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会饮篇资料
第二讲 柏拉图与《会饮》
二、戏剧的展开
• (一)业余修辞家斐德罗的发言 • 爱是人类一切幸福和力量的源泉。在他眼中,爱 情超越亲情和友情,具有最大的道德感召力。一 个有爱情的人,最怕他的丑行被他的爱人知道; 一个有爱情的士兵,最怕他的爱人说他胆怯。所 以,爱情会促使一个人成为一个正义的人、勇敢 的人和高尚的人。 • 1. 阿尔刻提斯(Alcestis)因爱替丈夫去死。 • 2. 奥菲斯(Orpheus)冥府救妻。 • 3. 阿喀琉斯(Achilles)为同性爱人而献身。
• (二)智者鲍萨尼亚的发言 • 1. 神圣之爱与凡俗之爱。爱神不是一个,而是两个。一个 是天上的爱神,一个是地上的爱神。相应地,也就有两种 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上的爱与地上的爱。地上的爱指凡俗之爱、情欲之 爱,陷于这种爱情的人只关注人的肉体和外表,而忽略人 的灵魂和美德。天上的爱则有所不同,它代表着爱的纯粹 性。陷于这种爱情的人追求的不是肉体和情欲,更不是金 钱和地位,而是人的灵魂和美德。 • 2. 内在美与外在美。鲍萨尼亚的发言给我们的启示是:我 们要善于区分外在美与内在美,并把内在美放在外在美之 上。这不是要人们放弃对于外在美的追求,而是要告诉人 们:第一,没有内在美即心灵美的灌注,单纯的外在美是 要大打折扣的。第二,外在美会随时间的流逝而褪色,而 内在美则会随阅历的积累而增色。
第二讲 柏拉图与《会饮》
一、背景介绍
• (一)古希腊的会饮习俗 • 顾名思义,“会饮”就是聚会、饮酒的意思,这是希 腊的一种古风,据说在荷马时代就已经存在了。“会饮” 是男人论辩、议事、聊天和娱乐的场所,往往在竞技比赛 或悲剧比赛之后举行,参加人数从三五人到二十几人不等。 希腊的“会饮”和我们今天的聚餐饮酒极为不同,它是一 种高雅的文化活动。会饮开始之前,要举行祭神仪式,期 间还有音乐、舞蹈或其他表演助兴,整个过程有奴隶侍奉。 参加会饮的人头戴花环,坐在长椅上围成一圈。会饮所用 的酒也极为考究,不是二锅头这样的烈性酒,往往是兑过 水的葡萄酒。在古希腊,喝未兑水的烈性酒被视为一种不 雅之举。
会饮篇解读
《会饮篇》是柏拉图的一篇对话体哲学著作,它以对一个真实事件(会饮)的文学性描述来表达柏拉图的哲学思想。
这篇对话主要探讨了爱欲、灵魂和真理等问题,是柏拉图思想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在《会饮篇》中,柏拉图通过对话的形式,让不同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爱欲、灵魂和真理的看法。
其中,苏格拉底是主要的思想者,他提出了“爱欲是对美的追求,而美的东西是既善又真”的观点,认为只有通过爱欲,人才能达到至善至真的境界。
同时,《会饮篇》也探讨了灵魂的本质和真理的意义。
柏拉图认为,灵魂是永恒不死的,它只有通过与真理的接触才能获得真正的存在和幸福。
而真理则是知识与存在的统一,只有通过哲学的思考才能达到对真理的认识。
总的来说,《会饮篇》是柏拉图哲学思想的重要载体,它通过对话体的文学形式,深入探讨了爱欲、灵魂和真理等哲学问题,为后世的哲学思考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爱的对象与渴望 柏拉图《会饮篇》爱欲理论解析
目录
01 一、爱的对象
03 三、结论
02 二、爱的渴望 04 参考内容
柏拉图《会饮篇》中的爱欲理论是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篇章,对后世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在《会饮篇》中,柏拉图通过对话的方式,探讨了爱的本质和作用, 提出了一些具有启示性的观点。本次演示将从爱的对象和渴望两个方面,对柏 拉图《会饮篇》中的爱欲理论进行解析。
2、理性
柏拉图认为,理性是爱的中级对象。他强调,理性是人的本性之一,是人区别 于动物的关键。通过理性,人们可以认识真理、探索世界、判断是非。在爱的 追求中,人们应该追求与理性相结合的爱,这种爱能够使人的心灵得到真正的 满足。
3、激情
柏拉图认为,激情是爱的初级对象。他指出,激情是一种本能的欲望和冲动, 它寻求着满足和快感。在爱的过程中,激情可以表现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对 爱情的向往、对他人的关爱等。然而,柏拉图认为,只有当激情与理性和灵魂 相结合时,它才能真正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总之,“会饮篇柏拉图”是一篇深刻而独特的著作,通过对话的形式探讨了人 类智慧和真理的本质。它不仅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整个世界哲 学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参考内容二
对柏拉图会饮中爱欲的解读
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是古希腊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思想影响深 远,尤其是他的哲学对话《会饮》中探讨的爱欲主题,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 响。
柏拉图的爱欲理论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即爱情的本质不仅仅是情感表达, 更是一种责任、承诺和成长过程。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汲取智慧 和启示,更好地理解和处理爱情关系。我们应该发扬理性的爱欲观,追求心灵 的真挚平静和内在的和谐,同时也要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在爱情中不断成长 和完善自己,才能实现爱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会饮篇
龙源期刊网
会饮篇
作者:(古希腊)柏拉图
来源:《文苑·经典美文》2011年第09期
从前人与现在人不一样:第一,从前人有三种,不像现在只有两种。
在男人和女人之外,还有一种不男不女亦男亦女的人。
这种人现在已经绝迹,但名称还保留着:“阴阳人”,他们在形体上和名称上都是阴阳两性的。
第二,从前人的形体是一个圆团,腰和背都是圆的,每人有四只手、四只脚,头和颈也是圆的,头上有两副面孔,前后方向相反,耳朵有两个,生殖器有一对,其他器官的数目都依比例加倍。
