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形的力量教学设计(代)
小学科学23《拱形的力量》教案
小学科学23《拱形的力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23课《拱形的力量》。
本课主要围绕拱形结构展开,详细内容涉及拱形的定义、特点、应用以及拱形在生活中的实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拱形的优越性,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拱形的定义和特点,掌握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拱形结构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拱形的定义、特点和应用。
难点:理解拱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以及拱形受力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拱形模型、图片、实验器材等。
学具:每组一张白纸、剪刀、胶带、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拱形建筑,引导学生关注拱形结构。
2. 讲解:介绍拱形的定义、特点和应用,让学生了解拱形的基本知识。
3. 实践:分组进行拱形实验,观察拱形受力情况,讨论拱形的优越性。
4.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实例,讲解拱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制作拱形模型,并测试其承重力。
7. 课堂拓展:介绍其他类型的结构,如三角形、矩形等,并与拱形进行比较。
六、板书设计1. 拱形的定义、特点、应用。
2. 拱形受力原理。
3. 生活中的拱形实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举出生活中的三个拱形实例,并说明它们的特点。
答案:例如:拱桥、隧道、体育馆等。
2. 作业题目:为什么说拱形具有优越性?答案:拱形能够将受力均匀分布,使结构更加稳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拱形的力量。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拱形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以提高教学效果。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类型的结构,了解它们的优缺点,并尝试将拱形与其他结构相结合,设计出更稳固、美观的建筑。
教科版科学六上《拱形的力量》参考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拱形的力量》参考教案一. 教材分析《拱形的力量》这一节内容位于教科版科学六上第五单元《建筑物》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主要通过探究拱形结构的受力特点,让学生了解拱形结构在建筑物中的应用,以及拱形结构的优势。
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从实际建筑物中观察拱形结构,通过实验和探究,分析拱形结构的受力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示意图等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观察、实验能力。
然而,对于拱形结构的受力特点和拱形结构在建筑物中的应用,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拱形结构的受力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拱形结构的受力特点,知道拱形结构在建筑物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建筑物的欣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拱形结构的受力特点。
2.难点:拱形结构在建筑物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实际建筑物中的拱形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实验法:让学生进行拱形结构受力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拱形结构的受力特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拱形模型、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
2.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实际建筑物中的拱形结构,引导学生关注拱形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拱形结构的受力特点,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拱形结构能够在建筑物中承受重力?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拱形结构受力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拱形结构的受力特点,总结拱形结构的优势。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优秀教案3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优秀教案3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拱形的力量》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拱形的定义、拱形的结构特点、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拱形的设计原理。
主要围绕拱形的基本概念和数学原理进行深入讲解,并通过实例分析拱形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拱形的基本概念、结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到拱形在工程领域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拱形设计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拱形的定义、结构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拱形模型、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直尺、圆规、三角板、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拱形桥梁、建筑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拱形的特点和应用。
2. 知识讲解:1) 拱形的定义:介绍拱形的基本概念。
2) 拱形的结构特点:分析拱形的受力原理和优点。
3) 拱形的应用:举例说明拱形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通过典型例题,讲解拱形设计原理及其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团队协作:分组讨论,设计一个拱形结构,并分析其受力情况。
六、板书设计1. 拱形的定义2. 拱形的结构特点3. 拱形的应用4. 拱形设计原理5. 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解释拱形的定义和结构特点。
2) 举例说明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3) 计算给定拱形的高度和跨度。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拱形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原理掌握程度,以及对实践应用的兴趣。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拱形在建筑、桥梁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拱形设计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2. 例题讲解:通过典型例题,讲解拱形设计原理及其计算方法。
3. 作业设计:特别是计算给定拱形的高度和跨度。
小学科学3《拱形的力量》(教案)
