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案(B5模板)两栏
《故都的秋》优质课教学设计共3篇
《故都的秋》优质课教学设计共3篇《故都的秋》优质课教学设计1《故都的秋》优质课教学设计课程概述《故都的秋》是一篇描写北京秋季景色的散文,作者寓居北京多年,对北京的秋季景色有着深刻的感受。
本节课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引领学生感受北京的秋季之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1.能够感知北京的秋季氛围,表达秋季的感受。
2.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基本的了解,如中秋节、重阳节等。
3.能够掌握散文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能够运用已学知识进行作文写作,提高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感知秋季景色,表达个人感受。
2.如何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3.如何让学生掌握散文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如何让学生通过写作锻炼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Step 1 激发学生兴趣,感知秋季景色1.学生观看PPT,欣赏北京秋季的美景图片。
2.老师播放北京秋季的音乐,营造出浓郁的秋季氛围,引导学生感受秋季的气息。
3.老师出示《故都的秋》散文,让学生阅读,并引导他们回答下面几个问题:(1)作者的写作风格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2)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描述北京的秋季景色?(3)你读完之后,最深的感受是什么?4. 学生小组合作,用四个场景图展开小组讨论,描述北京秋季的景色,更好的感知秋季的美。
Step 2 了解传统文化1.老师简要讲解中秋节、重阳节的节日由来和民间习俗。
2.学生阅读有关中秋节、重阳节的故事,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Step 3 教学散文阅读策略1.老师为学生讲解散文的特点和阅读策略。
(1)讲解散文四要素——情景、文笔、意境、意义。
(2)讲解散文的阅读策略,如理解段落大意、掌握关键词、领悟卖点等。
2.老师让学生围绕散文进行阅读思考,注意区分散文和其他文学类型的不同之处。
Step 4 写作锻炼1.根据阅读的散文内容,学生自行组织素材,写一篇关于自己所在城市秋季的描写。
2.互读作文并进行点评,老师进行总结。
高中语文课文《故都的秋》教学教案
高中语文课文《故都的秋》教学教案《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对故都北平秋景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内心的眷念和落寞之情的抒情散文。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课文《故都的秋》教学教案,希望大家喜欢!高中语文课文《故都的秋》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要求】1、知识能力目标:⑴体会文章紧扣“清”、“静”、“悲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⑵学会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的感受力;⑶学会知人论世,分析文章。
2、过程和方法目标:⑴诵读品味重点语段,通过意象比较明了作者感情特点;⑵联想想象,身临其境,以体会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⑴激发学生在自然中感受生活的热情;⑵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眼中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原因。
教学设计一、营造氛围,导入新课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
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数不胜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文人们眼中的秋天各有特色,且写秋的着眼点各不相同: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而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却另辟蹊径,独运匠心,从秋味入手写秋。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赏析郁达夫先生是怎样选取客观景物来个性化地表现故都之秋的。
(幻灯1)(课件出示课题、作者简介。
)二、整体感知(5分钟)(体会文章基调,了解课文结构,初步理解课文。
)1、看文章的标题,中心语是什么? 明确:秋。
2、本文写作的重点又是什么?明确:故都特有的秋色。
3、“故都的秋”有哪些特色呢?(幻灯2)明确:“清、静、悲凉”是故都秋的特色。
是全文的文眼(幻灯2)。
4、主要写秋味的在哪部分?用景物来表现秋味的段落是哪些?(幻灯3)明确:3~11段。
《故都的秋》教案设计例优秀3篇
《故都的秋》教案设计例优秀3篇故都的秋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2、领会作者创作的感情基调(重难点)3、学习文中对比手法运用(重点)教学方法:朗读、勾画一、导入对于秋的领会,处境不同,经历不同,看出的景也不同,毛泽东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丽。
有人看到的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的悲凉。
一起走进作者,他看到的又是怎样的秋呢?二、题解《故都的秋》中的秋字点出写作的季节,而一个故字便把作者饱含的情感展现,(举例:故乡,故人等饱含的情感)是一种格外的亲切和深深的眷恋。
都,故都,便是北京,可是他不是北京人。
三、作者简介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代表作小说《沉沦》(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本小说集),《春风沉醉的晚上》,散文《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等。
他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四、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34年8月,那时由于日军侵占东北,虎视中原,并迫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离开上海,避居杭州,过着闲散安逸的生活,这期间写下了大量的散文。
《故都的秋》就是这时期的作品。
四、感知文章基调1、北国之秋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能吸引作者,让他在杭州仍然惦记着北国之秋呢?清,静,悲凉。
秋味(板书)其中悲凉更多的是作者的心境。
出生与知识分子家庭,却自小便颠沛流离,漂洋过海在日本生活。
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北国秋的景色之中,有一丝的哀愁。
悲凉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的感受。
2、作者对这样的秋是一种什么情感?热爱,眷恋。
(板书)最后一个自然段他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来留住北国的秋天。
由此可见作者对北国之秋情至深处,爱到极至。
除此之外第一自然段。
饱尝一尝,不远千里;还有无论总是可是更也不过等句子、实词、虚词,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突出强调作者对故都秋的热爱之情。
