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阶段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原因
初中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初中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近年来,国内初中数学成绩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状况,即头部学生(成绩优秀的学生)和尾部学生(成绩差的学生)的数量以一种悬殊的方式增加,而中间学生的数量减少,这种现象受到了社会上种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很多成因,应当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应对。
一、初中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成因1、学习环境方面的原因。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家庭环境也不同,贫困家庭普遍缺少教育资源,使得孩子受到贫困家庭受到贫困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孩子学习。
另一方面,有钱的家长为了满足孩子学习需求,会把孩子送去补习班,导致学习环境不平等,使得学习效果不尽相同,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
2、学习态度方面的原因。
由于家庭的精神环境的不同,孩子学习数学的态度就会有所不同。
头部学生一般学习态度严谨,重视力争上游,而尾部学生则更注重实用,偏重技能训练。
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孩子将学习态度反映在数学成绩上,导致了数学成绩的两极分化。
3、学习方法方面的原因。
学习数学时,学习方法也是影响成绩的重要因素,学习方法不当或者不够全面,可能会导致学习效果和数学成绩欠佳。
头部学生通常能够很好地运用各种学习方法,如实验,观察,探究,比较,总结,归纳等,尾部学生则很少能够有效运用学习方法,数学成绩也就难以提高。
二、改善初中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问题的对策1、完善学习环境,给予特殊关照。
学校应该给予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更多的关注和照顾,即利用学校资源,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平等性。
2、强化学习态度培养。
学校应该加强对孩子学习态度的培养,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不断思考,勤于实践,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3、加强数学学科教育教学。
针对不同学段,学校应当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数学基本理论,提高其综合运用数学的能力,加强数学课程体系的建设,多措并举,坚持激发孩子数学学习兴趣,改变学生学习数学不积极态度。
浅析初中学生数学两极分化的成因
浅析初中学生数学两极分化的成因作者:张应林来源:《软件·教育现代化》2012年第11期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的深度和力度正在逐步加大。
初中作为义务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初中数学作为主要课程之一,对普及全民文化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进入到八年级之后,学生的数学学习较七年级阶段明显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摆在每位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1.“两极分化”的成因分析1.1学科因素:数学作为主干课之一,进入八年级之后,几何部分由几何图形的识别进入到推理论证,知识面的拓宽,知识难度的增大以及学科自身所具有的益智性和思维性,给学生带来了一定困难。
加上代数本身内容抽象,体系严谨,使一些数学基础薄弱、知识结构上存在“断链”的学生,加剧了数学学习的难度,学科自身是构成了“两极分化”的原因之一。
1.2学生自身因素:初中阶段的学生,认识上正处于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的转变期。
成绩优异的同学,为了赢得老师、家长的信任和同学们的尊敬,快马加鞭。
成绩较差的同学则要承受更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智力水平不高、非智力因素不好或学习方法不当,制约了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
1.3学校教育因素:受教育观念和评价体系的影响,“升学率”依然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好坏的主要因素,学习成绩是判定一个学生优劣的主要标准。
数学课因其学科特点,数学成绩好的同学就会成为“重点生”,成为老师跟前的红人,甚至出现“一俊遮百丑”的现象。
而数学成绩不好的同学,处于被遗忘的角落,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爱护。
同时,缺乏科学性的教育评价体系是导致“两极分化”的关键因素。
2.“两极分化”的类型及表现在“两极分化”的学生中,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具有共同的特征: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的明确,聪颖好学,思维敏捷,具有创新精神和强烈的上进心、荣誉感。
家长和老师也会对他们格外的关注,他们在数学方面表现出来的天赋,特别是数学竞赛中的优胜者,往往被认为是智力超长,聪明的象征,在学生中拥有极高的威望,良好的资质和心理及外部环境为进一步搞好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初中生数学学习分化的原因及对策
慧
与小学阶段 的学 习相 比, 中阶段 数学课程 对学 生 初 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 了明显提高 , 教学方式 的变化
也 比较 大 , 生 学 习 的 独 立 性 增 强 . 多 同 学 进 入 初 中 学 许
后, 还像 小学那样 , 有很强的依赖 心理 , 中小学衔 接过 在 程中适 应性较差 , 表现 出学 习情 感脆 弱 、 意志不 够坚强. 在学 习中 , 遇到困难和挫折 就退缩 , 至丧失信 心 , 一 甚 导
不 到重点 , 的死记结论 , 有 不理解意 思. 心理 学认为 这种 表 现是识 记 阶段 的零 乱无 序 , 经 同化 或顺化 , 未 零乱 地 进入 自己的认 知结构 , 以至保 持 时间短 , 或保持 过程 中 丢三落 四 , 知识再现 时支离破碎. 使
3 缺 乏 思 维 能 力 . ,
产生过矛盾 , 对教师有 意见 , 产生抵 触情绪 , 而不愿 意 从 学习. 的因对 数 学 学 科有 偏 见 , 视 数学 , 上 数 学 有 敌 一 课、 一摸数学课本就头疼 , 以数学成绩严重低下. 所
5 学 习 方 法 不 当 .
