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教育中的体验式教学实践-精选教育文档

合集下载

上好数学活动课,发展有效教学-2019年教育文档

上好数学活动课,发展有效教学-2019年教育文档

上好数学活动课,发展有效教学一、问题的提出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诸多知识都是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来的,知识的展开和深入都需要活动的参与.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正处在发展之中,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往往要建立在一定具体、直接的实践经验之上,而数学活动课将活动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直接经验,能够全面调动学习积极性,发展有效教学,让学生在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下实现知识与方法的同步提升.二、活动课的三结合原则1.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数学活动课区别于一般班会活动的首要特点就是其知识性,即课堂活动必须服务于本节课的教学主题,所有的活动都是在数学教学需要下展开的.与此同时,知识的趣味性也至关重要.众所周知,初中生的学习动机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兴趣的驱使,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率便会大大提高.因而,笔者认为,要上好活动课,教师首先要关注好学生对知识和兴趣这两方面的需求,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以数学知识为活动主线,而让兴趣作为活动的有效驱动,引导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产生学习和探索新知识的欲望,顺利完成教学活动.2.引导性与自主性相结合在数学活动课上,师生的地位较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了明显的变化.教师成为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及参与者,而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师生之间平等共生,相互促进,相互帮助.教师的引导作用是课堂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能够帮助学生明确活动任务、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克服学习难点、提示探索思路、启发学习思维等,而学生则是活动的主要执行者,他们共同完成任务、解决问题,这便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能力.在数学活动课上,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提高教学效率.3.实践性与创造性结合活动课是数学实践性的重要体现,其主要目的便是通过鼓励学生亲身实践来培养他们运用数学知识和原理来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数学活动课也体现了创新性,创新不仅在于这种学习方式,更在于教学内容.有了活动课作为载体,数学教学内容和资源拓宽了,生活成了数学学习资料的一项来源.教师要立足于教材,同时着眼于生活,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一步步打破陈规,突破教材的限制,实现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三、活动课的应用举例1.游戏活动课游戏深受初中生喜爱,它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还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笔者发现,在活动课中设计一些带有游戏性质的小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不仅能享受到游戏的乐趣,还能轻松掌握游戏背后的数学内涵.例如,在学习概率的相关内容时,笔者将学生熟悉的转盘游戏引入课堂.笔者提供了两个转盘,每个转盘上都有6个格子,分别写上1~6这几个数字,但是转盘A的顺序为1,2,3,4,5,6,而B转盘上的顺序则是1,3,5,2,4,6.游戏规则为:两名学生分别转转盘,转盘停止后,指针指向哪个数字就再顺时针向前数相应的格数,所得到的数字才是最终结果(如指针指向3,再顺时针走3格所得到的数字就是最终结果),如果最终结果是偶数则计一分,奇数则不计分.游戏开始,学生热情很高,但是几轮过后,B组的同学就不乐意了,因为他们发现A组同学每次都能得分,而B组只是偶尔才能得分,游戏设计不公平.于是笔者便顺水推舟,提出问题:为什么A组同学每次都能得分,而B组不能呢?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游戏的不公平?于是学生开始认真审视转盘,最终发现了转盘数字排序所蕴含的奥秘,明白了A组得分是必然事件,而B组得分却是偶然事件.2.竞赛活动课初中生正值青春期,他们的好胜心往往很强,喜欢竞争.抓住这个心理特点,教师就可以组织一些带有竞赛性质的数学活动,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内成员相互帮助、相互合作,而小组之间则相互对抗、相互竞争,给定一个明确的活动目标,请各个小组开始活动,随后各小组之间相互比较成果,并进行一定的评优措施.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饱满了,他们在竞争动力的促使下自觉全力以赴,共同完成活动.例如,为了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杨辉三角,笔者从(a+b)2的推广入手.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计算(a + b),(a +b)2,(a + b)3的展开式,然后认真观察结果,讨论并总结规律,最后比较哪一组得出的结论最好、最全面.为了帮助学生打开讨论思路,笔者提示学生可以从项数、次数和系数这三个方面入手寻找规律.很快,各小组便得出了不同程度的结果,有的小组发现了项数比次数多1,字母a按照降序排列,而字母b则按照升序排列,每一项a,b指数的和都等于二项式的次数,还有的小组在这些结论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猜测,写出了(a+b)4和(a + b)5的展开式,并进行了验证.由于教师在课堂讨论加入了竞争因素,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各个小组不仅能够自觉地分工合作,并能认真讨论、深入思考,学习效果很好.3.动手活动课动手操作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能有效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教师要重视动手操作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给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还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加深理解.例如,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平面几何中的基本概念,学习应用中点、平行线、垂线等,笔者组织了一次七巧板拼图活动,请学生将一个正方形纸板按照自己的想法做成七巧板,但是七巧板的各个图形都必须是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或者平行四边形中的一种,最后再用所得到的七巧板拼出阿拉伯数字0~9.由于笔者没有给学生规定怎样制作七巧板,学生纷纷发挥了自己的想法,制作了各式各样的七巧板,学生不仅用自己的七巧板拼成数字,还拼成了一些自己喜欢的图案.在制作和拼图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回顾了知识,还感受到了动手的乐趣.4.实践活动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数学知识要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创新就要深入生活实践.实践活动课主要包括两类:生活问题再现型和社会实践型.生活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的再现和探讨实践起来相对简单方便,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引入学生所感兴趣的生活问题,并且在课堂上简单再现生活情境,让学生明白其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并加以讨论.而社会实践型则要求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生活,深入社会,进行调查研究.进行这样的活动课,需要教师设计有价值的调研课题,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自主设计实践步骤,收集所需资料,综合运用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了统计的相关知识后,笔者请学生到当地的银行了解近年来的存款利率变化,并将这些数据制作成统计图表,观察近年来利率的变化趋势,并做一个简单的分析说明,写成一份实践小报告.总之,活动课改变了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给数学课增添了活力.教师要正确认识活动课致力于数学教学的意义,把握三个结合的原则,并通过组织游戏、竞赛、动手操作和实践等方式落实活动课,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在快乐学习中轻松提升学习成绩.【。

