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老板诱惑员工的手段

合集下载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职场中置身事外的智慧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职场中置身事外的智慧

要想不掉进陷阱,不被他人当枪使,中立态度确实很重要。

在职场中与人交往时,必须练就人与人之间虚虚实实的进退应对技巧。

自己该如何出牌,对方会如何应对,这可是比下棋更有趣味的事情。

在生活中,被人当枪使的事情很多。

在职场生涯中,免不了会遇到被出卖、受敌意、被中伤等种种料想不到的事情,犹如设在你面前的个个陷阱。

如果事先预料这些事的发生,并一一克服,便能安步当车了。

办公室中遇上与己关系不大的问题时,你的态度最好是保持中立。

例如公司中一位主管犯了大错,公司的高层人员大为震惊,又开会又讨论的,而且老板还可能私下召见你,问你各方面的意见,其他部门主管(受牵连的与不受牵连的)也有可能找你谈话。

这种种情况,你可能无法一一回避,而需要去好好面对。

这时,在矛盾中保持中立的“兵法”便派上用场。

老板一定牢骚甚多,指责某人做事不力,某人又能力欠佳,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看你和哪方面关系良好;但你不要轻易表态,这样既保护了自己,又没有伤害别人。

至于其他同事,找你无非是探口风或想看风使舵,这类人也得罪不得,尽可能模棱两可,以防被出卖。

平日与你关系密切的某部门,其中几位同事突然发生内讧,弄得十分不愉快,成为公司上下的话柄,甚至有些人以为你必然对此事了解甚多,纷纷向你打探。

即日起你应避开,尽量减少与该部门的接触,可能的话,一切联络交由秘书小姐去做。

既然没有直接接触,那么,你对事件的前因后果自然是不大了解。

因此,即使有人诉苦,也等于是“对牛弹琴”了。

一天你因公事与某同事一起出差,对方突然问你:“你跟办公室小张好像有点不太对付,你们到底怎么回事?”而实际上你一直觉得与小张相处融洽,公事上大家都很合作,私人间也是客客气气的,何来的“不对付”呢?冷静一点,想想这当中可能发生了什么问题?有直接的,有间接的,总之不简单。

就算你和小张之间真有什么问题存在表面上,你也必须表现得落落大方,微笑一下,反问对方:“你看到了什么?”或者说:“你听到了什么?”对方必然是支吾以对,你可以继续说下去:“我们一直相处得好好的,我从不察觉到有什么问题,也没有发生过什么不愉快。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出卖别人的人,同样也会被出卖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出卖别人的人,同样也会被出卖

和不诚实的人在一起,哪个不心惊肉跳!和诚实的人在一起,哪个不轻松自在!有人说,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希望自己不吃亏,人人希望别人对自己诚实,要是对方欺骗了自己,自己上了当,受了骗,那一定会对对方怀恨在心的。

因此,没有人不喜欢诚实的人。

在深圳的职场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求职者到一公司去应聘,由于各方面的条件都还不错,他很快便从众多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

面试的最后一关,由公司的总裁亲自主持。

当这位求职者刚一跨进总裁的办公室,总裁便惊喜地站起来,紧紧握着他的手说:“世界真是太小了,真没想到会在这儿碰上你,上次在白藤湖游玩时,我的女儿不慎掉进水中,多亏你奋不顾身地下去把她救起。

我当时由于忙,忘记询问你的名字了。

你快说,你叫什么名字?”这位求职者被弄糊涂了,但他很快便想到可能是总裁认错人了。

于是,他平静地说:“总裁先生,我从来没有在白藤湖救过人,你一定是认错人了。

”但无论这位求职者怎么解释,总裁依然一口咬定自己不会记错。

求职者呢,也犯起了倔强,就是不承认自己救过他的女儿。

过了好一会儿,总裁才微笑着拍了一下这位求职者的肩膀,说:“你的面试通过了,明天就可以到公司上班,你现在就到人事部去报到吧。

”原来,这是总裁精心导演的一场心理测验:他口头制造了一起“救人”事件,其目的就是要考察一下求职者是否诚实。

在这位求职者前进来的几位,因为都想将错就错,趁机揽功,结果反被总裁淘汰了。

而这位求职者却在面试的时候,成功地展示了自己的诚实美德,所以成功地找到了理想的工作。

其实,人们喜欢诚实的人也是一种很正常的心态,谁愿意和一个撒谎的人打交道?搞得不好,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被他欺骗。

有两个年轻人,因实在忍受不了原来老板的敲骨吸髓式的盘剥,一同跳槽到另一家广告公司。

一到新公司,他们想了多年的薪金底数不仅拿到了手,而且老板还三天两头请他们单独进餐,说他们人才难得。

老板这么待他们,当然要尽力相报,年轻人施展开自己看家本领,为客户设计了几套广告方案,客户连连说好。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竞争绝对靠的不是阴谋诡计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竞争绝对靠的不是阴谋诡计

办公室就像一个小社会,同事就是这个小小社会的成员。

在与同事的相处中,有一些行为的危害是比较严重的。

这些不恰当的行为往往会破坏你在同事中的形象,或是引起同事对你负面的看法。

因此,记住这些务必需要避免的行为,对你与同事的交往至关重要。

最重要的一点,不论多么讨厌一个人,也没必要去耍阴谋陷害他,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

