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儿童文化研究述评
媒介时代儿童文学研究的突围与拓进
媒介时代儿童文学研究的突围与拓进媒介时代儿童文学研究的突围与拓进———兼谈儿童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胡丽娜 “在整个二十世纪,向媒体占主导地位和充斥媒体的社会的转变改变了西方社会传播意识形态的方式。
”①媒介文化把传播和文化凝聚成一个动力学的过程,将每一个人裹挟其中。
媒介文化俨然变成我们当代日常生活的仪式和景观,这种全新的文化“构造了我们日常生活和意识形态,塑造了我们关于自己和他者的观念;它制约着我们的价值观、情感和对世界的理解;它不断地利用高新科技,诉求于市场原则和普遍的非个人化的受众”②。
伴随着产业化的运作方式,在大众媒体的强力渗透下,媒介文化作为“我们所面临的现实的文化情境”,成为当下文学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语境。
作为一个具有极大辐射力和诱发言说欲望的话题,媒介文化成为文学文化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学术重地。
儿童文学研究作为文学研究格局的有机组成部分,一直呈现不瘟不火的研究局面。
在儿童文学基本理论、儿童文学史、儿童文学作家作品评论等方面,通过研究者的长期努力,有了不少建树,尤其是在童年经验、儿童叙事视角等方面的研究为现当代文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资源。
但是,就儿童文学研究现状而言,批评和抱怨一直伴随左右。
这一方面显示了儿童文学研究队伍寻找新的理论生长点,开拓新的研究思路和领域,进而重新确立自己的理论形态和学术个性的姿态和努力,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关心儿童文学研究发展的有识之士的担忧和鞭策。
在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媒体文化与现当代文学的多元互动已经在多个维度展开,如对报纸副刊与文学期刊的研究,文学出版和版本变迁的研究,文学制度与文学接受的研究,文学评奖制度的研究等,从多个侧面考察了媒体文化和文学变迁的复杂联系。
那么,就儿童文学研究而言,媒介时代为儿童文学研究的拓进提供了怎样的资源,儿童文学研究在媒介时代如何实现突围与拓进?尽管研究界都明了儿童文学理论和批判的角度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单一的社会学视角或单一的心理学视角显然都无法包打天下,“不断追寻实践的步子,不断寻求新的理论范畴和话题,应是理论研究的基本学术姿态之一———对当代儿童文学研究来说更是如此”③,但追寻实践的步子从哪里开始迈出呢?每个学科理论话语的展开和理论体系的构筑都有一些绕不开的关键词,“童年”这一概念之于儿童文学研究的意义就在于此。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五四东西文化论战研究述评
维普资讯
・
8 2・
广 州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 版)
20 0 6年第 5卷
独秀在比较文化思潮时采用的 是一元进化论文化范式, 而 杜亚泉提出了立基于二元进 化沦的文化多元论 的东西文 化观, 因而两者在文化观上形成 了对立。 麻天祥认为 , 学者们研究的初发动机、 从入之途、 思维方式与使用工具 的不同 都是导致意见分流的原因, 文化的二律悖反更是造 成臧否不一的 事实依据, 但把文化视作物质或精神本身的 文化定位偏向所造成的认同过程中的结构错位, 是导致近 代中国思想史上中西文化论争的根本原因。 丁立群则 认为, 传统本位论与全盘西化论二者对立的本质是文化观 的对立即文 化相对论与一元论的对立。 郑师渠、 郑大华都十 分看重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思 想界变动( 尤其是对文化保守主义者崛起) 的深远影响。 郑师渠认为东方文化派的出现不是偶然的, 它有自 身的必 然性: 其一, 欧战暴露了 西方文化的弊端, 促进了 世界文化 的对话, 久受压抑和冷落的东方文化在东西方引人关注, 是应有之义和合乎逻辑的事情; 其二, 东方文化派的出现 是反省新文化运动的结果; 其三, 它的出现又是中国民族 进一步觉醒的产物。由此, 战后中国 思想文化界衍化成了 马克思主义者、 自由主义者、 东方文化派三派各领风骚的 格局和呈现出多元演进的态势。 郑大华认为中国 文化 保守主义兴盛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五四新文化运 动激烈反传统和主张西化引起的抗拒与回 二是第一次 应; 世界大战及战后西方兴起的“ 东方文化救世论” 思潮对中 国知识界的影响, 使一些战前对西方文化持欢迎和认同态 度的思想家甚至包括 主张“ 西化” 的新 派人 物, 这时也成 了西方文化的批评者和文化保守主义者。
维普资讯
第 5卷 第 4期 20 0 6年 4月
20世纪中国儿童观研究的反思
2 O世 纪 中 国 儿 童 观 研 究 的 反 思
王 海 英
(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 院,南京 20 9 ) 1o7
摘
要 :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根 本看 法与 态度 ,在 2 O世 纪 中国儿童观 的研 究历程 中 ,数
度 出现 对 儿 童 认 识 和 看 法 的钟 摆 现 象 ,有 时 甚 至 出现 严 重 的倒 退 。 儿 童 观 的 世 纪 变迁 与 社 会 的 政
有的。在 中国的儿童观念史研究 中,类似 OL 童的世 纪》的长时段的研究还几乎没有 ,是因 为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着 “ 儿童”与 “ 成人”的融合 ,还没有出现 “ 儿童 的诞生”与 “ 儿童 的发现 ” ,还 是 因为研 究者 力有 不逮 ,这是 一个 很值 得 去 思考 与玩 味的 问题 。
收 稿 日期 :2O —0 08 4 “ 五 ” 国 家 青 年 基 金 项 目 :社 会 学 视 野 中 的学 前 教 育 研 究 ( A 0 03 ) 十 C A 50 6 。
作者简介 :王海英 ,(9 l 17一
) ,女 ,江苏高邮人 ,博士 ,副教 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社会学 。
“ 童 的世 纪 ”这 一梦想 而 展开 ,并 在 曲折变 化 中呈 现 出前 进 的姿 态 。总体 来 看 ,2 儿 0世纪人
们 关 于儿 童 的认识 与看 法 大致 可 以划 分 为 这 样 四个 阶 段 :10 9 0—11 、1 1 99 9 9—14 、 14 9 9 9 9—
第 2 卷 第 2期 6