3、作者既然如此深爱着北国之秋,课文为什么要宕开笔墨写江南之秋呢?引导学生找到相关句子并进一步分析:南国之秋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
故都的秋教案(5篇)
《故都的秋教案》故都的秋教案(一):一、教学设计理念: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纷纷开始生成性课堂的教学探求。
生成性的语文课堂就好像是塞林格笔下的麦田:有一群孩子在课堂麦田里自由自在地游戏、狂奔、乱跑,新的活动不断生成。
教师就是站在那麦田悬崖边的守望者,守望着这片麦田,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就把他捉住,不让一个孩子掉下悬崖,不让学生迷失于课堂生成。
在这堂课的设计上,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致和开发性学习的欲望为起点,课堂上适度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有效的价值引导和点拨,对于学生生成的单一的信息资源,透过追问补充的方式将他们带到思维的边缘,让思考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二、教材分析:《故都的秋》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一年级的教学资料,具体编排在必修2第一单元的第二篇。
本单元所选的三篇课文都是抒情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透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
在欣赏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情绪,自然融化在一齐,表现出故都之秋的特色和作者的独特感受的作品。
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实用阅读潜力和增强学生的主动性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我将本文分为两课时来学习。
第一课时从资料和背景方面研读文章,感悟探究作者情感;第二课时从语言和艺术手法方面,体察作者情感。
这是第一课时的设计方案。
三、学情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对散文是不陌生的,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
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既要让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四、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所教学生的实际状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潜力目标:(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色,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2)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潜力。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故都的秋教案(精选9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故都的秋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故都的秋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郁达夫及其作品。
2.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3.强化诵读,训练语感。
训练学生在阅读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蕴,并作适当归纳的能力。
4、分析文章“景”与“情”和谐统一,以情驭景的写作特点。
5.培养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趣味。
【教学重点】1.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2.分析文章“景”与“情”和谐统一,以情驭景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课时安排】1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
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多太多,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但大体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颂秋,而面对这么多的精彩,他会怎样独运匠心,另辟蹊径,才不落窠臼呢?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赏析郁达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
二、简介作者及其艺术风格、本文的写作背景,知人论世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现代著名作家,浙江省富阳人。
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等,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本文写于1934年7月。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间,他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
游山玩水,留下了一些很好的游记。
三、解题让学生分析题目,看看有什么疑问和发现参考:(1)文体,写景抒情散文。
必修二《故都的秋》教学设计3篇
必修二《故都的秋》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训练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2、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3、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散文的形和神2、散文的景和情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也是写北京的散文,不过,它写的不是北京的冰糖葫芦,也不是北京的大碗茶,而是北京的秋。
大家知道,北京现在是我们国家的首都,历史上也曾是几个朝代的都城,但是,在郁达夫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北京已经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也不叫北京,而是叫北平,因此,郁达夫把它叫做故都。
(板书课题)二、解题、作者及写作背景故都”两字表明描写的地点,带有深切的的眷恋之情,秋”字明确描写的内容,题目很深沉。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
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
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从小熟读唐诗宋词和小说杂剧。
曾赴日本留学,与郭沫若等发起创造社。
1921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的影响。
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
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
