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
报任安书原文
报任安书原文一、内容介绍本文为中国唐代文学家元稹所作的《报任安书》的原文。
该文以书信形式表达了元稹对好友任安的思念之情,并表达了自己的坚定信念和对友情的珍视之情。
二、报任安书原文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下,寒梅着花未?已见满关河,更有明朝翠微省。
误落尘网中,三年得五马。
之官谁与共,平生在长安。
杨花犹共老,飞尽不开颜。
明朝唐府少,永咏秦兵骑。
未觉汉将落,曾依碧涧住。
无言守千金,固毋为此辞。
愿得一衣裳,寄归故乡妻。
杜穷建平坏,何必学凡陈?云师过其门,杂诣有馀纷。
一日为郎史,志当量小恩。
蝇贪犹未已,蛇厌亦将繁。
勋业有馀地,为山更堪岐。
贵贱交所在,悲欢常在时。
幸有心无斑,月露飞华霓。
报德西山边,寄书南海滨。
君来杨柳岸,松下屐齿单。
去日江城子,烟村四五垣。
穷愁不能寐,坐坛依夜坛。
无言谁会意,汉主青琐池。
从无酒封印, 有尘满襟。
唯有古杉松,尚欣冰霜心。
一夜庄前信,千里骚人吟。
建章欧门前,祂筑天下林。
月光笼晓冢,寒薄自飘蓁。
报国儿郎去,应悲山上阴。
忠贞结在云,称道得左辰。
纵万人之众,寄舍当如吟。
三、文章分析该文是元稹给好友任安写的一封书信,全文共29句,字数较少,但意境深远。
元稹通过描绘故乡梅花的凄美景象、表达对好友思念之情的期盼以及对社会现状的反思,展现了自己的坚定信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在文章开头的两句话中,元稹问任安是否知道故乡的事情,隐含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接着,他描述了满目的关河和明朝的翠微省,表达了对异乡的不适和对家乡的思念。
接下来,元稹用寓言形式,通过提及老去的杨花和飞尽不开颜的梅花,暗喻了自己和友情的脆弱与珍贵。
在接下来的几句话中,元稹以诗人的视角,描绘了唐朝的官场和社会风貌,以及自己对官职的不看重,展现了自己的坚定志向和对功名的淡漠。
他对贪污腐败的盛行感到痛心,呼吁人们要有清廉之心。
他同时也表达了对山川和自然环境的喜爱。
最后,元稹表达了自己对古杉松的赞赏,以及对友情和家乡的期盼。
《报任安书》原文及翻译
司马迁《报任安书》原文及翻译原文: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遗风矣。
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独抑郁而与谁语。
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何则?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
若仆大质已亏缺矣,虽才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
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至意。
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为讳,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请略陈固陋。
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仆闻之:修身者,智之符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表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
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而列于君子之林矣。
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
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
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
夫以中材之人,事有关于宦竖,莫不伤气,而况于慷慨之士乎?如今朝庭虽乏人,奈何令刀锯之余,荐天下之豪俊哉?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辇毂下,二十余年矣。
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才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外之又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下之不能累日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
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
乡者仆常厕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末议,不以此时引维纲,尽思虑,今已亏形为扫除之隶,在闒茸之中,乃欲仰首伸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嗟乎!嗟乎!如仆尚何言哉!尚何言哉!且事本末未易明也。
仆少负不羁之材,长无乡曲之誉。
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奏薄伎,出入周卫之中。
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亡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
《报任安书》原文及翻译
司马迁《报任安书》原文及翻译原文: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遗风矣。
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独抑郁而与谁语。
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何则?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
若仆大质已亏缺矣,虽才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
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至意。
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为讳,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请略陈固陋。
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仆闻之:修身者,智之符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表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
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而列于君子之林矣。
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
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