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思考与实践-精选教育文档

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思考与实践-精选教育文档

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思考与实践王自勇,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副校长,正高级教师,数学特级教师,首都师范大学特聘硕士生导师,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

近年来,在各级教育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参与三部课程创新类专著编写,并主持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校本研究专项课题“‘创新算法与发明专利'校本课程开发”等课题研究工作。

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在课堂,课堂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人才培养方式。

目前,内中小学的课堂教学方式还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基础教育工作者应基于国内外有关教育理论和教学方式变革的趋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教学观,深入研究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开展课题研究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从而加快教育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此,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谈谈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思考与实践。

一、教学方式变革的背景1.理论背景一是问题连续体理论。

该理论以培养和评价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潜能为目标,从问题、方法、答案是否唯一和封闭而显现出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和开放性。

这个以“问题创设和问题解决”为核心的理论对教学方式的改革具有深远影响。

二是建构主义学习观。

该理论认为学习是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经验出发,建构新经验的过程,过程的核心是“理解和双向”“改组和重建”。

三是学习金字塔理论。

该理论主张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四是国外可资借鉴的新方法。

如发现法、问题法、范例法、暗示法等,这些新的教学方法具有双边性和双重性的特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目的。

五是我国古代教育之道。

我国从古代留传下来的教育理念及相应的教学方式主要有及时施教、学思结合、启发诱导、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等。

直到中国近代,教学方法才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并开始了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儿童为中心”的转变,推动了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2.现实背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研究 研究报告(完整资料).doc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研究 研究报告(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提升《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十堰市东风小学课题组一、课题的提出1、国外活动课程的发展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的杜威系统的提出并实践了以“做中学”为核心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他主张“教育及生活”、“教育及生长”、“教育及经验的不断改组”。

他认为,教育应以儿童及其活动为起点、目的、中心,教育的作用就是传递、交流和发展经验,个体要获得真知,就必须在活动中去体验、尝试、改造,必须去“做”,因为经验是做出来的。

