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复习

合集下载

《论语》十则复习要点

《论语》十则复习要点

五、出自《<论语>十则》的成语
(1)不亦乐乎 (2)温故知新 (3)见贤思齐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5)三人行,必有我师 (6)任重道远 (7)死而后已 (8)己所不欲,勿失于人
六、本文所选十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 内容:⑴学习态度;⑵学习方法;⑶思 想品德修养。请分别就这几个方面各举 两则。
乎?
交:交往,
9、学而不思则通罔“智”聪明信、:智慧真诚、诚实
10、思而不学则殆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 而无所适从。
11、诲女知之乎!
殆:有害
诲:教导 诱导,女:通“汝” 人称代词,“你”, 知:知道、懂得
12、是知也。 是:这、此,知:通“智”聪明、智慧
13、见贤思齐焉
贤:贤人,思:想着、希望, 齐:看齐
5.子曰:“由,诲女(rǔ,通‘汝’) 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 知(zhì,通‘智’)也。”
译: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 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 智慧."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 内自省也。”
译: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 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有没有 跟他相似的毛病."
欲:喜欢,施:施加、强加
四、重点句子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 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 君子乎?”
译: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 去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 远处(到这里) 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 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 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乎?”

《论语十则》中考复习要点及试题

《论语十则》中考复习要点及试题

《论语》中考复习要点及试题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 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孔子说:“年末天气寒冷,这时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十则知识点及常见试题

《论语》十则知识点及常见试题

《论语》十则知识点及常见试题《论语》十则作为高考语文常考文言文,考生需要深刻记忆与了解,为了帮助考生顺利度过这个难题,今儿本栏目本店铺就为考生整理出了论语十则知识点以及论语十则常见试题,有些这些备考资料考生就可以开始轻松复习啦!论语十则知识点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注解: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重点字词解释:(1)子:先生,指孔子。

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按时地去复习。

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

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

“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

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通假字,音yuè,实意“悦”的古体字,愉快的意思。

(5)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区别的:同门(师)为朋,同志为友。

(6)乐:与说有所区别。

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

缺少宾语。

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

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拼音:yùn,生气,发怒。

(9)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补充词解释:而:连词。

(可译为并且)例:学而时习之。

转折。

(可译为却) 例:人不知而不愠。

亦(yì):同样、也是。

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吗”。

自:从。

知:了解。

本段理解: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

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

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

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论语十则知识点归纳复习

论语十则知识点归纳复习

《〈论.语〉十则》知识点归纳复习一、原文①子.曰:“学而时习..⑸乎.⑹”(《学..⑴之,不亦说.⑵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⑶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⑷,不亦君子而》)②曾子曰:“吾.⑺日.⑻三省..⑼吾身.⑽:为.⑾人谋.⑿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⒀乎传.⒁不习乎”(《学而》)③子曰:“温.⒂故.⒃而知新...⒄,可.⒅以.⒆为.⒇师矣.(21)。

”(《为政》)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22),思而不学则殆.(23)。

”(《为政》)⑤子曰:“由,诲.(24)女.(25)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26)知.(27)也.。

”(《为政》)⑥子曰:“见贤思齐....(28)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29)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30),任重而道远,仁以.(31)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⑨子曰:“岁寒,然.(32)后知松柏之后凋.(33)也。

”(《子罕》)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34)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二、重点词句注释子.:先生⑴时习..:时常地复习。

⑵说.:通“悦”,愉快。

⑶亦.:也。

⑷愠.:生气、发怒。

⑸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⑹乎.:吗。

⑺吾.:人称代词,我。

⑻日.:每天。

⑼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三,泛指多次。

⑽身.:自己。

⑾为.:替、给。

⑿谋.:谋划,指办事。

⒀信.:真诚,诚实。

⒁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⒂温.:温习。

⒃故.:旧知识。

⒄知新..:新的理解与体会。

⒅可.:可以。

⒆以.:凭⒇为.;做,当。

(21)矣.:了。

(22)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23)殆.:有害。

(24)诲.:教诲。

....(25)女.:通“汝”,人称代词,你。

【知识学习】九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则复习资料(语文版)

【知识学习】九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则复习资料(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则复习资料(语文版)第25课《论语》十则(背诵、默写)一、文学常识1、《论语》:先秦诸子散文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它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核心思想“仁”被尊称为“大成至圣”,著有《尚书》《春秋》等。