V0 .6。No. 12 2
华东师范大学 学报 ( 教育科 学版 )
Ju l f at h aN ra U i rt( dctnl c ne) oma o s Ci om l n esy E uaoa Si cs E n v i i e
2009年度中国儿童文化理论研究述评
关 注 , 显著 特点 是 在 一个 更 广 泛 的人 类 文 化背 其 景下 , 寻儿 童 精 神 的人 文 品性 和基 本 特 质 。丁 探 海东 的《 童精 神特 质 的人 文解 读— —文 化 二 维 儿 论视 野下 的儿童 精神》 载《学前 教 育研 究》,09 ( 20 年 第 9期 ) 文 , 这 方 面 的力 作 。该 文 认 为 儿 一 是
的“ 儿童权 益保 障法 ” “ 童福 利法 ” 法律 法规 、儿 等 体系, 如何 依法 开展 儿童 的权利 保护 , 使儿 童在生 存、 发展 、 受保 护 和参 与 四个方 面 能有 法 可依 , 将
是 人们努 力 的 目标 。如何 加 强 儿 童 的法 律 救济 , 强 化儿 童 , 特别 是 未 成 年 人犯 罪 的司法 保 护 等 在 当下 的研 究 中还存 在着 很多 缺位 的地方 。 4 营造 良好 的儿 童 生存 与发 展 的 环境 , 儿 . 使
郑素华
( 江 师 范 大 学 儿 童 文 化研 究 院 , 江 金 华 3 10 ) 浙 浙 2 04
2 儿 童福利 政 策 将更 加 注 重 以 家庭 为 中心 , . 将更加 注重 对家 庭 的政 策支 持 , 种 政 策 支持 不 这 仅体 现在 政府层 面 , 而且 与 社 区 的配 合将 日益 重
的产 物 。今后 , 于儿 童 政 策 制定 过 程 的 民 间利 对 益诉 求 , 特别是 家 长 的利 益 诉 求及 弱 势 群 体 的利 益表 达 , 于儿 童 政 策 的执 行 与评 估 将 会 愈来 愈 对
突显 , 愈来 愈 为学者们 所青 睐 。
2 0 度 中 国儿 童文 化理论 0 9年 研究 述评
间的复 杂 性 。对 于儿 童 安 全 问 题 构 成 切 实 威 胁
2012年度中国儿童文化理论研究述评
性” 可 以成 立 的 话 , 那 也 要 先 进 入 现 代 性 才 能 走 出来 。事 实上 , 儿 童 本 位论 曾在 中 国一 度受 到严 厉批判 和 彻 底 否 定 , 也就 是说 , 人类 在 “ 儿 童 发 现” 方 面 的现代 性 成就 曾经 被 中国彻 底 抛 弃 。原 因何 在? 正如 温家 宝所说 : 即便到 了 2 1世纪 的今
2 0 1 3年第 5期 第3 8卷 ( 总第 1 8 8期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J OURN AL O F ZHE J I ANG NORMAL U NI VE RS I I Y
N o . 5,2 0 1 3
Ge n e r M No. 1 88
次深 层 扫描 。需 要 说 明 的是 , 本 文仅 以我 接 触
天, 中国还有浓重 的“ 封建残余 ” 和“ 文革余 毒” , 这是现代化建设 的主要障碍。在中 国, 引人现代
性、 建设现代性、 实现 现 代 化依 然 任 重 而道 远 , 在
到的文献为限, 还要请相关作者和所有读者谅解。
批评儿 童 本位论 , 主张超 越本 位之 争 . . - …・ 其 实 儿童 本 位 论 这 种 “ 现代性 ” 思 想 为 中 国 儿童 观 的现 代 化 进 程 已经 做 了并 正 在 做 重 要 贡 献 。儿 童 本位 论 在 2 0世 纪 后 半 叶 的 中国受 到 了
主义 的世 界观 和方法 论 主导 的, 并多 次借 鉴佩 里 ・ 诺德曼和梅维丝 ・ 雷默合著的( J L 童文学 的
2 0 1 2年吴 其 南 出 版 了 ( 2 0世 纪 中 国儿 童 文
学的文化阐释》 ( 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 2 0 1 2年)
2012年度中国儿童艺术学研究述评
有之 , 1 9 1 3年匈牙利 电影理论 家 巴拉 兹就 提 出
“ 视觉 文化 ” 这一 概 念 , 认 为 电影 的诞 生 “ 复活” 了 视 觉文 化 ; 1 9 3 6年 本 雅 明 在 就 “ 技 术 复制 时 代 的
以存在 的合法性根基 。他指 出: “ 真正构成 动画 接受障碍的是视觉之 ‘ 假” ’ , “ 小孩子容易完成对 动画影像的接受” , 但大部分成年人会对其 “ 形成
、
视觉 真 实与真 实 的荒漠
从( 阿凡达 ) 到( 泰坦尼 克号 ) 谈立体 制作技术 》 ( 载《 北京 电影学院 学报》 , 2 0 1 2年第 3期 ) 综合
比较 分析 了三种 立 体 技 术 的优 缺 点 , 具体 论 述 了
1 9 9 2年 米切 尔首 次提 出一 个 新 的术 语 “ 图 画
2 0 1 2年度中国儿童艺术学
研究 述 评
常 立
( 浙江师范大学 人文 学院 , 浙江 金 华 3 2 1 0 0 4)
2 0 1 2年 度 儿 童 艺 术 学 研 究 有 相 对 集 中 的关 注热 点 , 可 概括 为 三 大关 键 词 : 视觉真实 、 数 字 技
使在神话研究领域也以图像为关 注 中心, 如程万
性认识 。其次 , 米切尔提出“ 图画转向” 的本义并 非是要取代 “ 语言转向” , 而是在图画长年受语言 压抑而被漠视的情境下提醒人们关注图画 自 身的
美 学 特质 与 文 化 价 值 , 他致 力于重构新的 “ 图 画
理论” , 以“ 帮助图画摆脱语言 的控制 、 摆脱 一直 以来所处的劣势地位 , 从而获得与语 言平等 的话 语权” ( 徐丽娜《 米切 尔与图画转向》 , 载《 同济大学 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 2 0 1 2年第 3 期) , 他提出“ 文
当前我国(大陆)小学社会科研究述评
●
[ 摘要] ] 9 年 , 9 2 我国大陆正式启动小学杜会课程 随之 展开的是各种各样 的研究和探 索。 内容包括 : 在 小学开 设杜会 科的意义和价值 ; 小学 社会科 的 目的、 课程性 质、 课程 内容、 课程结构 、 学杜会科 的教学 目标、 教学原 则、 教学模式 、 教学方法 小学 社会科 的教材研究 、 社会科的 比较研究 以及一 些相关学科领域的 具 学 体研 究等等 总的看来, 国大陆 小学杜会 科的研究还 相当薄弱 , 我 尤其是理论方 面仍有 很多有待葫 ^探讨和 { 澄情的 问题 , 历史研 究也是一个空 白, 实际出发 的原则还应进一步强化 , 从 实验 探索 和经验总结亟需提高质量
求
收稿 日 期]20 —0 —1 02 3 1
1
维普资讯
2。 年 02
第 5期
学 科 教 育 (o r a o u j t d c t n J un l f b c uai ) S e E o
有 些 同志根据 自己的理 解也对 在 小学设 置社 会科 的意 义进 行 丁分 析 。 比如 , 同志觉得开 有 设小学 社会 科有如 下好 处 : 适应 现代 社会 生活对 小学 生 的要求 ① 现代 社会 要求 小学 生初步 了
