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控制水平对神经源性肺水肿伴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脉搏指示连续
危重患者血糖管理目标
危重患者血糖管理目标
危重患者的血糖管理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血糖水平的控制对于危重患者的生存和康复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危重患者的血糖管理目标是保持血糖水平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以避免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的情况。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对于危重患者来说,血糖管理的目标范围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的目标范围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一般来说,国际指南建议将危重患者的血糖控制在7.8mmol/L以下,但也要避免出现低血糖的情况。
其次,危重患者的血糖管理目标还需要考虑到患者的基础疾病和并发症情况。
例如,对于有糖尿病的危重患者,血糖管理目标可能需要更为严格,以避免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而对于没有糖尿病的危重患者,血糖管理目标可能相对灵活一些,但仍需密切监测和调整。
此外,危重患者的血糖管理还需要考虑到患者的营养状态、肾功能、心血管状况等因素。
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到血糖的代谢和调节,因此在制定血糖管理目标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总之,危重患者的血糖管理目标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需要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制定。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的血糖水平能够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生存。
脑出血术后血糖和入院应激性高血糖的差别与病人预后的关系研究
脑出血术后血糖和入院应激性高血糖的差别与病人预后的关系研究万娜萨;张伟【期刊名称】《蚌埠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42)011【摘要】目的:比较脑出血术后血糖和入院应激性高血糖的差别与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脑出血后24 h内入住医院神经外科,入院时检测发生应激性高血糖,并经过手术治疗的病人,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在入院时和手术后发生的应激性高血糖的差别、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的差别,并比较入院时与手术后的应激性高血糖的高低对其死亡率的影响.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入院时的应激性高血糖值分别为(14.27±2.56)mmol/L、(13.23±3.18)mmol/L,APACHEⅡ评分分别为(21.22±3.35)分、(20.65±4.23)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应激性高血糖值分别为(10.56±1.32)mmol/L、(16.88±2.46)mmol/L,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9.69±4.16)分、(28.92±4.73)分,死亡组均高于存活组(P<0.01).手术后血糖降低组病人的死亡率3.88%,明显低于手术后血糖升高组的86.67%(P<0.01).结论:脑出血并发应激性高血糖,手术后比入院时增高的病人死亡率高.【总页数】3页(P1531-1533)【作者】万娜萨;张伟【作者单位】淮南联合大学医学院,安徽淮南232038;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32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4【相关文献】1.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应激性高血糖水平对预后的影响 [J], 张静;付超;佘亚辉;孙峰;张永娟;董松武2.不同血糖控制水平与ICU危重症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预后的关系研究 [J], 张永根;贺文成;杜娜3.不同血糖控制方案对脑出血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预后及血糖的影响 [J], 杨伟杰;李小悦;宋刚4.入院应激性高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对行PCI治疗后糖尿病合并STEMI病人左心室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J], 周鹏;董金永5.入院应激性高血糖联合糖化血红蛋白对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后中长期临床预后的影响 [J], 彭凌云;刘安康;丁怀胜;王惠;李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糖控制的四个指标
血糖控制的四个指标
王佳健
【期刊名称】《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年(卷),期】2022()8
【摘要】糖代谢紊乱相关疾病检测指标是实验诊断的重要技术措施,血糖水平和临床症状相结合能对糖尿病进行诊断。
高血糖和低血糖都是比较严重的糖代谢紊乱性疾病,需要及时通过相应的治疗方法来使血糖恢复正常水平,但是由于血糖水平非常容易波动,所以应当定期进行血糖监测,以防止血糖波动过大,对患者身体造成伤害,患者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监测血糖,包括临床实验室检测血糖、血糖调节物、糖化蛋白以及并发症相关的其他代谢产物等.
【总页数】2页(P35-36)
【作者】王佳健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
【相关文献】
1.血糖控制水平对神经源性肺水肿伴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指标的影响
2.二甲双胍联合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率、血糖相关指标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的影响
3.药学服务对于社区多药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与血糖指标的影响
4.探讨药学服务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各项血糖控制
指标、用药依从性、不良反应的影响分析5.利拉鲁肽与格列美脲对胰岛素控制血糖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胰岛功能及下肢血管功能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危重患者的血糖控
靶器官对胰岛素的反应性降低, 增加胰岛素用量也不能达到最 大效应
靶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及反 应性均降低
机体胰岛素抵抗
糖皮质激素、 生长激素、 胰 高血糖素等可以使胰岛素受体 数目下调或受体结构改变
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通过降 低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内在活性 而降低脂肪细胞对糖的摄取
儿茶酚胺还可以抑制糖诱导的 胰岛素释放,导致机体产生高血 糖
6.1~12.2
2u iv Bolus, 2u/h 泵入维持
12.2~15.9
4u iv Bolus, 4u/h 泵入维持
15.9~33.3
6u iv Bolus, 4u/h 泵入维持
>33.3
10u iv Bolus, 6u/h 泵入维持
一、初始剂量:
ICU应用短效胰岛素控制血糖水平指南
二、胰岛素泵入维持剂量的调整
强化胰岛素的作用机制
胰岛素可以减轻组织的蛋白丢失和缺 血性损伤,还可以使能量的产生增加、 刺激必需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合成,抑 制蛋白质的分解和芳香氨基酸的释放, 降低应激状态下的高分解代谢和蛋白 丢失,改善机体的氮平衡
试验证明,在住院的糖尿病患 者中依靠糖尿病管理队伍严格 管理血糖,不仅能成功地改善 血糖水平,还可减少住院天数 并显著降低患者的再住院率
一些使毛细血管血糖测定不准确的特殊情况
休克,低氧血症,脱水 红细胞压积增大 胆红素,甘油三酯升高 某些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多巴胺, 水杨酸盐)
加强皮肤护理!!!
