;教育实践;教学评价器乐教学是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目标和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音乐教学主要的音乐实践内容之一。
是培养学生音乐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最佳途径之一,正如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所说:“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在这一领域内,它为我们音乐教学提供了独特而令人高兴的音乐教育价值、效果的可能性。
儿童们充满着喜悦的心情,在教师的指导下,一定能将这种可能性逐渐变成自己的东西。
”这精辟的论述,道出了器乐教学的宝贵价值与意义。
器乐进课堂的音乐教育价值一、器乐进课堂的音乐教育价值“器乐进课堂”可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青少年普遍有参与器乐演奏的欲望,他们希望通过器乐演奏来实现自我表现,以引起他人的关注。
尤其是嗓音条件不太好的学生,更需要通过器乐演奏的途径来参与音乐活动。
在器乐教学过程中,可以使学生领略到演奏乐器时的欢乐和美的享受。
从而激起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调动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因此,教学中要明确器乐教学的目的性,不是培养专业技能的教学,而只是通过乐器来学习音乐,参与音乐实践,表现音乐,创造音乐。
我校历来对于器乐引进课堂比较重视,要求班班有琴声,人人会器乐。
而口琴教学是我校最成功最具特色的器乐教学,已经在我校全面普及,在此,我以我多年的口琴教学实践为例,谈谈器乐教学在音乐课中的教育价值。
(一)运用口琴教学培养并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及爱好笔者认为,器乐教学首先能培养并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继而成为爱好。
器乐进课堂的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对策建议
器乐进课堂的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对策建议以器乐进课堂的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对策建议为题,以下是列举的内容:1. 器乐进课堂的主要成果之一是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通过学习器乐,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听觉感知能力,提高音乐表达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2. 器乐进课堂的另一个成果是促进学生的协作与合作能力。
在器乐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其他学生一起合作演奏,相互配合,达到整体的和谐。
这种合作能力对于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社交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3. 器乐进课堂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学生通过演奏器乐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独特的音乐作品,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4. 器乐进课堂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学生通过学习器乐可以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5. 对策建议之一是提供良好的器乐教育资源。
学校和教育机构应该增加对器乐教师的培训和招聘,提供更多的器乐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6. 另一个对策建议是提供多样化的器乐学习环境。
学校可以建立音乐教室和音乐实验室,配备各种不同类型的乐器,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和学习不同的器乐。
7. 还可以通过举办音乐比赛和演出等活动,激发学生对器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8. 引入科技手段也是一种有效的对策。
学校可以利用音乐软件和电子乐器等科技手段,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器乐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9. 鼓励学生参与器乐社团和乐团等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实践和展示自己的器乐技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10. 最后一个对策建议是加强家校合作。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学习器乐,并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共同关注孩子的音乐发展。
以上是关于器乐进课堂的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对策建议的内容,通过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学生的协作与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等方面,可以达到更好地推进器乐进课堂的目标。
乐器进课堂研究计划
乐器进课堂研究方案
第一阶段:打算阶段(2023年4月---- 2023年5月)
1学习有关理论知识,深刻研究,为研究的开展作好充分的打算。
2.建立完善的课堂治理制度,强化教学内容标准,组织多样性教学方法,依据学生的特点,调查研究,确定研究的方案。
第二阶段:具体实施阶段(2023年6月一一2023年2月)
1.2023年6月-9月教师讲解陶笛X,提前调动学生对陶笛的兴趣,营造学习环境和气氛。
2.2023年9月T1月每周陶笛演奏课,采纳多种形式开展陶笛演奏课,总结整理陶笛演奏技巧。
3.2023年12月组织各种形式的班级陶笛小乐曲比赛,激发演奏热情。
小学生好胜心强,成功的喜悦往往能带给他们无穷的力量,身边的好的典范更能激起他们的演奏兴趣。
4.2023年1月累积演奏素材,将习得的陶笛知识和演奏技巧运用到课外音乐之中,如流行小乐曲,课外小儿歌中。
5.2023年2月陶笛演奏班级小舞台,小组合作互评,班组内每周举行一次演奏会。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阶段(2023年3月--2023年4月))
料,商量、总结活动经验,写课题研究汇报。
小学音乐课实施“器乐进课堂”的探索与尝试
