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第二节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学案浙科版必修2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章末整合同步备课教学案浙科版必修2
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章末整合倒络整合婆点整合网络构建精(卵)原纳胞染色体虹制初级精(卵)即細胞联會、㈣分协(迪)同源變色体伽抉缀衲(剜母细胞抒吃拉分贺. 染色体与遗传衲细胞〔貼细胞) 精子弗细胞受特即基因在染色伸上性诰邑体与佯性遗ft考点突破I考点1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分析核心强化僦类旁通【名师解读】1 •有关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染色体组成情况的归纳虑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1)该生物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2n种。
(设某生物含n对同源染色体,不考(2) —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种类数为2种。
(3) —个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种类数为1种。
(4) 一个雄性生物或多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种类有2n种。
⑸一个雌性生物或多个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种类有2n种。
(6) 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精子的种类是1种(无交换发生时)。
2•根据染色体组成判断配子来源的思路与方法(1) 若两个精细胞中染色体完全相同,则它们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2) 若两个精细胞中染色体恰好“互补”,则它们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3) 若两个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有的相同,有的互补,只能判定可能来自同一个生物不同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
3•细胞分裂异常产生的子细胞分析(1)有丝分裂异常(以A、a所在染色体为例)(2)减I 分裂A a 所在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 X Y 未分离----------------- 产生T 体细胞AaBb ---- >配子AaB 或 Aab【典例剖析】1 •基因型为AaXY 小鼠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Y 的配子,A 、a 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是( )A. AY aX\ aX 1B. A X\ aX\ aYC. A 乂、aX\ AYD. A 乂、aX 1、Y解析 一个精原细胞只能产生 2种4个精子。
现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 AY 的配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是 AY aX 1、aX 1。
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 第二节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教案2 浙科版必修2
基因在染色体一、教材分析1.课标研读(1)课标中本节课的内容标准(截图)(2)课标分析学生通过本节课能阐明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关系,并认识到基因随染色体代代遗传,基因控制着生物的性状;此部分对应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的生物学核心素养。
由一个又一个的假设和经典实验还原集想象力、质疑力和勤奋实践为一体的科学研究历程,帮助学生认识科学研究方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生物学概念都是基于科学事实经过论证而形成的,而这些规律、概念又能解释更多的生命现象。
在本节课中,学生能够基于事实和证据,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等方法尝试分析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2.教材研读在本节课之前,教材安排了孟德尔定律(基因)和减数分裂(染色体)的学习,基因和染色体是孤立的,还没有将减数分裂和生物的遗传现象整合起来,这就很难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本节课正是二者关系的桥梁,把抽象的基因具体化,找到物质载体,从减数分裂的角度理解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遗传定律的发现是从性状的遗传规律来推测遗传物质的传递规律;确定遗传物质在细胞中的位置是从细胞学观察的角度来直观地认识遗传物质的传递规律。
萨顿假说、摩尔根系列实验恰好从逻辑思维和实验证据两个方面说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本节对于后面的教学也很重要,是伴性遗传、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人类遗传病等内容的基础。
1.学生整体的认知水平学生处于高一下期,对细胞的结构、功能有了认识,需要在细胞的基础上深入到基因水平进行学习。
这依赖于学生更高的抽象概括能力、反思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有趣的是,学生也正好处于这些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学生对层层递进的问题串可能更感兴趣,那些由浅入深的问题可以引导他们像科学家那样从观察现象开始,直至通过科学论证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
学生的思维能力很好,知识面也比较广,对基因、遗传等主题十分感兴趣。
以一个又一个的猜想和经典实验来层层推进教学是可行的。
高中生物:2.2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学案 浙科版必修2.doc
第2节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概述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2.过程与方法(1)运用有关基因与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2)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2)参与类比推理的过程,提出与萨顿假说相似的观点,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习重点】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学习难点】1.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学习方法】课前导学、质疑讨论、反馈矫正、迁移创新【典型例题解析】例1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已知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那么,正常情况下该生物在减数分裂形成精子过程中,基因的走向不可能的是()(A)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B)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C)A与a走向一极,B与b走向另一极(D)A或a走向哪一极、B或b走向哪一极都是随机的解析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也就是说,基因A和a会分离、基因B和b会分离,因此,正常情况下选项(C)是不可能发生的。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即A或a走向哪一极、B或b走向哪一极都是随机的,因此,AaBb的个体可产生AB、Ab、aB、ab四种类型的配子。
答案:(C)。
例2右图是基因型为RrDd的某种动物一个卵细胞基因组成示意图。
请据图分析回答:(1)该种动物体细胞内含有对同源染色体。
(2)由此图可判断该动物雌性个体最多能形成种类型的卵细胞。
2019-2020最新高中生物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章末整合提升教学案浙科版必修2
↓
F1 X-Y
X-Y已确定为男孩,则其为XBY和XbY的可能性各为,因此出现“男孩患病”的概率是。
(2)患病男孩
P XBXb×XBY
↓
F1 X-Y
