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第21讲 矩形、菱形、正方形精品导学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中考总复习:矩形、菱形和正方形教案

中考总复习:矩形、菱形和正方形教案

中考总复习:矩形、菱形和正方形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定义及性质;(2)掌握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判定方法;(3)学会运用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方法,探索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性质;(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矩形的性质(1)定义:有一个角为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2)性质: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对边垂直。

2. 菱形的性质(1)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菱形;(2)性质: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邻边垂直。

3. 正方形的性质(1)定义:有一个角为直角且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叫正方形;(2)性质: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邻边垂直,四条边相等。

4. 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判定(1)有一个角为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2)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3)有一个角为直角且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定。

2. 难点:矩形、菱形和正方形性质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引导学生思考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特殊性质。

2. 新课导入:介绍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定义及性质。

3. 实例分析:运用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4. 判定方法:讲解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判定方法。

5. 练习与讨论:学生分组练习,探讨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定。

五、课后作业:1. 复习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定;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3. 思考如何运用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性质;2. 利用几何画板或实物模型,直观展示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性质;3.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巩固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知识。

中考数学复习矩形、菱形、正方形教案

中考数学复习矩形、菱形、正方形教案

中考数学复习矩形、菱形、正方形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复习。

主要包括矩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2. 能够运用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难点:如何运用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尺子、圆规、直角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在一个矩形花园中,有一块菱形草地,求菱形草地的面积。

2. 自主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运用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3.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讲解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6. 板书设计:矩形性质:对角线相等,对边平行且相等。

菱形性质:对角线互相垂直,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正方形性质:对角线相等,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菱形、正方形相互关系:矩形是菱形的一种特殊情况,正方形是矩形和菱形的特殊情况。

7. 作业设计:题目1:已知一个矩形的面积为24平方厘米,长为8厘米,求宽。

答案:宽为3厘米。

题目2:已知一个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每条对角线的长度为5厘米,求菱形的面积。

答案:菱形的面积为10平方厘米。

题目3:已知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6厘米,求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

答案: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为9厘米。

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课堂小结环节,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2013-2014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学生版第二十一讲 矩形 菱形 正方形

2013-2014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学生版第二十一讲 矩形 菱形 正方形

第二十一讲矩形菱形正方形【基础知识回顾】一、矩形:1、定义:有一个角是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2、矩形的性质:⑴矩形的四个角都⑵矩形的对角线3、矩形的判定:⑴用定义判定⑵有三个角是直角的是矩形⑶对角线相等的是矩形【名师提醒:1、矩形是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矩形又是对称图形,对称轴有条2、矩形被它的对角线分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和两对全等的三角形3、矩形中常见题目是对角线相交成600或1200角时,利用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图形的性质解决问题】二、菱形:1、定义:有一组邻边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2、菱形的性质:⑴菱形的四条边都⑵菱形的对角线且每条对角线3、菱形的判定:⑴用定义判定⑵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是菱形⑶四条边都相等的是菱形【名师提醒:1、菱形既是对称图形,也是对称图形,它有条对称轴,分别是2、菱形被对角线分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和两对全等的三角形3、菱形的面积可以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计算,也可以用两对角线积的来计算4、菱形常见题目是内角为1200或600时,利用等边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解决的题目】三、正方形:1、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是正方形,或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是正方形2、性质:⑴正方形四个角都都是角,⑵正方形四边条都⑶正方形两对角线、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内角3、判定:⑴先证是矩形,再证⑵先证是菱形,再证【名师提醒:1、菱形、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正方形具有以上特殊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这四者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2、正方形也既是对称图形,又是对称图形,有条对称轴3、几种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都是从、、三个方面来看的,要注意它们的区别和联系】【重点考点例析】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勾股定理的应用,根据正切值设出未知数并表示出图形中的各线段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 对应训练A .12B .3C .23D .2考点二:和菱形有关的对角线、周长、面积的计算问题 AC :BD=1:2,则AO :BO= ,菱形ABCD 的面积S= .凉山州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性质和勾股定理,注意: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菱形的四条边对应训练2.(2013•凉山州)如图,菱形ABCD 中,∠B=60°,AB=4,则以AC 为边长的正方形ACEF 的周长为( )A .14B .15C .16D .17CF的长.对应训练3.(2013•三明)如图①,在正方形ABCD中,P是对角线AC上的一点,点E在BC的延长线上,且PE=PB.(1)求证:△BCP≌△DCP;(2)求证:∠DPE=∠ABC;(3)把正方形ABCD改为菱形,其它条件不变(如图②),若∠ABC=58°,则∠DPE= 度.考点四:四边形综合性题目点评:本题是运动型几何综合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全等三角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命题证明等知识点.解题要点是:(1)明确动点的运动过程;(2)明确运动过程中,各组成线段、三角形之间的关系;(3)运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避免漏解.对应训练4.(2013•营口)如图1,△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F是AC边上的一个动点(点F与A、C不重合),以CF为一边在等腰直角三角形外作正方形CDEF,连接BF、AD.(1)①猜想图1中线段BF、AD的数量关系及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直接写出结论;②将图1中的正方形CDEF,绕着点C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任意角度α,得到如图2、图3的情形.图2中BF交AC于点H,交AD于点O,请你判断①中得到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选取图2证明你的判断.(2)将原题中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改为直角三角形ABC,∠ACB=90°,正方形CDEF 改为矩形CDEF,如图4,且AC=4,BC=3,CD=43,CF=1,BF交AC于点H,交AD 于点O,连接BD、AF,求BD2+AF2的值.【聚焦山东中考】1.(2013•威海)如图,在△ABC中,∠ACB=90°,BC的垂直平分线EF交BC于点D,交AB于点E,且BE=BF,添加一个条件,仍不能证明四边形BECF为正方形的是()A.BC=AC B.CF⊥BF C.BD=DF D.AC=BF枣庄2.(2013•枣庄)如图,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中,M为边AD的中点,延长MD至点E,使ME=MC,以DE为边作正方形DEFG,点G在边CD上,则DG的长为()A B.C D3.(2013•临沂)如图,菱形ABCD中,AB=4,∠B=60°,AE⊥BC,AF⊥CD,垂足分别为E,F,连接EF,则△AEF的面积是.烟台4.(2013•烟台)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在BC上,四边形EFGB也是正方形,以B为圆心,BA长为半径画»AC,连结AF,CF,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其中正确的序号是(把你认为正确的都填上).6.(2013•济宁)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边AD、DC上的点,且AF⊥BE.(1)求证:AF=BE;(2)如图2,在正方形ABCD中,M、N、P、Q分别是边AB、BC、CD、DA上的点,且MP⊥NQ.MP与NQ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7.(2013•青岛)已知:如图,在矩形ABCD中,M,N分别是边AD、BC的中点,E,F 分别是线段BM,CM的中点.(1)求证:△ABM≌△DCM;(2)判断四边形MENF是什么特殊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3)当AD:AB= 时,四边形MENF是正方形(只写结论,不需证明)8.(2013•淄博)矩形纸片ABCD中,AB=5,AD=4.(1)如图1,四边形MNEF是在矩形纸片ABCD中裁剪出的一个正方形.你能否在该矩形中裁剪出一个面积最大的正方形,最大面积是多少?说明理由;(2)请用矩形纸片ABCD剪拼成一个面积最大的正方形.要求:在图2的矩形ABCD中画出裁剪线,并在网格中画出用裁剪出的纸片拼成的正方形示意图(使正方形的顶点都在网格的格点上).9.(2013•济南)(1)如图1,已知△ABC,以AB、AC为边向△ABC外作等边△ABD和等边△ACE,连接BE,CD,请你完成图形,并证明:BE=CD;(尺规作图,不写做法,保留作图痕迹);(2)如图2,已知△ABC,以AB、AC为边向外作正方形ABFD和正方形ACGE,连接BE,CD,BE与CD有什么数量关系?简单说明理由;(3)运用(1)、(2)解答中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完成下题:如图3,要测量池塘两岸相对的两点B,E的距离,已经测得∠ABC=45°,∠CAE=90°,AB=BC=100米,AC=AE,求BE的长.【备考真题过关】一、选择题1.(2013•铜仁地区)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A.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C.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D.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2.(2013•宜宾)矩形具有而菱形不具有的性质是()A.两组对边分别平行B.对角线相等C.对角线互相平分D.两组对角分别相等3.(2013•随州)如图,在菱形ABCD中,∠BAD=120°.已知△ABC的周长是15,则菱形ABCD的周长是()A.25 B.20 C.15 D.10重庆4.(2013•重庆)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B=6cm,BC=8cm,现将其沿AE对折,使得点B落在边AD上的点B1处,折痕与边BC交于点E,则CE的长为()A.6cm B.4cm C.2cm D.1cm 5.(2013•南充)如图,把矩形ABCD沿EF翻折,点B恰好落在AD边的B′处,若AE=2,DE=6,∠EFB=60°,则矩形ABCD的面积是()A.12 B.24 C.D.•巴中6.(2013•巴中)如图,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O,若AC=6,BD=4,则菱形ABCD 的周长是()A.24 B.16 C.D.7.(2013•茂名)如图,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AOD=60°,AD=2,则AC的长是()A.2 B.4 C.2 D.8.(2013•成都)如图,将矩形ABCD沿对角线BD折叠,使点C和点C′重合,若AB=2,则C′D的长为()A.1 B.2 C.3 D.4茂名9.(2013•包头)如图,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EFC是两个矩形,点B在EF边上,若矩形ABCD和矩形AEFC的面积分别是S1、S2的大小关系是()A.S1>S2B.S1=S2C.S1<S2D.3S1=2S2扬州10.(2013•扬州)如图,在菱形ABCD中,∠BAD=80°,AB的垂直平分线交对角线AC 于点F,垂足为E,连接DF,则∠CDF等于()A.50°B.60°C.70°D.80°11.(2013•绵阳)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8cm,BD=6cm,DH⊥AB于点H,且DH与AC交于G,则GH=()A.2825cm B.2120cm C.2815cm D.2521cm雅安12.(2013•雅安)如图,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BC、CD上,△AEF是等边三角形,连接AC交EF于G,下列结论:①BE=DF,②∠DAF=15°,③AC垂直平分EF,④BE+DF=EF,⑤S△CEF=2S△ABE.其中正确结论有()个.A.2 B.3 C.4 D.5二、填空题13.(2013•宿迁)如图,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活动框架,对角线是两根橡皮筋.若改变框架的形状,则∠α也随之变化,两条对角线长度也在发生改变.当∠α为度时,两条对角线长度相等.无锡∠B=60°,则菱形的面积为.攀枝花3则tanE= .苏州19.(2013•苏州)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是边CD的中点,将△ADE沿AE折叠后交AB于E,若BC=4,△AOE的面积为5,则sin∠BOE的值为.北京21.(2013•北京)如图,O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AC的中点,M是AD的中点.若AB=5,舟山23.(2013•舟山)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点E,F分别在边AB、BC上,AE=BF=1,点P从点C运动到点D时,线段O1O2中点G的运动路径的长是.荆州25.(2013•荆州)如图,将矩形ABCD沿对角线AC剪开,再把△ACD沿CA方向平移得三、解答题26.(2013•南通)如图,AB=AC,AD=AE,DE=BC,且∠BAD=∠CAE.求证:四边形BCDE是矩形.27.(2013•广州)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O,AB=5,AO=4,求BD的长.28.(2013•厦门)如图所示,在正方形ABCD中,点G是边BC上任意一点,DE⊥AG,垂足为E,延长DE交AB于点F.在线段AG上取点H,使得AG=DE+HG,连接BH.求证:∠ABH=∠CDE.29.(2013•黔东南州)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M是对角线BD上的一点,过点M作ME∥CD交BC于点E,作MF∥BC交CD于点F.求证:AM=EF.30.(2013•铁岭)如图,△ABC中,AB=AC,AD是△ABC的角平分线,点O为AB的中点,连接DO并延长到点E,使OE=OD,连接AE,BE.(1)求证:四边形AEBD是矩形;(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矩形AEBD是正方形,并说明理由.31.(2013•南宁)如图,在菱形ABCD中,AC为对角线,点E、F分别是边BC、AD的中点.(1)求证:△ABE≌△CDF;(2)若∠B=60°,AB=4,求线段AE的长.32.(2013•贵阳)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中,F是BC上任意一点,连接AF交对角线BD于点E,连接EC.(1)求证:AE=EC;(2)当∠ABC=60°,∠CEF=60°时,点F在线段BC上的什么位置?说明理由.(2)若点E是AB的中点,设∠DCF=α,求sinα的值.35.(2013•绥化)已知,在△ABC中,∠BAC=90°,∠ABC=45°,点D为直线BC上一动点(点D不与点B,C重合).以AD为边做正方形ADEF,连接CF(1)如图1,当点D在线段BC上时.求证CF+CD=BC;(2)如图2,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其他条件不变,请直接写出CF,BC,CD 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3)如图3,当点D在线段BC的反向延长线上时,且点A,F分别在直线BC的两侧,其他条件不变;①请直接写出CF,BC,CD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②若正方形ADEF的边长为22,对角线AE,DF相交于点O,连接OC.求OC的长度.36.(2013•盘锦)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3,点P是直线BC上一点,连接PA,将线段PA绕点P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PE,在直线BA上取点F,使BF=BP,且点F与点E在BC同侧,连接EF,CF.(1)如图 ,当点P在CB延长线上时,求证:四边形PCFE是平行四边形;(2)如图 ,当点P在线段BC上时,四边形PCFE是否还是平行四边形,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四边形PCFE的面积是否有最大值?若有,请求出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BP长;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中考数学复习矩形、菱形、正方形教案(1)

