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第二单元

合集下载

新步步高学案导学苏教版化学必修二课件:专题3 第二单元 第1课时乙 醇课件(46张)

新步步高学案导学苏教版化学必修二课件:专题3 第二单元 第1课时乙 醇课件(46张)
n (C2H6O)∶n(H)=1∶1,说明C2H6O分子中只有1个H能被置换,即有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 H与其他5个H的空间位置不同,故A式符合要求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 的乙醛,加热至沸腾,结果无砖红色沉淀出现。实验失败的原因可
能是
A.未充分加热
B.加入乙醛太少

C.加入NaOH溶液的量不足
D.加入CuSO4溶液的量不足
解析
答案
三、乙醇的脱水反应(加试要求)
反应条件 反应原理
浓硫酸,170 ℃
浓硫酸,140 ℃
脱水方式
反应类型
分子内脱水 ______________
说明乙醇的氧化反应是 放热 反应。
解析 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红色和黑色交替的现象,是因为 2Cu +
△ △ O2=====2CuO,CH3CH2OH+CuO― ― ― →CH3CHO+Cu+H2O,熄灭酒精灯 后,反应仍能进行,说明此反应为放热反应。
1 2 3 4 5 6
解析
答案
(2) 甲和乙两个水浴的作用不相同。甲的作用是 加热 冷却 。 _________
2.乙醛的性质
H2 O2 CH3CH2OH CH3CHO― ― ― ― →CH3COOH 被还原 被氧化

04专题3 常见的烃 第二单元 芳香烃

04专题3 常见的烃 第二单元 芳香烃

【苯环结构在现代药物中大量出现】
有效成分:多潘立酮 有效成分:盐酸萘甲唑啉 有效成分:对乙酰氨基酚
一、苯的分子式与结构:
苯的分子式是C6H6,结构简式可表示为 或 。
苯分子具有平面正六边形结构,分子中的6个碳原子和6 个氢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各个键之间的夹角都是120°, 苯分子里的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
×) ×)
③ 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④ 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分 子中类似的碳碳双键( √ )
谢谢同学们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专题3 常见的烃 第二单元 芳香烃
第二节 芳香烃的来源与应用
义乌市私立群星学校 高中部 褚开朗
【习题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与甲烷性质相似,因此苯为饱 和烃 B.苯的结构简式为,有三个双键,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C.苯的邻位二元取代产物只有一种 D.苯的邻位二元取代产物有两种 【习题5】判断题: ① 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与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 反应类型相同( √ ) ② 乙烯和苯都能与溴水反应(
苯的1H核磁共振谱图
△ 苯分子中的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不存在碳碳双键和碳 碳单键之分的证据有哪些: ① 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② 苯不能通过化学反应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也不能使Br2水褪 色。 ③ 苯分子加成3mol H2变为环己烷所吸收的能量,比环己烯加成 1mol H2所吸收能量的3倍要小。 【如何用简单方法证明苯环中不存在碳碳双键】 1、步骤:取少量的KMnO4酸性溶液于试管中,然后加入苯,充分 震荡。 2、现象: KMnO4酸性溶液没有褪色,溶液分层,上层为无色, 下层为紫红色。 或者: 1、步骤:取少量的Br2水于试管中,然后加入苯,充分震荡。 2、现象:Br2水没有褪色,溶液分层,上层为橙红色,下层几乎 为无色。

高中化学专题3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2.2碳酸钠碳酸氢钠2教案苏教版1

高中化学专题3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2.2碳酸钠碳酸氢钠2教案苏教版1

碳酸钠碳酸氢钠

本节课学习内容是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3第二单元第2节中《碳酸钠碳酸氢钠》,在本节所介绍的碳酸钠的性质和应用中,大多数都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如碳酸钠与酸反应、碳酸钠转化为碳酸氢钠等,这些反应的本质都是离子反应,为后面离子反应的学习做好铺垫。

1.通过实验探究方法对比研究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并知道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2.通过实验探究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初步形成基于物质构成对物质性质进行预测和检验的认识模型。

3.通过体验实验探究和问题讨论的过程,了解实验研究化学物质的一般方法,初步形成分析推理、综合归纳的能力,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核心素养。

4.通过对侯氏制碱法的学习,培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核心素养.

