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枣眼中的中国新诗——《论中国新诗中的现代主义》译后记
2024年河北省中考考前预测卷语文试题(二)
河北省2024年中考考前预测卷语文(二)(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1~2题14分)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野三坡不仅有南方水乡的娇媚..和静谧,也具有北方山脉“雄、险、奇”的(cūguǎng)。
其中景区内的百里峡是国家5A级旅游景点,它是目前国内发现的规模最大、最奇特的峡谷地貌。
峡谷内群峰拔地而起,峡谷幽幽,小溪潺潺,野生动物遍布沟渠,生态环境原始自然。
这里冬季的山是(lǎng rùn)温暖的,当夏季莅临..时这里也没有酷热,留给你的只有凉爽。
峡谷的空气清新,清风徐徐,负氧离子丰富,让人心旷神怡。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①(cū guǎng)______ ②(lǎng rùn)______(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①娇媚______ ②莅临______(3)文段中的“始”字,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部首检字法检索,应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
(2分)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目前已知,年代最久的古砖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秦砖汉瓦诠释了那一时期古人制陶工艺的上乘水平。
古砖一般分为文字砖、画像砖和字像结合砖三大类。
画像砖上有的雕刻有狰狞如鬼脸,饕餮的纹饰,意在驱邪,保佑平安;有的雕刻有龙、凤、鱼、鹿等瑞兽形象;还有的用几何图形、花草、日月等作为装饰。
古砖____________(朴素/古朴)敦厚,充满历史的沧桑。
(甲)其造型简单,纹饰精妙,存世量稀少。
(乙)显得特别珍贵,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古砖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被毁损或遗失。
一块普普通通的古砖,便是几千年历史文化的见证者,方正之间,铭文雕画,无比忠实地____________(记载/铭记)了特定时期特定社会环境下的寻常岁月,是重要的历史和文化研究载体。
(1)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
(2分)(2)文段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A.因为所以B.无论都C.不是而是D.虽然但是(3)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第二部分(3~18题56分)一、古诗文阅读(一)古诗文默写(6分)3.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论波德莱尔对第三代诗人的影响——以海子、张枣为中心的考察
韩 亮作为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经由1957年《译文》杂志选登的波德莱尔的译诗及评论,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诗人中激起了意想不到的诗学波澜。
一方面,波德莱尔用严整的形式和“矛盾修辞”来表达复杂情感状态的手法,让先锋诗人迅速找到了为自己不安的灵魂“赋形”的方式;另一方面,他关于绝对意义上人性与伦理之“恶”的洞见,对先锋诗人的“人观”形成了冲击,瓦解了他们原有的善/恶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
这些影响为当代先锋诗带来了鲜明的现代性特质,使其与同时代的政治抒情诗产生了明显的分野。
到了1980年代中期,当代诗人接触到的西方现代诗学资源激增,波德莱尔显得不那么“现代”了——这从1984年的《世界文学》将其归入“古典文学”栏目就可见一斑。
然而,“年迈”并不意味着影响的消失,“老”波德莱尔仍然对中国当代诗人产生持续的影响。
作为“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波德莱尔敏锐地觉察到物质进步的负面后果:“我们将在我们认为活着的地方死去……进步将使我们全部的精神性部分衰萎。
”a在普罗大众眼里,现代技术的进步和物质的蓬勃发展或许是劳动的硕果与生活的胜利,但对一部分敏感的诗人而言,这种进步包含了物绞杀人的负面后果:“物大于人,对物的消耗,对物的追求,以及对物的占有,成了人类的神,物成为了神。
人类自己的欲望成了神,人的精神性被剥夺。
”b主体被压抑的情状,成了写作者所需面对的新的精神现实,诗人化身为“终日迁徙穿越巨大人性荒漠的孤独者”c。
回到中国当代诗的历史语境中看,在1980年代之后开始写作的第三代诗人感受到的生存状况与朦胧诗人有了很大不同,社会政治的压力减轻了,取而代之的是波德莱尔意义上的现代性困境。
现实的语境类同给了他们与波德莱尔产生深度共鸣的可能性。
本文将以海子和张枣为例,追踪第三代诗人与波德莱尔的精神联系:一种与外界关系紧张对立的诗人身份伦理——“我”与当代世界的张力如何呈现,怎样消解,又展现出何种美学特质?这不仅是当代诗的问题,也是当代人的问题,因为“诗的危机就是人的危机;诗歌的困难正是生活的困难”d。
“亦东亦西”论张枣诗歌渊源的一种情形
收稿日期:2020-06-10本刊网址·在线期刊:http :///jhxs作者简介:彭英龙,男,江西吉安人,暨南大学文学院博士后,E-mail :**************。
自从去世以后,张枣诗歌的价值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及新诗爱好者的肯定。
许多研究者都意识到,张枣是一个将现代主义诗学与传统诗学完美结合起来的人,如果没有对中西诗歌的深刻理解,要将其讲透彻是几近于不可能的事情。
然而,饶是如此,仍然出现了一些解读的尝试。
解读者甚至试图判定,张枣诗歌中的某个意象、某个手法乃至某种观念渊源何在。
一种典型的研究进路是,为了论证张枣如何首先沉浸于现代主义,而后又以向着“汉语性”“传统”等的回归超越现代主义,就指明其诗歌中哪些意象、手法、观念,是来自中国古典诗歌/诗学的。
张枣本人的许多言论也鼓励这样一种做法。
例如,在其名文《朝向语言风景的危险旅行:中国当代诗歌的元诗结构和写者姿态》中,张枣声称:我个人绝不相信现代性就等于放弃汉语性的神话(其典型方法就是从白话文的翻译文体和对西语的误读中派生灵感,并使作品具备某种简便的国际互换性),对毫无自主意识的浑浑疆盔的蒙头昏写我也不以为然①;我相信如此诗歌行之不远。
同时,如果它寻求把握汉语性,它就必然接受洋溢着这一特性的整体汉语全部语义环境的洗礼,自然也就得濡染汉语诗歌核心诗学理想所敦促的写者姿态,即:词不是物,诗歌必须改变自己和生活。
[1]191张枣在此将“现代性”与“汉语性”对立起来。
张枣这样做自有其理由,而这也鼓励学者们循着其思路去论证,到底张枣诗歌中的何种因素是“现代性”的体现,何种因素是“汉语性”(乃至传统)的体现。
然而,这样做总意味着一种危险。
为何?我们不妨以钱锺书的一段话来说明。
他在《中国固有的文学批评的一个特点》说:“我们常听说,某东西代表道地的东方化,某东西代表真正的西方化;其实那个东西往往名符其实,亦东亦西。
”[2]116更进一步讲:“换句话说,中国所固有的东西,不“亦东亦西”:论张枣诗歌渊源的一种情形彭英龙(暨南大学文学院,广州510632)摘要:张枣的创作堪称“中西合璧”。
专题01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题源解密(新高考专用) (解析版)
专题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目录:2023年真题展现真题考查解读近年真题对比命题规律解密名校模拟探源高考必备知识(2023·新高考1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对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来说,藜麦的发现是一个奇迹。
藜麦不含麸质,富含镁和铁,比其他种子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包括人体无法独自生成的必需的氨基酸。
美国宇航局宣布,藜麦是地球上营养最均衡的食物之一,是宇航员的理想之选。
产于安第斯山的藜麦有一个令西方消费者神往的传说:印加人非常重视藜麦,认为它是神圣的,并且称之为“万谷之母”。
不过,藜麦的爱好者却通过媒体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
从2006年到2013年,玻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
2011年,《独立报》称,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
《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称,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
2013年,《卫报》用煽动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素食者的肚子能装下藜麦令人反胃的事实吗?”该报称,贫穷的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在食用更加便宜的“进口垃圾食品”。
《独立报》2013年一篇报道的标题是“藜麦:对你有利--对玻利维亚人有害”。
这些消息传遍了全球,在健康饮食者之中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
在社交媒体、素食博客和健康饮食论坛上,人们开始询问食用藜麦是否合适。
这种说法看似可信,被许多人认可,但是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
毕竟,藜麦贸易使大量外国资金涌入玻利维亚和秘鲁,其中许多资金进入了南美最贫穷的地区。
几位经济学家跟踪了秘鲁家庭支出的调查数据,将种植且食用藜麦的家庭、食用但不种植藜麦的家庭和从不接触藜麦的家庭划分为三个小组。
他们发现,从2004年到2013年,三个小组的生活水平都上升了,其中藜麦种植户家庭支出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
农民们正在变富,他们将这种新收入转化为支出又给周边民众带来了好处。
《现代性的追寻》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第七章 北岛与“词的流亡”
第一节 可疑之处: 写作危机与“朦 胧诗”的...
第二节 “抒情我” 作为语言风景的 探寻者
第三节 “世界的 语言”与“诗的 语言”
第四节 “词的流 亡”作为去政治 化的、文学...
第六节 流亡在 途作为写作的隐
喻
第五节 陌生化 的另一个“我”
第七节 打开内 部空间的钥匙
03 以及语言和生命困 境...
第三章 闻一多:介于
04 纯诗与爱国之间—— 将...
05
第四章 梁宗岱与象征 主义诗学
第五章 传统与实验:
06 卞之琳和冯至的客观 化...
目录
07 第六章 从地下文学到 “朦胧诗”——20 世...
08
第七章 北岛与“词的 流亡”
09 第八章 “后朦胧诗”
010 参考文献
0 4
第四节 “人类同 情”与爱 国
0 5
第五节 富有创造 力的不相 容性
0 6
第六节 奇迹,唯 有语言才 能召唤
第四章 梁宗岱与象征主义诗 学
第一节 梁宗 1
岱和瓦雷里
第二节 梁宗 2
岱关于瓦雷里 诗学的诠释
3 第三节 象征
主义、传统和 “宇宙意识”
4 第四节 陶渊
明、波德莱尔 和象征
5 第五节 梁宗
〈译后记〉以“元诗”
011 意义上的“抒情我” 为...
本书是诗人张枣的诗歌研究专著,是张枣的博士毕业论文。张枣在本书中以诗歌写作者的视角,梳理自《野 草》以来的中国新诗写作技术探索经验,因张枣天赋中的诗性敏感,他对诗歌“现代性”技巧的总结,不乏可贵 论断。
张枣关于现代诗的空白练习
第一章 中国新诗现代主义的 发展与持续(1...
