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舌苔和脉象

中医体质舌苔和脉象
中医体质舌苔和脉象

1、平和质 (A型)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2、气虚质 (B型)

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3、阳虚质 (C型)

常见表现: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

4、阴虚质 (D型)

常见表现: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鼻微干,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5、痰湿质 (E型)

常见表现: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口黏腻或甜,喜食肥甘甜黏,苔腻,脉滑.

6、湿热质 (F型)

常见表现: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带下增多,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7、血瘀质 (G型)

常见表现:肤色晦黯,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口唇黯淡,舌黯或有瘀点,舌下络脉紫黯或增粗,脉涩。

8、气郁质 (H型)

常见表现:神情抑郁,情感脆弱,烦闷不乐,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9、特禀质 (I型)

常见表现:过敏体质者常见哮喘、风团、咽痒、鼻塞、喷嚏、荨麻疹、花粉症及药物过敏等等;

肝炎病人舌象舌苔的特点

肝炎病人舌象/舌苔的特点 中医传统的舌诊除应掌握舌的脏腑分部外,其基本要领是气病察苔、血病察质;察舌苔以知邪之深浅,望舌质而知脏腑的虚实。舌的两侧属肝胆分野,因此当更注意望舌之两侧。 根据大量临床资料的报道、肝炎患者的舌质大都有淤暗之色、其中最常见的有淡暗舌,暗红舌与暗紫舌。少数患者出现红维舌和鲜红舌。谈暗舌多属肝血不足兼淤或脾气湿而肝血郁滞,多见於慢活肝或肝硬化者。暗红舌主肝经血热兼有血淤,多见于急性肝炎热毒炽盛或慢活肝病情活动明显者。某些肝硬化者出血前红绛明显,可能与高凝状态出血有关。暗紫舌多属气虚或阳虚,血行无力、气血淤阻,多见于肝硬化或肝癌患者。可同时伴见肝脾肿大质硬、肝掌、蜘蛛痣等体征。舌色鲜红、舌体薄瘦少苔者,主阴虚内热,多见於慢性迁延型及活动型患者,或久服苦燥伤阴之药者。舌中呈现小红点者为出血征象。常见于血小板降低,伴见口腔粘膜,皮肤先后出现瘀斑者,与血液“低凝状态”时的出血情况相类似。另有一些患者舌的两侧出现淤暗色的条纹,称之为“肝瘿线”的,则多发现肝癌。舌体胀大而尖红,两边出现红色芒刺者,伴见脉弦大而涩或弦数有力,则提示病势正在发展。 从舌苔上看,可见薄白、薄黄、薄腻、黄腻、白腻及无苔。一般而言,黄腻苔明显者多为急性肝炎,迁延性或活动性慢性肝炎病情活动不稳定,湿热亢盛的患者,也有部分喜好饮酒的肝炎、肝硬变患者。白腻苔多为脾湿内阻、痰湿相合者,多见于慢性肝炎患者。一般来看,慢性肝炎患者大部分舌苔为簿白,薄黄或薄腻,厚腻的只占1/3。某些热重于湿的患者,舌苔亦可见白腻之象,用清热利湿法舌苔往往不易退去,而用清热解毒配以通腑消导则舌苔退得较快。舌苔在根部较厚的,届下焦湿热痰浊;在中部的为痰湿中阻,在偏侧的属肝胆湿热。 舌边尖有齿印的主虚象,但应结合舌色、脉象、肝功能及体征全面分析,方可确定。 通过舌苔大家可以自己大体判断自己的病情,但是不能代替专业正规的诊断方式,肝炎患者应该定期体检,找专业的肝病专家咨询病情,然后给出治疗方案,以免不对症治疗,耽误治疗时机,目前中国肝病防治中心已经推出了在线远程诊疗服务,有任何问题可以拨打我们中心的热线:400-611-1368进行咨询,或者在线联系我们。

