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别人的终究是别人的,想得到痛苦的是自己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不要侵犯其他同事的领土范围

无论多么开放的办公室,界线都永远存在。
“领土意识”基本上就是自卫意识,人的防卫意识虽不像动物那样直接明了,但却更强烈。
人最基本的领土意识就是家庭,谁若未经同意闯入,一定会招致他人的责骂。
犯这种错误的人不多,倒是很多人在办公室忽略了这点。
在办公室侵犯别人“领土范围”的方式如:未经同意就坐在同事的桌子或椅子上、坐在主管的房间里、到别的部门聊天等。
你不要以为这没什么,或是有“我又没什么坏念头”的想法,事实上,这种举动已经侵犯到别人的领土,对方会感到不快。
这种不快不会立即表现出来,也不会像狗或蝴蝶那样,把你“驱逐出境”,但这种不快会藏在心底,甚至怀疑你到底有什么企图?或是来刺探什么?你不能怪别人这么想,因为有这种想法是非常自然的,换成你也是如此。
无论多么开放的办公室,界线永远存在。
你不要越线去做“帮助”别人的事,也许你是出于一片好心,问题是对方是不是领你的情。
许多时候你的“热心”往往被别人认为是“别有用心”。
有句俗话叫“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按理说,谁能“拿耗子”对主人来说都是一样的,但对猫来说,问题就不这么简单了。
猫有理由认为拿耗子是自己分内的事,不用狗来管,狗去看好门就尽责了。
其实,这里的“领土范围”之争有一个明显的顾虑,如果主人有一只既会看门又会抓耗子的狗,他还要猫干什么!狗的好心就被视为“抢饭碗”。
同时,帮助别人做事往往会使被帮助的人接受这样一种暗示:“你自己的事都干不好,你很无能,我比你强。
”这种暗示让人多么不舒服就可想而知了。
职场上就是有这样一些麻烦,未必由你的恶意而起,也许出自你的好意,但方法有误。
“小心领土范围”,自己顾自己有时并不是一种狭隘,而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如果你还是某个部门的主管,那就更要注意。
如你的部门一时人手紧张忙不过来,此时切不可以你的职位,不通过部门主管就随意调用其他部门的人员。
对该主管而言,你的“手太长”,没把他放在眼里;对被调用人员而言,心中也充满不平。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要想改变世界,不妨首先改变自己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要想改变世界,不妨首先改变自己现在,国际知名企业也开始裁员了,而这足以让许多人谈虎色变。
谁都担心下一把扬起的大刀会砍在自己头上,或者经济的衰退会夺走他们的客户。
于是,快节奏的步伐让你几乎没有时间停下来喘一口气。
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许多人不得不及时充电,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注入新的动力。
不过,在一些人眼中,这种一味迎合他人的做法是道德沦丧的表现。
我想他们一定是误会了,因为任何人都没有必要放弃自我——只要重新设计自我就足够了。
如同一条美洲变色蜥蜴一样,当周围的环境发生改变时,我们一定要做好改变自己颜色的准备。
小洁在两个月前加入了一家为在华法国人提供各种服务的跨国公司,职位是咨询顾问。
尽管她之前曾经在咨询公司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关键问题在于她一点儿也不懂法语。
事实上,这家跨国公司之所以很快做出录用小洁的决定,一方面是因为刚有一位既懂法语又懂英语的咨询顾问离职,另一方面是因为小洁的工作经验。
之前,这家跨国公司主要面向以英语为母语的客户,但是,随着在华法国人士的不断增加,公司也相应地调整了自己的战略定位。
在许多人看来,法国人多半会说英语或者能很快学会英语;但是,他们学习英语的速度还不够快——至少还没有办法与小洁顺畅无阻地直接沟通。
毕竟,与年轻人相比,年纪稍微大一些的人学起语言来更吃力一些。
在这样一个尤其注重异国文化的企业中工作,小洁觉得压力很大。
正是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障碍,让她有时候心烦意乱或者感情用事。
尤其当她看到自己的上司可以与其他咨询顾问用法语流利地沟通时,她的心情变得更加沉重。
现在,她最担心的是即将到来的一次面谈。
届时,她的上司将和她谈谈转正的事情——加入这家跨国公司已经三个月了,是否会成为它的一名正式员工在此一举。
如果换成是你,你会做什么?(1)让上司为她配一个翻译,因为学习新语言并不是她的责任。
(2)找另外一份工作或者岗位,面向以英语为母语的客户。
(3)要求上司给她一定的时间来学习法语,并且让公司承担培训费用,因为这并不是她工作职责的一部分。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直面晋升竞争,你不是一个弱者

