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相关知识_第一篇 第二章 各类建筑的功能组合_2012年版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10个知识点1、城市形成和发展根本动因: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
2、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6个理论1)区域理论: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发展是不均衡的.1950年佩鲁提出增长极核理论:城市通过极化效应、扩散效应的发展,是区域经济趋于均衡,然后进入下一轮极化、扩散的发展阶段。
2)经济学理论:城市产业分基础产业(城市发展的关键)、服务业产业。
3)人文生态学理论:互相依赖、互相竞争是人类社区空间关系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
4)交通通讯理论:1962年迈耶《城市发展的通讯理论》5)经济全球化理论6)城市进化理论:绝对集中、相当集中、相当分散、绝对分散。
3、城市物质环境的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公共领域:主导、为非公共领域的开发提供可能性、约束性。
物质环境优化表现为可达性、外部效应。
4、城市社会基本特征及其与农村社会的主要差别基本特征: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城市社会的异质性高于农村社会。
5、城市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1)英:费希尔、克拉克三部类:第一、二、三产业2)美:贝尔三个历史时期: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6、城市化含义定义: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7、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城市化前期主要表现为工业化的进程,要求并促进人口向城镇积聚。
城市化后期主要表现为较高的城市化水平所直接带来的生产集约化、生活集约化、管理科学化和文教科技的进步等。
8、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美英格尔斯 :现代化社会的指标都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实现的。
9、城市与区域的相互关系1)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城市发展必然要开发和利用周围地区的各类资源,因而城市与区域的发展条件、发展前景密切相关,互为牵制。
中心城市的发展与区域内其他城镇相互影响,应重视区域规划。
2014年城市规划师考试《相关知识》复习资料
2014年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复习资料第一章建筑学重点提示1.中外建筑史的基本知识(1)了解中国传统建筑和园林的主要分类与特征(2)了解外国不同历史时期建筑设计的主要特点2.各类建筑的功能组合(1)熟悉公共建筑的空间组织与场地要求(2)熟悉住宅建筑的类型及套型空间设计要点(3)熟悉工业建筑的功能空间组织与场地要求3.建筑场地条件的分析及设计要求(1)掌握场地选择的基本原则与规划控制要点(2)掌握场地空间布局与竖向设计要点4.建筑技术的基本知识(1)了解建筑结构的选型(2)了解建筑材料的分类与建筑物的组成构件(3)了解建筑节能的相关政策要点5.建筑美学的基本知识(1)了解建筑美学的基本要素(2)掌握建筑环境的设计方法6.建筑项目策划与设计(1)了解建筑项目策划的程序与内容(2)熟悉我国建筑设计阶段考点1:中国建筑史的概述中国古代建筑运用了木构框架结构体系,可分为承重的梁柱结构部分,即所谓大木作,及仅为分隔空间或装饰之目的的非承重装修部分,即所谓小木作。
大木作包括【口A.梁口B.檩口C.门口D.柱口E.屏风】、彷、橼等,小木作包括门、窗、隔扇、屏风以及其他非结构部件。
中国古代木结构大致可分为抬梁式(叠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三种。
梁柱间运用榫卯结合,由于榫卯是铰接,因此这种方式使屋架在受水平外力(地震、风力等)时,能有一定的可变性与适应性。
[A.宋代《木经》OB.周礼《考工记·匠人》 C.北宋李诫所'著《营造法式》 D.清代《工程做法则例》】和清工部颁布的《工程做法则例》 ,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两部建筑学术著作。
其中规定了类似于现代的建筑模数制(宋代用【OA.斗OB.材OC.步架 OD.开间】",清代用"斗口"为标准)和构件的定型化。
在大木作中,斗拱的产生与发展演变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最为重要和最具特色。
它以短木层层出跳,保证短小的拱术仅正心受压(不是受弯) ,因此发挥了木材的受压特性,并承托了一定距离的出跳重量。
城乡规划相关知识-建筑学-各类建筑的功能组合-第二节住宅建筑
城乡规划相关知识-建筑学-各类建筑的功能组合-第二节住宅建筑[单选题]1.下列关于住宅建筑室内空间地面面积的表述,错误的是()。
[2019年真题]A.单人卧室的地(江南博哥)面面积为5平方米B.双人卧室的地面面积为9平方米C.卫生间的地面面积为2平方米D.起居室的地面面积为10平方米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C项,《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第5.4.1条规定,每套住宅应设卫生间,应至少配置便器、洗浴器、洗面器三件卫生设备或为其预留设置位置及条件。
三件卫生设备集中配置的卫生间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2.50平方米。
