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深度解析: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类型的MIS(组图)
erp术语解释
erp术语解释ERP(企业资源规划)是一种集成企业所有资源的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人力资源、财务、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模块。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ERP术语解释:1、MRP(物料需求计划):是一种用于管理物料需求和生产的计划方法。
它根据主生产计划、物料清单和库存信息,计算出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需求,以支持生产计划和采购决策。
2、SCM(供应链管理):是一种管理从供应商到最终消费者的整个供应链流程的方法。
它包括供应商管理、采购、物流和库存管理等功能,目标是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
3、CRM(客户关系管理):是一种管理企业与客户关系的方法。
它包括销售管理、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等模块,旨在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增加企业销售额。
4、EAM(企业资产管理):是一种管理企业资产的方法,包括固定资产、设备、设施等。
它提供资产维护、跟踪和记录功能,以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和寿命。
5、HR(人力资源):是一种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的方法。
它包括员工招聘、培训、绩效评估、薪酬福利等模块,旨在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6、FI(财务会计):是一种管理企业财务数据的方法,包括总账、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模块。
它提供财务报告和数据分析功能,以支持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
7、CO(成本控制):是一种管理企业成本的方法。
它通过跟踪和分析企业各个部门的成本,提供成本报告和数据分析功能,以支持企业的成本控制和决策。
8、MM(物料管理):是一种管理企业物料的方法,包括采购、库存、销售等模块。
它提供物料清单、库存记录和数据分析功能,以支持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计划。
以上是ERP中常见的术语解释,了解这些术语有助于更好地理解ERP系统的各个模块和功能。
易飞erp新
第一部分 公司及系统概览.....................................................................................................................7
1. 公司概况.......................................................................................................................................... 7 1.1 公司背景.................................................................................................................................7 1.2 对国内 ERP 市场的观点....................................................................................................... 7 1.3 强强联合的优势和意义..............................................................................7
3. 出口管理系统................................................................................................................................ 37 3.1 系统目的...............................................................................................................................37 3.2 子系统架构图.......................................................................................................................38 3.3 系统特色...............................................................................................................................38
MIS(管理信息系统)和ERP的区别
MIS是管理的有效工具最有效的MIS能够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内部程序的改变,外部的变量如何改变,也就是说,时间和内部变量是否会对外部的变量产生影响。
这就建立了一个强大而且有效的知识库,它可以帮助进行预测。
虽然建立和维护MIS是非常耗时和昂贵的,但是与其带来的潜在利益和对决策准确性的提高相比,对一个组织来说这还是值得的。
Internet为建立和维护MIS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工具,而MIS也是网络营销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编辑本段MIS(管理信息系统)和ERP的区别ERP和MIS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在许多文章的描述中经常混合使用,易于造成混淆;有的将MIS作为技术落后、信息孤岛的代名词,则有失偏颇。
MIS、MRP与ERP的概念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的系统。
其特点是建立了企业数据库,强调达到数据共享,从系统观点出发,从全局规划和设计信息系统。
实际中MIS 的开发和应用出现了一些问题,但不能把它和单项开发、部门分割、“信息孤岛”联系起来。
要正视企业应用MIS的发展过程,许多MIS 是企业原有管理模式的翻版,是由于早期观念和认识的局限。
后来提出的物料需求计划(MRP)是作为一种库存管理技术,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一种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计划系统,即MRPII。
它既是企业的管理哲理和运行模式,又是实现这一哲理的商品化软件和计算机应用系统。
MRP-II可以看作MIS在制造业企业中的一种实现模式,一种系统的规范化的模式。