和 水 平 பைடு நூலகம்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0 —5 0 ( 0 2 O —0 0 一1 O2 3820)5 0] 1
[ 中图分类号 G63 9 2 .
世界 上最 早在学 校里 开设社 会科 的是 美国 , 间是 1 1 年 。7 后 , 时 96 年 也就是 1 2 3年 , 9 我国
2008年度中国儿童社会学研究述评
索方 面 , 京 晓庄 学 院 王 本 余 的《 童 权 利 的基 南 儿 本 价值— — 一种 教育 哲学 的视 角》 载 《 ( 南京 社会 科 学》,0 8年 第 1 20 2期 ) 文 从 教 育哲 学 的 角度 一 详 细 阐述 了儿童 权利 的基 本价 值 。该 文着重 论证 了儿 童 权利 与儿 童发 展 、 童权 利 与教 育正 义 、 儿 儿
童政 策体 系 。这 种儿 童政 策体 系将 从最 初 的不 完 善 政 策制定 体 系走 向完 善 , 逐 渐 扩 展 到 儿 童政 并 策 执行 体 系和儿 童政 策 的评估 体 系 。二 是 儿童政 策 将更 加 注 重 儿 童 政 策 价 值 研 究 , 加 强 调 “ 更 儿
童优先 ” 则 , 种 以成 人 的行 为 方 式 与 思 维 方 原 那
由权及 其他 政治 经 济 权 利 , 些 权 利 将 由一般 的 这
JL 童保 护 : 童 的弱 势与 增权 儿
儿 童是 社会 上 的弱 势 群 体 , 们 行 为 能 力 欠 他 缺 、 维 能 力不 成 熟 、 思 资源 占有量 少 , 因此 迫 切 需
要保 护 。正 是 在 这 个 意 义 上 , 合 国《 童 权 利 联 儿
童权 利 与公 民社 会 的密切 关 系 。从 社会 学角 度来 看, 儿童 权利 与公 民社 会这 对关 系 显得 尤为 重要 。
城 乡 医疗 体 制改 革 的推 进 和 全 民 医保 的实 现 , 对 儿 童 的医疗 、 健康 和保 险 问题也 将更 为注 重 , 此类
研究 将 由泛化 的吁求式 转 向对具 体 操作 问题 的探
2010年度中国儿童研究:回顾与展望(下)——2010年度儿童文化理论研究述评
为 这种企 图与努力 的惯性 延 续 ,00年 度儿 童 文 21
以儿童文化作为话语表达的基本范畴, 直面儿 童文化的相关理论命题 , 在本年度儿童文化基本理 论的相关研究中得到了突显。其主要成果有 : 郑素华的《 生存 ・ 游戏 ・ 确证——论儿童文 化的功能属性》 一文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 载《 社 会科 学版) , 1 》 2 0年第 3 0 期) 堪称是本年度关于 , 儿童文化理论研究的经典之作 。文章就儿童文化 对于儿童的生存理解所具有的意义与功能进行 了 次 具有 理性 厚度 的哲 学解读 。在 其思路 和 内容 方面 , 该文 首先 是 基 于儿 童 文 化 生成 中儿 童 的关 键 性 地位 和儿 童作 为儿 童文化 意义 的首要 体现 者 为逻辑起点 , 并结合对 于儿童文化研究 中可称是 “ 童 缺位 ” 儿 现象 的反 思 , 图 在儿 童 文化 与 儿 童 试 生存的链接 中来 揭示 和勾 勒儿 童文化 的深度 图
而 最终提 出 : 童文 化作 为一个 完整 、 儿 多样 而丰 富
精 神意蕴 的把 握 , 而关 于儿 童 文 化 的 可塑 性 却 又 是 基于儿 童 自然 的开放 化或未 特定 化倾 向 。该 文
提出 : 儿童文化饱含着丰富的能量 , 值得成人世界
关 注和挖 掘 。“ 初 性 ” “ 塑性 ” 儿 童 文 化 原 与 可 是
20世纪80-90年代的学术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20世纪80-90年代的学术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学术思潮在西方思潮的催生和本土人心思变的心理驱动下风起云涌,一波紧逼一波,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李泽厚一句“思想家淡出,学问家凸现”(李泽厚:《走自己的路(对谈集)》,第313页,中国盲文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把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划了较为清晰的分界线。
透过思想和学术的夹缠、淡出与凸现的纠结,在学术思潮中涌动浮现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也在精彩纷呈的同时,五方杂处,泥沙俱下,其研究模式和方法值得我们反思总结。
一80年代的学术思潮似乎是伴随着所谓“拨乱反正”的意识形态逻辑起步的,但那仅仅是表面的呈现,真正有头脑有远见的学术研究者早已超越了这个层次。
李泽厚的《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初版于1979年)就是“新时期”思想的集中体现和表达。
“回到康德”和“主体性”的倡导,是整个1980年代的学术思潮潜在的逻辑和内在思想的脉搏。
因而,启蒙、拯救、改革等成了这个时代学术思潮的出发点和关键词。
与此相适应,学术研究者成了时代的弄潮儿,争做思想启蒙者和学术英雄成了人文学者挥之不去的梦或痛。
一时之间,创新、突破成了各个研究领域的焦点,观念的转换和方法的更新成了学术研究的当务之急。
80年代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氛围和学术潮流中向前推进的。
“旧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和“新三论”(协同论、耗散结构论、突变论)成了研究者追捧的新思潮,不管懂与不懂,适用不适用,都想方设法趋新,“咸与维新”。
于是,用系统论探讨人物性格,用突变论研究人物塑造,用耗散结构论和协同论透视艺术创新与审美趣味,等等,不一而足。
对创新的追求已近狂热,黄子平曾经风趣地形容:创新这条狗到处汪汪乱叫,弄得研究者疲于奔命,连撒尿的工夫都没有。
(与王晓明的一次对话大意)对方法的热衷也接近”(转引自《外迷狂,刘再复当时有一句名言:“对方法论的兴趣,是接近真理的热情的表现。
中国儿童观和儿童文学观研究
中国儿童观和儿童文学观研究作者:陈彪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12期摘要:儿童观就是人们对于儿童这一群体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
儿童观与儿童文学观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在中国,儿童文学成为一门独立的文学门类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深受西方儿童观的影响,但中国的儿童文学历史源远流长,并且由于时代的变化、历史的变迁以及社会文化的差异,中西的儿童观有着出较大的差异,因此中国的儿童观及儿童文学观呈现出独特的色彩。
