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春秋战国(高二文科主分校全体-单面印刷)

合集下载

春秋战国 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春秋战国 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主干梳理
知识整合
政治
经济
思想
科技文学艺术
春秋战国时期(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770~前221年)周天子大权旁落,诸侯崛起;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擅自进行分封,小宗取代大宗的现象也频繁发生(田氏代齐、三家分晋),周王室逐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争霸与兼并战争不断;秦国进行商鞅变法;秦灭六国,统一全国
1.春秋战国(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1)王室衰微、诸侯混战,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社会动荡;为富国强兵,各国纷纷改革或变法。(2)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出现;国家呈现从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
知识整合
春秋时代,郡县制开始荫芽。楚、秦、晋等国出现了县,最初设在边地,带有边防性质。郡的出现比县稍晚,也多在边地。到战国时代,在边地的郡下分设若干县,产生了郡县两级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封国,将郡县制推向全国。郡县制为汉代沿用。汉武帝分境内为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部”或“十三州”。这时的州还只是一种监察区,各州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巡查郡县吏治。到东汉时,刺史已有固定治所,并掌握了地方行政权,对所部郡县官吏实行管理,州正式成为地方行政区。州郡县三级制历两晋南北朝不变。 ——摘编自薛明扬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
(8)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中的突出历史现象(1)编户齐民:是新制度之下国家控制全国财产赋税和人力的有效方法。打破了传统的只关注血缘大家族“正夫”的做法,而以小家庭一家一户组织人口。它不仅是地缘乡里制度以及郡县制度的基础,也是战国时期普遍征兵制度的基础。(2)世卿世禄变成选贤与能原本依靠采邑的血缘贵族失去存在的条件,从此出现依靠食禄的行政官员,官吏选拔制度便由世卿世禄变成了选贤与能。多数诸侯国广纳英才,重视从平民中擢用人才。

高二文科必考知识点汇总

高二文科必考知识点汇总

高二文科必考知识点汇总文科是高中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是学生们必须要掌握的知识。

在高二阶段,文科必考知识点尤为重要,因为这些知识点不仅会出现在期末考试中,还会涉及到高考内容。

下面是高二文科必考知识点的汇总:1.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包括夏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如封建制度、农田水利、周礼等。

- 中国近代史:包括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华民国成立等重要事件和人物,以及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变革等。

2. 世界史- 世界古代史:涵盖古代文明的发展、曾经的巅峰与衰落,如古埃及文明、希腊罗马文明、印度河谷文明等。

- 世界近代史:重点关注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世界两次大战等事件,以及现代世界格局的形成和变化。

3. 政治- 国家政治制度:包括我国的政治体制、政治组织、政治制度等方面的知识,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等。

- 国际政治关系:涉及到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国际组织、国际军控等方面的知识。

4. 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包括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概念、经济增长与发展、经济周期、经济政策等内容。

- 微观经济学:涵盖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供求关系、消费者与生产者行为等方面的知识。

5. 地理- 人口与城市:包括我国的人口问题、城市化进程、城市规划等方面的知识。

- 区域经济发展:涉及到我国各个地理区域的经济特点、资源禀赋、产业布局等。

- 自然地理:主要包括地球的构造、地壳变动、气候气象、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6. 心理学- 心理发展:涉及到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发展过程和规律。

- 心理健康:关注心理健康的保持和调适,如解压方法、情绪管理等。

7. 社会学- 社会结构:研究社会组织、社会stratification 和社会集团等。

- 社会问题:如就业压力、贫富差距、教育问题等社会现象和问题的分析。

以上是高二文科必考知识点的汇总,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你在文科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高中历史人教版教案:1.7 战国时期的文化(备课资料)

高中历史人教版教案:1.7 战国时期的文化(备课资料)

●备课资料诸子百家从春秋中期开始,“学在官府”的局面被逐渐打破,聚徒讲学和著书立说之风开始形成,到战国时期,此风蔚然,为诸子百家的出现和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

春秋晚期,鲁国的孔子聚徒讲习六艺,后发展成为儒家学派。

这个时期,郑国的邓析也聚徒讲授诉讼和法律,传播早期法家的学说。

相传,道家学派的鼻祖——老子这时任周守藏室的史官,传播关于“道德”的学问,孔子还曾向他请教过关于礼的问题。

春秋战国之际的墨子在聚徒讲学的基础上开始组织起一个墨家集团,他们有严密的纪律,都服从最高领袖钜子的指挥。

由于有系统而严密的组织,所以墨子的学说得以广泛传播,以至“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滕文公》下)。