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
夫以中材之人,事有关于宦竖,莫不伤气,而况于慷慨之士乎?如今朝庭虽乏人,奈何令刀锯之余,荐天下之豪俊哉?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辇毂下,二十余年矣。
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才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外之又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下之不能累日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
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
乡者仆常厕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末议,不以此时引维纲,尽思虑,今已亏形为扫除之隶,在闒茸之中,乃欲仰首伸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嗟乎!嗟乎!如仆尚何言哉!尚何言哉!且事本末未易明也。
仆少负不羁之材,长无乡曲之誉。
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奏薄伎,出入周卫之中。
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亡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
报任安书详细注释
报任安书详细注释
报任安书是唐代文学家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这首诗的详细注释:
报:音bào,回答,报答。
任:远离、离别,放任、任凭。
安:平安、安定。
书:信函。
一枝:表示信函的信纸。
冰:比喻冰冷的境地,此处代指陌生人。
解语:解释言语,意为解释信函中的话。
含娇:含蓄的表达。
透翠:透过翠玉(古代邮局的称呼)寄达。
报任安书的意思是写一封回信答复远离之人,希望他平安,同时也表达对他的离去的依依不舍之情。
诗中的“一枝冰”意味着信函,作者通过这封信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诗意流畅,表达深刻,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
《报任安书》原文、翻译
原文: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遗风矣。
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独抑郁而与谁语。
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何则?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
若仆大质已亏缺矣,虽才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
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至意。
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为讳,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请略陈固陋。
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仆闻之:修身者,智之符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表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
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而列于君子之林矣。
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
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
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
夫以中材之人,事有关于宦竖,莫不伤气,而况于慷慨之士乎?如今朝庭虽乏人,奈何令刀锯之余,荐天下之豪俊哉?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辇毂下,二十余年矣。
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才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外之又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下之不能累日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
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
乡者仆常厕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末议,不以此时引维纲,尽思虑,今已亏形为扫除之隶,在闒茸之中,乃欲仰首伸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嗟乎!嗟乎!如仆尚何言哉!尚何言哉!且事本末未易明也。
仆少负不羁之材,长无乡曲之誉。
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奏薄伎,出入周卫之中。
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亡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
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原文、译文及注释
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这篇文章是司马迁写给任安的回信。
任安是司马迁的朋友,曾经在狱中写信给司马迁,叫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
司马迁给他回了这封信。
任安早年在大将军卫青门下。
当霍去病渐渐受到汉武帝的宠信,逐渐凌驾在卫青之上的时候,卫青的故人、门下都投靠霍去病了,并因而获得官爵,只有任安不肯,仍效命于卫青。
在巫蛊之祸中,任安担任护北军使者,握有兵权,戾太子派人持节到他那里要求发兵助战,他受了节,但仍闭城门,不肯接应太子。
事件平息后,汉武帝赏赐了那些系捕太子的人,而把那些跟随太子和为太子助战的人都治以重罪。
后来有人进言,说太子在“进则不得见上,退则困于乱臣”的情形下,不得已而“子盗父兵”,其实并无造反之心,使汉武帝感悟到太子是冤枉的。
于是,先前所做的处置,又重新检讨,变成了与太子战、反太子的人全部有罪。
而当汉武帝心理转变的时候,便对任安对待太子的态度产生了根本的怀疑,他怪任安不帮太子,却坐持两端,准备看谁胜了就依附谁,于是就判他腰斩。
任安自认为自己是冤枉的,十二月就要行刑了,他写信给经常可以见到皇帝的司马迁,请他设法援救。
