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于永正老师学习怎样教语文

合集下载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书不是用来读的,是用来收藏的,这本书也是在半年前进入我的视线范围,现在闲下来,开始看书。

虽然没有教过语文,但由于与语文还要打交道,所以要学习关于语文的知识。

这本书无疑是非常好的一本书。

于老师,我现场听过他的课,印象非常难忘,有声有色的写作文,其作文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几乎在中国,每一位语文老师都知道他。

读这本书前后大概花掉10小时,由于条件所限,没有笔在上面圈画,这里面没一句话都是经典,不像有些书是某些人编组在一起的,这里的每段文字都不舍得跳过。

小学语文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下以下东西:留下认识4000个汉字,留下较好的语感,能不假思索的行文,留下认识和情感,留下初步的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留下兴趣和习惯。

教学时,眼睛不要只盯着语文,还要盯着人,一只眼睛盯着语文,一只眼睛盯着人,这才叫完整的语文教学。

写字就如同做人一样重要。

字如其人就是这么来的。

强调是老师配合学生,不是学生配合老师。

这种师生关系才是正确的。

中央教科所的张田若提出了四三二一语文评价标准,他把看全班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了作为第一条标准,占40%;把字词句是否落实作为第二条标准,占30%,把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解决了,作为第三条标准,占20%,把课文内容是否理解作为第四条标准占10%。

他说:语文课讲的多,分析得多是国际通病,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

看来育才小学的语文教学真是走入了教学误区,我们课堂多的是理解分析,少的是读的训练,所以,我们的孩子在读的方面要弱于普通小学,这是不争事实是。

相反我的字词教学,应试教学确实无出其右。

看来我们要改一改了。

于老师强调教学相长,学问无大小,能者为尊。

看来任何教师都有这种情况发生,在我的教学生涯中也会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在名校工作更是幸运,因为你经常会被学生教育。

季羡林曾经说过,人类共同创造了两个大的文化体系,一个东方,一个西方,再没有第三个了,西方就是分析,东方就是综合,分析出理论,综合出技术。

【精品】《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做有温度的语文老师

【精品】《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做有温度的语文老师

做有温度的语文老师这是一本有温度的书,字里行间都是于老师对学生、对语文、对教学的爱。

于老师在现在的教育界似乎不是那么的出名,他的名字不像李镇西,窦桂梅等那么耳熟能详,也不像张祖庆、管建刚那样站在新教育的浪尖上。

但是他对语文的热爱,对教学技巧的把控,对学生的爱,是永不过时的,永远值得学习。

一、对待学生要有情于老师提倡“微笑教学”,对待学生多一些宽容,多一些鼓励。

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达到他所能达到的程度,就是好的教育。

于老师说:“教学时,眼睛不要只盯着语文,还要盯着‘人’。

一只眼睛盯着‘语文’,一只眼睛盯着‘人’,这才叫完整的语文教学。

”他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我从不用一把尺子衡量全班学生。

用一把尺子量全班学生,量出来的只能是失望、灰心,甚至愤怒。

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反思,我懂得了,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相同的学生。

承认差别,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并千方百计地使其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的同时,尽量发展他的特长,把每个学生培养成‘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这就是我的学生观,也是我的教育观。

”以前我认为哪怕是成绩再差的孩子我也要盯着他学习,哪怕这孩子自己都急的直哭,我也不愿意放弃他。

如果放弃盯着他学习,那就是不负责任,这个孩子的人生会因为现在没跟上学习而毁掉。

现在,我不这样想了,就像于老师那样,只要孩子尽力了,他品行优良,快乐健康,那我就不枉为人师。

每个孩子的人生各有各的精彩,不逼着他为学习流眼泪,是为了保留他热爱学习的种子,等哪天他开窍了,自然会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大放光彩。

保护孩子们对语文的兴趣,是我做的最正确的事。

二、对待教学要有法在不断改改改的政策下,以及各种考考考的背景里,语文课到底怎么教,确实让老师捉摸不透。

作为年轻老师,常在培养语文素养和落实考点之间徘徊,一堂课要么是知识点的满堂灌,要么是师生齐欢笑过后的担心——担心在知识讲授上花的时间短,学生学得不扎实。

《于永正如何教语文》(读书分享)

《于永正如何教语文》(读书分享)
语文要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点 燃心中的梦想,使学生有美好的憧憬 和追求。
二、朗诵是学生语感形成பைடு நூலகம்必由之路。
朗诵让学生喜欢语文,让学生 有了悟性,让学生有较好的语感。
三、课外书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
中国的中小学生每年读不了三五本书, 重复教科书中的内容,知识面窄,不可能 把学生教好。
优秀的语文老师,有远见卓识的 语文老师,他们的眼睛绝不只盯着一 本语文课本。
教育的真谛是什么?
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于 永 正 : 我 怎 样 教 语 文
于永正: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
部“跨世纪名师工程”向全国推出的首 位名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出版《于永正课 堂教学教例与经验》,《于永正文集》, 在全国、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百 余篇。
一、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法

