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走进唐诗宋词的国度

合集下载

高一作文《走进唐诗》700字(共11页PPT)

高一作文《走进唐诗》700字(共11页PPT)

高一作文《走进唐诗》
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
社会面貌,激荡着热爱祖国、
情感 热爱人民的炽烈
和不惜自我
牺牲的崇高精神。
杜甫诞生那天漫天的风雪昭
品行 示了他坎坷的一生和高洁的

他从小博览群书,身负远大
经 报负。可是当他呕心沥血,怀
天纬地之才,竟然被人轻描淡写
地付之一炬时,有什么比怀才不遇
更让人痛心?
高一作文《走进唐诗》
诗学 可以与他并肩闯天下,学
道,
与他高吟“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走进唐诗,我们可以接触到高吟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陈子
昂,感受他的悲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关键词:可以,并肩,天下,诗学,
高吟,君不见,黄河,天上,奔流,不复, 走进,唐诗,我们,可以,接触,前不见 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感受,悲 愤。
高一作文
走进唐诗
700字
唐诗深受当代人的喜欢,那
是因为诗人将自己的情感、抱
遭遇 负及
融入其中,让我们从中
享览唐朝的风云事变。
世界 唐朝是诗的
。走进唐诗,
我们可以与李白一道“且放白鹿青崖
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关键词:唐诗,深受,当代人,喜
欢,是因为,诗人,自己,情感,抱负, 遭遇,融入,其中,我们,从中,享览, 唐朝,风云,事变,唐朝,世界,走进, 唐诗,我们,可以,李白,一道,放白, 鹿青崖,骑访,名山。
高一作文《走进唐诗》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
琵琶 归夜月魂”的哀怨;“千载
中论 作胡语,分明怨恨曲
”的寂
寥……
地 杜甫的诗在唐诗中占重要

唐诗宋词欣赏——带你走进经典诗词世界

唐诗宋词欣赏——带你走进经典诗词世界

唐诗宋词欣赏——带你走进经典诗词世界一、引言语文教育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而唐诗宋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更是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次课程将带领学生走进经典诗词世界,欣赏唐诗宋词的美妙之处,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课程内容1. 了解唐诗宋词的背景和特点- 唐诗的鼎盛时期和文化背景- 宋词的兴盛时期和文化背景- 唐诗宋词的共同特点和区别2. 欣赏唐诗的经典之作-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3. 欣赏宋词的经典之作-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4. 分析诗词的意境和艺术特色- 唐诗宋词的意境表达和情感描写- 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和韵律之美- 诗词与文化、历史的关联5. 唐诗宋词的创作与欣赏- 学生自主创作一首唐诗或宋词- 学生相互欣赏和评价作品- 分享学生创作的心得和感受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 创设唐诗宋词的时代背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2. 合作学习法- 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欣赏和分析一首唐诗或宋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3. 互动讨论法-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分享对于诗词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 通过展示唐诗宋词的名句,激发学生对于诗词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了解背景和特点- 通过多媒体展示,简要介绍唐诗和宋词的背景和特点,让学生对于古代文化有所了解。

3. 欣赏经典之作- 分组欣赏并分析一首唐诗和一首宋词,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意境和艺术之美。

4. 分享和讨论- 学生代表分享各组的欣赏结果,进行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表达。

5. 创作与欣赏- 学生自主创作一首唐诗或宋词,相互欣赏和评价作品,分享创作的心得和感受。

品味唐诗宋词优秀作文(通用25篇)

品味唐诗宋词优秀作文(通用25篇)

品味唐诗宋词优秀作文品味唐诗宋词优秀作文(通用25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

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品味唐诗宋词优秀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品味唐诗宋词优秀作文篇1岁月沉浮,中华民族经历时光的磨砺而依然屹立于东方,离不开中华文化的传承,而见证中华文化的唐诗宋词犹如桂冠之明珠,哪怕时光荏苒,也不减光辉。

