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冷战”后的世界 苏联解体与东欧巨变学案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2019)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冷战”后的世界 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2019)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冷战”后的世界  知识点归纳

新北师大版·九下《世界历史》第五单元“冷战”后的世界知识点归纳第14课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一、苏联解体1.戈尔巴乔夫改革(1)背景:由于长期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苏联经济结构畸形,经济基础日趋衰弱,难以支撑沉重的军费负担,综合国力逐渐衰退,社会矛盾不断积聚。

(2)内容:首先将改革的重点集中在经济领域,未取得成效;又将改革转入政治领域,提出了新的政治思维,即“民主化”、“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的口号,主张由“一党政治”向“多党政治”过渡。

(3)结果:放弃了苏联共产党在政治体制中的领导地位,弱化了中央政府的控制能力。

2.比较和鲁小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1)相同点:都试图通过改革,突破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都没有成功。

(2)不同点:①背景: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是苏联模式暴露出严重的弊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是,苏联经济发展陷入停滞状态。

②内容:赫鲁晓夫改革在政治经济方面采取措施进行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先进行经济改革,失败后转向政治改革。

③影响:赫鲁晓夫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旧的体制模式;戈尔巴乔夫改革,国家权力分散,分裂势力开始抬头。

④结果:赫鲁晓夫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赫鲁晓夫被迫下台;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苏联解体。

3.“八一九事件”的实质、失败的原因和评价(1)实质:“八一九事件”实质上是苏联传统派为了维护国家的完整和统一,为了挽救社会主义制度而采取的一场政变行动。

(2)失败原因:当国家的强大压力、叶利钦等人的猛烈反扑、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仓促上阵和策略失误。

(3)评价:“八一九事件”以维护苏联为初衷,却直接导致苏联解体,事件失败后,国家大权转移到了叶利钦及其支持者手中,政权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4.苏联解体(1)原因①根本原因:苏联模式阻碍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使得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因而苏联失去民众的支持和拥护。

②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使苏联政治、经济、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危机进一步加剧。

部编历史九下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教案 导学案

部编历史九下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教案 导学案
(2)世界政治格局变化过程中的决定性力量是什么?
(3)中国应该如何积极应对世界多极化趋势?
2.分小组进行进行探究后,学生汇报成果,达成共识。
(1) 美国的政策:霸权主义政策。 影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多极化趋势的严重挑战,也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 和平与发展是世界潮流,霸权主义不得人心。
(2)在世界政治格局变化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经济实力。
设计意图:
1.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完成教师出示的导学学案,使学生整体把握教材,梳理知识结构。
2.通过图表、历史文献等,再现历史情境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发挥,线索更加清晰,从而产生历史认同感,体验学习的乐趣。
3.通过分组分析讨论“冷战结束后美国推行什么政策?给世界带来什么影响?中国应该如何积极应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等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交流学习体会,培养合作意识。
成立:____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
影响重要力量,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___ _。
(2)如何应对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冷战结束后,建立_____ _,成为大多数国家的要求。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主张在国际关系中___ _、包容互鉴、___ _的精神 ,共同维护___ _。中 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地奉行___ _
(2)威胁着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权主义、____ __、_____ __和____ __、___ ___,威胁着世界安全。
(3)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表现(阻碍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事件):
科索沃战争:1999年,以__ ___为首的__ ___打着“__ ___”的幌子,越过__ ___,对__ ___进行轰炸。
(3)各种力量的崛起:欧盟成立后,欧洲的___ ___进 一步增强,__ __ _进一步提高,在__ ____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日本也在积极谋求____ ___的地位;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国家____ ___显著增强。__ ___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位居______,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致力于___ ___,力求在____ ____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不断增强,成为推动__ ___发展的一支___ _。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是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中的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变化,包括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多极化趋势、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等内容。

教材通过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图片,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以及美苏争霸的历史。

但他们对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国际还不够了解,需要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阐述。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等历史事件,掌握冷战后的世界格局特点,认识多极化趋势。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世界和平、发展、合作的认识,增强国际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变化,多极化趋势。

2.教学难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具体过程和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等历史事件,分享学习心得。

3.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4.教师讲解: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和阐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2.教案:详细的教学设计。

