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社会的“礼”“法”考证》阅读答案
《三礼》综合研究论著解题
《三礼》综合研究论著解题
《三礼》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经典,包括《周礼》、《仪礼》和《礼记》三部分。
这部经典涵盖了古代礼仪制度、官制、宗法、
宗教、音乐舞蹈等方面的内容,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制度、文化
传统和思想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合研究《三礼》需要从多个角
度进行探讨。
首先,可以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进行研究,《三礼》反映了古代
中国社会的礼仪制度、宗法思想、官制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三礼》的研究可以了解古代中国社会的组织结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从而深入理解古代中国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
其次,可以从文本内容的角度进行研究,《三礼》包含了丰富
的礼仪制度、宗教仪式、音乐舞蹈等内容,可以通过对《三礼》文
本的解读和分析,探讨其中蕴含的思想内涵、道德观念以及文化传统,从而全面理解《三礼》所反映的古代中国社会的精神世界。
此外,还可以从比较研究的角度进行研究,《三礼》作为古代
中国的重要经典,与其他经典文献如《尚书》、《诗经》等进行比
较研究,探讨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差异,从而全面理解古代中国社会
的思想文化体系。
最后,还可以从当代意义的角度进行研究,《三礼》作为中国
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当代社会仍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可以通过研究《三礼》对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念、社会制度、文化传
统等方面进行反思和探讨,从而为当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综合来说,研究《三礼》需要从历史文化、文本内容、比较研
究和当代意义等多个角度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以全面理解古代中
国社会的礼仪制度、文化传统和思想观念。
山西省大同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大同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长: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23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1~3题。
材料一: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在教化中让人心生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
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
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
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
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
“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
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
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
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关系,都有着一定的规则。
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
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
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是在身内的良心。
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
理想的礼治是每个人都自动地守规矩,不必有外在的监督。
但是理想的礼治秩序并不是常有的。
一个人可以为了自私的动机,偷偷地越出规矩。
这种人在这种秩序里是败类无疑。
每个人知礼是责任,社会假定每个人是知礼的,至少社会有责任要使每个人知礼。
所以“子不教”成了“父之过”,这也是乡土社会中通行“连坐”的根据。
儿子做了坏事情,父亲得受刑罚,甚至教师也不能辞其咎,教得认真,子弟不会有坏的行为。
打官司也成了一种可羞之事,表示教化不够。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材料二:礼治是传统社会的规则,法治是现代社会的规范,新时代也提出了“完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政策体系”。
山西省三重教育2022-2023学年高三2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新高考卷)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作为人类法律文化三种类型之一的古代中国的法律文化,其典型特征是:道德伦理教条等同于国家法律,家族首长代行部分国家司法职能,国家政治和法律生活带有家族的温情色彩,法律充满了伦理身份上的不平等精神。