AB两项,第5.2.1条规定,卧室的使用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双人卧室不应小于9平方米;②单人卧室不应小于5平方米;③兼起居的卧室不应小于12平方米。
D项,第5.2.2条规定,起居室(厅)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0平方米。
[单选题]2.按实用性质划分,建筑可分为()两大类。
[2012年真题]A.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B.生产建筑和非生产建筑C.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D.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根据新版教材,按建筑的实用性质分为两大类,生产性建筑与非生产性建筑。
生产性建筑包括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非生产性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单选题]3.单栋住宅的长度大于()时,建筑物底层设人行通道。
[2012年真题]A.200米B.160米C.120米D.80米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多层住宅应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主要居室应满足规定的日照标准;其中单栋住宅的长度大于160m时应设4m宽、4m高的消防车通道,大于80m时应在建筑物底层设人行通道。
[单选题]4.下列关于住宅无障碍设计做法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2013年真题]A.建筑入口设台阶时,应设轮椅坡道和扶手B.旋转门一侧应另设供残疾人使用的强力弹簧门C.轮椅通行的门的净宽不应小于0.80米D.轮椅通行的走道宽度不应小于1.20米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根据《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第3.5.3条规定,门的无障碍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不应采用力度大的弹簧门并不宜采用弹簧门、玻璃门;当采用玻璃门时,应有醒目的提示标志。
《城市规划学》知识点
《城市规划学》知识点城市规划学知识点城市规划学是研究城市发展和设计的学科,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城市规划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城市规划的定义- 城市规划是指通过对城市空间和资源的合理组织和利用,达到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城市规划的目标- 改善城市环境:提供良好的居住、工作和娱乐环境,增加绿地和公园等公共设施。
- 促进经济发展:优化城市产业结构,提供良好的商业和就业机会。
- 提高社会公平:确保城市规划对各个社会群体都公平,避免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 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和水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
城市规划的原则1. 可持续性原则:规划应考虑长期发展和环境保护,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 人本主义原则:城市规划应以人为本,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创造良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3. 分区原则:通过分区规划,合理划分城市功能区,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促进城市的有序发展。
4. 紧凑性原则:规划应减少城市扩张,提倡城市内部的紧凑发展,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5. 可达性原则:规划要便捷地满足居民的交通需求,建立高效的交通网络和公共交通系统。
6. 多样性原则:城市规划应鼓励多样化的建筑风格和社区形态,创造多元文化和社会融合的城市环境。
城市规划的工具和方法1. 土地利用规划:确定不同区域的用地功能,如住宅、商业、工业和公共设施等。
2. 建筑设计规划:设计建筑物的外观、结构和布局,使其与城市环境协调一致。
3. 交通规划:规划交通网络、公共交通系统和道路布局,提高交通效率和便捷性。
4. 绿地规划:规划公园、绿化带和景观设施,增加城市生态环境和居民休闲空间。
5. 环境评估:评估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确保规划的可行性和环保性。
总结起来,城市规划学包含了城市规划的定义、目标、原则以及一些工具和方法。
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点,有助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规划知识点
城市规划知识点城市规划是指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通过对城市的物质空间进行合理组织和优化配置,以及对城市的发展方向进行科学规划,达到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保护环境资源的目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与城市规划相关的知识点。
一、城市规划的历史发展城市规划作为一门学科,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