舌苔脉辨证论治剂型英语翻译

舌苔脉辨证论治剂型 1脉象take one’s pulse 浮脉suface\floating pulse 细脉thready pulse 弦脉wiry pulse 涩脉uneven pulse 弱脉weak pulse 数脉rapid pulse 迟脉slow pulse 沉脉deep pulse 缓脉moderate pulse 滑脉slippery pulse 紧脉tense pulse 结代脉intermittent pulse 2舌苔 舌中:center of tongue 舌边:margin of tongue 舌尖:tip of tongue 舌为心苗:tongue reflecting heart 舌形:shape of tongue 舌本:root of tongue 舌淡light color of tongue 舌淡红pink tongue 舌红reddish tongue, 舌胖:corpulent tongue 舌绛\暗红Dark red tongue舌紫暗dark purpleTongue 舌尖红Red tip of tongue indicates excessive heart-fire. 舌边有齿痕tooth mark around tongue 薄苔thin fur 厚苔thick fur 苔黄腻Yellow and greasy fur 苔白腻white and wet fur 3辨证论治 热毒炽盛heat flourishing 风热犯肺wind-heat affecting lung 气阴两虚Qi and Yin deficiency 脾肾阳虚spleen-kidney yang deficienc 肝肾阴虚Liver and Kidney deficiency 阴虚内热Yin deficiency generating interior heat 脾肾阳虚spleen-kidney yang deficiency 肺气虚lung-qi deficiency 脾气虚spleen-qi deficiency 肝郁犯胃liver pression affecting stomach 胃气上逆adverse rising of stomach qi 风湿热痹证wind dampness with fever obstruction 经络瘀阻Meridian obstruction 血瘀blood stasis 不通则痛QI and blood stagnation may bring about pain 寒热错杂compatibility of cold and heat 清热泻火eliminate heat and purge fire 清热解毒clear heat and remove toxicity 清热凉血removing pathogenic heat from blood 解表relive exterior syndromer 发汗diaphoresis 止咳平喘relive cough and asthma 宣肺平喘disperse lung and relievie asthma 滋阴清热noursh yin and tonify kidney. 清利咽喉clean and smooth the throat 养阴润肺Nourishing yin and moistening lung 养阴生津nouris yin and product body fluid 祛风祛湿dispelling wind and removing obstruction in the meridians

20种舌头表现透露身体状况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认为从外观察人的外形就能大概知道其身体状况。其中舌头是很重要的观察对象之一。下面就详细盘点20种舌头表现,看看到底你身体有些什么隐性疾病。 1、镜面舌:即舌面无苔,像镜子一样光滑。轻者提示营养不良,或体内缺乏铁或维生素B2;重者则表示体内津液亏乏,病情深重。如果病久者的镜面舌兼绛色,还要防止出现败血症。如果是老年人的舌头像镜子那样光滑,舌底面两根静脉增粗延长,表示有肺心病。 2、穿心舌:即舌苔中间有一小块空白处,舌苔已剥脱。穿心舌属于伤阴的一种表现,常表示体内营养缺乏。小儿出现剥苔,则表示营养不足,主要是偏食造成体内某些营养素的缺乏,引起部分舌苔剥脱。这种儿童身体抵抗力很差,很容易得感冒或发烧。 3、点刺舌:是指舌上有很多红刺群凸出舌面,好象草霉的果实一样。点刺出现于舌尖或舌边,表示热盛,可见于各种发热感染性疾病或大面积烧伤病人;点刺出现于舌中,多为热毒更盛或热入血分,容易发生休克、神志昏迷。失眠、便秘或夜间工作紧张的人,以及维生素缺乏、营养不良和大脑皮质功能失调等,也可出现舌面上的红色点刺,中医称为阴虚火旺。舌面点刺还有痛感,经休息,调整营养结构和大便通畅后,点刺会较快消失。现代研究认为,点刺是舌上辈状乳头增生或肥大所形成。 4、裂纹舌:舌面上的裂纹有深裂、浅裂以及各个不同方向的裂沟和皱纹。浅裂就象一条条皱纹,深裂就像被刀割和剪碎一样,有不规则的裂沟。正常人中约有0.5%是生下来舌面就有裂缝的先天性舌裂者。现代医学认为舌面上的浅裂纹主要是由于舌粘膜萎缩,使舌肌原有的纵纹和横纹透出表面而形成;舌的深裂纹则为较严重的舌萎缩性“洌使舌肌上皮层失去正常结构,一部分舌乳头变得扁平而融合,一部分则萎缩断裂而形成裂纹,舌上裂纹的图形真是稀奇古怪,有纵形、横形、树叉形、井形、爻形、或像脑子的回沟状,也有的象鹅卵石状。病理性的舌裂常与萎缩舌同时存在,可见于一些慢性消耗性疾患,以及营养不良性疾患和维生素B族缺乏症等所致的慢性舌炎病例、故常兼有舌痛,口干等现象。长期的地图舌,有部分后来可转变为裂纹舌。中医认为,裂纹舌而见舌面干燥者,多为津液不足;兼有热盛者,还可见舌质红绛色。 5、光滑舌:舌面光而无津,也没有舌苔,平如镜面,望之发光,也称”镜面舌“。不论何种疾病,凡见到这种舌象,都表明机体内有阴液消亡的征象,津液严重损耗。舌光而色红绛为热盛伤阴,舌光而色淡为气阴两伤。中医认为,舌面光平如镜是一种危重舌象,据中西医结合临床观察,光滑舌是舌上无苔无点,舌丝状乳头和蕈状乳头全部萎缩,是舌炎晚期的表现。光滑舌可见于维生素c严重缺乏、恶性贫血、高热长期不退、肝硬化和肺心病的衰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中毒性休克、脑性昏迷等疾病。研究证实,造成舌粘膜上皮细胞坏死的各种因素都可能导致舌光如镜。 6、瘀积舌:舌尖或舌边上有散在的紫黑色瘀斑或瘀点,这种现象提示体内有”瘀血停积“。有瘀血的人,体内血液流动较缓慢,在某些局部甚至可出现血流完全停滞。人们在吃东西时,不小心会咬伤舌的边缘和舌尖;人生病时血管的脆性增加,有时也会不知不觉地碰破舌上的血管。舌的反应比较灵敏,往往比人体的其他地方容易出血,使舌上容易出现瘀点或瘀斑。舌头上的瘀点、瘀斑,在青年女性中也常见。她们大多有月经不调、月经色深,常有血块、痛经等症状,中医认为这是瘀血郁阻的表现。运用调经活血的药物治疗,可使舌头微循环瘀塞畅通,血流恢复正常,不仅月经不调和痛经病症能治愈,瘀点、瘀斑也会在舌上消失。不少肿瘤病人,舌上有瘀点、瘀斑,有时伴随青紫舌一起出现。据统计,恶性肿瘤