这在当时影响很大,在美国历时五十多年,全世界也议论纷纷效仿。

当代,心理学和哲学为活动课程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依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揭示了活动在儿童认识发展总的根本作用,他认为,人对客观的认识是从客观的活动开始的,活动是认识的源泉,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儿童思维的发展完全是儿童一系列不同水平活动内化的结果。

以原苏联维果茨基为代表的教育心理学家将马列主义认识论中的“实践”概念引入到教学理论中,把人的发展基础建立在主体对客体活动上,认为人的发展是在他完成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的。

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各地区都推出了旨在适应新世纪挑战的课程改革举措,呈现出的共同趋势是倡导课程向儿童的经验和生活回归,追求课程的综合化。

欧美各国纷纷提出:“主题探究”活动与“设计学习”活动,日本在新课程体系中专设“综合学习时间”。

2、国内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变革1992年根据修订后的基础教育计划中规定必须有活动课程的精神,许多小学开展了数学活动课程和数学课外小组活动,同年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中的有关论述有:“数学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基础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要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从当地实际出发,进行调查,收集数据,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编成数学问题,进行计算、解答,或做一些简单的统计,逐步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的兴趣、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体验教学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

关于体验教学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

体验教学心得体会关于体验教学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

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体验教学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体验教学心得体会1新课程要求学生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独立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养成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以及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初中思想品德课强调把思想品德教育寓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与实践中建构知识,感悟人生,培养能力,树立基本的是非善恶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

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体验性活动教学的体会。

一、思想品德课中应用体验性活动教学的必要性1、与新课程理念一脉相承。

体验性活动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通过学生的身体性活动,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观的感受、体会、领悟去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的课程实施方法。

思品课采用体验性活动教学,符合思品课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在思品课的教学中,要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受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有利于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改变了教师的话语霸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显然与新课程的标准、宗旨等是一脉相承的。

2、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体验性活动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激发他们的主体积极性,让他们在主动体验中认知所学内容,使认知内容与个人心理产生“共鸣”,使学生切实感悟认知对象的价值和认知内容的涵义,进而自觉地将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这既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更让学生在体验中认知,在认知中感悟,从而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体验性活动教学的操作与实施1、阅读自学,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阅读自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课前读、课中读和课后读三步。

课前读即自读,它是按教师的要求三读课文:一是细读,了解全课的基本内容;二是概读,了解和提炼本课的知识体系;三是疑读,找出不理解的知识点并设问。

体验式课堂心得体会3篇

体验式课堂心得体会3篇

体验式课堂心得体会 (2)体验式课堂心得体会 (2)精选3篇(一)参加体验式课堂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体验式课堂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让我有了更多的机会去实践和应用所学知识。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我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太多机会去动手实践。

而在体验式课堂中,我能够亲自动手,去实践所学的内容,这样更容易掌握和理解知识。

其次,体验式课堂培养了我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我往往是独自完成任务,没有太多机会和其他同学进行合作。

而在体验式课堂中,我需要和其他同学一起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这样的合作让我更加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让我学会了与他人合作、沟通和协调的技巧。

另外,体验式课堂给了我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往往是主导者,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

而在体验式课堂中,我有更多的自主权,可以自己探索问题,自己寻找答案。

这样的学习方式让我更主动,更有动力去学习,也对自己的学习方式和习惯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改进。

总之,体验式课堂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通过实践、合作和自主学习,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这种教学方式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也提高了我的学习效果。

我希望将来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加体验式课堂,继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素质。

体验式课堂心得体会 (2)精选3篇(二)体验式课堂是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和实践,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参与其中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以下几点体会:首先,体验式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体验式课堂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在体验式课堂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引导者和指导者。

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索,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发现问题,这使得学习过程更加积极和有趣。

其次,体验式课堂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体验式课堂中,学生需要通过实践和操作来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加熟悉和掌握所学知识,并且能够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精品文档

“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精品文档

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一、关于“体验式教学”20 世纪80 年代初,“体验式学习”理论由美国组织行为学教授大卫·库伯提出,该理论的核心是:学习者由亲身体验开始,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而进行反思,形成理论,并最终把理论所得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为学习者提供真实或模拟的学习环境,是“体验式教学”所采取的重要手段。

