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升高暑假化学培训资料

合集下载

新高一化学(初升高)暑假衔接(人教版)第16讲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学生版)

新高一化学(初升高)暑假衔接(人教版)第16讲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学生版)

第16讲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1.认识原子结构,理解构成原子微粒间的关系。

2.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能画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知道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涵义及其关系,了解常见核素的应用。

4.知道核外电子能量高低与分层排布的关系。

一、原子的构成1.构成原子的微粒构成原子的粒子原子核电子质子中子电性和电量1个质子带1个单位的______不带电显______性1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______质量/kg 1.673×10-271.675×10-279.109×10-31相对质量1.007≈1 1.008≈11/1836【温馨提示】原子核的构成一定有质子,有质子的微粒不一定有中子,如1H ;有质子的微粒不一定有电子,如H +。

2.微粒的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1)原子呈电中性→核电荷数=质子数=______。

(2)阳离子带正电荷→核电荷数=质子数=______+______。

(3)阴离子带负电荷→核电荷数=质子数=______-______。

3.质量数电子的质量远远小于质子和中子,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______上,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等于1,若忽略电子的质量,则有质量数(A )=______+______。

4.原子构成的表示方法一般用符号A Z X 表示,X 用元素符号表示,A 表示______,Z 表示______。

二、核外电子的排布1.核外电子分层排布(1)依据:含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不同,运动区域离核的______不同。

(2)电子层与电子能量的关系电子层序数1234567电子层符号K L M N O P Q电子离核距离由______及______电子能量由______到______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完成下列表格:核电荷数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各电子层的电子数K L M N1氢H18氧O2611钠Na28117氯Cl28718氩Ar28819钾K2881(2)观察分析上表,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特点: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新高一化学(初升高)暑假课(人教版)第04讲 氧化剂与还原剂(教师版)

新高一化学(初升高)暑假课(人教版)第04讲  氧化剂与还原剂(教师版)

第04讲氧化剂与还原剂1、能从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认识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等概念,熟知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理清相关概念间的关系。

2、认识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学会判断物质具有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一、氧化剂、还原剂1、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相关概念(1)化剂与还原剂氧化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即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

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即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

(2)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氧化产物: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氧化的产物。

还原产物:氧化剂得到电子被还原的产物。

(3)氧化性与还原性2、氧化性和还原性(1)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性质(或能力);还原性是指物质失电子的性质(或能力)。

(2)从元素的价态考虑:最高价态微粒只有氧化性;最低价态微粒只有还原性;中间价态微粒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3)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

(4)相互关系二、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1、常见氧化剂及其还原产物物质类别实例还原产物活泼非金X2(卤素单质)X-属单质O2(H+)H2O高价化合物或离子氧化物MnO2Mn2+含氧酸浓硫酸SO2硝酸NO或NO2盐KMnO4(H+)Mn2+Cr2O2-7(H+)Cr3+FeCl3Fe2+2、常见还原剂及其氧化产物物质类别实例氧化产物活泼金属单质Zn Zn2+非金属单质H2H2O C CO2低价化合物或离子氧化物CO CO2氢化物H2S S 盐KI I23、常见中间价态的微粒及产物中间价态的微粒Fe2+SO2、H2SO3、SO2-3H2O2氧化产物Fe3+SO2-4O2还原产物Fe S H2O主要性质还原性还原性氧化性三、判断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常用方法(1)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2)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判断(3)根据反应条件和产物价态高低判断。

初升高化学暑假衔接全套资料

初升高化学暑假衔接全套资料

第1讲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复习一、知识要点1、化学用语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语言工具,熟悉并熟练应用化学用语,是初中学生应该具有的化学学科基本素质之一,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用语有: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对其基本要求是能够理解其意义并能正确书写。

2、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分类重点掌握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会判断物质的类别并掌握各类物质的读法、写法。

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重点掌握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基本概念,并运用这些概念对具体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进行判别。

4、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理论解释,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去解决实际问题。

【方法点拨】1、掌握规律,把好记忆关,在记忆过程中注意总结,增强应变能力和迁移能力。

2、复习时要有所侧重化合价与化学式、化学方程式重点突破。

3、抓住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4、熟悉初中常见物质的俗称,将其俗称的来源弄懂,并与其学名,化学式及所属类别联系起来记忆。

5、对于质量守恒定律要抓住“原子守恒、元素守恒和质量守恒”这个核心。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可表示为:二、知识运用典型例题例1、(2009年·四川)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是()A、FeB、N2C、COD、H+例2、已知溴元素的元素符号为Br,溴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图)问:①x的值为____。

②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列哪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__ __(填序号)③溴化氢的化学式为_____ __。

