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诊疗进展
《中国胰腺癌诊治指南》解读
2、诊断和分类:指南详细介绍了肝衰竭的诊断方法和分类标准。对于急性肝 衰竭,应尽快确诊并评估病情,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慢性肝衰竭,需 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加强保肝和营养支持治疗。
3、治疗措施:指南针对不同类型的肝衰竭提供了不同的治疗措施。在药物治 疗方面,指南推荐使用各种保肝药物、抗病毒药物、免疫抑制剂等。同时,还 强调了及时进行营养支持治疗的重要性。
一、背景介绍胰腺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 趋势。尽管胰腺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与吸烟、饮酒、饮食结构、遗 传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胰腺癌早期症状不典型,常常被忽视,导致确诊时已 处于中晚期,给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因此,提高胰腺癌的诊治水平,早期发现、 早期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在免疫检查点方面,研究发现了胰腺癌细胞通过调节免疫检查点分子(如PDL1)来逃避免疫攻击。针对这些免疫检查点的抑制剂可以重新激活患者的免疫 系统,对治疗胰腺癌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胰腺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且预后较差。了 解胰腺癌的流行状况、诊治流程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广大民众应健康生活,预防癌症的发生。同时,医 生也应该不断提升胰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预 后。
然而,该指南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指南并未涉及某些新型的药物治疗 方案和新技术在肝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此外,指南也未对不同地区的医疗资源 和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考虑,这可能会影响指南的适用范围。
总体来说,《肝衰竭诊治指南》对于提高肝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改善患者 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在临床实践 中的应用价值不容忽视。
3、开展预防和随访:指南强调了预防和随访的重要性。对于慢性肝衰竭患者, 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和随访,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同时,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括疗效、安全性、质量保证、适用范围等方面。根据《肝衰 竭诊治指南》,对于不同类型的肝衰竭患者,其诊疗流程、治疗方案、预防和 随访措施等方面均得到了充分的阐述和推荐。这些建议是基于最新的国际标准 和专家共识制定的,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胰腺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胰腺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摘要:胰腺癌在临床治疗中,可以说是最不容易诊断和治疗的病症之一。
它具有隐蔽性,临床显性特征不是特别明显,而且这种恶性肿瘤一旦出现,其蔓延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
据相关数据统计,胰腺癌每年确诊之后,出现死亡的概率都是比较高的,而且几乎相等。
胰腺癌临床表现特征不是特别明显,早期诊断的方法手段也是比较落后的,主要是缺乏敏感指标,放疗、化疗反应迟钝,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早期的胰腺癌诊断和治疗产生了不利影响,而且还带来很大困难,胰腺癌早期诊断的5年生存率小于5%。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早期诊断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疗效好,可在很大承度上改善预后。
因此,对于医学研究人员来说,对于胰腺癌,如何进行有效的早期诊断,一直以来其观点都在不断发展。
就目前的发展来看,随着影像学技术等一些高端技术手段的发展,还包括血清标志物、蛋白质组学标记物、代谢组学标记物、miRNA标记物、基因标记物、循环肿瘤细胞和表观遗传标记物等的出现,为胰腺癌早期的诊断、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了另外一条新的路径,在胰腺癌治疗及预防复发的监测与评价中产生了很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主要综述了胰腺癌在临床诊断治疗上,近年来其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胰腺癌;早期诊断;研究由于社会不断的发展,人民的生活品质也在逐步提高。
同时,伴随着社会节奏的加速,工作量的增大,导致亚健康的出现也越来越频繁,进而,也将会引发一些疾病的发生。
胰腺癌在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来说还是居于较高地位的,相比于其他比较常见的几种病症,比如肺癌、乳腺癌和肠癌[1],在我国的范围内,胰腺癌的发病率还是排在前十的,这足以可见其常见性。
而且由于胰腺癌的发病率高的原因还有其自身的特点,比如其侵袭转移特征、明显的临床症状以及其低治愈率等特点,是临床面对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
据相关调查,2019年新增病例超过150万,而且因为其导致死亡的超过80万例,总体(男女)发病率第八,死亡率第七。
就目前这种情况来看,胰腺癌的治疗主要是手术过程中的肿瘤切除,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其早期胰腺癌患者进行手术之后较多的也是死亡,其生存率也在20%以内,但绝大多数胰腺癌在确诊时为进展期甚至晚期,其生还的几率就更小了。