关键词:中国儿童观;儿童文学观;研究作者简介:陈彪,1975年1月生,性别:男,籍贯:安徽霍山,学历:硕士研究生,目前职称: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2-0-02一、儿童文学观与历史文化背景以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为主体的西方,其儿童观的发展相对于中国来说更为复杂。
古希腊时杀婴之风盛行,而古罗马的法律规定儿童是父母的私有财产,可随意将其买卖或杀害。
基督教认为婴儿带着原罪来到人间,儿童就是缩小了的成人,否认儿童的独立性。
欧洲的文艺复兴带来了进步的儿童观,发现了儿童,认为儿童应该拥有自己的独立人格。
这一时期形成两种不同的儿童文学观念,一种认为儿童的天性是变幻不定的,需要通过教育的方式来使他们更加完美,由于在西方神学占统治地位,使得他们更注重德智体美的发展,尤其是体美的发展;另一种观点认为儿童文学应当以娱乐为主要目的,以儿童兴趣为中心。
说教和娱乐两种类型的儿童文学共同发展,共存于西方儿童文学之中。
中国是以儒家文化为中心的华夏文明,中国封建社会的儿童观长期受到封建礼教的制约和成人话语的控制。
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古代中国,形成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观念,将儿童尤其是男童看做是“防老”的工具。
以族权、父权为主的封建宗法制度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儿童是家族的财产,是父亲的附庸,处于任人宰割的地步,没有地位可言。
《幼儿园课程》期末卷汇总
《幼儿园课程》模拟试卷一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一、不定向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每题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1、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的心理学基础是BCDA 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B 认知心理学C 行为主义理论D 成熟理论2、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及其内在的联系组织课程内容——这是按照 B 组织幼儿园课程内容。
A 心理顺序B 逻辑顺序C 纵向组织D 横向组织3、“儿童能够说出其周围环境中东西的颜色、形状、大小和样式”—这属于下列哪种目标A 。
A 行为目标B 生成性目标C 表现性目标D 过程目标4、“数学是知识的建构”——符合这一观点的有关数学教育的理论在教育实践中会强调B 的作用A 幼儿的生活情景B 直接教学的作用C 集体游戏D 家庭作业5、从学科(领域)维度界定课程,意味着ABCA 将课程看作是教学科目B 注重学科科学体系学习C 课程表现为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D 课程也叫生活课程、儿童中心课程6、下列对陈鹤琴课程错误的描述有 DA 提出“五指课程”B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C 以“做中教、做中学”为课程实施的方法D 强调教师的直接教学作用8、下列对陈鹤琴课程正确的描述有ABCA 提出“五指课程”B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C 以“做中教、做中学”为课程实施的方法D 强调教师的直接教学作用7、“不存在一种最好的能适应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的所有儿童的教育方案,而各种不同教育方案能很好地适合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的儿童”——这一观点说明了勃朗芬布伦纳等人提出的中的 D 在起作用。
A 人类发展生态学小系统B 环境理论中间系统C 文化学外系统D 人类发展生态学大系统8、解决了幼儿园课程中“如何教”的基础学科是 CA 心理学B 社会学C 哲学D教育学7、解决了幼儿园课程中“教什么”的基础学科是ABCA 心理学B 社会学C 哲学D教育学1、下列关于福禄贝尔对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贡献的描述正确的有ABD 。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综述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综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农民工进城务工潮越演愈烈,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也越来越多。
据2008年全国妇联2月27日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抽样数据,可以确认0-17周岁留守儿童在全体儿童中所占比例为21.72%,据此推断,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万人。
随着留守儿童的增多,由此带来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很多研究者通过实地调研、实验研究以及工作经验等方式,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行为问题、教育问题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解决的策略。
本文试图梳理一下已有的对留有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成果,并对此加以述评。
留守儿童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但由于长期与父母亲分离,无法得到较为正常的教育,导致他们成为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并且问题检出率很高。
李宝峰等采用SCL-90量表研究显示,留守儿童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上分值均高于全国常模(P<0.01),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4个因子已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P<0.001),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留守儿童中有各种轻度及明显心理问题的人数比例为31.0%[1]。