千古的回想——浅析张枣诗歌中的古典传统以《镜中》为例
千古的回想——浅析张枣诗歌中的古典传统以《镜中》为例作者:魏雯静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9年第4期摘要:《镜中》是当代著名诗人张枣的代表作之一。
它以其古朴的气息、悠远的意境,将万古愁绪化为花海,轻抚在每一位读者心间。
以《镜中》为首的一批作品,浸润历史,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古典魅力,而对传统的偏爱正是张枣诗歌的显著特点之一。
探究与推崇张枣诗歌中的古典传统,在这个欲望统领一切,利益成为社会焦点的年代,具有修复人心的象征意义。
关键词:张枣诗歌古典传统自20 世纪80 年代起,诗界逐渐陷入到一种混沌之中。
诗歌“边缘化”与诗人“矮小化”现象层出不穷,像一团阴霾砸入水中,越沉越深,而后消失于岁月的无情之中。
究其根源,这与时代的变化有很大关系。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人们逐渐进入到消费至上的“快餐时代”,金钱与利益成为第一选择。
在这样一种“非本真状态”之下成长的诗人们,习惯性地依附于他人,很快便沉沦在都市的诱惑与麻痹之中,难以回归自我去承继优秀的诗歌古意传统,自然形成了今日之局面。
于是,面对这样一种“诗歌之死”的境遇,重提优秀古意传统的重要性显得尤为必要。
张枣是当代著名诗人之一,他在古老的韵律中肆意穿梭探寻,创作出了许多古韵生香的优秀诗作,例如《何人斯》《秋天的戏剧》等等。
尤其是其成名作《镜中》,诗行富有温度,代表了张枣对于传统的追寻与诘问,充溢着当代诗人优秀的复归之光。
跟随这光亮,我们期待着能涤净灵魂,驱散混沌,还原诗歌最初的纯白。
一、意象与节奏《镜中》之所以被誉为一首充满古典韵味的现代诗歌,首先得益于诗中无处不在的古典意象。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 梅花便落了下来”。
“梅花”是古诗当中的常用意象,往往有无畏、典雅、坚韧之意。
如王安石《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一联,将诗人自身艰难的境地与“墙角”梅花生长的不易环境加以联系,表现了诗人坚持自我的信念。
所谓君子当如梅,张枣牢牢把握住了“梅花”身上特有的古典韵味,将人们拉入了山花绝美的意境之中——清风拂过,伴随着轻盈的愁绪,回忆开始旋转。
《中国新诗的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中国新诗的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1.作者简介张同道(1965—),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现主要从事纪录片创作与研究。
主要著作有《艺术理论教程》、《电视看客:调查中国电视受众》、《媒介春秋:中国电视观察》等。
2.课文分析张同道的这篇论文原载于《文学评论》1999年的第3期,课文节选了其中的三个部分。
文章主要认为,中国新诗从诞生之初到现在一直没有形成与中国民族心理相契合的审美范式,但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新诗在体制建设方面作了很多探索,寻找契入民族心理的审美范式,并且这种探索还需继续探索下去。
论文开头一段提出任何艺术形式的形成都是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相契合的结果,这是下文展开论述的一个基点和判断的标准。
文章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中国新诗的发生并不是自然演进的结果,而是文体革命的结果,是受西方诗歌影响发展起来的一种诗歌形式,因此从一开始就面临着诗歌体制建设的问题,需要寻找与中国民族心理相契合的审美范式。
作者还论述了新诗初创时期诗歌体制的探索,白话自由体被认为是与古典诗决裂的一种标志,但白话自由体在此时并没有产生经得起考验的新诗作品。
诗歌体制问题在一开始就困扰着中国新诗的发展。
从论文的第二部分开始,作者分别介绍了中国新诗发展中四次大规模的理论讨论与创作实践。
第二部分论述了新诗在20年代的体制建设,新诗的形式问题开始引起了足够的重视。
在这一阶段,格律意识又开始重新确立,一批诗人开始进行格律试验,虽然很快为人所诟病,但“证明人们不再一提格律就联想到恢复旧诗秩序,而是从新诗的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的关系上进行审思”。
而此时出现的三种类型的体制:欧化自由体、新民歌体与新格律体也成为新诗演变的三条道路。
第三部分指出三四十年代关于新诗体制的讨论集中在欧化与民间之间,自由诗和歌谣体都达到了高峰状态。
民间歌谣体的兴盛是民族形式发展的需要,也是政治力量介入的结果。
但这种“大众化”并没有超出陈旧的审美范式,仅仅是“旧瓶装新酒而已”。
论文选题题目
中文系2009级语文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备选题目一览表中国古代文学1.《山海经》与中国文学关系研究2.中西神话比较研究3.《诗经》及其作品研究4.《左传》及其作品研究5.《左传》《国语》比较研究6.《国语》成书探源7.试论《战国策》的时代特色8.楚辞与屈原研究9.《诗经》与《楚辞》比较研究10.孔子作《春秋》考论11.《孟子》探微12.庄、老比较研究13.《庄子》新探14.《史记》及其作品研究15.《史》《汉》比较论16.《汉乐府》新探17.试论《古诗十九首》在比兴手法上的创新18.从元代水浒戏到《水浒传》看李逵形象的演变19.《西厢记》崔莺莺与《墙头马上》李千金形象比较20.论《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21.论《西游记》中的妖魔22.孙悟空形象之我见23.谈《红楼梦》人物塑造的衬托手法24.杜丽娘·林黛玉·陈芸:明清文学中三个女性形象比较25.从晚明社会思潮看《灌园叟晚逢仙女》的思想内蕴26.论张养浩的散曲创作27.论《蒋兴哥重会珍珠衫》28. 蒲松龄的鬼怪情结29.初唐四杰的诗歌创作及其体现出的时代精神30.论关汉卿杂剧中的妓女形象31.杜甫诗歌的“诗史”性及其特色32.白居易讽谕诗的价值及的特色33.苏轼及苏门弟子的词之创作论34.《水浒传》传奇性之我见35.晚唐五代词风格论36.南宋辛派词人的创作及得失论37.《桃花扇》人物论38.试比较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与薛蟠人物形象异同39.试论《红楼梦》中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个人情绪40.试分析《红楼梦》中人物对话时所伴随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深入功能41.试分析《水浒传》中林冲形象的典型性42.试分析《水浒传》中三个英雄女性与三个反面女性在写法上的异同43.试分析《水浒传》中宋江与李逵的关系及宋江毒杀李逵的悲剧特色44.试论《三国演义》中人才与死亡观的冲突45.试分析《三国演义》中作者塑造诸葛亮形象所用的创作手法46.试分析《三国演义》中关羽性格悲剧及其对蜀汉形势之影响47.试论“异质同构”现象在中国古典小说中人物塑造的典型性48.比较分析唐传奇、宋话本、元杂剧相同题材中女性形象之不同点49.试分析《西厢记》中崔莺莺性格中的矛盾冲突及其必然性50.试论关汉卿戏曲中女性形象的类型化51.试分析元散曲创作与元杂剧创作在语言上的异同52.试论元杂剧(关汉卿)的悲剧意识53.试比较分析《西厢记》中崔张爱情与《牡丹亭》中杜柳爱情之异同54.试论汤显祖传奇创作中“生”角的类型化现象55.试论《长生殿》中背景描写对人物心理刻画的补充效果56.试分析洪升创作《桃花扇》时对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统一手法57.试比较分析元杂剧与明清传奇创作中人物道白的特点58.论清代小说中的“侠义”形象59.论李贽“童心说”对明清小说创作的影响60.才学小说的生成意识及文化意义61.也谈公安派(唐宋派、桐城派)文学主张的得与失62.三言二拍作品研究(可选择单篇)63.《镜花缘》思想、艺术问题研究64.乡邦文学家(作品)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1.鲁迅小说主题研究2.鲁迅小说的“黑暗意识”3.鲁迅小说的“人间苦”4.鲁迅小说里的知识者与梦5.鲁迅小说里的还乡6.鲁迅的叙事艺术(小说、散文、杂文各选一种或一个角度)7.作为现代知识者鲁迅的独立人格研究8.鲁迅的历史想象与现实建构——鲁迅思想主题、方法的来源之一9.黑暗的阴影:鲁迅历史记忆和现实体验的特点10.从《伤逝》看“五四”启蒙与个人幸福11.知识者的心灵栖居——读《在酒楼上》12.《朝花夕拾》研究(话题、问题自定)13.《两地书》研究(话题、问题自定)14.鲁迅日记研究(话题、问题自定)15.鲁迅书信研究(话题、问题自定)16.对《女神》评论的研究(可缩小范围,如对闻一多《女神》的评论研究)17.自我的悖论——《女神》中“自我”的叙事18.郭沫若早期诗剧与少年中国的乌托邦激情19.郭沫若历史剧的想象与抗战的现实建构20. 艺术与革命——作为诗人与政治活动家的郭沫若多重人格建构21.茅盾小说的身体叙事22.《霜叶红似二月花》的叙事规范23.《子夜》的意识形态叙事研究24.茅盾的“作家”论研究:25.茅盾“作家论”的写作研究26.茅盾“作家论”写作模式与建国后文艺评论写作的关系研究27.茅盾的书评与鲁迅的书评写作比较研究28.茅盾“作家论”与沈从文“作家论”比较研究29.茅盾的书评与胡风书评写作的比较研究30.茅盾的作家作品评论与李健吾作家作品评论的比较研究31.青年批评家与文艺领导——“身份”对茅盾文学批评写作的规约32.郁达夫小说对“力比多”的处理33.现代诗的歧途——胡适《尝试集》《谈新诗》对现代诗歌的影响34.《家》的写作模式与接受心理的互动——作为畅销书的巴金《家》研究35.信仰、献身、革命——巴金《爱情三部曲》的无政府主义激情36.从《憩园》看巴金对“家”文化态度的变化37.从“否定”到“调整”—--从《家》到《憩园》的转变看巴金对“家”文化的调整38.老舍《二马》中的中西文化参差和对照39.北京人眼中的伦敦人与伦敦人眼中的北京人——老舍《二马》中的文化参差和对照40.《骆驼祥子》隐喻的世界图景和人性模式41.民族战争的坚守与超越——老舍《四世同堂》对战争的两层理解42.《断魂枪》《老字号》对传统文化式微的惋惜43.湘西地方民俗在沈从文小说中的审美功能和文化喻指44.沈从文的文学批评与自身创作的关系研究45.沈从文小说中的精神分析学——以《八骏图》为例46.沈从文桃花源记的“常”与“变”——从《边城》到《长河》47.桃花源里的“常“与”变”——从《边城》到《长河》48.《从文自传》研究49.《湘西》《湘西散记》研究50.沈从文早期小说研究51.沈从文文体建构研究52.压抑的代价:女人变魔鬼——《金锁记》的精神分析53.“真心”崩溃:母亲变“魔鬼”——对《金锁记》中七巧对待儿女方式的心理探析54.“倾城”原来为“真心”——《倾城之恋》的创作心理动因探析55.张爱玲《流言》研究56.《围城》的结构、隐喻隐含的世界图式和人的宿命57.“再别康桥”:徐志摩对西方学院文化的诗意建构58.藏克家《老马》形象蕴含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哲学意味59.曹禺对巴金《家》戏剧改编的心理动因60.土改小说的模式——以《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为例61.鲁艺学生的文艺批评——以贾芝、金灿然等对何其芳的批评为例62.英雄是怎样被塑造的——论当代文学体制对英雄形象塑造的规范和引导63.两个“小林”的故事:——对于《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与《一地鸡毛》的两种文化生态考察64.对于新中国“诞生”的文学考察——以《红岩》为中心65.“英雄”是怎样诞生的——对于雷锋故事的考察66.“红色传奇”:1950-1970年代小说中的英雄67.“红色传奇”:1950-1970年代小说、电影、歌曲中的爱情叙事68.“红色传奇”:1950-1970年代招贴画中的政治叙事69.“红色传奇”:1950-1970年代小说、电影、歌曲中的少年儿童叙事(成长无烦恼:1950-1970年代小说、电影、歌曲中的少年儿童叙事)70. “红色传奇”:1950-1970年代小说、电影中的家庭关系71. 阶级斗争:1950-1970年代小说对现实的想象72.真实与虚构——王安忆《小鲍庄》的历史叙事73.“大雁塔”与“黄河”的祛魅——韩东等后朦胧诗人反英雄主义书写74.作为消费阅读的网络文学研究75.作为消费阅读的网络小说研究76.作为消费阅读的网络诗歌研究77.网络视频的文学史记忆和方法研究78.网络视屏的历史记忆和方法研究79.博物馆里的“政治”——对博物馆内容、形式陈列的考察(落实到具体博物馆)80.主题公园里的文学想象(落实到具体主题公园)81.中学生的文学想象来源研究——建国后语文课本中的文学陈述82.建国后中学课本中的历史叙事83.“成长小说”与五、六十年代长篇小说创作84.“诗化散文”与政治话语85.“英雄”的成长路径——建国至“文革”文学中的英雄形象塑造86.