最新:NCCN胰腺癌临床实践指南更新解读要点(全文)
最新:NCCN胰腺癌临床实践指南更新解读要点(全文)摘要胰腺导管腺癌生物学行为不良、预后较差,如何规范诊疗以进一步提高术后生存率和长期生存质量是胰腺外科医生长久以来所面临的难题。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于2023年6月19日发表了本年度第2版胰腺癌诊治指南。
相较于前版,新版指南做出如下更新:NALIRIFOX 方案正式进入局部进展期和转移性胰腺癌的一线全身治疗中;功能状态评分细分为良好(0~1分),中等(2分)和较差(3~4分);以及某些新型药物纳入了胰腺癌靶向治疗的范畴,整体治疗趋于精准化、综合化、实效化。
NCCN指南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权威的影响力,期待未来更多循证医学证据的面世,从而使胰腺癌的治疗更加规范。
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是一种预后不佳、死亡率极高的恶性肿瘤。
随着外科、肿瘤科、病理科等科室诊断水平不断进步、外科干预技术不断升级、局部治疗手段不断涌现以及新型抗肿瘤药物不断问世,胰腺癌的诊治已初见曙光。
但据2021年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胰腺癌病人死亡率仍逐年攀升,占美国恶性肿瘤相关死亡率第4位[1],在我国这一数值为第6位[2]。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指南形成了由外科、肿瘤内科、病理科等数十位专家组成的专家小组,结合最新的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和专家共识,出版了2023年胰腺癌临床实践指南(V2版)[3],以期进一步规范胰腺癌诊治流程,提高病人生存率和总体生活质量。
新版指南较前版在体能评分、联合用药方案和免疫治疗等方面有所更新,本文将就以上更新点对新版指南进行解读。
1 胰腺癌病人的临床检查和危险因素筛查当临床可疑胰腺癌或存在胰胆管扩张/狭窄证据时,新版指南建议通过腹部CT或MRI行横断面扫描。
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模式应作为核心理念贯穿诊疗全程,必要时加做增强CT、肝脏MRI、超声胃镜检查术(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 computed tomography,PET-CT)等方式评估可切除性及是否转移,指导肿瘤分期。
胰腺癌治疗的新进展及其评价
1 手 术 治 疗
个 月、7 8 0 6 %和 0 5 8 非手术 治疗 中位生存时 间为 1 .%、 .7 ;3 例
3个 月, 、 、 13 5年存活率均为 0 。Al a i等 认 为, 1 e ks x 近 0年来 人们对胰腺 癌病 人的 治疗普遍 采取 积极 态度 , 手术禁 忌证 元
teDan io atc sae nVi []G srit t aE d c— h i o s f s r es I v J . at ne i l n o o g s G iD i s o o s n s P ,0 56 ( )AB 3 Y 20 ;15 : 2 1
mi o ̄p [ ]Gat it t a E d soy 2 0 ; 15 : B O c s )y J . s one i l n ocp ,0 5 6 ( ) A I 1 rr o aY ,e 1 o f c s rEn o c p r 2. t a a eS, waY Hi k o t .C n o a La @ d s o y f a l o
rt’ etSE∞ p a u n s cae o lsa y Co fc lL s rEn o h g sa d Aso itd Ne pa isB n a ae d — o
肠吻合术的病死率低 、 并发症 较少 , 宜于推荐 临床应用 。张群 华等 分析 了近 1 年 230例胰腺癌 临床病例 资料 , 8 2 0 4 1 0 例 (7 行外科手术治疗 , 中根治性切 除 2 . %、 7 %) 其 7 1 姑息性 手术
4 . %; 治性手术组 中位生存 时间为 1 . 个月 , 、 、 58 根 71 1 3 5年存 活率分别为 5 . %、3 4 4 3 1 . %和 8 4 姑息 性手 术组分别 为 9 . %,
胰腺疾病内镜诊疗的难点与进展
胰腺疾病内镜诊疗的难点与进展内镜诊疗具有微创、有效、安全和重复性高等优势,是当代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以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超声内镜(EUS)为代表的消化内镜技术不断成熟,使得胰腺疾病的诊疗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
内镜检查主要利用自然腔道,贴近病灶,近距离观察病变的结构特征和局部细节,联合刷检和穿刺技术可以获得细胞学和组织学标本,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和开展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可能。
近年来,治疗性内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胰腺疾病,部分病种具有优于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同时创伤更小、并发症更少。
现就主要胰腺疾病的诊疗难点和研究进展作如下评述。
1 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内镜治疗是急性胰腺炎早期干预的有效措施。
目前,内镜引导下已可以开展种类丰富的治疗术式,包括感染性胰腺坏死引流清创术、胰腺假性囊肿引流术、胆胰管引流术、胆囊引流取石术和胃肠吻合术等。
有研究[1]报道,内镜治疗的复发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胰腺炎发作次数及严重程度明显下降,96%的患者在内镜治疗后自觉症状明显好转。
病因及局部并发症的合理治疗可以延缓病情的重症化进展,是目前急性胰腺炎内镜诊治的重点和难点。
1.1 胆源性胰腺炎胆石症(包括微胆道结石)仍然是我国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
ERCP联合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或内镜下经鼻胆管引流术治疗成功率高,可有效清除胆道结石,恢复胆道通畅,是目前内镜治疗的首选。
基于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证据,欧美及中国指南[2-3]均推荐对于伴发胆总管结石嵌顿和急性胆管炎的急性胰腺炎,应在入院24 h内行急诊ERCP;若结石嵌顿但尚未有急性胆管炎证据,可推迟至入院72 h内行ERCP。
