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中地理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

高中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

高中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掌握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因素以及人口、城市、交通等人文因素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因素及作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分析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具体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我国四大区域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因素及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的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引导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的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探讨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如何充分利用地理环境优势,克服制约因素,促进区域发展的建议。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区域的发展案例,使学生了解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课后作业:1. 结合教材,总结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因素及作用。

2. 分析自己家乡的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提出促进家乡发展的建议。

3. 收集其他地区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六、教学评价: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参与度等方面,评价学生在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影响方面的掌握程度。

关注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进行专题讲座或实地考察,加深学生对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认识。

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 |区域
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① 空间 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
2.特点
(1)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② 面积 、形状和边界。
(2)有的区域的边界是③ 明确 的,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
(3)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④ 一致
农 耕作方式
水田
耕作业
业 主要作物 水稻、油菜、棉花等
旱地 耕作业 玉米、春小麦、大豆等
耕作制度 一年 两熟
至三熟
一年 一熟
特色产业 水产业
西部:畜牧业
工业
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和从国内外 利用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了重化 运入的矿产资源,发展了轻、重工业,成 工业,成为我国的 重化 工业基 为我国重要的 综合性 工业基地 地
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
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⑧ 亚热带季风 气候
⑨ 温带季风 气候
,地处
土地条件
耕地多为水田,土壤类型为 人均耕地较少
水稻土 , 耕地以旱地为主,土壤类型为
黑土
,人均耕地较多
矿产资源条件 矿产资源 贫乏
石油 等矿产资源较丰富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工农业生产的差异Hale Waihona Puke 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
广泛使用,长江中下游平原稠密的水系不再成为人们交往的阻碍,反而为扩大交
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
生产技术 的改良,
长江中下游平原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
到较快的发展。
2.农业社会阶段:长江中下游平原逐渐成为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同时优越的气

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基础过关练题组一区域与区域特征德国慕尼黑大学的教授把中国划分为“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四个区域,如下图所示。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关于所划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范围B.各区域内部的特征完全一致C.各区域间都有十分明确的界线D.各区域的划分是凭空构想出来的结果2.图中我国四个区域划分的依据是( )A.区域内部特征的相对一致性B.区域面积的大小C.区域年降水量的大小D.区域经济发展水平(2020山东聊城高二上期末)2018年2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式印发《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

关中平原城市群覆盖陕西、甘肃、山西三省的西安、宝鸡、咸阳、渭南、商洛、铜川、平凉、庆阳、临汾、运城等城市,面积10.71万平方千米。

培育发展关中平原城市群有利于引领和支撑西北地区开发、开放,有利于纵深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下图为关中平原城市群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上图体现的区域特征有( )①整体性②差异性③开放性④综合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作为区域,关中平原城市群具备的特征有( )①一定的面积和形状②没有明确的边界③明确的区域特征④内部具有相对一致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题组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读下图,回答下面两题。

甲乙5.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不同B.热量不同C.降水量不同D.地形不同6.甲图中P平原区域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是要充分发挥( )A.气候资源优势B.生物资源优势C.劳动力资源优势D.土地资源优势(2020广东湛江高二上期末)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

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见下表)。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地形地势平原、丘陵高原、山地高原气候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高寒气候水文特征外流河内流河多冰川植被和土壤温带森林和黑土、褐土、红壤草原和草原发育下的土壤冻土区域内部差异形成的主导因素①②海拔7.表中空格①②应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A.经度、纬度B.热量、水分C.海拔、热量D.水分、地形8.我国东部季风区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C.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D.冬夏季节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9.相对于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有 ( )①光照充足②热量充足③降水丰富④土壤肥沃⑤灌溉水源充足⑥气温日较差大A.①⑥B.①②④C.②③④⑥D.①③④⑤⑥(2020北京西城高二下期末)陕州位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

人教版必修3高中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

人教版必修3高中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

1.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课标要求:1、了解区域的含义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诧异3、以某区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二、教材分析本章施必修3的概述部分,从总的大的角度阐述了“区域”这一概念,也通过案例阐述了地理环境对区域的影响,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为后面分区域研究的学习打下基础。