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
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岛坚持抗战。
1945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本文写于1934年8月。
由于种种原因,郁达夫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间,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一些很好的散文。
三、师生共同讨论,分析理解课文(一)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主要是从哪个方面来写故都的秋?请用一字来概括。
明确:味。
(板书)⑴此问要求学生首先从整体上把握全文。
回答此问无须作太多理性分析,凭语感即能得出答案,“味”字在全文出现达八处之多。
⑵若学生思维过于分散,讨论与答案差异较大,可提供几个答案供学生选择。
如:色、声、形、味、实、情,课文虽也写了上述方面,但主要是写秋之味。
(二)读第1、2自然段,分别用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
语文故都的秋教案(通用5篇)
•••••••••••••••••语文故都的秋教案语文故都的秋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故都的秋教案(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语文故都的秋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景”与“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2、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3、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在选择几处景物,写几个片段。
教学过程一、导语故都的秋:秋是文章景物的主要内容,北平故都,已是历史上繁华的过眼烟云。
因此,题目中就含有一种深深的“眷恋”。
一个旧都的秋景,为何会引起作者的眷恋?作者又给我们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秋景图?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面两个问题: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二、课文诵读教师范读(或听朗读录音)、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课文分析(一)明确思考题:1、“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
这是课文的主线或文眼。
对课文文眼或主线的把握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如:《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有点不宁静”《绿》中的“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2、描写了五幅画面:小院清晨槐树落蕊秋蝉嘶叫闲话秋凉秋果奇景(二)分析课文1、从五幅画面入手,分析(1)故都的秋的特点。
(2)“反衬”手法的运用。
(3)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这五幅画面来写故都的秋。
(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作者的经历来分析)2、分析第2、13两个自然段,将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相对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3、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与“神”的结合点是什么?明确: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就是那五幅秋色图。
《故都的秋》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1《故都的秋》是一首现代诗歌,由著名诗人郑振铎所作。
郑振铎是一位爱国诗人,其诗歌中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精神的追求。
《故都的秋》正是这一精神的杰作之一,其深刻地描绘了南京的秋天景色,从而启迪人们对于祖国的深厚感情和民族文化的传承。
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故都的秋》,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和表现方式;2. 形成对郑振铎爱国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3. 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信心;4.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了解现代诗歌的表现方式和特点;2. 理解和欣赏《故都的秋》中的诗意和意境;3. 掌握诗歌中的文学修辞和意象;4. 启发学生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民族文化的传承。
三、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阅读相结合的方式;2. 个人阅读、小组讨论、展示交流的模式;3. 观摩赏析、诗歌朗诵、感想撰写的方式;4. 多媒体演示、实地考察等形式。
四、教学过程设计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多媒体设备等课堂教学辅助材料,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了解《故都的秋》中的意象和意境。
2. 导入课堂教师通过介绍南京的秋天景色和古都文化特色,激发学生对于祖国和文化的情感和认知,从而预热本节课的主题。
3. 基本课文阅读教师请学生先阅读并默读《故都的秋》全文,通过理解诗歌的基本意思,加深对于诗歌的感悟和认知。
4. 逐行分析教师引导学生从第一行开始逐个分析,把握诗歌中的象征和修辞技巧,并结合现实情况或历史事件加以说明,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5. 个人阅读和小组讨论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故都的秋》,让他们自己完整领会和理解诗歌的含义和意境。
然后,老师组织学生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分享他们对于诗歌的感悟和理解,进行深入的交流。
6. 全班分享教师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理解,就像一次诗歌朗诵的活动,让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故都的秋》中的诗意和情感,同时也促进班级的感情和互动。
《故都的秋》教案设计(精选6篇)
《故都的秋》教案设计(精选6篇)《故都的秋》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2.联系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3.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掌握首尾照应,回环往复的结构模式。
4.掌握散文鉴赏的基本方法,理解情景交融、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
5.体会作者在秋景中寄托的忧郁而孤独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1.体会《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朗读法、点拨法、讨论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秋天,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季节,也是一个让文人墨客尽书愁绪的季节。