寻根者的文化纠结87.当下战争题材小说的审美取向88.《白鹿原》与新历史主义89.“爱情”因何消亡——建国至“文革”小说中爱情描写性质研究90.私语空间——陈染小说与女性主义91.“朦胧诗”中的死亡主题92.杨炼诗歌中的大海意象93.第三代诗歌中的戏仿和反讽94.草原和雪域——海子和昌耀诗歌的抒情背景95.柏桦、张枣诗歌中的古老中国96.欧阳江河诗歌中的时间观念97.西川诗歌中的神秘主义倾向98.于坚诗歌中的日常生活叙事99.俄罗斯“白银时代”诗歌对于多多、王家新的创作影响100.中国当代诗歌中的江南——以杨键、庞培、潘维为例101.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研究102.“朦胧诗”及诗人研究103.杨朔的散文研究104.60年代与90年代长篇小说的比较研究105.对90年代小说“个人化”的研究106.论90年代大陆文坛的“通俗文学热”107.略论90年代中国文学的得失108.汪曾祺小说研究109.张贤亮小说研究110.刘震云小说研究111.王安忆作品研究112.池莉小说研究113.余华小说研究114.莫言小说研究115.海岩小说的叙事模式116.《马桥词典》研究117. 论新历史主义对于新历史小说的主要影响118. 论马原小说创作的叙事特征119. 论八九十年代女性文学崛起的缘由120. 论中国大陆八九十年代散文创作的成就与不足台港文学1.探析白先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2.论白先勇小说中的悲剧意识3.论白先勇小说的创作特色4.佛、道思想对金庸武侠小说创作的影响5.金庸小说中的儒家文化与侠义精神6.金庸笔下“侠”的形象7.探析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女性形象8.琼瑶、亦舒、李碧华言情小说比较9.从琼瑶、亦舒的言情小说看台港女子的爱情观10.台湾诗人的乡愁——浅析纪弦、余光中的“乡愁”诗外国文学1.论哈代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流变2.于连与拉斯蒂涅形象比较研究3.从《喧哗与骚动》看意识流小说的创作特征4.论卡夫卡笔下的变形人物5.论托尔斯泰的创作思想(兼与陀斯妥耶夫斯基比较)6.论象征主义诗歌对中国新诗的影响7.论果戈理笔下的“小人物”(兼与鲁迅小说比较)8.拜伦与普希金比较研究9.论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形象10.论《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11.评《简爱》的爱情主题12.《呼啸山庄》主题研究13.浅析中西创世神话的异同点14.试析古希腊文学蕴涵的人本意识15.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的“复调”艺术16.理性与信仰的矛盾: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体现的“惩罚观”17.论托尔斯泰人道主义精神中的空想成份和宗教色彩18.浅析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描写艺术19.试析现代派文学体现的“丑”与“审丑”取向20.浅论《荷马史诗》的战争观和妇女观21.比较古希腊文学与古罗马文学在审美倾向上的异同22.试析俄国文学中“多余人”到“新人”的转变23.论现代派文学的反英雄色彩24.试论《神曲》中两希文化的对立与融合25.浅析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地位和影响26.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试论《堂吉诃德》27.试论《堂吉诃德》与中世纪骑士文学的关系28.浅析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丑角形象29.评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形象30.《麦克白》与《俄狄浦斯王》的命运观比较研究31.哈姆莱特与堂吉诃德的形象比较研究32.试论莫里哀喜剧人物的类型化特征33.“浮士德精神”的现代阐释34.浅论《浮士德》的艺术特色35.“拜伦式英雄”的现代阐释36.论普希金创作的民族性与独创性37.试析俄国文学中的“小人物”形象38.从《叶甫盖尼·奥涅金》看俄国文学“多余人”的精神失落39.浅谈《傲慢与偏见》的女性婚姻意识40.《等待戈多》的荒诞性与真实性语文教学论1.当代诠释学观照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2.感悟式阅读教学的思考与尝试3.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语文教学模式研究4.论语文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5.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6.语文整体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7.元认知与语文写作教学8.中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研究9.对语文教学中的网络写作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0.苏教版与人教版中学(小学)语文教材比较研究11.新课程语文教学评价方式探究12.论语文教学个性化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13.中学生古诗文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14.“对话”理念指导下的新课程阅读教学研究15.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16.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7.诗歌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训练的策略研究18.小学语文中口语交际教学与以往听说训练的比较研究19.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新探20.语文教学中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策略研究21.新课程中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优化探索22.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状况的调查分析及改进措施23.以发展思维为前提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文学概论1.当代商业社会中文学消费问题的思考2.文化研究对文学研究的挑战3.“语不惊人死不休”——试论形式探求的积极意义4.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学理论的反思5.谈福斯特“扁”和“圆‘的人物6.“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试论文艺创作中的主体与客体7.从创作过程看形象思维的作用8.从人性看文学的“共同美”9.文学的民族性与文学的世界性10.母题的文化心理蕴涵现代汉语1.论《汉语拼音方案》中的音位学原理2.报刊图书中的汉语拼音应用考察3.家乡话的声母辨正4.家乡话的韵母辨正5.家乡话的声调辨正6.家乡话的入声辨正7.家乡方言和周围方言基本词的对比研究8.城市普通话使用状况调查9.现代形声字的表音问题10.现代形声字的表义问题11.汉字部件分析中的一些问题12.某一特定范围汉字使用情况调查如:大学生(或大学教师)的规范用字,城市社会用字……13.论合成词构成方式的辨别方法14.论现代汉语的特殊构词方式15.词和短语划分中的两难情况考察16.论等义词的运用与规范17.《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中的一些问题18.现代汉语某一方面新词语的用法调查如:教育类,经济类,科技类等19.现代汉语字母式借词的使用和规范20.词性判定中的疑难现象分析21.多义性与兼类词的构成22.某个副词的语义语用功能23.近义词语的辨异比较分析如:正—在—正在,每—各,一切—所有—任何……24.形容词词语作谓语(或作状语)的考察25.某种特殊句式的形式特点和表义特点如:无定主语句,周遍主语句,“他打球打得很好”……26.某种分析方法的规则及运用问题如:替换法,扩展法,层次分析法……27.某种语法成分的语义指向分析如:补语,谓词性宾语……28.某种格式中的关键词的语义特征分析如:双宾句中的动词,存现句中的动词……29.某种句子语气类型的构成和表达特点30.某方言中一种特殊语法现象的考察31.某国家留学生的语法偏误分析32.某种对话类型的语法特点如:教师与学生,医生和病人,警察与犯人……33.误解现象与话语交际原则?34.人称代词活用现象的语用学分析35.某一同义表达形式的修辞语用分析如:“爱人”及其同类语,“死”及其同类语,某产品(商品)广告语(或说明语)比较……36.多语家庭的语言生活调查?37.xx方言土语与地方文化38.现代汉语xx方言熟语的文化特色或修辞特色(与外国成语或谚语比较)39.某方言的禁忌语与吉利语研究40.报刊中的语言失误分析41.某作家(或作品)的语言风格研究42.论熟语词43.论某类词的修辞作用(如代词,量词等)44.各种语法图解的比较研究45.书评(评论某一语言学著作或某一语言学家的系列论著)46.近年来出现的某些新词及其发展研究47.论全句的修饰语48.歧义现象和语境研究49.确定语法病句的标准和修改病句的原则50.词类的虚实标准和系统性51.词的兼类和活用52.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区别53.实词的重叠形式及其用法54.存现句的结构和用途55.非主谓句在文章中的使用情况56.句子分类的不同角度和句型古代汉语1.《诗经》用韵的几个特点2.《楚辞》用韵的几个特点3. 《战国策·赵策》与《史记》相关部分语法比较研究4.各家对《广韵》反切上字分类述评5.从《广韵》到《中原音韵》看汉语声母系统的变化6.《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通假述评7.“六书”说的适用范围8.“隶变”对汉字结构的影响9.“三书说”述评10.试论词的言语义11. 今文《尚书·商书》与《<史记》相关部分词汇比较研究12.略论《说文解字》中的声训13.王念孙对语源学的贡献14.论词典释义的系统性15.论多义词内部的小系统16.“道”词义引申系统图17.“于”字用法的历史演变18.古今汉语中“所”字的词性问题19.“是”字句研究20.“被”字句研究21.魏晋南北朝文献中“他”字的新用法文献学1.关于汉字构造学说的综述2.释“×”(单字形音义综考)3.专书虚词研究4.《史记》三家注注音研究5.《史记》三家注训诂条例6.《汉语大字典》某部引《史记》考校7.今古文经学研究综述8.孔子与六经关系研究综述9.司马迁生卒年研究综述10.《史记》的成书、流传、亡佚、续补研究综述11.《列子》真伪研究综述12.中国简帛图书的形制与内容概述13.乡贤人物考述14.文学名著(著名作家创作)研究综述汉语修辞学1.变式句的句法、修辞功能浅析2.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特点3.某一位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特点(比如鲁迅、张爱玲、贾平凹等)4.论语言中词语的社会文化意义5.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修辞教学6.视点选择在语言表达活动中的作用7.论交际的矛盾与语言表达效果的关系8.外语词语和句式在现代汉语口语或书面语中的作用9.禁忌语和委婉语浅析10.汉语中的同形异义现象(即多义现象)浅析11.汉语中的同义异形现象(即同义现象)浅析12.论汉语语音美的主要表现形式(某某作品的语音修辞特色浅析)13.论比拟、移就的区别14.论婉曲、暗示、象征的区别15.借代格简析说明:1.上列各题基本为选题方向,仅供参考;各位同学可根据个人兴趣及特长选择,并在有关导师指导下最终确定毕业论文题目。
钱钟书《谈中国诗》
空泛联接着确切。 听不见的更美 此时无声胜有声 解识无声弦指妙 欲辨已忘言 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不知心恨谁
贾岛 云深不知处
维荣 可是何处是去年的雪呢 鲍照 余人安在哉 王勃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刘希夷 明年花开人谁在
赵嘏 同来玩月人何在 春去也,人何处;人去也,春何处
莎士比亚 就是有也不像从前那样美了。 拜伦 他们在何处?你在何处?