为什么从前人有三种,身体如此构造呢?因为男人由太阳生出,女人由大地生出,阴阳人由月亮生出,因为月亮同时具备太阳和大地的性格。
这种人的体力和精力都非常强壮,因此自高自大,乃至于图谋向诸神造反。
于是宙斯和众神商量对付办法,他们不能灭绝人类,否则就没有人类对神的崇拜和牺牲祭祀。
但人类的蛮横无理不能容忍。
宙斯想出一个办法,一方面让人类活着;另一方面削弱他们的力量,使他们不敢再捣乱。
办法是把每个人截成两半,这样他们的力量削弱了,而数目加倍了,这样侍奉神的人和献给神的礼物也就加倍了。
截开以后,他们只能用两只脚走路。
把人截开后,宙斯叫阿波罗把人的面孔和半边颈项转到截开那一面,把截开的皮从两边拉到中间,拉到现在的肚皮地方,把缝口在肚皮中央系起,造成现在的肚脐。
然后把皱纹弄平,只在肚皮和肚脐附近留下几条皱纹。
两千多年前,那一场思想的会饮
两千多年前,那一场思想的会饮▲《柏拉图的会饮》(吉格拉,18世纪末)柏拉图是继苏格拉底之后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
当代美国哲学家怀特海曾经说过:“两千五百年的西方哲学只不过是柏拉图哲学的一系列注脚而已。
”与苏格拉底述而不作不同,柏拉图的著作基本上都流传下来了。
他的主要著作就是他的对话集,在这些对话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恐怕莫过于《会饮篇》了。
翻阅这篇对话,苏格拉底与一帮好友会饮的情景历历在目,思想的碰撞,加上觥筹交错,想来那个时代的学者讨论哲学、讨论学术是一件多么令人快意而又神往的事!《会饮篇》论爱美与哲学修养,首先是对爱神的礼赞,其次是对哲学和苏格拉底的礼赞。
爱情的对象是美,而最高的美只有具有最高哲学修养的人才能见到,苏格拉底就是一例。
因此,说到底,《会饮篇》是对哲学的礼赞、对思想的礼赞。
用柏拉图的话来说,就是“谈哲学和听人谈哲学,对于我向来是一件极快乐的事,受益还不用说”(译文见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有关会饮的内容,我们已有过许多讨论和研究;有关会饮的形式,我们却常常忽略不谈,以为无关紧要。
然而,在今天看来,当我们的学术讨论已变得越来越枯燥僵硬,与生命之树渐行渐远时,会饮的形式或者比会饮的内容更为重要。
正因为有会饮,思想才会如此生动活泼,充满朝气和灵气;如果没有了会饮,剩下的思想就会干涸、枯萎。
“荒地上没有丁香,枯干的根球也无法提供少许的生命。
”闪亮的思想时常在会饮中源源不断地流溢,而令人难以忘怀的会饮则在思想的交汇碰撞中跳跃升华,终将会饮者的精神提升到一个最高境界。
那么,什么是会饮呢?会饮是希腊的一种礼节,大半含有庆祝的意味,有一定的酬神的仪式。
仪式举行之后,座客开始饮酒,边饮边谈,故称之为会饮。
会饮通常有乐伎助兴。
柏拉图描述的这次会饮,以讨论哲学问题替代了寻常的娱乐节目。
会饮这个词后来为拉丁文吸收,成为Symposium,于是便有了座谈会的意思。
我们先说说那次会饮的源起:家住雅典西南郊区的亚波罗多洛在进城的路上,遇到一位朋友格罗康,这位朋友向他打听“苏格拉底和亚尔西巴德几个人在阿伽通家里会饮时讨论爱情”的事情。
柏拉图的《会饮篇》或《论爱情》
柏拉图的《会饮篇》或《论爱情》会饮,Symposium,是一种礼节,指为庆祝某事所举行的典礼,有酬神的仪式,仪式之后有酒宴,参加的人边饮边聊,称之为会饮。
现在也引申为讨论会,座谈会。
年轻的悲剧诗人阿伽通(Agathon)的第一步悲剧得了奖,为了庆祝得奖,苏格拉底应约赴宴相庆,这是一段发生在宴会上的对话,由阿波罗陀若(Apollodorus)向格老孔(柏拉图之兄)转述宴会参加者阿里斯多兑谟(Aristodemus,当时崇拜苏格拉底最热烈的人)与阿波罗陀若的对话。
对话主要由几段赴宴者对爱(Love)和爱神(Eros)的赞美组成。
1.裴卓(Phaedrus),从文艺的角度赞美,[178a-]裴卓说爱神是最古老的神,是人类幸福的来源。
对年轻人来说最高的幸福是有一个钟爱自己的爱者,而对爱者来说最高幸福莫过于有一个年轻的被爱者。
[178c]这一段其实说的是古希腊盛行的男人与男人之间的恋爱,年龄较大的男子钟爱年龄较小的男子,前者称为爱者,后者称为被爱者。
爱者与被爱者之间的爱与品德有关(爱者是被爱者的模范,相反被爱者因其年轻英俊,也因为他的品德是向上的,是有潜力的优秀公民。
)。
如果一个爱者准备做一件丢人的坏事,或被人凌辱而不敢抵抗,他就会觉得羞耻,而如果被他年轻的被爱者看到他就会无地自容。
类似地被爱者也害怕被爱者发现做了坏事。
裴卓说假使有一只军队或一个城邦完全是由爱者和被爱者组成的,就会治理得井井有条,作战时就会人人争先。
[179a](底比斯的300圣军就是这样的一只军队。
)相爱的人是愿意为对方牺牲生命的,男女都是如此。
荷马史诗中的大英雄阿基里斯和派特罗克洛斯就是爱者与被爱者的关系,据说派特罗克洛斯更年长,而阿基里斯是最美的人,这些都提示阿基里斯是被爱者,而派特罗克洛斯是爱者。
2.包萨尼亚(Pausanias),是法律专家,爱慕阿伽通。
[180c]包萨尼亚区分了天上的爱神和凡间的爱神。
天上的爱神根据《神谱》是天帝乌拉诺斯(Uranus)被他的儿子砍碎投入大海,海里涌出的白浪,变成了爱神。
柏拉图《会饮篇》中六篇《论爱神》的精彩演说
柏拉图《会饮篇》中六篇《论爱神》的精彩演说《会饮篇》是《斐德罗篇》的姐妹篇,从思想内容到文风都有许多相似之处。
会饮是古代希腊社会普遍流行的一种习俗,当事人举行家宴,邀请宾客前来共庆某些重要的大事,在宴会上主人和来宾歌颂诸神,并饮酒作乐。
这篇对话所描写的是悲剧家阿伽松的第一部悲剧上演得奖,邀请几会朋友会饮庆祝。
参加者有修辞学家斐德罗、喜剧家阿里斯托芬、哲学家苏格拉底等人。
他们决定不用通常的行吟颂神,而由在座的每个人依次轮流对爱神厄罗斯作一番礼赞。
整篇对话主要由六篇对爱神的颂辞组成。
1.斐德罗的演讲:(斐德罗Phaedrus,从文艺的角度赞美爱神)先生们,爱是一位伟大的神,对诸神和人类都同样神奇,要证明这一点有很多证据,其中最重要的是他的出生。
对这位神的崇拜是最古老的,因为爱神没有父母,任何散文或诗歌都没有提到过他的父母,而赫西奥德告诉我们,首先出现的是卡俄斯,然后“从卡俄斯产生宽胸脯的大地,她是所有一切事物永远牢靠的根基,然后是爱……”这样,我们看到爱的古老是普世公认的,而且是人类一切最高幸福的源泉。
就我个人来说,我说不出有什么幸福比得上做一个温柔的有爱情的人,或者对有爱情的人来说,做被他所爱的青年。
一个人要想过上一种良好的生活,出身、地位、财富都靠不住,只有爱情像一座灯塔,指明人生的航程。
我该怎样描述爱呢?爱就是对邪恶的轻视,爱就是对善的尽力仿效,假如没有爱,无论是城邦还是公民,都不可能从事任何伟大或高尚的工作。
我敢说,如果一个人有了爱情,那么当他做了丢人的事,或者受旁人凌辱,在这个时候他会感到羞耻,但若是被父亲、朋友或其他人看见,那么他会感到比较容易忍受。
对被爱的人来说也是一样,如果他丢人的事被爱他的人发现,那么他会羞得无地自容。
再说,一个城邦或一支军队如果不是全部由相爱的人组成,它又如何能有一种很好的统治,使人人相互仿效,弃恶从善呢?这样的人会并肩作战,我甚至要说,他们人数虽少,但却能征服世界。
