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病例讨论 寻常型天疱疮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肤或黏膜,即可迅速形成水疱,或使原有的水 疱在皮肤上移动。在口腔内,用舌舐及黏膜, 可使外观正常的黏膜表层脱落或撕去,这些现 象称Nikolsky征,即尼氏征,具有诊断价值。皮 肤损害的自觉症状为轻度瘙痒,糜烂时则有疼 痛,病程中可出现发热、无力、食欲不振等全 身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体温升高,并可不 断地出现新的水疱。由于大量失水、电解质紊 乱,患者出现恶病质,可因感染而死亡。 (3)鼻腔、眼、外生殖器、肛门等处黏膜均可 发生与口腔黏膜相同的病损,往往不易恢复正 常。
• 7.支持治疗,注意纠正低蛋白血症、保 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疾病预防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饮食, 注意水电解质平衡,进食困难者 应由静脉补充,贫血者及营养不 良显著者给予输血。长期用皮质 激素者应补充钾以防低钾血症。 如有细菌或真菌感染应给予足量 敏感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
THE END 谢谢!
BY GBSYT
病理病因
天疱疮基本病理变化为棘层松解、表 皮内裂隙和水疱,疱腔内有棘层松解细 胞,后者较正常棘细胞大,圆形,胞质 呈均匀嗜酸性,核大而深染,核周有浅 蓝色晕。不同类型天疱疮发生棘层松解 的部位不同,寻常型和增殖型位置较 深,位于基底层上方,其中增殖型水疱 不明显,仅有裂隙或表现为棘层肥厚和 乳头瘤样增生;落叶型和红斑型位于棘
实验室检查:多次检查血小板计数、 出凝血时间、血沉及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 围;皮肤组织病理:右前臂新发水疱组织 切片HE染色显示,基底层上方水疱、棘层 松解,疱内可见浆液及少量棘层松解细胞, 表皮未见角化不良细胞,真皮浅层见少量 炎症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检查显示表 皮细胞间IgG和C3呈网状沉积,基底膜带未 见IgG及C3沉积;天疱疮抗体滴度1∶ 80(+);病理诊断:寻常型天疱疮。 • 请从以下问题引导分析:(1)正常上皮的 连接结构有哪些?各有什么功能? • (2)该患者的上皮组织中的哪种结构遭到 破坏?这种结构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 (3)该患者皮肤出现水疱的原因是什么?
小组重点讨论问题
• 1、资料说寻常型天疱疮的症状之一是 在正常皮肤上往往突然出现大小不等 的水疱,疱不融合,疱壁薄而松弛、易 破,破后露出红湿的糜烂面,感染后可 化脓形成脓血痂,有臭味,以后愈合并 留下较深的色素,然而在本病例中疱壁 紧张。为什么?
• 2、为什么在口腔内的症状是溃疡而在 皮肤处表现为出水疱?(口腔上皮生态 环境 口腔上皮是由数层细胞构成的复 杂结构,彼此以细胞桥粒连接,或以半 桥粒与上皮基底膜连接,每种连接都有 各自复杂的结构。 细胞桥粒保证了上 皮的完整性,不仅作为一个粘附复合 体,而且作为细胞骨架角蛋白中间丝在 细胞表面粘附的位点。细胞桥粒是一种 粘附蛋白,包括桥粒芯糖蛋白和桥粒芯 胶蛋白两种,并通过桥粒粘附斑蛋白和 桥粒芯珠蛋白连接细胞角蛋白。)
糖皮质激素软膏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 定。 • 6.选择用药: • 1)糖皮质激素的辅助用药,如止酸、 保护胃粘膜、降糖、降压药物等; • (2)抗生素: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 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 执行,根据创面培养及药敏结果选用, 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
• (3)抗真菌药物:必要时使用,用药 时间视病情而定。
名词解释
• 尼氏征:又称棘层细胞松解现象检查法,是皮 肤科常用的体格检查方法之一,用于检查水疱 和大疱的位置在表皮内还是在表皮下。尼氏征 阳性说明是表皮内水疱。 束臂试验:又称毛 细血管抵抗力试验,或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当 毛细血管壁的结构和功能、血小板数量和质量