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法

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法”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1999年12月14日在教育部举办的“于永正教学方法研讨会”上的发言教了近四十年的小学语文,积淀了五句话: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简称“五重教学”.但是,这“五重教学”的正式出台,是近几年的事.四五年前,张庆、朱家珑、高林生、高万同等先生在总结我的语文教学应该说包括江苏省的小学语文教学时,先是归纳了“三重”——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认为这是学习语文的规律,或者说是学习语文的过程.后来又加了一个“重习惯”,认为这是我们培养的目标,因为吕叔湘先生说过:“运用语文是一种习惯”.再后来,我自己又加了一个“重情趣”,因为我觉得,我的语文教学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有情有趣.在教学上,我追求的是“有意思”,而不是“有意义”.着名思维科学家张光鉴教授多次听过我的课.他非常赞同我的意见,而且认为,从脑科学这个角度讲,“重情趣”应放在首位.他说:“情趣是认识的前提,教学过程离不开良好的情感的参与,否则不会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他从理论上对情趣的作用、产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于是,“五重教学法”就这样形成了.事隔不久,张教授认为“法”字应该去掉,于是又改为“五重教学”.下面就分别向大家说一说.一、重情趣1962年,我踏上了小学教育的岗位.那时的教学,非常重视知识的传授.当时有一本很有名的杂志叫知识就是力量,刊名还是周恩来总理题写的.到了20世纪70年代,我们发现,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于是提出一个口号,叫“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这无疑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教育发展到今天,我们又认识到,还有比能力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的,知识是教不完、学不尽的,再说,今天该传授的知识假如缺漏了,明天还可以补,但是如果学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没有了兴趣,那么,明天就什么都没有了,自然也包括能力.现在,许多人都在谈论“人文性”,觉得我们的教育缺少人文精神,我认为这个看法很有道理.尽管目前大家对人文性的内涵看法不太一致,但总的意思是一样的,那就是:我们的教育应该少些包办,多些自主;少些限制,多些引导;少些理性,多些情趣.一句话,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要把学生培养成“人”.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确实太少,其中尤其缺的是情趣.我说的情是什么是情感,或者说感情.它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对学生有情,二是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先说第一点.几乎所有的教育家都认为“爱”是教育的灵魂.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又说:“热爱孩子是老师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我国着名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爱,就成了无水之池.任你四方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着名特级教师于漪说:“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师爱超过亲子之爱,因为它包蕴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些都是至理名言.人类生活需要在爱的孕育中充实,学生渴望在爱的环境中成长.每位老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崇高的神圣的师爱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如果教师真正理解学生,赋予其真挚、纯真的爱,就能使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信,激起他们幸福、快乐、奋发向上的主人公热情,产生强烈的内驱力,也就是产生罗森塔尔效应.这一点,古人早就认识到了.清代学者王阳明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喜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我认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和谐,是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受到教育.心情不舒畅,谈不上学习,更谈不上思维活跃,当然也谈不上创造.我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关爱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人”,都是“上帝”赐予我们的一件艺术品.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则,也是“爱”的主要表现之一.我尊重每个学生,不仅仅让他们感到我和蔼可亲,更重要的是我理解并尽力满足他们的内在需要,无论是学习上的,心理上的,还是生活上的.在教学中,不想学生之所想,不急学生之所急,不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即使我表面上“和蔼可亲”,学生也不会有较深刻的感受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最需要老师的理解、同情.我从不用一把尺子衡量全班学生.用一把尺子量全班学生,量出来的只能是失望、灰心,甚至愤怒.我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差异,从不企图把全班学生培养成“一个人”.在我的语汇里,没有“差生”这个词.人家不就是文化学习成绩不好吗仅此一项不行,就是“差生”吗这太片面.恰恰是这些所谓的“差生”一次次教育了我: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主动跑到我家里,帮助我搭防震棚的,是“差生”,开出租车碰到我,坚决要把我送回家的,是“差生”,当兵立功向我报喜的,是“差生”;逢年过节来看望我的,总少不了“差生”.许多所谓“差生”,长大成人之后往往很有出息……这些“差生”的表现使我汗颜、内疚,也使我逐步克服了头脑中的偏见,走向成熟.但是,最终使我转变对“差生”的看法的,是我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和人才观之后.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我懂得了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相同的学生.承认差别,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并千方百计地使其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的同时,尽量发展他的特长,把每个学生培养成“一个个”的人,这就是我的学生观,也是我的教育观.通过学习和反思,也使我认识到了,三百六十行,行行都需要人去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梅兰芳是京剧艺术大师,却不会解一元一次方程;陈景润是着名的数学家,教学却不受学生欢迎;我是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对小学数学却不甚了了……柳斌先生曾讲过这样一件事:一位记者对一位美国总统的母亲说:“您很了不起,因为您有一位了不起的儿子.”