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燕京大学家政系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家政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16 HOME SERVICE封面文章COVER STORY家政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教授、江苏省家政学会顾问 甘克超家政学是一门以人类家庭生活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指导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感情伦理生活,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强化家庭成员素质,造福全人类为目的的综合型应用学科。
家政学学科关注个人、家庭、机构和社区当前及未来利益;研究合理运用外在资源的同时,如何科学地护佑生命个体的发展过程。
家政学学科涉及科学与艺术领域及其研究范畴,密切关注经济社会环境与家庭生活间的相互作用。
金陵女子大学家政系肇始抗日战争期间,秉持金陵女子大学吴贻芳校长“大学须适应战时经济社会变化、竭诚服务社会”的理念,1940年金女大增设与城乡百姓生活紧密相关的应用型学科家政系,培养接受过科学管理家庭高等教育的专业人才服务社会。
家政系创办初期侧重营养学方向,后扩展为营养学、儿童福利、应用艺术三个专业组。
容筱蕴老师1937年毕业于北京燕京大学家政系,1940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应吴贻芳校长聘请,在条件极其简陋的情况下,参照美国家政学科设置模式,在金女大一间闲置的地下室创办了家政系。
初期家政系仅4名学生,后学生不断增加,成为仅次于文学院社会系和英文系的第三大系,并与社会系齐名,成为金女大的品牌系科。
自1940年至1951年间,金女大家政系共培养了54位毕业生。
早期家政系师资与教材抗战时期大学教科书普遍匮乏,所幸容筱蕴老师带回来部分家政学专业书籍。
为弥补实验条件和师资不足,容老师四处延聘相关专家至金女大开班授课或组织学生到他校借读。
建系后的家政系发展很快,课程从最初的14门快速扩展至36门。
1942年至1951年,除4位外籍专职教师、16位中国专职教师先后任教外,学校还邀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时任援华儿童福利委员会中国顾问Ernest Osbrne讲授父母教育并指导讨论。
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战时教师不足的缺陷。
高等学校家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高等学校家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作者:周亚峰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6年第08期摘要家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和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学生从业所需的职业技能、培养出高素质家政服务经营管理人才和中高级专业人才。
结合家政服务行业发展需求以及家政学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现状,应立足市场需求、精准定位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方向,优化课程体系、不断夯实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质量,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拓展学生职业技能培养途径等方面实现家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高等学校;家政学专业;职业技能培养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08-0023-03当前,随着我国家庭从传统家庭向现代家庭过渡,家政服务业正处于黄金期,极具发展潜力。
家政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迅猛发展的态势迫切需要专业化和职业化人才。
高等学校家政学专业应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不断加强大学生的职业技能,注重其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家政服务经营管理人才和中高级专业人才,为家政服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生命力。
一、家政服务行业发展需求分析(一)家政服务的支付能力增强当前,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人均消费支出呈明显上升趋势,2014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同比增长9.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6864元,同比增长7.8%。
对家政服务的购买需求显著增强,特别是中等收入家庭的家政服务意愿在不断加大,家政服务已经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调研表明,饮食方面的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越来越小,服务方面的消费支出越来越大,说明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要求。
(二)家政服务的市场需求多元我国已经进入了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生活现代化、服务社会化阶段,“421”家庭模式将成为社会主流,为家政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家庭结构规模逐渐缩小,丁克家庭、空巢家庭、单身家庭、单亲家庭的比例不断增多,特殊年龄人口基数日益扩大。
家政系与1920年代女子高等教育观——以燕京大学家政系为核心
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 , 要研究方 向现代文学。 主 高少锋 (9 7 15
一
) ,男 ,福建福州人 ,教授 ,研究方向文艺学。
3 0
展 开 ,特别 是诸 如 “ 桑 、手 工 、 女 医 、保 姆 和 女 子 师范 ” 蚕
认识不清 ,在 13 92年的教 育年鉴,仍将家政系分别统计在 两个不 同学院 : 一为教育学院 的家政系一为理学 院的家事系
口J
。
切事项 ,并授 以教 授家事之次序 法则 ”【嘟。 。在 女子 】
小学堂章程 “ 红”要 旨为: 使 习熟通常衣类之缝 法裁法 , 女 “ 并学 习凡女子所能为之各种 手艺 , 以期裨补家计 , 养成 其 兼
在 章程里规定 的家事学主要课程有修 身、教 育、国文 、 历史 、地理 、算学、格致、图画、家事、裁缝、手 艺、音乐 、
家政系是女子教育里一个非常特殊 的系别 , 对其评价毁 誉参半 。中国的家政 学在 晚清 的女学 章程里就有所提及 ,是