二、理解性默写(用原文回答)1、吾日“三省”指: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表达观点相似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提倡做人要将心比心,宽以待人的句子: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对读书人的要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屈原实践了这个观点,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5、如何辨别“君子”和“小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6、如何才能成为“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7、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相同观点的句子: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8、孔子的为官之道: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9、体现孔子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的句子: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10、体现孔子安贫乐道的句子: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三、解释成语1、见贤思齐:见到品德高尚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和他一样。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言行,不要施加给别人。

3、成人之美:成全别人的好事。

4、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

5、三月不知肉味: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

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

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四、读准字音三省(xǐnɡ)吾身不成人之恶(è)贫与贱是人之所恶(wù)从吾所好(hào)沂(yí)雩(yú)喟(kuì)恕(shù)五、通假字莫“通“暮“,傍晚。

论语十则复习

论语十则复习

论语十则复习第一篇:论语十则复习《论语》十则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1.《论语》是()家经典著作之一,内容主要是记录()的言行。

全书共()篇,是()体散文。

它与()()()()是合称“四书”。

孔子(前551-前479),名(),字(),春秋末期()国人,我国伟大的()家、()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和重要代表人物。

2.结实下面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⑪学而不思则罔()⑫思而不学则殆()..⑬温故而之新()⑭择其善者而从之()......⑮学而时习之()⑯不亦君子乎()....⑰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⑱人不知而不愠()⑲其恕乎()..⑳不亦说乎()⑴吾日三省吾身().....⑵见贤思齐焉()⑶是知也()...⑷松柏之后凋也()⑸勿施于人()..⑹吾日三省()⑺必有我师焉()..3.找出文总的两个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⑪()通(),()⑫()通(),()4.用原文语句回答;⑪孔子讲述求学能获得乐趣的句子是:⑫表明巩固知识与创新知识的句子是:⑬讲述探求学问或了解事物要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⑭讲述做人要心胸开阔,要有君子之风的句子是:⑮讲述学友之间相互学习、探讨、激励,才能增长才干,得到快乐的句子是:⑯指出只要虚心学习,到处有老师的句子是:⑰文中与“取长补短”的意思相近的句子是:⑱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论语十则课文原文

论语十则课文原文

论语十则课文原文1、《论语·学而》【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的把它练习,这不是很好吗?有朋友从远方来访,这不是非常让人高兴吗?别人对你不知情而不怨恨你,这不是最崇高的礼貌了吗?”2、《论语·为政》【原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译文】孔子说:“以德来治理国家,就像北辰,它站在那里,众多的星星就都在它周围。

”3、《论语·克己》【原文】子曰:“其事好也,必先难之;其事不善也,必先易之。

”【译文】孔子说:“做件好事,必须先做一些困难的事;作坏事,就应该先做些容易的事。

”4、《论语·里仁》【原文】子曰:“里仁为美,不拘于形。

”【译文】孔子说:“里仁美义的美丽不需要外表的美丽。

”5、《论语·析言》【原文】子曰:“析乎其言,省乎其行。

”【译文】孔子说:“要审视自己的言行,要仔细分析自己所说的话。

”6、《论语·行有义》【原文】子曰:“行有义则无怨。

”【译文】孔子说:“行正义一定不会被有怨言。

”7、《论语·报任》【原文】子曰:“君子报任尽矣,不报任非其身也。

”【译文】孔子说:“一个君子,他要尽自己的职责——他不能推卸给别人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8、《论语·不欲》【原文】子曰:“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译文】孔子说:“不要把自己装扮得像美玉似的,也不要把自己装扮得像粗粝似的。

”9、《论语·礼过》【原文】子曰:“礼过则和,过礼则滥。

”【译文】孔子说:“遵守礼仪,就可以实现和谐;违犯礼仪,就会产生滥用。

”10、《论语·学而》【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学不思考,就是空虚;只思考不学习,就会出现危险。

”。

《论语》十则知识点归纳

《论语》十则知识点归纳

《论语》十则一、文学常识1、《论语》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子:先生,指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二.词语解释1、时习:经常地复习。

2、说:同“悦”,愉快。

3、愠:生气、发怒。

4、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5、吾:人称代词,我。

6、日:每天。

7、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三,泛指多次。

8、信:真诚,诚实。

9、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10、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11、殆:有害。

12、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故,旧的知识。

13、女:通“汝”,人称代词,你。

14、是知也:这是聪明的。

是,此、这。

知,通“智”,聪明。

15、见贤思齐焉: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

齐:相同16、弘毅:刚强,勇毅。

19、凋:凋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想做的事情。

施,施加。

17、其恕乎:大概就是“恕”了。

其,大概、也许。

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三.填空并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

