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第2课时《稚子弄冰 》《村晚》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第2课时《稚子弄冰 》《村晚》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第2课时《稚子弄冰》《村晚》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这两首古诗,引导学生感受古人的情感和生活;2.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语言鉴赏能力;3.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诗歌的看法和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和朗读古诗,掌握古诗的基本意思。

2.教学难点:运用适当的语言和声音表达出古诗的意境。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稚子弄冰》《村晚》古诗内容的PPT;2.教具:音响设备;3.教材:学生课本《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四、教学过程1. 热身(5分钟)•让学生快速朗读之前学过的一首古诗,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 导入(10分钟)•通过图片展示引入本课诗歌《稚子弄冰》《村晚》,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3. 学习古诗《稚子弄冰》(25分钟)1.老师朗读该古诗,学生跟读;2.带领学生分段解析古诗内容,理解意境;3.学生分角色朗读,感受诗歌的情感。

4. 学习古诗《村晚》(25分钟)1.老师朗读该古诗,学生跟读;2.分析古诗中的字词和句子,引导学生理解作品意境;3.学生分组朗读,表达诗歌的情感。

5. 总结(10分钟)•回顾今天学习的两首古诗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五、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稚子弄冰》《村晚》这两首古诗,培养了他们对诗歌的感悟和鉴赏能力。

六、作业布置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自己选择一首诗歌朗读给家人或朋友听;2.鼓励学生多阅读古诗,增强语感。

以上内容为教案大纲,希望能够帮助老师顺利进行本课的教学活动。

新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新插图课件PPT第2课时 探究和的奇偶性(新)

新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新插图课件PPT第2课时  探究和的奇偶性(新)
奇数+奇数=偶数
分析与解答
方法二 说理、图示法
偶数:
…… 2 n
除以2余0(没有余数)
偶数:
…… 2 m
除以2余0(没有余数)
分析与解答
方法二 说理、图示法
偶数:
…… 2 n
除以2余0(没有余数)
偶数:
…… 2 m
除以2余0(没有余数)
偶数+偶数:
……
除以2余0(没有余数) 2n + 2m = 2(n + m )
分析与解答
方法二 说理、图示法
奇数: 除以2余1
奇数: 除以2余1
…… ……
2n+1 2m+1
分析与解答
方法二 说理、图示法
奇数: 除以2余1
奇数: 除以2余1
…… 2 n + 1 …… 2 m + 1
奇数+奇数:
……
除以2余0(没有余数) (2n + 1)+ ( 2m + 1 ) = 2n + 2 m +2=2(n + m +1)
课堂练习
1. 不计算,判断下列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
24+67
奇数
92-67
奇数
333+599
偶数
1000-526
偶数
286+586 2345+6978
偶数
奇数
1001-34 365-129
奇数
偶数
2. 不计算,判断下列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
你有什么发现? 1+3 偶数 1+3+5 奇数 奇数个奇数相加的和是奇数。 1+3+5+7 偶数 偶数个奇数相加的和是偶数。 1+3+5+7+9 奇数 1+3+5+7+9+11 偶数 1+3+5+7+9+11+…+101 一共51个数 偶数

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 欣赏《驯鹿、冬猎》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 欣赏《驯鹿、冬猎》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北国之声《驯鹿、冬猎》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音乐欣赏课《驯鹿》、《冬猎》是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

《驯鹿》选自组曲《北方民族生活素描》,刘锡津作于20世纪70年代末,分《赛马》《驯鹿》《渔歌》《冬猎》四个小曲。

乐曲通过这四首小曲描绘了北方少数民族幸福而又多彩的生活,充满生活气息。

作者曾深入北方各少数民族地区生活采风,选取了内蒙古、鄂温克、赫哲和鄂伦春等民族生活和劳动中最具有特征的场景为内容,以简练、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四幅充满生活气息而又形象各异的北方少数民族的风情画。

《冬猎》也选自组曲《北方民族生活素描》,描写了居住在大小兴安岭的鄂伦春人的狩猎场面。

“鄂伦春”意即“山岭上的人”。

引子渲染出原始森林的神秘和狩猎前特有的紧张气氛。

接着栩栩如生地描绘了追猎的场景,随后乐队全奏出欢乐明朗的歌调,抒发猎人满载而归的喜悦心情。

本节欣赏课的学习内容对于发展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功能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审美感知素养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对于《驯鹿》、《冬猎》两首作品,从听觉特性,表现形式,表现要素,表现手段、艺术风格等方面加以把握,表现为从音响本体和音乐表现要素,如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调式等体验音乐美感,领悟作品表现意图;在听赏和表现音乐的过程中,体会作品表达的情绪、情感,意境,意趣;在此基础上辨识并描述两首音乐的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