多项RCT研究及荟萃分析结果均提示,对于未合并胆管炎的患者,早期行ERCP并不能提供明显的临床获益[4],选用EUS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来排查有无胆石症可能更加经济有效[5]。
各种原因导致的胰管断裂可能加剧局部液体积聚,形成胰源性腹水,恶化病情进展。
进展期胰腺癌的手术时机及新辅助治疗选择
胰腺癌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中进展期胰腺癌占80%~90%,目前全身辅助化疗加手术切除是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最佳选择,然而,只有10%~20%的胰腺癌患者被诊断为局限性的,可通过手术切除[1]。
随着外科手术和全身化疗技术的进步,手术切除的适应证已扩大到包括局部晚期肿瘤,胰腺癌手术的许多方面,以前认为不可切除的肿瘤采用新辅助治疗后手术切除的应用都在迅速发展,本文综述进展期胰腺癌手术时机及新辅助治疗的进展,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帮助。
1胰腺癌手术的时机选择1.1胰腺癌手术现状在经济发达的国家,胰腺癌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最常见原因,在未来几年将成为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2,3]。
手术切除联合全身化疗是胰腺癌治愈或长期生存的最佳选择[4]。
然而,只有大约10%的患者可以标准手术切除,60%的患者存在转移性疾病和/或患者自身状态不佳,因此无法进行完整手术切除,其余30%的患者患有局部晚期肿瘤,临床医生通过使用新辅助化疗方案使局部晚期肿瘤降期,使其更易于手术切除[5,6]。
目前,对于可以手术切除患者也未选择手术治疗,美国一项以人群为基础的研究显示,早期(Ⅰ期)胰腺癌切除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24.6%,尽管未进行手术的患者无任何明显的手术禁忌,但只有38.2%的Ⅰ期胰腺癌患者进行了手术,未行手术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只有2.9%,与诊断为Ⅲ期或Ⅳ期胰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相差不大[7,8]。
2017年发表的欧洲和美国的癌症登记研究显示,许多Ⅰ期或Ⅱ期胰腺癌患者未接受手术治疗,不同国家切除率差异很大,切除率为34.8%~68.7%[9]。
患者的年龄和就诊医院的胰手术量都与患者的手术率、术后死亡率和长期生存率密切相关[10,11]。
1.2手术时机的选择局部切除和完全切除范围是由位于胰腺附近的主要血管和邻近器官的肿瘤累及程度决定。
临床中困扰医生决策的任是手术时机的把握,关于可切除胰腺癌及边缘可切除术胰腺癌的评估仍然是临床工作中的难点。
中国胰腺癌诊治指南
中国胰腺癌诊治指南引言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的消化道肿瘤。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胰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为了提高胰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本文将介绍中国胰腺癌诊治指南,包括流行病学调查、诊断标准、治疗方法、手术治疗和预后评估等方面。
流行病学调查胰腺癌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研究发现,吸烟、饮食结构不合理、慢性胰腺炎等因素与胰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此外,遗传因素也可能对胰腺癌的发病起到一定作用。
诊断标准胰腺癌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
患者常出现上腹部疼痛、食欲下降、乏力、消瘦、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
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MRI和内镜超声等,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肿瘤的位置、大小、侵犯范围等情况。
病理学检查则是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病理诊断,以明确肿瘤的性质。
治疗方法胰腺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等。
手术是治疗胰腺癌的首选方法,可分为根治性手术和姑息性手术。
根治性手术可以切除肿瘤,提高患者生存率,而姑息性手术则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放疗和化疗可以辅助手术治疗,有助于减小肿瘤、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免疫治疗则是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胰腺癌的关键步骤,手术方式和范围根据肿瘤的分期和位置而定。
对于早期胰腺癌,可以采用根治性手术,包括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腺体尾部切除术等。
对于中晚期胰腺癌,则可以采用姑息性手术,如胆肠吻合术、胃肠吻合术等,以缓解患者的症状。
在手术治疗中,微创手术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
腹腔镜和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的兴起,使得手术创伤减小,患者恢复时间缩短。
同时,术后疼痛减轻,住院时间缩短,给患者带来了更好的生活质量。
预后评估预后评估是胰腺癌诊治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医生制定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和判断患者预后。
根据不同的评估体系,预后评估可以分为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
胰腺癌的国内诊治现状PPT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胰腺癌概述 • 胰腺癌的国内诊治现状 • 胰腺癌的诊疗挑战与展望 • 胰腺癌的预防与控制 • 结论
01
胰腺癌概述