体操 等。招收 毕业女子高等小学堂四年级 ,年满 1 岁以上 5
校女学 生, 占全部学 生数 的 1.5 。 1 %I 7 J P
远可 善种 ” 而女子个人 “ , 皆可各执一业 以 自养” 于 国家 “ , 保 国保种”变富 】 。女子教育是在 “ 救亡图存”的1 3号下 发展 起来 , 育界 也是试图通过教授女性知识 ,以使女性更 教
好地 “ 相夫教子” 。
接轨”【 4 。不管是 由于 宗教 原因还是怜悯 中国女性①, 】 这些女学堂有力地挑战 了中国传统观念 , 带动 了中国女子教
现阶段我国高校家政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研究
现阶段我国高校家政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研究作者:李荣莲来源:《新校园·上旬刊》2015年第03期摘要:国内外家政学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启示我们,现阶段我国家政学必须超越简单模仿西方的初级阶段,实施本土化研究。
现阶段我国高校家政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是家政企业的培训者和管理者,应从明确课程设置、强化师资力量、强化实践教学体系这三个方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家政学;本土化;本科;培养目标家政学作为一门研究家政的应用性学科,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美国家,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1875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首先开设4年制家政学本科专业,从此,家政学如其他众多学科一样,正式确立了自己的独立地位。
在我国,家政学专业的发展是始于1919年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开设的家政学学科,此后,燕京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等多所高校才在效仿的基础上相继开设了家政系。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家政学专业在高校课程改革中被取消。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家政学研究顺势兴起。
1985年河南省妇女干校开设了短期的家政培训班,之后,全国各地中高等院校相继开始了家政学研究。
到目前为止,吉林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和聊城大学东昌学院等三所院校在全国率先开始了家政学本科学历教育,另有30多所高职高专院校开展了家政学专科教育。
一、家政学研究和发展要本土化由于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各异,导致各国对家政学的理解也各不相同。
现阶段,西方家政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指导人们用科学的方法改善家庭生活,提高全人类生活品质的综合性应用人才。
更具体地说,西方家政学人才的就业出口主要集中在家政教育师、社区养老护理师、营养师等一些实践技能性较强的行业上。
这是由西方国家经济社会高度发展,职业分工高度细化,人们生活非常富裕,消费观念开放超前等一系列条件造成的必然结果。
我国家政学研究起步较晚,导致我国当代家政学的研究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大多模仿西方国家。
民国时期家政思想探究
民国时期家政思想探究作者:薛书敏来源:《人民论坛》2013年第21期【摘要】家政思想是有关人类家庭共同生活及处理家庭事务的思想。
在不同历史背景下,人们有着不同的生活价值观、家庭态度、婚姻观念、家庭伦理观、家教观。
民国是我国历史上风起云涌的重要转折期,文章从历史的视角,剖析了民国期间的家庭关系、家庭教育、生活习俗、婚姻观念等家政思想的特点及其变迁。
【关键词】家庭家政思想民国时期家政思想及其发展脉络在看似经验的、零散的、无序的日常生活中总有一些家政思想指引着人们的生活,并转化为人们的主观意志,在家庭这个私人空间里上演着人间百态。
家政思想是有关人类家庭共同生活及处理家庭事务的思想,具体表现为家庭管理思想、家庭教育思想、家庭文化思想、家庭理财思想、家庭人际关系的思想等。
可以说,自从有了家庭就有了家政思想。
作为古老的文明国家之一,中国以看重家庭和重视血缘关系而举世闻名,其家政思想资源尤为丰富。
研究发现,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人们有着不同的生活价值观、家庭态度、婚姻观念、家庭伦理观。
中国人历来重视血缘亲情,家庭本位是其重要的价值原则。
按照中国传统家政思想萌芽、成型—巩固、变革的发展脉络,从历史的角度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先秦时期,即自远古人类产生时期至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皇权,在此阶段,人们的生活方式主要是从部落群居逐渐向独立的小家庭过渡。
在诸子百家文化的影响下,人们的婚姻思想、家庭伦理思想、家教思想都出现了萌芽。
第二个阶段是自汉朝至清末,汉朝时期社会趋于稳定繁荣,家庭模式走向成熟,家庭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思想基本定型。
第三个阶段是从民国时期至今,民国时期是中国重要的社会转型期,中国传统家庭生活方式受到严重挑战。
此时,整个社会在经济基础、文化观念、制度框架等方面发生很大变化。
这些变化反映在家庭中,形成了具有变革与过渡性质的家政思想,表现出别样的特点。
民国时期社会背景民国是从清朝灭亡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期间的国家名称,简称民国,具体时间为1912至1949年。
民国时期家政思想探究
历 史与 文化
Hi s t or y & cul t ur e
民国时期家政 思想探 究
口 薛书敏
【 摘要 】 家政思想是有关人类家 庭共同 生活及处理家庭事务的思想。 在不同 历史背景下, 人们有着不同 的生活价值
观、 家庭态度、 婚姻观念、 家庭伦理观 、 家教 观 。 民国是我国历史上风起云涌的重要转折期, 文章从 历史的视角, 剖析
了民国期 间的家庭 关系、 家庭教育、 生活习 俗、 婚姻观念等家政思想的特点及其变迁。
【 关键词 】 家庭 家政思想 民国时 期
家政思想及其发展脉络
伴随着西方现代民主思想学说的传播, 资本主义经济在中
国开始发展 , 代表 新兴资产阶 级的政 治势力开始登上历史舞
在看似经验的、 零散 的、 无序的日常生活中总有一些家政 台。 在此期间, 维系几千 年的自给 自足 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思想指引着人们的生活, 并转化为人们的主观 意志, 在家庭这 社会生活环境发生急速变化 。 而家庭像是一面镜子, 折射着时 个私人 空间里上演着人间百态。 家政思想是有关人类家庭共 代的变化。 研究发现, 在这个短暂、 动荡而又充满活力的时代
民国期间, 有识之士开始提倡 家 庭 关 系 处 在传 统 与 现代 之 间 , 处 于 半 平权 型 模 式 , 且 具有 不 快速 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进程 ,