俗话说,同行是冤家。
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必然存在着残酷激烈的竞争。
不承认和正视这种竞争,便是掩耳盗铃故作天真;过分夸大这种竞争,则是舍本逐末倒行逆施。
事实上,一个卓越的对手,远比一个平庸的朋友带给你的帮助更大。
因此,学会与高手过招,会使你的职业生涯受益无穷。
那么,面临高手带给你的巨大压力,该如何应对呢?从事广告创意的x先生,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赢得了上司的赏识和同事的拥戴,眼看就要成为部门主管,可以率领一个团队了。
可惜,天不随人愿,公司高层上司不知出于何种考虑,高薪从别处挖来一名业内精英S先生进入部门工作。
而且,S很快就熟悉了公司环境,利用原有的客户资源,很快就有出色表现。
每个人都知道,部门主管将由这两人的角逐结果产生。
X自己更清楚,多年的奋斗和拼搏面临强大的挑战。
如何迎战?怎样取胜?败了,如何自处?太多问题困扰着他。
X先生经过冷静思考之后,迅速找到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最终决定扬长避短,奋起反击。
他一方面利用自己在公司里的影响力,上下协调,不断完善自己的本职工作,表现出杰出的管理才能;另一方面,他主动与S先生接触,虚心向他请教,不但使双方的关系大为改观,而且使自己的业绩有了很大提升。
最终,X在竞争中胜出,成为部门主管,而S先生则调到另一个部门当主管,双方皆大欢喜。
在以后的工作中,两个人还成了非常好的工作伙伴。
竞争是冷酷无情的,尤其是和高手过招,一不留神很可能就一败涂地。
我们要做的是抓住竞争的机会,去战斗,去拼搏。
也许你会失败,但在竞争的过程中,你也肯定能从对手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因此,遇到这种情况,需要从以下几点做起:(1)鼓足勇气,奋起应战。
面对高手必须要迎战,这一点毋庸置疑。
就算知道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竞争,自己胜算并不大,甚至知道这是一场不那么公正的比赛,也要去争,去斗。
战而不胜,虽败犹荣。
(2)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即使高手也不例外。
因此,只要能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去迎击对方的短处,必然能出奇制胜。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出卖别人的人,同样也会被出卖

和不诚实的人在一起,哪个不心惊肉跳!和诚实的人在一起,哪个不轻松自在!有人说,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希望自己不吃亏,人人希望别人对自己诚实,要是对方欺骗了自己,自己上了当,受了骗,那一定会对对方怀恨在心的。
因此,没有人不喜欢诚实的人。
在深圳的职场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求职者到一公司去应聘,由于各方面的条件都还不错,他很快便从众多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
面试的最后一关,由公司的总裁亲自主持。
当这位求职者刚一跨进总裁的办公室,总裁便惊喜地站起来,紧紧握着他的手说:“世界真是太小了,真没想到会在这儿碰上你,上次在白藤湖游玩时,我的女儿不慎掉进水中,多亏你奋不顾身地下去把她救起。
我当时由于忙,忘记询问你的名字了。
你快说,你叫什么名字?”这位求职者被弄糊涂了,但他很快便想到可能是总裁认错人了。
于是,他平静地说:“总裁先生,我从来没有在白藤湖救过人,你一定是认错人了。
”但无论这位求职者怎么解释,总裁依然一口咬定自己不会记错。
求职者呢,也犯起了倔强,就是不承认自己救过他的女儿。
过了好一会儿,总裁才微笑着拍了一下这位求职者的肩膀,说:“你的面试通过了,明天就可以到公司上班,你现在就到人事部去报到吧。
”原来,这是总裁精心导演的一场心理测验:他口头制造了一起“救人”事件,其目的就是要考察一下求职者是否诚实。
在这位求职者前进来的几位,因为都想将错就错,趁机揽功,结果反被总裁淘汰了。
而这位求职者却在面试的时候,成功地展示了自己的诚实美德,所以成功地找到了理想的工作。
其实,人们喜欢诚实的人也是一种很正常的心态,谁愿意和一个撒谎的人打交道?搞得不好,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被他欺骗。
有两个年轻人,因实在忍受不了原来老板的敲骨吸髓式的盘剥,一同跳槽到另一家广告公司。
一到新公司,他们想了多年的薪金底数不仅拿到了手,而且老板还三天两头请他们单独进餐,说他们人才难得。
老板这么待他们,当然要尽力相报,年轻人施展开自己看家本领,为客户设计了几套广告方案,客户连连说好。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职场中要成功,就得学会推销自己

卡耐基说:“生活就是一连串的推销,我们推销商品,推销一项计划,我们也推销自己,推销自己是一种才华,一种艺术。
当你学会推销自己,你几乎就可以推销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从某种意义上讲,在职场奋斗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一步步完全展示自己、不停地推销自己的过程。
一个年轻人在网上看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
年轻人把简历发过去,下午就收到了面试通知,公司让他第二天早上8点去面试。
第二天早上8点,年轻人赶到面试地点,却沮丧地发现前面已有35个求职者了,他排在第36位。
可见,这份工作是多么炙手可热,那么多的人都抢着要这份工作。
年轻人想:“如果我就这么等下去,说不定轮到我之前老板早已经确定人选了。
”于是,他急中生智,拿出一张纸,在上面写了些字,恭敬地对工作人员说:“不好意思,麻烦你马上把这张纸条交给你的老板,这非常重要。
”工作人员把纸条交给老板,老板一看,笑了,只见纸条上写着:“教官大人,我排在队伍的第36位,在您看到我之前,请不要作决定。
”因为这句话,老板对这个年轻的印象非常深刻,觉得他是一个很会推销自己的人,再加之招聘的岗位就是销售员,于是,这个年轻人被公司高薪聘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成功需要推销自己。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人才华横溢,但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有些人工作勤勤恳恳,颇有成效,但得不到上司的赏识。
于是他们开始感叹世道的不公,感叹英雄无用武之地。
其实并不是他们没有能力,而是他们不会推销自己,从而埋没了自己的才能。
在现代社会中,推销自己真的很重要,人人都是推销员。
不论你从事何种职业,你同时也是一位推销自己的推销员,你随时都在向别人推销你的观点和意见,其主要目的就是使别人认同你、接受你、欣赏你。
推销自己,说得再简单一些就是展示自己,这和吹嘘自己是完全不同的。
你的言谈举止、社交礼节、学识修养的展示,不仅使别人对你的言行产生一定的印象,也使你能更有效地改进自己,顺应社会。
推销自己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你会发现,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发挥推销的功能。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珍惜职场上提供抛头露脸的机会