古代有很多诗句都是写秋天的,(跟同学们一起回忆)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古人对秋天都是寂寞悲凉孤独的感受,那么今天我们来看看郁达夫对于秋天又是怎么样的感受?二、作者介绍1.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
浙江富阳人。
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
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
后流亡到苏门答腊。
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
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
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写作背景: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了人生的愁苦和哀痛。
因此,作者描写内心的“悲凉”也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
《故都的秋》教学教案
《故都的秋》教学教案《故都的秋》教学教案(通用10篇)《故都的秋》教学教案篇1教学目的①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②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品味诗一般的意境教学重点品味语言;学习以情驭景,用景显情,情景交融的散文特点教学难点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一课时一. 导入导语设计: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
也留下了无数描写秋的佳作,同学们能说一说吗?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北风吹故林,秋声不可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李清照《一剪梅》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是啊,秋天是多姿多彩的------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感到的是悲凉。
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秋雨里,柳永品到的是凄苦。
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现实和作者的主观感受的统一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下面我们一起来循着细腻的笔触去细细品味一下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味。
(板书:读懂客观现实,体会思想感情)二.教学过程(一) 学生自读课文在昨天预习的基础上,请大家采用观其大略的跳读法,快速识别景物特色的词句,标出集中写景的段落。
故都的秋教案(精选12篇)
故都的秋教案(精选12篇)故都的秋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低沉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对古都的深深眷恋的情感。
2、体会课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特点,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品味文章优美隽永,清新雅致的语言。
4、学习美文,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作者笔下的“清、静、悲凉”的秋,和作者抒发的对古都深深的眷恋之情。
2、难点: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三、课时安排二课时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朗读法、讨论法及点拨法五、课前预习1、自主学习本文的文学常识,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把握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特点3、画出文中描写的景物,和各段中表现色彩、声音的词语4、给各段景物描写添加一个小标题5、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重点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天“清、静、悲凉”的特点2、概括文中五幅秋景图3、通过分析秋晨院落图是学生理解“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二、教学过程1、导入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
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
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是举不胜举。
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写秋天的萧杀和凄凉,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
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
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
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2、检查预习学生介绍作者和本文的写作背景3、解题“故都”的秋,“故都”点明了描写地点,“秋”点明了描写内容,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融合。
我们知道故都也就是北平,但作者问什么不直接把题目写成“北平的秋”呢?明确:故,有历史的悠久,年代遥远之感,也有思念故乡怀念故乡之情,同时也是一种繁华褪尽,荒凉落寞的情绪。
[故都的秋优秀教案]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优秀教案]故都的秋教案故都的秋教案篇1:《故都的秋》备课教案教材分析:《故都的秋》是一篇典型的抒情散文,作者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自己内心的"主观色彩"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浑然一体,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教案’故都的秋公开课获奖教案。
作为散文鉴赏的起始课,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教学目标:1、赏析本文秋景,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以及严谨呼应的结构。
3、学习鉴赏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
4、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分析故都的秋的特点。
2、掌握文章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和悲凉、伤感之音。
2、引导学生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读下列诗词名句,找出共同点与不同点。