司马迁接到这封信时,他的心里相当为难。
他了解汉武帝,自己就曾尝过汉武帝暴怒之下的痛苦,他实在不愿意再遭到第二个“李陵之祸”。
论交情,李陵与他“素非相善”,而任安是他的老朋友,双方的家庭彼此都很熟悉。
司马迁也非常明白汉武帝一心为太子报仇,任安的死判,绝无平反的可能。
他要把自己见死不救的苦衷,向老朋友说明,并请求他原谅。
于是,司马迁写了这封长信给任安。
关于《报任安书》的创作时间,近代学者王国维、郑鹤声等人认为作于汉武帝太始四年(前93年)十一月,司马迁五十三岁。
自王国维说法提出之后,司马迁的《年谱》信从这种说法,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文选》、刘盼遂等主编的《中国历代散文选》、山西大学等21所院校合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等也都采用王国维的《报书》作于太始四年说法。
司马迁《报任安书》原文、译文
司马迁《报任安书》原文、译文
司马迁《报任安书》
原文: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译文:古来富贵的人名字已经摩灭的无法记清楚,只有那些潇洒不羁有性格的人可以被后世称赞。
文王被幽禁而演绎《周易》;孔子命运困穷才撰写《春秋》;屈原被流放,才创作《离骚》;左丘明眼睛坏了,才写作《国语》;孙膑被截去膝盖骨,才修成《兵法》;吕不韦被贬谪蜀地,后世才流传《吕氏春秋》;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出《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都是一些圣贤发愤时创作的。
这些人物都心情郁闷纠结,不能实现他的政治主张,所以记述过去的事情,让后来的人理解自己啊。
报任安书翻译
报任安书翻译一、背景介绍报任安书,又称《给报任安书》,是中国南宋年间文学家欧阳修所写的一首长诗。
该诗以骑马送别的形式,表达了报任安从官场辞职回乡的决定,并对功名利禄的态度进行反思和倡导。
下面将为大家进行《报任安书》的翻译和解读。
二、原文翻译报任安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穷泉决竹萧萧下,五月梅雨潇潇开。
无辞无悔报君书,一抔净土掩风雷。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三、翻译解读1. 第一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句诗通过忆往昔之情感,表达了报任安回忆家乡山东兄弟的思绪。
山东是作者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兄弟表示与家乡亲人、友人的关系。
九月九日可能是报任安离开官场的具体时间点。
2. 第二句:穷泉决竹萧萧下,五月梅雨潇潇开。
诗中的“穷泉”指的是泉水枯竭,没有水源,决竹即竹子悲凉地倒下。
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决心和归隐之志。
而“五月梅雨潇潇开”则是在形容隐居后山野中景色美丽、清新的描写。
3. 第三句:无辞无悔报君书,一抔净土掩风雷。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决心回归自然,告别官场。
无论离别多么艰难,他不后悔并书信来告知朋友。
同时,他在乡间寻找一片宁静祥和的土地作为他的归宿之所。
4. 第四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此句表达了作者对功名的看透和冷静。
他表示从前辛苦追求的功名荣誉,在回归自然后都将化为尘埃,与大地融为一体。
而八千里路也象征着各种旅程,与辛苦奔波相对比,云和月则象征着宁静、和谐的生活状态。
5. 第五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这句话是作者对年轻人的忠告,告诫他们不要白白荒废光阴,虚度年华。
只有抓住机遇,努力奋斗,才能避免后悔和空虚的情感。
四、总结《报任安书》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欧阳修对功名利禄的深思和内心归隐的决定。
通过对家乡、离别、归隐和人生价值的思考,表达了对纷扰世事的疲倦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
该诗激发人们对真正幸福生活的思考,呼唤人们珍惜现在、把握机会,更加努力追求内心真正的长久快乐。
报任安书高中课文原文
报任安书高中课文原文
尊敬的各位老师:
我写此信向您汇报我在高中课文上的进展。
课文对我的学业发展至关重要,它们帮助我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同时也开阔了我的思维和视野。
在这封信中,我将向您介绍《报任安书》这篇高中课文的原文内容。
《报任安书》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的作品,是一篇送别辞。
全文采用古文写作,通过诗意的叙述展现出作者对好友离别的悲伤之情和深深的思念之情。
下面是《报任安书》的原文:
太液汪清,
细草齐眉生晦,微风细雨意犹穷。
泥田水化青稻成,
鲜奇颇宜在仲春。
遥记旧属人事清,
中途病骨行还,知己计然上都收。
片萼停舟,葭菼浮舸,
虽幻假之悦亦何如。
完美版司马迁报任安书原文及翻译
完美版司马迁报任安书原文及翻译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司马迁《报任安书》原文及翻译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遗风矣。
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独抑郁而与谁语。
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何则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
若仆大质已亏缺矣,虽才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
像牛马一样替人奔走的仆役太史公司马迁再拜,少卿足下:从前承蒙您给我写信,用谨慎地待人接物教导我,以推举贤能、引荐人才为己任,情意十分恳切诚挚,好像抱怨我没有遵从您的教诲,而是追随了世俗之人的意见。
我是不敢这样做的。
我虽然平庸无能,但也曾听到过德高才俊的前辈遗留下来的风尚。
只是我自认为身体已遭受摧残,又处于污浊的环境之中,每有行动便受到指责,想对事情有所增益,结果反而自己遭到损害,因此我独自忧闷而不能向人诉说。
俗话说:"为谁去做,教谁来听"钟子期死了,伯牙便一辈子不再弹琴。
这是为什么呢贤士乐于被了解自己的人所用,女子为喜爱自己的人而打扮。
像我这样的人,身躯已经亏残,虽然才能像随侯珠、和氏璧那样稀有,品行像许由、伯夷那样高尚,终究不能用这些来引以为荣,恰好会引人耻笑而自取污辱。
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至意。
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为讳,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请略陈固陋。
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来信本应及时答复,刚巧我侍从皇上东巡回来,后又为烦琐之事所逼迫,同您见面的日子很少,我又匆匆忙忙地没有些微空闲来详尽地表达心意。
