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社课:传统模式从形成到终结

合集下载

教学模式:产出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教学模式:产出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产出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设计摘要: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课堂,传统课程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改进了课堂教学,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但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科为导向,局限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累积。

基于产出导向的教学模式清晰地聚焦学生的预期学习成果,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和持续反思改进的教育理念,教师在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单元、教学策略、教学评价、教学改进方面应紧紧围绕预期学习成果达成,构建课程教学设计的闭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关键词:产出导向;学生中心;反向设计;课程;教学模式一、传统课程教学模式综述(一)问题式教学模式问题式教学法(theProblem-BasedLearning,PBL)产生于Weed(1968)提出的以问题为基础的临床病案记录(ProblemOrientedSystem,POS),Bouchard(1977)将POS引用到医学基础课教学中。

问题式教学法是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其教学过程是根据课程目标,按逻辑思维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深入和提高。

问题式教学法的关键在于“问题”,在进行教学前首先要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设计问题,问题应尽量具体,能引起思维活动,且与课程目标实现密切相关。

高京生(1985)认为:“问题式教学法采用问题的形式,引导学习者主动思维,通过问题的解答,巩固所学过的知识,掌握思维方法,增加感性知识”[1]。

问题式教学法在我国的提法很多,也称为问题启发、导向、引导、向导、牵引、导学、导入等,虽然名称、存在形式有所不同,但本质及要素是相同的,应用范围较广。

(二)项目式教学模式项目式教学法(theProject-BasedTeaching,PBT)是由美国儿童教育家凯兹博士提出的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项目式教学法是以项目为载体来设计教学单元,教学过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

本科院校“幼儿园管理”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探索①

本科院校“幼儿园管理”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探索①

[摘要]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深度融合是数字时代教师教育深化发展的显著特征和必然趋势。

“幼儿园管理”课程可通过采用“二维三阶”混合式教学组织模式、制订驱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单、着重运用案例教学法、鼓励学生参与课程评价等行动破解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混合式教学质量,还需结合提升教师数字素养、端正学生学习态度、融洽师生关系等措施进行改进。

[关键词]本科院校;“幼儿园管理”;混合式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4)09-0045-04本科院校“幼儿园管理”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探索①陆宝君1,陈妙霞1*,刘幼玲2,吴细如3(1.韩山师范学院,广东潮州521041;2.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师范分院,广东潮州521000;3.潮州市兰英第二幼儿园,广东潮州521000)高校课堂中的教师逐渐感受到“互联网+”教育已从技术变革、行为变革到思维变革多个层次上深刻地改变高校教育教学活动,深刻意识到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亟待改变。

向何处变?如何变?《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1]明确提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学习革命,积极推广小班化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大力推进智慧教室建设,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能解决传统教学的困境[2]。

因此,课程组成员积极响应时代的召唤,主动探索“幼儿园管理”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之变,以推进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

一、“幼儿园管理”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一)教学课时有限,难以支持课程教学任务“幼儿园管理”课程旨在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掌握现代幼教行政管理和幼儿园管理的基本理论等知识,了解我国幼教管理的政策和法规,以培养能经常关注幼教管理实践、正确分析和解决幼儿园管理遇到的实际问题、发展管理研究意识与同伴合作学习等能力,能树立科学管理观,并立志成为新时代“四有”学前教育管理工作者。

教育社会学课程核说明

教育社会学课程核说明

教育社会学课程考核说明《教育社会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教学中的一门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初步了解教育社会学中所阐述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等有关知识,理解教育社会学中对学校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能运用教育社会学中所揭示的原理初步分析和解决教育活动中的实际问题。

为使本课程的要求在考核命题中得到贯彻落实,现对有关问题作如下说明:一、考核对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生。

二、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满分为100分,60分为合格。

形成性考核指学生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根据本课程的教学大纲自主地学习文字教材,参加课程的辅导、网上讨论、答疑,完成统一规定的书面记分作业,由辅导教师按完成的质量评分,积分累计按30%记入期末总成绩。

终结性考试为闭卷,卷面成绩为100分,占考核成绩的70%,终结性考试的具体要求按照本说明中的考核依据与考核要求执行。

三、考核依据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以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文字教材《学校教育社会学》(纪河主编,河海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年8月第1版)为依据,理论知识不超出教学大纲和文字教材的范围。

四、考核要求要求学生在掌握教育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运用这些理论和知识去指导和开展教育实践,达到复习和提高的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