④溴化氢的水溶液是一种酸,该酸的名称是______ __。

例3、(2009·北京模拟)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组成或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②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③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氧分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④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气两种物质组成的⑤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⑥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⑦每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⑧二氧化碳分子是由氧原子和碳原子构成的A、①⑤⑦⑧B、①③⑤⑧C、①⑥⑦⑧D、③⑤⑥⑦例4、对于化学反应A+B=C+D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生成物C和D分别为盐和水,则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若A和C是单质,B和D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C、若A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则C和D不可能是两种沉淀D、若A、B、C、D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例5、(2009·山西模拟)由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下列要求各写出一种可能得到物质的化学式:(1)碱性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碱_______________;(3)含氧酸__________________ _;(4)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高一化学(初升高)暑假课(人教版)第01讲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师版)

新高一化学(初升高)暑假课(人教版)第01讲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师版)

第01讲物质的分类及转化1、能从物质组成和性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了解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物质进行不同的分类。

2、理解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的概念。

3、分散系及胶体的性质。

一、物质的组成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物质的元素组成根据元素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研究的基础。

(2)同素异形体①同素异形体: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常见的实例:碳元素——金刚石、石墨和C60等;氧元素——氧气和臭氧;磷元素——白磷和红磷等。

②碳和氧两种元素可形成两种化合物,其化学式分别是CO和CO2;氢和氧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别是H2O和H2O2;H、C、O三种元素能形成多种化合物,如:H2CO3、CH3CH2OH(酒精)。

(3)元素的存在形态①游离态:如金属铁中的Fe元素;②化合态:如Fe2O3中的Fe元素。

2、常见的分类法(1)交叉分类法交叉分类法是按照不同的标准对于同一事物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法有利于获得更多的信息。

(2)树状分类法树状分类法是按照一定标准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这种分类方法逻辑性很强,有利于从整体上认识问题。

3、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1)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CO 2、SO 3等。

多数酸性氧化物可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含氧酸。

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

(2)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CaO 、Fe 2O 3等。

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

注意:判断氧化物所属类别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易错点举例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 2O 7为酸性氧化物、Al 2O 3为两性氧化物、Na 2O 2为过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 2O 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 、NO 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 2、Fe 2O 3二、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的概念分散系:一种(或多种)物质以粒子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物。

人教版暑假八升九化学培优辅导资料

人教版暑假八升九化学培优辅导资料

人教版暑假八升九化学培优辅导资料
一、前言
本文档是针对人教版暑假八年级升九年级化学学科的培优辅导资料。

下面将依次介绍本文档的内容。

二、知识点总结
1. 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 化学元素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化合物的组成和命名规则
2. 原子结构
- 原子结构的组成和原子模型的发展历程
- 原子序数、原子量和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
3.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 化学键的种类和特点
- 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4. 物质的变化和反应
- 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 化学反应的条件和速率
5. 酸碱与盐
- 酸碱的基本性质和判断方法
- 盐的组成和产生方式
6. 氧化还原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与意义
三、题练
本文档还包含大量题练,供学生在暑假期间进行针对性的复和
强化训练。

四、注意事项
1. 学生在使用本文档进行复时,应注意巩固基础知识,理解各
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

2. 学生可以结合教科书和课堂笔记,深入研究和掌握相关知识。

五、结语
本文档为人教版暑假八升九化学培优辅导资料,旨在帮助学生在暑假期间进行系统性的复和提高自己的化学学科水平。

希望学生们能够有效利用本文档,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

以上是《人教版暑假八升九化学培优辅导资料》的内容概要。

请根据需要,安排具体的章节和题练,以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

新高一化学(初升高)暑假课(人教版)第02讲 离子反应(学生版)

新高一化学(初升高)暑假课(人教版)第02讲 离子反应(学生版)

第02讲离子反应1、了解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区分强弱电解质,会书写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2、掌握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的条件,熟练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步骤与方法。

3、掌握判断离子共存的方法。

4、熟悉离子检验的方法。

一、电解质及其导电性1、物质的导电性实验探究(1)实验操作:将如图装置中的样品依次更换为NaCl 固体、KNO 3固体、蒸馏水、NaCl 溶液、KNO 3溶液。

(2)实验现象及结论烧杯中物质现象结论NaCl 固体灯泡不亮NaCl 固体、KNO 3固体都KNO 3固体蒸馏水导电能力非常弱,上述实验装置不能测出NaCl 溶液灯泡亮NaCl 溶液、KNO 3溶液都KNO 3溶液(3)导电原因分析:物质导电必须具有能、的粒子。

①NaCl 固体、KNO 3固体不导电的原因是固体中含有阴、阳离子,但这些离子不能。

②NaCl 溶液、KNO 3溶液导电的原因是。

③NaCl 固体受热熔化时,因温度升高,离子的运动加快,克服了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能够的Na +与Cl -,所以熔融状态的NaCl 可以。

