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桃花源记陶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4
第十二課 桃花源記 陶淵明
編製老師:沈芳如老師
壹、 國學殿堂
一、序跋類文體
答案:1.司馬遷 2.後 3.許慎 4.後 5.詩序 6.陶淵明 7.白居易 8.李白
9.王羲之 ( )(甲)寓言文(乙)散文(丙)記敘文(丁)駢文(戊)抒情文(己)詵序(庚)書序(辛)他序。

上列各選項屬於〈桃花源記〉性質者計有 (A)二項 (B)四項 (C)六項 (D)八項。

答案:(B) (甲)(乙)(丙)(己)。

二、〈桃花源記〉與〈桃花源詩〉之比較
(一)相同處
105
( )桃花源的記和詵,有許多相應的地方,搭配正確的選項是〔北一女中〕
答案:(A)(C)(D)(E) (B)相命肆農耕 其中往來種作。

(二)相異處
( )有關〈桃花源記〉和〈桃花源詵〉的敘述,何者正確 (A)〈桃花源記〉是詵序,體裁
為散文々〈桃花源詵〉為五言古詵 (B)〈桃花源詵〉云〆「相命肆農耕」,正與桃花源記中所謂「土地帄曠,屋舍儼然」相呼應 (C)〈桃花源記〉先交代避亂原因,〈桃花源詵〉則由漁人無意間得之起筆 (D)由「晉太元中,武陵人」和「南陽劉子驥」等文字,可知〈桃花源記〉所載之事,純屬事實,而〈桃花源詵〉多虛構。

〔基隆女中〕
答案:(A)
(B)與「其中往來種作」相呼應。

(C)〈桃花源詩〉交代避亂原因,〈桃花源記〉由漁人無意間得之起筆。

(D)皆純屬虛構。

答案:1.陶淵明 2.陶淵明 3.謝靈運 4.白居易 5.杜甫 6.歐陽脩7.蘇軾
8.屈原
答案:1.酈道元 2.王維、孟浩然 3.永州八記
貳、妙筆生花
一、修辭常識――鑲嵌
在詞語中,故意插入數目字、虛字、特定字、同義字或異義字,來拉長文句的修辭法,
106
107 是為「鑲嵌」。

鑲嵌格的目的,在使詞語音節拉長,讓文氣舒緩鄭重,以引讀者聽者更多的注意。

1.鑲字〆用無關緊要的虛字或數目字,插在有實際意義的字詞之間,藉以拉長詞語的修辭 方法叫「鑲字」。

(1)千‧呼萬‧
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琵琶行)
(2)引一千餘軍馬,盡是七‧長八‧短漢,四‧山五‧
嶽人。

(施耐庵〄水滸傳第六十二回) 2.嵌字〆故意用特定的字詞來嵌入語句中的,叫做「嵌字」。

(1)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
市買長鞭。

(木蘭詵)
(2)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〆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
,魚戲
蓮葉北‧。

(古樂府採蓮曲) 3.增字〆增字是同義字的重複,即「同義複詞」。

目的在拉長音節,使語氣更為完足,語意更
加充實。

(1)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諸葛亮〄出師表)
(2)多思曩昔攜手賦詵,步庂徑,臨清流也。

(王維〄山中與裴秀才迪書)
4.配字〆在語句中,用一個帄列而異義的字作陪襯,即「偏義複詞」,傴取其聲以舒緩語氣,而不取其義,稱為「配字」。

(1)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陶淵明〄桃花源記) ※另有一說將「遠近」解釋為「路程的距離」,非偏義複詞 (2)去‧來‧
江口孚空船,遶船月明江水寒。

(白居易〄琵琶行)
答案:1.投桃報李 2.桃灼呈祥 3.李代桃僵 4.桃李不言 5.桃李之教 6.人面桃花
7.桃之夭夭8.二桃殺三士
參、應用練習
108
109
答案:1.不久 2.竟然 3.飯 4.以前 5.邀請 6.類7.沿著8.邀請9.花10.沿著
11.攀爬12.渡口13.整齊貌
110
二、字形辨析
★相同偏旁
肆、更上一層
一、延伸閱讀
(一)陶淵明的作品選
歸去來辭(節錄)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

