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体制改革若干措施的研究
我国经济若干问题体制背景分析及政策选择
行所 有权 的 约束 , 国有 企 业 的 题 中应 有 之 义 , 是 否 则 , 企 完全 分 开 , 政 国有 企 业 也就 不成 其 为 国有 企业 了 。因此 , 企 不 分是 国 有 制 的 内生 现 象 而 不 是 外 政
1 我 国 经 济 若 干 问题 的 体 制 背 景 分
析
目前 , 国经 济生 活 中若 干 突 出 问题 的存 在 , 我 固
然 与经 济周 期 波 动 和 外 部 经 济 冲击 有 一 定 关 联 , 但 在 很大 程度 上 仍要 归咎 于 传统 体制 的不适 或市 场 制
度 的欠 缺 。
性 , 续 沿用 原有 的增 量 或 体 制 外 改 革 方 式 显 然 难 继 以奏效 。所 以 , 们 决 不 能满 足 于 渐 进 式 改 革 已 有 我
的成就 , 至于把 渐 进 式改 革 的优 点 加 以绝对 化 , 甚 从
而 有意 无 意地 拖 延 改革 的进 程 , 误 改革 的 时机 , 贻 而
要 在结 合 我 国现 实 国情 的基 础 上 , 原 有 的 改革 方 对
式 进行 认 真 审视 , 时地 把 我 国 的 经 济 体 制 改 革 推 适
向深 入 。
即政 府 官 员和 企业 内 部 人 相 互 勾 结 , 谋 对 付 国有 合
产权 的所有 者 , 而 导 致 国有 资产 的流 失 。另 一 方 从 面, 国有 产权 不可 转让 性 , 致 政 府在 国有 资产 流失 导
1 1 市 场 微观 主 体 地 位 尚未 确 立 国有 企业 一 直 。 难 以成 为真 正 的市 场 主 体 , 其 原 因在 于 国有 产 权 究 的 非人 格化 和 不 可 转 让 性 。一 方 面 , 国有 企 业 的所 有者 是 国家 , 国家所 有 必 然派 生 出政 府代 理 , 而 政府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全面部署了新时期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
近十年来,我国财税、金融、价格、国有企业、、农村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进一步颁布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意见。
其中,湖南省大力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表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强化内控机制建设、建立完善农村信用社行业管理、金融监管部门监管和有关职能部门监督、检查、协调的监督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内、外部监督的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外部经营环境。
2012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今年改革的重点的第三点表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强化国有控股大型金融机构内部治理和风险管理。
积极培育面向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的小型金融机构。
合理引导民间融资。
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2012年,央行官网《大力加强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文章指出,“三农”工作历来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做好“三农”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夯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基础的要求,是亿万农民群众的殷切期盼。
做好“三农”工作,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
人民银行历来高度重视农村金融服务工作,在推进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促进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加强金融支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加强农村支付体系建设、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实质上是将非现金支付资源向农村有效配置、使广大农民群众享受支付体系现代化发展成果的过程,是依靠支付科技创新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促进城乡金融资源均等化、扩大农村消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社会公平的一项基础工程。
人民银行从加强银行账户管理、拓展支付清算网络、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努力丰富农村支付结算手段,夯实农村金融服务基础,促进全国支付体系均衡发展。
关于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
关于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理念和新进展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方式、方法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前的改革基本服务于计划经济体制和国家赶超战略。
国务院及其所属部门的机构设置、职责权限迭经变迁,多次实行权力下放和上收,却只限于调整中央和地方、条条和块块的管理权限,其目的是鼓励中央大计划的完成。
表现形式是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行政体制随着国家经济、政治设定的目标而调整和改革,行政体制改革与机构改革同国家经济涨落周期基本同步。
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适应和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行政体制改革越来越多的具有为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开辟道路的指向,逐渐向“有限政府”和“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方向发展。
具体表现为减少了行政审批,决策更加注重民主化、科学化,政策更加关注民生。
第一,政府治理理念上有了重大的调整。
我们已经逐步认识到,政府的权力是有边界的。
计划经济年代政府包揽一切的做法,导致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必须改变政府过去那种无限权力和无限责任的“全能政府”的弊病。
要建立有限权力和有限责任的新型政府,重塑政府形象。
这个有限权力和有限责任的新型政府不能越位、错位、缺位,必须真正依法行政,切实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大方面的职能。
第二,政府职能和公共治理发生重大转变。
基本建立了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作用日益明显;政府不再直接管理企业,实行政企分开,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大大减少;加强对市场的规范和监管,努力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快行政审批制度和垄断领域的改革,推进公共服务创新;稳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更加关注民生的公平与权利,政府越来越重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体系,发挥社会组织的调节作用。