从牙牙学语开始,妈妈便拿了一本《唐诗三百首》一字一句教我读。

从小就背会了许多诗词,可随着知识的增多,才发现自己所能背诵的那几首,只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

可是心中却有了对诗词的眷恋与痴迷。

月上梢头,雨打屋檐,总会忍不住低吟几句,感觉琅琅上口,满心舒畅。

通过对诗词的了解,也愈加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读唐诗宋词,仿佛将自己置于古典文字堆砌的美妙梦境之中,古色古香的气息令人如痴如醉,不亦乐乎,手捧着书卷,思绪携着哀思的唐宋雨,在不知不觉中穿越了数千年,想象着月照长安,雨落汴京该是怎样的意境啊!一壶酒,就醉倒了整个天下。

他端着斗酒向我走来,一轮明月在他抚须长叹中发出清冷的光。

只有月的无声陪伴,那便“举杯邀明月”,借着酒意挥剑起舞,在地上映下一片影,月光不时地照在剑上,一道道凛冽的光,更加使人觉得惊心动魄。

他是真正的寂寞之人,却有着飘逸豪放,不摧眉折腰之气势,举杯高歌“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超然又洒脱。

那“玉碗盛来琥珀光”的酒,散发着扑鼻的浓烈,我也渐渐醉倒在他的诗中,希望能与他一起领略疑似九天垂落的瀑布,一起感叹蜀道的艰难险阻,去敬佩他敢“凤歌笑孔丘”的狂傲不羁,哪怕此时不顺意,明朝也可散发弄扁舟。

听,“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铜琵琶在演奏。

江面上的火还在蔓延,赤壁之下,浓烟滚滚,乱石穿空之间,阵阵号角点燃了东坡的斗志,他为天下百姓而于官场之中苦苦挣扎的悲凉,化作一首令人为之震撼的悲赋。

走进唐诗宋词活动

走进唐诗宋词活动

走进唐诗宋词活动篇一:走进唐诗宋词《走进唐诗宋词》主题实施方案一、活动背景苏东坡云:“腹有诗书气自华。

”从小学习、诵读一定数量的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有利于培养对语言的感受、领悟能力和想象能力,也有利于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鉴赏、审美能力。

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强的黄金时期。

如何激发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兴趣,引领学生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畅游呢?故决定以《走进唐诗宋词》为主题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走进唐诗宋词》。

二、活动目标:1、使学生知道古典诗词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从小学习、诵读一定数量的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有利于培养对语言的感受、领悟能力和想象能力,也有利于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鉴赏、审美能力,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主动积累诗词的习惯。

2、通过活动的逐步开展,进一步加强学生在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计划的制定、修改和实施,成果展示的方式方法等方面提升。

3、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自主探究交际沟通等方面的综合实践能力。

三、实施过程与步骤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课时)查找资料,为确定活动主题做铺垫。

学生、教师通过看书、上网、询问、交流等途径及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对唐诗宋词的分类、情感等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活动主题及子课题的确定做好铺垫。

第二阶段:确定活动主题及子课题1、确定活动主题:课堂上,学生们自由交流、畅谈对诗词的了解与感受,根据大家的汇报形成主题。

2、活动主题确定后,要引导学生围绕主题明确研究内容,形成子课题。

启发引导学生将所谈所想进行总结归纳,然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知识累积、生活感受形成子课题,即:(1)友情送别诗词(2)咏物抒情诗词(3)山水田园诗词(4)节日感怀诗词(5)爱国明志诗词3、撰写本组的课题实施方案。

在学生们交流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各组同学根据本组子课题,确定研究的具体内容、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如何分工等,学生再根据以上内容制定本组的活动计划,在制定计划时,可采用填表式或过程记录式或计划书式。

行走在唐诗宋词里作文(通用20篇)

行走在唐诗宋词里作文(通用20篇)