在F1性别不确定时,其为XbY(患病男孩)的可能性为,因此出现“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由上述情况可见,在伴性遗传中“色盲男孩”与“男孩色盲”的概率,虽然只是“男孩”与“色盲”反了一下,但结果完全不同。病名在前、性别在后,则根据双亲基因型推测后代基因型,从全部后代中找出患病男女,即可求得患病男(女)的概率;若性别在前、病名在后,根据双亲基因型推测后代基因型,求概率问题时只需要考虑相应性别中的发病情况。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2019-2020最新高中生物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章末整合提升教学案浙科版必修2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知识系统构建
规律方法整合
整合一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1.列表比较法
分裂
方式
比较
项目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间
期
前
整合三 基因所处位置的判定
1.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
(1)在已知显隐性性状的条件下,可设置雌性隐性性状个体与雄性显性性状个体杂交
(2)在未知显性性状(或已知)条件下,可设置正反交杂交实验。
①若正反交结果相同,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②若正反交结果不同,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判断基因是位于X、Y的同源区段,还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
(2)患病男孩:这种情况下得首先计算群体发病概率,再计算患者中男孩占患病者的比例。因为患者中也是男女各半,所以只要将群体发病概率乘以,就是患病男孩的概率。即患病男孩概率=患病女孩概率=×患病孩子概率。例如:
2018_2019年高中生物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第二节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教学案浙科版必修2
第二节遗传的染色体学说1.遗传的染色体学说认为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可能是基因的载体。
2.基因的行为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有着平行的关系。
3.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
4.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在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1.学说的含义基因的行为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有着平行的关系;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可能是基因的载体。
2.学说的依据(1)基因在杂交实验中始终保持其独立性和完整性,而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各期中也保持着一定的形态特征。
(2)基因(等位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其中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也成对存在,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3)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相互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同样,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1.每种生物的基因数量都要远远多于这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如人的体细胞只有23对染色体,却有3万个左右的基因,那么基因与染色体可能有怎样的对应关系呢?提示: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
2.根据平行关系推理出的“遗传的染色体学说”还需要验证吗?提示:需要,因为推理得出的仅是假说还需要验证。
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1)基因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存在着平行关系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特别提醒] 基因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另外也存在于细胞质中的DNA 上;原核生物的拟核上、病毒的遗传物质、真核生物的线粒体、叶绿体上也有基因分布。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即: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二节遗传的染色体学说辅导教案 浙科版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二节遗传的染色体学说辅导教案浙科版导学诱思一、遗传的染色体学说1.内容(1)基因与染色体都作为独立的遗传单位,基因保持其独立性和完整性,染色体也保持一定的形态特征。
(2)基因和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且都是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3)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和同源染色体分离,每个配子中,只含等位基因和同源染色体中的一个。
(4)等位基因分离和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2.结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思考:观察人类的染色体和核DNA数,发现所有人的染色体和核DNA数都是46条,为什么会有如此相同的结果?提示:因为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DNA在染色体上,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平行关系。
二、孟德尔定律的细胞学解释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①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②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名师解惑探究1:正确理解减数分裂与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的关系基因分离定律是关于杂种后代出现相对性状分离的基本遗传原理。
它揭示了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行为。
如果观察每对同源染色体上每对等位基因(如A和a)的行为变化,可以看到:每一对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中随着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也相应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产生了数量相同的两种类型的配子,如下图所示:图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揭示了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即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的遗传关系,它阐明了不同对相对性状的自由组合现象的根本原因。
例如,杂合的黄色圆粒(YyRr)豌豆植株,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浙科版必修二 2.2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学案
第二节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目标导航 1. 利用表格对比分析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领会其平行关系,并能叙述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内容。
2.借助模型,尝试利用遗传的染色体学说解释孟德尔定律。
一、遗传的染色体学说1.内容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可能是基因载体。
2.依据基因的行为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
3.具体表现续表该学说圆满地解释了孟德尔定律。
二、两大遗传定律的细胞学解释1.对分离定律的解释(1)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也发生分离。
(3)F1产生配子图解:(4)结果:F1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的F2两种表现型的数量比为3∶1,即产生了性状分离现象。
