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需掌握的成语故事40个
小学三年级经典成语故事大全
小学三年级经典成语故事大全导读:本文小学三年级经典成语故事大全,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揠苗助长从前宋国有一个农夫,嫌自已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因此整天忡忡忧忧。
有一天,他又荷着锄头下田了,他觉得稻苗似乎一点也没长大,于是苦心思索着有什么办法可以使稻子长高一点。
忽然,他灵机一动,毫不犹豫的卷起裤管就往水田里跳,开始把每一棵秧苗拉高一点。
傍晚,农夫好不容易才完成他自以为聪明的杰作,得意洋洋的跑回家,迫不及待的告诉他太太说:“告诉你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今天想到一个好点子,让咱们田里的稻苗长高了不少。
”农夫太太半信半疑,就叫儿子到田里去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儿子听到家里的稻子长高了,兴奋地飞也似的跑到田里去看。
这时,他发现稻苗是长高了,但是却一棵棵低垂着,眼看着就要枯萎了。
【释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千万不可以学宋国农夫的作法,一切事情都有它的顺序,如果一心只想早点完成就破坏它的次序,到头来不仅不能提早完成,反而一事无成。
守株待兔【典故】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
奇迹终于发生了。
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
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
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从此,他便不再种地。
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释读】成语“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亡羊补牢【典故】这故事出自“战国策”。
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
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襄王听了,很不高兴,生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
三年级的50个成语故事
三年级的50个成语故事1、专心致志古时候有个围棋高手,名叫秋,人们称他弈秋。
他有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好学,棋艺提高很快;另一个虽然也天天听课,但很不专心。
他看着老师,心里却想着天上有没有大雁飞来,老师的话一句也没听进去,棋艺自然也没有丝毫提高。
[注释]致:尽,极。
志:志趣,心意。
[提示]指用心专一,注意力不分散。
2、哄堂大笑宋朝时候,有个叫冯相的官员。
有一天,他穿着一双新靴子走进办公的衙门。
一个同僚问他:“您买这双新靴子花了多少钱?”他抬起一只脚说:“九百。
”那个同僚惊奇地说:“怎么我这双靴子花了一千八百呢?”冯相又抬起另一只脚说:“这只也是九百。
”满屋的人都大笑起来。
[提示]形容屋子里的人同时都大笑起来。
3、双管齐下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名叫张璪,他擅长画山水、松石,特别是画松树尤其叫人称绝。
张璪作画的时候,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能左右手各握一管笔,可以同时在纸上作画。
一管笔画苍翠的松枝,另一管笔画枯干虬枝,画出的松树惟妙惟肖,谁看了他的画都感到惊奇,人们都说他是神笔。
张璪还有两个画画的绝招:一是用无笔头的秃笔绘画;二是用手指画画。
他拿一块白绢,用手指蘸上颜料,左抹右涂,一会儿就作成一幅山水树木的作品。
[注释]管:指笔。
[提示]比喻两件事情同时进行。
4、栩栩如生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
他觉得非常快活得意,简直忘记了世界还有庄周这么一个人。
襄王听了庄辛的话,感到十分振奋,封他为阳陵君,采用了他的计谋,收复了不少失地。
[注释]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
[提示]形容文学、艺术作品对人和其他生物的形象,表现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样。
5、胸有成竹宋朝有个著名的画家叫文与可,特别擅长画竹子,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
为了画好竹子,他在自己房前屋后种了许多竹子,一年四季,他都在仔细观察竹子的形态和变化。
儿童成语故事大全100篇
儿童成语故事大全100篇1. 画蛇添足。
从前,有个人画了一条蛇,觉得还不够,就在蛇的腹部再加上了一双脚,结果画得太多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有度,不要画蛇添足。
2. 掩耳盗铃。
有个人偷了一口铃,藏在自己的耳朵里,却偏偏听不到铃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欺骗别人最终会害了自己。
3. 杯弓蛇影。
一个人在山林中行走,看见了杯子和弓箭的倒影,却以为是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被自己的想象所迷惑。
4. 狐假虎威。
有只狐狸假扮成老虎,吓唬其他动物。
但最后被真正的老虎发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用虚假的力量去威胁别人。
5. 守株待兔。
有个农夫坐在树下,等着兔子撞树而死。
结果一只兔子真的撞死在了树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指望别人的幸运,要靠自己的努力。
6. 井底之蛙。
有只蛙住在井里,以为整个井就是世界。
后来看到了其他地方的蛙,才知道原来世界很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开阔的眼界,不要被狭隘的环境所束缚。
7. 画龙点睛。
一个画家画了一条龙,但觉得缺少了点什么。
最后在龙的眼睛上点上了一点,龙就栩栩如生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有一个恰到好处的点睛之笔。
8. 鹤立鸡群。
一只鹤和一群鸡在一起,鹤觉得自己和鸡不一样,但鸡却觉得鹤和它们一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不同的人注定要孤独一些。
9. 对牛弹琴。
