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检测的干扰因素分析和控制措施研究

合集下载

免疫胶体金技术常见影响因素分析

免疫胶体金技术常见影响因素分析

免疫胶体金技术常见影响因素分析自胶体金作为特殊标记物进行研究以来,建立的各种免疫胶体金技术以其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捷等特点,在医学、农牧业、环境及食品检测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免疫胶体金技术的反应过程是一个由金颗粒、抗原与抗体动态结合的反应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好坏都直接影响试验的成败。

而试验过程中每个环节又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面将影响免疫胶体金技术的因素作一分析,为成功制备胶体金检测产品提供参考。

1耗材的选择1.1不同型号膜的筛选。

硝酸纤维素膜的型号在试验中至关重要,作为反应载体影响到整个试验的成败。

不同的生产厂家生产硝酸纤维素膜时使用的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的来源、类型和数量均大不相同,对生产出的膜的性能产生较大影响——膜的孔径和分布结构不同。

膜孔径减小,膜的实际可用表面积递增,膜结合蛋白的量也递增;膜孔径越小,层析速度也越慢,金标复合物通过T线的时间就越长,反应也就越充分;因此膜孔径越小灵敏度越高,但是同时也减慢了跑板速度,增加了非特异性结合的机会,也就是假阳性越高。

用于金标免疫快速试验的膜多为硝酸纤维素膜或硝酸纤维素/醋酸纤维素混合膜,不同的包被蛋白对膜有特定要求,试验者应根据蛋白质的性质选择适合孔径大小和分布结构的膜,找到合适的平衡点,使胶体金的标记物在膜上的流动速率为最佳。

1.2结合垫的选择。

结合垫位于层析系统的中间,一般要求结合垫的网格均一且非特异性吸附低,能很好地负载胶体金标记物和待检测样品,而不被吸附;玻璃纤维素膜具备以上优点,同时具有一定的硬度,为试验中常用。

1.3样品垫及吸水纸的选择。

样品垫和吸水纸位于胶体金免疫层析系统的两端,对于胶体金层析系统功能的实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试验中应根据试纸条检测样品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样品垫和吸水纸,保证样品在样品垫形成的通道中快速地流动而不被非特异性地吸附或者改变样品的性质。

如检测样品为血清,则可选择网格较疏松的玻璃纤维素膜即可;如果检测样品为毒素,则可选择质量好的吸水纸和样品垫。

酶免疫试验的影响因素分析

酶免疫试验的影响因素分析
传染性病原体的抗原抗体、肿瘤标志物和特种蛋白等 的检测,血液标本的采集不受时间及体位的影响。
三可能影响测定结果的标本因素
标本含有干扰酶免疫测定,可以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 结果的因素,分为两类,即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
(一)内源性干扰因素 内源性干扰因素:一般包括类风湿因子、补体、高浓 度的非特异免疫球蛋白、异嗜性抗体、某些自身抗体、 因使用鼠抗体治疗或诊断诱导的抗鼠Ig抗体、交叉反 应物质等。在日常的临床血清(浆)检测中,有相当 比例的标本不同程度含有上述各类干扰物质,导致测 定结果的假阳性。
二、患者准备及标本采集
对用于激素和治疗药物测定的血清标本的收集,要注 意收集时间及体位有可能会对测定结果产生影响。
如:可的松在早晨4:00~6:00之间,会有一峰值出现; 生长激素、促黄体激素(LH)和促卵泡激素(FSH)均以阵 发性方式释放,因此,在测定此类激素时,有必要在 密切相连的时间间隔内采取数份血样本,以其中间值 为测定值;又如当从卧位变为立位时,血清中肾素活 性将出现明显增高。再如治疗药物的检测,应根据药 代动力学选择服药后的最适时间采血检测。
需要使用其他方法如:重组免疫印迹(rerconbinant im munoblot assay,RIBA)、蛋白印迹(Western blot,WB)或中 和试验来确认,才能报告阳性。
HBsAg的测定主要是弱阳性的问题,即“灰区”,处 于cut-off值周围即“灰区”,其结果的可靠性通常较 差,阳性当然需要确认,阴性却也未必是真,这一点 在血站筛检献血员血液时非常重要,须引起注意,并 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此类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传染 性疾病经输血传播。
1.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s,RF)的影响
在类风湿患者、其他疾病以及正常人血清中,常含有 较高或不同浓度的RF,RF一般为IgM型,亦有IgG和 IgA型,RF具有与变性IgG产生非特异结合的特点,因 为在ELISA测定中,其可与固相上包被的特异抗体IgG 及随后加入的酶标的特异抗体IgG结合,从而出现假阳 性结果。尤其是在捕获法IgM型特异抗体的测定中,因 为此时固相包被的抗体为抗人μ链抗体,IgM型RF的存 在可使其大量结合于固相上。为避免RF对ELISA测定的 干扰,通常可以采取下述措施:

Elisa影响因素及措施整理

Elisa影响因素及措施整理

一、①一般检测试剂盒或检测试剂从冷藏或冷冻状态拿到室温使用需先在室温下平衡30~60 min,各试剂在使用前充分混匀。

②酶标仪测定结果,准确性决定于ELISA板底的平整与透明度、酶标仪的质量和软件的算法。

二、操作不当导致1、加样多、操作持续时间长,尤其是环境温度高时会导致个板孔间反应进程差异;2、除包被外,都宜采取45°加样,且要避免加到侧壁上;3、加样器不稳定、枪头不均一、试剂溅出、操作习惯不好等造成空间加样量不均一会对结果造成较大影响。

4、孵育时间过长,会导致非特异性反应增强;5、显色和终止加液时应避免气泡产生,以免影响检测读数;6、酶标板不宜叠放以减少受热不均,可采取水浴;7、贴密封膜,防止污物浸入和液体蒸发。

8、Elisa实验用的各试剂都要妥善配置和保存、避免污染,不合格的蒸馏水都可导致空白值或背景值升高。

三、检测样品处理不当引起溶血或污染1、血清或血浆标本分离不好或发生溶血,红细胞溶解时会释放出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物质,以HRP为标记的ELISA测定中,溶血标本可能会增加非特异性显色;2、待检标本污染,菌体中可能含有内源性HRP,也会产生假阳性反应;3、在冰箱中保存过久的标本,在间接法ELISA测定中会导致本底过深、造成假阳性;4、标本凝固不完全:血液通常在采集后半小时后开始凝固,18~24h完全凝固。

如果在血液未凝固时即离心分离血清,则可因纤维蛋白原非特异吸附于微孔而造成假阳性结果。

为了缩短标本处理时间,可以在离心前将血液标本置于温箱中温育或者采用带分离胶的采血管或于采血管中加入适当的促凝剂以加速血清的分离。

5、标本的反复冻融会因其所产生的机械剪切力对标本中的蛋白等分子产生破坏作用,使抗体效价跌落从而引起假阴性结果,所以测抗体的血清标本如需保存作多次检测,宜少量分装冻存。

此外,标本在冻存时会因蛋白质局部浓缩,分布不均,因此重新融解的标本必须混匀,但不要进行剧烈振荡,反复颠倒即可,产生泡沫或样品的过度混合将引起血清蛋白的变性。

免疫胶体金技术常见影响因素分析

免疫胶体金技术常见影响因素分析

免疫胶体金技术常见影响因素分析自胶体金作为特殊标记物进行研究以来,建立的各种免疫胶体金技术以其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捷等特点,在医学、农牧业、环境及食品检测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免疫胶体金技术的反应过程是一个由金颗粒、抗原与抗体动态结合的反应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好坏都直接影响试验的成败。

而试验过程中每个环节又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面将影响免疫胶体金技术的因素作一分析,为成功制备胶体金检测产品提供参考。

1耗材的选择1.1不同型号膜的筛选。

硝酸纤维素膜的型号在试验中至关重要,作为反应载体影响到整个试验的成败。

不同的生产厂家生产硝酸纤维素膜时使用的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的来源、类型和数量均大不相同,对生产出的膜的性能产生较大影响——膜的孔径和分布结构不同。

膜孔径减小,膜的实际可用表面积递增,膜结合蛋白的量也递增;膜孔径越小,层析速度也越慢,金标复合物通过T线的时间就越长,反应也就越充分;因此膜孔径越小灵敏度越高,但是同时也减慢了跑板速度,增加了非特异性结合的机会,也就是假阳性越高。