会饮篇概述
《会饮篇》概述雅典诗人阿加生○1的家里正在举行宴会。
他的一个悲剧在希腊剧场得了头奖,他邀请了最知己的朋友与他共庆胜利。
客人们热烈地谈论着他们喜爱的一个话题——爱。
每个人都依次表明自己的看法,解释题目的含义。
“爱神,”菲德罗○2说,“是最古老的神,也是最有力量的神之一,正是由于爱,使得平几的青年成为英雄,因为爱人会为在自己热爱的情侣面前表现出怯懦而羞愧。
给我一支由情侣们组成的军队,我就能征服整个世界。
”“是的,”接着发言的包散尼○3赞同地说,“不过你必须区分开尘世的爱和天国的爱——尘世的爱是两个肉体的互相吸引,天国的爱则是两个灵魂的息息相通。
当青春之花凋谢的时候,鄙俗的肉体之爱就会振翅远去,而高尚的灵魂之爱是永恒不渝的。
”接着,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4提出了一个崭新的爱的理论。
“在很久以前,”他告诉我们,“两种性别结合在一个身体里,这个身体圆得象一只球,有四只手,四只脚和两个脸。
它行动非常迅速,用八只像轮幅似的爪子翻滚。
这种男——女合一体的力量是可怕(←第3页)-----------------○1阿加生(约前488-前400),希腊悲剧诗人。
○2菲德罗,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
○3包散尼,苏格拉底同时代人。
○4阿里斯托芬(前448-前380),古希腊诗人及剧作家。
-----------------的,它们的野心也是无限制的。
当它们打算闯入天堂攻打神明时,宙斯○1想出了一个巧妙的计划,‘让我们把它们劈成两半,’他说,‘那么它们的力量就只剩下一半,而我们将得到双倍的祭品。
’于是,他把它们劈开,分成了男人和女人。
从那以后,曾是一个整体的这两个部分极力渴望着重新合为一体,这种两姓重聚的渴望就是我们所说的爱。
”紧接着这个对爱的富于幽默的解释之后,其他人又提出了几个有趣的定义。
最后,大家请最尊贵的客人苏格拉底谈谈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听了大家的滔滔雄辩之后,”苏格拉底说,“我实在是没什么好说的了。
我的无知怎么能与这样的智慧相抗衡呢?”这种带有讽刺意味的谦虚,是典型的苏格拉底式的开场白。
“会饮”浅论
“会饮”浅论文/王瑾瑜论坛柏拉图在对话体著作《会饮篇》中,阐述了自己对爱情的看法:爱神是人与神之间的中介,他用神秘的激情控制着世界,使人以一种不可遏止的欲望去追求永恒的美。
这个追求是一个逐渐上升的认识过程。
爱的最低级的形式是热恋中的情人“专注于对方美的形体”,渴望与对方肉体的结合,爱的较高形式则是从沉湎于美的形体升华到爱恋形体所表现出来的美,爱的最高形式是沉思的美,即不带感性形体的美。
他由此提出了将真、善、美合为最高理想的看法。
后来,人们把男女之间那种与性无涉的、理想化的相互爱慕情谊,称为柏拉图式恋爱,现代语也叫精神恋爱,我由此引申出如下的思索。
一、人爱的只是美的感觉人爱的只是自己的感觉,人追求的本质也是追求感觉。
人活在感性世界中,由于人不能脱离感官去感受世界,因此人爱的也是自己的感觉。
人从未爱过现实世界中任一事物本身,因为现实并不能跳过感官到达我们,我们接触的无一不是自己的感觉。
我们以为我们的自我超越只是幻象,我们以为的我们的透彻理解也是幻象。
二、深入是超越的前提人生就是深入然后超越的不断的过程,没有深入就没有真正的超越。
柏拉图是个只重精神恋爱的人———这是个伪命题。
真正柏拉图式的爱情,不是纯粹的精神恋爱,而是“身体爱欲与灵魂爱欲”的统一。
因为柏拉图提出人由沉湎于美的形体升华到爱沉思的美,如果没有“对形体的沉湎”,没有对“沉湎于形体”的透彻理解,就不会升华到“爱沉思的美”,这就是深入于“形体的美”本身,才得以超越“形体的美”。
结论是,曾经有一个时间点上,柏拉图“沉湎于形体”,且无论何时,他必然受到“形体的美”的影响,这类似于一句禅语“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如果没有沉湎于一物,又哪里来超越?就如同没有“拿起”,何来“放下”一样。
我认为没有必要过于强调轻“形体”,重“精神”,轻“物质”,重“理念”世界,没有对物质世界的种种苦痛,就没有思想的裂变,就没有追寻精神的释放,正因为形体的存在,所以对形体的沉思才有意义了,恶的意义是为了明晰善也是一样。
会饮篇 解读
《会饮篇》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一篇著名对话录,主要讨论爱情的本质和美德。
以下是对该篇对话录的解读:
对话背景:该对话发生在一次宴会上,参与者包括主人阿伽松、苏格拉底、阿里斯托芬等人。
他们聚集在一起,通过轮流发言的方式探讨爱情的主题。
爱的本质:在对话中,苏格拉底提出了一个关于爱的本质的观点,即爱是对美的追求和渴望。
他认为,爱是一种向上的力量,可以引领人们追求更高的境界,实现自我超越。
爱的种类:对话中区分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爱:天上的爱和人间的爱。
天上的爱是神圣而纯洁的,追求的是灵魂之美;而人间的爱则是世俗的,追求的是肉体的美。
这两种爱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但都是人类情感的表现。
爱的美德:苏格拉底认为,爱是一种美德,因为它可以激发人们追求真理、善良和正义。
通过爱,人们可以超越自我,实现更高层次的道德境界。
对爱的批判:虽然苏格拉底等人对爱持肯定态度,但也有参与者对爱提出了批判。
他们认为,爱可能会导致人们陷入迷狂和盲目之中,失去理智和判断力。
这种批判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爱的复杂看法。
爱的神秘性:在对话中,苏格拉底等人也探讨了爱的神秘性。
他们认为,爱是一种神秘的力量,无法用言语或理性来完全解释。
这种神秘性使得爱成为了一种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情感体验。
总的来说,《会饮篇》展示了古希腊哲学家对爱情的深入思考和探讨,揭示了爱情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同时,该篇对话录也提出了关于爱的本质、种类、美德、批判以及神秘性等多个方面的深刻见解,对于我们理解爱情和人性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会饮篇》柏拉图
我说了,第一个发言的是斐德罗。他一开始就提出这样一些论证:爱是一位伟大的神,对诸神和人类同样神奇,要证明这一点有很多证据,其中最重要的是他的出生。
他刚才还在我后面走,但现在我不知道他在哪里。
听了这话,阿伽松吩咐一个仆人,去,看你能不能找到苏格拉底,把他带回来。亲爱的阿里司托得姆,我能请你坐在厄律克西马库旁边吗?