当时,城市增长速度快速,城市问题日益突出,城市规划的需求逐渐凸显。
最早的城市规划实践可以追溯到巴黎的巴尔东市扩建规划以及伦敦的普拉特瑞尔厅规划。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规划理念的不断完善,城市规划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
二、城市规划的目标和原则1.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应该注重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 改善居住环境:城市规划要围绕人民群众的需求,注重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包括合理布局、优美景观和舒适居住条件等。
3. 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城市规划应合理布局交通系统,优化交通组织,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
4. 保护文化遗产:城市规划应注重保护和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历史韵味。
5. 提升城市形象:城市规划要考虑城市形象的塑造,注重建筑风格、市容环境和公共空间设计等,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
三、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1. 综合性原则:城市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各个方面,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确保规划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2. 可行性原则:城市规划应具备可行性,考虑实际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确保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3. 透明公正原则:城市规划的制定应公开透明,参与各方应享有表达意见和参与决策的权利,确保规划公正合理。
4. 民主参与原则:城市规划的制定应广泛征求市民的意见和建议,保障广大市民的合法权益和参与权,增加规划的可接受性和公信力。
5. 法制原则:城市规划应遵循法律法规,依法制定和实施,确保规划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城市规划知识点
城市规划知识点城市规划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目标,将城市的发展方向、功能布局、空间结构、建设标准、城市设施等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间格局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键的城市规划知识点。
一、城市规划的背景和意义城市规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发展的开始。
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规划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城市规划可以提供高效的交通系统、宜居的住宅区、便捷的公共服务设施等,有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规划的原则1. 可持续发展原则:城市规划应以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兼顾未来的发展需求,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 整体性原则:城市规划应从整体角度考虑城市的发展,并协调各个方面,建立有机的城市结构。
3. 公众参与原则:城市规划应鼓励市民、社区和利益相关方参与决策过程,确保规划符合居民的需求和利益。
4. 灵活性原则:城市规划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条件。
三、城市规划的要素和内容1. 土地利用规划:确定城市各个区域的用途和功能,包括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文化娱乐区等。
2. 交通规划:规划城市的道路网、公共交通系统,确保城市内外的交通畅通,并提供便捷的交通工具和设施。
3. 建筑规划:规划城市的建筑物、建筑密度和建筑高度,确保合理的城市景观和宜居的建筑环境。
4. 环境规划:规划城市的绿地、公园和环保设施,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提供优质的生态环境。
5. 设施规划:规划城市的公共设施,包括学校、医院、公园、文化设施等,为居民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
四、城市规划的案例研究1. 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城市规划的典范,通过限制汽车使用、发展公共交通和提供高品质的住宅区,实现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 东京:东京是一个高密度、多中心的城市,通过发展完善的交通系统和提供便利的公共设施,确保了城市的高效运转和居民的便利生活。
3. 柏林:柏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通过保护历史遗址、规划绿地和改造城市街区,实现了历史遗产的保护和城市的更新。
城市规划的基本知识课件
城 市 总 体 规 划 图
城 市 近 期 建 设 规 划 图