简而言之,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特点是以家族伦理道德为基本内容,伦理道德借助于“法”这一形式来体现并加以强制实施。
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核心是“德”。
“明德慎行”、“亲亲尊尊”、“为国以礼”等诸如此类以德为主的思想贯穿于古代司法过程之始终。
中国古代的法律可以说完全依附于“礼”,因而始终不能获得自己的独立生命(相对于近代意义上的法律来讲),其实质是“法”为载体,“德”为内容。
法要服务于德,如“法家不别亲疏,不分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思绝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常用也。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可见,用法可以,但不能动摇或危及封建社会的亲情等级、伦理道德的统治基础地位。
传统的“德治”是封建社会统治者为巩固专制统治,将“礼”的等级差别规范转化为伦理纲常,如中国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便是典范。
法律并以此对臣民进行教化统治,使人心悦诚服地接受“礼”的统治。
由此,道德生活成为人性的最高体现。
当然,一定时代的主流的法律核心内容通常由那个时代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关系决定的,中国古代道德化的法律,是中国古代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其社会成因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一,自给自足的农耕生产方式。
这种生产方式在中国古代社会一直居于重心地位,虽经游牧部落的侵扰但从未衰败。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试题及答案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主要指的是什么?A. 礼貌用语B. 礼仪规范C. 礼物交换D. 宗教仪式答案:B2. “法治”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哪部典籍中?A. 《诗经》B. 《尚书》C. 《周礼》D. 《春秋》答案:B3.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常”?A. 仁B. 义C. 礼D. 智E. 信答案:C4. “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古代法律中体现为:A. 重刑法B. 重视道德教化C. 严格执行法律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答案:B5. 中国古代“德主刑辅”的法治思想强调的是:A. 以德治国B. 以刑治国C. 德与刑并重D. 废除刑罚答案:C6.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出自以下哪部儒家经典?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答案:B7. 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古代的“六艺”?A. 礼B. 乐C. 射D. 御E. 书F. 数答案:F8.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体现了哪种法治原则?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法律可以随意更改C. 法律只对穷人有效D. 法律可以因人而异答案:A9. 中国古代的“三纲五常”中的“三纲”指的是:A.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B.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兄为弟纲C. 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兄为弟纲D. 父为子纲,师为弟纲,夫为妻纲答案:A10. “以德服人”是中国古代哪位思想家提出的?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韩非子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孝节义”中的“节”指的是________。
答案:节操12. “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强调了________的重要性。
答案:规矩13. 中国古代的“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和________。
答案:《孟子》14.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了中国古代________思想。
答案:民本1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中的________原则。
[荐]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试题及答案-全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试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