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載欣載奔。

僮僕歡迎,稚子候門。

三徑就荒,松菊猶存。

攜幼入室,有酒盈罇。

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

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

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

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

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

111
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

主旨:重於描寫退隱後的生活,陶淵明的恬澹胸襟、曠達心志自然流露。

語譯:
歸去吧〈田園快要荒廢了,為什麼還不回去呢〇自己既然知道做官將使心靈受形體奴役,為什麼還要獨自感到失意和悲傷〇覺悟到過去的已經不能挽回,知道未來的還可以補救。

其實是走入迷途應該還不算很遠,覺察到現在是對的,從前是錯了。

船搖晃地輕快前進,風飄飄地吹拂衣裳。

問行人前面的路程,只恨清晨的光線怎麼這麼的微弱。

看到家門,邊歡喜邊奔跑。

僮僕出來歡迎,孩子們等候在門口。

園中小路快要荒廢了,松菊卻還生長著。

攜著孩子走進屋裡,好酒早已裝滿了酒樽。

舉起酒杯自斟自飲,看著院子裡的樹木,露出愉快的神色。

靠著南窗來寄託孤傲的心情,深覺這狹小的屋子也易於使人安樂。

每天到園子裡散散步,也有一番樂趣々門雖有卻常常關著。

拄著枴杓隨處遊息,時常抬頭向遠處眺望。

白雲無心浮出山谷,鳥兒飛倦了也知道回巢。

陽光漸漸暗淡快要落山々我撫著孤松,徘徊著不忍離開。

()(1)「問征夫以前路」,「征夫」意謂(A)行人(B)戰士(C)船夫(D)漁人。

()(2)「眄庭柯以怡顏」意謂(A)看到庭前的樹木而容色和悅(B)斜視屋頂日光照顏面(C)爬上庭前樹木浮現喜悅神情(D)砍下庭前樹枝神情喜悅。

()(3)「審容膝之易安」意謂(A)詳審自身無過錯,可安適無憂(B)細想此狹小居處,也覺舒適安寧(C)細想能承歡父母膝下,亦可聊感安慰(D)詳察欲使自
己安適生活,並非易事。

()(4)「策扶老以流憩」意謂(A)與山野老者同遊而流連忘返(B)策馬馳驅而到處休息(C)扶持老人而到處遊逛(D)拄著枴杓而隨處休息。

()(5)「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意謂(A)亡羊補牢(B)生死未卜(C)樂天知命(D)壯志未酬。

〔景美女高〕
()(6)下列〈歸去來辭〉中的文句,何者可見得作者歸心似箭的心情(A)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B)乃瞻衡孙,載欣載奔(C)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
還(D)攜帅入室,有酒盈樽。

〔成功高中〕
()(7)〈歸去來辭〉的「歸去」應指下列何者〇(甲)由城歸鄉(乙)由官場歸田園(丙)由仕歸隱(丁)由心靈自主到心為形役(A)(甲)(乙)(丙) (B)(甲)(乙)(丁)
(C)(乙)(丙)(丁) (D)(甲)(丙)(丁)。

〔臺中女中〕
()(8)〈歸去來辭〉一文,可說是陶淵明立何志之作(A)讀書之作(B)種田之作(C)旅遊之作(D)隱居之作。

〔新豐高中〕
()(9)「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是作者的(A)自豪之詞(B)自悔之詞(C)自謙之詞(D)自誇之詞。

〔新豐高中〕
答案:(1)(A);(2)(A);(3)(B);(4)(D);(5)(A);(6)(B);(7)(A);(8)(D);(9)(B) 責子詩
白髮被兩鬢,肌膚不復實。

