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人之奸雄,非常人之豪杰——读李鸿章
李鸿章传读后感
李鸿章传读后感李鸿章传读后感我读了《李鸿章传》颇有感触,不禁赞叹梁启超国学功底之深和文采之非凡。
他客观而公允的评价以及中西对照的写法,使读者在了解李鸿章生平的同时,也使人对当时国民性和国人的劣根性有了初步了解。
作者一开始并未直接给李鸿章盖棺定论,而是要读者树立这样一个观念,那就是”其为非常之奸雄与为非常之豪杰姑勿论,而要之其位置行事,必非可以寻常庸人之眼之舌所得烛照而雌黄之者也。
”我个人觉得这个是很有道理的,我们评价一个人并不能单纯的说他是好或者坏,而是应该站在他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所处的位置去看待这个人。
以前在我对李有粗略认识的时候觉得他实在是卖国-贼一个,然而看了此书之后觉得李的内心是爱国的,其爱国主义精神在当时没几个人可以超越。
虽然也知道李也有过错,但是李确实是可称为一代豪杰人物。
一开始李投奔于曾国藩门下,在围剿”义和团”战斗中其军事才能崭露头角,用兵谋定后动,料敌如神,还和曾等人一同建立了淮军和常胜军,且其品德气量也为人所道,故作者评论说:”按此亦李文忠之所以为文也,诏会剿而不欲分人功于垂成,及事定而不怀嫉妒于荐主,其德量有过人者焉。
名下无虚,非苟焉已耳。
”后来又写李兴办洋务,实乃为了救国图存而已。
他所办的洋务,主要在军事和商务两方面。
然最主要的还是军事,他创立北洋水师舰队,成为中国水军的主力。
作者也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代表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就是李”兵事上之声誉终,而外交上之困难起。
”从此李的外交生涯开始,然而这也是他人生的失败之处。
后人多因此事而骂李之卖国,”李鸿章之外交术,在中国诚为第一流矣,而置之世界,则瞠乎其后也。
”虽然李之外交确实不够英明,然而这实在是被-迫无奈之举,要知道”弱国无外交”.试想当时中国之处境,李之举措实在是迫于无奈,后人也应该可以理解吧。
晚年是李的投闲时代,在朝中没有居其要位,被派去治水,到了”义和团”起,李又被重用。
实在是说明李在当时中国的重要性。
最后作者客观地把李同许多历史名人相比较,李也是有长有短,说明作者治学严谨,也说明李虽为当时英雄,也有缺点。
共济时运细品苍凉读《李鸿章传》有感
076走向世界 仙境烟台 文化·非遗CULTUREBOOKS OF YANTAI 书香烟台共济时运 细品苍凉—— 读《李鸿章传》有感Working Together for the Turn of Fortune and Savoring the Desolation—A Review of The Biography of Li Hongzhang 文/刘铭北京民谚中说,宁住庙前,不住庙后。
宁住庙左,不住庙右。
李鸿章大人是外来户,大概不讲究这些规矩。
也许是巧合,住在贤良寺庙后庙右的他,一生都未得到真正的安宁。
如同他自己的感慨,“予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
乃无端发生中日交涉,一生事业,扫地无余。
”煌煌史册中对于李鸿章的评价不一而足,但梁启超先生的评价公认最为中正,他秉承着“其为非常之奸雄与为非常之豪杰姑勿论,而要之其位置行事,必非可以寻常庸人之眼之舌所得烛照而雌黄之者也”的观念,发出了“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的千古叹息。
梁先生笔下的李鸿章拥有一腔爱国热情,但并未改变中国落后的现实,他试图对不平等条约据理力争,无奈国家的羸弱终究抵不过列强的压迫。
透过这个充满悲剧性色彩的人物,晚清国民的劣根性一一毕现。
李鸿章的政治生涯起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书生,他投笔从戎的初心在于匡扶将倾的大厦。
在目睹了国内的破败落后和国人的迂腐无知后,他亲自创建工厂、修建铁路、组建近代兵器工厂,援引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军事力量努力想将晚清送上现代化的道路。
为此,他在对外交往中力求营造和平环境,不惜以妥协来为摇摇欲坠的大国争取一丝喘息的时间。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可惜的是,自古弱国无外交,晚清政府的大势已不是李鸿章一人之力能够挽回的。
李鸿章担任直隶总督时,认识到必须加强海防,才能抵抗日寇侵略。
他的好友丁日昌提出,根据中国海疆自然条件,应建北、东、南三洋海军。
北洋驻天津,东洋驻吴淞,南洋驻南澳,一旦危急,三洋即可联成一起。
《李鸿章传》梁启超著读后感
《李鸿章传》梁启超著读后感李鸿章传读后感——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抬抬头,回想这一年的时光,在高考的重压下,在考后疯狂的放松下,似乎很久都没静下心来读过文学类的书了,更不要说是什么历史传记了。
正好借着现代史的这门课程,我静下心来读了这本《李鸿章传》,很有感触。
以前,对李鸿章没什么特别的了解,只是在高中时的历史老师总是拿李鸿章的事不断调侃,自然对他是没什么好印象,但是,同样是一代名家的梁启超,却将他和诸葛亮、曾国藩、张之洞等人作对比,给了他高度的评价,那他到底是一名什么样的人,在书中给了我们答案。
由于此书是文言文书写,读起来甚为不畅,理解有不正确之处,还请多多指教。
李鸿章被梁启超认为是有苏秦张仪之辩才的外交家,但是作为动乱时代的不幸的中国晚晴大臣,在中国缺乏强大的国家实力的条件下,他在外交上不得不用不断的妥协来谋求国家的安宁。
只有自己的国家强大,才能在外国人面前挺直腰杆,在今天依然如此,更何况是在那个弱肉强食被放大到极致的时代,如果我是必然是我的无奈之举,但是大多数国人并不考虑这种种不利,往往李鸿章,这也将这种过错一味的安在李鸿章的头上,我实在是为李鸿章可惜。
但是,梁启超也客观的说道,李鸿章的外交方式有可取之处,也存在拘泥于此而不敢有所突破的情况,以至于出现不败而败的惨事。
但是,李鸿章不能主导整个中国的行政大事,即使他对洋务运动倾注了满腔热血,力图改变中国国运,但是往往遭受力量的牵绊,有志而不得果。
同样,签署卖国条约其实无非是太后的旨意,李鸿章不过是挡住国人口水谩骂的挡箭牌罢了,他能做的也只不过是尽量减少中国的损失。
李鸿章和众多洋务大臣办洋务运动,起初也是为了消灭太平军,而近代以来,外患不断,必须加强军事装备,以备国防。
故而办起了以军工为主的重工业,这使中国近代海防开始进入现代化的行列,但洋务运动没有采取西方制度,生产效率低下,后来因为军事洋务没有足够的军费,被迫开展经济洋务,从而把洋务运动推向高潮。