谢谢大家!
应激反应中细胞因子对胰岛素的抵抗
研究发现,应激反-α能抑 制脂肪细胞的信号传导和胰岛素介导 的糖摄取,并能抑制胰岛素受体自身磷 酸化及受体底物-1的磷酸化。
细胞因子如IL-1、IL-6、TNF-β和干扰 素等已有证据表明也可以引起胰岛素 介导的受体底物-1磷酸化的降低
危重患者的血糖控制(一)
危重患者的血糖控制(一)危重患者的血糖控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糖尿病的高发率增长,危重患者的血糖控制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血糖控制对于危重患者的恢复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医护人员需要积极采取措施来控制血糖水平,维持血糖平稳的状态。
本文将通过深入探讨危重患者的血糖控制策略来为医护人员提供支持和指导。
一、血糖监测在进行血糖控制之前,医护人员需要对危重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监测,以了解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常见的血糖监测方法包括静脉血糖监测和穿刺式连续血糖监测,其中后者的优点在于可以连续监测,更加准确。
二、血糖控制策略血糖控制有许多策略,根据危重患者个体差异、病情严重程度、治疗目的等不同情况,医护人员可以选择针对性的控制策略,包括以下几种: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血糖控制的主要手段之一,危重患者一般会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等药物来控制血糖。
在使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药物用量和时间的合理控制,以避免副作用和不必要的风险。
2. 饮食控制饮食控制是一个很有效的控制血糖的方法,在控制病人饮食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过度饥饿,防止低血糖发生。
同时也需要避免高糖和高脂肪饮食。
3. 运动控制运动控制可以帮助危重患者控制血糖,而且对于病人的恢复也有积极作用。
但是,危重患者的活动量通常较小,运动控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避免过度运动导致血糖过低。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血糖控制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 观察病情变化危重患者的病情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需要医护人员24小时观察病人的情况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避免药物副作用药物治疗是很好的血糖控制策略,但是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特别是药物过量可能会导致低血糖等不良反应。
3. 技术操作规范在进行血糖监测和药物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技术操作规范,确保操作无误,减少风险。
4. 防止感染危重患者容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需要医护人员注意细节,防止感染发生,避免给患者带来更大的风险。
ICU患者的血糖控制与监测
ICU患者的血糖控制与监测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患者的血糖控制和监测是至关重要的。
高血糖与不良的临床预后密切相关,并且在ICU期间,患者因为各种原因更容易出现血糖异常。
因此,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监测和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对于确保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1. 患者监测在ICU中,患者的血糖水平需要密切监测。
常用的监测手段包括血糖仪、连续血糖监测系统、定时采血等方法。
血糖仪是最为常见和便捷的监测工具之一,通过简单的检测过程可以迅速得出血糖水平结果。
连续血糖监测系统则可以连续地监测血糖水平,并通过无线传输数据,便于医护人员实时观察和调整治疗方案。
定时采血则是一种更为传统的监测方式,可以得到准确的血糖水平数值,但操作较复杂。
2. 血糖调控ICU患者的血糖调控需根据个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
一般来说,对于非糖尿病患者,目标是维持血糖水平在110-150 mg/dL范围内,而对于已经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则需要根据其病情及内外分泌状态进行相应的调整。
血糖调控包括静脉血糖控制和胰岛素治疗两个方面。
静脉血糖控制主要通过限制葡萄糖的摄入来实现。
在ICU中,高营养支持是常见的治疗手段,但需要注意葡萄糖的摄入量和速率,避免引起血糖急剧升高。
营养师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和代谢需求来调整葡萄糖的输注量。
胰岛素治疗是控制ICU患者血糖的关键手段之一。
胰岛素可以通过促使葡萄糖进入细胞,降低血糖水平。
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连续静脉滴注或予以剂量化胰岛素注射。
剂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营养状态和胰岛素敏感性等因素综合考虑。
3. 监测与干预除了常规监测和调控之外,ICU患者的血糖控制还需要加强监测和及时干预。
一旦发现血糖异常,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
例如,如果发现血糖水平过高,即超过目标范围,可以适量增加胰岛素剂量。
相反,如果血糖水平过低,即低于目标范围,可减少或停止胰岛素的使用,并适量提供葡萄糖补充。
此外,ICU患者的营养状况也需要被重视。
适当控制危重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水平对预后的影响
patients忉.N.Eng
J
Med,2001,345(19):
cs_re
【3]Or ford NR.Intensive imulin therapy in septic shock叨.Crlt Resusc.2006.8(1):230-234.
