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2课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乡下人家》上课课件
2.乡下人家
第一课时
看了图片后,想一想:你可能会在哪里 看到这样的景致?
乡下
画面上都有什么?
庄稼、耕牛、收割机、村落。
作者简介
陈醉云, 浙江上虞县人。现代小说家、诗人。曾任台 湾国立中央大学教授。他是1932年上海创刊儿童刊物《小 朋友》的约稿作家之一,并常在上海《民国日报》的副刊上 发表诗歌和散文。主要作品有《玫瑰》、《游子的梦》等。
吃晚饭
伴着虫鸣入梦
夏天傍晚,人们在门前_________ 秋夜,_________
再读课文,画 出课文的中心句。
指特有的, 特别的,独一 无二、与众不 同的。
总结全文 使人迷恋、陶醉。
学写生字,分类积累
提示:点击生字 进入详细讲解。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件
率. 队( ① ) 表率. ( ④ )
直率. ( ③ ) 草率. ( ② )
【点拨】 本题考查一字多义。答题时,可根据词语意思完成对
字义的选择,例如“表率”是好榜样的意思,“率”的意 思就是模范。也可把字的释义逐一代入词语中,如果词义 通顺、正确,则为正确选项。
四、选词填空。 鲜艳 鲜嫩 鲜活
瞧!这幅画里地面上( 鲜嫩 )的竹笋正一根根 破土而出,竹林旁的朵朵菊花像一个个色彩( 鲜艳 ) 的绣球,画得( 鲜活 )又逼真。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雄鸡俨然一位 阅兵的将军,斗志昂扬,又如同一个 尽职尽责的父亲在保护着自己的家人, 守护着自己的家园。
为什么写鸭子的时候,特别强调“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 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阴下, 你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即使 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二课《正确认识自我》重要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少年有梦第二课正确认识自我第1课时认识自己1.我们为什么要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有什么意义?(1)正确认识自己,准确把握自己的禀赋和特性,有助于我们增强自信,促进自我发展,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
(2)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视野的开阔,我们对自己的认识逐步深入。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2.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认识自己?(1)通过对自我的全面分析来认识自己。
包括:①从身材、相貌、体能、性别等生理状况来认识自己。
②从性格、气质、能力等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
③从自己在家庭或班级中的角色等社会关系来认识自己。
(2)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
(3)在学习、劳动、人际交往等生活实践中认识自己。
3.他人的评价具有怎样的作用?他人的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
4.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1)要客观冷静地对待他人的评价,既不盲从也不轻视。
(2)掌握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方法:①用心聆听。
②注重沟通。
③勇于面对。
④理性应对。
第2课时做更好的自己1.我们该如何做更好的自己?(1)学会欣赏自己。
(2)学会接纳自己。
(3)不断完善自己。
(4)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
(5)做更好的自己,是在为他人、为社会服务中实现的。
2.我们怎么欣赏自己?(1)欣赏自己不是孤芳自赏、骄傲自大,而是欣赏自己的长处和优势。
(2)欣赏自己认真做事的态度、善于合作的品质、坚持不懈的精神等,激励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奋勇前进。
3.我们如何接纳自己?(1)接纳自己的全部,既接纳优点又接纳不足,既接纳现在又接纳过去,既接纳自己满意的部分也接纳自己不满意的部分。
(2)以乐观、勇气和智慧面对现实,努力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4.我们应该如何完善自己?(1)善于发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及时主动改正自己的缺点,弥补自己的不足。
(2)善于向他人学习、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利用一切机会丰富和发展自己。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一》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第2课时,本节课主要围绕“汉语拼音”展开学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汉语拼音的组成和运用,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拼音的习惯。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拼音知识的讲解,又有练习题,还有趣味性的小故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汉语拼音知识,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运用中,部分学生对拼音的掌握还不够熟练,尤其是一些特殊情况的拼音,如声母、韵母的组合,前后鼻音的区分等。
此外,学生在认读拼音时,容易受方言的影响,对一些拼音的准确性把握不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汉语拼音的基本知识,提高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和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汉语拼音的组成和运用。
2.难点:一些特殊情况的拼音,如声母、韵母的组合,前后鼻音的区分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知识的传递和技能的培养。
3.激励性评价:注重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价方案。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趣味性的小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拼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汉语拼音的基本知识,如声母、韵母、声调等,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拼音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及时批改,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和指导。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第2课时)分数乘法PPT课件西师大版
分数乘法
第 2 课时 分 数 乘 法(2)
算一算
3 6 = × 2 7 7 5 = 15 9 × 12 4
5 10 = × 4 6 3
2 =2 5 × 15 3
说一说, 你是怎样计算的。
新知探究
一车间每时加工零件100个,3时加工零件
4 多少个? 5 时呢? (1)3时加工零件多少个? 100×3=300(个) 答:3时加工零件300个。 100 ×3是求100的3倍。
7. 六(1)班有学生45人,上学期期末跳远测验
4 有 5 的同学及格。不及格的同学有多少人? 方法二: 4 1 1– = 5 5 1 45× = 9(人) 5 答:不及格的同学有9有126本,
5 文艺书是故事书的 ,科技书是文艺书的 3 , 9 7
捐的科技书有多少本?