用于金标免疫快速试验的膜多为硝酸纤维素膜或硝酸纤维素/醋酸纤维素混合膜,不同的包被蛋白对膜有特定要求,试验者应根据蛋白质的性质选择适合孔径大小和分布结构的膜,找到合适的平衡点,使胶体金的标记物在膜上的流动速率为最佳。

1.2结合垫的选择。

结合垫位于层析系统的中间,一般要求结合垫的网格均一且非特异性吸附低,能很好地负载胶体金标记物和待检测样品,而不被吸附;玻璃纤维素膜具备以上优点,同时具有一定的硬度,为试验中常用。

1.3样品垫及吸水纸的选择。

样品垫和吸水纸位于胶体金免疫层析系统的两端,对于胶体金层析系统功能的实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试验中应根据试纸条检测样品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样品垫和吸水纸,保证样品在样品垫形成的通道中快速地流动而不被非特异性地吸附或者改变样品的性质。

如检测样品为血清,则可选择网格较疏松的玻璃纤维素膜即可;如果检测样品为毒素,则可选择质量好的吸水纸和样品垫。

免疫学检测中的干扰因素

免疫学检测中的干扰因素

免疫检测技术- 标记物
免疫测定技术均是以标记物示踪作为基 础,同位素、荧光素、酶是经典的三大标记 免疫测定技术。这三大标记技术发展了各种 各样的免疫测定方法,如RIA、ELISA、荧光 免疫测定、免疫化学发光测定等,目前应用 这三大标记技术的检测试剂盒在临床广为应 用。近年来,作为免疫测定发展方向的非同 位素标记技术以其敏感、安全等倍受关注。
免疫学检测方法中的 干扰因素和对策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实验诊断科
沈 茜
随着基础免疫学研究的深入和现代免 疫学理论的建立,使大量免疫学检测技术 被不断地创新、发明;在临床疾病诊治的 应用中也不断地推陈出新。目前应用免疫 学原理检测的检验项目占到三级综合医院 检验科全部检验项目的1/4,医疗收入约 占1/3。这就要求检验人员不断掌握最新 的临床免疫学知识和各种新的检验方法, 了解检验项目的基本原理。
干扰因素和对策- 类风湿因子
收集10份RF31~>1000IU/L的患者血清, 在美国和欧洲66各临床实验室进行74个项目 的免疫竞争法或免疫夹心法检测,仪器和试 剂均配套。3445个结果中8.7%为假阳性。错 误高值结果中的21%(所有结果的1.8%)引 起了临床的错误诊断,在使用RF吸附剂后再 检测,错误结果得到纠正。39%的假阳性结 果也可在使用RF吸附剂后降低。
干扰因素和对策- 外源性物质
冻存后融解的标本,蛋白质局部浓缩, 分布不均,应充分混合后再测定,但混匀时 应轻柔,不可强烈振荡。标本的反复冻融所 产生的机械剪切力将对标本中的蛋白等分子 产生破坏作用,从而引起假阴性结果。
操作流程不当-造成结果的改变
我们对HBV血清标志物五项指标仅抗HBc总抗体单阳性的血清实行了严格的复检 措施,发现初、复检结果的符合率<50%。 偏差如此之大是无法用实验人员操作不当解 释的。抗-HBc总抗体采用竞争抑制ELISA法 检测, 日常工作中无论标本多少,必然是先 加完血清标本后再加抗-HBc-HRP。这样, 血清中的抗-HBc与抗-HBc-HRP存在着明显 的‚不公平竞争‛。