行走在唐诗宋词里作文 篇1 品一杯清茗,抚一本墨案,任清风吹过,把我的思绪引向远方…… 美酒——清水——诗 行走在唐诗宋词里,饮一杯美酒最为平常,轻吟一诗一词,体会到的不止是韵致,更别具一番诗人的“清者自清”。

共邀太白同饮,豪酒入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三分啸成了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得力士脱靴,得贵妃磨墨,是如此一番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站在离别的渡口,“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是你的忧愁。

壮志难酬,“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你的决心。

共邀明月,“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你的淡泊。

捧一杯美酒,共邀台太白,轻吟诗词,醉酒当歌,人生几何。

行走在唐诗宋词里,领略诗人清的意境。

兵戈——飞沙——爱国 千里浪淘沙,万里长军破。

行八千里路,看三十功名。

人生到处之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

独凭栏眺望仰天长啸,驾铁骑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

十一道金牌下,风波亭断魂。

这首诗送给你,岳大将军。

跟随你一生征战,踏黄沙,破千军。

曾经视若功名下,何处寻芳满江红。

你的一生都是精忠报国,却不料金牌下,断魂于风波亭。

驾铁马,踏黄沙,吟尽精忠报国。

行走在唐诗宋词里,体会岳将军的无限爱国情怀。

泪水——愁思——爱情 素月寄孤舟,只影随流水。

家园破,一盏残酒。

酒淡怎敌晚风急?梧桐雨,点点愁。

晚来独登楼,恨字锁眉头。

黄花瘦,雁声断秋。

一溪落花漫汀州。

离别苦,几时休? 江南自古柔如水,怎不看清照瘦影?“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站在离别的渡口,是谁在轻吟“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愁思满天,是谁在苦笑“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红肥绿瘦的凋零,是谁在感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身世如飘絮,一壶冷酒浇不灭你心中真情。

行走在唐诗宋词里,与你共渡爱情愁苦。

墨案翻过了一页,独品唐诗宋词,体会人生沧桑。

行走在唐诗宋词里作文 篇2 青砖黛瓦之间,身着荆钗布裙的江南女子,走过青色的瓦沿,曲折的巷口,婀娜的眠柳,去看那隐藏在诗词里的宋朝烟雨唐朝风,勾起落花摇曳的一丝哀愁。

高中生演讲稿《走进唐诗宋词》886字

高中生演讲稿《走进唐诗宋词》886字

走进唐诗宋词(886字)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走进唐诗宋词》。

今天就让我带你们一起走进唐诗宋词,漫步于诗词的花海中。

这是一个烂漫迷人的地方。

这里有“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清寂淡雅;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斜”的旎旎和谐;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娴静空远,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绝妙。

这里山是清的,水是明的,风似滑的,云似梦的。

鹰飞蝶舞,旋转纷飞。

清山细水,柔风浮云,温情呢喃。

这里的世界纯属虚构,然而,就是如此美丽的文字拨动我们心潮之底多少美梦啊!这是一方情感的沃土,充满了人世的沧桑。

看吧,杜甫好像天生就负着忧郁沉闷,所行之处皆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怆凄凉。

白居易这时也变得如此沉默寡言,似乎身心只剩下那么一个“别有幽愁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念头。

就连李商隐都这么不称意,驱车登乐游原并未快活,却落满心“夕阳无好好,只是近黄昏”的淡淡哀怨。

陆游虽然“僵卧孤村不自哀,”可也只能是“铁马冰河入梦来”的空想梦幻而已。

李易安即使身居高楼举目远瞻,眼前不过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深情呼唤。

这些来源于心灵深处的声音,总是时时让我们肝肠寸断,却又意气风发。

这是情感、智慧和思想的结晶。

情感造就文字的多变,智慧超越文字的局限,思想升华文字的寓意和精魂。

这是一块遐想的空间,任你的思想自由翱翔。

我们高举酒杯邀太白共饮人生悲欢离合,“莫使金樽空对月”,“欲上青天揽明月”。

我们高居幽州台,与子昂齐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我们面临大江和东坡大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我们伫立杨柳岸,同柳永轻吟“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是一个多么绝妙的世界,美妙至极的景致,沧桑无比的历史和精彩绝伦的文字汇成的世界。