评价李鸿章
评价李鸿章李鸿章,中国近代史上“权倾一时”和“谤满天下”颇具争议的人物,正如梁启超评价时说:“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
举天下人而恶之。
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乎。
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矣乎。
虽然,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论常人,乌见其可?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作为晚清一代重臣和权臣,李鸿章在十九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历史舞台上,一直处于古今中外、朝野满汉各种矛盾的漩涡中心,作为实力最强的洋务派淮系集团的首领、清政府重要的决策者和执行者之一,为了因应不可抗拒的时代变局,他在中国早期的洋务——近代化活动中,所做的事情最多,因而引起的争议和非议也最大。
在经济现代化方面,李鸿章倡导洋务运动,创办江南制造局、天津机器局、北洋舰队、轮船招商局、电报局、开平矿务局、派遣中国第一批学生留美等等。
这些实业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洋务运动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改革开放。
在外交现代化方面,可以说,中国的现代化外交就是从李鸿章开始,历史上的中国外交都是进贡关系,真正与世界列国平等外交应该是从李鸿章开始,李鸿章应该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外交的先行者。
他出使日本,晚年有周游列国,与各国政要交往,各国对李鸿章的评价都相当高。
虽然几乎所有的卖国条约上都有他的签名,但是在当时那种国际大环境下他已经尽到一个外交家的全部努力了。
真正使李鸿章名誉扫地的就是甲午战败,签署中日《马关条约》。
李鸿章早就认识到了日本的威胁。
1874年李鸿章就说“泰西虽强,尚在七万里之外,日本则近在户闼,视我虚实,诚为中国永远大患。
”他创立北洋水师时就指出“今日所以谋创水师不遗余力者,大半为制御日本起见。
”甲午战争中李鸿章下令不许出战有诸多原因。
首先是慈禧60大寿,不能被一场战争搅和。
其次,他深知中国30年的军事变革,不过是一座纸片糊的破房子,实际上不足以战胜日本。
其实李鸿章了解自己部队的腐败,之道不能打,只能养成猛虎在山之势威慑日本。
【实用】高中历史人物记录——百年李鸿章
李鸿章的荣辱一生李鸿章,学习近代史永远别想绕过去的人物,教材里对他的评价是非常片面的,作为《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人,在学生心中,“卖国贼”的名头是摘不掉了。
可是,对于一个叱咤晚清政坛四十年的人物,其功过是非又岂是一句“卖国贼”所能概括?其实,写历史就是写人心,我们被简单的意识形态所左右,而无法了解真实的人物,是很可悲的事情。
那么,李鸿章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他少年科举、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办洋务,一生签订多个不平等条约,悲愤中逝世。
可以说谤满天下、功垂后世。
近代伟人乎?民族罪人乎?梁启超曾说“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
举天下之人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乎。
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矣乎。
,,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诽谤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我们梳理他的一生,或许可以看到一个更加立体的李鸿章。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青年时期的李鸿章,也可以说是慷慨激昂的年轻人。
曾著诗:“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可以说意气风发不可一世。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转战十余省、历时十四年,坐拥半壁江山,清廷统治岌岌可危。
而最终拯救清廷的,就是湖南人曾国藩。
我们往往受革命史观的影响,认为曾国藩镇压农民起义,是“地主阶级反动派”。
其实,这个评价可说是无知。
太平天国洪秀全并不是什么近代人物,也无能力无意识去学习西方促进民族崛起,他所想的,不过荣华富贵;他所做的,不过摧毁传统文化。
曾国藩以“保孔”、“保教”为矢志,救南方人民于水火,功莫大矣。
中华历史三千年,能“立德立言立功”者,屈指可数,曾国藩可列其一。
而李鸿章师从曾国藩,深受曾的影响,在太平军李秀成进攻上海之际,李鸿章终于有机会一展才华,在上海模仿湘军组建淮军。
正是在这段时间,李鸿章才开始看到中西之间的差距,认识到中西之别不是华夷之分,而是中国“遇到数千年未有之强敌,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如果不力图变革,“外守和局、内图自强”,最终瓜分豆剖,民族危亡矣。
《李鸿章传》读后感
《李鸿章传》读书笔记——时势下悲壮的英雄摘要:李鸿章生活在“四海变秋气”的封建末世,长期沉浮在腐朽与神奇、黑暗与光明、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激烈搏斗的漩涡之中。
他在生前和死后,人们始终对之褒贬不一,毁誉参半。
有的给他戴上“东方伸斯麦”、“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桂冠,有的则斥之曰“李二先生是汉奸”、“乱世之奸雄”,《李鸿章传》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较为真实的李鸿章,让我们客观地认识了这样一个饱受争议的历史人物。
让我们学会了一种分析社会分析人物的方法,并警示我们要兴国强国,避免历史悲剧再度上演。
关键词:李鸿章;外交;军事;政治;评论;志向作为一个后人其实是无权去太多评论前人的一些所作所为的。