有 的学 生在学 习数学 的过 程 中, 不重 视 对概 念 、 法 则、 公式 、 定理 的理解 ; 不研 究解题过 程 , 机械模 仿 , 死记 硬背 , 甚至不做题 , 不掌握典 型的思想 和方法 ; 注意在 不 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基本 的公式 和数据. 由于没有 掌握学 好数学 的方法 , 没有 形成 自己个性 和风 格 的学 习方法 , 结果是事倍功半 , 收效甚微.
专题 论 析 H NX E J OU A KO ZO GU I XE CN A A
初 中生数 学 学 习分 化 的原 因及 对 策
造成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的原因及对策
造成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的原因及对策随着初、高中阶段知识广度和难度的增加,学生成绩逐渐产生分化。
且随着年级的增长,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差生比例逐渐扩大。
学生往往因某一学科学习成绩的不好,影响其它相关联的学科,引发多学科的学习质量问题,进而对整个班级以及学生的整个人生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学生两极分化现象,极大困扰着教育者。
教师们长期不断地探索改进这一现象的方法和策略。
实践证明,彻底解决两极分化问题很难,但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差生”,促进“优生”,扩大及格比例。
那么两极分化是怎样产生的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两极分化产生的原因1.基础不好引发自卑情绪,进而丧失学习信心知识的连贯性是很强的,如果初一学生在小学时基础就不好,高一学生在初中时基础就不好,“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当这些学生进入初、高中后,长期所积累的问题在短时间内是很难弥补的,因此这部分学生极易对学习丧失信心,成绩在班里总是垫底。
2.缺乏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弱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学科,特别是理科的特点是逻辑性强,推理严谨,概念、定理、计算、推理生涩难懂,缺乏诗情画意,很难刺激感官,引发兴趣。
此外,很多学生没有学习生涯意识,即没有树立起自己的人生阶段目标,不知为何而学,导致学习动机弱化,学习动力不足,时间一长容易产生疲劳感,从而引发厌学情绪,影响学习,产生新的差生。
3.理性认识发展滞后,造成学习困难学生的发育特点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感性认识逐渐减弱,理性认识逐渐增强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理性认识发展较晚,必然会对很多学科中需要的推理、判断、分析、证明能力产生“不适症”,进而影响学习,导致学习和接受知识的能力下降。
4.学习方法不当死记硬背、读死书、死读书的学习方法,对于知识较浅、内容较少的学习或许有用,但随着初、高中知识内容的增加和难度的深入,死记硬背的方法已无用武之地,此时若新的学习方法难以掌握,势必造成学习困难。
初中生数学成绩分化的原因与有效对策
2 . 学 习方 法较 被 动 . 学 不得 法
算, 结果会发现两种情况的答案 , 一种是一 a , 另 一 种 是 , 然 后 比较 哪 个答 案正 确 , 哪个答案错误 , 为 什 么错 。 这 样 学 生 就 能 深 刻 地 记住 运 用 同底 数幂 的乘 法性 质 时 ,不 是 同 底 的 要先 化 为 同底 。 面对 这 样 的 问题 .如果 教 师不 给学 生 留 有思 考 的余 地, 包 办代替 , 就会抹杀学生 的积极性和创 造性 , 长 此 以往 学 生 的 学 习 就会 变 得 被 动, 则有利于启迪学生思维 , 调 动学 生 的 学 习 积极 性 。 如 在 讲 “ 认识 不等式” 这一章节前 , 可 以这 样 创 设 情 境 培 养 学 生 的 学 习 兴 趣 。世 纪公 园 的票 价 是 : 每人5 元: 一次购票满3 0 张, 每 张 票可少收1 元, 某 班有 2 7 名 少先 队 员 去 世 纪公 园进 行 活 动 。 当 领 队 王 小华 准备 好 了零 钱 到售 票处 买2 7 张票 时 ,爱 动 脑 筋 的 李 敏 同学 喊 住 了 王 小 华 , 提 议买3 0 张票. 但 有 的 同学 不 明 白 . 明 明我 们 只有 2 7 人, 买3 0 张票 , 岂不 是 “ 浪费” 吗 ?这 是一 个 实 际 生 活 常 遇 到 的 问题 . 顿时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 调 动 学 生 的 思 维 积 极性 , 立 即 发 现 这 里 存 在 一 些 数 据 量 的 大 小 比较 , 这 为 掌 握 不 等式 概 念 起 了很 好 的 铺 垫 作 用 。 2 . 教 会 学 生方 法 。 有 一部 分 数 学学 困 生在 数 学 上 费 _ T 夫 不 少 ,但 学 习 成 绩 总不理想 . 这 是 学 习 不适 应 性 的重 要 表 现 之 一 。 教 师 要 加 强 对 学 生 的学 法 指 导 , 有 意识 地 培 养 学 生 正 确 的 数学 学 习方 法 如
初中学生数学成绩分化的原因及对策
初中学生数学成绩分化的原因及对策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强、结构严谨的学科。
但随着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不断推进,特别是到了初二年级,学生数学成绩的两极分化现象日益突出,有的学生虽然很用功,但成绩却每况愈下。
部分学生开始产生了对数学的畏惧心理和厌学情绪。
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那么,造成数学两极分化的原因是什么?怎样应对两极分化?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与同行探讨。
一、学生数学成绩分化的原因分析1、小学、初中教材体系变化大将小学、初中教材体系进行对比会发现,小学数学偏重于生活实例,其内容是以数、数与数的关系为主。
空洞抽象的概念、定理几乎没有,简单易学;而初中数学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包括计算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在内容上又增加了复杂的平面几何知识和函数知识。
另外,小学接触的的大都是基础题,到了初中难度有了很大程度的加深。
所以,很多学生不适应这种教材的变化。
2、不适应教师的方法学生偏重形象思维,小学阶段教师大多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学生易于接受。
此外,小学阶段学习任务相对较轻,学生训练机会多,很多知识只需要死记硬背就能提高学习成绩。
而初中注重抽象思维,举一反三,强调严格的论证和推理,因此造成小学、初中教师教学方法上的巨大差距,很多学生不能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
3、部分学生学习意志薄弱学习活动总是伴随着学习困难。