小学科学3《拱形的力量》(教案)导语:《拱形的力量》是小学科学课程中的一节重要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理解和掌握拱形结构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本教案将以常用的拱桥为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分析和运用拱形力量的原理和特点,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拱形结构及其在建筑中的重要应用。
2. 学生能够掌握拱形的基本力学原理。
3. 学生能够运用拱形原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展示板2. 拱桥模型3. 尺子、橡皮筋、木片等实验材料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5分钟)将一张拱桥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引起学生对拱形结构的好奇和兴趣。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询问他们是否了解和见过这样的拱形结构。
Step 2: 引入拱形结构的力学原理(10分钟)1. 展示幻灯片或实物拱桥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检查拱桥的形状和构造。
2. 谈论拱桥的设计和建造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如稳定性、承重能力等。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拱桥能够承受重力并保持稳定?为什么拱桥上的砖块不会落下?Step 3: 探究拱形受力原理(20分钟)1. 分组进行实验:每组学生分别取一张木片,在木板上搭建一座简易拱桥模型,使用尺子量取木片的弯曲程度。
2. 学生观察木片的形状,并思考为什么木片弯曲成拱形后更加坚固。
3. 学生讨论拱形结构的特点,如能够均衡分布外力、承重能力强等。
4.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拱形结构的力学原理:拱形结构将外力通过弧线传递到基石上,形成压力分布的平衡。
Step 4: 拓展拱形结构的应用(15分钟)1. 教师给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拱形结构的图片,如拱门、拱顶等,并简单介绍其用途和特点。
2. 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究任务:选择一个拱形结构并调查其设计、建造和应用的相关信息,展示给全班同学。
3. 各小组依次进行展示和讨论,学生之间可以互相提问和交流。
Step 5: 运用拱形原理解决问题(25分钟)1. 提问学生一道问题:如果给你一块弯曲的木片,请问你会如何将它恢复直线形状?2. 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尝试使用拱形原理解决这个问题。
拱形的力量教案与反思
拱形的力量教案与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工程力学》第四章第三节“拱形结构及其受力特点”。
详细内容包括:拱形的基本概念、拱形的受力分析、拱形在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拱形的基本概念,掌握拱形结构的受力特点。
2. 能够运用力学原理对拱形结构进行受力分析。
3. 了解拱形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拱形受力分析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拱形的基本概念、受力特点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拱形模型、挂图、PPT。
2. 学具:力学计算器、草稿纸、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拱形桥梁图片和实际工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拱形结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拱形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受力特点。
(2)通过PPT和挂图,展示拱形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一道典型例题,讲解拱形受力分析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力学原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5分钟)布置23道与例题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讨论与答疑(10分钟)针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拱形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受力特点。
2. 拱形受力分析的计算方法。
3. 拱形在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拱形的基本概念及其受力特点。
某一拱形桥梁,半径为R,拱顶承受垂直向下的荷载F。
答案:(2)利用力学原理,计算拱顶处的弯矩和剪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拱形结构的受力特点及计算方法掌握程度较好,但在实际应用方面的理解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1)了解其他类型的拱形结构,如圆弧拱、抛物线拱等。
(2)研究拱形结构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的受力性能。
(3)探讨拱形结构在新型建筑材料中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拱形受力分析的计算方法。
小学科学23《拱形的力量》(教案)
小学科学23《拱形的力量》(教案)拱形的力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拱形结构以及拱形结构的特点。
2. 理解拱形结构如何利用力量支撑重物,以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辨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拱形结构的示意图、石桥的图片、小汽车、玻璃弹珠、干净的水杯等。
2. 学生准备:学生课本、笔、笔记本等。
三、教学过程导入(10分钟)1. 教师呈现一幅石桥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你们见过这样的桥吗?这种桥是如何支撑起来的?2. 引导学生讨论,收集他们对拱形结构的初步了解,记录在黑板上。
展示(15分钟)1. 教师以示意图的形式展示拱形结构,解释其特点:由多个拱壳组成,能够将上方的重力传递到两个支点上。
2. 利用小汽车作为实例,演示拱形结构的力学原理:将小汽车放在两个支点上,它能够稳稳地支撑在上面并不掉下来。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拱形结构能够支撑重物?探究(35分钟)1. 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个玻璃弹珠和一个干净的水杯。
2. 学生将玻璃弹珠从不同的高度落入水杯中,观察水杯边缘的变化。
3. 学生小组共同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a. 为什么水杯的边缘变形?b. 水杯边缘发生变形后,对玻璃弹珠的影响是什么?c. 在实验过程中是否有发现类似于拱形结构的原理?归纳总结(10分钟)1. 学生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和讨论的结论。
2.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拱形结构能够利用力量将上方的重力传递到两个支点上,从而支撑起重物。
拓展应用(25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拱形结构的例子,如拱桥、拱形天花板等,并邀请学生讨论其应用领域和价值。
2. 学生小组分工合作,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拱形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写一篇短文介绍该结构的原理和应用。
3. 学生互相交流,并准备进行展示。
四、教学拓展1. 小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身边的物体,如拱形门、拱形窗户等,进一步理解拱形结构的应用和价值。
2. 教师可以进一步探究不同形状和材料的拱形结构对重物支撑的影响。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拱形的力量》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拱形的力量》教案一. 教材分析《拱形的力量》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拱形的结构特点和承重原理,探索拱形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拱形的优势,并通过实验验证拱形的承重能力。