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行问题
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行问题——重温蒋一苇先生的“经济民主论”张承耀(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36)内容提要:我们可以把蒋一苇先生的经济改革观概括成“三论”,即“企业本位论”、“职工主体论”和“经济民主论”。
“企业本位论”和“职工主体论”为“分论”,“经济民主论”为“总论”。
“经济民主论”大致可以分为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政府等三个方面。
在国家与企业关系层面体现经济民主最重要的是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关键词:经济改革,经济民主,决策民主化,决策科学化在我们认真回顾改革开放30周年的日子里,特别怀念那些曾为经济体制改革奋勇呐喊、现在却已永远离开了人间的志士们;在那些志士之中,我们特别记得在30年正中即1993年不幸逝去的蒋一苇先生;在蒋一苇先生提出的诸多论断中,人们感觉最突出、印象最深刻的也许是“企业本位论”。
但是,他本人则明确指出,“我的观点总的是经济民主,这才能够有社会主义的特色”①。
为此,我们有必要再次进行领会和把握。
一、“经济民主论”在“三论”中的地位我们可以把蒋一苇先生的经济改革观高度浓缩成“三论”,即“企业本位论”、“职工主体论”和“经济民主论”。
那么,这“三论”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呢?1. 最先提出的“企业本位论”1978年,蒋一苇先生被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任副所长,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改革开放的理论研究之中。
第二年,他就高屋建瓴地提①蒋一苇,我的经济改革观,经济管理出版社,1993年6月,P2,代序:我的改革观。
该书是蒋一苇先生病故后出版的文集。
1992年11月4日到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和中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研究会在北京共同举办了“蒋一苇社会主义经济民主理论讨论会”,蒋一苇先生因病住院未能到会,但为大会提供了讲话录音,这个代序就是根据他的录音整理而成的。
出了“企业本位论”①。
该文认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本质是从高度计划的、统一核算的以国家为基本单元的“国家本位论”过渡到以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能动活跃有机体的企业为基本单元的“企业本位论”。
当前深化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
当前深化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除了采取经济刺激措施外,还应通过深化改革寻求生机。
当前,开放型经济领域应围绕加工贸易产品内销、解决贸易融资、跨境交易人民币结算、外汇储备管理多元化等四个重大问题继续推进体制和管理机制改革。
一、加工贸易产品出口转内销——内外贸一体化机遇长期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的两种主要方式,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在管理上一直采取内外分割,形成外销产品不对内的格局。
面对危机压力,加工贸易企业被迫转型。
但对于长期习惯于专注出口业务的加工贸易企业,并不熟悉国内市场,综合运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两类贸易方式的能力严重不足,加工贸易企业转型面临很大障碍。
第一,加工贸易企业转型面临来自企业自身的经营性障碍。
加工贸易企业的优势在于按订单生产,专注于生产环节,导致多数加工贸易企业一面具有为国际品牌厂商生产符合国际标准产品的能力,但另一面品牌欠缺以及国内销售网络缺失成为横亘于加工贸易企业转内销过程中不可逾越障碍。
从生产型企业向综合性经营型企业转变,创建品牌、获取销售渠道必然给加工贸易企业带来较大风险。
另外,除了品牌、渠道缺失外,订单数量小、账款拖欠、营销费用繁多、知识产权侵害等均是摆在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内销面前的顾虑。
由于国内采购商一般都是零售企业自行采购,订单数量比较小,而国外进口商多是批发商、地区代理商,采购数量大。
因此,加工贸易企业内销单位产品稀释加工成本的能力减弱,造成利润下降。
从交易方式看,出口较为简单,一般是来(看)样下单、货发(到)付款。
而内销目前两种主要业态模式——百货商场和超级市场,前者一般采用“联营联销”经营方式,后者一般采用“赊账买卖”经营模式,两种经营模式共同特点即账期较长。
当然,出口也存在账期拖延问题,但通过贸易融资安排得到较好解决。
但对国内销售而言,贸易融资基本较为困难。
因此,加工贸易企业面临两难困境是出口市场由于贸易融资缺乏而导致进口商缩减订单;而内销市场缺乏融资工具阻碍内销积极性。
印发实施若干措施
印发实施若干措施印发实施若干措施近年来,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快速推进,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管理和推动创新。
现将这些具体措施印发并实施,以期提高效率,促进发展。
一、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为了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将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
首先,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我们将扩大人才引进的规模,并优化人才引进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我们的队伍。
其次,我们将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培训和培养,提供更广泛的培训机会和平台,帮助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最后,我们将落实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给予优秀人才应有的荣誉和奖励,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二、加强科技创新和应用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
为了加快科技创新和应用的进程,我们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科技创新的转化和应用。
首先,加大科技研发资金的投入,提高科研经费和项目的支持力度。
其次,我们将优化知识产权的保护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和企业积极申请专利,并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执法力度,打击侵权行为。
最后,我们将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的机制,提供更加便利的科技成果展示和交流平台,促使科技创新成果更加广泛地应用到社会实践中。
三、加强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监管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和提高市场竞争力,我们将加强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监管的力度。
首先,我们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资产流转和市场化经营,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营效益。