其中要求掌握部分的内容是考核的重点和难点,占考核内容的70%左右;了解和理解部分要求了解有关的基本知识,占考核内容的30%左右。

附;各章节具体考核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了解)一、教育社会学学科发展经历三个阶段:1、 19世纪末—20世纪初——学科建设的初创阶段2、 20世纪初—40年代——学科形成阶段3、 20世纪40年代后——学科成熟阶段二、影响学科发展的主要因素教育社会学的发展主要受制于三个因素:1、社会变革2、哲学发展3、学术传统第二节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一、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1、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了解)(1)教育与社会结构。

《中国文化史》课程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主线学习辅导

《中国文化史》课程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主线学习辅导

《中国文化史》课程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主线学习辅导一、学习要求:第二章主要简要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生成、发展的经过。

先秦时期到近代,教材选取了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百家争鸣、汉代黄老学说与经学、佛教与道教、宋代理学等知识要点进行分析。

重点掌握:人文主义基调的形成、百家争鸣、汉初儒法之争、儒释道三教合流、理学的代表、西方文化在近代的传入。

二、知识点归纳:(一)中国文化的起源中国文化是以区域文化汇聚融合模式形成的。

古人类学家的研究表明,中国是人类最早活动的地区之一。

人类的历史距今已有四五百万年,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人类早期各阶段的遗骸化石,在中国大地上均有发现;人类起源序列各主要环节,在中国古人类学的发现中没有缺环。

中国已经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有7000余处。

有学者用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学说,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划分为几个特色不同的文化区:1、黄河中下游文化区:一是黄河中游以中原为中心,代表文化有磁山文化、裴里岗文化、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等。

二是以黄河下游的泰山为中心,代表文化有青莲岗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

2、长江中下游两个文化区:长江中游文化区,指以江汉平原为中心,代表文化有屈家岭文化等。

长江下游文化区指以太湖平原为中心,代表文化有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等。

3、燕辽和黄河上游文化区:指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等地带的北方文化区。

4、华南文化区: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包括两广、闽台、江西在内的东南沿海地区文化。

5、北方游牧和渔猎文化区:指东北北部、蒙古高原、阿拉善高原和塔里木盆地东缘等地以细石器为代表的考古遗存。

上述考古文化的区域划分反映了中国文化起源的基本模式,中国文化就是在这种多元区域性文化不平衡发展的基础上,汇聚、冲突、融合而成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段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1)孕育阶段:大体说来,新石器时代,我国南北各地就已存在各种古文化。

这些古文化都属于中国早期的农垦文化。

传统公共行政模式

传统公共行政模式

一、引言
• 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理论基础来源:
① ② ③ 美国的伍德罗· 威尔逊和弗雷德里克· 泰勒的理论; 德国的马克思· 韦伯的理论; 英国1854年《诺斯科特—特里维廉报告》(Northcote-Trevelyan Report)。
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是公共部门目前为止持 续时间最长且最为成功的理论,但它正在被新的 典范所取代,它的理论已经不能适应这个变革时 代的需要。
四、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韦伯官僚制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
• 当时在德国的教会、国家机构、军队、政府、经济企业和 其他各种团体中,大规模的组织都在飞速增长,而传统型 的组织结构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组织发展的需要。 • 为此,这些大型组织迫切要求一种严密、稳定、有效、精 确的管理组织,以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的行政管理不断趋向 “理性”和“高效”。
四、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一) (二) (三) (四)
韦伯官僚制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
四、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韦伯官僚制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
• 19世纪,德国的工业化进程是十分迅速的,但是在很大程 度却受到强大的封建容克政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束缚。德国正处在以旧的、 家族为基础的企业制度向资本主义企业制度迅速兴起的十 字路口上。 • 韦伯所处的时代,德国的经济结构及政治与社会价值体系 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分裂”,“经济结构越来越受到工业制 度和资产阶级的统治,而文化价值体系和政治结构仍然受传 统的半封建社会价值观和官僚保守主义的支配”。
四、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著 作
《论中世纪商业团体的历史》1889 《罗马农业史及其对国家法和私法的意义》1891 《古代文明衰退之社会原因》1896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904-1905 《新教宗派和资本主义精神》1906 《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1915 《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的社会学》1916-1917 《古犹太教》1917-1918 《经济通史》1919-1920 《城市论》1921 《政治论文集》(1921) 《经济与社会》(2卷,1921~1922) 《科学论文集》(1922) 《社会学和社会政策论文集》(1924)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版电子版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版电子版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版电子版作为一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要真正做到创新课堂的教学模式,提高育人质量;重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增强课堂吸引力。