一、留守儿童整体的心理问题表现叶敬忠研究发现,留守儿童普遍表现出对在外父母的强烈思念,内心孤独、缺乏安全感,由于共同生活经历与情感交流的缺乏,很多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亲情疏离[2];詹欢和张捍东的调查发现,近60%的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65%的留守儿童不愿意与监护人进行心灵沟通,30%的留守儿童直言恨自己的父母[3];王玉琼等发现,性格孤僻、脆弱、渴望亲情成为留守儿童最大的心理问题[4];蒋平调查发现,留守儿童中有27.4%有焦虑心理,27.6%有抑郁心理,24.5%有恐惧感心理,22.7%有易怒心理,57.6%有过失行为,35.2%有说谎行为,7.4%有偷窃行为,30.6%有攻击行为,41.3%有破坏行为[5]。
《2010中国儿童文化研究年度报告》简介
“ 学术前 沿 ” 热 点聚 焦” 与“ 是整 部年 度报 告 的 两 个重 点 学术板 块 。每 一板 块 中每 一 方 面的研 究成
果 根据 编者 的通盘 考虑 , 为“ 文选 载” “ 分 论 、 学术 卡 片” “ 度研 究述 评 ” 个部 分 。其 中“ 文选 载 ” 和 年 三 论 全 文收 录本年 度发 表 的该领 域重要 学术论 文 ; 学术卡 片” 本 年度 儿 童研 究领 域 较 为重要 的 学术论 文 “ 是
浙江师范大学音 乐学院郭克俭教授 主编的《 曲鉴 赏》 戏 一书, 2 1 年 1 于 01 月由上海教 育 出版社 出 版。该教材是上海教育 出版社 落实教育部办公厅《 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 艺术课程指导方案》 全 而组织 全国部分专家、 教授精心编写并出版 的“ 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 l 系列教材” 0本 中的一部。
可 读性 ; 内容通 俗 易懂 , 兼具 专业性 、 味性 、 趣 学术 性 。注 重与相 关人 文 学科 知 识 的交叉 与融 汇 , 求 乐、 力 像 、 谱 并 茂。该教 程 以文化 相 对主 义价值 观 为指 导 , 穿非 物质 文化遗 产传 承与保 护 的思 想 , 图、 贯 关注弱
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研 究院田小红博士撰著的《 知识的境遇 : 中国比较教育学的学术生
态》 书 , 2 1 一 于 0 1年 6月由 高等教 育 出版社 正 式 出版 。该 书是 作 者参 与教 育部人 文社会 科 学重 点研 究
基 地 重 大项 目“ 中国比较教 育 学科 建设研 究” 的成 果之 一 。
出版 的第 四部 关于 中国儿童 文化研 究的年度报 告集 。
< 00中国儿童 文化研 究年度 报 告》 选编 时 的基 本 思路 是 : < 1 2 在 第一 , 关注年 度 儿童 文化 研 究 中的重 大理论 问题研 究 ; 第二 , 注与 当代 儿 童 生活 密切 相 关的新 政 策、 思潮 、 问题 的研 究 ; 关 新 新 第三 , 重视 多学 科 研 究成果 的整合 和 整体呈 现 ; 第四 , 求表 达 选编 者和 有 关 专 家、 究者 的立 场 和 思考 。本 年度 报 告 力 研
研究述评【近二十年文学经典化研究述评】
研究述评【近二十年文学经典化研究述评】“经典”论争始于西方上世纪70年代,93年荷兰学者佛克马来华讲学促使中国文艺理论界经典意识的觉醒,中国文学“经典”及“经典化”研究的兴起则源于文学经典类丛书出版(如《百年中国文学经典》等)和名著改编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具体问题,讨论范围也由最初的现当代文学领域延伸至古代乃至外国文学领域,而且争论愈来愈热,俨然已成为当下学者深感焦虑的前沿热点问题。
单专门的学术会议已有五次,如1997年10月广东现代文学界举办的探索“文学经典化问题”研讨会;xx年3月,四川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学术沙龙围绕“文学经典、经典重构与重写文学史”问题,开展了系列讨论;同年5月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和《文艺研究》部联合主办了“文化研究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建构与重构”国际学术会议。
随后,该中心文艺学网《文艺学新周刊》安排两期,专门讨论“文学经典与经典化问题”;xx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文学评论》杂志社与陕西师范大学等单位共同主办“文学经典的承传与重构”学术研讨会;xx年10月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评论》部和厦门大学文学院共同主办了“与经典对话”全国学术研讨会,把讨论引向更为深入的层面。
这些会议主要立足于大众文化语境中古今中外文学经典的处境,因此更集中于对文学经典的价值判断,意在为重建文学经典提供理论依据。
在学术会议推动下,学者纷纷撰文,并突破学科界限,文艺学、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外国文学、民间文学,甚至美学、文献学、语言学等专业的著名学者,也投入了兴趣和热情,并进一步将其作为一种方法论应用于对具体文学作品“经典化”的研究中,取得较多的成果,现述评如下。
一、对文学“经典”的概念界定及内涵阐释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开篇《我们为什么读经典》中提出了十四个对“经典”的定义,佛克马和蚁布思的《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则指出三个经典涵义。
我国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研究述评
摘 要 :城 市 中流动 儿童数量 增长使其 城 市适应 问题成 为研 究者们 关注的焦点 。为 了能 够更好 的开展
后续研 究,文章对我 国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研 究成果进行 了综述。文章主要介绍了流动儿童城 市适应 理论 、状 况 、过 程及 影 响 因素 的研 究成 果 ,并认 为未 来研 究应 当从 以下 几个 方 面开 展 :增加追踪研 究数量 、定期对 流动 儿童城 市适应状 况进行测 查、加 大理论研 究力度 、 完善 城 市适应测量工具、添加省 内流动、县 内流动的被试、对 “ 经历差异”的影响作用进行考