因为后人没有处在前人当时的处境,没有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所以在事后却说出一些轻松的话没事不合理的。
就比如今天的我们去看昨天的自己,也并非都能令自己满意。
读完此书后这种就感觉尤为强烈。
李鸿章,本名章桐,子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汉族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李傅相,亦称李合肥。
省钱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后被慈禧太后称赞为“再造玄黄”之人。
追赠其为“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文忠”。
[1]未读此书之前,我视李鸿章为懦弱卖国之人,因其所签的诸多像《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之类的卖国条约,使当时的清朝政府与人民百姓陷入水深火热的环境;因其不舍自家海军而导致战败,并且舰队也全军覆没。
随而导致整个清政府的失败。
然而在读完此书后,我对李鸿章的态度大有改观。
去签订各项卖国条约的人确实是他,但并不表示他就是卖国的。
太多的事情时有前奏的,当一切都已经注定的时候,谁去执行这个结果已经不是那么重要的了,因为这只剩下了一个形式问题。
无论是谁去都是一样的结果。
割地,赔款,无可避免。
而他能顶住各方面压力代表清政府去签合约,却可看出他是一个能忍人所不能忍,顾全大局,为国家着想之人。
李鸿章为晚清实在是鞠躬尽瘁。
李鸿章的功过是非
论李鸿章的功过是非摘要:李鸿章的生平事迹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史的关系李鸿章是否可以论为一个仁人志士关键词:李鸿章晚清马关条约梁启超伊藤博文内容提要:评价李鸿章的功过是非从前,有一位务实能干的宰相。
少年时立志要水击三千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面对祸乱中华的匪贼,起兵靖乱。
到了位极人臣地步时,他遇到了瓶颈。
他面对着一个从软件到硬件都落后于世界,而且落后到无法和周遭对话的中华。
顶头上司是个不无才华、御下有方,但同时悍辣固执,拒绝与世界交流的老泼皮,所以他很难用正常的方式来促进一切。
只好用尽各类方式,委婉、迂回、偶尔不免卑鄙、甚至为虎作伥地,推进着宏图大业。
一点点试图让中华纳入与世界其他国家对话的轨道上。
他是当时中华仅有的几位,可以和世界其他国家做现代外交的人——他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几位,可以算得上外交家的现代政治家,做了及倡导无数的实业。
这个人就是李鸿章。
国学大师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写道:“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
举天下之人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乎。
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矣乎。
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诽谤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我认为梁启超的《李鸿章传》写得相当不错,虽然说个人角度不同,也许你看起来会有些溢美,但是我个人觉得这个是趋向历史真实的。
梁启超评价李鸿章与日本的伊藤博文的时候说,李鸿章是大才,但是不幸身在清朝;而伊藤在个人才能上比不上李鸿章,但是有幸生在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
很多事情可能都是命吧,个人不管怎样做,都无法力挽狂澜。
李鸿章可以说是晚清的擎天柱,独立支撑起这座将倾大厦,为中国的新式军队,工业播下了种子,为中国赢得了一段时间的和平发展。
但同时他骨子里有一种对洋人的惧怕,为了苟且偷安,对洋人一退再退,那是因为他意识到和洋人的差距。
他是一代权臣,手下人才济济,却对满清忠心耿耿。
是深受儒家忠君思想荼毒,却又对时局有一定清醒认识的睿智老人。
《李鸿章传》梁启超著读后感
李鸿章传读后感——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抬抬头,回想这一年的时光,在高考的重压下,在考后疯狂的放松下,似乎很久都没静下心来读过文学类的书了,更不要说是什么历史传记了。
正好借着现代史的这门课程,我静下心来读了这本《李鸿章传》,很有感触。
以前,对李鸿章没什么特别的了解,只是在高中时的历史老师总是拿李鸿章的事不断调侃,自然对他是没什么好印象,但是,同样是一代名家的梁启超,却将他和诸葛亮、曾国藩、张之洞等人作对比,给了他高度的评价,那他到底是一名什么样的人,在书中给了我们答案。
由于此书是文言文书写,读起来甚为不畅,理解有不正确之处,还请多多指教。
李鸿章被梁启超认为是有苏秦张仪之辩才的外交家,但是作为动乱时代的不幸的中国晚晴大臣,在中国缺乏强大的国家实力的条件下,他在外交上不得不用不断的妥协来谋求国家的安宁。
只有自己的国家强大,才能在外国人面前挺直腰杆,在今天依然如此,更何况是在那个弱肉强食被放大到极致的时代,如果我是李鸿章,这也必然是我的无奈之举,但是大多数国人并不考虑这种种不利,往往将这种过错一味的安在李鸿章的头上,我实在是为李鸿章可惜。
但是,梁启超也客观的说道,李鸿章的外交方式有可取之处,也存在拘泥于此而不敢有所突破的情况,以至于出现不败而败的惨事。
但是,李鸿章不能主导整个中国的行政大事,即使他对洋务运动倾注了满腔热血,力图改变中国国运,但是往往遭受力量的牵绊,有志而不得果。
同样,签署卖国条约其实无非是太后的旨意,李鸿章不过是挡住国人口水谩骂的挡箭牌罢了,他能做的也只不过是尽量减少中国的损失。
李鸿章和众多洋务大臣办洋务运动,起初也是为了消灭太平军,而近代以来,外患不断,必须加强军事装备,以备国防。
故而办起了以军工为主的重工业,这使中国近代海防开始进入现代化的行列,但洋务运动没有采取西方制度,生产效率低下,后来因为军事洋务没有足够的军费,被迫开展经济洋务,从而把洋务运动推向高潮。
《李鸿章传》读书心得体会范文3篇
《李鸿章传》读书心得体会范文3篇《李鸿章传》读后感读了梁启超先生写的《李鸿章传》,不禁赞叹梁启超国学功底之深和文采之非凡,客观而公允的评价以及中西对照的写法使我了解了李鸿章的一生, 读后有什么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读书心得体会3篇欢迎借鉴参考。