在九十年代,又出现了企业资源计划(ERP),它在MRP-II的基础上扩展了管理范围,这是因为考虑到仅靠企业自己的资源不可能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必须把经营过程中有关各方如供应商、销售网络、客户、市场等纳入系统。
尽管它的概念不断更新,内涵不断扩大,其核心还是针对制造业的生产控制管理模块,出发点依然是将企业整个生产过程有机整合,以实现降低库存、提高效率、减少生产脱节、降低延误交货时间的目标。
erp 术语
erp 术语ERP术语指的是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它是为了优化企业资源和信息化建设而开发和使用的一种计算机软件系统。
ERP术语具有非常准确的解释和定义,下面将从五个方面来详细阐述。
一、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为企业提供全面支持的系统,它能够处理各种业务流程,生成流程图以及提供数据分析的功能。
MIS系统可以将管理信息集中管理,实现全面监控和管理,提高效率和效益。
二、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它以有效的协调作为基础,将公司内部的物流系统、供应商及其供应系统以及客户及其需求系统整合在一起,以实现高效、低成本、高效能的供应链。
ERP系统中供应链管理是最为重要和核心的功能之一。
三、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是基于维护和管理客户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的系统。
CRM系统通过不断的研究客户需求和行为,实现客户资源的管理、积累和使用,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CRM功能被广泛应用在ERP的销售模块中。
四、HRM(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ERP系统的关键模块,它涵盖了员工招聘、培训、薪酬、绩效管理、劳动关系等人力资源管理过程。
它不仅包括人力资源信息系统(HRIS),还包括员工自助系统等其他组成部分。
五、BI(Business Intelligence)- 商业智能商业智能是一种对业务数据进行有针对性分析和处理的方法,以便企业更好地了解和预测未来的业务趋势。
ERP系统中的BI系统通过整合历史数据、即时数据、市场数据等多种数据,帮助企业采取更有效的决策,优化自身的商业流程。
总之,ERP术语囊括了企业所有的资源管理、生产流程及对外客户信息管理。
erp知识点总结
1.生产类型划分(1) 从生产工艺角度:离散型生产和连续型生产离散型生产:产品在结构上是可拆分的,产品由零部件或元件组成。
连续型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从一投入就顺序地经过各个工作地点,直至产品产出。
(2) 从生产组织方式角度面向库存生产(Made To Stock, MTS);面向订单生产(Made To Order, MTO)面向订单装配(Assemble To Order, ATO)面向订单设计(Engineer To Order, ETO)或面向项目设计(Engineer To Project,ETP);2.ERP基本概念:ERP不仅仅是一个信息系统,还是一种管理理论和思想。
它利用企业所有资源(包括内部和外部),为企业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创造最优的解决方案和计划,最终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对企业一切资源的全面计划和控制。
简要地讲, ERP是对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3种资源进行全面集成管理的信息系统,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全面地集成了企业的所有资源信息,并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
3.ERP的内涵ERP中第一个字母E(enterprise)是企业的意思,首先对企业的内涵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ERP是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出发的,为企业全局服务。
ERP中第二个字母R(resource)是代表资源,资源对于企业而言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
企业获取资源是有代价的,且是有限的。
企业在利用资源的过程中,资源是运动和变化的,且是有规律的。
第三个字母P(planning)是代表计划,这是ERP理念中和思想中最核心的部分。
企业要有效利用和整合资源,并使企业的效益最大化,对资源的利用必须是有计划的。
4.ERP发展的几个阶段库存订货点法ROP:订货点法依靠对库存补充周期内的需求量预测,保持一定的安全库存设备,来确定订货点。
再订货点=单位时段的需求量*订货提前期+安全库存量物料需求计划MRP(时段式):目标:围绕所要生产的产品,应当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按照规定的数量得到真正需要的物料;通过按照各种物料真正需要的时间来确定订货与生产日期,以避免造成库存积压。
ERP基础知识重点讲解
1、ERP发展历程本部分主要讲述ERP产生背景及发展历程,重点知识包括:1、MRPII系统的特点包括:MRPII把企业中的各子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面向整个企业的一体化的系统.MRPII的所有数据来源于企业的中央数据库。
各子系统在统一的数据环境下工作。
MRPII具有模拟功能,能根据不同的决策方针模拟出各种未来将会发生的结果.2、掌握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系统的产生背景:经济全球化与市场国际化;面向对象、客户机/服务器计算环境的产生;以客户为中心;业务流程再造的流行。
3、掌握ERP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几大作用:解决多变的市场与均衡生产之间的矛盾;对客户的供货承诺做得更好;解决既有库存积压又有物料短缺的矛盾;提高质量并降低成本.4、掌握MRP、MRPII和ERP集成范围的差异:MRP实现企业物料信息的集成、MRPII实现企业物流和资金流的集成、ERP实现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集成5、掌握订货点发计算公式:订货点=单位时区的需求量×订货提前期+安全库存量。
6、ERP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20世纪40年代的库存控制订货点法;20世纪60年代的时段式MRP;20世纪70年代的闭环MRP;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MRPII;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ERP.。
2、基础数据管理本部分是ERP系统的基础部分,讲述ERP系统涉及到的几类基础数据:物料主文件、物料清单、工作中心、工艺路线、提前期和库存记录。
1、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简记为BOM)是产品结构文件,它在计划系统中主要用于表述产品的结构。
2、掌握工艺路线的作用:对一个制造件的工序执行顺序进行定义。
