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课时提升作业(七)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第4章区域经济发展4.1.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4章区域经济发展4.1.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区域经济发展4.1.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区域经济发展4.1.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区域经济发展4.1.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 课时目标1.了解东北地区的范围、区域经济发展的地理条件及其对农业、工业、商业发展的影响。

2.理解东北农业布局特点及其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课前预习(10分钟,10分)读图,完成1~2题。

1.东北的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欢迎,主要原因是( )①收获期,降水量少,光照条件好②土壤肥沃,热量条件比南方地区好③降水多,热量条件比南方地区好④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A.①④ B.①②C.②③ D.③④2.图中A表示的地形区是( )A.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B.东北重要的谷物农业区——松嫩平原C.东北主要的玉米生产区——三江平原D.东北主要的黑土所在区——三江平原答案:1。

A 2。

D解析:第1题,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水热配合好,因此品质上乘;再加上气候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几乎不使用农药,具有绿色大米优势。

第2题,考查东北地区农作物的分布情况及土壤类型。

图中A位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汇合处,是三江平原.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课时提升作业三十二15.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课时提升作业三十二15.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课时提升作业三十二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6·东莞模拟)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完成1~3题。

1.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 )①农牧活动②距海远近③季风风向④纬度位置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2.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 )①草原②水能③石油④森林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3.乙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是( )A.年降水量不足,缺乏灌溉水源B.纬度偏高,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生长C.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少D.广泛分布红壤,土壤肥沃【解析】1选B,2选D,3选B。

第1题,夏季风是影响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的重要因素,距海越近受夏季风影响越明显,越深入内陆受夏季风影响越小。

图中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大体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故B正确。

第2题,甲地位于长白山迎风坡,降水丰富。

受地形及降水共同影响,当地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山地地区森林资源丰富。

第3题,乙地为东北平原,分布有大面积的肥沃的黑土,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受纬度位置影响,热量条件较差,易受低温冻害影响。

下图示意厦门市种植业用地面积变化,读图完成4、5题。

4.根据图示资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粮食种植面积增加B.种植业用地总面积增加C.蔬菜种植面积比例下降D.油料作物种植面积下降5.下列措施不适合该市农业未来发展的是( )A.重视品牌发展,建立质量追溯制度B.加强示范引领,提升休闲农业层次C.切实保护耕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D.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创新能力【解析】4选D,5选C。

第4题,根据图示资料,厦门市的粮食种植面积减少,A错。

种植业用地总面积减少,B错。

蔬菜种植面积比例呈上升趋势,C错。

油料作物种植面积下降,D对。

第5题,该市农业未来发展需要重视品牌发展,建立质量追溯制度,A适合;加强示范引领,提升休闲农业层次,B适合;切实保护耕地,不适合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发展农业,C不适合;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创新能力,D适合。

人教版地理必修3达标巩固: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含答案)

人教版地理必修3达标巩固: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含答案)

区域经济发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20世纪60—70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使这块沉睡的荒芜之地变成世界闻名的“北大仓”,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

据此完成1~3题。

1.本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占有量居全国首位B.宜农荒地多,后备耕地资源丰富C.土壤肥沃,黄土广布D.地形平坦,水源充足2.近年来三江平原土壤肥力不断下降,其主要原因是()A.沙漠化扩大B.水土流失加剧C.气候恶化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3.现在国家决定停止开发“北大荒”的原因是()A.粮食已经能够自给B.没有人愿意到“北大荒”开垦土地C.保护沼泽等湿地,改善生态环境D.“北大荒”土地没有肥力1~3.解析:第1题,东北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黑土广布;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占有量居全国首位。

第2题,由于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使三江平原土壤肥力下降。

第3题,为了保护东北沼泽湿地,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国家决定停止对“北大荒”的开发。

答案:1.A 2.B 3.C(2013年江苏高考)下图是我国玉米主产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4~5题。

4.与丙地相比,甲地玉米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有()①热量更丰富②地形更平坦③土壤更肥沃④水源更充足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区位自然因素的对比。

图中甲为东北平原地区,丙为南方低山、丘陵。

东北平原地区纬度高,热量不足;平原地形比低山丘陵地区平坦;东北平原为黑土,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南方低山、丘陵肥沃;北方地区整体水源状况较南方地区差。

答案:B5.提高乙地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有()①扩大播种面积②提高机械化水平③选用优良品种④加强农田水利建设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乙地为华北平原地区,该地中低产田较多的原因是由于旱涝、盐碱、风沙,因此能够有效提高单产的措施是选用高产、耐盐碱的优良品种,以及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减轻旱涝对于农作物单产的影响,确保高产稳产。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课后提升作业七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课后提升作业七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课后提高作业七地区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60 分钟100 分)一、选择题 ( 每题 4 分,共 60 分 )(2016 ·临沂高二检测) 读东北地区轮廓图,回答1~3 题。