• 8、城市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 规划为依据,对城市局部地区内一定地段 土地利用、各项设施所作的具体安排。
• 9、城市规划管理:城市规划编制、审批、 和实施管理的统称。
第四节 城市性质与类型
• 城市性质的内涵:城市性质指城市在国家经济和 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是个城市在城市 网络以至更大范围内分工的主要职能。
• 城市的分类: • 性质分:工业城市、交通港口城市、综合中心城
市、县城、特殊职能城市、商贸城市、科研、教 育城市。 • 人口:超100万特大城市,50~100万大城市,50 万~20万中等城市,20万以下小城市。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4月1日实 施。基本大法。
• 1、制定目的:确定城市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 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 2、运用范围。 • 3、管理体制。 • 4、城市规划、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方针。 • 5、城市规划编制主体。 • 6、编制城市规划遵循原则。 • 7、编织阶段划分。
• 10、概念规划:侧重对城市或地区社会经 济发展的研究与论证。
概念规划
第二节 城市规划法规体系
• 构成: • 1、纵向体系:国家人大制定、国务院制定
的法律法规——省、直辖市、自治区人大 制定地方性法规——省、直辖市、自治区 政府制定的规章——一般市、县和城市规 划主管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 2、横向体系: • 基本法——配套法——相关法。
第三节 城市化和城市规划发展战 略
• 城市化内涵: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 型形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 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不断发展和完善 的过程。
2012年城镇规划复习提纲(已总结)
2012年城镇规划复习提纲(已总结)2012年城镇规划复习提纲题型: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4分)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四、简答题(每题7分,共21分)五、问答题(每题9分,共18分)六、案例分析(每题12分,共12分)一、名词解释:1、城市“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2、城市规划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3、城市用地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土地的统称。
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
4、城市中心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活动集中的地方;城市结构的主要构成部分;公共设施相对集中而紧凑的地段;各级公共中心和专业中心组成的城市中心系统;是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状况的集中体现和象征5、城市开敞空间城市开敞空间可以是在城市的建筑实体以外存在的开敞空间体,是人与社会与自然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它包括山林农田、河湖水体、各种绿地等的自然空间,以及城市的广场、道路、庭院等的自然与非自然空间。
6、城市总体布局指确定了城市性质和城市规模之后,在城市用地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城市自身的特点和要求,从城市布局现状出发,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对规划期内城市各项组成要素进行统一安排,合理布局,使其各得其所,有机联系,并为今后发展留有余地。
7、居住综合体将居住建筑与为居民生活服务的公共服务设施组成一体的综合大楼或建筑组合体。
8、中央商务区是一个城市现代化的象征与标志,是城市的功能核心,是城市经济、科技、文重组,在人口进一步集中的基础上,在城市内部解决城市问题3、按《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可分为哪几类?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布置的主要原则是什么?行政办公用地;文化设施用地;教育科研用地;体育用地;医疗卫生用地;社会福利设施用地;文物古迹用地;外事用地;宗教设施用地原则:(1)合理配置(2)合理的服务半径(服务人数、范围)(3)结合城市交通布局(4)依设施自身要求及其对环境的要求(5)考虑城市景观组织要求(6)合理的建设顺序(7)利用城市原有基础4、按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规定,城市用地的适宜性区划可分为哪三类用地?这三类用地各有什么特点?一类用地:是指用地的工程地质等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优越,能适应各项城市设施的建设需要,一般不需或只需稍加工程措施即可用于建没的用地。
城市规划原理知识重点
第一章城市产生与城市发展城市最为本源和最为主要的特征是:聚集现代城市的含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非农人口数量、产业规模和行政管辖的意义。
我国一般按行政建制设立中央直辖(省级)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及县级市四个级别。