当人们的视野之中总有你的影子时,你的工作才更有价值。
有时,你几个月如一日,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结果却突然发现,尽管自己累得半死,别人好像熟视无睹,尤其是上司,似乎从未当面夸奖过你。
这时,你可能怨天尤人,牢骚满腹。
但你一定要懂得,这不完全是上司的过错,试想,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有多少人要上司操心过问,你的“被忽略”也情有可原,因此,你得做个“有声音的人”。
当你完成了一件很棘手的任务,第一得先向你的上司汇报,让他知道你有一个好脑袋和快刀斩乱麻的能力,不光只会吃干饭。
不要等有了纰漏才想到去找上司,有了成绩照样要找上司。
有时候,沉默倒不是觉悟高,实在是因为现在裁员、下岗太时髦。
保住饭碗已属万幸,谁还敢奢望有什么表现呢?许多行业竞争激烈,老板们整天琢磨着怎样削减成本,能够大展拳脚的项目少之又少。
同时,高职位人员不敢轻言跳槽,因此没有多少空缺留给低层人员。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裁员潮的幸存者们刚刚喘了口气,又不得不面对日复一日的修炼,被迫加入既不掉队又不领先的“阿混”一族。
要摆脱工作变成鸡肋的局面,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下面是两个建议:(1)上班时,不要把自己藏在计算机后面。
一家职业管理公司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戴维·奥普顿说:“其实你应该设法增加或者保持公开露面的机会。
”如果你拥有一个能让你的才干为他人所注意的工作,那么你可能不必采取直接的措施增加你在组织中的曝光度。
但多数人的工作是处理一些曝光率很低的事务,或者只是共同活动中的一分子,很难把你个人的特定贡献从中分离出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应当尽量提高自己的曝光度,让别人了解你。
在例会中多发言,参加特别工作组,以及主动要求承担同事不愿干的困难计划,都能保证自己的曝光率。
发言时想想点子,把你目前的工作和公司发展大计结合起来,在宣传公司的同时不忘记巧妙地把自己的工作做个介绍。
当你做出某些成绩或经过努力而提前完成任务时,别忘了宣传自己。
就算没什么可吹嘘的,你总可以找出一些你没犯过的错吧?找出你为了避免犯错而采用的方法,比如冷静或有条理等,巧妙地向你身边的人说说。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努力到绝望,永远不会有绝望

塞里格曼效应来源于1975年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以狗为对象的一组实验。
他把一条狗放进一个笼子里,锁住笼门,使狗无法轻易从笼子里逃出来。
笼子里装有电击装置。
通过这一装置给狗施加电击,电击的强度刚好能够引起狗的痛苦,但不会使狗毙命或受伤。
塞里格曼发现,这只狗在一开始被电击时,拼命地挣扎,想逃出这个笼子,但经过再三的努力,它发现无法逃脱后,挣扎的强度就逐渐降低了。
后来,塞里格曼又把这只受过电击的狗放进另一个笼子,这个笼子由两部分构成,中间用隔板隔开,隔板的高度是狗可以轻易跳过去的。
隔板的一边有电击,另一边没有电击。
实验者发现,这只曾受过电击的狗除了在头半分钟惊恐一阵子之外,此后一直卧倒在地,绝望地忍受着电击的痛苦,根本不去尝试有无逃脱的可能。
最后一个实验,塞里格曼把没有经受过电击实验的狗直接放进有隔板的笼子里,发现这些狗全部都能逃脱电击之苦,轻而易举地从有电击的一边跳到安全的另一边。
塞里格曼把上述实验中,狗的绝望心理称为“习得性无助”。
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常见的,一个失败了太久的人,不太容易相信自己会成功。
例如,当一个人在职场发现无论他如何努力,无论他干什么,都以失败而告终时,他就会觉得自己控制不了整个局面,于是,他的精神支柱就会瓦解,斗志也随之丧失,最终就会放弃所有努力,真的陷入绝望。
漫漫职场,随着行业和具体情况的不同,对于有的人来说,成功可能是一个很慢的过程,重要的是,要懂得这样的道理,心累了,就歇会儿,但是不要放弃!对于每个人来说,时间都是公平的,你咒骂,你绝望,日子会一天天过去;你快活,你欢乐,日子也会一天天过去,应该怎样准备自己的职业状态呢?顾非凡研究生学历,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具备这样的高学历,可能都会选择从事对文化水平高要求较高的工作。
可是,顾非凡没有这样,他当年考研究生也是为了挑战自己,现在,选择销售同样是适应当今时代发展。
他不像别人,认为自己学历高就可以一天到晚坐在办公室、打打文件、上上网,也不像很多看不起做销售的人,总认为销售员是没有能力的人做的事。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沉默不是金,适时显示自己的羽毛

