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以评价促发展--在新课程改革中改进评价方式的尝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评价促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中改进评价方式的尝试
广州市第十六中学梁晓敏
提要:根据新课程改革"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精神,新课程评价改革改变传统课程评价的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笔者在此方面做了一些尝试:给予学生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空间和时间,增强学生自信,促进学生自我的发展;在评价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评";在评价中注重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改进期末成绩评定方式,侧重平时的评价。

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学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评价促进发展
新课程改革中的课程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的信息,对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的发展变化以及构成其变化的诸种因素满足社会与个体发展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并为被评价者的自我完善和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的活动。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本精神,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教师、学校、课程的发展,改变传统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并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基于此课程评价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

一、进行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增强自信,促进自我发展
自我评价是指被评价者自己参照评价指标体系对自己的活动状况或发展状况进行自我鉴定。

自我评价实质上就是评价对象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过程。

评价对象积极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不仅有助于评价对象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及时改进,而且有利于消除评价人员与评价对象之间可能出现的对立情绪,使评价结论更容易为评价对象所接受。

但是,由于自我评价一般没有一个客观的统一标准,其主观性比较强,容易出现对成绩或问题估计过高或过低的现象。

他人评价是指由其他有关方面的人员对评价对象所实施的评价。

他人评价一般都有统
一的评价标准,较为客观,他人中肯、激励、赞赏的话语,能增强被评价者的自信心。

但如果在他人评价中,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缺乏民主平等的气氛、没有形成良好的关系,那么,他人评价的结果往往受到被评价者的抵制和拒斥,不能为被评价者所接受,也就不可能发挥激励、调节等评价功能。

因此,无论是自我评价还是他人评价,都需要进行适当地引导,在评价主体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如在本学期继续采用过去的一种教学活动"课前5分钟趣味生物知识介绍",以此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在过去每次活动后,都由老师来评分,而本学期改变评价方式,由老师定出评价标准,先由演讲者自评,再由听众给予评价。

本学期所学的内容与植物有关,因此老师定出的评价标准是:①扣题(介绍有关植物方面的知识,如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知识);②科学性(不出现大的科学性错误,符合同学们的认知水平,通俗易懂);③趣味性(介绍的知识新奇有趣,能激起同学们的兴趣);④表达清晰流利、声音响亮。

例如在讲授"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一课之前,一位学生上台演讲,题目是《藻类植物》,介绍的知识包括藻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其色素的作用、最古老的藻类植物等。

这些知识正是这一节课的有益补充,拓宽了同学们的知识面,也为这节课的学习作了一个铺垫。

学生在演讲的过程中,能运用电脑演示自己制作的课件,并向大家展示从家里带来的海带、紫菜,用问答的形式与同学们交流,不断激起同学们的兴趣。

演讲后,他分析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同学们也给予他较高的评价。

演讲者在演讲后自评,能再度反思、审视自己的表现,也给听众的评价提供参考,获得听众好的评价后,自信心得到加强。

但在此过程中,有些听众的评价话语比较尖锐,老师应及时引导学生用语要中肯,语气要和缓,先说优点,再提不足。

同时老师也要引导被评价者乐于接受他人的评价,让其认识到别人的评价是对自己的鼓励与支持,使自己不断提高。

如加德纳说的:"几乎每个稚嫩的心都渴望摆脱束缚,展现自我!"学生非常希望把自己优秀的一面表现出来,但在过去仅由老师评分的方式下,没有多少人认真听,演讲者也觉得没意思,随便应付每次的活动。

现在由于有了自评和他评,使"课前5分钟"的演讲不再是别人的事,不再是你在上面讲,我在下面干自己的事,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们普遍认为"我会评价别人,也会被别人所评价,无论是评价别人,还是被别人评价,对自己来说都是一种提高。

"经过一个学期的活动,学生的演讲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例如开学初,学生对着稿件能流利地读,已算不错;若能脱稿演讲更是难得。

但到期末,许多同学能自制课件,运用多媒体手段有声有色地进行演讲。

学生的这种跨越,是一种亲历的过程,需要学生真正的参与。

每次演讲前学生都非常认真地准备,为自己定下
较高的目标,都希望能得到他人的肯定与赞赏。

在演讲之后,获得了好的评价,学生的自信心会增强,自我得到展现与发展。

通过学生对评价过程的全面参与,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反思、加强评价与教学相结合的过程,成为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和技能不断增强的过程。

二、在评价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评"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教师要给每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使所有的学生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

而所有的学生都是不同的,他们是独特的、丰富的、具体的。

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先天素质和生活环境,都有自己的爱好、长处和不足。

学生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学业成绩的差异上,还表现在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动机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

这使得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目标以及发展速度和轨迹都呈现出一定的独特性。

因此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在评价中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实行"因材施评"。

例如,在批改某些作业时,评分标准因人而异。

如对"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报告的评价,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能基本完成探究报告的几个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等)就已算优秀,而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这只算基本合格。

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还要求能制定完整的实验计划,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并能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得出结论。

在全体学生参与评价的活动中,评价标准稍微定低一点,若有突出表现的给予加分奖励。

这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成功的体验,使程度比较差的学生也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使"懒"学生在成功的鼓励下变"勤奋",变厌倦为动力,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成就感的驱动下自主学习,以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在评价中注重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的其中一个目标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态度对学习动机有很大的影响;学生价值观中关于真诚和正直的认识影响着他们的行为;自尊也对学生的发展有广泛的影响。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注重情感评价。

例如,在小组合作活动中,让小组集体评价每位成员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参与意识,分A、B、C、D、E五个等级。

A表示能积极参与活动,热情高,能主动与其他同学合作,对问题有独立见解,有较强的自信心;B表示能主动参与活动,有合作精神,对问题有自己的思考,有自信心;C表示有参与活动,基本能与其他同学合作,对问题有一定的思考,自信
心较弱;D表示参与活动热情不高,合作意识不强,没有独立思考问题,人云亦云,缺乏自信。

E表示此同学一点都不参与活动。

通过评价,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避免有的学生趁机滥竽充数,不劳而获,同时也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定期让学生评价自己对学科的态度、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对生命的态度、对社会的关注意识等。

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设计各种教学活动,进一步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改进期末成绩评定方式,侧重平时的评价
沙罗说过:"老师们为了考试而教--教育工作者经常对此加以批评,因为这样一来学生们有可能只学习那些为了通过考试必须要学习的知识,而不能涉猎广泛的知识范围。

"传统考试一直存在着"一纸定终身"的现象,给老师和学生都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同时,只依靠单一的纸笔测验,也难以很好地对学生实施全面的测查,许多学生只重视期末考,认为在期末冲一冲就行了,而忽视平时的学习与练习。

在现在仍实行期末考试制度的情况下,我们仍要进行期末考试,但我们可改变期末成绩评定方式,把期末成绩进行综合评定。

过去期末考试成绩占期末总评的60%,而本学期笔者把此比重降低为40%,平时评价占60%,其中也包括了情感评价。

这使学生更关注平时的表现、平时的努力,而如果平时能获得较高的评价,期末考试成绩也一定不会差。

当学生了解了评价方式、评价标准后,为了获得好的评价,就会为自己定下明确的努力方向、奋斗目标。

获得了好的评价,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就感后,就会为自己定下更高的目标,也会更积极地投入到评价中去。

通过评价方式的改变与实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令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学习中增强自信,展现自我,得到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发展。

参考资料:
《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周卫勇
《有效的学生评价》 Ellen Weber (美)
《促进教学的课堂评价》 W. James Popham (美)
《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
《生物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