1、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是什么?(1)
比较文学
2、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 是什么?(2)
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 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 且逐渐腐化。
3、中国诗的具体特点是什么?(3—7)
(1)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 心”的需要;
(2)富于暗示性; (3)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4)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解释:
喻中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怀孕”指有所包含,内蕴丰厚。
2、“中国诗的‘比重’确 低于西洋诗,好比蛛丝网 之于钢丝网。西洋诗的音 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 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 芦管。”
解释: “比重”在这里指诗所承 载的内容以及诗所用的篇 幅和诗的音调的总和。
比较中外诗歌
外 有拔木转石的兽力
风格
和惊天动地的神威
异
中 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比较中外诗歌
外 中西诗不但内容相同,
内容
同 而且作风也往往暗合
中 中国诗和西洋诗在
内容上无甚差异
品味妙语佳句
1、“我愿意换个说法, 说这是怀孕的静默。”
“怀孕的静默“引用了那些人的话?
魏尔兰 济慈 白居易 王士桢 陶渊明 柳宗元 李白
论张枣诗歌对古典传统的现代转换
V o 1 . 3 4 N o . 4
Au g. 2
刘 云
( 安徽 大学 学报编辑部 , 安徽 合 肥 2 3 0 0 3 9 )
摘
要: 张枣对于 中国现代诗歌 的本质及 出路进行 了深刻 思考 。 与单纯地 强调 中国现代诗歌应借鉴 古典诗
是 中国现代 诗 歌必 须 “ 向后 看 ” 。他们 用 中国古典 诗 歌 的成 就来 观 照 现代 诗歌 ,就 对现 代 诗歌 产生 诸 多失 望 及不 满 ,认 为 现代 诗歌 毁坏 了 中国古典 诗歌 的美 感 , 是诗 歌 创作 的倒退 。 必 须 承认 ,中 国新 诗 在创 立 之初 确 实存 在所
谓 “ 散 文 的分 行 书写 ” 现象 , 而 且这 种现 象 一直 为
典诗歌的血脉联系 , 这使得中国现代诗歌一开始
就失 去 了发展 根 基 。 在她 看来 , 古 代 汉语 、 古典 诗
收 稿 日期 : 2 0 1 3—0 6—0 6
作者简介 : 刘云 ( 1 9 7 8一 ) , 女, 安徽淮北人 , 安徽 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 , 武汉大学文学 院博 士研究生 。
群的 日益缩小 , 诗歌语言乏味 、 精神萎靡空虚成 为这一时期 中国现代诗歌的总体特征 。 中国现代 诗 歌 经历 近 百年 流 转 , 却 始终 无法 建 立 一种 能 够
《当代作家评论》2020年总目录
《当代作家评论》2020年总目录(下列括号中“·”前为期数,后为页数)莫言评论小辑弱者的反抗与莫言文学的崇高美学王金胜(1·90)弱者形象与弱者心态(论莫言近作中的人物谱系)孙海燕(1·96)《月落荒寺》评论小辑西方隐喻与我们时代的精神危机徐勇(1·102)时间之内和之外的瞬间陆楠楠(1·108)重返小说的神秘性林培源(1·116)《他乡》评论小辑他乡即故乡吴义勤(2·47)情感的力量王秀涛(2·61)“进城叙事”的范式突围周鹏(2·66)北京文学70年专辑大江大河波澜处(北京文学70年的文学史贡献)孟繁华(3·69)“京味”的新声与新变(想象北京文学的多种方法)张莉(3·76)关于北京文学70年的对谈孙郁张莉(3·82)《云中记》评论小辑作为记忆、仪式与治疗的文学刘大先(3·90)精神史、村庄志与时间寓言吴雪丽(3·97)归来后的“告诉”:阿来《云中记》与新世纪乡土叙事的经验逻辑杨高强(3·106)孟小书评论小辑“失败青年”的另一种想象与“80后”写作的另一种可能(以孟小书的小说创作为例)丛治辰(3·113)“新中年”孙闯闯(孟小书的《请为我喝彩》和孙闯闯系列)李振(3·122)王彬评论专辑充满才气的叙事学研究胡平(4·97)叙事学难得的建树型成果施战军(4·101)育邦评论专辑经验世界与“天真的时刻”耿占春(6·38)黑暗中的金针傅元峰(6·45)纸上“伐桐”与“轻逸”的重力霍俊明(6·50)《巨变:1949》评论小辑历史巨变中的光荣与梦想刘忠(6·56)革命浪涛激荡的宏伟画卷李清霞(6·61)当代文学观察国家理想科学启蒙现实回归(百年中国科幻文学创作动机的数次转向)徐兆寿张哲玮(1·4)虚无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价值观的建构熊修雨(1·15)中国当代文学“一带一路”翻译传播:内容、途径与策略孙宜学(1·25)乡土中国的表述与被表述(农村妇女“在地”写作与重建乡土叙事伦理)孙桂荣(1·31)为我引路的良师益友(我与《文学评论》)丁帆(2·4)从国家叙事、儿童本位到汉语童心(略论中国儿童文学特质的嬗变)黄晓蕾(2·8)寻求自由表达的出路(“70后”长篇小说经验略考)张晓琴谢腾飞(2·12)“70后”女作家“自我”书写中的主体探寻(以鲁敏、魏微、庆山、乔叶为对象)张瑷沈芬(2·18)观念的嬗变:重评1980年代关于内容与形式问题的讨论邹军(2·24)在现实主义的风土里深耕小叙事(近年中国中短篇小说创作态势探析)李林荣(3·21)东北书写中的语言、知识与现代危机陈若谷(3·25)当代儿童文学短篇创作得失论(以2019年为样例)崔昕平(3·32)反规约:当前长篇小说的无理据书写刘小波(3·39)藏“叙”于“器”(文学叙事与人工智能)张斯琦(3·48)“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思考:中国当代通俗文学国际传播研究张翼飞崔宏图(3·57)论新时期边地小说中的生命书写于京一(3·63)开放与对话的诗学景观(由《中国新诗总论》谈起)卢桢(4·4)当乡土遭遇现代主义(论先锋小说中的乡土叙事)贺仲明张增益(4·10)寻找“现实主义”的“网络形式”(2019年现实题材网络小说创作综述)闫海田(4·17)论当代文学语言的审美传承与社会规约问题王晓岗张诗曼(4·23)网络文学影视剧改编的现行生态与重构审视李燕临齐维颢(4·27)“现成性”规约下非虚构写作的事实建构丁茜菡(4·32)如何看待茅盾文学奖的创作“无后续”现象(以刘斯奋等茅奖获奖者为例)阮波(4·38)自媒体写作的概念、特征及愿景(以读者为视角的分析)施龙(5·25)“最后一个”诗学与生产方式变革张伯存(5·31)新世纪以来萨满题材小说的体验式书写刘绪才(5·36)人工智能时代的写作主体性位移张强王超(5·42)稿酬制度与当代文学生产(以汪曾祺书信为中心)毕文君俞思超(6·4)媒介权力视域下当代文学经典改编与价值重构(以《白鹿原》为考察对象)王传领(6·13)在历史与现实之间(2017—2019年间“50后”作家长篇小说一瞥)谢尚发(6·19)新世纪文学中人民性问题的回溯、重构及当代价值修磊(6·26)爱丽丝形象中文译介史(回溯中国儿童文学之儿童形象嬗变)李雪伊(6·32)中国当代文学再评价新中国人民文学的践行者:人民日报(1949—1966)文艺副刊的文学呈现罗曼(1·58)《伤痕》40年:救赎与涅槃王瑞华(1·66)20世纪90年代小说中的母亲形象及母子关系探析宋雯(1·75)20世纪90年代女性身体写作现象的再解读姚溪(1·82)艺术中的“真实”、时间与风景(《艳阳天》再解读)李云雷(4·57)简论浩然的价值及其精神资源周景雷郑慧文(4·68)当代文学创作中民间立场的价值重估王敏(4·75)论梁晓声知青小说的理想主义叙事车红梅(4·82)爱为何要忘记(从《爱,是不能忘记的》未选入《张洁文集》说起)张文娟(4·89)朦胧诗论争与反思性批评的兴起唐诗人(5·47)重识寻根文学:原貌、追述与个案管兴平(5·56)合作化小说“两条道路”斗争模式的形成与示范(以李准《不能走那一条路》为中心的探讨)李佳贤(5·62)“寻找当代文学经典”专栏主持人的话王尧韩春燕(1·38)汪曾祺对“苦雨斋”资源的借用孙郁(1·39)邂逅密敌:汪曾祺的《复仇》〔美〕费佳兰著潘莉译(1·48)作家词典·汪曾祺吕洁(1·55)主持人的话王尧韩春燕(3·4)日常生活书写的意义(铁凝小说新论)郭冰茹潘旭科(3·5)铁凝小说:“第三态”的凝视邱田(3·13)作家词典·铁凝明子奇(3·19)主持人的话王尧韩春燕(5·4)文学史时间中的高晓声与陈奂生房伟(5·5)“跟跟派”与“政治的玄学”(重读高晓声“陈奂生系列小说”)张涛(5·17)作家词典·高晓声潘旭科(5·22)当代文学批评家研究一个在场批评家的秉性和“脾气”(洪治纲和他的文学批评)孟繁华(2·30)洪治纲:与现实保持密切联系的先锋派文学批评家贺绍俊(2·33)洪治纲印象吴玄(2·38)论文学批评的整体观洪治纲(2·41)批评家贺绍俊:披着80年代的霞光孟繁华(4·42)因为欣赏,所以批评李洱(4·44)寻找中国当代文学之“道”张晓琴(4·47)数十年文学批评的随想贺绍俊(4·53)作家作品评论“善在那里,自家却去行他”(论冯骥才的民间“史记”)胡传吉(1·122)从“乡土凝香”到“现实余韵”(陈忠实短篇小说论)韩伟(1·128)执拗的现实主义者与逃不掉的宿命(编辑家秦兆阳精神图谱素描)王迅(1·134)至深、至高、至远:当代文学的另一种叙事维度(论邱华栋极限运动小说)裴蓓张箭飞(1·141)美好生活在哪儿(性、生殖、社会资源分配与东西小说中的忧郁)张柱林(1·148)葛红兵创意写作的新趋向与新收获(评十卷本长篇历史小说《大宋江山》)郝雨(1·152)光芒四射的《梁光正的光》廖四平李丹(1·156)用温润的灵魂找寻表达的兴奋点(有关女真中短篇写作的抽样阅读与潜对话)张德明(1·162)自由与超脱的进境(严歌苓小说创作比较谈)罗晓静(1·169)论曹军庆的城市写作吴佳燕(1·175)集体记忆、文化震惊和反省残缺(加拿大汉学家梁丽芳教授的中国知青小说研究漫评)张志忠(2·73)《东岸纪事》叙事的返璞归真李劼(2·80)“半开之美”与“越轨的笔致”(金仁顺论)张涛(2·82)对匿名者的重新命名(塞壬散文论纲)柳冬妩(2·88)生命串接、时代启新及“超”性昭示(论赵德发长篇新作《经山海》)盖光(2·95)极端境遇中人性面向的反思(汪曾祺“政治题材”小说论)王泽鹏(2·102)死生亦大矣?