这是诗的殿堂,这是词的颠峰。

然而,这不仅仅是单纯的诗和词,这是人类所有情感、智慧和思想结合的伟大艺术。

这是千古之绝唱,举世之风流!走进唐诗宋词,你我从此不再孤寂。

唐诗宋词高二作文

唐诗宋词高二作文

唐诗宋词高二作文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唐诗宋词高二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唐诗宋词高二作文篇1走进历史的长河,让我们掀开唐诗的画卷。

品味刘希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慨叹;品味“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乐观;品味岑参“人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的豪放。

品味唐诗,品味历史。

月下独酌,我品到了他“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责任。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他意气风发,走马边塞。

边塞狼烟滚滚,黄沙漫天的景象令他心弦激荡,戍边战士慷慨报国的气概让他激情燃烧,一首首意境开阔、感情深沉的边塞诗脱颖而出,跃然纸上。

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雄心;亦有“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的情怀。

他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洋溢翰墨。

王昌龄是唐诗中的一颗灿星,星光闪烁。

月下独酌,我品到了他“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豁达。

他有游侠之风采,有建功之雄心,有报国之志向,为此他游历长安,然却落魄而归。

但他并未失去自信与追求。

他远走北方,感悟边塞生活。

于是一首首歌颂、揭露、鞭挞的诗油然而生。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是他对战士的讴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是他对纵情声色将领的斥责;“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是他对和平的追求。

唐诗中的他笔力雄健,气势奔放。

高适为唐诗增添慷慨与豁达,名留青史。

月下独酌,我品到了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乐观。

他以天下为己任,勤政爱民,却被贬在外几十年,报国无门。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他尝尽壮志难酬的切肤之痛;“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他经历沧海桑田,但不曾沉沦、颓废。

他百折不回,“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他淡然从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他壮心不已,“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走进唐诗的世界高二作文700字7篇

走进唐诗的世界高二作文700字7篇

走进唐诗的世界高二作文700字7篇唐诗,文学艺术百花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一朵艳丽的奇葩,它光彩夺目,摇曳多姿,千百年来,为人传诵不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走进唐诗的世界高二作文700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走进唐诗的世界高二作文700字1唐诗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五万余首唐诗的创作者的阵容庞大。

它的题材非常广泛:阶级矛盾、个人抱负和遭遇、人生悲欢离合、秀丽河山均可入诗。

在创作方法上,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这两种风格交相辉映。

唐诗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的传统,还创造了优美整齐的近体诗。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唐诗对后世诗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让我们谈谈李白吧!李白是我国唐代的著名大诗人,他的诗显示出很高的才华、丰富的想象力,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唐代另一诗家贺知章叹赏李白的《蜀道难》一诗,呼李白为“天上谪仙人”,意为天上下凡来的神仙。

从此,“谪仙”之名誉满长安城。

唐大诗人杜甫有诗赞云:“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狂客,李白好友贺知章也,因此,后人便把李白尊为“诗仙”。

谈完李白,当然少不了杜甫了。

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造诣最高、修养最全面、创新精神最强的一位诗人,无论是古体还是近体,五言还是七言,叙事诗还是抒情诗,他无一不能,无一不工,堪称诗坛的“全能冠军”,名篇佳句之多,可谓无与伦比。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等这些明白晓畅而又精粹警策的诗句,滋润着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田,成为我们民族永远珍爱的瑰宝。