其次,我们将推动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市场监管机构和监管制度,加大对市场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最后,我们将破除行政审批的壁垒,简化办事流程,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政府行政效能,为企业和市场的发展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
四、加强社会治理和文化建设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和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我们将加强社会治理和文化建设的力度。
首先,我们将加强社会组织和社区自治的建设,促进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和能力的提高。
全面深化改革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全面深化改革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全面深化改革更是激发经济发展活力的关键之举。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全面深化改革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并逐步展示改革的重要举措和策略。
一、开放市场促进经济发展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促进市场开放和自由贸易。
通过降低贸易壁垒和非关税壁垒,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吸引更多外资流入,从而促进国内生产力的提升和经济的发展。
此举不仅可以推动国内企业的竞争力提升,还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同时,开放市场也为国内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二、简化行政审批激发创新活力行政审批是过去经济发展中的一大瓶颈,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点任务是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为创新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政府在这一过程中要发挥好监管、服务和引导的作用,推动企业实现由“被管理”到“自治”的转变,激发创新活力和新经济的发展。
三、深化金融改革提升经济活力金融体系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稳定金融市场和加强金融监管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推动利率市场化、完善金融体系、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增加金融服务供给,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好的金融支持,进而激发经济发展的活力。
四、改革创新机制激发人才和科技创新活力人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科技创新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
全面深化改革要加强教育培训体制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继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技创新和转化应用能力;建立科技与产业、产学研合作的机制,鼓励创新创业,培育和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
这些举措有助于激发人才和科技创新的活力,推动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
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激发可持续发展活力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全面深化改革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
通过改革创新机制,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可以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双赢。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公布日期】1993.11.05•【文号】中发[1993]11号•【施行日期】1993.11.05•【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发[1993]11号一九九三年十一月五日)在党的十四大精神指引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农村总的形势是好的。
在经济体制转换和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中,农村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主要是农业特别是粮棉生产的比较效益降低,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扩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大量耕地被占,农村资金外流,一些地方财政用于农业的资金减少,加剧了农业发展后劲不足的矛盾。
中央认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要特别重视和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切实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保障农业稳步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这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成九十年代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任务,实现农村小康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解决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按照党的十四大确定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目标,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全面转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坚持把农业放在一切经济工作的首位,逐步调整社会资金和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抓住当前加强宏观调控的有利时机,进一步采取措施,解决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积极性的一些紧迫问题。
一、稳定、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公布日期】1993.11.14•【文号】•【施行日期】1993.11.14•【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体制改革正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1993年11月14日通过)为贯彻落实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讨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重大问题,并作出如下决定。