城镇体系是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的,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群体。
城镇体系并不是与城市同时产生的,它是在区域内的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城镇体系的构成一般具备以下条件:①城镇群体内部各城镇之间在地域上是邻近的,具有便捷的空间联系。
②城镇群体内部各城镇均有自己的功能和形态特征。
③城镇群体内部各城镇从大到小,从主到次,从中心城市到一般集镇,共同构成系统内部的等级序列,而系统本身又是从属于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城市的特征:城市发展十分缓慢绵延时间很长,城市结构较为简单,城市成长主要采取有机生长方式,规划成长很少,城市的主要作用是政治的而不是经济的。
现代城市的主要特点:1城市趋向现代化、生态化、宜人化、家园化……2城市地域结构趋向分散,由单中心变为多中心城市;3城市职能倾向两极化:职能叠加和职能分化。
4城市个数继续增多,城市规模空前膨胀。
5城市化波及整个世界,但各地区发展不平衡。
城市发展基本规律:一、城市发展的经济规律二、城市发展的人口规律三、城市发展的区域空间增长规律四、城市发展的经济全球化理论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和服务集聚与完善的过程。
它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当代世界城市呈现如下主要特征:1、发展速度快且呈现持续加速的趋势;2、以20世纪中叶为界限,城市化发展的主流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3、大城市迅速膨胀并且在现代社会中居于越来越重要的主导地位;我国城市发展政策新趋势:1.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形成国家主体功能区2.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3.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第二章城市规划与城市开发建设城市规划定义: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城市规划知识点
城市规划知识点一、引言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的空间布局、功能布局、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系统而综合的规划工作,本文将主要介绍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二、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城市规划是为了满足城市发展需要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包括了城市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等多个层面。
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 总体规划: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骨架,包括城市的空间布局、发展方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规划。
总体规划的目标是使城市有序发展、优化布局、提高生活质量。
2. 详细规划:详细规划是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进行细致的规划,包括道路、建筑、绿地、交通、住宅等方面的规划,以确保城市的功能完善、结构合理。
3. 专项规划:专项规划是城市规划中的一部分,针对特定问题进行规划,如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自然资源管理等。
三、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城市规划作为一门学科和实践活动,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下面将概述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1. 古代城市规划:古代城市规划主要侧重于城市的功能布局和防御功能,如古希腊城市的城墙布局和罗马城市的道路网络。
2. 现代城市规划:现代城市规划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当时的城市面临着工业革命带来的挑战和变革。
城市规划开始对城市的功能布局、交通系统进行系统规划。
3. 城市园林规划: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城市规划开始注重城市的美学价值和绿地系统的规划,在城市中增加公园和花园,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4. 可持续发展规划:近年来,城市规划逐渐关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重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平衡。
四、城市规划的重要知识点城市规划涉及众多的知识点,以下列举了其中几个重要的知识点:1. 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涉及到土地的分类、分区、开发与保护等方面的规划。