相对于小学阶段,初中数学难度加深,容量加大,节奏变快。
在知识的接受过程中,有的学生接受能力较强,有的学生接受能力较弱,再加上部分学生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在学习中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打退堂鼓,甚至丧失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4、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认知结构数学教材体系的特点是系统性、模块性,学生后面的学习往往是以前面的知识作为基础,一旦前面的学习出现了疏漏,则不可避免的影响着后续的学习,造成了学习过程中的脱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分化。
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原因及教学对策
针对初中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这一现状,我们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方 式进行教育教学和教学评价。尤其教学评价,我想应该采用普考和竞赛的方式进 行,这样既可以促进学习困难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习轻松的学生有更进一 步的提高。
具体操作起来就不那么得心应手了,比如预习,一般的说,数学课本比较抽象, 读起来显得乏味,学生通常不愿预习,我在实验时,先给出思考题,让学生结合 思考题思考,又如记笔记,较多的学生是照黑板抄,更有甚者,力求将老师所讲 的话全记下来,这样的学习方法往往是事倍功半。老师可以让学生作旁注,凡教 科书上有的一律不记、这样可以抓住重点,提高听课效率。再如课后复习,应让 学生围绕预习时给出的思考题再思考、提炼。对于例题,要找出一般的解题规律, 不要死记硬背解题方法。作业要独立完成,而且最好做到背着课本完成。我每带 一个班级的时候,都要开展一系列的学法指导讲座,让学生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 学习方法,今年,我回到初一,领着学生看了几次关于学法指导方面的讲座,学 生受益匪浅,这样成绩两级分化情况不那么严重些了。
二、教学对策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能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兴趣, 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对每一章节的内容必须要掌握,灵活对待每一章节的教学活 动,不能总是采用一种教学模式。我曾经搞过试验,在两个平行班级,我在一个 班级成立了学习小组,尽量以小组协作交流的方式去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另一个 班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对比分析,我发现采用灵活的教学模式的班级, 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学习成绩要远远高于采用传统模式教学的班级。下对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对学生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必须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必须掌握必要的学习技巧, 而不是靠题海战术,靠时间强化知识的形成。小学的科目相对而言,要少一些, 学生可以应付得了,但是初中课程科目很多,学生一开始接触到这么多科目,会 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形,没有适当的学习方法,导致了时间和精力分配上一系列问 题,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初中数学成绩两极分化
浅议初中数学成绩的两极分化摘要:初中阶段学生的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现象非常严重,我们要认真分析形成两极分化的原因,寻找预防两极分化的对策,有效防止两极分化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两极分化兴趣方法意志初中阶段学生的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现象非常严重,成绩好的学生能得满分,个别学生的数学成绩却低得让人感到可怕。
这种两极分化现象在七年级下学期就有所显现,到八年级更为严重,少数学生因成绩太差而辍学。
那么,这种两极分化现象是怎样出现的呢?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避免这种现象呢?下面我结合我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两极分化的原因1.有些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
由于没有兴趣,有些学生上课便心不在焉,课堂注意力不集中,老师讲的知识根本听不进去,总觉得数学枯燥无味,太抽象。
2.有些学生意志不坚强和缺乏信心。
初中数学的难度明显加大,教师对学生的辅导也少了,学生的独立性增强了。
有些学生适应性差,意志不坚强,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就丧失信心,甚至厌学,导致学习成绩很快下降。
3.掌握知识不系统、不连贯。
和小学数学相比,初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更强,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知识掌握得不牢固,没有达到要求,没有形成一定的技能,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越来越多,漏洞越来越大,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就会越来越吃力,时间越长,两极分化现象越严重。
4.学习方法不正确。
有些学生只会搞题海战术,做题时不总结解题方法,不给习题归类,只会盲目地去做题,看起来非常用功,结果是事倍功半。
掌握不了好的学习方法,也就无法形成技能。
5.教师教学方法不当是造成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忽略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只照顾到中上游的学生,对所有学生发出同一指令,这样就会加重两极分化的产生。
6.有些教师留作业太多造成学生抄袭现象严重,起不到课后作业应有的复习课堂所学知识的作用。
二、预防两极分化的对策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