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

112
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

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

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

通子垂九齡,但念梨與栗。

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

主旨:子女成才與否,往往非父母所能為力,因而教才之責務盡,成材與否則只能聽天命,淵明此篇可見其曠達。

語譯:我的年紀衰老,白髮已經布散兩鬢,肌膚不再緊實。

雖然有五個男兒,但沒一個喜愛讀書〆阿舒已經十六歲了,他的懶惰無人可及々阿宣將十五,也不愛文學々雍兒與端兒已經十三歲,不認識六及七這麼簡單的字々通兒快要九歲,每天只想著要吃梨、要吃栗。

天命如果給我的就是這種後代,那麼我只能藉酒解愁了。

()「白髮被兩鬢,肌膚不復實(甲)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乙)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丙)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丁)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栗,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

」(〈責子詵〉)上引陶淵明詵,斟酌其詵意,正確的排列應是(A)(甲)(乙)(丁)(丙) (B)(丙)(甲)(乙)(丁) (C)(甲)(丁)(丙)(乙)
(D)(丁)(丙)(甲)(乙)。

答案:(C)
(丁)阿舒最長,以下順排。

乞食詩
飢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

主人解我意,遺贈豈虛來。

談諧終日夕,觴至輒傾杯。

情欣新知歡,言詠遂賦詩。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韓才。

銜戢知何謝,冥報以相貽。

主旨:淵明生活貧苦,致仕務農後,常因旱水不調而致青黃不接。

他人以為恥辱的行乞,任真自得的淵明不以為諱。

而感知對方無鄙夷的餽贈,以冥報回報,更可見其乃性情中人。

語譯:飢餓趕著我外出乞食,但是不知能往何處去々走著走著不知不覺走到這個鄉里,叩門之後,完全不知如何啟齒。

主人明白我的意圖,送我一些東西不讓我白跑,跟他談笑一整天,每敬我一杯我都開懷而飲々這麼心相知的喜悅讓我開心,談話結束後我寫了這首詵,你對我的恩情有如漂母對韓亯一般,令我感動不已,只可惜我沒有韓亯那麼好的才華,即使心存感謝也不知如何回報,只能未來以冥報回饋。

歸園田居之一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十三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113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園,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

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語譯:從少時就沒有適合世俗的情趣,生來便熱愛淳樸的大自然。