实验探究碳酸钠碳酸氢钠性质差异

1.资料收集、幻灯片制作

2.化学实验准备

①通入CO 2②

适量H +

板书设计

碳酸钠 碳酸氢钠

一、碳酸钠 碳酸氢钠物理性质比较

二、碳酸钠 碳酸氢钠化学性质比较

三、碳酸钠 碳酸氢钠相互转化

四、碳酸钠 碳酸氢钠用途

五、侯氏制碱法

NaCl+NH 3+CO 2+H 2O==NaHCO 3+NH 4Cl

Na 2CO 3 NaHCO 3

2NaHCO3∆==Na2CO3+ CO2↑+ H2O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碳酸钠碳酸氢钠》,在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中已经部分的接触,当时主要了解了碳酸钠、碳酸氢钠的俗名、化学式、物理性质,并通过实验得出碳酸钠的几点化学性质.鉴于此,本节课教学中要认真处理新知识的学习与旧知识的衔接以及教学内容的升华呢.重点应在碳酸钠、碳酸氢钠性质的差异,利用两者在性质方面的差异选择合适的方法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本节课主要以探究实验探讨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性质的差异,在学生做探究实验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实验,对存在的不足及时提醒,并要求学生改正。

高中化学三维设计江苏专版选修3课件:专题3 第二单元 离子键 离子晶体(22张)

高中化学三维设计江苏专版选修3课件:专题3 第二单元 离子键 离子晶体(22张)

探索物质的微观结构
1.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2.离子键的特征 阴、阳离子 球形 对称,电荷分布也是 球形 对称,它们在 空间各个方向上的 静电作用 相同, 在各个方向上一个离子可同 时吸引多个带相反电荷的离子, 故离子键无 方向 性和 饱和 性。
1.对于离子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A.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是离子键 B.阴阳离子间的静电斥力是离子键 C.阴阳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即为离子键 D.阴阳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是离子键
“课时跟踪检测”见“课时跟踪检测(四)”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
12NaCl 共有 ____ 个。晶胞中, (3) 如图 若体心位置为 Na+, 按照均摊法, 含 Na+: (3)在 NaCl 晶胞中,正六面体的顶点上、面上、棱上的 Na+或 1 1 1 - 12× + 1 = 4 个;含 Cl : 8 × + 6 × =4 个。 - 4 - 8 2 Cl 为该晶胞与其相邻的晶胞所共有,一个晶胞中 Cl 的个数等 1 12×4+1 + 于____ 填计算式);Na 的个数等于_____ 4 ,即_____________( 4 , 1 1 8×8+6×2 填计算式)。 即______________(
离子晶体的性质 1.熔、沸点 离子晶体中有较强的离子键,熔化或汽化时需消耗较多的能 量,所以离子晶体有较高的熔、沸点。通常情况下,同种类型的 离子晶体,离子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熔、沸点越高。 2.硬度 硬而脆。离子晶体表现出较高的硬度。当晶体受到冲击时, 部分离子键发生断裂,导致晶体破碎。

【三维设计】高中化学 专题3 第二单元 第三课时 酯 油脂课件 苏教必修2

【三维设计】高中化学 专题3 第二单元 第三课时 酯 油脂课件 苏教必修2
+3H2O稀H△2SO4
油脂在 碱性 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做皂化反应。
6.油脂的用途 油脂是热值最高的营养物质,也是一种重要的 工业原料,用油脂可以制造肥皂和油漆等。
油脂与酯、油脂与矿物油的区别与联系 (1)油脂与酯的关系:
(2)油脂与矿物油的比较:
物质
油脂
脂肪

矿物油
组成
多种高级脂肪酸形成的甘油酯 多种烃(石油及
专 题
第 二 单
第 三 课
3 元时
晨背关键语句 理解教材新知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把握热点考向 应用创新演练
考向一 考向二 随堂基础巩固 课时跟踪训练
1.酯的结构简式
,官能团为
,特征性
质为水解反应。
2.水解模式:“酯+H2O―H―+→酸+醇”或“酯+NaOH―→
酸钠+醇”。
3.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水解模式:“油脂+ H2O―H―+→高级脂肪酸+甘油”,“油脂+碱―→高级脂肪酸盐+

1.概念及结构特点
酸(
与 醇 (R′OH) 发 生 酯 化 反 应 生 成 的 一 类 有 机
物,结构简式为
,官能团为

2.物理性质(碳原子数较少的酯)
3.化学性质——水解反应
(1)乙酸乙酯在酸性、碱性(NaOH溶液)下水解的化学方程
式为:

苏教化学一:专题3 第二单元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4 巧妙理解铁三角(学案) 含答案

苏教化学一:专题3 第二单元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4 巧妙理解铁三角(学案) 含答案

二、重难点提示

重点:Fe2+、Fe3+性质及相互转化。

难点:“铁三角”关系的构建.