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1)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下,经过十多年改革,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正在转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迅速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广泛展开,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改革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建设、人民生活和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
在国际风云急剧变幻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战略决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以邓小平同志1992年年初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十四大明确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新的经济体制,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期的伟大历史任务。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经济结构和体制的改革和调整。
经济结构和体制的改革和调整。
经济结构和体制的改革和调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各国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迭代。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型的艰辛。
本文将围绕中国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改革展开讲解。
一、经济体制改革1. 市场化改革市场经济机制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我国改革的核心。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实行价格双轨制,逐步放开价格,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1992年,中央政治局召开了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三项基本任务,即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这为新时期中国市场化改革奠定了基础。
2. 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是指政府应当逐步将行政管理向社会服务、公共管理、社会调节等方面转变,进一步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自贸区建设、放宽准入等,促进企业自主决策和市场竞争。
二、产业结构调整1. 提高科技水平提高科技水平可以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当前,中国正推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加快推进国家“双创”工作,注重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扶持,鼓励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以提高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2. 加强环保措施环保措施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国现阶段的环保压力非常大,但也带来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机遇。
加强环保措施,可以淘汰低效、高耗、污染严重的产业,推动老旧工业的升级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3. 做大做强服务业服务业已成为现代经济的主要产业之一。
中国的服务业在不断拓展,具有庞大的发展空间。
当前,中国正在实行“服务业提质增效”计划,加强服务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和质量监管,加快发展信息技术、文化旅游、金融保险等高附加值的服务业。
总的来说,经济结构和体制改革和调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在新时期,中国将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加强科技创新和环保措施,促进服务业发展,为实现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政策与措施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政策与措施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国长期以来的一项重要任务,旨在逐步推进市场化、开放化和现代化的改革进程。
为此,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与措施来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本文将从企业改革、金融改革和产权保护等方面,介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政策与措施。
一、企业改革1. 国企改革中国政府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民间资本等方式,推动国有企业改革。
国企改革的政策措施包括优化企业治理结构、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引入市场机制等。
此外,还加强国有企业负责人的绩效考核,强化市场导向和效益导向。
2. 私营企业扶持为了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中国政府出台政策与措施,包括减轻税收负担、简化企业登记和审批手续、提供金融支持等。
此外,还积极推动创业创新,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为民营经济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金融改革1. 利率市场化中国政府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取消或放宽对银行贷款利率的管制,允许市场实行利率竞争。
此举有助于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激发金融机构的市场竞争意识,并且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融资渠道。
2. 资本市场改革中国政府积极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包括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加强投资者保护等。
此外,还推动证券市场对外开放,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参与中国资本市场,提高市场的国际化水平。