在唐诗中,少不了的李杜,更多的伟大诗人,如我们所熟悉的:称为诗家天子,七绝圣手的王昌龄,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称为诗豪的刘禹锡,其诗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称为诗鬼的李贺,其诗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璀璨多彩的鲜明形象;称为……让我们走进唐诗,更切实地了解吧——中华文化的骨髓。

走进唐诗高考满分作文800字5篇

走进唐诗高考满分作文800字5篇

走进唐诗高考满分作文800字5篇写走进唐诗的高中作文篇1唐诗深受当代人的喜欢,那是因为诗人将自己的情感、抱负及遭遇融入其中,让我们从中享览唐朝的风云事变。

唐朝是诗的世界。

走进唐诗,我们可以与李白一道“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可以与他并肩闯天下,学诗学道,与他高吟“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走进唐诗,我们可以接触到高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陈子昂,感受他的悲愤;我们可以接触到畅言“阁中带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的孟郊,感受他登科后的得意和轻狂。

唐诗中,我们可以领略到杨贵妃的惊人美貌,可以感受到唐玄宗的痴情,可以感受到那股缠绵的哀怨之情。

唐诗为我们展现出唐朝的情、唐朝的气度、唐朝的兴衰。

走进唐诗,我们与杜甫对白:“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的忧郁情怀;“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的无助;“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_空归夜月魂”的哀怨;“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的寂寥……杜甫的诗在唐诗中占重要地位,被称为“诗圣”,他一生写了一千四百多首诗,和李白齐名,也称“李杜”。

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面貌,激荡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炽烈情感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

杜甫诞生那天漫天的风雪昭示了他坎坷的一生和高洁的品行。

他从小博览群书,身负远大报负。

可是当他呕心沥血,怀经天纬地之才,竟然被人轻描淡写地付之一炬时,有什么比怀才不遇更让人痛心?当杜甫低头哀求,遭人白眼时,有什么比寄人篱下更让人辛酸屈辱呢?杜甫生逢乱世,居地定所,食不果腹,尝尽辛酸,饱受磨难,受苦受难的血泪史让人叹息不已!唐诗,不仅让我们看到华美篇章,更让我们了解到诗人的伟大精神与惊人气魄。

走进唐诗,取出灿烂的明珠,饱览人生悲欢离合!写走进唐诗的高中作文篇2这次长假期间,语文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对古诗词的热爱,增大我们对古诗词的积累,特意为我们布置了一项有趣的作业-古诗词表演。

将自己喜爱的古诗词声情并茂地展现出来。

走在唐诗宋词里的作文

走在唐诗宋词里的作文

走在唐诗宋词里的作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合同协议、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演讲致辞、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eches, emergency plan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走在唐诗宋词里的作文走在唐诗宋词里的作文(通用22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

走近唐诗宋词

走近唐诗宋词

走近唐诗宋词走进唐诗宋词,走进这一座溢彩流光的美的殿堂,在这里你能体会到“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悲凉无奈;感受到“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豪放;听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高歌。

大漠烟尘,孤城落日,折射出唐诗丰富绝妙的光彩;雾失楼台,月迷津渡透露出宋词的格调高远。

倘徉在这座美的殿堂,你一定会流连忘返。

想象那月照唐朝,雨落宋朝该是怎样的意境啊?我手写我心,诗人将积压于心中的感情倾泻于笔下。

唐诗宋词如清澈的潭水,映照出诗人心中的悲欢离合走进唐诗宋词,走近那个衣袂飘飘的诗仙。

黄河已奔腾到海不复回,那站在高堂中面对明镜的诗人何时发现自己朝如青丝而暮成雪了?在被赐金放还,洗尽铅华后, 是否在这明月花间小酌时感受到内心的悲凉与无奈?“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于是,放荡不羁的诗仙但愿长醉而不复醒。