3.课件:生动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用于辅助教学。

4.的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变化的视频资料,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等历史事件,展示相关图片和史料,让学生对冷战后的世界格局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等历史事件,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教案)九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

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教案)九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

九下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教学设计课题名称。

学生:冷战的结束使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但仍然存在着很多矛盾冲突。

教师:国际形势紧张与动荡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哪里?学生思考、交流,教师点拨归纳:(1)美国的霸权主义。

(2)随着两极格局的打破,一些国家和地区内部长期固有的矛盾(种族、民族、宗教、领土等)随即爆发。

(3)国际恐怖主义势力抬头。

2.科索沃战争史料1史料2在科索沃一片农田里发现的一枚北约投下的BLU-97A/B集束炸弹和集束炸弹的外壳。

这种炸弹是国际上禁止使用的。

史料3化为废墟的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

2/ 7教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科索沃战争的时间、过程。

学生:时间:1999年。

过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进行了持续78天的轰炸。

教师:(强调)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

科索沃战争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

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1.趋势教师: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两极格局的崩溃,国际力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一超(美国)多强(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并存的局面,这就是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史料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 72.原因教师: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思考、交流,教师归纳:(1)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长,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2)美国的霸权政策,遭到了包括西方主要国家在内的几乎所有国家的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不得人心。

三、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1.不结盟运动史料1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

史料2不结盟运动成立大会。

4/ 7教师:阅读教材P99-100,归纳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背景。

学生:(1)二战后,亚非拉经过民族解放斗争,诞生许多新兴独立国家。

9年级历史部 编版下册 教案第六单元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9年级历史部 编版下册 教案第六单元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第六单元第二课,主要讲述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苏联解体后,美国凭借超强的实力,企图建立以他为首的单极世界。

但是,随着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实力的日益增强,发展中国家的不断壮大。

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各个国家为了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都在做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目标1.了解地区冲突、民族矛盾等成为威胁当今世界安全的因素。

2.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认识到经济实力决定各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

3.了解发展中国家为建立国际新秩序而做的努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多极化趋势。

【教学难点】中国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中提出的主张。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图片:《“9·11事件”纽约世贸中心双塔大楼被撞》展示材料:2001年9月11日,美国4架民航飞机遭恐怖分子劫持,其中两架撞击了纽约世界贸易中心,两座塔楼相继坍塌,一架飞机撞击了华盛顿附近的五角大楼,另一架坠毁在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附近。

这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共造成3000多人死亡或失踪,经济损失大数千亿美元。

教师:这是2001年发生的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事件。

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但是世界仍不太平,恐怖袭击事件经常发生,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局部战争层出不穷,这些都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

那么冷战结束后,形成了怎样的新的世界格局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学习今天的新课。

(设计意图)从过去的新闻史实“9.11”说起,通过展示9.11图片和材料介绍,具有视觉冲击性,可以让学生感受恐怖主义给世界造成的灾难。

又能引发学生思考冷战结束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从而顺利过渡到本课学习内容。

教师也可以使用体系化资源中“【课程引入】冷战后的世界格局”情境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冷战后世界格局的概况后再讲解新课。

【讲授新课】一、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1.时代主题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冷战结束后,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学生回答略。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冷战”后的世界 第14课 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教案 北师大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冷战”后的世界 第14课 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教案 北师大版

第五单元“冷战”后的世界第14课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苏联解体以及20世纪80年代末的东欧剧变后基本史实;掌握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及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经曲折;通过分析认识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发展受挫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发展受挫的原因,深刻理解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四个自信”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及影响。

【教学难点】苏联解体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关于苏联解体的纪录片,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存在69年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为什么最终会解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4课《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

二、新课讲授(一)苏联解体1.教师讲解: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

戈尔巴乔夫面对苏联国内与国外的诸多问题,大刀阔斧地对苏联社会进行一场艰难又雄心勃勃的改革。

2.教师提问:戈尔巴乔夫首先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哪里?成效如何?学生回答:戈尔巴乔夫首先将改革的重点集中在经济领域,结果未能取得成效,造成苏联的经济混乱,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

3.教师提问:后来戈尔巴乔夫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向哪里?结果怎样?学生回答:后来他将改革的重点转到政治领域,结果造成政治局面混乱。

4.教师总结:从1988年起,戈尔巴乔夫将改革转入政治领域。

他提出了新的政治思维,即“民主化”“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的口号,主张由“一党政治”向“多党政治”过渡。

