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州中考真题 说明文阅读

合集下载

2017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7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广东省广州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答案解析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一、1.【答案】C【解析】A.chón g/zhòng,chaī/cī;B.qí/jī,méi/mèi;C.liáo/liáo,chóu/chóu;D.liàng/liàng,jū/jù2.【答案】D【解析】A.相得益章—相得益彰;B.无可质疑—无可置疑,暗然失色—黯然失色;C.烦燥—烦躁,慷概淋漓—慷慨淋漓。

3.【答案】C【解析】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

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具体而微: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

引人入胜:胜,胜境。

引人进人佳境(指风景或作品等)。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精雕细刻:精心细致地雕刻。

多用于比喻,形容做事认真细致。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第一空写雕刻的技艺,“美不胜收”不合语境。

应用“巧夺天工”。

排除B、D两项。

最后一空,是对人物的描写,应用“惟妙惟肖”,“引人人胜”是指风景或作品的,不合题意,排除A项。

4.【答案】A【解析】B.成分残缺。

“开展了‘读经典作品。

建书香校园’”缺少宾语,应在引号后加“的活动”。

C.“连胜三局”表意不明。

D.“发现和制止”语序不当,应为“发现、干预和制止”。

5.【答案】D【解析】第⑥句“表面上”和第⑤句“实际上”相对应,因此⑥在⑤应连在一起,排除A、B两项。

“表面上”强调浅层面的内容,它和“实际上”的内容是递进的,因此⑥在⑤前,排除C项。

6.【答案】示例:(1)天空中挂着一弯残月,在田岸旁两棵杨柳树静静伫立。

柳条随风飘荡。

两个农人,戴着草帽,在田间劳作。

在图画的右上角,是“杨柳岸晓风残月”的题名和作者丰子恺的署名。

(2)以“杨柳岸晓风残月”为题,但作者不画古装而画现代装,通过描绘残月夜,杨柳岸农民的田间劳作,体现了农民的辛劳,表现了丰子恺对普通民众的关心。

广东省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解析)

广东省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解析)

广东省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1.主观题部分,考生答案与参考答案意思相近即可;如果考生的答案与参考答案不一致,但符合题目要求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主观题答案表述不准确、不顺畅的酌情扣分。

3.附加题从严给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于我如浮云。

(《论语》)(1分)(2)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诗句,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引杯对酌,畅谈农事的喜悦之情。

(2分)(3)□□□□□,□□□□□。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2分)(4)持节云中,□□□□□?(苏轼《江城子》)(1分)(5)请把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默写完整。

(4分)□□□□□□□,□□□□□□□。

□□□□□□□,□□□□□□□。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答案】(1)不义而富且贵(2)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何日遣冯唐(5)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过去,他好听书,也会说书;在róng yīng这个尊称之后,当真看起书来。

(2)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bǐ yí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3)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fù rú jiē zhī的人物了……(4)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zài jié nán táo。

【答案】(1)荣膺(2)鄙夷(3)妇孺皆知(4)在劫难逃【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他是班长,有工作经验,也非常乐意为同学们服务,担任这项工作是相宜..的。

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卷)语文(带解析)

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卷)语文(带解析)

试卷第1页,共9页绝密★启用前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卷)语文(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33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生动地刻画了各类政府官员的典型形象,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将“各类政府官员”改为“政府各类官员”)B .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的影响下,中亚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经济发展模式也出现了新的增长点。

(将“交往”改为“交流”)C .我国制陶工艺历史悠久,陶器由以实用为主的器皿演变为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品,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青睐。

(在“审美”后加上“价值”)D .我们寻访散落在南粤大地上的古老书院,探访广东文脉昌盛与书院繁荣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将“探访”改为“探究”)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他是班长,有工作经验,也非常乐意为同学们服务,担任这项工作是相宜的。

B .我们原打算天黑前赶回县城,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使我们在这个小山村滞留了一夜。