阿里司托得姆继续说,就这样,我去净了手,坐了下来。这个时候,那仆人回来报信,说我们的朋友苏格拉底站在邻居家的门廊下。
仆人说,他就在那里站着,我请他来,他不肯。
阿伽松一看到我就喊,哈哈,阿里司托得姆,你来得正巧!晚宴刚要开始,如果你要来谈别的事,那么你得等着,绝对如此!昨天我想邀请你,但就是找不到你。苏格拉底呢?你没带他来吗?
我回过头去看,因为我估计苏格拉底也快到了,但却不见苏格拉底的踪影。于是,我只好向阿伽松解释我们是一起来的,是他邀请我来的。
阿伽松说,来得好,但是这个家伙是怎么回事?
阿里斯托芬说,鲍萨尼亚,这是你提出来的最聪明的问题。我可不想让饮酒成为一种负担,因为我昨天晚上也是烂醉如泥。
厄律克西马库说,那么我们这些人很幸运,我、阿里司托得姆、斐德罗,我还能提到一两位。我们可无法跟你们这些酒量大的人比。对苏格拉底我无话可说,我们知道他在任何场合下,醉不醉对他来说都是一样的。先生们,既然现在没人急于想喝酒,那么请允许我利用这个机会说一说醉酒的真正性质。我个人的医学经验告诉我,过量饮酒对人体是有害的。因为我不愿意喝过头,也希望我的朋友们不要过量,尤其是那些还没有从昨晚的狂饮醒过来的人。
灵魂至爱,理性至爱 ——论《会饮》柏拉图式的爱
灵魂至爱,理性至爱——论《会饮》柏拉图式的爱李闫瑞德灵魂至爱,理性至爱——论《会饮》柏拉图式的爱古希腊哲学智慧大师柏拉图,为人类奉献出著名的“柏拉图式的恋爱”。
虽然每当人们谈起“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总是会有一些讽刺的韵味,但其实,这种“精神恋爱”中包含着博大精深的内涵。
它对后世西方、乃至整个世界的性爱观念都有很大影响,这源于柏拉图对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区分,源于对爱的理念、灵魂的世界与我们生活中凡庸之爱的区别。
柏拉图的爱情理论完全类似于神话,在他撰写的《会饮篇》中,他对他的爱情观念做出了详细的阐述。
在介绍《会饮》之前,我想要先来谈一谈古希腊的性爱观。
自希腊时代起,性爱观就以一种十分奇怪的方式在人们的思想中绵延发展,大量的性爱故事经师人荷马、赫西俄德等人的诗篇在群众中扩散。
甚至自公元前五世纪开始,出现了公共妓院开始和某些祭祀场所合一的现象1。
事实上,整个希腊社会看似热衷于性爱,不过是一种表面现象,而且可以说这是一种出于对西方古代文化的误会,实际上,是人们对宗教、神话、英雄主义充满了虔诚的崇拜之情,就拿荷马的《伊利亚特》来说,阿基琉斯是《荷马史诗·特洛伊》中的英雄,在他的身边有一位挚友——帕特罗克洛斯,因为他的死亡导致了阿基琉斯的真正愤怒,从而推动了整个诗篇的展开:歌唱吧,女神,歌唱裴琉斯之子阿基琉斯的愤怒——他的暴怒招致了这场凶险的灾祸,1. (美)保罗·埃尔默·摩尔《柏拉图十讲》,第214页。
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
给阿开亚人带来了受之不尽的苦难,将许多豪杰强健的魂魄,打入了哀地斯,而把他们的躯体,作为美食,扔给了狗和兀鸟,从而实践了宙斯的意志。
2当安提洛克斯告诉阿基琉斯帕特罗克洛斯被杀死,剥去了身上的铠甲:阿基琉斯一听陷入了痛苦的黑云,他用双手抓起地上发黑的泥土,撒到自己的头上,涂抹自己的脸面,香气浓郁的袍褂被黑色的尘埃玷污,他随即倒在地上,摊开魁梧的躯体,弄脏了头发,伸出双手把它们扯乱 (3)其实我们不难看出,阿基琉斯与帕特罗克洛斯是情侣关系,在他们之间是同性的仰慕与爱恋,而因为他们二人都是人们普遍传诵的英雄,符合当时人民的英雄崇拜情怀,因此更加受到人们的仿效与推崇。
罗翔法治的细节法-读《会饮篇》,理解爱的严肃与崇高
读《会饮篇》,理解爱的严肃与崇高《会饮篇》记叙了在一次酒宴中,苏格拉底与几位古希腊智者对小爱神“爱若”的赞颂与逻辑探讨。
古希腊的爱神是阿佛洛狄忒,但她并不直接影响人类的爱情,真正对于爱情起作用的,是被称为“小爱神”的“爱若”。
所以《会饮篇》也被称为《论爱情》,阅读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爱”的本质。
一、《会饮篇》的内容概要每年的酒神祭典,古希腊人都会在露天剧场举行戏剧会演,并由在场的3万观众评定优胜。
这一年,阿伽通的第一部悲剧就获了奖,他在第二天举行了庆祝酒会。
参加这次会饮的都有:阿伽通的恋人包萨尼亚、修辞学家裴卓(也有人译为“斐德若”)、喜剧作家阿里斯多潘、医生鄂吕克锡马柯、阿伽通以及苏格拉底。
六人按照上述顺序围坐入席。
众人用过餐后,照惯例应当开始饮酒诵诗,但是阿伽通表示他前夜为了庆祝饮酒过量,无力再饮;席上的医生也建议众人节制饮酒。
大家讨论一番后,决定以裴卓提议的话题轮番发表演说。
这个话题是:礼赞爱神。
裴卓:爱可以激发人的勇气最先发言的裴卓,他的讲辞通篇都在告诉大家,爱情可以激发人的勇气。
主要有两个观点:一是认为爱神是最古老的神祇,由此可见其地位;二是认为爱神能使相爱的人变勇敢,特别是让“爱人”勇敢。
裴卓是一位美少年,在爱情中处于被爱的一方,通常也被认为是比较弱的一方。
所以他特别想表达自己作为爱人的“不弱”,也就是勇敢。
包萨尼亚:追求美德的爱情才值得赞扬包萨尼亚将爱神分为两位:天上的爱神和凡间的爱神。
希腊神话中,第二代天帝乌拉诺[117],被儿子们砍碎投入大海,海中涌出白浪,乌拉诺变身为天上的爱神。
凡间的爱神,则是宙斯和他的女儿宙尼生下的。
天上的爱神出身与女性无关,其爱情对象只是少年男子,也不会荒淫放荡。
而凡间的爱神由男女生出,其爱情对象可以是少年男子,也可以是女子,并且眷恋的是肉体而不是灵魂。