考点一:Fe、Fe2+、Fe3+的相互转化

1. Fe、Fe2+、Fe3+之间的“三角”转化(氧化还原反应)

Fe的化合价为0,是最低价态,单质铁只表现还原性,Fe2+中铁的化合价为+2价,处于中间价态,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Fe3+中铁的化合价为+3价,为最高价态,Fe3+只具有氧化性.

2。 具体方程式:

考点二:“铁三角”的重要应用 1. 判断离子共存

①Fe 3+与I -、S 2-、HS -、SO 3等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②Fe 2+与S 2-、ClO -、-4

MnO 、酸性溶液中的-3NO 等离子因发生复分解反应或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③ Fe 2+、Fe 3+与CO 32-、HCO 3-、AlO 2-等离子因发生双水解不共存。

2. 除杂或净化

【随堂练习】

下列物质能将Fe3+转化为Fe2+的有()

①新制氯水②铁③铜④稀硫酸

A。①②③ B. ③④C。②③ D. ①②③④答案:C

思路分析:

Fe3+→Fe2+,被还原,需加入还原剂。①为氧化剂,②、③为还原剂,④稀硫酸中的H+有氧化性, 2

4

SO无还原性.

例题1下列物质反应后一定有+3价铁生成的是()

①过量的Fe与Cl2反应;

②Fe与过量稀硫酸反应后,再向其中加KNO3;

③Fe(NO3)2溶液中加少量盐酸;

④Fe和Fe2O3的混合物溶于盐酸中。

A。只有①B。只有①②C。只有①②③ D. 全部

思路分析:本题涉及0价铁变为+3价铁、+2价铁变为+3价铁及+3价铁变为+2价铁,应从氧化剂的强弱、反应条件及反应物间的相对量进行分析.

【三维设计】高中化学 第一部分 专题3 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 溶液的酸碱性课件 苏教版选修4

【三维设计】高中化学 第一部分 专题3 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 溶液的酸碱性课件 苏教版选修4

[师生互动·解疑难]
pH 试纸使用注意事项 (1)使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 pH 时,不能用蒸馏水湿润。
中性溶液——无误差 若湿润,可能产生误差酸性溶液——pH偏大 碱性溶液——pH偏小 (2)使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 pH 时,数据记录只取整数。
4.下列可用于测定溶液pH且精密度最高的是( )
2.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1)溶液的pH:
(2)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25°C)(连线):
[师生互动·解疑难] 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强弱的关系 溶液酸碱性的强弱是由溶液中c(H+)和c(OH-)的相 对大小来决定的,与酸、碱的强弱无必然联系。而酸碱 的强弱是以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划分的。 (1)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和弱酸溶液中,c(H+): 强酸>弱酸。 (2)酸性相同,c(H+)相同的强酸和弱酸溶液中,酸 的物质的量浓度:c(强酸)<c(弱酸)。同理碱亦如此。
[答案] B
(1)pH计算口诀:酸、碱混合不难算,酸按酸, 碱按碱,同强混合在之间,异强混合看过量,无限稀 释7为Fra Baidu bibliotek。
(2)两种强酸或两种强碱pH差值在2或2以上,等 体积混合时混合液的pH:酸溶液的pH为pH小+0.3, 碱溶液的pH为pH大-0.3。
2.(1)常温下,把pH=2的HCl与pH=12的NaOH等 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pH=________; (2)常温下,把pH=2的盐酸与pH=4的盐酸等体 积混合,混合后溶液的pH=________。

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3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二单元金属钠及钠的化合物第2课时碳酸钠碳酸氢钠提升

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3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二单元金属钠及钠的化合物第2课时碳酸钠碳酸氢钠提升

