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贷款准备金制度的思考

合集下载

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

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

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摘要:一、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的定义与作用二、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的监管标准三、贷款损失准备金管理制度的要求与规定四、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在风险管理中的实际应用五、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对银行业的影响与启示正文: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是一种用于抵御贷款风险的准备金制度,由商业银行在成本中列支,以提高银行的风险防范能力。

该制度是银行业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实施审慎监管的重要内容之一。

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的监管标准主要包括贷款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

贷款拨备率为贷款损失准备与各项贷款余额之比,拨备覆盖率为贷款损失准备与不良贷款余额之比。

银行业监管机构会根据经济周期、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商业银行整体贷款分类偏离度、贷款损失变化趋势等因素对这两个标准进行动态调整。

贷款损失准备金管理制度的要求与规定主要包括:商业银行董事会对管理层制定的贷款损失准备管理制度及其重大变更进行审批,并对贷款损失准备管理负最终责任;商业银行管理层负责建立完备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报告贷款风险的管理制度,确保贷款损失准备能够充分覆盖贷款风险;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管理制度应当包括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政策、程序、方法和模型、职责分工、业务流程和监督机制、贷款损失、呆账核销及准备计提等信息统计制度、信息披露要求等内容。

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在风险管理中的实际应用可以帮助商业银行更好地识别、计量、监测和报告贷款风险,从而有效防范和化解贷款风险。

通过这一制度,银行业可以确保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充足性,降低不良贷款率,提高银行资产质量,增强银行业整体风险抵御能力。

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对银行业的影响与启示包括:提高银行业风险防范意识,促使银行业加强风险管理;促进银行业优化贷款结构,提高贷款质量;有助于银行业稳定发展,维护金融体系安全。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商业银行为了保障存款人利益和维护金融稳定而必须存放在中国人民银行的一定比例的存款。

这种制度的发展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但是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革和完善。

本文将就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进行分析和探讨。

1. 存款准备金率较高我国当前的存款准备金率相对较高,这对于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造成了较大的压力。

高存款准备金率会使得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上升,从而不利于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和发展。

2.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弹性不足当前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比较刚性,无法根据市场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这使得金融机构在面临市场变化时无法及时作出反应,导致金融市场在某些时期出现了流动性紧张的情况。

3. 存款准备金制度与宏观调控的脱节存款准备金制度在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上存在一定的脱节,这就容易导致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4. 存款准备金制度执行成本高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执行成本相对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确保其有效执行,这不仅增加了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也增加了监管部门的负担。

二、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完善建议1.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有利于减轻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压力,也有利于降低贷款利率,刺激金融市场的活跃。

政府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这一目标,例如通过逐步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来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

2. 提高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弹性建立更加灵活的存款准备金制度,使得政策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

这样可以有效减少金融机构在市场波动时所面临的压力,保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3. 存款准备金制度与宏观调控的有效衔接为了更好地实现存款准备金制度对经济的支持和维护作用,政府需要将存款准备金制度与宏观经济政策有效衔接起来,例如通过加强监管和协调,建立一个更加灵活的宏观调控体系。

4. 降低存款准备金制度执行成本政府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降低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执行成本,例如通过建立更加先进的监管系统和技术手段,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执行效率。

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

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

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是指银行为了防止贷款无法收回而准备的专项准备金,是银行贷款风险防范的一项重要手段。

以下是对此制度的详细分析:一、制度目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的首要目的是增强银行对贷款风险的抵御能力,降低由于贷款无法收回所可能带来的损失。

这一制度通过提取专项准备金,来减少银行的贷款风险,确保银行资本的充足率,从而保护银行的稳健经营和发展。

二、准备金的计提标准银行通常会根据贷款的种类(如企业贷款、个人贷款)、期限、风险程度等因素,设定不同的计提标准。

对于可能发生损失的贷款,银行会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比例计提准备金。

三、准备金计提的方法银行通常采用内部模型法、标准法或高级计量法(包括信贷风险暴露分类、压力测试等)来计提准备金。

内部模型法主要基于银行的内部数据和模型,标准法则是基于监管部门规定的比例设定准备金余额,而高级计量法则是通过综合分析银行的信贷风险暴露,以确定准备金的提取额。

四、与其它风险管理措施的关系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是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它与其他风险管理措施(如内部控制、信贷审批等)相互配合,共同确保银行经营的稳健和安全。

五、制度的执行和监督为了确保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的执行和实施效果,银行监管部门会定期对银行的准备金计提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同时,银行自身也会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机制,定期对贷款风险进行评估,以确保准备金的提取符合相关法规和制度的要求。

六、制度的挑战和改进空间尽管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在防范贷款风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和改进空间。

一方面,随着信贷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复杂化,贷款风险也在增加,需要不断完善和调整准备金计提的标准和方法。

另一方面,监管政策的调整和金融市场环境的变化也可能对准备金的计提产生影响,需要银行及时进行政策调整和风险应对。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银行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提高风险管理技术和数据质量,确保准备金的计提符合法规和制度的要求。