2.对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释(1)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另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处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3)F1产生配子图解:(4)结果:F1产生4种雌配子,4种雄配子;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产生的F2出现性状分离,其表现型的数量比为9∶3∶3∶1。
判断正误:(1)基因和染色体变化没有关系。
()(2)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都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
()(3)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
()(4)染色体是由基因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
()(5)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6)所有的非等位基因都会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而自由组合。
()(7)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基因一定为等位基因。
()(8)先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后发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答案(1)×(2)√(3)√(4)×(5)×(6)×(7)×(8)×一、基因与染色体的两种关系1.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因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2019-2020学年浙科版生物必修二新素养同步学案:第二章第二节遗传的染色体学说Word版含答案
第二节遗传的染色体学说1.说出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2.理解并掌握孟德尔定律的细胞学解说。
[ 学生用书 P30]一、遗传的染色体学说1.内容: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可能是基因的载体。
2.依照:基因的行为和染色体的行为拥有一致性。
详细表现如表:基因染色体在杂交实验中保持独立性和完好性在细胞分裂各期中保持必定的形态特色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一个来自父方,一个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来自母方在配子中只含成对基因中的一个配子中只含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体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别,不一样对基因(非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相互分别,不一样对的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 )随机 (自由组合 )进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地进入配子入配子二、孟德尔定律的细胞学解说1.分别定律的细胞学解说(1)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纯合子亲本只产生一种种类的配子,如AA 的亲本产生 A 配子, aa 的亲本产生 a 配子。
(3)F1(Aa) 经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伴同源染色体的分别而分别,形成A和 a 两种种类的配子,且比率为1∶ 1。
F1的雌雄配子随机联合,产生的F2有两种表现型,数目比为 3∶ 1,即产生性状分别现象。
2.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解说(1)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另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别,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处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判断以下表达能否正确。
(1)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显然的平行关系(√ )(2)科学家推断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3)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 1 个基因 (× )(4)蝗虫体细胞中的24 条染色体, 12 条来自父方,12 条来自母方 (√ )(5)基因分别定律的本质是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别(× )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 学生用书P30]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而且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显然的平行关系。
高中生物 第2章 染色体与遗传(学案)浙科版必修2
第2章染色体与遗传一、课标内容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并模拟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
3.举例说明受精过程。
4.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5.概述伴性遗传。
二、教学要求三、教学建议2.教法建议(1)“第一节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的教学重点有三个:一是染色体与同源染色体;二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三是精子、卵细胞的形成以及受精作用的过程。
教学难点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和数目的变化,为此教师可在学生已有知识(如有丝分裂)的基础上设置问题情境,结合实例探讨有性生殖过程中亲子代的染色体数目变化。
由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微观、动态、连续变化的过程,学生的认知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尽量直观地展示变化的过程,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结合教科书中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图解,让学生通过讨论列出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特征,明确减数分裂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有关概念,如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等。
关于受精作用内容的教学,教师可从染色体数目在前后代体细胞中的恒定性引入,说明受精作用的过程与实质。
其中配子形成的多样性可由生物的多样性引出,并结合减数分裂过程让学生讨论配子多样性产生的原因。
为了突破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这个教学难点,可让学生进行识图与作图,明确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各时期的变化,也可以绘制出一张综合性的曲线图,包含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及受精作用。
(2)“第二节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遗传的染色体学说,二是孟德尔规律的细胞学解释。
教学难点是孟德尔规律的细胞学解释。
本节课涉及的内容比较抽象,需要学生具备充分的想象力与逻辑推理能力,难度较大,再加上这节课的内容在旧版教科书中没有出现过,教师在教的时候也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能更好地突破这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可采取步步设问的方法,引导学生逐步明白一个特定的基因和一条特定的染色体的关系,从而证实了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再让学生用所学的遗传染色体学说对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进行解释,形成准确的遗传学观点。
2019版高中生物 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 第二节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学案 浙科版必修2