李玉宾老师谈舌诊与五行之气

李玉宾老师谈舌诊与五行之气 一、舌诊的定位: 舌头的中间是中土,左侧主生发,右侧主敛降;符合一气周流的规律。 前面舌尖是心火,后面舌根是肾水。脾胃虚证时应在中间,多为凹陷;实证时应在右侧,多为饱满。 下面我们找几个实例来看。 1、舌尖对应心气、左寸脉: 这是个初发心梗的患者,他的舌尖部位艳红发嫩,明显异于其他,舌尖代表的是心气,脉象对应在左寸脉。 2、肺对应的位置: 下面这个舌苔仔细看类似一个倒“T”型的分布。横划两侧部分对应的就是两肺,脏器的肺。所以右寸脉应在这个位置。 看看,上面这个也很明显,两肺的位置! 3、尺脉应在舌根部。 这是尺脉虚的一个象,两手尺脉应在舌根部。 4、关脉:关脉分虚实。 右手的关脉,如果是虚的话,应在舌中间。就是中土的这个脉象。只要舌头中间是虚的,虚陷凹陷啊,软啊,他的右关脉是虚的。 这个舌头他的左边还是比较圆润的,右边明显的厚一些,偏大偏硬一些。这就是一个实相,右关脉的实证,或者是整个右脉,因为右侧的舌头主敛降,

主右脉;左侧的舌头主左脉。 我们看舌头主要看三个方面: 一个是看神气,神气是从舌头的亮度来看的,看他的明暗,从而显示神气的强弱,反应整个人的生气、精神。再一个就是看舌苔,舌苔分布的均匀与否,干净与秽浊,反应整个中气的清浊强弱,苔主要反应的是脾胃之气。最后看舌体,舌体的厚薄啊,红与黑啊,软与硬啊,反应了他的整个的全身气血的一个分布、盛衰的情况。实际上还是从神、气、形三个层面去看。 中土是脾胃,所有的病症无非就是虚实两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疏通道路,恢复一气的流通。 1-1虚满1 这个舌苔就是明显的中土虚。 像这个舌头看起来还是比较亮的,神气还是不错的。舌苔相对来说比较少,中土的地方又是凹陷的,中土是很虚的。整个舌质呢,也是偏薄一些,明显的

舌诊 脉诊

中医诊断学 第一章:脉诊 表格·1—常见脉象表格图

表格·2—历代脉象著作及脉象数目:

表格·3—常见相兼脉表格图

表格·4—真脏脉 妇人脉与小儿脉1、诊月经脉

(1)妇人左关、尺脉勿洪大于右手,口不苦,身不热,腹不胀,是月经将至。 (2)寸关脉调和而尺脉弱或细涩者,月经多不利。 (3)妇人闭经,尺脉虚细而涩者,多为精血亏少的虚闭。 (4)尺脉弦涩者,多为气滞血瘀的实闭;脉象弦滑者,多为痰湿阻于胞宫。 2、诊妊娠脉 (1)已婚妇女,平时月经正常,突然停经,脉来滑数冲和兼饮食偏嗜者,多为妊娠之征(2)妇人两尺脉搏动强于寸脉或左寸脉滑数动甚者,均为妊娠之征。 3、诊临产脉 (1)临产妇人可出现不同于平常的脉象,其脉多浮,或脉数而滑或紧,称离经脉。 (2)孕妇在平时无脉的中指中节或本节的两旁出现脉搏跳动,即是临产之征。 4、诊小儿脉 (1)诊小儿脉方法:一指定三关。 (2)小儿正常脉象特点:较成人脉软而速,年龄越小,脉搏越快。 (3)小儿病脉:①主要以脉的浮、沉、迟、数辩病证的表、里、寒、热。②以脉的有力、无力定病证的虚、实。③痰热壅盛或食积内停可见滑脉。④湿邪为病可见濡脉。⑤心气、心阳不足可见歇止脉。 诊脉概述 1、三部九候诊法:上为头部,中为手部,下为足部。上、中、下三部又各分为天、地、人 三候,总称三部九候诊法。 2、仲景三部诊法:即人迎、寸口、趺阳三脉。 表格·5—寸关尺分候脏腑表