小学音乐课实施“器乐进课堂”的探索与尝试摘要:基于对小学音乐的教育现状和实践成果,总结小学音乐目前的教学重点,分析器乐对小学音乐教学的优势以及对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好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小学音乐的教育中引进器乐进课堂的一些探索与建议,通过课前教学,课堂中教学和课后教学几个方面论述器乐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法,希望能为有关人士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音乐;器乐;探索与尝试引言:从小培养孩子的审美是非常有必要的,而音乐恰恰可以很好的锻炼孩子在这方面的能力。
音乐在启发孩子审美方面的优势是传统的其他学科所不能匹敌的,美感教育应贯穿小学教育的始终,美感教育可以启发孩子的心理成长和培养道德情操。
我们提倡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倡素质教育,而审美素质本身是现在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素质。
因此审美教育是小学教育中的一个及其关键组成和目标,而音乐课堂有着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的重要作用。
审美素质不仅仅是鉴赏事物美丑的能力,它还与一个人是否能够明辨是非善恶,是否能够辨别是非的能力息息相关。
因此,提升小学生的审美素质,有助于使他们成为一个有修养、身心健康的人。
音乐教育是人类在审美实践中的有效方式,通过艺术实践产生的艺术形象来陶冶人的情操,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启发美感教育中占有特殊地位。
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们慢慢懂得什么是美、什么使丑,逐步确立起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鉴赏能力。
一、器乐走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乐器演奏讲求多方面的配合,包括手、脑、眼、耳的互相协调,这非常能够锻炼学生的音乐感和鉴赏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通过器乐演奏,身体感官的高度协调和配合,不仅能提高大脑反应能力和耳手的灵敏度,而且还能在提高小学生素养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感知力、观察力、记忆力和创新能力等。
音乐演奏对于小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也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因为在演奏时的手指动作的复杂度比较高、灵活性强,对于大脑神经的调用也会更加频繁,对大脑皮层的刺激更激烈,从而使大脑更灵活、更机敏。
小器乐进课堂丰富音乐教学
小器乐进课堂丰富音乐教学近年来,随着音乐教育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小器乐正逐渐走进学校的音乐教学课堂,为学生们带来了全新的音乐学习体验。
小器乐,如小提琴、钢琴、长笛、小号等,以其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成为了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的加入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音乐素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
本文将从小器乐进课堂的重要意义、实施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小器乐进课堂的重要意义1、丰富音乐教学内容2、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小器乐的学习需要学生不断练习,培养出色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演奏,才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音乐表现力。
小器乐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和审美能力。
3、增进学生的综合协调能力小器乐的演奏需要学生在音乐节奏、音高、音色等方面进行综合协调,这对于学生的综合协调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在演奏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调整呼吸、姿势、手指力度等方面的技能,加强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通过小器乐的学习,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身体协调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水平。
1、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材在小器乐的教学中,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材。
不同的学生对于不同的器乐可能有不同的喜好和天赋,因此选材是非常重要的。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愿望和特点,为他们选择适合的小器乐进行学习和表演。
2、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学习小器乐的学习需要从基础知识开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学习。
学生需要了解器乐的演奏原理、音域、音色和演奏技巧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才能够更好地掌握小器乐的演奏技能和表现能力。
3、加强实践演奏的训练4、加强音乐欣赏和表演除了实践演奏训练外,小器乐的学习还需要加强音乐欣赏和表演。
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的小器乐演奏作品,进行音乐欣赏和赏析。
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器乐的表演和演出,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
中小学民族器乐进课堂策略探索
中小学民族器乐进课堂策略探索【摘要】中小学民族器乐教育在课堂中的探索和实施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从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出发,分析了中小学民族器乐教育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探讨了进课堂的必要性和策略探索,并总结了有效实施的方法。