中考数学复习矩形、菱形、正方形教案(1)

中考数学复习矩形、菱形、正方形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复习矩形、菱形、正方形的相关知识。

具体内容包括:教材第十二章“四边形”中的12.1节“矩形的性质与判定”,12.2节“菱形的性质与判定”,以及12.3节“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及其判定方法。

2. 能够运用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及其判定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重点: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定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矩形、菱形、正方形模型。

2. 学具:直尺、圆规、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矩形、菱形、正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窗户、红绿灯、瓷砖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例题讲解:(1)矩形的性质与判定a. 通过矩形模型,引导学生观察矩形的性质,如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等。

b. 讲解矩形的判定方法,如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等。

(2)菱形的性质与判定a. 通过菱形模型,引导学生观察菱形的性质,如对边平行,对角相等,对角线垂直平分等。

b. 讲解菱形的判定方法,如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等。

(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a. 通过正方形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性质,如对边平行且相等,四角都是直角,对角线垂直平分且相等等。

b. 讲解正方形的判定方法,如有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矩形是正方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等。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定方法。

2. 相关例题及解答过程。

中考总复习:矩形、菱形和正方形教案

中考总复习:矩形、菱形和正方形教案

中考总复习:矩形、菱形和正方形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定义及其性质。

2. 掌握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判定方法。

3. 能够运用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矩形的性质矩形的定义矩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矩形的对角相等矩形的对边垂直2. 菱形的性质菱形的定义菱形的四边相等菱形的对角相等菱形的对角垂直3. 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的定义正方形的四边相等正方形的对角相等且垂直正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性质及其判定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索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性质。

2.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学会运用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利用图形软件,展示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动态变化,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矩形、菱形和正方形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它们的共同特点。

2. 新课导入:介绍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定义及其性质。

3. 课堂讲解:讲解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性质,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

4.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讲解中的参与程度、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2. 课堂练习评价:批改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题目,评价其对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价:批改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题目,评价其对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了解矩形、菱形和正方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拓宽视野。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其他性质及其应用。

人教版中考数学复习《第21讲:矩形、菱形、正方形》课件

人教版中考数学复习《第21讲:矩形、菱形、正方形》课件
BF=3x,由勾股定理得:AF2+BF2=AB2,即x2+(3x)2=22,解得
x=
10
,所以
5
3 10
,即
5
3x=
BF=
3 10
.
5
18
考点梳理自清
考法1
考法2
考题体验感悟
考法互动研析
考法3
3.(2017·江苏徐州)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O是边BC的中点,
连接DO并延长,交AB延长线于点E连接EC.
一半
5
考点梳理自清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题体验感悟
考法互动研析
考点四
考点三正方形(高频)
正方形
的定义
正方形
的性质
正方形
的判定
有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
做正方形
(1)正方形的对边平行
(2)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3)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4)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互相垂直平分 ,每条对角线
( C )
A.2 5
B.3 5
C.5
D.6
10
考点梳理自清
命题点1
命题点2
考题体验感悟
考法互动研析
命题点3
解析 如图,连接EF交AC于点O,根据菱形性质有FE⊥AC,OG=OH,
易证OA=OC.由四边形ABCD是矩形,得∠B=90°,根据勾股定理得
AC=