“体验”从教育学的理论上来讲,是指人在学习或活动中根据亲身经历的,并能够从中获得的感受、认识。

“体验”包括实践体验和心理体验。

实践体验是指人在实践中亲身经历了某件事情之后,从中获得的感受和认识;心理体验是指人从心理上对从前亲身经历的事情重新进行体验。

那么什么是“体验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是指教师通过构建适宜的学习情境,安排合理的学习性工作任务,学生通过自己已有的经验或通过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来完成老师安排的学习性工作任务,进而使学生能够掌握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方式。

“体验式教学” 模式特别强调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或模拟的学习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亲自参与教学活动,亲身去体验感知,从而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所学知识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只有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或模拟的学习环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技能的掌握。

这种教学模式特别强调学生的主动性。

研究表明:“阅读的信息,我们能记得百分之十;听到的信息,我们能记得百分之二十;但所经历过的事,我们却能记得百分之八十。

”只有参与体验,才能学会。

这就是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最大差异。

二、《电工电子线路的安装与调试》课堂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限制,一味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进行标准化学习,过分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强调已过去的知识和已发生的记忆,不能根据学生的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味地向学生灌输,学生的头脑成了只管往里面塞东西的储藏室,学生没有真正意义上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谈不上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实践研究文献综述-2019年教育文档

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实践研究文献综述-2019年教育文档

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实践研究文献综述当下不少小学数学课堂因为一味追求学习形式上的热闹和表面的花哨,导致了知识教学缺乏智慧深度,学生的活动缺乏思维深度,师生互动交往缺乏情感深度,以至于忽视了数学教学的本质,使得课堂教学肤浅、低效,严重影响了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提升。

文献资料显示,人们过多地关注教学的有效性、优质化,很少从教学程度的视角关注小学数学教学。

为此,笔者开展“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实践研究”。

借助中国知网,输入篇名为“深度教学”,时间是1962年至2014年,共搜索到国内44篇文章(另有一本专著),其中硕士论文3篇,期刊文章41篇;国外的文献没有搜索到。

笔者对文献进行了阅读、分类、筛选、分析,试图对四个阶段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梳理,借此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借鉴与支撑。

一、深度教学的萌发阶段依据文献,20世纪60年代可以说是学科深度教学的萌发阶段。

1962年5月21日《历史教学》中分别刊登了王骐的《教学任务和学生接受能力是根据范围、广度、深度,应由国家统一规定》、桂逢禄的《大、中学的基础知识只有深度广度上的差别》、沈阳市二十八中历史组的《广度是指史实的范围,深度是指对史实的理触分析程度》,这三篇文章都写得很简单,但不约而同谈到了历史知识教学中的深度问题。

可见,这个阶段人们对学科“深度教学”的关注度不足,只是在历史学科方面有所体现。

二、深度教学的苏醒阶段20世纪90年代是深度教学的苏醒阶段,以1992年1月《唐都学刊》发表师长泰的论文《从培养能力入手,努力开掘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为代表。

文中提到,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分析评价古代文学的能力,在教学中要以培养能力为基点,努力开掘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为此有四点建议:贯穿“史”的线索,教好基本知识;用比较方法,开拓学生思路;注重揭示规律,交给学生“钥匙”;介绍学术信息,扩大学生视野。

可见,语文学科开始从能力的角度,关注深度教学。

三、深度教学的起步阶段21世纪初是深度教学的起步阶段,以2006年1月《陕西教育(教学)》刊登陆亚彬的《利用几何画板实现深度教学》为代表。

浅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2019年教育文档

浅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2019年教育文档

浅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有效教学是教师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是指利用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指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它追求社会化、人性化教育,强调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进行有效教学呢?一、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它在数学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限定着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对保证课堂教学有效进行至关重要。

新课程标准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目标的有机结合。

教学目标在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成功的体验,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学习的需要。

教师要合理制定教学目标,要兼顾目标的各个组成部分,既要关注知识和技能目标,又要关注学习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还应有所侧重,根据教材特点科学分配三个维度的比重。

二、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学生是生动的独立的主体,教师是这一动态变化过程中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教学设计要求应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在创造性地思考、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实现教学过程的互动,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是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关键。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就是按照有效学习的目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从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上考虑,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安排。