家政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家政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在总结前人有关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基础上,以家政学专业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该模式主要涵盖三大内容,第一,面向市场需求,主动适应区域经济、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第二,解析职业能力需求,明晰人才培养内容,构建“一主线、四平台、四模块”的课程体系;第三,积极探索“工学结合、职业能力进阶、分段式”的人才培养方式,强化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通过构建特色鲜明的职业能力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斷提高家政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标签:人才培养模式;职业能力;应用型人才1 引言我国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讨论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4年,国家教委首次提出“未来社会的人才素质和培养模式”问题;1997年,《国家教委关于积极推进实施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此后,围绕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改革措施,学术界展开了广泛研究。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教育部给出了明确界定:“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龚怡祖(1999)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式样和运行方式,它们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风格或特征,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和规范性。
何文进(2007)以大学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蒋爱军等(2009)提出了简练实际的含义。
学术界对于人才培养模式涵义的表述非常丰富,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本文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为完成人才培养任务而确定的培养目的、培养内容与培养方式的系统化及其有机融合,其内涵包括培养目的、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三大要素,其外延包括课程体系、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保障机制等”。
论燕京大学国学教育的课程体系
论燕京大学国学教育的课程体系作者:颜芳来源:《文教资料》2012年第13期摘要:燕京大学是民国时期中国最著名的教会大学,在国学教育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
其开展国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为中国社会服务的人才或研究国学的人才;课程结构包括专修科、本科和研究院三个层次;课程实施过程具有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师生关系亲密融洽等特点,对当代中国大学开展国学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燕京大学国学教育课程体系私立燕京大学(1919—1952年)是民国时期中国最著名的教会大学,与北大、清华、北平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并称当时北京的“五大学”。
20世纪二十年代,为了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燕京大学开始重视实施国学教育,设置完整的课程体系,在其存在的短短33年中培养出了很多优秀国学人才,在国学教育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
一、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燕京大学制定明确的课程目标,为国学教育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首先,燕大开展国学教育的目的蕴含在校训中。
燕大的校训是“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
校长司徒雷登提出燕大不要变成最有名的学校,而是要成为对中国最有用的学校,培养对中国社会有用的国学人才成为学校的重要目标之一。
燕大要求学生必修国文课程,选修中国通史等课程,以提高国学修养和人文素质。
燕大还通过国文、历史和哲学等院系对学生实施专业性的国学教育。
国文学系的培养目标是希望学生对于国学或文学有所贡献;或成为中学良好的国文教员。
历史学系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得到史学方法的训练,能进行历史研究或在中等以上学校讲授历史。
哲学系的目标是使学生获得哲学训练,为改造社会做好准备。
[1]可见,燕大国学教育主要培养在文学、历史学、哲学等领域研究学问的专门人才或者在中等以上学校担任教师,为学生从事其他职业打好基础,发挥大学为社会服务的作用。
其次,提高国学研究的水平是燕京大学实施国学教育的教学目标。
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国家多次凭借武力入侵中国,引发中国人强烈的民族危机意识,不得不向西方学习。
民国时期教会女子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民国时期教会女子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许环环(泉州儿童发展职业学院福建泉州362000)摘要:20世纪初,教会女子大学的设立开了近代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先河。
本文从办学方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制度等方面探讨了民国时期教会女子大学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并归纳出特色性、实用性、实践性、情感性等特点。
虽然教会在中国创办女子大学具有明确的文化侵略目的,但是,就其办学的具体做法而言,对我们今天女子专门人才的培养仍有着借鉴意义。
关键词:民国时期;教会;女子学校中图分类号:G5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629(2007)05-0116-04收稿日期:2007—06—25作者简介:许环环(1970—),女,福建南安人,高校讲师,厦门大学高教所教育学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和女子高等教育。
