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财政自给能力的实证分析
中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检验与评价——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省际数据比较
财政能力差异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将收入能力 、支出能力纳入财政能力的评 价体 系 。吴湘玲 J 和邓晓婴 (06 20 )选择预算收入 占 G P的比重、政府财政 自给率两个指标 ,分析 了中国地方政府财 D 政 能力 的地 区差 异 ,得 出我 国地 方 政 府 财政 能力 呈 现 地 区非 均衡 状 态 的结 论 r 。综合 上述 研 究 ,对
第 5 总第36期) 期( 0 20 年 5 09 月
财 经 问 题 研 究
Re e r h o i a i la d E o o c Is e s a c n F n nca n c n mi s u s
N m e5 G nr rl o36 u br ( eel ea N.0 ) a S i
沧、焦国华、吴湘玲和邓晓婴等的文献为代表。王雍君 (00 20 )通过对地方政府财政 自给能力 系数 的纵 向比较 ,指 出虚弱 的地方 财政 自给能力 与地 方政 府承 担 的支 出责任 极 不对称 ,过低 的财 政 自给能 力扭 曲 了地 方财 政 的决策 行 为 J 。刘 溶 沧 和焦 国华 (0 2 2 0 )选 择 各 地 区人 均财 政 收 入 、人 均 财 政 总
地方政府 因各 自拥有 的资源禀赋和制 度环境 差异 , 导致地 方政 府之 间的财政 汲取能 力强弱不 同. 地 区间的公共品供给能 力也存在 巨大差异 。本 文运 用因子分析 方法 , 选取 中国 3 0个省级 政府作
样 本 , 财政 汲取 能 力 和公 共 品供 给 能 力 两 个层 面设 定 2 从 3个 评 价 指 标 , 地 方政 府 财 政 能 力进 行 对
地方政府收入支出结构的实证分析——以福、厦、漳、泉为例
维普资讯
( ) = 财政收入结构
从 收入来源结构分析 , 是从 收入 的绝对量看 , 是从 无论 还 收入对财政总收入 的影响系数看 , 地营业税 都是最 为明显 各
的。 而且 , 企业收入也 是影 响地方收入 的重要 因素 。 值得注意的
财政 收入 结构 , 以价值形式表现 的财政 收入 内部 各种 是指
要】 地方政府收入与支出结构与当 地经济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文章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 对我国地方政府( 以福
州、 厦门、 泉州、 漳州为例) 的收入与支出结构中的有关问 题进行 了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 我国地方政府收入支出结构与当地经济发 展有非常明显的相关关系, 而且, 地方政府应充分合理管理地方收入与支出, 使地方资金迭到最有效的利用程度。
厦 门
8 1 % .2 . 8 8 % .7 1 .0 0 0 % l -9 l3 % 9 6 % .3 9 2 % .3
泉州
3 2 % .4 3.5 3 % 3 5 % .4 4 0 % .o 3 4l . % 3 6 % .3
漳州
4 4 % .5 4 4 % .6 5 1 % .2 4 2 % .2 3.O 2 % 2 8 % .6
20 o4
48 % .6
73 % .6
36 % .6
28 % .7
数据来源 :9 9 2 0 年《 19 ~ 0 5 福建统计年鉴》 。
【 收藕 日 20— 9 2 期】06 0— 0 【 作者简介】 周燕, 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区域经济学。
— .
9 . 7—
福州
1 98 9 1 9 99 20 oo 2 o1 0 2o 02 2o 03 4 9 % .2 4 9 % .6 4 91 . % 5 4 % .6 5 1 % .9 5 O % .1
地方政府财政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地方政府财政状况的调查与分析近年来,地方政府财政状况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财政收入、支出和债务的增长、借款压力加大等问题不断被媒体和学者关注。
本文将从多方面对地方政府财政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探讨其现状、原因和未来走向。
一、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是地方政府获得获得财政资源和运行资金的重要来源,直接影响着地方经济的发展。
就财政收入总量而言,纳税、出售土地、政府资产收益等仍是地方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
但在财政收入中,地方政府如何消化土地出让收入是关键所在。
在地方政府收入中,土地出让收入已经成为影响他们财务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学者认为,土地出让收入会扭曲地方政府资源配分,阻碍地方政府创造更多区域公共产品服务和扩大公共支出,最终影响地方社会经济的健康运转。
因此,地方政府应逐步减少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程度,着力拓展其他财政收入来源。
二、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状况一方面,地方政府机构设置多、人员编制庞大、行政办公用房占用面积大、租金昂贵等,造成人员开支、行政用品、差旅津贴、社会保障等成本的巨大压力。
这都是地方政府支出难以避免的开支。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公共支出还必须承担医疗、教育、基建等公共服务的开支。
而在这些项目上,地方政府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但同时也需承受高额成本。
这加大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
若地方政府预算不足,则必须进行财政调整或借贷,形成财政负担。
三、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在过去十年,国家明确出台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的投资,带动了地方政府的债务增长。
然而,这种借贷模式的风险不容忽视。
长期以来,地方人大常委会和社会各方面一直呼吁地方政府监管更严格,相关的债务机制更加完善。