如果你不想归隐山水,放浪江湖,你就要恰到好处地展示自己,以利于你的发展。
孔雀开屏,是雄孔雀向雌孔雀求爱(发情)的性诱惑。
雄孔雀为了逗雌孔雀高兴,展开自己身体最华美的部分,以令雌孔雀动心。
雌孔雀在这种时候,往往忍受不了雄孔雀的性诱惑,甘愿打开身体之门,接受雄孔雀的爱情举动。
孔雀开屏,以示其美,多有收获。
人在他人面前,要想被欣赏,也少不了显示自己的长处。
在学校读书时,运动员、演员或其他出众的人(已显示自己的才华和长处),容易被他人青睐,或被领导选中当学生干部,或被女生选作早恋对象,或被同伴捧为一山之王。
在社会中也是如此,你跑在别人前面,就能够得到奥林匹克奖章;你身怀绝技,就能够得到他人的重用;你有及时雨宋江的才干,就能够坐在一百单八将上面。
早在唐太宗时,薛仁贵就是因为单枪匹马厮杀在千军万马之前,而被唐太宗一眼看中,才使薛仁贵离开“火炉军”(之前,薛仁贵只是军中的一个伙夫),成了威镇敌我的旷世将军,也才有了薛仁贵征东征西的故事。
相反,不显示自己的长处,就会像兰花遮掩在杂草中。
俗话说,是驴子是马,牵出来溜溜。
这是要看看你到底有什么能耐,以决定褒贬取舍。
人们也是在根据你的才华和能耐而决定对你的好恶亲疏。
可见,让他人意识和发现你的长处是何其重要。
举一个例子,在大庭广众,或Party中,如果你少说话,少表演,无论你多么了不起,也不会有人注意你,除非你已大名赫赫,那些人都认识你(你早已显示过你的长处了)。
总之,一个人,他人不知道你是谁时,一般不会向你表示友好和尊重。
知道你是谁,也即是知道你的身份、地位和长处,这需要别人的介绍,或你让他们知道。
让别人知道你的长处、你的价值固然重要,这是社会交际的一个重要法码,但显示自己的长处,要贴切、自然、恰到好处,合情合理,比较正当。
如参与竞技、解决困难、孤胆闯危、一己担载,等等。
有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到摩天大楼的工地,向衣着华丽的承包商请教:“我应该怎么做,长大后才能跟你一样有钱?”承包商看了少年一眼,对他说:“我给你讲一个故事:有三个工人在同一工地工作,三个人都一样努力,只不过,其中第三个人始终没有穿工地发的蓝制服。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不要任何借口,勇于承担责任

格兰特纳是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家,他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你自己有系鞋带的能力,你就有上天摘星星的机会!面对所发生的问题和事情,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是决定我们能否做好事情的关键。
很多人在工作中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来为遇到的问题开脱。
如果这种开脱和借口成了习惯,那么就非常危险了。
工作和生活中,这样一些借口经常可以看到:上班晚了,会有“路上堵车”、“手表停了”的借口;做生意赔了本有借口;工作落后了也有借口……只要有心去找,借口总是有的。
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这样一种局面:每个人都努力以寻找借口来掩盖自己的过失,推卸自己本应承担的责任。
如果在工作中以某种借口为自己的过错和应负的责任开脱,第一次,可能你会沉浸在借口为自己带来的暂时的舒适和安全之中而不自知。
但是,这种借口所带来的“好处”会让你第二次、第三次为自己去寻找借口,因为在你的思想里,你已经接受了这种寻找借口的行为。
不幸的是,你很可能就会形成一种寻找借口的习惯。
这是一种十分可怕的消极的心理习惯,它会让你的工作变得拖沓而没有效率,会让你变得消极而最终一事无成。
问题出现了,不是积极、主动地加以解决,而是千方百计地寻找借口为自己开脱,会使工作无绩效、业务荒废。
借口变成了一面挡箭牌,事情一旦办砸了,就能找出一堆冠冕堂皇的借口,以换得他人的理解和原谅。
找借口的好处是能把自己的过失掩盖掉,心理上得到暂时的平衡。
但长此以往,因为有各种各样的借口可找,人就会疏于努力,不再想方设法争取成功,而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如何寻找一个合适的借口上。
任何借口都是为了推卸责任。
在责任和借口之间,选择责任还是选择借口,体现了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态度。
消极的事物总是拖积极事物的后腿。
这就好比把重物举起来,地球引力却要将它往下拉一样。
任何借口都是不负责任的,它会给工作和周围的人带来莫大的伤害。
如果是为了敷衍别人、为自己开脱的话,那寻找借口更是不诚实的行为。
真诚地待自己、待他人是明智和理智的行为,有些时候,为了寻找借口费尽心思,不如对自己或他人坦言相告。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用心工作,就是开创自己的新事业

一个人要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却不能专注于某个中心,而把精力分散到许多事情上,这样的人是很难成功的。
要知道,没有任何一个获得成功的人不是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于一个特定的事情上。
歌德说: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只要你具备了一颗专注的心,一定会有所成就。
陈星在一家广告公司做创意文案。
一次,一个著名的洗衣粉制造商委托陈星所在的公司做广告宣传,负责这个广告创意的好几位文案创意人员拿出的东西都不能令制造商满意。
没办法,经理让陈星把手中的事务先搁置几天,专心完成这个创意文案。
陈星想:“这个产品在市场上已经非常畅销了,以前的许多广告词也非常富有创意。
那么,我该怎么下手才能重新找到一个点,做出既与众不同又令人满意的广告创意呢?”陈星在苦思之余,把手中的洗衣粉袋放在办公桌上,又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突然灵光闪现,她想把这袋洗衣粉打开看一看,于是找了一张报纸铺在桌面上,然后,撕开洗衣粉袋,倒出了一些洗衣粉,一边用手揉搓着这些粉末,一边轻轻嗅着它的味道,寻找感觉。
在阳光的照射下,洗衣粉的粉末间遍布着一些特别微小的蓝色晶体。
陈星好像找到了一个契机,马上打电话问制造商蓝色晶体为何物,制造商说那是加进去的活力去污因子,它具有超强洁白的效果。
陈星茅塞顿开,她就从这个地方入手,用尽脑汁,终于推出了非常成功的广告。
如果我们走过一家生产航海指南针的工厂时便会发现,还未被磁化过的针会指向各个方向。
一旦它们靠近磁铁而获得特殊的强力之后,便会指向北方,而且从此后,一直都坚定不移地指向北极。
所以说,一个人先要确定自己的人生航向和工作目标,这样,你才会专注于某一个方向。
目标是专注的前提,凭借自己对人生的憧憬和事业的坚持,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树立一个坚定不移的目标。
当你专注于这个目标,并锲而不舍地为之奋斗时,肯定会取得一些成绩。
在确定自己专注的目标之前,应该审视自我,从自己的兴趣和专长下手,寻找突破口,再据此确定工作和人生的目标。
在目标的引导下,专心致志,锲而不舍地为之奋斗,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极大地挖掘出自己的潜力。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背后议论领导是非,是自找麻烦