第二节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学习目标] 1.利用表格对比分析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领会其平行关系,并能叙述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内容。
2.借助模型,尝试利用遗传的染色体学说解释孟德尔定律。
一、遗传的染色体学说1.内容: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可能是基因载体。
2.依据:基因的行为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
3.具体表现4.意义:该学说圆满地解释了孟德尔定律。
归纳总结基因与染色体“平行”的表现(1)数量“平行”: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中,成对的基因(或染色体)单独存在。
(2)存在状态“平行”: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都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
(3)来源“平行”: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和成对的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4)行为“平行”:非等位基因和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都自由组合。
说明:基因不一定都在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真核生物的细胞质中和原核生物的拟核中也都有基因;每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例1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A.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B.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C.体细胞中成对的染色体和基因都是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D.生物体内的染色体数目和基因数目相同答案 D解析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的,在配子中只含成对的基因中的一个,同样,在配子中也只含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生物体内的基因数目远多于染色体数目,每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例2对性腺组织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等位基因A、a都被标记为黄色,等位基因B、b都被标记为绿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
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A.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B.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C.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D.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答案 B解析由题意可知:该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Bb,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复制后,该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所以若A、a和B、b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和4个绿色荧光点;若这两对等位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四分体只有A、a或者只有B、b,即1个四分体中只出现4个黄色荧光点或4个绿色荧光点,不可能同时存在。
高中生物第2章 染色体与遗传 学案(1) 浙科版必修2
第2章染色体与遗传一、课标内容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并模拟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
3.举例说明受精过程。
4.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5.概述伴性遗传。
二、教学要求第一节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三、教学建议2.教法建议(1)“第一节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的教学重点有三个:一是染色体与同源染色体;二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三是精子、卵细胞的形成以及受精作用的过程。
教学难点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和数目的变化,为此教师可在学生已有知识(如有丝分裂)的基础上设置问题情境,结合实例探讨有性生殖过程中亲子代的染色体数目变化。
由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微观、动态、连续变化的过程,学生的认知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尽量直观地展示变化的过程,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结合教科书中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图解,让学生通过讨论列出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特征,明确减数分裂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有关概念,如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等。
关于受精作用内容的教学,教师可从染色体数目在前后代体细胞中的恒定性引入,说明受精作用的过程与实质。
其中配子形成的多样性可由生物的多样性引出,并结合减数分裂过程让学生讨论配子多样性产生的原因。
为了突破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这个教学难点,可让学生进行识图与作图,明确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各时期的变化,也可以绘制出一张综合性的曲线图,包含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及受精作用。
(2)“第二节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遗传的染色体学说,二是孟德尔规律的细胞学解释。
教学难点是孟德尔规律的细胞学解释。
本节课涉及的内容比较抽象,需要学生具备充分的想象力与逻辑推理能力,难度较大,再加上这节课的内容在旧版教科书中没有出现过,教师在教的时候也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能更好地突破这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可采取步步设问的方法,引导学生逐步明白一个特定的基因和一条特定的染色体的关系,从而证实了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再让学生用所学的遗传染色体学说对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进行解释,形成准确的遗传学观点。
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 第二节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教案 浙科版必修2
第二节遗传的染色体学说位于染色体上,训练学生归纳和推理判断能力(2)训练科学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3)尝试利用模型模拟F1形成配子的过程,提高动手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情感、态度:(1)认同科学知识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和发展的过程(2)体验发现现象,实验探究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3)通过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的应用,学会从信息角度认识事物,建立信息意识教学重点:荧光基因定位实验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难点:孟德尔定律的遗传学解释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置意图技术应用时间安排I. 创设情景发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分析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观察表格和图片,总结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具有一致性。