1、诊脉方法:诊脉以平旦(清晨)最佳,正确体位是正坐或仰卧,前臂自然向前平展,与 心脏置于同一高度。医者应选用左手或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指目,与受诊者体表约呈45°角为宜。 2、脉有胃气:主要反映脾胃运化功能的盛衰、营养状况的优劣和能量的储备状况。指下具 有从容、徐和、软滑。 3、脉有神:可查精气之盈亏,并与胃气的盛衰有关。指下脉律整齐,柔和有力。 4、脉有根:主要说明肾气的盛衰。尺脉有力,沉取不绝。 第二章:舌诊 1、我国最早验舌专著:《伤寒金镜录》 2、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 3、变异舌象: (1)变异年龄性别因素:①老年人,舌色多暗红。(2)儿童舌多淡嫩,舌苔偏少易剥。③女性在经期可出现舌覃状乳头充血而舌质偏红,或舌尖边部点刺增大,月经过后恢复正常。(2)体质禀赋因素:肥胖之人舌多见胖大且质淡,消瘦之人舌体略瘦而舌色偏红。裂纹舌、

舌头的不同部位分别代表什么

舌头的不同部位分别代表什么? 1、舌分三焦上中下 我在讲舌诊之前给大家提一个问题,中医号脉用几个手指头?脉诊和舌诊有相通之处,有人说三个、有人说四个、有人说五个,标准的号脉是三个手指头。为什么用三个手指头呢?它不是中医随便说的用几个都可以,三个是因为中医把人体分为三断,中医叫三焦:上焦、中焦、下焦,一个手指头分别带一个焦。号脉是用食指、中指、无名指。食指号的上焦,中指的号的是中焦,无名指号的是下焦。就是说,从食指到无名指分别代表人体的上、中、下三焦。 舌苔也是一个道理,当你看舌诊的时候,要舒缓自然的伸出舌头,中医把舌头从舌尖、到舌中、到舌根分为三段,分别代表上焦、中焦、下焦。什么叫上焦?上焦是心肺;舌中代表中焦,是肝胆脾胃,特别是舌边;舌根是下焦,泌尿系统。在看舌头之前先要知道哪个部位代表什么。 有的人说心火特盛,舌头红,而且舌尖特别红。 一个人的舌头红就代表有火,代表有热。那么,舌尖红就是上焦,要么是心火,要么是肺热。大人来讲,一般就是心火,心火旺的人睡觉不好,爱着急、发火,起口腔溃疡什么的。但是作为小孩来讲,舌尖红一律是肺热,这样的孩子看见以后,他容易闹感冒,反复的上感,大便非常硬,从舌尖就可以看出来,而且这样的孩子一般是穿的太多、吃的太好,小孩不能穿太多、吃太饱。 我们继续讲中焦。

我们然后要讲看舌头看什么内容。当伸出舌头的时候,看什么呢?看两个方面,舌头的本体是什么颜色(质地是什么颜色),还要看上面的一层舌苔。舌质又看颜色和波动度,看它歪不歪,有的歪,这样的一般是中风的先兆。正常的舌头归纳为六个字:淡红舌,薄白苔。 不是完完全全的干净,就像你刚才说的刮舌苔,那是一种病态。 2、红舌表内热 假如没有淡红舌,特别惨白,这就是气血亏;假如说红的太多,是鲜红,鲜红再发展就是酱色,这就是火,有内热。 发高烧或者高烧后会有。 也可以不发烧,不发烧人的体质有内热、内火,有的时候不见得分得很细,有的时候不见得是舌尖,整个舌头都红的,这就是内热。今天先学完舌诊,再结合症状,就判断差不多了,脉学就比较难学一些,每个人号脉会有差异,但是舌诊比较客观。 3、黑斑表淤血 张雪亮:还有舌头本体上有黑点、黑斑,代表有瘀血。如果有瘀血,会出现什么问题?不通则痛,这是第一点。所以说,有黑点、黑斑的人,往往有痛症,女性月经不好,月经往后推,肚子疼,痛经,有血块,这需要活血化瘀。当然,结合不同的部位也能看出一些问题,假如黑点、黑斑在舌头尖上,舌尖代表上焦,上焦是心肺,首先怀疑是心的问题,瘀血主的是心窍,这样容易引起一些情智的问题。 主持人:有一些躁狂的精神状况。

