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第二课时导学案
鸟的天堂导学案
体会榕树的奇特与美丽,鸟的自由与快乐,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学案、小白板
学案
导案
一、激趣导向,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
“天堂”指什么?在文中怎样理解?
文中“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二、自读导航
1、读通课文,疏通词句。
2、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默读全文思考:
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4)指导朗读,培养学生体验“美”、欣赏“美”的能力。
(5)小结:
这一段作者由“远”及“近”地对榕树的大小,它的根、叶、干、枝的形状、颜色、大小等进行了描写,这是静态描写。
4、(1)文中哪些地方是静态描写?哪些地方是动态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①大榕树是静止不动的,文中作者从根、干、枝、叶等部位逐项来写,这就是对榕树的静态描写。如“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四、当堂练习,反馈矫正
五、课后反思,拓展延伸
教学反思: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榕树的?
(3)文中哪些地方是静态描写?哪些地方是动态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三、合作探究
1、默读全文思考:
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黄昏鸟都栖息了。因此作者着重描写了“天堂”本身──大榕树的奇特景象;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正是鸟儿最活跃的时刻,所以着重写了“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热闹活动的情景。)
2、我们把作者两次游览“鸟的天堂”各为一段,那全文可分成几段?各段的大意是什么?
3、鸟的天堂(第二课时)导学案
铜都双语学校高效课堂自主学习型语文日导学稿班级:40 姓名:编号:004 日期:编制人:四年级语文组自学促能力形成!展示让魅力飞扬!课题:3、鸟的天堂(第二课时)【自研课导学】晨读课目标(30分钟)1、熟读课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7——13自然段。
检测:1、组长检测朗读,教师巡视检查。
2、教师抽查背诵情况。
预习目标(20分钟)1、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呢?2、分别用“—”和“---”划出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并书写在预习本上。
自主积累:积累本文的优美语段。
【展示课导学】(时段:上午第一节)学习目标(1分钟):通过自读、自悟、交流展示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句子,并能感受南国美丽风光培养自己热爱大自然地思想感情。
【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课堂元素导学流程自研自探环节合作探究环节展示提升·质疑评价环节随堂笔记自学指导内容、学法、时间互动策略内容、形式、时间展示方案内容、方式、时间重点摘记、成果记录、知识生成、规律总结精读课文,走进鸟的天堂自由朗读课文5-9自然段,思考:课文中主要描写了大榕树的什么特点?用“——”划出相关语句。
并说说作者对这课大榕树流露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出来的。
(完成随堂笔记一)请按以下程序进行组内合作交流:1、两人小对子:检查自研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并解决自学时遇到的疑难问题。
(预时2分钟)五人互助组:小组长主持,深入探讨以下问题: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呢?(预时4分钟)3、十人共同体:①抽签:教师给出抽签顺序,确定本组展示方案。
②预演:大组长带领本组组员完成展示前的准备,确定展示代表-呈现成果,进行板书设计。
(预时6分钟)展示单元一:我能从文中相关语句中知道大榕树的特点,细细品味。
建议:结合随堂笔记一,让大榕树的特点深深刻在同学们的脑海中。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7篇)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7篇)《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一、破题激趣,初识“天堂”美1、同学们,在你们印象中,什么地方是天堂呢?2、对呀,天堂就是神话故事中人们想象的幽美、舒适、快乐的生活环境。
3、描写的是“什么的天堂?”板书:鸟的天堂。
4、同学们,你们想看看鸟的天堂吗?多媒体播放《鸟的天堂》录像,让学生充分想象,如临其境。
5、学生用语言描绘情境。
6、质疑课题:作者为什么说这里是鸟的天堂呢?二、自读自悟,感知“天堂”美1、读: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读课文,可以低声速读,可以高声朗读,可以同桌互读,可以双人读,个人读……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大榕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句子或段落中体会到的?你认为哪些句子写得美?3、画:把反复读书后仍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研读体悟,感受“天堂”美1、质疑:同学们都自主学习了课文,你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吗?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
教师引导学生把问题进行归类、筛选。
2、合作学习: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如,大榕树怎么会成为鸟的天堂?为什么说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为什么有的地方加引号,有的地方不加引号?学生按小组进行再朗读,再感悟,寻找依据,形成自己的看法,然后相互交流,充分发表意见。
教师及时鼓励,随机引导点拨。