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需要有家庭伦理。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礼”之中、从《礼记》中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理规范,而要使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
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
《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这是说“孝”是“天道”常规,是“地道”通则,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为什么“孝”有这样大的意义?这与中国古代宗法制有关。
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是宗法性的农耕社会,家庭不仅是生活单位,而且是生产单位,要较好地维护家庭中长幼尊卑的秩序,使家族得以顺利延续,必须有一套维护当时社会稳定的家庭伦理规范。
这种伦理规范又必须是一套自天子至庶人都遵守的伦理规范,这样社会才得以稳定。
“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
《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辨。
”理顺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是“天道”的要求,君子以“天道”常规处理君臣、父子、夫妇伦理关系,社会才能治理好。
所以,“人道”与“天道”是息息相关的。
“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仁学”,以“亲亲”(爱自己的亲人)为基点,扩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基于孔子的“仁学”,把“孝”看成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是可以理解的。
2022高中历史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课后篇巩固提升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一、选择题1.(2020·四川宜宾检测)殷代很多时候诸王常以鬼神、排序等意思的字取名,如辛、乙、丁等;而周代诸王多用文、武、成、康等字为名号,并在青铜器铭文中也涉及“懿德”“天德”“敬德”等内容。
这一变化反映了( )A.文化的传承受到严重挑战B.王权打破了当时的神权权威C.贵族的人伦观念明显淡化D.政治生活中德治观念的加强,殷代诸王取名体现了重祭祀、敬鬼神的观念,而周代则更多体现了敬天保民思想,结合材料“懿德”“天德”“敬德”可知,这反映了政治生活中德治观念的加强,故选D项。
2.春秋时期,司马子鱼抨击人殉制度说:“祭祀以为人也。
民,神之主也。
用人,其谁飨之?”孔子亦诅咒:“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反映了( )A.神权思想日益浓厚B.奴隶制的日渐崩溃C.儒家思想反对神权D.人民成为社会主人,司马子鱼和孔子都反对人殉制度,这说明人殉制度的残酷性。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殉制度是商周时期礼乐制度的组成部分,春秋时期遭到抨击,说明奴隶制日渐崩溃,故B项符合题意。
材料主旨是反对人殉制度,与神权思想无关,A项排除。
材料未体现儒家思想反对神权,且司马子鱼不是儒家代表,C项排除。
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不符合春秋时期的史实,D 项排除。
3.(2020·山东聊城测试)西周时期的法,是一种完全依附于礼的法。
公元前536年3月(阴历),郑国执政子产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象征诸侯权位的金属鼎上,向全社会公布,史称“铸刑书”。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
“铸刑书”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限制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B.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C.巩固了礼乐教化的地位D.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是一种完全依附于礼的法。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可知,“铸刑书”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于法律的垄断,将成文法公布于众,限制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故选A项。
4.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最新中国古代法制史论述题及参考答案
2、简述西周的继承制度。
3.试述春秋时期成文法的公布及意义。
4、简述西周礼与刑的关系。
5、怎样理解“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6、简述西周的婚姻制度。
7、简述西周诉讼审判制度的主要内容。
8、简述周公在中国法制史上的地位。
9、论孔子的法律思想在中国法制史上的地位。
10、中国封建社会法律的儒家化过程是如何完成的?11、中国封建法律儒家化的原因。
12.试述《法经》的结构、内容及特点。
13.试述商鞅法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礼法结合进一步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15、试析唐律的特点。