(格非小说中的自杀书写与反乌托邦沉思)赵路平(2·109)“常规体”的延续、僭越及姿态展示(以中短篇小说为基点论韩少功长篇写作的艺术调式)刘霞云(2·114)娘子关头窥皓月(谫谈刘慈欣小说与中国文化精神)毛孟启(2·122)歌者焉知:高海涛散文的音乐性魅力轩小杨(2·130)远行精神与家园意识(薛涛少年小说论)方卫平赵霞(2·136)白天光小说民间化风格论李瑶吴雪威(2·142)凝视那些稍纵即逝的决断与逆转(读朱文颖短篇小说集《生命伴侣》)郜元宝(3·126)历史文化散文:如何“历史”,怎样“文化”(从夏坚勇《庆历四年秋》谈起)赵普光(3·129)中国故事的三种讲法(兼谈贺享雍的“乡村志”系列小说)叶立文(3·136)以先锋精神介入社会问题(莫言先锋小说《十三步》的现实感及其文学升华)王学谦(3·143)历史的镜像与精神的家园(马步升文学创作论)吴世奇(3·151)“小改而大动”:论汪曾祺《聊斋新义》的现代阐释刘程程(3·156)论生态美学视域下张炜的儿童文学创作杨一(3·163)在科技与人文之间(刘宇昆科幻小说论)游澜(3·171)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评杨学民专著《汪曾祺及里下河派小说研究》)杨迎平(3·178)生命的强力与叙事的张扬(评王怀宇长篇小说《红草原》)张遥(3·182)个人性·民族性·国家性·世界性(吉狄马加诗歌创作及研究的思考)李晓峰(4·105)重返戊戌风云中的历史现场(评穆陶长篇历史小说《戊戌变法》)吴秀明俞清瑶(4·112)“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评谈瀛洲的散文集《人间花事》)张生(4·119)残酷历史境遇中的精神变形记(关于张庆国长篇小说《老鹰之歌》)王春林(4·128)解读作家的精神密码(读孙惠芬散文集《他就在那儿》)杨光祖(4·134)小说如何成为“大说”:论陈彦的小说《主角》张文诺(4·139)周瑄璞写作中的三个意识(从《日近长安远》和两篇短文说起)孔会侠(4·146)镜像:“存在与虚无”(津子围小说作品中的精神重构策略)贺颖(4·152)浅谈王蒙近年来小说创作的新探索郭宝亮(5·100)边缘情境、地方经验与市场效应(读阿来《云中记》兼及“汶川叙事”)韩春虎陆畅(5·109)在谱志立传中追寻文学真相(刘醒龙近期创作评述)刘早(5·116)倒影潋滟(重读毕飞宇的中短篇小说)相宜(5·122)“有独见之明”(读王干的“文学屏”)赵娜(5·129)简论马笑泉《回身集》中的异质审美张艳梅(5·136)论蒋韵《你好,安娜》中的记忆书写与自我救赎韩旭东(5·141)父与子的启蒙和革命(读王蒙《活动变人形》)刘振(5·147)生死场中:亲情何为,意义何在?(论皮皮《渐行渐远·背影》的深层叙述结构)杨波闵靖阳(5·154)“后革命”时代的英雄叙事(西元小说论)王冰冰(5·159)生命诗学视域下文人的精神生态(红柯小说中的知识分子书写)徐翔(5·166)刘以鬯对小小说文体审美空间的拓展王彦艳(5·172)一个人的生态主义运动(刘先平大自然文学的生态批评)张玲(5·177)论苏童小说的季节美学周新民余存哲(6·88)名人家事、历史场与话剧传承(阅读《你和我》的三个层次)申霞艳(6·95)王小波与他的“沙盘诗学”陈崇正(6·102)新的地方意识的兴起(以叶舟的《敦煌本纪》为中心)岳雯(6·109)从非虚构到虚构:释放的社群与隐蔽的诗情(读梁鸿的《四象》)项静(6·116)记忆诗学与《修改过程》刘长华(6·120)从“五行共生”学说看孙绍振诗学体系的内在景观庄伟杰(6·127)隐匿的暴力与新世纪(论《苔》的历史叙事之优势)丛子钰(6·134)论满族作家叶广芩小说创作的京剧意蕴曹转莹(6·142)现实主义视野下新城市日常生活书写(蔡东小说论)范伊宁张丽军(6·149)“我”在“他们”中间(关于熊育群长篇小说《连尔居》)武歆(6·160)认知诗学视域下曹文轩少儿小说的女性观念研究江璧炜(6·165)童年生命感与“根性”精神的共振(孙卫卫儿童文学创作论)李琦(6·173)樗栎杞梓,葵薤芝蘭(《植物先生:二十四节气植物研学课》序)吴浩(6·179)史料研究书信里的文学期刊史迹黄发有(5·72)路遥研究的史料问题(兼议姜红伟的路遥考)李国平(5·82)文学期刊会议与文学评论发展(对80年代文学一个侧面的考察)尹林(5·92)张洁文学年谱(1978—2020)姜红伟(6·66)毕飞宇创作年表杨毅鲍姝伶(6·80)当代诗歌论坛“选一只古典的鹤飞进我的词语”(关于孟原的诗)张清华(2·148)为散文诗一辩(以周庆荣为考察对象)敬文东(2·153)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彷徨与秘语(关于李永才的诗)杨红(2·167)“惟山体”创作的地理基因与地理想象孙正国李皓(2·173)昌耀:在时光深处孤独耸立的诗之高原谭五昌(3·187)纯净语言、平和日常与时间智性(论李琦诗歌的审美理想)蒋雨珊蒋登科(3·194)“现代性的追寻”(以“元诗”意义上的抒情“我”为中心的张枣诗学)亚思明(3·199)主体、话语与地方(女性人文主义视野中的辽宁女性诗歌)何言宏(4·158)“诗歌中的晚年”(20世纪80年代之后蔡其矫“旅游诗”创作论析)张立群(4·167)时空并置·灵魂对话·文化透视(翟永明书写古代女性的三重路径)牛艳莉(4·173)轻逸、自治与自我塑造(当代新诗的江南视角)吴宜平江离(5·184)“在寺庙边上写作”(论雷平阳的“旷野书写”)毛丹丹(5·191)太阳的诱惑(理解顾城的精神世界)郭帅(6·183)“庞德的肋骨”(论安琪的崛起与外国诗歌的影响)邓庆周(6·194)国际文学视野文学图像论视域下莫言小说英译本封面图像内涵解析孙宇(1·182)从中国的当下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日本学者千野拓政卢茂君(1·191)铁凝小说在海外的译介与研究王玉(2·179)世界经验、政治寓言与叙事形式的中西之辨(刘震云作品海外传播研究)刘诗宇(2·189)新诗、文体问题与网络文学(贺麦晓教授访谈录)易彬〔荷兰〕贺麦晓(2·198)国际文学翻译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王汝蕙(4·179)《出版人周刊》视域下的中国当代文学(基于AntConc 语料分析)崔艳秋(4·189)英语世界王安忆小说研究的社会历史视角探析于桢桢(4·196)访谈陈思和:学术是我安身立命的基本立场舒晋瑜(1·195)《上海舞男》的五度空间:两套叙事结构嵌套绾合出的上海霓裳曲(严歌苓访谈录之一)刘艳严歌苓(4·202)我的跨文化写作与人生旅程(聂华苓访谈录)莫詹坤陈曦钱林森(5·198)大地的复魅(与刘庆对谈小说《唇典》与萨满文化)李秀儿刘庆(6·202)《当代作家评论》2019年总目录(1·202)《当代作家评论》2019年优秀论文获奖作者与篇目(1·37)英文要目Lily译校封面人物邱华栋(第1期)洪治纲(第2期)铁凝(第3期)严歌苓(第4期)聂华苓(第5期)耿占春(第6期)封三人物“文学批评新势力”专栏·项静特邀主持杨丹丹(第1期)“文学批评新生代”专栏·邵部特邀主持张维阳(第2期)“文学批评新生代”专栏·樊迎春特邀主持杨庆祥(第3期)“文学批评新生代”专栏·程旸特邀主持黄平(第4期)“文学批评新生代”专栏·相宜特邀主持金理(第5期)“文学批评新生代”专栏·徐兆正特邀主持林培源(第6期)封底人物项静(第1期)邵部(第2期)樊迎春(第3期)程旸(第4期)相宜(第5期)徐兆正(第6期)。
2024年新教材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检测一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
单元综合检测一(第一单元)(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眼下中国诗歌所遭遇的最为严峻的生存逆境,无疑是社会大众整体上对新诗所持的淡漠乃至排斥的看法。
但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以为这是社会大环境变更导致的必定结果。
社会大环境的变更是一个缘由,更主要的缘由是创作主体的变更。
诗歌要有发自内心的真实声音,才能打动人,引起人们的共鸣。
面对中国当代诗歌不景气的现实,诗歌的创作不能自命不凡、闭门造车。
诗歌创作须要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读者。
长期以来,诗歌与现实的关联越来越弱化,很多诗人的创作与社会变更、现实生活渐行渐远。
重提和提倡诗歌回来现实,并不是要给诗歌设定规则和限制。
任何诗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里,而一个真正优秀的诗人应当担起责任和道义,他的写作应当与这个时代紧密相连。
现实生活为我们供应了无穷无尽的宝藏,相识现实就是相识自己。
不仅要在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中洞悉它的变更,更须要专心去勘探社会形态、人们的观念与精神世界的演进。
现实不是空泛而虚假的概念,不是简洁的油盐酱醋,而是我们生命与精神向外延展的重要基地。
诚然,从文学概念上讲,干脆进入现实不太好把握,须要沉淀和发酵。
但就诗歌而言,须要刚好敏感地介入现实。
诗人在担当个体精神的基础上,要探讨怎样才能够与社会和时代进行沟通和融入,在现实中找到自己。
这种沟通和融入就是对现实的介入,只有真正的介入,才有真正的现实书写。
诗人不能在现实面前手足无措,丢失了进入的实力。