3、全班交流:每小组推荐一名发言人。
其他组员作补充或提出不同意见,师生共同评价。
4、有感情地朗读相关段落。
四、赏读课文,感受语言美1、练习读课文:选择你最感兴趣或最喜欢的段落标一标,读一读。
最新《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精品)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2、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
【教学难点】理解句子含义:“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教学准备】1、学生:收集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
2、教师:挂图、投影、录音。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作者几次去了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象?二、精读课文1、学习静态描写部分:过渡:作者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是在傍晚时分,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却只看见一株大榕树。
⑴朗读课文5~8自然段:划出作者见到榕树后发出的赞叹,说说自己的体会。
⑵细读课文5~8自然段:划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感情朗读。
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⑶集体交流,重点指导:“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①含义理解。
②朗读指导。
⑷感情朗读7~8自然段。
⑸小结:这真是一株美丽的南国的树,美在它的硕大无比,美在它的生机勃勃,更美在它的独木成林。
板书:独木成林2、学习动态描写部分:过渡: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是在早晨,那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⑴小组合作学习:①以小组成员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12~13自然段。
②合作完成填空,看谁填得多、填得好。
这里的鸟真()啊!⑵集体交流。
⑶默读这部分课文,找出能概括这番景象的句子。
(中心句)⑷边看边想、边听边想:①看(挂图),那鸟影绚丽多姿,让人的眼睛应接不暇。
②听(音乐),那鸟声清脆婉转,此起彼伏。
⑸小结:这真是一幅众鸟欢跃图,鸟儿是多么的自由自在,与自然是那么的相亲相爱。
板书:众鸟欢跃三、领悟方法过渡:我们随着作者欣赏了两种景色,感受了两种形态的美。
1、你更喜欢哪种美,为什么?2、用朗读的形式表达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3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一、课时目标1.导学第10至14自然段。
2.总结全文,感悟写法。
二、导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认读词语灿烂、陆续、茂盛、逼近、缝隙、颤动、不禁、静寂、留恋、的确等词语。
2.回顾课文内容。
3.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鸟的天堂》前半部分: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
鸟的天堂到底有没有鸟呢?这节课,我们就去品读文章的第二部分,想一想,“鸟的天堂”为什么叫鸟的天堂吧!(二)预习要求1.自由读课文第10至14自然段,用“——”画出作者看到的语句,用“——”画出作者感受到的语句。
2.思考:是什么原因使这棵大榕树成为了“鸟的天堂”。
(三)检测学情1.研读课文第10至14自然段。
①学生齐读课文第10至14自然段,教师给予朗读指导。
边播放“群鸟纷飞”的课件,边解说课文内容。
②同学们畅谈看完课件后的感受。
并在文中找出哪些词句带给你这样的感受,用笔画出来。
教师总结:鸟很多,很欢……2.品析相关语句①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明确:用大、小、花、黑写出了鸟儿的不同颜色和形态。
用排比句“有的……有的……有的……”突出了鸟的姿态各异,也表现了鸟的数目之多。
②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明确:从大榕树上飞出的鸟儿太多太多,作者的眼睛看到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
这成群的鸟儿生活在大榕树上,营造出了热闹、自由、欢乐的环境。
茂盛的大榕树,吸引了如此众多的鸟儿在此栖息,与作者前一次看到的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真是不折不扣的鸟的天堂。
(四)感悟写法1.作者是怎样描写众鸟纷飞的活动场景的?标出相关语句,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①运用排比手法:“大的……有的在扑翅膀”,写出了鸟形、鸟色及鸟的姿态。
用这种相同或相似的句式来写,读起来节奏感强,琅琅上口。
②运用拟人手法:“树上就变得热闹了”“站在……真好听”,写出了鸟儿们在“天堂”里欢快、自由的生活,反映了作者美好情趣和愉快的心情。
小学语文《鸟的天堂》第二课时的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鸟的天堂》第二课时的教案设计小学语文《鸟的天堂》第二课时的教案设计课时目标:1、认识大榕树的奇特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2、了解作者怎样描写景物、表达感情的。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了解榕树的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了解作者怎样描写景物、表达感情的。
教学方法:读中感知,读中感悟,交流讨论,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挂图,录音机,绿叶,鸟。
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明确目标昨天,我们初读了《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请同学们回忆:课文作者是谁几次去鸟的天堂分别看见了什么这节课让我们继续随着巴金爷爷的生花妙笔走进鸟的天堂,进一步深入学习。