结论:化合物在或下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

2、电解质(1)电解质(2)非电解质【名师点拨】(1)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如固态NaCl、液态HCl等;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铁、铝等金属单质。

(3)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才是电解质。

如CO2、SO2、NH3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均是非电解质。

(4)电解质的强弱与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溶解性的大小没有直接关系。

如碳酸钙,其溶解性小,溶液导电性差,但其属于强电解质。

二、电解质的电离1、电解质的电离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1)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其电离方程式用“=”连接,如:NaCl=、NaOH=。

(2)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中用“”连接。

如:CH3COOH CH3COO-+H+、NH3·H2O NH4++OH—。

暑期预科班化学答案初升高

暑期预科班化学答案初升高

暑期预科班化学答案初升高尊敬的同学们: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习,你们已经完成了初中化学的学习,即将迈入高中阶段。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份暑期预科班化学答案初升高的资料,以供参考。

一、基本概念1.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负电。

2.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将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归为同一族。

3. 化学键:原子之间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分子或晶体。

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二、化学反应1.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用化学符号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并用系数表示物质的量。

2. 平衡常数: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次方乘积与反应物浓度幂次方乘积的比值。

3. 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学反应中,氧化是指失去电子,还原是指获得电子。

三、化学计算1. 摩尔质量:1摩尔物质的质量,单位为克/摩尔。

2. 摩尔浓度: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体积的比值。

3. 化学平衡:在一定条件下,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四、实验操作1. 实验安全: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使用防护装备。

2. 实验记录:实验过程中,要详细记录实验条件、步骤和观察结果。

3. 数据处理:实验结束后,要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结论。

五、化学与生活1. 化学与环境:化学在环境保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污水处理、空气净化等。

2. 化学与健康:了解化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健康,如合理饮食、安全用药。

3. 化学与材料:化学在新材料的开发中起着关键作用,如塑料、纳米材料等。

希望这份资料能够帮助大家在暑期期间对化学知识进行复习和预习,为即将到来的高中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祝大家学习进步,暑假愉快!暑期预科班化学教研组2024年6月。

新高一化学(初升高)暑假课(人教版)第03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学生版)

新高一化学(初升高)暑假课(人教版)第03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学生版)

第03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1、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还原的概念、实质及现象。

2、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

3、用双线桥表示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情况。

一、氧化还原反应1、从得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对于反应2CuO +C===△2Cu +CO 2↑(1)氧化铜氧,发生反应,被碳。

(2)碳氧,发生反应,被氧化铜。

(3)结论:在化学变化中,一种物质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必然有一种物质失去氧发生。

所以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在一个反应中同时发生的,这样的反应称为。

2、从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1)对于有氧得失的反应2CuO +C===△2Cu +CO 2↑①铜元素化合价,发生反应。

②碳元素化合价,发生反应。

(2)对于无氧得失的反应Fe +CuSO 4===FeSO 4+Cu ①铜元素化合价,发生反应。

②铁元素化合价,发生反应。

(3)结论:①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升降)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②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的反应是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③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反应前后有元素的变化(升降)。

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1)从电子得失的角度分析反应:2Na +Cl 2=====点燃2NaCl在有些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所含元素的原子电子,该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电子,该物质发生还原反应。

(2)从共用电子对偏移的角度分析反应:H 2+Cl 2=====点燃2HCl在有些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原子间有共用电子对的偏移(偏离和偏向)。

共用电子对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共用电子对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

(3)结论:①有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偏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②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则元素的化合价,物质被,发生反应;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则元素的化合价,物质被,发生反应。

③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

4、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5、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及关系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中的4个“不一定”①一种元素被氧化,不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高中化学初升高暑期衔接班第1讲无机化合物讲义