政治上不得意的他在文坛上却是一颗璀璨的明星。

即使是醉酒也能写出“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样的名句。

即使是受到排挤去职离京,他也能说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以明其志。

走进唐诗宋词,走进那颗忧国忧民的心。

千百年前,一位诗人在秋高风怒号中登上高处,听那猿哀啸,看那离群的大雁,望那“无边落木萧萧下”,叹那“不尽长江滚滚来”。

生活的艰辛,心中的郁恨使自己早已两鬓染霜了,但心怀天下,兼忧百姓的他仍要振臂大呼:“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走进唐诗宋词站在一代君王的角度体会那亡国之恨。

纵林间的花儿曾是那么的娇美动人,也敌不过时光的流逝,终究还是落红满地,为何美好的事物都去得如此匆匆?悲哉,痛哉,惟有无奈。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只恐那无限江山是别时容易见时难了。

李后主有的是“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有的是像春水东流般的哀愁,绵绵无尽。

走进唐诗宋词,走近那婉约的女诗人。

莫道不销魂,西风已卷帘,似黄花瘦的人儿,在痛失爱侣,目睹山河破碎之后,心中的恨,心中的悲化为胸口一团厚厚的愁云,挥散不去。

走进唐诗宋词中国传统文学

走进唐诗宋词中国传统文学
现代诗歌的借鉴
现代诗歌在创作过程中,也广泛借鉴了唐诗宋词的意境、语言和韵律, 使得现代诗歌更加丰富多彩。
唐诗宋词研究的发展
后世对唐诗宋词的研究不断深入,不仅挖掘了其文学艺术价值,还探讨 了其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为唐诗宋词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学术支持 。
唐诗宋词在现当代文化中的地位
文学艺术价值
唐诗宋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现当代文学艺术宝 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统治者的倡导与支持
唐朝统治者对文化艺术事业非常重视,经常举办诗歌比赛等活动 ,推动了诗歌创作的繁荣。
唐诗的主要流派与代表诗人
的漫以 精主李

神义白 。色为

彩代 诗
,表 展,

现诗
了歌
诗风
人格
个豪
性放
张洒
扬脱
和,
追充
求满
自了
由浪
光以 ,高

表适 现、

了岑 诗
诗参 人为

的代
豪表
情,
壮描
志写
和边
爱疆
反映社会生活
宋词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 收民间文化的养分,其内容 也逐渐丰富起来,开始反映 更广泛的社会生活。
与民间音乐紧密结合
宋词与民间音乐有着紧密的 联系,很多宋词都是可以歌 唱的,这也使得宋词更加贴 近民众,易于传播。
宋代词坛的变迁及特点
北宋初期
以小令为主,风格清丽婉转,多表现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
李清照
《如梦令》以其清新脱俗的笔触和深 婉含蓄的情感表达了词人对逝去时光 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生 动的描绘展现了元宵节的热闹景象, 同时也寄寓了词人的爱国情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唐诗宋词的国度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从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六朝古诗到唐诗宋词元曲,大半部中国文学史主要是诗史,所以我们谈到中国古代文学,必称屈、陶、李、杜。

人们将中国古代诗歌喻为一条灿烂的银河,这条银河中最灿烂的星群,无疑是唐诗宋词。

为何要阅读,吟诵,欣赏,评论古典诗词,特别是唐诗宋词?
一、学习和鉴赏古典诗词,可以满足我们认识历史的需要。

如杜甫的“三吏三别”,所反映的安史之乱的社会动荡给人民造成的疾苦,比历史学家的叙述要生动感人得多。

二、古典诗词中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学习古典诗词可以从中汲取精神营养。

如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杜甫的……苏轼的……陆游的……
三、提高我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一)为何要了解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
我们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流变有相当清晰的认识,不仅要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文学源头及其特点,还要按照历史的顺序理清诗歌发展的脉络;既要对各个时期的诗歌总体风格有所了解,还要对各个时期的(特别是唐宋时期)、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我们常说的“文史不分家”,在对诗歌源流的认识上体现得最为充分。