第2课时碳酸钠碳酸氢钠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及其比较

1.要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最合理的试剂是( )

A.Na2CO3溶液

B.饱和NaHCO3溶液

C.NaOH溶液

D.饱和食盐水

2.[2021浙江浙北G2(嘉兴一中、湖州中学)高一上期中联考]有关NaHCO3和Na2CO3的性质,

以下叙述错误

..的是( )

A.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Na2CO3产生的CO2体积小

B.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Na2CO3与同浓度盐酸完全反应生成CO2,所消耗盐酸的体积Na2CO3是NaHCO3的两倍

C.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与盐酸完全反应生成CO2,前者消耗盐酸较多

D.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CO2一样多

3.(2021湖北武汉钢城第四中学高一上期中)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向Na2CO3溶液中通入与溶质等物质的量的HCl,生成的CO2与原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B.相同条件下,NaHCO3与酸反应不如Na2CO3剧烈

C.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Na2CO3溶液的碱性比NaHCO3溶液弱

D.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晶体析出

4.(2020山东淄博第一中学高一上期中)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验证Na和水反应是否为放热反应:

B.检验Na2O2与H2O反应有O2生成:

C.观察纯碱的焰色:

D.比较Na2CO3、NaHCO3的稳定性(夹持装置已略去):

高中化学 专题3 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 从自然界获取铁和铜(含解析)高一化学教案

高中化学 专题3 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 从自然界获取铁和铜(含解析)高一化学教案

从自然界获取铁和铜

1.如何制取金属Na 、Mg 、Al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2NaCl =====通电2Na +Cl 2↑,MgCl 2=====通电Mg +Cl 2

↑,2Al 2O 3=====通电冰晶石4Al +3O 2

↑ 2.以Na 、Al 为还原剂可置换哪些金属?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Ti 、Fe ,TiCl 4+4Na700~800℃,Ti +4NaCl

Fe 2O 3+2Al=====高温2Fe +Al 2O 3

3.能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常见还原剂有哪些?写出CO 分别与Fe 2O 3、Cu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C 、CO 、H 2、Al 等,Fe 2O 3+3CO=====高温2Fe +3CO 2,CuO +CO=====

△Cu +CO 2↑

[新知探究]

探究 铁、铜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及铁、铜矿石的成分

(1)铁和铜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①常见的铁矿有磁铁矿(主要成分为Fe 3O 4)、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 2O 3)、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 2)、菱铁矿(主要成分为FeCO 3)等。

②常见的铜矿有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CO 3·Cu(OH)2]、黄铜矿(主要成分为CuFeS 2)等。

(2)人们最早利用的单质铁和单质铜均直接来自于自然界。所不同的是铁单质只存在于从天而降的陨铁中,所以古代人称铁为

“天石”,而铜则来自于地球上自然存在的少量单质铜。

[成功体验]

1.下列物质中,含铜元素的是( )

A .天石

B .孔雀石

C .赤铁矿

D .石灰石 解析:选B 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CuCO 3·Cu(OH)2。

山东专用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3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_基础集训含解析

山东专用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3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_基础集训含解析