这位母亲微微一笑说:“您是说,我有一位当总统的儿子我呀,还有一位同样了不起的儿子.”记者问:“他是做什么的”这位母亲说:“他呀,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柳斌先生说:“这就是正确的人才观.我们当老师的,应该具有这样的人才观.”老实说,我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和人才观之后,才彻底改变了对“差生”的看法,真正做到了尊重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让每位学生跟着我学习都感到快乐,都得到应有的进步和发展.老师除了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人才观,还要蹲下来看学生.蹲下来看学生,才能理解学生,才能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蹲下来”,才能不但容忍,而且理解学生的淘气、好动、好玩,才能体会为什么冰心说“淘气的男孩是好的,淘气的女孩是巧的”的道理.没有理解和宽容,也谈不上爱学生.因为泰戈尔说过:理解是爱的别名.下面说说第二点——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我对语文教学真是情有独钟,许多人说我痴迷语文教学,这倒是真话.不爱语文教学当然教不好语文.——这且不说,要紧的是上课要有情.这里面也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关注教材,二是关注学生.课堂,首先是生活,其次才是教学.课堂教学,是老师、学生和教材三者之间的对话.课前,老师要和教材“对话”,把教材读懂,掌握好,把文章所表达的意思、感情体会出来,并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这一环是关键.不把课文朗读得生情并茂,我是决不罢休的.每一篇课文都有它的感情基调,课文的感情基调决定了老师上课时的感情基调.这是课前的功夫.进入课堂,则是三者对话,更多的是在老师组织、引导下,让学生和教材对话.这时,我关注得最多的不再是教材、教案,而是学生.我年轻的时候,过分地看重自己的教学设计,上课时,竭力使设计成为“艺术”,可是一些顽皮的孩子,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并不珍视我精心设计的这份“艺术”,并不“配合默契”地去共同创造这份“艺术”艺术在哪里我惘然了.现在明白了,教学艺术首先是善待学生的艺术,是在师生之间的情中.因此,课堂上,我的责任是组织教学,是引导,是点拨,是鼓舞,是激励.有人说,老师走进课堂之前,要准备一百顶高帽子,上课的时候,随时戴在学生的头上.这个说法我赞成.我对学生的情是通过“戴高帽子”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解惑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耐心和激励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期待、鼓励的眼神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抚摸与微笑传递给学生的……总之,我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内需.我喜欢把芝麻说成西瓜:“这个问题很难,你居然思考出来了,了不起”“这段课文好不容易,你只念了两三遍就这样出色,了不起”我常常反话正说:“刚才我说过,万一第四遍没读好,还有第五遍.第五遍果然读好了请你介绍一下怎样才能读好课文的经验.”我清楚地知道,在儿童的世界里,伟大不是大海,而是溪流.在他们的眼里,老师的一份宽容和善待,一声同情和慰劝便是伟大.它是学生心中藏着的爱意和善意的自然流露,这种流露便是一种非常简洁的教学风格和令学生感动的教学艺术.这样说是不是就不要批评了呢不是的,对于严重影响别人学习的行为,对于那些视学习为儿戏、经常拖拉作业的人,还是严肃批评.但有一道界限不能逾越,那就是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要尊重他们的人格.每逢这种情况,我便会提醒自己:“记住,你是老师.”过了不惑之年,我觉得自己才真正成熟了.成熟是不断汲取各种营养的结果,是不断反思的结果,是不断修正自己错误的结果.做到对学生有情,还得有好的师德,有较好的个人修养,说浅显一点,要善良,要有丰富的情感.无情无义当不好老师,心肠硬,动辄训斥学生,当不好老师,更教不好语文.因为语文的人文性最强,最富有情趣.清代学者袁枚说:“文以情生,未有无情而有文者.”一篇篇优美的课文都是作者感情的产物.试想,一个情感不丰富的人,怎么能体会出其中的味道来呢又怎能在课堂上实现与教材、与学生三者的对话呢没有感情的对话是苍白的,没有感情的教学技巧同样是苍白的.所谓“趣”就是课要上的有趣味性,让学生乐意学,乐此不疲.不要以为热热闹闹才算有趣,戴上头饰表演表演、做个“课件”演示演示才算有趣.这样理解就浅了.首先要钻研好教材.古人说,读书有三味.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即丰富的饭菜,读诸子百家如“醯醢”即用鱼肉等制成的酱.意思是说,读书既是生活的需要,又富有各种情趣.我每次备课都是先埋头读课文,读呀,想呀,想呀,读呀,什么时候读出门道来了,什么时候兴奋起来了,什么时候才肯罢休.只要我读得有一种兴奋的感觉,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那就意味着教学的成功.读到这种程度,即使不写教案,也能把课上得有滋有味.这法那法,读不懂教材就没有法.读懂、读出文章的妙处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要读出感情来.老师绘声绘色的朗读也会使语文教学富有趣味性.范读是我的“绝活”,有的课文我能读得学生眉飞色舞,有的课文我能读得学生潸然泪下.实验证明,声情并茂的朗读会使学生借助听觉形象进入文章的意境,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从而使他们产生学习、探究的需要和兴趣.此外,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使其有新异性.一节课哪怕只有一点、两点,哪怕是一个精当的有意思的提问.只要出其不意,就会使学生感到有趣味.“文如看山不喜平”,上课也是如此.还有一点是幽默.我上中学的时候,不喜欢物理这门学科,读师范时却喜欢上了,为什么因为教物理的滕老师课讲得生动,说话非常幽默.还有教代数的程老师也很幽默,把本来枯燥无味的数学上得十分有趣.我当了老师以后,也力求像这两位老师一样讲话生动一些,幽默一些.在教学中,我还学会了用幽默的方式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化解各种矛盾.我以为,幽默也是一种心境,这种心境会使人的心胸宽阔.实验证明,幽默是老师的强有力的助手,它能使学习变得轻松,能使师生在愉悦的交流中融为一体.情是互逆的,趣也是互逆的.老师爱学生,对学生有期待,必然赢得学生由衷的爱,学生也不会辜负老师的期望.老师的课上得有趣,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我也清楚地认识到,情感是在认识过程中产生的,认识越深刻,情感体验也就越强烈、越深厚.真正的学习兴趣是在知道一点、会一点的时候产生的,是在越来越明白、越来越会的过程中巩固、加强的.所以,在教学中,我千方百计地让每位学生取得他们能取得的成功,让每个人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是更重要的方面.把课上得有情有趣,说到底,是由老师的综合素质决定的.不只是方法的问题、学识的问题、创造能力的问题、艺术修养的问题,也不只是观念的问题,而是人格的问题.俄国着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都不能代替教师人格的作用.”他强调“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知识可以传授,能力可以培养,而人格靠影响.这里面,老师和家长的影响最大.以情感人,理在其中.“少些理性,多些情趣”是我的教育的座右铭之一.二、重感悟什么是重感悟说白了,就是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读书,自己去领会.它是对繁琐分析、先生讲学生听,一问到底的教学状态的否定.