通过研究发现,中小学民族器乐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培养其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
未来,应重视教师培训、教材开发和校园文化建设,推动中小学民族器乐教育的全面发展。
中小学民族器乐进课堂对学生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同时也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中小学,民族器乐,进课堂,探索,教育现状,挑战,必要性,策略,有效实施,学生意义,发展展望,结论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小学民族器乐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音乐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对于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意义愈发凸显。
目前我国中小学民族器乐教育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学资源匮乏,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成为制约中小学民族器乐教育发展的障碍。
有必要深入研究中小学民族器乐进课堂的策略,探索一种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音乐素养。
本文将从中小学民族器乐教育现状入手,剖析面临的挑战,探讨中小学民族器乐进课堂的必要性,并结合实际情况对策略进行探索,旨在为推动中小学民族器乐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中小学民族器乐进课堂对学生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民族器乐是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民族器乐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学习民族器乐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修养和审美情趣,提高其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表演技能,促进其全面发展。
民族器乐教育还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国际视野。
小学音乐教学中器乐进课堂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音乐教学中器乐进课堂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本文介绍了XXX器乐教学的实践和研究。
文章指出,器乐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研究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造能力。
为了配合新课程改革,教师们将葫芦丝作为一种易学易奏的乐器带进课堂,让学生在快乐中研究。
课题的研究目标包括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兴趣、促进情感体验、增强自主研究和团队协作能力等。
研究方法包括资料研究法、观察法、调查法和行动法。
课题的研究步骤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为实施阶段。
为了让学生能够逐步掌握葫芦丝的演奏技巧,我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首先,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音乐基础,包括降C大调的音阶练。
接着,让学生吹一些速度较慢、音值较长、音程较小的曲子,例如《小夜曲》、《友谊地久天长》等。
在这个过程中,我注重练扎实基本功,让学生逐渐提高演奏水平。
4.注重课堂常规训练,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
在课题研究阶段,我除了对独奏和齐奏乐曲方面进行巩固强化训练外,还注重课堂常规训练,加强学生对课本内容的训练。
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让学生在演奏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表达音乐情感。
5.撰写论文,促进理论思维和调整思路。
在课题深化总结阶段,我结合研究过程,撰写相关论文,促进理论思维和调整思路。
通过撰写论文,我提升了对课题的认识,进而调整了我的思路,从而圆满达成了课程研究的总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学生在研究葫芦丝演奏技能时,需要与其他同学进行合奏练,这就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合作能力。
因此,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相互帮助、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练任务。
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团结互助精神。
同时,教师也应该在教学中发挥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协调自己和他人,让整个合奏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这样,不仅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也可以让他们得到思想教育,增强团队精神。
器乐如何进入中学音乐教学课堂
器乐如何进入中学音乐教学课堂一、引言音乐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器乐则是音乐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器乐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非常关键。
优质的器乐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水平,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创造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将器乐教学有机地融入中学音乐教学课堂,以丰富学生的音乐经验和表达能力。
二、器乐教学的目标器乐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激发他们的音乐兴趣和创造力,提高其表达音乐的能力。