舌诊脉诊大纲

舌诊、脉诊复习参考大纲 一、舌诊 [目的要求] 1、掌握舌诊的方法及正常舌象的特征 2、掌握舌诊的内容(常见病理舌象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3、熟悉舌象分析要点。 [基本内容] 一、舌诊的方法及正常舌象的特征 舌诊的体位,伸舌姿势,诊舌的顺序,诊舌的注意事项等。正常舌象的特征。 二、掌握舌诊的内容 (一)望舌质 1.掌握舌色——淡红舌、淡白舌、红舌、绛舌、青紫舌的表现及临庆意义。 2.掌握舌形——老嫩、胖瘦、点刺、裂纹、齿痕等舌形的表现及临床意义。 3.掌握舌态——强硬、歪斜、颤动、短缩等舌态的表现及临床意义。 4.熟悉诊舌下络脉的内容;舌下络脉异常的表现及临床意义。 (二)望舌苔 1.掌握苔质——薄厚、润燥、腻腐、剥落等苔质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2.掌握苔色——白苔、黄苔、灰黑苔等苔色的表现及其临庆意义。 三、舌象分析要点 1、舌之神气、胃气的有无 2、舌质舌苔的综合分析 3、舌象的动态观察 [考核知识点] 1.舌诊的方法。 2.正常舌象的特征及意义。 3.舌色、舌形、舌态的特征及临床意义。 4.苔质、苔色的特征及临床意义。 5.舌象的分析要点。 二、脉诊 [目的要求] 1、掌握寸口诊脉的方法。 2、掌握正常脉象的特征,熟悉脉象的生理变异。 3、掌握临床常见脉象的特征和临床意义。 4、熟悉相似脉的鉴别,相兼脉的组合与主病规律。 [基本内容] 1、寸口诊法——寸口诊脉的方法,三部九候和分候脏腑。诊脉的时间、体位、指法、举按寻、平息,现代脉象要素。 2、正常脉象——正常脉象的特征(有胃、有神、有根脉象的特征),脉象的生理变异。 3、临床常见脉象——浮脉、沉脉、迟脉、数脉、实脉、洪脉、细脉、弦脉、紧脉、滑

舌苔脉象总结

中医药技能大赛考试题提纲 (舌脉部分) 望舌苔——舌质

注意:在鉴别苔色的时候要排除染苔的情况。 望舌苔—苔色

1、浮脉 【脉象特征】轻取即得,重按反减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临床意义】主表证,亦主里虚(虚阳外越) 1)主表证--外邪侵袭,人体正气趋向于表,故脉浮 2)主里虚--久病精气衰竭,阴不敛阳,虚阳外越。 2、沉脉 【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临床意义】里证 常见于下痢、浮肿、呕吐、郁结气滞等 沉而有力-里实:气血内困于里;多因水、寒、积滞所致(寒主收引,水性沉潜,积滞则阳气伏郁)沉而无力-里虚:阳气虚不能升举 3、迟脉 【脉象特征】脉来迟缓,一息不足4至(一分钟不满60次) 【临床意义】主寒证,亦主邪热结聚里实证 1)主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 实寒:寒邪凝滞,阳气失于宣通虚寒:阳气虚弱失于温运 2)亦主热证:邪热结聚,经隧阻滞多见于里热实证。 4、数脉 【脉象特征】脉来急促,一息5-6至 【临床意义】主热证,亦主虚证 1)主热证--因热迫血妄行,故脉数,凡外感发热、胃热、肠热、肺痈、肠痈、疮疡、或阴虚火旺等均可见数脉 2)主虚证--精血耗损,元气亏虚,脉来虚数。多见于虚劳日久之人 5、洪脉 【脉象特征】脉形宽大,滔滔满指,来盛去衰 【临床意义】主热甚(气分热甚)里热内盛,气盛血涌故脉来洪大有力,此为太过,多为里热炽盛,必伴见壮热,烦躁,口渴,吐血,疮疡及暑热汗出等。 亦主虚证:若洪大无力,则不主气分热盛,乃阴精耗竭,孤阳将欲外越之兆。 凡久病气虚,或虚劳、失血、久泄等病证,出现洪脉则为阴损阳散之危重证候。 6、细脉 【脉象特征】脉细如线,应指明显,按之不绝

舌苔脉象

正常舌象及生理差异 (一)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舌体大小适中,柔软灵活,舌苔均匀,干湿适中--为气血充足,阳气旺盛 四、望舌质 概念:即舌体的颜色、形态的变化 分类正常舌象:淡红舌病理舌象:舌色变浅—淡白舌,舌色加深—红绛舌、青紫舌 (二)望舌色淡白舌红舌绛舌紫舌青舌 (2)红舌实热虚热(阴虚) (3)绛舌 (4)淡紫舌:为气虚寒凝,温运无力所致,绛紫舌:热盛伤津,血凝所致 淡红瘀点:气滞血瘀所致注意点:青紫舌主病的两重性 绛紫舌色红,干枯少津--热盛血瘀 淡紫舌色白,湿润多津--寒凝血瘀 (三)望舌形 (1)老嫩 老:舌体坚敛苍老,纹理粗糙,舌色较暗;--主实证,嫩:纹理细腻,舌色浅多津;--主虚证 (2)肿胀:舌体较正常大而厚淡白而胖大--气虚、阳虚;红肿而胖大--心脾积热; (3)瘦小舌:舌体较正常瘦小而薄;淡白而瘦小--气血两虚;红