1. 对于东北地区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包含黑、吉、辽三省所有,被称为“东北三省”B.位于我国温带润湿、半润湿季民风候区,冬天严寒,夏温较高,水热条件配合较协调C.春小麦、大豆、玉米为本区三大主粮D.本区跨四个温度带,作物均可一年一熟2. 对于东北地区地形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东北平原的西、北、东三面分别为小兴安岭、大兴安岭和长白山B.东北平原因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构成C.该区地形最突出特点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D.东北平原的特点为面积广大,多丘陵地貌3. 对于东北地区土地资源的优势,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耕地面积大,但散布分别B.宜农荒地多,但肥力不高C.有大面积肥饶的红土地D.东北平原地势平展,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种【分析】 1 选 B, 2 选 C,3 选 D。

第 1 题,东北地区包含黑、吉、辽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中温带、暖温带。

第 2 题,东北平原西、北面分别是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东北平原因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构成,地表坦荡,少丘陵。

第 3 题,东北耕地面积广大,大多数地区是有机质含量高的黑土、黑钙土,是我国有机质含量最高的土壤之一;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宜农荒地多,耕地集中连片散布,特别合适机械化耕种。

4. 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原因是()A. 耕地面积广大,适合大规模机械化耕种B. 宜农荒地多C.土壤肥饶D.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多【分析】选D。

商品粮基地一定知足粮食商品率高这一特点,正是东北地区人均耕地最多,节余粮食许多,才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2016 ·青岛高二检测) 以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暗影部分为玉米带。

读图,回答5、6 题。

5. 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益自然条件是()①热量丰富,生长久长②地广人稀③夏天降水丰富,且浇注水源充分④地势平展⑤土壤肥饶A. ①④⑤B. ②③④C.②④⑤D. ③④⑤6. 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要素是()①劳动力充分②机械化程度高③市场广大④复种指数高⑤交通运输便利A. ①③⑤B. ②④⑤C.②③⑤D. ①②⑤【分析】 5 选 D,6 选 C。

高中地理 课时分层作业7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课时分层作业7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课时分层作业(七)(建议用时:45分钟)[基础达标练]2014年以来,黑龙江省全面启动建设全国“生态大粮仓”和“绿色大厨房”工程,提出率先建成全国现代化大农业示范、生产、供给基地。

据此回答1~2题。

1.与“长三角”相比,有利于黑龙江省建成现代化大农业示范、生产、供给基地的条件是 ( )A.土壤肥沃B.地形平坦C.地广人稀D.市场广阔2.按照“稳面积、调结构、增产量、提品质”的原则,2014年黑龙江重点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水稻等优质粮食生产。

该省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全球变暖B.雨热同季C.市场需求D.交通改善1.C 2.C[第1题,结合材料和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有利于黑龙江省大农业生产的条件是地广人稀,便于机械化生产。

第2题,东北地区光照时间较长,有利于糖分积累,水稻质量好,市场需求量大,故该省水稻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市场需求。

] 中美两国都是世界玉米生产大国。

甲、乙两图是中国和美国本土玉米带的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玉米带)。

据此回答3~4题。

3.东北地区是我国玉米集中产区,与美国玉米带相比,我国东北玉米产区单产相对较低的最主要原因是( )A.种植技术落后B.玉米品种差C.纬度较高,光热不足D.经营方式受限4.近年来美国玉米产业迅速向现代玉米能源加工业(以玉米为原料开发生物乙醇)转变,关于其原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玉米生产过剩B玉米能源加工产业链长C.玉米深加工技术水平提高D.国际能源紧张3.C 4.B[第3题,我国东北地区纬度相对较高,热量条件相对不足,致使粮食单产较低。

第4题,美国是世界上的产粮大国,粮食深加工技术水平提高,适逢国际能源紧张,其迅速将玉米迅速向能源加工业转变是为提高经济效益。

]下图为我国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5~6题。

5.有关图示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林地由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扩展B.湿地面积减少得最多C.土地利用方式趋向多样D.过度砍伐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因6.图示土地利用变化给该地造成的影响有( )①地下水位升高②沙尘暴多发③旱涝灾害增加④水土流失严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B 6.C[第5题,由两幅对比可看出湿地面积减少得最多,B正确;林地面积减少;土地利用方式主要是林地、湿地和耕地;过度农垦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因。