包萨尼亚认为,我们在赞美之前要先分清对象,只有属天的爱神才值得赞美。
爱情本身不分美丑,全由行为的方式决定。
《会饮篇》(《或《论爱情》,伦理的)说了些什么
《会饮篇》(《或《论爱情》,伦理的)说了些什么柏拉图式的爱情,被一次又一次的提起。
本是指男性之间的最高级的精神恋爱,不过今天多被用来指精神恋爱(不局限与男性之间)。
爱情包含了哪些东西?柏拉图式的爱情又有什么意义?这是被讨论了无数次却没有最终结果的问题。
以下只是我带着这些问题对柏拉图《会饮篇》内容的一些整理和看法。
裴卓:爱神(爱若,Eros,厄洛斯)是最古老的神。
一切神灵中爱神最先产生(巴门尼德)。
一个年轻人最高的幸福无过于有一个钟爱自己的情人,情人的最高幸福也无过于一个年轻的爱人。
美好生活所应遵循的原则:爱。
即厌恶丑恶的,爱慕美好的。
无论是情人还是爱人,他们都因会在对方面前更显羞耻而放弃作恶或怯懦。
努力做出英勇无畏和光荣的事。
(神在某些英雄胸中激发起一股神勇,这无疑就是爱神对情人的特殊恩赐。
——荷马)相爱的人肯为对方牺牲性命,阿尔革丝蒂愿意替丈夫而死却最终得以还魂足见诸神对爱情的尊敬,而俄耳剖(即俄尔浦斯,诗人,琴师)不敢为爱情去死,只是设法活着与妻子走回人间。
终还是不能如愿,最后还是死在女人手里。
爱人向情人表现的恩爱比起情人向爱人表现的钟爱也更博得诸神赞赏。
因为情人是因爱神依附的,要比爱人更寓于神性。
——整理自《会饮篇》裴卓在这里颂赞爱神很直白,所颂扬的也是最直接为人们所提及的爱情。
即爱情会带给相爱者勇气和力量、无惧死亡,而爱神的古老又使得其他诸神更尊重爱情。
但是裴卓在这里并没有很清楚的勾勒出爱神或者“爱情”的样子,并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诸神尊重“爱情”更甚于生命(或者说他的理由并不那么显而易见让人信服)。
包萨尼亚:爱神有两个,女神阿莆若狄德有两个,爱若(厄洛斯)也有两个:天上的和凡间的。
“爱”并不都是美的、值得颂扬的。
只有驱使人以高尚的方式相爱的爱神才美,才值得颂扬。
凡间爱神也是凡俗的,它引起的爱情只限于下等人。
其对象可以是娈童,也可以是女子;它所眷恋的是肉体而不是灵魂。
而天上的那位爱神只是由男子(乌拉诺)生的,所以其爱情对象只是少年男子,而且是开始长满胡须显现理性值得终身相守的少年男子。
柏拉图的美学—从《会饮篇》说起
柏拉图的美学—从《会饮篇》说起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是一部美学上的著作,通俗易懂,他从古希腊时期就开始讲起,而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对美学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古希腊雕刻、史诗和悲剧鼎盛的时代,柏拉图就已经在《理想国》中着重谈论了文艺极其政治影响。
他写过两部关于美学的对话《大希庇亚斯》和《会饮篇》,其中《大希庇亚斯》是一篇专门的论美的对话,而《会饮篇》则是论美与哲学的关系。
说到柏拉图的哲学,第一个印象可能是他是唯心主义者。
他曾经提出过“理式”的概念,何为理式?理式既是本源,真理。
柏拉图认为,我们客观世界所有东西都是对于理式的模仿,却永远都不可能达到真理,并且理式不受客观世界的影响。
而文艺作品只是对理式模仿品的模仿,因此文艺作品就离真理更远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这个世界上有关于花的理式,但是“花”这个理式是没有人能够看见的,世界上所有的花只是对于“花”这个理式的模仿,而艺术家们对于我们客观世界中的花进行描写,只是模仿的模仿,离“花”这个真理已经很远了,因此永远都达不到真理,而艺术家也是离真理最远了的。
换句话说,我们的客观世界并不是真实的世界,只有理式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我们的客观世界只是理式世界的摹本。
这种形而上学的思想使理性世界脱离感性世界,成为独立的个体存在。
但是如果仅从这一点来了解柏拉图,给他下定义是绝对不正确并且行不通的,因为在他的对话集中,他有很多思想是与上文不符的,甚至是矛盾的。
比如我们要说的《会饮篇》,要读会饮篇,我们是要了解柏拉图的理式说,但是在看的过程中,会发现他的观点运用理式说是解释不通的。
他在书中说到关于美,关于美的教育,“要从爱一个美的个体开始”,被追求的人,一定是会有形体上的美,并且年轻。
而这个追求爱的人,必须要道德高尚,否则便是追求肉欲不是灵魂,那他的爱情对象也是短暂的,这种爱是卑鄙的,底下的。
但是爱本身是没有好坏之分的,这就是柏拉图说的理式,但是又爱所导致的行为是有好坏之分的。
会饮篇——精选推荐
会饮篇作者: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年——前347年)著作类别:形而上学、爱的哲学成书年代:约为中期对话之一基本思想概述饮宴过程中,若干次掀起礼赞神之爱的话题。
斐德罗在首次发言中提出有德之士与青年之间的爱是最高级的爱,是高尚生活的要旨。
鲍萨尼阿区分了世俗之爱与天国之爱,前者是肉体之爱,后者是美德与哲学之爱。
医生厄律克西马库认为爱是协调肉体中相互敌对因素的和谐原则。
阿里斯托芬讽刺了生理学的爱的理论,他认为人类的身体最初是浑圆的,有四条手臂,四条腿,虽然只有一个头,却具有两副面孔,等等。
宙斯为了惩戒人的反抗而把人一分为二,从此以后,被分开的半个人便总是急切地渴望那一半,这种重新聚合起来的欲望便是爱。