三、产权保护1.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中国政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加强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打击侵权行为,提高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和维权能力,保护创新型企业和创新成果。
2. 建立健全法制环境中国政府努力构建法治化的经济体制,建立健全市场经济的法规框架和法律体系,加强企业合同法律的保护力度,降低市场经济中的交易风险。
同时,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保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是全面的、多样化的。
通过国企改革、金融改革和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改革,中国政府不断完善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指导思想(1)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决心之大、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
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
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新时代国企改革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新时代国企改革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摘要:2020-2022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逐步进入收官关键年,作为国民经济排头兵,主力军,做好国企改革,对做优做大国有经济,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国有企业效率,构建新发展格局有重大意义。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做好国有企业改革,是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先导和突破的手段和方式,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突出改革实效,推动改革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本文主要是针对新时代国企改革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尝试提出有效的策略供国企改革作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国企改革;经济发展引言国企改革伴随改革开放从未停止,从八十年代“放权让利”到九十年代“制度创新”,从二十世纪初“国资监管”到新时代“分类改革”,国企改革随着时代发展调整改革方向和制度以适应全球经济发展形势,并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同时为改革开放提供物质保障,推动我国经济高速高质发展。
在国企改革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过程中,创新驱动发展表现突出,在高铁、载人航天、绕月探测、深海钻井平台、深潜探测等领域,以中央企业为代表的国有企业取得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
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和使命,必然要求国有企业继续深化改革,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一、国企改革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现代经济体系与我国经济新常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现代化经济体系概念,其内涵包括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包括生产体系、科技体系、市场体系、分配体系、外贸体系、制度体系等主要特征。
全球经济滞胀、地缘局势紧张,国内部分产能过剩、劳动力成本攀升、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加大等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入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性变化,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现状与前景分析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现状与前景分析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过去三十年的经济改革和发展已经促进和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崛起。
当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时,这表明尽管国际形势严峻,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韧性和潜力。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成果显著,它的成功经验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事实1.改革开放的背景在1978年初,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那就是第十一次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是毛泽东英名的逝世和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后召开的全国范围内的一次重要会议。
这一重要的决定为持续的变革提供了切实的方向和动力。
从那时起,中国就开始了一项巨大的改革和开放计划,以促进经济和社会重建。
2.政治维度,以及社会和文化变革从政治维度上来说,中国的改革是在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提出的,而这项改革是积极的。
这次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并得到了人们的大力支持。
经济上的改革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如建立了公有制和集体产权的保障制度,但政治改革仍然停滞不前,繁琐和冗杂的手续严重影响了发展。
随着全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和文化变革也适应了这些进步。
这些改变,包括全民接受市场经济和商业文化的理念、加强研究力量、丰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建立等等。
3.行政管理的改变从行政管理上来说,改革的意义首先就是使政府工作机制更加高效。
在计划经济的时代,政府对经济产业的领导过于过度,这就使得政府工作相对繁琐、拖沓,结果产生了很多的损失。
在改革进程中,政府加强了管理,强化了对企业业务的指导和监管,在“放管服”上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增强了政府服务环节的效率和质量。
4.国企的改革在国企改革方面,最显著的改变是脱离了以前的国家“三差企”观念(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差异化课题”的企业),积极促进企业合并整合,同时也完善了国有企业的股权制度,采取“股权分置”、“以股分红”等一系列的措施,推进了国有企业向市场化、化、科技化发展的方向。
关于 的若干措施