” //孔子说:学习,然后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它,不也是高兴的事吗?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

只是空想却不去认真读书,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3、子曰:“见贤思齐焉,。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就要自我反省,看有没有同他相似的毛病。

4、子曰:“三人行,。

,。

”//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5、子曰:“,可以为师矣。

” //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又领悟到新知识,可以凭这一点做老师了。

6、子曰:“岁寒,。

”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7、子曰:“其恕乎,,。

//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了!自己讨厌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8、子曰:“由,诲女知乎!,,是知也。

2019年中考语文知识清单复习: 第1篇《论语》十则

2019年中考语文知识清单复习: 第1篇《论语》十则

第1篇《论语》十则知识清单一、重点字词1.重点实词(1)人不知而不愠.愠:生气,发怒(2)不亦君子..乎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3)温故而知新.新:新的理解与体会(4)学而不思则罔.罔:迷惑。

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5)思而不学则殆.殆:有害(6)诲.女知之乎诲:教导(7)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刚强,勇毅(8)己所不欲.欲:喜欢,想要(9)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10)为人谋.而不忠乎谋:出谋划策(11)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然:这样后:以后(12)见贤思齐.焉齐:看齐(13)择其善者而从.之从:学习(14)其恕.乎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15)勿施.于人施给,施加2.通假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意思高兴、愉快(2)是知也。

“知”通“智”,意思聪明、智慧(3)诲女知之乎!“女”通“汝”,意思人称代词,你3.古今异义(1)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表示一件事之后接着发生另一件事(2)吾日三.省吾身古义:泛指多次,虚数今义:数词,三(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古义:真诚,诚实今义:相信(4)温故.而知新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5)择其善.者而从之古义:优点今义:善良(6)可以..为师矣古义:可,可以;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4.一词多义(1)知:①人不知而不愠了解②诲女知之乎明白③是知也通“智”,聪明、智慧(2)而:①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②温故而知新顺接连词③任重而道远并列连词(3)信:①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②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③谓为信然确实④信义著于四海信用(4)道:①任重而道远路途②策之不以其道方法(5)士:①士不可以不弘毅有抱负或有作为的人②管夷吾举于士狱官(6)故:①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形容词作名词)②桓侯故使人问之特意③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因此④既克,公问其故原因,缘故5.词类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温故而知新故,在文中意思为旧知识新,在文中意思为新知识(2)动词作名词传不习乎传,在文中意思为传授的知识(3)名词作状语学而时习之时,在文中意思为按时(4)形容词作名词择其善者而从之善,在文中意思为优点、长处(5)形容词作名词见贤思齐焉贤,在文中意思为贤人二、成语积累温故知新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耻下问死而后已三、名句积累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知识点精析

《论语》十则·知识点精析

《论语》十则知识点精析一、课文译评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重点字词①学而时习:顺接连词。

②不亦……乎:固定句式,表反问,译为“不也……吗?”。

亦,也。

③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④知:了解。

⑤不知而不温:转折连词,译为“却”。

译文:孔子说:“学习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令人愉快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访,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旁人不了解我,可是我自己却不恼恨,不也是品德高尚的人吗?”评析:本则语录讲了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和个人修养“人不知而不愠”的问题。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①三省:多次反省。

三,泛指多次。

②信:真诚,诚实。

③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了呢?”评析:本则语录是讲治学的人要重视个人品德的修养。

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①故:旧的。

②知:领会。

③可以为师:是省略句。

应为“可以(之)为师”,译为“可以把(他)当做老师”。

可,可以;以,把。

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知识,(这样的人)就可以把他当做老师了。

”评析:本则语录讲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强调“温故”与“知新”并重。

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①而:转折连词,译为“可是”。

②罔:迷惑无所得。

③殆:疑惑,精神疲倦无所得。

译文:孔子说:“(只是)读书学习却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却不肯读书学习,就会有疑惑。

”评析:这则语录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讲了学习方法,强调学习和思考相结合的必要性。

原文: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①诲:教导。

②知:知道,懂得。

论语十则复习题

论语十则复习题

论语十则文学常识:《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

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思想核心是:“礼”、“仁”。

生字:论(lún)语不亦说(yu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三省(xǐng)吾身传(chuán)不习乎学而不思则罔(wăng)思而不学则殆(dài)诲(huì)女(rǔ)知之乎是知(Zhì)也弘毅(yì)然后知松柏之后凋(diāo)也其恕(shù)乎解释加点字: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有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愠:音yùn,恼怒,怨恨知识点:“女”通“汝”意思:你是“知“:通“智”聪明智慧。