同时,监管部门也需要加强对银行贷款风险管理和准备金计提情况的监督,推动银行体系的稳健发展。

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的回顾与评价

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的回顾与评价

逐 步 深 人 建 立 起 来 的 。贷 款 损 失 准 备 金 制 度也 经 历 了 院 批 准 后 方 能 豁 免 , 冲减 倩 贷 基 金 。在 这 种 体 制 下 。 并
从 无 到 有 、 步 完 善 的 过程 。通 过 历 史 的 回 顾 和 评 价 。 银 行 既 无 盈 利 动 力 , 无 破 产 担 忧 , 有 必 要 建 立 贷 款 逐 亦 没
市 场 经 济 转 轨 。 国 的 银 行 体 制 逐 步 转 变 。 业 银 行 获 中 商
传 统 计 划 经 济 体 制 下 。我 国 只 有 中 国 人 民银 行 一 家 银 得 了越 来 越 多 的 自主 权 。 与 此 相 适 应 , 9 6 1 3 。 19 年 月 日 行 。这 种 “ 大一 统 ” 格局 来 源 于 高 度 集 中 的 财 政 倩 贷 困 务 院 颁 布 的< 的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困 银 行 管 理 暂 行 条 例 > 规
可 以 发 现 我 国 现 行 贷 教 损 失 准 备 金 制 度 存 在 的 问 题 和 损 失 准 备 金 制 度 。1 7 年 金 融 体 制 改 革 后 。 业 银 行 成 99 商 不 足 .须 结 合 国 际 惯 例 和 我 国现 实 情 况 加 以改 进 和 完 为银 行 业 的 主体 。 有 了一 定 的 自主 权 。 时 对 市 场 风 拥 同 普
会计 人员不依 法 执 业 丽使用 人 单位 受到 有关 部 门查 处 的 。 以督 促会 计公 司 自觉 遵 规守法 。 同时 。 强化 审计部 门的 监罾
I 争 茸
’ 一
其罚款—律由会计 和会计负责人共同承担支付 ;因违
计 责任 人共 同承担 赔偿 责任 。单 位要 求会 计 人员的除外 。

对贷款准备金制度的思考

对贷款准备金制度的思考
演 进 拓 宽 , 根 据 企 业 所 处 的 发 展 阶 段 不 的试 点 力 度 , 时 的融 资 重 点 是 银 行 的 信 全 面 融 资 监 管 服 务 体 系 架构 , 此 以适 应 复 杂 同 , 融 资 需 求 也 会 发 生 变 化 , 以 必 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资金 配 合 政 府 的 适量 补 贴 , 现 了市 场 的科 技 型 企 业 , 别 是 科 技 型 中小 企 业 的 其 所 出 特 要 建 立 起 支 撑 我 国科 技 型 中 小 企 业 发 展 力 量 的 进 入 与 政府 角色 的淡 化 , 金 来 源 发 展 和 我 国产 业 结构 升 级 的形 势 。 资 通过 建设科技 型中小 企业 融资的全

我 国贷 款 准 备 金 制 度 发 展 历 程


我 国贷 款 准 备 金 制 度 的 发 展 通 常 可 以分 为 三个 阶 段 :
( ) 一 贷款 准备金制度确 立阶段 。 国 我 贷 款 准 备 金 制 度 可 以追 溯 到 1 8 9 8年 。
18 9 8年 财 政 部 出 台 了 《 于 国家 专 业 银 关
金 , 提 取 办 法 的 通 知》 规 定 , 一 步 明 确 了 准 备 计提 指 引》 要 求银 行 全面 推 行 贷 款 出 台 的 《 融 企 业 呆 账 准 备 提 取 管 理 办 等 进
0 6年 出 台 的新 会 政策 性银 行 呆 账 准 备 金 的计 提 规 定 , 细 五 级 分类 , 并确 定 了呆 账 准 备 计 提 比例 , 法》 和财 政 部 会 计 司 2 0 详 % 关 %、 2号 《 融 工 具 确 认 和 计 量 》 金 。 规 定 了不 同 行 业 、 同性 质 贷 款 的 计 提 比 即一 般 准 备 为 贷 款 余 额 的 1 、 注 2 计准 则第 2 不 例 , 本 确 立 我 国贷 款 损 失 准 备 金 制 度 。 基

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

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

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摘要:一、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概述二、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算与计提三、贷款损失准备金的作用与意义四、我国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五、应对贷款损失准备金的风险管理策略正文:一、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概述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是银行金融机构为了应对不良贷款风险而设立的一种风险管理制度。

简单来说,它就是银行在发放贷款时,提前提取一部分资金作为准备金,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不良贷款损失。

这种制度有助于保障银行资产的安全,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二、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算与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算与计提是银行根据贷款风险的大小和不良贷款的历史经验来进行的。

通常,银行会按照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

计算公式为:贷款损失准备金=贷款余额×贷款损失准备金比例。

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定期计提,即银行按照固定的时间周期(如季度、年度)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另一种是实时计提,即银行根据贷款风险的变化实时调整贷款损失准备金的提取比例。

三、贷款损失准备金的作用与意义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具有以下作用与意义:1.防范风险:贷款损失准备金是银行应对不良贷款损失的缓冲器,有助于减轻不良贷款对银行资产的影响。

2.维护金融稳定: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有助于银行金融机构稳健经营,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

3.提高银行透明度: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要求银行定期披露贷款损失准备金提取和使用的相关信息,有助于提高银行透明度。

4.促进银行信贷业务发展: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为银行提供了更多的信贷资金来源,降低了信贷业务成本。

四、我国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的发展与完善近年来,我国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不断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法规政策不断完善: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贷款损失准备金的政策法规,为银行实施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

2.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比例逐步提高:为应对不断变化的不良贷款风险,我国银行金融机构逐步提高了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比例。