胰腺癌的定义
胰腺癌是一种发生在胰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胰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与长期吸烟、饮酒、遗传因素、慢性胰腺炎等因素 有关。
缺乏有效药物
目前针对胰腺癌的化疗药物效 果有限,且副作用大,患者生 存质量不高。
诊疗资源不足
我国胰腺癌诊疗资源相对不足 ,尤其在基层地区,缺乏专业
医生和先进设备。
诊疗展望
提高早期诊断率
发展新型诊疗技术
通过推广普及胰腺癌知识,提高公众对早 期症状的认知,同时加强基层医生的培训 ,提高早期诊断能力。
研究和发展新型诊疗技术,如影像诊断技 术、分子诊断技术等,提高胰腺癌的精准 诊断和治疗水平。
戒烟限酒
积极宣传戒烟、限酒的重要性,降低吸烟、 饮酒对胰腺的损害。
健康饮食
鼓励健康饮食,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 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
控制慢性病
对慢性胰腺炎、糖尿病等高危疾病进行积极 治疗和管理,预防胰腺癌的发生。
控制策略
提高诊疗水平
加强胰腺癌的诊疗能力建设,提高医 生的诊疗水平和患者的就诊率。
早期诊断困难,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胰腺癌的治疗手段有限,手术切除率低,化疗和放疗效果不显著。
患者的生存期普遍较短,生活质量差,治疗费用高昂,给家庭和社会 带来沉重负担。
建议
01
加强公众对胰腺癌的认 知,提高早期筛查和诊 断意识。
02
胰腺癌研究及诊疗新进展
三、研究成果
近年来,胰腺癌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和发现。在基因表达方面, 研究发现特定基因的表达与胰腺癌的发病、进展和预后有关,为针对特定基因的 治疗提供了依据。在生物治疗方面,研究发现了一些新的生物标志物和免疫治疗 方法,如CAR-T细胞治疗等,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在纳米技术方面, 研究发现纳米药物能够提高肿瘤部位的药物浓度,减少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3、药物研究的突破
随着医药技术的不断进步,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突破。新型药物 如分子靶向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显著的治疗效果,为 胰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此外,中医药在抗肿瘤治疗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复方中药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临床实践:
在胰腺癌的临床实践中,一些成功案例为诊疗新进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例 如,对于早期胰腺癌患者,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并结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可 以实现长期生存。此外,针对K-Ras突变的靶向药物也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有望为胰腺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结论:
胰腺癌研究及诊疗新进展对于提高胰腺癌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 意义。通过深入探讨胰腺癌的发病机制、遗传和环境因素对胰腺癌的影响以及诊 断和治疗方面的新进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胰腺癌的发病特点和难点,从而为 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的诊疗方案。
四、结论
胰腺癌研究及诊疗前沿进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 足之处。由于胰腺癌的发病机制复杂,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手段有限,因此需要 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探索新的诊疗方法。同时,也需要胰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和心理健康,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诊疗关怀。只有通过多学科的共同努力和,才能 推动胰腺癌研究的发展,提高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胰腺癌的手术治疗现状
肝胆外科杂志 20 0 8年 1 0月第 1 6卷第 5期
船Ofr P 3 x d. P13—10 o 4.
JunlfHp t iaySre ,o,6 N . c 20 ora ea bl r ugr Vl1 , o5 Ot 0 8 o o i y .
lmp i au e o s se c o l a in f e p rme t l a u e y h lg t r n y tmi c mp i t s o x e i n a c t c o
Bak e ulhn , r n l wlP bi ig 朋d c c l s
[ 8 ee 1 ]B gr HG, a Mae ,t 1N m M CU eo uepnra R uB, yr e a. a r O l f c t ace- J e a ti[ ] is J .% r ug, 9 7,1 2 1 0—15 t f JS r 19 2 ( ):3 d 3. [ 9 o hE,CoaD, e i e a.E et f e t elaaea d 1 ]Fl c ls G l t 1 f c o ro a lvg n p E, pi n
率也在 1% , 7 进入 8 0年代 , 逐渐下降至不足 l ¨ 。 1本 的 %4 3 J
报告 7 0年代 1 % ,0年代 5 5, 国内报 道接 近 。胰 4 8 %[ 与 1 J
胰腺癌 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 势 , 5年生存率 仅 1 其 %
~
5 。每 年 因胰 腺 癌 死 亡 的 人 数 已经 占到 所 有 恶 性 肿 瘤 死 %
已罕有并发症发生 。
2 2 保 留 幽 门的胰 十二 指 肠 切 除术 .