内容联系实际,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周围事物的结构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拱形的承重原理和拱形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实验,让学生深入理解拱形的力量。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拱形的结构特点,知道拱形具有很好的承重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探究拱形的承重原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感受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拱形的结构特点和承重原理。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拱形现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拱形模型、实验器材(如重量物、尺子等)。
2.课件:相关的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拱形结构,如桥、屋顶等,引导学生关注拱形的结构特点,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5分钟)呈现拱形的结构特点和承重原理,让学生对拱形有更深入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验证拱形的承重能力。
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实验的安全和准确性。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总结拱形的承重原理,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学生讨论拱形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如桥梁、体育馆等,联系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强调拱形的结构特点和承重原理。
教学设计拱形的力量
教学设计:拱形的力量引言:在教学中,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效地传递知识。
本文将讨论教学设计中一个有力的工具——拱形结构,并探讨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拱形结构的定义和特点拱形结构是一种受力形式为压力的结构,由多个相互支撑的石块或其他材料组成。
其特点是能够将外部的压力力线聚集到支撑点上,并将力分散到结构的四周,从而实现强度的提升和稳定性的增强。
二、拱形结构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1. 强调整体性与连续性:拱形结构的特点之一是整体性和连续性。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有机地结合各个知识点和概念,构建一个连贯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教授数学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引入公式推导的思路,使学生逐步理解数学概念的发展和衍生关系,从而加深对数学原理的理解。
2. 加强学习的稳定性:拱形结构的特点之二是稳定性。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引入案例分析、实验探究等方式,提供多样的学习形式,从而增强学习的稳定性。
例如,在教授科学实验的时候,我们可以设计一系列有趣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并观察实验结果,从而深化对科学原理的理解。
3. 提升学习的效果:拱形结构的特点之三是有效地分散力量。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分层渐进的教学方法,逐步增加学习的难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授英语写作的时候,我们可以从简单的单词和短句开始,逐渐引入复杂的语法结构和篇章组织方式,从而帮助学生提升英语写作的能力。
4. 促进学生的互动与合作:拱形结构的特点之四是支撑点相互作用。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或角色扮演等方式,鼓励学生进行互动和合作。
通过相互学习和交流,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并培养合作与沟通能力。
三、拱形结构教学设计的案例分析以化学教学为例,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拱形结构的实验教学项目。
首先,我们引入一种特定的化学反应,比如酸碱中和反应。
然后,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设计实验条件和分析实验结果等步骤,让学生逐步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巧。
小学科学23《拱形的力量》教案(1)
小学科学23《拱形的力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23课《拱形的力量》。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拱形的特点与优势、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拱形承重实验。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拱形的特点,知道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理解拱形能承受较大压力的原因。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勇于探索、积极实践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拱形能承受较大压力的原因。
教学重点:拱形的特点与优势、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拱形桥模型、拱形承重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
学具:每组一个拱形桥模型、拱形承重实验器材、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图片:赵州桥、悉尼歌剧院等拱形建筑。
(2)提问: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为什么采用拱形设计?2. 自主探究(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拱形能承受较大的压力?3. 例题讲解(1)讲解拱形的特点及优势。
(2)解释拱形能承受较大压力的原因。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应用拱形的例子。
(2)进行拱形承重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2)拓展: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拱形原理来改进生活设施。
六、板书设计1. 拱形的特点:曲线结构、承重力强。
2. 拱形的优势:承受压力大、节省材料。
3. 拱形的应用:赵州桥、悉尼歌剧院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活中应用拱形的例子。
(2)简述拱形能承受较大压力的原因。
2. 答案:(1)如:拱形桥、拱形门等。
(2)因为拱形结构可以将压力转化为水平推力,从而分散压力,使整个结构更加稳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拱形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以及实验操作过程中的问题。
2. 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其他类型的桥梁结构,比较它们的优缺点,激发学生对桥梁工程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拱形能承受较大压力的原因。
教科版科学六上《拱形的力量》教案(2)
教科版科学六上《拱形的力量》教案一、教学内容1. 拱形是一种稳定的结构,能够承受较大的力。
2. 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及其优点。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拱形的结构特点,认识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2. 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拱形的结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承受力的优势。