4 5
42
+
82 =4

5,OA=2 5,易证△AOE∽△ABC,则
考法3
考法1矩形的相关证明与计算
例1(2017·山东潍坊)如图,将一张矩形纸片ABCD的边BC斜着向

中考总复习:矩形、菱形和正方形教案

中考总复习:矩形、菱形和正方形教案

中考总复习:矩形、菱形和正方形教案第一章:矩形1.1 矩形的定义和性质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为直角的平行四边形称为矩形。

矩形的性质:矩形的对边相等且平行,对角相等,对边角相等。

1.2 矩形的证明和判定矩形的证明:已知一个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的证明方法。

矩形的判定:根据矩形的性质判定一个四边形是矩形。

1.3 矩形的应用矩形的面积计算:矩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

矩形的周长计算:矩形的周长等于两倍的长加两倍的宽。

第二章:菱形2.1 菱形的定义和性质菱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称为菱形。

菱形的性质:菱形的对角相等,对边相等且平行,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2.2 菱形的证明和判定菱形的证明:已知一个平行四边形是菱形的证明方法。

菱形的判定:根据菱形的性质判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

2.3 菱形的应用菱形的面积计算: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菱形的对称性:菱形具有旋转对称性和轴对称性。

第三章:正方形3.1 正方形的定义和性质正方形的定义:有一个角为直角的菱形称为正方形。

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的对边相等且平行,对角相等,对边角相等,四条边相等。

3.2 正方形的证明和判定正方形的证明:已知一个菱形是正方形的证明方法。

正方形的判定: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判定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

3.3 正方形的应用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

正方形的对称性:正方形具有旋转对称性和轴对称性。

第四章: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相互关系4.1 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共同性质矩形、菱形和正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对角相等,对边相等且平行。

4.2 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相互转化矩形和正方形的转化:正方形是特殊的矩形。

菱形和正方形的转化:正方形是特殊的菱形。

4.3 矩形、菱形和正方形在实际应用中的联系矩形、菱形和正方形在建筑、设计、工程等领域中的应用。

第五章:中考题型解析5.1 中考题型一: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解析中考题目中关于矩形、菱形和正方形性质和判定的题目。

中考数学复习矩形、菱形、正方形教案

中考数学复习矩形、菱形、正方形教案

中考数学复习矩形、菱形、正方形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复习初中数学中的矩形、菱形和正方形。

教学内容依据教材第九章第二节,具体包括:1. 矩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2. 菱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3. 正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4. 矩形、菱形和正方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2. 能够运用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重点:熟练掌握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模型;2. 学具:直尺、圆规、量角器、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矩形、菱形和正方形实物,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图形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新课导入:讲解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3. 例题讲解:讲解矩形、菱形和正方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计算面积、周长等;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6.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共同探讨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相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定义、性质;2. 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判定方法;3. 例题解析;4. 随堂练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已知矩形的周长为20cm,长为x cm,求矩形的宽;(2)已知菱形的对角线长分别为6cm和8cm,求菱形的面积;(3)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5cm,求正方形的对角线长。

2. 答案:(1)矩形的宽为(202x)/2 cm;(2)菱形的面积为24cm²;(3)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5√2 cm。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索矩形、菱形和正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等领域,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人教版中考数学复习导学案 矩形、菱形、正方形

人教版中考数学复习导学案 矩形、菱形、正方形

矩形、菱形、正方形◆课前热身1.如图,将矩形ABCD沿BE折叠,若∠CBA′=30°则∠BEA′=_____.AB CDEA′2.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为10cm,DE⊥AB,3sin5A ,则这个菱形的面积= cm2.3.如图1,由“基本图案”正方形ABCO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是 ( ).基本图案图1 A. B. C. D.4.顺次连接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的各边中点,所得图形一定是()A.矩形B.直角梯形C.菱形D.正方形5.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使它为矩形的条件可以是.6.的平行四边形是是菱形(只填一个条件).【参考答案】1.60°2.603.A4. A5.答案不唯一,如AC=BD,∠BAD=90o,等6.对角线互相垂直(或有一组邻边相等,或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ACABACACABOO O OO◆考点聚焦 知识点矩形 菱形 正方形 大纲要求1.理解几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定义、特征和识别方法. 2.理解几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3.了解特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中点四边形和重心的物理意义.4.会求解特殊平行四边形与函数或三角函数有关的问题.5.会求特殊平行四边形中涉及全等、相似和其他几何变换的问题.考查重点和常考题型本节内容的试题涉及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判定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考查边长、对角线长、面积等的计算,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但更多的是证明题,求值计算题、条件探索题、几何动态问题和与函数结合题. ◆备考兵法1.在求菱形的边长、角度、对角线长等问题时,•通常是在某一个直角三角形中运用勾股定理及有关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来解决.正方形的性质很多,要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选择最恰当的方法,使解题思路简捷.2.在解答时,要根据特殊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殊规律或添加相应的辅助线,•将所求的结论转化在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中思考,要注意寻找图形中隐含的相等的边和角. ◆考点链接1.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之间的关系正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方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梯形为一角90°一组邻边相等正方形平两组对边行平只有一组对边行一角为直角且一组邻边相等邻边相等一9角为0°等腰梯形两腰相等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要使 ABCD成为矩形,需增加的条件是_______ _____ ;要使 ABCD成为菱形,需增加的条件是_______ _____ ;要使矩形ABCD成为正方形,需增加的条件是______ ____ ;要使菱形ABCD成为正方形,需增加的条件是______ ____ .3.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边角对角线矩形菱形正方形◆典例精析例1(浙江杭州)如果用4个相同的长为3宽为1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那么这个大的长方形的周长可以是_____________.【答案】14或16或26【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专题复习《矩形、菱形、正方形》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专题复习《矩形、菱形、正方形》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专题复习《矩形、菱形、正方形》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学习目标】1.复习矩形、菱形、正方形的相关知识,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2.能利用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进行证明和计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学习准备】准备好铅笔,直尺.边观看边做记录.【学习方式和环节】观看视频课学习,适时控制播放,按老师指令完成相应的课上练习,学习环节主要有:复习研究矩形、菱形、正方形的相关知识→通过例题检测知识掌握情况→课堂小结.附件: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作业设计】1. 如图,矩形ABCD中,对角线 AC,BD交于点O,以AD,OD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DOE,连接BE.(1)求证:四边形AOBE是菱形;(2)若∠EAO+∠DCO=180°,DC=2,求四边形ADOE的面积.2.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 AC,BD 交于点 O,且 AC⊥BC,点 E 是 BC 延长线上一点,,连接 DE.(1)求证:四边形ACED为矩形;(2)连接 OE,如果BD=10,求OE的长.3.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用一块直角三角板如图1放置,直角顶点P与正方形的顶点A重合,一条直角边交 CB 的延长线于 M,另一条直角边交DC于N.(1)求证:PM=PN;(2)如图 2,把这个三角板沿着正方形的对角线 AC 平移,当时,求四边形PNCM 的面积.【参考答案】1.(1)证明:∵矩形 ABCD,∴OA=OB=OC=OD.∵平行四边形 ADOE,∴OD∥AE,AE=OD.∴AE=OB.∴四边形 AOBE 为平行四边形.∵OA=OB,∴四边形 AOBE 为菱形.(2)解:∵菱形 AOBE,∴∠EAB=∠BAO.∵矩形 ABCD,∴AB∥CD.∴∠BAC=∠ACD,∠ADC=90°.∴∠EAB=∠BAO=∠DCA.∵∠EAO+∠DCO=180°,∴∠DCA=60°.∵DC=2,2.(1)证明:∵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AD=BC,AD∥BC,∴AD=CE,∴四边形 ACED 是平行四边形.∵AC⊥BC,∴∠ACE=90°.∴四边形 ACED 是矩形.(2)∵对角线 AC,BD 交于点 O∴点 O 是 BD 的中点.∵四边形 ACED 是矩形,∴∠BED=90°.∴.∵AC=10,∴OE=5.3.(1)证明:∵直角顶点 P 与正方形 ABCD 的顶点 A 重合,∴PB=PD,∠D=∠PBM=90°,∵∠BPM+∠BPN=∠MPN=90°,∠DPN+∠BPN=90°,∴∠BPM=∠DPN,∴△PBM≌△PDN(ASA),∴PM=PN;(2)如图,过点P作PG⊥BC于G,作PH⊥CD于H,由(1)的结论可得 S四边形PNCM=S四边形PHCG,。