它的指导思想是尊重学生的主人公地位,尊重学习语文的规律.以前我小瞧了学生,凡是书上标明的生字、词,我总是一个个地教,领着学生读.事实上,不管哪课的生字,学生都是认识的,有的学生甚至全认得.白话文学生基本能读懂,我却不放心,还要一段一段地讲,一句一句地分析,一节课下来不知要提问多少个问题.这样做,剥夺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权利,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为“告诉”只能使学生得到“兔子”,而得不到“猎枪”,只重结果,而忽视过程,能力从何而来发展从何谈起这样做,也违背了学习语文的规律.什么是学习语文的规律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无论学习什么语言都得背,背诵使人受益不浅.”朱作仁教授说:“大量读写,读写结合,这八个字是学习语文的规律,是被实验证明了的.”学语文的目的是掌握语言这个工具的,课文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我们不能把理解课文内容当作主要任务.而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必须读、背,必须运用,即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去掌握,决不能依靠繁琐的内容分析和讲解.悟什么首先要悟其义,课文内容要读懂,至少要粗知大意.事实上,只要读,课文内容是不难理解的.还要悟其情,悟其法,即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悟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这是基本要求.怎样悟一个字:读,一边读一边想.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也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吕叔湘先生说:“很多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只有通过多次会面才学得真切,记得牢靠;才不会翻来覆去老使唤那几百个词语,要不就生造、堆砌.种种章句结构,种种内容安排,也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见多识广,‘取之左右而逢其源’.”吕先生还说:“别人的文章就能悟出作文之道.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前后照应,口气软硬,何处要整齐,何处要变化,全都从别人的文章里学来.”语文教学如果离开一个“读”字,就什么都没有了.反过来说,抓住了一个“读”字,什么语文能力、思想教育、情操的陶冶等等,便都在其中.古人说:“文贵自得,书忌耳传.凡是“告诉”的东西,都比不上“自得”的好.况且语文教学决不单单是记住一个个结论,一个个“知识点”,记住老师给每篇课文贴上的中心思想的“标签”以往正是我们“告诉”得太多,无意义的练习做得太多,才使语文教学失去了灵性,使学生失去了兴趣,觉得上语文课味同嚼蜡.吕叔湘先生有一段名言:“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习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少数语文较好的学生,你要问它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看课外书.”多读课外书可以提高语文能力,这是所有人——特别是语文能力较好的人的共同体会.可是看课外书有人讲吗没有;看课外书没有人讲,却能提高语文能力,可见,讲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吕叔湘先生还说过,他的语文能力,“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由此可见,自己读,自觉地读是多么重要.无论语言文字,还是文章表达的意思、情感,都是很难讲准确的,也是没有必要讲清楚的.柳斌先生说:“古人‘好读书,不求甚解’,我们呢,却求甚解不好读书这样不行.”我觉得,陶渊明说的“不求甚解”道出了一个事实,即许多东西,比如词语的意思,文章表达的意思和情感等,往往是很难说清楚的,也没有必要说清楚.江苏省教委副主任周德藩说过:“把什么问题都说清楚了,反而什么也没有了.”语文教学要留有空白.学语文是一生的事,因此不要担心学生有些地方暂时感悟不出来,尽管放心把时间留给学生读书.既然语文教学说到底是一个“读”字,那么在教学中我是怎样做的呢1、备课先备“读”.反复读,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语感,读出遣词、造句、布局的妙处.读到“其言皆出吾口”“其意皆出吾心”为止.备课不等于写教案,我是把工夫花在钻研教材上的.备课于心是最重要的.至于写教案,因课而异.对熟悉的,特别是教了多遍的课文,往往只写个提纲,记下新的体会,新的方法;新接触的课文,便写得具体一些.写得最多的是自己的新感受、新体会、新方法和自己满意的作业设计等.虽说多数词语具有模糊性,也不一定对学生讲解,但我还是一个个查词典,一个个记在书上;凡是拿不准的字,全都查字典,把握准读音.虽然,我给学生只有一碗水,但我总是把自己这一桶水盛满.我使用过的教本,总留下我读过的密密麻麻的痕迹.不动笔墨不读书只要是自己的书.我这样做,也要求学生这样做.现在我常常只两三遍就能把课文读得较好,大概与我的生活阅历的丰富,爱好的广泛,情感的丰富,教学经验的丰富分不开的.但真正把课文把握好,读出妙处,不是三遍两遍的事.我深深感到,朗读是语文教师也是其它学科的老师的一项基本功.2、课堂上,第一件实事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畅.这是“保底工程”,切不可认为这很容易,全班学生都要做到这一点是要下一番苦功的.对个别学生,到了高年级,有时我还一句一句地领者读.着名特级教师高万同说:“朗读是符号语言化的过程.这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能做到正确、流利就不容易了,更不要说读得有感情、读出语感来了.”每篇课文,我一般要花费一节课的时间指导读.做到每个人都读通顺,一部分人读出感情.在这个过程中,我做的事是指导、疏通.指导读好,疏通阅读中的障碍,如帮助理解某些词义,某些句子的意思.接下来做的第二件事是品位赏读,在微观上探究.在这个环节中,或抓住在文章的结构中起关键作用的词语,表现力特别强的词语;或抓住特别精彩的句、段;或抓住表现手法上的精彩处,等等.这一环节最见老师的功力,最能看出老师把握教材的水平、驾驭课堂的能力和老师本人的素养.课上得精彩不精彩,往往就看这里;学生的语文能力常常在这时得到发挥和提高.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与教本、学生与老师、老师与教本之间的对话,首先是朗读的交流,其次是见解的交流和评价的交流,但是后两者适可而止.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是为了在读中学会阅读,为了发展语言,为了提高人文素养而读的,而不单单是为了理解、领会内容而读的.把时间过多地用在“小组合作”上,用在讨论评价上,有悖于语文学习的根本宗旨.我的责任是指点迷津和激励.当然,不能否定必要的讲解.赏读后,接下来我做的第三件事是要求把精彩之处熟读成诵但不一定课课背诵.“微观探究”,最重要的要抓准“要害”,切不可面面俱到.任何感悟都是有度的,是在不经意中的,因人而异的.感悟到的东西,有时是说不出来的,也不一定要求学生说出来,意会就行了.我们应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感受,不应该也不可能只有一个答案,一个结论;不应该也不可能把全班学生培养成“一个人”;语文教学不宜太强调“合作学习”;辅助手段的使用要恰当有度,因为阅读教学的根本手段是读书感悟.还是我常说的一句话:“告诉”只能使学生得到“兔子”.最后,有必要再说一说思想教育的问题.语文学科的思想教育首先是课本编者的事.他们选什么“思想性”学生读了就会受到那个“思想”的教育.张若田先生早就说过:“课文读懂了,思想教育就跑不了.”老师的责任是指导学生读好课文.学生把一把油布伞读得眼含泪花,能说他没受到感染这难道不比让他们记住“伟大的母爱”这个标签好思想教育不能“穿靴戴帽”,更不宜“联系实际”,“影射”学生.“影射”常常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有。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