而在两节中,第一节作为区域研究的主题贯穿了后面各章节的内容,因此应是重点内容,为后面各章节打好基础。

三、教学目标和策略(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区域的含义2.通过读图分析,初步掌握分析两个不同区域自然环境诧异的基本方法,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能举出实例,比较说明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引导学生去理解“区域”的含义,先引导学生回忆熟悉的区域,然后启发学生总结区域的基本特点,进而将所举的区域归类。

2.以长江三角洲和送嫩平原两个区域为例,比较他们在地理位置、气候、土地、矿产等条件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让学生学会区域比较的一般方法。

3.引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发展变化,比较说明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运用读图分析、对比分析方法,培养分析区域差异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初步建立科学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观。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显示设问,由学生回答。

设问:我们的生活与区域密切相关。

例如,我们介绍自己的家乡在某省某市、去过某风景区旅游等。

我们经常听到省、直辖市、自治区、流域、经济区、自然保护区等名词和反映区域的术语。

你知道什么是区域吗?区域是怎样划分的?如何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特征?[教师讲解]一、什么是区域:1、区域的内涵:(1)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最新人教版必修三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1课时)教案

最新人教版必修三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1课时)教案

最新人教版必修三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1课时)教案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本章规划高中地理新课程模块三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二,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是第三模块提纲挈领的第一单元,是应用有关地理原理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总论部分。

从体现新课程的内容标准方面,涵盖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以及“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两大部分,不仅是正确理解人地关系的理论基础,更包含地理学科的前沿领域,具有独特的学科育人价值。

教材开篇就提出了区域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阐明了区域地理环境差异与人类活动差异的客观存在性,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动态联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地理信息技术正成为研究区域地理环境的重要技术与方法,对地理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随着遥感、全球定位系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数字地球正成为地理学科的前沿领域,因此需要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以及3S技术在人们生产与生活各个领域的应用。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解析“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为了使可持续发展课题具有可操作性,首先需要界定研究的范围,那就是以区域作为单位,结合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有针对性的研究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因此,把“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作为本模块首先要学习的内容。

关于“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四方面:(1)正确理解“区域”的含义;(2)了解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3)了解在自然环境差异影响下的人类活动的差异;(4)了解区域自身发展的基本规律。

首先,从教材内容选取来看,主要从三方面来具体阐述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第一,了解区域的含义,通过内容提要来阐述区域的概念、类型以及区域的特征。

第二,以两个不同区域,即以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为例,比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高中地理 1.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高中地理 1.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江苏省高淳县高中地理1.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高淳县高中地理1.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高淳县高中地理1.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课时)[课程标准]1、了解区域的含义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3、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学情分析]通过初中地理学习,学生对区域地理背景概况有了初步的认识.[学习目标]1、阅读“中国政区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建立区域的初步印象;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区域2、阅读几个案例,能分别判断该案例主要体现了区域的某种特征3、读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松嫩平原分布示意图,以小组为单位,对比填写出两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并能在组间用简单和准确的语言描述两区域的差异4、利用网络、地图册和教材资料,各小组在课前完成两区域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对比,并能在课堂上展示5、通过组内合作探究,能举例说出地理环境空间差异对区域人类活动的影响6、阅读教材P5—P6,完成导学单上相应表格[评价设计]1、通过“活动一、二”及反馈练习第1题检测目标1、2的达成;2、通过“活动三”及反馈练习第3题,检测目标3的达成;3、通过“活动四" 及反馈练习第4题检测目标5的达成;4、通过“活动五”检测目标5的达成;[学习过程]活动一:阅读“中国政区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区域。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1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1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丰富丰富纷繁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地区发展的影响课时安排: 4 课时教课目标: 1 .举例说出地区的特色2.以两个地区为例,比较剖析地理环境差别对地区发展的影响3.以某个地区为例,比较剖析地区不一样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教课要点: 1 .比较剖析地理环境差别对地区发展的影响2.剖析地区不一样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教课难点: 1 .地区的特色2.以两个地区为例,比较剖析地理环境差别对地区发展的影响教课过程:一、地区1.观点:地区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别的基础上,按必定的指标和方法区分出来的。

2.特色:(1)地区拥有必定的区位特色:不一样的地区,自然环境有差别,人类活动也有差别。

同一地区,地区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如润湿区的多年均匀降水量都在 800 毫米以上。

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跟着其余条件的变化而不一样。

( 2)拥有必定的面积、形状和界限。

①有的地区的界限是明确的,如行政区;②有的地区的界限拥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域。