难点:理解拱形结构在承受力方面的优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拱形桥梁模型、挂图、实验器材等。
2. 学具:A4纸、剪刀、胶带、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拱形建筑图片(如拱桥、拱门等),引导学生关注拱形结构,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建筑会选择拱形结构呢?拱形有什么特别之处?”2. 探究活动一:拱形的结构特点(1)学生分组,用A4纸制作不同形状的模型(如三角形、正方形、拱形等)。
(3)引导学生发现拱形结构的特点:稳定、能够承受较大的力。
3. 探究活动二: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1)展示拱形桥梁模型,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拱形在桥梁中的应用。
(2)讨论拱形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实例,如隧道、拱门等。
4. 例题讲解讲解与拱形相关的例题,巩固学生对拱形结构特点的理解。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拱形结构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拱形的结构特点稳定能够承受较大的力2. 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桥梁隧道拱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活中的拱形建筑。
(2)简述拱形结构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承受力的优势。
2. 答案:(1)生活中的拱形建筑:拱桥、拱门、隧道等。
(2)拱形结构特点:稳定,能够承受较大的力。
在生活中承受力的优势:拱形结构可以将受到的力传递到两侧的支撑点,减小中间部分的受力,从而提高整个结构的稳定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了拱形的结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教案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物理》第七章第三节“拱形的力量”。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拱形结构的定义与特点、拱形结构的应用、拱形结构的受力分析以及拱形结构的稳定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拱形结构的定义、特点及其应用,掌握拱形结构的受力分析,了解拱形结构的稳定性。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拱形结构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实用性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拱形结构的定义、特点、应用及受力分析。
难点:拱形结构稳定性的理解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拱形模型、多媒体设备、挂图等。
2. 学具:直尺、圆规、三角板、彩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赵州桥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古代工匠会选择拱形结构来建造桥梁?拱形结构具有哪些优点?2. 基本概念(1)介绍拱形结构的定义及特点。
(2)展示拱形结构在实际中的应用,如桥梁、隧道、体育馆等。
3. 受力分析(1)分析拱形结构的受力原理。
(2)通过实例讲解,使学生理解拱形结构在受力时的优势。
4. 稳定性探讨(1)探讨拱形结构的稳定性。
(2)分析影响拱形结构稳定性的因素。
5.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拱形模型的制作。
(2)通过实验,观察不同拱形结构的稳定性。
(2)拓展:探讨拱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及未来发展。
六、板书设计1. 拱形结构的定义与特点2. 拱形结构的应用3. 拱形结构的受力分析4. 拱形结构的稳定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拱形结构,说明其受力原理及稳定性。
2. 答案:(1)受力原理:拱形结构在受力时,压力通过拱脚传递到基础,使拱顶受到的压力较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深入理解拱形结构的特点、受力原理和稳定性。
小学科学23《拱形的力量》教案
小学科学23《拱形的力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23课《拱形的力量》。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拱形结构的定义、特点以及它在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章节内容为:第一章《生活中的科学》第三节《形状与结构》。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拱形的基本概念,知道拱形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拱形结构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实验,让学生掌握拱形结构的基本概念,理解拱形的力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拱形模型、图片、实验器材等。
学具:彩泥、纸张、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拱形桥梁、拱形门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提问:为什么这些结构要设计成拱形呢?2. 例题讲解(1)讲解拱形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拱形的结构特点。
(2)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拱形结构在承受力量时的变化,理解拱形的力量。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用彩泥制作拱形结构,观察其承受力的大小。
(2)讨论:如何让拱形结构更加稳定?(2)举例说明拱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桥梁、隧道等。
六、板书设计1. 拱形的力量2. 内容:(1)拱形的基本概念(2)拱形的结构特点(3)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生活中至少三个应用拱形结构的例子。
(2)为什么说拱形结构具有较大的承受力?2. 答案:(1)拱形桥梁、拱形门、拱形隧道等。
(2)因为拱形结构能将受到的力量均匀分布,从而具有较大的承受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拱形的概念和特点掌握较好,但在实验操作中,部分学生对拱形结构的制作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收集生活中拱形结构的例子,进行分享和交流。
拱形的力量教学设计
六年级
科 目
科 学
班级人数
42
场 所
教 室
教学反思
课 型
《拱形的力量》(第一课时)
(●新授课 ○复习课 ○拓展课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2.培养学生反复实践认真操作。
过程与方法:1、根据观察到的拱形产生的形变来推想它受力的状况。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概括的能力。
程序性知识:测试纸拱的承重能力。用纸拱做实验研究拱形的承重特点,材料好找、简单易行,实验中不断想办法控制拱变形的问题,使纸拱不断承载更大的重压。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认识拱形承重的特点。
元认知知识:1、搭一个瓜皮拱。纸拱毕竟是一个不会轰然垮塌的拱,做一个瓜皮拱不但饶有趣味,而且更能感受到拱形承重的特点。当学生小心翼翼地把很滑的、小块的瓜皮搭成一个拱,看到这个拱并未垮掉甚至还能承重时,他们对拱形的承重特点会感受很深,会惊叹拱形的“力量”大。两个活动相比,前者是更理性的探究,后者是更感性的制作,相辅相成。
3、2位同学用手抵住拱足,另一位同学用手用力压,边实验边说出自己的感受。
4、小结
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得更加紧密。
三、长寿的石拱桥
通过资料让学生感受我国历史上丰富多彩和发达的造桥工艺。
板书设计:
作 业
全班共同搭建一个瓜皮拱,要求学生课外做?