新课导入、情境创设、迁移过渡、操作实验安排、练习设计、活动组织等都应精心准备,周密布置,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和信心,使创设的情境达到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解题探索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有效化,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体验式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0篇)

体验式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0篇)

体验式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0篇)体验式培训心得体会篇1十月十二日的下午,我们在九年级一班教室参加了三十四大学区交流研讨活动。

西安市第三十四中学的张强老师作了《高效课堂小组建设体验式培训》,展示了分组教学的模式,活动内容丰富,气氛热烈,小组成员都积极参加到活动中去。

通过这次培训,我看到了分组教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健全了学生的人格,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有成就感。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促进了全体学生的整体发展。

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又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

有利于落实因材施教,有利于开展分层次的教学,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更为重要的是我明白了在小组教学活动中要转变以下观念和做法:第一、教师应该转变观念。

由过去的“主讲”变为现在的“主导”,要成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

过去的教学中我们设计的是一节课自己该讲哪些东西,该出哪些习题等,用惯用的“填鸭式”教学来完成自己该节课的任务。

很少考虑我们所面对的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接受能力,由此造成的后果是:教师拼命讲,学生被动听,课堂变成教师的“一言堂”,这样长此以往形成了学生厌听、厌学的现象,形成了学生的依赖性格,这也是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

改革课堂教学,必须把对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的重点放在如何激发和组织学生自主地探索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让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对问题的探索、发现、解决上。

第二、学生也要转变学习观念。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行为,不仅教师的观念要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也要转变。

如果教师与学生的观念、思想不统一,两者之间有矛盾、有冲突,那势必会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大打折扣。

如果学生大多还停留在传统的学习观念之中,还善于“只听讲不探究,只练习不实践”,那即使教师的教育理念再新,教育观念转变再快,运用再先进的教学方式,其课堂教学的实质还是"输入、接受式"教学。

为了更好地实施新课改,教师必须引导、调动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学习理念、学习方法上也作出相应的变化,在分组教学的情况下我认为学生需做到以下几个转变:首先,学生的学习观念要发生改变。

教育教学主题实践活动(3篇)

教育教学主题实践活动(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活动逐渐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转变。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学校积极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能力,提升素质。

本文将围绕教育教学主题实践活动,探讨其重要性、实施策略及成果。

一、主题实践活动的重要性1.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主题实践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等综合素质。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主题实践活动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师在组织、指导主题实践活动中,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这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4.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主题实践活动是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二、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1. 精选主题,明确目标学校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学科特点等因素,精选主题实践活动。

在确定主题时,要充分考虑活动目标,确保活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针对性。

2. 创新形式,丰富内容主题实践活动应注重创新形式,丰富内容。

可以通过举办讲座、竞赛、展览、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获得更多体验。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选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创新精神的教师担任主题实践活动指导教师。

同时,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提高教师组织、指导主题实践活动的水平。

4. 完善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对主题实践活动进行评估。

评价内容包括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度、活动效果等方面,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活动质量。

5. 拓展合作渠道学校可以与企业、社区、社会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在活动中体验数学案例

在活动中体验数学案例

在活动中体验数学案例数学是一门既有理性又有创造性的学科,通过数学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然而,由于数学常常被认为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许多学生对它缺乏兴趣甚至畏惧。

因此,为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可以通过在教学活动中体验数学案例,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一种体验数学案例的活动是让学生设计数独游戏。

数独是一种经典的逻辑推理游戏,通过填入数字1-9使得每一行、每一列和每一个九宫格内的数字都不重复。

通过设计数独游戏,学生需要运用数学的逻辑推理和排列组合的知识来确保每个数字的位置都符合游戏规则。

学生可以选取合适的难度级别,从简单的九宫格开始,逐渐增加难度,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尝试和推理,这将帮助他们加深对数学逻辑推理的理解。

另一个体验数学案例的活动是让学生参与数学建模比赛。

数学建模是一种通过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它既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又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数学建模比赛中,学生需要选择一个实际问题,然后通过研究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数学方法来解决问题。

比赛的过程要求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这将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