“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及对策课堂上往往出现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呢?在教学中我们又该如何采取对策呢?就以上两个问题本人通过在教学中观察进而深入思考后得出如下分析:一、两极分化的原因:1.学习数学的天赋各不相同。
有些学生数理逻辑能力很强,这样的学生容易较快速地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反之,数理逻辑能力较弱的学生,学数学的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就较欠缺,这样势必会影响其学习的效果。
2.学生的兴趣差异。
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往往热情很高,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因而能学得较为扎实;相反本身对数学兴趣不大、甚至讨厌的学生,在被动状态下学习,数学成绩肯定是不理想的。
3.学生的学习态度差异。
一般来说,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数学会学得比较满意,而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大部分是学得比较糟糕的。
因此学习态度的端正与否也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
4.教师的教学行为造成学生学习的差异。
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态度、职业道德、个人修养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如能接受老师的教育,学习上就会非常努力,反之,学生就不会好好学习。
二、针对以上造成两级分化的原因,采取以下对策必将会取得良好收效:1.及时帮助,以防为主。
小学数学的教学重点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教学应面向全体同学,争取做到人人学有所成。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出现差距是不可避免的。
一旦出现,就应该及时找学生谈心,分析他们掉队的原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同时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耐心帮助他们补习功课。
对于一些有可能掉队的学生,及早指出,说明掉队的严重后果,做到防患于未然。
2.讲究教法,因材施教。
数学学科有着严谨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数学基础很重要。
学生在四年级阶段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能否在五年级得到继续发展,是防止分化的又一个问题。
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力求把教学教“实”、教“活”。
初中数学成绩两极分化问题的解决对策
要实施者 和组织者 。 因此 , 如果教师 自身的能力水平 较低 , 那么其在进行数学教学 的过程中 , 势必会产生 两 极 分化 的 问题 。
二、 解 决 学 生 两 极 分 化 问题 的 主 要 措 施 ( 一 要 以 培 养 学 生 的 学 习兴 趣 为 基本 点
、
现 阶 段诱 发 两 极 分 化 问 题 的 主 要原 因
( 三) 教 师 自身 的 问题 尽 管 在 素 质 教育 全 面 实 施 的背 景 下 ,学 生 已经 成为 了学习的主体 ,但是教师仍 旧是教学活动的重
在想杜绝两极分化问题的产 生, 教师就必须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 。首先 , 要让 家长 明确认识到 , 对于子女来说 , 要想让其拥有一个 好 的未来和前程 ,就必须要正确地认识到思想教育 和物质基础之间的关系 , 要认清 自己的地位 。 只有这 样 才能够端正 自己的态度 ,才能够更好地开展子女 教育 。其次 , 在 可行 的情况下 , 教师必须要及时地找 家长进行谈话 , 交流所掌握的学生情况 , 只有这样才 能够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才能够更好 地杜绝两极分化 问题 。 需要注 意的是 , 在与家长进行 沟通的过程 中,教师必须要加强对学生心理情况 的 关注, 避免学生产生 家长 和教师相互串通的想法 , 致 使其产 生叛逆心理 。 总而言之 ,两极分化问题一 直是一个制约数学 教育的重要 问题 , 要 想从根本上杜绝两极分化问题 , 我们就必须要掌握其发生的原因 ,继 而对其进行 归 类,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制定解决措施 , 才能 够有 效地杜绝两极分化 问题的产生。
0
教 坛 天 地
初 中 数 学 成 绩 两 极 分 化 问 题 的 解 决 对 策
■ 王 莉
中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们 体 验 到 成 功 , 生 对 数 学 的兴 趣 。 只要 有 了兴 趣 , 生 就 可 产 学
以从 易 到 难 , 服 数 学 学 习 中 的 困难 , 养 坚强 的意 志 品 质 。 克 培 2 究 学科 特 点 . 强 学 法指 导 , . 研 加 因人 而异 , 定 个人 目标 制 数 学 学 科 需 要 学 生 具 备 良好 的 运 算 能 力 和 逻 辑 思 维 能 力 及 空 间 想 象 能 力 , 用 知 识 分 析 问题 和 解 决 问题 的能 力 , 的 运 它 特 点 是 具 有 高 度 的 抽 象 性 、 密 的逻 辑 性 和 广泛 的适 用性 . 严 对 能 力要 求 较 高 。在 新 的 教 学 理 论 下 ,要 求 上 课 做 到 两 个 字 : “ ” “ ”只看书不做题 、 总结 积累是不行 的 . 活 与 动 , 不 听课 时 做 到 动 脑 、 口 、 手 , 学 习 过 程 中 避 免 急 躁 心 理 , 因 人 而 动 动 在 要 异 , 序 渐 进 , 对 基 础 不 同 的学 生 布 置 不 同 的 作 业 , 每 个 循 针 让 学 生对 学 习都 有 信 心 , 而 增 强 学 习兴 趣 从 3在 数 学 教 学 过程 中加 强抽 象逻 辑 思 维 的训 练和 培 养 。 . 现 在 的教 材 是 义 务 教 育 课 程 标 准 的 实 验 教 材 .和 原 教 材 相 比 , 加 了 理 论 与 实 践 相 结 合 的 内容 . 高 了 灵 活 度 , 生 增 提 学 学 起来 感 到 有 点 困难 。我 们 在 进 行 教 学 时 , 分 解 教 学难 度 , 要 培 养 学 生 思 维 的灵 活 性 , 对 后 进 生 抽 象 逻 辑 思 维 能 力 不 适 针 应 数 学 学 习 的 问 题 . 初 一 代 数 教 学 开 始 , 加 强 抽 象 逻 辑 从 就 能 力 训 练 , 终 把 教 学 设 计 成 学 生 在 教 师 指 导 下 主 动 探 求 知 始 识 。 这 样 学 生 不 仅 学 会 了 知 识 . 学 到 了 数 学 的基 本 思 想 和 还 基 本方 法 , 养 了 逻 辑 思 维 能 力 . 进 一 步 学 习奠 定 了较 好 的 培 为 基础。 4 建 立和 谐 的 师 生 关 系。 . 心 理学 认 为 。 的 情 感 与 认 识 过 程 是 联 系 的 . 何 认 识 过 人 任 程 都伴 随着 情 感 ,中学 生 对 某 一 学 科 的学 习兴 趣 与学 习情 感
