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新课标教材《文化与生活》第六课 第一课时《源远流长的
思想政治人教版高中必修3 文化生活(2017年修订)人教版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孟丽复习:回忆文化创新的意义——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导入: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了解多少呢?让我们把探索的目光拉回到5000年前,我们一起来体味华夏5000年来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
说到古代文明,人们就会自然想起四大文明古国,他们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为人类文明的起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那么我们中华文明有怎样的特色呢?他与其他三大文明古国间有什么不同呢?一、古代辉煌的历程◇课堂探究:根据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追溯这些古代文明的源流,谈谈你的感想。
◇探究提示:图中的古巴比伦城遗址和印度河流域古城遗址发源于古代的古巴比论文明和古印度文明,这些古代文明由于外族入侵相继衰落、中断、湮灭;只有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2、古代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过渡:比较四大文明古国的发展历程,只有中华文化流传至今,说明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源远流长◇课堂探究: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三次参观秦俑博物馆.他赞叹:“能够创造这个灿烂历史的民族,一定能创造出光辉的未来。
”你能为这个结论作出进一扫证吗?◇探究提示:2003年10月15日9时整。
“神舟”五号我人飞船成功发射。
在环绕球14圈后,于16日6时安全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成人航天术的国家。
人航天技术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的巨型航天工程,我国航天事业走的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它所涉及的主要技术都是由我国创造的。
“神舟”五号载人飞行的成功,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得以实现,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在高新科技领域的创造力和自强不息的风貌,有力地证明了中华民族能创造辉煌过去,也一定能创造辉煌未来。
◇点拨:“文化名人”介绍我国儒学宗师孔子的生平,主要评析他对中华文化的重要影响。
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过渡:我们说中华文化是源远流长的,有什么凭证?源远流长有什么见证?(为什么说我们的文化是古代传下来的?)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1)汉字过渡:汉字是从哪里来的?——社会实践汉字的发展过程——甲骨文、金文、撰文、隶书、楷体、草书、行书。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三单元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件(人教版)
1、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 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 民族的伟大复兴。
明 春 清 秋 时 期 战
兽 爪 三 僧一行 足 兵马俑 敦 故宫 鼎 煌
孔子
殷 旬子 隋唐时期 壁 周
顾 画 炎 武
人 面 鼎 墨子
金 缕 玉 衣
甲 骨 老子 文
骆 驼 载 乐 俑
长 黄 司母戊方鼎 城 宗 敦
庄子
魏晋 南北朝 韩非子
羲 煌 莫 高 窟
汉字的演变过程
甲骨 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书
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中 华 文 化 和 民 族 精 神
源 远 流 长 的 中 华 文 化
•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
1.了解中国古代文化辉煌的历史 2.理解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中华文 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3.明确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
• 能力目标:
结合历史和现实,初步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
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第一部编年体史——《春秋》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 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散文作品——《论语》 第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 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 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刘勰的《文心雕 龙》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通过学习,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自信心,自觉担负起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的责任。
讨论学习• • •Fra bibliotek• 1、简述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2、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 4、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
限时10分钟自学教材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六课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D
【解析】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人类进入文明时 代的标志。汉字的发明使中华民族从此进入文明时代, 它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很 有说服力地作为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 故选D。
谢谢观赏
B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人类文明史上独树一帜。 之所以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因为( ) ①统一的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 挥重大作用 ②中国自华夏以来,留有丰富史书典 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③得益于中华 文化的“包容性” ④中华文化从未中断而延续至 今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A.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B.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C.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严峻的挑战
D.坚持改革开放是创造中华文化辉煌的根本原因
5 .同说汉语、同写汉字、都推崇儒家思想,这些相 同的传统深刻影响着 13亿大陆人民与 2300万台湾同胞 的行为方式与道德取向,也成为两岸人民不可分割的 精神纽带。这说明 ( B) A.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地域特性 B.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C.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根本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第一框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两河流域
古巴比伦 古埃及 古印度 中国
黄河流域
尼罗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
探究:根据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追朔这些古代 文明的源流,谈谈你的感想?