2)艺术表现素养艺术表现除了是为对音乐作品的诠释之外,还可以贯穿歌曲、乐曲教学的各个环节,本节课中的唱谱环节即为培养学生“艺术表现”素养的重要环节。

3)文化理解素养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理解不同文化语境中音乐艺术的人文内涵,提高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的感知力和判断力。

熟悉、了解、热爱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人文生活,增强学生民族团结的意识和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二、学情分析本节音乐欣赏课的学生为五年级下学期学生,属于小学阶段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唱谱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数与代数(2)》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数与代数(2)》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数与代数(2)》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与代数(2)》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节,主要内容包括负数的认识和运用。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正数和零的基础知识上进行的,为后续的方程和不等式学习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负数的概念,使学生能够理解负数的实际意义,并能够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正数和零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负数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生活实例和直观的教具,帮助学生建立负数的表象,并能够将其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负数的实际意义,掌握负数的表示方法,能够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负数的实际意义,掌握负数的表示方法,能够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学生对负数的理解,特别是负数的运算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负数的概念,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负数的实际意义。

2.操作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负数的运算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负数的实际例子,如温度计、尺子等,以及相关的教学PPT。

2.学具准备:学生准备一本数学书、一支笔和一个本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负数的实际例子,如温度计显示负数、尺子测量负数等,引导学生思考负数的实际意义。

同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对负数的了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负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负数。

新人教版小学5五年级数学下册优秀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5五年级数学下册优秀教案【全册】
打电话 第 7 单元 折线统计图 第 8 单元 数学广角——找次品 第 9 单元 总复习
1 数与代数 2 空间与图形 3 观察物体与统计
1
第一单元 单元备课
一、本单元教学内容: 单元教学内容:观察物体(三) 本单元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内容,使学生通
过观察简单物体,能初步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 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并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的 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的初步的空间观念。教材以学生的实 践活动为主线,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使学生经历“观 察实物—初步感知—形成表象”的过程,从而体会到从不同 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使学生初步认识 整体和局部、立体与平面之间的关系。由于本单元有大量的 观察和拼搭等活动,所以除教具外,最好每个学生都准备一 套相应的学具。可以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自制学具。只有在 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像、猜测、分析 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 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要切实组织好学生 的课堂活动,要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观 察和操作。注意不要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 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亲自思考。并应 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 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二、本单元教学目标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全册 教案 (新教材 )
特别说明: 本教案为最新人教版教材 (新版) 配 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 1 单元 观察物体(三) 第 2 单元 因数与倍数 第 3 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探索图形 第 4 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 5 单元 图形的运动(三) 第 6 单元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师:同学们都喜欢玩积木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搭积木的 游戏。请用手中的 4 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谁来展示一 下你的摆法?

新版插图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课件第2课时 分数与除法

 新版插图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课件第2课时  分数与除法

7÷13=( 7 ) (13)

4 )÷7=
4 7
5 =( 5 )÷( 8)
8
巩固运用
(教材P51 T1)
1.1kg葡萄干平均装在2个袋子里,每袋装多少千克?
平均装在3个袋子里呢?(用分数表示。)
1÷2=
1 2
(kg)
1÷3=
1 3
(kg)
答 平: 均平 装均在装 3个在袋2子个袋里子,里每,袋每重袋1重kg12。kg;
2 ÷9 = 2 9
16
÷49

16 49
11 ÷12 = 11 12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的习题。
3
(教材P51 T2)
2.一个3m²的花坛,种4种花,每种花平均占地多 少平方米?种5种呢?(用分数表示。)
3÷4 = 34(m²)
3÷5 = 35(m²)
答种:花种,4每种种花花,平每均种占花地平3均平占方地米34。平方米;种5 5
(教材P51 T3)
3.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题的商。
24
÷25

24 25
答:每人分得
3 4
个。
观察
1÷4 =
1 4

3÷4 =
3 4
,你能发
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吗?
3÷4

3 4
被除数 被除数÷除数= 除数
你能用字母表示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吗 ?
a ÷ b = a (b ≠ 0) b
想:为什么b≠0?
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区别?
(教材P50 做一做T1)
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义务教育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跳水》(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跳水》(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跳水》(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1.理解课文《跳水》的主要内容,认识跳水运动的特点和魅力;2.能够运用正确的朗读方式表达课文内容;3.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型;2.准确朗读课文,并能够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较为复杂的句子结构;2.能够准确表达课文中所描述的情景。