C .莫高窟是无数大师前仆后继,用智慧和汗水建造出来的一座恢宏的艺术宫殿。

D .“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试卷第2页,共9页试卷第3页,共9页第II 卷(非选择题)二、现代文阅读(题型注释)3、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题。

那天清晨,我在花园里摘了几朵刚刚开放的紫罗兰送给莎莉文老师,她高兴地想吻我的额头,可那时候除了母亲外,我不习惯其他的任何人吻我。

于是,莎莉文小姐就轻轻把我搂在怀里,在我手上拼写出:“我爱海伦”几个字。

“爱是什么?”我不解地问。

2017年广东省中考说明类文本阅读

2017年广东省中考说明类文本阅读

成的伤害。
⑨俗语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话有它的合理之处,最近国外就有一项研究证实了这种说 法。 (作者:张田勘。选自《羊城晚报》2009年4月6日,有改动)
1.第②段画线句子中“尽量”这个词不能去掉, 为什么?(3分) “尽量”一词强调尽可能少用洁肤用品,
去掉“尽量”一词与事实(如果一定要使用)不符,
D.沙尘暴之所以会被妖魔化,主要是因为人们只看到沙尘
暴所造成的危害,而忽略了它有利的一面。
【解析】B项内容出自第④段,根据第④段中关键信息‚假
如我们消灭了沙尘暴及其源头的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
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绝灭了适应干旱气候的一切物 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可知,选项中“消灭 了沙尘暴及沙漠干旱地区”“绝灭了一切物种”这两处说法与 原文不符,说法有误。 【答案】B
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根据文意,谈谈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地认识沙尘 暴?(4分) ①沙尘暴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 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②沙尘暴形成的根本原因与 人类活动无关。③沙尘暴有害也有利。④沙尘暴的 发生,人类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去阻挡。(每个
要点1分)
(2009广东12~14题11分)阅读下文,完成1~3题。 ①某名牌婴儿洁肤用品最近被曝检出有毒物质, 引起公众特别是年轻母亲的不安。不负责任的制造 商固然应该受到谴责和惩罚,然而消费者自身也有
的物品。然而,正是这种过度的保护,将人类的健康推向 另外一种危险。
⑤使用产品直接导致中毒是一种危险,而过度保护造成
的危险却被广泛忽视。例如,今天的日本是世界上最洁净 的国家之一,不少日本人出现了‚洁净嗜好症‛。在日本, 不仅厕所用品,连圆珠笔也使用抗菌材料。由于没有适宜 的病原菌刺激机体的免疫功能,反而造成国民免疫力低下, 日本人很容易就患上原虫和大肠菌引发的疾病。

2017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7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广东省广州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答案解析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一、1.【答案】C【解析】A.chón g/zhòng,chaī/cī;B.qí/jī,méi/mèi;C.liáo/liáo,chóu/chóu;D.liàng/liàng,jū/jù2.【答案】D【解析】A.相得益章—相得益彰;B.无可质疑—无可置疑,暗然失色—黯然失色;C.烦燥—烦躁,慷概淋漓—慷慨淋漓。

3.【答案】C【解析】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

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具体而微: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

引人入胜:胜,胜境。

引人进人佳境(指风景或作品等)。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精雕细刻:精心细致地雕刻。

多用于比喻,形容做事认真细致。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第一空写雕刻的技艺,“美不胜收”不合语境。

应用“巧夺天工”。

排除B、D两项。

最后一空,是对人物的描写,应用“惟妙惟肖”,“引人人胜”是指风景或作品的,不合题意,排除A项。

4.【答案】A【解析】B.成分残缺。

“开展了‘读经典作品。

建书香校园’”缺少宾语,应在引号后加“的活动”。

C.“连胜三局”表意不明。

D.“发现和制止”语序不当,应为“发现、干预和制止”。

5.【答案】D【解析】第⑥句“表面上”和第⑤句“实际上”相对应,因此⑥在⑤应连在一起,排除A、B两项。

“表面上”强调浅层面的内容,它和“实际上”的内容是递进的,因此⑥在⑤前,排除C项。

6.【答案】示例:(1)天空中挂着一弯残月,在田岸旁两棵杨柳树静静伫立。

柳条随风飘荡。

两个农人,戴着草帽,在田间劳作。

在图画的右上角,是“杨柳岸晓风残月”的题名和作者丰子恺的署名。

(2)以“杨柳岸晓风残月”为题,但作者不画古装而画现代装,通过描绘残月夜,杨柳岸农民的田间劳作,体现了农民的辛劳,表现了丰子恺对普通民众的关心。

2017广东中考语文试题(含详细解析和答案)