一旦你想要陷害别人,你自己也就会被卷入矛盾中,毕竟工作才是你的主要目的。

你身边是否有表里不一的同事?比如有的人当着别人的面全是好话,背地里就专门喜欢评论人,还喜欢经常在上司面前告别人的状,好像谁都不如他一样。

遇到这样的人,谁都比较头痛。

小郑所在的公司是一家刚成立的公司,小郑的部门中上面有个副总兼项目总监,小郑的职位是助理,还有一个总经理,他们的关系都比较好。

小郑在公司创业时期工作卖力,各项任务完成得比较好,无论是副总还是总经理都对小郑比较满意,想提拔小郑,逐渐把一些小的项目交给小郑,准备让小郑当项目经理。

本来事情很顺利,但是在今年招人的时候,招来了一个蔡小姐,她的职务是项目经理。

但因为她刚进公司,公司并没有让她单独负责一个项目。

正好小郑担任项目经理的项目已经开工,上司就把蔡小姐暂时放在了小郑所负责项目的项目助理的位置。

结果,她就处处给小郑设陷阱。

小郑交给她的工作,她都是敷衍地做做,然后在副总的面前,说小郑没有给她交代清楚;面对顾客,谎报数字,让小郑在客户面前信誉全无;她还把小郑刚刚改好的文件说是她做的。

由于小郑不擅长处理这种事,加之对项目管理又经验不足,小郑的工作被搞得一团糟。

于是,上司开始慢慢怀疑小郑的工作能力,而慢慢地相信蔡小姐的工作能力。

直接的表现就是,对小郑的这个项目的后续项目,公司让蔡小姐来当项目经理,而小郑被上司又调回助理的位置。

同事关系非常重要:工作的成功离不开同事的并肩协作;很多解决不了的难题会在与同事的沟通中茅塞顿开;同事可以对你的工作表现提出意见和建议;与同事的公平竞争能给你动力和学习的机会,让你在工作中保持愉快心情。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办公室竞争无时无刻的进行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办公室竞争无时无刻的进行

战场上,为了寻求生存,人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

职场上的竞争没有那么残酷,但却一样充满心机。

小李与小杜在同一家公司上班。

小李总是表现得对工作很没有热情,上班时一副磨洋工的样子。

某日快下班时,小杜让小李帮忙做个营销策划文案,小李说:“都下班了还做什么呀,老板又不会给加班钱。

我还赶着去和女朋友约会呢!”而小杜一人呆在办公室中,继续写他的营销文案,次日交给经理,得到经理一番好评。

不久传来一个主管职位空缺的消息,小李与小杜都有机会升任。

小杜认为自己踏实肯干,贡献大,主管之位非自己莫属了。

但人事命令下来后,大出小杜意料:竟是小李获得了这个职位。

原来,一向在小杜面前懒惰的小李从来就没有懒惰过,他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去参加在职培训,不断充电;跟上司的联系也从来没有停止过,上司一直看好于他;至于他怠慢工作,那只是演给小杜看的一场戏而已。

故事里小李所耍的这种手段,在我国古代兵法里称为“暗度陈仓”。

秦朝末年,政治腐败,群雄并起,纷纷反秦。

刘邦的部队首先进入关中,攻进咸阳。

势力强大的项羽进入关中后,逼迫刘邦退军。

鸿门宴上,刘邦险些丧命。

刘邦此次脱险后,只得率部退驻汉中。

为了麻痹项羽,刘邦退走时,将汉中通往关中的栈道全部烧毁,表示不再返回关中。

其实刘邦一天也没有忘记一定要击败项羽,争夺天下。

公元前206年,已逐步强大起来的刘邦派大将军韩信出兵东征。

出征之前,韩信派了许多士兵去修复已被烧毁的栈道,摆出要从原路杀回的架势。

关中守军闻讯,密切注视修复栈道的进展情况,并派主力部队在这条路线各个关口要塞加紧防范,阻拦汉军进攻。

韩信“明修栈道”的行动,果然奏效,由于吸引了敌军注意力,把敌军的主力引诱到了栈道一线,韩信立即派大军绕道到陈仓(今陕西宝鸡县东)发动突然袭击,一举打败章邯,平定三秦,为刘邦统一中原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当你把这两个故事联系到一起的时候,想来你就更明白了什么叫“办公室如战场”了。

战场上,胜负代表生死,为了寻求生存,人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兵法成为人类智慧的精华。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巧妙地运用好竞争中的“润滑剂”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巧妙地运用好竞争中的“润滑剂”

同事之间既然存在着竞争关系,产生摩擦就是不可避免的。

但作为一个聪明的员工,应当懂得如何把这种摩擦降到最低限度,并把竞争导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

因为同事既是对手,又是工作伙伴,千万不要因为争夺某个职位,而把同事关系搞得太僵。

同事之间因为竞争反目成仇,无论最终是谁胜出,双方今后的合作都不会顺利。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我们必须运用好竞争中的“润滑剂”。

也就是说,当我们因晋升、加薪等而存在竞争对手时,我们需要做的是抛开杂念,不耍手段、不玩技巧,同时争取与同事公平竞争的机会。

当我们需要共同完成一个项目而成同盟时,我们需要做的是友好、携手、合作,然后实现双赢。

(1)微笑,然后握手。

你可曾遇到这样的情形:当某一个职位空缺时,或者老板有意要提拔一个经理时,办公室内的气氛会骤然紧张起来。

每个人都对周围的同事保持着警惕和敌意,因为他们在潜意识里把对方当做竞争对手。

面对这种情况,你应该怎么办呢?此时你最应该做的,就是微笑,对每个同事保持友好。

尽量不要想竞争这件事,在工作中与同事做好配合。

当同事工作中出错时,千万不要站在一旁幸灾乐祸,而要及时伸出你的援手,帮助他把问题解决。

如果你做得足够好,很快你就会发现你有两方面的收获:一是你和同事的关系更加融洽;另外一个就是你获得了提拔。

因为当你这样做时,老板正在悄悄地观察。

他会认为与同事关系融洽的人,更适合做一个管理者。

(2)与同事化敌为友。

有的人形容办公室为“人间地狱”,有的人则视它为实现理想的地方,当然也有人把它当做一个社会的缩影。

就与同事交往而言,如果你要认真计较,每天随便都可以找到四五件令自己生气的事情。

对于这种情况,要怎样处理呢?睚眦必报,抑或“得饶人处且饶人”?其实,同事之间摩擦总是难免的,若要一一计较,那就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去工作了。

与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同事之间有了摩擦,能够忍让一点就忍让一点,这样日后你有什么行为差错,同事也会包容你。

(3)给同事保留面子。

聪明人在与同事交往的过程中,从不会把事做绝,不给对方留一点面子,即使面前的是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把公司当作自己的,去努力工作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把公司当作自己的,去努力工作

老板为什么会成功呢?这可能是很多员工心里想问的问题。

研究很多老板成功的原因,相同的就在于他们都是一步步积累的,并且从不懈怠。

如果你想比他更出色,就应该时刻警告自己不要躺在安逸的床上睡懒觉,让自己每天都站在别人无法企及的位置上,这样机会才会垂青于你。

如果你想取得像老板今天这样的成就,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比老板更积极主动地工作。