察。
关键词 :流动 儿童 城 市适应
万人 ,在 北京 、上海 等 大城市 ,流 动儿童 在 当地
1 引言 .
儿童中的比率 已近 1 圆 , 。这些数字表 明,流动儿 3
童已成为城市中一个庞大而不容忽视 的群体 。他 随着改革开发和经济的发展 ,大量流动人 口 们的身心发展状况将对城市以及整个社会 的稳定 离开农村来到城市 , 形成了我国特有的人 口流动 产生重大影响。故此,对他们开展研究 ,帮助他 构建和谐社会” 现 象 。2 纪 9 代 ,这种 人 口流 动现 象 又 呈 们顺利 的融人城市是实现我 国 “ 0世 0年 现 出 了一 种新 趋 势— —家 庭化 流 动 。 “ 庭 化 ” 伟大 目标必须要解决的重要 问题。 家 自 19 年起 , “ 95 流动儿童”就进入了研究者 流动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城市中流动儿童的 的视野网 ,在对社会结构 、公共政策做了大量的探 数量急剧上涨【 05 ” 0 年全国 l 。2 %人口抽样调查样 人”的层面 ,因 本数据表 明,1 4周岁以下的流动儿童 已达 13 讨后 ,研究者开始把视角转 向 “ 84
我国儿童发展研究综述
我国儿童发展研究综述作者:张惠杰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中下旬刊》 2015年第5期张惠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摘要院一个国家的儿童发展状况,体现了一个国家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发展水平,我国的儿童福利制度虽然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对儿童发展的研究也呈日益增多的趋势,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总体来说还比较分散,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
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的儿童发展研究进行综述,包括研究内容的综述以及研究视角的综述,为促进我国儿童的发展研究提供有益思考。
关键词儿童发展儿童福利研究内容相对国外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关于儿童发展的研究较少,但进入21 世纪以来,关于儿童发展的研究也迅速增加,在党的十八上,胡锦涛同志提出要“办好学前教育”,而学前教育不仅仅包括对儿童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儿童的发展。
1 研究内容对儿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可以为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家庭环境条件,还可以为儿童提供优良的社会环境条件,这也是关系到我们国家未来接班人的发展问题,同时也是关系到“中国梦”能否实现的重大现实问题。
在研究内容方面,主要有两种观点,且大多集中于对儿童所处的宏观的外部环境研究。
第一种观点主要是从儿童所处的宏观的外部环境进行研究。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较为丰富,尚晓援、王小林认为我国的儿童福利主要包括儿童健康与医疗卫生、儿童教育保障、儿童养育与基本生活保障、儿童保护、儿童发展性支持等几个方面[1]。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指出我国的儿童发展主要包括了四大领域,分别是:儿童与健康、儿童与教育、儿童与法律保护以及儿童与环境①;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 年)》则进一步完善了相关内容,将我国儿童发展的领域扩展为:儿童与健康、儿童与教育、儿童与福利、儿童与社会环境以及儿童与法律保护②。
第二种观点主要是从儿童自身的发展及家庭内在环境方面来进行研究。
《小学科学“主题探究式”学习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成果报告
“小学科学‘主题探究式’学习的实践研究”成果研究报告中山市石岐区杨仙逸小学黄丽仪陈树德一、问题的提出(一)研究背景1.这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当前,各国间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学技术水平的竞争。
因此世界各国都更加重视和加强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
1995年5月6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学校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努力发挥教育在科普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结合中小学教育改革,多形式、多渠道地为青少年提供科普活动阵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因此,无论从当今社会的需要看,还是面向未来的竞争挑战,学校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充分认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目前,我国小学科学教学仍然停留在知识本位、教材本位的基础上,很少有超越课堂,走出校园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探究主动获取科学知识之壮举。
因此,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学生普遍存在着科学素养较差,技术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较弱的弊端。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大措施。
“主题探究式学习”的研究就是要通过科技实践活动的形式,将科技教育、人文教育、道德教育有机结合,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培养目标,这不仅对于充分发掘学生聪明才智,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发展个性特长有明显效果,而且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推进学校素质教育有着积极的作用。