( 3)既是上一级地区的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区分为下一级地区。

如,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域的一部分,又可区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

3.区分:因为目的不一样,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一样,人们区分出的地区种类也不一样。

二、地理环境差别对地区发展的影响每一个地区都拥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地区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详细包含:不一样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别;人们生产、生活特色差别;地区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差别思虑: 1.致使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均匀气温差别的主要原由是什么?点拨:从地理地点(纬度地点、海陆地点)方面思虑回答。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散布各体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类散布规律的主要原由分别是什么 ?点拨:长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大概和我国降水量的广泛规律一致,原由从该地地形为平原,降水主要来自东南季风等方面剖析;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因为受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拦,降水较少,基本体现从东向西递减的规律。

精品江苏省高中地理第1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精品江苏省高中地理第1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习目标] 1.了解区域的概念及其基本特点。

2.通过对不同区域的比较,学会区域的分析方法,树立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观。

3.以某区域为例,理解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区域的含义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特征(1)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

(2)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3)区域具有层次性。

(4)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思考区域内部为什么存在差异?答案区域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

不仅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差异,就是区域内部也存在着差异,这种区域内部的差异性是区域进一步划分的基础。

应该说,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小,区域内部的差异就越小。

我们所说的区域内部具有相对一致性,并不是说内部没有差异,只是同一区域内差异较小,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较大。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地理环境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差异区域发展差异→发展水平差异发展方向差异2.区域地理环境的主要差异(以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比较为例)区域因素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位置纬度30°N附近43°N~48°N海陆位置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共性特征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条件组合好差异热量丰富,降水多,水热组合好热量少,降水少,生长期较短地形平原平原土地耕地多为水田,比较分散,人均耕地面积少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多土壤肥沃的水稻土,红壤酸性强、有机质少、黏重肥沃的黑土矿产资源矿产资源贫乏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3.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比较为例)区域经济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农业类型水田耕作业、水产养殖业旱地耕作业、畜牧业作物经济作物油菜、棉花大豆、甜菜粮食作物水稻玉米、春小麦耕作制度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商业贸易沿海航线中枢,长江入海门户,交通位置优越,商业贸易发达深居内陆,对外联系不便,商业贸易落后工业依托农业发展轻工业,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形成综合性工业基地利用资源发展重化工业,形成重化工业基地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 1.长江中下游平原开发早期地理环境的影响2.长江中下游平原成长阶段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高中地理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目的:1.举例说出区域的特征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以某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重点:1.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难点:1.区域的特征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学过程:一、区域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人类活动也有差异。

同一区域,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如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

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其他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2)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①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②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

(3)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如,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

3.划分: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生产、生活特点差异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差异思考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点拨: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方面思考回答。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点拨:长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大致和我国降水量的普遍规律一致,原因从该地地形为平原,降水主要来自东南季风等方面分析;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由于受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基本呈现从东向西递减的规律。

高中地理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3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3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教案(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3课时)(人教版必修三)课前准备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搜集同一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照片,或者各种图像等,在教室里展览交流。

导入新课通过对图片展览可以看出,不同时期,图片显示的景观显著不同。

那么这种差异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这一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推进新课师我们也应注意到同一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对人类活动的作用与影响是不同的。

下面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例探究在不同的社会、经济、科技条件下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

板书:五、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师(设置探究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首先大家一起总体描述一下,长江中下游流域与农业发展相关的自然条件如何?地势平坦、河湖众多、沼泽广布、土质黏重、气候优越。

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不同的社会发展水平条件下,自然条件对长江中下游不同时期的农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作用?(学生探究:同学们共同探讨)生(学生回答教师简要总结)略。

师5~6板书:不仅仅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区域发展的过程中环境对人类活动有着动态的影响,可以说任何一个区域的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都是一种动态的相互作用,所以请大家看有关学者关于区域发展阶段的论述,请同学阅读教材中的“阅读”,填写下表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培养学生(学生填表教师评价,然后出示参考答案。

)师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不同的区域发展阶段对资源的利用方式与强度是变化的,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也是变化的,所以我们要了解我们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人地协调发展。

【知识拓展】师西部开发是我国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借鉴区域自身发展的规律,在目前的区域发展阶段,依据我国的国情如何更好地进行西部开发。

