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的有效调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的有效调控
作者:康丽云
来源:《新课程·小学》2015年第04期
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学生的思想情感状态,合理而有效地加以调控,是实现课堂教学主动高效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教师个人教学艺术的重要表现。

“解放学生的个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发展”这一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正让一个个新课堂活起来、动起来。

但是这样的课堂也会显得“无序”,甚至“混乱”。

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作为教师,是无可奈何、听之任之,还是主动迎接挑战练就自己的教学艺术,就要看教师是否有正确的教育理念,能否对遇到的各种案例认真加以思考总结。

对于这点,我在教学中深有体会。

一、正确认识对待学生的“插嘴”现象
新课程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个性,课堂上“学生插嘴”现象自然就会多起来,甚至是很突出。

遇到学生“插嘴”,我们教师要分析原因,区分引导,不要不高兴就加以训斥。

要认识到“学生插嘴”是学生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这种个性的张扬是真实的、积极的,它是学生的直觉、顿悟和灵感面迸发出来的创新性思维。

应对学生“插嘴”,较好的策略是教师做延迟判断。

在遇到“学生插嘴”令自己、令其他学生深感意外的突发事件时,可以先让班级学生自己说一说或讨论讨论,教师则在此时间快速分析理清思绪,而后再做出恰当的引导。

二、在点点滴滴中激励每一个学生
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思想与心灵相互交汇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句话、一个举止乃至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可能对学生产生极大的震撼。

因此,教师要饱含着对学生的爱,抓住每一个细微的教学机会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励学生的信心,给学生的思想与心灵以有益的震撼。

在教学《数星星的孩子》一课时,课堂中引导学生理解“一个孩子跟爷爷坐在院子里,仰着头,一颗一颗数星星,一直数到几百颗”这句话时,先引导学生理解,“一颗一颗地数”说明那个孩子数得很认真,“一直数到几百颗”说明那个孩子数得很有耐心。

当我说:“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这个孩子能一直数到几百颗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啊!”这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这没什么,我也数到几百颗过。

”我心里一怔,心想他肯定不是一颗一颗不遗漏地数,当然不难了,但是转念一想,马上肯定了这个学生:“你真棒!我想你将来也会像张衡一样出色!”这个学生听了腼腆地笑了。

三、用心感悟和引导学生思维的兴奋点
低年级的学生受心理水平和认知范围的制约,思维的兴奋点与成人有极大的差异,常常是教师引出一个问题、一句话,想启发学生思考,而学生对之似乎不感兴趣,倒是被教师话中提到的某个事物激起了兴奋的联想,急不可待地说起来。

要是遇到这种情况,教师首先要保持一颗童心,站在儿童的角度以一种宽容平和的心态去感悟、理解学生的这种表现。

例如,在教学《问银河》一课中,我这样预设导入环节:“同学们,你们见过河吗?河里有什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认识天上的一条河。

”我原本希望学生用“天上也会有河吗”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谁知学生一听到“见过河吗?河里有什么”就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说开了。

有的学生说:“我那一次去外婆家,见到一条河。

”有的学生说:“我在河里见到一只大螃蟹,姐姐告诉我别抓,小心被它咬。

”……
看着学生说得那么投入的样子,我虽着急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但我不忍心打断他们的话,也知道喝令他们快别说了停下来是不妥当的,是与新课程精神背道而驰的。

过后,我细细地想,学生对什么感兴趣,对什么不感兴趣是受其心理的成熟水平和认知状况决定的。

学生第一次见过小河、见到螃蟹和小鱼的印象是深刻的,心情是激动的,是难以忘怀的。

学生在听到“见过小河吗?河里有什么”时,引起回忆联想,激起再一次的心灵情感体验是极为正常自然的。

既然如此,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正确处理与引导呢?我认为有两条途径:(1)课前备课设计教学站在儿童的思维角度,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实际,把一些问题估计得全面一点、分析得准确一点,让教学预设更具科学性、前瞻性。

(2)要想到课堂上出点岔是正常的,是不能完全避免的,课中出现类似的情景千万不能迁怒于学生,而要采取灵活的方法加以引导,或以一颗宽容的心加以接受。

要知道,学生一些走题式的思想表达并不是开小差,而是其思维活跃的表现,这对他学习能力的发展、学习兴趣的培养也会有很大帮助。

课堂调控所使用的方法不是单一的,有时可能同时用上几种方法才能奏效。

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摸索,一定会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成功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