四、教学准备1.课文《跳水》的教材和教辅材料;2.课堂板书设计;3.多媒体教学设备;4.学生课前预习复习资料。

五、教学过程设计5.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跳水运动的精彩瞬间,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2 学习课文(10分钟)1.同学们课前认真预习了《跳水》这篇课文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朗读一遍,注意停顿和语调的把握。

2.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标记出生词和生句,并尝试理解它们的含义。

5.3 细节理解(15分钟)1.请同学们就课文中的特定问题展开讨论,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分享自己的理解。

2.老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5.4 分角色表演(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几组,每组扮演课文中的不同角色,进行小短剧表演。

2.学生在表演中能够理解并模仿课文中的情感,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5.5 拓展延伸(10分钟)老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扩展课文内容,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跳水这项运动的意义和价值。

5.6 总结反思(5分钟)1.请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学生提出自己在学习本节课过程中的困惑和感悟。

六、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在家中再次阅读并默写课文;2.给学生布置一定的课外阅读任务,以拓宽他们的语文视野。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跳水这一主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课上表现活跃,参与度高。

但也发现学生对一些生词和句型的理解仍有欠缺,需要在后续的学习中加强。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第2课 祖父的园子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第2课 祖父的园子
富有生机和活力,包含着作者的欢喜之情。
复习导入
第2课时
蝴蝶 蚂蚱 尾巴 啃书本
樱桃 榆树 蚌壳 拔草 瞎闹
铲地 割掉 毛嘟嘟 承认 倭瓜
拴着 水瓢 下雨啰 逛街
品读课文
默读课文第4—14自然段,找出“我” 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活动,说说这部分表达 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品读课文
栽花
拔草
• 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富有画面感,可见“我”对园子的记忆 十分清晰,从中能看出“我”对园子的喜爱。
品读课文 果树、大榆树
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祖母喜欢养羊,羊把 果树给啃了,果树渐渐地都死了。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 子里就只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 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并不存在。小的时候,只觉得 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 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 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品读课文
读课文第1—3自然段,思考:课文描写 了园子里的哪些景物?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 句,体会“我”的思想感情。
品读课文
昆虫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 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 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 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 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第2课 祖父的园子
科 目:语文 适用版本:部编人教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2 祖父的园子
第1课时 第2课时
新课导入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内容主要包括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拆分、分数的乘除法运算等。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的基础,对于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和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法的运算,对除法有一定的理解。

但在分数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联系,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分数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掌握分数的拆分方法,会进行分数的乘除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掌握分数的拆分方法,会进行分数的乘除法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对分数与除法关系的理解,分数的拆分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自主探索分数的拆分方法和分数的运算规律。

3.合作交流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分数与除法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分蛋糕,引入分数的概念。

提问:“如果你要把一个蛋糕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引导学生思考分数的意义。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分数就是除法的一种表达形式。

展示分数的拆分方法,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人教PEP版五年级英语下册Unit 1 Part B 第二课时 教学课件完整版