具体而言,器乐教学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
学生应该掌握音乐的基本概念、节奏、音高、音色等基础知识,同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乐器演奏。
2.增强音乐欣赏能力。
通过器乐演奏,学生能够深入体验和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培养其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发展个人表达能力。
器乐演奏是一种独特的个人表达方式,通过器乐演奏,学生能够培养自信心、自我调节能力等个人品质。
4.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器乐演奏通常需要与他人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器乐教学内容的选择器乐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器乐。
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不同于小学生,他们的责任感和自制力较强,独立学习能力也较强。
因此,在器乐的选择上,可以考虑一些技巧性较高的乐器,如钢琴、小提琴、长笛等。
2.结合音乐风格和时代背景。
器乐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所处的时代背景有针对性地选择。
除了教授传统的古典器乐作品,还可以引入一些现代音乐作品,让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有更深入的了解。
3.注重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
学生在学习器乐演奏的过程中,应逐渐掌握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如乐谱阅读、基本和声、曲式等。
这些理论知识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析音乐作品。
4.强调实践性和创造性。
器乐教学不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学生的实践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学生应通过乐器演奏,展示自己的个人风格和创造力。
器乐进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与分析
器乐进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与分析《器乐进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小学生器乐合奏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项目批准号:2015YQJK184),已圆满结题,课题组研究团队探索总结出适合我市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新模式和方法,特别是对课堂器乐进课堂教学的研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并具有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目前,本课题成果以点带面,先后在我市各层面的八所实验学校实践的基础上推广至全市160多所学校,通过课堂教学展示、交流、培训、展演等活动,其成果形成网络形式辐射到全市中小学学校以及省内多地学校。
本课题实践研究如下:一、课题实践的背景器乐教学是音乐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器乐进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表达力和创造能力以及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艺术教育工作指导意见》提出:学校要为每个学生提供其喜欢的相关艺术类课程,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一门艺术特长,掌握一门乐器,让学生的艺术素养成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一部分。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一)课题实验的进展1、制定课题方案2011年版课标指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以新课标的要求为契机,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课堂教学实际为研究主渠道,关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突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丢弃以往“音乐课就是唱歌课”的传统,探索以小器乐进课堂,实现音乐课堂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提高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兴趣,提升我市中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目标。
2、确定研究的重点与目标(1)盘活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艺术教育资源,让社会资源与家庭资源参与到学校的艺术教育教学中。
(2)构建教师学习、交流、培训平台,促进教师器乐专业发展。
(3)科学处理器乐教学与音乐教学之间的矛盾,使她们成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教学共同体。
(二)课题实验的组织与实施1、理论学习,提高认识,更新观念观念是行为的先导,课题组成员拟出了理论学习的时间和内容,学习了党和国家出台的文件和政策,学习《音乐课程标准》《音乐新课程标准解读》《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解决》等。
大学器乐教学工作计划
大学器乐教学工作计划一、概述大学器乐教学是音乐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演奏技能和创作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工作计划旨在全面提高大学器乐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能,促进学科的健康发展。
二、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通过学习器乐,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让他们深刻地理解音乐的艺术内涵和美学价值。
2.提高学生的演奏技能通过系统的乐理知识和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乐器演奏技能,培养他们的表演能力,使他们能够胜任各种演奏任务。