16、试析唐朝法制与中华法系的关系。
17、试析唐律在中国古代法制发展史上的地位。
18、元朝法制的民族特色表现在哪些方面?19、清律的哪些内容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法制的特点?20、简述中国古代贵族阶层的种类及其法律地位。
21、简述中国封建社会贱民阶层的种类及其法律地位。
22、试析汉初文景帝的刑制改革。
23、简述唐律五刑制度的主要内容。
24、试述明初重典治吏的主要规定。
25、简述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
26、论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27、论中国古代行政法的特点。
28、简述孟子的“仁政”法律思想。
29、简述董仲舒的法律思想。
30论中国法律近代化的含义、发展过程及其结果。
31、试析清末的预备立宪。
32、简述商鞅变法在中国法制史上的地位。
33、简述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中国法制的影响。
34论中国法律近代化的含义、发展过程及其结果35、试析清末的预备立宪。
36、试比较《钦定宪法大纲》与《十九信条》。
37、试析清末法制变革。
38、试述《大清现行刑律》的特点。
39、试述《大清新刑律》的特点参考答案1、试述西周的宗法制度宗法制度是中国奴隶制社会影响非常大,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各个领域的重要社会制度。
这是在原始社会后期的父权家长制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族统治为核心的综合性的社会制度。
所谓宗法是从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氏族社会的传统习惯演变而来的。
2023年高考语文上学期9月模拟评估卷(二)(全国卷版)(解析版)
2023年高考语文上学期9月模拟评估卷(二)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忠”文化自其在中华大地上萌芽至今已有三千余年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忠”相关联的忠信、忠义、忠言等词汇长期以来广为流传,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着人们精神生活的境界。
“忠”文化酿造了传统文化中无私奉献、舍身成仁的高尚观念,在它的深刻影响下,中国古代出现了大批忠心为国、一心为民的仁人志士,这在当时对社会稳定与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当今大力捍卫国家和平统一、维持社会稳定、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建设廉洁政治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须再次重视“忠”文化的真正内涵和“忠”文化的社会价值,使“忠”文化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发挥其应有的功用。
《说文解字》一书中对“忠”的释义为“敬也”。
段玉裁先生为《说文解字》所作注释中又将其展开,“忠,敬也。
敬者,肃也。
未有尽心而不敬者。
……尽心曰忠。
”由此可见,忠的本义是一种发自人的内心的恭谨敬重的感情。
同时回溯词源,“忠”又通“中”,取正直、不偏之意,这就使得“忠”带有了很强的原则性,而“忠”亦表示贯彻始终、坚定不移,这一层涵义又反映了“忠”具有的崇高性。
因此从词源字义上看,“忠”是全心全意待人处事的态度,是人对所认定的目标和事业的坚持与执着。
春秋时期是“忠”文化发展传播的关键阶段,在忠本源意义的基础上,古代圣贤智者又为它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具体的内容。
《孟子·梁惠王》中说:“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
《乡土中国》阅读测试题附答案
《乡土中国》阅读测试题一、内容理解题(7分)1.下列对《乡土中国》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乡土本色》一章大抵是全书的总论。
费孝通将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土性的,这一章描述了中国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全书的基础,后文差序格局,礼俗社会之根源,都在于此“乡土性”。
B.乡人不识字是智力问题,不是知识问题。
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的社群,长期的相处使他们甚至不用面对面就能凭借脚步声辨认对方,而文字的传递信息能力也有其限制性,需要一定的文法才能规定其正确使用。
所以文盲并非出于“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
C.中国家的扩大是单系的,就是只包括父系之一方面。
在西洋家庭中,夫妻是主轴,而在中国,父子是主轴。
在乡土社会中,同性别同年龄的人待在一起,这是社会养成的性格。
D.《礼治秩序》一章认为,乡土社会是一种无为而治的社会,可以说一个没有法律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没有法律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E.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
而人口因繁殖而流动时,其所到的新地也会与来处的旧地产生一定的联系,比如用旧地来命名新地。
一个村子的新客很难被当作“自己人”,也因此更便于与他人不讲人情的讨价还价、算账和做生意,从而发展商业。