韩教授讲到,学生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因此我们的课堂必须围绕核心素养展开,突出素养导向,基于核心素养设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开展教学实施。

同时,进一步扎扎实实提高个人的专业蜕变,著重教育教学研究,高度关注教育生态出现革命性的变化,全力积极探索核心素养落地的实行路径,创设适宜小学生心智特点、年龄特点和犯罪行为特点的育人模式和课程体系,给学生营造生命民主自由蜕变的空间。

本次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基于五个方面核心素养选择和建构主题,将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范围作为暗线,在明线上突出了道德与法治的基本内容。

除了国情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中华杰出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生命安全与身心健康教育、入学教育六大课程主题,更是加强了中华传统美德、革命传统和法治教育,有机带入国家安全、劳动教育以及信息素养、金融素养教育等有关主题,使教师在下一步教育教学中活动中存有了方向助推。

我认真聆听了韩震教授的报告,让我对义教新课标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思政课教师心中要有大局观,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育人功能,贯彻五大核心发展理念,不断改变育人方式,进行跨学科和大单元设计尝试;改变评价方式,优化终结性评价,探索增值新评价,突破纸笔考试评价,发挥评价对教育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同时,做为思政课老师,我们必须不断自学,提高教育素养和专业素养,搞学生蜕变路上的领路人,争当立德树人的大先生。

在已往的教学中,还有部分教师将学?的?脑作为?个简单的容器,把课堂作为灌输和填鸭的场所,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灌"和"填"的流程,久?久之,课堂就成为了?潭死?。

《崭新课程标准》则特别强调: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科学知识,?越来越多地鞭策思索;教师必须分散更多地时间和精?专门从事那些存有效果和存有创造性的活动。

第三讲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

第三讲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
政治体制:合并“工业党”组织和“农业党” 组织;以宪法形式确立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废 除按比例更换干部制度,等等。
(二)东欧国家的改革
1、南斯拉夫 铁托 “自治社会主义模式”
(1)政治改革: A.改变党的领导方式:直接领导——思想政治领 导;领导作用——引导作用。 B.自治联邦制:自治原则;协商一致原则;权利 平等原则。 C.废除干部终身制。 D.联邦议会实行代表团制。
普列奥布拉任斯基:《新经济学》:“社 会主义原始积累”论。
布哈林:“落后型社会主义”;“发财 吧!” 斯大林:《论列宁主义的几个基本问题》 “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 能否在一个国家获得最终胜利”。
2、第二次争论 争论的双方: 斯大林——布哈林
争论的主要问题: 苏联通过什么道路,用什么方式建成 社会主义? “粮食收购危机”
二、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 的理论
早期:《无政府主义还是社会主义》。 中期:《论列宁主义基础》;《列宁主 义的几个问题》;《关于苏联宪法草 案》。 晚年:《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一)关于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思想 1、一国能够建成社会主义; 2、建成社会主义就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 开始。
(二)关于高速度优先发展重工业的 思想 1、要求农民为工业化提供资金; 2、高速度进行工业化; 3、优先发展重工业。
(1)政治改革: A.改革党的领导。要依靠人民的自愿 支持。 B.实现社会政治生活民主化、多元化, 反对国家权力垄断化、集中化。 C.建立联邦制。
(2)经济改革:实行有计划的市场经济。 (3)对外政策:执行独立的对外政策。
3、匈牙利 拉科西 —— “波匈事件” 卡达尔 把中央对国民经济有计划的控制与发挥 市场机制自发调节作用有机结合起来的 新经济体制。 基本上取消指令性计划,实行指导性计 划制度;国家与企业之间明确划分决策 权;国民经济管理以经济手段为主。

第一章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

第一章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如何看待“空想社会主义里面有科学,
科学社会主义里面有空想”这一说法?
空想社会主义: 历史功绩;局限性。 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说,绝对不要把他们的理论视为“极终真理”、“最
终规律”,当作某种“圣经”。恩格斯多次强调:“马克思的整个世 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 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 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判断,带有某种“空想” 成分。 马、恩时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对于今天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而言, 显然是极其“不成熟的”。 对未来社会的预想,包含着许多有价值 的、“天才的”思想;另一方面,他们的设想中又包含着空想成分。 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 相适应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大跃进、人 民公社化运动。
2.政治上——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农村 (1)以阶级斗争为核心 城市 肃反扩大化 (2)政党合一,党政职能不分
实行干部委任制和终身制 (3)权力高度集中 个人集权加强 3.意识形态上——以阶级斗争尖锐化理论为基础的文化专制主义
(1) 把马克思主义简单化、教条化
(2) 个人崇拜之风盛行 (3) 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a.政治上,揭露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是新的压迫制度。 b.经济上,揭露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种种弊端。 c.思想文化上,对资本主义的思想道德进行了严厉的抨击。
(3)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的结论和天才的预测。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 ( 1)没有科学地阐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 2)没有找到埋葬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3)没有找到埋葬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力量。