创设情景,链接孟德尔定律和减数分裂两PPT图片3分钟现现象个看似孤立的知识,为后面新旧知识整合铺垫。
Ⅱ.提出假说提出问题:对基因和染色体的平行关系,你能做出怎样的推测?思考提出假说:基因可能在染色体上以移动动画形式,帮助学生类比推理基因与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的原因PPT图片移动2分钟III.实验验证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通过“假说-演绎”法,验证自己提出假说让学生肯定自己,尝试在实践中应用科学研究方法PPT图片2分钟IV.得出结论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提问:染色体和基因数量关系?相同颜色的荧光代表什么?分析得出:1一条染色体上有多种基因2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3同源染色上相同位置为同类基因给予学生“基因定位”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得出结论。
为后面孟PPT图片3分钟德尔定律的细胞学解释做铺垫V.孟德尔定律的细胞学解释布置任务: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探究孟德尔定律的实质教师指点,学生归纳总结,得出分离定律实质。
教师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展现成果(构建模型)分离定律实质:F1形成配子是,同源染色体分离,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教师提供染色体磁贴模型,和减数分裂细胞行为示意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小组合作,共建模型,从中领悟遗传两构建模型25分钟点,学生归纳总结,得出自由自合定律实质。
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 第二节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教案1 浙科版必修2
第二节遗传的染色体学说一、教材分析在《细胞和分子》模块中,教材中已经涉及“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染色质(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等知识。
在《遗传与进化》模块中,孟德尔的两个遗传定律提出了遗传因子(基因)及基因在配子形成中行为的假设,并通过两大遗传定律的发现过程让学生体会了“类比推理”和“假说演绎法”的科学方法;减数分裂的染色体行为一节涉及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
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对孟德尔的遗传两个基本定律和减数分裂过程的有关知识的理解是相互孤立的,从内容上根本没有把这两者联系起来,这样就不能解释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的实质,使基因的传递规律显得十分抽象,没有实实在在的细胞学基础,也使减数分裂与遗传物质的传递相隔绝,使减数分裂的过程游离于遗传之外。
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清楚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真正把抽象的基因具体化,能够从减数分裂的角度理解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把遗传与减数分裂、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真正融合起来。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也为后面伴性遗传、基因的表达、变异和生物进化等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可以说,本节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模块内容之前,已经粗略地了解了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清楚了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也清楚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有关内容,同时又学习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并且高中学生已经具有比较强的分析、推理的抽象思维的能力,为本节课的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学习奠定了知识与能力上的基础。
学生在学习前面的知识后,也期待更深入地了解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原因,因而对本节知识的学习有心理上的准备。
高中学生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使本节课孟德尔定律的细胞学基础的教学过程能够顺利得以实施。
但是,本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对类比推理的方法比较难理解,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微观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高中生物 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 第二节 基因伴随染色体传递学案(2)浙科版必修2-浙科版高一必修2生
第2节基因伴随染色体传递1.遗传的染色体学说2. 摩尔根的杂交实验重点: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摩尔根的杂交实验难点:摩尔根的杂交实验1.查阅有关萨顿的蝗虫实验相关知识【答案】(1)1903年,萨顿用蝗虫细胞作材料,研究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发现:有一种蝗虫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生殖细胞中只有12条。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又具有了24条染色体。
蝗虫子代体细胞染色体的数目,与亲代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样。
子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按形态分,两两成对,共12对,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果蝇适合用于遗传学的研究材料的原因有哪些?【答案】个体小、繁殖快、生育力强、容易饲养。
具有多对相对性状,且性状明显。
1.摩尔根的杂交实验(1)眼色性状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吗?为什么?(2)与孟德尔的实验结果又有什么不同?(3)摩尔根提出了怎样的假说来解释上面的问题?你能写出相应的遗传图解吗?(1)符合 F2的性状分离比为3:1(2)白眼都是雄性(3)假设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1.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分离的基因、自由组合的基因、交叉互换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分别是A.同源染色体上;非同源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上B.同一条染色体上;非同源染色体上;姐妹染色单体上C.非同源染色体上;同一条染色体上;姐妹染色单体上D.姐妹染色单体上;同源染色体上;非同源染色体上【答案】A【解析】分离的基因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同一位置的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基因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交叉互换的基因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间的非姐妹染色体单体上,故A正确。
2.基因型为RrTt(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的个体进行减数分裂时,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R与R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B.T与t分离时细胞中有姐妹染色单体C.发生交叉互换时能够产生8种配子D.与Rrtt个体杂交子代有4种基因型【答案】BR与R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错误;T与t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造成T与t分离,此时细胞中有姐妹染色单体,B正确;基因型为RrTt(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的个体,发生交叉互换时,能产生4种配子,RT、Rt、rT、rt,C错误;基因型为RrTt(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的个体,与Rrtt个体杂交子代有3×2=6种基因型,D错误。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第二节基因伴随染色体传递学案浙科版必修2