2017-2018学年上期高中地理人教三课时作业:4.1 区域农业发展 第5课时

2017-2018学年上期高中地理人教三课时作业:4.1 区域农业发展 第5课时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 第4章第1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练习题读“某地区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 交通发达B. 单位面积产量高C. 水热条件好D. 人均耕地面积广2. 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A. 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B. 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C. 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D. 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3. 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当地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 土壤十分贫瘠B. 开发的成本太高C. 粮食过剩,价格下降D. 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4. 该图最有可能是A. 东北耕地分布图B. 东北经济作物分布图C. 东北粮食作物分布图D. 东北林地分布图5. 图中图例Ⅲ表示的地理事物是A. 针叶林B. 人工经济林和次生林C. 春小麦D. 大豆6. 该地区农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是A. 保护水土B. 建成我国的畜牧业基地C. 综合治理中、低产田D. 建成我国重要的农林基地读“亚欧大陆40°N~50°N四地1月和7月气温距平值(该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和降水距平值(该地降水与同纬度平均降水量之差)图”,完成下列问题。

7. 关于四地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地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适合热带经济作物发展B. ②地夏季光热充足,雨热同期,有利于耕作业发展C. ③地夏季高温多雨,光照充足,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D. ④地气温年较差和降水季节变化小,农业气象灾害少8. 上述四地中,自然带类型相同的是(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下表为“四个农业区在同一年度中的粮食作物生产统计表”。

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9. 甲、乙两农业区共同的区位条件及其生产特征是( )A. 机械化水平高,集约化经营B. 劳动力充足,单位面积产量高C. 人少地多,粮食商品率高D. 水旱灾害频繁,水利工程量大10. 四个农业区中最可能位于美国中部平原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下图中阴影地区以干旱严重闻名,被称为“旱腰带”。

【高中地理】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课时提升作业(49份) 人教课标版8

【高中地理】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课时提升作业(49份) 人教课标版8

课时提升作业三十二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建议用时:20分钟)(2017·潍坊模拟)我国农田垄作历史悠久,垄由高凸的垄台和低凹的垄沟组成。

下图中,左图为华北某乡镇驻地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右图为农田垄作景观图。

读图,回答1~3题。

1.农田垄作主要体现了人类活动对哪一自然条件的改造( )A.气候B.地形C.土壤D.水源2.与平地耕作相比,该地进行农田垄作的好处有( )A.利于农田的灌溉、施肥B.缩小受光面积,减少水分蒸发C.夜间散热慢,减轻冻害威胁D.利于防涝但不利于抗旱3.该地进行垄作多年后,出现土壤流失、肥力下降等现象,其原因很可能是( )A.常年降水丰富,暴雨冲刷B.等高线密集,坡度大,侵蚀力强C.沿垄沟走向土壤易被流水侵蚀D.低山丘陵地形,土层薄,土质疏松【解析】1选C,2选A,3选C。

第1题,读图可知,该种植方式主要在我国华北地区,地势平坦;由于降水少,蒸发旺盛,土地盐碱化严重,为了防止土地次生盐碱化的发生,采用农田垄作方式,是对土壤进行的改造。

第2题,垄作比平作有不少优点,垄作使土壤受光面积增大20%~30%,吸热散热快;昼间土温可比平地增高约2~3℃,夜间散热快,土温低于平地。

由于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

垄台与垄沟的位差大,大雨后有利于排水防涝,干旱时可顺沟灌溉以免受旱,有利于集中施肥,可节约肥。

第3题,华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该地为平原地形,等高线稀疏,坡度小;沿垄沟走向土壤在降水集中季节(夏季)易被流水侵蚀;平原地形,土层厚。

【知识拓展】垄作法垄由高凸的垄台和低凹的垄沟组成。

其优点:垄台土层厚,土壤空隙度大,不易板结,利于作物根系生长;垄作地表面积比平地增加20%~30%,昼间土温比平地增高2~3℃,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产物积累;垄台与垄沟位差大,利于排水防涝,干旱时可顺沟灌水以免受旱;垄台能阻风和降低风速;利于集中施肥。

2017-2018学年上期高中地理人教三课时作业:4.1区域农业发展 第4课时

2017-2018学年上期高中地理人教三课时作业:4.1区域农业发展 第4课时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 第4章第1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练习题1. 黑土分布区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产地,由于各种原因,其肥力不断下降,其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 被冲刷变薄B. 气候干旱C. 生物活动微弱D. 秸秆还田2. 我国最大的沼泽地在A. aB. bC. cD. d3. d下游两岸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A. 小麦B. 玉米C. 高粱D. 水稻4. c处农业生产类型为A. 种植业为主B. 畜牧业为主C. 农产品加工业为主D. 淡水养殖业为主5. 关于东北地区农作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 玉米分布普遍,由北向南的比例逐渐减少B. 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苹果产区C. 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45°以北的黑龙江沿岸D. 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多6. 下列关于东北农业基地今后发展方向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平原地区农业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B. 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养畜牧业C. 山区要大力发展林业,加快森林的砍伐速度,以满足国家的需要D. 山区特色农业的发展重点是:林木、人参、养鹿、中草药材吉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现代农业建设正在向更高水平迈进,号称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首的“吉林黄金玉米带”真正成了仓廪丰实的“天下粮仓”,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吉林省的地位举足轻重。