空中花园 古巴比伦
随着波斯人的入侵,巴比伦王国 灭亡,两河流域文明烟消云散。
楔形文字
泰姬陵
古印度
甲 骨 文
金 文
小 篆
隶 书
楷 书
二、薪火相传 一脉相承 (1)见证之一:汉字 (2)见证之二:史书典籍
高二政治教学课件:第6课 第1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新人教版必修3)
• 2.教材P63“探究问题” • 提示:“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和“嫦娥一号”、“嫦娥二 号”“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
梦得以实现,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在高新科技领域的
创造力和自强不息的风貌,有力地证明了中华民族能创造 出辉煌的过去,也一定能创造出辉煌的未来。
• 3.教材P65“探究问题” • 提示:(1)①在政治上:欧洲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 义开始取代封建主义,②在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 发展,爆发了工业革命,开始对封建自然经济造成冲击。
导 学 线 索
主干知识梳理
古代辉煌的历程 • 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 程。 朝代 ________ 殷周 春秋战国 历程 中华文化萌发时期 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________ 雏形
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 ________ 秦 具有________ 划时代 的意义 汉 ________确立了至尊地位 儒家学说
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 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 (2)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 的作用,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 (3)我们必须分清,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汉字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马克思主义 • 1.只有在_____________ 的指引下,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____________ 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2.弘扬中华文化,就是在中华民族共有的__________耕
明清
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源远流长 • ________ 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汉字 • 1.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________ 是中华文明的重 要标志。
政治第六课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中国画强调“意境”,注重画家的内心世界与自然的合一,以及画 面的整体和谐。
建筑艺术
中国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注重建筑与自然的融合,以及建筑与 周围环境的呼应。
中华文化的科技贡献01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的四 大发明,对世界科技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02
中医药学
中医药学是中国独特的医学体系,强调整体观念 和辨证论治,以草药和针灸为主要治疗手段。
01 政府应该加强对中华文化传承的支持和投入,推 动中华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02 社会各界应该加强对中华文化的宣传和教育,让 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华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03 未来中华文化应该注重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舞台。
THANKS
感谢观看
对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和探讨
01
传承与创新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关键,只有在传承中创新,才能 使中华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02
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研究,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
华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在传承中华文化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与现代文化相结合,推动
03
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对中华文化未来发展的建议和展望
03
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华文化的传承方式
1 2 3
文字传承
古代的甲骨文、金文、小篆等文字,通过世代口 口相传,使得中华文化得以流传至今。
经典传承
《诗经》、《论语》、《道德经》等经典著作, 通过师徒相传、口传心授等方式,使得中华文化 的精髓得以传承。
节日习俗
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和习俗,通过 家庭和社会的传承,使得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得以 保持。
04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教学优质公开课教案:第06课 第01节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Word版含解析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教学设计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6.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的辉煌历程和近代衰微的过程,识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是文字和史书典籍;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2、能力目标:提炼、解读信息的能力。
本课信息量比较大,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提炼有效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
综合分析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整合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的综合能力。
对文化的理解离不开历史和地理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文化”为主线,整合不同学科知识,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对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定能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教学重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程和见证【教学难点】怎样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三、教学设计【知识体系】【知识要点】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1、古代辉煌:殷周(早期)──春秋战国(初步形成)──秦朝(促进)──汉朝(进一步发展)──隋唐(全盛)──宋元明(延续)──清(面临冲击)2、近代衰微: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衰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大冲,中华文化也经历衰微的过程。
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用洋枪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与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从此掀开了中华民族最为屈辱的一段历史。
3、当代复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指引下,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1、见证之一:汉字(1)作用: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明,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意义: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2、见证之二:史书典籍(1)意义:是中华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2)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补充】P66对待中华文化的态度: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取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高二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课件 (共24张PPT)