(摘编自梁平《让诗歌回来现实》,2024年12月16日《文艺报》) 材料二新世纪诗歌为什么须要现实关怀和时代精神?首先,现实关怀和时代精神是一个诗人的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更是一个诗人的精神支柱和信仰之源。
语言作为一个具有民族特质的书写符号,本身就是记录时代、书写现实的重要载体,也是我们切近时代、观照自身的情感纽带,与民族的历史进程和时代特征亲密相关,更因其清澈美丽之特性,担当着发觉、记录和引领的使命。
新诗流派梳理及其命名辨伪
创作评谭中国新诗即将走过百年历史。
作为见证中国百年风云的文学形式,也作为记录和演绎百年来中国社会激荡进程和人民精神纹理的文学体裁,如今到了认真梳理新诗流派和甄别流派命名真伪的时候了。
一、中国新诗流派知多少?在浩瀚的中国新诗星空中,闪烁着数不胜数的诗星和诗人。
他们为了探索诗歌艺术规律和攀登新诗高峰,或沉入生活底层,或结社在一起,宵衣旰食地为读者呈献上一篇篇优美的华彩乐章。
仅就新诗组织而言,百年来涌现出来的诗歌流派或诗歌团体就不胜枚举。
20世纪初至20年代,是新文学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涌现了以胡适、刘半农、沈尹默等为代表的“尝试派”,以鲁迅、冰心、朱自清、周作人等为代表的“文学研究会”(人生派,为人生派),以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和田汉等为代表的“创造社”(早期浪漫主义),以应修人、汪静之、潘漠华、冯雪峰为代表的“新格律诗派”(新月派),以闻一多、徐志摩、朱湘、梁实秋等为代表的“湖畔诗派”和以李金发为代表的“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等。
这些诗派中的诗人在中国新诗发展的起点上一路狂奔,其身影无疑是坚韧和伟岸的,以至于后来的追赶者和超越者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探视和领悟到他们的风采和价值。
时间之针指向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时,中国面临外来入侵者的屠熊国太,江西上饶县人,曾在全国文学报刊发表大量诗歌,近年开始诗歌理论评论研究。
出版诗集《踏雪》。
现为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文学系副教授。
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熊国太第一视界/新诗三人谈. All Rights Reserved.宰和内战的厮杀。
那个时代的诗人以满腔的热血和沉思,或艺术地表达内心的痛楚和生活的苦难,或歌吟着人民的激愤,涌现了以戴望舒、卞之琳、冯至等卓越诗人掌旗的“中国现代派诗群”(中国现代主义),以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等为代表的“汉园三诗人”,以艾青、牛汉、田间等为代表的“七月派”,以穆旦、杜运燮、辛笛、王佐良、郑敏、袁可嘉、李白凤等为代表的“中国新诗流派”和以陈敬容、杭约赫等九位诗人为代表“九叶诗派”,等等。
面向“新时代”的当代诗歌
毋庸 置疑 ,翻译 诗歌在 中国新诗发生 和发展 的进 程中 发 挥 了重要 作用 。但我 们必须清 醒地意识 到,翻译诗 歌只 是 新 诗 的一 种 创 作 资源 , 译 诗 在 新 诗 文 体 建 设 中 的作 用 不 是 译 诗 本 身 赋 予 的 ,而 是 因 为 译 诗 应 合 了 先 于 创 作 产 生 的 中国新诗 的理论精神 ,从 中国新 诗观念和 中国文化语 境 出 发建构 中国新诗的远大前程 ,方能续写 民族诗歌 的华 章。
(二 )新 诗 的 自 由与 格 律 作为观照 现代社会 与现代人 的文学文体 ,新诗主 要是 “自由诗 ”的观 点是被人们 广泛接受 的 。但 是由于对 自由 的不加 限制 ,百年 新诗 的 “非诗化 ”现象普遍存 在 。新 诗 应倡 导 自由表达 ,但 自由泛 滥 ,不利 于诗歌 自身 的美 学积 淀 以及 人 们 对 它 的 学 习 、借 鉴 和 有 效 传 播 。 因 此 ,探 讨 在 自由诗 发展过程 中 ,建构一 些相对 定型 的新 诗文体形 式 , 是 中国新诗在新 时代 的一项重要工作 。 (三 )新诗的个人性与 公共性 新诗创作 异常尊重 诗人个体 的 自我禀赋 和个人才 情 。 不过 ,长期 以来中 国新 诗在注重 彰显诗人个 人性 的同时 , 却遗 忘了公共 性的美学 吁求 。新 时代带来 新 的历 史机遇 , 对 诗人的写作 提 出更为 严峻 的考 验与挑 战 ,需要 诗人在 处
从 “新时期诗歌”到 “新时代诗歌” 改革开放 时期的 中国当代文学 是 “新时期文 学 ”,这 一 时期 出现的 中国新诗 ,称 之为 “新 时期诗歌 ”,也从文 革 的文 学废 墟 中重新 站立起来 ,经过众 多诗人 的多方探求 和 尝 试 , 逐 渐 走 向 了 百 花 竞 艳 的 繁 荣 而 丰 富 的时 代 。 主 要 体 现 在 如 下 几 个 方 面 : 其 一 ,诗 歌 群体 此 起彼 伏 , 阵容 庞大 ;优秀 诗 人层 出不穷 。新 时期涌现 的诗歌群落 非常 多。较有影 响的诸如 “归来诗人 群 ” “朦胧 诗派 ” “第三代 诗人群 ” “知识分 子 写 作 ”诗 人群 、 “民间立 场 ”诗人 群 以及 数量 惊人 的 “60后 诗人群” “70后诗人群 ”等 。 其 二,优秀诗 歌作 品数 量之多 。如前所述 ,新 时期诗 歌群 落数量众 多而且 阵容庞大 ,而几乎每 一位优秀诗 人都 向诗坛提 交了品质极佳 的诗歌文 本 ,新 时期优秀诗作 的数
张枣眼中的中国新诗——《论中国新诗中的现代主义》译后记
张枣眼中的中国新诗刘金华张枣眼中的中国新诗——《论中国新诗中的现代主义》译后记张枣以中文诗创作闻名,他用英文写的诗评其实也很有抱负。
在《论中国新诗中的现代主义》a (原题Development and Continuity of Modernism in Chinese Poetry Since 1917,收入 Modernism and Postmodernism in Chinese Literary Culture ,Aarhus University Press,1993)一文中,张枣盘点中国现代诗人之余,就讲到了庞德、爱伦·坡、波德莱尔、魏尔伦、马拉美、詹姆斯、梅特林克、韦尔哈伦、里尔克、马拉美、瓦雷里、厨川白村、济慈、柯勒律治、艾略特、丹丁、勃洛克……,至于流派和理论,又谈到了意象主义、法国象征主义、欧美现代主义和英国玄学派、德国初期浪漫象征主义、纯诗理论、唐诗风格、儒家、道家及禅宗……,好像要用一篇文章的容量写一部中西诗歌比较史。
这部诗人自己做的中外比较史立论也别致。
有关中国白话诗诞生以来与现代主义的联系,张枣按年代逐条梳理,着重提出了“抒情表面的象征化”概念。
概念中的“抒情”大致对应了本土文学传统,“象征”理论则与欧美现代主义诗歌相合,抒情与象征均注重情感的抒发,想象力在白话诗创作中的作用得以凸显。
这种诗歌理论上的尝试强调了诗所以为诗的本质,在张枣看来,他由此重构的中国现代诗歌体系,就足以代表整部的初期白话诗史了。
在张枣这一个人的诗史中,对现代诗人的定位不同以往,常常是颠覆性的判断:浪漫的新月派诗人统统是具有过渡性质的“浪漫—象征主义者”;卞之琳诗中的象征变成了“传统主义”的;几乎完全从道教传统和禅宗处吸取灵感的废名,倒成了“彻底的现代派”;在有着“师法里尔克”标签的冯至身上,张枣则发现了“儒学”的现代表现形式。
根据张枣的论述,上世纪20-40年代,现代主义因素无孔不入,与本土文学传统和社会现实三者相互缠夹,汇成了现代白话诗坛的一方江湖。
“何人斯”与“何人思”
“何人斯”与“何人思”作者:胡子伊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6年第07期摘要:张枣作为西南诗群中的重要诗人之一,一直致力于诗歌的语言试验,以融合中国古典诗性与源自西方的现代诗歌为创作追求,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体风格,例如他的早期作品《何人斯》,其诗性品格就非常突出。
利用罗曼·雅各布森的“诗性功能”理论、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布拉格派的“前景化”理论等文学理论,对《何人斯》进行文体学层面的解读。
在不脱离古典诗歌语境的前提下,分析其具备“现代性”特征的文体技巧。
通过文体分析,可以发现其与传统诗歌“历时性”的关联和对传统爱情诗模式的“突破”,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作品和作者的心境。
关键词:《何人斯》文体学历时性陌生化前景化文体学是从语言学中独立出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又称“风格学”。
文学文体是针对具体文本而言的,通过研究作品中语言成分如何组合来传达内容意图,也就是探索最有助于达成语言效果的因素。
[1]有些写作并没有文体自觉与自律,更近于思想的直截描摹与宣传;而有些作家、作品的文体风格非常突出。
张枣便是一位文体风格强烈的写作者。
身为“巴蜀五君子”之一,也是后朦胧时代的重要诗人,其诗作是中国新诗发展史上不可忽视的一笔。
[2]“我潜心做着语言的试验/一遍又一遍地,我默念着誓言”[3]作为一个精通数门外语、长期旅居海外的知识分子,他非常重视糅合西语文学与汉语文学的美。
凭借其语言学的造诣和文学的感悟力,努力达成含蓄的“双重性”美感。
张枣早期创作的重要作品《何人斯》[4]便是典型的语言试验的产物。
对其进行综合的文体分析,开掘这首诗歌的主题,可以进一步解读张枣的内心世界与独特手法。
一、诗性功能——时空的扩张《何人斯》成于1984年,共44行,是一首诗性品格突出的诗歌,可借助罗曼·雅各布森的“诗性功能理论”加以分析。
罗曼·雅各布森将语言行为的功能分为六种——情感、意动、诗性、指述、寒暄和元语言。
中国现代诗学论稿