中考总复习:矩形、菱形和正方形教案

中考总复习:矩形、菱形和正方形教案

中考总复习:矩形、菱形和正方形教案第一章:矩形1.1 矩形的定义与性质理解矩形的定义:矩形是一个四边形,其中每个内角都是直角。

掌握矩形的性质: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对边角相等。

1.2 矩形的判定判定一个四边形是矩形的条件: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判定一个四边形是矩形的条件: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

1.3 矩形的应用解应用题:使用矩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矩形的面积、周长等。

第二章:菱形2.1 菱形的定义与性质理解菱形的定义:菱形是一个四边形,其中所有边都相等。

掌握菱形的性质:对角相等,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2.2 菱形的判定判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的条件:所有边都相等的四边形。

判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的条件: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

2.3 菱形的应用解应用题:使用菱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菱形的面积、周长等。

第三章:正方形3.1 正方形的定义与性质理解正方形的定义:正方形是一个四边形,其中所有边都相等且每个内角都是直角。

掌握正方形的性质:对角相等,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是矩形和菱形的特殊形式。

3.2 正方形的判定判定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的条件:所有边都相等且每个内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3.3 正方形的应用解应用题:使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正方形的面积、周长等。

第四章: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相互关系4.1 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相互转化理解矩形、菱形和正方形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掌握如何将一个矩形转化为一个菱形或正方形,以及反之。

4.2 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性质比较比较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性质,理解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五章:矩形、菱形和正方形在几何中的应用5.1 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几何证明使用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性质进行几何证明题。

5.2 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综合应用解决综合性的几何问题,运用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性质进行分析和计算。

第六章: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判定与证明6.1 判定与证明的基本方法学习使用判定定理和证明定理来确定图形的类型。

中考数学复习矩形、菱形、正方形精品教案

中考数学复习矩形、菱形、正方形精品教案

中考数学复习矩形、菱形、正方形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1. 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定义及性质;2. 矩形、菱形、正方形判定定理;3. 矩形、菱形、正方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定理,提高空间想象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观察、分析、综合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难点:矩形、菱形、正方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直尺、圆规等;2. 学具:练习本、草稿纸、直尺、圆规等。

五、教学过程2. 基本概念回顾:(1)矩形:四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平行且相等;(2)菱形:四边形,四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3)正方形:矩形和菱形的特殊形式,四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3. 性质及判定定理:(1)矩形的性质: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判定定理: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2)菱形的性质:四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对角线相等;判定定理: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3)正方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即四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判定定理:既是矩形又是菱形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4. 例题讲解:(1)已知一个四边形是矩形,求证其对角线相等;(2)已知一个四边形是菱形,求证其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3)已知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求证其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

5. 随堂练习:(2)已知一个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判断其形状。

6. 应用拓展:(1)实际生活中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应用;(2)矩形、菱形、正方形在平面几何中的组合应用。

六、板书设计1. 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定义及性质;2. 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定理;3. 例题及解答过程;4. 随堂练习及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矩形、菱形、正方形教案

中考数学复习矩形、菱形、正方形教案

中考数学复习矩形、菱形、正方形教案一、教学内容1. 矩形的性质、判定和应用;2. 菱形的性质、判定和应用;3. 正方形的性质、判定和应用;4. 矩形、菱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及综合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2. 能够运用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和应用;2. 教学重点: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及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直尺、圆规、量角器、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矩形、菱形、正方形的物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新课导入:(1)复习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定义;(2)讲解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3)讲解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方法;(4)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应用。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2)针对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讲解。

4. 知识拓展:(1)探讨矩形、菱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2)介绍矩形、菱形、正方形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1. 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2. 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方法;3. 矩形、菱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4. 例题及解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判断下列图形是否为矩形、菱形、正方形,并说明理由;(2)运用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答案:(1)见教材课后练习题答案;(2)根据实际情况,参照例题解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掌握情况较好,但在综合应用方面还需加强;2. 拓展延伸:(1)研究矩形、菱形、正方形在坐标系中的性质;(2)探讨矩形、菱形、正方形在几何变换中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3.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和答案;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内容。

中考数学复习矩形、菱形、正方形教案设计

中考数学复习矩形、菱形、正方形教案设计

中考数学复习矩形、菱形、正方形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复习矩形、菱形、正方形的相关知识点。

教学内容主要涉及教材第十二章“四边形”的12.1节“矩形的性质与判定”、12.2节“菱形的性质与判定”以及12.3节“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具体内容包括:1.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矩形的定义、矩形的四个角为直角、矩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2.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菱形的定义、菱形的四条边相等、菱形的对角线垂直、菱形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正方形的定义、正方形具有矩形和菱形的全部性质、正方形的四个角为直角、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够运用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进行证明和计算。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矩形、菱形、正方形性质的运用与证明。

2. 教学重点:矩形的对角线相等、菱形的对角线垂直、正方形的四个角为直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直尺、圆规、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让学生回顾这些图形的性质。

2. 知识讲解:(1)矩形的性质与判定:结合教材例题,讲解矩形的性质及判定方法。

(2)菱形的性质与判定: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菱形的性质及判定方法。

(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结合教材例题,讲解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定方法。

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一些典型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

六、板书设计1.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2.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3.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已知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等,求证:四边形ABCD是矩形。

(2)已知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垂直且相等,求证: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21讲 矩形、菱形、正方形课件 新人教版精品

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21讲 矩形、菱形、正方形课件 新人教版精品

(1)求证:四边形 BECF 是菱形; (2)若四边形 BECF 为正方形,求∠ A 的度数.
•最新中小学课件 •13
【点拨】本题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菱形的 判定、正方形的性质等. 解:(1)证明:∵ BC 的垂直平分线 EF 交 BC 于点 D, ∴ BF= CF, BE= CE. 又∵∠ ACB= 90° ,∴ EF∥ AC.
A. AB∥ DC C. AC⊥ BD
•最新中小学课件
B. AC= BD D. OA= OC
•26
3.如图,在菱形 ABCD 中,AB=2,∠ A= 120° , 点 P, Q, K 分别为线段 BC, CD, BD 上任意一点, 则 PK+ QK 的最小值为 ( B )
A. 1
(2)若∠ ADC=90° , 求证: 四边形 MPND 是正方形.
(2)∵ PM⊥ AD, PN⊥ CD, ∴∠PMD=∠ PND= 90° . 又∵∠ ADC= 90° ,∴四边形 MPND 是矩形. ∵∠ ADB=∠ CDB, PM⊥ AD, PN⊥ CD, ∴ PM= PN. ∴四边形 MPND 是正方形.
•最新中小学课件 •10
(2)当△ ABC 满足 AB= AC 时,四边形 AFBD 是矩 形.理由如下: ∵ AF∥ BC, AF= BD,∴四边形 AFBD 是平行四 边形. 又∵ AB= AC, BD= CD, ∴ AD⊥ BC.∴∠ ADB= 90° . ∴四边形 AFBD 是矩形.
•最新中小学课件
•11
方法总结 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证明矩形的常用方法就 是先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然后再证明有一个角是 直角或对角线相等 .
•最新中小学课件
•12
考点二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矩形、菱形、正方形导学案

矩形、菱形、正方形导学案

矩形、菱形、正方形导学案题9.4矩形、菱形、正方形(第1课时)自主空间学习目标探索矩形的概念与性质,知道解决矩形问题的基本思想是化为三角形问题来解决,体会数学转化思想学习重难点理解矩形的概念和性质,并能应用矩形的概念和性质解决问题教学流程预习导航操作:已知Rt△ABC中,BO是斜边AC 上的中线。

请大家以点O为对称中心,作出此图关于点O 的中心对称图形。

(点B的对称点为D)思考、交流:(1)所得四边形ABCD是不是平行四边形?你能说明理由吗?(2)四边形ABCD除了具有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外,还有什么其他的特点吗?我们在小学学过这样的图形吗?合作探究一、概念探究: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

(矩形通常也叫长方形)1.矩形与平行四边形比较:(小组合作、交流)相同点:不同点:2.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证明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吗?3.小结:矩形的特殊性质(1)(2)二、例题分析:例1 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B=4 cm,∠AOB=60°。