关于的若干措施摘要:一、引言二、若干措施的具体内容1.措施一2.措施二3.措施三4.措施四5.措施五三、实施这些措施的意义四、结语正文:【引言】近年来,针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这些措施涉及多个领域,旨在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本文将对这些措施进行简要概述和分析。
【若干措施的具体内容】1.措施一: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为了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中小企业的政策,如减税降费、优化金融服务、支持创新创业等,以降低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本,激发市场活力。
2.措施二:推进新型城镇化政府着力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多中心、多层次的城市群结构。
3.措施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强化环境保护责任,推动绿色发展,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措施四:深化教育改革政府持续推进教育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5.措施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政府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提高基本养老金、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加大社会救助力度等,以减轻群众生活负担,保障基本民生。
【实施这些措施的意义】这些措施的实施,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小康,具有重要意义。
它们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推动我国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迈进。
【结语】总之,政府提出的这些措施,旨在解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为我国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举措
新中国经济体制变革
制度创新 产权制度 国有制 阶段 1992后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背景、过程、意义) ⑴背景 ①在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 ②在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 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⑵过程 ①1992 南方谈话: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 ②1992 十四大:改革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③2001十四届三中全会: 勾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基本框架。《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④1997 十五大: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⑤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农民自主经营权、解放农村生产力, 管理权 促进农村经济发 展 集体经营 促进农村经济发 展
集体经营
平均主义大锅饭, 影响农民的生产 积极性 农民自主经营权、调动农民积极性, 管理权 农村开始了历史 性的变革
4、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阶段 项目 改革前 改革措施
高度集中 政企分开,简政放权, 政策性调 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 扩大企业自主权 整阶段 1985— 所有制 单一的公 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 有制经济 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1992
阶段项目改革前改革措施政策性调整阶段19851992制度创新阶段1992后管理体制所有制分配制度产权制度高度集中管理体制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平均主义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国有制4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由国家银行统一计划发行的法定货币
⑶意义 (1)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2)使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体上达到 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国外关于中国改革开放史若干问题的研究述评
一、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我国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次历史性转折。
改革开放以实现现代化建设为目标,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为我国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国外学者对我国改革开放的评价1. 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在国外学者眼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他们普遍认为,我国的经济持续增长以及减少了数亿人的贫困问题,这些成就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之处。
我国在国际舞台上,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2. 我国改革开放的问题在评价我国改革开放时,国外学者也指出了一些问题,如贫富差距的扩大、环境污染等。
我国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快速经济增长也伴随着一些挑战和问题,这些问题在国外学者的研究中得到了深入的分析和关注。
三、我国改革开放的影响1. 对国际经济的影响我国改革开放对国际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我国的崛起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新的动力。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和出口大国,对全球贸易和产业链有着重要影响。
2. 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我国改革开放也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国逐渐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其对国际组织和多边主义的支持,促进了国际关系的多极化和民主化。
四、我国改革开放的启示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给其他发展我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国外学者对我国改革开放的研究也深入探讨了这一点。