m蛋白阳性样本的结果分析及免疫固定电泳的干扰因素分析

m蛋白阳性样本的结果分析及免疫固定电泳的干扰因素分析

2012,12(4):297-301.[3]H u s s e i n K ,S p r e c h e r H ,M a s h i a c h T ,e t a l .C a r b a pe n e m r e s i s t a n c e a m o n g kl e b s i e l l a p n e u m o n i a e i s o l a t e s :r i s k f a c -t o r s ,m o l e c u l a r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s u s c e p t i b i l i t y pa t t e r n s [J ].I n f e c t i o n C o n t r o l a n d H o s p i t a l E p i d e m i o l o g y ,2009,30(7):666-671.[4]X u Y ,G u B ,H u a n g M ,e t a l .E p i d e m i o l o g y o f c a r b a pe n e m r e s i s t a n t E n t e r o b a c t e r i a c e a e (C R E )d u r i n g 2000-2012i n A s i a [J ].J T h o r a c D i s ,2015,7(3):376-385.[5]P e t r o s i l l o N ,G i a n n e l l a M ,L e w i s R A.T r e a t m e n t o f c a r -b a pe n e m -r e s i s t a n t K l e b s i e l l a p n e u m o n i a e :t h e s t a t e of t h e a r t [J ].E x p e r t R e v A n t i I n f e c t T h e r ,2013,11(2):159-177.[6]T h o m a s C P ,M o o r e L S ,E l a m i n N ,e t a l .E a r l y (2008-2010)h o s pi t a l o u t b r e a k o f K l e b s i e l l a p n e u m o n i a e p r o d u -c i n g O X A -48c a r b a pe n e m a s e i n t h e U K [J ].I n t J A n t i m i -c r o b A ge n t s ,2013,42(6):531-536.[7]M u n o z -P r i c e L S ,P o i r e l L ,B o n o m o R A ,e t a l .C l i n i c a l e pi -d e m i o l o g y o f t h e g l o b a l e x pa n s i o n o f K l eb s i e l l a p n e u m o n -i a ec a r b a p e n e m a s e s [J ].L a n c e t I n f e c t i o u s D i s e a s e s ,2013,13(9):785-796.[8]B r a t u S ,M o o t y M ,N i c h a n i S ,e t a l .E m e r ge n c e of K P C -p o s s e s s i ng K l e b s i e l l a p n e u m o n i a e i n B r o o k l yn ,N e w Y o r k :e p i d e m i o l o g y an d r e c o mm e n d a t i o n s f o r d e t e c t i o n [J ].A n t i m i c r o b A ge n t s C h e m o t h e r ,2005,49(7):3018-3020.[9]代强,郑波.2012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控制指南简介[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3,5(8):30-31.[10]胡付品,郭燕,朱德妹.2017年中国C H I N E T 细菌耐药性监测[J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7,17(5):481-491.[11]周静芳,凌勇,刘伟江,等.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感染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16-19.[12]费东生,曹延会,南川川,等.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肺炎克雷伯杆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21(34):5973-5976.[13]H i r s c h E b T V ,t r e a t m e n t o pt i o n s f o r K l e b s i e l l a p n e u -m o n i a e c a r b a p e n e m a s e s .(K P C s ):a n e m e r g i n g ca u s e o f m u l t i d r u g-r e s i s t a n t i n f e c t i o n [J ].J A n t i m i c r o b C h e m o t h -e r ,2010,65(6):1119-1125.[14]P o u r n a r a s S ,V r i o n i G ,N e o u E ,e t a l .A c t i v i t y o f t i g e c y-c l i n e a l o n e a n d i n c o m b i n a t i o n w i t h c o l i s t i n a n d m e r o pe n -e m a g a i n s t K l e b s i e l l a p n e u m o n i a e c a r b a pe n e m a s e (K P C )-p r o d u c i n g E n t e r o b a c t e r i a c e a e s t r a i n s b y ti m e -k i l l a s s a y [J ].I n t J A n t i m i c r o b A ge n t s ,2011,37(3):244-247.[15]赵晓杰,邓丽华,施德仕,等.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7):3851-3853,3883.[16]刘立荣,李向阳,瞿玲娜,等.替加环素对不同耐药基因型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敏感性研究[J ].检验医学,2016(5):383-386.ә通信作者,E -m a i l :y u j p@d a z d .c n ㊂㊃论 著㊃M 蛋白阳性样本的结果分析及免疫固定电泳的干扰因素分析杨慧娟,陆桂琴,于嘉屏ә(上海迪安医学检验所中心实验室,上海200433) 摘 要:目的 对用免疫固定电泳(I F E )检测的M 蛋白阳性样本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M 蛋白阳性患者的年龄㊁性别㊁分型等方面的特征,探讨实验的干扰因素及处理方法㊂方法 应用S e b i a H y d r a s ys 2全自动电泳仪的免疫固定电泳技术检测761例临床送检血清并分析阳性结果㊂结果 761例血清样本中检测出M 蛋白阳性117例,送检样本M 蛋白阳性检出率达15.4%㊂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1.9倍㊂发病人群主要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㊂117例M 蛋白阳性患者中,98例为单克隆表达,19例为双克隆表达㊂M 蛋白区带位置在α2区至γ区均可见㊂结论 应用免疫固定电泳技术对M 蛋白进行检测和分型鉴定,特异性强㊁敏感性高㊂对异常实验结果应结合理论和实践进行正确处理,保证结果正确㊂关键词:免疫固定电泳; M 蛋白; 干扰因素A n a l y s i s o f P o s i t i v e S a m p l e s w i t h I m m u n o f i x a t i o n E l e c t r o ph o r e s i s a n d I n t e r f e r e n c e f a c t o r s Y A N G H u i j u a n ,L U G u i q i n g ,Y U J i a p i n gә(S h a n g h a i D I A N M e d i c a l L a b o r a t o r y ,S h a n gh a i ,200433,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O b je c t i v e T o a n a l y s i s t h e r e s u l t s of p o s i t i v e s a m p l e s w i t h i mm u n o f i x a t i o n e l e c t r o p h o r e s i s (I F E )i n d e t e c t i ng a n d i d e n t i f y i n g o f m o n o c l o n a l i mm u n o g l o b u l i n (M p r o t e i n ),e x pl o r e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M p r o t e i n 's t y p e s ,t h e M p r o t e i n p o s i t i v e p a t i e n t s 'a ge a n d g e n d e r ,a n d t o d i s c u s s t h e i n t e rf e r e n c e f a c t o r s i n ㊃05㊃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年第40卷Z Ⅱt h e e x p e r i m e n t a n d t h e p r o c e s s i n g m e t h o d s.M e t h o d s I F E w a s p e r f o r m e d i n761s e r u m s a m p l e s f r o m c l i n i c a l p a t i e n t s o n S e b i a H y d r a s y s2e l e c t r o p h o r e s i s i n s t r u m e n t a n d t h e p o s i t i v e r e s u l t s w e r e a n a l y s e d.R e s u l t s A-m o n g761c a s e s o f s e r u m i mm u n o f i x a t i o n e l e c t r o p h o r e s i s,117p a t i e n t s w e r e i d e n t i f i e d a s M p r o t e i n p o s i t i v e. T h e p o s i t i v e r a t e s o f M p r o t e i n w e r e15.4%.T h e i n c i d e n c e o f M p r o t e i n d i s e a s e a m o n g m a l e w a s a b o u t1.9-f o l d a s m u c h a s f e m a l e.T h e e l d e r l y o v e r t h e a g e o f50h a d h i g h e r i n c i d e n c e o f M p r o t e i n d i s e a s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W i t h i n t h e r e p o r t a n a l y z e d t h e e x p r e s s i o n t y p e s o f M p r o t e i n i n117p a t i e n t s's e r u m,98c a s e s w e r e m o n o c l o n a l e x p r e s s i o n,a n d19c a s e s w e r e d o u b l e c l o n i n g e x p r e s s i o n.M p r o t e i n z o n e s w e r e v i s i b l e f r o m a l p h a2t o g a mm a r e g i o n.C o n c l u s i o n I F E w a s h i g h s p e c i f i c i t y a n d s e n s i t i v i t y i n d e t e c t i n g a n d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o f M p r o t e i n s.W h e n a b n o r m a l r e s u l t s a p p e a r e d,i t s h o u l d b e a n a l y z e d c o m b i n i n g t h e o r i e s a n d p r a c t i c e s t o o b t a i n a c c u r a t e r e s u l t s.K e y w o r d s:i mm u n o f i x a t i o n e l e c t r o p h o r e s i s; m o n o c l o n a l p r o t e i n;i n t e r f e r e n c e f a c t o r免疫固定电泳技术(I F E)包括琼脂糖凝胶蛋白电泳和免疫沉淀两个过程,于1969年由A l p e r和J o h n-s o n首先报道,现已在临床检验实验室用于M蛋白的鉴定㊂M蛋白(M P)是由浆细胞恶性增殖产生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及其片段㊂M蛋白血症患者的血清和尿液中可见M蛋白,M蛋白血症主要包括多发性骨髓瘤㊁巨球蛋白血症㊁恶性淋巴瘤㊁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等多种淋巴细胞或浆细胞克隆增殖病㊂这些疾病大多缺乏特异性症状,在临床上极易漏诊和误诊,因此I F E就成为诊断这类疾病的重要手段[1]㊂本文用免疫固定电泳技术对761例临床送检血清样本的M 蛋白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讨论阳性样本的电泳谱型,并对实验中发现的干扰因素进行分析㊂1材料与方法1.1样本来源2018年7-12月来自上海4家三甲医院送检的共761例血清样本㊂1.2试剂与方法采用法国S e b i a公司的H y d r a-s y s2全自动电泳仪及免疫固定电泳试剂盒㊁配套抗体,均严格按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㊂2结果与分析2.1对761例临床血清样本的M蛋白检测结果2.1.1 M蛋白阳性率及发病年龄㊁性别的统计117例为M蛋白阳性,送检样本阳性率达15.4%㊂阳性病例中年龄范围为31~91岁,主要是50岁以上的老年人,50~70岁之间是高发年龄段㊂在所有M蛋白阳性病例中40岁以下的仅出现2例,为31岁和36岁的女性㊂2.1.2 M蛋白表达类型的统计在117例M蛋白阳性病例中,单克隆M蛋白为主要表达类型,占总数的83.8%,双克隆M蛋白仅出现19例,占总数的16. 2%㊂在98例单克隆M蛋白中,主要类型为重链结合轻链型,占单克隆表达的71.8%,少数为单纯轻链型或单纯重链型㊂在19例双克隆M蛋白病例中,13例为结合型I g伴轻链型,6例为结合型双克隆I g㊂2.1.3 M蛋白的I F E分型结果117例M蛋白阳性病例中,I g G占55.0%,I g A占30.3%,I g M占14.7%㊂由此可见I g G为主要类型,其次依次为I g A㊁I g M㊂轻链型λ的阳性出现率约为κ的2倍㊂单纯重链型只出现一例,为γ重链型㊂2.1.4 M蛋白区带的位置将M蛋白区带相对于血清蛋白电泳中的位置进行统计,M蛋白区带的位置多位于β区至γ区,仅见2例位于α2区㊂I g G型㊁I g M型患者的M蛋白区带多位于γ区,I g A型患者的M蛋白区带多位于β区及前γ区之间,单纯轻链型患者M蛋白区带在α2至γ区均可见,仅见的1例单纯重链型患者M蛋白区带位于β区㊂2.2实验中的干扰因素分析2.2.1I F E每个泳道中相同位置都出现沉淀带这种现象往往是由于I g M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偶尔会粘附在胶板上㊁样本中存在M蛋白多聚体㊁存在纤维蛋白原而粘附在胶板上[2]㊂此时可以用10%的β-巯基乙醇(B M E)对样本进行处理(10μL/100μL),从而起到解聚的作用㊂若不注意易造成假双克隆M蛋白㊂2.2.2样本中M蛋白过量当样本中M蛋白浓度过高,即在I F E中抗原过量时,将会出现后带反应,免疫沉淀带中央复合物溶解,导致区带边缘着色或中心区域蛋白不着色,给结果判断带来困扰[3]㊂在这种情况下,适当稀释样本来调整抗原浓度是必要的㊂2.2.3样本与κ和λ型抗血清反应而与I g G㊁I g A㊁I g M抗血清无反应表明病人血清有轻链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I g D㊁I g E的单克隆蛋白,此时应与I g D㊁I g E抗血清反应后观察是否有沉淀带,若无沉淀带方可确证为游离轻链性疾病[4]㊂2.2.4样本与κ和λ型轻链抗血清均无反应[5]此时可能有5种情况:(1)重链病(2)轻链浓度极高(3)轻链浓度极低(4)独特轻链不与抗血清反应(5)轻链抗原决定簇被掩盖㊂为得出真实结果,应采取以下措施:(1)若抗原浓度高,增加标本稀释度;(2)若抗原浓度低,降低样本稀释度;(3)用B M E处理标本,以暴露轻链抗原决定簇;(4)使用不同厂家的抗血清㊂3讨论M蛋白是浆细胞恶性增殖产生的单克隆免疫球㊃15㊃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年第40卷ZⅡ蛋白,此蛋白在电泳中呈现基底较窄而均匀的单峰㊂免疫固定电泳(I F E)结合了蛋白质电泳的高分辨率和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具有特异性强㊁灵敏度高㊁分辨率好,过程便捷㊁结果易读㊁胶片保存长久等优点㊂I F E对指导M蛋白血症患者临床的诊断㊁治疗,观察疾病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6]㊂本实验室对761例临床送检血清样本进行免疫固定电泳,并对阳性结果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送检样本阳性率达15.4%㊂发病人群主要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0岁以下的M蛋白阳性标本只检出2例,与国外文献报道[7]基本一致㊂各类型之间的发病年龄无明显差异,但M蛋白阳性率存在着性别差异,男性多于女性,比率约为1.9:1㊂在筛选的117例M 蛋白阳性样本中,M蛋白各分型所占的比例与国内其他实验室报道结果[8]相似,I g G型为主要类型,其次为I g A型㊁I g M型㊂在M蛋白的表达类型中,单克隆M 蛋白为主要表达类型,占83.8%,本文中双克隆M蛋白的比率明显高于其他统计资料[9],这可能是与地区差异及标本来源有关㊂本文中M蛋白区带I g G型和I g M型主要分布于γ区,I g A型主要分布在β区,κ和λ轻链在γ和β区均可见,较少M蛋白区带分布在α2区,这与国内外报道的结果[10]相符㊂本文还分析了免疫固定电泳中的干扰因素及处理方法,为提高M蛋白鉴定的正确度提供了参考建议㊂目前,鉴定M蛋白尚无公认的金标准,显然免疫固定电泳是研究单克隆性免疫球蛋白增殖病的最好方法,应广泛使用㊂4结论应用免疫固定电泳技术对M蛋白进行检测和分型鉴定,特异性强㊁敏感性高㊂对异常实验结果应结合理论和实践进行正确处理,保证结果正确㊂参考文献[1]T s u i A K Y,T h o m a s D,H u n t A,e t a l.A n a l y t i c a l s e n s i t i v i-t y a n d d i a g n o s t i c p e r f o r m a n c e o f s e r u m p r o t e i n e l e c t r o-p h o r e s i s o n t h e H Y D R A G E L30P R O T E I N(E)β1-β2S e-b i a H y d r a s y s s y s t e m[J].C l i n B i oc h e m,2018,51(1):80-84.[2]M u r a t a K,M c C a s h S I,C a r r o l l B,e t a l.T r e a t m e n t o f m u l-t i p l e m y e l o m a w i t h m o n o c l o n a l a n t i b o d i e s a n d t h e d i l e m-m a o f f a l s e p o s i t i v e M-s p i k e s i n p e r i p h e r a l b l o o d[J].C l i nB i o c h e m,2018,51:66-71.[3]S m i t h J,R a i n e s G,S c h n e i d e r H G.A c o m p a r i s o n b e t w e e nh i g h r e s o l u t i o n s e r u m p r o t e i n e l e c t r o p h o r e s i s a n d s c r e e n-i n g i mm u n o f i x a t i o n f o r t h e d e t e c t i o n o f m o n o c l o n a l g a m-m o p a t h i e s i n s e r u m[J].C l i n C h e m L a b M e d,2018,56(2):256-263.[4]G a o L,L i Q,K a n g J,e t a l.N o n-s e c r e t i n g m u l t i p l e m y e l o-m a s w i t c h e s t o I g D o f l a m d a t y p e:a c a s e r e p o r t a n d r e-v i e w o f l i t e r a t u r e[J].I n t J C l i n E x p M e d,2015,8(9): 16984-16990.[5]J e n n e r E.S e r u m f r e e l i g h t c h a i n s i n c l i n i c a l l a b o r a t o r y d i-a g n o s t i c s[J].C l i n C h i m A c t a,2014,427(1):15-20.[6]孙卫红,翟玉华,刘金英.免疫固定电泳在证实 M 成分中的重要[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6,16(2):288-289.[7]L a k s h m i n a r a y a n a n R,L i Y J,J a n a t p o u r K,e t a l.D e t e c t i o nb y i mm u n o f i x a t i o n o f M p r o t e i n s i n h y p o g a mm a g l o b u-l i n e m ic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n o r m a l s e r u m p r o t e i n e l e c t r o p h o r e-s i s r e s u l t s[J].A m e r i c a n J o u r n a l o f C l i n i c a l P a t h o l o g y, 2007,127(5):746-751.[8]陈字,冷海燕,顾英,等.M蛋白血症90例临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3):2165-2166.[9]程黎明,刘文励.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3,19(6):332-335. [10]董喜环.免疫固定电泳技术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8,39(10):902-903.㊃论著㊃不同时间和保存温度对未成熟血小板检测的影响李光友(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安徽芜湖,241000)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的保存温度和存放时间对S y s m e x X N-9000检测未成熟血小板的影响㊂方法收集48例静脉血标本立即检测作为对照组,然后将每例标本等分为2份,分别保存温度为4ʃ1ħ(冷藏组)和25ʃ1ħ(室温组),使用S y s m e x X N-9000分别于5m i n㊁15m i n㊁0.5h㊁1h㊁4h㊁8h㊁24h㊁48h和72h检测I P T㊁I P T#和H-I P T指标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在采血5m i n后,室温组I P T㊁I P T#发生明显变化(P<0.05)而H-I P T则在1h后发生明显变化(P<0.05);冷藏组I P T㊁I P T#和H-I P T指标72h内检测未发生变化(P> 0.05)㊂结论采集后应立即对未成熟血小板进行检测,未能及时检测的标本应置于冷藏环境中保存㊂㊃25㊃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年第40卷ZⅡ。