2017广东中考语文试题(含详细解析和答案)

2017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

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

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或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于我如浮云。

(《论语》)(1分)(2)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诗句.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引杯对酌.畅谈农事的喜悦之情。

(2分)(3)□□□□□.□□□□□。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2分)(4)持节云中.□□□□□?(苏轼《江城子》)(1分)(5)请把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默写完整。

(4分)□□□□□□□.□□□□□□□。

□□□□□□□.□□□□□□□。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1)不义而富且贵(2)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何日遣冯唐(5)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解析】本题考查默写积累古诗词名句的能力。

(2)题为理解性默写题.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调动自己的识记积累回答。

其它题目均为直接性默写。

(1)“不义而富且贵”中的“义”不要写成“意”。

(2)“开轩面场圃”中的“圃”不要写成“铺”。

(3)“草色入帘青”中的“青”不要写成“清”。

(4)“何日遣冯唐”中的“遣”不要写成“遗”。

(5)“甲光向日金鳞开”中的“鳞”为难写字.注意书写正确;“塞上燕脂凝夜紫”中的“燕脂”不要写成“胭脂”。

2017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

2017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

2017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6小题,20分)1.【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程度,要注意根据积累做出判断,建议采用排除法。

【解答】A.chóng/zhòng chāi/cīB.qí/jī méi/mèiC.liáo/liáo chóu/chóuD.liàng/liàng jū/jù故选:C。

【点评】字音题目没有捷径,要注意加强积累和背诵,特别是多音字在不同词语里面有不同的含义。

2.【分析】本题考查字形,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

【解答】A.“相得益章”应写作“相得益彰”。

B.“无可质疑”应写作“无可置疑”,“暗然失色”应写作“黯然失色”。

C.“烦燥”应写作“烦躁”;“慷概淋漓”应写作“慷慨淋漓”。

D.全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理解实记能力。

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3.【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

【解答】“巧夺天工”专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制成,形容技艺十分高超,符合第一空格;结合“简练粗放”可知第二空格中应填“精雕细刻”;“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摹仿得非常逼真,符合第三空格。

故选:C。

【点评】此题解答,要结合空格前后的具体语境理解,结合词义作答。

4.【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

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2017广东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广东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

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

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或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于我如浮云。

(《论语》)(1分)(2)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诗句,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引杯对酌,畅谈农事的喜悦之情。

(2分)(3)□□□□□,□□□□□。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2分)(4)持节云中,□□□□□?(苏轼《江城子》)(1分)(5)请把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默写完整。

(4分)□□□□□□□,□□□□□□□。

□□□□□□□,□□□□□□□。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1)不义而富且贵(2)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何日遣冯唐(5)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解析】本题考查默写积累古诗词名句的能力。

(2)题为理解性默写题,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调动自己的识记积累回答。

其它题目均为直接性默写。

(1)“不义而富且贵”中的“义”不要写成“意”。

(2)“开轩面场圃”中的“圃”不要写成“铺”。

(3)“草色入帘青”中的“青”不要写成“清”。

(4)“何日遣冯唐”中的“遣”不要写成“遗”。

(5)“甲光向日金鳞开”中的“鳞”为难写字,注意书写正确;“塞上燕脂凝夜紫”中的“燕脂”不要写成“胭脂”。

2017广东广州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7广东广州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7广东广州中考解析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一、(6小题,20分)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词语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重.现∕重.荷差.使∕参差.不齐B.崎.岖∕畸.形门楣.∕媚.上欺下C.撩.拨∕嘹.亮踌.躇∕更胜一筹.D.较量.∕气量.拮据.∕引经据.典【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难读易错字字音的辨识。