我读了《李鸿章传》颇有感触,不禁赞叹梁启超国学功底之深和文采之非凡。
他客观而公允的评价以及中西对照的写法,使读者在了解李鸿章生平的同时,也使人对当时国民性和国人的劣根性有了初步了解。
作者一开始并未直接给李鸿章盖棺定论,而是要读者树立这样一个观念,那就是"其为非常之奸雄与为非常之豪杰姑勿论,而要之其位置行事,必非可以寻常庸人之眼之舌所得烛照而雌黄之者也。
"我个人觉得这个是很有道理的,我们评价一个人并不能单纯的说他是好或者坏,而是应该站在他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所处的位置去看待这个人。
以前在我对李有粗略认识的时候觉得他实在是卖国贼一个,然而看了此书之后觉得李的内心是爱国的,其爱国主义精神在当时没几个人可以超越。
虽然也知道李也有过错,但是李确实是可称为一代豪杰人物。
一开始李投奔于曾国藩门下,在围剿"义和团"战斗中其军事才能崭露头角,用兵谋定后动,料敌如神,还和曾等人一同建立了淮军和常胜军,且其品德气量也为人所道,故作者评论说:"按此亦李文忠之所以为文也,诏会剿而不欲分人功于垂成,及事定而不怀嫉妒于荐主,其德量有过人者焉。
名下无虚,非苟焉已耳。
"后来又写李兴办洋务,实乃为了救国图存而已。
他所办的洋务,主要在军事和商务两方面。
然最主要的还是军事,他创立北洋水师舰队,成为中国水军的主力。
作者也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代表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就是李"兵事上之声誉终,而外交上之困难起。
"从此李的外交生涯开始,然而这也是他人生的失败之处。
后人多因此事而骂李之卖国,"李鸿章之外交术,在中国诚为第一流矣,而置之世界,则瞠乎其后也。
梁启超《李鸿章传》 读书报告读后感
《李鸿章传》读书报告书之开章,梁启超曰:“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
举天下之人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乎。
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矣乎。
…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诽谤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针对时人对李鸿章的贬讽,梁启超用客观的事实,客观求实地定位李鸿章,评价李鸿章一生的历史功绩和历史地位。
梁启超十分欣赏李鸿章的才识:“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对李鸿章所犯的错误和自身的不足,梁启超也尖锐地指出:“史家之论霍光,惜其不学无术。
吾以为李鸿章所以不能为非常之英雄者,亦坐此四字而已。
李鸿章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道,当此十九世纪竞争进化之世,而惟弥缝补苴,偷一时之安,不务扩养国民实力、置其国于威德完盛之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更挟小智小术,欲与地球着名之大政治家相角,让其大者,而争其小者,非不尽瘁,庸有济乎?”作者并没有将当时的许多责任归咎于李鸿章,而是从史学的角度来看待李鸿章。
梁启超在文中客观地分析道:“凡人生于一社会之中,每为其社会数千年之思想习俗所困,而不能自拔。
…然则其时其地所孕育之人物,止于如是,固不能为李鸿章一人咎也。
”综观李鸿章,得益于淮军失意于淮军。
咸丰、同治间,受曾国藩之托,回乡建立有别于八旗而效仿湘军的淮军,作为李鸿章得意的淮军,在剿灭太平天国、捻军的军事行动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也由此为李鸿章奠定了其飞黄腾达的官宦生涯。
然而,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淮军在朝鲜的失败,在东北的望风披靡,以及所倾力打造的北洋水师(其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亦属淮系)在黄海大黄沟的战败,在威海的全军覆没,使得李鸿章的声誉扫地,四十年所经营的淮军、二十年所倾力打造的北洋舰队就此溃崩瓦解,李鸿章的政治生涯也就此开始走向末路。
其二,滥觞于外交亦身败于外交。
十九世纪中叶,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进行传教,而两种文化的冲突,以及固有保守守旧的思维,使得这些冲突变得尖锐复杂,由于满清多年的闭关锁国政策以及官僚保守自大无知,对西方的文化以及政体了解甚少。
不一样的李鸿章
不一样的李鸿章“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
举天下人而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乎。
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矣乎。
”——题记权臣,卖国贼,千古罪人,丧权辱国,卖国求荣,这似乎是为我们所熟知的李鸿章。
可真正的李鸿章,是否只是这样一个不堪的形象?李鸿章十七岁时科举落第,后来师从曾国藩,跟曾国藩学习经世致用之学。
后来他再次参加科举,考中举人,在处处波澜的官场几经波折。
五十岁时,他已经成了大清汉官之首。
此时的大清已是风雨飘摇。
身为大清重臣,李鸿章凭一己之力为这艘将沉之船续命。
“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
”托人去美国购买先进机器,聘请高级技师,成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派遣赴美留学生;发展中国实业……李鸿章励精图治,却依然没能挽救这个疲惫衰老的国家。
自1871年李鸿章颤颤巍巍地在《中日修好条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那一刻起,他深深意识到,那一刻起,他将背负一世骂名。
甲午战争失败,李鸿章赴日本谈判。
四天,唇枪舌剑,僵持不下。
第三轮谈判结束,在李鸿章返回驿馆的路上,人群中突然窜出个日本男人,朝李鸿章的脸颊开了一枪,李鸿章倒在血泊之中。
李鸿章醒来的第一句话是“此血可以报国矣”。
三天后,李鸿章头裹白纱坐到谈判桌前。
迫于舆论压力,伊藤博文主动提出减少一亿两白银的赔款。