除了数独游戏和数学建模比赛,还有许多其他的体验数学案例的活动。

例如,可以邀请数学家或数学教育专家到学校进行讲座或工作坊,与学生分享数学的历史、发展和应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学生可以通过听讲座、参与讨论和进行实践活动来深入理解数学的概念和原理。

此外,还可以组织数学游戏、数学竞赛和数学科普展览等活动,让学生在娱乐中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创造性。

通过在活动中体验数学案例,学生将有机会将数学应用于实践中,提高数学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这种体验式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体验式学习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学习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8【摘要】随着我国小学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是当前教育的首要任务.而体验式学习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以学生学习能力为基础,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继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小学数学;应用随着当前教育改革,学生主体性已经成为当前教学课堂上最重要的出发点.如何在教学中有效体现出学生主体性,已经成为每个教师的首要任务.经过众多教育学者的研究,体验式教学孕育而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体验式教学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态度,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魅力,获得更高层次的学习体验以及学习成就感,在激发出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将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对当前小学素质教育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推动.一、体验式学习的概念体验式学习是指以学生为主,以事物发展规律为基础,通过构建教学情境等,让学生亲自去感知知识,并且在脑海里构建出知识轮廓,更好地认识到自身对知识认知所存在的缺陷,改正并建立起正确的学习观念,最终获得更高的数学学习能力.二、体验式学习的特点(一)亲历性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并引导学生亲自参与学习过程,根据学生自身体验来感受不同的数学知识.而且,每名学生在体验式学习中都是一个个体,在保证学生完成个人学习任务时,还要促进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从而获取数学知识.(二)情境性学生在体验式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知识情境创建,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体验,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想要将教学效果最大化,教师不仅要为学生创建知识情境,还要让学生在情景中进行创新,在与他人的合作中,实现体验式学习的深层发展.(三)情感性情感性的教学形式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流,也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情感教学的重要性.而体验式学习相对传统教学模式而言,更加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将情感教学发挥较大的作用,在增加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时,还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情感知识的魅力,并且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体验式学习中情感性教学对小学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四)实践性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一般都与生活紧密相连,所以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可以根据生活实际进行分析,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合理运用所学知识.学生作为体验式学习的主体,不仅要掌握知识的运用,还要学会根据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在实践中收获到更多知识的积累.三、体验式学习的应用(一)情境教学的应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年龄都比较小,很容易因外界因素影响到注意力和思维能力.小学数学又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而小学生活泼好动这一特征让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开小差,无法达到教学要求.所以,针对这两种情况,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将实际生活融入数学教学中去,创设出更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经验中获得数学知识,再进行下一步学习,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将会更好.(二)探究教学的应用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不断深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已经成为当前教学活动的核心部分,教师所设计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都要以学生为主体的准则来进行.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偏小,很难进行独立的思考,所以,为了更好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在数学教学时要多多实施一些探究教学,并将探究教学过程纳入体验式的学习方法.通常,探究教学的开展主要都是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提出问题让小组进行分析与探究,让学生在交流和思考中获得问题答案,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而探究学习应用到体验式学习则更加凸显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三)游戏教学的应用每名小学生都处在爱玩的阶段,对于新奇的事物都抱有很大的兴趣.而体验式学习的关键也是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主动去探索知识,分析问题,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所以,教师要懂得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设置出合理的游戏教学,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做到从游戏中体验知识,从游戏中学会知识,进而提升教学目的和教学效率.(四)实践教学的应用理论要想能够巩固,必须要进行实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想要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就必须加强学生学习的训练,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该采取新颖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设置实践教学,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学习中去,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理论,让学生更深入地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学习中的重点部分.总结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体验式学习方法,不仅遵从了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将数学教学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生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观察以及想象的能力.因此体验式学习方法的实施,能够实现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提升,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体验式学习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钟丽萍(江西省赣州市瑞金市宝钢希望小学342500). All Rights Reserved.。