特点:规模之大, 存留之丰,为世 界所仅有
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散文作品 ——《论语》 第一部军事著作 ——《孙子兵法》 ……
(2)史书典籍
A.地位: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 见证
B.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C.原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 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历朝历代都设置史官 (如太史令司马迁《史记》)
影响
文化产 生深刻
作用 影响
代中华 文化思 想的雏 形
划时 代意 义
思想 成为 正统 思想
历程 萌芽期 雏形期 划时代
儒学 至尊
进入气 对后期 中国传 度恢弘 封建社 统文化 的全盛 会影响 面临冲 时代 较大 击
全盛期
延续 辉煌
衰微
“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重 要见证有汉字和史书典籍。
自世界16个国家和地区的参赛选手广泛参与。这项活动
的举办
①表明汉字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重要标志 ②展现了汉字作为交际工具之外的美学价值 ③有利于激发全球青年对中华文化普遍认同
D
④有利于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传播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快速的键盘输入取代了手写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2021/11/192021/11/192021/11/1911/19/2021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察是 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11/192021/11/19November 19, 2021
汉字,汉字的日常书写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光明网
年高中政治(必修三)课件:第6课 第1课时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应用
示例 2.中华文化复兴的重要意义在于( )
①中华文化的复兴是中华民族复兴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包括“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文化复兴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④中华文化的活力来 栏 自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实践和文化创造 目
A.①②③④ C.②④ B.①③
C.汉语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D.汉语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一种主要手段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只有C项概括最全面、 准确,其余的表述均片面。
答案:C
栏 目 链 接
二、正视中华文化经历的衰微过程 ►精讲阐释 1.原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 的巨大冲击。 2.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 马克思主义的指引; (2) 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 其糟粕;(3)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栏 目 链 接
(1)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 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 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 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栏 目 链 接
一、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精讲阐释 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栏 目 链 接
③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中国书法篆刻列入世界非 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给予保护,展现了当今世界文化 的多样性。
栏 栏 目 结合《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回答,为什么联合国教科文 链 目 链 组织把中国书法篆刻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接 接
高二政治课件:文化生活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中国
政治 资产阶级革命 两半社会 政治腐败
工业革命 小农经济 经济 资本快速集中 生产力落后
启蒙运动 压抑进步 民主意识增强 封建意识浓厚 西学东渐 文化衰微
文化 自然科学发展 科技几乎停滞
文化繁荣
国力衰弱决定了文化衰微, 文化衰微加剧了国力衰弱。
我们任重道远
2008北京奥运、国家文化年、文化产业、文
④中华文化从未中断而延续至今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犹太人在欧洲生活了一千多年仍摆脱不了 被驱逐的命运,但一千年以前定居于中国的犹 太人早与当地的中国人融合在一起而消亡了。 这说明( )
A、中华文化能够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B、中华文化能够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 的积极成分 C、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
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散文作品—— 《论语》
第一部著名的戏曲作品— 关汉卿的《窦娥冤》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 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第一首长篇抒情诗 ——《离骚》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 《孔雀东南飞》
… …
西方世界
近 的代 主中 要国 变与 化西 对方 比世 界
见证之一:汉字
“和”字的演变
甲骨文
篆书
隶书
楷书
草书
见证之二:史书典籍
【左传】
【春秋】
【战国策】
•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春秋》 •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 • 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 (班固) 特点:规模之大, • 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资治通鉴》 存留之丰,为世界 • 第一部军事著作—— 《孙子兵法》
秋雨时分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6.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件 (共29张PPT)
(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
(2)史书典籍
地位: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哭泣的圆明园
圆明园在哭泣,中华文化在哭泣,我 们祖先几代人的努力付之东流。我国的青 铜器、瓷器、书画等2万多件躺在大英博 物馆里,中国历代名画、编钟等3万多件 古董在法国的枫丹白露宫……今天,敦煌 研究院的专家只能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 物法首馆国和买 佳 兔进取 士 首入入敦 伯 。了近煌 拍一代文 卖个,献 行衰中的 还微华微 在的文缩 公过化胶 开程步卷 拍; 卖中20国09的年鼠春,
貔貅
第二题:中国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 用脚踢球,有直接对抗、间接对抗和 白打三种形式。
蹴鞠
第三题:
玉玺
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
第一部
著作
我国古代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散文作品
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史
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史书
我国古代第一部军事著作
诵读经典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1)实践已经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 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弘扬中华文化,就是在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耕耘。我们要全 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 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1)圆明园惨遭洗劫并被焚毁的背后,反映了什么?