他放弃了苏联共产党在政治体制中的领导地位,弱化了中央政府的控制能力。

5.教师讲解:1991年,由于各地局势动荡,苏联经济出现前所未有的大倒退,戈尔巴乔夫与一些加盟共和国领导人紧急磋商。

6.教师提问:“八一九事件”出现的背景是什么?此事件对苏联的影响是什么?学生回答:背景:加盟共和国纷纷脱离苏联。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4课 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 上课 (共28张PPT)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4课 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 上课 (共28张PPT)

D
C
C
(4)苏联的政权性质发生变化是在什么事件 之后( ) A.戈尔巴乔夫在经济领域开始改革 B.戈尔巴乔夫在政治领域开始改革 C.“八一九事件” D.《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
C
(5)苏联解体的标志性事件是( ) A.立陶宛宣布独立 B.《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公布 C.“八一九事件” D.《阿拉木图宣言》
存在于1963至1992年, 位于巴尔干半岛。1992年 解体,分别成立南斯拉夫 联盟共和国(后改名为塞 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 1999年科索沃战争后,解 体为塞尔维亚共和国和黑 山共和国、克罗地亚共和 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 马其顿共和国、波斯尼亚 和黑塞哥维纳共和国(波 黑)和科索沃。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1989年11月17日捷克斯洛伐克首都 布拉格爆发要求捷共领导人下台的
德国柏林墙被拆除 民主德国人涌入西柏林
柏林墙是德意志民主 共和国(民主德国、东德) 于1961年8月12日夜始建, 用于隔离德意志联邦共和 国(联邦德国、西德)。 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国政 府下令打开柏林墙,促进 了德国统一。1990年6月, 民主德国政府正式决定拆 除柏林墙。1990年10月3日, 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 统一后的德国用德意志联 邦共和国的国名、国旗、 国歌、国徽,首都设柏林。 现在仅存几部分墙体和瞭 望塔作为纪念。
5.实质: 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
(二)、苏联解体
经过 戈尔巴乔夫改革造成混乱局面 部分加盟共和国独立(立陶宛首先) 《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公布 “八一九事件”(1991.8.19) 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掌权 《阿拉木图宣言》签署,独联体正式成立
1991年10月23日,戈尔巴乔夫和叶 利钦在议会中祝贺挫败八一九事件

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16课 告别雅尔塔(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导名师学案 北师大版

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16课 告别雅尔塔(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导名师学案 北师大版

第16课告别雅尔塔(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知识梳理】1、戈尔巴乔夫改革(1)背景: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苏联的综合国力逐渐衰退(2)时间:1985年戈尔巴乔夫任苏共中央总书记,着手进行改革。

(3)内容:①提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加速发展的战略,结果经济局面混乱②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主张由“一党政治”变为“多党政治”结果思想界极端混乱(4)结果:苏共的领导地位和中央政府的控制能力被弱化,直接导致苏联解体。

2、苏联解体(1)催化剂:1991年“八一九事件”(2)解体: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

戈尔巴乔夫将权力交给叶利钦,苏联正式解体。

(第一个脱离苏联的是立陶宛)(3)解体的原因:①历史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②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失败;③外部原因:美国等西方国家推行冷战政策以及和平演变策略。

(4)苏联解体的影响:标志着二战后由美苏两极对峙为主要支撑的雅尔塔体系结束。

3、东欧剧变(1)剧变的开始: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2)剧变的实质:社会制度的变化4、启示:(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对我们的启示)①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②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③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以法治国;④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等等。

5、列举社会主义改革:(1)20世纪50年代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2)20世纪60年代的匈牙利改革(3)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邓小平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4)20世纪80年代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重点问题】1.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些?(1)历史原因:苏联长期推行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存在着严重弊端;政策上的失误积累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问题。

(2)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推行了错误的路线和政策,背离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向。

(3)外部原因:西方长期对苏联实行和平演变的战略。

(4)根本原因:苏联未能推动现代化经济持续发展,导致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从而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导致了两极力量对比失调。

(九年级历史教案)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案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案九年级历史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东欧巨变的三个阶段及其实质;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八·一九"事件;"独联体"的成立和苏联解体。