第二单元细胞的生存与增殖

专题3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考情探究】

课标解读

考情分析备考策略考点考向

1

细胞的吸

水和失水渗透作用(1)考查内容:一是通过对质壁

分离与复原实验的分析,考查考

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以

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处理能

力(如2020山东,3的C项);二

是通过图解或表格比较、判断物

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考查考生解

读图表的能力和对概念、原理的

理解能力;三是通过模型建构过

程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

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2)命题规律:命题时常常联系

生产生活实际,或结合物质运输

模型,用真实的问题情境考查所

学知识点。

(3)命题趋势:预计在2022年高

考中,试题将聚焦在物质进出细

胞方式的判断这一视角,让学生

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理解细胞

是如何运输物质以满足自身需

求的

(1)归纳记忆常见物质运

输方式的实例和判断方

法,建立起生命结构与功

能相统一的观点。

(2)运用数学模型和概念

模型,比较各种跨膜运输

的特点,构建外界因素对

物质运输影响的模型,加

深对各种跨膜运输方式

的理解。

(3)分析质壁分离和渗透

作用的应用等有关问题,

培养利用逻辑思维分析

问题的能力,养成关注生

产生活实际并学以致用

的习惯

水分进出细胞的原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

壁分离和复原

2 物质进出

细胞的方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

物质进出细胞方式

的影响因素

物质进出细胞的判

【真题探秘】

命题立意

①命题特点

通过几种可能实验结果的分析,考查渗透作用这一核心概念,试题设计既有知识点的综合,也有知识点的延伸和迁移。

②核心素养

试题通过实验分析考查科学探究素养中的结果分析、科学思维素养中的演绎与推理等要素。解题指导

专题3 第二单元 第5课时蛋白质和氨基酸导学案

专题3  第二单元  第5课时蛋白质和氨基酸导学案

专题3 第二单元第5课时蛋白质和氨基酸导学案

第5课时蛋白质和氨基酸

知识条目必考要求加试要求

1.蛋白质的组成、性

质(盐析、变性)和用

a b

2.氨基酸的结构特

点和性质

a b

能力要求1.知道蛋白质的存在、组成及特征性质。2.知道蛋白质水解最终产物是氨基酸,熟知常见氨基酸及其结构特点。

一、蛋白质的性质

1.存在与组成

(1)存在: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生命体内,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动物的肌肉、毛皮、血液等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

提纯蛋白质。

3.蛋白质的变性

(1)按表中实验操作完成实验,并填写下表:实

实验现象加热后,鸡

蛋清沉淀,

凝结的鸡蛋

清放入蒸馏

水中不溶解

加入CuSO4

溶液后,鸡蛋

清沉淀,凝结

的鸡蛋清放

入蒸馏水中

不溶解

加入乙醇的

水溶液后,鸡

蛋清沉淀,凝

结的鸡蛋清

放入蒸馏水

中不溶解

验结论加热、CuSO4溶液、乙醇都能使蛋白质的

性质发生改变

(2)蛋白质的变性是在紫外线照射、加热或加入酸、碱、重金属盐、有机物(乙醇、苯酚、甲醛等)

的情况下,蛋白质发生性质上的改变而聚沉的过程。

(3)蛋白质的变性是不可逆的化学变化过程,可以利用这一性质进行杀菌消毒。

4.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1)颜色反应:在盛有鸡蛋清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硝酸,观察到的现象是鸡蛋清溶液变黄色,利用此性质可以鉴别某些蛋白质。

(2)蘸取少量鸡蛋清或取一根头发,放在酒精灯上灼烧,闻气味。可以闻到有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用此性质可鉴别毛料纤维和合成纤维。

5.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蛋白质是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能保证身体健康。

(2)动物的毛、皮和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可应用于工业上。

《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3_第二单元_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

《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3_第二单元_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

东师理想
7、氮化硅是一种新合成的材料,它是一种超
硬、耐磨、耐高温的物质。下列各组物质熔化
时来自百度文库所克服的作用力与氮化硅熔化所克服的微
粒间的作用力都相同的是 (
B )
A、硝石和金刚石
C、冰和干冰
B、晶体硅和水晶
D、萘和蒽
东师理想
8. 碳化硅(SiC)具有类似金刚石的结构,
其中碳原子和硅原子的位置是交替的。在下列

构成微粒
不能
东师理想
归纳1:两个晶体的熔沸点的比较
1、判断二者晶体类型:
一般情况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 的熔沸点都高于分子晶体。
2、如果是同种晶体,比较晶体内各微 粒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东师理想
归纳2:非金属单质是原子晶体还是分子晶 体,可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判断: (1)依据组成晶体的粒子和粒子间的作用判断 原子 ,质点间的作 原子晶体的粒子是_________ 共价键 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分子 ,质点间的作 分子晶体的粒子是_________ 分子间作用力(某些含有氢键) 。 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记忆常见的、典型的原子晶体 a、单质: 金刚石、晶体硅、晶体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化合物: SiO2、SiC、B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二课件:专题3 第二单元 第五课时 蛋白质和氨基酸(52张PPT)

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二课件:专题3 第二单元 第五课时 蛋白质和氨基酸(52张PPT)