诲的意思:教,传授。

乎的意思:语音助词。

士:有抱负的人宏毅:刚强勇毅而:虚词已:停止任重而道远:任务重大而道路遥远仁以为己任(任应该要加在一起):把实现“仁”的理想看成自己的任务重乎:重,重大;乎,叹词,相当于“吗”远乎:远,遥远;乎,叹词,相当于“吗”岁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其恕乎:那大概就是“恕”了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要连起来):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己所不欲:自己所不想要的东西勿施于人:不要施加给别人翻译句子:(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儿吗?我有才学,别人不了解我,可是我自己并不恼怒,不也是品德高尚的人所具有的吗?”(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论语十则复习

论语十则复习

12..三见省贤吾思身齐
3.成人之美 4.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惜时: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二)赞乐学: 箪食瓢饮
(三)

1.终身追求: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2.仁德的体现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二、积累特殊用法
日 1个名词活用为状
齐 语:日:每天

1个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齐:等同

2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刘禹锡不正是因为品德高尚而 不惧陋室的生活(举例)
我们应该少攀比物质上的富足,多 追求精神的富足。(看法)
4.孔子 “饭疏食饮水”为何还 “乐亦在其中”呢?你如何看待 孔子对待富贵的看法?
孔子粗茶淡饭,却怡然自得,是 因为不义之财,在他眼中如浮云易 散。(解释)
追求财富是值得提倡的,但一定 要用正当的手段去获得,孔子的看 法是对的。(评价)
2.曾子反省自己的三个方面,你对 哪一点最有感触?
与人交往诚实守信,以欺骗获得的 友情终将以欺骗告终。(论述)
以诚相待收获真诚。蔡勉旃坚还亡友 财,得到的不仅是自身胸怀的坦荡,更 是后人的钦佩。(举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孔子对颜回好学忘忧,安贫乐道的 行为大加赞赏,结合生活和经验,谈 谈你的看法。
颜回因为精神的富足 忘却了生 活的贫困。(评价)
以为:
【古】即“以(之) 为”,把… …作 为
古今 异义
三、内容理解和运用。(任选二题) 1.用本文蕴含的成语“见贤思齐、 “任重道远”、“博学笃志”、“成 人之美”写上一段话。
怎样才不愧一个大写的“人”? 博学笃志,在不断学习中坚定
自己的信念; 追求理想,不畏任重道远的艰辛; 与人相处时,乐于成人之美。 这样就能无愧于大写的“人”字。

《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一、孔子谈人的修养:《论语》中的一则教导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这句话告诉我们,我们不应该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是应该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足。

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不断学习和进步。

二、父母的教育责任:《论语》中的一则教导说:“吾不如老人之明。

”这句话告诉我们,父母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他们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智慧,我们应该虚心向他们学习,并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论语》中的一则教导说:“身正不令而行,与人易也。

”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自己先做到身心正直,遵守道德规范,才能对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与人相处也会更加顺利。

四、谦虚的美德:《论语》中的一则教导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这句话告诉我们,我们不应该追求权力和地位,而是应该注重自己的行为和品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立足于社会。

五、修行的重要性:《论语》中的一则教导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告诉我们,单纯地学习而没有思考是没有意义的,同样,只有思考而没有学习也是危险的。

我们应该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

六、尊重他人的观点:《论语》中的一则教导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告诉我们,尽管别人可能不了解我们,我们也不应该因此生气或愤怒,而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

七、友善待人的重要性:《论语》中的一则教导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句话告诉我们,高尚的人注重道义和正义,而庸俗的人只追求个人利益。

我们应该学会关心他人,用友善的态度对待每个人。

八、言行一致的原则:《论语》中的一则教导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句话告诉我们,我们不应该纠结于别人是否了解自己,而是应该了解他人,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感受。

只有这样,我们的言行才能与他人相符,并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九、与人为善的原则:《论语》中的一则教导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告诉我们,拥有朋友是一种快乐。

《论语》十则 (背诵)

《论语》十则 (背诵)

《论语》十则(背诵)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而》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 ——《里仁》•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于予与改是。

”——《公冶长》•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 ——《公冶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在回也!”——《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雍也》•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 ——《雍也》•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 ——《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述而》•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述而》•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