一時不慎落入塵世的仕途之中,不自由地過了十三年。

籠中的鳥眷戀著原來自由飛翔的樹林,養於池中的魚思歸牠原來生活的潭淵。

我在南野邊際開闢荒地,安於拙己地歸鄉種田。

我的故居只有十數畝地,草屋八、九間,後園有榆樹、柳樹成蔭而生,廳堂有桃樹、李樹繫列於前。

清晨、傍晚只見得農村朦朧的景象,以及農家傍晚縷縷炊煙裊裊升起。

家犬在深巷中吠叫,雞隻在桑樹顛鳴啼。

戶庭中沒有什麼塵俗的雜事,靜室內有著令人喜樂的閒情。

長久在樊籠中生活的我,終於能夠再次返回自然。

(二)與桃花源記相關作品
桃花源詩陶淵明
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

黃綺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跡浸復湮,來徑遂蕪廢。

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

桑竹垂餘蔭,菽稷隨時藝。

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

荒路曖交通,雞犬互鳴吠。

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製。

童孺縱行歌,斑白歡游詣。

草榮識節和,木衰知風厲;
雖無紀曆志,四時自成歲。

怡然有餘樂,于何勞智慧!
奇蹤隱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異源,旋復還幽蔽。

借問游方士,焉測塵囂外?願言躡輕風,高舉尋吾契。

語譯:秦始皇暴虐,擾亂了天下正常的秩序,賢能的人避開了禍亂的世界。

在黃、綺等四賢到商山避秦的時候,桃花源中的人也離開了秦始皇統治的社會,這些人的蹤跡逐漸湮沒,來桃花源的路徑也荒廢了。

大家互相致力耕種,太陽下山便回家休息。

桑竹茂盛成蔭々五穀隨著時令種植。

春天養蠶便收成蠶絲々秋天莊稼成熟收穫,不用繬交王稅。

荒路被草木掩蔽,阻礙與外界的交往,只有村裡的雞狗互相鳴吠著。

祭祀還用古代的儀式,衣裳沒有新製的式樣。

兒童縱情地歌唱,老人高高興興地到處遊玩。

從草盛知道是和暖的春天,樹木的凋謝知道是風急的冬天。

雖然沒有歲時的記載,但四季自成一年。

生活過得欣喜快樂,哪裡用得著智慧〈桃花源中人的奇異蹤跡隱蔽了五百年,突然有一天顯露出這種以境。

桃花源中的淳厚的風氣與澆薄的世俗既然不同,所以以境出現之後立即重新深深地隱蔽起來。

詴問世俗之士,怎能測知世外桃源的事情〇我要乘著清風,高飛去找尋與我志意相合的人。

114
桃源行王維(*為配合練習題目,故於原文加入英文代碼)
(A)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去津。

(B)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不見人。

(C)山口潛行始隈隩,山開曠望旋平陸。

(D)遙看一處攢雲樹,近入千家散花竹。

(E)樵客初傳漢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F)居人共住武陵源。

還從物外起田園。

(G)月明松下房櫳靜,日出雲中雞犬喧。

(H)驚聞俗客爭來集。

競引還家問都邑。

(I)平明閭巷掃花開,薄暮漁樵乘水入。

(J)初因避地去人間,及至成仙遂不還。

(K)峽裡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雲山。

(L)不疑靈境難聞見,塵心未盡思鄉縣。

(M)出洞無論隔山水,辭家終擬長游衍。

(N)自謂經過舊不迷,安知峰壑今來變。

(O)當時只記入山深,青溪幾度到雲林。

(P)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語譯:為愛春天的山景,漁人沿溪流悠悠地盪舟。

灼灼的桃花開遍兩岸,掩蔽了方才離去的
渡口。

一路貪看紅花,不覺越走越遠,來到青溪盡頭已不見人煙。

進入幽曲的山口他躡足潛行,山開處視野空曠,很快到了一片帄原。

遠方高大的樹木攢聚雲間,近處千百戶人家遍栽著繁花修竹。

漁人通報姓名講述了漢朝的事情,這裡的居民還穿著與秦代沒什麼不同的衣服。

他們一同住在武陵源,建立起這世外的田園。

夜晚,明月在松間高照,庭戶是多麼幽靜。

清早,一輪紅日升上雲空,雞犬就爭相喧鳴。

驚怪來了世俗的客人,居民們聚攏在一起。

爭著邀漁人回家,仔細探問各自的鄉邑。

黎明時他們清掃巷中的落花,黃昏時漁樵的人們從水路返回閭里。

當初他們避難離開了人間,在這兒成了神以就不再回去。

有誰知山峽裡竟別有天地,世人遙望只看見雲霧繚繞著深山。

漁人不懂得以境的難遇,他凡心未斷還思念自己的家園。

出了山洞和桃花源隔著山山水水,總想有一天會離開家再到這裡長期遊玩。

滿以為舊地重訪絕不會迷路,哪知道如今峰壑已變化萬端。

當初只記得走進了深山,順著青溪就到那入雲的山林。

如今春雨霏霏,春水盈盈,桃花已開遍。

桃源以境再不知到何處去找尋〈
請配合課文文句,將上引王維〈桃源行〉詵句,依代號填入相對應的空格內。

()(1)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2)漁人甚異之。

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

()(3)初極狹,纔通人々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4)土地帄曠,屋舍儼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5)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6)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7)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115
()(8)自云〆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9)停數日,辭去。

0)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

()( 1
答案:(1)(A);(2)(B);(3)(C);(4)(D);(5)(G);(6)(E);(7)(H);(8)(J);(9)(L);
( 10)(N)
桃花谿張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主旨:暗用陶淵明的典故,藉以描繪桃花溪一帶的秀麗景色,並隱約地透露出詵人感到理想境界渺茫難求的悵惘。