体验式学习——精选推荐

体验式学习——精选推荐

体验式学习我⼥⼉在幼⼉园有⼏个好朋友,放学或周末有时⼤家约了⼀起玩。

孩⼦们玩时,我们这些孩⼦妈就聊天,我发现有时⼀些想法还是很不⼀样的。

⽐如说到上⼩学,⼀位妈妈说打算送孩⼦上寄宿学校培养独⽴性,我说坚决反对,她说那她再考虑考虑。

另⼀位妈妈说到晚上教孩⼦写字,孩⼦不学她很急,导致睡前哭⼏场。

对这些⼩孩我都很有感情。

她们和我⼥⼉⼀起玩、⼀起在我家吃蛋炒饭,在⼩区门⼝偶遇,她们会激动得像炸了锅⼀样,我曾给她们擦⿐涕、拉着她们软软的⼩⼿过马路……有时感觉,⼤概正是这些软软嫩嫩的⼩朋友在推动我,是她们促使我要把⾃⼰的想法写出来分享。

今天要写的话题是“体验式学习”,这是教育学⾥的⼀个理论,也叫“经验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

这个理论说来话长,它从教育家杜威提倡的“在做中学”、“⽣活即是教育”开始,历经各种理论流派发展,在⼋⼗年代得到系统整理和应⽤。

这些不必细说,因为作为中国⼈,我们对这些丝毫都不陌⽣。

我们从⼩就知道“实践出真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时要躬⾏”。

我们、包括现在的孩⼦们,⼤概为此都写过专题议论⽂,可惜的是我们往往写完就把它留在作⽂本中了——因为我们当时没有机会在实践中去感受“实践出真知”,这个结论是我们纸上谈兵抄出来的!现在,我们⾃⼰当了家长,轮到⾃⼰要教育别⼈了。

家长们想的⽐较多的就是“孩⼦怎样才能学习好、进步快呢?”——其实答案我们早就知道啊。

他们在做中这个理论对我们有什么⽤呢?⾸先,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学习的概念。

我们知道,⼉童时刻都在学习着⼉童时刻都在学习着,他们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在观察中学、在交往中学。

理解了这⼀点,幼⼉的家长就不必纠结孩⼦的学习问题。

⽐如,当别的孩⼦都学、在玩中学、在观察中学、在交往中学。

在那⾥玩积⽊,⽽你的孩⼦只是在⼀旁看,没参与,我们不必担⼼,他也同样是在学习呢,这只是由于他有不同的学习风格,跟优劣⽆关。

我们成⼈常常把学习理解成看书、记忆。

科研课题论文: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分析

科研课题论文: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分析

数学论文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分析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 28-0096-03小学生数学教学不仅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喜欢和排斥心理,更关系到小学生日后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实现数学教学的生活化,一方面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默然接受,机械记忆的不良学习方式,另一方面大大增加了数学在小学生心目中的分量,让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而改变学习态度,达到高效的学习效果。

而数学其实是许多活动游戏中夹杂的知识,只要用心观察,就能发现生活中许多有趣的数学原理,因此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数学生活化的重要性,然后通过课堂组织生活化的情景,或安排生活化的游戏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最后教师通过布置相应的生活化练习,锻炼学生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思考能力,从而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一、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的重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充分把握好学生的兴趣,数学教学也将不再是繁琐难教的学科。

而小学学生的生活范围比较局限,如果教师深入地了解到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并结合课本知识将这些教授给学生,那么对学生来说接受原本深奥难懂,或枯燥乏味的课本知识会显得轻松自然,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实践培养主动性。

数学知识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教师在通过引导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化的数学学习的乐趣后还要趁热打铁,将课前准备的生活情境再现课堂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养成数学学习生活化的好习惯。

学生对于老师事先准备好的教学资源也许充满好奇,能够主动接受,但对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也许还没有具备自我发现的能力,所以教师需要合理安学生排课后的实践练习,让学生在真正的生活中感知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

数学思维是生活化教学的升华。

在教师精心安排和引导下,学生渐渐可以自己发现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解决,经过长期运用自己的数学知识思考数学问题,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久而久之会培养成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性思维,同时对数学知识也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数学教育中的体验式教学实践
一、前言
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一般都是以传统的方式进行。

所谓的体验式教学,需要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参与。

它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要非常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而且,要求老师在给学生上课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必须要老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做好非常好的准备工作,比如准备一些可以提高课堂活跃气氛的游戏,和一些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策略。