计提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准备金的思考

计提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准备金的思考

28行业观察I nd u s t r y ob se rv a t Ion本刊视角2020年1月,国家审计署向河南省人民政府出具《审计报告(2019年住房公积金和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审计)》。

审计报告就公积金方面需要研究和规范的问题部分提出:河南省“超额计提公积金贷款风险准备金,资金大量闲置。

”为贯彻落实审计报告整改意见,2020年8月,河南省财政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管理的通知》(豫财综〔2020〕27号),一是要求各级财政部门严格审核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财务收支报告,批复2019年度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分配时,若公积金管理机构的贷款风险准备金数额超过2019年末贷款余额1%,不再继续计提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准备金。

已经批复超额计提的,要立即纠正,督促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将本次超额计提部分作为公积金增值收益上缴财政。

二是要求清理以前年度超额计提的公积金贷款风险准备金,严格按照住房公积金财务管理有关规定和各类存量资金专项清理工作要求处理,切实解决资金大量闲置的问题,计提的公积金贷款风险准备金纳入同级财政专户,超额计提部分应作为公积金增值收益及时上缴财政。

三是以后年度计提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准备金累计余额数均按年末贷款余额的1%安排。

四是要求各级财政部门主动对照自查,计提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后的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要及时上缴财政,严格按照规定用于住房保障支出,当前要重点用于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公共租赁住房等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

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准备金计提方式调整后,对河南省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和住房公积金事业发展将会产生重大影响。

笔者针对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准备金的计提,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河南省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准备金计提方式是否合规财政部《住房公积金财务管理办法》(财综字〔1999〕59号)第二十四条规定:“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用于建立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准备金的比例不得低于60%,具体比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确定。

简论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准备金提取问题分析

简论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准备金提取问题分析

简论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准备金提取问题分析导读:本文是关于简论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准备金提取问题分析,希望能帮助到您!简论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准备金提取问题分析前言: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风险准备金是抵御风险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当前对其准备金的金额总数是否完备、提取的方式和使用是否合理的这些方面的问题还是有很多的不同意见。

可想而知这些问题处理的妥善与否直接关系着贷款风险管理的合理与否。

所以,本文就是基于住房公积金贷款需要面临的风险和其机构当前拥有的风险管理的系统问题考虑,分析研究合理的准备金提取的办法,从而找到贷款风险管理的相应策略和办法。

1.住房公积金业务发展状况及风险分析1.1住房公积金当前发展情况自1992年以来,住房公积金制度在全国设区城市陆续建立起来,不仅深受广大城镇职工的欢迎,而且逐渐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截至2008年底,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达11184.05万人,缴存总额20699.78亿元,累计为961.17万户职工发放个人住房贷款10601.83亿元,住房公积金使用率达到72.81%。

住房公积金制度已经成为关系国计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制度。

随着住房公积金使用率的不断提高、个人贷款业务的不断发展,其风险也不断加大。

1.2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风险分析《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住房公积金本金用于缴存职工的提取、个人住房贷款和购买国债。

因此,住房公积金在运作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个人贷款风险、利率原因造成的国债投资亏损风险、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在进行资金操作时的违规形成的损失及具体操作人员工作失误产生的损失等运行风险。

因为住房公积金这样的贷款还贷款的时间较长,所以随着时间的逐渐推进,贷款人的实际收入、还款金额的出处和房产市场这些多方面的因素的变化,都是使住房公积金贷款面临的风险更加的多样和复杂化的因素。

所以做好这些方面问题的处理,找到更好的规避风险的处理策略才是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风险系统需要做的,需要面对的问题。

公积金贷款担保风险准备金提取策略思考

公积金贷款担保风险准备金提取策略思考

金融在线公积金货款担保风险准备金提取策略思考栾新美(青岛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山东青岛266200)摘要:在公积金贷款业务中,贷款担保风险准备金是应对贷款风险的主要方式,能够有效降低公积金贷款风险。

对于公积金贷款而言,担保风险准备金的提取策略是影响公积金制度是否能够正常运行的关键。

本文将对公积金贷 款担保风险准备金风险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公积金贷款担保风险准备金的提取策略。

关键词:公积金;贷款担保;风险准备金;提取策略中图分类号:F299.23 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 —3157(2018)07 —0078 —02—、引言公积金贷款担保风险准备金是降低公积金贷款面临风 险的重要手段,能够在应对公积金贷款风险时发挥关键作 用。

为了保证这一作用能够充分的发挥,我们必须掌握公积 金贷款担保风险准备金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风险,分析目前 公积金贷款担保风险准备金风险管理问题,探讨合理的公积 金贷款担保风险准备金提取策略。

二、公积金贷款担保风险准备金的发展现状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从1992年开始逐渐建立起来的,受到的广大城镇职工的欢迎,并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目前已经成为关系着国计民生的社会制度,有利于和谐社会的 构建。

随着公积金贷款业务的发展,公积金的使用率也逐渐 提升,贷款风险也大幅度增加。

由于住房公积金的本金一般 用于职工的提取与住房贷款等相关业务,所以,公积金制度 在实行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风险包括个人贷款风险、利率 造成的投资亏损风险、对资金进行违规操作造成的损失以及 操作不当造成的损失等。

一般情况下,公积金贷款的还款期 限较长,在经历较长的时间后,贷款人的收入情况、用于还款 资金的来源以及房地产市场的行情都会有所变化,公积金贷 款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并且更加复杂。