3、工艺路线是重要的文件,它代表着一项作业在工厂里的运动方式。
工艺路线中,通常包括标准准备时间和每件加工时间,不包括平均排队时间.4、对整个生产周期来说,提前期包括设计提前期、采购提前期、加工提前期、装配提前期等。
ERP、PDM、CRM、APS、MES、PMC、SCM的概念与关系学习资料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ERP、PDM、CRM、APS、MES、PMC、SCM等概念和软件经常会被人们混淆在一起。
实际上,管理理念和管理软件是不同的,所以,笔者试从管理的角度而非软件的角度来阐释这几种管理软件之间的关系。
ERP源于MRPII为何先要理清楚ERP?因为按照我个人的理解,其他的管理都是在ERP的框架下运行的,都是ERP的子集或交集。
经济批量的基本概念发表于1915年,确定订货点的统计方法在1934年由R.H.Wilson提出。
直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才使复杂的工作变为可能。
1957年,成立的APICS(American Production and Inventory Control Society)为MRP、MRPII、ERP 理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管理的需求引导了理论的产生,理论再应用到实际。
MRP的逻辑实际诞生于1960年代,到了1970年代,MRP的理念才被正式应用到管理中去。
MRP的逻辑着重就是解决什么时候生产什么产品生产多少的问题。
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把制造、财务、销售、采购、工程技术等各个子系统集成为一个一体化的系统,并称为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系统,英文缩写还是MRP,为了区别物料需求计划系统(亦缩写为MRP)而记为MRP II。
MRPII与MRP的不同就是MRP解决的仅仅是企业生产系统的问题,而MRPII解决的是企业经营实现的问题,最大的标志就是财务与生产系统的结合。
MRP II可在周密的计划下有效地利用各种制造资源、控制资金占用、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完整的体现了于企业内部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管理。
它最显著的效果是减少库存量和减少物料短缺现象。
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企业为了能够把经营过程中的有关各方如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客户等纳入一个紧密的供应链中,于是产生了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
ERP简介(主要介绍ERP各个功能模块简介和软硬件配置)
ERP简介(主要介绍ERP各个功能模块简介和软硬件配置)ITRD ERP简介目录一ERP概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ERP的发展历史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ERP基本概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ERP的优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ERP理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ERP与业务流程重组BPR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ERP的实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应用软件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管理信息系统(专)必考,期末考试题
管理信息系统(阶+网)一、单选题1、BSP法的优点在于能保证()独立于企业的组织机构。
A 信息系统2、DO CASE语句属于程序基本逻辑结构中的()。
D。
选择结构3、DO WHILE -END DO语句用于()。
B、循环结构4、DSS是基于两种基本形式的结构分解和组合而演变起来的,这两种基本形式是()。
D 模型库和方法库5、MIS和DSS都有模型,但它们的模型在()方面是有区别的。
B、模型的可组建性6、MRPII的进一步发展是()A、ERP7、MRPII适用于()A、小批量,多品种8、MRPII是在什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D、物料需求计划9、UML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统模语言。
它包含若干种图,其中,用例图展示了外部ACTOR与系统所提供的用例之间的联接,UML中的外部ACTOR是指( )。
D、人员或外部系统10、UML中的用例可以用( )图来描述。
C.活动11、Visual basic( ). C.有一定生成功能12、按照系统论的一般原理,系统具有()。
A、目的性、整体性、相关性、环境适用性等特征13、按照数据的动态特性划分,具有随机变动属性的数据应放在()。
A、处理文件中14、磁盘文件是一种()。
C.输入输出文件15、成批数据处理适用于() C 固定周期的数据处理;16、程序编写费包括在()。
D。
一次性投资之17、程序的总调指的是()。
C.将主控制调度程序和各功能模块联结18、程序设计说明书由()。
C、系统设计员编写19、程序调试时用空数据文件去进行测试,检查程序能否正常运行,这是属于()。
A、用异常数据调试20、程序调试主要是对程序进行()。
B、语法和逻辑的调试21、程序员设计程序和编写程序时主要依据下列资料进行:()C.系统流程图、程序编写说明书及输入/输出说明22、代码传输是所作的校计算应在()进行。
D、传输线路上23、代码设计工作应该在()阶段开始。
A、系统分析24、对某种特定对象而形成的同类记录的集合构成() B 文件25、对于新系统的第一次评价,应该在()D、与系统验收同时进行26、对直接存取文件组织方式组织的文件采用顺序文件处理方式进行处理是()。
MRP、MRPII、ERP数字化管理系统介绍及分析
1、MRP、MRPII、ERP的含义是什么?MRP:即物料需求计划,是在产品结构的基础上,运用网络计划原理,以每个物料为计划对象,以完工日期为时间基准倒排计划,按提前期长短区别各个物料下达计划时间的先后顺序。
MRPII:即制造资源计划,是一个围绕企业的基本经营目标,以生产计划为主线,对企业制造的各种资源进行统一计划和控制的有效系统.也是企业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集成,并使之畅运的动态反馈系统。
MRPII的核心是物流,主线是计划,伴随着物流过程,同时存在资金流和信息流。
ERP:即企业资源计划,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全面地集成了企业的所有资源信息,并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负债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
2、ERP的核心管理思想是什么?(P6)实现对企业整个供需链的有效管理。
供需链是用过程观对企业活动的一种描述,即企业从最初获取原材料到转换成最终产品、直至交付给最终用户的整个生产、销售过程是由若干“供”-“需”环节进行有序链接的.供需链包括了再企业内、外制造产品和提供用户服务的增值链中的全部功能。