拓展性学习
2、实验要求:在纸拱上放垫圈(一个一个地放中间),你们观察到了什么情况?边实验边完成表格。
垫圈数
2
4
6
8
测拱高
发现
3、 学生实验,老师巡视并适当指导。
2024年教科版《拱形的力量》精彩教案优质版1
2024年教科版《拱形的力量》精彩教案优质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版《拱形的力量》,教学内容为第三章第一节“拱形的结构与特点”。
详细内容包括:拱形的基本概念、拱形的结构分类、拱形的主要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拱形的基本概念、结构分类和主要特点。
2. 能够分析并解释生活中拱形结构的原理和应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拱形的基本概念、结构分类和主要特点。
难点:拱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实际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实物模型、直尺、圆规等。
学具:铅笔、橡皮、纸张、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拱形结构,如桥梁、隧道、教堂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拱形结构的特点和作用。
2. 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拱形的基本概念、结构分类和主要特点。
(2)讲解拱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一道关于拱形结构的应用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5. 动手实践(15分钟)学生分组,利用学具制作拱形模型,观察并记录拱形结构的特点。
六、板书设计1. 拱形的概念、结构分类、主要特点。
2. 拱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制作拱形模型的方法和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拱形的基本概念和结构分类。
(2)举例说明拱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
(3)分析拱形结构的特点,并解释其优势。
2. 答案:(1)拱形是一种曲面结构,其分类有圆拱、椭圆拱、抛物线拱等。
(2)拱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桥梁、隧道、教堂等。
(3)拱形结构具有抗压能力强、跨度大、稳定性好等特点,使得其在工程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拱形结构的认知和理解程度,以及对实践活动的参与情况。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拱形结构,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设计。
拱形的力量教学设计(精选8篇)
拱形的力量教学设计拱形的力量教学设计(精选8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拱形的力量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拱形的力量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拱形能承受很大的力;让纸拱承受更大压力,不仅抵住拱足一种方法;2、过程与方法深入思考,提出增强拱形承重能力的方法,并动手实践探究,自己发现拱形的力量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拱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
激发学生课后继续探究拱形的承受力的浓厚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设计实验让纸拱承受更大的压力。
难点:如何更好地发挥出拱形承受的受力特点。
三、教学准备学生材料:各种纸拱、垫圈、记录单教师材料:自制课件、演示用的凳子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课件出示:赵州桥(图片)还记得赵州桥吗?桥洞什么形状?(拱形)2、这座桥离我们这么久远,为什么还这么牢固?(生发言)3、今天,我们就从“拱形的力量”上去找找答案。
(板书:拱形的力量)(二)探究新知活动一:认识拱形1、要研究拱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拱形。
2、介绍拱形:纸拱上面最突起的部分叫做“拱顶”;下面与左面接触的部分(即纸拱的这两端)叫做拱脚,也叫拱足;两拱足之间的距离叫“跨度”。
活动二:拱形承受压力的测试1、接下来,我们就用纸拱来代替石拱桥,垫圈代替桥上的重物,进行“赵州桥”承受压力的模拟实验。
实验前,有几点想法与大家交流下:(1)认真观察,及时记录。
(2)垫圈如何放?(①轻放②一个一个地放(实物演示/课件出示)③正中间)(3)实验中,如果纸拱褶皱了,还能继续用吗?(换纸拱)(4)倒塌标准?(以纸拱碰到桌面为准)(5)老师遇到一个问题:垫圈放到第三个塌下去了,我们说这个拱形能承受几个垫圈?课件出示:温馨提示1、2、32、现在,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把纸先卷一卷再松开,做成一个拱形,放在纸板上。
小学科学【优质课、示范课、研标课、公开课】拱形的力量【教学设计】.doc(说课、试讲、教案集)
《拱形的力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过程与方法:根据观察到的拱形产生的形变来推想它受力的状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边实验边思考,对不断深入研究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弄清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设法保持拱形的形状,使它承受更大的压力。
【教学难点】掌握拱的受力原理和如何更好的发挥出拱的受力特点的优势。
【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做拱形的纸,铁垫圈若干、小木块、搭瓜皮拱的瓜皮。
教师自己准备:课件、相关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师生交流:前面我们一起学习了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知道了改变材料的形状能够增强材料的抗弯取能力,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师:同学们,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师:好,全体同学面朝老师坐端正,上课。
一、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老师先问你们一个问题,你喜欢旅游吗?生:喜欢2.老师也很喜欢旅游,我搜集了几张图片,仔细观察一下你有什么发现?(展示图片) 这些图片都有什么共同点(这些建筑中都有一个什么样的形状?)3. 生…4. 没错,你们观察的很仔细,它们都有这样一个形状(板书:画图),我们叫它拱形(板书:拱形)。