[4]Charles Vega,Laurie Barclay.New guidelines address treatment of
文章编号:100鲫979(2011)16-0139--02
201
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指由于脑供血障碍引起相应神经精神症 状的一组疾病。临床上常见的类型有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短暂性 脑缺血发作和腔隙性脑梗死。我国现存脑血管病患者700余万 人,其中约80~85%为缺血性脑卒中IlI。脑血管病的高发病率、高病 死率和高病残率,给社会和众多患者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巨 大的痛苦,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一位原因。现对缺血性脑卒 中的危险因素进行概述,以期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l高血压 高血压是卒中的首要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刺激破坏了血管 内皮的屏障功能,脂质过度溢出启动了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导致 大动脉管壁增厚,中膜成份的硬度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 后形成的栓子或碎片闭塞颅内动脉导致卒中的发生。降压目标一 般应≤140/90mmHg。 2生活习惯、社会环境 吸烟和酗酒:吸烟可使血液的黏滞性增高,动脉管壁受到损 伤,血小板大量聚集,加速动脉硬化。长期吸烟可能是青年缺血性 脑卒中患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大量饮酒会升高血压,损伤血 管内皮细胞膜,引起颅内深穿支血管内膜纤维素样坏死或玻璃样 变,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性格和情绪:来自北京大学心理系的一组资料表明,脑血管 病患者的行为类型以A型为主。还发现A型行为与脑血管病传 统的危险因素相关,如高脂血、高血压史、吸烟、嗜盐、中风家族史 等危险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尤其与高脂血、高血压的相关性更 为重要圆。 3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在高血糖 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数量增多,血小板黏附、聚集 功能增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脂质形成等多种病理因素共同 作用。最后导致卒中的发生。在严格控制血糖、血压的基础上联合 他汀类药物可能会降低脑卒中发生的风险。 4颈内动脉夹层分离
ICU护理中的血糖控制和糖病管理
ICU护理中的血糖控制和糖病管理在ICU护理中,血糖控制和糖尿病管理是至关重要的方面。
由于ICU患者的特殊情况,如手术后状态、感染、重症创伤等,他们更容易出现高血糖、低血糖和糖尿病并发症。
因此,确保患者的血糖水平稳定在合理范围内,对于优化其康复和治疗结果非常重要。
血糖控制是指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内的过程。
在ICU环境下,血糖控制的目标是保持血糖水平在4.4-8.0mmol/L之间,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实施有效的血糖监测和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首先,血糖监测是血糖控制的基础。
在ICU中,我们采用连续血糖监测系统(CGMS)或传统血糖监测仪器来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
CGMS能提供连续的血糖数据,并且能够及时发现血糖波动的变化。
传统血糖监测仪器适用于需要频繁监测的患者。
无论使用何种监测方式,都需要保持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以确保血糖数据的准确性。
其次,针对高血糖患者,我们需要实施及时的胰岛素治疗。
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性,我们可以使用连续胰岛素输注(CII)或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DI)的方式来进行治疗。
CII适用于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通过持续输注胰岛素,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
MDI适用于血糖波动相对较小的患者,通过每天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剂量,以满足血糖控制的目标。
另外,低血糖也是ICU患者面临的风险之一。
低血糖可能导致意识状态改变、神经系统损伤等严重后果。
为避免低血糖的发生,我们需要避免快速过渡的血糖控制方法,如严格控制胰岛素剂量和输注速率。
此外,我们还需要监测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并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适当的血糖调整。
对于无法经口进食的患者,我们需要通过静脉途径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以满足患者的能量需求和血糖控制的需要。
除了血糖控制之外,糖尿病管理也是ICU护理中的重要环节。
对于已知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风险患者,我们需要在ICU期间继续管理其糖尿病。
ICU患者的血糖管理与监测
ICU患者的血糖管理与监测血糖管理与监测对于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在ICU内,患者的病情可能非常复杂,需要密切的监测和及时的干预。
本文将探讨ICU患者的血糖管理与监测,以及相关的技术和挑战。
一、ICU患者的血糖管理ICU患者的血糖管理旨在维持血糖水平在合理范围内,避免高血糖和低血糖的发生。
高血糖可能导致感染、器官功能损伤和其他不良后果,而低血糖则可能引发脑功能障碍、神经系统症状等。
1. 血糖目标对于ICU患者,血糖目标的设定可能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通常情况下,血糖目标范围可以设置在6.1-10.0 mmol/L。
对于某些特殊患者,如老年人、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等,血糖目标可以适当放宽。
2. 药物治疗血糖管理的方式主要包括静脉输注胰岛素和亮氨酸类胰岛素促泌剂。
胰岛素的使用应在严密监测下进行,避免发生低血糖。
此外,还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血糖水平来调整胰岛素的剂量。
3. 膳食控制ICU患者的膳食控制应以个体化为基础,根据患者的能量需求和血糖控制的目标来调整。