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7. 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②地广人稀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④地势平坦⑤土壤肥沃A. ①④⑤B. ②③④C. ②④⑤D. ③④⑤8. 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①劳动力充足②机械化程度高③市场广大④复种指数高⑤交通运输便利A. ①③⑤B. ②④⑤C. ②③⑤D. ①③⑤9. 下图代表东北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的是( )A. AB. BC. CD. D10. 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问题。

(完整word版)人教版地理必修三课时作业:第4章第1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完整word版)人教版地理必修三课时作业:第4章第1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第四章第一节基础巩固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农业生产景观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农业生产模式为( D )A.灌溉农业B.雨养农业C.生态农业D.林网农业【解析】从景观图看出该农业生产模式是林带和农田相间分布,属于林网农业;生态农业是指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图示农业生产模式还达不到生态农业的标准。

2.图示农业生产模式的优越性,主要是( A )A.改善生态环境,增强防灾抗灾能力,兼顾经济观赏效应B.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总产量C.使粮食作物能更多地利用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D.有利于大型机械化的实施【解析】图示林网能改善农田小气候,减轻和防御各种农业自然灾害,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以保证农业生产稳产、高产,同时兼顾观赏的功能。

(2016·吉林高二调研)吉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现代农业建设正在向更高水平迈进,号称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首的“吉林黄金玉米带"真正成了仓廪丰实的“天下粮仓”,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吉林省的地位举足轻重.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

读图回答3~4题.3.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D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②地广人稀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④地势平坦⑤土壤肥沃A.①④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4.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C )①劳动力充足②机械化程度高③市场广大④复种指数高⑤交通运输便利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⑤【解析】第3题,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都地处较高纬度而热量条件相对较差,都可以算是地广人稀的地区,但这不是有利于生长的自然条件,而是商品率高、规模大的主要原因;我国东北是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是其气候特点,美国玉米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降水较丰富,有较好的灌溉条件;两地都是平原地形、世界黑土分布区,故两地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③④⑤。

2017年高中地理课时达标训练(七)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新人教版必修3

2017年高中地理课时达标训练(七)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新人教版必修3

课时达标训练(七)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基础巩固]2014年以来,黑龙江省全面启动建设全国“生态大粮仓”和“绿色大厨房”工程,提出率先建成全国现代化大农业示范、生产、供给基地。

读图回答1~2题。

1.与“长三角”相比,有利于黑龙江省建成现代化大农业示范、生产、供给基地的条件是( )A.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C.地广人稀 D.市场广阔2.按照“稳面积、调结构、增产量、提品质”的原则,2014年黑龙江重点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水稻等优质粮食生产。

该省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全球变暖 B.雨热同季C.市场需求 D.交通改善读某区域图,完成3~4题。

3.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A.耕地、林地、草地 B.耕地、草地、林地C.草地、林地、耕地 D.草地、耕地、林地4.关于A所在省农业发展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荒地、沼泽面积广大,应大规模开垦为耕地②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畜产品基地③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干旱缺水和低温冻害④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是当地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虎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其得名于横穿境内的七虎林河,是满语的音译,意思是“沙鸥云集之所”。

结合右图,回答5~6 题。

5.下列有关虎林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河流冰封期长,有春汛B.冬季寒冷而漫长,无霜期较短C.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D.土层深厚,土壤肥沃6.虎林市“把绿色水稻变成方便米饭、米粉;把大豆变成磷脂,把原木变成家具”。

这反映了虎林市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A.向机械化方向发展B.向专业化方向发展C.推进农业生产优质化、高效化D.推进产业化生产经营,促进产业链条延伸如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发展科技,培育甘蔗新品种B.甲地毁林开荒,扩大种植规模C.乙地增加载畜量,发展畜牧业D.丙地退耕还湿,建湿地保护区8.目前,在三江平原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红壤土层浅薄,肥力低下B.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面积急剧扩大C.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D.人口增长迅速,人均耕地面积少9.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三十二.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三十二.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作业提升练三十二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我国某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迁过程图,回答1~3题。

1.该地位于( )A.珠江三角洲B.江淮平原C.华北平原D.三江平原2.该地土地利用变迁的最主要原因是( )A.市场需求的变化B.劳动力素质的提升C.灌溉技术的提高D.农作物品种的改良3.发展到第Ⅲ阶段时,该地最有可能( )A.自然灾害多发B.农业人口比重上升C.农业投入不足D.商品率大幅度提高【解析】1选A,2选A,3选D。

第1题,由图中农作物水稻、甘蔗等可知,该地区热量资源丰富,结合四个选项可知应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

第2题,比较三个阶段粮食作物减少,蔬菜、花卉面积增加,蔬菜花卉保质期较短,需靠近市场,故选A。

第3题,自然灾害受当地的气候、地形、水文等自然因素影响,与农业发展的阶段关系不大;第Ⅲ阶段无粮食作物,故农业人口比重应大幅下降;蔬菜、花卉属于密集型农业,投入的要素较多;蔬菜、花卉靠近市场,故商品率大幅度提高。