高中化学初升高暑期衔接班第1讲无机化合物讲义

第1讲 无机化合物一. 无机化合物知识结构:⎪⎪⎪⎪⎪⎪⎪⎪⎪⎪⎪⎪⎪⎪⎩⎪⎪⎪⎪⎪⎪⎪⎪⎪⎪⎪⎪⎪⎪⎨⎧⎩⎨⎧⎩⎨⎧⎪⎪⎪⎪⎪⎪⎩⎪⎪⎪⎪⎪⎪⎨⎧⎪⎪⎪⎪⎩⎪⎪⎪⎪⎨⎧⎪⎩⎪⎨⎧⎪⎩⎪⎨⎧⎪⎩⎪⎨⎧⎪⎪⎪⎪⎩⎪⎪⎪⎪⎨⎧⎪⎪⎪⎩⎪⎪⎪⎨⎧⎪⎩⎪⎨⎧⎩⎨⎧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生成是否有新物质变化规律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来表现是否通过化学变化性质盐碱酸氧化物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方法一种分类化合物组成不同种元素稀有气体非金属金属单质组成同种元素纯净物悬浊液、乳浊液、溶液合金、水煤气等各种人工合成的物质:石等油、天然气、空气、矿各种天然物质:煤、石混合物成分多少按组成分类离子核外电子中子质子原子核微粒构成原子分子微观元素宏观组成质物研究对象学化43421*)3()2()1(关于无机化合物的分类又可依据其组成细分为:⎪⎪⎪⎪⎪⎪⎪⎪⎪⎪⎪⎪⎩⎪⎪⎪⎪⎪⎪⎪⎪⎪⎪⎪⎪⎨⎧⎪⎩⎪⎨⎧⎩⎨⎧⎪⎪⎪⎩⎪⎪⎪⎨⎧⎪⎩⎪⎨⎧⎩⎨⎧⎪⎪⎪⎪⎩⎪⎪⎪⎪⎨⎧⎪⎪⎩⎪⎪⎨⎧⎪⎩⎪⎨⎧⎩⎨⎧+碱式盐碱部分中和酸式盐酸部分中和正盐完全中和程度酸碱中和盐难溶性碱微溶可溶性碱于水是否易溶碱三元酸二元酸一元酸个数电离出的无氧酸含氧酸是否含氧酸不成盐氧化物两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成盐氧化物性质不同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组成元素不同氧化物化合物无机)()5()4(H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按照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类别与种数的多少,化学反应可分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三、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化合态又可以指化合物中的氧游离态质形态的氧此处的氧均既可以指单被夺去的反应还原反应:物质中的氧反应氧化反应:物质与氧的⎭⎬⎫得氧必然有物质失氧,因此氧化、还原反应总是同时发生的。

(初中阶段我们将一个反应从两个方面来看,实质为一,高中将就此深入展开讨论)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其中得氧的物质叫做还原剂,得氧后被氧化,其中所含的某种元素化合价必定升高;失氧的物质(也就是提供氧的物质)叫做氧化剂,失氧后被还原,其所含的某种元素化合价必定降低。

新高一化学(初升高)暑假衔接(人教版)第18讲 化学(初升高)键(学生版)

新高一化学(初升高)暑假衔接(人教版)第18讲 化学(初升高)键(学生版)

第18讲化学键1.了解离子键的概念及形成过程。

2.了解离子化合物的概念,并能识别常见的离子化合物。

3.掌握原子、阴阳离子及离子化合物电子式的书写方法,并会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4.了解共价键的概念及形成过程,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区别。

5.掌握共价分子电子式和结构式的书写方法,会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

6.了解化学键的含义,能从化学键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

一、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1.NaCl的形成示意图: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___________在一起,形成氯化钠。

2.离子键:___________叫做离子键。

成键粒子:___________。

成键元素:___________。

【易错点拨】离子键的本质是___________的静电作用,既包括静电吸引也包括静电排斥。

3.离子化合物:4.电子式:___________式子。

粒子电子式的表示方法粒子电子式的表示方法(举例)原子离子阳离子阴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如NaCl:。

二、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1.共价键形成过程(以Cl 2的形成为例):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键粒子:___________。

成键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类3.共价化合物4.电子式(1)非金属单质:Cl 2:,N 2:。

(2)共价化合物:H 2O :,CO 2:。

(3)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HCl :。

5.结构式:___________如H 2O :H—O—H 。

6.以共价键形成的分子的表示方法分子电子式结构式分子结构模型分子空间构型H 2H—H 直线形HClH—Cl 直线形CO 2O===C===O 直线形H 2O V 形CH 4正四面体形三、化学键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化学键。

新高一化学(初升高)暑假衔接(人教版)第01讲 物质的分类及变化(学生版)

新高一化学(初升高)暑假衔接(人教版)第01讲 物质的分类及变化(学生版)

第01讲物质的分类及变化1.学会物质分类方法,会依据不同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2.熟悉酸、碱、盐、氧化物等之间的转化关系。

3.了解分类的意义及应用。

一、物质的分类我们研究物质的时候,通常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物质的组成、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来对物质进行分类。

如根据状态可分为气态物质、液态物质、固态物质;根据盐在水中的溶解性可分为可溶性盐和难溶性盐。

化学上,根据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是最常用的方法。

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物质都是由______组成的。

(2)每一种元素都能自身组成______,有的单质有多种形态,如碳元素形成的单质有金刚石、石墨和C60等,像这样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叫做这种元素的______。

【温馨提示】①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换是化学变化;②同素异形体之间由于结构不同,物理性质有差异,但由于同种元素组成,化学性质相似或略有差异;③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如氧气和臭氧。

2.物质与微粒的关系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有______、______和______,如水和酒精是由______构成的,铜、金刚石和石墨是由______构成的,氯化钠、硫酸铜是由______构成的。