人教PEP版五年级英语下册Unit 1 Part B 第二课时 教学课件完整版

04
幻灯片设计技巧
• 1-简洁美观幻灯片样式 2-恰当使用图表和数据展示 • 3-注重版式和排版规范 4-保持一致性和连贯性
05
演讲技巧与配合
1--准备好备用方案和应对措施
06
检查、修改及反馈收集
1-仔细检查每一页内容准确性 2-邀请他人审查并提供意见反馈 3-根据反馈进行必要调整优化4-不断完善,追求卓越品质
I am Amy. I am very busy on the weekend. I usually taking a dancing
class on Saturdays…
Exercises
一、英译汉。 1. clean my room _打__扫_我__的__房_间_
2. go for a walk _去__散__步___
打扫我的房间
I always go for a walk on Saturdays!
同义短语 take a walk 散步
去散步
去购物
I sometimes go shopping with my mother on Saturdays!
上舞蹈课
I usually take a dancing class on Saturdays!
Sarah is very busy on the weekend. What does she do on Saturdays? Let’s see.
Presentation
I often clean my room on Saturdays!
联想 clean my floor 扫地
clean my window 擦窗户
on Saturdays on Sundays with… on the weekend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下第一单元第2课《让我们的家更美好》第一课时《担当家庭责任》优秀课件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下第一单元第2课《让我们的家更美好》第一课时《担当家庭责任》优秀课件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家人天天在一起生活快快乐乐的但是难免也会遇到一些变化只要我们能够用积极的心态正确的处理方式勇敢的面对这些变化我们的家庭就会更加美
统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2.让我们的家更美好
第一课时 担当家庭责任
你的家里有几口人?都有谁? 在你的家庭中,谁最重要?为什么? 其他成员不重要,可以去掉吗?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家人天天在一
起,生活快快乐乐的,但是难免也会 遇到一些变化,只要我们能够用积极 的心态,正确的处理方式,勇敢的面 对这些变化,我们的家庭就会更加美 好。
思辨:面对家庭变化,怎么办?
菲菲的奶奶年纪大了,行动不 便,需要有人照顾,所以要搬 过来和菲菲一家一起生活了, 此时菲菲就要和奶奶住一个房 间了,菲菲觉得失去了自己的 空间,有些不开心。
小组讨论: 1.如果是你,你会怎么 想? 2.奶奶搬过来后,你的 爸爸妈妈也会增加许多 的责任,你会怎么办? 3.你家里发生过哪些变 化?你当时的心情怎样? 后来是怎样面对的?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让我们的家更美好
第一课时
家庭责任单
爸爸
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着 赡养扶助的义务。”
从不同家庭的责 任单中,你发现 了什么共同之处?
讨论
有的同学说:“法律规定的家庭责任是 成年人应该有的,而我还是一个小孩子,所 以没有家庭责任的。你认为呢?
我们未成年人在家庭中也同 样有许多的责任。如,管理好自 己的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等等。
情境二
菲菲说:我妈妈说只要我 学好习就是最好的了,家 里其他的事情都不需要我 来做。
学习固然是你们最重要的责 任,但光会学习是不够的,还要 掌握其他的生活能力。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数与代数(2)》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数与代数(2)》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数与代数(2)》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数与代数(2)》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第二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围绕分数的加减法展开,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对分数的通分、约分等环节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的加减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分数的通分、约分环节。

2.教学难点: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能够灵活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践操作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数学卡片等教学辅助工具,直观展示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分数加减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发现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总结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3.巩固练习:设计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4.拓展应用:设计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5.小结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和运算方法。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最新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最新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最新版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空间与几何”这一领域的内容,在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要求。

本单元的内容属于第二学段,通过观察、拼摆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让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

教材在编排上不仅设计了观察活动,而且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为之后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有关知识奠定感性认识和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而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学生学会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观察和拼搭等活动,为自己和学生准备好教具与学具。

同时在进行观察和拼搭的活动中,要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

因为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

切不可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亲自思考。

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让学生经历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从中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物体形状。

数学思考:能根据已有的图形,用各种方法拼搭相应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问题解决: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1.通过选取熟悉的环境和物体作为观察对象,联系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通过合作交流,养成学生互助、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和表达能力。

课时划分:2课时观察物体……………………1课时练习二………………………1课时第一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时:从某个角度观察多个物体教学内容:教材P2例1及练习一第1、2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2课时 最小公倍数的应用【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2课时 最小公倍数的应用【教案】】

第2课时最小公倍数的应用▷教学内容教科书P70例3,完成教科书P71~72“练习十七”中第4~12题。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2.培育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推理、自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联系学生的相关阅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够运用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求两个数的公倍数问题的道理。

▷教学预备课件,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揭示课题1.教科书P71“练习十七”第4题。

2.教科书P71“练习十七”第5题。

3.教科书P71“练习十七”第8题。

课件呈现问题,学生口答。

【学情预设】这些都是学生上节课学到的学问,都能快速地解答。

第4题要求学生说出对错的理由,可以举反例。

师:看来同学们对上节课学习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学问把握得非常好。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最小公倍数的应用)【设计意图】对上节课的学问进行回顾,加深理解,同时为今日的学习作铺垫。

二、自主探究,形成策略。

1.课件出示教科书P70例3。

2.阅读与理解。

师:请认真看看铺正方形的要求,你获得了哪些有价值的信息?【学情预设】学生能读出:墙砖是长方形的,长3dm,宽2dm;要满意用整块墙砖铺成正方形。

问题是:用这种墙砖铺成的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多少分米?最小是多少分米?课件出示完整的数学信息。