【知识拓展】珠江三角洲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原因珠江三角洲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促进了餐饮、娱乐、运输等服务业的发展,这些非农产业为当地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还吸纳了数百万外地劳动力。

非农产业的发展和人口的迁入导致大量农业用地被改变为非农业用地,这是发生变化的原因。

(2017·嘉峪关模拟)下图示意某地区主要农作物分布。

读图,完成4、5题。

4.该地区南部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A.生产规模小B.科技水平高C.商品率高D.精耕细作5.该地区北部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荒漠化、次生盐碱化B.水土流失、石漠化C.大量施用化肥,土地退化D.雨林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解析】4选C,5选A。

高中地理必修3课时作业7:4.1.区域农业发展

高中地理必修3课时作业7:4.1.区域农业发展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如图是我国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单位:℃)。

读图,回答1~2题:1.图中甲地等温线明显向北凸出,主要原因可能是( )A.太阳光照比周边地区强B.受南部湿润气流影响C.地处盛行风背风地带D.位于高气压中心2.限制该地农业生产的重大生态问题是( )A.水资源短缺和草场退化B.黑土流失和湿地退化C.水土流失和土壤酸化D.干旱缺水和低洼易涝虚拟水是指生产产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

读下表,回答3~4题:以色列某年部分农产品的虚拟水含量项目大麦小麦香蕉柑橘蔬菜奶牛肉牛家禽虚拟水含量5.87 4.067 0.252 0.64 0.069 177.8 15.5 5.434 (m3/kg)3.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以色列农业的发展方向是( )A.以园艺业为主B.以粮食种植业为主C.以乳畜业为主D.以家禽饲养业为主4.从虚拟水角度看,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应( )①大量引进需水量大的产品②发展高效节水农业③调整农业产业结构④适当调整饮食结构⑤充分开采地下水⑥大规模引用高山冰雪融水A.②⑤⑥B.②③⑥C.①③⑤D.②③④读“入疆采棉工来源地比重及相关资料”和“2008~2010年新疆棉花播种面积及入疆采棉工数量变化示意图”,回答5~6题:来源地比重/% 总人口/万GDP/亿河南23.3 9 768 21 165甘肃10.6 2 581 3 970陕西19.2 3 642 10 006安徽22.4 6 410 12 0005.四省中甘肃入疆采棉工数量极少的原因是( )A.距离较远B.人口较少C.棉花采摘技术差D.经济发达6.图中采棉工数量的变化会( )A.导致棉花播种面积大幅减少B.造成棉花单位面积产量下降C.促使采棉工采摘时间提前D.促进机械化采摘技术推广在第五届亚洲葡萄酒质量评比大赛中,宁夏有两种葡萄酒喜获金奖。

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7~8题:7.图中M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C.西侧的高山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D.冲积平原,黑土肥沃8.图中N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却是沙漠广布,其人为原因是( )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D.人类过度开垦、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如图是我国某地区四项指标占全国比重的统计图。

高中地理课时训练(七)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高中地理课时训练(七)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七)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新人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七)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七)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课时跟踪检测(七)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我的家住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现在已为玉米所取代)。

”一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丰富的资源。

据此回答1~2题。

1.东北农业基地的自然资源优势最突出地表现在( )A.土地资源优势B.草场资源优势C.矿产资源优势D.地理区位优势2.东北地区土地资源质量上的显著特征是()A.耕地面积广大B.宜农荒地最多C.土壤肥沃D.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解析:1.A 2.C 第1题,从材料中分析及东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可知,东北地区土壤肥沃、面积广阔。

第2题,题干要求的是质量上的显著特征,正确审题是回答该题的关键。

3.东北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分布及组合不正确的是( )A.耕作农业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B.林业和特产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C.畜牧业区--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D.舍饲养畜业—-广大林区和农区解析:选D 东北地区的舍饲畜牧业主要分布在广大农区。

“振兴东北要从发展现代农业开始"。

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2012年全省粮食总产登上1 000亿千克新台阶,粮食商品量达到800亿千克。

高中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七)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七)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新人教版必修3

课时提升作业(七)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2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5分)(2015·北京高二检测)读下图,回答1~3题。

1.该图最有可能是( )A.东北耕地分布图B.东北经济作物分布图C.东北粮食作物分布图D.东北林地分布图2.图中图例Ⅲ表示的地理事物是( )A.针叶林B.人工经济林和次生林C.春小麦D.大豆3.该地区农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是( )A.保护水土B.建成我国的畜牧业基地C.综合治理中、低产田D.建成我国重要的农林基地【解析】1选D,2选B,3选D。