龙岩学院学报JOURNALOFLONGYANUNIVERSITY2007年10月第25卷第5期October2007Vol.25No.520世纪初,西方宗教界开始在中国设立教会女子大学。
其办学目的与其他教会大学一样,也是为了培养神职人员、宣传宗教教义,进而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和控制。
然而,就女子教育而言,教会女子大学开创了近代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先河。
特别是1922年的非基督教运动和1924年的收回教育权运动之后,教会大学为了在中国存续和发展,更加积极地借鉴和移植西方先进的人才培养经验,为民国时期处于摸索探索阶段的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范本,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女性专门人才的培养。
笔者认为,分析和研究民国时期教会女子大学人才培养的模式,对于我们今天女性专门人才的培养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民国时期教会女子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概述民国时期教会女子学校办学方式多样,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制度完备,为我国培养了最早一代的女性专门人才,其中许多走上了职业发展的道路。
1.多样的办学方式民国时期教会女子高等教育有多种多样的办学方式,包括专门的女子大学(学院)、男女同学大学以及大学中的女子分院等三种形式。
家政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及出路
家政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及出路摘要:在国家政策和市场经济的双重推动下,家庭服务业已成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
面对不断升温的中高端家政服务与家政管理人才需求,我国高校家政专业却陷入了外热内冷的人才培养困境。
要破解这个困境,亟需高校优化现有家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政府政策和市场需求来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设置,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以寻求实现家政服务体系与高校家政教育体系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高校;家政专业;人才培养;困境与出路1高校家政专业人才培养的回顾与现状梳理家政教育最早于1919年引入我国,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首开家事专业人才培养之先河,其后又有燕京大学、金陵女子大学、协和大学、辅仁大学、河北师范学院、东北大学、复旦大学等都先后建立了家政专业,布局全国[1]。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以致高等教育阶段的家政专业人才培养处于停顿状态,直到1985年恢复设立家政专业,高校家政专业人才培养才得以重启。
目前我国约有30所高校开设家政专业,从人才培养层次上看,有高职高专的专科教育如武汉现代家政进修学院、山东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广东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等,有本科教育如湖南女子学院、聊城大学东昌学院等。
部分高校还开设有家政方向的研究生教育如吉林农业大学。
从人才培养目标上看,有的高校培养以家政教育推广工作为目标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有的高校培养以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创新人才,有高校则培养以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为目标的复合型应用人才,还有的以培养较强动手能力为目标的家政服务人才,人才培养目标可谓是各显神通,五花八门。
从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体系来看,家政专业的课程开设有很大的随意性,有的高校课程体系设了40多门课程,有的仅设置了20多门,有的侧重幼儿教育,有的侧重社会工作,有的侧重家庭看护,课程体系所涉及的领域有的高校设置过于宽泛,有的高校课程设置过于狭隘,各高校课程内容所涵盖的深度也不尽相同。
从人才培养的主体师资上来看,家政专业人才培养所需的师资大多从高校各相关或相近专业的师资中产生,缺乏具有家政专业教育背景的人士参与,大型家政企业有着丰富实战工作经验的培训师更很少能参与到高校家政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去。
从传统走向现代:20世纪上半叶高校家政专业教育发展历程
从传统走向现代:20世纪上半叶高校家政专业教育发展历程摘要:20世纪上半叶,家政专业教育由日本和美国传入中国,高校家政专业教育经历了改革与守成、复制与模范、借鉴与融合三个阶段,在短短的40多年里,构建了比较完备的现代专业教育体系。
追溯20世纪上半叶高校家政专业教育发展的原因,家国同构的儒家思想是发展的根源,政府重视和倡导是发展的保障,学习借鉴先进教育模式是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民国时期;家政专业教育;发展历程在古代,家政最初是指维护家庭人伦秩序的家庭管理活动。
宋代陈亮《凌夫人何氏墓志铭》:“家政出于舅姑,而辅其内事惟谨,房户细碎,无不整办。
”这里的“家政”是指对家庭日常生活管理。
现代意义的家政是对家庭关系及家庭事物的统称,涉及儿女教育、家庭关系、家庭经济、饮食卫生等方面。
家政学作为一门学科始于美国,1862年,《莫雷尔法案》规定由政府提供资金鼓励各级学校开设家政课程;1874年,美国伊利诺斯州立大学率先开设家政系;1899年,首次家政学会议在纽约普赖斯特湖(Lake Placid Conference)召开,把家政学定义为家庭经济学(Home Economics),标志着家政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概念的内涵变化折射历史的变迁。
在中国,家政虽然历史悠久,但家政专业教育的历史并不长。
一、20世纪上半叶高校家政专业教育发展历程(一)改革与守成:高校家政专业的创立期(清末-1919)20世纪上半叶高校家政专业教育印刻着追求“教育救国”的时代烙印,见证中国女权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女子高等教育的兴起。
清朝末年,为实现富国强兵,清政府开始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变革,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准许西方人在中国开办女子学堂和教会大学,以期能实现“教育救国”。