很多职场人有个通病,就是在公司午餐或者闲暇的,喜欢“交心”,议论上司的是非,一个不小心,这些议论也许会成为别人的成事跳板,又或许,被某人听了去,传到上司耳中,以后让上司怎么看你?所谓“祸从口出”,不是没道理。
小史是一家文化传播公司很有才气的策划,由于自恃清高,他总是对老板的创意不屑一顾,认为老板的水平很差,所以经常在老板背后跟同事们忍不住流露出对老板创意的不屑。
消息很快就被同事传到老板的耳中,于是老板主动找他谈话,诚恳地让小史说出对自己的创意有没有意见,对公司的业务有什么建议,小史却支支吾吾没有谈出什么内容。
这位心胸还比较宽广的老板认为小史简直就是一个两面三刀的人,当面不说,却在背地说。
老板对小史的道德人品产生了怀疑,后来开始冷落小史,重要的策划方案从此再也没有交给小史来做,不久,小史离开了公司。
背地跟同事议论上司很容易让上司认为你是个两面三刀的两面派,人品不好。
在工作过程中,因每个人考虑问题的角度和处理的方式难免有差异,对上司所作出的一些决定有看法,在心里有意见,甚至变为满腔的牢骚,有时也是难免的,但就是不能到处宣泄,否则经过几个人的传话,即使你说的是事实也会变调变味,待上司听到了,便成了让他生气难堪的话了,难免会对你产生不好的看法。
“有时我们的认识是错误的,你认为他不如你行,只是你不了解他哪方面行而已。
同事之间的相处要把握分寸,即使关系很铁,相互勉励和促进是没问题的,如果只是宣泄和发牢骚,就太不明智了。
”一位HR经理如是说。
古代有个姓富的人家,家里没有水井,很不方便,常要跑到老远的地方去打水,家里甚至需要有一个人专门负责挑水的工作。
因此,他请人在家中打了一口井,这样便省了一个人力。
他非常高兴有了一口井,逢人便说:“这下可好了,我家打了一口井,等于添了一个人。
”有人听了就加油添醋:“富家从打的那口井里挖出个人来。
”这话越传越远,全国都知道了,后来传到宋王的耳中,宋王觉得不可思议,就派人来富家询问,富家的人诧异地说:“这是哪儿的话,我们是说挖了一口井,省了一个人的劳动,就像是添了一个人,并没有说打井挖出一个人来。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身在办公室应该多琢磨事,少琢磨人

热情、友好、大方、满怀善意,你得到的将是理解、信任和友谊;冷淡、自私、小气、算计他人,则会招致别人的反感、怀疑和戒备。
你有时也许会有这样的困惑:上司对你印象不错,你自己的能力也不差,工作也很卖力气,但却总迟迟到达不了成功的峰顶,甚至常常感到工作不顺心,仿佛时时处处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暗中扯你的后腿。
百思而不得其解之后,你也许会灰心丧气颓然叹道:“唉,那是上帝之手吧!”如果你当真遇到上面说的这种困惑,提醒你一句:也许那并不是什么上帝之手,而是你左右同僚的手,很可能是你与他们的关系上出了什么问题!同事之间存在竞争的利害关系。
在一些合资公司,特别是外资公司里,追求工作成绩,希望赢得上司的好感,获得升迁,以及其他种种利害冲突,使得同事间天然地存在着一种竞争关系。
而这种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又不是一种单纯的真刀实枪的实力较量,而是掺杂了个人感情、好恶、与上司的关系等复杂因素。
它是一种变了形、扭曲了的世界级运动会,其中有多种有可能影响成绩的因素:服用兴奋剂,裁判不能秉公执法,以及偷跑、抢跑等情况。
表面上大家同心同德,平平安安,和和气气,内心里却可能各打各的算盘。
利害关系导致同事之间也可能和衷共济,也可能各想各自的心事,因此关系免不了紧张。
同事之间鸡毛蒜皮的纷争多。
既为同事,几乎天天在一起工作,低头不见抬头见,彼此之间会有各种各样鸡毛蒜皮的事情发生。
各人的性格、脾气禀性、优点和缺点也暴露得比较明显。
尤其每个人行为上的缺点和性格上的弱点暴露得多了,会引发出各种各样的瓜葛、冲突。
这种瓜葛和冲突有些是表面的,有些是背地里的;有些是公开的,有些是隐蔽的;有些是表现于外的,有些是潜伏的。
种种的不愉快交织在一起,便会引起各种矛盾。
有两种态度容易损害同事关系:一种是待人刻薄,还有一种是热衷于算计他人。
一个单位里,这样人的越多,人际关系越复杂,“内耗”越严重,工作效率越低。
相反,大家都集中精力干工作,不过多地关注别人的缺点,人际关系就会比较正常、简单,工作效率就会提高。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让借口靠边,现在就做不要坐失良机