2.能力方面:通过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教学,引导学生分析其变化的原因,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1)通过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过程的教学,使学生认识:上述事实虽然使社会主义力量遭受重大挫折,但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

(2)通过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要对帝国主义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战略保持高度警惕。

4.学法指导方面:(1)通过引导学生比较波兰、民主德国剧变的过程,找出两国在变化中的共同点,让学生学会运用比较法来学习历史。

(2)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钱其琛的谈话,帮助学生掌握处理历史材料的方法。

重点、难点分析重点分析:苏联的解体是重点。

苏联解体,使以美苏对峙为特征的两极格局中的苏联一极垮台,这标志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支配了国际关系长达40多年的两极格局最终结束。

此后,世界加速了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生把握全章教材的重要关键。

难点分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这就要运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分析方法,在诸多因素中找出决定性因素。

另外,学习了这部分内容,可以引出相应的历史教训。

课堂教学设计师:第五章第三节"美苏争霸"提到,20世纪70年代时,苏联在军备竞赛和对外扩张方面咄咄逼人。

但实际上,苏联的军事大国地位缺乏相应经济力量的支撑,是不稳固的。

____年,里根担任美国总统后,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逼着苏联进行核军备竞争,企图以此来拖垮苏联经济。

2024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5课《“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教学设计

2024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5课《“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教学设计

2024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5课《“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这一课主要讲述了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教材内容包括: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冷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变化,以及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有所了解。

但他们对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变化及其影响可能认识不够深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世界格局的变化,以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变化,掌握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等基本史实;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分析冷战后世界格局变化的原因和影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2.经济全球化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3.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及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3.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让学生深入了解世界格局变化的过程;4.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2.相关历史视频、图片等资料;3.课堂讨论话题和问题清单;4.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冷战时期的宣传画、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回顾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介绍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变化,包括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等。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北师大版九下册课件:第14课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北师大版九下册课件:第14课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

“政治多元化”的口号.
1985年,戈尔巴乔夫任苏联总书记
②主张由“一党政治”向“多党政治”过渡
苏共领导地位和中央政府的控制力被弱化,各加盟国脱离苏联
(3)、改革的结果: 苏共领导地位和中央政府的控制力被弱化, 各加 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
(4)、改革的影响:
戈尔巴乔夫改革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
和国联盟条约》
“独联体”不是一个
3、“八一九事件”
国家,“独联体”只 是独立国家间的协调
4、1991年12月21日,11个联共合和组国织,领不导具有联 人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盟国发家表的《性质阿。
拉木图宣言》,正式宣告结成独立国家
联合体——“独联体”。来自5、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 布辞去苏联总统和武装力量最高统帅的 职务。
1953年赫鲁晓夫任苏共第一书 记,并举起了改革的大旗,但 改革并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1964年勃列日涅夫执政,继 续改革,片面发展重工业导
致经济结构进一步畸形。
困境中的尝试 “苏联改革三部曲” 第14课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
近69年历史 (1922——1991) 2240万平方公里土地
1、戈尔巴乔夫改革 2亿9千万人口 1900万成员的苏联共产党
苏联
合作探究
苏联解 体的原

(1)(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危机 (3) (外因) 西方社会长期的“和平演变”策略
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战后: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
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暂时形
沙俄

2024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4课《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教学设计

2024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4课《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教学设计

2024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4课《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这一课,主要讲述了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过程及其影响。

教材通过详细的叙述,分析了两极格局瓦解的原因,以及这一事件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

内容涵盖了苏联解体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后果,以及东欧剧变的历程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详细过程及其影响,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深入理解这一历史事件。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过程,理解两极格局瓦解的原因及其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社会主义事业的曲折性和前进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过程,两极格局瓦解的原因。

2.难点: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影响,以及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了解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基本概念,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回顾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呈现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过程,以及两极格局瓦解的原因。

在此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影响,以及两极格局瓦解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和平与发展学案 北师大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和平与发展学案 北师大版

第四单元和平与发展一.【课程标准】(1)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

(2)以中东战争、科索沃战争等历史事件为例,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3)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4)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元四和平与发展三.【模拟训练】(一)、选择题(在下列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每题3分,合计60分)1、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首次冲击的是( )A.赫鲁晓夫改革2、关于苏联改革,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死了”。