1907年,清政府颁布了《学部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等法令,确立女子教育的合法地位,并把家事教育正式纳入小学教育体系。
1912年,民国建立后,女子教育渐受重视。
中国高校家政学专业的历史发展及启示
中国高校家政学专业的历史发展及启示作者:王佩赵媛熊筱燕来源:《文教资料》2020年第35期摘要:本文在回顾我国家政教育发展历史的基础上,以金陵女子大学为例,对高校家政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办学特点等进行分析和总结,对家政学专业建设中的核心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明确专业建设的意义、完善专业结构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建议,为高校家政学专业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家政教育家政学专业专业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及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家政服务需求呈现显著的刚性增长态势。
2018年我国家政服务业的经营规模已达5762亿元,近年市场总规模均保持20%左右的增速,从业人员已超过3000万人,2019年从业人员总量达3370万人。
虽然家政行业发展潜力巨大,但家政服务领域存在很多不规范的现象,家政服务的质量始终不尽如人意。
数据显示,在我国家政服务队伍中,高中以上文化的只有14%左右。
为促进我国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实现家政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2019年6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提出10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其中第一条是“采取综合支持措施,提高家政从业人员素质。
包括支持院校增设一批家政服务相关专业……”7月5日,教育部出台政策,鼓励高校开设家政专业,要求原则上每个省至少有一所本科高校和若干职业院校开设家政相关专业。
种种现象表明,随着家政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家政教育将步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家政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家政教育包含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三个方面,狭义的家政教育仅指学校教育。
1875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第一个设立了家政文理学院,并开设了四年制家政专业,之后,英国诺兰德学院、韩国梨花女子大学、菲律宾大学家政学院等,都设立了家政学专业。
不独国外,家政教育在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尤其在民国时期,多所名校都开设了家政学专业,积累了相当的经验。
本文在回顾我国家政教育发展历史的基础上,以我国第一所本科层次的女子大学——金陵女子大学为例,具体分析家政学专业的建设情况,为我国家政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民国时期河北女子师范学院家政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民国时期河北女子师范学院家政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作者:曾祥志邵汉清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12期摘要:民国时期,很多大学开设家政系,但是每所大学的家政系人才培养模式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公立大学中最有代表性的属河北女子师范学院家政系。
河北女子师范学院家政系,文理兼顾,彰显师范特色、理论与实践并举,实行学分制和主辅修选科制,培养改善家庭的教育人才,体现其“改善家庭,改良社会,为国家奠基”的办学宗旨,其人才培养模式与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學习。
关键词:民国时期;家政系;人才培养模式doi:10.16083/ki.1671-1580.2018.12.043中图分类号:G6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8)12—0155—04虽然自人类社会形成家庭以来,就产生了对家庭日常生活管理的“家政”,但现代家政学专业教育则是近百年的事情。
1919年,新文化运动为中国带来了新的教育格局,北京女子高等师范(今北京师范大学)开设家事科。
标志着中国高校家政学科教育的正式开启。
其后,燕京大学、震旦大学、辅仁大学等13所大学开设了家政学系,家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入了高等学府。
民国时期,很多大学开设家政系,但是每所大学的家政系人才培养模式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在公立大学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家政系。
一、河北女子师范学院家政系溯源(一)河北女子师范学院溯源清朝末年,为了实现富国强兵,清政府开始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变革,兴办新式学堂,派遣学生留学,兴办女子学堂,以期能实现“教育救国”。
北洋女师范学堂(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的前身)是当时最早的女子师范学校之一,由总理天津女学事务的傅增湘于1906年创办。
建校目的是为初等及高等小学堂,培养女教员并促进女学的普及。
1907年清光绪帝颁布《学部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规定了家事学主要课程,如《北洋女师范学堂章程》规定,学生(简易科)教育分文科、理科。
家政学人才培养模式述评
家政学人才培养模式述评作者:李荣莲来源:《现代交际》2019年第20期摘要:高校家政学本科专业經过数十年的建设发展,逐步形成了服务社会,对接产业的人才培养特色体系。
以聊城大学东昌学院为例,展示了高校家政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设置、双师型的师资力量、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自信+服务”的专业信念培养体系、“课内+课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等人才培养建设情况,以期对家政学专业未来的学科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校家政学本科人才培养特色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20—0005—02家政学的英文名称是Home Economics,发端于19世纪中叶的欧美国家。