检验科免疫组室内质量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检验科免疫组室内质量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检验科免疫组室内质控SOP一、目的为了监测和评价本室工作质量,保证检验报告的可靠性,随时了解并控制实验室检测精密度的变化,并监测其准确度的改变,提高本室工作中批间和日间标本检测的稳定性。

二、适用范围免疫组室内质控标本的检测。

三、职责本室检验人员负责执行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程序和对本岗位室内质量控制进行分析和处理。

三、室内质量控制原则4.1、免疫实验室开展的所有检测项目均要求进行室内质量控制。

4.2、室内质控应在日常常规工作中进行,以监测方法或者检测系统的稳定性,质控品的测定要与日常标本的检测一致。

4.3、质控过程要遵守制造商对质控的要求和说明。

测定过程遵循各检测项目的SOP。

4.4、每个工作日做一次室内质控。

室内质控图中心线(均值)和控制限(标准差)的设定见下文详细说明。

4.5、每天检查室内质控结果,依据12s,13s,22s规则(见下文详细说明)结合质控图分析本次测定结果是否在控。

如违反规则,按失控程序处理(详见下文)并填写失控记录单。

4.6、每月末打印当月质控图,并对当月质控图进行分析,填写室内质控月报表。

五、室内质量控制实际操作5.1、分析前质量管理5.1.1、检验申请临床医师应明确检测目的,了解每项免疫学检测项目的临床意义,结合临床合理选择检测项目,应注意避免项目盲目或过度检查问题,考虑检测项目的针对性、时效性和经济性。

5.1.2、患者准备应告知患者检验标本的采集方法和相应的准备工作,使患者了解运动、饮食、吸烟、药物、情绪波动、月经周期等对相关检测结果的影响,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5.1.3、标本采集免疫学检验通常采用血清、血浆标本,其它标本包括尿液、脑脊液、全血细胞等,明确检验目的,正确采集标本。

5.1.4 、标本运送抗凝血、脂血、溶血及一些分析前变异、基质效应可能对免疫检测造成干扰。

运送过程中要注意容器的密闭性和生物安全,特别对于感染性疾病的抗原抗体检测。

5.1.5、标本的接收和处理免疫标本检验项目多、数量大,易出现差错,应严格落实查对制度及标本签收制度,验收内容包括:5.1 .5.1、所选项目是否与标本种类、标识一致;5.2 .5.2、检查标本的量和外观;5.1.5.3、核实标本的时效性。

ELISA检测麻疹IgM抗体影响因素分析

ELISA检测麻疹IgM抗体影响因素分析

ELISA检测麻疹IgM抗体影响因素分析作者:刘凤翔刘海燕覃巍巍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年第06期【中图分类号】R5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6-0405-01【摘要】目的分析ELISA捕获法检测麻疹IgM抗体的影响因素。