特别是债务纳入全国性的监管体系,政府债券市场的发展及生疏的评级机制为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提供了一个有力的监督和控制手段。
此时,地方政府在政府债务的管理领域,应强化信息公开、加强监督和评价,以降低当地债务风险。
地方财政支出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以地市级城市面板数据为例
作者简介 :邓
悦 ,武汉大学讲 师,管理 学博士 ,主要从事公共财政管理研 究;詹 添丞 ,武汉大学硕士研 究生,主要从事社
会保 障基金风险管理研 究。
l
… 一 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地方财政 支出与 区域经济发展 关 系的实证分析— —以地市级城 市面板数据为例
既有文献 的不同在于 ,基于全 国全部地市级数据 ,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 ,对地方财政支出对经济增
长 这一 问题 进 行研 究 。
二 、 文 献 评 述
国外关于财政支 出与经济增长 的实证关 系研究较早 ,B a r r o( 1 9 9 0 )将财政支 出引入到内生经济 增长模型 ,从一般的均衡分析框架出发 ,同时将财政支出项 目划分为非生产性财政支出和生产性财政 支出 ,其实证 结论表 明前者对人均 G D P产生显著 的负 向影响 ,后者对人均 G D P有正向影 响 ,但统计
亿元 ,2 0 1 1 年为 4 7 2 8 8 1 . 6 0亿元 ,按照可 比价格计算是 1 9 7 8年的 2 2 . 9 6 倍 ,从 1 9 7 8年至 2 0 1 1 年经 济年平均增长率为 1 6 . 0 9 %。经济增长的高速 与我 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是紧密相关 的,国家通过改革 财政支 出制度 ,大力实施公共财政支出政 策 ,充分发挥财政部 门在配置社会 资源 中所起 到的重要作 用 ,促 进了经济持续稳定 的增长 。据相关资料显示 ,1 9 7 8 年 ,我 国财政支 出为 1 1 2 2 . 0 9亿元 ,2 0 1 1
中图分类号 :F 8 1 0 . 4 5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8 — 2 9 7 2( 2 0 1 3 )0 3 — 0 0 1 8 — 0 7
新疆地方财政支出绩效的实证分析——基于DEA二次相对效益模型
地方财政研究 / 2 0 1 3 . 3 / 第3 期 6 3
财政管理
加的转移支付 , 地方政府的财力规模逐年增加, 赵国春 ( 2 0 1 1 ) 从财政支出规模、 结构和支出弹性系数等方面
将新疆 与 中东部进行横 向 比较 ,并用 C —D生产 函数
首先 , 构建产 出指标体系 , 基于新疆 实际以及 数据
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文 献 回顾
方财政支出结构配置效率 , 结果显示 中国地方财政 支出平均配置效率为 0 . 7 , 分税制促进了效率提升 ,
但 上升速度缓慢 , 且 地 区 间差 异 较 大 , 蔡翔 ( 2 0 1 0 ) 运用 D E A 分 析 法 的研 究 也 得 出 相 近 的 结 论 。
财政管理
新 疆 地方 财 政支出 绩 效的 实 证 分析
基 于 DE A二 次相 对 效 益 模 型
李德 刚 周 莉
( 新 疆 财经 大学 , 乌 鲁木 齐 8 3 0 0 1 2 ) 内容 提 要 : 财 政 支 出绩 效评 价 是促 进 财 政 资金 使 用科 学化 、 规 范化 、 精 细化 , 提 升 财 政 资金使 用效 率的 重要 手段 。本 文运 用 DE A二 次相 对效 益模 型 , 选取 经 济 、 社会 、 环境 三 个一 级指 标 , 1 0个二 级 指标 ,对新 疆 2 0 0 9年 一 2 0 1 0年 1 5个地 州市 的财政 支 出绩 效进 行
弹性 、 财政教育支出弹性、 财政科技支出弹性 、 财政农
业 支 出弹性 四个 方面对 山西省 2 0 0 3 年一 2 0 0 6年财政
切好财政“ 蛋糕” ,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成 了备受 关注的问题。已有研究对我 国财政支出总体绩效的 评价结果不尽相 同。陈诗一 、 张军( 2 0 0 8 ) 和刘振亚 等人 ( 2 0 0 9 )利用 D E A非线性参数模型和 T o b i t 模 革 后上升幅度更大 ,但西部地 区远低 于东 中部地 区; 李永友 ( 2 0 1 0 )  ̄ l 入非参数前沿技术估算 中国地
财政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
财政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财政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调整政府支出、税收政策等手段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稳定。
本文将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探讨财政政策效应对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等方面的影响。
一、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在实际的经济运行中,财政政策的效应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
各国政府在面对经济衰退、高通胀等问题时会采取不同的财政政策措施,如减税、增加政府支出等手段。
这些政策是否对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的效应,一直是经济学家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财政政策方面,采用增加政府支出的方法被认为对经济增长效应较为显著。
然而,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是单一的。
不同国家的经济状况、政府管理水平、金融市场、人口结构等因素都会对政府财政政策产生影响。
例如,在中国的深圳市,学者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政府的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明显,可能因为该地区的私营企业对政府干预和支出反应较为敏感。
此外,不同财政政策手段的效应也有所差别。
在金融危机期间,各国政府普遍采取了增加公共支出的方式来刺激经济活动。