5 126× = 70(本) 9 3 70× = 30(本) 7
答:捐的科技书有30本。
名言摘抄
1、在强者的眼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2、成功是努力的结晶,只有努力才会有成功。 3、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4、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5、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6、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 7、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8、成功需要成本,时间也是一种成本,对时间的珍惜就是对成本的节约。 9、自己打败自己的远远多于比别人打败的。 10、当一个小小的心念变成行为时,便能成了习惯,从而形成性格,而性格就决定你一生的成败。 11、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 12、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 13、你可以这样理解impossible(不可能)——I'm possible(我是可能的)。 14、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15、你可以选择这样的三心二意:信心恒心决心;创意乐意。 16、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几步。 17、呈概率分布,关键是你能不能坚持到成功开始呈现的那一刻。 18、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19、动是成功的阶梯,行动越多,登得越高。 20、天比昨天好,就是希望。 21、力的人影响别人,没能力的人,受人影响。 22、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 23、要自卑,你不比别人笨。不要自满,别人不比你笨。 24、面对机遇,不犹豫;面对抉择,不彷徨;面对决战,不惧怕! 25、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 26、超越自己,向自己挑战,向弱项挑战,向懒惰挑战,向陋习挑战。 27、不必每分钟都学习,但求学习中每分钟都有收获。 28、取时间就是争取成功,提高效率就是提高分数。 29、紧张而有序,效率是关键。 30、永远不要以粗心为借口原谅自己。 31、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32、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未必;九分耕耘,会有收获,一定! 33、生命之中最快乐的是拼搏,而非成功,生命之中最痛苦的是懒散,而非失败。 34、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35、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 36、不求做的最好,但求做的更好。 37、读书要专心,做事要用心,做人要尽心,待人要诚心 38、世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 39、行动不一定带来快乐,而无行动则决无快乐。 40、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41、成功永远属于一直在跑的人 42、人生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只有奋斗,只有拼搏,才会达到成功的彼岸。 43、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44、向竞争挑战,向压力挑战,更要向自己挑战。 45、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46、眼要看远,脚要近迈。 47、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机会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48、勤奋是学习的枝叶,当然很苦,智慧是学习的花朵,当然香郁。 49、再多一点努力,就多一点成功。
人教版(部编)四年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观潮》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部编)四年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观潮》第2课时教
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了解《观潮》的主题和基本情节。
2.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文字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基本情节和主题。
2.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
三、教学内容
1. 课文导入
通过引导学生观看相关短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对潮汐的好奇和兴趣。
2. 教学过程
1.课文朗读:教师先朗读全文,然后逐段让学生跟读。
2.课文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主题和情节,讨论地理环境对人物行
为的影响。
3.课文理解:指导学生理解难点词语、句子,解释生词。
4.课文操练:让学生通过朗读、朗诵等方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3. 情感沟通
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海边的体验和感受,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
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反馈