3.分类方法常用的两种分类法是______分类法和______分类法。

(1)含义:根据______的分类标准,对______进行______的一种分类方法。

即对事物以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2)交叉分类法试从不同的角度对下列各组物质进行分类,将其类别名称分别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3)树状分类法。

①酸的分类:酸可依据电离出______的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

也可按照酸分子中是否含______,将酸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

一元酸:HCl、HNO3、CH3COOH等含氧酸:HNO3、、H2SO4等酸二元酸:H2CO3、H2SO4等酸多元酸:H3PO4无氧酸:HCl、H2S等②碱的分类:可依据电离出______-的个数,将碱分为一元碱、二元碱、多元碱。

新高一化学(初升高)暑假课(人教版)第12讲 金属材料(学生版)

新高一化学(初升高)暑假课(人教版)第12讲 金属材料(学生版)

第12讲金属材料1、能从合金结构与组成的角度理解合金的特殊性能。

2、能列举常见合金的组成和性能,能科学、合理的选择和使用金属材料。

一、铁合金1、合金(1)合金的概念合金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属于物。

(2)合金的特性及原因①合金的物理、化学及机械性能各成分金属,合金比各成分金属的硬度。

②合金的性能可以通过所添加的合金元素的种类、含量和生成合金的条件等来加以调节。

例如:硬铝(Al、Cu、Mg、Mn、Si)的强度和硬度都比纯铝的。

③原因:纯金属内所有原子的大小和形状相同,原子排列十分规整;加入或大或小的其他元素的原子后,改变了金属原子有规则的层状排列,使原子层之间的相对滑动变得困难,导致合金的硬度变大。

2、铁合金铁和碳形成的合金,因含碳量不同分为(含碳量为2%~4.3%)和(含碳量为0.03%~2%)。

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

是最常见的一种合金钢,合金元素主要是和,在大气中比较稳定,不易生锈,抗腐蚀能力强。

二、铝和铝合金1.铝和铝合金(1)铝是地壳中含量的金属元素,常温下就能与空气中的发生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薄膜,保护内部金属。

在常温下形成致密保护膜的金属,如铝、镁等金属。

铁在高温下形成致密保护膜,俗称“烤蓝”,铁或铝遇到浓H2SO4或浓HNO3时,迅速反应生成致密氧化膜,称为。

(2)铝合金铝合金是目前用途广泛的合金之一,硬铝是在铝中添加了一定比例的Cu、Mg、Mn、Si,它的密度,强度,具有较强抗腐蚀能力,是制造飞机和宇宙飞船的理想材料。

2.铝、氧化铝的性质(1)①铝、氧化铝与稀盐酸反应实验操作实验现象铝片,有无色气泡冒出,将点燃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有化学方程式Al2O3+6HCl===2AlCl3+3H2O、2Al+6HCl===2AlCl3+3H2↑离子方程式、②铝、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试管①中一开始无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铝片,有无色气泡冒出,试管②中铝片溶解,立即产生无色气泡,将点燃的木条放在试管口,都有声化学方程式Al2O3+2NaOH===2NaAlO2+H2O、2Al+2NaOH+2H2O===2NaAlO2+3H2↑离子方程式、(2)两性氧化物既能与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Al2O3等。

新高一化学(初升高)暑假课(人教版)第11讲 铁及其化合物(教师版)

新高一化学(初升高)暑假课(人教版)第11讲 铁及其化合物(教师版)

第11讲铁及其化合物1、了解单质铁、铁的氧化物的性质及用途,培养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

2.认识铁单质与水蒸气反应的条件,通过实验掌握Fe(OH)2、Fe(OH)3的制备原理及化学性质。

3、掌握Fe 、Fe 2+、Fe 3+相互转化的途径,通过实验探究学会Fe 2+、Fe 3+的检验方法。

4、掌握实现铁及其化合物之间转化的试剂和条件。

一、铁的单质1.铁的存在和冶炼(1)存在铁在自然界中可以以单质形态(如陨铁)存在,但主要以+2价和+3价化合物的形态存在于矿石中,在地壳中的含量居第四位,仅次于氧、硅和铝。

(2)冶炼工业炼铁的原理是利用还原的方法把铁从铁矿石中提炼出来,化学方程式:3CO +Fe 2O 3=====高温2Fe +3CO 2(以Fe 2O 3为例)。

2.铁的物理性质铁有延展性、导热性。

铁能导电,但其导电性不如铜和铝,铁还能被磁体吸引,其熔、沸点较高。

3.铁的化学性质(1)与某些非金属单质、酸和盐溶液反应①Fe 与非金属单质反应②Fe 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稀H 2SO 4)Fe +2H +===Fe 2++H 2↑。