2. 交通规划:交通规划是城市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交通设施的规划、道路网络的设计以及出行模式的研究等。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精讲班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精讲班第1讲讲义各类建筑的功能组合第一章建筑学第一节复习指导各类建筑的功能组合按建筑的实质性质来分,分为两大类,即生产性建筑与非生产性建筑。
其中生产性建筑包括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非生产性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应试考生应熟悉公共建筑与居住建筑各种不同类型的设计要点,并了解下业建筑的总平面设计要求。
公共建筑的空间组织与交通联系(一)熟悉公共建筑的功能组合1.公共建筑的空间组织与交通联系(1)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公共建筑空间都由主要使用部分、次要使用部分、交通联系部分这三类空间组合而成。
其中交通联系部分,一般分为水平交通、垂直交通和枢纽交通三种空间形式。
(2)水平交通空间水平交通空间即指联系统一标高上的各部分的交通空间,有些还附带等候、休息、观赏等功能要求,有三种形式:1)单纯的交通联系空间,主要是供人流集散时使用;如:旅馆、办公建筑等;2)主要作为交通联系但兼有其他功能的过道、廊道;如:医院建筑等;3)各种功能综合使用的过道、通廊等;如展览馆、陈列馆建筑等。
公共建筑通道的宽度和长度,取决于功能的需要、防火要求及空间感受等。
应根据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和过道中行人数的多少,进行防火要求最小宽度的校核;单股人流的通行宽度为550~600mm;走道的宽度还与走道两侧门窗位置、开启方向有关。
(3)垂直交通空间垂直交通空间是联系不同标高空间必不可少的部分,常用的有楼梯、电梯、坡道、动扶梯等形式。
1)楼梯:按使用性质分为主要楼梯、次要楼梯、辅助楼梯、防火楼梯。
包括直跑、双跑、三跑、旋转、剪刀楼梯等形式;由梯段、平台、栏杆三部分组成。
2)坡道:在有些建筑中为便于车辆通行(多层车库、医院),或作为人流疏散快速、安全(火车站),往往设坡道。
—般坡道的坡度为8%~15%,常用坡道坡度为10%一12%,供残疾人使用的坡道坡度为12%。
注意坡面应加防滑设施。
3)电梯:用于高层建筑及有特殊要求的多层建筑中。
在8层左右的多层建筑中,电梯与楼梯同等重要,二者要靠近布置;当住宅建筑8层以上、公共建筑24m以上时,电梯就成为主要交通工具。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各章知识点1. 要避免因地形等条件造成的空气滞留或风速过大。
在居住区内部,可通过道路、绿地、河湖水面等空间,将风引入,并使其与夏季的主导风向一致。
2. 城市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适用性评定,是对土地的自然环境,按照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需要,进行土地使用的功能和工程的适宜程度,以及城市建设的经济性与可行性的评估。
其作用是为城市用地选择和用地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3. 柯布西埃的光辉城市的规划方案,是他的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思想的集中体现。
4.集中型形态:即城市建成区主体轮廓长短轴之比小于4:1,是长期集中紧凑全方位发展状态,其中包括若干子类型如方形、圆形、扇形等。
5. 居住用地占有城市用地的较大比重,包括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绿地、道路用地。
6. 对多层住宅而言提高层数能降低建筑的造价,6 层住宅无论从建筑造价和节约用地来看都是比较经济的。
7. 住宅群体组合方式: 成组团组合形式、成街成坊组合方式、整体式组合方式8. 城市道路系统中交通干道应占有一定比例,通常用干道网密度来衡量。
9. 主干道(全市性干道),主要联系城市中的主要工矿企业,主要交通枢纽和全市性公共场所等,为城市主要客货运输路线,一般红线宽度为30-45m 。
10. 居住区级道路是居住区的主要道路,用以解决居住区的内外联系。
一般车行道宽度不小于9m米,红线宽度一般为20-30米。
当该级道路通行公交车时,车行道宽度不小于11米。
11. 中国封建城市中的中心是政权统治的中心,如宫殿、官府衙门。
而欧洲封建城市中的中心往往是神权统治的中心——教堂。
12. 《管子》论著认为采用功能分区制度,以发展城市商业和手工业。
《管子》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史上一本革命性的的著作,打破城市单一的周制布局模式,从城市功能出发,理性思维和以自然环境和谐的准确建立起来了,其影响极为深远。
13. “邻里单位”理论因为适应了现代城市由于机动交通发展带来的规划结构上的变化,把居住的安静、朝向、卫生、安全放在重要的地位,因此对以后居住区规划影响很大。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各类建筑的功能组合_真题无答案-交互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各类建筑的功能组合(总分49, 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按建筑的( )来分,分为两大类,即生产性建筑与非生产性建筑。
A.类型B.实质性质C.生产性D.作用SSS_SIMPLE_SINA B C D2.楼梯按( )分为主要楼梯、次要楼梯、辅助楼梯、防火楼梯。
A.使用性质B.实质性质C.使用功能D.组合类型SSS_SIMPLE_SINA B C D3.供残疾人使用的坡道坡度为( )。
A.8% B.12%C.15% D.30%SSS_SIMPLE_SINA B C D4.在公共建筑中,( )是进行建筑空间组织时必须考虑的问题,特别是当功能关系与房间组成比较复杂时。
A.空间组织B.交通组织C.功能分区D.群体组织SSS_SIMPLE_SINA B C D5.建筑物各类组合空间,由于其性质的不同必然有( )之分。