因此,供需链涉及两个以上通过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关联在一起的法律上独立的组织.由于目前的企业往往是多产品的,供需链实际上是以自身企业为核心的全部增值过程的网络。
3、ERP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P10)(1)20世纪40年代的订货点管理(2)20世纪60年代时段式MRP(3)20世纪70年代闭环式MRP系统(4)20世纪80年代的MRPII(5)20世纪90年代的ERP6、订货点法有哪些基本假设?(P12)(1)对各种物料的需求是相互独立的(2)物料需求是连续发生的(3)提前期是已知的和固定的(4)库存消耗之后,应被重新填满9、ERP与MRPII有什么区别?(1)在资源管理范围方面的差别MRPII 人、财、物资源;ERP 扩散到管理范围(2)在生产方式管理方面的差别M几种典型生产方式进行管理如重复制造,批量生产,MTO,ATO,MTS;ERP支持混合制造环境(3)在管理功能方面的差别M制造、分销、财务;E供应链上供、产、需各环节运输、仓储、质量管理等(4)在事务处理控制方面的差别M计划及滚动,失效性差;E在线分析处理、售后服务反馈,对整个供应链的实施.(5)在跨国(或地区)经营事务处理方面的差别E完整组织架构,支持多国,多语言,多币种(6)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方面的差别E支持Internet,电子商务,EDI,还可以实现不同平台上互动。
MIS名词解释附上答案(仅供参考)
MIS名词解释、简答、及论述参考资料(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信息系统:相互联结的部件的集合,可以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和分发,以支持一个组织的决策制定和控制,还可以帮助进行问题分析和创造新产品。
2.信息: PT10 信息是指已转化为对人类有意义和有用的数据。
3.数据:PT10 数据表示发生于组织及其环境中事件的原始事实的符号串。
4.ERP:ERP是由美国Gartner Group咨询公司首先提出的,作为当今国际上一个最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
它把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统一起来进行管理,以求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5.供应链管理(SCM):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控制等职能。
从单一的企业角度来看,是指企业通过改善上、下游供应链关系,整合和优化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以获得企业的竞争优势6.组织:PT52、53 组织是一种正式的稳定的结构,它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处理它们,产生输出;它是一种权利、权力、义务和责任的集合,它功过矛盾和矛盾的解决巧妙地进行平衡。
7.电子商务:基于互联网的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其特征是商务活动在因特网上以数字化电子方式完成。
8.协同商务:应用数字技术使多个组织可以一起合作进行设计、开发、运送和管理产品,贯穿整个产品生命周期,被称为协同商务。
9.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技术聚合的角度】为企业特定的信息系统应用提供平台的共享技术资源,是运营整个企业所必需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的集合。
【服务聚合的角度】整个企业范围内由管理层所决定的包括人和技术能力的集合,是整个企业所共享的硬件、软件和服务。
10.数据库(DB):PT139 数据库是经过组织的数据集,通过对数据的集中管理来控制数据冗余,可以有效支持多个应用程序。
11.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PT140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软件,负责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
ERP系统模块完全解析
ERP系统模块完全解析──生产排程综述做什么都需要计划,制造企业的生产更是如此。
企业做出销售预测,或是接到客户订单时,必须快速做出反映,能不能在要求的期间内完成订单,在什么时候完成,完成订单需要哪些物料,库存情况怎样,哪些需要购买,哪些自已生产,在生产之前材料是否能准时到达工厂。
企业内部的生产能力是否足够,是否需要协力厂商帮助。
完成订单购买材料应该向哪个供应商订购,供应商的交期多长,企业应该在什么时候下订购单,需要多少资金,预计在什么时候付款。
所有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计划管理进行有效的控制。
生产排程具有如下特点:※对MPS彻底进行了简化,让MPS可以快速地、方便地、简单地执行※把各种产品定义为几种产能类别※每种产能类别定义每个工作日的产能※运行MPS自动排定客户订单或销售预测的生产完成日期确定出货产品在哪一个具体时间生产完成的计划叫主生产计划,即MPS。
确定出货产品下面的材料或半成品在什么时候购买或生产多少数量的计划叫物料需求计划,即MRP。
确定生产成品、半成品需要多少工时能力的计划叫产能需求计划,即CRP。
确定购买物料或外包外发需要多少资金,在什么时间需要付款的计划叫资金需求计划,即FRP。
各计划之间的关系如图8-1:图8-1计划关系图主生产计划MPS是ERP系统中计划的开始,排定了出货产品的完工日期后才能进行物料需求计划M RP。
进行了物料需求计划,企业就知道工作中心在什么时候需完成多少半成品或成品,据此可计算出完成半成品或成品需要多少工时,即进行能力需求计划。
当能力不足时,可能需外包或外发,或者是重新调整MPS计划。
可能某些订单需提前或推后生产,同样,材料的购买日期也需调整,资金的需求随之会发生变化。
也可能由于资金不足等原因需推迟订单交货期等。
因此,下面的计划由上面的计划驱动,即MRP、C RP、FRP都由MPS驱动,而MRP、CRP、FRP反过来都会影响MPS计划。
ERP系统模块完全解析──物料需求综述MRP是ERP系统的核心。
MIS和ERP的区别
MIS是管理的有效工具最有效的MIS能够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内部程序的改变,外部的变量如何改变,也就是说,时间和内部变量是否会对外部的变量产生影响。
这就建立了一个强大而且有效的知识库,它可以帮助进行预测。
虽然建立和维护MIS是非常耗时和昂贵的,但是与其带来的潜在利益和对决策准确性的提高相比,对一个组织来说这还是值得的。
Internet为建立和维护MIS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工具,而MIS也是网络营销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编辑本段MIS(管理信息系统)和ERP的区别ERP和MIS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在许多文章的描述中经常混合使用,易于造成混淆;有的将MIS作为技术落后、信息孤岛的代名词,则有失偏颇。
MIS、MRP与ERP的概念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的系统。