但实际中与此恰恰相反,很多人认为,公司是老板的,我只是替别人工作,工作得再多,再出色,得好处的还是老板,于我何益?存有这种想法的人很容易成为“按钮”式的员工,天天按部就班地工作,缺乏活力,有的甚至趁老板不在就没完没了地打私人电话或无所事事地遐想。

这种想法和做法无异于在浪费自己的生命和自毁前程。

英特尔总裁安迪·葛洛夫应邀对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生发表演讲的时候,提出以下的建议:不管你在哪里工作,都别把自己当成员工,应该把公司看作自己开的一样。

事业除了自己之外,没有人可以掌控,这是你自己的事业。

你每天都必须和好几百万人竞争,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改进自己的竞争优势以及学习新知识以适应环境,并且从中学习新的事物。

只有虚心求教,你才不会成为某一次失业统计数据里头的一分子。

而且千万要记住:从现在就要这样做。

怎样才能够把自己当作公司老板的想法表现于行动呢?还是上面说的那句话,就是要比老板更积极主动地工作,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结果负起责任,并且持续不断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照这样坚持下去,你的表现便能达到崭新的境界,为此你必须全力以赴。

不要认为老板整天只是打打电话、喝喝咖啡而已。

实际上,他们只要清醒着,头脑中就会思考着公司的行动方向。

不要吝惜自己的私人时间。

一下班就率先冲出去的员工是不会得到老板喜欢的,即使你的付出得不到什么回报,也不要斤斤计较。

除了自己分内的工作之外,尽量找机会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让老板觉得你物超所值。

比如:下班之后还继续在工作岗位上努力,尽力寻找机会增加自己的价值,尽量彰显自己的重要性。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除非不想混了,否则不要跟上司唱反调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除非不想混了,否则不要跟上司唱反调

学会把上司当做一本经验丰富的人生教科书来读。

读懂了上司,你就读懂了职场的一半。

有些人对上司分配的工作产生抵触,认为上司分配的工作和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有任何关联,但你应当明白,一个精明的上司是不会无故安排你去做一些分外之事的,也许他是在借机考察你对工作的态度和应变能力。

因此,如果上司不是故意刁难你的话,就应当服从安排。

小王大学毕业后通过应聘进入了一家公司。

刚开始上班时,他认为只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就万事大吉。

但是,后来他发现很多不在他工作范围内的事情,上司也会安排他去做。

例如,打扫办公室,整理办公桌等,有时候做不好还会遭到批评。

他感到非常郁闷,觉得上司是在故意整他,把他当做苦力来使。

渐渐地,他有了不满的情绪,甚至想要跳槽换个环境。

后来,一位老同事悄悄告诉他:这是公司的规矩,每个上司都会用这种方式考验下属的工作耐心和工作热情。

上司给你增加额外的工作,是在考验你的能力,千万不要错过这样的机会。

小王听了同事的话,很快转变了态度。

此后,有什么累活重活,他总是很主动地承担下来,从此得到了上司的赞赏。

半年后,他被提拔为办公室主任助理。

很多时候上司虽然在能力方面不一定比你强,但在用人等方面肯定比你老练。

高明的下属,是绝对不会对上司评头论足的,他们会把上司当做一本经验丰富的人生教科书来读。

读懂了上司,你就读懂了职场的一半。

当然,仅仅只有这些是不够的,你还要学会跟从自己的上司,任何时候都不和上司唱反调,和上司的步调保持一致。

举个例子,如果上司制定了一项措施,并且已经即将执行,那么即使你发现其中存在着不少漏洞,也要坚决地予以执行。

因为上司已经决定的事情是不可更改的,你据理力争的结果,不仅不会对事情有任何帮助,反而会将自己推向上司的对立面。

因此,一定要学会服从自己的上司。

学会了服从,上司就会把你当成自己人,并给予你更多的施展空间。

总之,办公室是一个学问深奥的地方,要想在办公室八面玲珑,必须要练好自己的基本功。

在与上司的博弈中,你永远处于弱势,与上司的任何争论,都不会给你带来利益,反而会使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小心老板用年终奖诱惑你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小心老板用年终奖诱惑你

IBM日本总部曾发生过一个著名的“东京事件”,起因是IBM东京公司高层决定秘密重奖几位工作出色的骨干分子。

这件事本来是机密,在美国IBM本部也是一种例行的激励手段,但让管理层意想不到的是,领奖的几个人刚走不久,一些没有得到奖励的人就跑来要求辞职。

他们这么做倒不是出于闹情绪,原因很简单——别人被重奖,而自己没有得到奖励,证明自己工作成绩不突出,得不到领导认可,继续“混”下去没劲,还不如自己知趣点,主动申请走人,免得日后被老板裁掉。

令管理层更想不到的是,等这些人刚走,那些受到奖励的人又跑来要求辞职!原因更简单——由于自己被老板重奖的原因,害得同事们丢了饭碗;而同事因此辞职又害得公司工作陷入了被动。

所以自己是既对不起同事也对不起公司,只好坚决辞职,以谢同事和公司。

这件陈年往事今个儿是很难发生了,但是从这件事情上足以可见,年终奖的威力有多大。

岁末将至,勤恳工作了一年,总算到了收获的时候,年终奖自然成为员工们最关心的话题。

有没有年终奖,年终奖的多少,成了判断企业发展兴衰、自身工作能力、人才留走与否的风向标。

对企业老板来说,无疑想给为自己带来最大利润的员工以最大奖励,但又要照顾到其他员工的情绪,要奖励最优秀的员工,还是平均照顾到每个员工,每个老板都有自己的选择,每个员工也都有自己的抱怨。

每到发年终奖的时候,老板们便会有些郁闷。

这个时候要做到耳根清净,恐怕比让公司的业绩翻一番还难。

不发年终奖员工要骂,发了年终奖还是清静不了。

用一些老板自己的话来说,他们成了“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不发钱你骂我可以,但我发了你再骂就没道理了啊。