新课改要求教师做好五转变

新课改要求教师做好五转变

新课改要求教师做好五转变新课程倡导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的教学,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数学教育目的就是让每个人能掌握有用的数学,从数学教育中尽可能多的得到益处。

数学教师作为新课改的具体实施者,应尽快领悟到新课改的精髓,在观念和行为上尽快转变,从研究教数学的方式转变为从学生角度研究学数学的方式。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特点具有开放性、创造性、不确定性。

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解放自己的思想,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方法,由数学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向课程决策者转变,创造性地开发数学教学资源,大胆地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彻底改变教学方法,多给学生发挥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探索数学规律、自己去推论数学结论,要善于创设数学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结论的探究过程,让学生成为“跳起了摘桃子的人”,而不是“盛桃子的筐”,给他们讲得应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尽量多些,学生自己能够自主解决的,教师决不和盘托出。

二、师生角色的转变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为学而教,以学定教,互教互学,教学相长的过程。

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通过教学模式的优化,改变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信息传递方式,促成师生间、学生间的多向互动和教学关系的形成。

( 1)教师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者、解惑者,更是知识的促进者、引导者;学生不是知识的接受者、复制者,也是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

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导”,就是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善于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点燃其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体会科学家走的路,充分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2)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对象性的主客体关系,而是一种主体间性的意义关系。

2024年生物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3篇)

2024年生物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3篇)

2024年生物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生物新课改,给我许多思考,深刻地体会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

怎样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改?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怎样才能引导学生的情感处于积极的、自由的、宽松的心理状态,能自主的参与课堂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跃?我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自己不断去积累,不断去学习探究。

下面谈谈自己在本次新课程培训中的一点体会。

一、新课改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新课改的定位更加着眼大众,为的是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

明确提出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所以,新课改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1、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与愿望3、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具有社会责任感4、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5、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6、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面向世界的视野和与其他国家、民族交往的能力。

二、教师在新课改中的作用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主体。

新课程最终要落实到教学中来,没有教学,新课程终究只是一个静态的方案,而不会是现实的课程。

而教师恰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任何其他人,如专家、各级教育行政人员,等等,不管对新课程有多么热心、有多么关注,都不能代替教师的实践。

教师一是要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任,用自己的创造性实践去实现新课程;一是要对自己的以往的和当下的实践满怀信心,要认真分析以往教学的优长与不足的基础上,借着新课程的契机,发扬光大以往的优长,改造乃至克服以往的不足。

《茶文化》课程标准

《茶文化》课程标准

茶文化》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名称:茶文化(TeaCulture)•课程代码:0200112•课程学时:56,其中理论教学学时36,实践教学学时20•课程学分:4•适用专业: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二、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必修课,是专业核心课程、职业基础课程;是根据《高等职业院校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标准》和浙江旅游职业学院《2021级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

本课程以中学(高中或职高)阶段的历史、语文等课程学习为基础,平行课程包括《茶艺茶道》、《茶学概论》等课程,后续课程包括《茶会活动策划》、《茶事艺文》《茶席设计》等职业技术课和岗位选修课程。

该课程以茶文化基础知识核心,结合时代发展趋势,重点培养学生对茶文化的理解、领悟和表现能力;同时使学生具备就业和创业所需的茶文化基础专业知识及实践技能的同时,具备良好的诚信品质、责任意识等职业素养,同时使学生达到国家中级茶艺师资格证书的要求。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依据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茶文化服务、茶艺茶道展示等职业岗位需求和创业需求为导向,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以国家中级茶艺师资格标准为指导,根据时代发展不断调整优化,组建课程模块,实施“课堂+实地认知+项目”的教学模式,整合教学资源、序化教学内容。

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充分考虑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旅游新业态与“旅游+”新形态下,文旅融合发展对理论知识学习的要求,坚持立德树人,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学始终,同时融合了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有效依托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及智慧职教的职教云、X学院和慕课学院、学习强国等平台,有序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自主开放式教学,使之成为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品牌核心课程。

“双螺旋”模式的课程教学设计

“双螺旋”模式的课程教学设计

“双螺旋”模式的课程教学设计“双螺旋”模式课程设计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要求,以课程知识体系和课程思政内容双主线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培养职业能力。