中国于1911年开始创办家政学专业,1926年,燕京大学家政系正式成立,家政学在我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952年,我国高校课程调整,家政学专业被取消。
新世纪以来,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国家政教育初见端倪,正在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家政教育体系。
经教育部批准,聊城大学东昌学院于2009年开始创办家政学本科专业,授予法学学士学位,迄今为止,是山东省唯一一家拥有家政学本科专业的高校。
家政专业下设“教研室”“实训室”和“创业孵化室”。
十年来,学院在家政学课程教学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以“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为宗旨,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走出了一条家政学对接产业、培养高端家政管理与培训人才的路子。
一、“管理者与培训师”的人才培养目标家政学是以家庭生活为研究对象的,是关心“粮食和蔬菜”的民生学科,关系家家户户的幸福。
家庭,关乎公民素质与社会安定,必然成为政界、教育界、产业界人士思考问题的新视角。
产业结构与专业结构密切相关,产业的结构调整成为我院家政学专业发展的宏观背景。
2011年,学院加入了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了解到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国家庭服务业急需一批懂行的、能带动市场的高端人才;全国60万家家政企业和网店需要一大批职业经理来管理运作;全国2000万家政员队伍需要一大批培训师来进行职业化的打造。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工读结合”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探析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工读结合”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探析摘要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实习实践十分重视,在职业教育发展之初就将“工读结合”确定为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把强化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技能训练作为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为职业教育服务于学生的技能提升、满足生计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作出了努力。
政府、职业教育界、实业界等都为积极开展“工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从理论探索、政策措施、实施方法等不同层面进行了探析,对当代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关键词民国;职业教育;工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民国初期,教育界、实业界、政界等各方面的有识之士,面对国家建设、社会经济发展、民生之计等,对教育时弊开始进行深刻反思,并探究教育适用与应用的改革发展之路,此后,逐步形成、发展了民国时期具有特色的职业教育制度,在此过程中无论是职业教育体制、类别、层次、办学主体的实践,还是职业教育政策、法规、措施的制定,都将学生的知识学习和实习实践如何结合作为重点考量的内容之一,进行着“工读结合”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
一、职业教育界对“工读结合”人才培养的探索基于清末民初“实业教育”即为“失业教育”的状况,中国职业教育的奠基者黄炎培在1913年提出“实用主义教育”观点,即把学校教育与实际生活连接起来,使学生不仅具有理论知识,更具备精熟的技能,以备将来谋生处世。
1914~1917年间,黄炎培对当时国内实业教育状况及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状况进行了大量调研,对安徽、江西、浙江、山东、北京、天津等地考察后,指出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学生所学知识不能实施训练,进行实际操作,他深感当时教育轻视物质和实验,学用不能合一,缺少操作技能训练,严重脱离社会生活。
随后,又对美国、日本、菲律宾当时蓬勃发展的职业教育进行了考察。
通过中外的比较研究,他明确提出“语以抽象的实用教育,不若语以具体职业教育之警心动目,而职业教育之声喧腾众口矣”[1]。
至此,黄炎培实现了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到职业教育思想的跨越,并把强化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技能训练作为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
我国高等院校家政学科建设的发展历程、主要特征与现实审视——以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家政系为例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4月 第25卷第2期 JOURNALOFZHENGZHOUUNIVERSITYOFLIGHTINDUSTRY(SOCIALSCIENCEEDITION) Vol.25No.2Apr.2024收稿日期:2023-08-16基金项目: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KYCX23_1578);江苏高校教育学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作者简介:董星辰(1999—),女,四川省广安市人,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教育史;任小燕(1978—),女,江苏省宿迁市人,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教育史、高等教育史、师范教育史。
①该校初名金陵女子大学。
1930年在国民政府教育部立(备)案,依据立案标准更名为金陵女子文理学院。
本文为尊重历史史实,1930年之前表述为金陵女子大学,1930年之后表述为金陵女子文理学院。
我国高等院校家政学科建设的发展历程、主要特征与现实审视———以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家政系为例董星辰1,任小燕2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24;2.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0023摘要:近代我国高等院校家政教育经历了从初步兴起到蓬勃发展再到拆解转型三个阶段。