遂欲从之,末由也已。

”——《子罕》•子欲居九夷。

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子罕》•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颜渊》•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 ——《颜渊》•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0《论语》十则复习提纲

10《论语》十则复习提纲

《论语》十则复习提纲一、文学常识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是以“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来教育学生。

他后来被尊称为“圣人”。

《论语》: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二、基础知识1、成语不亦乐乎:指快乐的无法形容了。

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罢手。

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择善而从:选择有才能的人委以重任。

见贤思齐: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必定有可以作为我的老师的人。

指应该虚心地向一切有长处的人学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指做学问态度要端正,也指做人要诚实。

岁寒松柏:比喻在艰苦困难的条件下节操高尚的人2、通假字是知也:“知”通“智”,聪明。

女同汝,表示你,不是通假字,而是两字在古代意思相同。

说“悦”的古字,表示愉快,不是通假字,而是由于古代并无“悦”字,在古代“说”就相当于“悦” 后为与说话的“说”区分人们造出了“悦”字。

活用现象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名词作状语;温故而知新:故,旧知识,形容词做名词;传不习乎:传,传授的知识,动词作名词。

3、古今异义学而时习之:“时”:古义:按一定的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日,今义:一日“三”古义:泛指多数,虚数今义:数词,三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古义:真诚,诚实,今义:相信温故而知新:“故”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此古义变今义是意扩大了范围)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此古义变今义也是意扩大了范围)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把,今义:可能、许可是知也:“是”:古义:这,今义:表判断4、重点词语⑴学而时习之( ) 2不亦说乎( )3有朋自远方来( )( ) 4人不知而不愠( )5不亦君子乎( ) 6吾日三省吾身( )(7为人谋而不忠乎( ) 8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9传不习乎( ) 10温故而知新( )11可以为师矣( ) 12学而不思则罔( )13思而不学则殆( ) 14诲女知之乎( )( ) 15是知也( ) 16见贤思齐焉( )( ) 17士不可以不弘毅( ) 18死而后已( )19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0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 21其恕乎( )( ) 22己所不欲( )23勿施于人( )( )5、“而”的用法“而”的用法,有的表顺接,有的表转接,请区别下列句中“而”的不同用法: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任重而道远()择其善者而从之()答案:表顺接、表转接、表顺接、表转接、表顺接、表顺接三、课文理解请按照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品德修养给十则语录归类。

《论语》十则复习资料

《论语》十则复习资料

《论语》十则复习资料班级:姓名:,愉快)乎?有朋.(志同道合的人)㈠、子曰:“学而时.(时常地)习.(温习,复习)之,不亦说.(通“悦”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生气,发怒),不亦君子..(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乎?”(《学而》)㈡、曾子曰:“吾日..(多次反省)吾身:为人谋(谋划)而不忠(尽心尽力)乎?与朋.(每天)三省友交而不信.(真诚,诚实)乎?传.(老师传授的知识)不习乎?”(《学而》)㈢、子曰:“温故..(可以凭借)为师矣。

”(《为政》) .(旧的知识)而知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思而不学则殆.(有害)。

”(《为政》),聪明),你)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这)知.(通“智”㈤、子曰:“由,诲女.(通“汝”也。

”(《为政》)㈥、子曰:“见贤.(贤能的人)思齐.(相同,一样)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兼词,“于此”,在这中间)。

择其善.(优点,长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刚强,勇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把……当作)己任,不亦重.(重大)乎?死而后已.(停止),不亦远乎?”(《泰伯》)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凋谢)也。

”(《子罕》)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奉行)之者乎?”子曰:“其.(大概,也许)恕乎!己所不欲.(想要),勿施.(施加)于人。

”(《卫灵公》)一、文言知识总结及理解性填空。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仁政、仁爱”。

后世将他与儒家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孟子合称“孔孟”。

2、《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共20篇是我国古代儒家的“四书五经”之一,其中“四书”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七上:《论语十则》复习要点

七上:《论语十则》复习要点

《<论语>十则》复习要点一、文学常识:1、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曲阜是孔子的家乡。

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先世宋国贵族。

少年时家境衰落。

成年后做过“委吏”(司会计)和“乘田”(管畜牧)。

50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摄行相事。

后罢官,曾经周游列国,终不再任。

晚年致力于教育。

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

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

并在晚年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在我国历史上,他是第一个把教育普及到平民的人,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2、《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

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其体式归纳起来有:①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课文中的第1至9则都属于这种体式。