实践证明,这种政策手段在很多情况下确实有助于经济的复苏。
然而,阿根廷政府发行债券进行的财政刺激政策就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因此,正确选择财政政策手段并不容易,需要考虑政策的针对性、可行性等因素。
二、财政政策与就业在财政政策的调整中,增加政府支出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就业。
这里的“增加政府支出”主要是指在公共领域投资或者直接提供经济援助,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从理论上讲,增加政府支出可以为创造就业提供条件。
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周期,政府的大规模投资可以吸收更多的劳动力,以缓解失业问题。
然而,在实践中,政府的财政政策对于就业市场的提振效应并不显著。
无论是在经济危机期或者扩张期,政府财政政策对于就业市场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财政政策调整可以影响就业市场的“总量”,但是并不能改变就业市场的“质量”。
政策制定者需要注意就业政策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以便于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对劳动力进行技能提升和职业培训等方面的投入。
地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基于徐州市泉山区的研究
2 地方 财政 支 出绩效 评价 的具体 指 标选 取
在我 国 ,地 方政府 主要 包括 省 、市 、县 、乡 四级 ,各
财政 支 出规模绩 效研 究能 够直接 反 映财政 支 出运 行总
体状况 ,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很好 的研究财政支 出绩效体
2 0 1 3 . 3匝
指标
远期发展 根据 国家一定时期 的政治经济 政策 ,将财 政支 出有倾 向性 的应用于 即期或远期 目标
2 . 1 财务 指标 财政 支 出有很 多种分 类方 法 , 在 我 国都是 采用按 用途
分类 ,可 以全 面反 映地方 政府 一定 时期 内所实 行 的方 针政 策 ,以及 该 阶段财政 支 出具体 运用 于哪些 方面 ,从而 统筹
城 市 发 展 理 论
系 ,并 且能够 提高 财政 支 出的整 体绩 效水 平 。
2 . 1 . 2 财政支 出配置效益指标
中国市场 2 0 1 3年第 1 2 期 ( 总第 7 2 7 期)
理 的一 个重 要环 节 。 ( 3 ) 支 出审核 节 约 程 度 =审 核 节 约 金额 ÷支 出 预算
成效指标 减少财政支 出不合理情况 客户指标 政府提供 公共 产 品或 服 务 的质量 以及所 产 生 的社 会
效 益
1 平 衡计 分卡 的理 论基础
绩效 评价 时代 的平 衡计 分 卡 是 始 于 1 9 9 2年 《 哈佛 商
业评 论 》 上刊登 了卡普 兰 和 诺 顿 的论 文 : 《 平衡 计 分 卡 : 测量 绩效 驱动 因素 的新 方法 》 。论 文 认 为传 统 的 绩效 测 量 的方 法 只重视 财务 指标 ,忽视 了其 他方 面 的能力 ,所 以为
中国地方政府行政支出的简要实证分析
【 公共管理研究】
∞ 柏
中 国地 方政 府 行 政支 出的简要 实 证分 析
杨 宇立 ,孙 迪
(. 1 上海社会科学 院 经济研究所 , 上海 2 0 2 ;. 00 0 2 西北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 陕西 西安 7 06 ) 10 9
摘
要: 通过 梳理 统计数 据 , 着力进 行 以下 工作 : 首先 解释 导致 20 07年 “ 政 管理 费” 失 的 行 消
收稿 日期 :0 00 .1修 回 日期 :0 0 92 21- 1 ; 7 2 1 - —6 0 基金项 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 目“ 中国模式研究 ” 0 &Z 0 1 , 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 (9 D 0 ) “ 分课题部分研究成果 。 作者简介 : 杨宇立 , , 男 江苏南京人 , 上海社会科学 院经济研究所教授 , 士生 导师 , 博 从事公共 经济与管 理 、 型经济学研 转
间质疑 的主要 依据 如 图 1所示 。( 注意 是倍 比关 请
系而不是 百分 数 的增 长 。 )
、
统计口径与基本概念
近年来 , 中国学者对 于截止 20 06年的“ 功能性
图 1 中国行政管理费与 G P 财政支出增 幅比较 ( ) D、 倍 资 源: 根据中国统计局 : 中国统计年鉴 2 0 ) 中国统计 出版社 20 《 07 , 0 7年相关数据计算得 出。
究。
根 据 图 l的 曲线 , 政 功 能性 行 政 管 理 费 明显 财
中 国财 政部 对 于 20 07年 以前 行 政管 理 费所 持 的 立
场请 参 阅以 2 0 0 6年为 例 的表 1 。
增加 于 19 98年 以后 , 它不 但 “ 跑赢 了 ” D G P的增 长 ,
辽宁地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4 求关 联度 y.因为关 联 系数是 比较数 列与参 . 。。 考数列 在各 个时 刻 的关 联程 度值 ,所 以它 的数不止
一
个, 而信 息过 于分散 不便 于进行 整体性 比较 。 为此
可利用 求均值 的方 法对 其进行 处 理 ,使关 联 系数反 映 的信 息集 中体现 出来 。 义 比较 因素 对参 考 因 定 素 。 的关联 度 为 :
1 11 =
Y o
m =l
,t ) (
() 7
2对 参 考数 列 和 比较 数 列 进行 无量 纲 化 处理 。 . 由于 系统 中各 评 价 因 素指 标 所 代 表 的物 理 意 义 不 同 , 致 数据 的量 纲 也 不 一 定 相 同 , 使 得 各 个 指 导 这
一
财 政 支 出绩效 评 价 ,是 近 2 O年来 出现在 西 方 国家政 府 公共 支 出管 理 的一 项重 要 制 度 , 核心 是 其 强 调 公 共 支 出 管理 中 的 目标 与 结 果 及 其 结 果 有 效 性 的关 系 , 成 一 种 新 的 、 向结 果 的管 理 理 念 和 形 面 管 理方 式 , 财 政 支 出 进行 绩 效 评 价 , 仅 有 利 于 对 不 提 高财 政资 金 的使 用效 率 , 利 于提 高财 政 资 源 的 也 配 置效 率 , 有 利 于 提 高财 政 管 理 水 平 、 强 单 位 还 加 预算 管理 。 自改 革 开放 以来 , 国地 方政 府 在地 区 我 经济 乃 至全 国经 济 的发 展 中一 直扮 演 着 重要 角 色 , 而地 方 财 政 支 出作 为 地方 政 府 的重 要 经 济 行 为 之