方法用ELISA捕获法检测人血清麻疹IgM抗体。

结果相关影响因素有:1. 标本因素标本的采集和处理、标本的干扰性因素等。

2. 操作因素操作的方法包括加样、温育、洗板、显色、结果判定等。

3. 试剂因素试剂的选择、运输、贮存,试剂使用前的准备及正确使用等因素都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结论排除或减少影响因素的干扰,保证ELISA检测麻疹IgM抗体的质量,应加强实验室科学管理,对实验条件、试剂与仪器、实验人员等因素进行严格质量控制。

【关键词】ELISA;麻疹IgM抗体;检测;影响因素The ELISA influencing factors in Measles virus-specific immunoglobulin M(MV-IgM) detection Liu FengXiang Liu HaiYan Qin WeiWei(Microbiology laboratory,Nanni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Guangxi Nanning 530011, China)【Abstract】Objective Analyse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in Measles virus-specific immunoglobulin M(MV-IgM) detection. Methods The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capture method was chosen to detect human serum MV-IgM. Results The following factors can influence the test results: 1. Specimen factors, including specimen collection, processing, as well as the interference factors. 2. Operating factors, including adding-sample, incubation , wash, coloration, and result-judging, etc. 3. Reagent factors, such as reagents selecting, transportation, storage, pre-use preparation and so on. Conclusion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LISA quality in MV-IgM detection, and then exclude or reduce the influence factors, the laboratory scientific management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nd also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reagent and instrument, experimental personnel factors should be quality controlled strictly.【Key words】ELISA; MV-IgM antibody, Detection; Influence factors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一种常用的固相免疫测定方法,被广泛用于各种抗原及抗体测定。

HIV抗体检测与质量控制

HIV抗体检测与质量控制
用发光或荧光仪测定结果

快速检测(RT)及其它检测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HIV抗体检测试剂(第三代):检测HIV-1/2抗


HIV抗原抗体联合检测试剂(第四代):可同时
检测血液中HIV-1P24抗原和HIV-1/2抗体

用酶标仪测定结果
有效试验的阴性和阳性对照必须符合试剂盒规定

ELISA试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问题 可能的原因(非试剂盒本身的原因) 1.加样本及试剂量不准 2.加样过快,孔间发生污染 3.加错样本 测定的重复性差 4.加样本和试剂时,加在孔壁上部非包被区 5.温育时间、洗板、显色时间不一致 6.酶标仪滤光片问题
ELISA试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问题 可能的原因(非试剂盒本身的原因) 1.漏加酶结合物 白板(阳性对照 2.洗液配制问题,量筒不干净含酶抑制物 不显色) 3.漏加显色剂A或B 4.终止液当显色剂使用 1.洗板不干净 全部板孔都有显 2.加底物的吸头被酶污染 色 3.洗板液受酶污染
病毒特点

HIV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辅助T淋巴细胞系统; 一旦侵入机体细胞,病毒会和细胞整合在一起 终生难以消除;病毒基因变化多样;广泛存在 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 尿液、乳汁、脑脊液、有神经症状的脑组织液 ,其中以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中浓度最高 ;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对乙肝病毒有效 的消毒方法对艾滋病病毒消毒也有效;感染者 潜伏期长、死亡率高;艾滋病病毒的基因组比 已知任何一种病毒基因都复杂。
体外生存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在人体外生存能力极 差,不耐高温,抵抗力较低,离开人体 不易生存,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 天。 HIV对热敏感。在56℃条件下30分钟即 失去活性,但在室温保存7天,仍保持活 性。

麻疹、风疹、脊髓灰质炎IgG抗体检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麻疹、风疹、脊髓灰质炎IgG抗体检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麻疹、风疹、脊髓灰质炎IgG抗体检测及影响因素分析目的:为了了解适龄儿童接种麻疹、风疹、脊髓灰质炎疫苗后IgG抗体产生情况,评价该地区不同人群免疫规划工作质量和水平,及时发现解决免疫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方法:根据《呼伦贝尔市儿童免疫效果监测实施方案》,2013年、2014年分别对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下简称莫旗)21个乡镇的0~15岁适龄儿童进行了麻疹、风疹、脊髓灰质炎IgG抗体的检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ELISA)法。

结果:2013年共检测4763人,2014年共检测3553人,麻疹IgG阳性率2013年是84.1%,2014年是73.0%;风疹阳性率2013年91.7%,2014年87.6%;脊髓灰质炎阳性率2013年85.4%,2014年88.7%。

经过x2检验,2013年麻疹、风疹、脊髓灰质炎IgG抗体检测结果阳性率各年龄组均有差异,2014年麻疹、风疹IgG抗体阳性率各年龄组有差异,脊髓灰质炎IgG 抗体阳性率各年龄组无差异。

讨论:差异存在的主要原因是两年的抽样数量差距大,还有样品采集和处理、试剂的使用、方法的选择、环境温湿度的控制、仪器的使用、人员操作技术、样品采集的对象的免疫史不同也是主要影响。

在以后的抽样、样品处理、方法的选择、实验的操作等加强管理和合理安排,提高专业人员业务技能、做好实验室的内部质量控制,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计划免疫医生查遗补漏,加强疫苗的接种的及时率和覆盖率,减少或杜绝少种和漏种的现象发生。

标签:IgG抗体;检测;麻疹;风疹;脊髓灰质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1 研究资料与方法使用ELISA麻疹/风疹/脊髓灰质炎IgG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

1.1 样品的采集用一次性采血针采集末梢血(手指血或耳垂血)用一次性采血管吸取20ul,加到预先盛有180ul的生理盐水带盖的离心管中,待血球自然沉降到管底后便可直接取上清液检测。

1.2 实验步骤按照麻疹、风疹、脊髓灰质炎IgG抗体检测试剂盒使用说明书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

临床免疫学检验方法常见影响因素有哪些

临床免疫学检验方法常见影响因素有哪些

临床免疫学检验方法常见影响因素有哪些临床免疫学检验是当前重要的检验手段之一,检验的准确性,对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检验方法也在不断完善,但还是有很多因素影响着检验的结果,而要提高检验工作的临床价值,就必须明确这些影响因素,找到有效的处理方法。

1、临床免疫学检验中有哪些概念?在临床免疫学检验过程中包含一些主要的概念,比如抗原、抗体、标志物等,很多人一时间容易把抗原和抗体弄混,抗原是人体中能够对免疫系统产生刺激,使其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并在应答出现产物后能够与之进行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而抗体一种多免疫功能的球蛋白,是在抗原的刺激下形成的,B细胞在受到刺激后会分化和繁殖,出现的浆细胞合成分泌形成抗体,抗体出现后会和抗原出现特异性结合。

这样我们就可以发现,抗原和抗体间在高度的特异性,且会相结合,而将这种原理利用起来对微量物质进行分析的方法就是免疫学检验,那么在检验学中还有一个特殊的概念,就是标志物。

标志物是在我们进行检验时的基础,检验学中三大标记免疫测定技术包括酶、同位素及荧光素,在这三种标记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多种不同的检验方法,如免疫化学发光测定、放射免疫分析测定、荧光免疫测定等,在临床中应用广泛。

最近几年,非同位素标记技术的发展速度较快,其较高的敏感性和安全性使之成为了当前免疫测定发展的方向。

2、免疫学检测中标本自身造成的干扰因素有哪些?在进行免疫学检验过程中,我们一直对于标本的质量有一定的要求,同时,在检验开展前也会对标本做出一定的处理,而标本自身的因素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

分析标本自身对会对检验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影响因素——类风湿因子当患者体内存在类风湿因子时,会对多种免疫学检验方法的结果产生影响,IgG和IgM型类风湿免疫因子会和免疫检测系统中的捕获抗体,以及标记二抗的Fc段受体相结合,此时检验指标可能会出现升高的情况,结果呈现假阳性。

均相酶免疫法测定原理_概述及解释说明

均相酶免疫法测定原理_概述及解释说明

均相酶免疫法测定原理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均相酶免疫法作为一种重要的实验技术,在医学诊断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使用特定酶和抗体对目标物进行检测和定量,能够提供快速、敏感和可靠的结果,因此在临床检验和科学研究中被广泛采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详细介绍均相酶免疫法的测定原理,并讨论其优势与局限性。

同时,还将探讨在医学诊断领域中均相酶免疫法的实际应用案例,并总结其特点与优势。

最后,我们将展望均相酶免疫法未来的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均相酶免疫法的原理及操作要点,从而提高他们对该技术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案例的理解。

