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2型糖尿病)中医诊疗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渴(2型糖尿病)中医诊疗方案

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消渴病变脏腑主要在肺、胃、肾。其病机主要在于阴精亏损、燥热偏胜,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主要是指西医学的糖尿病。

一、诊断标准

(一)中医诊断

1.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2.如果患者“三多”症状不著,但若中年后发病,且嗜食膏粱厚味、醇酒炙赙,以及病久并发眩晕、肺痨、胸痹心痛、中风。雀目、疮痈等病症者,应考虑消渴的可能性。

3.由于本病的发生于禀赋不足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故消渴病的家族史可供诊断参考。

(二)西医诊断依据

1.有糖尿病症状(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等)者满足以下标准中一项即可诊断糖尿病:

(1)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11.1mmol/L (200mg/dl);

(2)空腹(禁食时间大于8小时)血浆葡萄糖≥7.0mmol/L (126mg/dl);

(3)75g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11.1mmol/L (200mg/dl)。

2.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满足以上三项标准中的两项。

二、治疗

(一)中医辨证治疗

1 .肺热津伤

症状: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或洪数。

症候分析:肺热炽盛,耗液伤津,故口干舌燥,烦渴多饮,肺主治节,燥热伤肺,治节失职,水不化津,直趋于下,故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或洪数是内热炽盛之象。

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例方:消渴方。

花粉12g 黄连6g 生地12g 麦冬10g 葛根10g 天冬15g 知母12g 党参15g 丹参15g 2.胃热炽盛

症状:消谷善饥,口渴,尿多,大便干燥,形体消瘦,舌红,苔黄,脉滑实有力。

症候分析:胃火炽盛,腐熟水谷力强,故多食善饥。阳明热盛,耗伤津血,无以充养肌肉,故形体消瘦。胃津不足,大肠失其濡润,故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滑实有力是胃热炽盛之象。

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例方:玉女煎

石膏20g 知母15g 熟地15g 牛膝20g 麦冬12g 天冬10g 黄连6g 丹皮10g 党参12g葛根15g。

3.肾阴亏虚

症状:尿频尿多,或尿浊如脂,头晕耳鸣,口干唇燥,腰膝酸软,乏力,或皮肤干燥,瘙痒,舌红苔少,脉细或细数。

症候分析:肾虚无以约束小便,故尿频量多。肾失固摄,水谷精微下注,故小便混浊如脂膏,有甜味。口干唇燥,五心烦热,舌红,脉沉细数是肾阴亏虚之象。

治法:滋阴补肾,润燥止渴。

例方:六味地黄丸。10粒日三次

4.阴阳两虚

症状: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面容憔悴,耳轮干枯,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怕冷,阳痿或月经不调,舌淡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症候分析:肾失固摄,肾气独沉,故小便频数,混浊如膏,下元虚惫,约束无权,而至饮一溲一。水谷之精微随尿液下注,无以薰肤充身,残留之浊阴,未能排除,故面色黧黑不荣,肾主骨,开窍于耳,腰为肾之府,肾虚故耳轮焦干,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是阴阳两虚之象。

治法:温阳滋阴,补肾固摄。

例方:金匮肾气丸。 10粒日三次

5.气阴两虚

症状:咽干口燥、神疲乏力。多食易饥、口渴喜饮气短懒言、五心烦热、心悸失眠、尿频或溲赤、便秘或便溏、舌红少津少苔、或舌淡苔薄白、脉细数无力。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生脉饮加味。

6.湿热内蕴

症状: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脘腹胀满、头身困重。形体肥胖、心烦胸闷、四肢倦怠、小便黄赤、大便不爽、口干口苦。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四妙散加味。

(二)本科室中医特色治疗

1.糖尿病足:

湿性糖尿病足:足外洗一号方,功效:清热解毒利湿。

方药组成:双花30g,黄柏15g,紫花地丁20g,公英30g ,丹参20g,丹皮12g。

干性糖尿病足:足外洗二号方,功效:温阳活血。

方药组成:桂枝20g,川乌(先煎)10g,草乌(先煎)10g,干姜10g,红花10g,乳香10g,没药10g。

2.胃轻瘫

体穴脉冲胃动力治疗,日一次。

3.神经源性膀胱

体穴脉冲膀胱动力治疗,日一次。

三、难点分析

消渴病(2型糖尿病)已成为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常见病、多发病,其死亡率已居肿瘤、心血管病之后的第三位。其发病病因复杂,早在《灵枢.五变》篇说:“五脏皆柔弱者,善变消瘅”,指出了五脏虚弱是发生消渴病的重要因素;《素问.奇病论篇》说:“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从古文献可以看出消渴发病病因复杂,既有先天五脏柔弱的基础,又与后天饮食不节有关。

1.消渴病发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对预防和早期诊断带来困难。

2.虽然中医药治疗可以改善消渴病患者的症状,但血糖指标下降不理想,有待进一步研发更为有效的降糖中成药。

3.消渴属于慢性病,长期服用中药汤剂难以坚持,依从性差,给临床治疗带来难处。

4.消渴中后期,久病入络,阴阳俱虚,兼夹证复杂,其证型的复杂、多变性给临床辨证治疗带来困难。

四、解决思路

1.开展糖尿病健康大课堂,对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干预,及早发现及控制病情,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出现。

2.进一步探求更为有效的降糖中成药,通过多途径、多系统、多靶点实现对糖尿病的治疗。

3.进一步改善中药剂型,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4.进一步夯实我们的中医理论和技术,提高我们的临床辨证水平,通过实践进一步优化诊疗方案。

五、观察指标

见最后页。

其中上述症状或体征为主症时,分别根据重、中、轻、无设定分值为6分、4分、2分、0分;上述症状或体征为次症时,分别根据重、中、轻、无设定分值为3分、2分、1分、0分。并对治疗前后的积分进行统计。

六、疗效评价

参照2002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糖尿病疗效评定标准。

(1)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

(2)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

(3)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

计算公式:采用尼莫地平法:[(疗前积分-疗后积分)/疗前积分]×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