其特点是建立了企业数据库,强调达到数据共享,从系统观点出发,从全局规划和设计信息系统。
实际中MIS 的开发和应用出现了一些问题,但不能把它和单项开发、部门分割、“信息孤岛”联系起来。
要正视企业应用MIS的发展过程,许多MIS 是企业原有管理模式的翻版,是由于早期观念和认识的局限。
后来提出的物料需求计划(MRP)是作为一种库存管理技术,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一种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计划系统,即MRPII。
它既是企业的管理哲理和运行模式,又是实现这一哲理的商品化软件和计算机应用系统。
MRP-II可以看作MIS在制造业企业中的一种实现模式,一种系统的规范化的模式。
在九十年代,又出现了企业资源计划(ERP),它在MRP-II的基础上扩展了管理范围,这是因为考虑到仅靠企业自己的资源不可能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必须把经营过程中有关各方如供应商、销售网络、客户、市场等纳入系统。
尽管它的概念不断更新,内涵不断扩大,其核心还是针对制造业的生产控制管理模块,出发点依然是将企业整个生产过程有机整合,以实现降低库存、提高效率、减少生产脱节、降低延误交货时间的目标。
ERP、MIS、CRM之间的区别
ERP、MIS、CRM之间的区别:ERP是EnterpriseResources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的缩写,这一观念最初是由GartnerGroup公司在90年代初期提出的,并就其功能标准给出了界定。
企业资源计划软件,或可以说EPR 与它的名字的意义有所不同。
对于“计划”与“资源”,EPR没有深究。
但是它关心的是“企业”这个词,这正是EPR的过人之处。
它的意图便是把整个企业的各个部门与职能完整的储存入一个系统,这个系统能提供所有不同部门的特别所需的服务。
作为企业管理思想,它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而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它同时又是一套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
简单地说,EPR 是用来对企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使企业运行更有效率。
它的前生是MRPII(制造资源计划),更前生是MRP(物料需求计划)MRP 主要用来判断计划中物料的缺料计划,然后生成采购计划(采购件)和车间作业计划(自制件),但是他的基础建立在资源无限上的。
MRPII的核心是MRP,但是他丰富了内涵,容入了企业整个的管理;ERP在M RPII的基础之上由于企业专业化的分工,强调了客户资源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内容从大的方面来说,ERP应该也是属于MIS系统的范畴信息管理系统。
MIS是(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s )的缩写,即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及其他外围设备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贮、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其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的利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加强企业的信息管理,通过对企业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设备、技术等资源的调查了解,建立正确的数据,加工处理并编制成各种信息资料及时提供给管理人员,以便进行正确的决策,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目前,企业的计算机网络已成为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随着我国与世界信息高速公路的接轨,企业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得信息必将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的办公及管理都将朝着高效、快速、无纸化的方向发展。
管理信息系统-(含多场合)
管理信息系统:概述与重要性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s,简称MIS)是一种集成了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系统,旨在收集、处理、存储和传播各种信息,以支持组织的管理决策。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商业环境中,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组织的运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概述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包括硬件、软件、数据和人力资源等要素。
它通过收集和整理组织内外部的信息,为管理层提供有关业务运营、市场和竞争等方面的决策支持。
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功能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处理、信息存储和信息传播等。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1.提高决策效率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帮助管理层快速做出决策。
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提供有关业务运营、市场和竞争等方面的有价值的洞察,使决策更加科学和合理。
2.优化资源配置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管理和利用资源。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预测,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提供有关资源需求和供应的信息,帮助组织做出合理的资源分配决策,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提升组织竞争力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了解市场和竞争环境。
通过对市场和竞争对手的数据进行分析,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提供有关市场需求、竞争对手的优劣势等方面的信息,帮助组织制定有针对性的市场策略,提升竞争力。
4.促进组织创新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提供有关业务运营和市场趋势的信息,激发组织内部的创新思维。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挖掘,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发现新的商业机会和市场趋势,推动组织进行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