这样,有助于我们运用“知人论世”的原则鉴赏诗歌。

欣赏艺术品的三原则:种族、环境、时代。

(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
(二)古代诗歌发展脉络
先秦诗歌:《诗经》《楚辞》
两汉南北朝:乐府民歌—汉乐府、南北朝乐府
文人诗歌—“三曹”、陶渊明
唐代诗歌:“初唐四杰”、“李杜”、“王孟”田园诗、“高岑”边塞诗、“新乐府”“小李杜”等
五代词:李煜
宋代诗歌:宋诗—陆游、杨万里等
宋词—婉约派、豪放派
元曲:马致远、张养浩等
明清诗歌:于谦、龚自珍等
(三)唐诗的发展脉络
分期:一般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从唐朝建立到唐玄宗即位。

这是唐诗的准备阶段。

在风格、意境、声律等诸多方面为盛唐诗歌高峰的到来做了充分的准备。

占统治地位的仍是齐、梁的颓靡遗风。

“四杰”和陈子昂出现后,诗风才逐渐改变,他们在继承南朝的艺术技巧方面和建立五、七言律诗的格律和体制上,有着不容埋没的功劳。

陈子昂继承汉魏风骨来开辟唐诗的领域,上承阮籍、曹植,下开李白、杜甫。

代表诗人:初唐四杰: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杨炯《从军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卢照邻《长安古意》:“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盛唐: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

唐诗达到了巅峰。

盛唐是流派纷呈,风格众多,体裁和形式成熟、完备的时代。

社会各方面的现实生活,都在诗人的笔下以各种体制和风格得到充分的反映,文学史家习惯按题材来划分流派,他们有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人,描写幽静、宁谧的自然世界;有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歌颂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慨。

如果以创作方法来划分这个时期的诗歌流派,成就最大,影响最远的,无疑是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

李白和杜甫各以自己的诗歌天才、广博而精湛的艺术修养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现实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认识,运用不同的创作方法,建立各自的艺术风格,从各方面表现了这个伟大而变动的时代,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诗歌艺术推向高峰,他们不仅是唐代双峰并峙的伟大诗人,也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中这两个流派的最杰出的代表。

代表诗人:
山水田园诗人:
王维:《山居秋暝》、《鸟鸣涧》:“人闲桂花落”等。

孟浩然:
边塞军旅诗人:
高适
岑参
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
最杰出的代表:李白杜甫
中唐:安史之乱后,唐由盛而衰,安史之乱以后的现实使诗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清醒的观察和思考,所以唐代中叶的诗歌主流是现实主义,以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运动,就是在这种趋势中所形成的现实主义流派,尤其白居易创作出一系列的如《卖炭翁》、《新丰折臂翁》等抨击黑暗,同情百姓疾苦,语言通俗流畅的优秀诗篇。

此外,李贺在意境和语言上的创新较为突出,柳宗元、刘禹锡也是这一时期有成就的诗人。

晚唐:是杜牧和李商隐活跃的时代。

杜牧出于杜甫、韩愈,而在风格上将清新峻拔熔为一炉。

李商隐则尤长于七律,在七律这种形式上继杜甫之后,有了可喜的发展。

与李商隐齐名的有温庭筠,情思才力,都比不上李,但其轻艳的作风对唐末诗人颇有影响。

内容分类:按照内容的不同,把唐诗分作写景抒情诗、即事感怀诗、咏物言志诗、怀古咏史诗和边塞征战诗。

写景抒情诗:包括山水田园诗。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杜甫的《登高》张继的《枫桥夜泊》孟浩然的《临洞庭》等。

即事感怀诗: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所谓“即事”,因一点事由而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