—————————[关键语句小结]——————————
1.蛋白质组成元素主要是 C、H、O、N, 另外还有 S、P 等元素,蛋白质、淀粉、纤维素 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2.蛋白质盐析的条件是浓的轻金属盐或铵 盐溶液,如(NH4)2SO4、Na2SO4、MgSO4 等,盐 析是可逆过程。
3.蛋白质变性的条件有强酸、强碱、重金属盐、 高温、强氧化剂等,变性是不可逆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知探究] 探究 1 酶的催化作用强,酶是否对所有 的反应都有催化作用?
提示:不是;酶的催化作用具有很 强的专一性。
探究 2 温度越高,酶的催化效能 越强吗?为什么?
5.应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对蛋白质的化学性质具有明显影响的是 __________(写代号)。 A.重晶石 B.蓝矾 C.碘酒 D.高锰酸钾 E.酒精 F.生牛奶 G.熟鸡蛋
(2)如果你发现有人误服重金属盐而出现了轻微 中毒症状,需要你马上对病人进行抢救,你认为上述 物质中可以应用的是__________(写代号)。
[课堂互动区]
[新知探究] 探究 1 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是什么?为什 么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提示:蛋白质;动物的肌肉、毛皮、血液、乳汁以 及在人体新陈代谢中起催化作用的酶,血红蛋白等都含 有蛋白质,一切重要的生命现象与生理机能都与蛋白质 密切相关,故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新教材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专题3 第二单元 金属钠及钠的化合物 精品教学课件

新教材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专题3 第二单元 金属钠及钠的化合物 精品教学课件

3.与熔融的金属卤化物反应 Na 与熔融的 TiCl4 反应的方程式为 4Na+TiCl4=7=0=0~==8=0=0==℃= 4NaCl+Ti。
4.钠的制备与应用 (1)制备: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反应方程式为 2NaCl(熔融)=通==电== 2Na+Cl2↑。 (2)用途: ①冶炼金属。 ②高压钠灯:其特点是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 ③钠钾合金:在常温下为液体,可用作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 剂。
小球在水面上迅速游动,逐渐变 _反__应__产__生__的__气__体__推__动__小__球__运__动__
小,最后消失
反应后溶液的颜色逐渐变红
_钠__与__水__反__应__生__成__碱____
钠与水剧烈反应,生成 NaOH 和 H2:_2_N_a_+__2_H__2_O_=_=_=_2_N__a_O_H__+__H__2↑___
将一块钠投入到少量的盐酸中,发生哪些反应?写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 钠先与 HCl 反应,过量的钠再与水反应。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分别为 2Na+2HCl===2NaCl+H2↑,2Na+2H2O===2NaOH+ H2↑。
三、钠的氧化物 1.氧化钠 氧化钠为白色固体,属于 碱 性氧化物,与水和盐酸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分别为_N_a_2_O__+__H_2_O_=__=_=_2_N_a_O__H_、__N__a_2_O_+__2_H__C_l_=_=_=_2_N__a_C_l_+__ __H__2O_____。