(出示名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__曹操《观沧海》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__杜甫《登高》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月胜春朝。
__刘禹锡《秋词》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__杜枚《山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__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秋风秋雨愁煞人。
__秋瑾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__王维《山居秋暝》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__(白居易《琵琶行》)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__(柳永《雨霖铃》)2、谈话:以上诗句有的悲秋,有的颂秋,"自古文人多悲秋",今天我们就穿越时空一起去感受、品味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
(显示课题)二、欣赏视频朗诵,感知课文内容1、欣赏视频朗诵。
(1-11自然段)2、思考:(多媒体显示)(1)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清、静、悲凉提示:这是北国之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高一语文《故都的秋》教案7篇
高一语文《故都的秋》教案优秀7篇故都的秋教案篇一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能力了解本文的构思,体会它结构精巧、变化多姿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了解有关语句的深刻含义和表现手法,感受本文语言含蓄优美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本文咏物抒情的写法,了解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这是一篇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散文,含蓄优美。
借助于多读,让学生读中求解,读中悟情,读中明理,读中品味。
三、教学难点结合时代背景和生平事迹的介绍,深入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方法借助于多读,让学生读中求解,读中悟情,读中明理,读中品味。
五、教学课时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一常春藤盆栽图片)同学们知道这种盆景植物的名称吗?(常春藤)这是老师喜欢的一种植物,老师喜欢它的原因有两点,我先说第一个原因,那就是它的颜色——绿色。
绿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它不仅是芸芸众生喜爱之色,也是文人墨客歌咏之色。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位喜爱绿色的现代散文家陆蠡写的一篇散文《囚绿记》。
2、指明一学生上黑板写上课题和名字。
教师给名正音。
3、简介有关情况。
(学生圈划、朗读课文后面解释中的有关内容)(二)、释题:“囚绿”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
1、为什么要囚绿呢?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高声朗读、轻声朗读、一个人读,找个伴儿一起读等不同形式)自由朗读课文。
2、教师明确要求:标注段落,圈划疑难字词,或结合课后解释,或同学相互讨论,合作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也可当场求助老师。
(三)、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线索。
1、为什么要囚绿?(因为他爱绿)2、他把绿“囚”牢了吗?(他后来把绿释放了)3、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怎样的呢?(他对绿充满了思念)教师归纳板书:恋绿囚绿释绿思绿(四)、研读“恋绿”的部分(第1-7小节)。
1、学生速读课文。
指明学生找出表现爱绿感情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的思想感情。
《故都的秋》教案设计 《故都的秋》教案(教案模板
故都的秋教案设计一、教案概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故都的秋》。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帮助学生了解到秋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和历史知识。
通过培养学生对秋天的感知、观察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和写作水平。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秋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了解与故都相关的文化和历史知识。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对秋天自然景观的感知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对秋天人文景观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对秋天的描写和写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秋天美丽景色的欣赏和热爱;•培养学生对故都的文化和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秋天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感知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对秋天的描写和写作能力。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秋天人文景观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对故都的文化和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制作一些秋天的图片展示,例如红叶、金黄的稻田等,并询问学生对这些景物的感知和评价。
2. 学习课文(20分钟)•学生阅读《故都的秋》课文,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对秋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感知能力。
3. 课文解析(15分钟)•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涵和描写方式。
4. 欣赏故都秋景(20分钟)•展示一些故都的秋季景观照片,介绍与之相关的文化和历史知识。
引导学生对故都的美景和文化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5. 写作指导(20分钟)•分析故都秋景照片中的感受和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6. 作文练习(2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感悟,自由发挥,写一篇关于故都秋景的短文。
7.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对故都的秋季景色、文化和历史有更深刻的理解和体验。
五、教学评价1.学生的参与情况;2.学生对故都秋季景色的理解和表达能力;3.学生的写作水平和作文质量。
六、板书设计故都的秋- 秋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故都的文化和历史- 感知、观察、描写和写作能力七、教学资源准备1.秋季景观的图片和照片;2.《故都的秋》课文及教材;3.故都的秋季景点介绍及相关文化和历史材料。