2.这是推进新课程改革,解决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困惑的需要。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儿童文化研究述评作者:刘智成边霞来源:《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12年第11期【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儿童文化研究成为国内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国内学者对儿童文化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儿童文化的概念、特征、功能、生成以及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的关系等五个方面展开的。
相关的研究深化了人们对儿童文化的认识,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对儿童文化本质的认识有待深化;对儿童文化功能的认识有待全面;对儿童文化的研究要更关注儿童的年龄阶段特征;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关键词】儿童文化研究;儿童文化;成人文化;20世纪90年代【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2)11-0047-05一、研究回顾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文化研究热波及到社会科学研究领域。
90年代,文化研究经由澳洲,中国台湾、香港继而传入内地,很快内地也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化研究热。
正是在这个时期,儿童文化逐渐进入国内学者的研究视线,成为研究热点问题之一。
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儿童文化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笔者在中国知网上以“儿童文化”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1990~2011年间共有98篇论文,其中博、硕士论文6篇。
有代表性的专著是南京师范大学刘晓东教授的《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边霞教授的《儿童的艺术与艺术教育》。
另外,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院长方卫平教授主编的大型学术丛刊《中国儿童文化》,目前已出版六辑,收录了近年来国内儿童文化研究的一些代表性成果。
可见,国内对儿童文化的研究已初具规模。
纵观近20年来国内的儿童文化研究,总体来看大致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儿童文化的概念从检索到的文献来看,国内较早提出关于儿童文化概念的学者是邹义华、李超彬(1991),他们认为儿童文化是指“在既定的现实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在社会主流文化的引导下,反映儿童社会群体生活状况,体现儿童身心特点,为儿童共认、共有、共享的文化”。
这个概念强调儿童文化的时代性、群体性及对社会文化的依赖性。
在这个概念的启发下,张东娇认为“儿童文化是在社会大文化背景下,在成人文化模式与社会化模式的引导下,为儿童所共认、共创、独有、独享的社会群体文化”。
〔1〕这个概念充分认识到了成人文化对儿童文化的影响作用,而一个“共”,一个“独”,揭示出儿童文化的本质属性:“共”表明儿童文化首先是群体文化;“独”表明这种群体文化的主体是儿童,而不是成人,它有自己的特色,但它是在成人文化的引导下形成的。
此后,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赋予儿童文化以新的内涵,对儿童文化的概念界定也推陈出新,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刘晓东、边霞等人。
边霞(2001)从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的区别出发,认为“儿童文化是儿童自己的文化,是一种以儿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来决定其价值和标准的文化,它基本上是一种口语文化。
成人文化则是建立在成年人规定的价值、理念和标准之上的,是一种文字性的、抽象的文化”。
这个概念的侧重点在儿童的精神和行为层面,强调儿童这一群体特有和共有的生存方式。
受此概念影响,杜晓利认为“儿童文化是儿童自己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儿童之间相互认可的文化,是一种以儿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来决定其价值和标准的文化”。
〔2〕这一概念增加了对儿童文化是如何生成的描述,强调儿童文化是儿童群体之间交往的产物。
而走在儿童文化研究前沿的刘晓东则认为“儿童文化是儿童表现其天性的兴趣、需要、话语、活动、价值观念以及儿童群体共有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的总和”。
〔3〕这个概念延续了其儿童精神哲学研究的思路,从内隐的精神生活和外显的文化生活两个方面,初步建立了儿童文化研究的基本框架。
2.儿童文化的特征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
张东娇从儿童处于预期社会化过程的角度出发,认为预期社会化决定了儿童文化具有开放性、可塑性、模仿性、夸张性等特点。
〔4〕邓琪瑛则认为儿童文化具有“两端”属性,这“两端”属性指的是儿童的“原初性”和“可塑性”。
“原初性”是儿童与生俱来的本能,也是儿童文化精神的核心所在,可用“童心”来概括;“可塑性”是指儿童后天培养的可能性和上升空间,有效方式是教育,这两者构成了儿童文化的双重属性。
〔5〕这里阐明的是儿童文化内在本质的规定性以及成人文化对儿童文化的侵染和影响。
裘指挥(2003)认为儿童文化具有形象性、非功利性、过渡性、非正规性、多样性、开放性和互补性。
这一分析初步归纳了儿童文化的特征。
后来,有学者站在当前社会大背景下,把儿童文化特征归纳为整体性、超现实性、游戏性、自主性、开放性。
〔6〕这一分析体现了儿童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动态变化的特点。