中国现代诗学论稿《中国现代诗学论稿》是中国现代诗歌领域内的一部重要文献,于1920年代初期诞生,对中国现代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篇论稿有五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抨击旧有文艺陈规,如诗歌应以道德教化为主旨;提出新的诗歌创作观念,如“诗以意蕴为重”;阐述诗歌的表现形式与音乐性、语言性等等;讨论诗歌的审美标准与创作技艺;以及最终总结诗歌的本质及其创作的目的。
第一步,我们可以先对此篇论稿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经历了从五四到抗战时期的大变革,而这一时期正是《中国现代诗学论稿》诞生的背景。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大量的政治、文化变革,中国人民对旧体制产生了不满,希望进行文化革命,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现代诗歌也得以快速发展,而《中国现代诗学论稿》则是诗歌产生崭新变化的跳板。
第二步,我们可以详细阐述此篇论稿的内容。
其中,所提出的“诗以意蕴为重”、“感觉与意义相统一”的观点,成为了中国现代诗歌创作的重要准则。
同时,张养浩在论文中呼吁诗歌创作应当尽可能地符合日常生活,反对漂诸特异的境遇与境界,这笔观点对应着五四时期的文艺思潮。
此外,他也很强调诗歌的语言性,其中句式和节奏的运用被视为创作的基本技艺,这一重视词汇、语言与音乐性的特点,也成为中国现代诗歌的一个重要风格。
第三步,我们可以探讨《中国现代诗学论稿》的影响。
张养浩的创作思想代表了五四运动以来的一支新文化力量,其观点支持并推动了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
此文中所阐述的许多观点,例如强调意蕴、语言性、鼓励日常生活题材等,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至今仍对中国现代诗歌产生着重要影响。
第四步,我们可以对不同诗人对论文内外的反应进行分析。
论文提倡自由的文学态度,但其中也有着一些关于诗歌应该怎样写的建议。
这种推荐性的认识在使用者有力地推行之后,已经沦为僵死的樊篙。
而某些人则坚持张养浩的旧说法并采取创作。
中国现代诗歌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嬗变」,虽然今日看来不够明亮,却也瞬间激起了人们脑海中所谓「现代」与「诗歌」的这一维度打了进去。
站在“贴切”这一边
站在“贴切”这一边作者:季钰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24年第02期【摘要】中国新诗是西方现代性在汉语环境中的本土表达,而汉字本身背负的历史语义和诗人难以磨灭的文化背景,使得新诗与古典文化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悠悠》与《好的故事》之间具有多重指涉的互文性,作者借古典文化中“境界”的概念,在幻想与现实的对比中流露出无限的惋惜之情。
新诗批评的标准应当是内在的精神法度和自覺自律,在综合各种美学观点的基础上探索“每一首诗的标准”,也就是检验汉语对人生经验所进行的立象呈现,在“言—意”与“象—意”两方面是否贴切。
【关键词】《悠悠》;解析;批评标准【中图分类号】I20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02—008—03长期以来,古典与现代的美学观点一直是笼罩在中国新诗之上的结构性话语,尽管有不少诗作被指认为流露出了明显的古典气息,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两者的二元对立。
尽管有部分学者曾提出过所谓“中西融合”的批评标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往往是将两种不同的解读视角随意组合。
这不仅忽视了古典与现代之间的本质差异,也未能成功建立起一套合理可行的新诗批评方法。
事实上,新诗的古典性与现代性之间有着极为复杂的辩证关系,而1997年发表的《悠悠》,则通过多重指涉的“互文性”,形成了一个十分开放的阐释空间,或许可以为探究这一问题带来一定的便利。
一、站在虚构这一边2001年,《站在虚构这一边》从暧昧性、诗学原理、诗意表达等多个方面分析了《悠悠》。
时至今日再读这篇文章,其“过度阐释”的嫌疑则越发明显。
第一,文章认为“语音室”里的声音是一种“由无人在无地所说的一种无母语的配方语言”,是一种“来自设计和组装的、没有地方性和生活的超声音”[1]。
不是说他所归纳的这些特征完全不存在,而是这些话语似乎可以描述任何一种音像制品。
此外,诗歌中能表现“超声音特质”的只有“磁带”一种物品,但现实中的磁带录音并不是像文章所宣称的那样,能够将“所有与个人原貌、特质有关的东西都过滤干净、阻挡在听觉之外”[2]。
211013934_新诗谱(节选)
新诗谱(节选)◎胡亮扫码悦听鲁迅鲁迅的天才既见于小说,又见于杂文,还见于新诗。
先生的文学身份,小说家也,杂文家也,却很少有人称他为诗人。
即便有人称他为诗人,大抵也便归入次要诗人、其他诗人或业余诗人了。
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就有什么样的前提———比如,《野草》是诗集,散文诗集,还是局部意义上的杂文集、寓言集或短篇小说集?文类不同,仪式感各异。
诗有诗的仪式感,杂文有杂文的仪式感,小说有小说的仪式感。
《野草》所收录的24篇“文本”,只有一篇———混仿了古典诗和新诗的仪式感,—亦即《我的失恋》———比如《过客》,盗用了独其余23篇则具有其他文类的仪式感——幕剧的仪式感;《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混仿了杂文和短篇小说的仪式感。
那么,鲁迅自己是如何定义《野草》的呢?“一本散文诗”。
这本散文诗,出现了内乱———短篇小说揭竿,杂文称雄,独幕剧夺权,旧体诗通敌,新诗会不会告急或逊位?换句话来说,其他文类会不会构成对新诗的僭越?作者,普通读者,都不会费心于这个问题;只有新诗本位主义者,战战兢兢,给出了一个答案———作者首先展现了新诗的天才,同步展现了杂文和小说的天才,然则,作者无意于勘定散文诗或其他文类的边界。
先来读《我的失恋》:“爱人赠我金表索;/回她什么:发汗药。
”再来读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
”前者是对后者的“滑稽模仿”(parody),甚至步了“原韵”,似乎既有新诗的仪式感,又有古典诗的仪式感,以至于错综成一种“提前的后现代主义”。
鲁迅曾用“打油”,救活自己的旧体诗;难道要再用这招,救活自己的新诗吗?提出这个问题,应当自罚三杯。
鲁迅何许人也,岂会轻薄如此?在这里,必须讲个小故事,以便打通大关节———《我的失恋》原投《晨报》,受阻于刘勉己,结果未能过审;转投《语丝》,经手于孙伏园,很快顺利发表;《语丝》其时正在连载《野草》,将刊出《影的告别》《求乞者》,临时插入《我—《野草》中仅有的失恋》。
中国现代诗歌流派
中国现代诗歌流派尝试派20xx年2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白话诗八首》,它是新诗最初的尝试之作,20xx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1号推出胡适、刘半农、沈尹默三人的白话新诗,被称为“现代新诗的第一次出现”。
俞平伯、康白情等人也发表了白话新诗。
胡适在20xx年3月出版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尝试集》,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新诗集,受到读者的欢迎,这是历史上首次出现的现代诗歌个人专集。
此后,更多的诗人开始尝试白话诗的创作,形成了中国的文学史上的第一个流派“尝试派”。
该诗歌流派的成熟标志是胡适《尝试集》的出版,所以一般被称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尝试派。
代表诗人:胡适刘半农沈尹默俞平伯康白情刘大白文学研究会人生派为人生诗派文学研究会是“*”新文学运动中最早成立的文学社团,20xx年成立,代表诗人主要有鲁迅、冰心、朱自清、周作人等。
文学态度和创作实践均倾向于现实主义。
主张“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
”文学研究会的主要成员朱自清、叶绍钧、刘延陵、俞平伯等之后在上海成立了现代文坛上第一个新诗社团──中国新诗社,并于次年1月创办了第一个新诗专刊《诗》。
先后加入文学研究会的还有沈雁冰、叶绍钧、刘延陵、俞平伯、许地山、王统照、耿济之、郭绍虞、周作人、孙伏园、朱希祖、瞿世英、蒋百里、黄庐隐、老舍、胡愈之、刘半农、刘大白、朱湘、徐志摩、彭家煌等加入,会员人数曾一度多达170多名。
文学研究会的诗人以“为人生”为核心的诗歌价值观念,因此常被称为“人生派”或“为人生”派。
代表诗人:鲁迅冰心朱自清周作人王统照刘延陵朱湘刘半农刘大白徐志摩创造社早期浪漫主义创造社是20xx年6月至7月间在中国上海成立的现代文学社团,由从日本留学归来的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共同创建。
创造社在成立后编辑出版《创造社丛书》,编有郭沫若的诗歌《女神》等。
第二年开始发行《创造季刊》,20xx年编辑出版《创造周报》以及《中华新报》的文学副刊《创造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枣眼中的中国新诗刘金华张枣眼中的中国新诗——《论中国新诗中的现代主义》译后记张枣以中文诗创作闻名,他用英文写的诗评其实也很有抱负。
在《论中国新诗中的现代主义》a (原题Development and Continuity of Modernism in Chinese Poetry Since 1917,收入 Modernism and Postmodernism in Chinese Literary Culture ,Aarhus University Press,1993)一文中,张枣盘点中国现代诗人之余,就讲到了庞德、爱伦·坡、波德莱尔、魏尔伦、马拉美、詹姆斯、梅特林克、韦尔哈伦、里尔克、马拉美、瓦雷里、厨川白村、济慈、柯勒律治、艾略特、丹丁、勃洛克……,至于流派和理论,又谈到了意象主义、法国象征主义、欧美现代主义和英国玄学派、德国初期浪漫象征主义、纯诗理论、唐诗风格、儒家、道家及禅宗……,好像要用一篇文章的容量写一部中西诗歌比较史。