读《于永正:我是怎样教语文》有感——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写字•育人•做人】暑假,我阅读了于永正老师写的教育随笔《于永正:我是怎样教语文》,深有感触。

在他的书中,我发现了自己许多的不足,并得到了许多方法,收获颇多。

在书中,于老师提到有一次他去听周德藩主任的报告,周主任当时说的话,让于老师铭记在心:“语文姓语”小学语文教学要记住四点“字写好,书读懂,话说白,文写通”。

“有些人喜欢抓大事。

但我认为什么都要从小事抓起,在我任职期间,全省中小学生的字都能写得像个样子,我死也瞑目了。

”于是于老师便和几个同事编了一套硬笔楷书字帖,“爱你没商量,干起来再说”于是在写字上开始下功夫,一年后,大见成效,得到了赞扬,好多人还来学习经验。

说起汉字,又被成为“中国字”、“方块字”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当然把汉字写好是一件不容置疑的事情。

俗话说“字如其人”,所以说写一手好字却是是一个人的门面。

当然,写字最主要的要静心,不能急躁,只有把心静下来之后,才能按照书写要求,把每个字的结构形态、搭配好,才能把字写好。

还记得刚接手一年级时,我用电脑打出一张A4的田字格纸,然后把整个学期需要掌握的生字一笔一划地写在田字格里,在每节课上,再一笔一划地教给学生怎么写。

起初好多孩子们拿笔姿势都不对,于是我给他们讲正确的握笔姿势方法,给他们讲错误的握笔姿势会带来哪些影响,经过不断的练习,我们班孩子的字真的有了很大的进步,学校领导和老师都说“啥样的老师教出啥样的学生,你班孩子的字写的越来越像你的字了。

”我知道这里面有同事们对我们班孩子字的肯定,也有对我们下的功夫的肯定。

通过练字,孩子们变得沉稳了;通过练字,孩子们做事有了条理;通过练字,孩子们变得通情达理……看来,写字真可以修身养性,就像于老师说的那样,写字就是育人,学写字就是学做人!语文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留下较好的语感,能不假思索的行文,留下认识和情感,留下初步的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留下兴趣和习惯。

于永正老师的小学语文“五重”教学法(一)

于永正老师的小学语文“五重”教学法(一)

于永正老师的小学语文“五重”教学法(一)于永正老师曾经说过:自己教了几十年的小学语文,积淀了五句话: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简称“五重语文”。

但是,这“五重语文”的正式出台,还是近几年的事。

他为什么能在近几年正式提出“五重语文”的基本理念呢?我想,一方面是于老师执著地遵循母语教育规律,不断地实践、探索、反思、提炼、升华自己的语文教改历程的结果,更重要的是于老师注重与时俱进,及时用语文新课改理念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升华自己的教学理念的反映。

“五重”教学理念的提出,推动他的语文课堂教学稳步进入华夏大师级的理想境界。

(一)重情趣━━“以人为本”思想的集中体现1、为什么要重情趣?于永正认为,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人文精神实在太少,其中尤其缺的是情趣。

因为知识是教不完、学不尽的。

再说,今天该传授的知识假如缺漏了,明天还可以补,但是如果学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没有兴趣,那么,明天就什么也没有了。

所以,教育发展到今天,我们又认识到,还有比知识、比能力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重情趣”是“以人为本”教育思想在于永正语文教学实践中的集中而生动地体现,其显著特点是“目中有人”,实质是对人的本性的关注。

正如于老师所说的:“我们的教育应该少些包办,多些自主;少些限制,多些引导;少些理性,多些情趣。

一句话,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要把学生培养成‘人’。

”他的这一思想随着新课改的步步深入而不断得到升华。

于老师认为,教学过程不只是认识过程、实践过程,更是人的发展过程、生命过程。

因此,他最终将自己的关注点置于教育伦理的层面;他倾注博大的爱心,关照学生发展的全体性、全面性、差异性与持续性,自觉地对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负起责任。

人的本质意义在于“把自己的生命活动变成自己的意志与意识对象”,教育的本质功能就是在于促进人的这种“意识”与“意志”的发展。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

于永正 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

于永正 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是一本充满教育智慧和经验的书,它让我对于语文教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以下是我对于这本书的读后感。

一、教育理念:以人为本于永正老师的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他强调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种理念贯穿在他的整个教育实践中,无论是在小学阶段还是在初中阶段,他都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于永正老师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他注重启发式教学和情境教学,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他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如游戏、故事、音乐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三、教学内容:贴近生活于永正老师的教学内容贴近生活,他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取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知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他还注重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选取有趣的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热爱学习。