标签:双螺旋;设计;主题宴会《主题宴会设计》“双螺旋”模式课程设计立足于实际能力的培养,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宴会主题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按照学习情境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改革的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三全育人”要求,结合疫情发展现状,以主题宴会设计为主要任务,形成思政元素围绕宴会主题上升和专业知识围绕任务驱动上升的“双螺旋”模式,在轮转完成主题宴会设计任务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立潮头,共克时艰的中国精神,在合作学习与小组竞赛中培育学生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设计思路根据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课程教学内容分为走进宴会、主题宴会场境设计、主题宴会台面设计、主题宴会菜单设计、主题宴会服务设计和国宴鉴赏6个模块。

结合今年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政策,实现“三全育人”,把原来主题宴会场境设计、主题宴会台面设计、主题宴会菜单设计和主题宴会服务设计4个知识模块按照感悟“中国文化”和学习“中国精神”分为两大任务,围绕宴会主题分别有“良渚印记”、“中华技艺”和“勇立潮头”、“齐心抗疫”4个宴会主题子任务。

二、教学策略(一)角色扮演,提前职业认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直贯穿角色扮演教学法,让学生在不同教学环节扮演酒店的不同岗位角色或顾客角色,通过不同岗位的体验熟悉酒店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使学生在模拟的酒店真实工作环境下掌握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提高实践技能能力,学习与客人沟通的技巧。

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和动手的兴趣,让所有学生参与进来。

课程标准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课程标准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一)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

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为此,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四)充实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五)拓展教学空间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

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习题卷8)

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习题卷8)

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习题卷8)说明:答案和解析在试卷最后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83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A)夸美纽斯B)卢梭C)杜威D)拉特克2.[单选题]副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 )A)克伯屈B)杰克逊C)巴罗D)杜威3.[单选题]课程内容即教材或学科知识,这是一种比较早、影响深远的观点,也是比较传统的观点。

这一观点认为,课程内容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三种形式,其中( )是最主要的载体。

A)课程计划B)课程标准C)教材D)课程标准和教材4.[单选题]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这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课程,可称为( )5-253A)直线式课程B)螺旋式课程C)显性课程D)隐性课程5.[单选题]为了使课程与教学适合于学习者需要和背景而在一门课程或一个学习单元开始之前对学生者所具有的认知、情感和技能方面的条件所进行的评估是( )。

A)终结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相对性评价6.[单选题]“课程设计和评价应该考虑三种类型的目标,分别是行为目标、解决问题的目标和表现性目标。

”是下列哪一位专家所提出()。

A)舒伯特B)艾斯纳7.[单选题]强调教育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满足学生认知上的需要,而且要注意和满足学生情感上的需要的学者是( )。

A)杜威B)赫尔巴特C)布鲁纳D)罗杰斯8.[单选题]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 )A)《课程》B)《课程编制》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D)《怎样编制课程》9.[单选题]提出“任何学科都能够用在智育上是诚实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的是( )2-95A)赞科夫B)皮亚杰C)瓦根舍因D)布鲁纳10.[单选题]把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理解的、运作的、经验的五个不同层次的是( )A)古德莱德B)查特斯C)斯金纳D)杜威11.[单选题]“形成性评价”、“目标游离评价”等评价新理念是在下面哪个阶段产生()A)第一代评价时期B)第二代评价时期C)第三代评价时期D)第四代评价时期12.[单选题]以测验或测量的方式测定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状况或某项特质,此类评价属于( )A)第一代评价B)第二代评价.C)第三代评价D)第四代评价13.[单选题]把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发展历史划分为古典考试型时期、心理测量占统治地位时期、后现代时期的人是( )A)施瓦布B)斯腾豪斯C)泰勒D)利维14.[单选题]按年龄编班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的发展变化,进行分组教学,这种分组属于?A)综合分组B)外部分组C)内部分组D)交叉分组C)拓展D)方法16.[单选题]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内容点教学目标”模型的组成部分( )。