三、公积金贷款担保风险准备金存在的风险在公积金制度的实行过程中,对于公积金的使用有着十分严格的规定,公积金的本金一般仅用于职工的提取与住房 贷款等相关业务。

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分析

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分析

论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分析摘要贷款损失准备是商业银行为抵御贷款风险而提取的用于补偿银行到期不能收回的贷款损失的准备金,用来应对未来对银行资本的潜在需求,具有防范银行信用风险与补充银行资本的特性,也是目前我国银行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监管的重点。

本文主要研究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的概念,现有理论,发展现状,以及贷损失款准备金提取面临的确认标准模糊、计量方式不明确,制度管理上的疏漏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现状提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政策建议。

此外,中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的不完善还有其自身特殊的原因,本文还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其他政策等多种角度提出了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会计政策;银行监管目录引言 (1)一、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理论综述 (1)(一)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的概念 (1)(二)前瞻性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制度概述 (2)(三)周期性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制度概述 (2)(四)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对银行业发展的影响 (3)二、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发展现状 (3)(一)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政策沿革 (3)(二)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发展现状 (4)(三)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 (4)三、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面临的问题 (5)(一)商业银行在外部制度上存在着缺陷 (5)(二)商业银行内部实施上的不足 (5)(三)监督管理部门缺乏对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监管的可操作性.. 5(四)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6)四、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政策的建议 (4)(一)加强各部门协调,规范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制度 (6)(二)监管当局要审慎监管,增强商业银行风险防范能力 (6)(三)重视贷款损失准备、资本充足率监管在货币政策传导方面的作用.. 7(四)进一步完善贷款五级分类制度,夯实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基础 (7)(五)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7)五、未来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制度的发展方向 (7)(一)建立国际商业银行贷款准备政策是未来最重要的发展趋势 (8)(二)前瞻性的贷款准备金政策意义重大 (8)结束语 (8)主要参考文献 (9)论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分析引言自从中国加入WTO后所获得的市场准入过渡期也已结束, 这意味着中国的金融部门将全面走向对外开放, 中外银行之间的实质性竞争将从此开始。

对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的几点思考

对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的几点思考

【 关键词】
银 行 贷款 损 失 准备 ; 计提 方 法 ; 较 比


现行 的贷 款损 失准 备制 度
20 0 2年 4月 中国 人 民银行 颁 布 了 银 行 贷款 损 失准 备计 提指 引 , 05 6 2 20 年 月 1 日财政 部 发布 _ 《 融企 业 呆 账 准 备提 取 r 金 管理办法 以及 20 0 6年财政部发布的 企 业 Al 则第 2号一 融工 具确 认 和计 量》 汁准 2 一金 对贷款损失 准备计提 的规定构成了我 国银 行现 行 的贷 款损 失 准 备制 度 ( 下表 ) 见 。 由于 《 管理办法 规定的专项准备和特 种 准备 与 人 民银 行 的 《 提 指 引 基 本一 计 致,在此不作单独 比较 。 管理办法》所称 股准备是指银行按照一定 比例从净利润 中提取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 失 的准 备 。 一般 准 备 的计 提 比例 由 金 融企 业综合考虑其所面临的风 险状况等因素确
在单独计提 的范 围上 ,准则要求对重
大 贷款 单 独 进 行 减 值 测 试后 ,有 客 观 证 据
表明其 发生 了减值的 ( 即有减值特征的 ) , 应采用未来现金 流折 现法 计提减值准备 。 目前银 行在重大贷款标准确 定后 ,主要有 两种方式:一是将所有认定的重大贷款均
采 用 末 来现 金流 折 现 法 ,进 行 逐 笔计 提 准 备。如果计提准备为零 ,将调整计入组合 计提基 数计提准备 ;二是对有减值特 征的 按未来现金流折现法计提减值准备 ,将所 有重大 贷款逐笔测试后 ,认 为不 良货款具 有 减值 特 征 ,将 其按 照未 来 现 金 流折 现 法 计提减值准备 。 在组合计提方法上 ,准则没有具体规 定 ,仅 要 求 根 据 自身 风 险管 理 模 式 和 数据 支持程度 ,选择合理的方法。目前银行主 要 以贷款迁徒率 、违约概率及违约损失率 为基础通过 模型计算 。当前主要的 问题是

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准备金提取制度浅析

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准备金提取制度浅析

工作砖宪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准备金提取制度浅析刘德元任韶华摘要:在分析个人住房贷款风险准备金现行提取制度及全国准备金提取现状的基础上,理清提取制度执彳亍中提取方式选择的衫响因素,从注重资金积累、资金存放运作管理、风险导向角度对贷款风险准备金制度的实施加以改进。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财务管理;贷款风险准备金;提取制度截至2018年末,住房公积金缴存余额已达到57934.88亿元,住房公积金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而住房公积金运营管理风险却完全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公积金中心)自身承担。

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准备金(以下简称贷款风险准备金)是公积金中心用于核销公积金贷款呆账损失的保障金,是公积金中心抵御风险的最后一道屏障。

-、个人住房贷款风险准备金现行提取制度解析(一)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需优先用于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按照《住房公积金财务管理办法》(财综字[1999J59号)规定: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分配顺序为先提取风险准备金.再行核销上交财政的公积金中心管理费用,剩余资金为公租房(廉租房)建设补充资金(以下简称廉租资金)。