( -u加体外照射 ) 一 年生存率 分别 为 6 % V 2 , 5F , 2 S3 % 平均 生存期 1 7个月 V 1个月 , S 1 生存期 中央值 1 个 月 V 3 S 9个月 , 所有 3项指标 , 手术组均较非手术组好 。美 国癌症 治疗情
名医解读:胰腺癌诊治3大新进展
名医解读:胰腺癌诊治3大新进展专家简介彭承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消化外科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医学会普外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肝脏外科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胰腺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医疗专长:擅长肝胆胰肿瘤的诊治,以及肝脏移植。
特约专家门诊:周三上午提起胰腺癌,相信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因罹患胰腺癌而不幸去世的香港喜剧明星“肥肥”、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
“不容易被发现、手术效果差、生存期短、病人痛苦不堪……”这或许是胰腺癌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刻印象。
似乎一旦罹患胰腺癌,就等于被判了“死刑”。
胰腺癌为什么那么可怕,疗效如此之差?近年来医学界在胰腺肿瘤的诊疗方面有哪些新进展?一旦发现胰腺肿块,该怎么办,是否都需要开刀?为解答这些疑惑,本刊记者于近日采访了瑞金医院普外科彭承宏主任。
彭主任表示,由于胰腺癌普遍发现较晚,且比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更容易发生扩散和转移,故其疗效一直不能令人感到满意,平均5年生存率只有5%~10%。
可喜的是,近年来一些新理念、新技术的出现,使胰腺癌的诊治取得了一定进展,为病人带来了福音。
新趋势:早期检出率有所提高胰腺肿瘤早期几乎没有任何症状,容易被忽视。
而当病人出现消化道梗阻、黄疸、腹痛等不适症状时,肿瘤已届中晚期,且往往已经发生了扩散和转移。
因此,胰腺肿瘤的预后一直较差,病人的平均生存期只有13~15个月,平均5年生存率不足10%。
近年来,随着健康体检的日益普及、医学诊断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以及医学诊断技术的不断完善,胰腺肿瘤的检出率越来越高。
特别是多排螺旋CT的出现,使许多过去被无法发现的早期胰腺肿瘤可以被检出。
而在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的帮助下,医生还可以对胰腺肿瘤进行直接定位。
与肝癌、胃癌、肾癌等其他恶性肿瘤一样,胰腺癌体积越大,恶性程度越高,越容易发生扩散和转移。
胰腺癌诊治的研究进展
胰腺癌诊治的研究进展丁珏宁君; 计凤鸣; 王斌; 白松【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9(032)023【总页数】4页(P3793-3795,3789)【关键词】胰腺肿瘤; 诊断; 治疗【作者】丁珏宁君; 计凤鸣; 王斌; 白松【作者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普外科云南省昆明市 65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PC)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消化道肿瘤,诊断和治疗都非常不易。
其按照组织起源可分为上皮来源和非上皮来源,其中90%以上的为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
由于胰腺肿物生长的无痛性与隐匿性,使得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且手术切除率及化疗有效率低,患者的预后差,导致死亡率不断上升,5年生存率低于8%[1]。
2018年美国癌症协会布的数据显示PC在美国无论是男性(仅次于肺癌、前列腺癌和结肠直肠癌)还是女性(仅次于肺癌、乳腺癌和结肠直肠癌),都在癌症相关死亡的排名中为第四位[2]。
目前手术仍然是唯一可能治愈PC的治疗手段,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但由于术后复发率较高,远期生存率仍不理想,术后5年生存率也大约只有20%[3]。