一体化培训课件1一体化教学概论

一体化培训课件1一体化教学概论

(一)一体化教学改革历程(以人社系统为例)
1、一体化教学的雏形(以浙江省技工院校为例) (1)小组化理实一体教学(以浙江交通技师学院为例、1997~2003年)
起因:国重评审及复评、重视学生技能培养、尝试小组化理实一体教学 因子:以学生实践为中心、理实一体教学
小组团队合作学习、过程性评价
(一)一体化教学改革历程(以人社系统为例)
一体化教学概论
一体化教学模式
中国技工院校教学改革里程碑式创新体系
2022/1/29
一体化教学概论
一、一体化课程的概念、特征、开发原则及教学模式 二、一体化课程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推进策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 三、一体化课程规范解读
一、一体化课程的概念、特征、开发原则及教学模式
(一)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历程 (二)一体化课程的概念 (三)一体化课程的特征 (四)一体化课程开发原则 (五)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
(8)教学评价
一体化教学:过程化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评价主体多元 化:教师评价、学生自我及相互评价、企业评价 评价形式多样 化:口头评价、书面评价 真 实 性 评 价:通过完成真实任务来考察学生知识和能力的 掌握程度,以及解决问题、交流合作等多种 复杂能力的发展情况
传 统 教 学:单一学科的书面考试形式,以分数为主要衡量标准的考核
一体化课程教学资源包(教学文件)开发指导手册
概 念:一体化课程教学资源包,是指为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 依据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和一体化课程规范而设计 的教学文件
内 容:由具体一门一体化课程所属的各学习任务描述、教学活 动策划表、工作页等主要教学文件组成
目 的:确立一体化课程教学资源包开发流程,指导从事一体化 课程教学的教师科学规范开发一体化课程教学资源包, 为教师一体化课程教学奠定基础

安徽师范大学成人继续教育《课程与教学论》课后习题答案(五)

安徽师范大学成人继续教育《课程与教学论》课后习题答案(五)

《课程与教学论》第五次课后习题答案一、单选题1(2分)、“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时所采用的评价”是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暗箱式评价2(2分)、在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中,学生实际体验到的课程属于A、正式的课程B、理解的课程C、经验的课程D、运作的课程3(2分)、重视已有知识在学习中的作用,提出先行组织者策略的是A、布鲁纳B、加涅C、奥苏伯尔D、斯金纳4(2分)、在课程发展史上,课程组织的基本标准与原则最早见之于A、博比特的《怎样编制课程》B、查特斯的《课程编制》C、拉格的《课程编制:过去与现在》D、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5(2分)、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A、杜威B、洛克C、凯洛夫D、赫尔巴特6(2分)、“隐性课程是学校暗默地、高效地灌输给学生的‘被合法化了的’文化、价值和规范,它是发挥着‘霸权’功能的日常意义体系”。

这一观点属于A、经验自然主义的隐性课程观B、结构功能主义的隐性课程观C、再生产性的隐性课程观D、抵制性的隐性课程观7(2分)、在理论上,迄今为止所有评价模式中最全面、最有效并代表着课程与教学评价发展方向的是A、差别模式B、目标达成模式C、回应模式D、外貌模式8(2分)、下列属于“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早期代表的是A、多尔B、麦克尼尔C、博比特D、阿普尔9(2分)、科学---技术---社会课程(STS课程)属于A、学科本位综合课程B、分科课程C、儿童本位综合课程D、社会本位综合课程10(2分)、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施瓦布认为课程由四个要素组成,这四个要素是A、教师、学生、教材、教具B、教师、学生、学科、教材C、教师、学生、教材、环境D、教师、学生、教材、考试11(2分)、下列不属于赞科夫新体系的教学论原则的是A、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B、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D、逐渐分化原则12(2分)、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A、克伯屈B、杜威C、范迪尼D、夏皮罗13(2分)、把课程视为“学校材料”,课程研究即探究“价值中立的”课程开发的理性化的程序,这种研究取向也被称为A、多元主义B、大众主义C、民主化D、程序主义14(2分)、“建构主义的立场,如果认真对待的话,即是与知识、真理和客观性等传统概念直接相冲突的,它们要求从根本上去重建个人关于实在的观念。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1一、学情分析通过了解接触,感觉五年级的整体素质较高,绝大部分学生遵纪守规,学习认真、自觉,作业能按时完成,且书写工整,劳动观念较强,讲究卫生,拾物不昧,助人为乐。

同学之间能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爱相处。

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已经比较深入地接触了一个又一个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加深了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了较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了一定的是非观。

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但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当中还有许多不良的成分(嫉妒、上课不发言、不爱动脑等)需要教师做进一步的引导,使他们沿着健康的道路一步一步前进。

二、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教材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1、综合性。

生活本身是综合的,道德存在于学生的全部生活之中。

儿童的发展是整体性的,学生的学习也是整体性的。

2、开放性。

教材不再是知识罗列的清单,知识教学的资源之一。

3、情感性。

重视实际生活中现实性的、情景性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

4、形式活泼。

增强了可读性、趣味性,力求活泼、富有童趣。

三、教学目标要求1、懂得基本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培养学生学会欣赏、互相尊重、理解宽容、心胸宽广、分享快乐的个性品质。