中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对策研究-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中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对策研究中学数学是关系学生数学水平的关键阶段,很多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力度也在逐步加大,给予学生更为严苛的考验。
但是,学生由于学习压力与知识难度的增加,就比较简易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而两极分化就简易导致学生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学习差的学生则会对数学失去信心,久而久之,就会放任自己,放弃学习。
为此,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学生的动态,在分化之前做好教学引导工作,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关爱,从基础做起,一步步带领学生走入数学大门,防止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一、中学数学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1.学生意志力单薄,缺少学习动力中学生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非常多,其中学生自身基础单薄是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
由于中学知识的难度增加,有些学生适应能力较差,还没有做好角色转变,无法应对繁复的知识,进而导致他们的学习成绩不佳。
此外,还有的学生由于小学基础单薄,对中学知识的学习缺少信心和动力,久而久之,他们会对数学丧失学习兴趣,最终造成两极分化的现象。
2.知识结构繁复,教学缺少策略中学数学已经不像小学那样形式简单、知识单一,中学数学知识蕴含了很多繁复的知识结构体系,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去完成这部分的学习。
但是,由于知识结构本身的繁复性,学生学习缺少优良的学习方法,再加上教师的教学不够透彻,对知识的引导和讲解也不够细密,从而导致学生难以理解,无法打好数学基础,直接影响他们的数学成绩,时间一久,学生缺少学习积极性,出现两极分化的问题。
二、解决中学数学两级分化问题的对策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中学数学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缺少学习的兴趣。
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进行整改,以科学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以兴趣来提升他们对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别开生面的数学课堂,把没趣的知识映射到屏幕上,使之变得活灵敏现,生动有趣,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
初中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原因及改变对策
的兴趣 , 那么学生的求知欲就会 被激发起来 , 从 而能够 主动地投 人数学学 习中。要提 高学生对数学学 习的兴 趣有许多办法 , 其
中一个最重要 的方法就 是让学生参与到教学 中来 , 让 学生 由学 习的接受 者变 为学 习的真正 的主人。我们还可 以创造机会让每
一
在教学 中, 教师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自己的教学 , 不能采
不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等 , 现象 ,特别是 初中阶段 更为严 重。很 多学 生小 学时数学成绩非 用恰 当而有效 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 ,
都会导致学生学习被动 , 从而产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 的现象 。
( 三) 家庭教育的原因 从家庭教育方面 看 ,许多家长总是按照成年人的标准来
( 二)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 增强学生 的自信心 1 . 尊重学生 的个体差异
教师要做 到因材施教 , 充分地照顾到每一个学生 , 特别是对 学困生更要 给予特别 的照顾 。而对那 些优 秀生则应该为其提供
更多的学 习资料 , 使其 得到更大地进步 。
2 . 作业设计要采取等级化
人们常说“ 亲其师 , 信其道” 。首先 , 教师的个人素养对学生
个 学生都能够有学习 的自信心。
( 三) 进行学法指导 , 培养学生 良好 的学习习惯 要让学生养成 良好 的学习习惯 ,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学习方
教师 的教学压力也 比较大 , 这就对 数学教师 的素质提 出了更 高
的要求。现在大多数初 中生都缺乏抗打击能力 ,又有着很强的
法进行必要 的指导 , 如学习计划 、 预习 、 听讲 、 复 习等 。 ( 四) 多与家长进行沟通 数学教师要经常和学生家长进行交流 , 实现家校合作 , 共同 帮助学生提高 。在沟通 中,教师可以学 习那些优秀学生家长的 教育 方法 , 同时也可 以为家长解疑答惑 。这样家庭与学校 共同 总之 , 作为一名初 中数学教师 , 不能放弃任何 一个 学生 , 在
初中生数学成绩分化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对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要 求有 了明显提高。
而 初 二 学 生 正 处 于 由 直 观 形 象 思 维 为 主 向
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又一个关键期 ,
没 有 形 成 比 较 成 熟 的抽 象逻 辑 思维 方 式 , 而 且 学 生 个 体 差 异 也 比较 大 , 的抽 象逻 辑 思 有
初 中生数 学成绩 分化 的原 因及应对 策略
河北峰 峰矿 区香 山中学 毕娟 旖
摘要 :初 中 阶段学 生数 学学 习成 绩两 极分 化呈 现 出比小 学阶 段更 严重 的趋 势 , 困难 生所 占的 比例较 大 , 特别在 初 中二 年级 表现 得 尤 为明显 。这种状 况直 接影 响着大 面积 提高 数学教 学 质量 。那 么 , 成两 极分化 比较 严重 的原 因是什 么? 造 如何预 防 严重分 化? 文结 合 本 自 己的教 学实 践作 一些探 讨 。 关键 词 :初 中 生 数 学成绩 分化 原 因 策 略
性 ;3课后要有总结 。总之 , 习方法很多 , () 学
学 生 自己 要 在 学 习 中 不 断 总 结 , 断 探 索 , 不