二、学习课文,品读悟情1、速读课文,划出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后感受最深的句子,幻灯出示:昨天是我的眼睛欺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齐读,学生质疑:为什么说昨天是我的眼睛欺骗了我为什么鸟的天堂一个加引号,一个不加引号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过渡:让我们一起来再读书,再思考,解开心中的疑团吧。
2、学习作者写榕树部分(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7、8自然节,说说哪些地方读懂了,谈谈你的体会;哪些地方未懂,做上记号,汇报交流,师相机引导。
(2)资料介绍榕树,简笔画展示。
(3)出示挂图,学生看图指出榕树枝、干、根、叶的位置,体会榕树特点。
(4)抓重点词句,畅谈体会。
(5)指名生读,教师范读,总结朗读方法。
(6)感情朗读,品读悟情。
(7)认识静态的描写方法。
过渡:作者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有什么感受第二次又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两次感受不同3、学习作者写鸟的'部分(运用以上学法自学)(1)自由读课文中描写鸟的部分,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在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学生展示各自手工制作的鸟,以趣激情。
(3)师生合作,模拟演示,创设情境,激活参与。
(4)认识动态的描写方法。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3. 鸟的天堂 第二课时-人教新课标
主备教师:审核教师: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授课班级:课型:新授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课题:3.鸟的天堂
学习目标:1.抓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边读边想象,领悟作者静态、动态的写作方法。
3.体会“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
境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众鸟活动的热闹场面。
学习准备:ppt课件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联系课文内容,写出下面词语的近、反义词。
寂静近义词()反义词()
2.我知道文中“应接不暇”的意思是:
3.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各是什么?
家长签字:教师评价:
二、课堂助学
1.按原文填空,并回答问题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了,到处都是,到处都是。
,小的,花的,,有的,有的,有的。
鸟儿有什么特点?
从中我体会到了。
2.文中那些地方是静态描写,哪些是动态描写?
3.文中次出现“鸟的天堂”?意义都一样吗?
4.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
没加引号“鸟的天堂”指。
三、巩固延伸
假设你是一名导游,你会怎样介绍鸟的天堂这个景点?(提示:说清景点的位置、状态、特点以及你该怎样吸引游客)
家长签字:教师评价:。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案
用美的旋律滋养学生的心灵(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案一、学情与教学内容相融情况分析:这篇课文看似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但对于生活于大山中的孩子来说,此种景并不少见,为此文章的学习难度不大。
对学生而言真正难点在体会榕树的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美。
二、教学背景分析:《鸟的天堂》一课,是通过品读课文感受榕树大、美、奇而且富有生命力的特点,感受鸟儿们无拘无束生活的快乐,从品读中让学生感受人与自然和谐才能创造生态美的旋律,从作者优美的文字背后感受作者的无比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整合思路:围绕以上课文背景我在教学中确立以“美”作为课堂的主旋律,利用CAI课件从优美的家乡风光说起,以创造美、感受美、深化美、留住美、拓展美为主线,品文赏句,在读、品、议中共同奏响一曲和谐生态美的旋律。
四、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读和议感受榕树大、奇、美、茂盛的特点;2、体悟作者激动、兴奋、喜爱的心情,体会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美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录像、图片欣赏活动,体验榕树的大、美特点;2、通过反复朗读与交流,体会作者无比喜爱祖国大好河山之情;3、用练笔巩固本课学到的写作方法。
知识与技能目标1.结合上下文理解“不可计数”的意思;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描写大榕树片段;3、感受作者情融于景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从诵读、品读、讨论中感受大榕树的美,体会作者对大榕树的喜爱之情。
教学流程:一、创造美1、由美引出美:用CAI课件展示家乡的美景,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2.由美导出美:是呀!我们的家乡景色多美呀,不过要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家乡的美,让大家一起来分享那才是真正的美呀!你们能用自己的笔来打动外界的朋友吗?同学们,有位叫田汉的诗人被一株大榕树的美所陶醉他写下了这样一首诗:三百年来榕一章,浓荫十亩鸟千双,并肩诋许木棉树,立脚长依天马江,新枝更比旧枝壮,白鹤能眠灰鹤床,历难惊灾全不犯,人间必竟有天堂。
同学们,是什么样的一株榕树让这位诗人发出人间必竟有天堂的感叹呢?今天我们一起跟随巴金爷爷去观赏一下广东天马河上的那座神奇的小岛吧。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第二课时导学案
1.读课文第7、8自然段,找出描写榕树大的句子,读给同学们听。练习背诵第7、8自然段。
2.指名读第12、13自然段,找出文中写鸟多的句子交流。
想象:鸟还会有哪些姿态?