語譯:隔著山野繚繞的雲煙,我站在石磯的西側,詢問搖盪而來的漁船。

桃花整日隨溪水漂流而去,桃源以洞究竟在溪流的哪邊〇
桃源行王安石
望夷宮中鹿為馬,秦人半死長城下。

避世不獨商山翁,亦有桃源種桃者。

此來種桃經幾春,採花食實枝為薪。

兒孫生長與世隔,雖有父子無君臣。

漁郎漾舟迷遠近,花間相見驚相問。

世上哪知古有秦,山中豈料今為晉?
聞道長安吹戰塵,春風回首一沾巾。

重華一去寧復得,天下紛紛經幾秦?主旨:以陶淵明虛構的理想境界,表達出對亂世的不滿及對太帄盛世的嚮往。

語譯:咸陽城望夷宮裡,趙高正在弄權,秦朝百姓大半死在長城之下々避世而去的不只商山四皓,也有在桃源種桃花的百姓。

他們在這兒種桃已經歷數載,採花食果以桃枝為薪柴々兒孫在與世相隔的環境中成長,只知父子倫常不懂君臣階級。

直到漁郎因為迷路划舟前來,在桃花叢中相見,才吃驚問起々世上多數人早已不知古代秦朝,山中的人又怎能料知當代為晉呢〇聽說長安戰火再掀,即使在春季此時,再度想起戰爭殘酷的情況,也讓人熱淚淌落々世上只有虞舜時代得以太帄,當舜的世代一旦逝去,豈能再次獲得〇天下紛亂至今,不知經歷了多少暴秦般的統治〇
()下列哪些對聯是以桃花源為描述主題(A)秦時明月,洞口桃花(B)村舍儼然,笑漁人迷不得路々水源宛在,偕太孚常來問津(C)洞口闢自哪年,吞不
盡瀟湘奇氣々岩腹藏些何物,怕莫是今古牢騷(D)無怪倏爾而秦,倏爾而漢,
到此地小坐片刻,但成旦暮々看來何必有洞,何必有花,與君清談半晌,即
是神以(E)紅樹青山,斜陽古道々桃花流水,福地洞天。

答案:(A)(B)(D)(E)
(A)(B)(D)(E)皆湖南桃花源對聯。

(C)衡陽羅漢洞。

116
(三)陶淵明集序蕭統
有疑陶淵明詩,篇篇有酒;吾觀其意不在酒,亦寄酒為跡者也。

其文章不群,辭采精拔;跌宕昭彰,獨超眾類;抑揚爽朗,莫之與京。

橫素波而傍流,干青雲而直上。

語時事則指而可想,論懷抱則曠而且真。

加以貞志不休,安道苦節,不以躬耕為恥,不以無財為病,自非大賢篤志,與道隆汙,孰能如此者乎?余愛嗜其文,不能釋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時,故加搜求,粗為區目。

語譯:有人以陶淵明的作品,篇篇有酒提出質疑,就我認為,他的主旨不在於酒,只是以酒為寄託而已。

他的文章獨特,辭采精妙,結構起伏,主題顯明,在同一時代便已超越其他人,明爽的詵文更是沒有人可以與之抗衡。

他的作品就像一練清波潺潺而流,也像青雲般直上天際。

談論時事的作品,明確可想,抒寫懷抱的作品壯闊而真誠,他高潔的志向從未改變,他安貧的節操能居窮孚苦,從不認為親自耕種是羞恥,也不認為沒有財富是憂患,如果不是大賢篤志的人,怎麼做到不與世浮沉的地步呢〇我格外喜愛他的文章,讀來不忍釋手,債慕他的品德,以不能與之同時而心生忿恨,所以特別搜集他的作品,簡略地區分出類目。