(2)近代文化衰微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表现?
(三)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高二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六课《第一节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优秀教案
第六课《第一节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优秀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中华文化在古代走过的辉煌历程2.知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是汉字和史学典籍3.识记汉字及史学典籍的作用、意义4.了解中华文化近代走向衰微的原因及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5.理解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二、能力目标1.通过比较中华文化与其他文明古国的发展历程,提高学生比较分析能力2.通过分析近代中华文化的衰微的原因,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2.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3.主动去弘扬中华文化【教学重点】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教学难点】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总结。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就要求我们对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今天我们就共同来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一)、古代辉煌的历程学生看书p62页,根据所学过的历史知识,追溯这些古代文明的源流,谈谈感想。
教师分析:图中的古巴比伦城遗址和印度河流域古城遗址发源于古代的古巴比伦文明和古印度文明,这些古代文明由于外族入侵相继衰落、中断、湮灭;只有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发展时期殷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隋唐时期宋元明明清文化思想天命神权思想、“敬德保民”思想诸子蜂起百家争鸣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儒家学说确立至尊地位古代中华文化高速发展,并以博泛吸收外域文化延续隋唐文化的辉煌、并在史学、文学艺术、科学等方面成就巨大,并产生宋明理学近代西方文化传入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影响和作用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深刻影响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雏形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儒家思想正式形成进入气势恢宏的全胜时代推动中华文化发展,其中宋明理学对后封建社会影响较大中国传统文化面临冲击点拨:“文化名人”介绍我国儒学宗师孔子的生平,主要评析他对中华文化的重要影响。
政治第六课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2023政治第六课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源起•中华文化的形成•中华文化的发展•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目•总结与反思录01中华文化的源起总结词源远流长、多元一体详细描述中华文化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
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文化逐渐形成了多元一体的特点,包括语言、文字、宗教、艺术等方面。
原始文化古代文化总结词博大精深、辉煌灿烂详细描述古代中华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特点著称于世,取得了辉煌灿烂的成就。
在哲学、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果,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融合创新、转型发展总结词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华文化不断融合创新,经历了转型和发展。
近代以来,中华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不断吸收融合,形成了新的文化形态,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详细描述近代文化02中华文化的形成1 2 3中国位于亚洲东部,拥有广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这种地理环境为中华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地理环境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经历了多个朝代和政治体制的更迭,这些历史事件对中华文化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历史背景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为中华文化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经济基础多元性中华文化具有多元性,包括语言、文字、艺术、哲学等多个方面,这种多元性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历史性中华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载体,其传承和发展与中国历史紧密相连。
地域性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地域的影响,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和特色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中华文化的影响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中华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包括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
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中华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中华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政治制度、社会结构、道德伦理等方面。
人教版 高中政治必修3 文化生活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课件(共28张PPT) (1)
命 运
古埃及
四大文明 古国
中国
古印度 古巴 比伦
四大文明古国实际上对应着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四大古文 其他古代文明由于外族入侵相继衰落、中断、湮灭,成为世 产生于公元前 3500 年,公元前 539 年波斯入侵,巴比伦王国 3000 1500 年雅利安人入侵,文化 产生于公元前 3000 年,先后历经希腊、罗马、阿拉伯入侵, 产生于公元前 8000 年的红山文化,历经 18个朝代的更迭, 明的意义并不在时间的先后,而在于它们是现代文明的发源 界古代文明发展史上的遗憾,只有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 四大文明古国的现状 灭亡,文明烟消云散 雅利安化 文化面目全非 其间虽有沉浮,但一直延续发展至今 地和对所在地区的影响 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春秋战国
形成时期
汉代
发展时期
宋元明
延续时期
现代
复兴时期
殷周
萌芽时期
秦代
促进时期
隋唐
全盛时期
明清
冲击时期
你能用最简洁的语言形容中华文化的特点吗?
2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
源远,起源于8000年前的红山文化 流长,世界上
你认同这种观点吗?