有个人对着一头牛弹琴,牛当然听不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做事要有一个合适的对象。
10. 杞人忧天。
有个人害怕天会塌下来,结果活得很辛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为了虚无的事情而烦恼。
11. 隔岸观火。
有个人看见对岸的房子着火了,却只是站在那里看热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困难不要袖手旁观。
12. 胸有成竹。
有个人在心中已经有了成竹,所以最后做事很成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做事要有充分的准备。
13. 一箭双雕。
有个人一箭射中了两只鸟,非常厉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一举多得。
14. 顺手牵羊。
有个人趁着别人不注意的时候,偷了一只羊。
少儿成语故事大全100篇
少儿成语故事大全1、滥竽充数战国时期,齐宣王非常喜欢听人吹竽,而且喜欢许多人一起合奏给他听,所以齐宣王派人到处搜罗能吹善奏的乐工,组成了一支三百人的吹竽乐队。
而那些被挑选入宫的乐师,受到了特别优厚的待遇。
当时,有一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浪荡子弟,名叫南郭。
他听说齐宣王有这种嗜好,就一心想混进那个乐队,便设法求见宣王,向他吹嘘自己是一名了不起的乐师,博得了宣王的欢心,把他编入了吹竽的乐师班里。
可笑的是,这位南郭先生根本不会吹竽。
每当乐队给齐宣王吹奏的时候,他就混在队伍里,学着别的乐工的样子,摇头晃脑,东摇西摆,装模做样地在那儿吹奏。
因为他学得维妙维肖,又由于是几百人在一起吹奏,齐宣王也听不出谁会谁不会。
就这样,南郭混了好几年,不但没有露出一丝破绽,而且还和别的乐工一样领到一份优厚的赏赐,过着舒适的生活。
后来,齐宣王死了,他儿子齐潜王继位,潜王同样爱听吹竽。
只有一点不同,他不喜欢合奏,而喜欢乐师门一个个单独吹给他听。
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后,吓得浑身冒汗,整天提心吊胆的。
心想,这回要露出马脚来了,丢饭碗是小事,要是落个欺君犯上的罪名,连脑袋也保不住了。
所以,趁潜王还没叫他演奏,就赶紧溜走了。
2、 画蛇添足战国时楚国有位管祠堂的人,在祭祀后把酒分给底下办事的人,但酒不够分,于是他们想出一个办法来:大家在地上画蛇,画得最快的人就可以喝酒。
其中一人画得最快,正打算拿酒来喝,因见其它人还未画好,他就再为蛇添上脚,此时另一人刚好画好了,便从他的手上把酒抢过来,并说:“蛇本来没有脚,你为甚么要为它添上脚呢?”说完就把酒喝掉了。
3、守株待兔春秋时代有位宋国的农夫,他每天早上很早就到田里工作,一直到太阳下山才收拾农具准备回家。
有一天,农夫正在田里辛苦的工作,突然却远远跑来一只兔子。
这只兔子跑得又急又快,一个不小心,兔子撞上稻田旁边的大树,这一撞,撞断了兔子的颈部,兔子当场倒地死亡。
一旁的农夫看到之后,急忙跑上前将死了的兔子一手抓起,然后很开心的收拾农具准备回家把这只兔子煮来吃。
三年级的50个成语故事
三年级的50个成语故事在我们的生活中,成语是一种常用的汉语表达方式,它能够通过简洁而有力的形式,传达出丰富的含义和深刻的思想。
因此,学习成语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语言,还能够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
下面,我将为大家讲述三年级孩子们喜闻乐见的50个成语故事。
1. 画蛇添足:从前,有个画家为了表现自己的才华,画了一幅美丽的蛇,但他不满足,又在蛇身上增加了四只脚。
结果,这幅画完全不合理,丧失了原来的美感。
2. 杯弓蛇影:小明去野外游玩时,看到一条蛇。
当他回到家后,他的家里竟然出现了一个蛇的黑影。
事实上,那只蛇只是杯子的倒影,小明被自己的想象吓到了。
3. 守株待兔:有个农民发现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他感到非常庆幸,便每天守在树桩旁边,希望能再次运气过来。
可惜,他没有理解到,自己的运气这是偶然的,不可能再次发生。
4. 画龙点睛:在一幅画上,画家只画了一条龙身体,没有画龙的眼睛。
后来,一位老师在画的眼睛上点上了一点颜色,画的龙突然栩栩如生,非常生动。
5. 对牛弹琴:阿强有时候喜欢对着放牛的牛儿弹琴,但是牛儿对此毫不在意,阿强竟然对牛儿抱有幻想。
这也许像在对牛弹琴,毫无实际意义。
6. 虎头蛇尾:小红在写作文时,总是开头写得很好,但是结尾总是草草了事,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心思。
7. 掩耳盗铃:小明不喜欢学习,每次考试前都会用耳塞来“掩耳”以求安静。
然而,尽管他不听老师的教导,考试成绩依然不好。
8. 马耳东风:小娟不喜欢听别人的忠告,无论别人说什么她都像马一样决不接受。
9. 一箭双雕:小燕同时在学校担任体育委员和文艺委员,每次她都能同时完成两个职位的工作。
10. 背水一战:小明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但他毫不退缩,并决心全力以赴地战胜困难,取得胜利。
11. 亡羊补牢:小明丢了一只羊,他不仅找回了羊,还对羊棚进行了修补,避免了再次丢羊。
12. 杀鸡取卵:张伟不懂得节制,为了一点小利益,他把鸡杀了,结果失去了得到更多的蛋的机会。
成语故事30个三年级
成语故事30个三年级摘要:一、成语故事的重要性二、30个适合三年级的成语故事简介1.专心致志2.画龙点睛3.亡羊补牢4.井底之蛙5.狐假虎威6.舍近求远7.塞翁失马8.杯弓蛇影9.半途而废10.亡羊补牢11.画龙点睛12.掩耳盗铃13.指鹿为马14.草船借箭15.抱薪救火16.狼来了17.愚公移山18.铁杵成针19.滥竽充数20.画蛇添足21.熟能生巧22.背水一战23.破釜沉舟24.四面楚歌25.指桑骂槐26.东施效颦27.狐假虎威28.抱薪救火29.塞翁失马30.草船借箭正文:一、成语故事的重要性成语故事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既有教育意义,又富有趣味性。
通过阅读成语故事,孩子们不仅可以学到丰富的知识,还能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处世智慧。
特别是对于三年级的同学来说,学习成语故事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30个适合三年级的成语故事简介1.专心致志:讲述书法家王羲之刻苦学习,最终成为一代宗师的故事。
教育同学们要做事情要一心一意,持之以恒。
2.画龙点睛:描述一位画家在画龙时,通过一笔巧妙地增添龙的神韵。
告诉同学们在事物关键处加以巧妙修饰,可以使事物更加完美。
3.亡羊补牢:讲述一个养羊人丢失了羊,事后才想到补羊圈。
教育同学们要及时改正错误,防止继续受损失。