三、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在各个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制造业中,管理信息系统可以用于生产计划、库存管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在零售业中,管理信息系统可以用于销售数据分析、顾客关系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在金融业中,管理信息系统可以用于风险管理、财务分析和客户服务等方面。
ERP深度解析: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类型MIS(组图)
ERP深度解读: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类型的MIS(组图>作者:胡自新出处:eNet硅谷动力2007-11-16 13:41一.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类型企业的特点面对形形色色的制造业企业和千差万别的生产过程,为了识别它们的特征及其经营管理的规律性,在研究中将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志,对不同的生产过程进行分类,从而划分成不同的生产类型。
相对于不同生产类型,将有与之相适应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和管理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
因此,分析生产类型的特点,也是研究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出发点。
b5E2RGbCAP对于离散制造业来说,按照生产的稳定性和重复程度,可以把生产类型大致划分为三种:大量流水生产、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生产类型。
属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类型的企业有如:机床、工程机械、纺织机械、卷烟机械、印刷机械、仪器仪表等。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类型企业有以下特点:p1EanqFDPw·该生产类型企业产品品种数量多,而每一品种产品生产的数量少,生产专业化程度较低。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中,由于产品品种多,批量量又不大,如果把1~2种零件固定安排在一台设备或工作中心加工,很难保证其工作负荷饱满。
因此,经常使用一种设备生产多种产品,或由一个车间承担多道工序进行装配和加工。
DXDiTa9E3d·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考虑到零件成套性的要求,以及为了减少生产准备时间,在每台设备或工作中心,对某种零件往往要按一定数量组织成批生产,这会造成一定的在制品积压。
RTCrpUDGiT·由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产品多而且各不相同,使得加工工序繁多。
因此,不可能象大量生产那样采用较多的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加工设备,很难形成流水生产线,自动化程度显然不如大量生产类型高。
5PCzVD7HxA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时,往往被加工的对象在车间内频繁地由一个工作中心转换到另一个工作中心,形成复杂的工艺路线。
jLBHrnAILg·在编制车间生产作业计划时,经常会遇到工作中心生产能力不平衡的问题。
批量生产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体系七大差异
批量生产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体系七大差异当今制造业面临着向“多品种、小批量、短交期”转变的趋势。
概括描述当今制造业的生存意义为:“以优质的品质,低廉的价格,快捷的速度,为顾客供应安全、环保、多样的产品服务。
”比较传统制造业大量生产型的制造体系以及现代制造业多品种、小批量的制造体系,有以下七个差异:1、大量生产型的制造体系尽量制造、创造批量,需要提高运转率、降低成本才能赚钱,预估市场先制造再销售;而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型的制造体系只生产能卖掉的产品,要求接单生产的快速反应强化,实施拉动看板补充库存。
2、大量生产型制造体系追求规模效益,人为设定最小批量,不顾市场现实,完全任由订单批量打算周转批量,采用流水化生产线;多品种、少批量生产型的制造体系不依靠大订单,其特点是削减固定资产投资,选用小设备,简易低成本自动化,间接费用现场化。
3、大量生产型制造体系细分工序追求效率和产量,加工与装配分别,按加工分车间,各车间独立生存管理,中央统筹;而多品种、少批量生产型制造体系实行流水化工艺设计,按产品类别设计不同的工艺路线,WIP最小化。
4、大量生产型的制造体系细分管理业务提高效率,实行生产管理、物流、品检、设备维护分工管理,以此来提高效率;而多品种、少批量生产型制造体系分拆辅助部门到现场,管理现场化,坚决消退独立办公室。
5、大量生产型制造体系独立设置开发和业务部门,业务流程往往不能有效顺畅;而多品种、少批量生产型制造体系通过开发流程同步化,并行设计绽开,强化问题点反馈和设计评审来开发流程再造,压缩开发周期。
6、大量生产型制造体系生产计划于生产分开,信息流与物流粗犷式管理,不能有效统一;而多品种、少批量生产型制造体系通过全面5S管理,落实素养教育,实施物流与信息统一的看板管理,提高现场管理规范,看板拉动物流。
7、大量生产型制造体系作业员按简洁的作业标准进行生产作业,人犹如机器人一样劳动,违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而多品种、少批量生产型制造体系建立技能评估考核体系,全部推进现场培训体系,提高作业员技能,开展多能工培训。
什么是 CIM和CIMS
什么是 CIM和CIMS?CIM是英文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的缩写,译为计算机集成制造。
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的约瑟夫·哈林顿(J.Harrington)博士于1973年提出。
哈林顿认为,企业的生产组织和管理应该强调两个观点,即:①企业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是不可分割的,需要统一考虑;②整个生产制造过程实质上是信息的采集、传递和加工处理的过程。
哈林顿强调的一是整体观点,即系统观点,二是信息观点。
二者都是信息时代组织、管理生产最基本、最重要的观点。
可以说,CIM是信息时代组织、管理企业生产的一种哲理,是信息时代新型企业的一种生产模式。
按照这一哲理和技术构成的具体实现便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棗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对于CIM和CIMS,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不同的国家在不同时期对CIMS有各自的认识和理解。