3.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通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音乐素材和创作指导,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音乐创作,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作才华。
三、教学内容1.基础乐理知识包括音符、节拍、调式、音程、音高、节奏等基础知识,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为学生打下坚实的音乐基础。
2.乐器演奏技能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基础水平,安排合适的乐器演奏技能训练,包括练习曲目、乐曲演奏和技巧训练等。
3.音乐鉴赏和分析通过对经典音乐作品的鉴赏和分析,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4.音乐创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音乐素材和创作指导,鼓励学生参与音乐创作,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作才华。
五、教学方法1.学生参与式教学通过学生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
2.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结合音乐图像、音频和视频等素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满意的学习效果。
4.实践训练重视学生的实践训练,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演奏技能和创作能力,培养他们的表演和创作实力。
5.课外拓展组织学生参加各种音乐比赛、音乐会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舞台表现能力和综合素质。
六、教学手段1.教学设备统一购置音响、投影仪、乐器等教学设备,提高教学效果。
2.教材选用选用全面、系统、具有实践性的教材,为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奥尔夫教学法体系以外,其他如:“达尔克罗斯教学法(瑞士)”、“铃木教 学法(日本)”、“卡巴列夫斯基教学法(前苏联)”、“综合音乐感教学法(美国)”、 “柯达伊教学法(匈牙利)”等国外先进音乐教育教学体系的理论与实践均对本 课题的研究具有可资借鉴的意义。
二、实验性质 1、探索性。 探索一条以新基础教育为本的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 模式,让学生焕发生命的活力,并充满自信。 2、综合性。 实验涉及全校学生,涉及到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涉及到理论
意义。
d、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的理念
奥尔夫教学法是当代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儿童音乐教育体系,其教学模式实际 上就是一种音乐创造活动。奥尔夫教学法不是一种很快地能教会学生歌唱、奏乐 的方法,而是让学生接触音乐实践。它认为如果要学生能唱得好、奏得好,首先 要它们喜爱音乐,要使他们能够把自己的想法和幻想融合到音乐中去。它不要求 学生对老师所传授的一首歌曲或一个舞蹈去进行不折不扣的模仿,而是要求师生 在一起共同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共同来形成一些新的东西。因此奥尔夫教学法只 是一种对待音乐教育的态度。奥尔夫教学法认为: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 教育人才是目的。这一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对于我们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有着可资 借鉴的意义。
朱则平、丁翠珍——负责实验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并验收实验成果。
刘 珍——负责三年级、五年级的实验项目及研究。实验课题方案的总设计, 结题总报告,撰写及各实验阶段的论文汇编及作品集。各项摄影、 录像工作。还有软件的购买或制作。
邓雪紫——负责二年级、六年级的实验项目及研究,及展演的计划和安排。
王 洁——负责一年级的实验项目及研究。
研究的基本内容、重点及要解决的问题
(1)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从理论上来讲,开展以下活动对于促进学生创造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发展有着 密切的关系,同时也能优化音乐课堂教学,使之更具有生成性和创造性,具有较 高的价值。
一、二年级:歌词创编、即兴节奏接龙、节奏乐器即兴演奏、探索音源(自制乐 器)
三、四年级:体态律动、听音乐画画、听音乐即兴舞蹈、自创音乐游戏活动、自 编歌舞剧、
江云嘉——负责收集各阶段的教材(教师自创教材)、典型课例的教案、学生 作品与获奖统计。
符光锋——负责四年级的实验项目及研究,及展演的总策划。
三、预期研究成果
序 研 究 阶 段 阶段成果名称 号 (起止时间)
成果形式
承担人
阶
第一阶
段
段:准备阶
性
段(2004 年
成
3 月至 2004
果
年 9 月)
第二阶 段:研究阶 段(2004 年 10 月 至 2006 年 2 月)
(以上七项均为各位老师上交的实验材料) 八、实验组织机构
子课题负责人:刘珍 实验工作成员:符光锋、江云嘉、邓雪紫、王 洁 特邀实验指导:丁翠珍、朱则明 九、对课题实施和完成条件的论证,负责人的研究水平、组织能力和时间保证; 参加者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课题组成员分工。 1、 课题负责人和主要成员均具有丰富的儿童教育、哲学等音乐教育的理论和实
五、六年级:乐句、简短乐曲的即兴创造、对音乐理解后的再创造、器乐即兴合 奏、器乐即兴伴奏
(2)本课题的重点及要解决的问题 在以上音乐创造活动中,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培养应为重点研究的内容。 此外,研究教师指导学生开展音乐创造活动的持续性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六、实验教材和实验班级及实验要求 实验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走进音乐世界” 实验班级:全校 27 个教学班。 实验要求:实验人员应完成相应阶段的实验,各个年级每个阶段要有教学课 例、教学总结,并填好相关表格。实验结束时要进行总结验收、鉴定实验成果。 七、实验成果形式 1、各阶段有操做价值的教具和配套教材及自制软件。 2、各阶段有实验典型课例的教学录像及教案。 3、各阶段有教学论文。 4、各阶段有学生作品与教师作品。 5、各阶段有实验班学生智能测试表。 6、师生生成果与获奖统计。