作为清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年过七旬的李鸿章竟然像个在菜市场讨价还价的可怜老人:“再减少五千万行不行?”遭到拒绝。
“那两千万呢?”又是拒绝。
“至少再减少点,当做老夫回国的旅费吧。
”伊藤博文依然拒绝。
他放下了所有的尊严,只是为了为中国省下一点银子。
就这样,中堂大人背负着《马关条约》的耻辱返程回国,离开日本国土的那一刻,他坚决地说:“老夫此生不再踏上日本国土!”后来,李鸿章结束环游欧洲旅行回国,要在日本换另一艘船。
日本天皇和伊藤博文得知后,早早迎在岸边。
李鸿章听说要换船后一言不发,绝不上岸!随从只好在两艘船之间架起一块木板,李鸿章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却目光坚定地走过那窄窄的木板,也走过浩荡的历史长河。
寻常庸人
“寻常庸人”的悲哀梁启超在他的《李鸿章传》序言中写道:“其为非常之奸雄与为非常之豪杰姑勿论,而要之其位臵行事,必非可以寻常庸人之眼之舌所得烛照而雌黄之者也。
知此义者可以读我之《李鸿章》”。
梁氏这段话,把许多人赶出了《李鸿章》这本书的读者队伍。
那些纯粹以自己的是非好恶来评判他人的寻常庸人,没有必要读“我之《李鸿章》”,读了也白读,因为庸人是不可能理解非常之人的。
在梁氏看来,能抛开自己一厢情愿的是非标准,根据他人具体的“位臵行事”进行评判的,才不算寻常庸人,才可以读懂这本书。
这里就提出了非常人(不是非常之人,非常之人就是英雄或奸雄)的一个重要标准:不要根据自己的好恶信口雌黄。
芸芸众生是什么?说得直率一点,就是生活的爬虫。
这句话一点没有贬义。
众生只能顺着生活的波浪而起伏爬行,才能勉力生存。
纵观1949年至今的历史,三反五反时,你不能沾着一点点“贪污,浪费”的边;大跃进时,你不可以抵毁大炼钢铁;文化革命时,你必须跟出身不好的老爸划清界限才有出路;改革开放之后,你不能赚钱,而且不能赚大钱,那肯定为人所瞧不起了。
由此可见,众生都是顺着生活的潮流而动,他们是水里的落叶,根本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逆流而动。
非常之人则不然,他们是打造生活潮流的人。
他们的个人生活不是随大流,而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他们是历史所选择的让历史车轮不致于停滞而继续滚动的人。
他们要承受“举天下人而恶之,举天下人而誉之”的命运。
可笑的是,“天下人”的99%是寻常庸人,而庸人的评判是没有价值的,因为他们的评判标准只根据自己的好恶:喜欢甜食者会诅咒所有喜欢咸食之人。
因此,众口吹捧不是喜,乱棒打死不是悲。
非常之人毛泽东也不例外,全国人民恶之和誉之者大概一半对一半。
有一本厚厚的书,是毛的私人医生李某写的,对毛的憎恶可谓登峰造极。
我不认为全书都是谎言,如果能造出这么厚的谎言,李也就不是庸人了。
[如何评价李鸿章]如何评价李鸿章这个人?
[如何评价李鸿章]如何评价李鸿章这个人?[如何评价李鸿章]如何评价李鸿章这个人, 篇一 : 如何评价李鸿章这个人, 网友陈峰对[评价李鸿章]如何评价李鸿章这个人,给出的答复:是一个尽到了自己责任,称职的政府工作人员网友蒙面大侠对[评价李鸿章]如何评价李鸿章这个人,给出的答复:摘录自《罗辑思维》,最后为视频链接~~~~~~~~~~~~~~~~~~~~~~~~~~~~~~~~~~~~~~~~~~~~~~~~~~~~~~~~~~~~~~~~~~~~~~卖国还是爱国,这实在是一个一百多年来都打不清的官司。
我们就说一个人吧,李鸿章。
他卖国已经卖出品牌来了,后来西方列强找清政府签合约,都得叫李鸿章来。
李鸿章不来这边人都不大放心。
最典型的是《马关条约》了,日本人点名,你必须李鸿章到马关来签。
但是李鸿章他气死了,所以在《马关条约》之后,1896年他有一次环球航行,这次航行后来的历史书报道很少。
但实际上,他从中国到了俄国,然后又到了英国、德国,然后又去了美国,然后从美国又从日本回到中国。
这样一次环球航行,他见到了俾斯麦,见了俄国的皇太子,然后见了美国的格兰特总统等等。
这就是他这一趟的行程。
什么叫爱国,就是你爱自己的家,爱自己的妈一样。
有人说爱国主义是一种伟大的情怀。
你说伟大那就伟大咯,但是我认为这是一种基本情怀。
只有人格极不完善的人他才有可能不爱国。
所以说爱国是一种正常情绪,你说伟大,我觉得是一种过奖之词。
你搁到李鸿章身上,他也会爱国。
你说一个人七十多岁了,老脸皮厚的,他真的愿意去签那个不平等条约啊。
没办法嘛,打不过嘛。
所以老人家从横滨换船的时候,就是他原来坐的是美国轮船,到横滨,要换招商局的船回国内。
老头就倔得不得了,说我就不上日本土地,我终生不踏日本土地。
这就跟很多船员提了一个难题,那怎么办呢,你最好是上码头,然后换船嘛。
说不行,就不上日本土地。
所以没办法,最后把美国船和招商局的船拼在一起,弄了个跳板,老头冒着生命危险,颤颤巍巍走跳板过去,不踏日本土地。
读梁启超《李鸿章传》有感_读后感_模板
读梁启超《李鸿章传》有感_读后感_模板真实的李鸿章——读梁启超《李鸿章传》有感不爱学习的小哲东坡耕读每每读到近代史时,沉重的苦难,屡次的战败和众多不平等条约,无不使我义愤填膺,心绪难平。
在近代中国的诸多人物中,给我印象最深刻便是李鸿章。
这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在传统的革命史范式教学中,李鸿章被国人唾骂,其”汉奸”、”卖国贼”的形象在众人心中仿佛是永远无法改变的了。
后来,我看到在《走向共和》这部电视剧中的李鸿章形象,却和我们过去认识中的卖国者大相径庭。
爱国还是卖国?如何客观评价李鸿章?诸种疑窦在我心中沉积良久。
直到我读到梁任公所著的《李鸿章传》,真是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梁启超先生特别注重给当代人物作传,他在《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指出:”近代的人学术事功比较伟大的,应当为他们作专传……尤其是最近的人,一经死去,盖棺定论,应有好传述其生平。
即如西太后、袁世凯、蔡锷、孙文都是清末民初极有关系的人,可惜都没有好传。
此时不作,将来更感困难。
此时作,虽不免杂点偏点,然多少尚有真实资料可凭。
此时不作,往后连这一点资料都没有了。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当前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文华殿大学士李鸿章于九月二十七日病逝之后,梁启超便立即为他作传,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便完成了《李鸿章传》,成为研究李鸿章最早的传记著作。