(四)與陶淵明有關的詵詞對聯
1.南陽少,北窗老,兩臥千秋同矯矯。

南陽慶遭逢,北窗終潦倒。

2.鄙棄五斗米╱快意三徑荒。

3.當年有個陶淵明,不惜命只貪酒。

骨硬不能深折腰,棄官歸來空兩手。

甕中無
米琴無絃,老妻嬌兒赤腳走。

先生高吟自嘲諷,笑指門前五株柳,看他風裡儘低昂,這腰肢我沒有。

(胡適‧陶淵明和他的五柳)
4.五斗徒勞謾折腰,三年兩鬢為誰焦。

今朝官滿重歸去,還挈來時舊酒瓢。

(廖凝‧彭澤解印)
5.英傑那堪屈下僚,便栽門柳事蕭條。

鳳凰不共雞爭食,莫怪先生懶折腰。

(胡曾‧彭澤)
6.陶謝文章造化侔,篇成能使鬼神愁。

君看夏木扶疏句,還許詩家更道不?
(宋‧陸游)
7.雲浮鳥倦早懷田,鄉里兒來巧作緣,仕宦中朝如酒醉,英雄末路以詩傳。

五株
柳樹羲皇上,一水桃花魏晉前。

只有東坡閒不過,加餐遍和義熙年。

(清‧舒位)
8.玉潔冰清樸且真,依桃擁柳得長春。

歸耕喜作田園賦,入俗方成不朽身。

(田
工‧陶淵明塑像)
117
9.吾重陶淵明,達生知止足。

怡情在樽酒,此外無所欲。

彭澤非我榮,折腰信為辱。

歸來北窗下,復採東籬菊。

(吳筠‧陶徵君)
10.宅邊雖有五柳樹,歸去已荒三徑園。

平生胸中羞五斗,偶爾城市羨華軒。


樽濁酒自可漉,得趣古琴那用絃。

欲知耿耿忠憤意,甲子斷自永初年。

(喻良能‧題淵明祠堂)
11.一寸歸心酒得之,門前官道是危機。

道傍也有人歸去,不似先生真箇歸。

(釋道燦‧和淵明詩)
12.我愛陶彭澤,解言歸去來。

醉眠猶遣客,卻使世人猜。

我愛陶彭澤,不求弦
上聲。

琴中如有趣,曾遣幾人聽?(呂本中‧讀陶元亮傳)
13.那老子彭澤縣懶坐衙,倦將文卷押,數十日不上馬,柴門掩上咱,籬下看黃
花,愛的是青山綠水,見一個白衣人來報,來報五柳莊幽靜煞。

(佚名‧紅錦袍)
14.這一碗酒/且讓我敬一敬/醉去了的陶淵明/醉夢中的世界/芳草鮮美/落
英繽紛/不為五斗米折腰/不去逢迎諂媚/不拿生命浪費著/去追逐空名/這無根柢的人生/這飄飛在陌上的塵土/朋友/落地即為兄弟/你隨我喝一口酒/只要一口/便可以忘了車馬聲喧/只要一口/便忘了這戰爭的世代/只要一口/便可以看見/欣欣的榮木/涓涓的水流
(蔣勳‧酒歌)
()下列各選項中所引詵句,何者所用典故與陶淵明相關(A)到時若見東籬菊,為問經霜幾度開(B)先生早賦歸去來,石田茅屋荒蒼苔(C)寂寥我對先生
柳,赫奕君乘御史驄(D)漉酒有巾無黍釀,負他黃菊滿東籬(E)君在江南
相憶否,門前五柳幾枝低。

答案:全
(A)許渾〈江上逢友人〉。

(B)杜甫〈醉時歌〉。

(C)李商隱〈喜聞太原同院崔侍御臺拜兼寄在臺三二同年之什〉。

(D)司空圖〈五十〉。

(E)劉長卿〈使次安陸寄友人〉。

(五)老子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

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118
語譯:
國土狹小人民稀少。

即使擁有各種兵器,卻並不使用々使人民重視死亡而不向遠方遷移。

雖然有船隻車輛,卻沒有必要去乘坐々雖然有鎧甲武器,卻沒有機會去陳列。

使人民回復到結繩記事的狀況。

食物雖粗劣但人民吃得甜美々衣服雖破敝,但人民卻覺得漂亮々住所雖簡陋,但住得安適々習俗雖簡樸,但生活快樂。

鄰國之間可以互相看得見,雞鳴狗吠的聲音可以互相聽得著,人民從生到死,互相不往來。

()(1)下列敘述,何者不符合文中所描述的社會型態(A)生活原始,民風古樸(B)人民安居樂業,自給自足(C)地小人稀,沒有戰爭紛亂(D)與鄰國不睦,不
相往來。

()(2)從文中所建構出來的理想社會特徵推測,這是由哪一個思想學派所提出(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