拱形有两个脚,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拱足,拱的顶叫它-拱顶,两个拱足之间的距离也给它取个名字,叫跨度。
5. 同学们,这些建筑都有几百年,有的甚至有上千年的历史,却都保持的比较完好,想一想为什么它们都采用了拱形结构?6. 生:坚固、美观等7. 刚才同学们说了几个可能的原因,很多同学都觉得可能拱形的结构更坚固,拱形能承受比较大的力。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拱形,看它到底有多大的承受力,能够承受多大的力量。
(板书:拱形的力量)二、探究学习(一)测试纸拱承受的压力,分析拱形受力特点1. 师:要研究拱形,我们首先来做一个拱形,测试一下它的承受能力。
用什么材料?小纸片,我们把小纸片卷一卷,为了让纸拱对称,再从另一边卷一卷。
把它放在桌面上。
【教科版】科学《拱形的力量》优品教案1
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拱形的力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拱形可以通过材料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已获得的信息作出大胆而合理的猜想和假设,能设计对比实验并在实验的过程中进行思考,逐步深入地研究拱形比平形能承受更多压力的原因并对拱形受力情况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拱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科学技术的巨大力量;在探究活动中享受合作学习的乐趣。
二、教材重、难点:1、重点:探究拱形承受力大的原因。
2、难点:在结构性活动中构建“拱形由于可以通过材料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的科学概念。
三、教学准备:每组(托盘1个、垫圈15个、记录表、钉书钉盒、卡纸条)教师课件、自制教具(拱向外传递压力测量器)四、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引出问题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很美的建筑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投影课件),这些建筑物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猜想一下他们为什么要做成这样的形状?师:是不是真得像同学们猜想的那样拱形承受能力强,这节课就让我们来研究“拱形的力量”。
2、实验探究、解决问题⑴、对比纸拱桥与平桥承重能力师:你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实你们的猜想呢?生:用一张纸弯成拱形,抵上两个相同的物体,放上重物,看能承受多少重量。
师:这样行吗?生:应该进行对比,做一个拱桥和一个平桥。
师:你的想法很有道理,我们就一起试试。
那么做这个拱桥和平桥有什么要求吗?需要控制什么条件?全班交流、汇报(确定垫圈放的方式、桥架空的距离等)师:刚才同学们讨论的非常好,现在,实验前老师有些要求,看谁听得最仔细。
①请大家在托盘的背面做实验。
②做完实验后,两座桥要保持原样。
③不要在桥变形的过程中如垫圈。
④记住使用的垫圈数。
师:听明白了吗?接下来开始实验。
(刻意分发不同数量的钉书钉盒给各小组,希望他们使用不同数量的盒子抵住拱脚)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拱形的力量教学设计
拱形的力量教学设计拱形的力气教学设计11教学目标1.熟识拱形能够向下并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2.能依据观看到的拱形产生的形变来推想它受力的状况,并通过瓜皮拱的受力状况推想拱形受力时各部分相互挤压的作用,进一步理解拱形承重的缘由。
3.能乐观参与合作学习,并在争论过程中边试验边改进,不断加深争论。
2重点难点重点:1.熟识拱形受力时可以将力分散,并向下和向外传递,在拱足处转化成外推力和向下的力。
2.知道抵住外推力,可以使拱形承受更大的压力。
难点:瓜皮拱的受力状况推想拱形受力时各部分相互挤压的作用,进一步理解拱形承重的缘由。
3教学过程3.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1.图片:各种拱形结构的建筑物(课件出示)——这些建筑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拱形结构,板书拱形)2.古今中外,从城市到相间,拱形建筑到处可见,让我们一起来熟识一下拱形。
活动2【活动】争论拱形(二)争论拱形1.人们为何要将建筑物做成拱形?你是怎么想的?,真的如大家所说,拱形能承受很大的力吗?让我们一起来争论一下拱形的力气,导入及板书2.要争论拱形的力气,必需先要制作拱,看看我是怎么做的(演示纸拱的制作)3.猜猜看,这个纸拱能承受多大的压力,也就是能承受多少个垫圈?4.毕竟怎样,让我们一起通过试验来测试一下,请大家先了解一下试验的要求:(课件呈现)5.分组试验探究6.沟通板书:可承受确定的压力7.在刚才的试验中,你还发觉了什么?(拱足怎么啦?)板画(师板画拱形——同时介绍拱形的拱顶和拱足)(1)拱足向外移动了,这是什么缘由造成的?(2)拱顶受到的压力到了拱足变成了向外的推力,拱足部分真的有两个外推力吗,我们不妨体验一下:两人合作,一人拱顶处使力,另一人两个手指抵住拱足,体验外推力;8.除了外推力,向下的压力还有吗?(演示试验:沙平面受力压痕,板画完整的受力图)9.现在谁来说说看拱形受力有什么特点。
课件:拱形受力时可以将力分散,向下和向外传递,在拱足处转化成外推力和向下的力。
【精品】小学科学六年级科学 拱形的力量 教案
拱形的力量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认识拱形能够大大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2.了解拱形结构在建筑上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知道拱形提高抗弯曲的能力是如何得来的,认识拱形受力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拱形能够增强抗弯曲的能力。
难点:拱形如何加强抗弯曲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纸板、铁片、图片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让学生看一些著名拱桥的图片。
这是哪里?桥底下每两个桥墩之间的部分是什么形状?(拱形,引出课题)问为什么桥要做成拱形?特别是在古代,材料还不是很多,强度也不是很好的年代。
其原因在哪里?同学们原意和老师一起来解开这个千古之谜吗?(二)拱形承受压测试1.实验:做一个纸拱,试试它能承受压力吗?(用垫圈测试承受能力)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要求学生做好分工与记录)3.要求:测试纸拱能承受多大压力。
观察纸拱随着压力的增强,形状有什么变化。
4.分组表述自己的实验结果。