3.分析与解答。

(1)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师: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看多少块长3dm、宽2dm的墙砖能铺成一个正方形。

◎教学笔记【教学提示】三道题都让学生自主解答,在口答时,要随时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解答方法。

想一想,铺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把相关数据填在表格中。

课件出示操作要求。

学生4人一组,探究解决问题。

【学情预设】预设1:用学具摆。

用纸剪一些长3dm、宽2dm的长方形纸,摆一摆。

预设2:画一画。

第一单元 第02课时 从三个方向观察形状图 例2(课件)五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第一单元 第02课时 从三个方向观察形状图 例2(课件)五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
从上面看到的是 。这个几何体用了几个同样的小正方体?
6个 根据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图
形,摆出的几何体种类可 7个 能不唯一。
达标练习
7. 一个用同样的小正方体摆成的几何体,从上面看到的是
,从
左面看到的是 。搭这样的几何体,最少需要几个小正方体?最多需
要几个?
最少需要5个。 最多需要8个。
根据两个方向观察到的 图形,虽然无法确定几 何体的形状,但能够确 定搭成这个几何体所需 小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第02课时 从三个方向观察 形状图 摆立体图形 例2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RJ
学习目标
1.经历观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体的过程,从中认识到从不同方 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是不同的。
2.能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 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体会有些摆 法的确定性。
3.通过用小正方体拼搭几何组合体的活动,培 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空 间观念。
1.下面两个小题是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几何体所看到的图 形,请分别把被观察的几何体摆出来。 (1)
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
摆法展示:
达标练习
课堂 练习
1.下面两个小题是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几何体所看到的图 形,请分别把被观察的几何体摆出来。
(2)
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
摆法展示:
达标练习
下面是从三个方向观察同一个几何体看到的图形,你能摆出这个几何体 吗?
这是我从不同方向 看到的图形?
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
你能摆出兰兰所观察的几何体吗?
按要求摆一摆
探求新知
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北国之声第一课时《美丽的家乡》教学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歌曲《美丽的家乡》。

2、过程与方法:演唱二声部时能做到音准到位,声音和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美丽的家乡》。

教学难点:用二声部演唱歌曲《美丽的家乡》。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1、播放歌曲录音,导入教学。

可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作品的感受。

2、教师介绍歌曲的出处。

简要介绍歌剧《傲蕾一兰》的主要内容,并播放歌剧片段,让学生深刻感受歌曲的意境。

3、播放范唱录音或教师范唱。

4、让学生跟着录音或在钢琴伴奏下轻声哼唱第一段歌谱,要注意唱准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以及重音的位置。

5、唱熟第一段曲谱后,填词演唱。

6、教师教唱第二段曲谱,依次研究两个声部,唱熟后,可用钢琴弹一个声部唱一个声部。

7、教师可将全班分为两个局部,分别演唱两个声部并互换声部练。

练时要留意音准以及声音的和谐。

8、教师伴奏,请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9、可组织学生表演唱,并作评价。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观赏《驯鹿》《冬猎》教学时间:教学目标:1、常识与技能:观赏《驯鹿》《冬猎》这两首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赏这两首作品,相识月琴、XXX 的音色、吹奏特点、表现伎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乐曲所描绘的北方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

教学重点:观赏这两首作品,相识月琴、XXX的音色、吹奏特点。

教学难点:相识月琴、XXX的表现伎俩。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1、播放北方少数民族生活的录像片段,导入教学。

2、介绍这两首作品的出处、作者。

3、观赏《驯鹿》(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教师总结。

(2)展示月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月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

(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温克族人的生活片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

(4)请学生鼓掌或拍腿,用×××××│×××××│的节奏为A段音乐伴奏。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观察物体(两课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观察物体(两课时)
①④
②④⑤

③⑥
2.在下图中再添上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使几何体从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不变,应该怎样摆?
如图所示:
3.有一组积木,从前面和上面看都是 。搭这组积木,最少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
答:最少需要5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6个小正方体。
从左面看
从前面看
从上面看
四、实践应用
【选自教材P3 练习一 第2题】
(1)
从左面看
从前面看
从上面看
(2)
2.用 5 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按要求摆几何体。 (1)从前面看是 。
【选自教材P3 练习一 第1题】
(2)在第(1)题的基础上,从上面看是 。
用 5 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出从正面看到的是 的几何体。
1.请在摆法正确的下面画“√”。
( )
( )
( )
( )
( )