存在缺陷,或体内维生素C及P缺乏,或血管受 到理化、微生物因素损害时,毛细血管壁的完 整性将受到破坏,其脆性和通透性增加,新出 血点增加,因而出现束臂试验阳性。是由于上 皮棘层细胞间张力愿纤维及黏合物质发生变 性、断裂破坏,细胞间桥溶解,而使棘层细胞 间联系力松弛、断裂,严重时失去联系,解离, 则在棘层形成裂隙或疱。此种病变见于天疱疮 等。 炎细胞浸润:在炎症灶聚集的现象称炎 细胞浸润。血液中的白细胞在炎症时渗出血管 壁,迁入炎性组织中成为炎细胞 抗体的滴 度:其实也就是抗体的浓度。方法是把血样按 照2、4、6、8……倍稀释后再化验,直至最后 仍然能起阳性反应的为止。因为滴度反映的是 最大稀释后仍然能起阳性的反应,所以滴度数 值越高(也就是稀释的倍数越大)就表明了抗 体的浓度非常的高。 棘层细胞:基底细胞不 断增殖形成棘层细胞,一般约4~8层。棘细胞 表面有许多细小的突起,并与相邻细胞的突起 相连,形成细胞间桥(Intercellular bridge),细 胞间桥上并可见着色较深的梭形小颗粒---桥粒 (Desmosome)。细胞间桥粒很突出,像棘突一 样。故称棘层。
第四小组 实验讨论
寻常型天疱疮 • 患者李某,女,24岁,因口腔溃疡2个月,
全身起水疱10天于1997年4月18日入院。患 者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舌及唇粘膜出 现小的浅溃疡,曾在当地医院拟口疮行对 症治疗(药名不详),但溃疡难以愈合。入 院前10天于躯干、四肢正常皮肤上陆续出 现米粒至绿豆大的小水疱,散在分布,疱 壁紧张,不易破溃,伴瘙痒,抓破后形成 较水疱稍大的糜烂面,不易愈合。发病前 无服药史及外伤史,既往无血液病等系统 疾病病史及药物过敏史。 • 体检: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 颈、胸背部及四肢可见散在米粒及绿豆大 的小水疱及片状糜烂面,以前臂屈侧为多。 水疱圆形或椭圆形,疱壁薄但紧张,尼氏 征阳性,疱内容澄清。部分糜烂面有湿性 浅黄色结痂,头面部、腋窝及腹股沟未见 皮疹。舌及颊、唇粘膜可见小片状糜烂面。 束臂试验阴性。
内分泌和妊娠等(后者说明雌激 素在发病中起作 用),这些因素 均可能使棘细胞层间的粘合物质 成为自身抗原而诱发自身免疫反 应
诊断检查
•
1.外观正常的皮肤发生松弛
性水疱和大疱,Nikolsky征阳性。
•
2.常伴发口腔黏膜损害。
•
3.病理:伴有棘层松解的表皮
内水疱。
•Hale Waihona Puke 4.直接免疫荧光:IgG沉积于
表皮细胞间。
• 可能的解释:a口腔处上皮细胞周围环 境水分含量较多。易溃疡b口腔处上皮 为复层扁平上皮,无角质层,故桥粒连 接被破坏后表层细胞松散,形成溃疡。 而皮肤处为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所以 形成紧张的疱壁。
寻常型天疱疮
疾病概述 症状体征 病理病因 诊断检查 治疗方案 疾病预防
症状体征
• (1)口腔:较早出现病损。常先有口干、咽干 或吞吐咽时感到刺痛,1-2个或广泛发生的大小 不等的水疱,疱壁薄而透明,水疱易破、呈不 规则的糜烂面;留有残留的疱壁,并向四周退 缩;苦味撕疱壁,常一并无痛性地撕去邻近外 观正常的黏膜,并遗留下一鲜红的创;这种现 象称为揭皮试验阳性。苦味在糜烂面的边缘处 轻轻插入探针,可见探针无痛性进入黏膜下方, 这是棘层松解的现象,具有诊断意义。病损可 出现在软腭、硬腭、咽旁及其他易受摩擦的任 何部位,疱可先于皮肤或与皮肤同时发生。继 发感染则病情加重,疼痛亦加重,患者咀嚼、 吞咽,甚至说话均有困难,有非特异性口臭, 淋巴结肿大,唾液增多并带有]血迹。 (2) 皮肤:病损多发生于前胸、躯干以及头皮、颈、 腋窝、腹股沟等易受摩擦处。早期仅在前胸或 躯干处有1-2个水疱,常不被注意。在正常皮肤 上往往突然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疱不融合, 疱壁薄而松弛、易破,破后露出红湿的糜烂面, 感染后可化脓形成脓血痂,有臭味,以后愈合 并留下较深的色素。用手指轻推外表正常的皮
•
5.血清间接免疫荧光:天疱疮
抗体阳性。
治疗方案
• 1.糖皮质激素:为首选药物,可选择泼 尼松、甲泼尼松、地塞米松等,用药时 间视病情而定。
• 2.免疫抑制剂:选择硫唑嘌呤、环磷酰 胺、甲氨蝶呤及环孢素等,用药时间视 病情而定。
• 3.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 用药时间为 3-5天。
• 4.血浆交换疗法,每周1-2次。 • 5.局部药物:抗菌药物溶液和/或软膏、
层上部或颗粒层;疱疹样天疱疮的病变 位于棘层中部,疱内有嗜酸性粒细胞或 中性粒细胞。 • 直接免疫荧光显示棘细胞间有IgG以及 C3的沉积,呈网状分布
病理病因
• 根据目前对自身免疫病因的研 究,认为天疱疮的发生是内因(遗 传因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后者包括药物(主要为巯 基类药 物如青霉胺、卡托普利和含二巯 键药物如脑复新、抗生素类,特 别是青霉素及其衍生 物和利福 平等) 、营养因素、物理因素(烫 伤、X 线、紫外线) 、感染(如 病毒) 、肿瘤、精 神刺激、接 触性皮炎(如农药杀虫剂)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