现在您蒙受意想不到的罪祸,再过一月,临近十二月,我侍从皇上到雍县去的日期也迫近了,恐怕突然之间您就会有不幸之事发生,因而使我终生不能向您抒发胸中的愤懑,那么与世长辞的灵魂会永远留下无穷的遗怨。
《报任安书》原文及翻译
司马迁《报任安书》原文及翻译原文: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遗风矣。
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独抑郁而与谁语.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何则?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
若仆大质已亏缺矣,虽才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
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至意。
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为讳,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请略陈固陋。
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仆闻之:修身者,智之符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表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而列于君子之林矣。
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
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
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
夫以中材之人,事有关于宦竖,莫不伤气,而况于慷慨之士乎?如今朝庭虽乏人,奈何令刀锯之余,荐天下之豪俊哉?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辇毂下,二十余年矣。
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才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外之又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下之不能累日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
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
乡者仆常厕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末议,不以此时引维纲,尽思虑,今已亏形为扫除之隶,在闒茸之中,乃欲仰首伸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嗟乎!嗟乎!如仆尚何言哉!尚何言哉!且事本末未易明也。
仆少负不羁之材,长无乡曲之誉。
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奏薄伎,出入周卫之中.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亡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
报任安书原文及译文注释及赏析
报任安书原文及译文注释及赏析一、序言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众多,其中,报任安书是一篇内容丰富、意蕴深远的名篇。
本文将对报任安书的原文及译文进行注释和赏析,以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这一经典之作。
二、报任安书原文《报任安书》原文如下:舜九州之南,日月所照,登临不极。
春雨秋霜,烟霞终绝。
孤高不能久,国用无能致。
忽驾白鹤,路出大夏,过南湘,水陆无阻,至明光,显灵禊。
登龙门,鸾凤翔集,夹门津,人物安息,黄姑台,布政殊则,申徒侯,任英翕辅,深宝塔,秘藏神宝。
海西左顾,神且于门,海东右王,席若平居。
圣贤寔畅,鬼神乃膺。
天明日显,百灵告功,瞻望新九,三阳就永,遵道脩仁,不敢厌愆。
三、报任安书译文及注释1. 春雨秋霜:春天的雨水,秋天的霜冻。
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
2. 忽驾白鹤:指神仙忽然乘坐白鹤飞来。
反映出仙人的出尘脱俗、超然物外的形象。
3. 见明光,显灵禊:遇见明亮的光芒,显现神灵仪式。
表现了神圣的氛围和仪式的庄严。
4. 登龙门,鸾凤翔集:登上龙门,鸾凤飞舞。
形容景色壮丽,气势恢弘。
5. 圣贤寔畅,鬼神乃膺:圣贤真实畅通无阻,鬼神也感到荣幸。
反映出神仙之地的祥和与神圣。
6. 瞻望新九,三阳就永:向往新的九州,三阳永远在此。
反映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7. 遵道脩仁,不敢厌愆:遵循道德修养,不敢犯错。
表现出对道德规范的尊重和遵守。
四、报任安书赏析报任安书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珍贵遗产,其语言之美、意蕴之深、形象之鲜明都令人感到赞叹。
作者通过对人生境遇的描绘,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篇文章气势恢宏,寓意深刻,启迪人心。
在译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神话中的仙境景象进行了描绘,表现出对神秘、祥和、神圣之地的美好憧憬。
作者以借代、象征等手法,描绘出了一幅幅神仙的世界,展现出了修仙者心中的理想乡土。
报任安书是一篇反映了古代我国人向往仙境、祥和、安定、理想的内心追求的珍贵文章。
其语言优美、意境深邃,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欣赏。
司马迁《报任安书》原文、译文、注释、赏析及作者简介
司马迁《报任安书》原文、译文、注释、赏析及作者简介【原文】报任安书西汉·司马迁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译文】古时候,富贵而湮没不闻的人数不胜数,多得数不清,只有那些不为世俗所拘的卓异之士才能见称于后世。
西伯姬昌被拘禁而扩写《周易》;孔子受困窘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才写了《离骚》;左丘明失去视力,才有《国语》。
孙膑被截去膝盖骨,《兵法》才撰写出来;吕不韦被贬谪蜀地,后世才能流传《吕氏春秋》;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出《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都是一些圣贤们抒发愤懑而写作的。
这些都是人们感情有压抑郁结不解的地方,不能实现其理想,所以记述过去的事迹,让将来的人了解他的志向。
就像左丘明没有了视力,孙膑断了双脚,终生不能被人重用,便退隐著书立说来抒发他们的怨愤,想到活下来从事著作来表现自己的思想。