答案BD解析B项,“乡人不识字是智力问题,不是知识问题”有误,《文字下乡》中认为乡人不识字与教授不能捕虫是一样的,环境不同,文字对于乡人没有那么重要,他们不识字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
D 项,两处“没有法律”分析错误,文中正确的表述是“可以说一个‘无法’的社会”“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制的社会”。
2.下列对《乡土中国》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费孝通在《乡土中国》写道:“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
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
中国文化概论_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中国文化概论_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下面关于传统道德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答案:“礼”在根本精神上与儒家的终极关怀有内在一致性,构成了传统中国人安身立命的一种重要方式2.孔子把孝悌作为“仁”的根本。
答案:正确3.“信”最初便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
答案:错误4.“仁”字最早出现在春秋晚期的侯马盟书中,本义是对人友善、相亲。
答案:正确5.土地信仰是中国农耕文化的本色信仰,春秋时,国家、地方、村落必备的祭祀土地的场所是()。
答案:社庙6.在农耕与游牧民族间的对垒中,中原农耕民族长期处于守势。
下列不是农耕民族长期处于守势的主要原因的是()。
答案:中原地区的政治制度腐朽7.继西周宗法制以后,宗法制发展到了第二阶段:( )。
答案:世家大族宗法制8.特定民族文化系统所反映出的基本精神特质,是该民族特定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社会心理、伦理观念、审美情趣等精神特质基本风貌的反映,这称作()。
答案:文化精神9.中国传统道德中的“元德”是。
答案:孝10.孔子虽主张“臣事君以忠”,但与后世对君主的绝对服从不同,他强调君臣之间相互尊重,“ ”是“臣事君以忠”的条件。
答案:君使臣以礼11.钱穆先生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中说:“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站到更高来看到中国之心。
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
”答案:礼12.在法国历史文化中的()等大腹便便的“维纳斯”形象充分体现了生殖崇拜下的原始审美观。
答案:莱毕格维纳斯13.以下不属于佛教中国化主要表现的是()答案:宗教化14.南宋,以禅作诗的风气终于酝酿出宋代最具佛理的诗论:(),这本诗话强调诗道就是妙悟。
答案:《沧浪诗话》15.图腾崇拜的第二个阶段有共同的特点:祖先都是女性,她们所生下的都是男的。
答案:正确16.道教的仪式统称为“斋醮科仪”,斋是指祈祷,醮是清洁的意思,又称为道场。
答案:错误17.佛教中国化的发展期大体开始于东晋时抵达长安,终结于南北朝晚期佛教宗派的出现。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1册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第7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基础过关练题组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1.《尚书》记载,周公曾说:“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闻于上帝,帝休,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用兵伐殷)。
”这体现了西周时期( )A.统治者接受了儒家的民本思想B.周王对诸侯的控制力增强C.倡导敬德保民维护统治D.政治局势不稳2.(重庆育才中学高一期末)下表整理自《考工记》中对西周城邑的记述,这表明西周( )类别天子的王城诸侯的国都卿大夫的采邑城墙面积九雉(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七雉五雉南北向道路宽度九轨(九辆车的宽度)七轨五轨A.天子严控诸侯与卿大夫B.建筑等级突出礼制观念C.统治者对城邑进行改建D.对城市进行合理的规划3.春秋时期,郑国子产初铸刑书时,晋国的叔向致信于他,指出此举会导致“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
锥刀之末,将尽争之”,但子产仍坚持他的做法。
这反映出当时( )A.礼乐文化秩序遭到破坏B.传统治国方式出现变化C.法家法治主张受到重视D.贵族阶层特权得到强化4.“治民无常,唯治为法。
”“明主之所道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
二柄者,刑德也。
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
”材料代表的思想流派所持的治国理念是( )A.以德治国,反对刑罚B.以法治国,厉行赏罚C.无为而治,崇尚自然D.兼爱非攻,提倡节俭题组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5.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称颂了自己的仁、义、圣、德,彰显了秦“端平法度,万物之纪。
以明人事,合同父子”,从而使“尊卑贵贱,不逾次行”的功绩。
这反映出秦朝( )A.重视人伦秩序和社会教化B.注重维护官僚政治体制C.借法家思想建立君主专制D.以仁义道德来约束人欲6.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的大量竹简中,大部分是秦的法律条文和相关的解释,分类整理后得知秦律内容众多,几乎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皆有法式”。