4.井底之蛙:讲述井底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片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教育同学们要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5.狐假虎威:讲述狐狸借老虎的威势欺负其他动物,比喻依仗别人的权势欺压人。
教育同学们要认清真伪,不要被欺骗。
6.舍近求远:讲述一个人为了得到远处的石头,却丢弃了手中的珍珠。
教育同学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不要舍本逐末。
7.塞翁失马:讲述一个老者因为丢失了一匹马而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教育同学们要懂得祸福相依,要有长远眼光。
8.杯弓蛇影:讲述一个人误将酒杯里的弓影当作蛇,导致自己惊慌失措。
教育同学们要敢于面对现实,不要自己吓自己。
小学三年级必考成语故事大全
小学三年级必考成语故事大全成语通过简简单单四个字,展现了中国民族的历史风貌,古代人的精神世界。
同时也是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化的产品和隗宝。
学习成语故事,了解故事背后的含义,更加有利于掌握成语,和学习成语。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语故事大全,希望能帮到大家。
【1、太公钓鱼】商朝末年,纣(zhòu)王荒淫(yín)无度,残暴不仁,人民生活非常艰苦。
大臣姜子牙不能忍受纣王的胡作非为,就躲到渭水河边过着隐居的日子。
渭河一带是诸侯姬(jī)昌的管辖范围,姬昌胸怀大志,很爱惜人才。
为了吸引姬昌的注意,姜子牙天天坐在河边钓鱼。
他的鱼钩是直的,没有鱼饵,离水面有三尺高。
他一边钓一边说:“鱼儿呀,你快点上钩吧!”有人好意地告诉他这样钓不到鱼,姜子牙只是笑着说:“鱼儿自己会上钩的。
”人们嘲笑他,他也不理会。
结果这件事传到姬昌耳里,姬昌心想他可能是个有才能的奇人,就派士兵去请。
姜子牙看到是士兵,不但不理睬,还继续钓鱼,嘴里念着:“钓、钓、钓,鱼儿不上钩,虾米来捣乱!”士兵只好回去报告。
于是姬昌又派大臣去请,姜子牙看见是大臣,仍然不理睬,嘴里又念着:“钓、钓、钓,大鱼不上钩,小鱼来捣乱!”大臣也只好回去报告。
最后,姬昌就准备了丰厚的礼品,亲自拜访姜子牙。
姜子牙看出他的确是一心想要寻找贤能的人,就答应辅佐(zuǒ)他。
姬昌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就封他为太公。
后来姜子牙连续辅佐文王、武王结束了商朝的统治,建立中国历年代最久的周朝。
【2、千金一笑】西周末期,周幽王即位后,根本不理朝政,整天吃喝玩乐,醉心于女色。
周朝有个诸侯国叫褒(bāo)国,其国君见天子如此荒唐,就来规劝,幽王根本不听,反而把褒国国君关进大牢。
褒国国君的儿子洪德见父亲被关,非常焦急,就与母亲商量如何营救。
他们听说幽王非常喜欢美女,就用重金买下一年轻漂亮的少女,取名“褒姒(sì)”,教给她宫中礼仪,然后送给幽王。
幽王见了大喜,于是下令放了褒国国君。
20个超短成语故事
20个超短成语故事1.狐假虎威:一只狐狸被老虎逮住,它骗老虎说自己是百兽之王。
于是它们一起走在森林里,小动物们看到老虎都吓跑了,狐狸得意洋洋地说:“你看,大家都怕我!”其实是小动物们怕的是老虎呢!2.井底之蛙:有只青蛙住在枯井里,觉得自己的世界就是整个宇宙。
直到有一天小鸟飞来告诉它外面的天空多么辽阔,青蛙才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和无知。
3.守株待兔:农夫偶然捡到撞死在树根上的兔子后,每天守在树旁等第二只兔子来撞死,结果庄稼荒废了也没等到另一只“傻”兔子。
4.画蛇添足:几个人比赛谁先画完蛇就能赢酒。
有个人很快完成却想给蛇加上脚,结果反而成了最慢的一个,因为多此一举而输了比赛。
5.刻舟求剑:有人坐船时丢了剑,他在船上掉剑的地方刻了个记号,想靠这方法找回剑。
船继续前行,他才发现这样做根本找不到已经沉入水底的剑。
6.掩耳盗铃:小偷想偷钟又怕被人听见钟声,就捂住自己的耳朵去搬钟,以为这样别人就听不见了。
实际上只是自欺欺人罢了。
7.自相矛盾:有个卖兵器的人夸耀他的矛能刺穿任何盾,同时又吹嘘他的盾坚固无比,什么矛也戳不穿。
路人问如果用你的矛攻你的盾会怎样?那人哑口无言了。
8.亡羊补牢:牧羊人的羊圈破了丢了几只羊,邻居劝他修补但他没听。
第二天又少了羊他才后悔莫及,赶紧把羊圈修好了。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丢失过羊。
9.南辕北辙:一个人想去南方却驾车往北走,旁人提醒他方向错了,他却坚持认为自己马好、路费充足、车夫技术高一定能到达。
殊不知方向错误再努力也是徒劳。
(由于篇幅限制,这里仅展示前九个故事的大致内容,每个故事的精髓在于简短而富有教育意义,适合小学生理解和记忆。
)。
50个成语故事
50个成语故事1. 画蛇添足。
春秋时期,楚国有个人叫许由,他画了一条蛇,因为觉得画得不够真实,就在蛇身上加了腿,结果画得太真实,蛇被人误认为是真的,最后被踩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有度,过犹不及。
2. 杯弓蛇影。
东汉时期,有个人叫张旭,他在一次宴会上,喝醉了酒,看见桌子上的弓和箭,以为是蛇,吓得大叫起来。
后来他清醒过来才知道自己是多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人们的恐惧是由于自己的臆想而产生的。
3. 杞人忧天。
春秋时期,杞国有个人,他时常担心天会塌下来,结果整天忧心忡忡,无法安心工作。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杞人忧天是无稽之谈,人们不要胡思乱想,要踏踏实实地工作。
4. 守株待兔。
春秋时期,有个农夫,他种了一棵树,坐在树下等兔子撞死,结果一直等到树死了也没有等到兔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想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取得成功。
5. 望洋兴叹。
战国时期,齐国有个人叫田忌,他在比赛中输给了赵国的人,回到齐国后,看见齐国的马都不如赵国的马,就感叹自己的马太差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望洋兴叹是没有用的,要努力去提高自己的实力。
6. 水落石出。
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策一》,“水满则溢,溢则水落,落则石出。
”意思是事情经过一番波折之后,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
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事情的真相终究会大白。
7. 一丘之貉。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楚人与秦人一丘之貉,而楚人多智。
”意思是楚人和秦人都是同样的狐狸,但楚人更加狡猾。
8. 画龙点睛。
这个成语出自《庄子·逍遥游》,“画龙点睛者,必须慧眼识珠。