通过布置相关阅读和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鼓励学生写下课文
阅读心得,进行课后小结。
五、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
2.阅读课外相关资料,了解海潮的形成和变化规律。
3.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对《观潮》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延伸
引导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培养对文字和语言的感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以上是本次《观潮》第2课时教案内容,祝教学顺利!。
第2课时 青春萌动
返回
道德与法治
课后训练
2.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应当( B) ①内心坦荡 ②言谈得当 ③不拘小节 ④举止得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返回
道德与法治
课后训练
这些同学的言行是不正确的。这是因为: (1)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会因为对异性的欣赏、对 美好的向往而愉悦,也容易把这种欣赏和向往理解为爱情。 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爱情。 (2)爱情是一种高尚的情感。爱情既意味着欣赏与尊重,更 需要责任和能力。 (3)真正的爱情包含尊重、责任、珍惜、平等、自律。 (4)相遇青春,我们心中开始萌发一些对异性朦胧的情感。 这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 的情感,我们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返回
道德与法治
课堂练习
2.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应采取恰当的方式,下列同学的交往 方式值得提倡的是( D) A.只埋头学习,从不与异性同学交往 B.一男生经常给女生起绰号,还欺负女同学 C.常避开集体活动,与异性单独交往 D.班上同学经常开展男女生合唱、春游等活动
返回
道德与法治
课堂练习
3.心理萌动是步入青春期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它主要表现 为( C) ①有自我表现的欲望 ②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 ③讨好异性 ④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与接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返回
道德与法治
课堂练习
4.快要毕业了,小军和小娜同班三年,一直相处得很好。起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 第2课时 观察立体图形
探究点2 从前面、侧面和上面观察长方体
观察长方体。
和它们对着的三个面各是什么样的? 长方体相对的面是一样的。
小试牛刀
1.三个小动物分别看到的是什么图形?(连一连)
2.在看到的图形内标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侧面 前面
上面
探究点3 从前面、侧面和上面观察正方体 和球
观察正方体和球。
想象一下:从它们的前面、侧面和上面观察, 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图形?
也可能是相同的。如:从球的前面、侧面和上面 观察,看到的都是完全相同的圆。
夯实基础(选题源于教材P5练一练)
1. 右边的三个图形分别是从长方体的哪个方向看到的?
前面
侧面
上面
2. 先判断是从哪个长方体看到的图形,再分别涂上相应 的颜色。
涂绿色 涂蓝色
涂蓝色 涂绿色
涂绿色 涂蓝色
3. 把一个长方体纸盒的前面、侧面和上面分别做上不同 的记号,把它剪开。
小试牛刀
3.填一填。 (1)一个正方体从前面、侧面和上面观察,看到的 形
状都是( 正方形 )。 (2)观察球体时,无论从哪个方向观察,看到的形
状都是( 圆形 )。
归纳总结:
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 1. 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
可能是不同的。 2. 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
略。
易错辨析
4.观察物体,写出三个图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前面 上面 侧面 辨析:根据立体图形的一个面的形状猜测是什么立
体图形时,要考虑多种情况。
作业
一 观察物体(一)
第2课时 观察立体图形
JJ 二年级上册
1 课堂探究点
(1)从前面、侧面和上面观察立体实物 (2)从前面、侧面和上面观察长方体 (3)从前面、侧面和上面观察正方体和球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第2课时)集体备课教案
语文园地一(第2课时)集体备课教学目标1.了解地名拼音的拼写规则,熟悉姓名的拼写规则。
2.熟读并背诵《过故人庄》,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1.了解地名拼音的拼写规则,熟悉姓名的拼写规则。
2.熟读并背诵《过故人庄》,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熟读并背诵《过故人庄》,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语文园地前半部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余下的内容吧。
探究新知合作探究(一)探究一:学习“词句段运用”。
1.学习地名的拼写规则。
教师:请同学们自由认读路牌,仔细观察,说说地名拼音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主观察,全班交流。
)预设:学生1:名称都是大写字母。
学生2:有的音节连在一起写,有的分开写。
教师小结:对于特指某一个地方的(专属地名),如“顾榭、北凫”,要作为词语连在一起写;对于一些通用的名称,如“山、河、湖、路”等要单独写。