A项,chóng∕zhòng ,chāi∕cī;B项,qí∕jī,méi∕mèi;C项,liáo∕liáo,chóu∕chóu;D项,liàng ∕liàng ,jū∕j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宽恕相得益章剽悍洗耳恭听B.愕然无可质疑寒噤暗然失色C.烦燥肃然起敬愧怍慷概淋漓D.祷告迫不及待臃肿一拍即合【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形声字、同音字、形近字字形的辨识。

A项,章—彰;B项,质—置,暗—黯;C项,燥—躁概—慨。

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是恰当的一项是()(3分)岭南艺术展开设了雕塑展览专场,展出的大量雕塑作品非常美丽,尤其是木雕,以其_______的雕刻技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

这些作品有的简练粗放,有的____________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三英战吕布”组雕,人物_________,令人惊叹。

A.巧夺天工具体而微引人入胜B.美不胜收精雕细刻引人入胜C.巧夺天工精雕细刻惟妙惟肖D.美不胜收具体而微惟妙惟肖【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

巧夺天工:形容制作技艺之高超。

美不胜收:形容美好的事物、景色非常多;人们一时间领略、欣赏不过来。

这里是指雕塑作品雕刻技艺之高,第一空应该选择“巧夺天工”。

具体而微:内容大体具备;但布局、规模较小些。

精雕细刻:精心细致地雕刻。

与“简练粗放”相对应的词语应该是“精雕细刻”,故第二空应该选择“精雕细刻”。

广东省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1.主观题部分,考生答案与参考答案意思相近即可;如果考生的答案与参考答案不一致,但符合题目要求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主观题答案表述不准确、不顺畅的酌情扣分。

3.附加题从严给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于我如浮云。

(《论语》)(1分)(2)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诗句,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引杯对酌,畅谈农事的喜悦之情。

(2分)(3)□□□□□,□□□□□。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2分)(4)持节云中,□□□□□?(苏轼《江城子》)(1分)(5)请把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默写完整。

(4分)□□□□□□□,□□□□□□□。

□□□□□□□,□□□□□□□。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答案】(1)不义而富且贵(2)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何日遣冯唐(5)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过去,他好听书,也会说书;在róng yīng这个尊称之后,当真看起书来。

(2)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bǐ yí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3)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fù rú jiē zhī的人物了……(4)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zài jié nán táo。

【答案】(1)荣膺(2)鄙夷(3)妇孺皆知(4)在劫难逃【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他是班长,有工作经验,也非常乐意为同学们服务,担任这项工作是相宜..的。

广东省广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说明文阅读练习

广东省广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说明文阅读练习

第一节实用类文本第一讲说明文(一)霾,走进你我(2016·广州市从化区)【霾是什么】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

中国不少地区将“霾”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实际上,“雾”和“霾”是有较大区别的。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是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多出现于秋冬季节。

霾,也称灰霾,香港天文台称烟霞。

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

雾霾会导致能见度恶化,一般来说,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物导致的能见度恶化现象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物导致的能见度恶化现象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物导致的能见度恶化现象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霾的厚度比较厚,可达1~3公里左右。

(摘自百度百科)【霾的成因】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京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指出,社会化石能源消费增多是我国近年雾霾天气增多的最主要原因。

这些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热电排放、工业尤其是重化工生产、汽车尾气、冬季供暖、居民生活以及地面灰尘。

霾的形成与污染物的排放密切相关,城市中机动车尾气以及其他烟尘排放源排出粒径在微米级的细小颗粒物,停留在大气中,当逆温、静风等不利于扩散的天气出现时,就形成霾。

据研究,在中国存在着4个霾天气比较严重地区:黄淮海地区、长江河谷、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