从制度的设计上注重风险控制,优先保障贷款风险准备金的提取。

(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准备金有两种提取方式可供选择按照《关于住房公积金财务管理补充规定的通知》(财综字[1999)149号)规定: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风险准备金计提比例不得低于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60%,或不得低于年度住房公积金贷款余额的1%。

这两种提取方式只可二选一,制度对不同年度提取方式是否保持一致未予以限制,对同一中心下属各分支机构的贷款风险准备金提取方式和提取比例是否保持一致未予以限制,个人贷款风险准备金提取比例规定了最低下限标准,没有上限控制规定。

二、全国个人住房贷款风险准备金提取现状(-)个人住房贷款风险准备金和贷款余额逐年增长、占比逐年增长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准备金余额增长稳定,后者年均增幅快于前者;风险准备金余额占个人住房贷款余额比率增长稳定,年增幅均匀,公积金中心抵御风险能力正在逐年增强。

我国准备金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准备金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
在 经济发 达

金 融市 场 健 全 的 国 家 里
,
由于 融 资渠 道 多


货币 派 生 能 力 也 就 大
,
金 融 机构 的 超 额 储备 就 保 持在 较 低 水 平
,
,
因 此 中央
,
5 % 以 下 ) 以 适 应 金 融 自由化 趋 向 银 行 执 行较 低 的 准备 金 政策 ( 一 般 1
但 我 国现行 的 准 备 金 制 度 尚不 够健


{

,
迫 切 需 要 改进 与完善

{ {
准 备金 制度 的 几 个 主 要 问 题
1 9 8 4 年 我 国 中央 银行 成 立 初 所 规
,
定 的存
1 9 8 5年
款 准备 金 率 是
:
储 蓄存款 4 0 %

企 业存 款 2 0 %
农村 存款 2 5 %

,
。 。
,
我 认为
,
我 们 应 采 取 以 下 几 条措施
,
,
来完
( 一 ) 重 新 确 定 存 款 准 备 金 总 水平
2 % 的 比例 太低 我 国 现行 1

不 能 适 应一2 建 议 把准备 金 比 例提 高 到 1 0 % 水平

人 民 银 行根据 实 际情 况 的变 化
,
( 三 ) 存款 准 备金率 偏 低
,
不 能 适 应 我 国 实 际 情况
,
一 国 存款 准备 率高 低
是 由该 国 的
具 休情 况 来 决 定 的


除 了 中 央 银 行 的 货 币 政 策 要求外

有关国家银行贷款分类和准备金计提做法

有关国家银行贷款分类和准备金计提做法

有关国家银行贷款分类和准备金计提做法一、贷款分类与准备金计提制度概述二、贷款分类标准及其存在的问题三、准备金计提计量方法及其局限四、国际贷款分类制度比较分析五、对中国银行业的启示和建议一、贷款分类与准备金计提制度概述贷款分类与准备金计提制度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中的重要管理制度,具有约束风险承受能力和预测信贷损失的作用。

贷款分类按其风险程度分为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和可疑类;准备金计提则是根据不同贷款分类的风险程度,按照一定的准备金率进行计提,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信贷损失。

亦即,贷款分类与准备金计提制度考虑到了信贷业务操作的实际情况,保护了银行及其客户的合法权益,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信贷服务。

二、贷款分类标准及其存在的问题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分类标准和国际接轨,现行标准强调对借款人和项目进行综合风险评估,包括资产质量、担保条件、借款人信誉度等方面,具有针对性、科学性,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标准划分不够清晰,有时候标准的适用性不够明确;2、缺乏足够的弹性,一旦贷款分类就难以转移;3、贷款分类标准反映了银行风险承受水平,但根据实践经验来看,还有提高的空间。

三、准备金计提计量方法及其局限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计提一般采用静态计提和动态计提两种方法。

静态计提是按照一定的准备金率计提,不考虑贷款的具体特点和特定情形;动态计提是按照风险情况评估的不确定性,根据贷款的情况和未来发展情况制定的具体准备金计提计划。

虽然静态计提和动态计提是相互补充的,但其局限性也非常显著,没法做到预测性准确、操作简单、管理规范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准备金率、完善内部控制等。

四、国际贷款分类制度比较分析当前,国际贷款分类制度主要包括巴塞尔I、巴塞尔II和巴塞尔III等规范,其中以巴塞尔III最为严格。

各国的贷款分类制度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标准不同、准备金率不同、计提方法不同等方面。

要对国际经济贸易环境和国际贸易的变化做好贷款分类和准备金计提工作,就需要进一步学习、借鉴和沉淀国际经验,加强国际合作,推进贷款分类和准备金计提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是中国央行通过调整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来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的一种手段。

这一制度在我国的金融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存款准备金制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本文将从制度设计、操作机制、适用范围等方面,对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完善建议。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在制度设计上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单一制度,即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是统一规定的,没有区分不同类型银行、地区的差异。

这就导致了存款准备金率过高或过低的问题,不利于不同银行、地区的金融发展。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对于非银行金融机构如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的监管不够到位,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针对上述问题,我建议从制度设计上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完善。

可以考虑采取差异化的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根据不同类型银行、地区的特点和需求,合理确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幅度,以达到更好的风险调控效果。

在监管上应加强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建立起完善的监管体系,确保金融体系整体风险可控。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在操作机制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当前,存款准备金的计算方式比较简单,主要是以商业银行的存款基数来确定存款准备金的金额,没有考虑到其他因素对存款准备金的影响。