通常情况下,应提供适量、均衡的营养,并根据需要补充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二、ICU患者的血糖监测血糖监测是血糖管理的基础,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血糖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 血糖监测技术血糖监测的常用技术包括血糖仪、连续血糖监测系统(CGM)和动态血糖监测系统(DGM)。
血糖仪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测定血糖水平。
CGM可以连续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并提供实时数据和波形图,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血糖变化趋势。
DGM结合了连续血糖监测和胰岛素泵,可以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和治疗。
2. 血糖监测频率ICU患者的血糖监测应该是持续的,且频率可能需要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调整。
通常情况下,可以每2-4小时进行一次血糖监测。
对于血糖控制较为稳定的患者,监测频率可以适度减少。
三、ICU患者血糖管理的挑战ICU患者的血糖管理面临一些特殊的挑战,需要医护人员密切关注和及时干预。
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中的临床意义
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中的临床意义
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控制血糖水平可以减轻病情的严重程度,降低并发症的风险,改善患者的预后。
在ICU重症护理中,患者常常面临身体的应激状态,如手术、外伤、感染等。
这些应激状态会导致患者体内激素分泌增加,血糖升高。
高血糖状态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减弱免疫功能、延长住院时间。
通过控制血糖水平可以改善患者的病情,并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目前ICU中一般采用的血糖控制策略是维持一个适当的血糖范围,一般为目标血糖在6.1-10.0 mmol/L之间。
如果血糖水平过高,可以通过静脉输注胰岛素来降低血糖;如果血糖水平过低,则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来提高血糖。
血糖监测应进行常规,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监测,以及必要时的连续血糖监测。
1. 减轻炎症反应:高血糖状态会引起全身炎症反应,增加白细胞活性,产生更多的炎症介质,这会导致炎症反应的加重。
而控制血糖水平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改善患者的病情。
2. 减少感染风险:高血糖状态会影响免疫功能,减弱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容易导致感染的发生。
控制血糖水平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感染的风险。
3. 促进创面愈合:高血糖状态会抑制创伤创面的愈合过程。
控制血糖水平可以促进创面愈合,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4. 预防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F):高血糖状态会使各个器官的功能受损,容易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
控制血糖水平可以降低MOF的风险,改善患者的预后。
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中的临床意义
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中的临床意义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ICU中,血糖控制与患者的临床预后密切相关。
以下将从缓解炎症反应、减少感染风险、促进创面愈合、减少器官功能紊乱以及降低死亡率几个方面来阐述。
血糖控制可以缓解炎症反应。
在ICU中,患者常常处于应激状态,身体会释放出大量的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
这些激素会导致血糖升高,而高血糖又会进一步刺激炎症反应,形成恶性循环。
通过控制血糖水平,可以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达到缓解炎症反应的目的。
血糖控制可以减少感染风险。
高血糖会降低患者的免疫功能,使其更容易受到感染的侵袭。
特别是在ICU中,患者的免疫系统已经严重受损,容易发生感染。
通过控制血糖水平,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增强对感染的抵抗能力。
血糖控制还可以促进创面愈合。
高血糖会干扰创面的愈合过程,延缓伤口愈合时间,并增加感染的风险。
通过控制血糖水平,可以加快创面愈合速度,减少感染的发生。
血糖控制对于减少器官功能紊乱也有帮助。
高血糖会引起内源性毒素释放,增加器官损伤的风险。
高血糖还会诱导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导致微循环障碍。
通过控制血糖水平,可以减少内源性毒素的释放,保护器官功能,维持正常的微循环。
血糖控制可以降低ICU患者的死亡率。
有研究表明,将ICU中患者的血糖控制在4.4-6.1mmol/L范围内,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这是因为高血糖会引起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功能损伤等,而且高血糖还会导致全身营养代谢紊乱,使患者的恢复变得困难。
通过血糖控制可以降低这些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血糖控制水平对ICU重症感染患者hs-CRP、HMGB1、IL-6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年3月第6卷第8期临床医学DOI :10.19347/ki.2096-1413.202108032作者简介:史为涛(1985-),男,汉族,江苏徐州人,主治医师,硕士。
研究方向:危重症疾病的诊疗。
*通讯作者:赵玉良,E -mail :ylzhao2006@.血糖控制水平对ICU 重症感染患者hs-CRP 、HMGB1、IL-6水平及预后的影响史为涛,赵玉良*,曹广科(中国矿业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徐州,221000)摘要:目的探讨血糖控制水平对ICU 重症感染患者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6月我院ICU 收治的171例重症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Ⅰ组、Ⅱ组、Ⅲ组,每组57例。