美国制造工程师学会计算机与自动化系统协会(SME/CASA)采用轮图形象地表示他们对CIMS的理解。
SME在1985年前提出CIMS 的轮图如图1所示。
1987年,我国863计划CIMS主题专家组认为:“CIMS是未来工厂自动化的一种模式。
它把以往企业内相互分离的技术(如CAD、CAM、FMC、MRPII等)和人员,通过计算机有机地综合起来,使企业内部各种活动高速度、有节奏、灵活和相互协调地进行,以提高企业对多变竞争环境的适应能力,使企业经济效益持续稳步地增长。
”我国的这一认识比前述定义发展之处在于:一是考虑了人的集成,二是将CIMS的目标明确地表达出来。
1991年日本能源协会提出:“CIMS是以信息为媒介,用计算机把企业活动中多种业务领域及其职能集成起来,追求整体效益的新型生产系统。
”欧共体CIM/OSA研究组认为:“CIM是信息技术和生产技术的综合应用,旨在提高制造型企业的生产率和响应能力,由此,企业的所有功能、信息和组织管理都是集成进来的整体的各个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RP深度解析: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类型的MIS(组图)作者:胡自新出处:eNet硅谷动力 2007-11-16 13:41一.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类型企业的特点面对形形色色的制造业企业和千差万别的生产过程,为了识别它们的特征及其经营管理的规律性,在研究中将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志,对不同的生产过程进行分类,从而划分成不同的生产类型。
相对于不同生产类型,将有与之相适应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和管理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
因此,分析生产类型的特点,也是研究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出发点。
对于离散制造业来说,按照生产的稳定性和重复程度,可以把生产类型大致划分为三种:大量流水生产、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生产类型。
属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类型的企业有如:机床、工程机械、纺织机械、卷烟机械、印刷机械、仪器仪表等。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类型企业有以下特点:·该生产类型企业产品品种数量多,而每一品种产品生产的数量少,生产专业化程度较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中,由于产品品种多,批量量又不大,如果把1~2种零件固定安排在一台设备或工作中心加工,很难保证其工作负荷饱满。
因此,经常使用一种设备生产多种产品,或由一个车间承担多道工序进行装配和加工;·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考虑到零件成套性的要求,以及为了减少生产准备时间,在每台设备或工作中心,对某种零件往往要按一定数量组织成批生产,这会造成一定的在制品积压;·由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产品多而且各不相同,使得加工工序繁多。
因此,不可能象大量生产那样采用较多的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加工设备,很难形成流水生产线,自动化程度显然不如大量生产类型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时,往往被加工的对象在车间内频繁地由一个工作中心转换到另一个工作中心,形成复杂的工艺路线;·在编制车间生产作业计划时,经常会遇到工作中心生产能力不平衡的问题。
因此,需要同时进行生产能力(设备、人力)的测算,找出生产能力和负荷之间的差距,并采取措施保持能力的平衡和生产的均衡;·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客户定单发生改变的情况,或者增加临时的紧急定单,这样会打乱原有的生产计划,而影响交货期。
因此,要缩短生产计划编制的周期和及时调整计划,以适应客户需求的变化;·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条件下,要求工人掌握多种操作技术,而且应具有一定的熟练程度,以适应多品种和周期性生产变动的要求。
二.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类型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当前很多企业的计算机应用还处在单项应用阶段,信息孤岛仍然存在。
当前有很多的企业计算机应用还处在局部应用阶段,例如仅实现如财务、库存、统计等的电算化,而大量的管理功能还处在手工管理状态。
由于在管理中采用传统的以手工处理为主的企业管理模式,信息处理方式处于落后状态。
在信息采集、处理、传输、存储等方面速度慢、存储容量小、而且信息处理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在企业中,由于信息交流很困难,各部门的信息采集和处理后只能存储在自己的部门中(以纸质文档方式为主),甚至存放在个人的抽屉里或头脑中,使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信息成为部门或个人私有,不能实现信息共享。
这种信息“私有”的状态,使各部门的信息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部门或某人需要了解和使用另一部门(或某个人)的某种信息是很困难的,这些信息要经过复杂的传递路径和复杂的审批手续,由一个层级到另一个层级,由一个部门到另一个部门地进行“公文旅行”,严重迟缓了信息传递的速度,而且在漫长的传递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失真,降低了管理和决策的水平。
信息的部门所有,造成了信息的大量重复。
例如很多部门都需要材料消耗定额,各部门自己都要准备一套,不但造成数据的冗余,而且由于缺乏统一维护,造成数据的不一致性,影响计划的准确性。
(2)计划体系混乱,使各计划之间不能做到密切地衔接。
企业的现行的组织机构仍属于传统的以职能划分“科层制”的金字塔式结构。
企业按管理职能设立若干职能处室,如经营计划、生产管理、供应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等部门。
这些部门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们各自隶属一个专职的副厂长或副经理,各自编制自己负责的计划。
这些计划本应该相互关联、相互衔接结合成一个整体。
但是,由于部门的限制,人为地将这些计划割裂开来,使计划控制造成了混乱。
最典型的例子是零件需求计划的编制,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类型的企业,同时上场的产品很多,产品又非常复杂,使得零件的品种和数量十分庞大,这些零件根据其工艺类型分别由不同的车间生产,或外购,或外协。
由于编制零件计划工作非常繁重,因此当前很多企业的零件的生产进度计划往往不是由生产处统一编制,而是下放给各责任部门(处室或车间)去编制,如齿轮的生产作业计划由齿轮车间去编制、铸造毛坯由铸造车间编制、采购件由供应部门编制等等。