2、理解公平、公正、民主、平等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

培养现代民主意识。

3、重视农村儿童的体验、感受、向往和追求,帮助他们认识、处理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了解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差异较大,不但生活方式存在差异,有的地区间还存在着文化差异。

要从认识区域的差异,尊重不同地区不同的生活方式出发,帮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和了解中祖国,增进对祖国的亲近感,增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5、了解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终结
第五,必须正确地评价历史和历史人物,分清功过是 非,正确地总结经验教训。 第六,社会主义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 坚持循序渐进和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的 原则。 第七,必须正确处理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既 要继承和借鉴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又要抵制 和反对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盲目排外和全盘吸收都是不 利于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 第八,必须正确处理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既要坚持 民主团结,民族平等,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又要反 对利用民族和宗教问题,分裂国家,反对社会主义。
一、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形成
(2)产生弊端的原因: 客观上讲,一是当时国际国内环境的影 响,二是缺乏经验; 主观上讲,一是思维方式上教条主义地 对待马恩的社会主义理论;二是政治制度上 缺乏监督制约;三是斯大林的专断个性;四 是对封建主义的影响估计不足,对资本主义 缺乏全面分析;五是对建成社会主义的长期 性缺乏认识,急于过渡。
一、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形成
5、对苏联模式的评价 (1)作用:
历史功绩
第一,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方向;
第二,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 初步显现;
一、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形成
第三,为赢得苏联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 出了巨大贡献; 第四,为其它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 榜样和支持; 第五,为资本主义的改良提供了借鉴和 启发; 第六,大大增强了苏联的国际地位(两 个超级大国之一),有利于制衡美国的霸主 地位。
三、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终结
评价: 东欧各国发生的剧变,已不是一般的体制改革 ,而是发展方向的改变,也不是一般的政权更迭, 而是由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 其一,共产党的地位和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其二,政权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其三,明确提出经济私有化,公有制不复存在 。 其四,在外交方面奉行亲西方一边倒的政策, 不断加强与欧美西方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 上的联系。
一、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形成
严重弊端: 第一,经济上的高度集权和僵化的计划体制, 严重束缚了企业和劳动者的活力,阻碍了生产力的 发展,影响了人民生活的改善; 第二,政治上的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严重破 坏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造成了许多冤假错案; 第三,思想文化上的高压政策严重影响了文艺 创作和理论研究工作的正常开展;理论上的教条主 义,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使社 会主义优越性不能充分发挥出来。
三、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终结
苏东解体的原因 ①外部因素: 首先是西方长期推行的对社会备 竞赛(美国抛出的的星球大战阴谋,导致苏 联军费激增,每年的军费达国家预算的1/4) 。
三、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终结
②内部因素: 主观因素:即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的 改革路线和策略(激进的而不是渐进的,重政治体 制改革轻经济体制改革)。 客观因素:即苏联自20年代末形成的社会主义 传统模式的弊端和政策上的失误长期得不到纠正而 积累起来的矛盾和问题,导致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无 论是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未充分体现出来,从而 失去了人民的支持 。 戈尔巴乔夫的错误改革是苏联剧变的直接原因 ,而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则是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
一、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形成
2、苏联模式的形成(1928—1953) 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产生和形成是在斯大林 领导期间。在列宁逝世后的最初几年里,尽管党内 对列宁晚年提出的一些新政策,尤其是新经济政策 存在较大的分歧,但斯大林基本上坚持了列宁的新 政策。 但随着苏联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科学社会 主义的发展,尤其是党内斗争中斯大林个人权力的 巩固,斯大林逐步抛弃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列宁 晚年的思想。从20年代末到50年代初斯大林逝世, 就基本上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社会主义政治、经 济、文化运行机制,即“斯大林模式”。
三、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终结
1、苏东剧变 (1)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 经过:
1989-1990年,在西方和平演变和苏联 错误改革的双重影响与冲击下,仅仅两年左 右时间,东欧各国就普遍丧失了社会主义政 权。这些国家的演变大致经历了这样的三部 曲:
三、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终结
一是执政的共产党面临着经济上、政治 上的严重困难,可一时又找不到解决困难的 出路,这时党内外出现了反对派(波兰的团 结工会); 二是执政党在国内外各种压力和影响下 ,承认反对派的合法存在; 三是执政党不断向反对派让步,并最终 同意进行竞选,致使反对派夺取政权。
第三讲 社会主义传统模式从形成到终结
本讲学习要点: 一、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形成
二、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改革
三、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终结 课堂讨论:苏东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及苏东解体的历 史必然性与偶然性
一、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形成
1、模式、传统模式、社会主义传统模式 所谓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 照着做的标准样式(《现代汉词典》)。 所谓传统模式是指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某种标准 样式。 所谓社会主义传统模式主要是指苏联共产党领 导人斯大林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模式,又称苏联模 式或斯大林模式。 模式与制度的关系:相当于政体与国体的关 系