虽然新辅助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近年来不断发展,但有效率不高,临床诊断与治疗目前仍存在诸多难点。
1 PC危险因素目前已知的PC高危因素包括年龄、吸烟、饮酒、糖尿病、肥胖、慢性胰腺炎以及PC肿瘤家族史等。
目前明确引发PC最重要的环境危险因素是吸烟,其人群归因危险度为25%~35%[4]。
吸烟和二手烟暴露与PC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5]表明儿时暴露于被动吸烟环境中的人群,其发生PC的风险是非暴露者的2倍。
乙醇和慢性胰腺炎都是PC的危险因素,乙醇能够诱发慢性胰腺炎和PC的作用机制主要是由于乙醇的新陈代谢可以改变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反应水平[6]。
胰腺癌相关疼痛的诊疗现状
胰腺癌相关疼痛的诊疗现状疼痛是胰腺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2019年发布的一项历时2.5年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93%的胰腺癌患者发生了胰腺癌相关疼痛,其中83%出现中至重度疼痛[1]。
有研究表明,肿瘤位于胰体尾、确诊前即出现腹痛的胰腺癌患者受疼痛的困扰更多[2]。
除疼痛外,胰腺癌的其他伴发症状,如疲劳、消瘦等,发病率高[3],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限制患者积极治疗的意愿,却未得到充分重视。
超过50%的患者镇痛治疗不足,尤其是高龄及确诊30 d以内的新发患者[4]。
有效的疼痛管理可延长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期,但由于胰腺癌相关疼痛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胰腺癌相关疼痛管理多凭借医师经验。
本文就胰腺癌相关疼痛的病理生理机制及治疗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胰腺癌临床镇痛实践提供参考。
1胰腺癌相关疼痛的病理生理机制胰腺癌相关疼痛复杂多样,可能来源于不同机制。
临床医师尤其是疼痛专科医师在诊治时需仔细进行问诊、查体、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病理生理机制不同,可将胰腺癌相关疼痛分为内脏源性疼痛、躯体源性疼痛及神经病理性疼痛。
内脏源性疼痛多表现为腹部胀痛或钝痛,并可能向腰背部放射,其病因可能来源于肿瘤导致的胰胆管阻塞,从而使导管内和间质压力升高以及胰腺分泌酶缺乏,进而引发疼痛,还可能与血管受累、腹水、肠梗阻及内脏(如肝、肺等)转移相关。
躯体源性疼痛多表现为浅表组织、肌肉骨骼的伤害性疼痛及炎性疼痛,其来源包括手术治疗及放化疗相关组织损伤、躯体转移(如腹膜、周围骨骼、肌肉软组织等)、牵涉痛、肌筋膜疼痛等。
其中,肌筋膜疼痛以骨骼肌中存在活跃的触发点为特征,在癌症患者中发病率可达20%,可能由患者长期强迫性体位导致的肌肉劳损、手术等机械损伤、代谢紊乱、情绪压力等引起。
牵涉痛的定义与临床诊断尚存争议,有学者认为其是由“潜在”而非“活跃”的触发点引起。
需要强调的是,胰腺癌细胞具有神经侵袭性,肿瘤细胞的神经周围浸润、炎性刺激、神经转移均可导致神经病理性疼痛,常累及胰腺内外神经丛,尤以腹腔神经丛最为常见。
2020年胰腺癌研究进展回顾(全文)
2020年胰腺癌研究进展回顾(全文)全球胰腺癌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攀升。
作为“癌中之王”,胰腺癌早期诊断率仅5%,5年生存率仍不足10%。
现有胰腺癌治疗方案存在诸多未满足的需求,手术切除率低且手术切除后生存率不佳;吉西他滨单药一线治疗生存改善不明显,FOLFIRINOX治疗方案仅对合并症少、年龄<65岁、体能状态良好的部分患者有益;二线治疗率低,一线治疗进展后仅43%的患者接受二线治疗。
胰腺癌的致密间质及其肿瘤微环境,是药物治疗效果差的重要原因,该环境为癌细胞营造了足够的缺氧环境,便于肿瘤侵犯与转移。
80%的肿瘤供血血管被厚层的周细胞包裹,阻碍药物在瘤体内沉积,导致治疗失败。
虽然胰腺癌的肿瘤微环境将治疗药物“拒之瘤外”,但却未能阻挡科学家们在胰腺癌治疗领域前行的脚步。
化疗研究进展01转移性胰腺癌(mPC)二线化疗:脂质体伊立替康成为焦点,亚洲人群获益更多纳米脂质体伊立替康(nal-IRI)突破瘤体屏障,成就NAPOLI-1研究的出色成果NAPOLI-1是首个探索脂质体伊立替康用于一线治疗后进展的胰腺癌患者的全球性Ⅲ期研究,该研究在全球14个国家、76个中心开展非盲、随机、III期临床试验,旨在探索脂质体伊立替康单药或联合5-氟尿嘧啶+亚叶酸(nal-IRI+5-FU/LV)治疗既往基于吉西他滨(GEM)化疗方案失败的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主要终点为总生存(OS),次要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PFS)、客观缓解率(ORR)、糖类抗原199(CA199)应答率和安全性等。