同时,通过总结其优势和局限性,为进一步改进和发展该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2. 均相酶免疫法测定原理2.1 均相酶免疫法的基本概念均相酶免疫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和生物科学研究中的免疫测定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酶作为信号传递体,在特定条件下,通过测量反应产物的生成来间接确定待测物质的存在或活性水平。

在均相酶免疫法中,待测物通常是抗原或抗体,而酶则被用作标记分子。

常见的酶标记剂有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碱性磷酸酶(AP)。

这些酶标记分子通过特异性抗体-抗原反应结合到待测物上,并形成复合物。

2.2 均相酶免疫法的工作原理均相酶免疫法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固定、孵育和检测。

在固定步骤中,需要将待测物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稳定的抗原-抗体复合物。

这一步通常通过将待测样品与标记有抗体的试剂加入反应体系中来完成。

接下来,在孵育步骤中,将上述复合物与酶标记抗体(对于待测物是抗原时)或者亚显色底物(对于待测物是抗体时)一同加入反应系统中。

在特定条件下,允许复合物和酶标记抗体或者底物发生充分的反应。

最后,在检测步骤中,通过添加染色底物以生成染色产物,并使用光谱法、比色法或荧光法等方法对产物进行测定和定量分析。

生成的信号强度与待测物的存在量呈正相关关系。

2.3 均相酶免疫法的优势与局限性均相酶免疫法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灵敏度高:均相酶免疫法可以检测到非常低浓度的待测物,例如毫微克级别的蛋白质或激素。

免疫失败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免疫失败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免疫失败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免疫防制是预防畜禽发生传染病有主要手段,但并不是所有经过疫苗免疫的畜禽都有能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在实践中常常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免疫失败,爆发传染病。

这些因素有母源抗体,疫苗质量,疫苗选择不当,疫苗使用不当,畜禽群体中感染某些疾病发生免疫功能不健全受到早期感染,应激因素和免疫抑制因素的影响以及机体产生免疫耐受性,疫苗血清型的差异等等。

因此分析和了解造成免疫失败的原因,掌握和运用预防措施则是搞好畜禽疾病防制的关键。

一.免疫失败的定义从广义上说:免疫失败是机体免疫过程中由于某一种或某几种原因造成免疫后群体或个体未达到疫苗预期的免疫效果,而呈现的一种不健康状态的表现形式。

从狭义上说:疫苗免疫过的动物机体不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或显著减弱,并由此造成不能预防相应疫病的这一现象称为免疫失败。

根据形成的原因,免疫失败又可分为真性免疫失败和假性免疫失败,真性免疫失败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机体的不反应性而产生的免疫失败,假性免疫失败是由某种原因造成机体的暂时性未反应而形成的免疫失败。

二.免疫失败的主要临床表现1.注射疫苗后免疫动物仍发生相应的疾病。

2.动物免疫后虽不发生相应的疾病,但引起动物机体抵抗力降低使其发生混合感染的疾病增多。

3.群体免疫后虽未发生明显的疾病,但引起免疫群体生产性能降低,如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降低,产蛋率下降现象。

4.注射疫苗后动物很快发生相应疾病死亡;或不死亡,也不表现临床发病,而且体内也检测不到抗体。

5.临床上广泛存在着隐性感染,持续感染和带毒动物及垂直感染的现象。

三.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有些饲养场按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后,畜禽群体中仍发生传染病,免疫群体流行传染病的原因相当复杂,主要原因如下:1.种畜禽多病,品质不良已知常见垂直传播的畜禽疾病有白痢,伤寒,副伤寒,大肠杆菌病,鸡毒支原体病,白血病,减蛋综合征,鸡传染性贫血,伪狂犬,猪瘟,猪细小病毒等病。

有些病症在我国广泛分布,如鸡白痢,不少鸡场污染率在30%左右,鸡毒支原体病为70—90%。

荧光免疫层析常见问题及处理

荧光免疫层析常见问题及处理

荧光免疫层析常见问题及处理荧光免疫层析常见问题及处理荧光免疫层析(Fluorescent Immunoassay,简称FIA)作为一种常用的生物技术实验方法,在生物医学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针对荧光免疫层析的常见问题进行全面的评估,并分享一些解决方案和个人观点。

在开始深入讨论之前,让我们先概述一下荧光免疫层析的基本原理。

荧光免疫层析是一种基于抗原与抗体相互作用的快速分离和检测技术。

其原理是将带有荧光标记的抗体与待测样品中的相应抗原结合,然后通过层析柱分离未结合的物质。

使用荧光检测仪器来测量结合物的荧光强度,从而定量或定性分析待测样品中目标物质的含量。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一些在荧光免疫层析实验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处理方法。

1. 结果不准确或无法检测到荧光信号可能的原因:- 抗体与抗原之间的结合效率低或无结合;- 荧光标记的抗体质量差或失活;- 样品预处理不当;- 荧光检测仪器设置错误。

处理方法:- 提前进行充分的优化和验证实验,确保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效率达到最佳状态;- 使用质量好的荧光标记抗体,并进行有效的质控;- 严格执行样品预处理步骤,确保准确的样品浓度和纯度;- 检查荧光检测仪器的设置和校准是否正确。

2. 背景信号干扰较大可能的原因:- 未充分洗涤反应系统中的非特异性结合物;- 样品中存在干扰物质。

处理方法:- 加强洗涤步骤,确保反应系统中的非特异性结合物被彻底洗除;- 优化样品处理方法,如使用洗脱试剂、去除杂质或稀释样品等。

3. 结果无法重现或不稳定可能的原因:- 试剂或设备不稳定;- 操作过程不一致;- 环境因素干扰。

处理方法:- 质控所有试剂和设备,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严格按照操作手册和标准程序进行实验;- 控制实验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因素,以减少干扰。

4. 实验重复性差可能的原因:- 样本来源的差异;- 实验操作的差异;- 实验条件的不稳定。

影响酶联免疫检测因素的分析

影响酶联免疫检测因素的分析
察 洗 板 机 针 孔 内洗 液 的通 畅状 况 , 板 机 不 用 时 应 用 去 离 子 水 清 洗 洗几遍 。
实验室人 员的素质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 思想素质 、 文化 素质 、
技术 素 质 、 理 素 质 、 体 素 质 。首 先 应 具 备 一 个 良好 的 思 想 素 心 身
量保证体系 , 在操作过程 中时刻 注意 , 质控贯 穿到 整个实 验过 将
程, 包括待标本 的采集 、 输 、 运 处理 、 操作 过程 、 检验 结果 的审核 、 结果 的登记 与保存 、 报告单 的发放等 全过程 , 而为 临床提供 正 从 确可靠的检测结果。
中外 医学 研 究
21 0 0年 1 第 8卷 1月
第2 5期 C I E EA D F R I N ME IA E E R H H N S N O EG D C LR S A C
毫 曩 ≯≥ ≯≯曩 曩≯≯ 曩 曩 嚣 ≯≯≯ 曩 ∥≯ ≯≯簪 曩 ∥
0≯分曩 ≯≯≯
影 响 酶联 免 疫 检 测 因素 的分 析
黄 培 胜
崇左市人 民医院( 西 崇左 5 2 0 ) 广 32 0
【 关键词 】 影响 ; 检测 ; 酶联 免疫
酶联免疫 吸附试验 ( LS 是 目前 临床 上最 为常用 的免 疫 E IA) 测定方法之一 , 由于 E IA方法灵敏 , 异性 强不需要特殊设备 , LS 特 所 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 抗原 和抗体 测定 J 。但在 临床 实验检 测
中 , 常 出 现不 同 的 检 验 科 , 同 的 检 测 人 员 所 测 定 的 检 测 结 果 经 不
3 操作 过程的影响因素 3 1 操作前 应 对 实验 的物理 参 数 有充 分 的 了解 , 环境 温 度 . 如 (8℃ ~ 5℃ ) 反应孵育温度是否符合实验要求 。 1 2 、

免疫透射比浊法常见干扰因素的识别与应对策略

免疫透射比浊法常见干扰因素的识别与应对策略

作者简介:贾珂珂,女,1976年生,硕士,副主任技师,主要从事临床生化检验工作。

通信作者:崔丽艳,E-mail :。

免疫透射比浊法常见干扰因素的识别与应对策略贾珂珂, 孙文苑, 聂 睿, 崔丽艳(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检验科,北京 100191)摘要: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常受到一些干扰因素的影响,如样本性状、内源性干扰、钩状效应和携带污染等,这些干扰因素可使检测结果假性升高或降低,影响临床诊断和治疗监测等。