第二节基因伴随染色体传递[学习目标] 1.说出遗传的染色体学说,领悟学说的提出要有充分的实验证据,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2.用遗传的染色体学说解释孟德尔定律。
知识点一基因位于染色体上1.萨顿假说(1)基因的行为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证据项目基因染色体独立的遗传单位在杂交实验中始终保持其□01独立性和完整性在□02细胞分裂各时期中保持一定的形态特征存在形式在体细胞中□03成对存在,一个来自母方,一个来自父方,即□04等位基因在体细胞中□05成对存在,一条来自母方,一条来自父方,即□06同源染色体配子形成时的行为一对□07等位基因互相分离,每个配子中只含成对基因中的□08一个减数分裂时,□09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每个配子只含同源染色体中的□10一条两对或多对□11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地进入配子□12非同源染色体随机地进入配子(2)提出假说:□13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可能是□14基因载体。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1)实验者:美国生物学家□15摩尔根。
(2)实验材料:□16果蝇。
①果蝇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的优点个体□17小,容易饲养;繁殖速度□18快,在室温下10多天就可繁殖一代;后代数量□19大,一只雌果蝇一生能产生几百个后代。
②果蝇染色体组成性别□20雌性□21雄性同源染色体□224对常染色体□233对(Ⅱ、Ⅲ、□24Ⅳ)性染色体同型,用□25XX表示异型,用□26XY表示(3)实验方法:□27假说—演绎法。
(4)研究过程①实验现象——发现问题P红眼(♀)×白眼(♂)↓F1□28红眼(♀、♂)↓ F1雌雄交配F234红眼(♂、♀) □2914白眼(♂)F1全为□30红眼,说明□31白眼对□32红眼是隐性。
F2的性状分离比为红眼∶白眼=□333∶1,符合□34分离定律。
F2中雌性个体的性状为□35红眼,雄性个体的性状□36既有红眼又有白眼,性状表现与□37性别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遗传的染色体学说1.说出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2.理解并掌握孟德尔定律的细胞学解释。
[学生用书P30]一、遗传的染色体学说1.内容: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可能是基因的载体。
2.依据:基因的行为和染色体的行为具有一致性。
具体表现如表:基因染色体在杂交实验中保持独立性和完整性在细胞分裂各期中保持一定的形态特征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配子中只含成对基因中的一个配子中只含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体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不同对基因(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地进入配子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不同对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随机(自由组合)进入配子1.分离定律的细胞学解释(1)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纯合子亲本只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如AA的亲本产生A配子,aa的亲本产生a配子。
(3)F1(Aa)经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形成A和a 两种类型的配子,且比例为1∶1。
F1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的F2有两种表现型,数量比为3∶1,即产生性状分离现象。
2.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解释(1)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另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处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1)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2)科学家推测基因位于染色体上(×)(3)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1个基因(×)(4)蝗虫体细胞中的24条染色体,12条来自父方,12条来自母方(√)(5)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学生用书P30]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且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通常是成对的,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
并不是所有的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原核生物、病毒、真核生物的线粒体基因和叶绿体基因都不位于染色体上。
1.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基因与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A.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的B.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C.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D.基因是遗传的独立单位解析:选D。
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
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
在配子中成对的基因只有一个,同样,成对的染色体也只有一条。
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的载体只能是染色体B.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基因的行为一致C.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一一对应D.染色体是由基因组成的解析:选B。
细胞中的DNA主要位于染色体上,此外在细胞质中的叶绿体、线粒体中也有少量的DNA。
正常情况下,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只含有一个DNA分子,但在进行分裂的细胞中,在复制后的每条染色体上有两个DNA分子。
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所以基因的行为与染色体的行为一致。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及实质[学生用书P31]1.分离定律与减数分裂的关系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
2.自由组合定律与减数分裂的关系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的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条件(1)进行有性生殖生物的性状遗传: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产生生殖细胞时,控制同一性状的成对基因发生分离,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
(2)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原核生物或非细胞结构的生物不进行减数分裂,不进行有性生殖。
细菌等原核生物和病毒遗传物质数目不稳定,变化无规律。
(3)细胞核遗传:真核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有规律性地变化;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变化和细胞核不同,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而是具有母系遗传的特点。