”意思是在画龙的眼睛上下功夫,使整幅画作更加生动。
这个成语比喻在文章或者事物的关键地方下功夫,使之更加完美。
9. 胸有成竹。
这个成语出自《汉书·班超传》,“然彼将君子者,胸中有成竹。
”意思是指有把握的事情,心中已经有了周详的计划。
10. 纸上谈兵。
这个成语出自《孙子兵法·谋攻》,“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小学三年级四字成语故事(三篇)
【导语】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千年以来⼈民智慧的结晶。
其特点是深刻隽永,⾔简意赅。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四字成语故事(三篇)》,希望帮助到您。
⼩学三年级四字成语故事篇⼀:推⼼置腹 汉平帝的⼤司马王莽篡夺汉朝政权以后,各地爆发了农民起义,其中声势的是⾚眉军和绿林军。
公元23年,农民军在昆阳(今河南叶县)与王莽的42万⼤军展开决战,其中⼀个叫刘秀的将领⼗分活跃。
在这⼀战役中,王莽被打得惨败,⼏乎全军覆没。
不久,农民军就攻进了京城,杀死了王莽。
皇族刘⽞被尊为天⼦,刘秀因⽴了⼤功,被封为萧王。
刘秀是⼀个很有城府的⼈,并不⽢⼼让刘⽞做皇帝。
刘秀在黄河以北⼀边与反对刘⽞的零散农民军作战,⼀边扩充⾃⼰的势⼒。
公元24年,刘秀在魏州和蒲阳⼤败⾚眉军,收编了投降的部队,封降军的主帅为列侯,其他带兵的军官也都任命了官职。
可是这些投降的官兵很不放⼼,担⼼将来被刘秀消灭。
刘秀看出他们的⼼病,便采取了⼀项出⼈意料的措施:下令每位降将仍旧回旧部,统率原来所属的兵马;他⾃⼰则只带很少的随从,到各投降部队去巡视,并不对他们加以戒备,以表⽰对他们的绝对放⼼。
这些投降的官兵见刘秀把他们当作⾃⼰⼈,⽴刻解除了⼼中的疑虑,互相议论说:“萧王把⾃⼰的⼼都掏出来了,放在别⼈的腹中,我们还有什么可担⼼的?难道还不该为他赴汤蹈⽕吗?”所以,官兵对刘秀⼗分服从。
《后汉书•光武帝本纪》⾥的原话是:“萧王推⾚⼼置⼈腹中,安得不报死乎!” 后⼈根据这段历史,将“推⾚⼼置⼈腹中”句概括为“推⼼置腹”的成语。
⼩学三年级四字成语故事篇⼆:得意忘形 阮籍,⼜名嗣宗,陈留尉⽒(今河南尉县)⼈,是魏晋交替时期的⼀位着名诗⼈。
他很⼩的时候⽗亲便死了。
虽然家境清苦,但他勤学好学,后来终于成为当时着名的诗⼈。
阮籍本来很有抱负,希望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但他对执政的司马⽒集团怀有不满,但是⼜不敢明⽩地表⽰⾃⼰的见解和主张,只得采取不涉是⾮、明哲保⾝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不⾔。
成语故事大全四字成语小学三年级
成语故事大全四字成语小学三年级成语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
其特点是深刻隽永,言简意赅。
整理了小学三年级四字成语故事大全,欢迎阅读!涸辙之鲋春秋时期,有一个名叫庄子的学者。
由于过分专注于着书立作,不太注重生产,所以生活得很是穷困潦倒,经常因为没钱买粮食而饥肠辘辘。
这不,庄子家又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无奈之下,他只好硬着头皮到监理河道的监河侯家去借点粮食。
监河侯本是一个很小气的人,但看见这么清高的庄子登门求助,便爽快地答应借粮,同时说道:“借你粮食当然可以,不过得等我收了老百姓的租税之后才能借给你,你觉得如何呢? ”庄子见监河侯不太乐意马上借粮,非常生气,只见他愤怒地对监河侯说:“我昨天从家里走了很远的路到你这里来,走在半路上,突然听到喊救命的声音。
我当即朝发出声音的地方走去,一看,原来是躺在干枯的车沟里的一条小鱼在呼救。
”庄子叹了口气接着说:“它见到我,像遇见救星般向我求救。
我当时连忙上前去问道:‘小鱼啊,你为什么来到这里? ’小鱼回答说:‘我原本住在东海,今天不幸落在这车沟里,快要干死了。
先生,请你给我一升半斗的水,救救我的小命吧!不然我就死定了! ’ ”监河侯听了庄子的话后,问他是否给了小鱼水救助它。
庄子冷冷地说道:“我当时说:‘好吧,等我到了南方,去劝说吴、越两国国王,把西江里的水引来救济你,让你随江水愉快地游回东海去,你看如何呢? ’ ”听到庄子的这番话,监河侯傻了眼,对庄子的救助方法感到十分荒唐,便说:“那怎么行呢? ” “是啊,鲫鱼听了我的主意,当场气得睁大了眼,气愤地说:‘我失去了依赖的水,没法活下去。
我现在只要得到一升半斗的水,就能活命了。
如果等你引来西江水,我早就死在这里了。
那时候,你只能到卖鱼干的店铺里去找我了。
’ ” 这段故事史书记载:“周昨来,有中道而呼声。
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 ’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
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 …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 ”后人据此,引申出成语“涸辙之鲋”。
小学生成语小故事大道理20则
导语:下面是一些小学生成语小故事大道理,爸爸妈妈们可以阅读给孩子们听,让孩子们多动脑,多接触一些新鲜事物,这样宝宝们的大脑会变得更加聪明噢!成语一《杞人忧天》从前在杞国,有一个胆子很小,而且有点神经质的人,他常会想到一些奇怪的问题,而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有一天,他吃过晚饭以后,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门前程量,并且自言自语的说:“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来,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岂不是无路可逃,而将活活地被压死,这不就太冤枉了吗?”从此以后,他几乎每天为这个问题发愁、烦恼,朋友见他终日精神恍惚,脸色憔悴,都很替他担心,但是,当大家知道原因后,都跑来劝他说:“老兄啊!你何必为这件事自寻烦恼呢?天空怎么会塌下来呢?在说即使真的塌下来,那也不是你一个人忧虑发愁就可以解决的啊,想开点吧!”可是,无论人家怎么说,他都不相信,仍然时常为这个不必要的问题担忧。
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伸成“杞人忧天”这句成语,它的主要意义在唤醒人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
它与“庸人自扰”的意义大致相同。
成语二《万死不辞》出处:《三国演义》第八回蝉曰:“近见大人两眉愁锁,必有国家大事,又不敢问。
今晚又见行坐不安,因此兴叹,不想为大人窥见。
倘有用妾之处,万死不辞!”释义:意思是虽然有一万次死也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
故事:东汉末年,朝政大权落在董卓手中。
董卓骄横跋扈,出入宫廷用皇帝的仪仗,并让弟弟、侄儿统率禁军,把董氏宗族的人不论老小一律封为列侯。