这就导致了存款准备金的调控效果可能不够理想。

存款准备金的调整频率比较低,往往只有季度性的调整,不能及时跟随金融市场的变化。

针对上述问题,我建议在操作机制上进行改进。

可以引入更多的因素来确定存款准备金的计算方式,比如考虑到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利率水平、市场风险等因素,以提高存款准备金的调控精度。

应适时调整存款准备金的调整周期,可以考虑缩短调整周期,甚至实行动态调整,以适应金融市场的快速变化。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在适用范围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当前,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主要适用于商业银行,对于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如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公司等的监管不够到位。

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准备金思考

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准备金思考

2021年8月第24卷第16期中国管理信息化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Aug.,2021Vol.24,No.16化管理手段。

企业的外部和内部环境越来越复杂,特别是新时期社会保险政策的一些新变化给企业社保管理工作带来了新挑战,如企业社保系统对获取的外部数据的处理和应用、新数据和历史数据的融合、继续享受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的企业退休人员的个人参保信息及其就医后产生的医疗费用与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的数据衔接等。

因此,企业有必要构建和完善企业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防止企业参保人员个人参保信息泄漏,也为企业资金的安全管理和使用提供可靠的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1]慎茜.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体系完善策略[J].中外企业文化,2020(12):46-47.[2]隋绍明.基于大数据时代的社保信息系统管理研究[J].现代信息科技,2020(6):173-174.[3]陈丽萍.创新社会保险管理模式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分析[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2):114.[4]蒲丹松.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策略分析[J].商讯,2020(33):191-192.[5]姚宁,崔剑.互联网下社保网络的安全探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0(3):107-108.[6]王海斌.大连市社会保险事业互联网服务问题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9:35.[7]郭军.新时期信息化技术在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4):192.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准备金思考林丹珊(青岛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山东青岛266071)[摘 要]住房公积金制度实行以来,每年缴存规模越来越大,公积金的贷款及提取额度也逐年增加,如何做好风险防范便显得格外重要。

笔者在多年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实践中,以翔实的统计数据为依托,结合现行的管理制度,具体分析了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准备金的影响因素、计提办法及比例、风险防范及资金收益等方面的内容,并对改进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准备金的计提办法及风险防控管理提出建议。

部分准备金制度范文

部分准备金制度范文

部分准备金制度范文部分准备金制度是金融领域的一种管理措施,旨在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和金融稳定性。

在部分准备金制度下,商业银行需要按照一定比例将客户存款存入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而不是全部存入。

这一制度具有政策灵活性,可以通过调整准备金比例来影响货币供应量和经济活动。

本文将重点探讨部分准备金制度的特点、优劣势以及影响。

1.准备金比例灵活调整:部分准备金制度允许中央银行根据经济形势和金融稳定性的需要,调整商业银行必须存入的准备金比例。

通过调整准备金比例,中央银行可以调控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活动,以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2.提高金融稳定性:部分准备金制度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和金融稳定性。

商业银行将一部分存款存入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可以减少银行经营的风险,避免因为可能的客户取款激增而引发的流动性风险。

3.增加政策调控工具:部分准备金制度可以增加中央银行的政策调控工具。

通过调整准备金比例,中央银行可以影响商业银行的存贷款行为,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如果经济过热,中央银行可以提高准备金比例,抑制信贷扩张;如果经济增长缓慢,中央银行可以降低准备金比例,刺激信贷投放,促进经济活动。

尽管部分准备金制度可以带来一些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劣势:1.资金利用效率低:商业银行的部分存款被冻结为准备金,无法用于其他投资和贷款活动,导致银行的资金利用效率降低。

2.银行利润下降:部分准备金制度会导致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增加,因为银行需要承担额外的准备金成本。

这可能会导致银行利润下降、资本回报率降低,影响银行的经营状况。

3.对银行业务的约束:部分准备金制度限制了银行的存贷款活动。

商业银行需要存入准备金的比例越高,银行能够进行贷款和投资的余地越小,影响了银行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活动。

1.影响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活动:部分准备金制度通过调整准备金比例,可以影响商业银行的存贷款行为,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活动。

如果准备金比例增加,商业银行的存款减少,导致货币供应量收缩,进而抑制经济活动;反之,如果准备金比例降低,商业银行的存款增加,货币供应量扩张,促进经济活动。

准备金通俗的理解

准备金通俗的理解

准备金通俗的理解准备金是指银行或金融机构为应对风险而持有的一定金额的资金。

它是银行业务中的重要概念,对于维护金融稳定和保障客户利益具有重要作用。

简单来说,准备金就是银行的备用金,用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准备金的概念,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

假设你是一家银行的负责人,你的银行每天都会接收大量的存款,并且向客户发放贷款。

在这个过程中,你必须确保银行有足够的资金来支付客户的存款和贷款。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一些风险,例如客户提前取款或贷款违约等。

为了应对这些风险,你需要准备一定的备用资金,以防客户提款时出现资金短缺。

准备金的作用就是为银行提供一个安全垫,确保银行能够及时偿付客户的需求。

它可以用于应对各种风险,例如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

准备金的大小取决于银行的规模、经营风险和监管要求等因素。

一般来说,较大规模的银行需要持有更多的准备金,以应对更大的风险。

准备金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有资金,即银行自身的存款和资金;另一种是向央行借款。