专题3 第二单元 芳香烃

专题3  第二单元  芳香烃
返回
3.事实论证 (1)凯库勒式认为苯分子中含三个碳碳双键,则应该 具有烯烃的性质,请看下面的实验: 实验探究:苯与溴水及高锰酸钾能否反应。 ①实验操作:向盛有少量苯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充分振荡,静置,观察现象。
返回
②实验现象:加入溴水的试管,溴水中的溴被苯萃取, 上层(苯层、有机层)呈红棕色,下层(水层)呈无色,溴水 中的溴没有和苯反应。加入高锰酸钾的试管中没有明显现 象。
返回
[例2] (2012·启东中学高二)实验室用苯 和浓硝酸、浓硫酸发生反应制取硝基苯的装 置图如右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需在60℃的温度下进行,图中给 反应物加热方法的优点是______和_______。
(2)在配制混合酸时应将______加入到______去。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于装置的缺陷,该实验可能会导致的不良后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⑥
C.③④⑤⑥
D.全部
返回
[解析] 苯不能因化学变化使溴水褪色、不能使酸性 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都说明苯分子中没有双键。若苯环上 具有单键和双键交替的结构,碳碳键的键长应该不等(双键
键长比单键键长短),其邻位二氯代物应该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探究区
第二单元
探究点一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溴苯和硝基苯的实验室制取
1.溴苯的实验室制取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装置中的导管具有导气、冷凝回流作 用。
学习·探究区
第二单元
(2)将苯和少量液溴放入烧瓶中,同时加入少量铁屑作催化剂,用带导 管的塞子塞紧。观察实验现象:
+ -
学习·探究区
答案 (1)
第二单元
(2)反应液微沸,有红棕色气体充满反应器 A
(3)除去溶于溴苯中的溴 Br2+2NaOH===NaBr+NaBrO+H2O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4)除去溴化氢气体中的溴蒸气 (5)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色(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理解感悟 粗溴苯的提纯:粗溴苯中往往因含少量 Br2 而呈褐色,将 粗溴苯与 NaOH 溶液混合,振荡,静置后分液,可得无色的溴苯。 Br2 与 NaOH 溶液反应后生成的无机酸盐进入水层,溴苯不溶于水且 比水重,振荡,静置后出现分层现象,下层为溴苯。
HBr极易溶于水, ③锥形瓶中的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易发生倒吸 (2)苯的硝化反应中应注意的问题
催化 吸水 ①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剂、________剂。
②必须用水浴加热,且在水浴中插入温度计测量温度。
学习·探究区
4 (2)分子式 C8H10 对应的苯的同系物有______种同分异构体,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探究区 2.苯的同系物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第二单元
不能 ①苯________被酸性 KMnO4 溶液氧化,甲苯、二甲苯等苯
能 的 同 系 物 ____ 被 酸 性 KMnO4 溶 液 氧 化 , 实 质 是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苯环上的甲基 ________________被酸性 KMnO4 溶液氧化。
浓烟 明亮 ②苯的同系物均能燃烧,火焰________有________,其燃
3n-3 点燃 CnH2n-6+ O2――→ 2 烧的化学方程式的通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探究区
探究点二 苯的同系物、芳香烃及其来源
第二单元
1.苯的同系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烷基 (1)苯的同系物是苯环上的氢原子被______取代后的产物,其分子中只
CnH2n-6(n>6) 苯环 烷基 有一个______,侧链都是______,通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知识·回顾区
第二单元
C6H6 2.苯的分子式是________,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其分子结构
特点: (1)苯分子为平面____________结构; 正六边形
本 都在同一平面内 (2)分子中 6 个碳原子和 6 个氢原子________________; 课 时 键长完全相同 (3)6 个碳碳键________________,是一种介于________________ 碳碳单键和碳 栏 目 碳双键 __________之间的特殊化学键。 开 关 3.苯易发生______反应,能发生________反应,难被________,其 取代 加成 氧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探究区
第二单元
[归纳总结] (1)苯的同系物分子中,苯环与侧链相互影响,苯环影响侧链, 使侧链烃基(与苯环直接相连碳上有“H”)性质活泼而被氧化。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探究区
第二单元
2,4,6三硝基甲苯 三硝基甲苯的系统命名为_________________,又叫________, TNT 烈性炸药 淡黄色 不 是一种________晶体,______溶于水。它是一种___________,
学习·探究区
第二单元
解析
浓硫酸与浓硝酸混合时,应先将浓硝酸注入容器中,再慢慢
注入浓硫酸,并及时搅拌和冷却。如果先注入浓硫酸,再注入浓硝 酸,会造成浓硝酸受热迸溅、挥发。反应温度是 50~60 ℃,为方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便控制,所以用水浴加热。
答案 (1)先将浓硝酸注入容器中,再慢慢注入浓硫酸,并及时搅 拌和冷却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
[学习目标定位]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芳香烃
1.认识苯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学会溴苯、硝基苯的实验 室制取。 2.知道苯的同系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知道芳香烃的来源 及其应用。
知识·回顾区
第二单元
无 特殊 1.苯是________色、有________气味的液体,把苯倒入盛碘水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液体分层,上层呈紫红色, 的试 管中, 振荡, 静置, 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层呈无色 小 不 _______________,说明苯的密度比水____,而且____溶于水。
植物油溶于苯 加几滴植物油于盛苯的试管中,振荡,发现______________, 有机溶剂 将盛有苯的两个试管分别插入沸 说明苯是很好的__________。 凝结成无色晶体 沸腾 后者_________________。 水和冰水中, 将会发现前者_______,
化学性质不同于烷烃和烯烃。
知识·回顾区