我不是花钱买罪受吗?”中关村某电脑销售公司的经理显得无比冤枉,他的话也道出了部分企业老板的困惑:我发的年终奖都打了水漂吗?瞧瞧,这就是典型的老板思维。

他们从来不会去想这是员工应该得的,他们永远考虑的是:这笔钱究竟值不值。

所以这原本该归为福利范畴的年终奖,到了中国就变了味儿。

一般年终奖有三种发放形式:第一,年底双薪制。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不拍马屁,只能当职场老百姓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不拍马屁,只能当职场老百姓

德皇威廉二世派人将一艘军舰的设计图交给一个造船界的权威,请他评估一下。

他在所附的信件上告诉对方,这是他花了许多年,耗费了许多精力才研究出来的成果,希望能仔细鉴定一下。

几个星期之后,威廉二世接到了权威人士的报告。

这份报告附有一叠以数字推论出来的详细分析,具体文字内容是这么写的:“陛下,非常高兴能见到一幅绝妙的军舰设计图,能为它做评估是在下莫大的荣幸。

可以看得出来这艘军舰威武壮观、性能超强,可说是全世界绝无仅有的海上雄狮。

它的超高速度前所未有。

武器配备可说是举世无敌,配有世界上射程最远的大炮,最高的桅杆。

至于舰内的各种设施,将使全舰的官兵如同住进豪华旅馆。

这艘举世无双的超级军舰只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如果一下水,马上就会像只铅铸的鸭子沉入水底。

”威廉二世看到了这个报告,不禁了然于心地笑了。

像这个故事里的造船界权威,就很懂得拍马屁与说真话之间的平衡。

如果他下个结论:陛下不懂造船。

只怕不久后没准就会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事情发生。

如果他一味地奉承德皇,不敢说真话,那就是谎报军情了。

这船真要造起来,责任恐怕需要他来承担。

所以他只能拍着马屁告诉威廉二世事实的真相。

上司和老板们有时是要犯错误的,而且这错误也需要下属来指出。

但同时,上司和老板们又需要维护一定的尊严,不可随便被人评说。

身为下属,就要学会在这种夹缝中生存的方法,正话也能说,反话也能说,勇于指出老板错误,敢于吹捧老板。

当然了,拍老板马屁可以不是一件谄媚的事。

身具豁达的心态,把拍马屁当做一件艺术创造的事情来做,那这事做起来也不会太难为情。

而且,这样的拍马方式才易为人接受,且取得良好效果。

像故事里的造船界权威,先连用好几个最字,夸奖了这艘不可制造的军舰的诸多好处,尽显文辞之能后,再使个比喻句,把这船的不可饶恕的缺陷说出来。

这种开玩笑式的评论是不打击任何人的自尊心及情绪的。

而说出重要事实的部分,必是有所创意的。

拍马屁,可以逗得上司和老板开心,赢得他们对自己的关注,这对自己是很有好处的。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话说得太满,自己可要兜着走了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话说得太满,自己可要兜着走了

老板将某事交给了一位下属,问他:“有没有问题?”不管难度有多大,下属总会拍着胸脯回答说:“没问题,放心吧!”过了三天,没有任何动静。

老板问他进度如何,他才老实说:“不如想象中那么简单!”虽然老板同意他继续努力,但对他的拍胸脯已有些反感。

这就是把话说得太满而给自己造成窘迫的例子。

把话说得太满就像把杯子倒满了水,再往里滴就溢出来了;也像把气球灌饱了气,再灌就要爆炸了。

杯子留有空间,就不会因加进其他液体而溢出来:气球留有空间,便不会因再灌一些空气而爆炸;人说话留有空间,便不会因为“意外”出现而下不了台,因而可以从容转身。

吃饭吃个半饱才有助于健康,饮酒饮到微醉才能体会到饮酒的快感。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给自己留下一点空隙。

留有余地,才会有事后回旋的空间。

就像两车之间的安全距离,要留一点缓冲的余地,才可以随时调整自己,进退有据。

如果你是个细心的人,你就会发现,很多人在面对记者的询问时,都偏爱用这些字眼,诸如:可能、尽量、或许、研究、考虑、评估、征询各方意见等,这些都不是肯定的字眼。

他们之所以如此,就是为了留一点空间好容纳“意外”;否则一下子把话说死了,结果事与愿违,那会很难堪的。

我们在工作中更应该注意,上级交办的事当然应接受,但不要说“保证没问题”,应代以“应该没问题,我全力以赴”之类的字眼。

这是为了万一自己做不到所留的后路,而这样说事实上也无损你的诚意,反而更显出你的谨慎,别人会因此更信赖你,即便事情没做好,也不会责怪你!当别人有求于你时,对别人的请托可以答应接受,但不要“保证”,应带以“我尽量,我试试看”的字眼。

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如此,与人交恶,不要口出恶言,更不要说出“势不两立”、“老死不相往来”之类的话,不管谁对谁错,最好是闭口不言,以便他日需要携手合作时还有“面子”。

对人不要太早下评断,像“这个人完蛋了”、“这个人一辈子没出息”之类属于盖棺定论的话最好不要说,自己的人生自己把握,一辈子要走的路很长,谁都不能保证将来会是什么样。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背后议论领导是非,是自找麻烦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背后议论领导是非,是自找麻烦

很多职场人有个通病,就是在公司午餐或者闲暇的,喜欢“交心”,议论上司的是非,一个不小心,这些议论也许会成为别人的成事跳板,又或许,被某人听了去,传到上司耳中,以后让上司怎么看你?所谓“祸从口出”,不是没道理。

小史是一家文化传播公司很有才气的策划,由于自恃清高,他总是对老板的创意不屑一顾,认为老板的水平很差,所以经常在老板背后跟同事们忍不住流露出对老板创意的不屑。

消息很快就被同事传到老板的耳中,于是老板主动找他谈话,诚恳地让小史说出对自己的创意有没有意见,对公司的业务有什么建议,小史却支支吾吾没有谈出什么内容。

这位心胸还比较宽广的老板认为小史简直就是一个两面三刀的人,当面不说,却在背地说。

老板对小史的道德人品产生了怀疑,后来开始冷落小史,重要的策划方案从此再也没有交给小史来做,不久,小史离开了公司。

背地跟同事议论上司很容易让上司认为你是个两面三刀的两面派,人品不好。

在工作过程中,因每个人考虑问题的角度和处理的方式难免有差异,对上司所作出的一些决定有看法,在心里有意见,甚至变为满腔的牢骚,有时也是难免的,但就是不能到处宣泄,否则经过几个人的传话,即使你说的是事实也会变调变味,待上司听到了,便成了让他生气难堪的话了,难免会对你产生不好的看法。