许多人之所以不成功,只因为他们总在起点上耽搁,在门外徘徊太久。
这其中有多种原因,主要的是:(1)眼高手低,或者幻想一口吃成一个胖子。
(2)“完美病”作怪,哪怕有一点点条件不完善,就自己否定。
(3)总认为时间够用,慢一点又何妨。
拖来拖去,最后把梦拖黄了。
从0到1的距离,常常大于从1到1000的距离。
许多人之所以不成功,往往是由于他们在门外徘徊太久。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一次勇敢“跳下去”的行动!做任何事,勇于开始最为重要。
准备好了就去做,别在起点上耽搁。
有这样两位青年,大龙与小赵,他们都是很有梦想并富有创造力的人。
他们同时进了一家集团公司,分在不同的分公司工作。
这是一家特别重视创造性的公司,公司的董事长,总是在各种场合强调:员工的创造性是公司的最大财富。
两位年轻人能进入这样的公司,真的是如鱼得水,应该能大展宏图、创造非凡业绩了。
然而一年后,进行工作总结时,两人却受到了不同的待遇:小赵因为成绩突出受到了高度表扬和奖励;大龙却因为业绩平平,受到了批评。
其实,刚进公司时,大龙给大家留下的印象更好一些。
因为他脑子比小赵更活,思维更敏捷、学识更广博,但为什么到头来却做得不如小赵好?人事部的领导,对两位员工进行了研究分析后发现:一年来,两人都想把自己的创造性贡献给公司,也都很努力。
两人唯一的区别是:小赵有了一个好的想法,便立即行动起来,即使要实现这一想法的条件不具备、会遇到困难,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去做。
而大龙,尽管脑子里有很多想法,但总是停留在构思的阶段,或者一与现实结合,遇到条件不具备等情况,他就立刻放弃,改换另一个想法。
这样一来,尽管好想法不少,却没有一个付诸实践。
分析完之后,人事部的领导与大龙好好谈了一回心,说:“大龙,一旦有好的想法,就应该尽快付之实践。
现在不做,等于永远不做啊!”优秀人才给我们的启示是:先做再说!正如俗话所说,早起的鸟有虫吃。
尽早起步后面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然而,有的人并非不知道行动的重要,但是迟迟不愿意行动,结果又产生负疚感,与其说是因为恐惧而不去行动,毋宁说是不去行动而导致恐惧。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成功在于微妙之间,仅比别人先行一步

在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上,每天都存在着竞争,速度的竞争。
比如在草原上,羚羊和猎豹每天都在进行生命的赛跑,谁跑得快谁就赢得生存的权利。
羚羊慢了,就会被吃掉,猎豹慢了就会被饿死。
而在人类中,这种竞争更是屡见不鲜。
当年,贝尔在研制电话时,另一个叫格雷的人也在进行着同样的研究。
结果,两人同时取得了突破!但贝尔还是先行了一步,他在专利局赢了——比格雷早了两个小时。
当然,他们两人在当时是不知道对方的,但贝尔就因为这120分钟而一举成名,誉满天下,当然也获得了巨大的财富。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谁快谁就赢得机会;谁敢吃第一个螃蟹,谁就是英雄;只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先行一步”不像吃螃蟹那样容易。
中国有个愚公移山的故事,说愚公面山而居,在九十高龄时,决定开山修路,于是谱写了一曲子孙相继、不畏艰难移山的悲壮故事。
愚公精神曾鼓舞了中国历代勤劳勇敢的人们。
但是,社会正在以不可预料的速度向前发展。
21世纪以“愚公”的速度开山修路无疑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了。
于是,速度和效率成了一个企业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提高工作效率,时刻走在他人的前面。
霍英东是香港著名的大富翁,他的成功之道在于习惯先行一步,敢于第一个“吃螃蟹”。
他进入生意场的第一步是在香港鹅颈桥市场开了一家杂货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他就卖掉了杂货铺,改做煤炭驳运生意。
不久,他又和别人一起去东沙岛采集一种可以用来制药的海草。
当然,他每一次入道或出行,都不做亏本的生意,而是有钱可赚的。
20世纪50年代初期,香港的房地产市场刚刚兴起。
霍英东慧眼顿开,迅速行动的习惯使他一下子感觉发财的机会来了,并立即设立了立信置业公司。
同行之中的人都纷纷投来怀疑的目光。
他的第一招就令其他人刮目相看:在香港,房地产都是出售“整栋楼宇”,而霍英东使用的却是房地产工业化的办法,推行住宅与高层商厦结合的方式,并且采用“分层”销售、预订楼房、分期付款等新方法。
他很快成为香港知名的房地产商人。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无须推托,要不职位将会成为别人的

在美国西点军校,有一个广为传诵的悠久传统,新生学员遇到学长或军官问话时,只能规范的选择回答:“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不知道”;“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
新生除了这四种标准回答方式,不能再多说一个宇。
学校之所以这样规定,就是要让学生明白,要成为一名最优秀的军人,首先必须学会服从和忍耐。
一旦无权解释,也就没有任何借口,人就会更加尽心尽力地把事情做得圆满。
只有秉承这种信念,才能激发出人的全部能量,产生出最大的效果。
的确,一个人无论逃避责任,还是推托过错,总能找到借口。
事实上,之所以有各种借口产生,那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是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为了逃避责任,而编造各种借口。
作为公司的员工,如果能用“马上解决”的工作方式去对待工作中的问题,也许根本就不用那么多借口了。
“马上解决”的直接作用是把1分钟当成2分钟来用,把1小时当成2小时来用,把40年的工作时间延长成80年的奋斗时光,从而大大延长了生命中创造价值的时间。
更值得一提的是,犹太人上班后的第一个小时被定为“tictator”时间,即“第克泰特时间”。
在这段时间内,必须将昨天下班到今天上班之间的函件回信,用打字机打好发出。
“第克泰特时间”在犹太人心中的言外之意是“谢绝会客”。
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必须头脑清楚、动作敏捷,统筹时间、高效工作。
长时间泡在会客之中,会使敏捷和高效大打折扣,失去商机。
犹太人深知这一点,所以他们在很大程度上避开了毫无意义的推杯换盏,代之以精炼的工作语言、干练的工作作风、不拖泥带水的“马上解决”来处理问题。
犹太人十分注重办事效率,在犹太人的办公桌上,很难见到未决文件。
在他们管理的企业里,不会有问题成捆、文件成堆的现象。
走进犹太人的办公室后,他们的办公桌上从来都是整洁而干净的,文件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文件夹里。
他们知道这些办公桌上的待批文件,有相当一部分是极其重要的。
如果迟而不决,就会造成文件的积压。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不要一味妥协,自己的利益靠自己争取