至于体验式教学,最好的前提就是学生必须需要参与到教学中去。

通过这些手段,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可以很大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这样可以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沟通,调动学生的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与合作能力,还能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力,这是种很好的教育方式。

二、高中数学教学的普遍的学习现状
1.学生参与度不够,把自己置身在课堂之外
在现代社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高中数学教育中体现的特别明显,学生在上课期间,大多数都是被应试教育所导致的,都是为了考试而学,而不是自主的学习。

所以,会感觉到学习是有很大的压力,会有种被压迫的感觉。

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对学习数学没有很大的兴趣,在课堂上,他们不会全身心的投入,甚至有些学生还会倾向于直接放弃,出现
了对数学学习厌倦的情绪在课堂上。

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学习态度,所以,这种学习状态要不断的改变是需要老师和学生配合,不断提高学习的情趣,这是很重要的方式。

2.学生数学基础薄弱,跟不上老师的节奏
数学是一个不断地学习的过程,它的基础是一个不断地累积的过程。

因为数学是一个从一开始学习,它就是个打基础的过程,所以要求你不断的让自己的基础变得扎实。

数学需要你在题海中总结解题的思路,把这些解题思路应用到具体的实例中。

而数学是一个要求你有很好的逻辑思维的学科,只要你不断的总结和练习,不断地领悟,让自己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而有一些老师没有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老师应该明确的知道哪些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的,哪些学生的基础比较扎实。

所以,要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要设计不同阶段的题目。

这样才能让学生不会轻易放弃学习数学,也会数学提起浓厚的兴趣,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学好数学。

3.教师在数学教育中忽略了数学的形成过程
数学的学习是一个从最基础开始的,从自己的实践操作到总结结论,再从结论到实际的应用。

比如,我们在学习某条定理的时候,比较多的时候是老师会画一些线性图,从这些线性图中来总结经验,总结我们要学习的最终知识点。

这就是数学的形成过程,老师必须要重视这个过程。

所以,有些老师会直接忽略掉这个过程,这样就直接忽略了这个非常重要
的数学的形成过程。

所以这样灌输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学生会很难接受,很难理解它的来源和这个结论的真正的原因。

三、该怎么样实施数学教育中的体验式教学的实践
1.应该加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所谓的体验式教学就是要求学生极大程度的参与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来,让他们自己来体会这个过程是怎么样来进行的,所以,适当的加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这样可以让老师更加的理解和知道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不足和优势,是不是应该给予他们一些学习的自信,这样一来,会很好的为我们的体验式教学做好充足的准备,这样在实施的过程中,可以极大的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也可以让他们的不足适当的得到改变。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值得我们去实施。

数学的交流实际是几个人的思想的交流,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

2.适当的让学生在不影响正常学习的情况下进行社会实践对于数学而言,在实践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如果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适当的社会实践,这不仅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知道自己学习的数学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能让学生对于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可以应用到实践中而感到骄傲,会更好的提高自己在学习数学方面以及其他科目的兴趣和激情。

在另一方面,这也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
健康,所以,加强学生在这社会实践方面的锻炼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对课堂的知识进行很好的预习,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在实践中不断总结
和反思,这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所以,体验式教学会让学生变得更加自主和积极。

四、结语
要想学好数学,就必须让学生对数学充满好奇心,这样,他才会对数学有更浓厚的兴趣,所以,老师在给学生上课时就必须想办法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

所以,这种体验式教学,是对学生的一种很好的锻炼,不仅仅是在身体方面,还可以在素质提升方面,这是不断的让自己变得成熟,也可以让自己在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效率方面不断的充实自己、提升自己。

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是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方法,学生在课前通过自主学习,在上课时会更加专注的听讲,来验证自己在预习过程中的想法,如果是对的,他会很高兴,而且会更加有自信心,对于自己今后在数学方面的会更加的有自信。

邱春来。

“不经意”的“探索题”,“意外”的收获--“体验式”教学初获[J]. 福建中学数学。

2019(01):40-61. 《江苏教育》2019年A版要目[J]. 江苏教育。

2019(23):5-17.
方晓华。

养成解题后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J]. 中学教研。

2019(06):5-18.
连文刚。

高中生数学学习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 中学教研。

2019(06):79-1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