他还征二十五万民夫为自己修筑宫室,又从民间选来八百美女,纳入宫内。
成语三《安居乐业》春秋时,有一位着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姓李,名耳,字老聃(“老子”是人们对他的尊称)。
老子对当时的社会不满,并反对当时政治革新,他怀念着远古的社会,认为社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痛苦。
他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的社会。
他的“小国寡民”社会大概的样子是:国家很小,人民稀少。
即使有许多的器具,人们也不去用它。
不让人民用去冒险,也不向远处迁移,即使有车辆和船只,也无人去乘坐;即使有兵器装备,也无处去使用。
小学生必读成语故事_成语典故素材
小学生必读成语故事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生必读成语故事,欢迎阅读!1、拔苗助长在宋国有个担心自己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一棵一棵拔高的人。
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人说:“今天我精疲力竭,我帮助禾苗长高啦!”他儿子赶忙到地里去看,禾苗全都枯死了!【启发】事物的发展、人的成长,都是循序渐进的,违背了这个规则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2、守株待兔宋国有个农夫种着几亩地,他的地头上有一棵大树。
一天,他在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兔子箭一般地飞奔过来,猛的撞在那棵大树上,一下子把脖子折断了,蹬蹬腿就死了。
这个农夫飞快的跑过去,把兔子捡起来,非常高兴地说:“这真是一点劲没费,白捡了个大便宜,回去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了。
”他拎着兔子一边往家走,一边得意地想:“我的运气真好,没准明天还会有兔子跑来,我可不能放过这样的便宜。
” 第二天,他到地里,也不干活,只守着那棵大树,等着兔子撞过来。
结果,等了一天什么也没等到。
他却不甘心,从此,天天坐在那棵大树下等着兔子来撞死。
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里的野草长得比庄稼都高了,连个兔子影也没有再见到【启发】原比喻希望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
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3、刻舟求剑说的是楚国有人坐船渡河时,不慎把剑掉入江中,他在舟上刻下记号,说:“这是我把剑掉下的地方。
”当舟停驶时,他才沿着记号跳入河中找剑,遍寻不获。
【启发】不懂变通、墨守成规之意。
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4、手不释卷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知识,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
吕蒙总是推说军队事多没有时间学习,孙权列举自己及前人的例子,如“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谓老而好学。
”吕蒙深受感动,从此发奋学习,学问提高很快孙权说:“你的事情总没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而只是要你翻阅一些古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罢了。
”吕蒙问:“可我不知道应该去读哪些书?”孙权听了,微笑着说:“你可以先读些《孙子》、《六韬》等兵法书,再读些《左传》、《史记》等一些历史书,这些书对于以后带兵打仗很有好处。
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大全
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大全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大全,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人人自危秦始皇带自己小儿子胡亥去会稽游玩途中病故,赵高与李斯合谋篡改诏书,赐死公子扶苏,让胡亥继位为秦二世。
赵高任郎中令,他鼓动秦二世实行严刑酷法,把功臣及皇兄皇妹们全部杀绝,弄得朝野上下一片恐怖,人人自危。
五十步笑百步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近攻。
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
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
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
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
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
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
”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
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
”为虎作伥久以前,有一只非常凶残的老虎,因为林中的动物都被??吃光了,找不到食物,正饿得发慌,这个时候??发现林中一条路常常有人经过,就守候在路边准备吃人。
有一天,有个叫伥的人路过这里,老虎迅速的扑上去,咬住他的喉咙,拖到林中饱吃了一顿。
老虎想:“要是每天都有人肉吃该多好呀!”于是老虎抓住伥的灵魂不放,对他说:“你必须找到另一个人给我吃,我才让你的灵魂得到自由,投胎重新做人。
”伥虽然已经死了,可是他的灵魂仍然害怕老虎,竟然点头同意了。
来自成语大全于是伥的灵魂就到处去找人,当发现一个人时,就把他骗到林中,早已守候在那里的老虎连忙扑上去把人咬死,伥的灵魂为了讨好老虎,竟上前把那个人的衣服脱掉,带子解开,让老虎毫不费力地将那人吃掉。
老虎对伥灵魂的合作很满意,不肯放伥的灵魂走。
三年级经典成语故事大全
三年级经典成语故事大全战国时,七国之中秦国最为强大。
其他六国想联合起来共同与秦国抗衡。
秦王的策略是各个击破,就派张仪去分化六国。
张仪对魏王说:“魏国无法与接壤的五国都相处得一样好,搞不好就会四面受敌,国家四分五裂,不如与秦国修好。
”魏王被说服了,与秦国结了盟。
提示形容不完整或不团结。
【一鸣惊人】春秋时,楚庄王当国君的前三年,只知享乐,不管国事。