3.小组交流:大榕树上为什么 有这么多的鸟?
4.思考:加引号的“鸟的天堂”和不加引号的“鸟的天堂”分别指什么?和同桌交流。
1.这棵大榕树到底有多大?是按什么顺序观察这棵大榕树的?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的?
2.巴金爷爷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与第一次所见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3.鸟儿为什么有这么好的生活环境?大榕树上的鸟为什么这么多?
4.文中几次提到了“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地方没有加引号而有的地方又加了引号呢?
交流收获,巩固练习
1.巡视指导,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2.引导学生检查,指正错误。
拓展升华,归纳总结
1.大胆想象,以小鸟的身份写一篇导游词。
2.全班交流,互动评价。
拓展读写:
目前,“鸟的天堂”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如果你是鸟的天堂里的一只小鸟,你会怎样向别人介绍你的家园呢?以榕树上一只小鸟的身份写众鸟活动的热闹场面。
2.体会鸟的天堂的真正含义。
方法指导
勾画批注法、导读法
知识链接
鸟的天堂原名“鸟墩”,指的是一株500多年树龄的古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的一座小岛上,独木成林。鸟的天堂栖息着上万只各种各样的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鹤和灰麻鹤。白鹤、灰麻鹤朝出晚归,灰鹤则夜作昼息,它们相互更替,井然有序,构成了一个蔚为壮观的“鸟的世界”。1933年,著名作家巴金来到这里游览后,有感而发,写出了脍炙(kuài zhì)人口的散文——《鸟的天堂》。如今,“鸟的天堂”已成为一个著名的风景点,吸引了千千万万的游客。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鸟的天堂第二课时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鸟的天堂第二课时导学案3.《鸟的天堂》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体会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自然意识。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重点:抓住重点词汇题会众鸟活动的热闹场面。
预习任务: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像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找出你喜欢的优美句子,读一读,并体会这些句子美在哪里。
3、文中几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地方加了引号而有些地方没加引号呢?自主、合作、探究:1、合作完成: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交流:你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3、说一说:为什么说大榕树是鸟的天堂?闯关练习:1、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没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2、读一读,说说你从画线部分体会到了什么?(1)我有机会看清他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叔,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我体会到--------------------------------------------------(2)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鸟的天堂(二)-人教新课标
3.鸟的天堂(第二课时)一.引入课题,目标导学(2分钟左右)1. 引入课题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是在什么时候?看到了什么?2出示目标①理解课文内容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句子③背诵喜欢的部分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29分钟左右)第一次自主学习,学习第一段1学生自学:默读1~4小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合作探究第二次自主学习,学习第二段1自学指导:2合作探究①这是一棵(独木成林)(枝繁叶茂)(充满生机与活力)(郁郁葱葱)……的大树②这一段描写了榕树“大”、“美”的特点描写“大”的句子:“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我见过不少的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树木不可计数”指导朗读:培养学生体验“美”、欣赏“美”的能力小结:这一段作者有“远”及“近”地对榕树的大小,枝干、根、叶的形状、颜色、大小等进行了描写,这是静态描写。
第三次自主学习,学习第三段1自学指导:(1)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2)作者是怎样描写众鸟纷飞的活动场景的?标出有关的语句,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2、合作探究:(1)这一段主要写作者和朋友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
(2)作者运用排比手法:“大的,小的……扑翅膀”写出了鸟的形状,颜色,姿态。
读起来节奏感强,朗朗上口。
有感情朗读:体会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小结:这一段作者主要写了鸟的活动,构成了一幅“百鸟争鸣图”,这是动态描写。
第四次自主学习,学习第四段1.自学指导:(1)你从这一段中读懂了什么?(2)课文中的最后一句话,为什么第一个加了引号,第二个不加引号?2.讨论交流:(1)作着的心情是愉快的,感到留恋。
(2) 第一个加了引号是因为这株榕树被人们称为鸟的天堂,是特殊称谓,加引号。
第二个不加引号是因为这榕树是名符其实的鸟儿生活的天堂③本文的写作手法:运用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方法三、达标测评,拓展提升。
2、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方法写一处景物板书设计:黄昏树(多美) (静)鸟的天堂喜爱赞美早晨鸟(叫飞扑)(动)。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学期《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学期《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导读:【教学设计的理念】根据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发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教学本课,通过“欣赏──美读──想象”,把“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色传递给学生,让孩子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鸟的天堂”的神奇。