大的 自主权 , 投资积极性空前高涨 , 作为投资决策
财政转移支付与地方政府支出行为——基于中国地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一
、
引 言
政 府 的补 助 收 入对 具 有 正 外 部 性 的公 共 服 务 进行 融资 , 能较 好 解决 此 类服 务 由地 方负担 成 本 时可 能
19 9 4年分税 制 改革 以来 , 财权 逐级 上收 和事权
层层 下放 , 由此导 致基 层财 政 捉襟 见肘 , 入不 敷 出 。 近年来 ,为弥 补 日益扩 大 的地 方 财政 收支 逆差 , 维 持 地 方政 府 的正常 运转 , 同时确 保 基本 公共 服 务 的
摘 要 : 文 运 用 一 个 简 单 的理 论 框 架 分析 了转 移 支付 对 地 方 政 府 财政 支 出行 为 的 影 响效 应 , 实 征检 验 了 本 并
省 以下 政 府 间 财政 转 移 支付 对地 方政 府 财政 支 出行 为 的 影 响 效应 。 析 结果 表 明 : 般 性 转 移 支付 与 地 方 财政 支 分 一
政府 , 对上 级政 府 财政 转移 支付 的依赖 程度 越 来越
大( 见图 1 。 以看 到 , )可 近年 来地市 本级 政府 财政 收 入 的 4 %来 自于上 级政 府 的转 移 支付 , 0 而在 县级政 府 中这一 比例更 是超 过 5 %。 O
“ 财政 幻觉 ”的 出现 会促使 地 方居 民低 估 相应 公共
a d Wotig n l9 ; 永 友 、 玉 平 ,0 9 。 n r n t ,9 5 李 h o 沈 2 0 )
方面 , 中央政府 可 以通 过转 移支 付 的拨 付更 好地 实
施 宏 观调控 , 而强 化 对地 方政 府 财政 经济 决 策 的 从
影 响 ( n orgad 19 ) 另 一 方 面 , 上 级 Ma a d N r ar ,9 8 ; e 以
多维视角下地方政府财政汲取能力的实证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c lr v n e , u lo s o l a e sn l n tn a d e ta tv y a e e u s b ta s h ud h sa r a o a e a d sa d r xr ci e wa .Ba e n t i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t e p p rC B— b s d o h s h a e O p e e i ey e au t sfs a x r cie c p ct fCh n s r v n i o e me t r m 0 o 2 0 r m r h nsv l v l ae c e ta t a a i o i e e p o i ca g v r i l v y l n n sfo 2 01 t 0 6 fo
弱者愈 弱” 的两极分化 态势 ; 财政分权 、 经济发展水平、 产业结构、 经济开放度等 因素从不 同角度影响地方政府的财政
汲取能力。
关键 词 : 财政汲取能力; 有效性; 规范性
中图分类号 :820F2 F1.; 4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0- 6(010.6. 1 45 521)6040 0 4 9
d t de a a mo l .Th e e rh i d c t st a s a x r cie c p ct n d f r n e in r s ns a bg dfe - e r s a c n iae h tf c e ta t a a i i i e e tr go sp e e t i i r i l v y f f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测模型及实证分析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测模型及实证分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和构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预测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验证其有效性和实用性。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作为地方政府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其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建立一个准确、可靠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测模型,对于地方政府科学决策、优化资源配置、防范财政风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首先将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概念、构成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为后续模型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选取合适的预测方法和技术手段,构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预测模型。
模型将充分考虑地方经济、政策、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力求提高预测精度和稳定性。
为了验证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本文将选取具体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通过对比分析实际数据与预测数据,评估模型的预测精度和可靠性,并探讨模型在不同情境下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本文还将对预测结果进行深入分析,为地方政府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财政政策提供决策支持。
本文旨在通过构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预测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为地方政府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财政收入预测工具,促进地方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概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是地方政府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所取得并可用于一般公共服务的非特定性收入总和。