央行作为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机构,具有监管银行和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责,它会要求银行按照一定比例持有准备金。

这个比例被称为准备金率。

当银行的准备金低于要求的准备金率时,银行就需要向央行借款,以满足监管要求。

准备金的管理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银行的稳定运营和风险控制。

银行需要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盈利能力,合理配置准备金。

如果准备金过高,会导致银行利润下降,影响业务发展;如果准备金过低,会增加银行的风险敞口,可能引发流动性危机。

因此,银行需要通过科学的风险管理和资金管理措施,合理配置准备金,保持资金充裕和运营稳定。

总结一下,准备金是银行为应对风险而持有的备用资金。

它是银行业务运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金融稳定和保障客户利益具有重要作用。

准备金的大小和来源取决于银行的规模、经营风险和监管要求。

银行需要合理配置准备金,通过科学的风险管理和资金管理措施,保持资金充裕和运营稳定。

目前农村信用社存款准备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目前农村信用社存款准备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目前农村信用社存款准备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目前农村信用社是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服务对象是农村居民和农民合作社,而其主要经营业务则包括各类存款和贷款业务。

然而,在农村信用社的运营过程中,存款准备金管理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问题1:准备金管制缺失农村信用社的存款准备金是其贷款业务的保障,是其风险控制的主要手段之一。

然而,目前农村信用社的准备金管理存在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存款准备金计算标准不一:目前,各个农村信用社在存款准备金的计算标准上存在差异,有些信用社按照《存款准备金管理办法》的规定计算,而有些信用社则按照自己的规定计算。

(2)准备金缴存比例不足:有些农村信用社在缴存准备金时没有按照规定缴存足额的存款准备金,这就导致信用社的准备金储备不足。

(3)准备金滞留投资收益率低:把存款准备金滞留在央行对农村信用社的专户存款中是现行政策的要求,但因为存款期限较长,过去的存款准备金滞留不仅造成资金缺口,也让信用社失去了利率管理的主动性。

建议1:加强存款准备金管制针对当前农村信用社存款准备金管理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严格执行存款准备金管理办法和央行相关规定,统一存款准备金计算标准。

(2)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缴存存款准备金的监督执法,确保农村信用社缴纳足额、及时的存款准备金。

(3)积极探索准备金的多元化管理方式,贴近农村信用社的实际情况,让存款准备金更加有效地支撑风险控制和发展经营。

问题2:准备金使用不当农村信用社的存款准备金是风险控制和资金管理的重要手段,但目前部分农村信用社在使用存款准备金过程中存在不当行为,具体表现为:(1)用存款准备金投资风险高、收益低的项目:有些农村信用社在使用存款准备金时,直接放贷或投资到风险更高的项目,导致存款准备金流入到高风险投资项目后产生不可弥补的损失。

(2)乱用存款准备金:一些农村信用社在使用存款准备金时,违反规定用于不当用途,造成准备金管理混乱,损失增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贷款准备金制度的思考
作者:朱李辉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第17期
一、我国贷款准备金制度发展历程
我国贷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通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贷款准备金制度确立阶段。

我国贷款准备金制度可以追溯到1988年。

1988年财政部出台了《关于国家专业银行建立贷款呆账准备金的暂行规定》,标志着我国专业银行呆账准备金制度的建立。

(二)贷款准备金制度初步发展阶段。

1988年至1998年期间,财政部又陆续出台了《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国家政策性银行财务管理规定》和《关于修改金融机构应收利息核算年限及呆账准备金提取办法的通知》等规定,进一步明确了政策性银行呆账准备金的计提规定,详细规定了不同行业、不同性质贷款的计提比例,基本确立我国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

(三)贷款准备金制度进一步发展阶段。

2000年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7号—银行年度报告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要求上市银行按照贷款五级分类结果提取贷款减值准备金。

2001年财政部出台了《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及呆账核销管理办法》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对呆账准备金制度作了重大改革,主要是统一了呆账准备金的名称及范围,规定了商业银行计提要求及会计处理方式并提出了资产减值的概念。

2002年央行出台了《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要求银行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并确定了呆账准备计提比例,即一般准备为贷款余额的1%、关注2%、次级25%、可疑50%、损失100%,其中次级和可疑类贷款减值比例可以浮动20%,这标志着银行贷款五级分类结果计提有了统一的标准。

2006年财政部正式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下简称新准则),提出了用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方法计提金融资产减值损失,但没有对具体的减值准备计提比例作出相关规定。

二、我国贷款准备金制度存在的问题
目前,现行的贷款准备政策法规主要有三项:人民银行2002年颁布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财政部金融司2005年出台的《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管理办法》和财政部会计司2006
年出台的新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这三部法规对于贷款减值准备的相关规定有所不同。

(一)称谓及内涵不同:《指引》中确定的称谓为“贷款损失准备”,包括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

一般准备用于弥补贷款损失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专项准备用于弥补已经发生的专项确定损失;特种准备用于弥补特定国家、地区或行业的风险。

《办法》中的称谓为“呆账准备”,包括一般准备和贷款减值准备。

一般准备与《指引》中规定相同;贷款减值准备用于弥补特定损失,包括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

新《准则》中称为“贷款减值准备”,指有客观证据表明金融资产实际价值低于账面价值的部分。

(二)具体计提标准不同:《指引》规定一般准备为贷款余额的1%、关注2%、次级25%、可疑50%、损失100%,其中次级和可疑类贷款减值比例可以浮动20%。

《指引》中对于一般准备的计提没有明确是否在成本中列支,但实践中大部分银行将其在成本中列支。

《办法》规定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与《指引》规定一致,但是明确一般准备在税后利润分配中提取,原则上不低于风险资产的1%。