和实践两方面,具有综合性。 三、实验方法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循序渐进式推进。理论学习——教学观摩——教学 论文——教学展演
2、重点采用行动研究法,将课题研究与音乐教学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亦即 优化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3、本课题的研究还辅之以实验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等方法。 四、实验时间及实验进程 2004 年 10 月~2007 年 10 月(2002 年正式立项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 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第一阶段:初试阶段(2004.10~2005.3)。 第二阶段:中期试验阶段(2005.3~2005.9)。 第三阶段:探索性试验结束,总结阶段(2005.9~2006.10)。 五、实验项目
践经验。 2、 课题实验的时间、经费有学校科研经费的保证。 3、 相关资料设备完善:音乐专用室、舞蹈室、器乐室、钢琴、专用黑板、音响、
录音机、竖滴、民族乐器、西洋乐器、计算机等。 4、开展本课题的研究的策略:重点采用行动研究法,将课题研究与音乐教学和 学习方式的转变,亦即优化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及时收集、记录、分析关于背景、 观点、行为行动结果、互动情况资料;及时撰写研究报告。 5、课题组成员分工
广 州 市 重 点 课 题下子课题《开展小学生音乐创造活动的研究》的研究方案 与计划
刘珍 广州市天河区先烈东小学
2004 年 11 月
一、课题名称:“器乐进课堂对提高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研究” 根据广州市课题研究组提出的“开展中小学生音乐创造活动的研究”课题,
确定我校“开展小学生音乐创造活动的研究”的实验研究。 概念界定:器乐是作为一种帮助学生学习音乐的辅助性用具,使学生能更好
c、后现代主义的教育理论
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造、 否定中心和等级、去掉本质与必然。后现代主义者否定绝对真理的合法化。后现 代主义尊重个性,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的发挥,鼓 励教师和学生发展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破除教师在课堂上的权威地位,加强师 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五彩缤纷的现实世界应该容忍每一个 学生的奇思妙想。后现代主义注重过程,认为个体在活动过程中得以不断发展。 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对课程的看法是:课程是一种发展的过程,而不只是特定的 知识体系载体,因而课程的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生成 性);课程是师生共同参与探究知识的过程;课程发展的过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 性。课程目标不再是完全预定的、不可更改的,而是可以根据实际加以调整,课 程的组织不再囿于学科界限,而向跨学科、综合性发展,课程从累积知识走向发 展和创造意识;承认和尊重价值观的多元性,不以权威的观念控制课程。每一个 学习者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学不能用绝对统一的标准去度量学生的学习水平 和发展程度,要给学生的不同见解留有空间。世界本身就是多元的,我们要把学 生看作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因此,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对与本课题具有指导
b、多元智能理论
霍华德﹒加德纳(Dr.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深深地影响了当今全球的教 育,在该理论影响下而形成的教育模式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流模式。他认 为人的智能由八种紧密关联、但又相互独立的智能组成,它们是语言智能、数学
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 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这八种智能的提出显然比智商理论所认为的语言智能和数 学逻辑智能更为广阔,更可贵的是加德纳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多维地看待人的智力 的视野和方法。该理论对于我们在音乐创造活动中如何因材施教、如何培养学生 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如何有效地评价学生的音乐学习与创造思维的发展有着 很重要的作用。
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鉴赏音乐、创造音乐,真正走进音乐殿堂。
理论依据:
a、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的课程是通过参与者的行为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不是预先设定的 课程。这一理论对于音乐创造活动的开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获 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 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所以建构主义者大力提倡积极的学 习、建构性学习、积累性学习、目标指引性学习、诊断性与反思性学习。建构主 义的音乐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音乐学习过程中教师起组 织者、指导者、帮促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 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的实现对当前所学音乐 知识的意义构建。
终号
研
第三阶段:
究
结题阶段
成
(2006 年 3
果
月至 9 月)
成果形式
承担人
(1)分层分 类进行结 题,参加评 刘珍 审子课题成 果;(2)进 行总结,撰 写实验报 告,申请结 题验收。(1)拟定工刘珍 Nhomakorabea作计划、制
定课题方
案,申报立
项;(2)确 符 光 锋 、 江
定实验开 云 嘉 、 刘
题。
珍、邓雪紫、
王洁
(1)执 行研究方 案,在不同 学段(小学 低、中、高 学段)开展 以行动研究 为主的研究 活动;
(2)开 展专题听课 调研、做好 档案资料和 录象;
(3)定
最 序 完成时间 最终成果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