三、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终结
3、苏东解体的教训 第一,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发 ,正确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地对待别国的经验和 模式,任何照搬照抄只能给革命和建设带来惨重的损失。 第二,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高度重视发展经济,发展生 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三,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这是社会 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没有法制就没有民主,没有民主 就没有社会主义。 第四,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建立 行之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防止个人专断、官僚主义和腐 败作风的产生与蔓延,是执政党建设中至关重要的因素。
二、苏联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改革
1、改革的必然性 第一,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完善需要一 个不断调整、改革的过程;
第二,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模式;
第三,不同的国情,需要不同的模式;
第四,斯大林模式本身存在的弊端和实 践效果说明,不改革,社会主义就没有发展 前途。
二、苏联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改革
2、改革的历史过程 (1)改革的起步阶段(50年代初至60年 代中) (2)改革的缓慢发展阶段(60年代中至 80年代中) (3)苏东改革导致剧变阶段(80年代中 至90年代初) (4)中国越南等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1979至现在)
课堂讨论
苏东解体的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
课堂讨论
2.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任何重大历史现 象的发生和发展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苏东 剧变也不例外。 具体来说,所谓必然性:
一是任何社会形态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 出现这样那样的曲折和反复是难以避免的;
二是苏东社会主义传统模式长期积累起来的 弊端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其解体就是必然的。
一、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形成
(3)国际影响: 苏联模式不仅影响了苏联国内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影 响了几乎所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最终导致所有社 会主义国家在实践中都走了一段很大的弯路,其失误的性 质和形式几乎都是相同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从而给人 们造成了一种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的错觉。 总的评价:正是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这些严重弊端, 极大地玷污了社会主义在人们心目中的声誉。实践证明, 苏联这种社会主义传统模式不仅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选择 ,更不能说是一种好的选择。虽然前期功大于过,但发展 到后来是过大于功,总体来看还是过大于功。
第四,弱化的权力监督机制;
第五,自上而下的干部委任制。
一、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形成
(3)文化上: 第一,实行大包大揽的管理体制; 第二,以斯大林的理论观点作为判断是 非和衡量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三,把学术论争等同于政治斗争和阶 级斗争,以大批判、大斗争的方法推动学术 和文化的发展; 第四,以文化艺术的单一性取代其多样 性。
下一讲: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
思考与讨论题: 1、毛泽东在成功地探索了有中国特色 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后,为什么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时却犯了严重失误? 2、怎样看待毛泽东对社会主义道路的 探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
一、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形成
4、苏联模式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国际因素:苏联曾是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 家,长期处于世界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中而孤立无援 状态; 经济因素: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一个小农经 济占优势的落后的农业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 经济发展水平相差甚远; 历史因素:革命前的俄国是具有专制主义政 治传统的国家,列宁多次称其为“军事封建帝国主 义”。
三、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终结
4、苏东解体对社会主义的影响 苏东解体无疑对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这 种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到严重损失 (九国垮台变质),极大地动摇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仰 和追求,也给中国等还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国家增加了困难 ;但另一方面,也使人们深刻认识到了社会主义传统模式 的弊端,进一步认识到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并汲取了苏东改革失败的教训,有利于改革朝着正确的 方向前进。 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苏联模式弊端的彻底暴露,就 没有今天社会主义的普遍改革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 业的发展。
一、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形成
3、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
(1)经济上: 首先,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 其次,长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 略。 再其次,否认和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的计 划经济。
一、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形成
(2)政治上: 第一,过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第二,共产党独掌政权;
第三,党政不分,以党代政;
课堂讨论
但在苏东剧变的过程中,一些偶然性因 素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一是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与选择有其偶 然性; 二是对社会主义模式的改革也有其偶 然性(什么人主持改革,以什么方式和策略 改革等)
课堂讨论
通过对苏东解体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分 析,可以得出两点结论: 第一,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失败有必然 性,也有偶然性,但偶然性大于必然性。 第二,苏东解体只是社会主义传统模式 的失败,并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 苏东解体之后,中国越南等社会主义国 家的改革与发展,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