刘晓东对儿童文化特征的概括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他以诗性哲学的语言描绘了儿童文化的特征:儿童文化是诗性的、游戏的、童话的(或神话的)、梦想的、艺术的,是好奇的、探索的,是从本能的无意识的逐步迈向意识的,是历史沉积的,因而是复苏的,是转变的、生长的。
〔7〕尽管有学者对这些用诗一般语言描述的儿童文化特征有所质疑,但刘晓东对儿童文化诗性、游戏等特征的归纳,逐渐成为学界的共识。
也有学者从学校文化与儿童文化的对比分析中发现,儿童文化具有“生态的整体性、游戏性、直接参与、原发性、想象力、乐观主义、冒险等等特性”。
〔8〕对儿童文化特征的概括,较为全面的是边霞(2000),她认为与成人文化相比,从表现方式上看,儿童文化是一种整体性文化;从思维方式上看,儿童文化是一种诗性逻辑的文化;儿童文化的核心是游戏精神。
这一表述从行为到精神层面对儿童文化的特征作了全方位解读。
3.儿童文化的功能从已有研究来看,大多数学者是从儿童文化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来谈儿童文化功能的。
有学者认为,儿童文化是一种满足儿童需要的文化,儿童文化为儿童发展自我意识,产生自我教育的动力,掌握自我教育的手段,找到自我教育的榜样,并把它内化到自己的心理结构中去提供了场所、方法、手段(邹义华、李超斌,1991)。
还有学者指出,儿童文化是儿童预期社会化的中介,具有桥梁作用,也是儿童自我发展的铺垫。
〔9〕这两种观点都认识到儿童文化对儿童社会化具有中介、桥梁或纽带作用,是必经之路。
刘晓东更是在充分肯定儿童文化除了有对儿童身心发展给予滋养的作用之外,还引用华兹华斯的诗句“儿童是成人之父”,指出儿童文化对成人文化具有反哺、拯救功能,正如他所言,“儿童的心灵、儿童的世界、儿童的清纯、儿童所具有的自然天性对成人的心灵和世界具有反哺功能”。
〔10〕在儿童文化功能方面论述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郑素华的《生存·游戏·确证——论儿童文化的功能属性》一文,文中指出,儿童文化既构成儿童生存的现实,又构成儿童对现实生存的理解、叙述和表达,儿童文化的这一深度图景,在功能属性上显现出儿童文化与儿童生存之间复杂的关联;儿童只有在游戏时,他才是儿童。
潜藏在儿童文化中的游戏,对儿童的生存具有卓越的意义。
儿童文化体现的是一个完整、多样、丰富的儿童世界,在生存理解所实现的秩序化方面,它显现为儿童对自我力量的确证和所属共同体的认同。
〔11〕这一论述关注的是儿童文化的内部功能,但对儿童文化所具有的巨大外部辐射功能有所忽视。
4.儿童文化的生成在探究儿童文化是如何生成时,大部分学者都认识到成人文化对儿童文化的巨大影响,可以说,儿童文化是在成人文化的引导和扶持下建立起来的。
刘晓东从儿童社会化的角度出发,认为儿童本身是社会成员,儿童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文化,儿童的社会化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因此在社会化过程中必然受到成人文化的影响。
由于成人文化并不总是理想状态,所以儿童文化的生成过程是“成也萧何败萧何”。
〔12〕也有学者将儿童文化的生成分为两个部分来理解:一是儿童自己创造的文化,即儿童文化是儿童作为文化的参与者而进行文化创造的结果,如某些儿童发明的游戏、童谣等,他们自觉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描述;二是关于儿童的和为儿童的文化,即由成人为儿童创造和设计的种种文化,诸如儿童教育、儿童文学、儿童艺术、儿童游艺、儿童心理等,这部分中成人起关键作用。
〔13〕可见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之间具有天然的亲密关系。
儿童文化除了受成人文化的影响之外,也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有学者认为儿童文化是儿童群体自己建构的文化,是儿童群体特定的生活方式。
它普遍存在于儿童的交往、游戏与生活之中,包括幼儿园一日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等等。
〔14〕还有学者(裘指挥,2003)认为儿童文化在形成过程中要受到儿童的身心特征、群体同伴交往、师幼交往的相互作用以及家庭和社区的影响。
在探究儿童文化的生成问题时,除了立足儿童是这一文化创造主体之外,还要把儿童文化问题与人类整体文化结合起来进行全面思考,因此有学者提出应当把儿童文化的生成放到儿童文化诞生的总体社会文化土壤中去。
儿童文化是文化传递的产物,儿童文化是习得的,儿童文化的生成是一个濡化过程(濡化是发生在同一文化内部的、纵向的传播过程,即下一代文化对上一代文化的学习和保持,并受上一代文化较大的影响)。
濡化构成儿童文化最显著的生成性特征,它体现为既有文化对儿童内在精神与心理的型塑(形塑是由英文shaping翻译而来,类似于塑造)、不同社会中儿童的养育模式、成人的儿童观对儿童文化呈现形貌的规约。
作为高级濡化活动的教育在儿童文化生成中起着关键作用,其中现代学校儿童文化或校园儿童文化的出现,显示了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对儿童文化生成的直接影响。
〔15〕由于这一观点对儿童文化所具有的与生俱来、先天性特质的关照有所忽视,因此有学者指出,儿童是集天性和文化性于一身的,儿童期是天性和文化性角逐最直接、最激烈的时期,在儿童天性与文化性这对矛盾体中,单纯强调以文化“化”天性或者天性至上都是不全面的,儿童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是天性与文化性的相互作用,其结果便是形成了独特的儿童文化。
〔16〕在儿童文化生成问题的探讨上,比较全面的是钱雨,她在阐述儿童文化的发生机制时指出,“儿童文化的形成与发生既包括先天结构的影响,也受到后天生长环境的熏陶与感染。
前者体现为人类种族历史与生物遗传特性的作用,后者则主要包括了儿童同伴与成人文化的影响”。
〔17〕可见,儿童文化是在先天和后天双重力量作用下逐渐生成的,而儿童文化所具有的先天性与后天性的双重属性也逐渐被学界广泛认同。
5.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的关系文化作为一定社会群体共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从其“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已具备了差异性、多样性的特质。
〔18〕因此,在差异基础上产生的文化冲突是必然的。
儿童与成人是一组相对概念,没有成人就没有儿童,反之没有儿童也就没有成人,儿童文化研究的起源也是基于对两者差异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