▶备选练习
2.如果再增加 1 个同样的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图形不变,请在摆法正确的下面画“√”。
3.用同样的小正方体搭一个几何体,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如右图(每个正方形上面的数字表示这个位置上所有的小正方体的个数)。这个几何体,从前面看是 ,从左面看是 。
3.用同样的小正方体搭一个几何体,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如右图(每个正方形上面的数字表示这个位置上所用的小正方体的个数)。这个几何体,从前面看是 ,从左面看是 。
(2)从前面观察一个几何体,看到的图形和从前面观察⑤所看到的一样。这个几何体是用5个小正方体摆成的,它有多少种不同的摆法?
(3)同桌之间互相提一个问题并解答。

7 种
【选自教材P3 练习一 第3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优质课件 -第2课时 数与代数(2)【优秀PPT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优质课件 -第2课时 数与代数(2)【优秀PPT课件】

中1206只生活在四川。第二次调查到
野生大熊猫的数量是第三次调55查7 数量
798
的_____,第三次调查中生活在四川的
野生大熊猫占所有野生大20熊1 猫数量的
______。
266
2. 用直线上的点表示下面各数,估计一下哪个数 最接近2。
图略,17 最接近2 8
3. 先填空,再把各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4. 下面哪些数是最简分数?把不是最简分数的化 成最简分数,并说一说化简的依据。
6 36 10 30 12 5 72
8 16 21 45 25 7 6
最简分数有:10 12 5 其余的都不是最简分数: 21 25 7
6=3 84
36 = 9 16 4
30 = 2 45 3
72 = 12 6
5. 计算下面各题。
10
各季度销售额
季 占全年计划销
度 售额的几分之

1

3
1

5
4

15
1

2
(21)1你还3 能3提=出1其3 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4 25 100
2烟煤比无烟煤多多少?
7. (12345)猜现说在猜在说直可你分线能数上是猜的标几出意?来义2,1吗。1?,1.2,9 。
1.2 4
4
(1 )
2
1 11 11 42
29
4
四、课堂小结
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
真分数



假分数
带分数(整数)
3 10
+7 10
=1
5 6
-
1 6
=
2 3
4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2.能根据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空间观念,培养乐于思考和观察的好习惯
师布置任务:
1、师生自查、互查预习单
2、预习存疑,二次探究
通过预习,我收获了什么?
我还有哪些疑问?
针对课前预习的预习单,进行简单的梳理,并全班互相解决预习存在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
师:看来大部分同学预习的都非常棒!不会的小朋友也不要灰心,接下来就更深入的探究吧。
三、自主探索,合作探究
出示教材第2页例2
重点
能根据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难点
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பைடு நூலகம்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教学方法
讲授法观察法实验法
教具准备
教具准备:正方体若干个
学具准备:正方体10个
预设教学流程(含评价设计)
备注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观察下列立体图形,体验不同观察角度的图形区别
2、课前检测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在前面经历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和单个立体图形以及几何组合体的学习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根据从一个或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搭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2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
(1)师:这是一个用3个小正方体搭出的立体图形,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所画下的形状。同学们,你能不能用小正方体搭出这个立体图形?
(2)学生小组合作操作。
(3)各组展示本组搭好的作品。
(4)师:请说一说你搭过程中的想法和做法。生:略。
(5)师:可以先根据正面图形搭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根据上面观察到的图形搭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最后根据左面图形确定最后的立体图形。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只有唯一的一种情况。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完成教材第3~4页练习一第4、5、6、7题。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你学会了吗?你还有什么收获呢?
六、布置作业
1.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5题、第6题
2.《典中点》习题
3.预习下一课时并完成预习单。
七、教学板书
先摆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摆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最后确定立体图形。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只有唯一的一种情况。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在空间想象和逆向推理方面,思维死板,而本单元特别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空间想象,逆向推理能力,所以在进行本单元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借助建立的直观表象进行推理,在拼摆小正方形的活动中不断验证,加以完善,探索出搭建的方法,在操作,想象,推理和交流中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第_1章(单元)节2课时
课题
观察物体(三)2
设计者
课标分析
观察物体属于图形与几何的相关知识,课标对第二学段要求学生能辨认从不同方向(前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体现了从整体到局部的认识过程,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逐渐深入,循序渐进。
在五年级,层次有所上升,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拼搭几何组合体;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搭建几何组合体。也就是根据观察到的形状图,通过空间想象和逆向推理,还原出原来的立体图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