绛而瘦小,少苔或无苔--阴虚火旺;(4)裂纹舌:舌表面有各种形状的裂纹红而干燥有裂--热盛伤津; 淡白有裂--阴血不足;(5)芒剌:舌乳头增生,肥大,高起如剌,邪热亢盛; 舌尖--心火亢盛舌中--胃火亢盛 (四)望舌态 (1)强硬:热入心包痰浊内阻中风先兆(2)痿软:气血两虚阴液枯竭 (3)震颤:气血亏虚肝风内动(4)吐弄:心脾有热动风先兆(5)歪斜:肝风内动痰瘀阻络(6)短缩:寒凝经脉热灼筋痿二、望舌苔 舌苔为胃气上蒸所形成。 1、舌苔 白苔黄苔灰黑苔 (1)白苔:主表证、寒证白而干裂如积粉--内热伤津,瘟疫暴起 (2)黄苔:主里证、热证黄色有浅黄与焦黄的不同 黄色越深则表示热越深(3)灰苔:主热证、寒湿证灰而干燥--热甚伤津 灰而滑润--内有寒湿(4)黑苔:主里证(热极或寒极)多由灰苔发展而来 黑而干燥--热极津枯黑而滑润--寒湿内盛

临床常见舌象及主病

临床常见舌象及主病(见下表)

四、切诊 (一)正常脉搏象:三部有脉不浮不沉,不强不弱,缓与有力,不快不慢,不大不小,节律均匀柔与。成人一息4~5次(约72—80次/分);小儿一息6次(约90~110次/分),称平脉。 婴儿脉急救(120—140次/分),青壮年脉有力,老年人脉多弦,妇女脉弱面稍快,运动员脉多迟缓,瘦人脉多浮,肥人多沉;春天脉多弦,夏天稍洪,秋季稍浮,冬季稍沉。还有脉位异常得“反关脉”“斜飞脉”等均属平脉。

临床常见相兼脉象与主病简表 切脉

〈内经〉分配脏腑: 左寸:心,膻中。左关:肝、胆。左尺:肾、腹中。 右寸:肺,胸中。右关:脾、胃。右尺:肾、腹中。 王叔与分配脏腑: 左寸:心,小肠。左关:肝、胆。左尺:肾、膀胱。 右寸:肺,大肠。右关:脾、胃。右尺: 李濒湖分配脏腑: 左寸:心,膻中。左关:肝、胆。左尺:肾、膀胱、小肠。 右寸:肺,胸中。右关:胃、脾。右尺:肾、大肠。 张景岳分配脏腑: 左寸:心,膻中。左关:肝、胆。左尺:肾、膀胱、大肠。 右寸:肺,胸中。右关:脾、胃。右尺:肾、小肠。 五脏平脉 心脉浮大而散,肺脉搏浮涩而短,肝脉弦长而与。脾脉缓大而敦。肾脉沉软而滑。又有反关脉在关后,必反其手而诊之,当询其平日何如脉象。 男女异脉 男子阳为主,两寸常旺于尺,女子阴为主,两尺常旺于寸。乃其常也,反之者病。 无病经脉 经者常也,医者一呼一吸,病者脉来四至,为与平之象,或向以五至为闰息,如岁运三年一闰,就是我之息长,非彼之脉搏败也。 脉分四时 春弦、夏洪、秋毛、冬石。 七怪脉歌 雀啄连来三五啄,屋漏半日一滴落。 弹石硬来寻即散,鱼翔似有亦似无。 虾游静中跳一跃,更有釜沸湧如羹。 旦占夕死不须药,搭指散乱如解索。 八脉该二十八脉象 〈浮〉为阳为表。 浮而中空为芤,主失血。 浮而拨指为革,主阴阳不交。 浮而不紧为散,主气散。 诗:浮为表脉病为阳,轻手扪来指上彰。 芤似着葱知血脱,革如按鼓识阴亡。

临床常见舌象及主病

临床常见舌象及主病(见下表)

四、切诊 (一)正常脉搏象:三部有脉不浮不沉,不强不弱,缓和有力,不快不慢,不大不小,节律均匀柔和。成人一息4~5次(约72—80次/分);小儿一息6次(约90~110次/分),称平脉。 婴儿脉急救(120—140次/分),青壮年脉有力,老年人脉多弦,妇女脉弱面稍快,运动员脉多迟缓,瘦人脉多浮,肥人多沉;春天脉多弦,夏天稍洪,秋季稍浮,冬季稍沉。还有脉位异常的“反关脉”“斜飞脉”等均属平脉。