其中,《秦律十八种》包括《田律》《厩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工律》《工人程》《均工》《徭律》《司空》《置吏律》《效》《军爵律》《传食律》《行书》《内史杂》《尉杂》《属邦》。
高中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课时作业7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一、选择题1.中国古代刑法起初并无公开条文,只是由判决者临事决定惩罚标准,贵族阶层以此拥有家长式的生杀予夺权力。
但到春秋后期,X国“铸刑书”,晋国“铸刑鼎”,都是将成文刑法铸在铜器上公诸于众。
这反映了统治者( C )A.出于形势所迫实行依法治国B.非常注重寻找权力合法的依据C.适应现实需要调整统治方式D.接受注重道德规X的儒家思想解析:中国古代虽有法律,但更多的是人治,法律对统治阶层不起作用,谈不上依法治国,故A项错误;将成文刑法铸在铜器上公诸于众并非为了寻找权力合法的依据,故B项错误;刑法从“并无公开条文”到“将成文刑法铸在铜器上公诸于众”反映了刑法由不成文到成文的演变,这是适应地主阶级兴起、贵族逐渐衰落的需要,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刑法,未体现注重道德规X的儒家思想,故D项错误。
2.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X“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
材料表明,儒家主X 为政者应该( A )A.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 B.顺应天意,无为而治C.统一信仰和社会规X D.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解析:从孔子“德治”,孟子“仁政”,董仲舒“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正君心”可知,儒学家都要求统治者关注民本,行“仁政”和“德治”,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故选A项,不选B、C、D三项。
3.“治民无常,唯治为法……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
二柄者,刑德也。
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
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庆赏……则上尊而不侵。
”材料代表的思想流派所持的治国理念是( B )A.以德治国,反对刑罚 B.以法治国,厉行赏罚C.无为而治,崇尚自然 D.兼爱非攻,提倡节俭解析:据材料中“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
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庆赏……则上尊而不侵”等信息可得出主X以刑罚治国,而不是反对刑罚,故A项排除;据材料中“治民无常,唯治为法”“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庆赏”等信息可以得出应该是法家的思想,依法治国,厉行赏罚,故B项正确;无为而治属于道家的思想,与题意不合,故C项排除;兼爱非攻是墨家的思想主X,故D项排除。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导学案)(解析版)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导学案解析版)内容导航素养目标课程标准+素养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及目的预习导学填预习单,梳理基础知识,强化基础概念探究提升探究问题,典例 + 训练,逐个击破重难点体系构建思维导图,强化整体感知,建立系统思维分层训练精选试题,分层强化训练,完成学习闭环课程标准学习目标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
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
1.通过阅读课本第一框,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
2.通过阅读课本第二、三框题,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
3.通过阅读教材,学会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待历代王朝法律、礼教的关系。
知道法律和教化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
【时空定位】【知识梳理】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阅读课本第一目,勾画下列知识点)问题1.春秋战国时期德治与法治之争的背景、各自的思想主张、评价。
1.德治与法治思想之争的背景(1)礼制的产生:夏商时期,君王及奴隶主贵族可以随意殄灭民命;西周统治者建立起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同时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性。
(2)新思想萌发:东周时期,王室衰微,大国争霸,礼崩乐坏,周王朝礼制社会秩序崩溃.诸侯国君们纷纷寻找治国新思想,以儒家的德治思想和法家的法治思想影响最大。