它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反映,也是地方政府实施公共政策、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财力保障。
一般预算收入主要由税收收入、非税收入、转移性收入等几部分组成。
税收收入是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各类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等。
这些税收收入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普遍性,是地方政府稳定且可持续的财政收入来源。
非税收入则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等,这些收入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但稳定性相对较差。
上传文档
第一章绪论1.1 问题的背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国中央财政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以及在中国整个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都急剧下滑,中央财政陷入了危机。
但,正是因为这场危机,在1994年中国进行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分税改革,分税改革从此在我国拉开序幕。
1994年,在分税制度改革中建立了支付转移制度,支付转移制度的建立使地方政府的支出职责可以更好的履行。
在分税改革实行之后,中国财政体系得到了改善,重新焕发了生机活力,财政秩序也得到很大的改善。
在分税制度运行了二十多年后,不难看出,分税体制下的中国财政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与此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我国现在运行的转移支付制度依然存在制度不规范、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地方政府具有较强的财政自给能力,来保证地方的发展及公共物品的提供。
但是,到目前为止,中国省级政府财政自给能力总体水平都处于总体偏低的状态,财政自给能力较差,地区间的财政自给能力差异也越来越大。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给中国财政造成了影响,更是在无形中增加了一些地方政府的压力,使地方政府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正常履行自己的职能。
在中国的财政体系当中,省级政府财政在财政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
所以,在划分中央和地方税收权利和分配关系时,首先需要确定的就是中央与省级政府之间的政府财政关系,而省级以下的政府则需要通过进一步的讨论和调整进行确定。
由此可见,省级政府是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重要的沟通枢纽。
省级政府处于财政体系的主导地位,并且是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联系的重要枢纽的情况下,省级政府的财政自给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省级政府财政自给能力低,不仅是会影响到该省的经济发展,不能履行好政府的职责,更会影响到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沟通交流,造成经济信息不顺畅,使经济发展出现问题。
中国省级政府财政自给能力是近年来大家都很关注的问题,因此有不少学者对影响中国省级政府财政自给能力因素进行了理论研究,如,从支出责任划分、分税制度的弊端等方面进行研究,但是,这些研究都没有说明哪些因素是影响中国省级政府财政自给能力的主要因素,其他影响因素对省级财政的自给能力影响程度有多大。
浅析我国地方财政困难问题
浅析我国地方财政困难问题我国地方财政困难问题是指各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收入短缺、负债累积等经济困境。
这一问题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提供能力造成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地方财政困难问题进行浅析。
一、财政收入结构不合理是我国地方财政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长期以来,我国地方政府财政主要依赖于土地出让、土地经营收入以及高额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
然而,近年来国家调控房地产市场、加强土地使用权监管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
此外,国家的税收体制也存在一定问题,地方政府的税收征收能力较弱,很难为地方发展提供充足的财政支持。
这些问题导致了地方财政收入结构不均衡,使得地方财政难以承担越来越重的公共支出压力。
二、地方政府债务高企是我国地方财政困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追求GDP增长、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等,大量借债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筹资手段。
据统计,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已超过25万亿元。
在这些债务中,还包括了一些隐性债务,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债务。