申无畏出了个谜语让他猜:“有只大鸟,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楚庄王笑着说:“这只鸟,要么不飞不鸣,要飞就直冲云霄,一叫就让人震惊。
”从此,他励精图治,成为霸主。
提示比喻一个平常默默无闻的人突然做出惊人的成绩。
【一日千里】北宋年间,洛阳镇守钱惟演在城里修了一座驿舍,特请本城文豪谢希深、尹师鲁和后起之秀欧阳修,各做一篇文章。
尹的文章用字最少,而且洗练生动。
欧阳修暗暗赞扬,当晚便去向他虚心请教。
事后又把自己的文章重新改了一遍。
尹师鲁看后,感慨地说:“欧阳修进步真快,简直像一日前进一千里一样。
”提示原来形容马跑得很快。
现在形容进步快或发展迅速。
【对症下药】三国时有个名医华佗给两个发烧头疼的人看病,用了不同的药。
两人觉得惊奇,为什么同样的症状,却用药不同?华佗对他们说:“你的病是由内部伤食而引起的,他的病则是外感风寒受了凉而引起的。
”服药后,他俩的病果然很快便好了。
注释症:病症提示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关措施。
也作“对症用药”。
【风吹草动】春秋时,楚国的伍子胥被楚平王追杀,他逃到昭关。
因为楚军在关口盘查很严,他出不了关。
因为着急和忧愁,一夜之间他的须发全都变白了。
靠着相貌短时间内的巨大变化,他混出了昭关。
逃亡的路上,他经常在芦苇和草丛里穿行,因为精神高度紧张,稍有风吹草动,他就抓紧躲起来。
提示比喻一点点动静或轻微的动荡。
成语故事大全
成语故事大全1、雪中送炭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范成大一生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深受人们的喜爱,晚年退居故乡石湖,自号石湖居士,他着作被编为《石湖居士诗集》,其中有一首《大雪送炭与芥隐》诗:“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2、画饼充饥曹操的孙子曹睿当上皇帝后急于找一个“中书郎”,让大臣卢毓推荐一个真有本事的人,并告诫他推荐人才不能只看名声,名声就像画在地上的一张饼,饥饿时不能吃。
卢毓经过仔细挑选为曹睿选中中书郎。
3、囫囵吞枣从前一个自作聪明的人,听说人们吃梨子对牙好但伤脾,吃枣子却刚好相反。
他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就是吃梨只嚼不咽,吃枣只吞不嚼,这样就不会伤牙与伤脾了,人家笑他是囫囵吞枣。
4、尔虞我诈春秋时期,强大的楚国包围了弱小的宋国都城,宋国大帅华元誓死守城不降,楚军存粮不多,车夫申叔向楚庄王献计,要士兵盖房种地,装做长住的样子。
华元急了,偷偷潜入楚军统帅子反的营帐,说城里缺粮人们易子而食。
于是两军讲和。
5、草船借箭三国时期,曹操率大军攻打东吴,孙权刘备联合抗曹,周瑜心胸狭隘,很忌妒诸葛亮,设计让诸葛亮三天之间完成造箭十万支。
诸葛亮向鲁肃借了20只船及草人,趁夜色大雾之机,开船向曹营,曹操率军拼命向草人上射箭,圆满完成任务。
6、嫦娥奔月传说古代天空中有10个太阳同时出来,大地被烤成焦土,后羿为民除害射掉了9个太阳,西天的王母娘娘奖赏他长生不老的仙药。
他的妻子嫦娥趁后羿不注意时偷吃了这些药,突然她就成仙飞向天宫,王母娘娘惩罚她,让她在广寒宫里思过。
7、恃才傲物南朝时期,齐武帝的侄子萧子显从小聪慧过人,文思敏捷。
在任梁国国子博士时,把梁武帝写的'《经义》作太学的教材授课。
他写成《后汉书》卷,《齐史》60卷。
他深得梁武帝的信任。
梁武帝认为他恃才傲物,在他死后赐他谥号“骄”。
8、舍生取义春秋末期,大夫赵襄子杀了大夫智伯。
智伯的心腹豫让发誓舍身取义要杀赵襄子,他潜入赵襄子的宅内行刺未遂。
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
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节日作文、动物作文、植物作文、事件作文、自然作文、情感作文、话题作文、读后感、观后感、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holiday essays, animal essays, plant essays, event essays, nature essays, emotional essays, topic essay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post viewing reflection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成语吧,成语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三年级成语故事
三年级成语故事故事一,画蛇添足。
从前,有一个叫小明的男孩,他非常擅长画画。
一天,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要求学生画一条蛇。
小明画得非常快,很快就完成了。
但是他觉得自己的画还不够完美,于是他在蛇的身上加上了一些腿。
当他拿着作业去交给老师时,老师看到他画的蛇有腿,就笑了笑说,“画蛇添足,本来好好的,却多此一举。
”小明听了以后才明白,原来“画蛇添足”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做某件事情多此一举,反而弄巧成拙。
故事二,井底之蛙。
有一只青蛙一直住在一个井里,它以为这口井就是整个世界。
有一天,一只来自大海的海龟掉进了这口井里,青蛙问海龟说,“你是从哪里来的?”海龟说,“我来自大海。
”青蛙很不相信,它认为大海肯定没有井里好。
海龟告诉青蛙,井里只是一个很小的地方,而大海才是真正的广阔天地。
青蛙听了以后才明白,原来“井底之蛙”是一个成语,意思是见识狭窄,不知道外面的世界。
故事三,守株待兔。
有一个农夫,他种了一片大片的胡萝卜。
有一天,他在地里工作的时候看到一只兔子,他突然灵机一动,便想到了“守株待兔”的故事。
于是他就坐在树下等待兔子撞在树上。
然而,兔子并没有撞树,而是继续吃胡萝卜。
农夫等了很久,最终还是没有等到兔子撞树。
后来,他才明白,原来“守株待兔”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不努力而想得到好处是不可能的。
故事四,狐假虎威。
有一只狐狸,它经常假扮成老虎的样子吓唬其他小动物。
有一天,它碰到了一只老虎,老虎问它为什么要假扮自己。
狐狸说,“我只是想吓唬一下其他小动物。
”老虎听了很生气,它告诉狐狸,“狐假虎威”是不对的,真正的力量是靠自己的努力和实力得来的。
狐狸听了以后才明白,原来“狐假虎威”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借助别人的势力来吓唬别人。
故事五,杞人忧天。
有一个杞人,他听说天要塌下来了,于是他就非常担心。
他整天都在为天塌下来的事情忧心忡忡,不愿意做任何事情。