这部诗人自己做的中外比较史立论也别致。
有关中国白话诗诞生以来与现代主义的联系,张枣按年代逐条梳理,着重提出了“抒情表面的象征化”概念。
概念中的“抒情”大致对应了本土文学传统,“象征”理论则与欧美现代主义诗歌相合,抒情与象征均注重情感的抒发,想象力在白话诗创作中的作用得以凸显。
这种诗歌理论上的尝试强调了诗所以为诗的本质,在张枣看来,他由此重构的中国现代诗歌体系,就足以代表整部的初期白话诗史了。
在张枣这一个人的诗史中,对现代诗人的定位不同以往,常常是颠覆性的判断:浪漫的新月派诗人统统是具有过渡性质的“浪漫—象征主义者”;卞之琳诗中的象征变成了“传统主义”的;几乎完全从道教传统和禅宗处吸取灵感的废名,倒成了“彻底的现代派”;在有着“师法里尔克”标签的冯至身上,张枣则发现了“儒学”的现代表现形式。
根据张枣的论述,上世纪20-40年代,现代主义因素无孔不入,与本土文学传统和社会现实三者相互缠夹,汇成了现代白话诗坛的一方江湖。
一张枣不赞同一般文学史的做法,即将现代诗人严格按写作风格分门别类。
似乎是本着重造诗坛名册的心情,在《论中国新诗中的现代主义》一开篇,他就对文学史里诗人被“精确定位”的诗派划分提出质疑。
按照这种划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诗人群体被分为自由派、格律派和象征派,继起的诗人也分属“现代派”,“革命派”,“国防诗”和“九叶派”等不同团体。
张枣认为,这样按诗歌风格进行的团体划分首先会冤枉了个别作家:“某些*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5SJB059)、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5FZW028)阶段性成果。
独立的,甚至可能更有才华的诗人”,诸如鲁迅、陆志韦等被排除在群体之外;另一方面,像郭沫若早期的诗歌风格多样,不同阶段的诗风各有侧重,这样的诗人就很难被归为某一社团;更何况对同时期不同诗派的设定也存在风险,对诗人群体的粗暴划分,会忽视诗人间可能存在的“文学精神的一致性”。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同时期的诗人诗作不能放在一起讨论。
张枣肯定并强调了诗人创作共同的时代大背景,他将这个背景称之为一种“时代精神”,即:怀着实验的热情,致力于用适当的方式来表现变化中的、未知的传统主体。
在诗歌新传统形成时起了关键作用的,所谓“适当的方式”,按照张枣的理解,就是“现代主义”要素在诗歌创作中的应用。
要清算过去的文化,必然有革命的一面。
张枣说,“打倒孔子”的口号,回应了十九世纪西方文化革命时“上帝死了”的宣言。
革命的结果往往矫枉过正,张枣认为,要想挣脱传统价值体系,开始还得像胡适所说与所做的那样,对过去的文化持一种彻底批判的极端态度,整个转向西方寻求精神上的支持,即便在激烈地挑战传统之后,新文化运动的结果并不那么美好,诗歌创作要在当时复杂的社会文化中整体地转向,实际上更不现实。
中国的新诗人虽急着吐旧纳新,态度极端,新的内容只是有选择地吸纳,旧的也还在,张枣显然察觉到了这一点。
考虑到该时期诗人“言行不一”的矛盾因素,在《论中国新诗中现代主义的发展和延续》中,张枣刻意忽略了诗作外在的表现形式,将诗人而不是特定风格的诗派视作独立的研究个案。
他将1949年以前的白话诗人具体分为四代,内容如下:在这一诗歌分类体系中,“现代主义”就成为诗人与诗歌代际间承前启后的、最核心的词汇。
张枣的结论是,中国新诗走向现代主义是一个自然演进的过程。
“演进”这个词让人想到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张枣的这一论断,是否也是用一种类似胡适诗论的线性的思维,而非波德莱尔或者周作人式的循环文学观,来讨论白话诗的发展呢?需要注意的是,虽说这是对1949年之前白话诗人的分类,张枣只提及了其中部分诗人的部分作品,显然不是所有的诗与诗人都能入他的法眼。
比如在表格里的第四代作者,指的就绝不是四十年代所有写诗的人:张枣这里列举的三位代表诗人,均来自后来追认的九叶派群体。
将诗人按代际分类,意味着对新诗发展史中“时间”因素的重视。
然而,张枣在文中对诗人、诗歌的评论,也并不是严格按他自己的分类来写的。
比如,张枣在文中引用的冯至的诗,分别是其《十四行集》中的第二十七、十八和二十首,《十四行集》中的诗均作于1941年(后附的几首诗除外),诗集1942年才正式出版——在文中作为第二代诗人代表的冯至,终究还是属于四十年代的诗人。
张枣另辟蹊径的分类先被自己小小质疑了一下。
毕竟,江湖的事情怎么好一下说得清呢?二在论新诗发展的《论中国新诗中的现代主义》一文里,张枣对当时诗论的探讨要先于诗。
他不仅评论了诗的创作,还想指出诗歌语言等理论发展的实质,以把握所谓“时代的脉搏”。
张枣首先肯定了白话作为新的诗歌表达媒介,灵活而可以创新的三重优势:诗歌创作使用白话,既可以从过去的文言文经典中汲取营养,在现代生活中自我丰富,同时还能吸收外语中潜在的养分,可以说一举数得。
作为诗歌语言的白话与日常语言的最大区别,应在于语言中的“象征”气息。
张枣之所以宣称现代主义的因素贯穿新诗创作的始终,主要是基于“象征”手法对于新诗创作的重要性。
诗人对此真是强调了几次都不嫌多。
比如他笔下的上世纪二十年代,在新诗的发端阶段:几乎所有重要的文学期刊都刊有西方象征主义作家的相关评论和翻译,其中出类拔萃的如波德莱尔、魏尔伦、马拉美、詹姆斯、梅特林克和维尔哈伦等已开始影响到中国读者的阅读观。
二十年代的几乎所有受欢迎的诗,包括无法被归于象征的诗歌,或多或少都沾染了象征主义的气息。
可以看出,张枣在文中的结论肯定到近乎极端,他白话诗人代际(1917-1949)分类第一代拓荒诗人第二代象征诗人格律诗人第三代现代主义诗人第四代四十年代写诗的诗人认为白话诗对现代主义形式的追求在上世纪20年代中期就达到了顶峰,甚至断言:当时的好诗很少出现,但只要有一首,它肯定受益于象征。
为了证明好诗“必然受益于象征”,张枣列举了俞平伯的《偶成》与沈尹默的《月夜》。
两首诗在文学史中被称为“小诗”,并不属于通常意义上的象征作品,但张枣认为诗中“或多或少都沾染了象征主义的气息”,表现了某种神秘的质素,非常富有想象力。
新诗对象征手法的使用,目的是为了创作更具有想象力的诗篇。
“想象作为对逝去的自然世界(或许是指旧日的传统)的补偿,很快成为白话文学推崇的对象”——张枣眼中的中国旧诗显然缺乏想象力。
他继而将徐玉诺的 《诗》与里尔克的作品对比,认为两者的诗歌有一致性,即:“视诗歌为生命活动的信念,相信其具有改造世界的魔魅,奇妙的想象力。
”通过对“想象力”的强调,写诗的主题与目的已经上升到了生命活动的层面,这是一种更多属于现代世界与现代人的追求。
按张枣的理解,因为诗歌创作意图与要求的改变,“象征”手法才开始进入了中国新诗人的视野。
有关新诗的理论建设,张枣先后提到了周作人、梁宗岱以及创作社的穆木天、冯乃超和王独清。
无论是周作人的“象征即‘兴’”,还是梁宗岱与穆木天等人提出的“纯诗”说法,张枣都将其归入了他的“抒情表现的象征化”体系。
在阐明这一体系时,他首先强调了象征主义对上世纪初中国诗坛的影响。
张枣说,中国白话诗中的象征主义,主要来自西方,尤其是法国。
西方象征主义诗人非常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对诗歌艺术具有高度的自觉。
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程式化特点在于建立一个“诗性的世界”以对抗“现实世界”的语言,音乐和暗示的质素优先于语言的表意功能,梦想合法化,个人的幻想和颓废等,这些都成为中国新诗创作的基本组成部分。
张枣很重视周作人的诗论。
周作人象征即“兴”的说法虽颇受争议,它客观上打通了西方的象征主义与中国的古典诗歌传统。
就像新诗时期的相当一部分诗人那样,在肯定了白话,即肯定了新诗基本创作路径的同时,张枣批评了白话诗的“始作俑者”胡适,认为他“不能从隐喻和象征层面区分语言和日常语言,辨别平淡与诗意”。
也就是说,他在诗歌创作中没能准确使用诗的语言。
所以,张枣眼中第一代拓荒诗人的代表是鲁迅,不是首开白话诗创作先河的胡适。
最初开启了新诗历史的理论,张枣认定的是周作人的“象征”即“兴”,也不是胡适的过分看重白话形式,直接促成了新诗散文化倾向的“新文学八事”。
不同于胡适白话文学肯定要优于过去的断言,周作人认为新诗的发展不过是一种往复循环,他在《中国新文学源流》中就一再尝试着在理论上沟通新旧中国文学史。
在对象征主义的理解在中国的深化过程中,梁宗岱尽得马拉美和瓦雷里的精髓,正式提出了中国的“纯诗”定义,并把纯诗描述为“象征主义的后身”b。
他与周作人相通的地方在于,两者都坚持诗歌独立的思想,视象征主义为早已存在的文学现象与创作举措,所以也会在本土诗歌的抒情传统中领会它。
穆木天、冯乃超和王独清被张枣留意,主要因为诗论《谭诗》。
张枣主要是从诗歌创作的技术层面,尤其是诗歌的韵式特点上理解《谭诗》一文的价值。
他认为三位诗人的“纯诗”论虽源于法国象征主义的诗学程式,但目标更具建设性,他们倡导的诗由2个至24个音节组成,不同长度的诗行,具有固定的押韵韵律,在音乐效果上更具活力。
遗憾的是,张枣没有注意到《再谭诗》,王独清同时期发表的另一篇诗论,这篇文章注重“感觉”,突出诗歌创作中的“音”与“色”因素,是对《谭诗》观点的进一步丰富,两者应并作一体讨论,张枣在文章中却没有提到。
总之,张枣在品评新诗诗论的时候,敏感地体会到了周作人和梁宗岱等人平衡中外传统的努力,与之相适应,他总结的新诗脉络就不是线性发展的单一思路。
诗人笔下的现代主义新诗,始终与本土文学传统相互缠绕,无论“象征”、“纯诗”还是“兴”的概念,在张枣看来,都是“抒情表现的象征化”,都服务于诗歌要更富有想象,更具有现代性的要求。
要强调的是,就像张枣怀着以一己之力总结新诗的抱负,只提到了其中一小部分诗与诗人,诗人在这里也只提及了新诗理论中的一种思路和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