全书提纲挈领的概括了李鸿章一生重要的活动,分述”李鸿章之位置”、”李鸿章未达以前及其时中国之形势”、”兵家之李鸿章”、”洋务时代之李鸿章”、”中日战争时代之李鸿章”、”外交家之李鸿章”、”投闲时代之李鸿章”、”李鸿章之末路”等章节。
梁启超在绪论中自叹:”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
举天下人而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乎?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矣乎?……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不同于中国传统传记”或以行状,类皆记事,不下论赞,其有之则附于篇末耳”,《李鸿章传》”全仿西人传记之体,载述李鸿章一生行事,而加以论断,使后之读者,知其为人”.行文夹叙夹议的风格,实创始于太史公,《史记·伯夷列传》《屈原列传》《货殖列传》等篇皆是也。
李鸿章事迹
作为晚清一代重臣和权臣,李鸿章在十九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历史舞台上,一直处于古今中外、朝野满汉各种矛盾的漩涡中心。
作为实力最强的洋务派淮系集团的首领、清政府重要的决策者和执行者之一,为了因应不可抗拒的时代变局,他在中国早期的洋务——近代化活动中,所做的事情最多,因而引起的争议和非议也最大。
有人曾用八个字很形象地概括他:“权倾一时,谤满天下。
”然而,真正使李鸿章声名扫地的是甲午战败,当时弹章盈廷,国人一片唾骂。
“使当日尽用其谋,知成效必不止此;设晚节无以自现,则士论又当何如?”这是近代著名思想家、也是曾经当过李鸿章僚属的严复,在李氏去世所作的挽联。
它所表达的评论性意思,当主要也是就此而生发出来的感慨。
今天,我们重新审视李鸿章的时候,我们不妨用公平、公正的眼光,把李鸿章放在当时那个大背景大环境中去评判。
在这里,我们特别愿意征引著名近代史论家袁伟时先生的新论。
在其所著《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一书中,袁先生专门用两章的篇幅集中讨论了“李鸿章的是是非非”问题,并从下述三方面为李鸿章重新作了历史定位——第一,李鸿章为庸众中的杰士。
晚清统治层从最高统治者至大小官员,总体来看是个平庸的群体。
他们是处于衰败状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产儿,又在腐朽不堪的专利制度制约下活动。
按照19世纪下半叶人类文化已达到的水平去衡量,这批统治者都是知识低下,目前短浅的平庸之辈。
但在激烈的社会震荡中,他们中也分化出一些比较杰出的人物。
李鸿章就是其中的一个。
张之洞、梁启超都认为李氏的见识超出同侪,这个论断是公允的。
但这不等于说,他在一切方面都比大小官员高明。
准确点说,他是甲午战争前为数不多的识见超群的清政府大员之一。
他较早地意识到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局,已经到了非变不可的地步。
1865年他便指出:“书生坐谈误国,可为口叹!且外国猖獗至此,不亟亟焉求富强,中国将何以自立耶!千古变局,庸妄人不知,而秉钧执政亦不知,岂甘视其沈胥耶!”正是基于这种不甘心自己的国家沉沦的自觉,他以推行“自强新政”即洋务运动为己任,而经过锐意考查,有些认识也颇为高明。
精选读书之《李鸿章传》读后感2500字
读书之?李鸿章传?读后感2500字读书之?李鸿章传?读后感2500字心得感想范文:书中开篇第一句开宗明义“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
天下只有庸常之辈既没有骂名,也没有美名,如果有人能让全天下人恨他,那他一定是盖世奸雄;如果有人能让全天下人爱他,那他可算盖世豪杰。
但是,全天下人中,其中庸常之辈占了绝大多数,非常之人不到百分之一,用庸常之辈的标准,来评价非常之人,靠谱吗?所以誉满天下的,未必就不是滥好人;谤满天下的,也未必不是真伟人。
李鸿章近代以来毁誉参半,是大奸雄还是大豪杰暂时不下定论,但是如果要从其本身所处的时代和位置来看,肯定不是庸常之人可以洞察和判断的。
李鸿章是一名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他的一生也是围绕军事战争、政治改良、外交斡旋进行开展的。
一、军事篇李鸿章发迹于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动乱。
清政府自康乾盛世之后,由盛转衰,官逼民反。
1851年,一个普通村民洪秀全在广西揭竿起义,两年多时间,占领了半个中国,1853年,安徽山东一带出现了捻军作乱,清朝开始呈现土崩瓦解的势头。
清政府镇压了10年没有成功,最后重用了曾国藩和李鸿章等人,李鸿章称此时机组建了淮军,最后1864年平定了太平天国以及1865年结束了捻军动乱。
二、政治篇李鸿章现为世间推崇,是因为洋务,但被世人唾弃,也是因为洋务。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太平天国的打击,清朝的一局部官僚开始认识到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
为了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统治,开始学习西方文化及先进的技术。
进行30多年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购置的战船和武器在甲午战争以及以后的八国联军中也被化为灰烬。
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开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梁启超评价李鸿章“不学无术〞,洋务运动中只知道军事,却不知道民政,知道外交,却不知道内政。
同时期欧洲各国改革推陈出新,实行新政,而李鸿章身居高位却不能对上劝说皇帝指挥百官,对下不能号召全民发动群众。
李鸿章传读后感
李鸿章传读后感作者一开始并未直接给李鸿章盖棺定论,而是要读者树立这样一个观念,那就是“其为非常之奸雄与为非常之豪杰姑勿论,而要之其位置行事,必非可以寻常庸人之眼之舌所得烛照而雌黄之者也。
”我个人觉得这个是很有道理的,我们评价一个人并不能单纯的说他是好或者坏,而是应该站在他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所处的位置去看待这个人。