(摘自百度新闻)【霾的危害】空气污染指数与影响【雾霾袭来谈保健】新华网北京2月23日电近日,大范围雾霾再次笼罩我国北方一些地区。

在希望雾霾“马上消失”的同时,专家提醒不要忘了做好自我防护。

首先,尽量减少暴露在室外的时间,降低室外活动强度。

特别是患有心脑血管等慢性病的人,更应在雾霾天减少室外活动。

因为此时容易因缺氧而诱发心肌梗死、心绞痛等病。

医学专家建议,当出现中、重度雾霾天气时,年老体弱多病者应减少外出。

2017年广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解析

2017年广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解析

2017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5分)一、(6小题,20分)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重.现/重.荷差.使/参差.不齐 B.崎.岖/畸.形门楣./媚.上欺下C.撩.拨/嘹.亮踌.躇/更胜一筹. D.较量./气量.拮据./引经据.典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宽恕相得益章剽悍洗耳恭听B.愕然无可质疑寒噤暗然失色C.烦燥肃然起敬愧怍慷概淋漓D.祷告迫不及待臃肿一拍即合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岭南艺术展开设了雕塑展览专场,展出的大量雕塑作品非常精美,尤其是木雕,以其的雕刻技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

这些作品有的简练粗放,有的,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三英战吕布”组雕,人物,令人惊叹。

A.巧夺天工具体而微引人入胜 B.美不胜收精雕细刻引人入胜C.巧夺天工精雕细刻惟妙惟肖 D.美不胜收具体而微惟妙惟肖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继美国、法国和芬兰之后,我国成为第四个拥有“生物航油”自主研发技术的国家。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最近,阿尔法狗于围棋世界冠军柯洁的对战,连胜三局,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D.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5.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每个人都有自己控制意义的不同能力和不同程度②也表明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③人类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人类创走了一个有意义的世界④这不仅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⑤实际上却是由古往今来的每个人分别构成的⑥而这个有意义的世界,表面上看是人类共有的A.○1○2○3○6○4○5 B.○1○3○6○4○5○2 C.○3○1○4○2○5○6 D.○3○6○5○1○4○26.学校为弘扬传统文化举办了一次书画展,其中有一幅丰子恺的画(如右图)特别引人注目。

2017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与答案

2017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与答案
C.我国制陶工艺历史悠久,陶器由以实用为主的器皿演变为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品,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青睐。(在“审美”后加上“价值”)
D.我们寻访散落在南粤大地上的古老书院,探访广东文脉昌盛与书院繁荣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将“探访”改为“探究”)
三、作文
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原来”,意思是发现从前不知道的情况。生活百味,青春多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蓦然回首,原来:凡事蕴理,万物成趣,人间有情;苦难也可成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美丽或许有缺憾,我也是一道风景……
D.“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生动地刻画了各类政府官员的典型形象,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将“各类政府官员”改为“政府各类官员”)
B.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的影响下,中亚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经济发展模式也出现了新的增长点。(将“交往”改为“交流”)
2017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字词书写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过去,他好听书,也会说书;在róng yīng这个尊称之后,当真看起书来。
(2)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bǐ yí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
(3)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fù rú jiē zhī的人物了……
6.(2017年中考广东卷)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那天清晨,我在花园里摘了几朵刚刚开放的紫罗兰送给莎莉文老师,她高兴地想吻我的额头,可那时候除了母亲外,我不习惯其他的任何人吻我。于是,莎莉文小姐就轻轻把我搂在怀里,在我手上拼写出:“我爱海伦”几个字。

2017年广州中考真题 说明文阅读 答案

2017年广州中考真题 说明文阅读 答案

中考阅读计划活动参与方式:周一、周三、周五下午在QQ群下载题目,学生做完以后答案拍照上传到QQ群,批改点评第一个上传答案的学员。

周二、周四、周六在QQ群上传讲解。

注意看答案解析喔,阅读需要掌握答题的方法和思路~2017年广州中考说明文阅读答案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7题。