四、师生关系:和谐融洽于永正老师强调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他认为这是教育成功的关键之一。

他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信任。

五、个人魅力:感染学生于永正老师的个人魅力也是他成功的关键之一。

他热爱教育事业,对工作充满热情和执着。

他的教学风格幽默风趣,充满智慧和魅力,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魅力所在。

这种感染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

六、总结反思:不断提升于永正老师在书中还提到了他的总结反思方法。

他认为总结反思是不断提升自己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所在。

他注重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需求和特点。

他还注重听取学生和同事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案。

这种不断反思和总结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学习。

总之,《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是一本充满教育智慧和经验的书籍它让我对于语文教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它也为我提供了一些具体可操作的教育方法和策略我相信这些经验和策略将会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并指引我不断前进。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笔记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笔记

《我怎样教语文》读书笔记于永正先生是享誉国内外的著名语文教育家,他的著作《我怎样教语文》成为了许多语文教师的必读书目。

本文将就该书的核心内容进行学习和总结,旨在提高语文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1. 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在众多学科中,语文是起承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基础学科。

于永正先生在书中强调了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指出教师应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

2. 教师的角色转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扮演着知识的传授者和班级纪律的维护者的角色。

然而,于永正先生认为,教师应该更多地扮演引导者和学习的陪伴者的角色。

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语文教育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学习的自觉性。

于永正先生在书中提到,教师可以采用多种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例如,通过创设情境、引发思考,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实际意义。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语文教育不仅是对文本的理解和记忆,还应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于永正先生提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升他们的文学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5. 融入素质教育语文教育应该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于永正先生强调,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

总之,于永正先生的《我怎样教语文》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语文教育的重要性依然不可忽视。

教师们应该不断学习和思考,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为培养优秀的语文学生而努力。

在实践中,我们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让他们受益终生。

于永正教育文集: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

于永正教育文集: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

本书目录呈现出一种逻辑清晰、层层递进的总体结构。从宏观的教育理念到 具体的教学技巧,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到教学方法的运用,全面而深入地展示了语 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各个章节之间的关联紧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语文教学体系。
教育理念篇:本书首先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了于先生的教育理念。他强调语文 教育的人文性、工具性,以及二者的统一。他提出语文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语文 核心素养为目标,这一理念贯穿全书。
作文教学篇:此章聚焦于作文教学,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 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作文评改。
教师素养篇:最后一部分教师的专业素养,探讨了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和 能力,以及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系统性:本书目录呈现出系统性,各章节之间相互呼应,构成了一个完整的 语文教学体系。这种系统性使得读者能够全面了解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对教学 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人文性:本书在强调语文的工具性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作 者在书中反复强调语文教育对于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作用,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 怀。
启发性: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不仅能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方法,还能得到深刻 的启示和思考。书中的许多观点和理念能够激发读者的教育热情和创造力,促使 读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学生中心篇:此部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方法篇:此章详述了于先生独创的“五重教学法”,即重感悟、重积累、 重迁移、重情趣、重习惯。这五重教学法是于先生多年教学实践的结晶,对语文 教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文本解读篇:此部分深入解读了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系 列实用的解读技巧,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
于永正教育文集:于永正:我怎样 教语文

最新整理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有感范文.docx

最新整理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有感范文.docx

千阳县燕汲小学乔红艳于永正老师是全国着名特级教师,教育部“跨世纪名师工程”向全国推出的首位名师。

于老师自1962年从事小学教育工作以来,主要教的是小学语文。

他对小学语文教学情有独钟,说“痴迷”,也不为过。

于老师的导师张庆先生把他的语文教学概括为“五重”一一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

本学期我在工作之余读了于永正老师的《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这本书,读下来,对于老师的语文教学观点,很有感触。

读于老师的《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这本书,感受最深的是不同于其他教学着作,他的文字真实,于平凡中见真知,正如于老师自己在书的序中写道的:我的文章不是在书斋中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我写的,都是我的故事,我的经验、体会和感受。

于老师的这本书每一章都让我学到了很多语文教学的知识技能。

本书分为四辑来写第一辑、语文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第二辑、教语文,其实很简单;第三辑、语文课堂教学的“两点”在哪里;第四辑、关于作文教学。

在本书的开始于老师还写了“人生留痕——写在前面的话”写的是于老师的教书经历和写作经历。

每一辑都结合了于老师自己在实践中的故事、感想,以及他在观、听青年教师课堂过程中的思考。

其中有几点给我有很深的启发:一、语文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语文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留下较好的语感,能不假思索的行文,留下认识和情感,留下初步的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留下兴趣和习惯。

”在多年的低段教学中我越来越觉得语文课堂要走近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留给学生兴趣与习惯,好的学习习惯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

在今年的现代经典研讨学习活动中广州的一位老师的关于倾听共同体的学习课堂中,可以充分的让我们知道学生习惯和能力的无限。

文中五重教学法讲到:情感。

它包括两个方面意思:一是对学生有情,二是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

我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关爱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人”,都是上帝赐予我们的一件艺术品。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1.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需要全面掌握。

2.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 学习语文需要多读多写,注重积累词汇和句型。

4. 多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培养对文学的鉴赏能力。

5. 学会分析文章结构,抓住文章的主旨和重点。

6. 注意细节,注意语法和标点符号的使用。

7. 提高语文成绩需要勤奋和毅力。

8. 参加语文课外活动,如课外阅读会、写作比赛等。

9. 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10. 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请教老师和同学。

11. 多思考,多思辨,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12. 多写作文,培养写作表达能力。

13. 注意语文考试的策略,掌握解题技巧。

14. 注重语文的应用能力,在生活中多运用语文知识。

15. 学会从多个角度解读文本,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16. 对于难懂的文学作品,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解析。