三组均采用静脉胰岛素泵入的方法控制血糖,Ⅰ组、Ⅱ组、Ⅲ组血糖水平分别控制在7.8~10.0、6.1~7.7、4.4~6.0mmol/L 。
比较三组患者入住ICU 第1、3、6天的WBC 计数、乳酸(LAC )、hs-CRP 、HMGB1、IL-6水平、APACHE Ⅱ评分及预后指标。
结果入住ICU 第1、3、6天,三组WBC 计数、LAC 水平无显著差异(P >0.05);入住ICU 第6天,Ⅱ组、Ⅲ组APACHE Ⅱ评分均低于Ⅰ组(P <0.05)。
入住ICU 第1天,三组hs-CRP 、HMGB1、IL-6水平无显著差异(P >0.05);入住ICU 第3天,Ⅱ组、Ⅲ组hs-CRP 水平均低于Ⅰ组,且Ⅲ组hs-CRP 水平低于Ⅱ组(P <0.05);入住ICU 第6天,Ⅱ组、Ⅲ组HMGB1、IL-6水平均低于Ⅰ组(P <0.05)。
三组28d 病死率、MODS 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 >0.05);Ⅰ组、Ⅲ组ICU 住院时间均长于Ⅱ组(P <0.01);Ⅱ组、Ⅲ组抗生素应用时间均短于Ⅰ组(P <0.01);Ⅲ组低血糖发生率高于Ⅰ组(P <0.05)。
血糖监护报警设置相关内容
血糖监护报警设置相关内容1. 引言血糖监护报警设置是指针对糖尿病患者,根据其个体差异和需求,通过监测血糖水平的设备,设置相应的报警规则和参数,以便及时提醒患者或医护人员,确保患者的血糖控制和安全。
本文档旨在介绍血糖监护报警设置的相关内容。
2. 报警规则血糖监护报警设置的规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基准血糖值根据病情及医生的建议,可设置患者的基准血糖值范围。
当血糖值超出该范围时,设备将触发报警。
2.2 快速上升或下降设备可以设置快速上升或下降的阈值。
当血糖值在一定时间内快速上升或下降到达设定的阈值时,系统将发出报警信号。
2.3 连续高低血糖监护设备还可设定连续高血糖或低血糖持续时间的阈值。
当血糖值连续超过设定的时间阈值时,设备将发出报警。
2.4 血糖变异性血糖变异性指血糖水平的波动程度,监护设备可以设置血糖波动的幅度阈值。
当血糖波动超出设定的幅度阈值时,系统将触发报警。
3. 报警参数设置针对不同的患者,监护设备允许个性化的报警参数设置。
例如,可以设置报警方式(声音、震动、亮屏)、报警强度(高、中、低)等。
患者根据自身需求和喜好,可以灵活调整这些参数。
4. 报警过程当监护设备触发报警时,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报警过程:4.1 报警信号监护设备将发出声音、震动或亮屏等报警信号,以及显示触发报警的相关信息,如血糖值、报警类型等。
4.2 报警通知监护设备可以通过手机应用、蓝牙设备或者云平台,将报警信息发送给患者或医护人员,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5. 报警记录和分析监护设备可以记录患者的报警记录,包括报警时间、血糖值、报警原因等。
通过对这些记录的分析,可以帮助患者和医护人员了解血糖控制的情况,以便调整治疗方案和生活惯。
6. 总结血糖监护报警设置是糖尿病患者管理血糖的重要工具,通过合理的报警规则和参数设置,可以提醒患者或医护人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患者的血糖控制和安全。
患者应根据自身需求和医生建议,合理设置报警参数,并及时关注监护设备的报警记录和分析情况,以便调整治疗方案和生活方式。
重症监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控制的护理效果观察
重症监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控制的护理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究应激性高血糖重症监护患者血糖控制的有效护理措施。
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00例应激性高血压重症监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ICU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处理的基础上,联合进行血糖控制方法来进行护理。
在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并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数据进行比对。
结果:对于接受了常规护理联合血糖控制护理的患者,其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只接受了传统护理模式的对照组患者,同时,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在进行不同模式的护理之后,对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在血糖水平之间存在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合并有应激性高血糖的重症监护患者,通过在对患者进行基础疾病的护理时联合应用血糖高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避免患者因一过性血糖升高造成多器官受损,为后续的基础疾病治疗打下基础。
关键词:重症监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血糖控制护理对于ICU病房的患者来说,由于基础疾病较重,因此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的可能性较之于普通病房的患者更多,而一过性的高血糖会造成患者出现肝、肾、脑等多器官功能受损,同时也会导致患者出现眼底出血性病变等,不仅对患者的机体造成更加严重的损伤,也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后续治疗,因此,对出现了应激性高血糖的重症监护患者采取联合护理的方法进行基础疾病护理以及血糖控制护理,已经逐渐成为了近些年来我国医院重症医学科护理部的共识。
我院也开展了针对出现了应激性高血糖重症监护患者的血糖控制护理相关研究,现将本次研究结果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出现了应激性高血压的重症监护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统计学的方法把这100例重症监护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
严格血糖控制对危重症炎症与免疫状态的影响
严格血糖控制对危重症炎症与免疫状态的影响摘要:目的:了解感染、创伤等应激反应后重症病人的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C反应蛋白(血清CRP)、外周血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与应激性高血糖的关系;探讨分析强化胰岛素对重症病人体内的免疫状态与炎症反应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42例中心ICU收治的重症病人,分为3组,每组14人;对照组(目标血糖9.99到11.20mmol/L),血糖控制1组(目标血糖6.77到8.22mmol/L),血糖控制2组(目标血糖4.22到6.22mmol/L);之后的第1、5、8天测定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C反应蛋白(血清CRP)、外周血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动态变化[1]。