求对角线AC的长。

问题1:在矩形ABCD中,OA与OB有什么关系?问题2:证明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的方法有哪些?变式1:若把条件∠AOB=60°变为∠AOD=120°,你还能求AC的长吗?变式2:若把条件AB=4cm变为AC=4cm,其它条件不变,你能求AB的长吗?三、展示交流:1.矩形具有而一般的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特点是()A.对角线相等B.对边相等C.对角相等D.对角线互相平分2.矩形的两条对角线所成的钝角为120°,若一条对角线的长是2,那么它的周长是()A.6B.C.2(1+ )D.1+ 、3.如图,将矩形ABCD沿着对角线BD折叠,使点C 落在C′,BC′交AD于E,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A.AD=BC, B.∠EBD=∠EDB△ABE≌△CBDD.△ABE≌△C′DE4.如图,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交于点O,且∠AOD=120°,你能说明 AC=2AB吗?(1)△BEC是否为等腰三角形?为什么?(2)若AB=1,∠ABE=45°,求BC的长四、提炼总结:1.在矩形ABCD中,若AC与BD相交于点O。

矩形、菱形、正方形导学案终稿.doc

矩形、菱形、正方形导学案终稿.doc

待殊平行四边形导学案,/化夕 / 处夕ce。

” go a-'tt- c e g夕c/a- & 0 比& q 移♦知识目标:掌握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相关性质和判定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概括归纳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与态度:在学习活动中发展主动探索和独立思考的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

♦重点: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的应用。

♦难点:发展合情推理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夜村刍筒导怀兴何条株木中司钥彦丈A. 6cmB. 12cmC. 4cmD. 8cm矩形菱形正方形边共性 个性角共性 个性对角线共性 个性面积对称性三)判定:判定方法矩形(1)(2) (3) 菱形(1)(2) (3)正方形(1) (2)展示自我)1.如图,矩形ABCD 的周长是28cm, AABC 的周长是22cm,则AC 的长为()A.对角线相等B.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C.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D.四条边相等2. 正方形具有而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3. 如图,下列条件之一能使平行四边形ABCD 是菱形的为(① AC1BD ② ZBAD=90°③ AB 二 BC @AC=BD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②③ 4.顺次连接菱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一定是(A.等腰梯形B.正方形C.平行四边形D.矩形5.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ZD 二90° ,若再添加一个条件,就能推出四边形ABCD 是矩形,你所添加的条件是.(写一种即可)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为6和8 ,则菱形的周长与面积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将一矩形纸条,按如图所示折叠,则Nl= _____ 度.8. 已知:如图,点E 是正方形ABCD 的边AB 上任意一点,过点D V..A.. ............... 作DF±DE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DE=DF.\ L :9. 如图,在AABC 中,AB=AC, D 为BC 边的中点,过点D 作DE_LAB, DF±AC,垂足分别为E 、 Fo (1)求证:ABEF 丝Z\CFD ; (2)若ZA=90° ,求证:四边形DFAE 是正方形。