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 促进 学生抽 象逻辑思维的发展 , 高学 习能力和学 习适 提
应性。 二 、减 少学 习分 化 的 教 学 对 策
寻 求适 合 自己的学 习方法 , 以提高 数学 成
( ) 三 思维方 式和 学 习方 法不适 应数 学 学 习要求。 初二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 最明显
的 阶 段 。 个 重 要 原 因 是 初 中 阶段 数 学课 程 一
提高教师 自身的教学艺术等等。 ( ) 二 教会 学生 学习有 一部分 后进 生在
数 学上费工夫不 少 , 学 习成绩总不理 想 , 但 这 是 学 习不 适 应 性 的 重 要 表 现 之 一 。 师 要 教 加 强 对 学 生 的学 习指 导 , 方 面 要 有 意 识 地 一 培 养 学生 正 确 的 数 学 学 习观 念 , 一 方 面 是 另 在 教 学 过 程 中加 强 学 法 指 导 和 学 习心 理 辅 导 。为 此 , 抓 好 课 前 、课 内 、课 后 三 个 环 要
初中生数学成绩分化原因与补救
初中生数学成绩分化原因与补救初中生数学成绩分化原因与补救“家庭教育常见误区”在《联洋新社区》第9期刊登后,近期接到许多家长的电话或来访,很多家长对孩子进入初中-尤其是八年级后成绩下滑,感到心急如焚,束手无策。
因无法与家长一一详谈,谨在此与各位家长做一交流。
当孩子进入初中学习后,这个阶段接受的东西,往往将影响他们今后一生。
初中教育是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基础的教育,同时许多素质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在此阶段均至关重要。
数学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很多学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有成就感。
许多学生小学五、六年级成绩90多分,进入七、八年级成绩掉到60-70分左右,沦为分化对象。
大量事实表明,八年级是学生学习分化的重要分水岭。
那么,造成分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严重分化?在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做一探讨。
一、造成分化的原因1、学生生理特点及环境影响从生理、心理方面看,八年级学生年龄多在14岁上下,普遍进入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身体急剧生长,第二性征出现。
由于生理的变化,给这个年龄的少年人的心理带来了过渡性、闭锁性、动荡性三个特点。
同时,进入八年级以后,刚进初中时的新鲜感和神秘感消失了,又没有九年级临近中考的紧迫感,容易造成孩子的松懈。
2、学科增多,难度加大从课程设置来看,七年级到八年级要跨上一个很高的台阶,学科增多,难度加大。
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任。
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八年级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有明显的提高。
与六年级相比,八年级数学知识的深度、广度及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
3、非智力因素影响据有关科学资料,绝大多数学生的智力差异并不十分悬殊。
导致学生学习上两极分化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上的差异。
初中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解决方法
初中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解决方法【造成分化的原因】1、被动学习。
许多同学进初中入后,还像小学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
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
2、学不得法。
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
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
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不重视基础。
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鹜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
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4、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
初二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
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
而初二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又一个关键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且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
除了年龄特征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教师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要求去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适应性。
【减少学习分化的教学对策】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如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创设一个适度的学习竞赛环境;发挥趣味数学的作用;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等等。
初二什么时候开始两极分化
初二什么时候开始两极分化在初二的时候,家长不难发现自家的孩子或者身边的其他例子,在这个阶段常常出现成绩逐渐变差或逐渐变好的情况,这就是初二的“两极分化”现象。
初二什么时候开始两极分化一般来说,到初二下学期开始两极分化。
这个时候,物理化学都开始学了,理性思维的东西越来越多,加上数学开始学几何,在这个时期两极分化的情况就会基本出现。
所以家长就需要知道孩子出现这样情况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解决才行。
初二两极分化的原因1、学习的思维方式还停留在小学阶段小学由于内容简单,孩子只要听话,自己努力,家长再抓抓一般成绩都会不错。
然而,在这好成绩背后,不少小学生此时就已经种下了“初二分化”的种子。