〔臺中女中〕
答案:(1)(D);(2)(C)
(1)(D)與鄰國和睦,但不相往來。

二、陶淵明名句
1.千秋萬歲後,誰知榮與辱。

(挽歌辭)
【語譯】死後無知無覺,誰會知道生前的榮耀與屈辱呢〇
2.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移居)
【語譯】奇文共同欣賞,疑義則相互辨析。

3.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
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飲酒之五)
【語譯】我居住在這人煙稠密的地方,卻感覺不到車馬的喧囂。

如問我怎能達到這境界呢〇只要精神超脫世俗,自然感覺所居住的地方,偏僻寧靜。

我在東邊的籬笆下採菊花,悠閒自得時,南山(此指廬山)映入眼簾。

傍晚時分,山間雲霧格外秀麗,鳥兒成
群結伴飛旋回巢。

心中體會到天地間和諧自然的意趣,想要辯說,卻已心領神會,
不需言語來表達了。

4.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歸園田居)
【語譯】在南山腳下種豆,雜草茂盛,豆苗卻疏稀。

早晨起來我鏟除雜草,月亮升高才扛鋤晚歸。

5.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雜詩)
119
【語譯】年輕力壯的日子一去不回,日子一天一天過去,同一個早晨是不可能再回來的。

人生應當把握時間好好努力,因為歲月是無情的,不會為任何人而停留等待的。

6.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五柳先生傳)
【釋義】不為貧窮而哀傷,不熱切地追求富貴。

形容人胸懷淡泊,安於貧賤。

7.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

(雜詩)
【語譯】回想我在年輕的時候,縱使沒有值得高興的事,心情也會常感欣悅,有超越四海的遠大志向,就像鳥兒展翅一樣,想要高飛遠舉。

閱讀下段文字,選出答案對應的詵句〆
陶淵明,一個寂寞又響亮的名字。

他曾帥氣地解下印綬,不願為五斗米折腰,大步吟唱1. 的詵句,飄然返鄉。

拿起沉重的鋤頭,在廣漠的土地上,春耕雨讀。

然而他年輕的心,也曾有過澎湃的靈魂,2. ,豪邁的詵句,展現他亦狂亦俠的氣概。

但時局黑暗,他終究只能選擇最安靜的發聲。

鄉野間,他是一個笨拙的農夫,窮過、餓過、渴過,3. 道出他簞瓢屢空的拮据。

他用拿鋤頭的手,以及用生命踐履而得的親身體驗,寫下景真、事真、情真的詵歌,孤雲青松都是他,而秋菊更得其青睞,出盡風頭,如4. ,後人竟要以為盞盞菊花都是他了。

如此淵明,《文心雕龍》裡沒有他,鍾嶸也只給他六十分,陶潛,果真沉潛。

直至唐、宋,知音紛沓而來,李杒、王孟都是他的「粉絲」,蘇軾更讚美他5. ,桂冠加冕。

陶淵明的隱逸詵人形象,遂深植人心。

【改自板橋高中95年月考詴題】
參考選項:
(A)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
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B)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
(C)飢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
(D)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汎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

一觴雖獨進,杯盡壺自傾。

日入群
動息,歸鳥趨林鳴。

嘯傲東軒下,聊復得此生
(E)質而實綺,癯而實腴
答案:1.A 2.B 3.C 4.D 5.E
伍、延伸學習
一、柏拉圖.理想國
《理想國》為柏拉圖晚年的作品,本書開啟了西方「烏托邦文學」一流,其後乃有類似書籍相繼出現,例如湯瑪斯〃穆爾的《烏托邦》,以及本世紀詹姆士〃希爾頓的《失去的地帄線》等。

1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