2.学习姓名的拼写规则。
教师:知道了地名的拼写规则,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姓名的拼写规则吧。
出示:姓名拼写规则:姓在前,名在后,姓名分开不相连。
姓和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的字母一律小写且相连;复姓或多字名,字与字之间既不空格也不用连接线相连。
如:Li Ming、Sima Guang、Li Xiaoming。
教师:试着拼写出小组成员的名字吧!(二)探究二:学习“日积月累”。
1.读准字音,读熟诗句。
教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1)学生自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
点拨:强调“还(huán)”的读音。
(2)同桌之间互相检查。
(3)指名朗读,检查朗读情况。
2.结合重点词的意思,理解诗意。
教师:同学们,现在请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注释:①故人:老朋友。
②具鸡黍:准备丰盛的饭菜。
③合:环绕。
④郭:墙。
⑤轩:门窗。
⑥场圃:谷场、菜园等种菜和收打作物的地方。
⑦还:返回,回来。
⑧就菊花:来赏菊。
就,靠近。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落花生》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落花生》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
2.能够模仿朗读课文并表达其情感。
3.能够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4.能够观察周围的事物,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
2.朗读课文并表达其中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进行表达。
四、教学准备1.课文《落花生》教材。
2.大屏幕及投影仪。
3.课堂装饰物,如布景、实物道具等。
4.备课教师教学用书。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回顾前一课时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时的学习。
•准备好教学用书和课文的相关讲义。
2. 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通过一个小游戏或故事引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学习课文:师生共同朗读课文,讲解生词和重点句子,并解释词语的含义。
3.讨论和分析: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出现的问题和情节,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4.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课文中的情感色彩,引导他们思考人物的感受和行为动机。
5.生活实践: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并进行写生和表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课堂小结•总结课文内容,强调重点。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学会欣赏和表达。
六、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落花生》中的一段话,并体会其中的感情。
2.找到身边一件美好的事物,写下自己的感受。
七、教学反思•这节课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是否准确?•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得到调动?以上是《落花生》第2课时的集体备课教案,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乐趣和收获。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第2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课后练习题(附答案)1.读出下面各数。
2561000 读作:
503200 读作:
12350554 读作:
500454 读作:
2.想一想,填一填。
(1)546541544是()位数,最高位是()位,读作()。
(2)读亿以内的数,先读()级,再读()级。
读万级的数,要按照读()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字。
每级()的零都不读;每级中间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个零。
(3)30542100这个数要读出()个0,请在所读的0下面画线。
3.判断对错。
(对的画“√”,错的画“×”并改正)
(1)500200 读作:五百万零两百。
()改正:
(2)50010000 读作:五零零一万。
()改正:
(3)305001 读作:三十万五千零一。
()改正:
(4)60606006 读作:六千零六十六千零六
()改正:
参考答案
1.二百五十六万一千五十万三千二百一千二百三十五万零五百五十四
五十万零四百五十四
2.(1)9 亿五亿四千六百五十四万一千五百四十四(2)亿万个万末尾 1 (3)1 30542100
3.(1)×五十万零二百(2)×五千零一万(3)√(4)×六千零六十万六千零六。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认识米
拿一把米尺,看1米有多长。
【解题点拨】图中小朋友用黑板擦来量 黑板的长度,需要量许多次,这样量太 麻烦了,所以需要一个更大的量。比 “厘米”大得多的单位是“米”,量比 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米”可以用“m”表示。米尺的长度 正好是1米,量布、长绳等物体一般用 米尺。
☆动脑练一练4 比较大小。 1米 ○ 90厘米。(填“>”或
“<”)
【例5】爷爷用一根10米长的竹竿量 水塘的深度,竹竿露出水面部分是4 米,水塘深多少米?