在职场上,只有自己才能为自己的利益考虑,一味地屈从,势必会造成软弱可欺的样子,从而让有心之人有机可乘。
王超是一家金融公司的职员,为人处世一向沉默无争,只要是领导交给自己去办的事情,就不假思索地答应下来。
他认为,只要安分守己地工作,即使得不到升迁,也不会因为惹恼上司而被开除。
也正是这一点,经理似乎从开始就对王超特别有好感,不论开大小会议都带着王超,等到王超业务稍有熟悉,就开始让王超接手做业务。
王超受到了经理的如此厚恩,做事就更加勤奋,任劳任怨。
有一天,经理把王超叫到办公室,告诉他说公司要辞退一个员工,自己不好意思去说,因为王超和这位同事熟悉,所以希望王超能够去和他说。
王超二话没说,向经理打个包票,然后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还有一次,经理说他被另外一个部门经理气得头疼,自己不想再见到那个经理,下午的一个会议就让王超代为参加。
王超心里十分高兴,认为经理很看得起自己。
在参加会议之前,经理在王超面前动情地痛斥了那个经理如何的卑鄙无耻,如何欺负自己,让王超听在耳里记在心里,开会的时候就处处找那个经理的不是。
但是,尽管王超对经理如此信任和支持,经理却并没有因此而对王超有多少的特殊照顾,王超在他眼里甚至没有任何的地位可言。
过了一段时间,公司突然决定要裁减一部分人员,王超本想着自己业绩不错,又和经理有深厚的关系,只要老老实实工作,肯定没事。
但是,经理却突然直接找到王超,给了他两个选择:一个是他可以做满这个月并得到当月工资作为赔偿,但是要算公司主动辞退他,并记入档案;另一个是自己主动辞职,但没有赔偿金,最多只发给他这个月已经上班的十天工资算做补偿。
王超几近崩溃,他竟然想不到这就是自己在公司最终的结果。
他隐隐约约猜测出了经理的意图,于是十分不甘心,决定为自己抗争一次。
这时,他开始把自己书柜中尘封已久的《劳动法》和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统统拿过来,彻夜进行了仔细而深入的研究,努力找出对自己有利的政策条文,然后又把自己应该得到的利益哪怕是丁丁点点,也给列出来准备向经理索取。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不要做被别人利用的“大头鬼”

用替人“背黑锅”的办法去换取“好处”,既不光彩,也未必合算。
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常常被人利用。
关键是没有掌握好自己做人的原则,以致发生此类情况。
具体来讲,应该怎样做呢?(1)分清责任,别替别人背黑锅。
别人一时有难,伸出援助之手拉他一把,确实是应该的。
但要把后果想清楚,不能什么事都无条件地承担,不管他是什么人。
某公司出了严重的事故,上级来追查责任,负责人却对下边的人说:“你们就说那天我有事不在,是你们自作主张,只要我免予处分,我自有办法保护你们。
”下属们竟然同意了。
这种替上司“背黑锅”的行为是十分危险的。
大家的责任共同来承担,每个人所承担的应该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
替上级“背黑锅”,万一受到了严厉的惩罚,后悔就来不及了。
为了防患于未然,作为下属,平时就应该分清工作的责任,各行其是,各司其责,不要怀有替上级“背黑锅”,将来总会有些好处的心理。
“好处”应该是光明正大的争取来的,用“背黑锅”的办法去换,既不光彩,也未必合算。
或许,上级能给予你的好处,比起你“背黑锅”所受的损害来,只有百分之一。
所以,如果有人来求你,让你替他分担责任时,你一定要搞清这种责任的性质,不可随便答应,以免后患。
(2)预防别人设陷阱。
有些同事常求你给他出主意,他们表面听从你的建议、按照你的意思行动,但实际上是想一点责任也不负。
对这种人千万要警惕,尽可能不给他们提什么建议,尤其是当其主动征求你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问你某项工作如何安排,某件事怎么办时,更要注意是否有“陷阱”。
如果你身边有这种不负责任、善于委过于人的人,你千万不要怕丢面子。
无论面对多么诚挚、多么谦逊的恳求甚至是命令,你都要冷静,不要上“套”。
可以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婉言拒绝之,防止对方倒打一耙。
(3)不要被别人当枪使。
大凡被当枪使的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致命弱点,或分析能力不够,辨别是非的本领较差;或抵制力较差,被虚假的现象所迷惑,从而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
而那些处于主动地位的人(“借枪”的人)往往躲在暗处,操纵或者指挥这些“当枪的人”,按他们预定的指令去执行每一个程序。
杜拉拉的语录