17. 对于生僻字和古文,多加练习和记忆。

18. 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可以通过阅读好书来激发兴趣。

19. 在学习文章时注意文学的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20. 多用思维导图整理知识点,有助于记忆和理解。

21. 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学习的效果。

22. 要有良好的读书习惯,定时定量的进行阅读。

23. 善于归纳总结,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财富。

24. 多参加课外阅读活动,扩大阅读面,丰富阅读素材。

25. 对于不懂的古文,可以向老师请教,也可以借助参考资料和词典进行解读。

26. 学习语文需要注重理解思考,而不仅仅求得一时的答案。

27. 识别文章的写作手法和修辞方法,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章。

28. 多读一些经典名著,如《红楼梦》、《论语》等,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29. 在写作文时,注意提升文采和表达能力,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30. 多进行课外阅读,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拓宽视野。

31. 注重语文听力训练,提高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32. 了解一些文学流派和文学家的作品,加深对文学的理解。

2024年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有感

2024年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有感

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有感近期刚刚读完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这本书记录了于老师四十多年的教学思考,语言平实真切,让人受益良多。

读于老师的这本书时,我采用了摘抄式阅读的方法。

我边读边在觉得重要的句子下画横线,等读完当天的阅读内容就在文档里将这些重要的部分摘录下来,全部记录完才结合内容完成百字读书打卡,这是初读的简单梳理。

整本书读完,摘记的内容已有近一万字,相对整本书来说,这算是把书读薄了一些。

读书笔记放置了一周多,我重新浏览文档试图寻找撰写读书随笔的角度,看看能否将书再读得厚一点。

摘录时我是完全按照本书的行文顺序记录了我觉得有意思的内容:小到某个字的笔画书写注意点,大到习作教学“三位一体”的理念,整体来看笔记很零散,逻辑结构不明朗。

读着读着我看到了“五重”教学(即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的部分。

尽管这只是于老师这本书中的一篇文章,但却是其教学理念的浓缩,渗透在本书的角角落落。

于是,我决定以“五重”教学为切入点,来梳理这本书带给我的思考。

撰写随笔时,我发现一下说不清楚所有内容,决定这次只谈“五重”教学中的“重情趣”部分,其他的留待后面再写。

小学是培养习惯的黄金时期,是小学教育的重中之重,于老师的“五重”教学第一个谈到的却是“重情趣”,“重情趣”何以如此重要呢?我想这和于老师对“情趣”的解读有关。

于老师认为“情”首先是指教师对学生有情,其次才指教师对教学有情,上课有情;“趣”则是指教师的“课要上得有趣味性,让学生愿意学,乐此不疲”。

基于以上解读,我认为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需要朝着如下方向修炼自我。

一、做一个有情的老师教学不是冷冰冰的,教学是人学。

人是受情绪驱动的,小学生尤其如此,相较于思想还不成熟的学生而言,教师应该首先抛出善意的橄榄枝,对学生释放善意。

一个班的学生往往千姿百态,社会和大众习惯将其分为优秀生、中等生和潜能生,在看待学生时老师也会在无意识中带上刻板印象来评判学生。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读书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教学方法与技巧,更教会我们做人与做学问的态度与精神。

于永正老师的书,是杨老师推荐我们读的。

其实在杨老师推荐之前,我已经将书购买到自己的书架上。

也曾打开读了一点,觉得好,就再买一套送给了朋友,但是,到底没有能够系统读下去。

上学期读了《给初为人师的女儿写的20条建议》后觉得自己从心灵上得以滋养——很奇怪,一本书,读着,让你觉得它真的有自己灵魂里的芬芳,让你在读文字的时候悄悄成长,静静改变。

这本《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再次以自己的独特味道,让我心底受益颇多,感慨丛生:老师在序言中有这么一句话,我总是不由得照写一遍在书页上——行文简浅显做事诚平恒!老师的书,如老师的文字,如老师的课堂,扎实,朴实。

全书分为四个辑子编排: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关于作文教学。

在第一辑“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中,老师说,语文课本里有人文性,老师这本书里更要有人文性。

而且老师身上的人文性对学生的影响,要大于语文书里的人文性。

要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点燃学生心中的梦想,使学生有美好的憧憬和追求。

语文教学最大的成功,应该在这里。

眼睛不要只盯着“语文”,还要盯着“人”。

教学时,一只眼睛盯着“语文”,一只眼睛盯着“人”,这才叫完整的语文教学。

老师的一些言语,似乎是一根抽打我们老师灵魂的教鞭,警醒才能不负学生。

老师在追忆自己的人生过往中说“回顾在学校12年的语文学习,我最感谢老师的是让我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养成了读书、写作的习惯。

”“我的老师还给我留下了众多的爱好和好身体。

”“12年的学习期间,老师给我留下了充足的时间和自由发展的空间。

”“老师给我们留下了读书、写作的时间,给我留下了睡眠和锻炼身体的时间。

“我的语文老师告诉我:语文教学教的不是课文而是语文!用教材识字、教写字、教读书(包括朗读)、教表达、激发兴趣,培养习惯,烦琐的分析和讲解没有必要。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