这些高额的债务给地方政府带来了沉重的还债压力,不仅影响了地方政府正常的财政运作,还有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三、地方财政困难还与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密切相关。
近年来,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和区域发展,地方政府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巨额的投资,这将加重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
而且,一些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可能过于倾向于规模效应,忽视了投资效益和项目可行性,导致投资效果低下,进一步加大了地方财政负担。
解决地方财政困难问题,需要采取多种措施。
一、调整财政收入结构。
应进一步完善税收体制,加大对地方税源的分配比例。
同时,应推动地方政府通过创新方式,拓宽财政收入渠道,如鼓励地方政府发展地方性产业,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
此外,还应加强对土地出让和土地经营收入的监管,防止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
二、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变化及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淮安市为例
对 改善 居 民生 活 , 立 和谐 社会 作 用 重 大 。 目前 建 医疗 体制 改 革 已经 成 为 中央政 府关 注 的重 点 , 各 级 政 府 也 正 致 力 于 建 设 全 面 均衡 的 医 疗 服 务 体
系 。从 淮 安 发展 实 际来 看 , 三年 财 政 经常 性 经 近 费 支 出 中医疗 卫 生 方 面 的经 费 增 速较 快 , 到 年 达 平 均 4 . %的增 速 , 不能 忽视 的是 , 2 0 35 2 但 从 0 8年 起 , 疗 支 出 的增 长 速 度 呈逐 年 下 降趋 势 , 别 医 特
,
l
样本 容 量 的限制 , 因此 本文 拟 选 取 四个 具 有代 表
通 过 分 析 , 们 认 为 , 四项 财 政 支 出项 目 我 有
性 的财 政支 出项 目作 为解 释变量 。
从 经 济 意 义 上 以及 统 计 意 义 上 可 能 均 对 经 济 增
长有较 为显 著 的影 响。因此我 们拟 将一 般公 共服 务 、 教 文 卫 、 林 水 事 务 以及 交 通 运 输 这 四项 科 农 财政 支 出项 目作 为本课 题 的解 释变量 。
表 2 计量 结果
D p n e t a ib Y e e d n r l V a e: Meh d L a t q a e t o : e s u rs S D t : 80 / ae 0 / 8 1 1 T me 1 :8 i :74
( ) 二 加大 人力 资本 投资 , 大力 发展教 育事 业 教 育作 为一 种 人 力 资本 理 论 , 现代 经 济增 是 长 的 主要 动力 和 源泉 , 有 提 高劳 动者 素质 以及 具 提 高劳 动生产 率 、 进经 济增 长 的功能 。近年来 , 促 我 国政 府逐 渐 意识 到教 育投 资 的重 要 意 义 , 多次 提 出保 证 财 政 性 教 育 经 费 的增 长 幅度 明显 高 于
分税制下地方财政收入的实证分析
P的增 长速度的 比值 , 当比值 大于 1时 , 表明现有 中发 挥 的作 用 , 行 了 这 次 的 分 税 制 改 革 。 分 税 制 的 原 则 速度与 GD 进 财政体制有 利于 地方 财政 收入 的增长 ; 小于 1时 , 则相反 。 和主要 内容是按 照 中央与 地方 政 府 的 事权 划 分 , 理确 定 合 19 9 4年以后 的地 方财 政 收人 弹 性均 大 于 1 表 明现 行 , 各级财政 的支 出范 围 , 根据事 权 与财权 相 结合 的原则 , 将各
N o 3, .2 201 0
现代商 贸工业 Mo enB s es rd n uty dr ui s T a eId s n r
21 0 0年第 2 3期
分税制下地方财政收人 的实证分析
张 玉 玺
( 江财经 学院 , 江 杭 州 30 1) 浙 浙 1 0 8 摘 要 : 国在 1 9 我 9 4年 进 行 了分 税 制 改 革 和 政 府 间 转 移 支付 制 度 的 改 革 , 此 形 成 了较 为 规 范 的 税 收 划 分 体 系和 政 从
同 各 税 种 统 一 划 分 为 中央 税 、 方 税 和 中 央 地 方 共 享 税 , 建 立 分 税 制 是 有 利 于 地 方 财 政 收 入 的 增 长 的 , 时 , 年 地 方 财 地 并 最 . 9 2 0 中央税收 和地 方税 收体 系 , 设 中央和 地 方 两套 税务 机 构 政 收入弹性 的波动也 是 比较大 的 , 高值 达 到了 2 9 (0 1 分 , .420 , 分别征管 。分税制财政体 制运 行 了 1 5年后 , 经济 发展 产 年 ) 最 低 值 为 1 1 (0 2年 ) 进 一 步 证 明 了 由 于 地 方 财 政 对 导 生 了重 要 影 响 , 主要 体 现 在 财 政 收 入 以 及 GD P总 量 的迅 速 收入 对 中央 税 收 转 移 支 付 的依 赖 , 致 其 增 长 的不 稳 定 性 。
地方财政自给能力的区域差异与均衡配置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财会月刊□2011.12中旬··□地方财政作为我国财政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时决定着各个地区的社会福利发展水平。
然而,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体制模式的不同,导致了目前地方财政自给能力不均衡的局面。
对于如何缩小和改善这种状况,本文主要选取了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东部、中部、西部地区9个省份的财政自给能力的相关数据,着重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均衡配置的对策。
一、地方财政自给能力的含义为了满足本辖区广大居民的公共需要,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各级政府都相应要拥有一定的财政自给能力。
财政自给能力是某级政府在不依赖高层政府和其他同级政府援助的情况下独立筹措资金的能力。
财政自给能力可用财政自给能力系数表示,即各级政府负责征收的收入与本级支出的比例,这是个正向系数,系数越大表明地方财政拥有的财政自给能力越强;如果相对过小,则说明该级政府自给能力不足,需要其他各级政府的转移支付,或通过自行举债来满足相应的支出需求。