A.主与次B.大与小C.远与近D.闹与静SSS_SIMPLE_SINA B C D6.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中,在组合空间时,按( )进行功能分区,以便其既分割、互不干扰,又有适当的联系。
A.“主”与“次” B.“远”与“近”C.“闹”与“静” D.“内”与“外”SSS_SIMPLE_SINA B C D7.公共建筑( ),主要指把若干幢单体建筑组织成为一个完整统一的建筑群。
A.空间组合B.群体组合C.交通组合D.流线组织SSS_SIMPLE_SINA B C D8.建筑抗震设防以( )年为基准期。
A.50 B.60C.70 D.80SSS_SIMPLE_SINA B C D9.住宅的组成规律主要是由行为单元组成室,由室组成户,其根据( )的不同,可以将户分为居住、辅助、交通、其他四大部分。
A.空间使用功能B.层数C.住宅基本平面类型D.家庭生活行为单元SSS_SIMPLE_SINA B C D10.建筑四面临空,平面组合灵活,采光通风好,干扰少,院子组织和使用方便,但占地面积大,建筑墙体多,市政设施投资较高。
2012年城市规划师考试相关知识之生态城市规划主要内容
:支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其生命支持系统的活力,包括区域生态基础设施(光、热、水、气候、土壤、生物等)的承载力、生态服务功能的强弱、物质代谢链的闭合与滞竭程度,以及景观生态的时、空、量等的整合性。
重点在于:1.1 水资源利用市区:开发各种节水技术节约用水;雨、污水分流,建设储蓄雨水的设施,路面采用不含锌的材料,下水道口采取隔油措施等。
并通过湿地等进行自然净化。
郊区:保护农田灌溉水;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禽畜牧场污染,在饮用水源地退耕还林;集中居民用地以更有效地建设、利用水处理设施。
1.2 能源节约能源,建筑物充分利用阳光,开发密封性能好的材料,使用节能电器等;开发永续能源和再生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制气。
能源利用的最终方式是电和氢,气使污染达到最小。
1.3 交通发展电车和氢气车,使用电力或清洁燃料;市中心和居民区限制燃油汽车通行;保留特种车辆的紧急通道。
通过集中城市化、提高货运费用、发展耐用物品来减少交通需求;提高交通用地的利用效率;发展船运和铁路运输等。
1.4 绿地系统打破城郊界限,扩大城市生态系统的范围,努力增加绿化量,提高城市绿地率、覆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调控好公共绿地均匀度,充分考虑绿地系统规划对城市生态环境和绿地游憩的影响;通过合理布局绿地以减少汽车尾气、烟尘等环境污染;考虑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为生物栖境和迁移通道预留空间。
城市的表现形式是社区的格局、形态,人作为复合生态系统的主体,其日常活动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好坏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生态城市规划中强调社区建设,创造和谐优美的人居环境。
2.1 生态建筑开发各种节水、节能生态建筑技术,建筑设计中开发利用太阳能,采用自然通风,使用无污染材料,增加居住环境的健康性和舒适性;减少建筑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广泛利用屋顶、墙面、广场等立体植被,增加城市氧气产生量;区内广场、道路采用生态化的“绿色道路”,如用带孔隙的地砖铺地,孔隙内种植绿草,增加地面透水性,降低地表径流。
2012年城市规划师考试复习要点:建筑学(1)
第一篇建筑学一、熟悉各类建筑的功能组合1、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与交通联系P3-4空间组成包括:主要使用部分(教室、实验室)、交通联系部分(走廊、门厅)、次要使用部分(厕所、仓库)三类空间。
交通联系部分:水平交通、垂直交通和枢纽交通三种空间形式。
水平交通:简单交通、主要交通兼顾他项功能、综合功能的廊道。
垂直交通:楼梯、坡道、电梯、自动扶梯。
楼梯梯段连续踏步数不多于18级、不少于3级;坡道一般8%—15%,常用10%—12%,残疾人使用的坡道为12%;8层左右的多层建筑中电梯与楼梯同样重要,宜靠近布置,以利协调使用;以电梯为主要交通的建筑物或建筑物内,电梯不少于2台;电梯应位于核心位置,不宜在转角处紧邻布置,单侧排列不超过4台,双侧不超过8台;自动扶梯一般为30度。
人流组织分为平面和立体,人流疏散分为紧急和正常。
室内空间组织:走道式、单元式、穿套式、大空间穿插与分割等组织形式。
室外空间组合:建筑(群)及其附属建筑、室外场地、道路、广场、绿化、小品、道路入口等2、公共建筑的群体组合P11-12要点:A总体联系方便紧凑合理;B室外空间组合完整统一;C室外空间效果丰富多样。
……空间组合类型:分散式布局和中心式布局的群体组合。
3、住宅建筑的类型及设计P14、16、17、18、19层数类型:低层(1—3)、多层(4—6)、中高层(7—9)、高层(10—30层)区位类型:炎热地区、严寒地区和坡地住宅性质类型:单一和底层公建式住宅。
构造类型:一般式和工业化住宅多层住宅的平面类型:梯间式、外廊式、内廊式、集中式(点式)工业化住宅的模数构件法:单元、套型、基本间、部件定型法。
4、工业建筑P20总平面设计特点(与他类建筑比较):A简单流线与复杂流线的差别;B简单环境影响与复杂环境影响的差别;C单一尺度与多尺度的差别;D多学科与多工种的密切配合。
工业建筑分为生产、辅助生产、仓贮、动力、管理、生活单元。
功能单元的组织形式:区带式、台阶区带式、成片式。
2012年城市规划师考试相关知识辅导资料1
各类建筑的功能组合按建筑的实质性质来分,分为两大类,即生产性建筑与非生产性建筑。
其中生产性建筑包括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非生产性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应试考生应熟悉公共建筑与居住建筑各种不同类型的设计要点,并了解下业建筑的总平面设计要求。