中国的西部大开发1.西部地区的位置与范围西部地区由西南五省、区、市(四川、云南、贵州、重庆、西藏)和西北五省(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组成。

南北跨越28个纬度,东西横贯37个经度,总面积54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面积的57%。

高中地理第1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1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1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1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自主预习固根基 主干引导 夯基固本『自主学习』一、区域的含义1.概念:间单位。

2[自我探究] 差异性仅存在于区域之间吗?提示 差异性不仅存在于区域之间。

区域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

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并不是说区域内部就没有差异。

所谓的整体性只是求大同存小异,一般而言,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小,区域内部的差异就越小。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差异2.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1)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地理环境的差异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地理位置位于02北纬30°附近,地处我国03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入海口大致位于04北纬43°~48°,地处我国05东北地区的中部气候条件06亚热带季风气候07温带季风气候,08大陆性稍强土地条件以09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10水田,较分散,人均耕地面积少11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12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多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矿产资源13贫乏有较丰富的14石油等矿产提示长江三角洲濒临海洋,有利于发展海洋运输;长江三角洲河网密布,水量大,无结冰期,有利于发展河流运输;长江三角洲有京杭运河通过,扩大了河流运输的范围。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生产活动的差异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农业类型15水田耕作业、水产业16旱地耕作业、畜牧业作物17水稻、油菜、棉花18玉米、春小麦、大豆熟制一年19两熟到20三熟一年一熟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2.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1)(2)(3)商品率低。

[自我探究] 为什么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粮仓”的地位会下降?提示人口、城市密集,人均耕地少;人口增长快,粮食需求增长快;耕地破碎,不利于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劳动生产率较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耕地面积减少;农业结构调整,粮食播种面积比例降低。

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区域的含义1.概念: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2.特征(1)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2)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温馨提示](1)区域内部各环境要素的相互联系体现了区域的整体性,而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则体现了区域的差异性。

(2)任何区域都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都会与其他区域相互联系,这体现了区域的开放性。

二、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地理环境差异错误!三、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1.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自然环境的差异区域要素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地理位置位于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入海口北纬43°~48°,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稍强;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温暖季节及生长期都较短2.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人类活动的差异四、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1.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土质黏重使开垦困难,耕作农业发展缓慢.2.农业社会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农业生产工具改进、生产技术改良,加之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越的气候条件,使农业生产得到很大发展。

高中地理《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1节 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1节 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一、教案背景1.课时安排:1课时2.面向:高二学生3.学生提前预习,根据课前分发的学案——课前自主学习(见附件一)二、教学课题1. 知识与技能(1)在初中区域地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出区域的概念以及特点。

(2)运用比较法分析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不同;同一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也不一样。

而每个区域特定的地理环境对区域的发展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的对比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析影响区域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方法。

(2)通过小组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讨论,实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辩证的、科学的发展观,学会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事物。

三、教材分析本节从理论的高度探讨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本节主要从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差异两个方面讲解对人类活动的总体影响。

教材首先介绍了区域这一概念的内涵和主要特征,这是理解后面各章所涉及区域的前提。

然后又从两个方面探讨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一方面是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综合说明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我们可以看出,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地条件、矿产资源等环境要素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分布、发展方向也不同。

第二方面是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典型案例,说明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会发生变化,由不利于人类活动到促进人类活动,从而对区域内的生产和发展造成影响。

教学重点:(1)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比较,以及区域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区域不同发展阶段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区域的含义与特征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百度搜索】尽可能多的查找相关案例、图片和影像资料,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认识区域之间的显著差异。

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导学案新人教版

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导学案新人教版

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标要求】:●了解区域的含义。

●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第一课时【思考问题】1、用简洁的学科语言从概念和特征说出区域的含义。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地理差异3、读图1.1和图1.2,找出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气温及降水的差异、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4、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5、写出地理环境对其他生产活动的影响6、活动题:地理环境对生活方面的影响(1)南、北方传统民居差异:自然原因:(2)南、北方城市住宅楼差异:自然原因:【思维拓展】1、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描述区域的特征)2、试分析比较青藏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地理环境差异【课堂练习】1.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主要农作物组合正确的是A.长江三角洲——水稻、桑蚕、棉花,松嫩平原——玉米、春小麦、亚麻B.长江三角洲——水稻、油菜,松嫩平原——玉米、冬小麦、大豆C.长江三角洲——小麦、花生,松嫩平原——玉米、花生D.长江三角洲——小麦、甘蔗,松嫩平原——玉米、甜菜2.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的地区属于A.湿润区 B.干旱区 C.半湿润区 D.半干旱区3.关于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东北平原南部 B.气候上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C.黑土分布较广 D.矿产资源贫乏读下图,回答4—5题。