切脉

〈内经〉分配脏腑: 左寸:心,膻中。左关:肝、胆。左尺:肾、腹中。 右寸:肺,胸中。右关:脾、胃。右尺:肾、腹中。 王叔和分配脏腑: 左寸:心,小肠。左关:肝、胆。左尺:肾、膀胱。 右寸:肺,大肠。右关:脾、胃。右尺: 李濒湖分配脏腑: 左寸:心,膻中。左关:肝、胆。左尺:肾、膀胱、小肠。 右寸:肺,胸中。右关:胃、脾。右尺:肾、大肠。 张景岳分配脏腑: 左寸:心,膻中。左关:肝、胆。左尺:肾、膀胱、大肠。 右寸:肺,胸中。右关:脾、胃。右尺:肾、小肠。 五脏平脉 心脉浮大而散,肺脉搏浮涩而短,肝脉弦长而和。脾脉缓大而敦。肾脉沉软而滑。又有反关脉在关后,必反其手而诊之,当询其平日何如脉象。 男女异脉 男子阳为主,两寸常旺于尺,女子阴为主,两尺常旺于寸。乃其常也,反之者病。 无病经脉 经者常也,医者一呼一吸,病者脉来四至,为和平之象,或向以五至为闰息,如岁运三年一闰,是我之息长,非彼之脉搏败也。 脉分四时 春弦、夏洪、秋毛、冬石。 七怪脉歌 雀啄连来三五啄,屋漏半日一滴落。 弹石硬来寻即散,鱼翔似有亦似无。 虾游静中跳一跃,更有釜沸湧如羹。 旦占夕死不须药,搭指散乱如解索。 八脉该二十八脉象 〈浮〉为阳为表。 浮而中空为芤,主失血。 浮而拨指为革,主阴阳不交。 浮而不紧为散,主气散。 诗:浮为表脉病为阳,轻手扪来指上彰。 芤似着葱知血脱,革如按鼓识阴亡。

肝郁的三种舌象

肝郁的三种舌象 看舌苔肝不调有三种 1、中间有条纵纹,纵纹有深浅,长短,这是不调的一种表现, 2、舌苔两边挂两道苔道,两边有两条线, 3、整个舌面看着不清爽不舒服,但又不是非常厚,别别扭扭,好象又凹凸不平,这三种情况基本涵盖了慢性肝不调的三种表现。 一,肝主生机,如果肝的生机起不来,不能舒展,那么它就会倾向于折叠,就像一张纸不舒展折起来了,就是生机不旺,肝郁,这种情况往往会出现纵纹,这种纵纹可能先天或后天,纵纹就像两个舌头叠在一起一样,两片舌头一左一右,不能很好伸展,像一片白纸,中间对折了,出现一道折痕,这都是肝气郁折的表现。 第二种两边挂道,这样的人不断有肝火旺,爱冲动,爱生气,肝中气向上翻搅,翻搅上来之后又荡漾到舌的两边,久而久之在两边积累出两道,就像一个小湖,很多垃圾,湖心不断荡漾,垃圾慢慢漂浮就郁聚在小湖的湖岸,按理说它不断在中间搅局,生气,气就不断往上走,翻角向上,从湖心不断向外荡漾到整个舌的周围,包括两边和上边,但是由于上边气涌得厉害不容易凝滞,所以最终都排挤到两边,这就是两边挂道形成的原因。用词:荡漾,涌动,翻搅,都是从一团气的角度用词的。 三,舌片不清爽,不平直,凹凸不平,像一张纸不是中间对折,而是把一张纸团巴团巴再展开的状态,这种情况说明气机不舒畅,但没严重到两边对折,心情起伏不定,五脏六腑不周调,肝气不畅达,又没有很严重,就表现像一张纸团巴团巴以后展开以后不清爽,有皱折这种情况出现。 大家记住这三种肝气郁滞的表现,第二种是肝火旺,不完全是肝气郁滞,三种之间的区别是第一种实质性的损伤,中间纵纹。第二种必然是爱着急,上火,生气。第三种,心情不顺,介于一和二之间,两边挂道就是两边有两条纵苔,是肝不好。 凡是纵都是肝,横是脾,有的脾胃很不好的,有许多横裂纹,说明脾不好。为什么横纹说明脾不好?脾主运化,斡旋上中下三焦,上焦在胸,中焦在腹,下焦在小腹,脾虚则上中下三焦不能很好斡旋,就在中间形成一道道横纹,横纹代表上中下三焦之气不能周流上下了,就出现横纹,看舌片,摸脉,面相都是这样,体察一个人身形,声音笑貌,看他写的字,莫不如是,都是这样的。

舌头看病症大全

舌头看病症大全- - 正常人的苔色是薄白色的.因为舌粘膜中丝状乳头的末梢分化成“角化树”,在“角化树”分枝的空隙中,常填有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霉菌,食物碎屑及渗出的白细胞等,这些不透明的物质遮盖了舌毛细血管的红色,而且角化上皮在湿润时可吸收水分而呈白色,这样就形成了正常的薄白湿润的舌苔. 舌苔过白:多属寒症,薄而滑的多为外感风寒,厚白而滑者多为寒湿或寒痰. 舌苔发黄:一般多见于热性疾病的过程中,表明邪正相争十分激烈,病已入里,邪已化热. 舌苔发黑:主要是舌丝状乳头增殖变黑所致.有棕黑,灰黑,焦黑直到漆黑等深浅不同.中医认为病人出现此苔,一定病期较长,病性比较复杂严重. 舌苔灰白相兼或灰腻薄滑:多为里寒,先有体弱兼热性病,或病久兼消化不良症的征象. 全舌淡紫带青:润滑无苔为伤寒阳证.