墨家和儒家一样也是当时的“显学”。

由于社会的剧烈动荡和巨大变革,战国时代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便纷纷著书立说,阐述哲理、议论政治,并从不同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出发展开思想斗争,“百家争鸣”的局面遂由此而形成。

西汉初期的司马谈曾把所谓“诸子百家”概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

西汉末年的刘歆曾经总括诸子为十家:儒、墨、道、名、法、阴阳、农、纵横、杂及小说家。

虽称十家,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司马谈所说的六家。

儒家发展迅速。

孔子死后,“儒分为八”(《韩非子·显学》)。

到了战国时期,最重要的儒学大师便是孟子和荀子。

孟子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他的学说主张效法先王和实行“王道”、“仁政”,其学说的出发点是性善论。

荀子曾在稷下学宫讲学,并到过不少国家,还入秦考察了秦国的政治。

荀子学说中虽然有某些法家思想因素,但其主要内容则属于儒家。

荀子极力宣扬礼治,主张用仁义和王道来完成统一。

《荀子·天论》篇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和“天行有常”的思想。

其学说的出发点是性恶论。

道家鼻祖老子是春秋时人,但《老子》一书则是战国时编撰而成的。

这部用韵文写成的哲理诗对于战国时期的黄老学派有很大影响。

齐国稷下的学宫里有许多道家的著名人物,如宋钘、尹文、田骈、环渊、接子等。

必修三第二课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课件

必修三第二课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课件

8世纪传入日本,18世纪传入 欧洲。已经译成29种文字。包括: 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 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 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 篇、用间篇。其中最高境界为: “不战而屈人之兵”。 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军海 军陆战队官员人手一本。 《孙子兵法》可以说是中国阴 谋诡计大全。
性善论
性恶论
墨子(约前468—前376), 名翟。墨家学派创始人, 著《墨子》。 组织严密,成员称为墨者, 领导人称为巨子。墨者的 行动必须遵从巨子的指挥。 (是侠客的渊源)

墨子讲的德行的基本要求就 是“兼爱”,即能够毫无区 别地爱一切人,这是墨子社 会政治思想的总原则;“非 攻”,即反对攻伐 ,是墨子 为解决当时各国间极为突出 的兼并问题而发表的主张。 墨子不是无条件反对一切战 争。他只反对好战国家, “攻伐无罪之国”。 提倡“尚力”,主张“节 用”“节葬”
庄子(约前369~前286) 名周。战国时哲学家。宋国 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 著作有《庄子》,亦称《南 华经》,道家经典之一。在 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 价值。
1、齐物论 2、逍遥 3、天与人“不相胜” (天命观)主张顺应自然

庄子继承老子“道”的思想。 得到的方法为提高修养,提高修养则要通过“逍遥”的生活方式。
2、内容定位
1、教材分析 2、学情分析 3、教学任务 4、教法学法 5、教学过程
教学对象:高二学生 学生特征:学业的更加繁重导致学生疲于应付,是 高二年级学生主要的特征之一。 高二年级学生分班前举棋不定犹豫不决导致无法 专心学习,也是其主要特征。 在学习方面注重能力培养,是高二学生的特征。
1、教材分析 2、学情分析 3、教学任务 4、教法学法 5、教学过程
做练 习喽

高二文科生会考知识点

高二文科生会考知识点

高二文科生会考知识点一、历史知识点1. 古代中国历史概述- 夏、商、周三代的发展与更迭-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和思想文化- 秦汉的统一与治理-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动荡和文化繁荣- 唐宋元明清等封建王朝的兴衰变革2. 世界古代文明概述- 埃及文明与尼罗河流域的发展- 希腊与罗马的古代文明传承与发展- 印度与波斯的古代文明特点- 阿拉伯文化的传播与发展3. 近代中国历史概述- 鸦片战争及中国社会的动荡和思想的觉醒- 辛亥革命与新中国的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发展4. 世界近代史概述- 欧洲的工业革命与新兴帝国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格局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冷战与国际间的政治经济竞争二、地理知识点1. 世界地理- 大洲、国家和地区的位置、地理特点及文化特色- 世界地图及其识图能力2. 中国地理- 自然地理特征:山脉、河流、湖泊、高原、盆地等- 中国的地理分区及其特点- 中国的农业、工业、交通、人口等方面的地理条件和发展特点三、政治知识点1. 国家与国家制度- 国家权力机关及其职能- 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国家与公民的关系2. 中国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社会主义事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和多党合作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3. 世界政治制度- 主权国家的建立与发展- 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制度- 联合国及其宗旨与原则四、经济知识点1. 宏观经济-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国民经济核算指标及其特点- 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经济政策2. 微观经济-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比较- 市场需求与市场供给的关系- 价格与效益的关系3. 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特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中国对外经济合作与发展五、法律知识点1. 宪法与法律- 宪法的概念和作用- 民法、刑法、行政法等法律的概念和适用2.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公民的基本义务和社会责任3. 法律法规与法治- 法律、法规、规章和司法解释的层级关系- 法治的基本原则和核心价值观结语:以上是高二文科生需要掌握的会考知识点,涵盖了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和法律等多个学科领域。