结果:经过检查,3组病人的MIF、血清CRP、IL-6都明显升高,HLA-DR降低与血糖水平呈负相关(P<0.05),CRP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P<0.05),MIF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经过强化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控制组与对照组相比,MIF的下降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HLA-DR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L-6和血清CRP水平在一周后明显下降(P<0.05)。
结论:严格对血糖进行控制如强化胰岛素进行治疗有利于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HLA-DR的表达,从而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下调危重症病人机体内的炎症反应,提高其免疫能力。
关键词:严格血糖控制;危重炎症;免疫状态;强化胰岛素治疗;应激性高血糖在出现严重创伤、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死、感染性休克等多种因素的强烈刺激下,炎性介质释放过度和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造成机体物质和能量代谢异常,出现血糖升高为主的糖代谢紊乱现象[1]。
应激性高血糖是机体应对应激状态重要的临床表现之一,血糖水平如果持续时间过长或者过高都有可能导致高渗血症的出现,从而导致脱水、多尿、酸碱及电解质平衡紊乱甚至损伤中枢神经系统。
血糖控制水平对神经源性肺水肿伴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指标的影响
血糖控制水平对神经源性肺水肿伴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指标的影响沈锷【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血糖控制对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NPE)伴应激性高血糖(stress hyperglycemia,SHG)患者的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监测主要指标的影响,评价血糖控制对NPE伴SHG患者肺水变化及预后的意义。
[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对51例NPE伴SHG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6例),以持续胰岛素静脉微泵输注治疗方案控制血糖于4.4~8.3 mmol·L-1;对照组(25例),控制血糖于10.0~11.1mmol·L-1,两组其他常规治疗相同。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开始3d的CI、ITBVI、GEDVI、EVLWI、PVPI、CVP等PiCCO监测指标,血糖与ITBVI、GEDVI、EVLWI、CVP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患者结局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两组的血糖、EVLWI及APACHE Ⅱ评分变化。
[结果]研究组CI与氧合指数(PaO2/FiO2)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TBVI、EVLWI、PVP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1);血糖与EVLWI呈显著正相关(r=0.68,P<0.001),与PVPI、ITBVI呈显著正相关(r=0.64,P<0.001,r=0.52、P<0.05),而与GEDVI、CVP无显著相关性(r=0.17,P>0.05,r=0.20,P>0.05);血糖与PaO2/FiO2呈显著负相关(r=-0.57、P<0.05)。
死亡组血糖、EVLWI水平、APACHE Ⅱ评分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肺炎血糖控制目标
肺炎血糖控制目标肺炎是一种常见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对于患有肺炎的患者,尤其是同时伴有糖尿病的患者,控制血糖至关重要。
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促进肺炎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那么,对于肺炎患者,血糖控制在什么范围内才是理想的目标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血糖控制的一般标准。
在正常情况下,空腹血糖一般应控制在 39 61mmol/L 之间,餐后 2 小时血糖应小于 78mmol/L。
然而,对于肺炎患者,这些标准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对于轻症肺炎患者,如果他们平时血糖控制良好,没有其他严重的并发症,那么可以尽量将血糖控制在接近正常范围。
空腹血糖可控制在 61 70mmol/L 之间,餐后 2 小时血糖控制在 78 100mmol/L 之间。
这样的控制目标既能保证血糖不至于过高影响肺炎的恢复,又能避免血糖过低导致低血糖反应。
但对于重症肺炎患者,情况则要复杂得多。
由于重症肺炎可能会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导致血糖升高。
同时,患者的病情严重,身体代谢紊乱,此时过于严格地控制血糖可能会带来不良后果。
在这种情况下,血糖控制目标可以适当放宽。
空腹血糖控制在 78 100mmol/L 之间,餐后 2 小时血糖控制在 100 139mmol/L 之间。
这样可以保证身体有足够的能量来对抗疾病,避免因血糖过低而影响重要脏器的功能。
为什么肺炎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需要特殊考虑呢?这是因为肺炎会对身体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一方面,炎症反应会导致体内的应激激素释放增加,如皮质醇、儿茶酚胺等,这些激素会促使血糖升高。
另一方面,肺炎可能会影响患者的饮食和活动,导致能量摄入不足和消耗增加。
如果此时过于严格地控制血糖,可能会使身体处于能量缺乏的状态,影响免疫功能和组织修复。
此外,血糖控制的方法也很重要。
对于肺炎患者,饮食控制是基础。