这句话中“改死了”即指苏联解体。

从实质上分析,苏联解体是()A.国家已经四分五裂 B.国家名称发生变化C.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D.执政党失去了政权3、1991年苏联解体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的影响是A、两极格局开始形成B、世界局势日趋紧XC、两极格局彻底结束D、霸权主义主导世界4、东欧剧变社会主义运动的暂时挫折。

东欧剧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 B.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的影响C.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D.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5、戈尔巴乔夫在政治领域改革的思想包括()①实行某某社会主义②实行多党政治③提出公开性、某某化④实行一党政治A 1、2、3B 1、2、4C 1、3、4D 2、3、46、面对长期积累下来的矛盾,戈尔巴乔夫改革着手进行改革,改革之初他把改革的重点放在()A经济方面 B政治方面 C文化方面 D军事方面7、“八一九事件”之后,苏联的国家大全转移到了谁的手里()A戈尔巴乔夫 B亚纳耶夫 C叶利钦 D普京8、下列战争,被称为“非接触性战争”的是()A.科索沃战争 B.伊拉克战争 C.阿富汗战争 D.巴以冲突9、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轰炸南联盟;2003年3月,美国未经联合国同意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

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学案)-2020-2021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

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学案)-2020-2021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

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导学案班级:姓名:学号:_________◆【认定目标】:⒈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仍然存在着很多矛盾冲突;⒉分析苏联解体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实力对比的变化。

⒊认识到地区冲突、民族矛盾等成为威胁当今世界安全的因素。

◆学习重点: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学习难点:多极化的原因与应对【成功之路】:(拾级而上,超越自我!)◆成功第一步:巩固基础、构建知识体系一、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1、冷战的结束使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走向缓和,成为时代的主题,但仍然存在着很多矛盾冲突。

2、美国为维护世界霸主地位,不断加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严重干扰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两极格局被打破后,、和宗教纷争不断,恐怖活动抬头,威胁着世界安全。

3、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对联盟共和国进行了持续78天的轰炸。

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大使馆遭到北约导弹袭击,3名中国记者不幸牺牲。

4、年,美国又以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未经联合国授权,拉拢部分国家,发动战争,占领伊拉克。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1、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的超级大国。

美国认为自己“最有能力领导这个世界”,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

但是,、日本、中国和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方向发展。

2、成立后,欧洲的实力进一步增强,地位进一步提高。

它希望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发出自己的声音,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3、201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位居世界,仅次于美国。

中国的和平崛起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1、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独立,摆脱美国和苏联的控制,实行、的对外政策。

1961年,运动正式成立。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冷战”后的世界第14课苏联解体与东欧巨变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冷战”后的世界第14课苏联解体与东欧巨变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

第14课苏联解体与东欧巨变日期: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组名: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评价:____ 学习目标: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了解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

学习重点:苏联解体原因及对世界政治格局影响。

学习难点:苏联解体原因及对世界政治格局影响。

【基础部分】◆回忆旧知1.列宁领导的___________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它把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联系起来。

2.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确立,也形成了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__________________的形成,这种模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3.二战后,美国为遏制苏联,称霸世界,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政策,形成了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新知一、苏联解体1.戈尔巴乔夫改革(1)时间:20世纪80年代开始(1985年开始)(2)改革重点:经济领域→政治领域(3)口号:民主化、公开性、政治多元化(4)主张:由“一党政治”向“多党政治”过渡、放弃共产党的领导。

(5)结果:使苏联的各种危机不断加深,改革导致苏联解体。

2.苏联解体(1)1990年立陶宛首先宣布独立。

(2)1991年“八一九事件”未能阻止苏联解体(3)1991年《阿拉木图宣言》签署---苏联解体的标志(4)对世界政治格局影响:两极格局瓦解,向多极化方向发展(5)苏联解体的原因:①根本--苏联模式弊端;②主要--民族矛盾;③直接--戈尔巴乔夫改革④外部--西方国家和平演变二、东欧巨变(1)原因:①照搬苏联模式的弊端;②苏联松绑政策;③西方国家和平演变。

(2)时间:20世纪80年代开始(3)波兰首先巨变,引发东欧国家连锁反应。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第10课“冷战”的出现教案 北师大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第10课“冷战”的出现教案 北师大版