人教版中考数学导学案-矩形、菱形、正方形

人教版中考数学导学案-矩形、菱形、正方形

矩形、菱形、正方形 ◆ 課前熱身1.如圖,將矩形ABCD 沿BE 折疊,若∠CBA ′=30°則∠BEA ′=_____.ABC DEA′2.如圖,菱形ABCD 的邊長為10cm ,DE ⊥AB ,3sin 5A ,則這個菱形的面積= cm 2.3.如圖1,由“基本圖案”正方形ABCO 繞O 點順時針旋轉90°後的圖形是 ( ).基本圖案圖 1 A . B . C .D .4.順次連接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四邊形的各邊中點,所得圖形一定是( )A CAB AC A C OOOOOA.矩形B.直角梯形C.菱形D.正方形5.如圖,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使它為矩形的條件可以是.6.的平行四邊形是是菱形(只填一個條件).【參考答案】1.60°2.603.A4. A5.答案不唯一,如AC=BD,∠BAD=90o,等6.對角線互相垂直(或有一組鄰邊相等,或一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考點聚焦知識點矩形菱形正方形大綱要求1.理解幾種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的定義、特徵和識別方法.2.理解幾種特殊的平行四邊形之間的關係.3.瞭解特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中點四邊形和重心的物理意義.4.會求解特殊平行四邊形與函數或三角函數有關的問題.5.會求特殊平行四邊形中涉及全等、相似和其他幾何變換的問題.考查重點和常考題型本節內容的試題涉及特殊平行四邊形的概念、性質、•判定及它們之間的關係,主要考查邊長、對角線長、面積等的計算,題型有填空題、選擇題,但更多的是證明題,求值計算題、條件探索題、幾何動態問題和與函數結合題. ◆備考兵法1.在求菱形的邊長、角度、對角線長等問題時,•通常是在某一個直角三角形中運用畢氏定理及有關直角三角形的知識來解決.正方形的性質很多,要根據題目的已知條件,選擇最恰當的方法,使解題思路簡捷.2.在解答時,要根據特殊平行四邊形的一些特殊規律或添加相應的輔助線,•將所求的結論轉化在特殊的平行四邊形或三角形中思考,要注意尋找圖形中隱含的相等的邊和角. ◆考點連結1. 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的之間的關係正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方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梯形为一角90°一组邻边相等正方形平两组对边行平只有一组对边行一角为直角且一组邻边相等邻边相等一9角为0°等腰梯形两腰相等2. 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的判別條件要使ABCD成為矩形,需增加的條件是_______ _____ ;要使ABCD成為菱形,需增加的條件是_______ _____ ;要使矩形ABCD成為正方形,需增加的條件是______ ____ ;要使菱形ABCD成為正方形,需增加的條件是______ ____ .3. 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的性質邊角對角線矩形菱形正方形◆典例精析例1(浙江杭州)如果用4個相同的長為3寬為1的長方形,拼成一個大的長方形,那麼這個大的長方形的周長可以是_____________.【答案】14或16或26【解析】本題考查了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一讲矩形菱形正方形【基础知识回顾】一、矩形:1、定义:有一个角是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2、矩形的性质:⑴矩形的四个角都⑵矩形的对角线3、矩形的判定:⑴用定义判定⑵有三个角是直角的是矩形⑶对角线相等的是矩形【名师提醒:1、矩形是对称到对称中心是又是对称图形对称轴有条2、矩形被它的对角线分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和两个全等的三角形3、矩形中常见题目是对角线相交成600或1200角时,利用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知识解决问题】菱形:1、定义:有一组邻边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2、菱形的性质:⑴菱形的四条边都⑵菱形的对角线且每条对角线3、菱形的判定:⑴用定义判定⑵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是菱形⑶四条边都相等的是菱形【名师提醒:1、菱形即是对称图形,也是对称图形,它有条对称轴,分别是2、菱形被对角线分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和两对全等的三角形3、菱形的面积可以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计算,也可以用两对角线积的来计算4、菱形常见题目是内角为1200或600时,利用等边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知识洁具的题目】三、正方形:1、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是正方形,或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是正方形2、性质:⑴正方形四个角都都是角,⑵正方形四边条都⑶正方形两对角线、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内角3、判定:⑴先证是矩形,再证⑵先证是菱形,再证【名师提醒:菱形、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正方形具有以上特殊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这四者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⑴正方形也即是 对称图形,又是 对称图形,有 条对称轴⑵几种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都是从 、 、 三个方面来看的,要注意它们的和联系】 【重点考点例析】考点一:和矩形有关的折量问题例1 (2012•肇庆)如图,四边形ABCD 是矩形,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BE ∥AC 交DC 的延长线于点E . (1)求证:BD=BE ;(2)若∠DBC=30°,BO=4,求四边形ABED 的面积.思路分析:(1)根据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可得AC=BD ,然后证明四边形ABEC 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可得AC=BE ,从而得证;(2)根据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求出BD 的长度,再根据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CD 的长度,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C 的长度,再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 是矩形, ∴AC=BD ,AB ∥CD , ∵BE ∥AC ,∴四边形ABEC 是平行四边形, ∴AC=BE , ∴BD=BE ;(2)解:∵在矩形ABCD 中,BO=4, ∴BD=2BO=2×4=8, ∵∠DBC=30°, ∴CD=12BD=12×8=4, ∴AB=CD=4,DE=CD+CE=CD+AB=4+4=8,在Rt △BCD 中,∴四边形ABED 的面积=12(4+8)× 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对应训练 1.(2012•哈尔滨)如图,四边形ABCD 是矩形,点E 在线段CB 的延长线上,连接DE 交AB于点F,∠AED=2∠CED,点G是DF的中点,若BE=1,AG=4,则AB的长为.1考点: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AG=DG,然后根据等边对等角的性质可得∠ADG=∠DAG,再结合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ADG=∠CED,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可得∠AGE=2∠ADG,从而得到∠AED=∠AGR,再利用等角对等边的性质得到AE=AG,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点G是DF的中点,∴AG=DG,∴∠ADG=∠DAG,∵AD∥BC,∴∠ADG=∠CED,∴∠AGE=∠ADG+∠DAG=2∠CED,∵∠AED=2∠CED,∴∠AGE=∠AED,∴AE=AG=4,在Rt△ABE中,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的性质,等角对等边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应用,求出AE=AG是解题的关键.考点二:和菱形有关的对角线、周长、面积的计算问题例2 (2012•衡阳)如图,菱形ABCD的周长为20cm,且tan∠ABD=34,则菱形ABCD的面积为 cm2.思路分析:连接AC交BD于点O,则可设BO=3x,AO=4x,继而在RT△ABO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结合菱形的周长为20cm可得出x的值,再由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连接AC交BD于点O,则AC⊥BD,AO=OC,BO=DO,设BO=3x,AO=4x,则AB=5x,又∵菱形ABCD的周长为20cm,∴4×5x=20cm,解得:x=1,故可得AO=4,BO=3,AC=2AO=8cm,BD=2BO=6cm,故可得12AC×BD=24cm2.故答案为:24.点评:此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掌握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的性质,及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对应训练2.(2012•山西)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的长分别为6cm、8cm,AE⊥BC于点E,则AE的长是()A...485cm D.245cm2.考点: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出BO、CO的长,在RT△BOC中求出BC,利用菱形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也等于BC×AE,可得出AE的长度.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CO=12AC=3cm,BO=12BD=4cm,AO⊥BO,∴,∴S菱形ABCD=BD•AC 2 =12×6×8=24cm2,∵S菱形ABCD=BC×AD,∴BC×AE=24,∴AE=245cm,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也涉及了勾股定理,要求我们掌握菱形的面积的两种表示方法,及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考点三:和正方形有关的证明题例3 (2012•黄冈)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分别在OD、OC上,且DE=CF,连接DF、AE,AE的延长线交DF于点M.求证:AM⊥DF.考点: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根据DE=CF,可得出OE=OF,继而证明△AOE≌△DOF,得出∠OAE=∠ODF,然后利用等角代换可得出∠DME=90°,即得出了结论.解答:证明:∵ABCD是正方形,∴OD=OC,又∵DE=CF,∴OD-DE=OC-CF,即OF=OE,在RT△AOE和RT△DOF中,AO=DOAOD= DOF OE=OF⎧⎪∠∠⎨⎪⎩,∴△AOE≌△DOF,∴∠OAE=∠ODF,∵∠OAE+∠AEO=90°,∠AEO=∠DEM,∴∠ODF+∠DEM=90°,即可得AM⊥DF.点评:此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通过全等的证明得出∠OAE=∠ODF,利用等角代换解题.对应训练12.(2012•贵阳)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等边三角形AEF的顶点E、F分别在BC和CD 上.(1)求证:CE=CF;(2)若等边三角形AEF的边长为2,求正方形ABCD的周长.考点: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分析:(1)根据正方形可知AB=AD,由等边三角形可知AE=AF,于是可以证明出△ABE≌△ADF,即可得出CE=CF;(2)连接AC,交EF与G点,由三角形AEF是等边三角形,三角形EC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于是可知AC⊥EF,求出EG=1,设BE=x,利用勾股定理求出x,即可求出BC的上,进而求出正方形的周长.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AD,∵△AEF是等边三角形,∴AE=AF,在Rt△ABE和Rt△ADF中,∵ AB=AD AE=AF ,∴Rt△ABE≌Rt△ADF,∴CE=CF,(2)解:连接AC,交EF于G点,∵△AEF是等边三角形,△EC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EF,在Rt△AGE中,EG=sin30°AE=12×2=1,∴设BE=x,则,在Rt△ABE中,AB2+BE2=AE2,即()2+x2=4,解得x=2∴AB=22,∴正方形ABCD的周长为4AB=.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正方形和三角形的性质的熟练运用,此题难度不大,是一道比较不错的试题.考点四:四边形综合性题目例4 (2012•江西)如图,正方形ABCD与正三角形AEF的顶点A重合,将△AEF绕顶点A 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当BE=DF时,∠BAE的大小可以是.7.15°或165°15°或165°考点: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旋转的性质.专题:分类讨论.分析: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证明△ABE≌△ADF(SSS),有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已知条件即可求出当BE=DF时,∠BAE的大小,应该注意的是,正三角形AEF可以再正方形的内部也可以在正方形的外部,所以要分两种情况分别求解.