【解题点拨】此题是实际测量题,即 用竹竿测量水塘的深度。因为竹竿的 长度是10米,竹竿测量时露出水面的 长度是4米,看不到的部分就是水塘的 深度。所以用减法计算。
【规范解答】用卷尺正确测量时,将 卷尺的“0”刻度对准黑板的左端,黑 板的右端对着的卷尺刻度是几,黑板 的长度就是几米或几米几厘米。
【解题心得】测量很长的物体时用卷 尺比较方便,测量时,要将卷尺的“0” 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卷尺要绷紧拉 直,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的刻度是多 少,物体的长度就是多少。
【规范解眼 睛处;课桌的长大约是1米等。
【解题心得】米尺能量的长度正好是1 米。量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 量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
☆动脑练一练1 在合适的答案后打“√”。
【例2】(教材P4)在米尺上看看1米
里面有多少个1厘米。
【解题点拨】从米尺上看,1米里面有 100个1厘米。
【规范解答】1米=100厘米
【解题心得】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或计 算时,如果单位不相同,首先要统一 单位。
☆动脑练一练2 看图填空。
【例3】怎样用卷尺量黑板的长度, 大约有多长?
【解题点拨】 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度,需要量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一单元第二课时时间单位的换算人教版
)分。
想:60秒是( )分,120秒是( )个60秒,即( )分。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 算一算,填一填。 180分( )4时
第2课时 时间单位的换算
在括号里填上“>”“<”或“=”。
5时15分+1时48分=( 1时50分( )100分
1分等于60秒,8分就是8个60秒,8分20秒也就是480秒再加20秒。 时与分之间的进率是60,把时化成分时前面是几,就是几个60相加。
3时45分−1时55分=( 把秒化成分时,就看有几个60,就是几分。
2分20秒+3分50秒=( )分( )秒 1分等于60秒,8分就是8个60秒,8分20秒也就是480秒再加20秒。
) 1时(
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____秒,走1大格是
100米游泳比赛,谁游得最快?
2分20秒+3分50秒=( 120秒=____分。
)个60秒,即(
)分。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五 课堂小结
1.时化分与分化秒。有几时就是几个60 分,有几分就是几个60秒,换算时,可以用 连加的方法来计算。
2.分化时与秒化分。换算时,可以用连 减的方法来计算,减了几个60分就是几时, 减了几个60秒就是几分。
课后作业
1. 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____秒,走1圈是____秒,也就是____分。
)分6 (
300分( )5时
)分3
)分50 )秒10
在括号里填上“>”“<”或“=”。
第2课时 时间单位的换算
2. 100米游泳比赛,谁游得最快? ____秒,走1圈是____秒,也就是____分。
8分20秒=( )秒 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____秒,走1大格是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语文园地一》第2课时的课文内容,包括意群和句子之间的关系。
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课文中的事件和情节。
3.通过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学生能够合作完成小组讨论,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
难点:1.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课文内容。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保持积极参与。
三、教学准备1.课文《语文园地一》第2课时教材。
2.单词卡片和图片。
3.小组讨论的分组表。
4.课堂展示稿纸和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课文标题,并让学生猜想课文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1.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重点放在语调和表达情感上。
2.解释生词和句子,确保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段文字进行解读和讨论,然后汇报给全班。
3. 操练1.学生按照小组讨论的内容做展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师生共同分析课文,讨论其中的逻辑关系和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思考。
4. 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完成课后作业,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一》第2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1. 导入2. 学习3. 操练4. 总结- 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本课着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学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以上为《语文园地一》第2课时的集体备课教案。
数学人教二年级上册(2013年新编)第一单元_第02课时_认识米(教学设计)
2.小组合作,互相交流:用米尺量自己的身高,说说 1 米到身体的什么位置。 3.用米尺量一量从地面到课桌的什么位置。再比一比课桌的长有没有 1 米。 4.用手比划一下 1 米有多长。 二、观察米尺,探究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1.小组合作,观察米尺,仔细观察刻度。思考:1 米里有( )个 1 厘米。 2.用厘米尺量一量米尺,对比观察,有什么发现? 3.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4.总结:1 米=100 厘米 三、介绍卷尺和折尺 1.卷尺有多长,拉出来看看。 2.总结:这个卷尺有 3 米,上面标记了“3 米”。生活中还有“5 米”“10 米”“50 米”等数值的卷 尺呢!
(预设)生 1:我的身高是 6 个 20 厘米。 生 2:我的身高是 130 厘米。 生 3:我的身高是 125 厘米。 ......