2.德治与法治思想之争的导火索: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铸刑书”制定了中国最早的成文法,也引发了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
3.德治与法治思想之争的表现:儒法之争主张代表人物及观点儒家人性善,实行德治孔子提出统治者要“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不要过度消耗民力孟子建议统治者“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法家人性恶,实行法治商鞅在秦国颁行了一系列法令,奖励耕战,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权益,鼓励农民通过军功上升为中小地主韩非提倡君主不要谈礼义,而要以法、术、势驾驭臣下;君主赏罚分明,则臣民必能守法奉令;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4.战国时期对德治与法治思想的抉择(1)儒家主张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但儒家的仁政与德治思想并不适用于列强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无助于国君们实现他们的强国抱负。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Ⅰ卷)(原卷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
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需要有家庭伦理。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礼”之中。
从《礼记》中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理规范,而要使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
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
《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这是说“孝”是“天道”常规,是“地道”通则,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
为什么“孝”有这样大的意义?这与中国古代宗法制有关。
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是宗法性的农耕社会,家庭不仅是生活单位,而且是生产单位。
要较好地维护家庭中长幼尊卑的秩序,使家族得以顺利延续,必须有一套维护当时社会稳定的家庭伦理规范。
这种伦理规范又必须是一套自天子至庶人都遵守的伦理规范,这样社会才得以稳定。
“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
《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辩。
”理顺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是“天道”的要求。
君子以“天道”常规处理君臣、父子、夫妇伦理关系,社会才能治理好。
所以,“人道”与“天道”是息息相关的。
“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仁学”。
以“亲亲”(爱自己的亲人)为基点,扩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一、单选题1.明清时期,“善书”在民间广为流行,这类书籍多由士绅编撰,内容侧重倡导忠孝友悌、济急救危、受辱不怨,戒饬攻诘宗亲、凌逼孤寡等,以奉劝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善书”的流行( )A.确立了理学思想的主导地位B.强化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C.阻碍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推广D.冲击了儒家经典的神圣性2.《诗经·商颂》充分体现了殷人祭祀先祖(鬼神)时那种恭敬虔诚、谨严端肃,表现出惶畏的心理;《诗经·周颂》则渗透了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颂词大多现实化、生活化了。
这一变化体现了( )A.王权神秘色彩的强化B.朴素的人文主义色彩C.宗法等级观念的淡化D.天道与伦理完全分离3.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最讲“爱”的莫过于墨子,誉之为“世界平等博爱主义第一大家”,这是因为墨子的主张( )A.代表手工业者的利益B.倡导主动地爱护别人C.强调爱不分厚薄亲疏D.强调各国要和平相处4.袁行霈等在《中华文明史》中说:“对于外来文明,中华文明具有强大的接纳力与融合力。
”下列各项不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佛教传入中国逐渐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一部分B.隋唐丝织技术高,还借鉴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C.唐宋时期广州出现了供外国人居住、经商的“蕃坊”D.元朝时海南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5.吴宓先生在《空轩诗话》中写道:“寅恪尝谓唐代以异族入主中原,以新兴之精神,强健活泼之血脉,注入于久远而陈腐之文化,故其结果灿烂辉煌……”材料体现了李唐文化( )A.拙野质朴的黄土气息与美感B.兼容并蓄和浑融整合的特点C.经世致用的观念和进取意识D.英武豪迈与温婉细腻的特色6.忽必烈取传统经典《周易》中“大哉乾元”,将国号由“大蒙古国”改为“大元”,朱元璋称各民族“华夷一家”,雍正帝宣称清朝建立是“尧舜以来中外一家之统也”。