反映地方财政能力差异的度量指标还有很多,如基尼系数、变异系数、财政能力自给系数、泰尔指数等,采用的方法虽不同,但反应出的变化趋势基本上是一致的。
本着简便和通俗易懂的原则,本文选取了“预算收入占GDP 的比例”和“政府财政自给率”两个指标来估测,重点分析我国各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能力:①财政能力=预算收入/GDP ;②财政能力自给系数(财政自给率)=本级自有收入/本级公共支出。
二、地方财政自给能力区域差异实证分析1.财政自给能力指标1即“地方政府财政自给率”所体现的是地方政府自给能力的差异。
为了使研究更具代表性,本文选取横跨我国西部、中部、东部9个省级区域代表我国三个不同地区的地方政府。
用“地方政府财政自给系数”指标对目前我国地方财政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见表1)。
表1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各个辖区地方政府的财政自给能力从西部到东部是明显递增的,且相差很大。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偏离度分析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偏离度分析一、背景介绍地方政府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财政预算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经济改革和发展,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偏离度问题逐渐凸显,成为影响地方政府财政管理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就我国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偏离度进行分析,旨在深入探讨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 财政支出偏离度较大地方政府在财政支出方面存在偏离度较大的问题。
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存在过度支出的情况,导致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与实际支出存在较大差距。
一些地方政府在财政支出上存在低效使用资金和资源的问题,导致预算执行偏离度较大。
3. 财政支出偏离度与收入偏离度的不平衡三、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偏离度存在的原因1. 政府管理体制不完善2. 财政管理能力不足地方政府财政管理能力不足也是导致财政预算偏离度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在财政管理上存在着决策失误、信息不透明、管理混乱等问题,导致财政预算执行偏离度较大。
一些地方政府在财政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培养上存在着短板,导致财政预算偏离度的出现。
3. 财政体制和政策不合理为解决我国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偏离度问题,需要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加强财政管理的监督和调控。
一方面,应建立健全的财政决策机制和管理机制,明确政府各部门的职责和权力,加强对财政预算的监督和检查。
需要加强政府各级部门之间的协作和沟通,加强财政管理的整体性和一体化。
提高地方政府财政管理能力是解决预算偏离度的关键。
应加强对财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素质和能力;建立健全的财政管理人员选拔和任用机制,保障财政管理人员的公正和权力;加强对财政管理的宣传和普及,增强公众对财政管理的监督和参与。
完善我国地方政府财政体制和政策也是解决预算偏离度的重要途径。
应建立健全的地方政府财政体制,提高财政资源分配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完善地方政府财政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预算的执行效率和效果。
地方政府财政的可持续性研究
地方政府财政的可持续性研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财政成为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地方政府财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地方政府财政的现状分析、可持续性问题及其原因、解决方法和建议。
一、地方政府财政的现状分析地方政府财政既包括财政收入,也包括财政支出。
目前,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土地出让收入、税收、公共服务收费等。
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环保等方面。
但是,在财政收入方面,地方政府财政仍然存在着收入单一性、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等问题。
在财政支出方面,地方政府财政存在着基础设施投资显著、社会事业支出少、债务规模过大等问题。
二、可持续性问题及其原因目前,地方政府财政的可持续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财政收入结构单一,支出过度依赖基础设施投资、债务规模过大。
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土地出让收入的不可持续性。
许多地方政府将土地作为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但是土地资源是有限的,这将导致财政收入逐渐减少。
2、税制的落后性。
我国的税制过于复杂,有许多税收制度不够合理,这将导致税收收入减少或分配不合理。
3、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这将导致这些地方的财政收入较少,财政支出相对不足。
4、政府部门的非理性支出。
在一些地方政府中,政府部门存在非理性支出现象,例如过高的官员工资、虚假的公共设施建设等,这将导致财政支出浪费。