我私下里也自不量力,近来用我那不高明的文辞,收集天下散失的历史传闻,粗略地考订其事实,综述其事实的本末,推究其成败盛衰的道理,上自黄帝,下至于当今,写成十篇表,十二篇本纪,八篇书,三十篇世家,七十篇列传,一共一百三十篇,也是想探求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贯通古往今来变化的脉络,成为一家之言。
司马迁《报任安书》原文+翻译
司马迁《报任安书》原文+翻译报任安书原文+翻译原文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仆非敢如是也。
请略陈固陋。
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
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棰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传曰:“刑不上大夫。
”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
猛虎处深山,百兽震恐,及在穽槛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入;削木为吏,议不对,定计于鲜也。
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棰,幽于圜墙之中。
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
何者?积威约之势也。
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向称孤,系狱具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居室。
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审矣,何足怪乎?且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已稍陵迟,至于鞭棰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亲戚,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累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若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高中报任安书原文及翻译注释
高中报任安书原文及翻译注释《报任安书》原文如下: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仆非敢如是也。
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遗风矣。
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独郁悒而无谁语。
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何则?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
若仆大质已亏缺矣,虽才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
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指意。
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为讳,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请略陈固陋。
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
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
夫以中材之人,事有关于宦竖,莫不伤气,而况于慷慨之士乎!如今朝廷虽乏人,奈何令刀锯之余,荐天下之豪俊哉!乡者仆亦尝厕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末议。
且李陵既生降,败我王师于匈奴,乃百世之怨仇也。
仆居下讪上为三怨,至此时论而思遣使问彼所欲也。
沛公破晓亦未通闻使人为之报曰以今视昔仆未之怪矣必已信于此矣周则不然阙秦以利晋使秦终受利败亡之术也仆不韦亦颇涉猎往往有得焉顾务念东方一反不敢难也当功能成就耳今上以为功迁延滞留亡当世之交以为知已者用此臣之所以慼慼久居陵在此故不敢默默耳。
以为李陵素与将军善。
往者不可毋察也。
间者言李陵教令军备悉属将军自己为之掩其不备此也仆疑其言。
今女捕虏将军不得其空报任安书》原文及翻译注释如下:原文: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仆非敢如是也。
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遗风矣。
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独郁悒而无谁语。
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何则?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
若仆大质已亏缺矣,虽才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司马迁
息烽县第一中学 罗修国
司马迁和《史记》
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和思想家。主要作品是《史记》。
司马迁早年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史 记·太史公自序》有这样的记载:“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 探禹穴,闚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 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彭城,过梁、楚以归。”
初仕郎中,曾奉使西南。元鼎六年(前111)回家,值父病笃。 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 籍、天文历法的官职)。父亲临终前嘱咐他说:“余先周室之太史 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余死,汝必 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 元封三年,司马迁继父 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为 《史记》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 拜两拜 ❖ 情义 诚挚恳切 ❖ 怨望 效法 ❖ 固塞鄙陋的意见(形做名) ❖ 隔了很久 回复 ❖ 责备 ❖ 牛马走、辱、幸
结合注释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概括其主要内容。
❖
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轻也。假令仆伏法
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
思考:从课题和背景介绍看,这是一封复信,其回复的内容是什 么呢?又是怎样具体展开的?