结果显示,与5-FU/LV 方案相比,脂质体伊立替康联合方案ORR提高15%,CA199应答率提高20%,中位OS时间延长1.9个月(HR=0.67;95%CI:0.49-0.92;P=0.012),且PFS获得双倍延长(3.1个月∶1.5个月;HR=0.56;95%CI:0.41-0.75;P=0.0001)。
经过1年随访,脂质体伊立替康联合方案使mPC患者OS率提高10%。
循环肿瘤细胞与ctDNA在胰腺癌诊疗中应用进展
循环肿瘤细胞与ctDNA在胰腺癌诊疗中应用进展摘要] 胰腺癌是我国常见的极度恶性肿瘤之一,研究表明胰腺癌早期诊疗效果好,能明显改善预后,因此找到敏感性好特异性强的生物标志物临床意义重大。
本文就循环肿瘤细胞和循环肿瘤DNA在胰腺癌患者早期诊断、疗效评估及预防复发转移等上的最新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胰腺癌; 循环肿瘤细胞; 循环肿瘤DNA; 综述近年来,循环肿瘤细胞和循环肿瘤DNA的临床价值越来越受重视,在乳腺癌、食道癌、前列腺癌等各大恶性肿瘤上取得了不错进展,已有很多学者通过对胰腺癌患者外周血的循环肿瘤细胞和循环肿瘤DNA定性定量检测,发现了两者在胰腺癌诊疗过程中的价值。
1 循环肿瘤细胞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s)是由肿瘤原发或者转移灶自发脱落或诊疗操作导致落入外周血液循环的肿瘤细胞。
1869年,Ashworth教授在1例肿瘤细胞转移患者的外周血液发现了与原发灶组织细胞生物学特性极其相似的细胞,后来的研究表明,这些细胞源于原发灶,从肿瘤组织脱落入血液循环后由于细胞微环境改变,大部分细胞生存期很短,而存留的细胞具有很强的生存力、侵袭力,往往能发展为微小的癌栓甚至巨大转移灶,成为肿瘤转移的重要原因。
2 循环肿瘤DNA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 ctDNA)是由肿瘤细胞释放入外周血的基因组片段,与肿瘤组织的生物学特性相关,1977年Leon等发现肿瘤转移患者cfDNA水平高于健康人,且晚期患者水平更高,由于技术限制,研究者们不清楚cfDNA来源及与肿瘤组织的关系,十几年后,研究发现这些DNA来源于原发灶、转移灶及循环血液活的、凋亡或者死亡的肿瘤细胞,且具有肿瘤标志性突变,并称之为循环肿瘤DNA,因此ctDNA用于诊断、监测肿瘤的进展具有重要潜在价值,近期有关 ctDNA的研究进展迅速,有研究发现,在大多数癌症患者ctDNA中有基因突变,根据突变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前景可观而且突变频率与治疗效果也具有相关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IAGNOSIS
影像学检查
B超 胰腺局限性增大或分叶状,边缘不清 晰,回声减低或消失 X线 低张十二指肠造影 CT 局部肿块,胰腺异常扩大,周围脂肪 层消失,胰腺水肿,局灶性密度减低 MRI, MRCP, ERCP, 逆行胰胆管造影
分子靶向治疗
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
免疫治疗
miRs基因 26种miRs在胰腺导管腺癌 (PDAC)中异常表达
基因治疗
目的: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对 胰腺癌细胞的有效反应 肽疫苗 临床I,II期试验 树突细胞(DC)源的疫苗 为激 活幼稚CD4、CD8的T细胞提供 信号
胰腺癌诊疗进展
普外科 郑志学 2015-9-23
生理特点
胰腺
内分泌
外分泌: 胰液——含多种消化酶
流行 病学
恶性程度极高
1
2 3 4
占全部恶性肿瘤的 1%-2% 死亡率/发病率 = 0.99
我国城市发病率逐渐上升,死亡率第5位 50岁以上多见,男女比例 1.6-1.9 : 1
病 因 学
吸烟
烟草有害成分经胆管排泌,刺激胰管上皮
Immuno therapies
• Monoclonal antibodies PD-1, PD-L1,CTLA-4, LAG-3
Immuno therapies
• Therapeutic vaccines: Algenpatucel-L, GVAX, G17DT • Adoptive T cell therapies: ACT(adoptive cell transfer ), CAR(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s)
Challenge
HOW TO TREAT?