5.表述后,教师问:你们在实验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准备怎样解决?(三)让拱形承受更大的压力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1.怎样使纸拱能承受更大的压力。
2.提示:根据拱形受压变形的现象,寻找克服变形的方法。
3.学生实验:要求学生做好分工,并注意哪些量是要求不变的。
总结: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拱形各部分受到压力时会产生外推力,如果能抵住拱形的外推力,拱就能承受巨大的压力)。
(四)了解赵州桥及其他拱形建筑1.你们知道哪些拱形建筑?它们用的什么材料?2.关于赵州桥你们知道些什么?3.通过资料让学生感受我国历史上丰富多彩和发达的造桥工艺。
前面做实验的时候,老师为什么要强调拱的宽度要不变呢?如果改变拱的宽度(跨度),结果会怎样?①改变拱的宽度(减小和增大),其他条件不变,测试拱的承重能力。
②学生汇报实验,并得出结论。
(拱形越拱,承受的压力越大)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拱形的力量
教学设计拱形的力量引言:教学设计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它涉及到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等各方面。
而本文将探讨的主题则是教学设计中拱形的力量。
拱形作为一种特殊的结构形式,具有稳固、坚固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运用拱形的力量,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
拱形原理在教学中的应用:拱形原理是指将若干材料通过特定的排列方式形成一个颇具稳定性和坚固性的结构形式。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运用拱形原理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
比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可以遵循拱形原理中的“上紧下松”的原则,即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和概念,我们可以加大教学的力度,使学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而对于相对次要的知识点和概念,则可以适当减少教学的时间和力度,以避免学生过度负担。
这样,既能保证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学习效果,又能节省时间和精力,提高教学效率。
拱形思维在教学中的应用:拱形思维是指将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整体考虑,并通过综合的方式得出最佳解决方案。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运用拱形思维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们可以综合考虑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和学习目标,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综合运用讲解、实践、讨论、合作等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和角度来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在教学评价中,也可以运用拱形思维,综合考虑学生的不同表现形式和评价标准,制定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以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拱形设计在教学中的应用:拱形设计是指将教学中的各个要素进行有机的组合和搭配,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教学设计。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运用拱形设计来确保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各个要素进行有机的组织和搭配,使之相互协调、相互支撑,确保教学设计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拱形的力量》教学设计
代春生
一、教材说明:
《拱形的力量》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三课。
本单元是从不同形状结构的物体和它能承受力大小的视角,引导学生探究常见的形状和结
构。
前两课主要探究条形材料的抗弯曲能力与形状的关系,学生已经知道改变纸的宽度、厚度或者改变纸的形状都可以改变纸的抗弯曲能力。
本课选取生活中常见的拱形结构,希望学生在实践探究中不断发现问题,了解拱形受力的状况,找到拱形能承受较大压力的原因,提出增强拱形承重能力的方法。
学生能初步感受到生活中的许多小事物蕴含着大道理,科学技
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拱形结构,知道拱形结构的承重能力比横梁要强。
2、能根据实验观察发现拱形受力后形状的变化,分析出拱形受力的状况,再根据拱形的受
力状况,提出增强拱形承重能力的方法,并付之于实践探究。
3、能在合作探究中不断地思考,逐步深入地研究关于拱形的问题。
4、能初步感受到生活中的许多小事物蕴含着大道理,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
三、教学重点:
学生在实践探究中能根据拱形的形变来分析拱形受力的状况。
四、教学难点:
学生能根据拱形受力后形状的变化,分析出拱形受力的状况。
五、教学准备(按12组算):
学生:拱纸3条、垫圈30个、实验记录单
教师:拱纸10条、平纸3条、垫圈30个、实验记录单、螺帽25个、
六、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师:今天我带来了一样夏天我们都爱吃的水果,(投影“西瓜”图片),什么?
2、上课前,我们先来分享这又甜又脆的西瓜吧!(演示“西瓜切成两半”),(演示“西瓜
切成一块一块”)来!张大嘴巴一起吃。
3、(演示“西瓜取掉瓜肉”)阿呜!阿呜!吃完了西瓜肉,留下了一个什么形状?
4、对了,这是一个用西瓜皮做成的科学探究的模型——拱形。
(板书:拱形)
一、谈话引入
1、师:刚才我们从西瓜说到了拱形,在生活中还有许多拱形的结构,请看(投影图片),对于拱形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2、生说。
3、师:综合大家的问题,主要的疑惑是我们生活中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拱形结构,拱形有
什么作用?今天我们就从“拱形的力量”上去找找答案。
4、出示课题:拱形的力量。
二、平纸与拱纸承重能力的比较
1、师:要了解拱形的力量有多大,我们不妨拿一张拱纸和一张平纸来做个比较,(出示拱纸、平纸)
2、师:(1)这两张纸的材料和大小都一样,跨度都是12厘米,现在如果在纸的中间轻轻地放垫片(出示垫片),你们估计一下哪张纸的承重能力强一些?