舌苔呈褐色:肠梗阻. 意见建议: 镜面舌:即舌面无苔,像镜子一样光滑.轻者提示营养不良,或体内缺乏铁或维生素B2:;重者则表示体内津液亏乏,病情深重.如果病久者的镜面舌兼绛色,还要防止出现败血症.如果是老年人的舌头像镜子那样光滑,舌底面两根静脉增粗延长,表示有肺心病. 穿心舌:即舌苔中间有一小块空白处,舌苔已剥脱.穿心舌属于伤阴的一种表现,常表示体内营养缺乏.小儿出现剥苔,则表示营养不足,主要是偏食造成体内某些营养素的缺乏,引起部分舌苔剥脱.这种儿童身体抵抗力很差,很容易得感冒或发烧. 牛肉舌:即舌质暗红,舌苔光剥像牛肉一样.牛肉舌常见于恶性贫血患者. 腐苔:是一种比较厚的,颗粒大而疏松的苔,形状好象豆腐渣样,厚厚的一层堆在舌上,刮之易去,过一会儿又会逐渐堆铺起来. 腐苔提示人的阳气有余,能将胃中浊腐之气升化驱散,是正邪相争,疾病诌向好转的征兆. 腻苔:是舌中心及根部较厚,舌的边尖部稍薄,颗粒细小致密,紧贴舌上,

从舌头看病大全

舌头看病大全 正常人的苔色是薄白色的。因为舌粘膜中丝状乳头的末梢分化成“角化树”,在“角化树”分枝的空隙中,常填有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霉菌、食物碎屑及渗出的白细胞等,这些不透明的物质遮盖了舌毛细血管的红色,而且角化上皮在湿润时可吸收水分而呈白色,这样就形成了正常的薄白湿润的舌苔。 舌苔过白:多属寒症,薄而滑的多为外感风寒,厚白而滑者多为寒湿或寒痰。 舌苔发黄:一般多见于热性疾病的过程中,表明邪正相争十分激烈,病已入里,邪已化热。 舌苔发黑:主要是舌丝状乳头增殖变黑所致。有棕黑、灰黑、焦黑直到漆黑等深浅不同。中医认为病人出现此苔,一定病期较长,病性比较复杂严重。 舌苔灰白相兼或灰腻薄滑:多为里寒,先有体弱兼热性病,或病久兼消化不良症的征象。 全舌淡紫带青:润滑无苔为伤寒阳证。 舌苔呈褐色:肠梗阻。 镜面舌:即舌面无苔,像镜子一样光滑。轻者提示营养不良,或体内缺乏铁或维生素B2:;重者则表示体内津液亏乏,病情深重。如果病久者的镜面舌兼绛色,还要防止出现败血症。如果是老年人的舌头像镜子那样光滑,舌底面两根静脉增粗延长,表示有肺心病。 穿心舌:即舌苔中间有一小块空白处,舌苔已剥脱。穿心舌属于伤阴的一种表现,常表示体内营养缺乏。小儿出现剥苔,则表示营养不足,主要是偏食造成体内某些营养素的缺乏,引起部分舌苔剥脱。这种儿童身体抵抗力很差,很容易得感冒或发烧。 牛肉舌:即舌质暗红,舌苔光剥像牛肉一样。牛肉舌常见于恶性贫血患者。 腐苔:是一种比较厚的、颗粒大而疏松的苔,形状好象豆腐渣样,厚厚的一层堆在舌上,刮之易去,过一会儿又会逐渐堆铺起来。腐苔提示人的阳气有余,能将胃中浊腐之气升化驱散,是正邪相争,疾病诌向好转的征兆。 腻苔:是舌中心及根部较厚,舌的边尖部稍薄,颗粒细小致密,紧贴舌上,揩之不去,刮之不脱,舌面罩着一层粘液像油腻状,舌质大多被其遮盖而不能见。用放大镜看,腻苔的丝状乳头数目及其分枝均有增加,各乳头的角化树相互纠结缠绕,不易脱落,其中包埋着很多粘液及食物颗粒。中医认为腻苔是阳气被阴邪所抑,机体内必有湿浊痰饮或食积顽痰遏郁的病理变化。如急慢性胃肠炎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