第1题,从图例可看出,该地理要素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和东北平原,而且Ⅰ、Ⅱ具有南北方向的过渡性,因此可确定为林地分布图。

第2题,图例Ⅲ分布于东北平原,且为林地资源,该区开发历史悠久,原始林已不存在,所以主要为人工经济林和次生林。

第3题,该区发展商品粮、林业的区域优势显著。

其发展方向是建成我国重要的农林基地。

读某区域图,完成4、5题。

4.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A.耕地、林地、草地B.耕地、草地、林地C.草地、林地、耕地D.草地、耕地、林地5.关于A所在省农业发展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荒地、沼泽面积广大,应大规模开垦为耕地②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畜产品基地③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干旱缺水和低温冻害④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是当地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解析】4选D,5选B。

第4题,甲、乙、丙分别位于内蒙古高原东部、松嫩平原和大兴安岭北部,分别适于畜牧业、种植业和林业发展。

第5题,东北的沼泽湿地应加以保护,而不应再开垦,还应部分地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

黑龙江大部分属湿润、半湿润地区,水分条件较好。

【方法技巧】图解法记忆东北农业布局(2015·柳州高二检测)如图所示区域,“其地饶五谷,尤宜稻麦,所产大米,清朝居贡米之列……”。

最新-2018高中地理 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

最新-2018高中地理 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单项选择题(对应学生用书第318页)(2018杭州模拟)垦殖指数是指一地区耕地面积占其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它是衡量一个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通常以百分数表示。

下表为世界及各地区垦殖指数和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表。

读表,回答1~3题:1.下列因素中,对垦殖指数影响较大的是( )①地形②机械化程度③农垦历史④社会制度⑤气候类型A.①②③B.②③⑤C.②④⑤D.①③⑤2.相对于南美洲和大洋洲,北美洲的垦殖指数较高的原因是( )A.自然条件优越B.农垦历史悠久C.机械化水平高D.劳动力丰富3.2000年与1950年相比,欧洲的垦殖指数明显下降。

可能原因是( )A.全球农业发展快,农产品严重过剩B.生产成本较高,农业严重萎缩C.自然灾害频发,土地大量荒芜D.农业技术提高,农业人口减少解析:1.D 2.A 3.B 第1题,机械化程度和社会制度对垦殖指数影响不大,垦殖指数较高的地区一般是指地形相对平坦、气候温暖湿润、开发较早的地区。

第2题,南美洲垦殖指数不高与其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有关,大洋洲垦殖指数不高则与其中西部的干燥气候有关。

第3题,欧洲有大面积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该气候冬暖夏凉,缺乏农作物成熟的高温期,因而该气候条件下农业生产的成本相对较高,受其影响,在20世纪后半期欧洲农垦比例下降,而畜牧业比例明显上升。

(2018南通模拟)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如图)。

丰县利用黄河故道引长江水修筑了大沙河水库,并在大沙河沿岸种植苹果,使原先的“风起三尺沙,黄土埋庄稼”的荒滩成为江苏省重要的水果基地。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4~5题:4.丰县在大沙河发展水果生产的主要意义在于( )①防风固沙,涵养水土②改善农业结构,增加收入③保护生物多样性④减弱噪声,美化环境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5.丰县引进一批以苹果等本地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这些企业的建立有利于当地( )①加大地区经济差异②优化产业结构③改善环境质量④稳定农产品市场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解析:4.A 5.C 第4题,在大沙河沿岸种植苹果,既有利于防风固沙,涵养水土,又能改善农业结构,增加收入。

高中地理必修3课时作业17:4 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选修3知识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3课时作业17:4 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选修3知识总结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选择题“振兴东北要从发展现代农业开始”。

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2012年全省粮食总产量登上1 000亿千克新台阶,粮食商品量达到800亿千克。

今后黑龙江垦区将围绕“粮、牧、企”的结构模式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尽快实现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之后再走向“北大商”的合理构想。

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粮食作物属于黑龙江垦区的是()A.冬小麦和高粱B.春小麦和玉米C.油菜籽和甜菜D.水稻和花生2.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有()A.红壤土层浅薄,肥力低下B.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面积急剧扩大C.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D.人口增长迅速,人均耕地面积少3.对黑龙江垦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粮、牧、企”结构模式中的“企”是指新建立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B.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的过程主要依靠加大科技投入C.“北大仓”要走向“北大商”必须依靠扩大耕地面积D.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面向国际和国内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解析第1题,考查农作物的地理分布,其中分布在东北地区的是春小麦和玉米。

第2题,东北地区沼泽广布,湿地资源丰富,过度开垦导致湿地资源破坏。

第3题,产业结构调整必须要面向国际和国内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答案 1.B 2.C 3.D虎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其得名于横穿境内的七虎林河,是满语的音译,意思是“沙鸥云集之所”。