由于患病期间患者的食欲可能会受到影响,所以要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可以选择高纤维、低糖、低脂的食物,如蔬菜、瘦肉、鱼类等。
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中的临床意义
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中的临床意义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ICU是指重症监护室,是医院中专门用于治疗危重病人的部门。
在ICU中,病人常常需要接受复杂的治疗和监测,在这个过程中,控制血糖水平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ICU病人的高血糖是一种常见的情况,它与多种因素相关,如应激反应、机体炎症反应和药物治疗等。
高血糖不仅影响机体的糖代谢和内分泌系统的平衡,还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和产生内源性胰岛素分泌不足等并发症。
这些并发症包括免疫功能低下、感染、肾功能损害和心血管疾病等。
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对于ICU病人的康复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血糖控制的目标是维持血糖水平在适宜范围内,以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ICU病人的血糖目标通常为血糖水平在80-140 mg/dL之间。
对于糖尿病病人,在ICU中的血糖控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血糖控制的方法包括口服药物和胰岛素治疗。
对于ICU病人来说,胰岛素治疗是一种更常见的方法,因为它可以更精确地控制血糖水平。
胰岛素治疗需要密切监测血糖水平,通常通过持续静脉输注来实现。
胰岛素的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营养摄入和临床情况进行调整。
1. 减少心血管疾病和感染的风险:高血糖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感染的风险。
控制血糖水平可以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高病人的预后。
2. 保护器官功能:高血糖会导致器官功能受损,如肾功能损害和肺损伤等。
血糖控制可以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3. 提高治疗效果:控制血糖水平可以减少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低下,有助于提高治疗的效果。
4. 降低住院时间和医疗成本:血糖控制可以减少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并降低健康资源的浪费。
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中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精确控制血糖水平,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预后,降低住院时间和医疗成本。
为了实现最佳的血糖控制,团队合作是至关重要的,包括医生、护士和病人家属的共同努力。
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中的临床意义
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中的临床意义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ICU是重症患者的集中治疗区,这些患者常常需要机械通气、血压支持、营养支持等各种治疗手段。
而在ICU中,高血糖常常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不良影响。
控制血糖水平是ICU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
血糖控制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高血糖状态会增加感染风险,影响免疫功能。
而ICU中的重症患者,由于疾病本身和治疗的缘故,免疫功能常处于低下状态,血糖水平的控制则可以减少感染的危险。
高血糖还会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控制血糖可以减少患者的心脑血管并发症。
血糖控制可以改善器官功能。
高血糖状态会影响多个器官的功能,尤其是肾脏和神经系统。
血糖控制可以减少肾功能的损害,提高尿量,减少尿毒症的风险。
血糖控制还可以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降低神经病变的发生率。
血糖控制也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高血糖状态会增加患者的病死率,血糖水平的控制则可以降低死亡率。
一些研究表明,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还可以缩短ICU的住院时间,降低总体医疗费用。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如何进行血糖控制也是一个挑战。
ICU中的患者通常情况复杂,需要多种治疗手段,而这些治疗手段往往也会影响血糖水平。
在控制血糖的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常见的血糖控制方法包括持续静脉滴注胰岛素、给予胰岛素泵等。
合理的营养支持也是血糖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控制血糖水平,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器官功能,降低死亡率。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如何进行血糖控制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我们需要不断深入研究,改进血糖控制的方法,提高ICU护理的质量。
2024糖医帮认证必考题库(附含答案)
有关毛细血管血糖检测,如下描述错误旳是:
第 5 页 共 页
A.检测前应用75%乙醇擦拭采血部位,待干后进行皮肤穿刺 B.可作为糖尿病确诊旳根据 C.采血部位常采用指尖、足跟两侧等末梢毛细血管全血 D.便携性血糖仪应符合国标,并定期校准
A.≥28
B.18.5-23.9
C.24.0-27.9 D.17.0-18.5 答案:B 女,45岁。轻度肥胖,无明显口渴、多饮和多尿现象,空 腹血糖6.8mmol/L。为确定与否有糖尿病,最应当做旳检查 是: A.糖化血红蛋白 B.餐后2小时血糖 C.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D.复查空腹血糖
答案:C 如下有关随机血糖旳描述,不对旳旳是:
第 6 页 共 15 页
答案:C α-糖苷酶克制剂禁忌症是: A.对该类药物过敏者 B.严重疝气、肠梗阻 C.有明显消化和吸取障碍旳慢性胃肠功能紊乱患者 D.以上均是