③Fe 与盐溶液反应(CuSO 4)Fe +Cu 2+===Cu +Fe 2+。

(2)实验探究铁粉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装置操作现象用火柴点燃肥皂液,听到爆鸣声,证明生成了H 2实验结论在高温下,铁能与水蒸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Fe +4H 2O(g)=====高温Fe 3O 4+4H 2二、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1、铁的氧化物物质氧化亚铁(FeO)氧化铁(Fe 2O 3)四氧化三铁(Fe 3O 4)俗称铁红磁性氧化铁颜色、状态黑色粉末红棕色粉末黑色晶体(有磁性)溶解性不溶于水类别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铁的价态+2+3+2、+3与H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O +2H +=Fe 2++H 2O6H ++Fe 2O 3=2Fe 3++3H 2OFe 3O 4+8H +=2Fe 3++Fe 2++4H 2O稳定性6FeO +O 2=2Fe 3O 4稳定稳定与CO 、C 、H 2反应生成单质铁及CO 2或H 2O用途Fe 2O 3常用作油漆、涂料、油墨和橡胶的红色颜料,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 2O 3)是炼铁的原料2、铁的氢氧化物(1)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反应原理:Fe(OH)3与Fe(OH)2分别可用相应的可溶性盐与碱溶液反应制得。

新高一化学(初升高)暑假课(人教版)第14讲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教师版)

新高一化学(初升高)暑假课(人教版)第14讲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教师版)

第14讲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1、认识原子的构成,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能画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能从原子结构的角度理解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能进行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之间的相互推导。

3、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及现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4、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A Z X的含义,并能比较它们的不同。

5、知道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的结构和性质,能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6、能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性7、巩固原子的构成,加深对核素、同位素概念的理解,熟练掌握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之间的关系。

8、熟练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能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一、原子的构成1、构成原子的微粒及其性质2、质量数(1)概念:将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常用A表示。

(2)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两个关系①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②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1、电子层(1)概念: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分别在能量不同的区域内运动。

我们把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也称作电子层。

如图为电子层模型示意图:(2)不同电子层的表示及能量关系各电子层由内到外电子层数1234567字母代号KLMN OPQ离核远近由近到远能量高低由低到高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核电荷数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各电子层的电子数K LMNOP2氦He 210氖Ne 2818氩Ar 28836氪Kr 2818854氙Xe 281818886氡Rn281832188(1)电子总是尽可能先从内层排起,当一层充满后再填充下一层,即按K →L →M ……顺序排列。

(2)原子核外第n 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2n 2。

(3)K 层为最外层时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2,除K 层外,其他各层为最外层时,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8。

新高一化学(初升高)暑假课(人教版)第07讲 氯及其化合物(教师版)

新高一化学(初升高)暑假课(人教版)第07讲 氯及其化合物(教师版)

第07讲氯及其化合物1、能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认识氯元素是一种很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其单质具有强氧化性。

2、通过实验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掌握氯气与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水的反应。

3、熟知氯气与碱的反应,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漂白原理及保存方法。

一、氯的存在、氯气的物理性质1、氯的存在与氯气的用途(1)氯的存在氯是一种重要的“成盐元素”,在自然界中除了以NaCl 、MgCl 2、CaCl 2等形式大量存在于海水中,还存在于陆地的盐湖和盐矿中。

(2)氯气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大量用于制造盐酸、有机溶剂、农药、染料和药品等。

2、氯气的物理性质(1)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毒性密度溶解性黄绿色气体刺激性(闻气体气味的方法:用手在集气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有毒比空气大1体积的水可溶解约2体积的氯气二、氯气的化学性质1、氯气的氧化性:2、与金属单质的反应氯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

化学方程式反应现象与钠反应2Na +Cl 2=====点燃2NaCl 产生大量白色烟与铁反应2Fe +3Cl 2=====点燃2FeCl 3产生大量棕褐色烟与铜反应Cu +Cl 2=====点燃CuCl 2产生大量棕黄色烟3、与非金属单质(如H 2)的反应实验操作在空气中点燃氢气,然后把导管缓慢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

实验现象纯净的氢气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集气瓶口上方出现白雾。

化学方程式H 2+Cl 2=====点燃2HCl 注意因为HCl 极易溶于水,HCl 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盐酸小液滴。

(1)氯气是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具有强氧化性。

①氯气能与绝大多数金属反应,一般把变价金属(如Fe、Cu)氧化到最高价。

②氯气在一定条件下能与非金属单质(如H 2、S、P 等)反应。

(2)燃烧是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如2P+3Cl 2=====点燃2PCl 3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复习)一、知识要点1、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知识结构:单质离子化合物离子结构示意图质子组成构成元素物质中子(纯净物)相对原子质量分子共价化合物宏观组成微观构成(只有种类,不论个数)(既有种类,又有个数)典型例题:(1)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可以表示为()(3)亚铁离子Fe2+共含有24个电子,,Fe3+离子核内含有的质子数是()A) 24 B)25 C)26 D)27(2)已知溴元素的元素符号为Br ,溴原子结构示意图为1)x的值为2)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列哪种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相似填序号3)溴化氢的化学式是。