(三)读好书
于老师非常重视朗读,他说:“一切讲解在朗读面前 都是苍白无力的”。在朗读中,文本具有双重身份,一 方面,它是信息的载体,是认识的工具,学生必须凭借 它入情入理,接受熏陶;另一方面,朗读时,学生还要 认识掌握载体本身。在朗读教学中,于老师是这样做的, 拿到一篇课文先备朗读,散文要读出意境,诗歌要读出 韵味,童话要读出情趣,说明文要读得明白,课文中的 对话要读谁像谁,不论什么课文都要读出标点,学生读 得好的地方,他会给予很高的评价,如果读得不到位, 他会亲自领读、范读,课文读得声情并茂了,很多道理 就会从朗读中自然而然地感悟到,这是自发的,而不是 教师长篇累牍地灌输和外在强加。师生都能读得入情入 理,课堂则会充满情趣和灵性。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
读书交流
.
生活是个大舞台,于老师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从教40余年,他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在阅读教 学、作文教学、音乐、书法、绘画、戏剧等方面 都有很深的造诣。
于老师说语文教学很简单,无外乎是让学生多 读多写。
(一)写好字
识字与写字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打好这个基础, 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至关重要。于老师抓住这个基 础,扎扎实实地教小学生识字和写字。当然,要想学生 把字写好,教师必须自己练字,给学生做好正确的示范, 同时再进行细致的写字指导,效果会更好。写好字是对 学生的要求,也是对教师的要求。
一个新词让我印象深刻---“消化生活的胃”
对所从事的工作有深切的体察和深刻的认识,才能概 括出规律的东西。现在生活节奏很快,人们被社会逼着往 前走,走着走着,大踏步的往前走就成了习惯,忘记了为 什么出发,一个消化生活的胃是一盏灯塔让我们在繁忙之 中找到心灵栖息的港湾。学会反思自己教学过程的同时要 思考、要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向于永正老师学习怎样教语文
——以《草》课堂实录为例
有人说,语文教师不是演员,但应该有演员的素养;语文老师不是诗人,但应该有诗人的气质;语文教师不是画家,但应该有娴熟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于老师的课堂让我看到了这样一位兼容并包的智者。

透过于老师《草》这一经典教学案例,我领略到了“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的教师风范。

1、真实、朴实、扎实
真实课堂。

“理解诗句”历来是古诗教学的难点,在《草》这一课教学伊始,于老师放手让学生质疑,结果学生是“离离”不懂、“原上”不懂、“一岁一枯荣”不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懂,一首诗20个字“都不懂”,但这恰就是学生的真实状态,是学生学习的真实起点!于老师面对这“真实的学生”,给学生上了一节真正的语文课,也给所有老师上了一节真正的语文课!
朴实本色。

于老师没有过于华丽的辞藻,但一句于老师帮你们读懂,一句以后老师告诉你,已经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朴实的衣着下让我们看到一位手执书卷、诲人不倦的好教师。

扎实教学。

关注学生的“不懂”,于老师耐心引导学生读好每一句诗,理解好每一个“关键词”,感悟好小草顽强的生命力……踏踏实实闯过“每一关”。

一节课下来,“不懂”消失了,这短短的四十分钟课堂,就在真实的学情下,朴实的引导下,扎扎实实完成了教学
目标。

语文课是什么?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

于老师正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课改下的一泓清泉,用“真实、朴实、扎实”的治学态度,实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有趣、有味、有奇
妙趣横生。

于老师发挥自己的特长,娴熟地在黑板上画出“草原图”、“草在四季变化图”、“草根图”,力图通过图画对学生视觉的冲击,将形象化的事物文字化,可谓别出心裁。

这一极富创意的教学设计不仅让学生借助形象真正理解了“离离”、“枯”、“荣”等难解词语的意思,更让他们燃烧出主动参与的激情和创造思维的火花。

透过学生自己画的“春风吹又生”图画,可以看出学生已经将自己的生活感受和生命体验融入画中,难怪他们的领悟是那么深刻,学得那么轻松、有趣。

耐人寻味。

于老师循循善诱,一步步引导学生把“春风吹又生”图画画出有刮风的感觉。

待学生将挺拔的小草画成倾斜凌乱的小草时,在学生脑海中,已经出现了“春风吹又生”的画面。

这样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放射耐人寻味。

奇妙无穷。

于老师巧妙设置基于文本的语文实践活动。

通过角色扮演来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把课堂氛围推向了高潮;通过“故意出错”——“一岁一窟窿”,锻炼了学生的辩音能力;扮演“奶奶”故意反
问“那么多花不写,干嘛写草啊?”这样的问题,加深了学生对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

就在这寓学于乐的课堂上,就在这样寓教于嘻的教师指导下,学生乐在其中、乐不知疲。

清代袁枚说:“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

”单调沉闷的讲解,机械乏味的训练,抛开语言文字的说教,只能使本该有味的文字佳肴变为糟粕。

有趣、有味、有奇的语文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维,丰满学生的想象力,才是提高语文课堂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3、慧心、童心、爱心
慧心设计。

为引导学生理解诗中“岁”的内涵,于老师巧设用“岁”说一句话这样一个问题。

学生有的自报年龄,有的说奶奶已经80岁了还能做饭,有的祝老师岁岁平安……就在这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中,学生自然地明白了“岁”的字义。

这样教学,不仅体现了师生间情感的交融,而且极为生活化,“慧心”的设计,使整个课堂行云流水、水到渠成。

童心未泯。

童心是人性的本色,于老师就像一个“老小孩”。

总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总是把自己当作学生的一员。

通过《草》这一课例,我们依然看到了与学生平等交流的于老师。

永葆一颗童心,拥有一股孩子气,构建一个充满阳光的平台,也是我们这些当教师必须具备的修养,也是我们的神圣责任。

爱心浇灌。

于老师不仅深谙语文教学的真谛,还洞悉学生的心灵世界,对学生倾注了满腔的爱。

他了解儿童,研究儿童,与学生同唱、
同跳、同喜、同悲,既是学生的老师,又是学生的好朋友。

做个有“心”教师。

用慧心为学生搭建一个通往智慧的平台;用童心去洞察孩子细腻的心理世界;用爱心去浇灌学生稚嫩的心灵。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追随于老师智慧的脚步,不断前行、不断探索、不断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