4.有关P所处地形区内自然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候资源优越,区域组合好B.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C.金属矿产资源丰富D.水能资源丰富5.下列四项属于X地特色景观的是A.都江堰 B.坎儿井C.自流井 D.间歇喷泉6.读“中国长江中游地区图”和“美国五大湖地区图”,表回答下列问题:7.(2010海南)宁夏传统民居多坐北朝南,墙体较厚,一般不设北窗,南面窗户较大,屋顶坡度较小。

分析宁夏传统民居建筑特色形成的地理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习目标] 1.了解区域的概念及其基本特点。

2.通过对不同区域的比较,学会区域的分析方法,树立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观。

3.以某区域为例,理解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区域的含义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特征(1)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

(2)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3)区域具有层次性。

(4)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思考 区域内部为什么存在差异?答案 区域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

不仅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差异,就是区域内部也存在着差异,这种区域内部的差异性是区域进一步划分的基础。

应该说,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小,区域内部的差异就越小。

我们所说的区域内部具有相对一致性,并不是说内部没有差异,只是同一区域内差异较小,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较大。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地理环境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差异区域发展差异→⎩⎪⎨⎪⎧发展水平差异发展方向差异2.区域地理环境的主要差异(以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比较为例)3.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比较为例)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 1.长江中下游平原开发早期地理环境的影响2.长江中下游平原成长阶段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3.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工商业发展时期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探究点一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图1为“长江三角洲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图2为“松嫩平原气温和降水分布图”。

读图,思考以下问题。

1.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长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纬度较低,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年平均气温高;松嫩平原纬度较高,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少,年平均气温低。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答案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年降水量从南向北递减,主要是因为该地南部距夏季风的源地近,受夏季风的影响大,降水丰富,而北部有所减少;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从东向西递减,是因为该地从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受海洋的影响越来越小,降水也越来越少。

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河网密度差异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影响?答案长江三角洲河网密度大,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也较低;而松嫩平原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高。

(1)依据区域的整体性特点,层层推理自然环境差异:位置→气候(结合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

(2)按照“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分析自然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从产业活动(农业、工业等)、交通运输、城市化水平、人口等方面比较人类活动差异。

读图回答1~2题。

1.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的主要指标是( )A.气候 B.土壤 C.市场 D.水源2.Ⅰ区被划为荔枝生产不适宜区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弱B.降水少C.多大风D.冬季低温答案 1.A 2.D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可知,荔枝生长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则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的主要指标是气候。

第2题,荔枝生长过程中,冬季不耐低温霜冻,而图中Ⅰ区在三个区域中纬度位置最高,则该区域划分为不适宜区的主要原因是冬季易出现低温冻害。

探究点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下图为“某地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

读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阶段一该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________;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_________。

答案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化2.简述阶段二时期该地区工业城市的发展对当地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答案环境污染、资源过度开发、湿地破坏。

3.从阶段二到阶段三,该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主要表现有:工业结构的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布局的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态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工业结构的调整:煤炭、钢铁、机械、化学工业数量减少;出现新兴电子工业工业布局的调整:钢铁、机械、化学工业等传统工业向城市东北方向河流下游移动,并趋于集中生态建设:建立自然保护区、绿化防护带其他方面:交通发展、科技进步、城市功能区合理调整等1.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影响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要素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人类活动的主体结构不同,影响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要素也不同,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具体如下所示:2.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越来越小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水平的提高,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减弱,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减小,表现如下:①优势因素的效益放大。

如东北平原地广人稀,土壤肥沃,科技的进步,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耕地优势得到更好发挥。

②劣势因素的制约弱化。

灌溉技术、温室等的发展,使干旱寒冷地区的农业得到更好发展;运输条件改善、生产率提高,使资源短缺地区的工业发展得到促进。

综合分析区域发展的方法据西汉《史记》记载,当时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区域。

据此材料并结合有关地理知识,回答3~4题。

3.这一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耕作业发展缓慢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交通落后②水系稠密③地势低平④土质黏重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4.这个时期,长江中下游处于区域发展的哪个阶段( )A.初期阶段B.成长阶段C.转型阶段D.再生阶段答案 3.B 4.A解析第3题,交通属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对种植业影响不大。