阿伽通赞美爱神是神灵中最美丽最年轻的,爱神拥有一切美德。
苏格拉底解释了人是如何从对形体之美的爱进而发展为对美本身即理想之美的领悟,由此而分享爱神的神性。
《会饮篇》或许是柏拉图的美学杰作,尽管其他对话在哲学方面更为重要,对话从讨论肉体之爱到幻想神秘的永恒、绝对的美,其范围之广几乎跨越了艺术与哲学两个领域。
这篇对话的题目、范围与讨论水准不论在希腊原文中,还是在一些译作中,都通过各个演说者不同的语言和风格得以反映。
这种各自的风格使作品更富戏剧性的优美特色。
对话的层次与结构也增强了这篇对话的戏剧性效果。
这篇对话是阿波罗多洛依据亚里斯托德姆告诉他的一次宴会的盛况而转述的。
在这次宴会上发表的若干演说,引发了柏拉图所挚爱的师长、哲学大师苏格拉底的讲演,苏格拉底的演说使气氛达到高潮。
戏剧诗人阿伽通的第一部悲剧刚刚获奖,他与客人们正在家中庆祝。
由于头一天狂喝滥饮造成的后果,大家一致赞同宴会以发表谈话为主。
厄律克西马库回忆起往日斐德罗所发表的意见,即众神和英雄都得到了充分的礼赞和荣誉,唯独爱神却被忽略了,所以他提议每个人都发表一个赞美爱神的演说。
大家齐声赞同这个提议。
苏格拉底也插嘴声称,他除了这个题目之外对其他的事情一无所知。
最新柏拉图:《会饮篇》教学文案
柏拉图《会饮篇237-242》从前人与现在人不一样:第一,从前人类有三种人,不像现在只有两种。
在男人和女人之外,还有一种不男不女亦男亦女的人。
这种人现在已经绝迹,但名称还保留着:‘阴阳人’,他们在形体上和名称上都是阴阳两性的。
第二,从前人的形体是一个圆团,腰和背都是圆的,每人有四只手、四只脚,头和颈也是圆的,头上有两副面孔,前后方向相反,耳朵有两个,生殖器有一对,其他器官的数目都依比例加倍。
为什么从前人有三种,身体如此构造呢?因为男人由太阳生出,女人由大地生出,阴阳人由月亮生出,因为月亮同时具备太阳和大地的性格。
这种人的体力和精力都非常强壮,因此自高自大,乃至于图谋向诸神造反。
于是宙斯和众神商量对付办法,他们不能灭绝人类,否则就没有人类对身的崇拜和牺牲祭祀。
但人类的蛮横无礼不能容忍。
宙斯想出一个办法,一方面让人类活着;另一方面削弱他们的力量,使他们不敢再捣乱。
办法是把每个人截成两半,这样他们的力量削弱了,而数目加倍了,这样侍奉神的人和献给神的礼物也就加倍了。
截开以后,他们只能用两只脚走路。
把人截开后,宙斯叫阿波罗把人的面孔和半边颈项转到截开那一面,把截开的皮从两边拉到中间,拉到现在的肚皮地方,把缝口在肚皮中央系起,造成现在的肚脐。
然后把皱纹弄平,只在肚皮和肚脐附近留下几条皱纹。
原来人这样被截成两半之后,这一半想念那一半,想再合拢在一起,饭也不吃,事也不做,直到饿死为止。
若是这一半死了,那一半还活着,活着的那一半就到处寻求匹偶,一碰到就跳上前去拥抱,不管那是全女人截开的一半(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女人),还是全男人截开的一半。
这样,人类就消灭掉了。
宙斯起了慈悲心,就想出一个新办法,把人的生殖器移到前面-从前都是在后面,生殖不是借男女交媾,而是把卵下到土里,像蝉一样-使男女可以借交媾来生殖。
由于这种安排,如果抱着相合的是男人和女人,家会传下人种;如果抱着相合的是男人和男人,至少也可以平泄情欲,让心里轻松一下,好去从事人生的日常工作。
柏拉图《会饮》论喜剧诗人的爱欲观
量。那么 , 世人之前为何会缺乏这种感受呢?他们对爱欲的感觉是受到什么遮蔽了?阿里斯托芬的新神
颂 是要 对世 人 进行 启蒙 吗 ?喜剧 诗 人 告诉 我 们 , 这 位 神 的 独 特 品质 是 最怜 爱 人 类 , 而非“ 最古 老 、 最有 力 或 最 正义 ” [ 1 1 1 6 5 。换 言 之 , 人 类若 能 真正 感受 到爱 若 斯 的强 大 力 量 , 就 可 能 摒弃 其 他 传 统 诸 神 , 投 入这 位
自然爱欲 。 爱欲就是追求 “ 整全” , 以恢复“ 原 初 的 自然 ” 。人作 为宇宙天 体 的后裔 , 其强大 的力量使 之意 图对抗传统诸 神和礼法 。阿里斯托芬让爱 神从属于宇宙诸 神 , 将 爱欲理 解为 自然 的运 动 , 从 而把 自然与
礼法对立起 来 , 其敬神 的背后实则渎 神。在其 爱欲 的 自然等 级 中, 男子气 ( 勇敢 ) 及其带 来 的政 治成 就 , 乃是最高 的爱 欲。阿里斯托芬从政治 的视角 和勇敢德性来理解爱欲的本性 , 这是喜剧诗人的限度所在 。
新神 的怀抱 。按照阿里斯托芬的描述 , 爱若斯似乎会挑战奥林波斯诸神的地位。在喜剧《 云》 中, 阿里斯
托 芬 曾指控 苏 格拉 底 引入新 神 。但 在柏 拉 图笔下 , 他 也在 悄悄 地 引入新 神 。
爱若斯对人类的爱体现在 , 不仅扶持人类 , 而且能 医治人。爱若斯作为 医生 , 可 以医治人 的各种欠
[ 收稿 日期 ]2 0 1 7— 0 5— 0 9 [ 基金项 目】国家社会 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 目( 1 5 F Z X 0 2 7 ) ; 浙江省社 科规划项 目( 1 5 N D J C 1 4 1 Y B) ; 教 育部“留 学 回国人 员科研 启动基金” 项 目( 教外 司留[ 2 0 1 5 ] 1 0 9 8号 ) [ 作者简介 ]林志猛 ( 1 9 8 0一) , 男, 福建厦 门人 , 浙江大学哲 学系副教 授 , 博士 生导师, 主要从事古希 腊哲学 、 古 典诗 学等研 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饮开始,鄂吕克锡马柯提议每个人都竭尽所能地做一篇颂扬爱神的讲话。