高二会考的文科知识点总结

高二会考的文科知识点总结

高二会考的文科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中国古代史1. 夏商西周时期- 夏朝的兴衰- 商朝的兴盛- 西周的建立和覆灭2. 春秋战国时期- 各国的兴起和争霸- 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兴起- 墨家、道家、法家、农家思想的兴起3. 秦汉时期- 秦朝的统一和兵马俑- 汉朝的兴盛和丝绸之路- 汉武帝的统治和文景之治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鼎立和三国演义- 晋朝的分裂和玄学兴起- 南北朝的纷争和佛教传入第二章中国近代史1. 明清时期- 明朝的建立和永乐大典- 清朝的建立和科举制度-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2. 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四·一二政变和国共合作-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诞生- 三大改造和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 - 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第三章世界史1.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 希腊的民主和雅典学派- 罗马的扩张和共和制度- 罗马帝国的兴起和衰落2. 中世纪的欧洲- 封建制度的形成和福音传播- 十字军东征和黑死病的流行-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3. 近代欧洲-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秩序第四章中国地理1. 自然地理- 中国的地形和水系- 中国的气候和植被- 中国的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2. 人文地理- 中国的人口分布和人口问题 - 中国的民族分布和民族问题 - 中国的城市化和乡村问题第五章世界地理1. 自然地理- 世界的大洲和大洋- 世界的气候带和生物带- 世界的自然环境和环境问题2. 人文地理- 世界的人口分布和人口问题 - 世界的民族分布和民族问题 - 世界的城市化和乡村问题第六章政治经济1. 政治制度- 国家的分权和合作- 民主制度和专制制度- 政治体制改革和国家治理2. 经济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 经济增长和发展模式-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第七章文化教育1. 文化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遗产 - 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 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2. 教育体系- 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 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 教育国际化和留学潮流第八章科技环境1. 科技创新- 科技发展和科技成果- 科技政策和科技创业- 科技文化和科技伦理2. 环境保护- 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 环境污染和资源利用- 环境保护法和环境监测以上就是高二会考的文科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三历史全册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1

人教版高三历史全册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1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基本知识]老子与道家孔子与儒家思想、教育“五经” 墨子与墨家思想孟子的思想荀子的思想庄子的思想韩非子与法家思想《诗经》屈原与“楚辞”、《离骚》诸子散文艺术、体育、娱乐、天文与地理名医扁鹊[基本理论]1.春秋战国时期繁荣的科技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大变革的反映,说明文化都是相应时代社会的反映;2.这一时期各家思想争鸣,是社会变革与政治多中心的必然产物;3.主要流派的思想对中国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能力培养]1.通过归纳比较各派思想主张,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和理论表达水平;2.通过分析春秋战国科技文化繁荣的背景和条件,培养学生运用正确观念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罗列本节各类文化成就,培养学生归纳和总体把握知识结构的能力。

[重难点]理解各家思想的内涵分析社会现状与文化间的密切关系[教具教法]大量参考资料学生预先准备和阅读大量相关典籍的名句插图教师概括介绍,并列出知识结构板书,讨论[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回顾历史,一个大的变革时代,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期,都会出现丰富的文化现象,尤其是表现在思想和哲学领域,请同学举例。

如14-16世纪的西欧,17-18世纪的欧洲,19世纪的欧洲,19世纪晚期的中国,20世纪初的中国,封建政权并立时期的宋代……任何文化现象都是社会现实的反映。

一、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学说中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1.老子生平:老聃,今河南省鹿邑县人。