文章对免疫透射比浊法常见的干扰因素及机制进行综述,以帮助检验人员识别和确认可能存在的干扰,及时纠正检测结果,尽可能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

关键词:免疫透射比浊法;样本性状;内源性干扰;钩状效应;携带污染;干扰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common interference in turbidimetric immunoassay JIA Keke ,SUN Wenyuan ,NIE Rui ,CUI Liyan.(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Beijing 100191,China )Abstract :The accuracy of turbidimetric immunoassay is affected by a few interference factors ,such as sample appearance ,endogenous interference ,hook effect and carry-over contamination. These interference factors may cause the results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falsely and further affect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onitoring. The laboratory staff should be familiar with common interference factors and mechanisms ,communicate with doctors in time and identify ,confirm and prevent possible interference ,in order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events.Key words :Turbidimetric immunoassay ;Sample appearance ;Endogenous interference ;Hook effect ;Carry-over contamination ;Interference文章编号:1673-8640(2021)04-0362-07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志码:A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1.04.002免疫比浊法是将液相内的沉淀反应与现代光学仪器和自动分析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分析技术,常用方法为免疫散射比浊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

免疫检验的影响因素

免疫检验的影响因素

免疫检验的影响因素免疫检验是临床检验中常用的检验方法,免疫检验方法包括:放射免疫、化学发光免疫、抗原抗体免疫等。

由于临床治疗需要借助于免疫检验的结果,这样免疫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就关系到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对此免疫检验的结果准确性应当建立在全面的质量控制基础上。

由于免疫检验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因此一旦哪个环节没有做好,都可能导致免疫检验的结果不准确。

为了提升临床免疫检验的准确性,需要做好检验前的分析、检验中的分析以及检验后的全程回顾,提升检验的严谨性,保障检验结果准确性。

免疫检验的主要影响因素(1)患者自身的因素。

在临床免疫检验的过程中,患者自身的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比较明显。

一般的年龄较小的新生儿,其血液中血清结合的胆红素指标相比较于成人要高很多,健康的儿童体内碱性磷酸活性也比成年健康人群高很多。

女性体内的肌酐、肌酸激酶指标要低于成年男性。

同时,季节因素以及检测的时间等也会成为影响免疫检验等因素,会影响到最终的检验结果。

在不同的时期,人体指标会出现一些变化,尤其是对于育龄期女性,在生理期内很多的生理指标都会有所变化。

(2)药物因素。

对于接受免疫检验的人群而言,在检验前服用了某些药物,相关的成分就会迅速的扩散,部分药物的有效成分会对人体血清水平产生影响。

除此之外,部分药物的颜色也会对检验结果比色操作造成影响。

因此,对于临床免疫检验,需要重视患者在检验前对其进行相关的注意事项教育,避免因为服用药物影响最终结果的判断。

(3)标本因素。

对于免疫检验的标本而言,标本采取的时间、采集量也会对免疫检验的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甚至有些时候采集时选择不同的体位都会对检验的结果产生影响。

在采集标本的过程中,对同一位置进行反复的采集,可能产生溶血情况的发生。

若采集后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送往检验室或采集人员未按标准保管、保存也可能导致标本出现问题,进而影响到最终的检验结果。

(4)设备因素。

进行免疫检验离不开对相关设备的应用,但是在临床检验中,存在相关人员对设备影响结果关注度不够、检验过程中设备运用不规范等情况,同时没有做好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保养等,导致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差或者因为稳定性不够出现错误等。

“CK-MB”测定的“干扰”现象及原因分析

“CK-MB”测定的“干扰”现象及原因分析

“CK-MB”测定的干扰现象及实验对策湖北省兴山县人民医院彭兰张娥、万芳、邹志宝443711【摘要】目的:探讨“CK-MB”升高的干扰原因及实验对策。

方法:采用免疫抑制法测定“CK-MB”,采用酶偶联速率法测定总CK活性。

结果,10名健康献血员、56名本院心内科人、15名本院收治的恶性肿瘤病人三组人员同时检测“CK-MB”及总CK活力;在正常献血员中有一例CK-MB值异常升高,达总活性的61%;在56例心内科病人血清中CK-MB单项升高16例,总CK单项升高33例,二项指标同时升高28例;在15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CK -MB单项升高7例,总活性升高2例,二项同时升高1例。

结论:采用免疫抑制法CK-MB作为心肌梗塞诊断指标的特异性仍须探讨,实验存在较多的干扰因素,且CK-MB结果升高与恶性肿瘤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CK-MB 总CK 干扰用免疫抑制法检测血清CK-MB活性,观察其活力单位及与CK 的比值关系作为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对特异性指标、预测冠状动脉再通的治疗效果和观察病情变化等,已被临床广泛应用。

一般情况下正常人CK-MB主要存在于人体心肌细胞内,血清中CK的存在形式主要是CK-MM,只有少量CK-MB,不超过总活性的5%,心肌梗死发生时最高值也不超过38%。

但在日常检测工作中经常发现临床血清标本中CK-MB检测值与理论值不符合,最多见的就是CK-MB检测值大于总CK检测值的现象。

现就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的组成、临床意义和检测的方法学等方面简要分析其原因并就解决方法提出建议。

CK-MB存在于心肌细胞胞浆中,CK-MB作为诊断急性心肌梗塞或心肌坏死的特异时指标,在心肌坏死症状发作4-5小时达正常上限,12-24小时达高峰,72小时逐步恢复。

基层实验室多采用免疫抑制法测定CK-MB,对不同病程的心肌病提供较特异诊断,本室通过三组不同人群的CK-MB测验结果发现,采用免疫抑制法测定CK-MB指标有假性增高现象,与临床体征明显不符,现先从实验原理探讨;免疫抑制法测定CK-MB是用抗体将M亚基抑制,测定B亚基,结果乘以2即为CK-MB活性,当血清中出现文献报道中的巨CK或CK-BB及其它成份时,由于它们不受抗M亚基抗体抑制,其活性已完全测出,再乘以系数2,就可能出现CK-MB升高或高于总CK的现象,造成CK-MB结果失真,本室从1999.9-2000.5共收集71份血清测定CK-MB及总CK活性,现将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结果提出探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a n工丁a r y工N s p e c丁工o n卫生检验C H工N A H E A L TH工ND U S T R Y免疫检测的干扰因素分析和控制措施研究李璀山东省济南市传染病医院检验科,山东济南250021[摘要]免疫检测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改变检测物浓度或者检测抗体结合能力,从而对检测结果造成不同程度 的影响,具体会引起检测结果出现假性升髙或降低的情况对医生临床疾病诊断评估产生影响。

因此,检验人员和临场 医生在实际检测工作中,如果试验检测结果与实际临床征象不相符合的情况,分析是否存在干扰因素,从而重新进行 试验和检测,提升结果的正确性。

[关键词]免疫检测;干扰因素;分析;对策[中图分类号]R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7)04(c)-0049-02DOI:10.16659/ki.l672-5654.2017.12.049在实际试验过程中,免疫检测具有敏感性高、标本 容易处理的特点。

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免疫检测的准确性 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影响到最终的试验结果。

在 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临床试验研究中,检测人员就已经发 现免疫法检测中存在一定的干扰,很多医生尝试着制定 解决方案。

就目前而言,虽然制定了很多免检疫检测方法,但是仍然无法从根本上避免干扰。

根据大量的实践证明,免疫检测干扰因素会导致检测物出现不同程度假性 升高或者降低的情况,从而影响临床医生对病情的诊断 和评估,增加不必要的检查,甚至出现错误的用药,导致 用量过量,酿成严重的后果'随着免疫检测技术的发展,在免疫检测方法和模式上都出现了新的进展,取得 了一定的成果,对临床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借鉴。

就当前的研究证明,人抗动物抗体、自身抗体等内源性 抗体的干扰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因此,该文在前人 的研究基础上,首先分析免疫检验干扰的分类,接着针 对免疫检测干扰因素和控制措施展开论述,从而为临床 试验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免疫检测的干扰分类免疫检测会受到抗体特性、抗体原、试剂成分以及检测方法的影响。