颂辞由斐卓开始。
他先讲述了爱神的出身,并认为之所以值得尊敬,不仅在于他最古老、最荣耀,跟在于他能激发英雄胸中的神勇,能导致品德和幸福。
很明显,斐卓的颂辞充满溢美之词,但也因此过分的夸大了爱神的威力而陷入庸俗了。
但其颂辞中提到:“如果我们能够想出一种办法,让一个城邦回落一支军队完全由情人和爱人组成,酒会治理的再好不过了。
人人都会争着避免做丑恶的事,努力做光荣的事。
”这段话的描述,引出了早期古希腊的一个文化传统——同性恋。
所谓爱人,即被爱者;情人,即爱人者。
早期古希腊,由于军事需要,男人们都像军人一样生活在军营中,在这样的条件下,没有足够的女性,加之当时妇女的社会地位极为低下,社会上基本没有神圣的两性家庭生活。
在阿克琉斯的英雄式爱情的鼓励下,男人们战友之情随着提升为爱情。
所以,在当时的军队中,的确存在许多爱人和情人,但他们也并没像斐卓所说的,由于爱神的激发而神勇无比。
不满斐卓的颂辞的包萨尼亚说道,人们要歌颂的爱神阿莆罗狄德只有处在天上才能激起人们真正的美德。
而凡间的阿莆罗狄德激发的爱情都是凡俗的。
他相信崇高的爱是不受外因(如肉体)支配。
只是纯粹与灵魂的相结合。
鄂克锡马柯听出了巴萨尼亚的偏颇偏颇,于是马上纠正道:爱情有二重性,爱情激动人心不仅在于追求美少年,也追求其他一切美好的存在物。
他认为,爱神威力无穷,支配着全部的神和人的事情,把情欲导向一切事物的对立与和谐的运动。
但无论是包萨尼亚还是鄂克西马柯,都是试图从理性的角度来称颂爱神的威力无穷。
而接下来的阿里斯多潘着以神话故事来说明爱神的力量:从前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和阴阳人。
由于阴阳人的强大力量给诸神带来了威胁,于是宙斯将原本圆形的阴阳人切成均等的两半。
所以,这一类人,一出生便总在希冀着寻找自己的另一半而结合成整体。
阿里斯多潘的描述,给予相爱的人的爱欲一个相对合理的解释。
它恰到好处的描述了相爱的人狂热爱欲的根源,也仿佛是在暗示人与人的结合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需求,就如同吃饭休息一般。
人所具有的强烈的爱欲,也是根源于要回归自然的状态。
它说明了爱具有排他性、永恒性、相互性。
“你是我的唯一”这句现代的歌词在阿里斯多潘的神话中的到很好的证明。
他也是在告诫人们,应当严肃的对待自己的爱情。
随后的阿伽通着仅一味的从正面将完美的特征赋予爱神,颂辞中充满堆砌之辞。
他认为,爱神拥有正义、明智、勇敢、智慧等品质。
人间所有有生命的东西都是爱神孕生和滋爱的。
爱神是最高最美好的善。
显然,阿伽通的颂辞没有改变他演说家的风格。
虽然华丽的辞藻给他自己带来了光彩,也给爱神带来了荣光,但并未能帮助人们了解爱神是什么。
睿智的苏格拉底不满足这样的颂辞,便反问阿伽通而迫使其赞同:爱神是缺少、没有美并且没有好东西。
苏格拉底的雄辩能力在此处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接下来,他引出他与迪欧玛的谈话内容:第一、爱神是介于人与神之间的精灵。
他处在贫与富之间、智慧于无知之间、爱与被爱之间。
所以,他总是在奔赴先智慧,期盼着爱,追求着美好。
所以,凡属于美好的东西、幸福的期盼,都是每个人心中最大的,最强烈的爱。
这对于拥有广博智慧但有一直自称其无知的苏格拉底的言论,应该是一个很好的解释:他是一个处在智慧与无知之间的永远追求更高智慧的爱智者——哲学家。
第二、爱通过生育而获得延续并因此获得不朽。
生育可分为两种:肉体的生育和灵魂的生育。
人们追求与美好而神圣的肉体或灵魂投合,而生育出同样美好的后代,使肉体或灵魂在美中得到延续,获得不朽。
凡人可以同多肉体的生育,将爱植根于子女中,使其代代相传,世世相续,并因此获得永恒不死。
在这里,爱欲转换成了自然与灵魂的延续的原始力量。
两性的结合、生育,是一件神圣的事情,它使有限的生命获得了永恒的形式,爱欲的本质就是欲求不死。
而追求灵魂不朽的人,则可以用辉煌的荣誉、伟大的作品、高尚的品德来时自己的灵魂获得永存。
第三、爱的阶梯。
爱往往是从美好的形象发生,深入进而爱灵魂,再上升为爱知识,最后便可发现美本身。
追求美的过程,就如爬梯子般逐步上升,由浅到深,随着爱的渐渐深入而最终到达美本身。
而最终到达的美本身,是永恒、无终始、无增减的。
而一个人只有触及到真实的美,才能生育真实的美,才能使爱到达永恒。
再次回到阿里斯多潘的神话中,我们可以发现,当阴阳人终于找到自己的另一半而获得全整后,其爱欲便能得到消解。
生命与爱欲因时代相传的孩子而得以延续。
但这种延续,只是在情欲满足后在一次以生命的形式进行简单的重复,而缺少了更为高远的追求。
而苏格拉底的爱的阶梯恰恰提供了一个让凡人生命可以在更高层面上获得延续的途径。
通过爱的阶梯,是人的生命的延续超越了对肉欲的追求,进而对知识,灵魂,美本身的追求。
只有超越了肉欲,才能使人的灵魂获得华,精神家园芬芳四溢。
有了美的居住,人的心灵将不再孤独流浪。
而这种对美的追求,也因而有了原始的呼唤而变得无法抵挡,正如海德格尔说描写的终日“烦”、“忧”、“惧”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无法拒绝的诱惑,一个永恒的拯救。
关于对爱神的颂辞,在阿伽通和苏格拉底的对话后便基本结束了。
回顾每个人的颂辞,我们可以看到一段了解探究爱神的精神历程。
从自然社会到伦理道德,从神话起源到完美特征,都透出先哲们无法掩抑的智慧之光。