以前在我对李有粗略认识的时候觉得他实在是卖国-贼一个,然而看了此书之后觉得李的内心是爱国的,其爱国主义精神在当时没几个人可以超越。
虽然也知道李也有过错,但是李确实是可称为一代豪杰人物。
一开始李投奔于曾国藩门下,在围剿”义和团”战斗中其军事才能崭露头角,用兵谋定后动,料敌如神,还和曾等人一同建立了淮军和常胜军,且其品德气量也为人所道,故作者评论说:“按此亦李文忠之所以为文也,诏会剿而不欲分人功于垂成,及事定而不怀嫉妒于荐主,其德量有过人者焉。
名下无虚,非苟焉已耳。
”后来又写李兴办洋务,实乃为了救国图存而已。
他所办的洋务,主要在军事和商务两方面。
然最主要的还是军事,他创立北洋水师舰队,成为中国水军的主力。
作者也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代表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就是李“兵事上之声誉终,而外交上之困难起。
”从此李的外交生涯开始,然而这也是他人生的失败之处。
后人多因此事而骂李之卖国,“李鸿章之外交术,在中国诚为第一流矣,而置之世界,则瞠乎其后也。
”虽然李之外交确实不够英明,然而这实在是被-迫无奈之举,要知道“弱国无外交”。
试想当时中国之处境,李之举措实在是迫于无奈,后人也应该可以理解吧。
晚年是李的投闲时代,在朝中没有居其要位,被派去治水,到了“义和团”起,李又被重用。
实在是说明李在当时中国的重要性。
最后作者客观地把李同许多历史名人相比较,李也是有长有短,说明作者治学严谨,也说明李虽为当时英雄,也有缺点。
从中我们可以更加客观的看待李,看待历史。
我对于李的评价是功过参半,但是我还是十分佩服他的。
他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洋务图强,然而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现实。
李鸿章传有感800字
李鸿章传有感800字读李鸿章传有感1作为晚清朝政重臣之一,李鸿章在中国背负的指责和诋毁很多,自我们从中学课本中学到的历史以来,李鸿章这一“卖国贼”的形象就已深入人心。
而众人眼中的李鸿章各不相同,唯有梁任公先生的这本《李鸿章传》最为公正。
这是一个英雄眼中的另一个英雄的形象,梁先生在这本书中这样评价李鸿章:“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而这本书,确实是围绕晚清复杂的政治时局中,李鸿章的功与过来写的。
以李鸿章的学识,虽大权在握,但他的成就也就今天看到的这些,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只知道有军事,而不知道有民政,只知道有外交,而不知道有内治,只知道有朝廷,而不知道还有国民。
这本《李鸿章传》给了我颇多收获。
首先,是梁公治史的态度。
梁启超和李鸿章是政治上的公敌,但作者曾亲口说道:“这书中有不少为他开脱辩护的语言,很多与时下的论调不一致,这完全是因为作史者一定要禀着公平之心来写。
”为自己的敌人写传记,还能脱离世俗的论调,以公允之心来评定,这是一个史家所拥有的胸襟和态度!其次,是获得了对李鸿章接近真实的认识。
从前对他“卖国贼”的认识,在今天读到这本书后,才是真正地把李鸿章放在他所处的时代、政治时局、世界、和周围的人和事中,看到了一个真正的李鸿章。
李鸿章虽饱受国人非议,却被外国人誉为“东方俾斯麦”。
他所犯下的历史过错不少,不学无术,许多“不平等条约”的中方代表,都是他签的字,但我读到的更多是惋惜。
虽对朝廷忠心耿耿却不知体恤百姓,虽从政严谨细心,却不明时局。
总的来说,“李鸿章之遇”之所以“悲”,其根源在于整个民族的落后,而不是他一个人的责任。
梁先生的介绍彻底改变了我先前对李鸿章的认识,由此比较中国近代历史人物,李鸿章确实是伟大的开拓者!读李鸿章传有感2余读任公之《李鸿章传》,感其不幸,痛其衰亡。
然细思其人其事,所以有此悲剧者,乃历史与文化所致也。
放眼全球,中国乃四大古国中唯一文化不断者,其两千余年封建历史之长远,所涉疆域之宽广,无一国可出其右者。
时事所造之才——李鸿章
时事所造之才——李鸿章时事所造之才——李鸿章最近我有幸拜读了梁启超先生的《李鸿章传》。
以前的我对李鸿章是持批判态度的,因为他的避战保船的错误战术,因为他代清帝签署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举动,然而我现在才明白不该为此过分的批判李鸿章,此诚为时代,现状,见识所束。
为此我特别称赞梁启超的真知灼见,他对于李鸿章的客观的评价实可为我们所借鉴。
文章开篇大气论举“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
举天下人而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乎。
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矣乎。
虽然,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论非常人,乌见其可?”直接提出李鸿章非寻常之人,对于其定论不能以寻常人的眼光和见识来区分。
俗话说“盖棺定论”,可此句话于李鸿章确是不见其效的,对于李鸿章的探讨到现在还在继续,誉之者达其极点,毁之者亦达其极点:故于现在梁启超著此书来为李鸿章的一生做出客观的书写,并提出李鸿章非以寻常庸俗人之眼之舌所得烛照而雌黄之者也。
梁启超在书中提出了个人对于李鸿章的看法和态度: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足以见证对于一个李鸿章算是一个时代的将才,一个时代的枭雄,但是对于李确是一个悲剧的人生虽然一直是位居高位,但却为时代见解所束缚,为慈禧强权所怔威,对于其洋务运动的惨淡收场,对于其船舰于黄海海战的全军覆没,都是让我们不慎唏嘘,一个向先进时代进军的人物为什么会失败,终是为时代所束,还是自身害怕不敢像大师前行,在正统教材中身背“软弱”“卖国贼”,“刽子手”恶名的李鸿章,在西方却有“东方斯麦”的美誉,这种差异可能更有东西文化观念不同和政治需要的因素。
为此我继续阅读了下去。
文中接下来提出了李鸿章之位置,李鸿章未达以前及其时中国之形势,兵家之李鸿章,洋务时代之李鸿章,中日战争之李鸿章,外交家之李鸿章,投闲时代之李鸿章,李鸿章之末路等章节。
纵观李鸿章得意于淮军也失意于淮军。
在**,同治年间,李鸿章受曾国潘之托,回乡建立有别于八旗而效仿湘军的淮军,作为李鸿章得意的淮军,,在剿灭太平天国,捻军的军事行动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也由此为李鸿章奠定了其飞黄腾达的官宦生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常人之奸雄,非常人之豪杰