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等,一般不便再细细分类,所以笼而统之称为“即事感怀诗”。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元稹的《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等
咏物言志诗:
如:贺知章的《咏柳》杜甫的《春夜喜雨》等
怀古咏史诗:
如:李白的《越中览古》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石头城》杜牧的《过华清宫》等
边塞征战诗:
如:王昌龄的《出塞》高适的《燕歌行》等
(四)唐宋词的发展脉络
1、词的产生
词是唐时兴起,宋代繁荣的一种新兴歌诗,最初称“诗余
”“曲子词”或“曲子”。

词体虽句式参差,但“调有定格,字有定数,韵有定声”。

唐代“燕乐”兴起,追求享乐的社会风气导致了以娱宾遣兴为目的的曲子词流行,吸引文人参与创作。

李白的《菩萨蛮》《忆秦娥》二词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唐时张志和的《渔歌子》、白居易的《忆江南》是词中小令的杰作。

后经温庭筠、李煜、冯延巳等发展,到宋代迎来词创作的高峰。

2、宋词的发展
北宋前期的词坛,承续晚唐、五代,以欧阳修、晏殊为首的文人代表在词中主要反映贵族士大夫闲适自得的生活及其流连光景,伤感时序的愁情。

北宋词至柳永而一变,柳永发展了长调的体制,善于用民间俚俗的语言和铺叙的手法,组织较为复杂的内容,用来反映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

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受到广大百姓的喜爱,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声誉。

柳永善于化旧曲为新声,创制大量的篇幅较长、句子错综不齐的慢词,使词的体式趋向完备了。

北宋苏轼高举创新的旗帜,首先打破词的狭隘的传统观念,开拓词的内容,提高词的意境,开创了一种新的豪放词的风格。

苏轼“以诗为词”,不仅用诗的某些表现手法作词,而且把词看作和诗具有同样言志的作用,使它具有较以前宽广得多的社会功能。

他特别重视词的文学方面的意义,不把它作为音律的附庸,不让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受损害,给词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

周邦彦以高度形式格律化被称为“集大成”的词人,他的词精于词法,在词的写作技巧上有所提高,开了长调咏物的风气。

周邦彦精于音律,在词律方面起了规范作用,使词的语言风格趋向典雅、含蓄,受到文坛词人的推崇。

词到南宋发展到了高峰。

中原沦陷和南宋偏安的历史巨变,激起了南渡词人的爱国觉悟,整个词坛的面貌为之一新。

此时,在士大夫阶层里涌现出一批坚决抗敌的词人,如岳飞,张孝祥等人,他们的作品表现爱国情感,气势壮大,对于豪放刚健的新风格的形成,有一定的贡献。

辛弃疾、陆游两个伟大的作家,进一步发展了南宋词,尤其辛弃疾在词作方面,成就更为突出。

他继承苏轼的革新精神,突出发扬了豪放的风格,扩大了词体的内涵,使其丰富多彩,把词推向更高的阶段。

在词的创作手法上,他不仅运用古近体诗的句法作词,又吸收了散文、骈文、民间口语入词,辛词代表了文人词的最高成就。

词是慷慨、豪迈,抒写抑郁不平之气。

有时也存在用典过多,不免使人晦涩难懂的缺点。

和他唱和的作家有陈亮、韩元吉、刘过等,就是与他的风格迥异的姜夔也写过仿效稼轩体的词。

南宋后期,以姜夔、张炎为代表,感喟哀时,描写亡国的惨变,抒发内心的黍离之悲。

他们精通音律,偏重词的格律,讲求句法、字面,有时难免流于形式化,也束缚了词的内容。

总之,宋词无疑是中国诗歌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在将音乐与诗歌相结合方面,达到了唐诗所未能达到的独特的审美地步,在文学史上留取了自己的地位。

3、流派
婉约派:“诗庄词媚”,不仅指词在题材上以抒写男女恋情为主,更主要指词的风格。

婉约是词的正宗。

柳永
秦观
李清照
周邦彦
姜夔
豪放派:打破词的狭隘的传统观念,开拓词的内容,提高词的意境,开创了一种新的豪放风格。

苏轼
辛弃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