水平交通空间布置要点(一)熟悉公共建筑的功能组合各种公共建筑的使用性质和类型尽管不同,都可以分成主要使用部分、次要使用部分(或称辅助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三大部分。
设计中应首先抓住这三大部分的关系进行排列和组合,逐一解决各种矛盾问题以求得功能关系的合理与完善。
在这三部分的构成关系中,交通联系空间的配置往往起关键作用。
交通联系部分一般可分为:水平交通、垂直交通和枢纽交通三种基本空间形式。
例题:中小学校的行政办公室属于(A)A 主要使用空间;B 次要使用空间;C 交通联系空间;D 办公空间。
1.水平交通空间布置要点:应直截了当,防曲折多变,与各部分空间有密切联系,宜有较好的采光和照明。
例如走道。
水平交通空间按使用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下列几种情况:(1)完全为交通联系的需要而设置的过道和通廊。
如旅馆等的安全通道等是供人流集散时使用的,一般不包括再安排其他功能要求的内容。
(2)主要作为交通联系空间兼为其他功能服务的过道或通廊。
如医院门诊部的过道,可兼供候诊之用。
(3)各种功能综合使用的过道。
如某些展览陈列性质建筑的过道,观众可边看边走。
垂直交通空间布置要点2.垂直交通空间布置要点:位置与数量依功能需要和消防要求而定,应靠近交通枢纽,布置均匀并有主次,与使用人流数量相适应。
(1)楼梯楼梯是公共建筑中常用的垂直交通联系手段。
楼梯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功能要求和防火规定,安排在各层的过厅、门厅等交通枢纽或靠近交通枢纽的部位。
楼梯的组成包括:梯段、栏杆和休息平台,可分为如下几种:1) 直炮楼梯;2) 双跑楼梯;3) 三跑楼梯。
在公共建筑设计中,基于防火疏散的需要,至少需设置两部楼梯(出规范有特殊要求)。
都市规划知识点汇总
都市规划知识点汇总第一章含义目的范围内容1)规划理论:是都市规划的一具时期或一具分支,是都市规划深化具体化。
2)建造论:是对空间、秩序的制造,基本是一具建造咨询题,是大规模的建造设计或者是建造学的扩展。
3)全过程论:贯通于都市建设全过程,是解决经济、社会和物质形式咨询题的手段。
4)形式环境论:从三维角度对都市形体环境的设计对公共环境的设计。
5)治理论:是政府职能的一部分,是运用法律手段对都市的综合操纵。
都市设计:是以城镇进展和建设中的空间组织的优化为目的、运用跨学科的途径。
对包括人、自然和社会因素在内的都市形体环境对象所举行的研究和设计。
都市设计的目的:为了提高都市环境的质量改进人的日子质量。
给人带来也许的,最大的便利于舒适,给人以美的享受。
都市规划、都市设计建造设计的比较A:目的城规:对都市进展举行宏观操纵。
城设:促进都市环境变化,提高环境质量建设:为修筑活动服务B:工作对象城规:以二维为主、社会、经济和形体环境相结合具有打算性城设:以二维形体环境为研究对象及整体形象的把握。
具有设计性建设:建造物内外部空间。
外部环境C:成果城规:战略性的政策、法规、规划方案以文字为主,实现动态操纵。
城设:战术性的政策、打算、方案、导则,实际动态,操纵+引导。
建设:修筑设计文件以图纸为主,指导具体施工。
D:实施时刻城规:体现为进展过程城设:体现为建设过程,时刻跨度较大建设:在确定时刻内E:托付人城规:政府机构城设:政府机构,开辟企业,多种托付人建设:开辟企业,业主,建筑主F:参与者城规:规划师,政府官员,社会和经济学家城设:都市规划师,政府官员,开辟商,建造师建设:建造师,使用者都市设计与其他要素的相关性(1 )政治要素(2 )文化要素(3)法律、法规、要素(4)自然生态要素都市设计的层次a :整体都市设计(1)确定都市空间形态结构(2)建构都市景观体系(3)布置都市公共活动空间(4)设计都市竖向轮廓b :重点片区都市设计都市设计的工作特点:(1)都市设计的综合性(2)都市设计的持续性(3)都市设计的地域性(4)都市设计的操纵性C:都市重点地段设计1街道空间2都市广场3都市滨水空间4重要节点地块第二章特征和考虑一、都市设计的特征:1、以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为核心突出以人为核心,为人提供良好舒适的空间和场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在中庭设计的要求中不包含的是()。
A:使用合理
B:空间得体
C:结构合理
D:美观华丽
答案:D
解析:中庭设计要达到使用合理、空间得体、结构合理、经济有效、安全可靠等方面要求。
2、关于消防疏散说法错误的是()。
A:消防能力与建筑层数和高度的关系:防火云梯高度多在30~50m之间
B:电梯应紧邻居室,尤其应紧靠卧室
C:防火措施:提高耐火极限;将建筑物分为几个防火区;消除起火因素;安装火灾报警
D:安全疏散楼梯和消防电梯的布置:长廊式高层住宅一般应有两部以上的电梯,用以解决居民的疏散
答案:B
解析:关于消防疏散有:⑴消防能力与建筑层数和高度的关系:防火云梯高度多在30m~50m之间;⑵防火措施:提高耐火极限,将建筑物分为几个防火区、消除起火因素、安装火灾报警器;⑶安全疏散楼梯和消防电梯的布置:长廊式高层住宅一般应有2部以上的电梯用以解决居民的疏散。
3、多层住宅的基本特点不包括()。
A:从平面组合来说,多层住宅必须借助于公共楼梯而非电梯解决垂直交通,有时还需
设置公共走廊解决水平交通
B:与低层住宅和高层住宅相比,多层住宅比低层住宅节省用地,造价比高层住宅低,适合于目前一般的生活水平
C:多层住宅与室外联系不及低层住宅方便,虽不需高层住宅所必须的电梯,但上面几层的垂直交通仍然不便
D:一般组织有院落,使室内外空间互相流通,扩大了生活空间,便于绿化,能创造更好的居住环境
答案:D
4、不是高层住宅的基本特点的一项为()。
A:可提高住宅的容积率,节约城市用地
B:可以节省市场建设投资
C:设计原则与低层住宅相似
D:用钢量较大,一般为多层住宅的3~4倍
答案:C
解析:高层住宅的基本特点:⑴可提高住宅的容积率,节约城市用地。
⑵可节省市政建设投资。
⑶可以获得较多的空间用以布置公共活动场地和绿化,丰富城市景观。
⑷用钢量较大,一般为多层住宅的3~4倍。
⑸对居民生理和心理会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⑹设计原则与多层住宅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