“老”年高德重,“子”为对男子美称。

老子做过周朝的“守藏室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或历史博物馆馆长),所以他谙于掌故,熟于礼制,不仅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并有广泛的自然科学知识。

2.思想:世界万物与人类社会都在不断运动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二者间总是相互依存和变化。

3.政治主张:“无为”,反对采用严刑峻法。

为后世道教尊为教主。

[举例]请同学举出,老子观点“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

”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高二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知识精讲 人教版

高二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知识精讲 人教版

高二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知识精讲人教版一. 本周教学内容:高三新课:第一章第七节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二. 重点、难点:1. 重点:孔子及儒家思想2. 难点:诸子百家及其思想第七节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春秋战国,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铁器的使用和推广是这个时期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新的生产工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率。

在农业上,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大规模水利工程的兴建成为可能,大量荒地得到开垦,私田数量不断增加,促使井田制逐步瓦解。

封建的生产关系开始发生、发展起来。

新兴地主阶级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在同奴隶主阶级的斗争中,不断取得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胜利。

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陆续实现了向封建制的过渡。

新的封建制,基本上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

刚刚从奴隶制的桎梏下解放出来的农业和手工业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有了提高。

新兴地主阶级为了巩固他们的统治,也需要发展生产,这就使得春秋战国时期,特别是战国时期,生产力得到空前的发展,促成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与此同时,随着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形成,封建地主阶级掌握了政权,阶级关系发生巨大变化,新旧势力激烈斗争,从而促进了学术思想的活跃,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涌现了一大批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

总之,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革,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科技文化大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一. 老子和孔子1. 老子注意以下四要点:(1)老子是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

他的思想和学说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

(2)老子学说的核心是“道”。

老子把不具有任何物质性的“道”或“无”,作为世界万物的本源,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3)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老子思想中的精华。

老子把事物看成彼此对立的两个方面,对立双方互相依存而且互相转化。

(4)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

统治者少一点欲望,少一点作为,天下就能安定,政权才能巩固。

如果人民与统治者的矛盾,到了“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时候,任何法律、刑罚都不起作用。

高二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高二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家中挂着孔子画像,以 示崇敬。伏尔泰甚至自喻是“孔门弟子”。
在新加坡儒家思想影响很大,在修己爱人、 诚信谦和、廉政公平、高度文明等方面,都表 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在中、小学教育
方面的影响更大。
世界看老子
《老子》哲学对康德、黑格尔 的辩证法思想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尤其对医治一战后德国的精神创
里跑。
龙应台
人本是散落的珍珠, 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 弱又坚韧的细线,将珠子串 起来成为社会。当社会不再 依赖皇权或神权来巩固它的 底座时,文化、历史就是社
会最重要的黏合剂。
文科班的学习方法及要求:
1、课堂: 2、笔记: 3、复习及整理:
交流 碰撞 启迪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一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非子》
——《韩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 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
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守 株 待 兔
三、法家思想
(一)代表:李悝、商鞅、吴起、韩非
(二)主要思想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顺应历史发展,变法革新 (3)奖励耕战 (4)严刑峻法
违纪同学,奖励成绩优秀和对班级有功的同学;
校老长子:考主虑张在顺孔应子自、然老,让子学和生韩的非实三行人自中治和选自一我位管能
力理突,用出超的功老利师的出心任态。对待为考公试平和公成正败起,见让违,纪校或长不决 爱学定习在的你学们生班进行进自行我民反意思调和查悔。悟。
你作为这个班的学生,最希望谁出任? 你觉得他能胜任吗?请说明理由。
余秋雨演讲片断
在甲骨文所刻画的商代之后,中华文化的第二个 重大记忆应该放在哪里呢?毫无疑问,放在老子、孔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1.1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共107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1.1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共107张PPT)
21
儒学基本文献——“四书五经”
六经→五经(孔子编订)

《诗》——《诗经》

《书》——《尚书》

《礼》——《周礼》《礼记》

《乐》——《周乐》遗失)

《易》——《周易》《易经》

《春秋》
22
23
四书 • 《论语》 • 《大学》 • 《中庸》 • 《孟子》
24
万世师表
















25
“仁”对中国人为人处世产生极大影响,形成了中国人谦恭的性 格;他倡导“礼”影响了中国人思维和行为方式,规定了应当为 可以为、不得为行为方式,具有很强规范性,限制了中国人创新 思维,造成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观念障碍。他强调“不怨天,不尤 人”,不正视矛盾,不具开拓精神,形成中国人内敛性格特点。
33
② 政治思想: B、民本:提出“民贵君轻”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 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 如寇仇。
34
③ 伦理观——性善论 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 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 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 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 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 也。
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汝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30
(2)孟子思想主张:
① 价值观:重义轻利、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 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说: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人教版高三历史全册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ppt