!
如果认同,你能用自己掌握的文史知识证明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吗?
具体要求
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 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 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 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 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 性,又体现时代性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辉煌的古代文化
源远流长的见证
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巩固练习
2. 从《中华世纪坛序》中你能看出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 1. “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生动的说明了 3. 中华文化历经百年沧桑,重新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界 要见证是()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是() 的面前,这归功于() A. 汉字 A. 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造纸术 B. 异彩纷呈 B. 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 印刷术 C. 源远流长 改革开放的战略布局
高二政治课件第六课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必修3
(2)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chuántǒng)文化,取其精 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当展与__代_________相
(dāngdài) 适现应代、文与明_____________相协调社,会既民保族持性___________ ,又体时现代__性_____________。
。
(quánsh èng)
第五页,共39页。
6.宋元明时期,中华文化在史学、文学艺术和科技等 方面都有巨大(jùdà)的成就,并产生了影响后期封建社 会的宋明___理___学_。 7.明清时期(é,l)ǐ中xu国传统文化思想开始面临 __西__方__(_x_īf_ā_n_g_)_工_的冲击。
业文明
第六页,共39页。
【温馨提示】 注意(zhùyì)中华文化发展的三个特殊 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 雏形;汉代,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隋唐时期,古 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
第七页,共39页。
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1.___源__远___流___长_是中华文化(wénhuà)的基本特征之一。 2.__汉_(__y__字u_与á__n__史__学__典__籍__是中华文化(wénhuà)“源远流 长”的(H见yuà证nǎz。nì) liú (1)文字ch是án文g化) (wénhu基à)本的_______载体。文字的发明,标
第十九页,共39页。
知识点二 准确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1.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1)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fāmíng),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 ,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第二十页,共39页。
②汉字是当今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数千年来 ,汉字这种独具特色的“方块字”,为书写中华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首先,汉字 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汉字的出现是中国文化从“ 史前时期”走向“有史时期”的界碑。在汉字产生以前 ,汉民族曾经历一个相当长的仅用口语进行交流的 时期。有了汉字,汉民族才有书面的历史纪录,从 此进入“有史时期”。其次,汉字记录了中国文化, 是中国文化传承的媒介,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 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们说中国文化灿烂辉煌,从流 传下来的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籍就足以证明 (zhèngmíng),而这种功劳,是应该归属于汉字的。
高二政治新课标教材《文化与生活》第六课 第一课时《源远流长的
高二政治新课标教材《文化与生活》第六课第一课时《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浦南中学陈雨梅一、教学内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与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一节的内容。
本课时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原因是文字、史书典籍及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理解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如何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能联系实际分析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当今世界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能结合中华文化独特的发展历程,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能联系实际分析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表现。
通过对中华文化发展历程和特点的了解,感悟文化的力量,增强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将来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文化思想。
二、学生分析:从这些课本主要内容看,知识难度虽然不大,但是它的信息量很大,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途径很多,可以通过学校电脑网络、图书馆等多种途径查阅相关知识,也可以直接从历史课本上找到相关的大部分知识,甚至可以从我们周围的民俗乡情文化中收集、挖掘一些闽南地区的乡土文化,让同学们直接体验一下探究的乐趣。
这样就可以直接调动学生课外探究的兴趣,从而达到学生主动跨越碍障探求知识的目的。
最终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中华民族文化观,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感情。
所以,本课时很重要的一个目标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魅力。
三、设计设想:新课标的实行最大的特点是增加了许多旧教材所没有的综合探究活动,作为一线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实践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实践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
一个成功的教学设计应该是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蓝图。
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仅仅靠教材的内容是无法充分展现出来的,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等待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究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政治新课标教材《文化与生活》第六课
第一课时《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浦南中学陈雨梅
一、教学内容: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与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一节的内容。
本课时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原因是文字、史书典籍及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理解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如何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能联系实际分析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当今世界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能结合中华文化独特的发展历程,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能联系实际分析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表现。