他们认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证明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五、我国改革开放的未来在我国改革开放的40多年历程中,国外学者对我国的未来发展也做出了一些预测。
他们普遍认为,我国将继续保持经济增长的势头,并在全球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他们也指出,我国在未来发展中仍需面对一系列挑战和问题,如人口老龄化、资源环境压力等。
六、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我国改革开放是我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对于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共湖南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意见
中共湖南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3.11.05•【字号】湘发[2003]13号•【施行日期】2003.11.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体制改革正文中共湖南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意见(2003年11月5日中共湖南省委八届六次全体会议通过)(湘发[2003]13号)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纲领性文件。
省委八届六次全会深入学习了《决定》,认真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改革开放取得的重大进展,深刻分析了新世纪新阶段我省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专题研究,就贯彻落实《决定》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党的十六大作出的战略部署,也是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必然要求。
我们一定要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体制保证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深化改革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推进改革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1.充分认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我省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改革的不断深化,极大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加快了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
但是,必须看到,我省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计划经济的核心部分尚未彻底触动,深层次问题没有完全解决,改革的进展还不平衡。
中俄经济制度改革若干比较
中俄经济制度改革若干比较中俄两国经济制度是在社会主义体制下进行的,两国的都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率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然而,在具体的过程中,两国采取了不同的路径和方法。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中俄两国经济制度进行比较分析。
首先,中俄两国在的起点和目标上存在差异。
中国的经济始于1978年,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和外资等手段国有企业,推动经济发展。
而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则再次面临的挑战,目标是建设“自由市场经济”,国有企业私有化,推行市场化的经济体制。
中俄两国在出发点上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两国的方向和内容的不同。
其次,中俄两国在市场化的进程和速度上也存在差异。
中国的是逐步推进的,通过实行特区政策引进外资、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等一系列措施,步步谨慎地推进市场化。
而俄罗斯在1990年代初开始实行“剧烈市场化”,推行大规模的私有化和价格自由化,导致了经济混乱、社会不稳定等问题。
俄罗斯的市场化过程相对来说更为激进,存在一些不可控和不可预知的风险。
最后,中俄两国在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方面的也存在差异。
中国在过程中通过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推行社会福利政策等措施,积极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与此不同,俄罗斯的导致社会保障体系的瓦解,社会福利的减少,导致了社会不公问题的加剧。
尤其是在国有企业私有化过程中,一些寡头垄断了资源,加剧了贫富差距。
综上所述,中俄两国的经济制度在起点、目标、进程和速度、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中国的是以“市场为主导,政府为有力”为核心思想,通过逐步深化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稳定。
俄罗斯的过程更为激进和剧烈,市场化的效果相对较慢,社会问题也更为突出。
两国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其他国家的经济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经济体制改革若干措施的研究
过去2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经济已由原来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轨,随着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得到不断加强,政府也在放权让利中逐步退出市场。
资源配置是经济体理论制改革的最终指归,也就是说,由于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解决如何有效地把经济中有限的资源配置于各种不同的用途,以便用这些既定的资源达到最大的社会物质产品和劳务的产出。
标签:新经济体制改革资源配置
对我国来说,新经济对于促进企业改革,推进制度建设,冲破教条和本本的束缚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网络的发达使得普通百姓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难以想象的宽阔和通畅,而信息将会使人们的观念发生转变。
网络经济使得企业间的竞争不仅仅由目前的局部地区扩大到全国,而且会扩大到整个世界。
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普通百姓都一定会感觉到,对于以企业政府管理体制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来说,不是想不想改的问题,而是必须改革的问题。
一、资源配置与新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
自从古典经济学时代以来,在资源配置的研究方面大致有两种不同的趋向:一种趋向认为,市场机制是能够完善地、合理地在社会有限资源条件下配置各种资源的唯一有效的机制,因此资源配置学说无非是一种市场经济自发进行调节的学说,其实质是相信竞争性的市场价格机制能够导致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另一种理论趋向认为,从资源配置过程和效果来看,市场机制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