杜拉拉的语录杜拉拉的语录集锦40句就算你想努力推开所有人,那也只能说明你像一个正常人有一个正常的心,不想受到伤害。
——杜拉拉《杜拉拉之似水年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杜拉拉的语录40句,欢迎阅读与收藏。
1、当一个清高的女孩遇到一个高傲的男孩时,总有一个人会卑微下来,但是如果可以不要让她(他)把自己放得太低。
2、不要对女孩太好,会宠坏她们的;不要对女孩太热,会灼伤她们的。
如果可以,选择忽冷忽热吧。
3、我不撒谎,我相信你也不撒谎;假如你撒谎,只要被我发现一次,你就是个不值得信任的人。
我用你我就信你。
4、活有难度才证明干活的人有价值,相反,可有可无的人,随时可被替代,也必定是个便宜的货色。
5、关于培训,只有10%的知识是你能从培训课程中获得的,还有大约20%则来自于向有经验者的学习,剩下的70%都来自于onjobtraining(实践中学习)。
6、没有权力的人,是很难有威望的。
你说了不算,谁理你?7、VP和president是"富人",家里有管家和门房,公司给配着专门的司机,出差坐头等舱。
8、就是因为自己和李斯特沟通不够,遇到事情都是自己默默干了,所以他根本没有意识到发生过多少问题,有多少工作量,难度有多大。
于是,他就不认为承担这些职责的人是重要的。
鉴于他不认为你是重要的,他就不会对你好,甚至可能对你不好。
9、"学到东西"当然很重要,可"学到东西",不就是为了谋得更好的收入和更好的前途吗?假如一个人把这样一个项目干下来,公司应该给这个人什么。
10、把每一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和安排都做成清晰简明的表格,请老板在某某日期前提意见。
11、SOP(标准操作流程)的多种用途,它不但能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做决定的依据,还能避免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意见,从而规避个人矛盾和职业风险。
12、升职前,拉拉打心眼里觉得自己做这个经理是绝对胜任的,到她真正坐到这个位置上才发现,原来这个位置上的很多活,是自己以前并不了解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竞争激烈的工作环境中,有些人喜欢把别人的功劳占为己有。
这样的人,不去创造业绩,而是偷偷地去占有别人的功劳,到最后只能是既损人又不利己。
李明明和丁娟两个人在一家公司工作,平时关系相处得很不错。
年终,公司搞推广策划评比,每个人都可以拿方案,优胜者有奖。
李明明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
经过半个月的深入调研,加上平时对市场工作的观察思考,李明明很快作出了一个非常出色的策划案。
方案征集截止日的最后一天,丁娟突然叹了一口气说“哎,明明,我还真有点紧张,心里没底啊。
你帮我看看方案,提提意见。
”李明明连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丁娟的策划很是一般,没有什么创意,李明明看完没好意思说什么。
丁娟用探究的目光盯着李明明,说:“让我也看看你的方案吧。
”李明明心里一阵懊悔,可自己刚才看了人家的,现在没有理由不让别人看。
好在明天就要开大会了,她想改也来不及了。
第二天开会,丁娟因为资历老,按次序先发言,丁娟讲述的方案跟李明明的方案一模一样。
在讲解时,她对老板说:“很遗憾,我现在只能讲述自己的口头方案,电脑染了病毒,文件被毁了,我会尽快整理出书面材料。
”李明明听了目瞪口呆,她没想到丁娟抢自己的功劳,她不敢把自己的方案交上去,也不敢申诉,因为她资历浅,怕老板不相信自己,只好伤心地离开了这家公司。
丁娟的方案获得老板的认可,因为方案不是她自己的,有些细节不清楚,在执行方案时出了一点漏洞,又无法及时修正,结果失败。
后来老板得知她抢了别人的方案,就无情地炒了她鱿鱼。
不是你的功劳,就不要去抢,不管别人知道也好,不知道也好,抢别人的功劳总不是成功的捷径。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一旦你抢别人功劳的事情真相大白时,你将会无脸见人,不仅被抢者会成为你的敌人,而且还会失去他人对你的尊重,可谓是得不偿失。
只有自己亲手创造的功劳才是自己的财富,别人的东西终归是别人的。
要想真金不怕火炼,在职场中获得真正的认可,就要凭自己的真本事去创造,投机取巧的做法终究会害人害己。
因此不要去做夺取他人的功劳又自毁前程的傻事。
做人就要坦坦荡荡,身在职场,不是自己的功劳,就不挖空心思去占有。
不抢功,不夺功,这样的人不仅人际关系好,而且会永立于不败之地。
大卫是一个研究所的副所长,他负责一个课题的研究,由于行政事务繁多,他没有把全部精力放在课题的研究上。
他的助手通过辛勤努力把研究成果搞了出来,这个课题得到了有关方面的认可,赢得了很大的荣誉。
报纸、电视台的记者都争相采访大卫,他都拒绝了,并对记者们说:“这项研究的成功是我助手的功劳,荣誉应该属于他。
”
在座的人听了,都为他的诚实和美德所感动,在报道助手的同时,还特别把大卫坦荡的胸怀和言语都写了出来,使大卫也获得了很好的评价和荣誉。
高明的上司从不占有下属的功劳,下属有功,你的功劳自然也体现出来了。
从不占有别人功劳这一点上,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质。
可见优秀的品质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
我们在工作中不应该总想着怎样去夺取他人的功劳,而是应该学习别人的长处,提升自己的才能,从而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功劳。
古人云:“不见己短,愚也,见而护之,愚之愚也;不见人长,恶也,见而掩之,恶之恶也。
”意思是说:看不见自己短处的人是一个愚蠢的人,若知道自己的短处而又不改正和正视的人是一个更加愚蠢的人;看不到别人长处的人是一个
可恶的人,看到别人长处而又不去学习且加以诋毁和掩盖的人是一个更加可恶的人。
孙子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就是只有知道了别人和自己的真实情况才能有的放矢、百战百胜。
如果没有这种意识和精神,那是不可能进步的,没有进步就意味着停止和倒退,就会被社会淘汰。
因此我们要想在工作中获得真正的竞争优势,就应该在不断地完善和充实自己的同时坚守正确的职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