故都的秋教案 (2)
故都的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故都的秋季特点和文化底蕴。
2.掌握描述故都秋季景色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3.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故都的秋季特点介绍2.描述故都秋季景色的词汇和表达方式3.观察和写作练习三、教学准备1.展示图片或视频素材:故都秋季景色照片或视频片段。
2.PPT或白板。
3.学生练习作文纸。
四、教学步骤与内容第一步:引入教学(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素材,向学生展示故都的秋季景色,激发学生对故都秋季的兴趣。
第二步:了解故都的秋季特点(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白板,向学生介绍故都秋季的特点,包括温度、气候、植被变化等方面的特点。
第三步:学习描述故都秋季景色的词汇和表达方式(15分钟)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份描述故都秋季景色的词汇表,然后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运用这些词汇来描述秋天的景色。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引导他们使用适当的形容词、动词和名词来描述景色。
第四步:观察和写作练习(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活动,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秋季景色,并尽量用刚刚学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来描述。
学生可以选择外出观察,也可以通过观看图片或视频进行描述。
学生完成观察后,教师要求学生将观察到的景色写成一篇短文。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展开对故都秋季景色的描绘。
第五步:展示与分享(10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分别展示和分享自己写的短文,同时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五、课堂作业学生按照课上的要求完成观察和写作练习,并将写的短文提交给教师。
六、教学延伸1.让学生进行秋季摄影活动,鼓励他们通过摄影来展现故都秋季的美景。
2.组织学生进行秋季野外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身感受和观察故都秋季的变化。
七、教学评估1.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课堂表现来评估他们对于故都秋季的了解和描述能力。
2.查看学生提交的观察和写作练习,评估他们在运用词汇和表达方式方面的能力。
故都的秋季正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绚烂多彩。
故都的秋教案(B5模板)两栏
二、分写(3-12)
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记叙故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
三、总括(13-14)
与总起部分照应,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
1、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开笔用衬托的手法、赞颂的语调突出故都秋的特征。“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是领起下文的中心句,它精要地描述了故都秋的特色。这三个短语还构成排比,既有顺畅的气势,又有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奠定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说明自己不远千里、急匆匆赶来北平的理由,表达了对故都的秋无限仰慕之情。“秋味”是对“清”“静”“悲凉”的总括。]
3、悲凉的“秋味”,为什么在郁达夫笔下具有特别的美?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优秀教学设计 2篇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优秀教学设计篇4一、教学目标1、感受并鉴赏课文所营造的深沉而隽永的意境。
2、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3、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缘情叙景、以景述情的意境创造。
2、难点:悲凉的意境与颂秋的情感的和谐统一。
三、教学课型导读课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方法朗读法、谈论法、多媒体教学法。
六、教学突破口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七、课前准备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预习要求:熟读课文,利用《学生学习用书》获得初步理解;回忆古诗中有关“秋”的诗句,为鉴赏课文所营造的意境作准备。
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思路:由眼前朝气蓬勃、满怀希望的春天联想到意蕴丰厚、令人感怀的秋天,并指出,“秋思”是中国文人创作常常涉及的题材,是中国文人典型的文化心理。
(二)朗读课文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文章的意境;同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作者在文中描绘了故都秋天的哪些风景画?请为每幅风景画命一个恰当的题目,并说说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幅,为什么?(三)学生听朗读录音、思考(四)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1、引导要点:(1)描写了哪些秋景?(2)怎样描写秋景的?(3)描写出了秋景的什么特点?2、教师对问题结果的预设:1)秋晨小院图。
从色彩(碧绿的天色、牵牛花的蓝朵)、声音(驯鸽的飞声)、形态(破、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写出了清、静、悲凉。
2)秋槐落蕊图。
从视觉(铺得满地、一条条的丝纹)、听觉(声音也没有)、嗅觉(气味也没有)、触觉(极细微极柔软)写出了清、静、悲凉。
3)秋蝉残鸣图。
从状态(衰弱)、范围(无论什么地方、家家户户)写出了清、静、悲凉,也写出了内心的喜爱。
4)秋雨话凉图。
从听觉(息列索落、缓慢悠长)写出了清、静、悲凉。
5)秋日佳果图。
从形态(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色彩(淡绿微黄)写出了内心的赞美。
3、提出突破口: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4、联系五幅风景画、抓住关键句(文眼),把握意境内涵:清、静、悲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故都的秋
课型
时间
教学任务
1、抓住“秋味”这个中心,慢慢读,调动各种感官来体会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等特点,看看作品是通过哪些景物的描写巧妙地表现这些特点的。
2、作者没有详细描绘陶然亭、钓鱼台、西山等北平著名景点,而是着重描写牵牛花、槐蕊、秋雨、秋枣一类平凡细小的事物,这是为什么?
3、悲凉的“秋味”,为什么在郁达夫笔下具有特别的美?
4、作者说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有什么道理?