国难之下,以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家政系为代表的近代中国高等院校的家政教育,确立科学化的学科定位,充分发挥社会服务与乡村重建的学科功用,课程设置重心从营养学转向儿童福利,以妇孺教育与儿童研究为中心培养了一批专业化家政人才,以应国家之需。
在国家政策驱动家政学科复兴的新时代,高等院校家政学科建设仍需树立独立的、科学的学科定位,明确“家政兴农”的学科功用,依托学校强势学科资源与办学特色突显学科特色,通过优化课程与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质量家政研究、教育与管理的专门人才。
关键词: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家政学科;吴贻芳;乡村重建;家政兴农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186/2024.02.013文章编号:2096-9864(2024)02-0103-08 2019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教育支持社会服务产业发展提高紧缺人才培养训练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普通本科高校主动设置家政学等二级学科,积极培养高层次家政管理和研发人才[1]。
民国时期河北女子师范学院家政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民国时期河北女子师范学院家政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作者:曾祥志,邵汉清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12期摘要:民国时期,很多大学开设家政系,但是每所大学的家政系人才培养模式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公立大学中最有代表性的属河北女子师范学院家政系。
河北女子师范学院家政系,文理兼顾,彰显师范特色、理论与实践并举,实行学分制和主辅修选科制,培养改善家庭的教育人才,体现其“改善家庭,改良社会,为国家奠基”的办学宗旨,其人才培养模式与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关键词:民国时期;家政系;人才培养模式doi:10.16083/ki.1671-1580.2018.12.043中图分类号:G6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8)12—0155—04虽然自人类社会形成家庭以来,就产生了对家庭日常生活管理的“家政”,但现代家政学专业教育则是近百年的事情。
1919 年,新文化运动为中国带来了新的教育格局,北京女子高等师范(今北京师范大学)开设家事科。
标志着中国高校家政学科教育的正式开启。
其后,燕京大学、震旦大学、辅仁大学等13 所大学开设了家政学系,家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入了高等学府。
民国时期,很多大学开设家政系,但是每所大学的家政系人才培养模式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在公立大学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家政系。
一、河北女子师范学院家政系溯源(一)河北女子师范学院溯源清朝末年,为了实现富国强兵,清政府开始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变革,兴办新式学堂,派遣学生留学,兴办女子学堂,以期能实现“教育救国”。
北洋女师范学堂(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的前身)是当时最早的女子师范学校之一,由总理天津女学事务的傅增湘于1906 年创办。
建校目的是为初等及高等小学堂,培养女教员并促进女学的普及。
1907年清光绪帝颁布《学部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规定了家事学主要课程,如《北洋女师范学堂章程》规定,学生(简易科)教育分文科、理科。
回顾_构想_展望_从家政学_家政企业和家政服务的历史与现状谈我院家政教育的发展
回顾・构想・展望———从家政学、家政企业和家政服务的历史与现状谈我院家政教育的发展李卫光,吴 鸣(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黄冈 438002)摘 要:本文通过对家政学、家政企业和家政服务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在初步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在我院开设家政教育序列的构想。
笔者认为,这一构想,既响应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要求和部署,又合乎我院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还顺应了国际社会家政产业发展趋势。
家政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关键词:开设;家政教育;构想中图分类号:TS9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047(2006)04-0044-04R evie w.Imagination.Expectation———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ousewifery education from the history and the presentsituation of the domestic science ,housewifery enterprises and the housewifery service.Li Wei -guang ,Wu Ming(Huanggang Polytechnic College Huanggang 438002 Hubei )Abstract :An imagination of launching the housewifery education in our college is put forward on the basis of the primary practice ac 2cording to the historical review and the analysi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to the domestic science ,the housewifery enterprises and the house 2wifery service.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is imagination not only is in ans wer to the requirement and disposal to trans fer the super fluous labor force in countryside of the Party Centrality and the S tate Department ,but als o accords with the idea of running a school under the direction of the market in our college.And the meanwhile ,that the above responds the developing tendency of the housewifery industry all over the international s ocieties.S o the housewifery education has a broad foreground and is a very coming industry.K eyw ords :Launch ;H ousewifery education ;Imagination 据2005年3月23日《楚天都市报》报道:“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家政管理专业61名大专生,还有4个月才毕业,但已被北京、深圳等地一些客户一抢而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 2月