通过对中华文化发展历程和特点的了解,感悟文化的力量,增强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将来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文化思想。
二、学生分析:
从这些课本主要内容看,知识难度虽然不大,但是它的信息量很大,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途径很多,可以通过学校电脑网络、图书馆等多种途径查阅相关知识,也可以直接从历史课本上找到相关的大部分知识,甚至可以从我们周围的民俗乡情文化中收集、挖掘一些闽南地区的乡土文化,让同学们直接体验一下探究的乐趣。
这样就可以直接调动学生课外探究的兴趣,从而达到学生主动跨越碍障探求知识的目的。
最终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中华民族文化观,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感情。
所以,本课时很重要的一个目标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魅力。
三、设计设想:
新课标的实行最大的特点是增加了许多旧教材所没有的综合探究活动,作为一线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实践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实践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
一个成功的教学设计应该是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蓝图。
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仅仅靠教材的内容是无法充分展现出来的,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等待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究了解。
在教学设计中,要把中心放在“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这个重点问题上,体会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通过了解中华文化的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理解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得益于它的包容性。
从整体上看,该课是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教育,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极其重要的一环,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基础。
本课信息量大,靠简单的教师课堂说教是不行的,必须动员学生在课前花较多的时间收集相关信息.培养学生自己
动手获取、解读、及分析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教师课前安排学生自由组合分组分工探究。
这不仅是一种学习观念的转变,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一起去质疑探索、自主合作、实践体验、研究学习与资源共享,这也就是信息时代下对教与学的要求,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客观要求,是实践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的要求。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生的课外自主探究学习与教师的课堂授课解释与阐明,让学生掌握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的原因、其历经的辉煌历程与见证、我们党在现代续写更加壮丽的中华文化篇章的作用以及国家进行的文化体制改革。
全面、辩证、历史地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教师结合本地文化,采用情景创设法、探究小组讨论与分析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课外探究、搜集和获取有关人类古代文明源流、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汉字、史学典籍等方面的材料,并通过分析、整理,对信息资源收集整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通过分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说明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加深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这一特点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生活智慧与学习智慧、时代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探究及教材大量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回顾古代中华文化的辉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和近代的衰微过程,在探求文化延续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文化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引导学生自觉肩负起振兴中华的使命。
五、教学重点、难点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是如何表现出来的?(重点)
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重点)
如何探究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难点)
【课前准备——活动与探究】
教师课前与学生交流意见,并把意见归类,完成单元课时内的框架问题的设计。
同时确定探究问题的内容主线。
班级同学自由组合成课外的中华文化探究学习小组,明确各组分工,各自结合本地文化生活探究古代中国文化。
【自主探究】问题探究表——单元课时内的框架问题的设计
同学们,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等待我们去探究了解,而课本给我们的信息是有限的,我们也可以当研究的学者。
大家可以自由组合成课外的中华文化探究学习小组,要选择好课题内容,充分挖掘我们所处的闽南地区的乡土资源,分工合作,自主研讨,利用好课余时间,利用好我们学校的网络、图书馆与阅览室这些丰富的资源,完成探究工作,下一节课来介绍你们发现的成果。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七、教学小结与反思
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这也是我们一开篇提出的框架基本问题。
综合我们这节课所学,就会发现:第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首先从古代辉煌的历程中体现出来;其次从汉字与史学典籍中体现出来;再次从历史上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求同存异”与“兼收并蓄”的做法中体现。
最后还体现在在近代中国,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与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中。
本节课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关键在于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的发挥,所以课前组织学生花较多的时间收集相关信息,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获取、解读、及分析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这不仅是一种学习观念的转变,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课堂尾声】师生共同欣赏歌曲《红旗飘飘》,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在歌声中升华。
附1(课堂巩固练习资料)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人类文明史上独树一帜。
之所以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因为( B )
①统一的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重大作用
②中国自华夏以来,留有丰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③得益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④中华文化从未中断而延续至今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犹太人在欧洲生活了一千多年仍摆脱不了被驱逐的命运,但一千年以前定居于中国的犹太人早与当地的中国人融合在一起了。
这说明( A )
A、中华文化能够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B、中华文化能够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C、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D、中华文化可以吸收其他民族的一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