(18分)书院、祠堂还是合族祠?13.【答案】B【解析】首先审题,是选择不符合文意的选项。

本题考查对文段信息的筛选。

在文章找到选项所在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不能似是而非就觉得选项正确,细节都需要一一核对。

A.材料一第③段中:“书院的建立,本来主要为讲学课试,应考科举提供场所。

”可以找到B.材料一的第④段中:“明末淸初,民间建造祠觉祭祀祖先的活动在珠江三角洲非常啓遍”,而不是选项中的“广东乡村”。

C.材料一第⑤段中:“这种祠堂又于呰通的宗族祠堂不同,最突出的区别就是它是由数县或数十县同一姓氏的血缘群体合资捐建的。

”可以找到D.链接一最后一段:“徜徉书院之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精品雕塑。

其中,屋顶灰雕,墙壁砖雕,门窗木雕,阶前石雕都有着繁复细腻的图案。

”可以找到。

故选B。

14.【答案】D【解析】首先审题,是选择符合文意的选项。

依然是考察信息筛选。

A.增改条件。

链接一原文:“隔扇拆除可使三堂两院的内外空间融为一体。

”而不是选项中的“陈氏书院的三堂两院的内外空间融为一体。

”B.过于绝对。

链接二可以看出,陈氏书院建造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陈氏宗族子弟来广州应考科举提供暂时居住地。

C.偷换主语。

材料一第⑥段:“合族祠内时常容留各地族人龙蛇混杂,对当地的社会治安造成不良影响。

”不是陈氏书院。

D.材料一第⑦段原文:“淸代广州城中的合族祠大多以“某氏书院”“某氏书室”“某氏试馆”为名,而鲜有题为大宗祠的。

”陈氏书院建于这段时期,选项正确。

故选D。

15.【答案】B【解析】首先审题,是选择不正确的选项。

依然是考察信息筛选。

A.材料一第⑤段原文:“他们通过在省城建立祠堂,形成了超越社区,以至地域的的同姓组织。

广东省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2017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4分)(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于我如浮云。

(《论语》)(1分)(2)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诗句,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引杯对酌,畅谈农事的喜悦之情。

(2分)(3)□□□□□,□□□□□。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2分)(4)持节云中,□□□□□?(苏轼《江城子》)(1分)(5)请把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默写完整。

(4分)□□□□□□□,□□□□□□□。

□□□□□□□,□□□□□□□。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本题共5小题,每句1分,每句错、漏、多1字该句不给分。

(1)不义而富且贵(2)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何日遣冯唐(5)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过去,他好听书,也会说书;在rón g yīng这个尊称之后,当真看起书来。

(2)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bǐ yí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3)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fù rú jiē zhī的人物了……(4)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zài jié nán táo。

【(1)荣膺(2)鄙夷(3)妇孺皆知(4)在劫难逃】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C )(3分)A.他是班长,有工作经验,也非常乐意为同学们服务,担任这项工作是相宜的。

B.我们原打算天黑前赶回县城,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使我们在这个小山村滞留了一夜。

*C.莫高窟是无数大师前仆后继,用智慧和汗水建造出来的一座恢宏的艺术宫殿。

D.“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2017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

2017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

2017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2017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1.主观题部分,考生答案与参考答案意思相近即可;如果考生的答案与参考答案不一致,但符合题目要求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主观题答案表述不准确、不顺畅的酌情扣分.3.附加题从严给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于我如浮云。

(《论语》)(1分)(2)孟浩然《过故人庄》中“, "的诗句,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引杯对酌,畅谈农事的喜悦之情。

(2分)(3),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2分)(4)持节云中,?(苏轼《江城子》)(1分)(5)请把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默写完整。

(4分),。

,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1)不义而富且贵(2)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何日遣冯唐(5)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1)过去,他好听书,也会说书;在rón g yīng这个尊称之后,当真看起书来。

(2)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bǐ yí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3)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fù rú jiēzhī的人物了……(4)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zài jié nán táo。