此文大意是讲“刑余之人”难以“推贤进士”,唯有隐忍苟 活,著书以偿前辱之债。
复信目的:对任安“推贤进士”的期望“略陈固陋”。(第1段)
复信内容:①地位低下(主上所戏弄,流俗之所轻),身遭极辱, 不能胜任。(第2、3段)
两个层次。
(1)自己史官地位低微,“为流俗之所轻”,与“蝼蚁”无 异;
(2)自己身受极辱,如虎陷“槛阱”,“积威约之渐也”。
上面两点都交代了自己不能完成任安期望的“推贤进士”的任务 的原因。
结合注释阅读第三段,概括此段的内容。
本篇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 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处以宫刑,出狱后任 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实则近于宦官, 为士大夫所轻贱。任安此时曾写信给他,希 望他能“推贤进士”。司马迁由于自己的遭 遇和处境,感到很为难,所以一直未能复信。 后来,任安以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 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 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 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 书》。
《史记》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书中对部分历史人物的 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 韵之离骚”。
报任安书
司马迁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 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 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 书”“与……书”“上……书”“寄……书” 等
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 书》(苏辙)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有很高的史 学价值 。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初 年三千年的历史。分10表、 8书、12本纪,3 0世家,72列传,共130篇。本纪、世家、列 传用于记述人物事迹,书用于说明各种制度的发展 变化,表用于显示史事的脉络,奠定了后世写史的 体例。
《史记》有很高史学价值。班固称赞这部书说:“善序 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质,其事核,不虚美,不 隐恶,故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意思是它高度 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不仅如此,其中《陈涉世家》肯定了 陈涉起义的作用;《河渠书》《平准书》《货殖列传》反映 了社会经济生活;《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等记叙了少 数民族的活动,这些都是本书的优点。
②效古之贤人忍辱负重,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 自见”。(第4、5段)
③再次表现自己无可比拟的忧愤处境,点明自己有 负嘱托的原因。(第6段)
结合注释阅读第一段,概括此段的内容。
第一段:
先说任安信的内容,再就迟复表示歉意,说明复 信是要为自己无法“推贤进士”“略陈固陋” 。
❖ 司马迁再拜言 ❖ 意气勤勤恳恳 ❖ 若望仆不相师 ❖ 请略陈固陋 ❖ 阕然久不报 ❖ 幸勿为过 ❖ 谦辞与敬辞
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
素所自树立使然也。
∈地位卑微,在周围人眼里罪有应得,死也不能显示 气节。
请解释上面一段文字中红体字的意义用法。
结合注释阅读“人固有一死”到“最下腐刑极矣”,概括此段 内容。
不辱:
不辱先,不辱身,不辱理色,不辱辞令
受辱:
诎体受辱,易服受辱,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剔毛 发、婴金铁受辱,毁肌肤、断肢体受辱,腐刑(受) 极(辱)
∈说明自己受了奇耻大辱,无颜苟活
结合注释阅读“传曰”到“曷足贵乎”,概括此段内容。
猛虎处深山,百兽震恐——及其在阱槛之中,摇 尾而求食
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 定计于鲜
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 之中,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
∈身处困境,人的志气会逐渐走向衰弱
此处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说明这一道理?
比喻 对比
结合注释阅读“且西伯”到本段结束,概括此部分内容。
西伯(周文王)——拘羑里 李斯——具五刑
淮阴(韩信)——受械
彭越、张敖——系狱
绛侯(周勃)——囚于请室 魏其——衣赭关三木
季布——为朱家钳奴
灌夫——受辱居室
∈忍辱偷生,古今一体
暗示自己也想“隐忍苟活”
课文的第二在内容上有几个层次?与无法“推贤进士”有何关 系?
司马迁在此信中以无比激愤的心情,向朋友、 也是向世人诉说了自己因李陵之祸所受的奇耻大 辱,倾吐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与愤懑,大胆揭 露了朝廷大臣的自私,甚至还不加掩饰地流露了 对汉武帝是非不辨、刻薄寡恩的不满。
信中还委婉述说了他受刑后“隐忍苟活”的 一片苦衷。为了完成《史记》的著述,司马迁所 忍受的屈辱和耻笑,绝非常人所能想象。但他有 一条非常坚定的信念,死要死得有价值,要“重 于泰山”,所以,不完成《史记》的写作,绝不 能轻易去死,即使一时被人误解也在所不惜。就 是这样的信念支持他在“肠一日而九回”的痛苦 挣扎中顽强地活了下来,忍辱负重,坚忍不拔, 终于实现了他的夙愿,完成了他的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