在通常情况下,免疫干扰因素主要分 为检测物依赖和非依赖性干扰因素。

检测依赖的干扰因 素主要是被检测标本中成分与试剂中的抗体发生作用,或者检测物自身抗体与检测物产生相互作用,进一步影 响到检测抗体与检测物的精确性'检测物非依赖干扰因素主要是指常见的物质受到干扰的因素,具体包括溶血、黄疸以及抗凝物质,从而导致样本储存存在一定的差异。

1.1改变被检测物浓度对内源性免疫检测干扰因素而言,在实际检测过程 中,与标本内物质特性有很大关系,需要改变被检测物[作者简介]李璀(1976-),女,山东济南人,本科,主管检验师,研究方向:免疫检验。

的浓度,从而影响到到检测结果,具体包括激素结合蛋白和检测物自身抗体等。

1.1.1激素结合蛋白在标本中,急速结合蛋白可以通过 被检测物或者进行解离,从而影响到激素的检测。

比如 类固醇能够有效结合性激素结合蛋白等,导致固醇出现 游离的情况,降低生长激素检测结果[3]。

在实际过程中,人体内最高有一半的生长激素与生长激素结合蛋白形成复合物,但是生长激素抗原表位就可能被遮盖,不 能与检测检测抗体实现有效的结合,从而降低检测的浓 度。

因此,检测人员可以利用结合蛋白变性抑制激素和 蛋白的结合,保证检测到真实的血清浓度。

另外,在实际 检测过程中,有的物质可以把被检测物从激素结合蛋白 中替换出来,从而影响到物质检测的计算方法,导致被检 测物出现升高或者下降的问题。

1.1.2检测物自身抗体在进行多种免疫检测方法中,对 自身抗体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通常情况下,自身抗体 为I g G型,导致这类抗体亲和力高,对传功的免疫鉴定法产生较强的干扰,具体包括酶类、肌钙蛋白以及甲状腺激素等。

其中血浆巨泌乳素主要由泌乳素和自身抗体 形成的巨分子复合物,在患者无脑垂体疾病的情况下,血 中巨泌乳素就会到泌乳素检测结果呈现出假性升高的现象,从而导致医生临床诊断为高泌乳素血症,从而采 取不合理的处理方法,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为 了满足实际需要,在实际试验过程中,各个实验室要采 用泌乳素检测系统受到巨泌乳素干扰受到实际情况的,对患者是否存在巨泌乳素进行精确判断。

1.2通过改变被检测物与相应抗体结合影响检测结果内源性干扰伊苏主要通过干扰抗原体,从而影响到 最终的检测结果,具体包括异嗜性抗体、H A A A等。

①异嗜性抗体主要包括天然抗体和自然抗体,但是 针对的抗原不算很明确,在通常情况,能够与2种或者 以上其他物种抗体发生反应,亲和力比较低。

并且独特 型坑提能够结合到被检测抗原上,从而影响到免疫检测 抗原抗体的结合以及后期的检测结果。

在实际过程中,中国卫生产业 49b a n工t a r y工N B p ec T i o N卫生检验C H工N A H E A L TH工IN D U ST R Y独特型抗体和自然产生的免疫源性的R F,是造成异嗜性 干扰的重要因素[5]遥R F是患者体内针对变形的l g G的内 源性Ig M抗体,可模拟异嗜性抗体作用在实际过程中,会 直接连接E L I S A法,进而捕获抗体和检测抗体,引起假 阳性抗体。

异嗜性抗体主要采用非竞争性机制,进行干 扰免疫检测,传统的双位点免疫鉴定非免疫球蛋白抗原 过程中,异嗜性抗体可以直接捕获和检测抗体,就会导 致出现假阳性结果。

并且实际检测过程中,同一种异嗜性 抗体对不同测试剂中抗体组合反应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因此,在利用不同监测试剂检测过程中,需要对异嗜 性抗体干扰差异性进行分析。

②H A A A,就是具有很高亲和力特异性多克隆抗体。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包括人抗免疫球蛋白、人抗动 物白蛋白。

随着动物原型诊断和治疗机制的运用,证明 了 H A A A的存在,比如人抗小鼠抗体、抗兔、抗山羊体等。

H A A A与抗原具有很强的结合性,在血清中滴度较高,可以在试剂中,根据抗体发生交叉反应,从而影响到最 终的检测结果[6]。

在进行多种物质检测过程中,就会受到 H A A A的干扰,具体包括心脏标志物、甲状腺激素以及 肿瘤标志等。

采用双位点免疫分析分方法,更容易受到血 清H A A A的干扰,当检测试剂中抗体的物种来源与血清 中一样,就会产生更加明显的干扰,影响到检测的效果。

在实际检测试验过程中,其他影响抗体结合干扰免 疫法检测的蛋白,具体包括补体、副蛋白等。

补体主要通 过结合免疫球蛋白的F c段,从而阻断被检测与抗体的特 异性结合位点,导致干扰被检测物,这种干扰可以有效抑制被检测物与捕获抗体和检测抗体的结果。

2免疫检测干扰因素的分析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受到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会产 生过重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从而导致医生对临床疾病 产生误判和误诊,甚至进行错误的治疗。

因此,为了满足 实际需要,在要重视免疫检测中的干扰因素。

当检测结 果与临床征象出现不相符的情况时,临床医生要与检验 师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全面了解免疫检验可能出现的 干扰因素。

作为检验医师,需要了解疾病临床知识和疾病 治疗方案以及动员源性诊断和治疗性抗体等病史。

在实 际鉴别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①采用标本稀释液方法,就是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稀释以后,再进行检测,然 后对被检测物进行观察,是否存在线性的变化。

②利用 另外一物种来源的检测抗体进行,或者选择另外一种检 测方法,从而有效降低干扰。

③针对实际的标本,采用不 同浓度的阻断剂和不同物种来源的混合阻断剂,在进行 阻断以后,再进行检测。

④可以直接检测自身抗体或者异 嗜性抗体是否存在。

⑤在标本中加人一定的标准品以后,然后进行回收,再进行试验。

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如果检测方案会得出被检测物具有不同的浓度,从而表明被检测方案中,存在一定的干扰因素。

作为医生和检验而言,虽然大部分检测系统能够得到相似的检测结果,也不能从根本上排除其他干扰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因此,在临床实际工作过程中,医生要结合患者实际身体结合能力出现的缺陷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控制好最终的检测结果。

3减少免疫检测干扰控制措施随着当前检测技术的发展,新的方法和技术不断应用到实际免疫检测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免疫检测干扰。

就目前而言,如何减少消除免疫检测中的干扰因素成为当前检验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

① 采用物理化学以及免疫学方法。

通过凝胶色谱层 析法,从待检标本中提取被检测物以后,在进行相应的检测。

利用聚乙二醇可以去除H A A A的干扰。

对热稳定的被检测物,需要进行加热,才能满足实际检测需要。

另外,检测人员还可以利用三氟乙酸沉淀法和阳离子交换层析法,从而消除自身抗体的干扰。

② 加人相应的阻断剂。

在实际试验过程中,针对异 嗜性抗体,在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正常动物血清的混合物,阻断非特异性,从而有效地吸收异嗜性抗体,有效减少检测干扰。

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异嗜性抗体具有较弱的亲和力和结合力的,采用上述方法免疫干扰效果不理想。

另外,由于不同个体来源标准干扰因素干扰程度不同,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很难确定所有标本精确的阻断剂用量。

综上所述,当前对免疫检测干扰因素作用机制进行一定研究,但是没有一种方案能够完善消除所有的干扰因素。

检测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认识到干扰的可能性,采用有效的抗干扰措施,避免导致严重的后果。

[参考文献][1] 何淑琴,刘艳琳,张丽铃.人输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后对TP-ELISA法检测梅毒的干扰因素初探[J].中南药学,2015(12):1256-1258.[2] 吴春龙,陈超超,袁远,等.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法检测含干扰因素的H BsAg低值阳性血清的分析与评价[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17):3376-3378.[3] 林天浩,莫恒勤.免疫比浊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性能评价[J].现代医院,2013(11):60-62.[4] 王伟佳,张秀明,阚丽娟,等.降钙素原检测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干扰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13):3048-3050,3053.[5] 刘蕊,李刚,崔小墦.胆红素和血红蛋白对不同尿白蛋白检测方法结果干扰的研究[J].检验医学,2012(7):564-567.[6] 陈金超,刘涤瑕,王丽,等.免疫学检测方法中的干扰因素和对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1):2575-2576.(收稿日期:2017-01-26)50中国卫生产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