二、回顾厘米的相关知识 1.同学们刚刚是用什么测量身高的? 2.学生说(直尺/厘米尺) 3.测量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生:用厘米尺量只适合量较短的物体,量身高很麻烦,不好算。 师:怎么办呢? 生:有没有更长的尺子? 4.引入课题 师:对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更长的尺子,用“米”作单位的。“认识米”(板书课题).
第一单元 第 2 课时 认识米 教学设计
学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 1 米的长度概念,发展空间观念。
2.根据 1 厘米和 1 米的实际长度,利用米尺建立他们之间的联系,知道 1 米=100 学习目标
厘米,培养量感。
3.能用米作单位测量出整米长度的物体,体会测量工具的作用。
重 点 知道 1 米=100 厘米,能用米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第1单元 第2课时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栏目
步步高
第一单元
走近细胞和组成细胞的分子
18/61
第2 课时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栏目
步步高
第一单元
走近细胞和组成细胞的分子
19/61
四、细胞中的无机物 1.细胞中的水 自由水和结合水 (1)存在形式:_______ 细胞结构 ①是____的重要组成成分 良好溶剂 ②是细胞内的____,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2)功能 生物化学反应 ③参与许多______ 液体环境 ④为细胞提供____
考点4
规范生物学术语
——聚焦“统一性”和“差异性” 典例引领 1.如图1是细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有活性的细 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图1表示细胞鲜重,则A、B化合物依次是H2O、蛋白质 B.若图2表示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含量,则a、b、c依次是 O、C、H C.地壳与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a,由此说明生物 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D.若图1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的化合物含量,则A化合物具 有多样性,其必含的元素为C、H、O、N
3/61
3.复习指导 (1)复习线索 ①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为线索,借助于生命系统从微观 到宏观的层次性,将不同层次系统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构建 合理的知识体系,以实现不同模块之间的有机结合。 ②以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为线索,将显微镜的使用、原 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细胞学说等内容有机联系。 ③以构成生物的化学元素为线索,引申出各种化合物的组 成、结构和功能等相关知识。 ④以“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为线 索,系统复习教材中常规实验的原理、过程,并升华为实验方 法和实验原则等问题。
第2 课时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栏目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丁香结》教学课件
第一部分 (1—3):花之美
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 方面来描写丁香花的?
“忽然”写出了在作者在城里街旁尘土纷 嚣之间看到丁香花时的惊喜之情。
花之美
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 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 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
“雪白”“眼前一亮”写出了白色丁香花耀眼、引人注目的特 点。“眼前一亮”还表现了作者对丁香花的喜爱之情。
语文要素
阅读方法解密:由事物展开联想与想象,体会文章深层意蕴 “联想”指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
想象”指想出不在眼前的具体形象或情景。作者写作时,常常会 由具有某种特点的事物想开去,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感悟。阅读这 类文章时,要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抓住作者所描写的事物的特 征,透过文字理解文章的深层意蕴。
“非兰非桂”说明丁香 花香味独特,容易分辨。
指的是丁香花。
花之美
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 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 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 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
“渗”字写出了丁香在着了水滴后,色彩仿佛流动起 来一般,紫色与白色自然交融的情境。
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 愁”,古人对丁香寄寓着怎样的情感?怎样理解作 结之悟 者引用的古人的诗句,引用它有什么作用?