在欣赏中读,在读中感,在感中创。
运用“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进行教学。
【教学分析与处理】1、教材分析:鸟的天堂是“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3课。
是一篇精读课文,在第一课时已完成字、词、教学任务,本节课是第二课时,课文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写鸟的天堂是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了大榕树的美丽奇特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生分析: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求知欲强的特点,灵活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新颖的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学习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采用不同形式的读思议画相结合等形式,自主学文,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创新点、德育点、空白点:⑴创新点:①课题还可以换哪些项目?②自由结合找自己最喜欢的小伙伴一起学习。
③选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讨论学习。
④切入点不同,激发自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⑵德育点:①培养学生敢于自我表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
②适当展开联想,感受课文所描绘事物的静态和动态,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⑶空白点:①导入部分留空白。
②学习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展开合理想象留空白。
③结语部分留空白。
【教学目标】1、知识掌握目标:通过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学习作者对静态事物、动态事物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2、基本技能和一般能力:能够用读写议画等形式学习作者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
3、创新素质、创新人格培养目标:创造性联想、创新思维、创新想象。
4、德育目标: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鸟的天堂
编写人
年级组长
审核
课时
第二课时
班级
小组
学生
学习目标
1.正确书写“支、株、缝、隙、耀、梢、寂”等7个会写的字,正确读写、理解“灿烂、竹竿、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白茫茫”等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的好词好句。
2.找出描写南国风光的重点句段,边读边想象,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学习重点
1.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众鸟活动的热闹场面。
2.体会鸟的天堂的真正含义。
方法指导
勾画批注法、导读法
知识链接
鸟的天堂原名“鸟墩”,指的是一株500多年树龄的古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的一座小岛上,独木成林。鸟的天堂栖息着上万只各种各样的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鹤和灰麻鹤。白鹤、灰麻鹤朝出晚归,灰鹤则夜作昼息,它们相互更替,井然有序,构成了一个蔚为壮观的“鸟的世界”。1933年,著名作家巴金来到这里游览后,有感而发,写出了脍炙(kuài zhì)人口的散文——《鸟的天堂》。如今,“鸟的天堂”已成为一个著名的风景点,吸引了千千万万的游客。
1.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大榕树有什么特点,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请列举文中三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寄语
认真读书,你一定能解决自己的疑问。
教学过程
学案
导案
批注栏
复习导课,揭示课题
说说大榕树是“鸟的天堂”,这到底是棵怎样的树呢?
复习导入:说大榕树是“鸟的天堂”,这到底是棵怎样的树呢?
初读交流,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在文中画出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不同情景。
巴金爷爷两次经过“鸟的天堂”两次见到的情景有什么不同?
2.按课文原文填空,并回答问题。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____________了,到处都是____________,到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的,花的,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
________,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__。
_____。
1.这棵大榕树到底有多大?是按什么顺序观察这棵大榕树的?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的?
2.巴金爷爷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与第一次所见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3.鸟儿为什么有这么好的生活环境?大榕树上的鸟为什么这么多?
4.文中几次提到了“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地方没有加引号而有的地方又加了引号呢?
交流收获,巩固练习
1.巡视指导,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2.引导学生检查,指正错误。
拓展升华,归纳总结
1.大胆想象,以小鸟的身份写一篇导游词。
2.全班交流,互动评价。
拓展读写:
目前,“鸟的天堂”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如果你是鸟的天堂里的一只小鸟,你会怎样向别人介绍你的家园呢?以榕树上一只小鸟的身份写一篇导游词。
课后总结
细读理解,品味感悟
1.读课文第7、8自然段,找出描写榕树大的句子,读给同学们听。练习背诵第7、8自然段。
2.指名读第12、13自然段,找出文中写鸟多的句子交流。
想象:鸟还会有哪些姿态?
3.小组交流:大榕树上为什么 有这么多的鸟?
4.思考:加引号的“鸟的天堂”和不加引号的“鸟的天堂”分别指什么?和同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