(2)检验一下,以碰到这个面为标准。
请数好。
(师演示,板书:)
3 8
3、相同材料和大小的纸,哪种形状的承重能力强一些?
4、为什么拱形纸的承重能力比较强呢?你能做出自己的解释吗?
5、刚才大家只关注纸能承受几颗垫片,忽略了它在承重过程中形状的变化,看一看当老师在两种纸上各放1个垫片时,平纸和拱纸的形状各有什么变化?放2个、3个垫片呢?
6、学生汇报:平纸向下凹,拱纸的脚(拱脚)向两边推(伸展)开去。
如果再在上面加一个垫片,平纸往下凹得更厉害了,拱脚也向两边推(伸展)得更开了。
7、师(板书:)
8、(1)静止的拱脚向两边推开,说明肯定对它施加了一个力,我们把这个力称为外推力,那么这个外推力来自于哪里呢?(垫片向下的压力)
师出示悬空的垫片,这样吗?压在拱纸上的垫片对拱纸产生了一个向下的压力。
(板书:)
(2)垫片的压力是向下的,而“拱纸”的拱脚怎么会向两边推(伸展)呢?谁能解释一下这种现象?(向下压的力传向两边,所以,“拱脚”才会向两边推。
)
9、小结:
(1)动画演示(拱形受力状况)。
(2)出示文字(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产生外推力。
)
三、使拱形承受更大的重量
1、师:刚才的拱纸只能承受n个垫片,如果我想多放几个垫片,使拱纸承受更大的重量,你们有什么办法?
2、生答:拱足两边用物体抵住。
(板书:)
3、布置注意点:
(1)师:这个主意听起来挺不错的,我给大家提供的抵住拱脚的材料是螺帽(出示螺帽)。
(2)实验前,先要设计好你们的方案,需要几颗螺帽?怎么摆放?画在这张实验单上(投影实验单),螺帽可以放在上面描画,等会儿,小组凭这份方案到老师这里领取实验材料。
(3)实验时:
A、拱形放在这张实验单上测试,两只拱脚放在实验单的两条竖线记号上,如果不到12厘米,请你轻轻地拉一下拱纸,超过12厘米,就用螺帽抵住。
以碰到纸面为倒塌标准。
不能在纸发生形变的时候放垫片。
B、你们的方案要重复测试3遍以上,是不是一张拱纸测试3遍?为什么?每张拱纸测试
完后要更换。
C、在考虑让拱形承受更大重量的同时考虑材料的合理利用。
(4)实验后:
A、完成实验单,题目看大屏幕,填写的数据必须是你们认为最合理的一次,数字要写得大,满格。
B、实验单完成后,按组号贴在黑板上。
请大家分析各小组的数据,看看有什么发现?
4、学生实验,张贴“实验单”于黑板:
5、师:在刚才的讨论中,你们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排列、统计的方法)
6、分析:
(1)我们来找找,哪个组的拱纸承受的垫片最多?
你们组愿意把实验过程说给大家听一听吗?
你们还有什么经验要告诉大家吗?
(2)按螺帽数从多到少排列实验单,进行统计。
(板书:螺帽数垫片数)
(3)观察:抵住拱脚的螺帽数与拱纸承受的垫片数有什么关系?
抵住拱脚的螺帽数越多(重),能承受的垫片就越多。
(4)就黑板上的数据而言,抵住拱脚的螺帽数越多(重),能承受的垫片就越多,这是为什么?
抵住了拱形受压时产生的外推力。
(5)请大家关注:随着重量的增加,拱纸的形状有什么变化?
随着重量的增加,不光是拱脚会向两边伸展,拱的两侧也会向两边伸展,中间会向下凹。
中间向下凹说明拱受到一个向下的力,两侧向两边伸展说明拱受到一个向外的力。
7、归纳(演示动画):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产生外推力。
如果能抵住这个外推力,拱形就能承载很大的力量。
8、抵住了外推力,它的承重能力是不是会无限制增加呢?你怎么知道的?
不会无限制增加。
因为随着重量的增加,拱形的受力点会向下凹或者断裂,引起拱形倒塌。
9、举例:(出示图片)知道这个事儿吗?
四、搭建一个拱
1、师:刚才研究的拱都是老师发给大家的,想不想亲自动手来造一个拱呢?(投影:齐心协力来造拱)。
2、10个学生为一组搭建一个拱。
3、其他同学自由选择:
①看同学造拱,参与讨论。
②改进或继续拱纸的研究。
4、拱的承重测试。
5、奖励拱形结构的知识小卡片。
板书:拱形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