结合下图,回答4~5题。

4.下列有关虎林的叙述,错误的是()A.河流冰封期长,有春汛B.冬季寒冷而漫长,无霜期较短C.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D.土层深厚,土壤肥沃5.虎林市“把绿色水稻变成方便米饭、米粉;把大豆变成磷脂,把原木变成家具”。

这反映了虎林市农业发展的方向是()A.向机械化方向发展B.向专业化方向发展C.推进农业生产优质化、高效化D.推进产业化生产经营,促进产业链条延伸解析第4题,虎林位于黑龙江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提升作业(七)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2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5分)(2015·北京高二检测)读下图,回答1~3题。

1.该图最有可能是( )A.东北耕地分布图B.东北经济作物分布图C.东北粮食作物分布图D.东北林地分布图2.图中图例Ⅲ表示的地理事物是( )A.针叶林B.人工经济林和次生林C.春小麦D.大豆3.该地区农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是( )A.保护水土B.建成我国的畜牧业基地C.综合治理中、低产田D.建成我国重要的农林基地【解析】1选D,2选B,3选D。

第1题,从图例可看出,该地理要素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和东北平原,而且Ⅰ、Ⅱ具有南北方向的过渡性,因此可确定为林地分布图。

第2题,图例Ⅲ分布于东北平原,且为林地资源,该区开发历史悠久,原始林已不存在,所以主要为人工经济林和次生林。

第3题,该区发展商品粮、林业的区域优势显著。

其发展方向是建成我国重要的农林基地。

读某区域图,完成4、5题。

4.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A.耕地、林地、草地B.耕地、草地、林地C.草地、林地、耕地D.草地、耕地、林地5.关于A所在省农业发展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荒地、沼泽面积广大,应大规模开垦为耕地②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畜产品基地③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干旱缺水和低温冻害④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是当地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解析】4选D,5选B。

第4题,甲、乙、丙分别位于内蒙古高原东部、松嫩平原和大兴安岭北部,分别适于畜牧业、种植业和林业发展。

第5题,东北的沼泽湿地应加以保护,而不应再开垦,还应部分地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

黑龙江大部分属湿润、半湿润地区,水分条件较好。

【方法技巧】图解法记忆东北农业布局(2015·柳州高二检测)如图所示区域,“其地饶五谷,尤宜稻麦,所产大米,清朝居贡米之列……”。

图中的沙湖集江南水乡与大漠风光为一体,是著名旅游景点。

读图回答6、7题。

6.近年来,当地逐步减少水稻的种植面积,最有可能是因为( )A.生态环境恶化,水稻品质下降B.市场环境变化,需求量减少C.次生盐碱化严重,不适宜种植D.人口增长、工业发展,用水量加大7.沙湖能在一片沙漠广布区历经几十年仍没有消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地壳缓慢沉降,地下水不断补给B.降水丰沛,水源丰富C.常年受西北风影响,沙丘向南移动D.海拔高峻,冰碛物堆积【解析】6选D,7选A。

第6题,水稻品质没有发生变化,还是以前的水稻,A错;市场需求量不可能变小,B错;次生盐碱化现象有但并不严重,C错;宁夏平原被称为“塞上江南”,是因为引黄河水灌溉发展的,由于黄河上游人口增加、工农业用水量大,导致黄河水量减少,直接影响水稻的种植。

第7题,沙湖是由黄河古河道洼地经过风蚀至地下水面,地下水溢出并汇集,再接受大气降水和地面水的补给形成了湖泊。

其特点是:湖体外形受洼地形状的控制,呈不规则状;湖水较深,多为2~3m。

由于湖泊周围地势相对低洼,地下水埋藏浅而且地壳呈下降趋势,导致其没有消失。

二、非选择题(共15分)8.(2015·临汾高二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和粮食流通格局图。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甲、乙、丙三个商品粮基地,并填下表。

(2)丁区域曾经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现在地位下降,从外地调入粮食量逐年增多,其自然原因是,社会原因是。

(3)为增强“北大荒”品牌的竞争力,北大荒农垦集团在今后生产中应采取哪些合理措施?【解析】第(1)题,主要分析比较影响甲、乙、丙三地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和水资源等状况。

甲地纬度高,热量不足;乙地位于西北内陆,水资源不足;丙地位于江河的中下游,光、热、水资源充足,但旱涝灾害频繁。

第(2)题,自然原因主要有河流众多,地块小,土壤黏重;社会原因主要有人多地少,城市和工业发展占用大量土地,发展经济作物占用大片耕地。

第(3)题,从加大科技投入,保护农业生态,提高产品附加值,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分析。

答案:(1)(2)地块小、土壤黏重、河网密人口稠密、城市化占用土地、农业结构调整(3)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加大农产品的深加工力度,提高附加值;利用饲料优势,大力发展养殖业。

(25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2014年以来,黑龙江省全面启动建设全国“生态大粮仓”和“绿色大厨房”工程,提出率先建成全国现代化大农业示范、生产、供给基地。