②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课文中的第10则属于这种体式,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

③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

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的书箱里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所以世有“半部《论语》冶天下”之说。

南宋时,朱熹把《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二、背诵课文(略)1、《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十则复习资料

论语十则复习资料

《论语》十则: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6.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1.注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十则复习资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先生,指孔子。

[时习]时常地复习。

【而】连词,表承接关系。

时,时常。

习,复习。

[之]代词,代指学过的知识【说】“悦”的古字,愉快。

[亦]也。

【不亦……乎?】不也是……吗?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时常地复习它,不也愉快吗?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朋]指志同道合的人。

[自]从。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不)知](不)了解。

【而】连词,表转折关系,但是,却。

[愠(y ùn )]生气,发怒。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吾]人称代词,我。

【日】每天。

[三省(x ǐng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三,泛指多次。

省,反省。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为(w èi )]替。

[谋]谋划,办事。

[忠]尽心竭力。

【而】连词,表转折关系,但是,却。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交]结交,往来。

[信]真诚,诚实。

【而】连词,表转折关系,但是,却。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传不习乎?”(《学而》)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故]指旧的的(知识),学过的(知识)。

【可】可以。

【以】凭借。

【为】做,当。

【矣】语气助词,了。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可以凭借这当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罔(w ǎng )]迷惑。

意思是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

【而】连词,表转折关系,但是,却。

【则】那么,就。

[殆(d ài )]有害。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害。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诲(hu ì)]教诲,教导。

[女]通“汝”,人称代词,
你。

[知]了解。

【之】代词,带孔子教给学生的学问。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是】此,这 [知]通“智”,聪明、智慧。

【为】是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

”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贤]贤人,有才德的人。

【思】想。

[齐]看齐。

[内]指内心。

【省】反省。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行】行走。

【必】一定。

【焉】兼词,兼“于之”,在这里。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必定有我的老师在其中,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其】代词,他们的。

[善者]指优点、长处。

善,好。

[从]跟从,这里指学习。

【之】代词,代“其善者”,他们的长处。

【之】代词,代“其不善者”,他们的短处。

(我)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他们那些短处(如果自己也有)就要改正。

”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弘(h óng )毅]刚强,勇毅。

[任]责任,使命。

[重]重大。

【而】连词,表并列关系。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责任重大,路程遥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以】把。

【为】当作。

【以为】把……当作……[而]连词,表承接关系。

[已]停止。

把实现‘仁’的理想当作自己的责任,不也很重大吗?死了以后才停止,不也很遥远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岁寒]寒冷的冬天。

[岁]年。

【然】代词,这样。

[凋(di āo)]凋谢。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样之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贡问道:“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吗?” [一言]一句话。

[行]奉行。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其]语气词,表推测,大概、也许。

[恕(shù)]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欲] 想要,希望。

[勿(wù)]不要。

[施]施加。

【于】在。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了!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二、通假字、古今字、
1.通假字:[女]同“汝”,人称代词,你。

[(是)知(也)]通“智”,聪明、智慧。

2. 古今字:[说]“悦”的古字,愉快。

三、一词多义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为:(wèi)替
可以为师矣。

为:(wéi)做
知之为知之。

为:(wéi)是
仁以为己任。

为; (wéi)当作
四、成语[不亦乐乎] 原意是“不也很快乐吗?”现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

[温故知新]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遥远。

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见贤思齐]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

[择善而从]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必定有我的老师在其中。

形容谦虚好学。

[死而后已]到死了才停止。

形容终身奋斗,贡献出一切。

五、文学常识
1. 《论语》: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3.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战国时期鲁国人。

4.仲由,字子路,春秋时期鲁国人。

5、“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经》《易经》《春秋》“五经简称”:《诗》、《书》、《礼》、《易》、《春秋》。

六、理解性默写
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句子是: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7、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表示经过恶劣环境考验才能看出君子品格的比喻句是: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9、儒家待人接物的处事之道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1、曾子每天从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2、“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中“有一言”是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3、要求我们要学习别人的优点,屏弃别人的缺点,向优秀者看齐的句子是: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七、总结迁移1. 请按照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品德修养给十则语录归类。

①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个人修养:人不知而不愠吾日三省吾身士不可以不弘毅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 新学期又开始了,我校要迎来一批新同学,请你从本文中为学校选择一句话制成欢迎横幅。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 学了本文,你受到哪些教益?
作为学生不应死学书本,应该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更应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使自己的各方面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