孩子对知识的简单应用是“浅层次思维”,进行深度思考是深层次思维,初二的教学内容以抽象思维为主,这与以前相比有了显著变化,一部分孩子适应不了这种变化,成绩下滑成了必然。
2、学业压力与初一知识相比较,初二内容明显的要深奥难懂的多,虽然这个阶段没有升学的压力,但很多同学都出现了上课听不懂、跟不上、学习吃力、没有兴趣等畏难情绪。
有的学生甚至“破罐子破摔”,这也是初二学生两极分化严重的原因之一。
初二两极分化怎么解决1、经常与孩子沟通,多点耐心对于家长来说,一旦孩子出现了成绩下降的情况,那么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经常与孩子沟通,倾听孩子的心声,否则孩子将会更不愿意与家长交流,家长也无法知道孩子的真实想法。
而且青春期的孩子往往十分容易会变得暴躁,家长需要有更多的耐心。
2、预习教材初二学生在上课前抽时间把即将要学的内容预习一遍,预习时最好边教材边思考,看看能否看得懂里面的内容,可以适当做一些课后练习题。
对于不懂的知识点,要做好记录,上课时好有的放矢。
3、让孩子要有计划性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有孩子学得好的部分,学得不好的部分,要有计划的随时查漏补缺。
而且,初中难的学科较多,有计划地分配时间,避免偏科也很重要。
让孩子最好能够早点找一本中考考纲,了解将来考试的范围和难度,好有针对性的学习,有所侧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阶段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原因
初中阶段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现象呈现出比小学阶段更严重的趋势,后进生所占的比例较大,特别在初中二年级表现得尤为明显。
【一】造成分化的原因
1.缺乏学习兴趣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心理因素
对初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
对数学缺乏兴趣的学生上课很难集中精力去听课,作业肯定做不好,当然不会有好的成绩。
抽样调查说明,在284名被调查的学生中,对数学不感兴趣或兴趣不大的占49%,其中原来有兴趣,后来兴趣减退的有118人,占42%。
2.意志薄弱和缺乏自信心是造成分化的性格因素
学习意志是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表达。
学习活动总是与不断克服学习困难相联系的。
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深,教学方式的变化也比较大,教师辅导减少,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
在中小学衔接过程中有的学生适应性差,表现出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丧失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3.知识出现了断层现象
相比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
首先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
内容的基础;其次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的形成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如果对前面所学的内容不能及时掌握,没有形成技能,就出现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有些学生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好,又没有查缺补漏,及时衔接,就导致了知识的断层。
长此以往,学生所学知识形不成完整的系统和网络,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成绩分化。
4.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中学数学学习的要求
初二阶段是数学学习成绩分化最明显的阶段。
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明显比小学要高。
而初二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关键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慢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必然要受到影响。
初中生学习的自主性差,往往是课上听课、课后完成作业了事,没有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初中学生对教学的理解,往往偏重于对课本上定义、公式、定理的记忆,不会比较,不善归纳,不能形成完整的学习操作系统,尚未从小学的机械识记、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中解脱出来,无法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以致严重影响了知识摄入的数量与质量,最终逐步导致了分化。
5.教师教学方法不当也是造成分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学仍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以下情况:
〔1〕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几十个知识水平和个性存在着差异
的学生,常常发出同一个指令,很少考虑到高、中、低不同水平的情况。
这种划一的要求,必然导致分化的产生。
〔2〕〝一言堂〞、〝满堂灌〞仍是一些教师习惯的教法,学生
完全处于被动应付的状况。
教师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要求去组织教学活动,没有及时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不注意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导致学生在学习上处于被动地位,进而产生分化。
〔3〕作业布置过多或偏少,学生作业抄袭现象严重,作业效度
极低。
【二】消解学习成绩分化的教学对策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在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有适当难度的提问、板演、讨论和测试的机会,让学生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独立的思考中解决问题,使学生体验到战胜困难后的愉悦,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增强自信心。
〔2〕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创造情境是指教