读下图,回答1、2题。

1.与“长三角”相比,有利于黑龙江省建成现代化大农业示范、生产、供给基地的条件是( )A.土壤肥沃B.地形平坦C.地广人稀D.市场广阔2.按照“稳面积、调结构、增产量、提品质”的原则,2014年黑龙江重点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水稻等优质粮食生产。

该省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全球变暖 B.雨热同季C.市场需求D.交通改善【解析】1选C,2选C。

第1题,结合材料和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有利于黑龙江省大农业生产的条件是地广人稀,便于机械化生产。

第2题,东北地区光照时间较长,有利于糖分积累,水稻质量好,市场需求量大。

读大兴安岭及其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剖面示意图,回答3、4题。

3.乙地的农业生产主要发展( )A.水田种植业B.旱地耕作业C.草原畜牧业D.山地畜牧业4.甲地最具特色的农作物是( )A.水稻和小麦B.大豆和甜菜C.玉米和高粱D.谷子和亚麻【解析】3选C,4选B。

乙地为内蒙古草原,农业主要是草原畜牧业;东北地区的特色农作物有大豆、甜菜、亚麻、向日葵等。

(2015·合肥高二检测)小麦是我国重要的越冬粮食作物,读“2015年1月上旬我国各地冬小麦发育(分蘖:小麦苗在地面附近长出分枝。

拔节:小麦苗主茎的各节长得很快)期图”,完成5、6题。

5.此时我国北方冬小麦停止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缺乏B.光照不足C.干旱缺水D.土壤贫瘠6.华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 )A.发展现代节水农业B.提高专业化、机械化水平C.防治土地沙化、盐碱化D.实施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工程【解析】5选A,6选A。

第5题,从图中可看出,1月份我国各地冬小麦处于不同的生长发育期,西南麦区小麦已经拔节,南方小麦已经分蘖,而北方停止生长,说明这与热量条件的差异相关。

第6题,华北地区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是水资源不足,实施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工程能够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现状,但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现代节水农业。

(2015·亳州模拟)我国粮食生产主要集中在10个省(黑、吉、辽、冀、豫、苏、皖、赣、湘、鄂)。

读10个省耕地及粮食生产占全国总产量的百分比图,回答7、8题。

7.关于粮食生产集中布局的优点,不正确的是( )A.利于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B.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C.利于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D.利于农药和化肥的集中高效使用8.目前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形势严峻,为确保耕地红线(保有量不低于18亿亩)应采取的积极措施是( )A.禁止建筑、交通、城市建设等占用耕地B.大力开展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减少受灾耕地面积,复垦荒地、废矿区等C.减少粮食播种面积,扩大蔬菜、瓜果等种植面积D.逐渐取消生态退耕【解析】7选C,8选B。

第7题,粮食生产集中布局容易集中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从而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影响。

第8题,C、D两个选项会造成耕地面积进一步缩小,故错误;A选项虽然会控制耕地面积减少,但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农业生态治理能有效保护和恢复耕地,是可行措施。

二、非选择题(共18分)9.(2015·南充高二检测)读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1)试根据图中信息,从农业土地利用类型的角度分析水稻种植选择图中的②地而没有选择①、③、④三地的原因。

(2)通俗地说,沼泽地就是水的家。

简要分析图中沼泽形成的自然条件。

(3)加强农业基地的综合开发,是该区域平原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之一,根据相关知识,简述其农业综合开发的方向。

【解析】第(1)题,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即不同地形的土地应发展不同的农业类型。

一般山地宜发展林业,如图中的①;降水较多的平原宜发展耕作业,年降水量在400 mm以上,再加上雨热同季的气候,可以发展水稻,如②;降水较少的平原可以发展畜牧业,如③;④是有良好生态效益的湿地,不宜开垦为耕地。

第(2)题,沼泽一般形成在地势低平、水分不易散失的地方,包括流不出去、蒸发较少、下渗较少等,具体分析某地沼泽的形成因素,可以从地形、地势、气温与蒸发的关系、地表水下渗弱等方面回答。

第(3)题,东北平原是我国地广人稀之地,非常适合发展种植业,是我国商品粮的重要基地,今后要充分发挥种植业的优势,加大第二、三产业比重,提高产品附加值;另外,要注意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也要加大土地资源的保护力度,促进可持续发展。

答案:(1)①地为山地,适宜发展林业;②地为平原,年降水量较丰富在400~500 mm,可以作为耕地,发展种植业;③地降水量小于400 mm,宜发展畜牧业;④地为沼泽,在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起重要作用,不宜作为耕地。

(2)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②纬度高,气温较低,降水较多,蒸发弱;③地下有冻土层存在,地表水不易下渗。

(3)①发挥种植业的优势;②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或农产品加工业;③大力发展农业;④注重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