5、关注本文的语言艺术,可以从用词、句式等方面来细细品味。如本文开头多用短句,句中多停顿,起到了舒缓节奏和内容
备注
教学过程
结构:
一、总起(1-2)
总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二、分写(3-12)
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记叙故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
三、总括(13-14)
与总起部分照应,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
1、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开笔用衬托的手法、赞颂的语调突出故都秋的特征。“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是领起下文的中心句,它精要地描述了故都秋的特色。这三个短语还构成排比,既有顺畅的气势,又有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奠定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说明自己不远千里、急匆匆赶来北平的理由,表达了对故都的秋无限仰慕之情。“秋味”是对“清”“静”“悲凉”的总括。]
2、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承上段“饱尝”二字而来,作者采用贬抑的手法,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叙写南国秋天的不足,用以反衬北国之秋的美好。第二个分号前是正面直接列举南国之秋的不足,之后写个人的感受。前后都采用排比的短句,读起来好比山东快书,痛痛快快地数落一番,把南国的秋天结结实实地贬抑到了极处。]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进一步申述南国之秋为什么不足。这里先从反面设喻,后从正面设喻,形容南国的秋似秋又不是秋,言下之意,只有北国的秋才是盛开的名花,使人赏玩到十足;才是浓浓的美酒,使人陶然心醉。]
第一部分点明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征以领起下文,同时将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对比,表达对故都的秋的向往之情。
3、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①的芦花,钓鱼台②的柳影,西山③的虫唱,玉泉④的夜月,潭柘寺⑤的钟声。(①陶然亭:位于北京城南,亭名出自白居易诗句“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②钓鱼台:在北京阜成门外三里河,玉渊潭公园北面,环境清幽。《明一统志》:“台下有泉涌出,汇成池,其水至冬不竭。”③西山:北京西郊群山的总称,是京郊名胜。④玉泉:指玉泉山,是西山东麓支脉。⑤潭柘寺:在北京西山,相传“寺址本在青龙潭上,有古柘千章,寺以此得名”。柘,zhè。)[抒写对故都之秋的向往。“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都是一些描写性的名词短语,一个短语就是一幅画面,展现出生动的美景,作者神往之情溢于言表。显然,正是这些皇家园林、名胜古迹构成了“故都的秋”的美妙意境。按常理,描写故都的秋就应该着意描写这些胜景;但是我们读下文却发现,作者笔下的秋偏偏不是这些人人向往的地方,而是低矮的破屋,雨后的斜桥。这样便激起我们的疑问:作者写故都的秋,究竟是为了什么?]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①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①一椽:一间屋。椽,chuán,放在房檩上架着木面板或瓦的木条。)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这是作者向我们展示的第一幅故都秋景图,让我们细细品赏,看看它蕴含了怎样丰富而深刻的内涵。这幅画的时间是早晨,主体是“一椽破屋”,屋的背景是“皇城人海”。我们先想象一下这“皇城”,从明到清,它是六百年的都城,多少人在这里青云直上,飞黄腾达;多少人在这里坠落云头,败家丧身。我们再看看这“人海”,达官贵宦,文人墨客,行商坐贾,无不荟萃于此,都为的什么?“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为这名利,多少人挑灯夜读,悬梁刺股;多少人尔虞我诈,钩心斗角。但是作者呢?身处在“皇城人海”之中,心却游在“名利场”之外,他租“一椽破屋”,“泡一碗浓茶,向院子里一坐”,这难道不是一个置功名利禄于不顾,超凡脱俗的隐士?我们再来看看作者为我们描绘的秋景:这里有“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有“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有“日光”,还有“牵牛花(朝荣)的蓝朵”,秋“来得清,来得静”,全无“皇城人海”的喧嚣。这是作者眼中的秋;面对秋,作者的心也如秋一样的“静”,他手捧茶碗,眼观碧空,耳听驯鸽,“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好不悠闲自在,没有了名利场中的忧喜欣戚。此情此景,不由人不想起陶渊明的诗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原来这“一椽破屋”竟是作者在“皇城人海”中的“桃花源”;但是,作者的心能否“远”到像陶渊明那样坦然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秋”在作者的心目中,还“来得悲凉”,所以有了下面的文字:“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为什么“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因为蓝色、白色属冷色,蓝色蕴意宁静深远,白色包含素雅纯净,与作者闲适的心态最相吻合。紫黑色,虽然也属冷色,但带悲哀、绝望的情调,作者悲而不哀,失意而不绝望。红色称暖色,表现热烈激情,最不符合作者的心态。为什么要用秋草“作陪衬”?因为秋草,乃枯黄衰败之物,用它陪衬牵牛花的蓝朵,自然是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秋的悲凉。]