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担心,他说,“天要塌下来了,我怎么能不担心呢?”后来,他才明白,原来“杞人忧天”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无端忧虑,杞人忧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1自相矛盾——出自《韩非子·难一》楚国有一个卖兵器的人,到市场上去卖矛和盾。
好多人都来看,他就举起他的盾,向大家夸口说:“我的盾,是世界上最最坚固的,无论怎样锋利尖锐的东西也不能刺穿它!”,接着,这个卖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大言不惭地夸起来:“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无论怎样牢固坚实的东西也挡不住它一戳,只要一碰上,嘿嘿,马上就会被它刺穿!”他十分得意,便又大声吆喝起来:“快来看呀,快来买呀,世界上最最坚固的盾和最最锋利的矛!”,这时,一个看客上前拿起一支矛,又拿起一面盾牌问道:“如果用这矛去戳这盾,会怎样呢?”“这——”围观的人先都一楞,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便都散了。
那个卖兵器的人,灰溜溜地扛着矛和盾走了。
后因以形容行事或言语前后不统一。
也指不连贯的性格或心情。
用来讽刺那些言行不一致,前后不协调的人。
002郑人置履——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国有个想要买鞋子的人,先自己量好脚的尺度,并把量好的尺码搁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
等到前往市场,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
已经拿到鞋子,才想起自己忘了带尺码。
就对卖鞋的人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
”于是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
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散了,于是没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为什么不用你的脚试一试鞋的大小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用来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说明因循守旧,不思变通,终将一事;也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003截竿入城——出自《笑林》鲁国有个拿着长竿子进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想要进城门,但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他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办法来了。
不久,有个年长的男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之辈,只不过见多识广,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再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依照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这是在说持竿人做事不会思考,死板的循规蹈矩,不知变通。
这个故事意在告诉我们自作聪明的人常常是愚蠢的,决不能做自作聪明、好为人师的人。
另外,虚心求教的人同样也应积极动脑筋,绝不能盲目地顺从别人的意见。
004东施效颦——《庄子·天运》传说春秋时期,越国有个美女,名叫西施,她的身材、长相、一举一动都很美。
西施有心口疼的毛病,经常用手按住胸口。
皱紧眉头。
这副病态,在别人眼里很妩媚可爱。
西施有个邻居叫东施,是个丑姑娘。
她看见西施病态的表情很美,就模仿起来。
她本身没有病,却用手按住胸口,把眉头邹起来,以为这样就美了。
她这样装模作样,别人反而不觉得她更丑了。
讽刺了那些不知自丑,不识时务的人,只知道盲目效仿,结果却适得其反,成为人的笑柄。
告诉我们爱美之心人人有,不要不顾自身条件而盲目模仿他人。
005邯郸学步——《庄子·秋水》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寿陵少年吧!,这位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
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以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
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
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那叫美。
他一听,对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
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
这成了他的心病。
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
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
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
006画蛇添足——《战国策·齐策二》古时候,楚国有一家人,祭完祖宗之后,准备将祭祀用的一壶酒,赏给帮忙办事的人员喝。
参加的人很多,这壶酒如果大家都喝是不够的,若是让一个人喝,那能喝得有余。
这一壶酒到底怎么分呢?大家都安静下来,这时有人建议: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画得快又画得好,就把这壶酒归他喝。
大家都认为这个方法好,都同意这样做。
于是,在地上画起蛇来。
有个人画得很快,一转眼最先画好了,他就端起酒壶要喝酒。
但是他回头看看别人,还都没有画好呢。
心里想:他们画得真慢。
又想显示自己的本领,他洋洋得意地说:“你们画得好慢啊!我再给蛇画几只脚也不算晚呢!”于是,他便左手提着酒壶,右手拿了一根树枝,给蛇画起脚来。
正在他一边画着脚,一边说话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已经画好了。
那个人马上把酒壶从他手里夺过去,说:"你见过蛇吗?蛇是没有脚的,你为什么要给它添上脚呢?所以第一个画好蛇的人不是你,而是我了!"那个人说罢就仰起头来,咕咚咕咚把酒喝下去了。
比喻有的人自作聪明,常做多余的事,反而把事情办糟了。
比喻节外生枝,多此一举,反而坏事。
007掩耳盗铃——《吕氏春秋·自知》春秋时候,晋国世家赵氏灭掉了范氏。