三、解决方法和建议针对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性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完善税制机制。
现在我们需要优化现行税制,适当降低税收负担,改变税制分配模式,提高应得的税收收入。
2、减少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
地方政府应仔细规划土地资源,合理安排土地出让,将土地资源的利用与环保相结合。
3、增加社会事业支出。
地方政府应对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方面的支出加以重视,加大投入,提高服务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 稿 日期 :2 0 1 3 - 0 9 - 1 8
作者简介 :吴旭东 ( 1 9 5 4 一 ) ,男 ,辽宁铁岭人 ,教授 ,经济学博士 ,博士生 导师 ,主要从事税收制度 与管理方面研究 。E — m a i l
e d wx d @d u e d u . c n
王 秀文 ( 1 9 8 3 一 ),女 ,吉林长春人 , 博 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税收制度与管理方面的研究 。E — m a i l : j l d s w y h @s i n n . e n
摘
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各层 面对地 方公 共物品和服 务 的需求不 断提 高,地 方财力 与支
出责 任 不 匹配 造 成 的财 政 风 险 和 社 会 问 题 日趋 严 峻 。 本 文 通 过 对 中 央 和 地 方 、各 地 方 之 间 以及
与其他 国家地方政府现 实 自给情 况的 比较 ,发现我 国地 方财政 自给能 力明显偏低 且 区域 间不均
衡 ;利用 2 0 0 3 -2 0 1 1 年各省 际数据 ,针 对财政收支分权、经 济发展 水平和 资源保有 量等 因素对 地方财政 自给 系数 的影响程 度进行 量化分析 ,发 现财 政收 支分权、政府 事权划 分、区域经 济发
展 水平 以及财政 自给基础对地 方财政 自给能 力具有显 著影响 ,社会 和 自然资 源保 有量对地 方财 政 自给能 力的影响 并不显著 ;通 过对 回归估计 出的潜 在 自给 能力 的比较分析 ,发现 现 实 自给能 力的波动并 未完全 遵循 潜在 自给能 力的轨迹 ,经济越 发达、财政 资源越 丰富的地 区努 力程 度不
及财政 资源相对 贫乏的地 区,但 经济发展 水平较 低的地 区也存在 以放松 努力吸 引 中央政府 补助
的 倾 向。
关键词 :地方政府财政 自给 ;潜在 自给能力 ;分税 制 ;地方政府事权
中图 分 类 号 :F 8 1 2 . 7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0 ・ 1 7 6 X( 2 0 1 3 ) 1 2 - 0 0 6 9 - 0 6
一
、
引 言
地方财政 自给能力是指在不依赖上级政府财政援助的情况下 ,各级政府独立地为本级支出筹措 收 人 的能力 ] 。地方 财政 自给 能力 问题 的实 质 就 是地 方 财 力 与 事 权 的 匹配 问题 。将 政府 职 能 在 中央 和
地方 之 间进 行合 理划 分 ,同 时赋予 地方 相应 的财 力配 置是保 障政 府 职能有 效发挥 的途 径 。各级政 府均 须 具备 满足 自身 职能 所需 的财 力支 持 ,分税 制财 政体 制改 革通 过重新 划分 中央和地 方财权 削弱 了地方
7 0
财经 问题研究
2 0 1 3年第 1 2期
总第 3 6 1 期
据进 行分 析发 现 ,我 国地 方财政 的 自给能力 存在 着严 重 的差 异 和不平 衡 ,由于各 个地 区 的具 体 责任 大 小和 税基有 很 大的差 异 ,这 无疑 会造成 区域 不均 的局 面 。与课税 权力 较小 的政府 层级 相 比 ,课税 权 力 较大 的政府 层 级会具 有更 高 的财 政 自给能力 ,这 会进 一步 加大 区域之 间财 政 自给能力 的差距 。为探 寻 弥补 地方财 政 自给能 力不足 造成 的缺 1 5,地方 财 政 将 更依 赖 于 中央 财政 的补 助 ,张 雪 平 对 现行 的
第1 2 期 ( 总第3 6 1 期)
2 0 1 3年 1 2月
财 经 问 题 研 究
Re s e a r c h o n Fi n a n c i a l a பைடு நூலகம் d Ec o n o mi c I s s u e s
N u m b e r 1 2( G e n e r l a S e i r a l N o . 3 6 1 )
财 政 以及 与其它 国家 的 比较分 析发 现 我 国地 方财 政 自给 能力与 其承 担 的支 出责任极 不对称 ,过 低 的财 政 自给能力 扭 曲 了地 方财 政 的决策 行 为 ,考 虑 到地方 政府 的重 要作 用 , 保持 相对 较 高 的财政 自给能 力 是 合乎 需要 的 。韩 慧琳 将 具有 代 表性 的东 部 、 中部 、西 部 地 区 9个 省 份 的财 政 自给 能力 的相关 数
转移支付的制度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 :由于当前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制度与分税制内在要求的 距 离 还很远 ,中央对地 方补 助 收入呈现 富裕 地 区越 多 和贫 困地 区越少 的不合 理状 况 , 对 平 抑地 区之 间
财力 不平衡 没有 起到 应有 的作用 。陈颂 东 多 次 以河 南 省 为例 对 财 政 自给 能力 进 行 分 析 发现 ,主体 税 种 收入在 政府 间 的分配 比例与 财政 自给能 力正 相关 ,财政 职能 在政府 间分 解 的多少 与财政 自给能力
负相关 , 增强各级财政 自给能力必须把税种 、特别是主体税种在政府间合理划分以及政府职能在各级 财政间科学界定 。本文借鉴 了税柄法① 对税收收入能力估计的思路 ,通过将地方财政 自给能力的影响 因素进行回归 ,估计出潜在 自给能力和地方财政 自给的努力程度 ,据此对地方财政 自给能力现状进行
政府财力 ,但政府事权划分并未相应调整 , 地方 自 主财力不能满足履行政府职能的需要。为解决地方 财政面临的困境 ,对地方财政 自 给能力的探讨逐渐丰富。王雍军 首先界定 了地方财政 自给能力概 念 ,提 出 了将地 方财 政 自给 系数作 为地 方财 政 自给能 力 的代表性 指标 ,通 过将 中央 和地方 、地 方各 级
D e c e m b e r ,2 0 1 3
・
财政 与 税收 ・
地 方 政 府 财 政 自给 能 力 的 实 证 分 析
吴 旭东 ,王秀 文
( 1 .东北财经大学 财政税务学 院 ,辽 宁 大 连 1 1 6 0 2 5 ;2 .东北财经大学 研究生院 ,辽宁 大连 1 1 6 0 2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