“有时我们的认识是错误的,你认为他不如你行,只是你不了解他哪方面行而已。

同事之间的相处要把握分寸,即使关系很铁,相互勉励和促进是没问题的,如果只是宣泄和发牢骚,就太不明智了。

”一位HR经理如是说。

古代有个姓富的人家,家里没有水井,很不方便,常要跑到老远的地方去打水,家里甚至需要有一个人专门负责挑水的工作。

因此,他请人在家中打了一口井,这样便省了一个人力。

他非常高兴有了一口井,逢人便说:“这下可好了,我家打了一口井,等于添了一个人。

”有人听了就加油添醋:“富家从打的那口井里挖出个人来。

”这话越传越远,全国都知道了,后来传到宋王的耳中,宋王觉得不可思议,就派人来富家询问,富家的人诧异地说:“这是哪儿的话,我们是说挖了一口井,省了一个人的劳动,就像是添了一个人,并没有说打井挖出一个人来。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让老板加薪得讲方法和策略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让老板加薪得讲方法和策略

一年一度的绩效考核结束了,按照公司规定,每位员工都可以再写一份申请,注明自己期望的薪酬标准。

小赵写道:“我的薪酬必须在3000元以上,这已经是底线了。

”小钱写道:“月薪能否提高一点,至少要达到温饱水平吧。

整天为衣食担忧,哪有心思工作呢?”小孙写道:“经理,我对薪水多少不太看重;只要公司给我锻炼自己、发挥自己的机会,如能有让我锻炼的机会,就是不给钱我也愿意为公司发一份光、尽一份力。

”小李写道:“经理,月薪的多少可以反映出公司对我的信任程度和重视程度,我很想知道我的月薪能有多少?”如果换成是你,你会选择哪一种申请方式?而究竟哪一种申请方式,才能最终赢得上司的心呢?经理审阅后决定为小李加薪,他的秘书大惑不解。

“为什么给小李加薪,而不是给小孙加薪呢?”秘书问道,“看起来小孙是一个更忠诚、更可靠的人啊?”“是这样的,”经理笑了笑说,“一个人的薪水观可以反映出他的职业素质和修养。

小赵对薪水看得太重,他凭什么要求每月薪水3000元以上。

这种员工只会为薪水工作。

小钱是典型的只为领薪水吃饭,没有更高的追求,当然也就不会在工作中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了。

小孙则是野心太重,对薪水满不在乎而只求锻炼而已,这种人往往不会在一个地方待得太久,一段时间就会跳槽而去。

小李机智灵活,既要求高薪却也懂得委婉,让人觉得值得信赖。

”这位经理仅从个人要求薪水这一微小却又敏感的小事上看出下属的心理特征和个人特质,所以下属的薪水观直接会影响上司对他的看法。

谁不想得到高薪和加薪?对老板表现忠诚,对工作尽职尽责,对老板投其所好、曲意逢迎等,为的是什么?当然是想升职、加薪,自己能力的大小,要通过加薪和晋升才能得以体现。

然而,很多人想加薪、想升职却总无法如愿以偿,这之中难免有对待遇认知不一的原因。

这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个人的能力和贡献,一般来说,你的贡献越大,加薪升职的机会也会比其他同事大。

当然,只有个人的能力和贡献有时也不足以达到加薪升职的目的,还要找些“捷径”、耍点“花招”以影响老板。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老板话的背后才是真正要告诉你的话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老板话的背后才是真正要告诉你的话

当这些信号发生在你身上时,可能表示你已经被老板列入黑名单了。

老板想炒你,通常都有一些前兆,如果你能先知先觉,事先探知这些常发生的类似信号,读懂领导脸色的“天气预报”,就能未雨绸缪地寻找应对之策,避免被炒鱿鱼的命运。

以下这些常见的信号,当它发生在你身上时,可能表示你已经被老板列入黑名单了:(1)分派你的工作愈来愈少。

属于你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也交给别人去处理,一些原本该你出席的会议突然通知你不必参加了,也没有说明什么理由。

比如,你是宣传策划部的主管,可老板最近在决定一些重大的活动策划时,却不找你商量,自行做了决定,或者频频地去找别的主管讨论。

他之所以不来找你的原因,大部分都是在他心目中的组织表内,你已被除名了。

因为反正你很快就会不见了,找你也没有用,不如直接找你下面的人或者将来会取代你的人。

(2)与平日相比大为不同。

老板对你的态度有较大变化,可能变得特别爱挑剔、特别冷淡,对你批评的口气也越来越严厉,看你的眼神也冷冷的;或根本不挑剔,对你采取一种放任自流的态度。

比如,作为一名主管,过去老板在你的部门安插人手,通常都会找你商量,或者尊重你的一些意见,但现在他基本上不再考虑你的意见了,这通常也是一种警告信号。

(3)直接召集你的手下人开会而不让你出席。

开始他这么做时,还会先通知你一声,不要你出席。

他也会找一些理由,如让下面的人不再拘束,可以提出一些宝贵的、有意义的建议。

开了一两次会后,他就会习惯性地如此,也不再找理由或跟你作什么说明。

老板如此做的原因不外乎有下列三种:第一,让下面的人直接受他的指挥与控制,于是你便被架空;第二,利用开会和指挥你手下人的机会,削弱你的影响力;第三,从开会的过程中挖掘一些你的隐私,以便炒你时可以找到更多理由。

(4)人事主管来找你沟通近期工作考核情况。

尽管你觉得自己工作很努力,但人事主管却暗示你工作不够尽责,其实这都是老板的有意安排,其中透露出对你不满的一些信号,对此,你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过不了多久,可能领导就会把你列入黑名单。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给领导一点面子,说话避开上司软肋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给领导一点面子,说话避开上司软肋

一句话可以兴邦,也可以丧邦。

一句失言足以毁掉你的业绩和前程。

与上司闲聊时,我们常常认为自己跟上司关系不错,内心似乎没有上下级之分,所以说起话来往往就不会再深思熟虑,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