“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这两句 诗中把花蕾丛生的丁香,喻人愁心不解,丁香在古人的眼 中就是惆怅的代表,愁思的象征。作者引用古诗句有利于 表达自己的感情,使意境更加优美。
课堂小结
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主要写描写了城里 街道旁 、宅院里、城外校园里、 他住了三十年的斗室外丁香的不同形态。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第2课时 发面的秘密
第2课时 发面的秘密
01
主题介绍
主题介绍
发面的定义
介绍什么是发面,发面的过程和 原理。
发面的应用
介绍发面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如馒头、面包等。
学习目标
01
02
03
知识目标
了解发面的基本知识和原 理,掌握发面的方法和技 巧。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发 面食品,提高动手实践能 力。
情感目标
培养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 热爱,增强对食品安全的 意识。
科学方法
观察法
通过观察发面的过程和现 象,了解发面的基本原理 。
实验法
通过实验验证发面的原理 和方法,加深对发面的理 解。
归纳法
通过归纳和总结实验结果 ,得出科学的结论。
02
探索发面的奥秘
发面的历史与文化
发面的起源
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利用自然发酵 的方法来制作面食,随着时间的推移 ,发面技术不断发展,形成了丰富的 面食文化。
绿色环保生产
在发面生产过程中,推广使用环保原料和绿色生产工艺,降低能耗 和废弃物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05
实验与观察
实验一:制作发面
材料准备
面粉、酵母、温水、糖、盐等。
制作过程
将酵母加入温水中搅拌均匀,静置5分钟;将糖、盐加入面粉中,再将酵母水倒 入面粉中搅拌;将面团揉至光滑,盖上湿布发酵1-2小时。
粉、玉米面粉等。
水
水是发面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原料, 它起到溶解营养物质、激活酵母的 作用。水的温度和质量对发面效果 有很大影响。
酵母
酵母是发面的关键,它是一种微生 物,能够分解面粉中的糖类物质, 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使面团膨胀松 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小数乘整数
(第2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练习一第4、5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熟练掌握小数乘整数的算理与算法。
2.会运用小数乘整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小数乘整数的练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体现数学知识的运用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和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教学重点:巩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小数乘整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设置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练习;练习体验,小组交流讨论。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学生自己回忆,个别提问,其他同学补充,师生共同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乘整数,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导入:同学们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算法,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巩固练习小数乘整数。
(板书课题)
二、基础练习
1.口算练习。
⑴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6.5×10= 0.56×100= 3.78×100=
3.215×100= 0.8×10=
4.08×100=
⑵4.1×9= 1.2×3= 5×5.8= 0.28×3= 16.5×4= 0.796×7=
教师出示算式卡片,指名口算。
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2.说一说
4.8+4.8+4.8+4.8用加法的简便算法表示是( )×( ).表示求( )是多少,求积时可看成( )×( ),先得出积( ),再从右起点出( )位小数,得( )。
3.笔算练习。
0.32×47= 1.6×52= 64×0.25= 1.37×21=
教师指名板演,学生独立练习,然后集体订正。
三、拓展提高
1.大家在逛商店遇见特卖会时是不是都有点心动?小刚也遇见了特卖会,那你帮他算算他至少要带多少钱才够?
某商店牛奶搞特卖活动,每盒牛奶1.4元,买四赠一。
小刚要买20盒牛奶,至少要带多少钱?
分析:“买四赠一”的意思就是买5盒牛奶付4盒的钱数,求买20盒需要多少钱,就是求实际应付的钱数。
方法一:先求出20盒里有多少个(4+1)盒,再求出买4盒多少钱,最后求出一共需多少钱。
20÷(4+1)=4(个) 1.4×4×4=22.4(元)
方法二:先求出20盒中一共有多少盒是需付钱的,再求出买20盒一共需多少钱。
20÷(4+1)×4=16(盒) 1.4×16=22.4(元)
2.运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巧计算
根据24×25=600,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240×25=( )
(2)2.4×25=( )
(3)( ) ×25=0.6
思路导引
(1)24 × 25 = 600 (1)24 × 25 = 600
↓×10 ↓不变↓×10 ↓÷10 ↓不变↓÷10
240 × 25 = (6000) 2.4 × 25 = ( 60 )
(3) 24 × 25 = 600
↓÷1000 ↓不变↓÷1000
( 0.024 ) × 25 = 0.6
小结:两个数相乘时,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那么积也会随着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
3.出示教材第4页练习一第4题。
组织学生先独立填一填,再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小组同学共同探索归纳出因数与积之间的规律。
4.出示教材第4页练习一第5题。
指名学生朗读题目。
组织学生分析题意,引导学生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列出算式。
组织学生列出竖式,0 33×4= (千米)求出结果。
教师强调:在计算过程中,先观察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再核对计算的结果中小数部分的小数位数。
四、课堂小结
通过练习课的巩固,同学们对小数乘整数是否有更深的了解?
作业:
用竖式计算。
4.6×6= 8.9×7= 15.6×13=
0.18×15= 0.025×14= 3.0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