——读《李鸿章传》有感
既平大难,独主国事数十年,内政外交,常以一身当其冲,国家倚为重轻,名满全球,中外震仰,近世所未有也。
生平以天下为己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惟才气自喜,好以利禄驱众,志节之士多不乐为用,缓急莫恃,卒致败误。
疑谤之起,抑岂无因哉?——《清史稿·李鸿章传》
李鸿章是千百人中难遇的非同寻常之人,谥号“文忠”二字是当世人对他一生功过的评定,虽非“文正”,但“文忠”也是对其的肯定。
他确是几千年来中国历史上一重要人物,这是毋庸置疑的,同时李鸿章也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史上一重要人物,这也是人们所信服的。
而他究竟是非常之奸雄与为非常之豪杰,很难说定。
人们通常所说的李鸿章的主要功绩不外乎是平定太平天国,平定捻军叛乱,但依俾斯麦之见:“为保全一家的利益而自相残杀,是欧洲人不赞赏的做法。
”李鸿章平定叛乱不过是兄弟之间同室操戈,自相鱼肉而兄长得胜罢了。
我所认为李鸿章的功绩可为军事上,外交上,洋务上三方面。
军事上,李鸿章作为一个军事家,最著名的便是建立淮军。
淮军初建之时仅有六千余人,而之后便扩充至一百零四营,五万余人,淮军虽承袭湘军勇营制度,但训练用洋操,兵器为洋器,并聘有西洋军官为教习,这和当年湘军用土法土器与由书生自任教练迥然
有别,是中国军队近代化的开端。
但淮军并未完全改变勇营旧制,因而体制本身存在种种矛盾和弊端。
淮军主要是平定捻军、苏南,镇南关大捷,基隆大捷,镇南保卫战,黄海战役,威海卫之战,李鸿章便凭借淮军势力之起掌握了经济,军事,外交的大权,成为了晚清政局的重要人物。
李鸿章在国外享有很大声誉是因为外交,但是中国人对李鸿章的不满、诽谤也是因为外交。
李鸿章一生签订了三十多个条约,基本是均是不平等条约。
但这样的李鸿章却说出了:“如果我丢了性命而有能利于国家,我也在所不辞!”能说出这般具有慷慨忠愤的话,李鸿章不愧为非常之豪杰!
因为李鸿章知道当时的清政府混乱不堪,若没有一人站出来与西方谈判,后果不堪设想,李合肥就这样顶着骂名,承担着重任与列强签订一个又一个令李鸿章自己都感到羞耻的条约。
人们认为李鸿章是卖国贼,为了自己利益出卖国家,但他们可曾想过李鸿章若是心甘情愿地签约,又怎会在俾斯麦面前说出自己心中的气闷不快与牢骚忧郁呢?当时的人们只是因国家而悲愤担忧,痛恨和列强往来的行为,将心中的怨念,不满迁怒于李鸿章一人身上,图一时的口舌之快罢了。
但试问,若没有李鸿章所谓的卖国交易,百姓能较为安稳地生活吗?若批判李鸿章之人与他交换立场,他们能够保证自己会比李鸿章做得出色吗?李鸿章心中一直堆积着无奈与忧愁,这些批判者有替这为国操尽了心的李鸿章想过吗?李鸿章有一首临终诗:“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
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
再来看看洋务时期的李鸿章:
李鸿章因为洋务被人唾骂,又受人崇拜;受人指责,又让人惋惜。
李鸿章是洋务派中最为出色之人,可是中国的洋务道路却没有外国那般顺利。
洋务派之所以失败原因有许多: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百般阻挠洋务运动的开展,然而洋务派自身也有不少缺点,他们缺乏领导核心,缺乏远见卓识,只知洋务,而不懂国家事务,只效仿军事经济上却没有从根源出发——改变封建腐朽落后的政治制度,因此洋务派所作所为只能促进近代中国的工业化发展,却根本谈不上救国救民。
怎料李鸿章苦心经营的部队却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毁于一旦,但他确实在洋务上为中国做出了不少贡献,建立新式军队,新式学校,遣送赴美留学生,创办了像开平煤矿,江南制造总局等企业。
洋务运动不仅促进了工业化发展,还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这与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等洋务派的努力分不开。
不仅是中国在当代所孕育的最伟大的人物,而且综合各方面的才能来说,他是全世界在上一世纪中最为独特的人物。
以文人来说,他也有不少才华,作为军事家,在许多重要战役中为国家做出了贡献,作为政治家,为中国提供了不少优良设施,若没有洋务运动中的赴美留学生,中国就会损失多少个詹天佑这样的人才!作为外交家,能使列强非李鸿章不见,被美国誉为中国的俾
斯麦,李鸿章还是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在李鸿章去世后,日本报纸发表文章这样说道:“支那之名人物李鸿章逝,东洋之政局,自此不免有寂寞,不独为清廷起乔雕柱折之感而已。
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
”西方对李鸿章的评价甚高,的确,他在朝中的势力,地位全凭自身努力得来的,在文武百官中确实具有一般人没有的见识气魄,李鸿章的眼光,就连先辈曾国藩都要差上几分,更不用说左宗棠,曾国荃了。
像李鸿章这样的人,不能不称他为英雄。
但梁启超说:“虽然,他是时事造就的英雄,而不是造势时的英雄。
”他有才能却无学识;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报国之心,却只能在千疮百孔的清廷上尽力弥补缺漏;在朝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却到最后只是苟且偷安的活着;虽为国为民,却遭到世人唾骂;虽揽下不少责任,却没有福泽百姓,改变中国命运。
中国在他成功之时将他推向世界,一直以中国之英雄予以标榜,导致西方出现只之李鸿章而不知中国的荒唐情况,可是当时愚昧的清人根本不知李鸿章只适合成为那个时代中国的英雄,他的成功与失败都只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梁启超为中国感叹,被称之为英雄之人若只有李鸿章之辈,一想起中国的前途,不禁使人毛骨悚然,不知路在何方,何为归处?
我想这便是李鸿章被世人敬其才,惜其识,悲其遇的再好不过的理由了。
既平大难,独主国事数十年,内政外交,常以一身当其冲,
国家倚为重轻,名满全球,中外震仰,近世所未有也。
生平以天下为己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惟才气自喜,好以利禄驱众,志节之士多不乐为用,缓急莫恃,卒致败误。
疑谤之起,抑岂无因哉?——《清史稿·李鸿章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