这说明( )A.中华文化凝聚力很强B.传统华夷观已经被摒弃C.民族平等思想的发展D.统一多民族国家渐形成7.钱穆认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源于五经,是人与人、族与族、文与文相接相处的精神,是“天下一家”的崇高文化理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社会的“礼”“法”考证》阅
读答案
《中国古代社会的“礼”“法”考证》阅读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社会长期以来是个礼法结合、德主刑辅的
社会,中国古代的刑这一概念兼有法与罚两种含义。
秦
王朝的“严刑峻法”使秦朝迅速灭亡,也使汉朝面临危机。
此时,董仲舒适应历史需要,以孔孟思想为基础,
吸收诸家学说,创造了一个新的儒家理论体系。
在法律
方面,他提出“德主刑辅”的主张,用“软硬两手”代
替“专制刑治”。
据此,董仲舒认为,官吏应该“据法
听讼”和“依法刑人”,但他更侧重倡导“据义行法”
和“春秋决狱”。
“春秋决狱”亦称“经义决狱”,其
特点是司法者不是引用正式的法律条文断罪,而是凭借
儒家经典中的微言大义来判案;被引用的儒家经典包括《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等,尤其是孔子所辑的《春秋》最为常用,故名“春秋决狱”。
“春秋决狱”对中国古代法律文化发展进程中的最大贡献主
要表现在它促动了法律儒家化的“礼法融合”。
其表现
为法律适用中的礼法融合和审判方法上的礼法融合。
“春秋决狱”在法律适用上改变了以往依照客观情况
“一刀切”的司法方式,采取根据不同案件情形区别对
待;在审判方法上改变了秦以来客观主义审判方法,开
始特别重视对行为人主观心理动机因素的衡量。
当法律
与春秋决狱发生矛盾时,往往舍法律而取经义,并最终
将经义法律化,即以礼入法。
但春秋决狱也有其弊端,
即加大了司法的随意性。
“春秋决狱”之后,更加推动
了人们引用儒家经义来注解法律的活动。
随着“引经注律”的不断发展,唐朝统治者在法律中渗透了大量的礼
教的精神内容,即唐代不少的法律是根据礼义制定的。
特别是《唐律疏议》,成为我国古代文献中将法和礼的关系体现得最为完整而又较早的典型之作。
作为古代法典
的代表,它集前代立法之大成。
它不仅是以经立法的结晶,也是整个法律儒家化的浓缩和再现。
至此,法律已
然完全伦理化。
清末的法律改革,实际上清政府是假借变法之名,
而行修律之实。
为此,以沈家本为代表的法理派,把原
有的“一准乎礼”的立法原则向“一准于法”的立法原
则上改变,修改了很多涉及伦理道德的规则。
他们的主
张是,法律是国家的制裁,而道德是内在的制裁,因此
道德的事情不能规定在法律中。
但他们并非完全不考虑
道德因素,只是将道德与法律分开。
与此相反,礼教派
主张,礼是刑法之本,伦理纲常应该是立法的指导思想、立法原则,如果失掉这个根本,刑法则失掉了固有的社
会的基础。
清末的“礼法之争”使得清末的修律采用了西方的法典体例和立法技术,确立了罪刑法定原则,贯彻刑罚人道主义,划清了法律和道德的界限,也使中国传统的礼刑关系到此发生了突变。
尽管立法的指导思想不能脱离中国的传统文化,仍然把伦纪纲常礼教放在首位,但法律已经以独立的身份出现,表现出很强的法律自身独立的价值理念。
(摘编自李玮《中国古代社会的“礼”“法”考证》) 1.下列表述,不能体现“礼法结合”思想的一项是 A.鉴于秦朝迅速灭亡的历史事实,董仲舒适应历史的需要,提出“德主刑辅”的主张,认为既应该依法断案,更倡导“据义行法”。
B.董仲舒为了使社会的法制建设适应历史需要,认为官吏断案应“据法听讼”和“依法刑人”,不否认法律条文在断案中的作用。
C.董仲舒认为应该用“软硬两手”代替“专制刑治”,他的凭借儒家经典中的微言大义来判案的“春秋决狱”就是出自这一思想。
D.虽然“春秋决狱”更注重于礼的作用,但它促动了法律儒家化的“礼法融合”,在中国古代法律文化发展进程中有着很大的贡献。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由于司法者引用《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等儒家经典判案,而《春秋》最为常用,所以有了“春秋决狱”这一称法。
B.“春秋决狱”所表现出的审判方法上的礼法融合,改变了秦以来客观主义的审判方法,开始特别重视对行
为人主观心理动机因素的衡量。
C.“春秋决狱”的弊端是当法律与春秋决狱发生矛盾时,往往舍法律而取经义,并最终将经义法律化,即
以礼入法,加大了司法的随意性。
D.“春秋决狱”推动了人们引用儒家经义来注解法律的活动,唐朝统治者就在法律中渗透了大量礼教的精
神内容,不少法律是依礼义而定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处理案件时,“春秋决狱”改变了以往依照客观情况“一刀切”的司法方式,对不同案件区别对待,
体现了法律适用中的“礼法融合”。
B.《唐律疏议》集前代立法之大成,是立法的结晶和我国古代法典的代表,是我国古代文献中将法和礼的
关系处理得最为合理的典型之作。
C.以沈家本为代表的法理派,主张将道德与法律分开,认为法律是国家的制裁,而道德是内在的制裁,因
此道德的事情不能规定在法律中。
D.清末“礼法之争”的结果,使中国传统的礼刑关系发生了突变,法律已经以独立的身份出现,这种法律自身独立有利于社会的法制建设。
参考答案:整理
1.B(答非所问。
这一项没有体现“礼法结合”。
从原文中看,董仲舒认为官吏应该“据法听讼”和“依法刑人”,只是体现了“法”这一思想,并没有涉及到“礼”。
)
2.C(信息整合错误。
从原文中看,“但春秋决狱也有其弊端,即加大了司法的随意性”这句话单独成句,是另有所指。
只能说“当法律与春秋决狱发生矛盾时,往往舍法律而取经义”这一做法中可能有加大司法随意性的问题存在,但不能把“最终将经义法律化,即以礼入法”这些“春秋决狱”产生的影响也看作是弊端。
) 3.B(理解分析有误。
说“将法和礼的关系处理得最为合理”,分析不恰当。
原文是“将法和礼的关系体现得最为完整”,而不是“处理得最为合理”。
再从原文“也是整个法律儒家化的浓缩和再现。
至此,法律已然完全伦理化”等文字来看,这部书是偏重于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