可是往往一句不小心的话,也许就会让上司大感不快,也让你以前的努力前功尽弃。

有些下属感觉上司比较随和,没有什么威严,于是见面可能直呼其名,说话做事可能反客为主;有些下属认为平时上司很宠着自己,有比较深的私交,说起话来更是口无遮拦。

记得有一次,一位老板带着他的助手去谈生意,宴席上对方热情招待。

酒过三巡,对方试探着说本地女孩子长得不错,没想到那位老板的助手当着众人的面脱口而出:“我们老板就好这一口。

”一下就让老板脸色铁青,下不了台。

有时候,我们就是因为一句无心之语给自己带来了莫大的灾难。

总公司的市场经理高洁初次来办事处指导工作,中午请部门同事一起吃饭,席间谈起一位刚刚离职的经理周芸,入职不久的赵芳说周芸脾气不好,很难相处。

高洁说:“是吗,是不是她的工作压力太大造成心情不好?”赵芳说:“我看不是,30多岁的女人嫁不出去,既没结婚也没男朋友,老处女都是这样心理变态。

”闻听此言,刚才还争相发言的人都闭上了嘴巴。

因为,除了赵芳,那些在座的老员工可都知道:高洁也是待字闺中的老姑娘!好在一位同事及时扭转话题,才抹去高洁隐隐的难堪,而事后得知真相的赵芳则为这句话悔青了肠子。

都说言多必失,可言少也不一定没有失误。

如果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对象说了一句涉及具体人事的大实话,那后果真的堪比失言。

有时甚至你背后说上司的那些话会很快传到他耳里,甚至要添油加醋得比你说的还要难听几十倍。

要知道在当今办公室中,你的发展空间并不完全取决于你的能力和业绩,而取决于上司对你的主观喜好。

如果你在上司的心中留下了疙瘩,就算你费尽心思表现自己,也难以修补破损的关系,难以博得对方的好感。

人们常说:一句话可以兴邦,也可以丧邦。

一句失言足以毁掉你的业绩和前程。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不要做上司的隐私的接力棒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不要做上司的隐私的接力棒

July在电信局工作多年,一向严谨自信的她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意,上司也非常欣赏她,但唯一叫她难以释怀的便是那一次。

当日,July欲挂电话给一家公司安排谈判,灵巧的手指先拨了“9”,接着,拨对方公司的号码。

大意之中,鬼使神差地,她将电话接到公司的内线上。

懵然不知的她,只管说着自己的事。

她知道对方公司的接洽人一定又是那位追求自己的男士,于是不免又说了几句打情骂俏的话。

说毕,直觉告诉她事情不妙,电话中沉默已久的男子突然说:“我是艾森。

”不知所措的July,连说对不起。

原来,艾森是公司的总裁,虽然他没有破口大骂,但她仍觉得尴尬不已。

一个人的隐私是最不愿意被人看到的,上司的隐私更是如此。

不管你是有意还是无意,一旦当着上司的面知道了他的隐私,尴尬之后你们的关系也将产生改变。

尽管以后你们谁也不想表现出来,但实际上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你们之间曾有的和谐就会被打破,并很大程度上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

没有哪个上司希冀窥见自己隐私的下属老在眼前晃来晃去的,所以他即使有所顾忌不解雇你,也会找机会将你踢得远远的。

有的员工认为,知道了上司的隐私,等于抓住了上司的“小辫子”,上司会把她当做心腹,或者偏袒她。

殊不知,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事,自然对上司构成了一种威胁,反而会成为老板手中的把柄。

当上司感受到这种威胁的压力时,她必然会被除之而后快。

任米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考试,终于如愿以偿地进了一家计算机公司。

她谦虚好学,手脚勤快,又会看眼色,很快就赢得了主管的好感,主管对她格外关照,经常对她的工作进行指导。

任米为了表示感激,经常主动跑腿帮主管办一些无关紧要的琐事。

由于两人住在同一个方位,下班后主管常让任米搭便车,渐渐地,两人的关系就超出了普通的上司与下属的关系。

即使在公司里,任米在主管面前也没有一点拘束感。

有一次加班,完工后上司让任米跟同事们先走,他还有一点儿工作要处理。

任米在公司附近的快餐店吃过晚饭,忽然想起主管还没有吃晚饭,就买了一份饭给主管送去。

《杜拉拉》揭露职场潜规则 性骚扰忍无可忍

《杜拉拉》揭露职场潜规则 性骚扰忍无可忍

??? 找工作绝非易事,像电影版杜拉拉那样随便上网投投简历就有HR找上门的情节在现实中不太少是招聘会的常态,学历不光鲜,经验很一般的杜拉拉在招聘会上被挤得晕头转向,最终却在一群人中脱颖而出,成功进入心仪的DB公司。
??? 杜拉拉对策:杜拉拉的求职秘诀只有一个,就是豁出脸去推销自己,她几乎是用死缠烂打的方式让HR李文华接受她的简历,别管身边跟自己竞争的是哪所名校的毕业生,把自己的简历投到招聘者的手上才是王道。
??? 职场潜规则四:老手压榨新手不可避免
??? 办公室里难免遇到怪同事,杜拉拉也不例外。进入行政部之后,前辈麦琪对杜拉拉极其冷淡,面对上司玫瑰对新手杜拉拉的批评,麦琪通常是冷眼旁观,幸灾乐祸。不仅如此,仗着自己比杜拉拉早进公司,麦琪还将自己的份内活统统扔给杜拉拉。
??? 杜拉拉对策:杜拉拉有一股子轴劲,最大的优点就是踏实肯干。无论麦琪交给她什么活,杜拉拉都尽力完成,在她的心里大概没有“压榨”这个概念,她完全把它当作学习的过程不断进步着。
??? 点评:原着中的杜拉拉有个着名的“老黄牛理论”,做个让上司看得见的老黄牛,前提必须是踏实肯干,把活干好了才有机会升职加薪。这点在电视剧中贯彻得相当好。
??? 职场潜规则五:工作必须快速上手
??? 进入职场之后,没有人会因为你是新手而怜惜你。上司只管工作完没完成,谁管你学没学过?杜拉拉进入行政部的第一天,就被上司玫瑰派去做从来没做过的外联工作。杜拉拉使劲浑身解数也只能将工作完成得马马虎虎,毫无疑问迎接她的是玫瑰的一阵痛批和麦琪的冷嘲热讽。
??? 职场潜规则一:职场性骚扰忍无可忍
??? 杜拉拉原本在民企里当个安分守己的小员工,谁知老板胡阿发频频对她进行性骚扰,从言语暗示到以脚挑逗,一次更比一次露骨。在宝马车上故意凑近员工,醉翁之意不在酒的问起会不会背《陋室铭》,好趁机拉起你的手放在自己的腿上,这样的老总试问怎么能忍?当场撕破脸绝不是好选择,看上去笨笨的杜拉拉却自有办法脱身。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听老板的话,解剖上司的潜在意图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听老板的话,解剖上司的潜在意图