JournalofBaichengNormalUniversity
Feb.,2019
民国时期燕京大学家政系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曾祥志,邵汉清
(湖南女子学院 教育与法学系,长沙 410004)
摘要:民国时期,很多大学开设家政系,但是每所大学的家政系人才培养模式都具有 自己的特色,教会大学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燕京大学家政系。在培养人才方面,燕京大学家 政系注重文理贯通,注重学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体现其“因真理得自由而服务”的办学 宗旨,其人才培养模式与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一、燕京大学家政系溯源 清朝末年,为了实现富国强兵,清政府开始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变革,准许西方人在中国兴办 大学。1919年,新文化运动开始了,国人开始大幅度学习西方的科学、民主和文化,燕京大学正是在这种 社会背景下建立的。 (一)燕京大学 1919年,北方 3所教会大学(汇文大学、华北协和大学和华北女子协和大学)合并改组,新校名为“北 京大学”,起初管理非常混乱,一直没有满意的校长,当时学生不足百人,师资匮乏。1919年司徒雷登出任 校长,他上任后,对学校进行了改革,并把学校更名为燕京大学。随后司徒雷登开始筹措资金,建设新校 区,聘请教师。凡是有才学者,不问其学术流派、宗教信仰和政治倾向一概聘请。短短几年,一大批名师大 家纷纷云集燕京大学,燕京大学成为当时世界上教学最现代化,教育质量最高,设备最完善,校园最美丽的 大学之一。燕京大学虽然是教会学校,但司徒雷登却提出了“使燕大彻底中国化”原则,不强调基督教教 育,实行自由教学。到 1930年代,燕京大学的学科建制和学术水平开始飞跃发展,不仅成为中国学术水平 最高的教会大学,并且享誉国际,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之列。燕京大学存在了 33年,注册学生不到一万 人,后来成为著名学者和专家的超过 100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 4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11人。燕 京大学还是中国新闻学、社会学、家政学教育早期的探索者,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的外交家、科学家、教育 家、营养专家和育儿专家,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二)燕京大学家政系 在美国,中小学广泛开设家政学课程,很多大专院校设有家政系。在中国,民国建立后,无论是女子中
收稿日期:2018-09-28 作者简介:曾祥志(1977—),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邵汉清(1964—),男,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基金项目:2015年湖南省教育厅科研(优秀青年)项目(15B124)。
93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第 33卷 第 1/2期
学还是小学,都开设家政课程,养成女子具有传统持家的本领。1919年,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设立家事 部,培养中小学家事教师。1922年,燕京大学准备筹建家政系,同年,美国家政教育的先驱 Oregon州立大 学家政学院院长 AvaMylam和她的学生 CamillaMills来到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家庭状况调。调查结 果显示:中国女性应该增强家庭管理的能力,获得养育孩子的知识及训练;中国家庭急切需要提高家庭卫 生状况及培养个 人 的 健 康 习 惯,注 重 饮 食 中 营 养。1923年,在 梅 兰 的 倡 议 下 燕 京 大 学 的 家 政 系 建 立。 1924年梅兰回国,宓乐施任家政系主任,一直担任到 1931年。燕京大学家政系建立初期,教育体制、课程 设置和教学内容基本照搬美国大学家政系,当时,家政教师人数非常少,主要是外籍教师。1926年,燕京 大学的理科毕业生何静安留学美国,获得了家政学硕士学位,回到了燕京大学辅助宓乐施。1931年,燕京 大学家政系第一届毕业生陈意留美归国,担任系主任。此后,家政系推行本土化政策,结合中国家庭需要, 设立了营养组和儿童教养组两个大专业,为国家培养实用人才。据粗略统计,燕京大学家政系共培养了约 80人。虽然人数不多,但燕京大学家政系培养的学生的学术和专业能力都非常强,燕京大学家政系一年 级肆业生,就可在协和医院做护士长。燕京大学作为教会大学,其家政系开启了美国家政专业教育模式在 中国发展的先例,是当时中国家政学科教育典范。
关键词:民国时期;燕京大学;家政系;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3118(2019)01/02009304
在中国,家政教育虽然历史悠久,但现代意义的家政学科教育则开始于美国,我国现代家政学科教育的 产生也是近百年的事情。1919年,新文化运动为中国带来了新的教育格局,北京女子高等师范(今北京师范 大学)开设家事科,标志着中国高校家政专业教育的正式开启。其后,燕京大学、震旦大学、辅仁大学等 13所 大学开设了家政学系,家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入了高等学府。民国时期,很多大学开设家政系,但是 每所大学的家政系人才培养模式都具有自己的特色,教会大学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燕京大学家政系。
二燕京大学家政系人才培养模式燕京大学家政系在短短的十几年里在人才培养和学术水平方面能达到高的水平其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育方法教学管理制度等对中国近代家政学科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人才培养模式及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与鉴借
第 33卷第 1/2期 白 城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Vol.33,No.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