(3)下列符号所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的是()A)H2O B)O2C)OH- D)O2、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知识结构:物理性质物质的性质化学性质物理变化质量守恒定律物质催化剂化学反应的放热现象:如物质的燃烧能量变化吸热现象:如碳还原二氧化碳物质的变化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基本类型C、H2与金属氧化物化学变化置换反应金属与酸、盐溶液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发及完成的条件典型例题:(1)下列有关物质的变化为化学变化的是:()①酒精挥发②白糖溶于水③食物腐烂④铁矿石炼铁⑤汽车胎爆炸⑥电灯发光A)①③B)③④C)②③D)④⑤(2)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即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H2用于探空气球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CO2用于灭火(3)以下对有关科学事实的归纳和总结,你认为正确的是()A)置换反应不一定要在溶液中发生B)通常条件下碱能跟一切非金属氧化物起反应C)酸能跟所有盐起反应D)活泼金属跟酸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氢气。

(4)判断复分解能否发生,可以不必考虑的是()A)是否有沉淀生成B)是否有气体生成C)是否有水生成D)金属活动性3、物质的分类:混合物如空气、溶液等金属:如Fe、Cu等固体:如C、S、P等单质非金属气体:如O2、H2、N2等物质稀有气体:如He、Ne、Ar等酸性氧化物:如CO2、SO2等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如CaO、CuO等其它氧化物:如H2O、CO等含氧酸:如HNO3、H2SO4、H2SO3等纯净物酸无氧酸:如HCl、H2S等无机化合物可溶性碱:如NaOH、KOH、等碱微溶性碱:如Ca(OH)2难溶性碱:如Cu(OH)2等正盐:如NaCl、FeCl3、CuSO4等化合物盐酸式盐:如NaHSO4、NaHCO3等碱式盐:如Cu2(OH)2CO3等CH4有机化合物C2H5OHCH3OHCH3COOH典型例题:1、下列物质:①纯碱②食盐水③石灰水④烧碱⑤液态氧⑥氯酸钾A)碱--B)纯净物—C)混合物—D)盐--2、现有①金刚石②氢气③海水④铁⑤二氧化碳⑥石灰水⑦空气⑧水⑨酒精⑩氧化铜等物质,从中选出三种物质进行归类,并说明如此归类的理由:归类1。

例②⑤⑦常温下都是气体。

2.①②④3 ③⑥⑦454、化学用语:知识结构:典型例题:1、用化学符号表示:2个氮原子,1个氧分子,3个硫离子,4个铁离子。

在氯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2、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现象:1)做完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后,常在集气瓶内倒入少量烧碱溶液,吸收瓶内产生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氢氧化钠固体敞口存放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滴入盐酸有气泡产生。

3)冷的浓硫酸不腐蚀铁,所以可以盛放在铁制容器中。

某同学错把稀硫酸装入铁制容器,此时遇明火就有可能爆炸。

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在一小组的报告里使用了如下化学符号,其中错误的是()A、镁离子:Mg2+B、两个氮原子:2N2C、五氧化二磷:P2O5D、氯化钾:KCl2、下列各组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都相同的一组是()A、KMnO4、K2MnO4B、NH4Cl、HNO3C、P2O5、、Ca3(PO4)2D、Cl2、CaCl23、X元素的原子外电子层有1个电子,Y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由X、Y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A、XYB、XY2C、X2YD、XY34、下列离子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由1H、2H、3H和16O、17O、18O可形成的水分子有()A、3种B、6种C、9种D、18种6、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充入a个CO分子和b个O2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容器内碳原子数与氧原子数之比为()A、a/(a+2b)B、a/2(a+b)C、a/bD、a/2b7、已知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现有aL H2和CO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用去a/2L O2,则H2和CO混合气体中,两种气体的体积比是()A、1:1B、1:2C、2:1D、任意比8、将Ag、Mg、Fe、CuO组成的混合物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反应完成后,溶液呈蓝绿色,过滤,滤纸上留下的固体可能是()A、AgB、Fe、AgC、Cu、AgD、Mg、Fe、Ag9、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Ba(OH)2→ BaCl2B. Fe2O3→ FeC.BaCO3 → Ca(OH)2D. BaCl2 → Ba(NO3)210、能把氢氧化钡、盐酸和碳酸钠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一种试剂是()A.稀硫酸B.氯化钡溶液C.氢氧化钡溶液D.硝酸钡溶液11、相同质量的下列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A.MgB.AlC.FeD.Cu12、钠、镁、铝分别和足量的稀H2SO4溶液反应,当生成氢气质量相等时,则参加反应的钠、镁、铝的质量比是()A.6∶3∶2B.46∶24∶18C.23∶12∶9D.3∶2∶113、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A.一定含有Ag+B.一定含有SO42-C.可能含有Ag+或SO42-D.可能含有Ag+或SO42-或Ag+和SO42-二、填空题1、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铜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Cu+2H2SO4(浓)=CuSO4+X↑+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为:______ ___。