上司的潜台词既多又微妙。

你要做一个有心人,充分领会他的言外之意、话外之音。

看云识雨、见微知著,作为一个聪明的员工,听懂领导话中深义是非常重要的。

要做到这点大有讲究。

上司考察一个人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的考虑,可能不会把话说得那么白,但却放在心上,或以身体语言来表达,或以面部表情来示意。

这时候就需要你多一点心思,仔细去领会其中的潜台词,从而做出自己的判断,才有可能同上司达成某种默契。

否则,如果上司总抱怨你“不灵通”、“交代多少遍也不明白”,那么你最好在“领悟力”上多下工夫,否则一个榆木脑袋怎么会有出头之日?很多人与上司交谈,心思往往只是注意他对自己的态度如何,构思自己应如何反应,而没有真正听清上司所谈的问题。

你不仅要理解上司所谈的问题,还要理解他话里蕴含之意。

领悟上司的“潜台词”,是做下属的重要法宝。

很多时候,碍于职务身份等关系,上司无法直截了当地把话讲出来,所以他的潜台词既多又微妙。

你就要做一个有心人,通过察言观色,充分领会他的言外之意、话外之音,给上司以懂事明理、机智灵活的感觉,来获得上司的点头和含笑。

阿风是一家报社的摄影记者,虽然在摄影上有一定成绩,可他却并不满意,想在新闻写作上试试。

一天,总编给了他几本书说:“这是几本有关新闻写作方面的书,你看看吧。

”阿风思索了许久,决定认真钻研一番。

一个月后,总编问他:“书读得怎样了?”阿风将一大本心得笔记交到总编面前。

这令总编欣喜不已,阿风顺利地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把握上司的话语意图,还可以根据领导说话的语气和表情,去捕捉、判断其隐含的本意。

比如,上司说:“我不必参加这次宴会了吧。

”如果你信以为真,无疑你会失败得像《卖拐》小品里的范师傅。

因为话中的“不必”“吧”,很明显有半推半就的意味。

他希望的是你再次邀请他,以便显示他的某种尊贵和权威。

如果你信其表象,那就意味着错过了一次良机,还会被上司暗骂“怎么这么实在呢”。

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意图是上司常用的工作方式之一,只有木头脑壳才会仅仅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上司的话。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对老板要忠诚,但千万不要盲从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对老板要忠诚,但千万不要盲从

对上司过度忠诚,整天围着上司转,明知是错的还一味迎合,很可能让上司觉得你图谋不轨。

忠诚是一种美德,每个上司都希望员工对自己忠诚。

员工若想得到上司的赏识,进而赢得晋升的机会,最起码要做到忠诚。

但忠诚必须适度,过度忠诚就是盲从。

那将意味着你很被动地围着上司转,很可能因此被人抓住把柄,影响事业的发展。

对上司忠诚就是跟上司一条心,尽心尽力地完成工作。

具体说来,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执行任务不找借口。

对该做的工作,你要竭尽全力按时保质地完成,而不是对有难度的任务找借口进行推诿:“这项工作我从来没有做过,所以可能会完成得不太理想。

”你应该一声不响地接受任务,全力以赴地去完成,即使有困难,也要想办法克服,只有这样,你的工作能力才会不断提高。

(2)别侵害公司的利益。

对上司忠诚,你就应该把公司的利益看得重于一切,做事情着眼于公司的利益,不要浪费或偷拿公司财物,即便是一张纸、一支笔,更不能外泄公司的秘密。

有一个业务员在金钱的诱惑下把公司的开发计划告诉了竞争对手,让对方抢在自己公司的前面推出新产品,导致公司蒙受重大损失。

事情败露后,他自然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3)与公司同甘共苦。

无论是公司处在上升期还是公司处于困难期,作为员工的你都应做到与公司同甘苦,共患难,特别是在公司面对困难的时候,更应该积极帮上司出谋划策,与公司共渡难关。

这样,你才会得到上司的赏识。

当公司走出困境,一旦出现加薪或晋升的机会,上司会首先想到你。

忠诚于公司、上司固然精神可嘉,但是如果你对上司过度忠诚,甚至整天围着上司转,明知上司是错的还一味迎合,很可能让上司觉得你图谋不轨,同时你也会被其他员工抓住把柄,说你坏话,这无疑不利于你能力的提高和事业的发展。

所以,对上司忠诚没错,但不要盲从。

盲从上司的下场是可悲的,或许上司把你出卖了,你还不知道,直至最后背黑锅,才后悔莫及。

2003年“非典”期间,为了打击报复自己的竞争对手,一个公司上司找来对自己忠心耿耿的下属,并让下属给防治“非典”中心打电话,谎称竞争对手公司出现了多名“非典”疑似患者。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不要一味妥协,自己的利益靠自己争取

杜拉拉的心理博弈术_不要一味妥协,自己的利益靠自己争取

在职场上,只有自己才能为自己的利益考虑,一味地屈从,势必会造成软弱可欺的样子,从而让有心之人有机可乘。

王超是一家金融公司的职员,为人处世一向沉默无争,只要是领导交给自己去办的事情,就不假思索地答应下来。

他认为,只要安分守己地工作,即使得不到升迁,也不会因为惹恼上司而被开除。

也正是这一点,经理似乎从开始就对王超特别有好感,不论开大小会议都带着王超,等到王超业务稍有熟悉,就开始让王超接手做业务。

王超受到了经理的如此厚恩,做事就更加勤奋,任劳任怨。

有一天,经理把王超叫到办公室,告诉他说公司要辞退一个员工,自己不好意思去说,因为王超和这位同事熟悉,所以希望王超能够去和他说。

王超二话没说,向经理打个包票,然后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还有一次,经理说他被另外一个部门经理气得头疼,自己不想再见到那个经理,下午的一个会议就让王超代为参加。