人教版高三历史全册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ppt

教育思想:主张“有教无类”, 兴办 私学,打破了 “学在官府”的局面; “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实质是举贤; 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德才兼备。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 不善者而改之。 著作:其言行记载在《论语》里。晚 年编定整理《诗经》、《书经》、 《礼》、《易》和《春秋》,汉武帝 时称为“五经”。
贵族出身,和李斯同为荀子的学生。
庄子名周(约公元前369-286年)
约与孟子同时代人,宋国蒙(今 河南高丘东北)人。
发扬老子唯心主义思想,强调主 观认为世界就是“我”的主观产 物;他鄙视富贵利禄,痛恨社会 不公平现象。 “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薪尽火传”、“庖 丁解牛”、“螳臂当车”、“盗亦有道”、“螳螂 捕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屠龙术”、 “邯郸学步”、“无为而治”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 年)高48厘米1990年河南省淅 川徐家岭楚墓出土。
龙首、虎颈、虎身、虎尾、 龟足,张口吐舌,牙齿犀利。 龙首上附六条蛇形龙。脊背上 有有一方座,座上有一神兽也 为龙首,口衔一条龙,龙 首。 通身饰动物纹和云纹,满嵌绿 松石。
神 兽
此神兽形象诡谲,制作精 美,绿松石镶嵌精细,绿石莹 莹,极为美观,实属罕见之物。 对于它的用途,学术界尚有分 , 有的学者认为可能是悬鼓用的 鼓架,有的认为是编磬架。
莲鹤方壶 春秋(公元前771
年——前476年),1923年河南新 郑李家园出土。通高117厘米,口 长30.5厘米,口宽24.9厘。壶上 有冠盖,器身长颈、垂腹、圈足。 该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 美。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瓣形, 中间平盖上立一展翅欲飞之鹤; 壶颈两侧用附壁回首之龙形怪兽 为耳;器身满饰蟠螭纹,腹部四 角各攀附一立体小兽,圈足下有 两个侧首吐舌的卷尾兽,倾其全 力承托重器。其构思新颖,设计 巧妙,融清新活泼和凝重神秘为 一体,被誉为时代精神之象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届高三一轮自主学习案02:春秋战国:历史的转折(一)、时空定位
1、起止时间点:公元前770 到公元前221 。

2、标志性事件:东周开始--秦朝统一
3、东西方链接:
(1)民主政治的三场改革:分别是: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

(2)人文思想在希腊起源,代表人物有:普罗泰戈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3)罗马法治:BC5 世纪,《十二铜表法》颁布。

(三)、阶段特征
本阶段讲述从公元前770东周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的中国历史,简称先秦。

此阶段时间跨度大,社会性质变化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和祖国走向统一的时期。

(一)、政治-由割据的奴隶社会到统一的封建社会:
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各民族的融合,封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统一趋势的出现。

生产力的发展、土地关系的变革、春秋时期的改革、战国时期的变法、百家争鸣理论促使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特别是商鞅变法比较成功地建立了封建制度。

(二)、经济-农业的革命和生产关系的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水利的兴修,井田制向私田过渡,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推动着土地私有化;战国时期的变法,尤其是商鞅变法彻底废除了奴隶制,建立了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在此基础上,农工商业有所发展。

(三)、文化-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分别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发表对社会变革的看法,提供不同的哲学,伦理和治国思想,对后代影响十分深远。

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历法,物理和中医有了相当发展,许多成就位居世界前列。

(四)、发散思考:
思考: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从多方面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五)、史观点击:
*文明史观—春秋战国时期,对中华文明的成型有重要影响。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模式和政策、民族文化核心在这一时期纷纷形成,有哪些表现?
*唯物史观—铁器牛耕促进了生产关系的革命,封建生产关系形成;经济基础的变化引发了各国改革变法,封建的上层建筑和思想文化随之形成;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并加快了国家统一的步伐。

*阶级史观—新兴地主阶级形成,开展和奴隶主贵族夺权斗争,新兴地主阶级推动各国变法。

小农和小生产者队伍壮大。

阶级分化剧烈,贵族血缘政治瓦解,各个阶级阶层著述立说,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格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