(4)分离定律适用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3.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解析:选C。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传给后代。
也就是说,基因的行为是由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的。
4.如图表示果蝇的一个细胞,其中数字表示染色体,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性染色体情况来看,该果蝇只能形成一种配子B.e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雄个体中出现的概率相等C.形成配子时基因A、a与B、b之间自由组合D.只考虑3、4与7、8两对染色体时,该个体能形成四种配子解析:选D。
图中7为X染色体,8为Y染色体,因此,只从性染色体情况看,该果蝇能形成X、Y两种配子;e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e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雄性个体中出现的概率高于在雌性个体中出现的概率;A、a与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A、a与B、b之间不能自由组合;只考虑3、4与7、8两对同源染色体时,二者为非同源染色体,其上的非等位基因可自由组合,故能产生四种配子。
核心知识小结[要点回眸][规范答题]1.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具有一致性。
2.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即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可能是基因的载体。
3.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4.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此处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从而实现性状的自由组合。
[随堂检测][学生用书P32]1.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已知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那么,正常情况下该生物在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中,基因的走向不可能是( ) A.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B.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C.A与a走向一极,B与b走向另一极D.A或a走向哪一极、B或b走向哪一极都是随机的解析:选C。
基因A和a会分离、基因B和b会分离,因此,正常情况下选项C是不可能发生的。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即A或a走向哪一极、B或b走向哪一极都是随机的,因此,AaBb 的个体可产生AB、Ab、aB、ab四种类型的配子。
2.(2016·浙江10月选考)基因型为AaBb的某高等动物细胞,其减数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与该图不相符的是( )A.该细胞处于后期Ⅱ,其子细胞为精细胞或第二极体B.该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C.分裂产生该细胞的同时,产生的另一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bD.该细胞可能由初级卵母细胞经前期Ⅰ的染色体片段交换后产生的解析:选C。
如果该细胞是由于减Ⅰ前的间期基因突变产生的,则另一个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bb或AAbb;如果该细胞是由于减Ⅰ前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产生的,则另一个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bb。
3.下列最能正确表示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是( )答案:D4.如图所示是染色体组成为MmNn的某二倍体动物个体的一个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细胞模式图。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所示的细胞称为____________。
(2)该细胞分裂进行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内有________个DNA分子,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3)该细胞分裂过程中,M与M、m与m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
M与N或n的自由组合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
(4)如图甲为该细胞分裂产生的一个生殖细胞的示意图。
请在图乙的方框内画出与之同时生成的其他三个生殖细胞的示意图。
答案:(1)初级精母细胞(2)4 0(3)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4)如图所示(绘图时要注意染色体的形态、基因的分布等)[课时作业] [学生用书P101(单独成册)]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基因在细胞中存在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配子中成单存在B.在体细胞和配子中都成单存在C.在体细胞和配子中都成对存在D.在体细胞中成单存在,在配子中成对存在解析:选A。
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在配子中,由于减数分裂,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一个,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
2.等位基因是位于( )A.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B.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C.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上、位置相同的基因D.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解析:选B。
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3.孟德尔遗传的基本规律是研究生物在传宗接代过程中( )A.染色体的传递规律B.相对性状的传递规律C.基因的传递规律D.蛋白质的传递规律解析:选C。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都是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的传递规律。
4.已知果蝇的体细胞内有4对同源染色体,根据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关于该动物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果蝇的精子中含有成对的基因B.果蝇的体细胞只含有一个基因C.果蝇的4对同源染色体上含有的基因可以同时来自父方,也可以同时来自母方D.在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一个解析:选D。
根据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基因和染色体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在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都成对存在,而在配子中都成单存在,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不可能同时来自父方或母方。
5.对性腺组织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等位基因A、a都被标记为黄色,等位基因B、b都被标记为绿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
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 A.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B.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C.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D.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解析:选B。
在四分体时期,1对同源染色体构成1个四分体,在间期染色体复制时,基因也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