解答:解:①当正三角形AEF在正方形ABCD的内部时,如图1,∵正方形ABCD与正三角形AEF的顶点A重合,当BE=DF时,∴AB=AD BE=DF AE=AF⎧⎪⎨⎪⎩,∴△ABE≌△ADF(SSS),∴∠BAE=∠FAD,∵∠EAF=60°,∴∠BAE+∠FAE=30°,∴∠BAE=∠FAD=15°,②当正三角形AEF在正方形ABCD的外部时.∵正方形ABCD与正三角形AEF的顶点A重合,当BE=DF时,∴AB=AD BE=DF AE=AF,∴△ABE≌△ADF(SSS),∴∠BAE=∠FAD,∵∠EAF=60°,∴∠BAE=(360°-90°-60°)×12+60°=165°, ∴∠BAE=∠FAD=165°故答案为:15°或165°.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题目的综合性不小. 对应训练 4.(2012•铜仁地区)以边长为2的正方形的中心O 为端点,引两条相互垂直的射线,分别与正方形的边交于A 、B 两点,则线段AB 的最小值是 . 4考点:正方形的性质;垂线段最短;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专题:证明题.分析:证△COA ≌△DOB ,推出等腰直角三角形AOB ,求出AB= 2OA ,得出要使AB 最小,只要OA 取最小值即可,当OA ⊥CD 时,OA 最小,求出OA 的值即可. 解答:解:∵四边形CDEF 是正方形,∴∠OCD=∠ODB=45°,∠COD=90°,OC=OD , ∵AO ⊥OB , ∴∠AOB=90°,∴∠CAO+∠AOD=90°,∠AOD+∠DOB=90°, ∴∠COA=∠DOB , ∵在△COA 和△DOB 中OCA= ODB OC=OD AOC= DOB ∠∠⎧⎪⎨⎪∠∠⎩, ∴△COA ≌△DOB , ∴OA=OB ,∵∠AOB=90°,∴△AO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得:, 要使AB 最小,只要OA 取最小值即可,根据垂线段最短,OA⊥CD时,OA最小,∵正方形CDEF,∴FC⊥CD,OD=OF,∴CA=DA,∴OA=12CF=1,即.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正方形的性质,垂线段最短等知识点的应用,关键是求出OA和得出OA⊥CD时OA最小,题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有一定的难度.【聚焦山东中考】2.(2012•青岛)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BE⊥AC于E,DF⊥AC于F,点O既是AC的中点,又是EF的中点.(1)求证:△BOE≌△DOF;(2)若OA=12BD,则四边形ABCD是什么特殊四边形?说明理由.考点:矩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首先根据垂直可得∠BEO=∠DFO=90°,再由点O是EF的中点可得OE=OF,再加上对顶角∠DOF=∠BOE,可利用ASA证明△BOE≌△DOF;(2)首先根据△BOE≌△DOF可得DO=BO,再加上条件AO=CO可得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再证明DB=AC,可根据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证出结论.解答:(1)证明:∵BE⊥AC.DF⊥AC,∴∠BEO=∠DFO=90°,∵点O是EF的中点,∴OE=OF,又∵∠DOF=∠BOE,∴△BOE≌△DOF(ASA);(2)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理由如下:∵△BOE≌△DOF,∴OB=OD,又∵OA=O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A=12BD,OA=12AC,∴BD=AC,∴▱ABCD是矩形.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矩形的判定,关键是熟练掌握矩形的判定定理:①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②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或“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3.(2012•威海)如图,在▱ABCD中,AE,CF分别是∠BAD和∠BCD的平分线,添加一个条件,仍无法判断四边形AECF为菱形的是()A.AE=AF B.EF⊥AC C.∠B=60° D.AC是∠EAF的平分线考点:菱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性质推出∠B=∠D,∠DAB=∠DCB,AB=CD,AD=BC,求出∠BAE=∠DCF,证△ABE≌△CDF,推出AE=CF,BE=DF,求出AF=CE,得出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菱形的判定判断即可.解答: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B=∠D,∠DAB=∠DCB,AB=CD,AD=BC,∵AE,CF分别是∠BAD和∠BCD的平分线,∴∠DCF=12∠DCB,∠BAE=12∠BAD,∴∠BAE=∠DCF,∵在△ABE和△CDF中∠D=∠B AB=CD ∠DCF=∠BAE ,∴△ABE≌△CDF,∴AE=CF,BE=DF,∵AD=BC,∴AF=CE,∴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A、∵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AE=AF,∴平行四边形AECF是菱形,故本选项正确;B、∵EF⊥AC,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AECF是菱形,故本选项正确;C、根据∠B=60°和平行四边形AECF不能推出四边形是菱形,故本选项错误;D、∵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AF∥BC,∴∠FAC=∠ACE,∵AC平分∠EAF,∴∠FAC=∠EAC,∴∠EAC=∠ECA,∴AE=EC,∵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ECF是菱形,故本选项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菱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4.(2012•聊城)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DE∥AC,CE∥BD.求证:四边形OCED是菱形.考点:菱形的判定;矩形的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首先根据两对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证明四边形OCED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OC=OD,即可利用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判定出结论.解答:证明:∵DE∥AC,CE∥BD,∴四边形OCED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BCD是矩形,∴OC=OD,∴四边形OCED是菱形.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判定,矩形的性质,关键是掌握菱形的判定方法:①菱形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②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5.(2012•济宁)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过点D作DE∥AB,DF∥AC,分别交AC、AB 于点E和F.(1)在图中画出线段DE和DF;(2)连接EF,则线段AD和EF互相垂直平分,这是为什么?考点:菱形的判定与性质;作图—复杂作图.分析:(1)根据题目要求画出线段DE、DF即可;(2)首先证明四边形AEDF是平行四边形,再证明∠EAD=∠EDA,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EA=ED,由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可证明四边形AEDF是菱形,再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线段AD和EF互相垂直平分.解答:解(1)如图所示;(2)∵DE∥AB,DF∥AC,∴四边形AEDF是平行四边形,∵AD是△ABC的角平分线,∴∠FAD=∠EAD,∵AB∥DE,∴∠FAD=∠EDA,∴∠EAD=∠EDA,∴EA=ED,∴平行四边形AEDF是菱形,∴AD与EF互相垂直平分.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画平行线,菱形的判定与性质,关键是掌握菱形的判定方法,判定四边形为菱形可以结合菱形的性质证出线段相等,角相等,线段互相垂直且平分.【备考真题过关】一、选择题1.(2012•南通)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8cm,∠AOD=120°,则AB的长为()A. 3cm B.2cm C.2 3 D.4cm考点:矩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根据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可得AO=BO=12AC,再根据邻角互补求出∠AOB的度数,然后得到△AOB是等边三角形,再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解.解:在矩形ABCD中,AO=BO=12AC=4cm,∵∠AOD=120°,∴∠AOB=180°-120°=60°,∴△AOB是等边三角形,∴AB=AO=4cm.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判定出△AOB是等边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2.(2012•黄冈)若顺次连接四边形ABCD各边的中点所得四边形是矩形,则四边形ABCD一定是()A.矩形 B.菱形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 D.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考点:矩形的判定;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分析:此题要根据矩形的性质和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求解;首先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知:所得四边形的对边都平行且相等,那么其必为平行四边形,若所得四边形是矩形,那么邻边互相垂直,故原四边形的对角线必互相垂直,由此得解.解:已知:如右图,四边形EFGH是矩形,且E、F、G、H分别是AB、BC、CD、AD的中点,求证:四边形ABCD是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证明:由于E、F、G、H分别是AB、BC、CD、AD的中点,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EH∥FG∥BD,EF∥AC∥HG;∵四边形EFGH是矩形,即EF⊥FG,∴AC⊥BD,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和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构造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解答.3.(2012•大连)如图,菱形ABCD中,AC=8,BD=6,则菱形的周长是()A.20 B.24 C.28 D.403.考点: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专题:数形结合.分析:据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性质,可以求得BO=OD,AO=OC,在Rt△AOD中,根据勾股定理可以求得AB的长,即可求菱形ABCD的周长.解:∵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BO=OD=3,AO=OC=4,∴,故菱形的周长为2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的运用,考查了菱形各边长相等的性质,本题中根据勾股定理计算AB的长是解题的关键.4.(2012•张家界)顺次连接矩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一定是()A.正方形 B.矩形 C.菱形 D.等腰梯形考点:菱形的判定;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矩形的性质.分析:因为题中给出的条件是中点,所以可利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以及矩形对角线相等去证明四条边都相等,从而说明是一个菱形.解答:解:连接AC、BD,在△ABD中,∵AH=HD,AE=EB∴EH=12 BD,同理FG=12BD,HG=12AC,EF=12AC,又∵在矩形ABCD中,AC=BD,∴EH=HG=GF=FE,∴四边形EFGH为菱形.故选C.5.(2012•丹东)如图,菱形ABCD的周长为24cm,对角线AC、BD相交于O点,E是AD的中点,连接OE,则线段OE的长等于()A.3cm B.4cm C.2.5cm D.2cm考点:菱形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分析:先求出菱形的边长AB,再根据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判断出OE是△ABD的中位线,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等于第三边的一半解答.解:∵菱形ABCD的周长为24cm,∴边长AB=24÷4=6cm,∵对角线AC、BD相交于O点,∴BO=DO,又∵E是AD的中点,∴OE是△ABD的中位线,∴OE=12AB=12×6=3cm.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是基础题,求出OE等于菱形边长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6.(2012•泸州)如图,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O,若AC=6,BD=4,则菱形的周长是()A.24 B.16 C..