新《准则》没有规定贷款减值损失的计提比例,而是借鉴IAS39采用的是确认损失模型来计量贷款损失度,强调在计提贷款损失准备之前要有确切的证据表明贷款损失已经发生。

原则上要求金额重大的贷款进行单笔减值测试,若发生减值按预计现金流折现法进行计提。

对单笔未发现减值或金额不大的贷款纳入资产组中进行减值测试。

显然这种准备金计提原则与银行监管政策的审慎性和前瞻性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是矛盾的,因为银行监管当局要求银行不仅要对已经发生的损失计提专项准备,还要对可能发生的损失计提一般准备。

三、其他国家的做法
目前,大多数国家都计提一般准备金和特种准备金,但是国际上没有统一的标准。

(一)欧美普遍做法。

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如英国、德国)只对计提准备金提供了一般性的指导原则,允许银行考虑自身的规模、资产结构、资产质量等因素,制定不同的准备金计提算法,只要银行有充足的理由证明其准备金计提是合法的。

(二)西班牙的“动态准备金”。

西班牙除了计提一般准备金和特种准备金,还计提“动态准备金”。

原因是特种准备金具有“滞后性”和“亲周期性”,不能反映银行贷款的潜在风险及其对利润和收入的较大波动性影响,而动态准备金就是针对未实现损失的贷款计提的准备金。

它的计提原理是在经济扩张、银行贷款和收入增加时,银行预计未来将经济收缩、贷款损失增加而多计提准备金。

这种准备金用来弥补经济收缩时借款人违约增加而特种准备金不足对利润和收入产生的冲击。

银行可以依靠自身的贷款损失经验数据决定准备金的提取数额,准备金计提系数从历史数据的回归分析或其他处理方法中得到;没有内部模型的银行可以使用央行提供的标准法
计算。

标准法将贷款分为6类,每一类都有相应的系数,系数和风险暴露的乘积就是潜在风险值,这是计算动态准备金的基础。

其计算如下:
潜在风险的测量值:Lr=s×L,L代表总的贷款,s代表平均系数(内部模型法下由银行自己算出,标准法下由监管当局给出,介于0%~1.5%之间)。

每年提取的准备金为:StP=Lr-SP,(SP为特种准备金额),如果SP0,动态准备金增加;如果SP>Lr,不良贷款较多,则StP
每年提取的总准备金金额为:一般准备金+特种准备金+动态准备金
=GP+SP+StP=g×△L+SP+(Lr-SP)=g×△L+S×L(GP为一般准备金)。

(三)爱尔兰的压力测试法。

爱尔兰央行将压力测试法运用在贷款准备金计提中,计算当未来经济增长率、失业率等因素周期性变化时银行贷款准备金的变化,建立“动态的”、“前瞻性的”贷款准备金计提政策。

四、对完善我国资产准备金制度的启示
(一)统一称谓。

我国先后出台的多项法规对贷款准备金的定义过多,容易引起歧义。

建议将贷款准备划分为“一般准备”和“贷款减值准备”,废止“呆账准备”和“贷款损失准备”。

(二)明确贷款准备金具体计提方法
1、一般准备用于弥补贷款损失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按照《指引》规定根据贷款五级分类比例计提,计提总数额不低于风险资产的1%。

2、将新准则作为“贷款减值准备”的唯一标准,并具体明确贷款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

同时,我们在贷款减值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确定单项减值测试的标准。

新准则规定对于单项金额重大贷款单独进行贷款减值测试,但未确立“金额重大”的标准,银行应根据自身资产规模、资产结构、资产质量等因素确立不同的标准。

对于次级、可疑、损失类贷款也应进行单独测试;②合理预计抵质押品未来现金流。

对于抵质押品现金流的估算,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规定:抵押品不能代替对借款人或交易对手的全面评估,至多可被视作借款人违约的次级还款来源。

可见我们对抵质押品现金流的估计应采用谨慎性原则;③迁移模型。

对于单项金额不重大或单独测试无减值的贷款运用迁移模型。

迁移模型是通过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贷款中分析其在特定时间风险分类的变动,测算每一类别贷款发生损失的概率,通过将当期资产负债表日相同类别贷款余额与损失率相乘得到预计的损失金额。

(三)建立动态准备金制度。

借鉴西班牙动态准备金计提制度,建立“预期性”的贷款准备金政策。

目前,我国贷款准备金的计提还存在很大的缺口,只是针对已出现减值贷款进行计提,对信贷风险进行事后弥补。

监管当局当务之急是贯彻巴塞尔委员会关于贷款准备金充足性原则,即充分覆盖贷款损失。

同时,积极借鉴西班牙动态准备金计提方法,将银行信贷纳入整个社会宏观经济环境中进行分析,探索建立动态的、预期性的准备金政策,以起到一般贷款准备金不足引起的利润和损失波动的反周期作用。

(作者单位:徽商银行)
主要参考文献:
[1]杨树润,杨宝华.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后银行贷款减值准备计提实务与监管[C].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金融会计理论与实务,2010.
[2]王坚.新编银行会计操作实务[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
[3]郭美轩,侯鹏.西班牙贷款准备金的计提对我国银行的启示[D].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