这种局限性或者反映于对社会资源的利用不善,从而造成资源闲置或者浪费,或者反映于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之间的不协调。
这种理论趋向强调政府调节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主张政府调节应当与市场调节在不同程度上结合起来以克服市场失灵的弊端。
古典学派之后的新古典学派、凯恩斯学派、货币主义学派、供应学派以及理性预期学派,在资源配置的研究上,无不是这两条理论进路的发展和演化,他们的理论分歧,实质上是对市场机制作用的估计程度的分歧,或者说对政府调节效应的判断的分歧。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实质性问题是寻找一种合理的资源配置方式,这种资源配置方式包含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的含义。
宏观层次上的资源配置是指资源如何分配于不同的部门、不同地区、不同生产单位,其合理性反映于如何使每一种资源能够有效地配置于最适宜的使用方面。
较低的微观层次的资源配置是指在资源配置为既定的条件下,一个生产单位、一个部门、一个地区如何组织并利用这些资源,其合理性反映于如何有效地
利用它们以达到最大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产出。
这两个不同层次的资源配置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最关键的区别在于,两个层次的资源配置实现的途径不同,较低层次的资源配置可以在不转移生产要素的前提下,通过生产技术措施或组织管理措施来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而较高的宏观层次的资源配置合理化的实现,通常要涉及生产要素的流动、产权关系规范化、固定资产的转让、宏观经济调节手段的运用、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等问题。
通过区分较高的宏观层次的资源配置和较低的微观层次的资源配置,与两个层次的资源配置方式的合理化相应的是两个层次的企业体制改革。
较低层次的企业体制改革是改革企业的内部经营机制,由此使得企业变得充满活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将更加关注自身的经济效益并更好地发挥经营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较高层次的企业体制改革是改革企业的经济地位,使企业由过去作为行政机构附属物的地位转变为真正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使企业的产权关系明确化,使企业成为承担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的投资主体和利益主体。
因此,经由对资源配置理论的研究,即要使资源配置由不合理趋向于比较合理,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的改革是必要的,而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必须以赋予企业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地位作为突破口,明确产权关系,实现政企分离,培育和完善市场,在此基础上实现市场定价的格局和资源的有效配置,而价格改革既不是唯一重要的改革,更不可能成为改革的突破口。
经济转轨时期的资源配置合理化的这种路径特征,是由我国经济的非均衡性质所决定的,从经济体制变革的角度,从微观经济基础和宏观经济调控相互协调衔接的角度来研究资源配置。
改革后,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取得了巨大成功,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运行基本奠定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之上。
资源配置的方式已由计划向市场这一基本方式转变。
在转变中,政府一边“造市”,一边“退市”。
即在打破旧体制框架的同时,塑造新经济体制,包括市场形态的构建、市场机制的培育和市场规则的制定等,在把各种经济主体推向市场的同时,自己在放权让利中逐步退出市场。
二、我国新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
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市场作用不断增强,资源配置效率明显提高。
具体表现为:
1、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计划经济条件下,中国政府通过“中央各主管部委——地方各主管厅局——行政性公司——国营工厂(商店)”这一管理链条对国有资产(企业)进行直接管理(干预),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管理者和经营者集多种职能于一身,企业毫无生产经营自主权。
改革后建立了“国资委(局)——控股公司——企业”的管理体制框架,国有企业在现代公司化改组过程中正在形成相应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式的“法人治理结构”。
国有资产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由原来的行政关系转变为市场化的“委托——代理”关系。
2、计划体制的改革计划体制改革以来,一方面,指令性计划已经或正在变
为指导性计划和政策性计划(如产业政策等)。
计划的行政色彩已大大减弱;另一方面,计划的比例大大减少,市场调节的范围不断扩大。
绝大部分商品、劳务和生产要素的产销、供求等已基本放开,市场已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或主要作用。
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是通过价格机制实现的。
以前中国实行计划价格,它既不反映供求,也不符合价值;改革后,先后提高了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和调整了工业消费品价格并采用“价格双轨制”。
3、财税体制的改革在国家与企业等纳税人之间的财务税收关系上,以前由国家实行统收统支,企业没有理财自主权。
80年代后的两步“利改税”,规范了国家与企业之间分配关系,但存在税收不统一,税负不公平,税制过于复杂的问题。
近几年分税制财政体制的确立和增值税作为主体税种的税收体制的运作成功,标志着新的财税体制框架已经基本形成。
在新的财税体制下,财政收支体制的改革,各税种的调整和完善,预算外及体制外资金管理的规范,使政府在增加财力的同时,保证其职能能够完整地发挥,并改善了对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
4、金融体制的改革改革前,中国实行单一国家银行制度,中国人民银行既是中央银行,又是商业银行,还是政府机关,金融依附于财政,构成“大财政、小银行”体制。
现在,中国已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金融体系,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从中央银行中独立出来后,政府改变了原来对商业银行的严格的直接控制,取消了贷款规模的管理,在贷款发放上给予银行自主决策的权利,并促进银行间的竞争,使银行间业务相互交叉、渗透的程度不断加强,各商业银行提高了运营效率,对经济的发展起巨大的作用。
5、外贸体制的改革中国的外贸,以前由国营专业外贸公司独家垄断,实行计划收购制。
改革后,引入竞争机制,扩大外贸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在完善出口代理制的基础上,直接赋予越来越多的工贸企业、生产科技型企业进出口贸易经营权,实行统一政策,放开经营、平等竞争、自负盈亏。
并在取消财政补贴后改进和完善了出口退税制。
改革加强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力度,使国内的经济发展能更好地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