2、有一种固体混合物,可能由CaCO3、KMnO4、BaCl2、KCl、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

现取该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1)将固体混合物投入水中,搅拌后完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2)往此溶液中滴加盐酸,产生一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由上述实验现象可知:该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存在的是_______ ______,一定不存在的是_____ ____,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是__ ___。

3、为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选择适当试剂填入空白处。

①Cu(CuO) ②NaCl(Na2CO3)③HNO3(HCl) ④盐酸(H2SO4)4、实验室常用来检验CO32-离子的试剂是,检验SO42-离子的试剂是,检验Cl-离子的试剂是,检验CO2的试剂是。

5、将Fe、MgO、CuO和盐酸放入同一容器中,加热,待反应完全后,若铁有剩余,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在滤纸上有,滤液中的溶质是。

6、A、B、C、D四种物质符合下列反应:①A+H2C(单质)+H2O ②A+H2SO4→ B+H2O③B+NaOH → D↓(红褐色)+Na2SO4 ④D → A+H2O推想出它们的物质名称:A B C D 推出反应类型①是②是③是④是第二讲高中化学实验基础一、知识要点1.实验操作:2.试纸的使用3.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方法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混合物的化学分离法二、知识运用典型例题例1.下列家庭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 .用熟苹果催熟青香蕉 B .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C .用糯米、酒曲和水制甜酒酿 D .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例2. 以下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 ( )例3.可用如图装置制取(必要时可加热)、净化、收集的气体是( )A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B .碳酸钙与盐酸制二氧化碳C .锌和稀硫酸制氢气D .NaOH 溶液与NH 4Cl 溶液制氨气 例4.回答下列问题:(1)在进行沉淀反应的实验时,如何认定沉淀已经完全?(2)中学化学实验中,在过滤器上洗涤沉淀的操作是。

三、知识运用课堂训练1.用试纸测定某无色溶液的pH 时,规范的操作是 ( )A.将pH 试纸放入溶液中观察其颜色变化,跟标准比色卡比较B.将溶液倒在pH 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C.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 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D.在试管内放入少量溶液煮沸,把pH 试纸放在管口,观察颜色,跟标准比色卡比较2.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C.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调平天平后应在两个托盘上放一张同样大小的纸再称量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浓硫酸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 用药匙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固体B 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C 给盛有2/3体积液体的试管加热D 倾倒液体对试剂瓶标签面向手心4. 某学生利用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反应,测定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

实验步骤如下:①把适量的氯酸钾粉末和少量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均匀,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准确称量,质量为a g。

②装好实验装置。

③检查装置气密性。

④加热,开始反应,直到产生一定量的气体。

⑤停止加热(如图,导管出口高于液面)。

⑥测量收集到气体的体积。

⑦准确称量试管和残留物的质量为b g。

⑧测量实验室的温度。

⑨把残留物倒入指定的容器中,洗净仪器,放回原处,把实验桌面收拾干净。

⑩处理实验数据,求出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

回答下列问题:(1)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以下是测量收集到气体体积必须包括的几个步骤:①调整量筒内外液面高度使之相同;②使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③读取量筒内气体的体积。

这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 __________(请填写步骤代号)。

(3)测量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时,如何使量筒内外液面的高度相同?(4)如果实验中得到的氧气体积是c L(25℃、1.01×105 Pa),水蒸气的影响忽略不计,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式为(含a、b、c,不必化简):m(O2)=______ ___。

课后作业1.某实验小组只领取下列仪器或用品:铁架台、铁圈、三角架、石棉网、烧杯、分液漏斗、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圆底烧瓶、火柴。

只应用上述仪器或用品,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是()A.蒸发B.萃取C.过滤D.蒸馏2.在实验中,为防止下列情况发生,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A.制取蒸馏水时,为防止烧瓶内产生暴沸现象,应先向烧瓶中加入几片碎瓷片B.在用系列实验装置制取和检验的实验中,尾气污染空气,一定要用水吸收尾气C.用加热KMnO4的方法制得的氧气中常带有紫色,应在靠近试管口处放一团棉花D.在点燃甲烷气体前,为防止爆炸,应先验纯3.有下列仪器:①烧杯;②蒸发皿;③平底烧瓶;④试管;⑤坩埚;⑥锥形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