第四单元两极格局下的世界第10课“冷战”的出现◇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及其影响、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掌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等相关史实。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归纳、分析美苏“冷战”的表现和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通过评价“冷战”,培养学生全面、辩证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体会美苏争霸给世界和平带来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反对霸权主义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教学难点】美苏争霸。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962年,加勒比海地区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古巴导弹危机。

它是由于1959年美国在意大利和土耳其部署了中程弹道导弹雷神导弹和朱比特导弹引起的, 苏联为了扳回战略劣势,而在古巴部署导弹。

这是“冷战”期间美苏两大国之间最激烈的一次对抗。

二战时期的盟友为何变为对手?“冷战”又是什么意思?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0课《“冷战”的出现》。

二、新课讲授(一)杜鲁门主义1.材料展示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丘吉尔教师讲解:二战结束后,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于1946年3月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实际上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2.教师引导:归纳“冷战”在政治和经济上的表现、主要内容和意义。

学生回答:3.师生探讨:解析“冷战”。

(二)“北约”与“华约”1.教师引导:1949年,美、英、法等12个西方国家代表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形成了西方集体防御体系。

2.教师讲解:为了应对“北约”的军事威胁,1955年,苏联和东欧七国在华沙缔结《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从而建立了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3.教师总结:“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局面形成。

两大集团始终处于战略对峙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课苏联解体与东欧巨变
日期: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组名: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评价:____ 学习目标: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了解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

学习重点:苏联解体原因及对世界政治格局影响。

学习难点:苏联解体原因及对世界政治格局影响。

【基础部分】
◆回忆旧知
1.列宁领导的___________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它把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联系起来。

2.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确立,也形成了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__________________的形成,这种模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3.二战后,美国为遏制苏联,称霸世界,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政策,形成了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新知
一、苏联解体
1.戈尔巴乔夫改革
(1)时间:20世纪80年代开始(1985年开始)
(2)改革重点:经济领域→政治领域
(3)口号:民主化、公开性、政治多元化
(4)主张:由“一党政治”向“多党政治”过渡、放弃共产党的领导。

(5)结果:使苏联的各种危机不断加深,改革导致苏联解体。

2.苏联解体
(1)1990年立陶宛首先宣布独立。

(2)1991年“八一九事件”未能阻止苏联解体
(3)1991年《阿拉木图宣言》签署---苏联解体的标志
(4)对世界政治格局影响:两极格局瓦解,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5)苏联解体的原因:①根本--苏联模式弊端;②主要--民族矛盾;③直接--戈尔巴乔夫改革④外部--
西方国家和平演变
二、东欧巨变
(1)原因:①照搬苏联模式的弊端;②苏联松绑政策;③西方国家和平演变。

(2)时间:20世纪80年代开始
(3)波兰首先巨变,引发东欧国家连锁反应。

(4)社会性质变化:由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
三、认识教训:(1)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不可能一帆风顺;(2)要坚持党的领导;
(3)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4)警惕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5)改革要符合国情,实事求是。

【要点部分】
读图,回答问题。

(1)右边地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
么?发生的时间和标志事件是什么?
(2)导致该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课堂检测】
1.戈尔巴乔夫启动政治改革后,苏联政治体制急剧变化,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最终导致
A.两极格局形成 B.德国分裂 C.苏联解体 D.苏俄建立
2.1991年,苏联解体,这标志着
A.“三国协约”瓦解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
C.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瓦解 D.两极格局结束
3.美国和苏联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
A.苏联解体 B.东欧剧变 C.海湾战争 D.科索沃战争
4. “一个超级大国垮了,另一个超级大国被削弱”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初国际形势的真实写照,这个“垮了”的“超级大国”是
A.苏联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5.“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俄),在运用计划与市
场的手段来发展经济上进行过一系列的探索,其中不成功的探索有
①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②斯大林模式③赫鲁晓夫改革④戈尔已乔夫改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6.“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对于苏联解体这个重大历史事件,能够得出的结论有
①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与各国实际相结合
③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④社会主义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普京在评论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优劣时说:“如果不是集中全国的资源,苏联是无法同纳粹德国
展开战争的……但是,对变化、技术革命和新技术制度的迟钝最终导致经济的崩溃。

”据此可知,普京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态度是
A.完全肯定 B.全盘否定 C.客观公正 D.不置可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