师给学生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
情境教学注重〝情感〞,又提倡〝学以致用〞。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情境教学特有的功能,在拓展的、宽阔的数学教学空间里,创设既带有情感色彩、又富有实际价值的操作情境,其教学效果是教师〝一言堂〞式的讲解不可比拟的。
〔3〕重视情感和理想教育。
教师应该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学
生的喜怒哀乐。
教师如能够尊重、爱护、体贴学生,能够严以律己、以身作那么,就会赢得学生的尊敬、爱戴与钦佩,那么教师的忠告和批评就会激起学生改正错误的决心和信心,教师的赞扬就会引起学生的内心愉快和深深的满足,教师的正确引导就会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此外,还有许多方法,比如发挥趣味数学的作用,介绍数学家的故事,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等等,这些都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有效手段,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灵活地加以运用。
2.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力,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意志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方面,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对其智能的发展是有强化和推动作用的。
教学中,用榜样的生动范例教育学生,对培养学生顽强的学习意志有较好的作用。
例如讲华罗庚、陈景润等我国著名数学家的事迹及成才的故事,指出他们之所以能登上数学的高峰,是因为他们具有锲而不舍的坚强意志,从而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的可贵品质,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勤奋而顽强地学习。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独立克服困难的机会,并积极启发诱导,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独立探索克服困难的方法和途径。
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初中生思想不稳定,兴趣容易转移,上课容易分心,在课堂上,教师可不断以目光、表情、手势以及声音的变化或者作必要的停顿来警示他们,使其感到老师始终在关注着自己,从而自觉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对部分依赖性强、不爱动脑筋、爱抄作业的学生,教师要教育他们认识到做作业的好处和抄作业的害处,教育他们要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自控力。
心理学研究说明,人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力,但只有在意识中肯定了自己的力量之后,才有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同样,学生从数学学习中获得的成功感,也可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
与此相反,如果学习总是失败,就会丧失信心,就会产生失败感。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创设适当难度的提问、板演、讨论和测试的机会,让学生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独立的思考中解决问题,使学生体验到战胜困难后的愉悦,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增强自信心。
3.分解教学难度,调整教学进度
现在我们所用的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和原教材相比,增加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内容,提高了灵活度,学生学起来感到有点困难。
我们在进行教学时,要分解教学难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尝试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去解决问题,适时调整教学进度,使学生能迅速适应新教材的要求。
4.加强思维训练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师要针对初中生逻辑思维能力不适应数学学习的问题,从初一代数教学开始就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始终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让学生认识数学思维活动的特点,尽可能让他们掌握较多的基本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
培养灵活应用各种方法的能力。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另一方面,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和学习心理辅导。
5.改革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
〔1〕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决不可以越俎代庖,以知
识的讲授替代主体的活动。
教师要讲究教学策略,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学困生开动脑筋,积极参与,大胆实践,在参与过程中品尝成功的愉悦,激发学习数学的动机。
〔2〕数学探究性学习,能有效地沟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作为教师,要善于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营造探究的氛围,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活动。
〔3〕掌握反馈信息,精心设计练习。
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
掌握反馈信息,及时采取措施,弥补缺陷,以保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径。
应该精心设计每个练习,做到有的放矢,练在点子上,多次反馈,重视讲评,具体地帮助学困生弥补知识缺漏,使之切实掌握所学知识,并在实际运用中,逐渐形成技能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