(完整版)广东省2017中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 说明文阅读复习

(完整版)广东省2017中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 说明文阅读复习

解题技巧
Listen attentively
文中词句理解
【例题1】(2007广东)文章第③段说“头发变 白是毛发正常的老化”,这里为什么要强调 是“正常”的?请结合上下文加以分析。(4分)
【答案】这里用“正常”一词强调的是人老 了头发逐渐变灰白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 (2分)而下文所讲的影响毛发变白的其他因素 则是“非正常”的。(2分)
【答案】她可能是得了某种导致头发早白的 疾病,(2分)也可能是学习过度紧张、精神压 力过大引起内分泌严重失调导致早生白发。 (2分)
解题技巧
Listen attentively
【例题2】(2012广东)阅读选文第⑧段,说说 如何鉴别“毒胶囊”。(3分)
【答案】第一从颜色判别,毒胶囊颜色深、 鲜艳。(1分)第二从柔韧度判别,毒胶囊易捏 碎。(1分)第三从工艺判别,毒胶囊封口松, 易拧开。(1分)
解题技巧
Listen attentively
解题技巧 答题格式:(1)表态:不能去掉。(2)定性。如 “约、左右”表示不确定;“仅、只”为副 词,表示限于某个范围或少数范围;“几乎” 表示将近于、接近于;“大概”表示大致的 内容或情况;“大体”表示多数情形或主要 方面;“可能、也许”表示猜测、推测、估 计的情况;“一般”指通常情况,不包括特 殊情况等。(3)若去掉,原句意思就会发生怎 样的改变,与事实不符。(4)这个词体现了说 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去掉。
解题技巧 辨析说明方法,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是说明文考查的 重点。我们应明确:任何一种说明方法都是为了更好 地说明所说对象的特征。几种常见说明方法的答题模
举例子:准确直接具体地说明了××特征。 列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令人信服。 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化抽象为具体,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阅读计划活动参与方式:
周一、周三、周五下午在QQ群下载题目,学生做完以后答案拍照上传到QQ群,批改点评第一个上传答案的学员。

周二、周四、周六在QQ群上传讲解。

(一)2017年广州中考说明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7题。

(18分)
书院、祠堂还是合族祠?
1广州陈氏书院又名陈家祠,建成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

关于陈氏书院的性质和功能,人们往往会简单地从字面上理解,认为它既是陈氏子弟读书的书院,又是他们供奉祖先的祠堂。

事实上,陈氏书院既没有传统书院的功能,也不同于明清时期在华南地区广泛存在的宗族祠堂,它是清末广东各县陈氏宗族共同合资建造的合族祠。

2那么,明清时期广州的合族祠与书院、祠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区别与联系呢?
3书院的建立,本来主要为讲学课试、应考科举提供场所。