对于爱神的探究到爱本身,美本身,都让我们更深刻的了解了古希腊时代真挚而朴素的这哲学观点。
正在进行着生活的我们,是爱与美的追求的实践者。
先哲们关于是爱的延续,以及对美本身的终极目标的追寻,终将给予我们最高的启示和鼓励。
在柏拉图的对话中,《会饮篇》与《理想国》,一个指向人内心的隐秘处、一个放眼社会构建,它们很自然地成为最为著名篇目。
《会饮》的主题是人类的情爱,这是人类情感与行为神秘而复杂的领域。
为了让的问题清晰地呈现出来了,并给出了经典答案,柏拉图着实下了一番功夫。
尽管我们将《会饮》称为“对话”,其实,它并不是你一言我一语的社交场合的谈话,而是像戏剧里表现的那样,主题始终与修辞、演讲、口才这些问题紧密相联。
《会饮篇》是由特定的角色非常正式的表演而完成的,柏拉图是导演。
《会饮》采用了多重转述的叙诉方式,理了半天才明白是谁说给说再传给哪一位的。
也许真实的情况就是这样的?然而,在柏拉图那里只有一个真相,那就是理念。
因为是柏拉图,其中定有深意?读完全篇,我才有了个大致的猜测。
康德说自己比柏拉图更了解柏拉图,我不会生出他那样的自信来。
从结构上看,《会饮篇》中有一个明确的分界线。
前面的部分闲言碎语较多,宴游的东家Agathon刚刚拿了个剧作头奖,前一天的庆功宴朋友们喝高了,至今还不舒服。
大家约定:今天酒就随意了,不再狂饮。
随后遣走了吹箫女,在场的均是纯爷儿们,好说话。
这样一来,柏拉图预设了一个清醒、男性、理性的讨论的语境,大家可以安静地坐下来、正儿八经地谈欲望、情爱。
然而,从讨论开始到结束,参与者屡屡突破预设的界限。
大伙总是爱搬出神话故事来说事儿。
希腊神话至少有泰坦、宙斯两个不同的谱系,可考的版本有荷马、荷西奥德、奥维德的经典作品以及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等人的剧作,加上民间流传的各种版本,他们说的到底是哪一出,没法当真深究。
这可能与轴心时代的人们谈论的习惯有关吧。
古希腊人子虚乌有地编神话,东周人望文生义地引经据典,刚刚有了点文化不拿来装点一下怎么得了?还有,Agathon与Socrates斗嘴,希望让酒神Dionysus来判定谁更智慧;Socrates的演讲基本上转述Diotima的意见,完全转到了女性立场;最后,喝得烂醉如泥的Alcibiades登场,代表酒神宣布Socrates是最智慧的人(明明是Diotima道出了情爱的真理。
Socrates与Diotima 是双性同体的完美肉球?)。
柏拉图醉心于围绕主题、语境游离所带来的张力?事实上,如果剔除了女性、激情与情感,我们的情爱还能剩下多少可以谈论的东西?接下来,柏拉图所挑选的演员次第登场,赞美爱神,发表关于情爱的意见。
Phaedrus 与Pausanias职业不详,前者可能来自军队或商界,后者大概是法律或公共服务方面的朋友;Eryximachus是医生,由于当时的医学与数学、几何学、生物学还没完全摆脱一锅煮的状态,彼此联系紧密,医生完全可以代表科学界的意见;Aristophanes是喜剧剧作家、Agathon是悲剧剧作家,他们是诗意的代表;Socrates是哲学家;最后登场的Alcibiades 的职业已经不重要的了,他的作用便是赞美Socrates或Diotima的智慧,为这次富有成果的宴游做一个热闹的总结。
人们谈论问题,其实是在谈论自己的生活,会饮的参与者也不例外。
柏拉图所选择角色的职业背景意味着:他想集中由常识到哲学各层次的经验和知识,对人类情爱做一番全面的考察。
古希腊的会饮并不像我们现在围坐在餐桌旁的宴会,而是在房间放置些可倚可躺的床榻,两两共用一床榻,边喝边聊,喝多睡一会儿,醒过来再喝再聊。
现在Agathon与Socrates共躺一塌,他们可以很方便地交谈。
这是小组讨论,大会交流则要一个一个的来。
大家约定按照座次发言,轮到Aristophanes时出现个小变化。
Aristophanes 不停地打嗝闹动静,只好让排在后面的Eryximachus医生在前面先说了。
柏拉图安排这个桥段意图有二:一是调节会饮的气氛,医生的发言枯燥乏味,背景声响是Aristophanes不时闹出来的动静,是个有趣的场景;二是编排出一个有序的出场顺序。
Phaedrus、Pausanias、Eryximachus、Aristophanes、Agathon、Socrates、Alcibiades次第登场,常识性的、科学的、诗意的、哲学的层层推进。
柏拉图设计了一个将讨论主题推向高潮的路线。
Phaedrus 东拉西扯,硬着头皮完成了演讲。
看完他这一幕,真的缺乏再往下去读的兴致。
在他梦游般的言谈中,可以清理出:相互激励、热诚、勇敢、生命等与情爱相联系的关键词,这些经过后面发言语言砥砺才变成了珍珠,在他手里全是垃圾。
通读全篇才能明白柏拉图的意图,他想让讨论的主题在层层包裹之下慢慢绽放,最后开出智慧的花朵来。
不过,我们今天来看,这个开头不是一般的差劲。
古希腊人闲散得很,比如:披着袍子不吃不喝不睡没日没夜地站在一个地儿看天空,在大街上遇到人云山雾罩地扯上半天总会有人捧场,……闲适散漫也影响到了它们的阅读,溜溜达达了半天还没切入正题,他们也会接着读下去的,没人吹催你交读书报告,天还早,急什么?不像现在的好莱坞电影开演五分钟还没有床戏,票房一定很惨。
有了古希腊才有我们所说的科学、哲学和现代社会,这确是个奇迹。
轴心时代的希腊与中国的共同点是:你可以随边说话,而且有人听;最大的不同是:古希腊人怎么说都有人认真地听,先秦人说出的话,人们很少往心里去装着很认真地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