胰腺癌治疗
手术治疗
放化疗
内分泌治疗
免疫治疗
去除肿瘤,延迟复发转移,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手术治疗
根治手术切除率:胰头癌15%,胰体尾部癌5%以下
胰、十二指肠切 除术
胰头癌首选、壶 腹周围癌 范围:胰头、远端
胃、全段十二指肠、 下段胆总管、Treitz 韧带以下约15cm 空肠(保留幽门、 扩大切除——侵犯 大血管)
• Stage III locally advanced, unresectable
FOLFIRINOX (leucovorin, 5-FU, irinotecan, oxaliplatin); Chemoration
• Stage IV metastatic PDAC
Gemcitabine + erlotinib / S-1 / nab-paclitaxel; FOLFIRINOX
烟草中致癌物入血后经胰腺排泌 尼古丁促进儿茶酚胺释放,致血中胆固醇水平升高
饮酒
酒精持续刺激胰腺细胞分泌活性,导致胰腺慢性炎症 酒精中致癌物质——亚硝胺
病史
慢性胰腺炎、胃部手术、放射线照射、糖尿病
饮食
、
低纤维、高肉类、高脂肪
遗传
胰腺癌发病特点
三大特点 临床表现 不能解释的腹痛
位置隐蔽,缺少早期典型症状 发现时已是晚期,转移扩散快 存活期极短,病死率极高 • 大多数患者仅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吃 饭时腹痛等消化道症状 •难发现、易转移 • 10-15%手术切除,5年生存率3%-5%
上腹部、脐、右上腹;进行性加重, 向腰背部放射
梗阻性黄疸
进行性加深,伴皮肤瘙痒,浓茶尿,陶 土色大便
体重突然明显下降
脂肪泻、自发性胰腺炎、局部肢体 浮肿(血栓性静脉炎)、淋巴结肿大
发病部位
胰头部 60%, 体部 25%, 尾部5%, 弥漫性或多灶性10%
胰腺癌扩散途径
局部浸润
淋巴道转移
血行转移
诊断流程
新型治疗
Erlotinib(Tarceva)+ Gemcitabine vs. Gemcitabine 中位生存期:6.37M vs. 5.91M P=0.034 (JCO) FDA已经批准 Tarceva联合GEM作为晚期和 转移性胰腺癌 的一线治疗 其他:针对EGFR、IGFR通路的潘尼单抗、 MK0646、hedgehog通路的抑制剂IPI926
胃-空肠吻合术 D
内引流术(胆囊 或胆总管-空肠吻 合)
放化疗治疗
化学治疗
• 全身化疗、动脉介入化疗、局部注射药物化疗
• 药物:吉西他滨+顺铂/表阿/5-FU、 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紫杉醇、顺铂
放疗
• 术前、术中、术后放疗 • 三维适形放疗 • 粒子植入放疗——术中
临床试验
Description of the products
Emergent Therapies
• PARP inhibitors: BRCA1, BRCA2
Inhibitors
• Hedgehog inhibitors: vismodegib • VEGF inhibitors: axitinib • MMP / c-kit / PI3K inhibitors
JASPAC 01 术后gemcitabine 化疗患者可延长 DFS,但OS无差别; S-1 优于 Gemcitabine CONKO-001 gemcitabine能提高胰腺癌术后患者 DFS、OS ESPAC-1 化疗患者中位OS、5年OS优于不化疗者 RTOG-0848 erlotinib + gemcitabine 生存获益 并不优于gemcitabine,但有更多的3-4级不良反 应 进展期胰腺癌(III期临床试验) capecitabine + gemcitabine 有助于改善患者的PFS,但无益于 OS RTOG-9704 gemcitabine+radiotherapy vs. 5-FU + radiotherapy
、
诊断流程
实验室检查
CA19-9 敏感性79%,胰腺炎无升高 CEA 进展期30% CA 50 敏感性81%,特异性68% POA 胰癌胚抗原 73%,68% PCAA,PSA,DU-PAN-2 K-ras, microRNA, 甲基化, 端粒酶......
腹腔镜检查
胰头癌(间接征象) 胆囊明显增大,绿
临床试验
Algenpantucel GVAX -L vaccine
allogenic vaccine (Panc10.05,6.03) 术后8-10周注射,再 接受5-FU化疗+放化疗 者生存期OS 优于仅接受5-FU化疗+ 放化疗者 (RTOG-9704)
Human pancreatic cancer cell line + gemcitatine 1-year DFS, OS
细胞学检查
FNA 术前、术中 穿刺 十二指肠镜、B超/CT引导下经 皮穿刺、术中直视下穿刺 引流液 胰液/十二指肠引流液、腹腔 冲洗液、腹水细胞学
胰腺癌TNM分期
、
胰腺癌临床问题
Operable 10%-20% 80% recur <2years
Locally Advanced 40%
Metastatic 40%
全胰切除术
优点:彻底切除 胰腺内多中心病 灶、避免胰瘘产 生、彻底清除胰 腺周围淋巴结 缺点:失去内外 分泌功能、生活 质量差
胰体尾部癌根治 性切除术
胰腺体尾部切除 +脾脏切除 根治性切除者不 到5%
姑息性手术
胆管减压引流术 外引流术(胆总 管T管引流、胆 囊造瘘)
A
B
C
术后生存期常不 满1 年
Treatment strategy
• Stage I and II surgically resectable PDCA
Operation + Chemotherapy/Chemoradiation (Localized resectable PDCA: S-1, gem+cape, erlotinib+gem; Borderline: combination ch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