考点: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分析:由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O,AC=6,BD=4,即可得AC⊥BD,求得OA与OB的长,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得AB的长,继而求得答案.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AC=6,BD=4,∴AC⊥BD,OA=12AC=3,OB=12D=2,AB=BC=CD=AD,∴在Rt△AOB中,,∴菱形的周长是: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与勾股定理.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7.(2012•恩施州)如图,菱形ABCD和菱形ECGF的边长分别为2和3,∠A=120°,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2 C.3 D. 2考点:菱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专题:常规题型.分析:设BF、CE相交于点M,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列式求出CG的长度,从而得到DG的长度,再求出菱形ABCD边CD上的高与菱形ECGF边CE上的高,然后根据阴影部分的面积=S△BDM+S△DFM,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如图,设BF、CE相交于点M,∵菱形ABCD和菱形ECGF的边长分别为2和3,∴△BCM∽△BGF,∴CM BC GF BG=,即2 323 CM=+,解得CM=1.2,∴DM=2-1.2=0.8,∵∠A=120°,∴∠ABC=180°-120°=60°,∴菱形ABCD边CD上的高为2sin60°=2=菱形ECGF边CE上的高为3sin60°=3=,∴阴影部分面积=S△BDM+S△DFM=1 2 ×0.8×0.8×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把阴影部分分成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求出CM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8.(2012•贵港)如图,在菱形ABCD中,AB=BD,点E、F分别在BC、CD上,且BE=CF,连接BF、DE交于点M,延长ED到H使DH=BM,连接AM,AH,则以下四个结论:①△BDF≌△DCE;②∠BMD=120°;③△AMH是等边三角形;④S四边形ABCD AM2.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1 B.2 C.3 D.4考点:菱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根据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先判定△ABD是等边三角形,再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BDF=∠C=60°,再求出DF=CE,然后利用“边角边”即可证明△BDF≌△DCE,从而判定①正确;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DBF=∠EDC,然后利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可以求出∠DMF=∠BDC=60°,再根据平角等于180°即可求出∠BMD=120°,从而判定②正确;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以及平行线的性质求出∠ABM=∠ADH,再利用“边角边”证明△ABM和△ADH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AH=AM,对应角相等可得∠BAM=∠DAH,然后求出∠MAH=∠BAD=60°,从而判定出△AMH 是等边三角形,判定出③正确;根据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可得△AMH的面积等于四边形ABMD的面积,然后判定出④错误.解:在菱形ABCD中,∵AB=BD,∴AB=BD=AD,∴△ABD是等边三角形,∴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BDF=∠C=60°,∵BE=CF,∴BC-BE=CD-CF,即CE=DF,在△BDF和△DCE中,CE=DFBDF= C=60BD=CD⎧⎪∠∠⎨⎪⎩,∴△BDF≌△DCE(SAS),故①小题正确;∴∠DBF=∠EDC,∵∠DMF=∠DBF+∠BDE=∠EDC+∠BDE=∠BDC=60°,∴∠BMD=180°-∠DMF=180°-60°=120°,故②小题正确;∵∠DEB=∠EDC+∠C=∠EDC+60°,∠ABM=∠ABD+∠DBF=∠DBF+60°,∴∠DEB=∠ABM,又∵AD∥BC,∴∠ADH=∠DEB,∴∠ADH=∠ABM,在△ABM和△ADH中,AB=ADADH= ABM DH=BM⎧⎪∠∠⎨⎪⎩,∴△ABM≌△ADH(SAS),∴AH=AM,∠BAM=∠DAH,∴∠MAH=∠MAD+∠DAH=∠MAD+∠BAM=∠BAD=60°,∴△AMH是等边三角形,故③小题正确;∵△ABM≌△ADH,∴△AMH的面积等于四边形ABMD的面积,又∵△AMH的面积=12AM•AM2,∴S四边形ABMD=4AM2,S四边形ABCD≠S四边形ABMD,故④小题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是①②③共3个.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题目较为复杂,特别是图形的识别有难度,从图形中准确确定出全等三角形并找出全等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9.(2012•丹东)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F分别在边AB、BC上,且AE=BF=1,CE、DF交于点O.下列结论:①∠DOC=90°,②OC=OE,③tan∠OCD=43,④S△ODC=S四边形BEOF中,正确的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考点: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分析:由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AE=BF=1,利用SAS易证得△EBC≌△FCD,然后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易证得①∠DOC=90°正确;②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正方形的性质,可得②错误;易证得∠OCD=∠DFC,即可求得③正确;由①易证得④正确.解答:解:∵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BC=CD=4,∠B=∠DCF=90°,∵AE=BF=1,∴BE=CF=4-1=3,在△EBC和△FCD中,∵BC=CDB= DCFBE=CF⎧⎪∠∠⎨⎪⎩,∴△EBC≌△FCD(SAS),∴∠CFD=∠BEC,∴∠BCE+∠BEC=∠BCE+∠CFD=90°,∴∠DOC=90°;故①正确;若OC=OE,∵DF⊥EC,∴CD=DE,∵CD=AD<DE(矛盾),故②错误;∵∠OCD+∠CDF=90°,∠CDF+∠DFC=90°,∴∠OCD=∠DFC,∴tan∠OCD=tan∠DFC=DC4=FC3,故③正确;∵△EBC≌△FCD,∴S △EBC =S △FCD ,∴S △EBC -S △FOC =S △FCD -S △FOC , 即S △ODC =S 四边形BEOF . 故④正确.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函数等知识.此题综合性较强,难度适中,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与转化思想的应用. 10.(2012•泸州)如图,边长为a 的正方形ABC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30°得到正方形A ′B ′C ′D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212a B.23a C.2(14a - D.2(13a -考点:正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分析:设B ′C ′与CD 交于点E .由于阴影部分的面积=S 正方形ABCD -S 四边形AB ′ED ,又S 正方形ABCD =2a ,所以关键是求S四边形AB ′ED.为此,连接AE .根据HL 易证△AB ′E ≌△ADE ,得出∠B ′AE=∠DAE=30°.在直角△ADE 中,由正切的定义得出DE=AD •tan ∠.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S 四边形AB ′ED =2S △ADE .解答:解:如图,设B ′C ′与CD 交于点E ,连接AE .在△AB ′E 与△ADE 中, AB E= ADE=90 AE=AE AB =AD '⎧∠∠⎪⎨⎪'⎩,∴△AB ′E ≌△ADE (HL ), ∴∠B ′AE=∠DAE .∵∠BAB ′=30°,∠BAD=90°,∴∠B ′AE=∠DAE=30°,∴DE=AD •tan ∠DAE=3a .∴S 四边形AB ′ED=2S △ADE=2×12×a a 2.∴阴影部分的面积=S 正方形ABCD -S 四边形AB ′ED =2(1a .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旋转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图形的面积以及三角函数等知识,综合性较强,有一定难度.二、填空题 11.(2012•十堰)如图,矩形ABCD 中,AB=2,AD=4,AC 的垂直平分线EF 交AD 于点E 、交BC 于点F ,则EF= .11考点:矩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过D作DK平行EF交CF于K,得出平行四边形DEFK,推出EF=DK,证△DCK∽△CBA,求出CK,根据勾股定理求出DK即可.解:过D作DK平行EF交CF于K,∵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BC=∠DCB=90°,AD=BC=4,AB=CD=2,∵AD∥BC,EF∥DK,∴DEFK为平行四边形,∴EF=DK,∵EF⊥AC,∴DK⊥AC,∴∠DPC=90°,∵∠DCB=90°,∴∠CDK+∠DCP=90°,∠DCP+∠ACB=90°,∴∠CDK=∠ACB,∵∠DCK=∠ABC=90°,∴△CDK∽△BCA,∴CD BC CK AB=,即242 CK=,CK=1,根据勾股定理得: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的应用,关键是求出EO长,用的数学思想是方程思想.12.(2012•山西)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对角线AC平行于x轴,边OA 与x轴正半轴的夹角为30°,OC=2,则点B的坐标是.12.(2,考点:矩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解直角三角形.分析:过点B作DE⊥OE于E,有OC=2,边OA与x轴正半轴的夹角为30°,可求出AC的长,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OB的长,进而求出BE,OE的长,从而求出点B的坐标.解答:解:过点B作DE⊥OE于E,∵矩形OABC的对角线AC平行于x轴,边OA与x轴正半轴的夹角为30°,∴∠CAO=30°,∴AC=4,∴OB=AC=4,∴OE=2,∴∴则点B的坐标是(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运用和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作高线得到点的坐标的绝对值的长度,13.(2012•宁夏)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O,DE⊥AC于E,∠EDC:∠EDA=1:2,且AC=10,则DE的长度是.13.考点:矩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分析:根据∠EDC:∠EDA=1:2,可得∠EDC=30°,∠EDA=60°,进而得出△OCD是等边三角形,再由AC=10,求得DE.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ADC=90°,AC=BD=10,OA=OC=12AC=5,OB=OD=12BD=5,∴OC=OD,∴∠ODC=∠OCD,∵∠EDC:∠EDA=1:2,∠EDC+∠EDA=90°,∴∠EDC=30°,∠EDA=60°,∵DE⊥AC,∴∠DEC=90°,∴∠DCE=90°-∠EDC=60°,∴∠ODC=∠OCD=60°,∴∠ODC+∠OCD+∠DOC=180°,∴∠COD=60°,∴△OCD是等边三角形,⨯=,DE=sin60°•OD=52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和矩形的性质,根据已知得出三角形OCD是等边三角形是解题关键,此题难度不大.14.(2012•龙岩)如图,Rt△ABC中,∠C=90°,AC=BC=6,E是斜边AB上任意一点,作EF ⊥AC于F,EG⊥BC于G,则矩形CFEG的周长是.14.12考点:矩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分析:推出四边形FCGE是矩形,得出FC=EG,FE=CG,EF∥CG,EG∥CA,求出∠BEG=∠B,推出EG=BG,同理AF=EF,求出矩形CFEG的周长是CF+EF+EG+CG=AC+BC,代入求出即可.解:∵∠C=90°,EF⊥AC,EG⊥BC,∴∠C=∠EFC=∠EGC=90°,∴四边形FCGE是矩形,∴FC=EG,FE=CG,EF∥CG,EG∥CA,∴∠BEG=∠A=45°=∠B,∴EG=BG,同理AF=EF,∴矩形CFEG的周长是CF+EF+EG+CG=CF+AF+BG+CG=AC+BC=6+6=12,故答案为:12.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矩形的判定和性质,能求出矩形CFEG的周长=AC+BC是解此题的关键.16.(2012•毕节地区)我们把顺次连接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叫中点四边形.现有一个对角线分别为6cm和8cm的菱形,它的中点四边形的对角线长是.16.5cm考点:矩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菱形的性质.分析:顺次连接这个菱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矩形,且矩形的边长分别是菱形对角线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