生产处每个月只给各部门和车间下达产品投入/产出的台份计划。
这样使得有的企业参与编制零件计划的计划人员多达十几位,造成人员的浪费。
更严重的是,由于各部门编制计划时所依据的资料(如各自掌握的库存数据、车间在制品数据、物料清单、期量标准等)不准确,以及编制计划的时间不统一。
而造成各个零件计划不配套,使得各车间生产的零件不齐套,最终影响的装配进度拖期,不能按时交货。
(3)由台份计划带来的弊病企业编制生产作业计划传统上采用以产品为计划单位的台份计划,也就是以装配成品所需要的全套零件或毛坯做为一个统一的单位,来规定车间的生产任务。
各车间都有其负责生产的各种产品的零件明细表,产品的零件分解(拆零)工作是在各车间进行的。
因此,在给各车间下达生产计划任务时,只明确产品名称、型号、生产数量、完成日期即可。
这种台套计划方式的特点是不分装配需用的先后,不分零件提前期的长短,都规定一个统一的投入/出产期限。
这种方法也称为“累积编号法”。
由于企业生产管理部门每月对各车间下达的生产作业计划是台套计划,造成零件的计划和管理权下放到各车间,厂级生产管理部门失去了对零件的有效控制。
由于企业属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再加上当前客户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新产品层出不穷,产品结构也日趋复杂,使得在车间同时加工生产的零件数量激增。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仅仅依靠车间管理人员用头脑凭经验去管理零件的生产,必然会造成混乱,无法保证零件的成套,使得生产管理部门下达的生产计划如同虚设,零件加工车间成套情况混乱,造成零件“长的长,短的短”,有些零件大量积压,有些零件短缺,严重地影响装配车间的生产进度,无法按时交货。
这种“以产品为中心”的计划方法,必然造成在生产控制上的“以调度为中心”。
由于零件不齐套,为了保证产品装配进度,只能靠调度人员去“跑缺件”,使得调度工作成为“救火队”。
这种无序的生产状况,不但影响产品的按时交货,还会造成在制品的大量积压和工人的加班加点,以及大量废品的产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这种传统的产品台份计划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的形势。
(4)车间在制品管理混乱。
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类型的制造企业,在制品管理是“老大难”问题,主要是由于自制零件数量多,批量没有规律性,生产周期长,质量精度要求高,工艺复杂,传递过程中变化大。
以手工方式去管理在制品,日常工作量巨大,而且人工管理经常出错,工作质量差。
在制品管理往往成为的管理难题,特别是车间在制品管理更为混乱。
由于在制品在各车间中不断流动,各种原始凭据繁多,在各车间交接时重复开票、重复登记,车间在制品统计人员的日常工作十分繁忙,他们不可能对每批零件都进行精确的盘点。
再加上在制品在流动过程中由于丢、漏、锈、废等因素,难免造成在制品统计数据的不真实、不及时、不准确的混乱状况。
同时,由于生产管理部门下达的是产品台份的投入/产出计划,没有按零件提前期对各车间生产零件提出投入和产出的具体时间进度要求,有些车间往往在月初,不管零件生产周期的长短一起领料和盲目投产。
这样对那些生产周期短的零件的材料和零件在车间积压较长时间,使得车间在制品占有较多的流动资金。
(5)客户定制生产所造成的矛盾。
随着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化,客户在购买产品时,对产品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多。
企业为了获得客户定单占有市场,就必须改变计划经济时期那种少品种大量生产的“以产定销”模式。
为了争得客户,企业就必须千方百计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这样一来,企业生产产品的花色品种、规格型号就越来越多,在系列产品中也允许客户在订货时有多种选择。
由于竞争激烈,客户订货时对产品交货要求十分苛刻。
这给企业造成了很大困难,既要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又要在超短的生产周期内把产品制造出来,准时交货,又不能保持太多的成品和半成品库存。
这种矛盾必须在信息化中得到解决。
注:企业现行管理中还存在许多其他问题,由于篇幅限制,不能过多叙述。
三.系统的总体目标通过对企业现行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到,有些是由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遗留的问题,有些是由于采用的管理模式过于陈旧,还有些是由于手工管理带来的弊病。
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必然会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企业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
在这种严峻的环境下,企业必须勇于对自己旧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进行改革和创新。
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企业管理和信息技术密不可分。
开展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突破口。
先进的企业管理应用软件系统(如ERP等),不但为企业带来信息技术,而且还给企业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
因此,企业应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实施过程中,必须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引进管理软件的同时引进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
从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高度出发,结合企业管理中目前存在的问题确定系统的总体目标。
(1)建立合理、高效率的生产计划编制体系企业需要尽力做到“以销定产”完全按照合同订单和市场需求来生产,产品要严格地执行合同订单的所要求的交货期。
属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类型的企业,生产计划的安排,应该完全地由市场和用户合同来驱动。
同时由于市场需求经常可能发生变化,物料供应失调和各种干扰因素都可能随时产生,在这样复杂的条件下,来组织多个车间的自制零部件的生产,是极为复杂的,数据处理量和计算量大到用人工不可能承担的地步。
因此,传统手工管理限制了企业向订单式的生产模式的转变,这必然严重影响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适应能力。
因此改变传统的手工编制计划方式,打破各个部门都编制计划,计划不相关联的状态。
重新整合计划体系,增强各计划间的关联,提高计划的应变能力是本方案的重要目标。
通过建立ERP系统,组成由主生产计划-粗能力需求计划-物料需求计划-细能力需求计划-车间生产作业计划为主线的生产计划编制体系,使产品级计划、零件级计划和工序级计划一气呵成,在严格的计划控制下实现均衡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