答案:D 有关二甲双胍旳使用,错误旳是: A.若无禁忌,是2型糖尿病患者旳基础用药,应贯穿药物治 疗旳全程 B.可减少肝糖输出,改善外周胰岛素抵御 C.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 D.造影检查若使用碘化对比剂时,可继续使用二甲双胍降 糖 答案:D 成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每天饮酒旳酒精量不超过: A.10gB.15g C.25gD.35g 答案:C 有关糖尿病治疗旳对旳认识是: A.长期服药不好,血糖控制好就停止服药
第 3 页 共 15 页
答案:C 有关毛细血管血糖检测,如下描述错误旳是: A.检测前应用75%乙醇擦拭采血部位,待干后进行皮肤穿刺 B.可作为糖尿病确诊旳根据C.采血部位常采用指尖、足跟 两侧等末梢毛细血管全血D.便携性血糖仪应符合国标,并 定期校准 答案:B 中国人体重指数(BMI)正常范围( ) Kg/m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方法】 采用前瞻性临床研 究方法 , 对5 1 例 NP E伴 S HG 的危重 患者 , 随机分为两组 : 研究 ̄ J t ( 2 6例) , 以持 续胰 岛素静脉微 泵输注治疗 方案控 制血糖 于4 . 4  ̄ 8 . 3 mmo l ・ L ; 对 照组( 2 5例) , 控 制血糖 于 1 0 . 0  ̄ 1 1 . 1 mmo l ・ L ~, 两组其他 常规治疗相 同。观 察 两组 患者治疗开始 3 d的 C I 、 I T BV I 、 GE DVI 、 E V L WI 、 P V P I 、 CV P等 P i C CO监 测指标 , 血糖与 I TB V I 、 G E DVI 、 E VL WI 、 C V P之 间进行相 关性分析 ; 根据 患者结局 分为死亡组 与存活组 , 比较 两
关键词 : NP E; S HG; P i CCO; 血 管外肺水指数 中图分类号: l t 5 8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1 0 0 5 - 5 5 0 9 【 2 0 1 4 ) O 4 - o 4 3 6 _ 0 4
Ef f e c t s o f Gl u c o s e — C o n t r o l L e v e l o n Mo n i t o r i n g I n d i c a t o r s o f P i C CO i n NP E P a t i e n t s S h e n E Z h e j i a n g P ro v i n c i a l P e o p l e ’ s H o s p i t l a ,H a n g z h o u
浙 江中医药 大学学报 2 0 1 4年 4月第 3 8卷第 4期
L o亡卫z》广 o N工m Jl z 工一 zm ∽m m0一 广 cz一 <m卫∽一 — <0 广 .∞ ∞ zo . D r 01 . _
血糖控制水平对神经源性肺水肿伴 应激性高血糖患者 的脉搏指示连续 心排血量 监测指标 的影 响
组 的血糖 、 E V L wI 及 A P A C H E Ⅱ评分 变化 。[ 结果】 研 究组 c I 与氧合指 数( P a O / F i O ) 高 于对照组 , 差异 具有 统计 学意义 ( 均P < 0 0 5 ) , I T B V I 、 E V L WI 、 P V P I 均低 于对照组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 . 0 5 , P < 0 . O 1 , P < 0 . 0 1 ) ; 血糖与 E V L WI 呈显著正相 关( r = 0 . 6 8 , P < 0 . 0 0 1 ) , 与P V P I 、 I T B V I 呈显
( r = 一 0 . 5 7 、 P < 0 . 0 5 ) 。死亡组血糖 、 E V L WI 水平 、 A P A C H E I I 评分均 高于存 活组,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均P < 0 . O 1 ) 。[ 结论】 良好 的血糖控制 能改善 NP E伴 S HG患者的 P i CC O 监测主要指标 , 减轻肺水, 血糖控制 水平与 P a O / F i O 负相 关, 可结合 P i C CO监 测主要指 标更好 地评估病情及预后 。
沈锷
浙 江大学 附属邵逸夫 医院杭 州市下 沙 医院
杭州
3 1 0 0 1 8
摘 要: 【 目的】 探 讨 不 同血 糖 控 制 对 神 经 源性 肺 水 肿 ( n e u r o g e n i c p u l mo n a r y e d e ma , NP E) 伴应激性 高血糖( s c r e s s h y p e r g l y c e mi a , S HG) 患 者 的 脉 搏 指 示 连 续 心排 血量 ( p u l s e i n d i c a t o r c o n i t n u o u s c a r d i a c o u t p u t , P i CC O) 监测主要指标的影响 , 评价 血糖 控 制 对 NP E伴 S HG 患 者 肺 水 变化 及 预 后 的 意 义 。
Xi a s h a Ho s p i t a l I CU ( 3 1 0 0 1 8 ) ,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 【 Ob j e c t i v e 】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e f e c t s o f u c o s e — c o n t r o l l e v e l o n mo n i t o r i n g i n ic d a t o r s o f P i C CO i n NP E p a i t e n s t wi t h S HG, a n d t o a s s e s s t h e c h a n g e o f l u n g wa t e r a n d p r o g n o s i t c s i g n i i f c a n c e o f u c o s e — c o n t r o l o n t h e s e p a t i e n s t .[ Me t h o d s ] I n t h i s p r o s p e c i t v e s ud t y , 5 1 NP E p a i t e n s t it w h S HG we r e r a n d o m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wo g r o u p s : r e s e a r c h g r o u p ( n 2 6 )a n d c o n r t o l g r o u p ( n 2 5 ) . T h e b l o o d u c o s e wa s c o n r t o l l e d b y i n s u h n it w h i n 4 . 4 ~ 8 3
著正相 关( r =0 . 6 4 , P < 0 . 0 0 1 , r = O . 5 2 、 P < O . 0 5 ) , 而与 G E DVI 、 CV P无 显著相 关性 ( r = O1 7 , P > 0 . 0 5 , r = 0 . 2 0 , P > 0 . 0 5 ) ; 血糖 与 P a O / F i O 呈显著 负相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