第二单元
不能 (1)苯________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在空气中能够燃烧, 燃烧时 明亮的 产生__________火焰并有浓烟产生,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燃 2C6H6+15O2――→12CO2+6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棕色气体 ① 常 温 下 , 整 个 烧 瓶 内 充 满 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 导 管 口 有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白雾(HBr 遇水蒸气形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完毕后, 向锥形瓶中滴加 AgNO3 溶液, 淡黄色的 AgBr 沉淀 有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成; ③把烧瓶里的液体倒入盛有冷水的烧杯里,烧杯底部有
取代 (2)①苯不与溴水反应,但在催化剂作用下能与液溴发生________反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应,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苯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成 (3)一定条件下,苯能与 H2 发生________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学习·探究区
第二单元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溴苯制备过程中的细节问题。由于苯、液溴 的沸点较低,且反应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HBr
为放热反应,故 A 中观察到的现象为反应液微沸,有红棕色气体充 满反应器 A。HBr 中混有的 Br2 在经过 CCl4 时被吸收;在制备的 溴苯中常混有 Br2,一般加入 NaOH 溶液中,Br2 因发生反应 Br2 +2NaOH===NaBr+NaBrO+H2O 而被除去。若该反应为取代反 应则必有 HBr 生成,若为加成反应则没有 HBr 生成,故只需检验 D 中是否含有大量 H 或 Br 即可。
广泛用于国防、开矿、筑路等。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学习·探究区
(3)加成反应 CH3+3H2――→________________ △ 3.芳香烃及其来源
催化剂
第二单元
苯环 (1)芳香烃是分子里含有一个或多个________的烃。下列物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②③⑤ 质中为芳香烃的是________。
褐色不溶于水的液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
学习·探究区
2.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主要步 骤如下: ① 配制一定比例的浓硫酸与浓硝酸混合酸,加入反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第二单元
应器中。 ② 向室温下的混合酸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的苯,充 分振荡,混合均匀。 ③在 50~60 ℃下发生反应,直至反应结束。 ④除去混合酸后, 粗产品依次用蒸馏水和 5%NaOH 溶液洗涤, 最后再用蒸馏水洗涤。 ⑤将用无水 CaCl2 干燥后的粗硝基苯进行蒸馏,得到纯硝基 苯。
学习·探究区
Biblioteka Baidu
第二单元
(3)实验结束时,打开 A 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 B 中,充分振荡, 目的是________,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4)C 中盛放 CCl4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要证明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可向试管 D 中加入 AgNO3 溶液,若产生淡黄色沉淀,则能证明。另一种验证的方 法是向试管 D 中加入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nCO2+(n-3)H2O __________________。
滴加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 ③鉴别苯和甲苯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色的是甲苯 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探究区 (2)取代反应
基甲苯,化学方程式为
第二单元
甲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三硝
学习·探究区
填写下列空白:
第二单元
(1)配制一定比例的浓硫酸与浓硝酸混合酸时,操作注意事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2)步骤③中,为了使反应在 50~60 ℃下进行,常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步 骤 ④ 中 洗 涤 和 分 离 粗 硝 基 苯 应 使 用 的 仪 器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步 骤 ④ 中 粗 产 品 用 5%NaOH 溶 液 洗 涤 的 目 的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纯硝基苯是无色、密度比水__________(填“小”或“大”)、具 有________味的油状液体。
(2)将反应器放在 50~60 ℃的水浴中加热
(3)分液漏斗
(4)除去粗产品中残留的酸
(5)大 苦杏仁
学习·探究区
[归纳总结] (1)苯与溴的反应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单元
不反应 ①应该用纯溴,苯与溴水__________。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②要使用催化剂 Fe 或 FeBr3,无催化剂________。 不反应
[活学活用]
第二单元
1.某化学课外小组用下图装置制取溴苯。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 液溴,再将混合液慢慢滴入反应器 A(A 下端活塞关闭)中。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1)写出 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到 A 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845 年至 20 世纪 40 年代, 煤 ______是芳香烃的主要来源。 催化重整 20 世纪 40 年代以后,通过石油化学工业中的__________ 等工艺获得芳香烃。
学习·探究区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苯与乙烯反应制取乙苯
第二单元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苯与丙烯反应制取异丙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