王超心里十分高兴,认为经理很看得起自己。

在参加会议之前,经理在王超面前动情地痛斥了那个经理如何的卑鄙无耻,如何欺负自己,让王超听在耳里记在心里,开会的时候就处处找那个经理的不是。

但是,尽管王超对经理如此信任和支持,经理却并没有因此而对王超有多少的特殊照顾,王超在他眼里甚至没有任何的地位可言。

过了一段时间,公司突然决定要裁减一部分人员,王超本想着自己业绩不错,又和经理有深厚的关系,只要老老实实工作,肯定没事。

但是,经理却突然直接找到王超,给了他两个选择:一个是他可以做满这个月并得到当月工资作为赔偿,但是要算公司主动辞退他,并记入档案;另一个是自己主动辞职,但没有赔偿金,最多只发给他这个月已经上班的十天工资算做补偿。

王超几近崩溃,他竟然想不到这就是自己在公司最终的结果。

他隐隐约约猜测出了经理的意图,于是十分不甘心,决定为自己抗争一次。

这时,他开始把自己书柜中尘封已久的《劳动法》和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统统拿过来,彻夜进行了仔细而深入的研究,努力找出对自己有利的政策条文,然后又把自己应该得到的利益哪怕是丁丁点点,也给列出来准备向经理索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你好不容易下定决心跟老板谈薪水的时候,你会发现,他充满艺术地岔开话题,给你大讲公司远景,让你听得舒舒坦坦。

你尽可以热血澎湃,但是可以负责人地告诉你:你加薪没戏了。

让员工像马儿一样快些跑,又要马儿少吃草,这是老板们的普遍心愿。

老板告诉作为马的员工:快点跑吧,前方是大片大片的草原,还有潺潺碧水,到那里后我会让你们歇上一个世纪……真像一则寓言,其实不然,那只是一个想得到、看不着、吃不到的饕餮。

很多企业老板都热衷于为员工“画饼”,不断地“画”,尽管饼“画”得不够圆,让员工失望、伤心,最后背离,永远地离开这个曾经让自己充满希冀而又伤透了心的地方。

据北京某机构一项“职工生活质量调查”显示,96.9%的员工看中个人发展机会,96.8%的被调查者看中薪酬,93%的被调查者希望有一个好的工作氛围。

无疑,这对于老板来说就是一种“机会”,或者说挖掘员工潜力的机会。

那么,企业老板都用哪些“手法”为员工“画饼”呢?
(1)“黄金万两”型。

“干吧,工资、奖金大大地有”、“我给你股份”、“年薪百万”等豪言壮语,直击员工的最大兴奋点。

做起来却南辕北辙,把员工部分薪酬“挂”到年底,或加以巨额的考核指标,完成任务方可兑现,否则就大打折扣。

如果规范运作的大公司倒也罢了,那些小公司恐怕就有太多的“猫腻”了。

就拿号称“天下第一打工仔”何幕来说,当年浙江天翁保健品公司承诺的“年薪百万”,而何幕没有等到“年终盘点”,便拿着“零头”与老板“拜拜”了。

(2)“精神鸦片”型。

“你是我的左膀右臂”、“没有你就没有公司的今天”等激情对碰常挂嘴边,把对员工的激励仅仅停留在口头表扬或表彰、记功等精神激励上,刻意把员工打扮成“革命的老黄牛”,而在物质上则吝啬有加,对自己却一掷干金。

社会是物质的,人是“物质”的:社会是现实的,人是“现实”的,不让员工得到物质上的满足,又怎能达到马斯洛的“五项需求”的最高境界:追求自我满足与自我发展呢?
(3)“高官优职”型。

“我准备把你培养成部门经理”、“三年内把你培养成公司骨干”都属于这种类型,老板向员工许诺以高职位或重要岗位。

结果还没有兑现,老板便对员工心生厌倦,开始寻觅更优秀的人才了,这叫“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老板也照样“喜新厌旧”。

更有些老板,怕自己的核心员工发展,怕员工壮大后出去“另立山头”,来争抢自己的饭碗。

好企业是一所学校,应该支持员工发展,甚至支持员工“跳槽”。

天普集团作为太阳能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就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人才(离职员工)”,有的到其他企业肩负重担,有得已经自行创业,为此天普集团还感觉很自豪。

(4)“附加价值”型。

“年底公费带家属旅行”、“等公司做大了我给你配台车”、“等你通过试用期,给你缴纳养老保险”都属于这种类型,为员工提供预期外的福利或待遇,或者称为外部薪酬。

一旦兑现,可有力提升老板的公信力,可是很多老板在这方面都是蜻蜒点水,既然是“附加”的,也就是“额外”的,“附加”是需要增加公司运营成本的,无疑成为很多老板为自己的承诺打折扣的最冠冕堂皇的理由。

(5)“空嘴套白狼”型。

只说不做,玩“空手道”,搞“智”本运营。

既不让员工赚钱,又不让员工发展,甚至频频向员工施加压力,员工没信心,工作没快乐,自然也就没有效率。

今天承“诺”,明天许“愿”,却从不知道努力去兑现。

“说了不算,算了不说”,结果只能是众叛亲离、离心离德,企业最终犹如一幢危楼轰然倒塌。

让人想起南德集团老板牟其中,曾经信誓旦旦进军世界多少多少强,并声称公司拥有如何之多的知识精英,然而对很多员工他在物质上付出的仅仅是每月不超千元的工资待遇。

谁也不能否认,人员危机是南德集团垮掉的重要原因之一。

远景总是老板不愿意加薪的一个惯用伎俩,每当他开始描绘远景的时候,你就当是一个优秀的演讲大师在表演,你可以有一搭没一搭地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但是千万别当真。

如果对公司尚有好感,那么就要勇敢地争取非薪水福利;如果实在绝望了,敷衍着听完,就赶紧琢磨找下家好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