第4题,西汉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落后,区域发展缓慢,属初期阶段。

2018年与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将分别在“航母”大国俄罗斯(面积约1 700万平方千米)和“袖珍”小国卡塔尔(面积约1.14万平方千米)举办。

阅读材料,完成1~2题。

1.两国都具有优势的能源资源是( )A.水能和海洋能B.煤炭和天然气C.石油和水能D.石油和天然气2.下列关于俄罗斯和卡塔尔垦殖指数都不高的共同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差B.气候干旱,沙漠广布C.经济基础差,劳动力不足D.气温偏低,冻土广布答案 1.D 2.A解析第1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知两国都具有优势的能源资源是石油和天然气。

第2题,俄罗斯大部分地区所处纬度较高,气温偏低,冻土广布,故不利于农业生产,而卡塔尔位于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水源不足,不利于农业生产。

读“我国西北某地区新垦区位置图”和“新垦区土地服务功能构成雷达图”,完成3~4题。

3.甲图中县政府驻地与新垦区的区域空间结构分别表现为( )A.面状与点状B.点状与面状C.线状与点状D.点状与线状4.依据甲、乙两图可知,该区域处于( )A.初期发展阶段B.成长发展阶段C.转型发展阶段D.再生发展阶段答案 3.B 4.A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县政府驻地呈现出点状分布,新垦区具有较大的面积,区域空间上呈现面状分布,选择B。

第4题,从甲图来看,该区域以新垦区和县管辖区为主,工农业不发达,经济较为落后;从乙图可以看出新垦区土地服务功能以保持水土、废物处理、水文调节为主,经济功能较弱,所以本地区处于初期发展阶段,选择A。

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美国部分地区图。

材料二美国甲地到乙地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示意。

材料三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也是北美洲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

(1)与同纬度欧洲西部比较,美国中部平原气候大陆性强,试分析原因。

(2)结合材料二,推断甲、乙两地农业类型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结合图文材料,简述密西西比河航运发达的自然条件。

答案(1)西部高大的山地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西风气流,使得中部平原受海洋影响小;中央大平原南北贯通,夏季墨西哥湾暖湿气流北上,使得中东部较同纬度欧洲西部气温高;冬季,来自北冰洋的冷空气长驱南下,使得中东部较同纬度欧洲西部气温低,加大了气温年较差,加剧了气候的大陆性。

(2)甲:种植业;乙:畜牧业。

原因:甲地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为湿润半湿润地区,适合种植业发展;乙地降水量小于蒸发量,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利于牧草生长,适合发展畜牧业。

(3)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流量大,通航里程长;流经平原地区,水流平缓;结冰期短,通航时间长。

解析(1)读材料一,美国西部高大的山地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西风气流,使中部平原受海洋影响小。

中央大平原南北贯通,夏季墨西哥湾暖湿空气北上,使中东部较同纬度欧洲西部气温高。

冬季来自北冰洋的冷空气长驱南下,使中东部较同纬度欧洲西部气温低。

整体来看,加大了气温年较差,加剧了气候的大陆性。

(2)结合材料二分析,甲地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为湿润半湿润地区,适合种植业发展。

乙地降水量小于蒸发量,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利于牧草生长,适宜发展畜牧业。

所以甲地的农业类型为种植业,乙地的农业类型为畜牧业。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分析,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流量大。

中、下游流经平原,水流平缓,便于航运,通航里程长。

结冰期短,通航时间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分别归纳图中甲、乙两地形区种植业地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各自特点形成的自然环境原因。

根据图名、图例、图中经纬度、海陆 在区域定位的基础上,分析区域特征。

①自然地理特征:可从位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某区域。

结合图表,回答下题。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扩大文化、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

积极支持东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洋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1991年和2008年R 河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表分析R 河三角洲经济区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社会经济原因。

答案 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海陆空交通便捷,信息网络发达,对外辐射能力强;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科技文化水平高,高校多,高素质人才多;占用土地资源少,能耗低,污染小。

解析 (1)从图中可知R 河三角洲地区有铁路、机场并临海,说明海陆空交通便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