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
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
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
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
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锤子,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
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钟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
“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
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
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后来,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来讽刺那些采取愚蠢的办法欺骗别人而没有成功的人。
008鹬蚌相争——《战国策·燕策》战国时候,秦国最强。
它常常仗着它的优势去侵略别的弱国。
弱国之间,也常常互有磨擦。
有一次,赵国声称要攻打燕国。
当时,著名的游说之士苏秦,有个弟弟叫苏代,也很善于游说。
苏代受燕王的委托,到赵国去劝阻赵王出兵。
到了邯郸,苏代见到了赵惠文王。
赵惠文王知道苏代是为燕国当说客来了,但明知故问:喂,苏代,你从燕国到我们赵国做什么来了?尊敬的大王,我给你讲故事来了。
讲故事?他要讲什么故事呢?赵惠文王心中不禁一愣。
接下来,苏代讲开了他要讲的故事。
他说这次到赵国来,经过易水的时候,看见一只蚌,正张开双壳,在河边晒太阳。
忽然飞来一只水鸟,伸出长嘴去啄蚌的肉。
蚌立刻用力合拢它的壳,把水鸟的嘴夹住了。
这时候,水鸟对蚌说:不要紧,只要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晒死的。
等你死了我再吃你的肉。
蚌不服气,它回敬水鸟说:不要紧,只要你的嘴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你也会活不成的。
咱谁吃谁的肉,还说不定呢!它俩争吵不休,谁也不肯相让。
正在它俩争吵的时候,有一个打渔的人走了过来。
那打渔的人毫不费力地伸手把它俩一起提拿去了。
苏代讲完了上边的故事,然后严肃地对赵惠文王说:尊敬的大王,听说贵国要发兵攻打燕国。
如果真的发兵,那么,两国相争的结果,恐怕要让秦国做渔人了。
赵惠文觉得苏代的话有道理,便放弃了攻打燕国的打算。
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009塞翁失马——《淮南鸿烈》有位擅长推测吉凶掌握术数的人居住在靠近边塞的地方。
一次,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
人们都为此来宽慰他。
那老人却说:“这未必不会是一种福气。
”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胡人的许多匹良驹回来了。
人们都前来祝贺他。
那老人又说:“这说不定就是一种灾祸。
”算卦人的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爱好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腿。
人们都前来慰问他。
那老人说:“这怎么就不是一件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塞,健壮男子都被征兵去作战。
边塞附近的人,死亡众多。
惟有塞翁的儿子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
《塞翁失马》通过一个循环往复的极富戏剧性故事,阐述了祸与福的对立统一关系,揭示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道理。
如果单从哲学角度去看,这则寓言启发人们用发展的眼光辩证地去看问题:身处逆境不消沉,树立“柳暗花明”的乐观信念;身处顺境不迷醉,保持“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
010杯弓蛇影——《风俗通义》有一年夏天,县令应郴请主簿(办理文书事务的官员)杜宣饮酒。
酒席设在厅堂里,北墙上悬挂着一张红色的弓。
由于光线折射,酒杯中映入了弓的影子。
杜宣看了,以为是一条蛇在酒杯中蠕动,顿时冷汗涔涔。
但县令是他的上司,又是特地请他来饮酒的,不敢不饮,所以硬着头皮喝了几口。
仆人再斟时,他借故推却,起身告辞走了。
回到家里,杜宣越来越疑心刚才饮下的是有蛇的酒,又感到随酒入口的蛇在肚中蠕动,觉得胸腹部疼痛异常,难以忍受,吃饭、喝水都非常困难。
家里人赶紧请大夫来诊治。
但他服了许多药,病情还是不见好转。
过了几天,应郴有事到杜宣家中,问他怎么会闹病的。
杜宣便讲了那天饮酒时酒杯中有蛇的事。
应郴安慰他几句,就回家了。
他坐在厅堂里反复回忆和思考,弄不明白杜宣酒杯里怎么会有蛇的。
突然,北墙上的那张红色的弓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立即坐在那天杜宣坐的位置上,取来一杯酒,也放在原来的位置上。
结果发现,酒杯中有弓的影子,不细细观看,确实像是一条蛇在蠕动。
应郴马上命人用马车把杜宣接来,让他坐在原位上,叫他仔细观看酒杯里的影子,并说:“你说的杯中的蛇,不过是墙上那张弓的倒影罢了,没有其他什么怪东西。
现在你可以放心了!”杜宣弄清原委后,疑虑立即消失,病也很快痊愈了。
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要问一个为什么,都要通过调查研究去努力弄清事情的真相,求得正确解决的方法。
同时也讽刺了在虚幻的现象面前疑神疑鬼、自相惊扰的人。
011疑铃盗斧——《吕氏春秋.有始览.去尤》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
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便观察那人,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斧子的,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一不像偷斧子的。
不久后,他(丢斧子的人)在翻动他的谷堆时发现了斧子,第二天又见到邻居家的儿子,就觉得他言行举止没有一处像是偷斧子的人了。
做人处事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不能凭空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