而清代广州城中众多的姓氏书院,它们有书院之名,而无书院之时。

至于建造的目的,有材料提到:“书院与家塾设建,原为应试居住及合族受屈讼事与输粮往来暂寓。

”也就是说,以书院或家塾为名的合族祠的建立,是为了让各地乡村的宗族子弟来广州应考科举、打官司、缴纳赋税时暂时居住。

合族祠在广州城中出现并蓬勃发展,与明清时期华南地区宗族制度的成熟发展有着深刻的联系。

4明末清初,民间建造祠堂祭祀祖先的活动在珠江三角洲非常普遍。

在这种情况下,当广东各地乡人需要在广州城中建立起他们的落脚点时,他们想到要建成宗祠的形式,就毫不奇怪了。

这些合族祠在建立时也是按照修祠堂、编族谱、置族产、举行标准化的祭祖仪式这一整套宗族的模式来造作的。

5这些建于清代广州城内外的祠堂建筑,从形式上看,与在广东各地乡村中普遍存在的宗族祠堂一样,都是供奉祖先牌位、举行祖先祭祀的地方。

这种祠堂又与普通的宗族祠堂不同,最突出的区别就是它是由数县或数十县同一姓氏的血缘群体合资捐建的,每一地方性宗族以“房”的名义参与。

他们通过共同在省城建立祠堂,形成了超越社区以至地域的同姓组织。

6这样的同姓组织在士大夫的眼中并不符合正统的礼制规范。

他们容易植
党营私,蠹国害民,官府因此屡有取缔合族祠的举措,加之合族祠内时常容留各地族人,龙蛇混杂,对当地的社会治安造成不良影响,这更成为官府禁祠的直接原因。

7自乾隆中期开始,合族祠因为“把持讼事,挟众抗官”,引发一次又一次大规模的禁祠行动,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皇帝专门发布上谕,要求各地对行为失范的合族祠“一体严行禁治,以维风化,以正人心”。

广东随后就要求:“无论州府县城内不准妄联姓氏创立祠宇”,又据《曲江侯书院图记》记载:“乾隆三十七年,巡抚张彭祖以城内合族祠类多把持讼事、挟众抗官,奏请一律禁毁。

于是各姓宗祠皆改题书院,我祠之以书院名亦由于此,故祠制也。

”因此,清代广州城中的合族祠大多以“某氏书院”“某氏书室”“某氏试馆”为名,而鲜有题为“大宗祠”的。

(选编于《广州陈氏书院实录》)链接一:
陈氏书院就是一处典型的宗祠建筑群,建筑呈方形平面展开,建筑面积超过6400平方米。

三路主体建筑由南向北分别为前门、中厅和后寝,形成“三进三路九堂两厢抄”的格局。

门前留有宽阔广场,过去曾竖立着很多石制旗杆夹,旗杆上镌有中举人的姓名及中举年代,昭示着陈氏家族的荣耀。

每路建筑各有三进,纵横左右共有6院8廊19座建筑,大小建筑之间墙体均用活动隔扇。

庆典之时,隔扇拆除可使三堂两院的内外空间融为一体,形成了外部封闭、内部开放的建筑特点。

徜徉书院之中,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精品雕塑。

其中,屋顶灰墙壁砖雕、门窗木雕、阶前石雕都有着繁复细腻的图案。

(选自刘小芳《宗族中国的历史镜面》)链接二:
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开始营建的陈氏书院是如何在“禁令”中顺利开工的呢?聪慧的陈氏族人首先邀请了清末翰林院编修陈伯陶、总理各国事务大臣陈兰彬等著名陈氏士绅,组建“倡建陈氏书院绅”。

13.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书院本来是人们读书的地方,主要是为组织教育教学和准备科举考试提供服务的。

B.祠堂是人们供奉祖先牌位、举行天地祭祀的场所,明末清初在广东乡村普遍存在。

C.合族祠也是一种祠堂,它是由数县或数十县具有同一姓氏的血缘群体集资兴建的。

D.精美的雕塑是陈氏书院的亮点,灰雕、砖雕、木雕、石雕都有着繁复细腻的图案。

14.下列对材料中“陈氏书院”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陈氏书院三堂两院的内外空间融为一体,形成了“三进三堂九路两厢抄”的格局。

B.当年陈氏书院的主要目的只是为陈氏宗族子弟来广州应考科举提供暂时居住地。

C.陈氏书院曾经因容留各地族人,祠内龙蛇混杂,扰乱治安,一度被禁止开展活动。

D.陈氏书院不取名为“大宗祠”是因为从乾隆中期开始合族祠被官府严令禁止创建。

15.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合族祠有别于普通的宗族祠堂,它往往有利于形成超越社区以至地域的同姓组织。

B.依托合族祠形成的同姓组织不符合正统的礼制,这就直接导致其被官府屡屡取缔。

C.由于朝廷严厉打击,为了求生存,合族祠纷纷改头换面,以书院、书室、试馆为名。

D.陈氏书院选址“广雅书院”旁,意在借助“广雅”的人文气息来弱化其宗族色彩。

16.第⑦段引用了哪些材料?请简要概括,并分析其作用。

(4分)
17.陈氏书院又名陈家祠,如果让你在这两个名称中选择一个作为官方名称,你更认同哪个?请结合文本,再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由。

(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